時間:2023-03-21 17:09:1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會計經濟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我國中職會計學專業能力培養的現狀
中等職業教育應該定位為培養學生具備會計專業人員的基本能力。然而我國的中職會計教育基本處于封閉式的教學模式,那樣容易脫離實際業務,在教學過程中,重理論知識而忽視對學生應用實踐能力的培養的現象十分普遍,那樣的教育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而且使得中職院校的畢業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甚至有些學校課程設置方面也存在較大的問題,如忽視基礎課程,導致學校學生知識結構單一,往往只會會計處理方法,而對相關交易活動的經濟實質缺乏了解和專業判斷。眾所周知,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而且會計知識也會隨著經濟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然而有些學校選用的教材比較陳舊、教學方式也不合理、很難適應當前經濟條件下對會計人員知識技能的要求。雖然有很多學校也組建了實訓室,但由于缺少專業指導教師、并且其設計的業務都是一些常規業務,與企業實際發生的業務存在差距,實習的效果不佳,同時畢業生的實習管理也比較松散,有的學生根本都沒有去單位實習,但是通過各種途徑也可以開出實習證明,實習質量根本沒法保證,容易導致教學實踐浮于形式,由于中職畢業學生得不到充分的實踐,對所學知識一知半解,嚴重脫離實際,甚至部分學生畢業時連基本的常識都不懂,動手能力、判斷能力、溝通能力等均難以適應職業需要。
二、進一步強化學生能力培養的舉措
(一)引入會計案例教學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傳統的教學方式過于強調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培養和強化,導致學生學習知識結構比較單一,動手能力相對不足,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嚴重滯后,畢業后難以適應社會對財會人才的要求。因此,我們要不斷改革目前中職會計教育教學模式,引入會計案例教學法,重點在于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和積極性,目的是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和綜合應用能力,使得畢業生有一技之長,也能夠使得學生長遠發展。在整個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有利于增強學生與老師的互動,更能夠使學生通過所講授的會計案例來充分理解其相關會計理論知識,有利于鍛煉學生收集資料,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培養學生一種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通過會計案例教學,使得學生更加主動地去學習,提高了自身的參與程度。
(二)改革現有的課程設置方式,提高實踐教學課時比重
現有的中職會計教育課程設置主要是以理論教學為主,注重對學生會計專業理論知識的培養,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然而對會計實踐教學不夠重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實踐教學的課時安排就比理論教學安排得要少,沒有足夠的時間作為保障,難以達到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要求。其次,模擬實驗室的利用效率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配套的設施和教材要進一步改進;最后,缺乏專業的指導教師,不利于解決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疑難問題。針對上述問題,我們應該要進一步改革現有的課程設置模式,增加會計實踐教學的課時比例;與此同時,要更加科學合理得使用模擬實驗室,提高其利用的效率;最后可以考慮把會計模擬實驗納入課程設置體系當中,不斷完善其相關的教學資料(如教學大綱、教學進度表、教學計劃等),使得指導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有參考的標準,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其職業行為能力也會逐漸提升。
(三)加強與企業、社會的交流和合作,拓展學生的視野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我國經濟得到了飛速地發展。而我們大家都知道會計從本質上是一項經濟管理活動,是為經濟管理服務的,因此會計也要跟經濟發展步調保持一致。作為會計專業教育從業者,我們也應該時刻關注我國經濟發展的動態以及企業經營業務發展變化的規律,那就要求我們要跟企業和社會多溝通與交流,只有深入到企業當中,去熟悉和了解企業經營業務變化趨勢,才能更好地理解會計核算的本質要求以及會計處理的經濟實質。
(四)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培養“雙師型”教師
知識經濟時代對會計的專業技能、職業道德和綜合素質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無論在工作的哪一個環節都以知識資本為中心。知識會計的主要職責將是為知識企業提供各類會計信息,促進知識企業獲得更大的利益。
(一)知識會計的職業道德。
知識會計在會計工作中應當遵循這樣的基本原則:誠信為本,實事求是,嚴謹務實,立場堅定。會計工作的內容要以反映知識企業的客觀經營現狀為目的,堅定自己的職業道德,充分采集各類會計信息,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按照《會計法》的相關要求,努力為知識企業提供最具有指導性意義的會計信息。
(二)知識會計的職業素養。
知識會計的職業素養一定要高,需要具備符合經濟時代要求的專業知識。知識會計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包括有: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分析和運用數據的能力、計算機基礎知識。其需要掌握的專業知識包括有:國內外通行的財務會計知識、管理會計理論、財務管理知識、審計理論,以及國內外現行的與財務會計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
(三)知識會計的綜合素質。
現階段的知識經濟發展趨勢,要求知識會計最好成為一位各方面知識能力都很強的復合型專業人才。具體來說,知識會計能夠綜合自己的經驗和知識,擴充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的會計技能。除了基本的會計職業知識外,還能夠懂得一兩門外語,會操作現代化計算機系統,盡可能多地使用現代化技術,提高自身的實際工作能力。另外,一位合格的知識會計也應當具有較好的溝通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承受較大的工作壓力,并具備優良的處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善于在會計工作中發現問題。
二、知識經濟時代下會計系統的發展趨勢
(一)會計確認理論的革新。
在企業中一個項目是否能被納入會計信息系統,是由會計確認理論決定的。其主要內容包括:確定項目內容、記錄會計要素、把握項目的經濟業務對會計要素造成的影響。傳統的評價標準是,審核這項項目是否達到定義性、相關性、可靠性、可計量性這四個標準,只要一條不符合就不予以考慮。然而,有些項目對決策者非常重要,如果不納入這些項目會降低會計信息的有效性。在知識經濟時代,這種方式的弊端更加顯露出來,我們迫切需要建立全新的確認標準和確認理論,提高會計信息的有效性。
(二)風險會計所引發的會計技術革新。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為知識企業帶來了許多新的風險,因為網絡經營活動具有開放性強、虛擬化強,接入和退出交易市場速度快的特點,知識企業在拓展金融業務時的風險系數就增強了。這一現狀對會計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知識會計需要在企業介入某個金融交易前就收集信息進行風險評估,必須對企業擁有的知識資產、知識產權所具有的市場價值具備深刻的認識。如此,知識會計在對企業決策層提供報表時就能夠呈現更多的有效性強的會計信息,促使企業能夠進行正確的選擇。總體說來,我們需要根據當前的網絡環境,制定出適合企業本身發展的會計管理新模式,以降低企業的業務風險。
(三)會計對象理論的改變。
知識經濟時代環境中,經濟發展主要依托于知識資產和知識產權所創造的經濟利益。要適應這種發展趨勢,會計工作應當改變過去單一的信息考察體系,轉而把知識資產的有效動態信息也納入考察范圍,將知識產權的變動也視為研究對象。
(四)掌握國際會計準則。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各類企業越來越多的參與到國際經濟合作項目中去,因為國際財務報表的差異所導致的交易紛爭亟待解決。目前,國的會計準則逐漸向國際準則靠攏,但是存在較多差異,如果國內一些涉外企業依然實行國內會計準則勢必會給國際經濟合作帶來不便。要改變這種現狀,就需要知識會計盡快掌握國際會計準則,知識企業廣泛提供實行國際會計準則。在達成這一目標的過程中,應循序漸進,先努力完善國內會計準則,再實現兩者的良好銜接。這種措施的現實意義在于,讓國內的知識會計有更完善的會計準則作為參考,也有利于促進國際經濟合作中的會計核算工作順利展開。
三、結束語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型企業成為主導產業,決定知識型企業生存與發展的主導因素不再是有形資產而是知識資本。這種主導因素的改變,必然導致以前有形資產所有者和知識資產所有者在知識性企業中的地位發生變化,知識資產所有者必然會慢慢取代有形資產所有者在企業中的主導地位。單純的以提供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等貨幣狀況的會計信息當然不能滿足知識資產所有者的需求,知識資產所有者在關心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等狀況的前提下,更會重點關心知識資產的變動情況。所以知識經濟時代的會計目標的構建,必須是以滿足知識資產所有者需求為目的,全面反映知識企業資產、權益的變動、形成、控制狀況的貨幣信息和非貨幣信息。只有這樣的會計目標模式才能滿足不同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二、會計計量模式的創新
會計計量在任何時候都是會計的核心,歷史成本原則計量模式由于其所具有的客觀性、可驗證性等優勢,其在會計計量模式中的作用不容忽視,即便是在以知識資產為主導的知識經濟時代,歷史成本原則計量模式仍然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由于知識資產在企業中的比重越來越大,許多企業的報表反映的資產總額與企業實際市場價值差額相當巨大,例如擁有著名商標“蘋果”品牌的蘋果公司,“蘋果”商標的市場價值越來越大,但是蘋果公司并沒有將這一部分知識資產反映到報表上。所以,對于知識經濟時代大量存在的商譽、商標等無形資產必須通過公允價值進行計量并且反映到資產報表當中,只有這樣才能真實的反映企業的完全資產。由此可見,在知識經濟時代,通過歷史成本原則與公允價值原則有機結合對知識企業進行會計計量,才能夠準確的反映一個企業的投入與產出。
三、會計確認基礎的創新
傳統會計的確認基礎是權責發生制,而權責發生制的產生是以目前現有的會計期間假設和持續經營假設為前提的。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很多知識型企業無法滿足這種會計期間及持續經營的假設,企業如果繼續以權責發生制作為會計確認的基礎,必然會導致會計核算的不準確性。在知識經濟時代,一種新型的會計確認基礎———現金流量制就順理成章的產生了。現金流量制是在收付實現制的基礎上,以盤存制思想為出發點,對企業會計處理期期初和期末的凈資產現金流量進行確認和計量。并且以期末凈資產現金流量與期初凈資產現金流量的差額,即以當期凈資產現金流入或者流出量來反映企業的效益。這樣不僅可以提供歷史現金流量信息,也可以提供未來現金流量信息,更加有利于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四、會計記賬方法的創新
知識經濟時代,計算機新技術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同樣會計行業也必然將計算機應用于會計的核算工作過程中。目前我們會計記賬方法主要實行復式記賬法,復式記賬法的理論依據是會計恒等式,即在日常核算過程中,每發生一筆經濟業務,就要按會計科目借貸方向進行記賬,這樣會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而且會計核算的速度和精度也無法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知識經濟時代,復式記賬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新型會計的發展需要,必然會引入新穎的,適合知識經濟時代要求的會計記賬方法———I/O會計記賬方法。知識經濟時代,會計的確認基礎已經由權責發生制轉變為現金流量制,即以盤存制思想為出發點,對企業會計處理期初期末的凈資產現金流量進行確認和計量。所以會計記賬方法也要根據會計確認基礎進行設計,在造成凈資產現金流入的業務發生時進行流入(IN)記賬,在造成凈資產現金留出的業務發生時進行流出(OUT)記賬,通過IN和OUT記賬的加減確認凈現金流量,也就是I/O會計記賬方法。I/O會計記賬方法僅僅通過對于凈資產現金流量的流入流出進行記賬,不在考慮借貸恒等式,這樣便于實現計算機自動處理會計信息,將計算機技術與會計記賬融為一體,這樣不僅能夠減少會計記賬人員的勞動強度,也大大提高了會計核算的速度和精度。
五、會計核算的創新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計算機技術與會計核算的高度結合,將促進會計核算多元化發展,使會計核算更加寬廣、更加靈活。與計算機信息技術高度結合的會計核算模式能夠更好的滿足各方面會計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1.會計核算集中化
知識經濟時代,計算機技術與會計核算的高度結合,使得會計記賬不再是簡單的復式記賬。在新型的記賬模式下,計算機自動記賬不僅記入經濟活動所涉及的數量金額,而且記入與經濟業務相關的各種輔助信息,能夠反應經濟活動的各種有用信息,這樣就可以使會計活動集中反應到會計核算業務中,這必然要求會計核算的集中化。
2.會計核算信息化
知識經濟時代,隨著企業對會計核算寬度、深度、靈活度和時效性的要求,會計核算實行信息化成為一種必然趨勢。通過會計核算信息化,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深入核算,完成各種復雜報表的編制工作,滿足各報表使用者的需求;可以將與經濟業務相關的各項指標數據納入會計核算當中,可以實時、隨機核算,大大提高會計核算的靈活度;還可以利用網絡進行數據處理及傳輸,隨時生成財務報告。
3.會計核算規范化
知識經濟時代,由于會計核算內容擴大了、靈活度增加了、隨機性也增強了,為滿足會計核算可比性和一致性原則,必然要求會計人員進行會計核算時要按一定的標準、手段和措施進行核算。這就要求知識經濟時代會計核算也要有統一的核算標準,這一會計核算標準可以根據知識經濟的發展進行調整、修改和充實,使其更加符合知識經濟時代會計核算的要求。
4.會計核算國際化
知識經濟時代,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必然,會計核算國際化也是一種必然趨勢。要想跟國際接軌,會計核算就必須滿足與國際相適應的、規范的手段進行核算,這樣才能滿足經濟全球化的要求,更好的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準確、可比的信息報告。
六、會計報告的創新
知識經濟時代,由于會計計量模式、確認基礎、記賬方法、會計核算等各方面的改變及創新,傳統的會計報告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知識經濟時代會計報告使用者的要求,這就必然引起會計報告的改變與創新。
1.實時會計報告的提供更加及時,隨時滿足會計報告使用者的需求
在知識經濟時代,現行的月度、季度、年度會計報告周期明顯不能滿足決策者的需求,企業決策者需要隨時了解企業的各種信息,以確定下一步企業如何運轉。這就要求會計報告的提供具有及時性,隨時可以出具各種會計報告。會計記賬方法由傳統的“借貸”記賬轉變為I/O記賬方法,由于其記入會計核算系統的基礎信息不再受會計確認條件的限制而具有及時性,這就為及時提供會計報告提供了基礎條件。
2.會計報告披露內容更加全面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型資產在企業資產的比重越來越大,人力資源及商譽等無形資產對于企業決策的影響更加巨大,所以對于人力資源及商譽等無形資產的風險及不確定性要加以評估,并且在會計報告中加以披露。
3.會計報告要具有標準化、國際化的趨勢
在知識經濟時代,多元化跨地區經營和跨國經營將會成為多數企業的選擇,在會計報告的披露上就必須與國際接軌,實行標準化、國際化的會計報告提供模式,這樣就可以使得全球會計信息使用者能夠更加方便準確的讀取各種所需信息。
4.會計報告提供模式的創新
會計審計論文3950字(一):提高會計審計質量和會計監督的探討論文
摘要:企業各項經濟行為的發生,都涉及到不同規模的資金,要想做到資金的利用高效化,就需要對其使用進行有效監督,會計審計工作的作用就在于此,即保證企業經濟信息的準確,以及經濟行為的高效。高質量的會計信息,也能夠優化現有的資產結構,有利于更好地投資。但是,部分企業卻出現了“短視”行為,想要借助會計人員來做假賬,讓賬本上的信息看起來“好看”,卻不知這會加速企業的失敗,而且損害國家整體經濟的健康發展,是企業不承擔經濟和社會責任的表現。基于此,就企業如何進行會計監督以及提升會計審計質量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會計審計質量;會計監督;建議
中圖分類號:F23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20)18-0097-02
企業發展必然要進行經濟活動,產生資金流,會計部門和人員存在的意義是保證這些資金流可以安全、有效地流通,并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在企業的會計工作中,涉及到的業務范圍很廣,工作重要且繁雜,其中的會計審計就是很重要的內容,在進行這項工作時,需要工作人員及時獲取真實且完整的經濟信息,從而能夠保證領導層獲知企業目前的經濟發展狀況,做出科學的決策。會計審計工作的重點不在于簡單的完成,而在于質量的高低,這與負責人員的素質高低,以及企業會計審計制度是否完善密切相關。那么如何來提升一個企業的會計審計質量,需要考慮上面兩個因素。另外,提到會計監督,顧名思義,是對企業會計工作的一系列監督行為,關系到制度層面,即企業監督機制的設置,需要有專門的會計監督部門,企業內部會計監督體系是否完善,又直接關系到會計審計質量,兩者是具有密切聯系的,可以結合起來一起討論。因此,本文將分別就如何提升這兩項工作的質量進行探討。
一、會計審計與會計監督概述
對于企業負責會計審計工作的人來說,獲取到的經濟信息是否準確、真實、完整,直接關系到這項工作完成的質量高低,即會計審計質量。另外,還需要考慮獲取的過程和獲取的信息是否在法律允許范圍之內。基于會計工作范圍非常廣,那么在進行這項工作時,就需要從多個方面考慮,來保障最終的質量。一方面,負責人員的專業素質高低有直接影響,需要專業出身,或有職業資格證書。另一方面,國內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程度,只有各方面法律健全,才能使這項工作做到有法可依。影響會計監督工作質量的因素也有很多,比較重要的有工作人員和企業的監督體系,這兩者共同決定會計監督工作能夠高效高質量完成。綜上,雖然影響會計審計和會計監督工作質量的因素不一,但這兩者卻有共通之處,若能做好會計監督工作,無疑可以大力提升會計審計工作的質量。
二、提升會計監督的措施建議
通過前文分析可得,會計監督是會計審計工作的重要一環,因此,我們先來探討如何做好企業的會計監督工作,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挑選高素質的工作人員,會計工作專業性強,自然需要有專業素養的人來負責,在招聘時就需要明確入職門檻,包括專業、資格證書、從業經歷等,尤其需要具備相關證書,保證招進來的人能夠快速上崗,準確處理工作中的問題,減少失誤。另外,還需要職業忠誠度,會計工作涉及到企業的經濟信息,會計監督人員必須要對企業忠誠,并知法、守法。除了招聘,還需要定期對企業現有的會計人員進行培訓,不僅要學習最新的會計法律法規和理論知識,還要與時俱進,掌握新興的會計軟件操作方法以及審計技術,提升工作效率。第二,從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入手,完善會計相關制度,為會計監督人員提供明確的職業發展方向和渠道,同時完善薪酬福利體系,刺激員工工作積極性,多組織團建,讓員工從枯燥的會計工作中得到放松。
三、提升會計審計質量的對策建議
1.建立高素質、強有力的會計審計從業人員隊伍。不管是會計審計工作,還是單純的會計監督工作,要想保證質量,其關鍵都是在于提升負責人員的專業素質,因此企業首先要考慮的是建立起一支高素質、強有力的會計審計從業人員隊伍。為達成這一目的,需要做的工作有以下幾個:首先,嚴格控制招聘門檻,企業的會計人員都是需要專業出身,在招聘簡章上明確崗位的工作內容、任職要求、資格證書以及從業經歷等,尤其要注重招聘人員的操作能力,以及是否通過注冊會計師等考試。為了保證入職人員能夠順利上崗,企業還需要對其進行專業培訓,讓他們了解企業的基本運作情況。基于會計工作的保密性,企業還需要重要考察面試人員的責任心和職業素養,人品不過關,是不適合從事會計審計工作的,當然,這一素質需要時間來驗證,可以在入職后著重考察,并納入考核體系。其次,針對會計審計工作人員的培訓是要一直進行的,因為市場上的會計準則千變萬化,要想讓企業的運作緊隨市場腳步,就必須讓從業人員接受培訓,來掌握國家變化了的政策法規,才能在實際操作時有章可循,不觸犯法律。另外,為激發員工學習的積極性,也可以舉辦會計審計能力競賽,對表現好的員工進行獎勵。最后,為會計審計從業人員提供完善的發展機制和保障機制,也是提升這一工作質量的重要內容,只有明確了職業發展路徑,才能更好地留住高素質員工,減少用人成本。而且會計人員的素質較高,他們對自己價值實現的需求更多,企業要從職業發展上滿足他們的需求。
2.利用目標管理,通過會計監督來提升會計審計質量。從會計監督和會計審計工作的內容和目的來看,兩者是有重合部分的,因此可以利用目標管理的手段,通過會計監督來提升會計審計的質量。因為會計監督的成果是時刻保證所獲取經濟信息的合法、準確、完整,屬于會計審計重要環節。具體來說,根據時間長度,企業目標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在不同的目標要求下,企業在銷售、發展等方面的目標也會有所不同,比如短期目標的側重點在于經濟利益,而長期目標轉移到企業的品牌建設。在不同目標背景下,企業所進行的經濟行為、產生的經濟信息是不同的,而會計審計工作質量的提升,需要結合實際,也是工作的對象和目標,會計審計工作內容包括審核原始單據和會計憑證以及賬簿的記錄。另外,檢查財務報表、是否在會計準則要求下也是重點。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要想實現預定的目標,從一開始生產計劃的制定,到中期的投入生產,都需要落實責任到個人,那么,在進行會計審計工作時,也要明確責任到個人身上,并結合企業目標來制訂會計審計工作計劃。為保證這一過程準確高效的進行,需要企業對從業人員進行激勵,將完成的程度細化成指標,并與薪酬、福利掛鉤。目標管理的實質其實是使會計審計工作更精準,減少資源浪費,同時又能促進企業內部會計監督體系的完善。
3.利用內部監督控制體系來提升會計審計水平。在前期,通過組建一支高素質的從業人員隊伍,以及目標管理,來提升后期會計審計,以及會計監督的質量,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以往經濟信息混亂的問題。但要想在真正實踐過程中保證目的的實現,還需要常態化的監督控制體系來進行跟進和約束。在構建的這一內部監督控制體系中,所有會計審計從業人員的行為都受到了監督與約束,減少偏離正軌的可能性,實質上是通過制度的完善,利用監督手段,來倒逼從業人員可以保持初心和責任感,準確完善企業的會計審計工作,而不是做假賬等,若出現違規行為,則要受到處罰,這形成了一種震懾作用。同時,監督體系的作用還在于改善企業財務部門的工作,設置一系列具有操作性的制度,來讓每個工作人員都能堅守在自己崗位上,做好每一項工作,讓企業的財務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對于企業領導來說,還需要看到這一體系作用的發揮,需要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為此,領導要真正提升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并且通過動員和宣傳,來讓全體員工認識到財務工作的重要性和嚴謹性。首先,領導的重視,給員工傳遞了重要信息:自己的所作所為是透明的,沒有暗箱操作的空間。領導除了在制度上進行完善之外,還需要將目標落實到財務部門的每個成員,做到賞罰分明。其次,企業的凝聚力,這有利于增強會計人員的企業忠誠度,通過企業形象的塑造以及價值觀的傳遞,讓員工感受到工作是輕松、快樂的,自己的付出會得到相應的匯報。那么,在這一工作氛圍中,大家都朝著一個方向努力,好處是不同部門在進行工作溝通時可以更加順暢,對于負責會計審計工作的人員來說,更加保證了他們在收集企業經濟信息時的效率,提升工作的高效性和準確性。
4.借助外部監督,提高內部會計審計監督質量。要想減少企業內部監督控制體系帶來的隨機性,以及部門之間相互勾結的問題,可以引入外部會計監督,其手段主要是與其他企業進行合作,定期交換會計審計人員,互相學習對方的有效做法,從而發現自身不足,并進行改進。另外,找到業界權威的審計轉接,以及事務所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再次核對企業的會計審計信息,都是非常有效的措施。若企業對目前內部的監督控制體系不滿意,還可以有償征求上述專業人士的意見,進行完善。
另外,在企業會計審計工作和會計監督工作中,政府的角色也至關重要。要不定期檢查企業在這一方面工作質量,倒逼企業加強日常監督。為此,政府部門要有專業負責這一工作的崗位,需要會計從業人員來任職,并且也要遵循法律法規,接受社會監督,讓抽檢在陽關底下進行。
企業要想長遠發展,就不能“耍小聰明”,做好會計審計工作,監測好各項經濟信息,保證經濟行為要正軌上進行,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把握好會計審計與會計監督之間的關系,通過強化從業人員素質和完善內部控制體系,推動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質量的提升,這是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這對于企業以及國民經濟的整體健康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會計審計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會計審計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分析論文
摘要:此文簡單介紹了會計審計與企業經濟效益的內在關系,詳細分析了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性與會計審計職能,并研究了企業會計審計對企業經濟效益具有的影響。
關鍵詞:會計審計;企業經濟效益;影響分析
如今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發展日益成熟,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愈發多變,經濟活動也愈發復雜,為更好地應對經營管理風險,需要企業提高對會計審計的重視程度,了解其在企業經濟效益提升中發揮的作用,并認識到會計審計對企業經濟效益帶來的影響,從而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會計審計工作開展的規范性,充分發揮會計審計工作作用價值,這對于提升企業經濟效益,推動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會計審計與企業經濟效益的內在關系
(一)了解會計審計工作的特點
對于會計審計而言,在其工作的主要內容當中最能夠體現工作職責的就是在對會計的管理和會計核算這兩項工作當中能夠充分的體現會計審計的工作職責。就會計核算來說,是會計工作當中的一項基礎,也是相關的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審計工作當中必須要具備的專業技術和信息操作能力等相關方面的要求。從而在相關會計操作人員具備這些過硬的專業技術和信息操作能力,才能夠保障對大型國有企業之間的會計審計核算,達到數字信息的準確,相關內容的完整[1]。
(二)掌握企業經濟效益概念
從企業的角度出發來看,對于企業自身的發展道路,一定要看清形勢和發展趨勢準確的把握企業在發展當中的最好機會。雖然國有企業是能夠在國家的扶持和幫助之下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前景,但是也要具有對機會的把握能力。通過對網絡等相關數字信息化的技術使用,在其生產和經營環節降低成本,減少對勞動力的超額使用,基于這些措施工要目的是為了給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在企業的經濟效益發展之中,會計審計的工作管理模式能夠對企業的經濟效益起到一個決定性的作用。而會計審計的管理和運營能夠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一個更好的發展,因為在會計審計的管理和運營當中,會對企業的整個經濟往來進行一個監督和計算,保障其經濟效益的穩步提升。
二、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性與會計審計職能
(一)經濟效益對企業的重要性
就企業來說,相關的經濟效益和利潤以及投資成本等相關方面的經濟來往,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有著很大的促進意義,而且在這些國有企業的發展為我國公民提供了許多的就業機會,使得他們能夠有一個更好的經濟來源來維持他們的日常生活,而且在國有企業當中相關的產品生產也能夠給我國外貿經濟上帶來很大的增收,產品對外出口一方面能夠提升國家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能夠向世界展現我國的實力提高中國在國際當中的地位[2]。
(二)會計審計職能
在會計審計當中,其主要表現的職責和能力就是對于相關的企業在經濟方面有一個更好的監督,和通過對這些經濟方面進行核算得出的數據信息進行評價,以及見證這些經濟收入的合法性。就拿會計的核算部分來說,其主要就是通過會計操作人員使用相關的會計工具以及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對企業當中的經濟往來等各方面進行整理和歸納,然后再有效地計算這些信息,使這些信息能夠準確、完整的將企業的經濟部分展現出來,反映出企業在發展和運營當中真實的經濟效益情況,從而為企業在相關的發展和生產當中提供一個更加準確有效的信息。促進企業經濟的管理避免出現虧損,保證企業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當中穩步提升。而會計監督也就是對在核算過程和評價之中進行一個有效的監控,保證這些數據信息的準確和有效,以及它的真實性和可靠性[3]。
三、企業會計審計對企業經濟效益所產生的影響
(一)科學管理會計審計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在相關的企業發展的情況之中來看,對于其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最核心的想法就是追求企業經濟效益的完整和提高,而要想保障企業經濟的效益能夠穩步上升,對于會計審計的管理工作就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應對措施,從而能夠促進企業的經濟向前邁進。通過利用一些科學的方法對企業當中的會計審計進行管理和相關工作的運營,能夠保障企業在對經濟方面做出一個準確的評價和判斷,以及在企業運營當中的決策有一個更加明確的目標,使得會計審計在企業當中充分的發揮作用和價值[4]。
(二)企業會計審計可確保經濟活動的順利進行
在企業的經濟效益當中,對會計審計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能夠保證其企業在一個相對穩定且良好的狀態下發展,促進企業經濟的穩步提升。在實際當中,對于企業的經濟效益活動,應該保證企業在其中對于人力物力的使用盡量控制,保證在審計過程中能夠客觀的評價和計算相關的企業經濟信息,為相關的企業管理人員能夠做出一個更加準確有效的判斷和決定,從而推動企業經濟的發展,保證我國大中型企業的經濟效益能夠在企業的發展中做到精準、可靠、有效。
(三)會計審計管理能夠使企業資金合理利用
會計審計的管理能夠讓企業之間的經濟發揮最大的作用,對于企業來說,在會計審計管理工作中能夠有效的將企業經濟效益發揮到最大。而且有效的會計審計能夠使企業的生產等各方面的實力得到提升。而且會計審計可以很直觀的將企業整體的經濟效益和財務狀況通過相應工作的結果呈現給相關的企業管理負責人。企業在整體的生產和運營當中,都離不開經濟的運轉,所以說在財務管理方面,相關的負責人以及操作人員要及時發現當中的問題,然后有效地解決問題,避免在企業生產當中的經濟效益數據信息不夠可靠、不真實,導致企業出現虧損[5]。
關鍵詞:建筑企業 項目成本管理 實踐與創新
項目成本管理是根據建筑企業的總體目標和工程項目具體的目標要求,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通過對工程項目成本進行有效的組織、實施、控制、跟蹤、分析和考核,強化施工生產管理,完善施工成本管理,提高成本核算水平等管理活動,實現目標利潤,創造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生產管理過程。建筑企業在工程建設中實行工程項目成本管理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和核心,是企業積蓄財力、增強競爭力的必然選擇。本人結合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建筑安裝分公司近幾年施工管理經驗,淺析建筑企業項目成本管理實踐與創新。
一、完善三評一審制度
(一)標后初評
工程項目通過招投標程序,建筑企業接到中標通知書后,企業機關合同管理部應先與甲方簽訂《工程施工總承包合同》,再簽訂《勞務承包合同》、《物資購銷合同》、《技術服務合同》、《設備和周轉材料租賃合同》和其它施工協議等,再由企業機關成本控制中心核算工程項目的施工成本。企業項目評審領導小組應根據本工程項目施工成本和初評項目部人員設置情況,按年人均管理費核算到項目部。企業應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競爭上崗機制選定該項目的項目經理及其他班子成員。項目班子確定后,項目評估領導小組與項目班子進行面對面地標后初評,根據初評結果,企業確定該項目上交企業利潤指標,同時企業規定項目班子成員按照工程投資一定比例交納年度風險抵押金;項目經理與項目書記同企業法人與書記簽訂以“質量、安全、工期、效益”為主要內容的《政治工作目標責任書》、《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和《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明確企業、項目部、項目班子成員對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責任和權力。在標后初評中,項目評估領導小組應對本工程的項目施工成本、管理費用、稅金、利潤等指標進行全面測算,并指導該項目的成本預算和成本控制。
(二)中期評審
隨著工程項目的建設推進,施工中的可變因素基本成為固定因素,企業為了更準確地測算到該工程項目的各項經濟指標,項目評審領導小組應依據該項目在施工管理中施工內容的變化、管理人員的增減等諸多因素,進行中期評審,進一步確認《政治工作目標責任書》、《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和《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的各項指標。
(三)綜合評審
工程項目全面竣工驗收并交付使用后,項目評審領導小組應依據本工程在施工生產中施工內容變化、管理人員的增減、物價變化等諸多因素,進行全面的、系統的綜合評審。
(四)最終審計
企業機關成本控制中心應對該項目的工、料、機、稅金、利潤等進行全面的、系統的結算審計,并出具結算書,與甲方共同遞交雙方認可的審計單位,進行最終審計。
二、嚴格執行物資采購和設備租賃招標制度
企業制定的《物資管理實施細則》中規定:工程項目物資管理實行企業、項目部、勞務層三級共同管理機制。物資采購應遵守:“合格供方名錄中采購的原則”、“陽光招標采購的原則”;“五比(比質、比價、比付款、比服務、比信譽)采購的原則”。建筑企業物資設備部、項目部物資部門負責人,應廣泛收集物資的質量、價格信息,掌握主要物資的信息變化規律,為陽光采購提供第一手資料。在物資采購中,企業招標采購領導小組應根據以上信息,對具備招標條件的主要原材料和大宗物資的采購,按照“公開、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則組織招標采購。設備租賃與物資采購的辦法相同。
三、積極推行成本定期分析和項目單獨核算制度
(一)推行項目成本定期分析制度
企業為了掌握各個項目部的項目成本管理情況,應要求項目部成本管理負責人每月進行一次本月項目成本分析工作,重點分析材料費、機械費、人工費和管理費等實際發生情況,找出費用節約或超出的原因和存在什么問題,總結出經驗和教訓,提出下月改進措施和降低費用的重點,把握好關鍵環節。確保企業法人、項目經理與企業成本控制中心都能牢牢掌控該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主動權。
(二)落實項目單獨核算制度
從近幾年的企業管理實踐中,總結出一套完整的工程項目單獨核算制度——應對工程項目所發生的施工成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進行項目單獨核算。核算應計入施工管理的各種成本、各項費用,每月應進行月度核算,每季進行季度核算,每年進行年度核算。核算已完工程成本轉入“工程結算成本”的情況,核算結轉期間費用。企業定期對本工程項目的主要經濟指標進行檢查,重點檢查管理費用的開支是否合理?查評項目管理者管理水平高低?查評《政治工作目標責任書》、《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和《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的各項指標落實情況等。
四、完善項目管理目標責任書制度,推進項目經理職業化建設
(一)完善項目管理效績目標責任書制度
在工程項目單獨核算的基礎上,企業應持續完善《項目管理效績目標責任書》制度,即實行項目部上交企業利潤與個人工資、獎金掛鉤機制,承擔風險與獎罰對稱機制等。根據近幾年的企業管理實踐,形成如下見解:對超額完成《項目管理效績目標責任書》指標的項目部,除風險抵押金全部返還外,超額上交利潤中一部分獎勵給該項目部,其中大部分獎金獎勵給該項目部的項目經理,多交多獎,上不封頂;對足額完成《項目管理效績目標責任書》指標的項目部,風險抵押金全部返還;對完不成《項目管理效績目標責任書》指標或造成虧損的項目部,除扣除全部風險抵押金外,還要追究相關管理人員的經濟責任和行政責任,根據情節的嚴重性,分別給予降職、降薪、免職、罰款等處罰,嚴重處罰該項目的項目經理。
(二)持續推進項目經理職業化建設
在建筑企業號召推進“法人管項目”的同時,應持續推進項目經理職業化建設。企業應堅持以法人直管項目經理部,項目經理部直管勞務作業層的組織結構模式,項目經理及項目班子成員按崗位分工集體對企業法人負責,企業法人授權項目經理部具體負責工程項目從開工到竣工驗收、交付使用、竣工結算等全過程管理。企業制定的《項目經理職業化管理實施細則》中推行項目經理分類制,每季度進行考核,根據考核情況,按類別發放每季度項目經理崗位補貼。為避免項目經理崗位補貼發放流于形式,強化約束作用,根據近幾年的管理實踐,建議如下:在建工程項目若工程款撥付未達到總承包合同約定比例(每季度考核一次),停發該項目經理的崗位補貼;無論何種原因,導致工程項目最終結算虧損,該項目經理的崗位補貼逐月全部扣回;由于項目經理休假、工作調整等各種原因不在現場項目經理崗位的,不發放項目經理崗位補貼。
五、提高工程項目成本管理全員意識
提高工程項目成本管理全員意識,是組織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礎工作,是組織加強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重要內容,是組織降低、控制或保持工程項目成本管理水平的有力保證。建筑企業必須加大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宣傳力度,樹立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全員意識,應要求項目部統一思想,提高對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認識,從項目經理到普通施工人員,都要進行全面的工程項目成本管理教育,灌輸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理念與意識,把“安全第一、質量第一、效益為先”的意識深深地印在每位員工的腦海里。應建立激勵機制,運用“成本考核”和“成本否決”等手段從嚴管理,使員工意識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嚴肅性;應建立“資源節約型”、和“低成本管理”的企業文化。
六、細化管理費用審批程序,嚴控管理費用支出
根據近幾年的企業管理實踐經驗,管理費用的審批與支出形成如下管理制度:在項目部管理費用審批與支出的管理中,項目部管理費用小額支出,由該項目部項目經理簽認后列銷;項目部管理費用大額支出,由企業法人簽批列銷;小額低值易耗品購置、個人小額借款等,由企業總會計師簽批辦理;項目部各項獎金發放、個人大額借款等,由企業法人批準;項目部必要的大額支出,必須事先報請企業法人,企業法人簽字認可后,才可確定辦理。項目班子成員不得借宴請質監站、安監站、甲方、監理等名義隨意吃請送禮;不準抽公費煙、喝公費酒;不準自己駕駛項目部配備的公車,不準駕駛公車回家辦私事;不準在項目所在地以外的地方消費等。
七、堅持季度對口業務督察,強化機關職能部門作用
為了提高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全員意識,企業應堅持每季度的對口業務督察。督察組組長應由企業法人擔任,企業分管領導擔任副組長,企業機關相關業務部門負責人任組員。督察組每季度對在建項目和部分收尾項目進行對口業務督察。督察內容主要包括:對工程總承包合同、物資購銷合同、勞務合同、技術服務合同、租賃合同、其它協議等的管理與學習、技術資料編制、安全與質量管理、物資購銷審批,工程預算編制、工程計價上報、階段性材料計劃提報、項目效益分析、財務基礎工作、財務制度執行、項目勞保返還、季度進度款撥付考核,勞務層管理等。督察結束后及時下發督察通報,限期整改。充分行使企業機關的“檢查、監督、指導、服務”功能,從不同的管理層次和角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達到企業法人、項目部及企業各職能部門共同實施工程項目成本管控的目的。
隨著建筑市場的環境日益復雜化,工程項目成本管理進入了戰略管理的新時代,需要對傳統的成本管理作適應性變革,制定科學的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目標,積極采用科學的工程項目成本管理手段,實現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多元化格局,拓寬工程項目成本管理領域,增強工程項目成本管理 活力,促進、改善建筑企業的經營管理,提高建筑企業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建筑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斷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主編張彥寧.《現代企業管理最新理論和案例精選》.2008年版.企業管理出版社出版發行
[2]主編李佩山.《管理與服務》.2012年11期.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編
【關鍵詞】 管理會計; 案例教學; 學生素質
美國會計教育改革委員會的公報指出:會計教學的目的不在訓練學生即將畢業時即已成為一個專業人士,而是在于培養他們未來成為一個專業人員應有的素質。我國目前高等會計教育的教學方式仍是一種“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填鴨式”教學,這種方式培養出來的學生“重理論、輕實務”,“重記憶、輕理解”,不能適應紛繁復雜、瞬息萬變的社會,也無法在競爭激烈、淘汰率極高的社會中開拓適合自己的發展空間。針對這種情況,很多院校都作了積極的努力,探索出了不少好的教學模式,案例教學就是其中之一。
案例教學法(case study)最早是在哈佛商學院的MBA教學中采用的,在近一個世紀的案例教學實踐中培養出了無數個高級管理人才、政治家、作家和學者。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引入案例教學法,近年來也被我國MBA教學廣泛采用。而在管理會計學科則運用較少,尤其在本(專)科教學中的應用更少。管理會計是以現代管理科學為基礎,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以一系列特定技術、方法為手段,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進行預測、決策、規劃和控制的信息處理系統。管理會計的對象是企業中的生產經營活動,其內容表現出很強的實踐性,這就決定了管理會計學必須重視實踐教學。在管理會計學教學方法及手段的設計上,應盡量體現其實踐性特征,符合管理會計學的教學規律與特點。
一、管理會計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的意義
(一)改善教學效果
引入案例教學法,可使教師既注重理論教學環節,更注重實踐教學環節。以管理會計案例情節為線索,可使學生自覺進入工作“現場”,充當其中的“角色”,讓學生具有“真刀真槍”的實踐經歷,促使他們勤于思考、善于決策、舉一反三,變學生被動聽課的過程為積極思索、主動實踐的過程。實踐證明,這種實用、有效的啟發式教學方法明顯地提高了教學的實際效果。比如,筆者在講授資本投資決策時運用了美國安達公司的案例,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對投資方案的可行性進行評價,各抒己見,效果相當好。
(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目前,許多畢業生反映,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出的學生不能得心應手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開展案例教學,可將企業的管理場景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以當事人的身份,探尋企業成敗得失的經驗和教訓,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比如,筆者在講授變動成本法時運用了“格蘭仕成本管理”的案例;講授責任會計時,運用了“海爾的SBU戰略”,分析其成功的經驗;講授流動資金管理時,運用了“四川長虹的應收賬款危機”案例,分析長虹衰敗的表面原因以及根本原因。案例教學深受學生歡迎,有些學生會主動尋找案例進行分析,和老師、同學進行探討,學習主動性大大增強。
(三)促進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個性化發展
案例教學法的精髓不在于讓學生強記內容,而是迫使學生開動腦筋,鍛煉學生在信息不完全、不確定的條件下獨立思考、獨立決策的能力。案例教學法采用的每一個案例都是工商企業所遇到的真實問題,案例的最后總是問學生:你說,該怎么辦?不經過認真、周密的獨立思考,僅僅通過系統、規范的分析技術得到的答案是不現實的。案例教學法不是要求學生尋找正確答案的一種教學方法,實際上,根本不存在絕對正確的答案,存在的只是可能正確處理和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對或錯,依據的只是個人對企業經營狀況的理解和判斷。由于案例教學法不重視能否得到正確答案,重視的是得出結論的思考過程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因而可以不斷培養、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又因其倡導多向性、發散性的思維方式,不求惟一答案,不求聚合效應,從而可以充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及想象力。
(四)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采用案例教學法能促使教師深入到管理會計工作中進行廣泛的調查研究,對搜集的實務資料進行科學、合理的加工、整理,選編出適用于教學需要的不同案例,并依據管理會計實際活動的發展變化,及時進行必要的修正和更新。在此過程中,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會不斷得到提高。與此同時,教師指導學生剖析管理會計案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也是教師再學習的過程,教師自身的業務素質會隨之進一步提高。
二、管理會計案例教學的實施
管理會計案例教學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但必須注重其基本程序并確保每一程序的有效實施,以保證整個案例教學的成功實施。
(一)選取適宜的案例
案例的實質是特殊的教材,案例教學內容選擇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到案例教學的效果。管理會計教學案例應具有以下特點:1.多樣性。涉及各行各業,以適應學生未來發展的需要。2.適應性。所選案例應使學生易于接受和認同,教師自己也能夠把握。3.啟發性。教學案例設計的問題應該顯而不露,留待學生去挖掘。設計的問題并不在多,關鍵是能啟發學生的思維。4.針對性。教學案例的選擇要針對教學目標的需要,具有對已有理論知識和技術的涵蓋性,以滿足教學大綱的要求。5.案例應具有歷史的經典性和鮮明的時代性。6.生動性。案例必須生動活潑、引人入勝,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以便開展深入討論。
(二)案例討論前的準備
準備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師。案例一旦選中,教師就要進行周密的教學準備,熟悉案例的內容和相關背景信息,并設計出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管理會計案例表現為多種形式:一種是評價型案例,它用來描述系統特征與決策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能夠幫助學生理解何時特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風格是有效的;另一種案例是決策型案例,它能使學生身臨其境地像企業決策者一樣進行思考。但更多的案例是把評價和決策聯系起來,要求學生不但要分析情況,還要給出行動方案。教師應充分分析其所涉及的知識點,并想象在討論中可能出現的任何問題,提前查閱資料以便應對。為了引導學生做好準備,教師可為學生準備《學案》,在《學案》中,可采取列條式或連續提問式,大概描述此案例應討論的問題及方向。學生在課前應仔細閱讀案例和相關的參考文獻,并根據教師發放的《學案》搜集相關資料,撰寫案例分析發言提綱,做好充分準備,以便在課堂上發言、討論。
(三)案例的分析與討論
討論可分組進行,討論結束后,每組選派代表發言。在這一程序,教師的任務是組織與引導。教師要善于創造良好的自由討論的氣氛和環境,并設法使學生成為討論的主角。教師在討論中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觀點,以免學生產生依賴心理。若學生之間觀點不一致,可使其展開討論;若學生分析判斷有錯誤,可采取故意提問的方式,使學生意識到問題所在,自覺加以修正。學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從不同角度來剖析同一案例,闡述自己的看法,按照自己的思路去進行操作,而不拘泥于權威性的評價結論。學生一方面應珍視難得的發言機會,大膽、主動地表達自己對問題的見解,鍛煉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應變能力及掌握理論知識并靈活運用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案例教學中,學生需具備一定的團隊組織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自己發言結束后,要善于聽取別人的見解,汲取他人的新觀點。我國本科院校的學生在這兩方面是非常需要鍛煉的。
(四)案例討論后的總結
案例討論結束后,教師應及時給予總結。總結并不是說出某個案例的標準答案,況且很多案例沒有標準答案,而是指出本次案例討論所運用的理論知識、討論難點、重點,需要深入思考之處,并指出本次討論不足之處與成功之處,而且需要對學生的表現加以評價,以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同時,應根據學生在討論中的表現,在成績登記表中打分,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這一階段是案例教學整個程序的點睛階段。
(五)案例報告的撰寫
教師要在案例討論結束后,布置學生撰寫案例分析報告。教師要及時歸納、總結,重點是評價案例分析的思路是否正確、分析方法是否得當、解決問題的措施是否具有可行性,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自己的分析是否正確,學會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這是案例教學的最后程序,也是引導學生由口頭表達上升為文字表達的重要階段。經過這一階段,學生可理性地對所討論的案例進行思考、總結;教師應對案例報告寫出評語并打分,作為平時成績的組成部分。同時,撰寫案例分析報告提高了學生的文字表達水平,可為經濟論文的撰寫奠定基礎。
三、管理會計案例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轉變觀念,正確看待案例教學,建立有效的教學管理機制
有觀點認為,案例教學不過是對前面已學課程的“炒冷飯”,不需教師投入過多精力;也有觀點認為,案例教學不是提倡學生參與、討論嗎?布置兩道題,讓他們自己準備、討論即可,完全可以“放羊”教學?;谶@些錯誤認識,某些院校核算案例教學工作量時就曾發生案例教學工作量被“打折”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建議,應對實施案例教學的教師給予適當的課時補貼,將對案例收集、整理、編寫計入科研工作量;可組織全院師生進行案例教學的優質課比賽活動,對評出的優質課和優秀教師給予適當的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同時,要在案例教學中引入競爭機制,實行優勝劣汰,由學生自主選擇任課教師,給教師以壓力和動力,提高案例教學的質量,從而促進案例教學的良性循環,促使新的實用案例不斷推向課堂,案例不斷推陳出新。
(二)正確處理好案例教學與傳統講授教學的關系
案例教學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講授教學,教師對一門學科的重點和難點進行適當講授,是教學中不能缺少的。在管理會計教學中,利用講授法,讓學生掌握管理會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可為案例教學打好理論基礎。課堂講授應當是誘導啟發式的,應該與問題討論、案例教學結合起來,只有把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三)正確處理好案例教學與其他教學手段的關系
培養學生的素質、提高學生能力、增長學生知識的教學手段很多,如,到企事業單位進行業務實習、進行管理會計模擬試驗、進行必要的測驗和考試、撰寫小論文等。這是案例教學手段不能完全替代的。
(四)正確把握教師與學生在案例教學中的角色
在案例教學法中,學生是主角,教師是導演。教師不能像傳統教學法那樣自己扮演課堂的主角,以自己的結論代替學生的分析討論,而是以課堂教學組織者的身份積極為學生服務,在必要時,給學生必要的提示和引導。老師的評論要簡短,不進行判斷,沒有導向性,而且通常應以提問的方式表達出來,以便使學生繼續討論。
在知識經濟時代,全球經濟趨于一體化,市場環境在發生劇烈變動,管理會計的內容在不斷的創新。運用案例教學法,通過對案例的講解使管理會計的有關知識、概念得到闡述、解釋,可使學生在豐富的案例里面學到實用的知識,學習解決問題的思路,這將對管理會計教學的改革及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的運用產生重要的影響。
【主要參考文獻】
[1] 賀穎奇,陳佳俊.管理會計[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經濟學理論試析我國創業投資機構增值服務問題的幾點思考
伴隨著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構建工作的不斷深入,結合著中國大陸的自主創新、自主創業扶植政策的風生水起,如今,VC、PE已變得炙手可熱,各種類型的投資機構對投資項目的競爭也日益激烈從而使得被投資方對于投資機構的選擇也有了更大的主動權。很多創業者也開始將能否提供良好的增值服務作為挑選投資機構的重要衡量標準。
在這種大背景下,關于創業投資機構增值服務的爭論越來越受到整個社會的廣泛關注。基石創投合伙人王啟文認為,增值服務日益成為投資機構的核心,基金與基金之間越來越表現在增值服務的競爭。力合創投董事長馮冠平說,增值服務內容包括市場、技術、管理、資金、資源的整合等;對每個投資公司來說,投給企業的除了資金還有增值服務。湘投高科技創投總經理謝暄認為,增值服務包含了大量內容,而不是短期內就可以做完的。如果離開了增值服務,創投機構只能是曇花一現。深圳創新投資集團總裁李萬壽表示,在增值服務方面,創投應當注重利用國際經驗,積極向外看、向全球看,而不僅僅局限在我國本土??梢?,創投機構已經認識到了增值服務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投資機構對自身價值的發掘和增值服務體系的構建,也將成為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
一、增值服務的內涵
一般來說,增值服務的核心內容是指根據客戶的需要,為客戶提供的超出常規服務范圍的服務,或者采用超出常規的服務方法提供的服務,最終使得產品的價值增加。
具體來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創投機構的增值服務:①參與企業戰略遠景規劃;②提升企業管理水平,規范公司治理結構;③提煉商業模式;④協助客戶進行投資理財,規避風險,提高收益;⑤資本運營,包括再融資、并購重組、上市等一系列方面;⑥引入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和券商等中介機構;⑦公共關系方面,引入政府資源、客戶資源、行業資源和創新技術等。
二、增值服務在創業投資中的重要地位
目前,在創投機構和被投資企業的雙向選擇中,創投機構的增值服務,對贏得投資項目起著無法替代的作用。
一方面,中小企業需要創投機構提供增值服務,主要有:公司治理結構中管理平臺的搭建,治理結構的完善;內部管理上,民營企業,家族式企業等普遍存在管理不規范,內控不嚴格,財務管理的能力比較薄弱,關聯交易比較多,市場推廣與銷售能力不足;而且,他們普遍缺乏資本市場的運作經驗。另一方面,中國創投機構具備較強的增值服務能力。幾年前,中國創投機構普遍”重投資、輕管理”,對投資后增值服務不夠重視,而有了近幾年的經驗和教訓,中國創投機構開始意識到開展增值服務的重要性,開始注重培養和提高自身的增值服務水平,中國創業投資機構投資策略的調整,將會使“創業投資之路”走得更加穩定牢固。
此外,創投和其他投資的最不同之處在于:通過增值服務來降低投資風險;通過增值服務來提升投資價值;通過增值服務來打造創業投資自身的競爭力?!百Y金+管理+服務”才是創業投資的最有模式!當然,各個創投機構所提供的增值服務各有特色,往往與機構出資人背景、行業背景和投資者的偏好有關。這就使得創業企業與創投機構的“搜索與匹配”具有雙向性,且增值服務特色在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三、增值服務問題的幾點思考
增值服務涉及內容廣泛,在實踐的過程中,往往也會出現一些問題,所以,提供增值服務的前提是,創業投資機構一定要能夠認清形勢,抓住實踐中的幾項主要矛盾。
(1)創業投資機構可以提供的增值服務眾多,但不同的企業可能會有所側重,針對不同的企業,哪項服務是最重要的,最能吸引創業者,這就要求創投機構在具體投資時,基于對行業企業的調研和自身能力,因地制宜,重點突出的去發揮自身的增值服務水平。
(2)當今創業者都比較看重增值服務,所以,創業投資機構怎樣建立全面的,科學的增值服務能力很重要,比如,建立配套服務團隊,包括財務,人力資源,法律等;直接與管理咨詢、財務等專業公司進行深入密切的合作關系等。
(3)在投資伊始,當創投機構發現了創業項目存在盈利性和成長性后,很顯然,不能無所作為,必然要想讓其優勢顯現出來,自然要參與到其管理中去,只有通過自身的有效參與,才能挖掘出自身想要的東西。因此,在參與管理的過程中,增值服務也可能決定項目的成敗。
(4)創投機構在提供增值服務時還需要注意一些問題:第一,應是“特色”服務,而不是“全能”服務。創投機構不能也不可能為創業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應揚長避短,提供特色服務。第二,應提供“戰略”服務,而不是“戰術”服務。就是要在發展方向上、經營模式上、內部管理上可以給予建議,但不宜過分具體到企業的經營中去。第三,應提供“距離”服務,而不是“貼身”服務。服務是有距離的,投資經理沒有必要“現場說法”,這樣只能適得其反,影響創業企業的正常經營管理工作。
四、創業投資機構如何為創業企業提供服務
把資金投入到創業企業,顯然只完成了投資的第一步,如果不能提供其他服務,實現投資收益最大化的目標只能是一句空話,那么,筆者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以下如何為企業提供有效的增值服務:
(1)建立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
解決創業企業的管理問題,首先,要解決的是法人治理結構規范化的問題,建立科學的現代管理制度,形成對企業經營行為必要而有效的激勵和約束,產生管理合力。投資者在投資中,可采用多種方式,加強與創業者的溝通,客觀的分析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克服企業在創業過程中出現的家族化管理、決策個人化和不透明、財務管理混亂、偷稅漏稅等不規范的管理理念和行為。通過完善董事會、監事會、總經理負責制、任期目標責任制等制度建立決策體系科學化、財務管理規范化、機構設置高效化、納稅環節透明化、激勵機制合理化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此外,物色高層管理人員,加強與充實創業團隊力量,強化中層骨干隊伍的作用,這是風險投資提供增值服務的重要內容,例如必要時引入合格的忠于職守的職業經理人,取代原來的創業者負責企業的管理與經營。
(2)協助企業制定有效的發展戰略
企業的發展戰略是創業企業快速發展壯大的基本綱領。創業投資機構應從宏觀角度,行業發展的角度出發,利用各種有利的資源。自身的行業經驗和敏銳的洞察力,為被投資企業經營戰略的制定提供意見和建議,如市場營銷與策劃、新產品開發與持續發展、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企業品牌的打造等,促使企業的價值實現最大化。
(3)提供財務服務和融資平臺的支持
從財務服務的角度,為被投資企業提供專業化的財務服務,如培訓財務人員建立規范的財務制度,記賬等。利用創業投資機構的金融網絡和自身良好的信譽,協助被投企業進行再融資,吸引新的投資伙伴,協助企業以提供擔保形式向銀行貸款,協助企業進行重組、購并以及制定上市計劃等,幫助企業進行資產調整,引入合適的券商作為保薦人完成輔導期要做的各項工作,并統一思想、行動協調、不斷完善,實現投資企業的上市目標,創投機構也能順勢退出,贏得收益。
(4)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創業投資機構往往具有一定的政府背景,熟知國家產業政策及法律法規,同時具有人才資源、金融服務、信譽資源、廣告媒體等網絡資源,創投機構可以通過有效的方式,把被投資企業和這些寶貴資源進行嫁接,為企業創造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提供政策、法律、市場信息等咨詢服務,幫助企業預防和處理在市場搏擊中的各種危機,保證企業正常的運作和發展。
五、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