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08:4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行動導向理念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關鍵詞:德國職業教育,教師作用,行為導向教學法
CBT教學法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三角理論就是把教師、科目和學生三者的關系分為三種:
一是科目主導型,即傳統角色,教師把學科知識解釋給學生。科目決定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教師的位置居其次,是科目的仆人,是學生的主人,屬于認知學習法。
二是教師導向型,即傳統角色的變異,教師為學生選擇科目,教師處于主導地位,管理著科目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學生的興趣和科目的要求都可能服從教師的要求,對科目的選擇和闡述取決于教師,屬于行為主義方法。
三是學生導向型,即監控高級學習,是學生與科目之間的互動,教師推動、協調。學生與科目關系很近,二者處于主導地位,教師的作用只是為學生提供科目方面的服務,與人道主義方法相結合,是德國職業教育新的教育理念。
如何才能實現教師傳統角色的變異,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組織者、推動者和信息提供者,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和協調作用。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嘗試德國職業教育中教師的角色位置。
一、 注重職業領域與教育領域的結合
現代職業教育和培訓途徑就是要將職業標準和培訓目標結合。例如,德國西門子公司對技術工人素質的要求是:
一個技術工人
要達到這樣的學習目標,就要使學
習課程方案與職業能力的培養緊密結合。
教師要根據“工作過程”設計學習情景,
將典型的“工作過程”和工作任務進行教學化處理——設計學習情景。學生能夠在學習情景中,通過主動完成工作任務的學習行動,將專業理論知識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重構,逐步形成自己的職業能力。即教師是以學習“組織者”角色來傳授專業理論知識,培養能力的。
二、加強行動導向教學
行動導向教學是一種教學理念而不是教學方法,這種教學理念指導下的教學活動包含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行動導向教學的三個重要原則是:學生中心;實踐為主;教師指導幫助??偰繕耸谦@得專業能力和關鍵能力(方法、交流溝通能力、解決問題和沖突能力)。行動導向教學,即將專業學科體系與職業行動體系實施集成化的教學方案。職業學校教師是“學習領域”課程方案中課程開發的主體,“學習領域”
僅僅是一個職業培訓的指南,承擔培訓的主體——職業學校要在此基礎上進行項目課程的開發。教師要根據“學習領域”的相關要求,將企業的職業活動過程與專業教學進行整合,構建“學習情景”,進而開發出項目課程。
行動導向教學是以教師構建的特定的學習情景為主線,以真實或模擬的職業活動為載體,按照“資訊(信息)、計劃、實施、檢查、評估”這五個完整的行動來進行教學。職業生涯規劃論文行
動導向教學倡導的組織形式有:項目教學、案例教學、角色扮演、小組討論、模擬訓練、企業實習等教學形式(來源于職業實踐)。在行動導向教學中教師的作用:一是從“學習領域”構建“學習情景”(學習任務);二是課程的主持人、組織者和協調者;三是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合理化的建議;四是為學生的專業學習提供幫助與咨詢。
三、 加深對行動導向教學的理解與思考
行動導向的項目教學是以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為出發點,體現出相應學習領域的能力目標,而且又體現了專業學科的新工藝、新知識、新方法,具有校本特色、師本特色。同時構建相應的項目教學評價機制,既能及時評價學生學習的質量,又能評價教師教學的質量。行動導向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由于現存班級人數較多,學校的實施設備、場所不夠,教學組織比較困難。所以,作為教師一定要清楚相關職業標準,明確職業活動領域。根據目前畢業生就業崗位技術的層次,豐富職業活動,構建學習情景,以職業行動為導向,在企業實際工作領域基礎上建立合理的學習領域課程方案。
行動導向教學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它致力于通過學生的學習活動構建知識,形成能力,使受教育者既能適應相應職業崗位的要求,又能將這種構建知識的能力運用于其他職業。教師要相信學生具有理性、自由,甚至具有自我否定的能力;不求學生是一個完人,而是一個會犯錯誤并能從錯誤中學習的人;推動學生獨立思考,而不是提前給出答案;提倡共同負責,而不是一個人對所有事物負責;提出和允許提出多種建議,而不是只有一種答案;允許學生進行組織,而不是給出組織措施;允許學習者制定計劃和控制學習過程,而不是所有的都由教師確定;允許學習者自己制定評價標準并檢查學習成果;多鼓勵和贊揚,而不是指責和挑剔。
總之,我們要接受新的教學理念,采用那些適合我們專業和科目的教學方法,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風格,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發掘學生的潛力,發揮他們的想象力。以營造和諧、愉快、并有促進作用的課堂學習氣氛為宗旨,以教學、組織和管理為中心任務,把握好教師這個角色的位置,與學生保持良好的互動與溝通,逐步推動行動導向教學理念,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使學生獲得專業能力和關鍵能力。
參考文獻:1、中西部地區職業培訓和就業促進項目師資培訓資料。
中德項目專家趙志群-----《培訓師手冊》
2、行為導向教學法培訓資料。中德項目專家許英—《行為導向教學法思想》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改善企業內部管理、提高企業競爭能力的重要內容。本論文在總結內部控制理論的基礎上,對內部控制的存在的問題、原因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討,找出企業面臨的各種風險,結合COSO關于內部控制五要素,針對各種風險提出了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防范對策,為企業完善內部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論指導。
關鍵詞:內部控制風險管理
1國內內部控制概述
1.1內部控制概念的演變
1)內部控制論理論是隨著企業內部控制實踐經驗的豐富而逐漸發展起來的,大致經歷了內部牽制、內部控制系統、內部控制結構和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四個理論階段。1992年COSO委員會提出并于1994年修改的《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報告,標志著內部控制理論與事件進入了整體框架階段,整體框架對內部控制做了如下的描述:內部控制是由企業董事會、經理階層和其他員工實施的,為營運的效率效果、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相關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標的達成而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這一定義明確了四個要點:是一個過程;受人為影響;為了達到三個目標;合理保證。它由相互關聯的五項要素構成,分別是: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和溝通;監督。
2)控制環境:任何企業的核心是企業中的人以及這些人的個別屬性和所處的工作環境,個人的誠信正直、道德價值觀與所具備的完成組織承諾的能力、董事會與稽核委員會、管理階層的經營理念與營運風格、組織結構、職責劃分和人力資源政策與程序。
3)風險評估: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和異常激烈的競爭中,企業的經營風險越來越大,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必須清楚并應付其面對的各種風險。同時,企業也必須設立可辨認、分析和管理相關風險的機制,以了解自身所面臨的風險,并適時加以處理。
4)控制活動:企業必須制定控制的政策和程序,刁一有助于確保既定目標及必要改善措施的有效實施。
5)信息和溝通:圍繞著這些控制活動的是信息與溝通系統,這些系統使得企業內部的員工能夠獲取和交換他們所需要的信息,以指揮、管理和控制企業的經營。
6)監督:企業整個內部控制的過程必須受到監督,并在必要時得以修訂,這樣,系統及制度才能反應自如,并能視情況而隨時調整。
1.2我國內部控制概況
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理論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但到目前為止,尚未正式提出權威性的內部控制標準體系,對內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缺乏一個公認的標準體系。我國有關內部控制制度的指導原則、指引、規范則出自不同的政府部門,這是由于企業的管理體制造成的。國資委管國有大中型企業;證監會管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財政部管全國所有企業的財務與會計工作,并負責會計準則與制度的制定。然而,內控指導原則、指引或規范由各政府部門分別制定,有許多弊?。?/p>
1)各部門各自研究與頒布內部控制的相關指導原則或指引,不利于內控制度的統一與協調。財政部正在陸續制定并的是內部會計控制規范,截至目前已經了十多個。而其他政府部門則僅制定了內部控制的指導原則、指引或對企業各項業務內部控制流程的設計與制定缺乏具體的指導。
2)關于內部控制的定義、范圍、目標等不相一致,內控要素、內控內容,以及內控方法的解釋也不一致。
3)缺乏統一的推進機構,不利于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貫徹與實施。各部門頒布的內控指導原則、指導意見或指引在實務中并未得到有效的貫徹執行。上市公司、銀行、證券公司、未上市國有企業的頻繁出事便是佐證。
客觀地講,我國近幾年對內部控制的研究主要是以會計控制和審計評價為主線的,我們可將之簡稱為“會計導向”和“審計導向”。會計導向的典型代表是我國目前已的內部控制法律法規,它們是以內部會計控制為核心的,基本上沒有涉及管理控制等非會計控制領域,甚至沒有包括審計方面的內容。審計導向下的內部控制研究則主要集中于審計程序與方法的應用、審計成本的節約、審計效率的提高和審計風險的控制等。
2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2.1內部審計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獨立性
內部審計是企業自我獨立評價的一種活動,內部審計可通過協助管理當局監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來促成好的控制環境的建立。內部審計的有效性與其權限、人員的資格以及可使用的資源緊密相關。內部審計人員必須相對獨立并且直接向董事會或審計委員會報告。我國一些上市公司內部審計即使存在,但卻不具備真正的獨立性,有的也流于形式。
2.2缺少風險評估和風險防范意識
各企業缺少對自身固有風險的評估以及制定相應有效的管理措施。此外,管理者還應在對固有風險采取有效管理措施的基礎上,對企業的殘存風險進行評估和預防。
2.3人力資源管理發展滯后
近年來,我國企業改革力度大,與之配套的人力資源管理卻跟不上業務的需要。許多企業在員工的崗位培訓方面,沒有形成完善的制度,不利于員工的素質提高。
2.4有效的價格風險評價機制尚未建立
由于當前市場不完善,競爭激烈、惡意競爭以及“低價中標”的招投標游戲規則,都不能使企業按企業定額客觀報價,為了爭取中標,不惜壓低報價,承擔更大的價格風險。
3完善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途徑
3.1完險管理體系
全面風險管理是對整個機構內各個層次,各個種類風險的通盤管理。全面風險管理可使組織中各業務單位分散的決策者之間協調合作,使數據的收集、測量與處理更加一致,有利于審計和監督。企業要從全局、總體層面權衡利弊,使部門安排有關的業務流程都有所遵循。同時要制定嚴密的業務操作規程及信息傳輸報告制度,建立一個有效的全面風險管理框架,全面控制各方面的風險。
在機構內部廣泛開展“深化內控理念,落實內控措施”的創建活動,結合自身情況及上級單位的要求,通過確定風險控制環節,分解、落實機構內各部門、各崗位管理職責,并對控制狀況進行檢查、評價和考核,強化風險管理責任,提高全員風險防范的意識和能力,從而全面有效地控制經營風險。
3.2健全內部審計控制
內部控制具有的限制因素具體如下:
1)內部控制受企業的成本效益原則的限制。
2)內部控制僅針對管理中的常規業務來設計。
3)內部控制可能會因執行人員的差池而失敗。
4)內部控制可能會因不同政治氣候、地方差異等環境影響而失去作用。
這些內部控制的限制因素,可以通過建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來加以克服。內部審計人員定期檢查項目的建設情況和建設成果,及時糾正各種錯誤和弊端,能促進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
3.3營造企業風險管理的文化氛圍
企業風險管理框架是建立在內部環境的基礎之上,內部環境直接影響和制約企業風險管理的成敗。內部環境的要素包括員工的誠信,職業道德和工作勝任能力,管理層的經營理念和經營風格,董事會或審計委員會的監管和指導力度,企業的權責力分配方法和人力資源政策。要不斷提高企業風險管理能力,需要一套企業層面的方法。這種企業層面的方法是由企業的組織結構,文化理念和經營管理哲學共同決定的。隨著企業文化中風險敏感程度的提高,企業管理者會進一步掌握有效的風險管理能力。通過他們的推進、提供報告、貫徹相應的方法、構建適當的體系,以實施既定的風險戰略和政策,企業風險管理水平將不斷提高。
3.4設計一套科學的內部控制行動指南
設立一套科學的內部控制行動指南,為管理者進行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提供指引也是當前急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國家相關部門可統一制定各行業通用的行動指南,也可由公司聘請會計師事務所設計適合各公司實際情況的行動指南。在內部控制評價方面,被評價單位可以聘請年報評價的注冊會計師以外的中介機構或有關專業人員協助對該單位的內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性進行評價,并對評價過程中發現的重大控制缺陷或重要控制弱點進行必要的改進,保證財務報告的編報質量,降低財務風險。國內的會計師事務所也應當借鑒一些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報告中的做法,在事務所內部組建由高級和資深的評價人員組成的專門小組,專門從事內部控制評價和咨詢業務。
致謝
本論文設計在老師的悉心指導和嚴格要求下業已完成,從課題選擇到具體的寫作過程,無不凝聚著老師的心血和汗水,在我的畢業論文寫作期間,老師為我提供了種種專業知識上的指導和一些富于創造性的建議,沒有這樣的幫助和關懷,我不會這么順利的完成畢業論文。在此向老師表示深深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臨近畢業之際,我還要借此機會向在這四年中給予了我幫助和指導的所有老師表示由衷的謝意,感謝他們四年來的辛勤栽培。不積跬步何以至千里,各位任課老師認真負責,在他們的悉心幫助和支持下,我能夠很好的掌握和運用專業知識,并在設計中得以體現,順利完成畢業論文。
同時,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我還參考了有關的書籍和論文,在這里一并向有關的作者表示謝意。
我還要感謝同組的各位同學,在畢業設計的這段時間里,你們給了我很多的啟發,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對于你們幫助和支持,在此我表示深深地感謝。
參考文獻
[]王東葉我國建筑施工企業生存環境分析[D]天津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5月:9
[2]林光華內部控制在實踐中的應用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4月:17
[3]王振英馬麗萍,王澤.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商業經濟[J]
2006年5期:48
[4]丁翠芝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框架構建[J].產業與科技論壇
Abstract: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forming a "Student Role-playing and Teacher Role-Leading," class, helping students develop abilities to analyze and solve all kinds of problems. This kind of teaching model is widely applied in engineering, which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effective. It has been also studied and practiced in language class. With the help of practicing the model, students' language abilities of self-learn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lifelong learning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improved.
關鍵詞: 行動導向;英語課堂;實踐
Key words: action-oriented;English class;practice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26-0210-03
1 課題提出依據
1.1 課題研究背景 “行動導向教學”由英國的瑞恩斯(Reginald Revans)教授在 20 世紀 60 年代首先提出,隨后在世界各國得到廣泛的推廣和應用。行動導向作為職業教育教學設計的原則對德國職業教育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根據茨措爾(Czycholl)和艾布納(Ebner)的總結,行動導向教學作為職業教育教學范式與不同的學習理論結合,指導了職業教育領域多種形式、多個方面的理論與實踐探索。
行動導向教學法起源于德國,是世界最早、最為重視職業教育的國家,對德國職業教育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隨后在世界各國得到廣泛的推廣和應用。學習是個體的行動,學生是學習的行動者,教師是行動的組織者、協調者和咨詢者,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學生通過獲取信息、制訂計劃、控制質量、評定成績,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行動導向教學在德國的推廣應用引起了國內職業教育界知名專家的重視,并積極將其引入國內,教育部大力推廣職業教育實施這種教學模式,在工科類專業的教學成果顯著?;诼殬I教育的特性所需以及教改理念,文科類、語言類專業教學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和探索之中,并已初顯成效。
1.2 課題研究意義 農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農業對于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廣西比鄰東盟各國,在化肥、耕種技術、種子培育等方面具有比東盟國家先進的技術,作為農業技術的出口省份,我們需要既精通農業科學技術又能夠勝任國際會議和談判的高素質農業英語人才,作為農業高職院校,要為促進廣西、中國與東盟各國農業技術合作與交流共贏服務。
1.2.1 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南寧永久落戶,廣西與東盟農業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需要既精通農業科學技術、又能夠勝任國際會議和談判的高素質農業英語人才。
1.2.2 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廣西唯一的一所農類高職院校,這些年來,與越南、老撾、印度尼西亞、緬甸、泰國等國家一直有農業方面的合作、交流,并在這些國家建設有規模較大的農業基地,需要輸送人才到這些基地進行技術服務。
1.2.3 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大部分來自于農村,農村、尤其是較偏遠山區的教育條件、教育水平極其落后,學生的英語基礎差尤為突出,多數人只停留在簡單的閱讀環節,聽說能力很弱,不能進行簡單的日常交流。
1.2.4 部分學生因基礎不好在心理上害怕,不敢開口說英語,擔心說錯,另有部分學生厭惡并抵觸英語,甚至有不少學生認為自己來學校是學習農業技能,大學期間仍要學習英語純粹是浪費時間。這些因素導致我們的大學英語教學質量多年來難以提高。
因此,如何通過有效的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是目前擺在我們農業職業院校英語教學的首要任務。行動導向以培養人的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以職業實踐活動為導向,學生在“聽中學、學中聽““說中學、學中說”“寫中學、學中寫”中腦、手、嘴并用,達到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語言能力的效果。
2 研究目標內容
2.1 課題研究目標 著重研究行動導向在高職農類院校不同專業《大學英語》課堂中的實踐應用。側重英語教學緊扣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把教學與職業崗位情境相結合,使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與專業的實踐技能有機地結合起來,增強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在獲得工作過程知識、掌握專業技能的同時,把學生打造成具備語言優勢的應用型人才。
2.2 課題研究內容 ①行動導向教學相關概念、典型特征和常用方法;②如何將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法、模擬教學法、項目教學法、頭腦風暴法、任務驅動法貫穿于大學英語課堂;③研究企業對農類高職學生英語能力的要求,分析各專業崗位以及職業能力要求;④對行動導向與農類高職英語教學進行相關性研究,根據行動導向的相關理論,形成適合農類高職院校的大學英語課堂模式。
2.3 研究的主要方法
2.3.1 調查研究法 查找、收集課題相關資料,并對進行分類、分析、比較確定課題內涵,借鑒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經驗教訓制作調查問卷。對2011級18個班級分為實驗班和對比班,分別從學習動機、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三個方面進行了問卷調查,針對不同類型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并進行B級考試的前后測試,適時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進行調整,以適應學生的實際要求。
2.3.2 比較研究法 比較研究法貫穿于課題的研究中,利用縱向比較研究對不同的班級、不同的人群不同階段的觀察、分析和綜合,發現學生的學習變化和進步,從而確定或調整教學方式;利用橫向比較對實施另一種教學方法的班級進行對比研究,發現其異及內在聯系,從而不斷總結經驗,采取新的措施,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2.3.3 經驗總結法 行動導向實施過程中,根據所觀察到學生的適應程度、接受能力、知識消化度、以及學生的反饋,課題級成員及時進行溝通、交流,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分析、做出調整、研究新對策,逐漸形成一種適合于農類高職院校學生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
3 課題研究過程
3.1 開展師資培訓,落實實施方案 召開課題開題及培訓會,確定課題研究方向、目標,制定研究方案。首先,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角色是行動導向教學的管理者、組織者、實踐者、示范者、解決問題的咨詢者,應不斷補充、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完善、改進。其次,從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和評價體系等三個方面確定具體實施方案。再者,在實施行動導向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情況以及課題組教師聽課的反饋,對行動導向教學在大學英語課堂出現的技術問題、應用情況進行評估、評價和調整。
3.2 實施行動導向教學,探討有效教學模式 課題組教師按照方案實施行動導向教學,結合高職語言教學的特點,以日常生活、交際、以及職業崗位需求為內容,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以課堂活動為主線,精心設計了交際任務,通過頭腦風暴法、任務驅動法、角色扮演等方式讓學生“習得”英語,在“聽中學、學中聽、聽中說、說中聽”過程中完成各項任務,固化所學詞匯、語法、及英語習慣表達,提高仿真情景語言交際能力。
3.3 加強研究過程管理,注重階段性總結 按照具體實施方案,組織課題組成員開展課題研究活動,主要體現在教學設計、課堂監控、任務落實、課程評價等環節,同時組織課題組成員集中備課、編寫教案、制作課件、相互聽課、課案研討,每半月集中一次課題組會議,匯報、分析、總結工作,對各項工作進行監控。
同時,適時對課題研究進行階段性總結,對課程內容、課堂組織方式、學生學習方式、教學效果形成總結材料,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進行研討,并提出修改意見,組員根據自己的研究內容撰寫相關的論文。同時,課題組成員參與院級精品課程《大學英語》建設,把制作的課件、課程標準、相關資料補充完善課程網頁,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從而探索適合于農類高職院校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
4 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
4.1 學術價值 行動導向教學以職業崗位需求為內容,精心設計了“任務”,通過以課堂活動為主線引導學生完成“任務”,達到“做中學,學中做”的目的。高職英語教學結合語言教學的特點,以日常生活、交際、情景、工作崗位為內容,通過頭腦風暴法、任務驅動法、角色扮演等方法,讓學生在“聽中學、學中聽、聽中說、說中聽”過程中強化仿真情景語言交際能力,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同時克服恐怕、自卑心理,培養自信心,逐漸品嘗成功的喜悅,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本課題的創新之處在于關注農類高職學生這一特定的群體,了解他們之前學習英語的過程、方法、興趣、想法,有針對性地關注他們不同個體的心理,研究探討他們最能接受的、適合于大多數人的教學方式方法。根據企業的用人需求與學院各專業的崗位能力和職業能力來設計課程內容,營造仿真的工作情景,培養學生具備用英語解決特定工作崗位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研究探索,形成一種適合于農類高職院校學生提高英語應用能力的教學模式。
4.2 應用價值 本課題研究的內容,理論上對學生的學習動機、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進行調查分析,提出教改方案,符合教學改革要求。實踐上選擇一定數量的班級學生實施行動導向教學,實施對象為2011級18個自然班級,其中實驗班9個,對比班9個,實驗班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對比班采用傳統教學法。歷經一個學期,對選擇對象進行B級考試前測和后測,并對前后測成績進行對比分析,綜合數據表明,實驗班的后測過級率基本上都比對比班高。從前后測成績對比來看,實驗班的學生英語成績提高的百分點基本上都比對比班的高,由此可見,在英語課堂中采用行動導向教學對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和提高英語B能成績是有效、可行的。
據數據顯示,2010級B級累計過級率分別為生物技術系41.34%、園藝工程系28.52%、、食品工程系41.35%、商貿管理系42.0%、外語系67.07%,平均過級率37.16%。本課題實施各系實驗班B級首次最高通過率生物技術系56.2%、園藝工程系54.0%、食品工程系78.1%、商貿管理系52.2%、外語系71.1%。
5 存在問題與改革設想
5.1 課題組教師授課對象已盡量涵蓋農類專業的班級中,人數約600人,仍有較多的學生沒有進行實驗,還有再進行探討、研究的可行性。
5.2 由于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思想素質個體差異較大,合作學習活動中經常會發生不能與同組成員友好相處,不顧同伴的學習進度,不愿承擔或不按時完成小組布置的任務,盡管老師花了很多時間精力進行引導調控,但有時離所期望的效果相差甚遠。
5.3 進行企業對農類專業學生英語能力要求調查過程中,只是進行面談和電話詢問,沒能設計調查問卷,缺乏此項數據,給后期的總結工作帶來了不便。
5.4 課題一位主要成員2012年休產假,影響了整體研究的實力。此外,課題論文比較少,管理監督工作力度不夠。
鑒于課題研究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課題組成員將總結經驗,把已有所見效的行動導向課堂教學模式在下一個年級進行推廣,同時對承擔大學英語教學法的所有教師加強培訓,以達到推廣的目的。此外,結合目前高職學生英語基礎現狀,嘗試在分層教學上實施行動導向教學,融兩種教學方式于一體,加大推行教學改革力度,注重階段性總結,撰寫教改論文,增加教改成果。
參考文獻:
[1]趙志群.對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課程模式和課程開發方法的一些思考[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4).
[2]趙志群.關于行動導向的教學[J].職教論壇,2008(20).
[3]馬福軍.行動導向教學法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J].職業技術教育,2007(23).
[4]馬福軍.行動導向教學法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J].職業技術教育,2007(23).
[5]周策,劉天勤.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思考與對策[J].新西部(下半月),2008(4).
關鍵詞:行動導向教學;《秘書實務》;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36-0291-03
行動導向教學,是在教學過程中創造一種教與學和師生互動的社會交往情境,培養學生構建知識的能力,使受教育者既能適應相應職業崗位的要求,又能將這種能力運用于其他職業,達到學用一致目的的教學方法?!敖虒W模式就是學習模式。在幫助學生獲取信息、思想、技能、價值、思維方式及表達方式時,我們也教他們如何學習。”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就是讓學生在職業性的教學過程中參與學習,體驗學習,最終學會學習,在提高學習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行動導向教學一般采用跨學科的綜合課程模式,不強調知識的學科系統性,重視“案例”和“解決實際問題”以及學生的自我管理式學習。教師的任務是為學習者提供咨詢、幫助,并與其一道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估。行動導向教學是基于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一種教學手段,常用的教學組織形式有項目教學法、模擬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等。
秘書實務是以實踐為根本特征的課程,行動導向教學在該課程中的應用,是將該專業學科體系與職業行動體系實施集成化的教學方案,是“學習領域”課程方案的良好實施方案。
行動導向教學在《秘書實務》中可充分用其“完整的行動模式”(包括明確任務、計劃、決策、控制和反饋等)替代(依實際規定完成任務)的“部分行動模式”,教師通過設計適當的學習任務和使用多種輔助手段幫助學生獲得必需的知識并構建個體的知識體系。行動導向教學是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主要包括三個層次:一是實驗導向性教學,主要過程為制訂試驗計劃,檢驗評價試驗結果,目的是解決實際技術問題;二是問題導向性教學,主要過程為理清問題實質、確定結構、解決問題和實際應用,目的是培養技術思維能力;三是項目導向性教學,即按照完整的行動模式,全面培養秘書技能為核心能力,促進綜合職業能力的發展。
一、行動導向教學在《秘書實務》課程中的實施步驟
(一)課程學習目標的描述
《秘書實務》行動導向課程的目標主要是培養學生在秘書實務工作中的溝通能力、社交禮儀能力,辦文、辦會和辦事等實際工作中應具備的基本職業技能。
表1 具體培養目標
(二)課程的基本內容
《秘書實務》課程學習的目的是為了秘書工作,因此,學習內容應該圍繞著秘書具體的工作行動領域的內容來進行確定。在對行動領域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具體的學習領域,創設具體的學習情境,最后形成《秘書實務》課程體系。
1.行動領域分析
行動領域是產生于從業者的職業活動的某一綜合性任務之中。對于秘書從業者來說,其職業活動的行動領域就是以辦公室工作為主,為領導決策做好輔助和參謀的一系列的完整的工作過程。如秘書實務中會務工作可分為會前、會中和會后等工作過程。
2.學習領域的確定
傳統的學科體系是以從事秘書所需的基本知識技能來構建學習單元的,而“學習領域”則是以秘書專業相應的職業行動領域為依據。通過一個學習領域的學習,學生可以完成某一職業的典型的綜合性任務,體現出“做中學”的學習理念,據此得出了學習領域的相應內容。
3.學習情境的設計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工作過程的知識技能,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恰當的學習情景來實現。學習情境是一個案例化的學習單元,它把理論知識、實踐技能與實際應用環境結合在一起。學習情境可以表現為具體教學項目,在《秘書實務》課程下,我們設計了一個秘書實務中文書工作的教學項目,如何把文書工作過程中的理論和實際工作情況下的工作情境進行結合。通過該教學項目的學習,能夠較好地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該教學案例如下:
(三)教學實踐過程所采用的項目教學法的模式
項目教學法是一種能夠較好地體現行動導向教學要求的教學方法。項目教學的指導思想是將一個相對獨立的任務項目交給學生獨立完成,從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到完成后的評價,都由學生具體負責;教師起到咨詢、指導與解答疑難的作用;通過一個個項目的實地進行,要使所有學生能夠了解和把握完成項目的每一環節的基本要求與整個過程的重點難點。項目教學法強調培養學生獨立與協作工作的能力,鍛煉學生掌握工作思路與方法,訓練學生的專業和職業技能以及跨專業的各種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在秘書文書工作教學中,我們按以下四個步驟實施教學:
(四)課程的教學評價
筆者發現行動導向教學在《秘書實務》課程的運用過程中,秘書專業學生所學到的知識技能貼近職業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職業能力得到了較大的提高。同時,由于在教學中融入了秘書上崗證國家職業資格鑒定的培訓內容,組織學生通過相應的考證,并且將考證的成績作為一項對學生技能的重要考核內容,使考核的內容與形式和企業崗位更緊密地聯系起來,有效地發揮考核的引領與導向作用,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提高。
二、行動導向教學在《秘書實務》課程中實施時需注意的問題
(一)改進教師的教學理念
教學的重點正在由傳授給學生知識技能向提高學生職業能力換化。只有對傳統的學科體系教學進行改革,才能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多出人才。
教師在積極參加學校培訓的同時,還應在工作之余加強對現代職業教育理論的學習,在教學工作的實踐中發現問題,在研究問題中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水平。要想應用好以行動為導向的教學方法,還必須與學生產生一種信任和默契,深入了解學生的個性、愛好、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和他們談心、交朋友,幫助他們樹立起信心。教師應該經常鼓勵學生,為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平臺,特別是在成果展示時要對他們每一個細小的進步予以表揚和鼓勵。但任何事情都要一分為二,在表揚學生的同時,也要嚴格要求學生。教師要經常深入秘書實踐,了解自己所教專業各崗位的工作流程,掌握各流程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只有這樣教學內容才能緊隨市場變化而不斷更新,秘書教學也才能與工作實際相吻合。通過這樣的實踐鍛煉,教師就會提高專業能力,成為學生佩服的偶像和學習的榜樣,樹立起極高的威信。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在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中,教師心目中應有學生,要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實踐求學的主動性。秘書職業教育具有實用性、綜合性、崗位性和技能性。所謂理論在前,實踐在后;文本在前,行動在后。由于教師系統地、有序地傳授抽象而非應用性的知識,與職業知識和常用知識相脫節。學生獲得的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可以被拷貝的“惰性知識”。因此,只有當學生用自己的“行動”參與到教學中時,才算真正地受到職業教育的培訓。
(三)適應實踐教學需要,編好教材
傳統的《秘書實務》教材多是為教師的教而設計的,而不是為學生的學而設計的;偏重學科知識體系,忽視其職業技能要求,知識陳舊,更新速度慢,不能體現秘書實務的新理念;教學內容深,難度大,不符合職業學校學生的認知水平。因此編寫和選擇具有秘書專業特色的教材,來促進《秘書實務》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也是一個重要的任務。教材的編寫,一定要體現以知識和技術實用、夠用為原則,注重學生能力培養;要體現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它是以學習知識,培養技能為載體,適應不同層面學生的不同個性發展,以最終提高學生的能力為目的;同時可根據市場人才供需變化及時增減、調整內容,以有利于彈性選課的推行。
參考文獻:
[1]李梅陽.德國學習領域的改革對中國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體系的啟示[J].世界職業技術教育,2005,(3).
[2]廖樹武.行動導向教學在《餐飲服務與管理》課程中的應用[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6).
[3]張皓明.職業技術教育中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碩士畢業論文,2006.
[4]姜大源.“學習領域”――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模式――德國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探索與突破[J].職教論壇,2004,(8).
關鍵詞 行動導向教學法 體育碩士 應用型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On the Application of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 Graduate Education
ZHANG Jiaci
(Sports Science Institute,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Abstract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is new, advanced teaching methods, curriculum in vocational schools are in widespread use, and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in certain training master of reasonable use to the ide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aster of sport;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cultivation
行動導向教學法重在強調理論指導與實踐的相互結合,其最大的特征就是職業學校在制定教學計劃時要充分考慮到社會對勞動者的素質要求,要緊密結合社會的需求,以此為依據來組織學校的教學。體育專業碩士的培養具有鮮明的學科特性,這就需要通過學校的教育及學生自身的實踐來獲取最基本的體育技術、技能,并且能夠做到在理論知識的正確指導下完成準確的技術動作,從而做到理論和實踐的相結合。這要求學校在培養學生時要注重理論知識與應用能力培養、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培養的緊密結合。因此,將行動導向教學法應用在體育專業碩士的培養中具有可行性。
1 體育專業碩士培養現狀分析
體育專業碩士是培養體育領域內較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一種教育形式。按照教育部的有關文件精神,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重在培養在體育領域內,能夠掌握扎實的體育基礎理論、淵博的體育知識,擁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且能夠獨立承擔體育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體育專業碩士的這一培養目標充分適應了社會的需求。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與學術性的碩士研究生最大的差別在于前者重在強調要擁有較強的實際應用能力。從另外一方面講,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大多數的教學科研人員都是應用型人才,并且從近幾年的人才招聘上來看,多數人才都是從博士研究生中選的。因此,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就要與博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區別開來,由重在強調學術性向重視實際應用能力培養轉變。①
筆者通過調研以及查閱資料發現,國內對于體育專業碩士的研究還處于比較膚淺的必然性、可行性理論的論證階段,對近幾年來我國體育專業碩士發展狀況的分析研究存在著明顯的不足。在招生模式上沒有依據專業碩士的特殊性作出相應的調整;招收規模呈現逐年遞增現象;學制的設置反映出學校在專業學位培養上過于追求名利而忽視了其自身的發展,為了適應社會的需求加快了培養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人才培養的質量從而導致了學生就業難的問題;課程的設置也沒有能夠緊密聯系到當前的社會需要。在這種現狀下使用得當的教學方法,才能夠調動學生以及學者對體育專業碩士的關注度,進而更加完善體育專業碩士人才培養。行動導向教學法可以為體育專業碩士培養提供借鑒。
2 行動導向教學法應用到體育專業碩士培養中的可行性分析
2.1 主導思想
行動導向教學的主導思想,是相對傳統教育理念而言的一次根本性變革,它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其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習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讓學生自己懂得如何去學習。因而,行動導向的教學理念不僅要求學生要用腦去學習,還要腦、心、手共用,多方面協調共同去參與學習,從而提高學生應用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②
體育專業碩士在培養過程中也強調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引導學生掌握教學目標所要求的基本技術和技能。在學習基本技能和技術時,要求學生認真完成動作,這一過程也強調頭腦和身體的積極配合。只有反復的進行身體練習,才能逐漸掌握關鍵技術動作。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在體育專業碩士培養中應更加注重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
體育專業碩士培養與行動導向教學法的主導思想具有較高的相似性,這是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體育專業碩士培養中可行的先決條件。
2.2 培養目標
體育專業碩士培養目標是培養在體育領域里,掌握扎實的基礎理論、淵博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體育專門人才,并且這一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相適應。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教學目標更強調學生在專業領域內技術技能的習得,而體育專業碩士培養目標注重的是體育運動技術技能的學習和身體素質的提高。由此可見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教學目標和體育專業碩士培養目標具有相似點,它們都注重培養學生的方法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實踐應用能力以及與社會需求相適應的能力。這一共同點為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體育專業碩士培養中的應用提供了理論基礎。
2.3 教學過程
從教學過程這一角度來分析,行動導向教學法與體育專業碩士的培養也有相似點。行動導向教學法在課程開始之前就會“下達教學任務書”,其目的就是讓學生知道這次課程的主要內容,這樣學生就會對教學內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而目前體育專業碩士的培養,在教學過程開始時也有“宣布本次課的內容”這一教學環節,這與“下達教學任務書”的作用是一樣的。
老師們在體育專業碩士的教學過程中經常向學生提出問題,然后學生們討論;有時導師也和學生們共同做課題、共同討論問題,這些教學環節充分體現了在體育專業碩士培養過程中師生互動,這樣的良好局面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的氣氛。同樣的行動導向教學法也重視在課堂中師生的互動,以此來增強教學的效果。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相互合作這一鮮明特點為行動導向教學法與體育專業碩士培養的有機結合奠定了基礎。
2.4 評價方法
體育專業碩士的壓力過大,兩年時間要完成畢業論文,中間還有許多事情需要處理,因此可能造成培養目標不能順利完成。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應該適當調整學生的考核與評價方法,讓學生們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因此,對學生的考核應該采取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同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兩者的比例,全面評價體育專業碩士的成績,逐漸使學生達到考核的標準。通過調整現行的考核體系,改變教學法,使學生的積極性大大提高,這也體現了行動導向教學理論以人為本的理念,同時也強調了人在實現既定目標時反思的重要思想。
3 結語
通過對行動導向教學法主導思想、培養目標、教學過程及評價方法四個維度的分析,可以明顯看出行動導向教學法與體育專業碩士培養有高度的相似性,行動導向教學法是可以應用到體育專業碩士培養過程當中來的。而且也能看出來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也符合體育專業碩士目前的培養現狀,它能夠促進體育專業碩士培養目標的完成。也有利于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但是在使用的具體過程中也要注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適用于體育專業碩士的培養,要不斷地摸索并實踐。
行動導向教學法雖然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方法,但是與體育專業碩士培養的結合還需要不斷研究。借鑒先進的、可行的教學法有著重要的意義,因為它能夠打破原有的僵硬的思想,在豐富體育專業碩士培養方式方法的同時,也能夠及時地解決體育專業碩士培養中所遇到的瓶頸問題。
注釋
[關鍵詞]行動導向 財經英語 應用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18-0225-01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國外許多企業開始或已經開始在中國尋求合作和經營。具備外語優勢的復合型財經類人才必將成為外資企業優先招納的對象。然而,在傳統的財經英語教學中,以理論知識學習為目標的教學形式,不能滿足高職教育培養高技能專門人才的需要。行動導向型教學法的使用,為高職財經英語教學提供了一個可行性的解決方案。
一、行動導向型教學法概述
行動導向型教學法是德國文教部長聯席會議在1999年制定《框架教學計劃》所決定的一種新型的職業培訓教學課程體系和先進的職業技術培訓教學法。行動導向型教學法代表了當今世界上的一種先進的職業教學理念,是世界職業教育教學論中出現的一種新的思潮。它對于培養人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方面起著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所以日益被世界各國職業教育界與勞動界的專家所推崇。
行動導向型教學方法是對傳統的教育理念的根本變革,其目標是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興趣,積極主動地學習,讓學生學會學習。因而行動導向型教學法是要求學生在學習中不只用腦,而且是腦、心、手共同參與學習,提高學生的行為能力的一種教學法。
二、行動導向型教學法在財經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行動導向型教學法也不是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而是一種創新的職業教學理念。它包含了一整套教學方法。如:大腦風暴法、卡片展示法、暢想落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項目教學法、引導課文法、項目與遷移教學法、模擬教學法等。在財經英語教學中經常采用的方法有項目教學法、角色扮演法和案例分析法。
1. 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就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親自處理一個項目的全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習掌握教學計劃內的教學內容。在財經英語中實施項目教學,一般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確定項目任務
為了實現學習和就業的無縫對接,在確定項目任務前,首先調查分析社會、企業對財經畢業生的財經英語需求。根據企業崗位工作需求和我院學生現狀,把教材的內容進行解構后,我們把教學內容分成了“銀行業務”、“稅務”“對外商務貿易”、“國際金融”、“財經知識”等幾大模塊。把各模塊內容進一步細化為若干任務,使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模式深入課堂。
2)搜集信息,制定計劃,實施項目。確定項目后,學生圍繞項目搜集相關的信息,擬定項目實施計劃,在真實的或仿真的工作環境中通過調研、分析、總結等形式開展真實的工作任務。在此過程中,教師進行必要的提示。在這種有效、有度的指導下,學生活動有步驟、有目的地進行。
3)成果展示與項目評價。項目完成后,由學生進行成果展示,并對自己的工作結果進行評估。其他同學對該學生或該組學生的成果進行評價。在學生自評、互評的基礎上,教師幫助學生對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評價,對學習過程、學習成果進行梳理和反思,從而使學生在完成學習成果的基礎上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
2. 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是一種情景模擬活動,是以課堂教學為舞臺、以課本內容為腳步、以學生主動創造為動力的綜合性的學習實踐活動。角色扮演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學互動的一種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的教學方法。通過學生對銀行職員角色和公司會計角色的扮演,使他們能夠在模擬銀行的環境下,掌握進行財經業務溝通的技巧,為財經學生過渡到財務職員的角色起到了橋梁的作用。
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掌握實際的操作技能和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而角色扮演教學法讓學生在模擬的場景中進行實際練習,能極大可能地克服以上缺陷。最后,教師要對此法角色扮演的教學目的是否達到、學生的表演是否到位,做出總結性的發言。學生在角色扮演過程中,很好的參與到了課堂當中,對學習內容的認識更加深刻。
3. 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教師在教學中扮演著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傳統的教學只告訴學生怎么去做,但在案例教學中,學生拿到案例后,先要學習案例,然后查閱各種他認為必要的理論知識.這無形中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而且是主動進行的。案例教學沒人會告訴你應該怎么辦,而是要自己去思考、去創造,使得枯燥乏味變得生動活潑。分析案例后,每組學生都要就自己和他人的方案發表見解。比如講解外貿企業出口退稅流程時,通過案例讓學生分組討論,得出結論。
通過這種經驗的交流.一是可取長補短、促進人際交流能力的提高,二也是起到一種激勵的效果。一兩次技不如人還情有可原,長期落后者,必有奮發向上、超越他人的內動力,從而積極進取、刻苦學習。
三、實施行動導向型教學法需要注意的問題
1.教師角色的轉變
運用行動導向型教學法講授財經英語的教師需要轉變角色,重新定位。在項目的準備階段,教師主要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在實施階段,創設學習情景,組織和引導教學過程,他更多的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與引導者。在評價階段,主要是學生學習的評價者??傊?,教師要以主持人或引導者的身份引導學生學習,要使用輕松愉快的、充滿民主的教學風格進行教學,在教學中控制教學的過程,而不要控制教學內容;要當好助手,要不斷地鼓勵學生,使他們對學習充滿信心并有能力去完成學習任務,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
2.教學內容
行動導向型教學是以工作任務為核心來訓練專業技能,構建專業理論知識的教學法?!盎诠ぷ魅蝿铡笔沁@種教學法的核心思想,而不是以閱讀相關財經理論、介紹文章為主。所以教學內容要以工作任務為主線,根據專業特色,結合相關知識點,自行設計模擬場景,案例問題及角色扮演方案等實踐項目,將將專業理論教材和實訓教材兩者有機結合,讓學生在“做”的同時知道支持“做”的理論原因。
3.考核要注重公平
行為導向教學一般會以小組項目或者小組作業的方式進行,教師需要有一套標準的量化考核體系來保證最終考核分數的公平性。行為導向教學中的考核可分為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教師要重視學生練習過程中的表現,加大對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的控制和評價,當眾給出成績,指出問題的所在。而在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中,為了體現公正公平,考核應由教師、小組組長和學生自評三部分組成。這樣有利于學生積極參與,建立自我調控意識,逐步提高學習興趣,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行動導向教學法是世界各國廣泛用于職業教育的一種教學方法,它適合高職學生本身的特點,能夠滿足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在財經英語學習過程中,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學生能夠很好地在學中做,做中學,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程度明顯提高。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有利于發展學生自主性的獨特功能,有利于高等職業教育目標的實現,有利于學生全面職業能力的培養,有利于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向縱深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國忠.“行動導向”理念下的高職景區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7,(7).
[2] 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關鍵詞:中職;行動導向;計算機硬件基礎;課程改革
教育部印發關于《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行動計劃(2010-2012年)》的通知,對中等職業教育“教學做”一體化、實施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文件第21條提到“推進中等職業學校課程改革”,詳細地描述了中等職業教育以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和服務終身發展為目標,貼近崗位實際工作過程,對接職業標準,更新課程內容、調整課程結構、創新教學方式,構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有利于和高等職業教育、繼續教育相銜接的課程體系。職業教育的重心是教學,尤其是要適應企業崗位需求的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本文以廣州市示范性專業——計算機的應用基礎,其核心課程《計算機硬件基礎》為例,探討基于行動導向的一體化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在實際授課過程中的應用。
一、基于行動導向的課程教學改革思路
行動導向教學的具體實施方法有很多種,如項目教學法、頭腦風暴法、角色扮演法、模擬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實驗教學法、任務驅動法等。教學內容、教學設備、受教對象和教學環境等要素的不同,行動導向教學的具體實施方法也應有所不同。行動導向教學需要一定的教學試驗平臺和生動直觀的教學環境,有利于行動導向教學的深化實施,使教學的組織和設計更加優化與豐富。本文以《計算機硬件基礎》課程為研究對象,以計算機硬件維修一體化課室為課程實驗平臺,以行動導向教學為授課模式,提出基于行動導向的一體化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實施方案。
二、基于行動導向的《計算機硬件基礎》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實施
1. 教學設備要求。
(1)基礎設備:一體化課室常備的計算機硬件、教學用桌椅、多媒體設備、掛圖等。
(2)拆裝設備:拆裝用CPU、內存、硬盤、顯示器、工具箱(內含拆機常用工具)等。
(3)檢修設備:計算機故障檢修卡、萬能表、故障檢修相關測量儀器等。
(4)演示設備:CPU結構圖、內存原理結構圖、已拆的硬盤、計算機原理展示視頻、計算機構造演示多媒體課件等。
2. 教學內容與方法設計。
傳統的《計算機硬件基礎》課程授課方式采用順序教學的方式,即依次從計算機原理、CPU構件、內存構件、硬盤構件、顯卡構件、顯示器的順序進行教學,計算機的拆裝檢修授課也是以文字說明配圖畫介紹為主。這樣的授課內容比較完整,但是缺乏實操性和銜接性,學生很難形成一個完整的計算機原理構造思維,往往學完了整個課程,都不懂怎么拆機和裝機,更談不上計算機的故障檢修了?;谛袆訉虻摹队嬎銠C硬件基礎》一體化課程內容教學操作方式,不采用順序教學,而選擇任務驅動的項目化教學方式。將學校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控制在5人左右,每個小組分配一個操作工位,配備相應的試驗平臺和拆裝檢修設備,教師對計算機進行由外及內的演示拆裝及檢修,學生分小組帶著相應的項目和任務同時進行演練。教師演示結束后,由小組討論完成項目任務,分組進行項目完成情況匯報,生成項目總結和實驗數據整理分析報告,并提交指導教師考核。
3. 試驗項目設計。
行動導向教學需要設計不同的實驗項目和情境模擬讓學生進行項目操作,不同的實驗內容應當設計不同的實驗實施方法。以本課程內容為例,設計實驗項目和情境(詳見表1)。
4. 基于實際工作任務的課程設計設置與實施。
計算機硬件故障檢修課程內容是《計算機硬件基礎》的主要實訓內容,主要應用于實際工作過程的計算機維修工位,為了加強學生對課程的深入理解和掌握,設置基于實際工作任務的課程設計,讓學生在課后以團隊研討的形式,通過查找資料和實際操作等方式,完成課程要求的任務,并生成研究報告提交指導教師,作為課程知識考核的重要內容。(詳見表2)
5. 課程考核方式。
基于行動導向的《計算機硬件基礎》一體化課程采用“形成性”的考核方式,即完成一個任務就得到一個成績,完成所有任務才能通過本門課程的考核,其中每個任務的考核成績采用“五級制”評價指標,即為“優、良、中、及格、不及格”五個評價等級。評價等級的認定依據包括平時表現、技能考核(包括實驗項目考核和課程設計考核)、研究報告和總結匯報。
三、結語
行動導向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在國外應用廣泛,特別是在強調職業技能的德國,都已經有充分的研究并應用于實際教學,充分調動了職業學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率。以行動導向為研究對象的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在國內高職院校教學中還處在發展階段,在中等職業學校處于起步階段,缺乏系統的理論指導和符合國情的實施方式研究,筆者以廣州市示范性專業——計算機應用基礎專業為依托,開展基于行動導向的《計算機硬件基礎》一體化課程模式探討,拋棄傳統的教學方法,避免出現教師按課本講授,學生無法接受的教學尷尬境況。經過教學實踐驗證,充分活躍了課堂授課的氛圍,使學生在課程學習中融入了更多企業工作環境的元素,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就業核心競爭力。
(作者單位:廣州市信息工程職業學校)
參考文獻:
[1]章韻,倪曉軍.應用型專業計算機硬件課程體系建設的探討[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10).
[2]田海梅,陳愛萍.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學中的應用[J].今日科苑,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