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20: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醫學專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顧名思義,就是以臨床工作能力的培養為主,以培養臨床專業人才為目的,培養能夠勝任臨床醫療工作、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醫生。自199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開設臨床醫學專業學位以來,為不斷滿足社會對醫學高層次人才的需求,臨床醫學研究生的培養處于不斷探索的階段。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醫學人才培養國際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而歐美許多發達國家都已建立了比較嚴格和規范的臨床醫師培養制度,為與國際醫學教育接軌,完善醫學人才培養體系,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對住院醫師進行規范化培訓的試點工作[1]。自此,研究生教育和臨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我國畢業后醫學教育的兩大途徑。
2014年國家衛計委規定在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全面啟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全國各省自此逐步開展此項工作。作為福建省唯一的培養中醫學碩士專業學位人才的醫學院校,我校開展了中醫學碩士專業學位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銜接的工作,首批在培學生已經歷集中理論學習和近2年的臨床輪轉培訓。本研究通過對我校附屬醫院等培訓基地的碩士生、碩士生導師、相關管理部門等進行訪談調研,收集整理各方意見和建議,結合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總結我省中醫學碩士專業學位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銜接工作初期在研究生課程體系及學位論文評價體系方面存在的部分問題,初步探索改進方案,進一步促進我省中醫學所示專業學位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銜接更順利和規范地開展。
1 研究生課程體系實踐探索初期存在的問題及改革相應對策
1.1 存在問題
(1)在校集中理論學習時間短。中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總共在校時間就34個月,扣除為期33個月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僅有1個月時間在校完成學位課程的學習、臨床科研思維的訓練,時間緊湊,所學有限,不能達到對中醫學碩士專業研究生的培養目標。
(2)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培養目標不同。專業學位研究生需要通過嚴格的入學考試,理論學習,科研思維的訓練,臨床輪轉,論文撰寫和答辯;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著重于職業能力培養,重點訓練基礎理論知識和臨床技能,對科研思維的訓練、論文撰寫和答辯基本沒有過多的要求。
1.2 相應對策
重構研究生課程體系,除公共課(如政治課、外語課等)外,基礎理論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公共科目相結合,專業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規定的專業理論課相結合,臨床實踐課與三年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相結合,采取課堂面授、網絡授課、講座學習和自學相結合的模式,重點在于建立網絡自主學習平臺,借助網絡輔助教學,積極建設網絡授課,方便學生完成課程學習。如此一來,既符合臨床醫學專業學位學位研究生培養目標,同時也能達到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要求,還能解決在校理論學習時間短這一問題。
2 學位論文評價體系時間探索初期存在的問題及改革相應對策
2.1 存在問題
學位論文要求高,耗r耗力。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都是為了提高研究生臨床實踐能力,然而受傳統研究生培養模式的影響,目前仍以科學研究的學術水平(學位論文為主要形式)來衡量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和學位授予質量,迫使專業學位的導師和學生仍追求論文理論水平、深度和創新性,偏離了國家設立專業學位的初衷[2-3]。然而在有限的臨床科室輪轉期間,還要完成如此高質量的學位論文,耗時耗力不說,還會影響臨床輪轉。
2.2 相應對策
建立不同的學位授予標準。對于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位授予的應更看中其臨床能力考核結果,降低對其科研能力的要求,采用與學術學位研究生不同的學位論文評價標準,可以是文獻綜述、導師經驗總結或者案例分析,突出中醫藥高等教育的特點和特殊性即可。
3 結語
中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任重而道遠,我省是第一次開展中醫學碩士專業學位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養相結合的工作,正在逐步探索適合本區域實情的銜接制度,并不斷地將其完善,以期推動我省高等醫學教育體系的完善和發展,不斷為國家培養高水平的醫療技術人才,增強國家人力資源儲備和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田冬杰,趙中辛,譚軍,肖蕾,張歡,陳遲.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考核體系改革的探索[J].中國衛生資源,2011(06):372-374.
分子生物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從生物學和生物化學中分離出來之后,發展極其迅速,應用前景極為廣闊,學科之間彼此的交叉性和融合性越來越強,隨著分子生物學新技術不斷融入醫學研究領域,尤其在癌癥治療與靶基因藥物開發、流行性疾病預防、新型疫苗開發和應用、遺傳性疾病發病機制探討等方面都彰顯了巨大優勢。因此,醫學類院校學生對分子生物學知識和技術產生了濃厚興趣,期待用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和理論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但對于中醫學專業學生來說,現代生物學知識相對欠缺,實際動手能力較差,尤其將分子生物學知識和技能與中醫理論進行融合、滲透是教學的一個難點,如何使學生用分子生物學知識聯系專業實際,開闊專業視野,提髙解決問題的能力,已經成為中醫學專業教學改革探索的重點。我們承擔中西醫結合臨床、中醫學、中藥學、針灸推拿學、預防醫學等專業的分子生物學理論與實驗教學任務,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從培養學生的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創新能力入手,探索中醫學專業分子生物學的教學模式,現介紹如下。
1全面把握教材,認真備課
分子生物學是一門新興學科,整個教材反映了內容新穎性、理論抽象性和實驗條件要求苛刻性。教師在接受教學任務后,要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除“吃透”教材上的主要內容外,還要抓住章節重難點,根據專業特色,找到分子生物學與中醫學專業的結合點。翻閱大量與授課內容有關的參考資料,掌握學科發展新動態,寫出詳細講稿,制作簡單易懂的幻燈片,配備典型的標本,展示典型照片和掛圖等,合理安排課件內容和各教學環節時間,在每次上課前列出提綱,使每一次課的內容安排井然有序,突出重點和難點,體現科學性、專業性、生動性和易懂性。
2探索教學規律,講究教學互動
教學是一個知識綜合展現的過程,要不斷探索教學規律,教學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要不斷把新的教學手段、思想和理念貫穿到教學中;教學是一個多技巧并用的過程,要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學會主動學習,變強制接受為自覺接收,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乏味學習為興趣學習,變灌輸為啟發,變督促為引導,從“讓我學”變為“我要學”。在教學過程中學會當一名演員,用誠懇的態度、飽滿的熱情投入每一次課,語言要通俗、生動、形象,聲音要洪亮,語氣要抑揚頓挫;在教學過程中學會當一名指揮官,要統籌全局,精心設計課堂教學,預可能出現的情況,從容駕馭課堂教學進程;在教學過程中學會當一名藝術家,隨時洞察學生思維變化的態勢,善于激起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把教學藝術滲透于教學的每個環節;在教學過程中學會當一名引路人,不斷把科研中取得的新成果與課程內容銜接起來,使學生在學習中了解科研前沿與所學專業知識之間的聯系,感悟出科學創造的技巧和著眼點,激發自身思想創新、知識創新。例如,在分子生物學教學過程中,講到DNA雙螺旋結構時讓學生聯想麻花,在講到蛋白無規則卷曲時讓學生聯想廚房使用的鋼絲球。同時,給學生提出問題:中西醫結合有什么意義?中醫五行理論與基因表達調控的時間性和空間性有什么聯系?分子生物學技術與中醫診斷技術的互補性在哪里?盡可能讓學生結合專業,聯系實際,拓寬思路。
3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采取多種授課形式。例如,選取合適的內容讓學生試講,其余學生提問,教師點評;讓學生根據已學內容寫小論文,總結內容之間的聯系,并結合專業闡述這些理論的實際應用;圍繞授課內容提出熱點問題,開展課堂討論,讓學生利用圖書館、網絡等資源查找資料,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例如可提出以下問題:轉錄和翻譯的關系?中藥對生物信號傳遞影響的路徑和關系?中藥多靶點、多路徑和多方位作用與信號傳遞的關系?
講授過程中密切關注學生的思維變化,用積極的心態精心設計每次課,提高教學效果。
4將科研體會與學術報告融入課堂
分子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理論和實驗操作之間有密切聯系,許多理論來源于實踐。結合科研過程中的PCR技術、回收、轉化、藍白斑篩選等,給學生闡述核酸結構、DNA復制、RNA轉錄、蛋白翻譯、細胞信號傳遞等,會使學生對相應的理論知識掌握得更牢固,理解得更深刻。
在教學過程中抽出幾個學時,采用講座的形式將分子生物學一些前沿知識介紹給學生,如“糖尿病的發生分子機制與中醫療法”、“PCR真的是魔鬼嗎?”等,開闊學生的專業視野,激發學生對分子生物學的學習興趣。
5考核要全面,評估要綜合
考試是考查學生學習效果、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堅持將考核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注重平時考核,包括出勤、課堂發言、討論、作業、講課、實驗操作等多項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中醫學專業的特點布置作業,對學生的每一份作業都認真批改;結合中醫學專業和分子生物學知識在課堂提問,對學生課堂發言和討論發言的情況做詳細記錄。實驗過程中,通過抽查學生的預習報告、隨機提問、觀察學生的實驗操作和查看實驗結果等方法對學生的實驗打分。制訂多種考核方案,在期末考核中,除了閉卷考試,還增加了分子生物學與中醫學知識的小論文寫作。
1對象與方法
1.1資料來源
研究資料為河南中醫學院1997年-2006年中醫內科學專業畢業生的碩士學位論文207篇。
1.2調查內容
調查的主要內容包括:學位類型、論文名稱、關鍵詞、論文類別、中醫經典引用、西醫知識運用、實驗動物選用、實驗方法應用、檢測指標、統計學方法選用、統計軟件應用、參考文獻。
1.3調查方法
按照調查內容設計《河南中醫學院中醫內科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調查表》,組織已畢業留校的研究生進行專門培訓后,對每篇學位論文進行閱讀,按照調查表內容逐條歸類。所采集信息匯總后采用頻次法進行數據處理。
2調查情況
2.1學位類型、論文類別、實驗方法調查統計結果
需要說明的是這3項統計中學位類型分為醫學科學學位和臨床醫學專業學位;論文類別分為實驗研究與臨床研究;實驗方法由于醫學研究中具體實驗方法很多,比如血脂的檢測、肝功能的檢測、血細胞檢測、形態學觀察以及現代新技術放射免疫法、DNA檢測、白介素的測定等等統計非常難,但都可以歸類為定性和定量,定性指形態學、病理切片觀察、心電圖等為定性研究,定量指對某些檢測指標的測定,有量的概念,兩者都具備的為綜合研究。經統計處理,學位類型、論文類別、實驗方法調查統計情況見表1。
2.2引用中醫經典及西醫知識運用情況
由于中醫經典著作數量較多,因此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在引用中醫古典醫籍方面相對來說也十分豐富,我們對引用頻次相對較高的中醫經典(8%以上)進行統計,見表2。
西醫知識運用相對集中,所列內容全部統計,具體統計結果見表3。
2.3實驗動物選用情況
從論文選用實驗動物來看,常見的有SD大鼠、Wistar大鼠、NIK大鼠、新西蘭兔,除此外還有豚鼠、狗等。
2.4學位論文參考文獻引用情況
參考文獻的引用是學位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判斷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對碩士學位論文的引文進行分析,可以反映其研究起點和基礎,同時可以評價研究生的文獻資料檢索能力。顯示通過對中醫內科學專業207篇學位論文的調查分析顯示,引文數量不太均衡,平均每篇學位論文引用參考文獻在50篇左右。從引文語種上看主要集中在中文、英文、日文3種,比例分別為83%、16.7%、0.3%。
2.5實驗方法應用情況
從統計情況看1999年以前的學位論文在實驗研究中選用的檢測方法與指標較為單一,主要是常規項目如血常規、肝功能、血液流變學、形態學等檢測,所用設備多為光學顯微鏡、普通病理切片機、心電圖機、超聲波等。2000年后的研究方法逐漸豐富,免疫組化、細胞培養、基因檢測等先進的檢測技術與設備得到了應用。
2.6統計學方法應用情況
從統計結果看應用的最多的統計方法為t檢驗、方差分析,其他統計方法依次為u檢驗、χ2檢驗、秩和檢驗、Ridit分析等;從統計軟件的運用上看2001年前應用的統計軟件集中在SPSS8-SPSS10,較低的版本,2001年后統計軟件集中在SPSS10~13,這與軟件開發有關,功能增加,應用更先進。近年來也有部分采用SAS等軟件統計處理。
3結果分析
3.1中醫基礎理論知識扎實全面
調查的中醫內科專業碩士研究生論文引用了大量中醫古典醫籍文獻,反映了研究的廣度與深度,這與河南中醫學院加強研究生中醫古典醫籍的教學分不開。引用的古典醫籍主要為《黃帝內經》《丹溪心法》《景岳全書》《神農本草經》《金匱要略》《本草綱目》《醫林改錯》《傷寒論》等居多,其次《臨證指南醫案》《醫學心悟》《醫學衷中參西錄》《名醫別錄》《藥性論》《日華子本草》等也有較多引用,反映了我院研究生對中醫古典醫籍的重視程度。
3.2醫學知識進一步提高
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生的西醫知識隨著現代醫學科學的發展得到逐步提高,反映了研究生注重學習、吸收先進的科學技術方法,緊跟時代步伐。比如2000年前研究生的學位論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藥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生理學、免疫學的知識進行研究;2000年后隨著分子生物學、基因技術、免疫組化技術的出現,這些方法在學位論文中已得到廣泛應用。
3.3注重查閱外文文獻
引用參考文獻的語種分析,是對研究生外語程度和論文吸收國內外科研成果能力的判斷。研究結果顯示,近幾年研究生畢業論文引用外文文獻逐漸增多,這反映研究生能夠及時了解國外醫學科學的研究動態,并運用于自己的研究中,使中醫藥的科學研究減少或避免低水平的重復,而且能及時吸收國內外的最新研究成果,提高中醫藥的研究水平。
3.4注重臨床醫學科學研究
1998年我國對醫學學位類型進行了調整,臨床醫學研究生設置了醫學科學學位和醫學專業學位兩種類型。由于學位類型的不同其培養目標也不同,醫學專業學位主要是培養高級中醫藥臨床應用型人才,論文要求與科學學位也不盡相同。中醫內科學專業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多為臨床研究,如證候學研究、中醫藥治療臨床研究等。從調查情況看研究生的臨床設計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臨床研究方案的設計大多采用了隨機對照法,部分設計還采用了盲法。科研水平、論文質量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4結論與建議
4.1研究生的課程設置應不斷更新
研究生的中醫古典醫籍引用雖然很多,但在應用古典醫籍說明有關問題上有些牽強,闡述得不夠清晰。這可能與研究生對古典醫籍的理解不夠透徹有關,因此需要進一步培養研究生閱讀、理解、掌握古典醫籍的能力,體現在課程教學上應加強古典醫籍的教學。同時還要開設傳統哲學、語言學、文學等課程,加強對研究生人文素質的培養,提高研究生的人文素質和中醫文化底蘊。
4.2實驗設計應體現研究的科學性和先進性
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重復性的前提是科學合理的實驗設計。在本次調查的論文中存在一些實驗設計方案不合理的現象。比如臨床設計中病人的納入標準、排除標準不合理;對照組的選擇不科學;實驗因素選擇不合理;非實驗因素難以控制;盲法應用多數為單盲法,很少應用雙盲、多盲法。通過近幾年的努力,研究生的臨床科研設計能力已有顯著提高,這主要與我院在研究生中開設臨床科研設計方法相關課程有很大關系。今后應進一步深化研究生培養方案、課程體系等方面的改革,增加提高研究生綜合素質的課程。
關鍵詞:中醫學院;預防醫學;教學內容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2-0107-02
預防醫學是我國教委確定的普通高等醫學院校15門主干課程之一,我院2006年開設預防醫學課程,2011年建立預防醫學專業。在我院預防醫學短暫的發展過程中,在中醫藥文化氛圍極為濃厚的環境下,預防醫學的教學內容仍然沿用西醫院校的教材,沒有補充和突出中醫“治未病”思想,還存在較多的缺憾。為此,2012年我們對具有預防醫學課程的中醫學和護理專業學生進行了教學內容滿意度調查,以期為預防醫學課程內容改革提供依據。
一、材料與方法
1.對象。本校2012年2月~7月具有預防醫學課程的2010級中醫學專業學生共167人,2010級護理專業學生134人。
2.方法。采用現場調查的方法,對2010級所有具有預防醫學課程的學生在課程結束后進行調查。調查表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表,調查內容包括學習預防醫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學內容設置(感興趣的、沒必要的、需補充的、重點要講解的等)、預防醫學的用途、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及預防醫學課程總體的滿意度等。調查的選項包括開放性問題和選擇性問題兩種。調查前對學生進行了調查表信度和效度的檢驗,各個項目的信度系數均大于0.82,說明調查表達到了很好的一致性,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調查表項目包括:你覺得有必要學習預防醫學嗎?你覺得目前安排的教學內容是否達到了教學目的?你感興趣的內容是什么?沒必要講解的內容是什么?應補充的內容是什么?應重點講解的內容是什么?你覺得預防醫學在實際生活中重要嗎?你對老師的教學安排是否滿意?你對老師的教學有什么意見?你覺得預防醫學對你或家人有幫助嗎?教材有助于你了解預防醫學嗎?你覺得老師的講解是否激發了你對預防醫學的興趣?你會把學到的預防醫學知識推介給別人嗎?總體,你對預防醫學這門課是否滿意?
3.統計方法。利用Epidata3.0軟件建立調查表,并進行了兩遍核對。數據分析使用SPSS13.0軟件進行。
二、結果
301名學生中有285名學生填寫了調查表,其中中醫學專業158人,護理專業127人,應答率為94.7%。沒有參加調查的16名學生均為有事或有病請假未來上課。對預防醫學教學總體滿意度為98.2%。
1.預防醫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83名(99.3%)學生認為有必要開設預防醫學課程,277名(97.2%)學生認為預防醫學在實際生活中重要,272名(95.4%)學生認為預防醫學對自己或家人有幫助,并且有275人(96.5%)會把預防醫學的知識推介給別人。
2.預防醫學內容設置的滿意度。關于預防醫學內容設置共有四個開放型問題,分別是“感興趣的內容”、“沒必要講解的內容”、“需補充的內容”和“重點講解的內容”。72%學生對預防醫學中合理營養和食品衛生問題感興趣,18%的學生對環境衛生問題感興趣,10%的學生對疾病預防、臨床預防保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問題感興趣。81%的學生認為沒有必要講解循證醫學、臨床經濟學評價和決策分析、衛生政策和衛生資源配置、衛生服務體系和衛生管理等政策性和理論性強的內容,12%的學生認為沒有必要講解論文撰寫和診斷試驗等內容,7%的學生認為沒有必要講解計算和概念等內容。98.5%的學生認為應該補充應用型的知識(包括常見病的預防、社會實踐、預防實踐、意外傷害、臨床故事、急救措施等內容),1.5%的學生認為應該補充與中醫貼近、中醫治未病的內容。97.6%%的學生認為疾病預防和合理營養、食品衛生的內容應該重點講解,1.3%的學生認為應該重點講解流行病學研究方法,1.1%的學生認為應該重點講解臨床預防服務保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內容。
97.2%的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安排滿意,2.8%不滿意;67.4%的學生認為安排的教學內容達到了教學目的,32.6%的學生認為沒有達到目的;97.5%的學生認為老師的講解有助于提高對預防醫學的興趣。
3.教材的滿意度。95.8%的學生認為教材有助于自己了解預防醫學,4.2%的學生認為沒有幫助,其中98%的學生認為主要原因為與中醫治未病沒有結合。
三、討論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學生通過預防醫學課程的學習后,大部分認識到預防醫學的必要性(99.3%)和重要性(97.2%),并愿意把知識推介給別人(96.5%)。說明預防醫學的課程設置是很有必要的,使學生了解了預防醫學的重要性,才能讓其從思想和意識上重視,指導將來的臨床實踐工作。
對預防醫學教學總體滿意度為98.2%,但有32.6%的學生認為教學內容沒有達到教學目的,主要原因可能與教材的內容有關。從對教材內容設置的4個方面的問題:“感興趣的內容”、“沒必要講解的內容”、“需補充的內容”和“重點講解的內容”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到學生對教材內容還存在一些意見,主要希望教材內容貼近生活、中醫等。4.2%的學生認為教材對預防醫學的了解沒有幫助,其中98%的學生認為主要沒有與中醫治未病結合。培養學生預防觀念的教材是提高預防醫學教學質量重要的一環,教材內容與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果。目前,盡管許多高等中醫藥院校基本都開設了預防醫學課程,但自20世紀80年代后期以來一直沒有具有中醫特色的本科教育規劃教材,基本上采用西醫院校的教材,其教材結構及內容仍然是公共衛生專業課的微縮拼盤,未能真正結合中醫各臨床專業的特點、性質和服務對象,這種狀況嚴重影響中醫藥院校學生對醫學體系和“未病先防、已病防變、病后防復”中醫三大預防原則的了解與掌握,制約了學生疾病防制觀念的形成及工作能力的培養。因此,在沒有適宜的教材的前提下,開展預防醫學這門課程時,應充分發揮中醫教學資源的優勢,結合學生需求,幫助學生逐步樹立中、西醫學防治疾病的思想,突出中醫特色,進行教學內容的補充和改革。
參考文獻:
關鍵詞: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
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是提升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1-2]。2013—2016 年,教育部高等學校中醫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已經連續舉辦了 4 屆全國中醫藥院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為青年教師搭建了教師專業成長平臺。我校非常重視此項活動,積極組織教師參賽,并取得了 2 項二等獎、2 項三等獎的好成績。通過比賽,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綜合素質也明顯加強,他們已成為學院師資隊伍的骨干成員。通過比賽、觀摩和交流,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本文通過深入思考比賽中出現的問題,旨在指導和幫助青年教師進一步提高其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
1比賽規則和過程
中醫學專業青年教師比賽主要分為 4 個環節,共計 100 分。分別為教學演示 50 分(專家評委評分40 分,學生評分 10 分),綜合素質測試 10 分,教學設計 30 分,教育教學論文 10 分。其中,教學設計和教學論文在賽前提交后由專家評委評分,教學演示和綜合素質測試為現場評分。大賽組委會對每個環節制定了評分標準,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對每一位參賽選手進行評比。我校青年教師進行了充分準備,學院也積極組織教育教學專家從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教學演示、板書設計、教師教態儀表等各個環節進行了培訓和指導。通過半年的集訓和各級比賽,選手們精神飽滿地參加了全國的賽事。我院選手是講授《醫古文》和《黃帝內經》課程的教師,她們的課堂教學感情豐富真摯,教態自然大方,儀表端莊得體,聲音抑揚頓挫。她們的教學內容深入淺出,重點難點闡明清晰,板書布局合理美觀,展現了青年教師扎實的教學功底。更為突出的是2 位教師與學生互動交流,體現出較好的親和力,將枯燥沉悶的古文講得生動有趣,感染了專家和學生評委以及在場的師生,獲得了一致好評。
2取得的教學效果
2.1快速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綜合素質 青年教師經常參加各級比賽,是對其教學能力的鍛煉和教學各環節規范化的訓練。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系統地翻閱大量的相關書籍和資料,進行教學設計和課件制作,包括教學內容、學情分析、環境、目標、教學方法、教書育人、學習資源和學習效果評價等,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色。在學習鉆研中,教師不但樹立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還創新了教學模式,將微課、翻轉課堂或慕課等先進的教學方法運用于教學中。另外,青年教師還進行科學研究,關注科技新動向,拓展了自己的視野,把新知識、新進展貫穿到教學活動中,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因此,每一次比賽都是不斷積累和提升的實踐,從教學能力、學科知識、專業素質等方面均得到全面的進步。有的青年教師對教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講課充滿激情,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從校級比賽一等獎到市級一等獎再到全國二等獎,他們的風采和能力具備了一個大學優秀教師應有的扎實的教學功底,在學院的教學科研崗位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2培養團隊精神 由于全國中醫學專業教師大賽設置的環節繁多,內容包括提交 1 篇教育教學論文和 5 個章節的教學設計,準備 5 個 20min 現場教學演示用的 PPT和 20 道綜合素質問答測試題等,這些準備工作給選手帶來巨大精神壓力,甚至有的選手想放棄比賽,但經過學系及學院與參賽教師的溝通交流和精心組織,特別強調要加強團隊合作精神,以學系或教研室為團隊,以指導老師為核心,大家齊心協力幫助和指導選手準備比賽,如聘請校內外督導專家指導其優化教學設計,示范教學內容,審閱教育教學論文等。老師們對 20 道綜合素質測試題中不易把握的有關教學理念進行集體討論,反復聽取參賽選手的試講,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并不斷改進。老教師認真指導、一絲不茍、教書育人的優良作風和青年教師積極進取、刻苦訓練、奮力爭先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全體教師,學院掀起了苦練教學基本功的熱潮。
3存在問題及思考
教師不論是觀摩比賽還是直接參加比賽,均從中學到很多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啟發了思路,加強了事業心和責任心,對今后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大有裨益。通過比賽也發現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 3.1教育教學理念有待進一步更新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從“以教師為中心的傳授知識為主”漸漸向“以學生為中心全面發展為核心”轉變,但近年來發現,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在實施過程中沒有得到充分體現,教師主宰課堂授課,學生被動地聽課,灌輸型課堂教學模式比比皆是。雖然有些課堂上增設了提問、師生互動、基于問題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學方法等,但還沒有真正激發學生持久學習的內在動力。因此教師還要進一步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不但要創新教學模式,還要豐富形成性評價方式,關注學生個性發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掌握終身學習的方法,樹立批判性思維,進行創新性思考。 3.2教學設計能力有待提高 隨著教育教學理念的轉變和對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過去傳統的教案已經不再適應當代的需要,在科學研究思維指導下的教學設計理念正在推廣應用[3]。雖然教師們也在主動適應這些變化,對教與學進行了設計,但還是沒有達到比賽的標準和要求,因此教學設計得分處在中等水平。核心問題是對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內涵理解不深入,具體體現在對教學目標、重難點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活動設計以及學情分析、課后反思等認識得不深不透。對教學策略設計,如課程導入、師生互動、自主學習、課堂效果測評及反饋、教學組織流程圖、板書等,缺乏深入細致的構思和反復的推敲。另外制作 PPT 的過程中,缺乏多媒體技術中視頻、動畫演示等引人入勝的教學過程,形式上色彩搭配也欠合理。 鑒于此,今后要重視教學設計,深入學習中醫藥課堂教學設計方法[3]。熟悉大綱要求,清楚本課程的教學目標與中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銜接,分析教學重點和難點,制定解決的措施和方法。在教學活動設計過程中,認真揣摩師生互動以及對教學效果測量與評價等環節,樹立培養學生中醫思維和教書育人的意識[4]。目前具有先進教學設計理念的 BOPPPS 模 式 已 經 在 中 醫 藥 課 程 中 應 用 ,BOPPPS 是 包 括 導 言 ( Bridgein ) 、 學 習 目 標(Objective)、前測(Pre-assessment)、參與式學習 ( Participatorylearning ) 、 后 測 ( Post-assesement)、總結(Summary)6 個方面的課程設計方案,該教學模式已經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教師深入學習借鑒[5-6]。 3.3教育教學論文寫作水平有待加強 教育教學論文是一個經常被教師忽視的環節。一方面是思想上不重視,另一方面是在教學過程中雖然發現了問題,但未進行深入思考,缺乏從現象中提煉、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因此存在論文選題意義不大,論據不充分,論證不夠嚴謹,語言欠規范等不足。因此,教師要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堅持對癥研究,教師之間互幫互學,切磋砥礪,教育教學論文的寫作才會有質量、有新意。
4小結
比賽和獲獎不是目的,目的是通過比賽和觀摩,發揮自己的教學優勢,增強自信,同時找到教學中的問題,修正不足,這對今后提高教學能力會有很大的幫助。從學院或學校組織管理者的角度來講,要更加關注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制定相應的比賽激勵政策和措施,建立健全青年教師培養規范化體系,制定個性化培養方案,通過集體培訓、個體輔導、參加基本功比賽等環節,提高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和基本技能,從而促進學校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沈敏,潘慧.提高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建立高素質高水平師資隊伍:參加全國醫學(醫藥)院校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有感[J].協和醫學雜志,2014,5(3):357-359.
[2] 王列,馬鐵明,曹銳,等.發揮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作用的思考[J].基礎醫學教育,2015,17(2):170-172.
[3] 周桂桐,張志國.中醫藥課堂教學設計:理論創新與設計實務[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4] 吳元潔,王鍵,李凈,等.基于問題教學培養中醫院校醫學生高階思維能力[J].安徽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5(2):94-96.
[5] 何昱,來平凡.BOPPPS 模式在《天然藥物化學》課程教學中的設計[J].教育教學論壇,2015(45):189-190.
廣州中醫藥大學成立于1956年,是全國首批4所中醫藥高等學府之一,也是國內首批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之一;擁有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三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19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42個,博士學位授權點覆蓋了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以及中藥學三個一級學科項下的所有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覆蓋了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臨床醫學和藥學五個一級學科項下的所有二級學科;學校還有中醫藥高校的科學技術哲學專業碩士點;擁有一支學術造詣高、技術力量強、年齡結構合理的研究生導師隊伍,現有博士生導師225名、碩士生導師 1097名。1998年成為全國首批臨床醫學(碩士、博士)專業學位試點單位;2002年獲國家首批開展非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攻讀中醫學碩博連讀研究生的試點工作。學校2002、200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結果優秀;2004年通過廣東省“十五”“211工程”建設項目立項,成為廣東省 “211工程”建設高校;2004年在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我校中醫學一級學科整體水平全國排名第一,中西醫結合一級學科排名第三,2009年學科評估中藥學一級學科排名第五。2005年鄧鐵濤教授被科技部聘為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2009年榮獲首屆國醫大師。在2005年、2010年全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評估中,我校中醫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連續兩屆獲得全國一個中醫學優秀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06年成為廣東省一所新增具有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資格的院校,2006年成為廣東省首批中藥學研究生創新基地,2010年成為中藥學專業學位招生單位,2011年網大“中國大學排行榜”公布我校綜合實力在全國中醫藥院校中位列榜首。
學校下設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第三臨床醫學院、基礎醫學院、針灸推拿學院、中藥學院、護理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信息技術學院、人文社科學院、國際學院、體育健康學院、繼續教育與職業技術學院,及脾胃研究所、臨床藥理研究所、熱帶醫學研究所、鄧鐵濤研究所等。開設本科專業 16個,橫跨醫、工、管、理、經、文、教7個學科門類。在校生20000多人,其中研究生3293人,留學生及港澳臺生近1000人。學校正向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體、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辦學模式轉變。
學校擁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5個,是全國中醫藥高校僅有的擁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中醫學的2所高校之一,也是廣東省內建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的3所高校之一。學校還擁有一級學科省重點學科2個、二級學科省重點學科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10 個?,F有國家中藥現代化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1個,科技部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基地3個,教育部現代中成藥工程技術中心1個,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 “中藥資源科學”1個,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3個。科研成果顯著,五年來,學校承擔科研項目數2069多項,縱向科研總經費3.5億元,其中項目 176項,包括國家“973”計劃項目 3項(含課題1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3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25項,國家星火計劃項目1項,國家重大科技專項8項,培養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和“新世紀優秀人才”各2名,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獎勵79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項。“非醫攻博”跨學科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獲得教育部第六屆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1適時更新教學大綱合理安排授課內容
根據五年制中醫學專業本課程學習的目的和要求、學時安排和具體情況,對教學大綱進行了更新,對教材內容進行了重組、整合、增減等處理:(1)目前使用的教材為《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第九版)·中醫兒科學》,該教材由汪受傳、虞堅爾主編。教材具用很強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實用性,能充分體現教學大綱的要求,內容適合專業課程體系的要求。(2)一些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為必講內容,如肺炎喘嗽、哮喘病、泄瀉病等。安排學生自學臨床少見病、罕見病如寄生蟲病、胎怯病、硬腫癥。(3)個別疾病雖然常見,但與其他疾病相似或學生較易理解,如咳嗽病、奶麻等,我們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談論學習。(4)部分學生不易理解、掌握的內容和疾病,如腹瀉病涉及的小兒液體療法、小兒驚風等作為教學中的難點進行講解。(5)“多發性抽搐癥”這一節多年來在兒科及針灸學均有講授,為了避免學科間不必要的重復,節省教學時數,重新修訂教學大綱,將此節定為自學內容。通過精簡課程,調整教學內容,減少重復,進一步拓寬了醫學生的專業培養口徑。
2改革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新世紀對醫學生的要求不僅是具備廣泛的專業技能、扎實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要求學生具有自學、不斷自我完善的能力及較廣的適應能力和競爭、創新意識。為此,根據不同教學內容和特點,嘗試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1)自主學習:對于教材中要求熟悉和了解的部分章節如便秘病、鵝口瘡等以此種方式要求學生自學,教師采取答疑、總結等方法對學生存在的問題等進行解答和歸納總結。2)小組討論。分兩種情況進行。對學生不分專業的給予同一問題進行討論,如“你如何理解中醫‘治未病’的思想,在兒科有何特點?”、“對小兒推拿療法有何認識?”。(2)根據學生專業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方案。如第七章肝系疾病的第三節癲癇,對于中醫專業的學生可提出以下問題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學習并解答:①本病除與暈厥、癔病性發作鑒別外,還可和哪些疾病進行鑒別,其鑒別要點有哪些?②本病治療上有哪些單方驗方?而對于針推專業學生可提出以下問題:①癲癇發作期和緩解期取穴有何異同?②《千金藥方》中的“十三鬼穴”為哪些穴位?3)病例分析。教師結合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給予學生典型病例,各小組通過討論得出結論。如肺炎喘嗽和咳嗽病通過實際病例的對比,加深學生對疾病診治的理解和區分。4)情景模擬。借助大學實訓室、模擬人系統,模擬兒科常見急癥如高熱驚厥、哮喘持續狀態等,檢驗學生對急重癥處理的能力。
3重視實踐教學注重能力培養
中醫兒科學作為臨床主干課程建立了本科生臨床導師制度,在學生科室輪轉學習的基礎上,為每位學生配備1—2名臨床教師,對學生技能、臨床思維和職業規范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和強化。同時,聘請老中醫工作室成員擔任“中醫學專業優秀本科生個性化培養計劃”臨床導師,并在基礎學習階段就予介人。學生經實訓考核后,進入臨床實習階段。實習教學中采?。喝丝聘嬷粚嶋H講解一學生侍診或獨立操作一出科考試的程序模式。通過實習,帶教老師發現學生存在的共性和個性問題,有針對性的講解,并利用教學錄像、典型病例討論等方法強化和鍛煉學生的臨床能力,使學生在采集病史、查體、書寫病歷、中醫辨證思維方法及獨立分析處理病人等方面得到提高。
4建立網絡課程推進優質教學資源共享
利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開通中醫兒科學網絡課程,提供中醫兒科學教學大綱、授課教案、實驗指導、練習自測、參考文獻、外文資料及現場教學錄象等,開辟了中醫兒科學的專門網頁,補充和豐富教學手段,網絡教學資源定期予以更新。(1)將相關教學資料上網公布,如教案、教學幻燈片、網絡課件、參考文獻等,以供學生自學或深入學習。(2)編寫了中醫兒科學相關病證的思考題和病案分析題,供學生討論、練習,提高其辨證思維能力和對中醫兒科學理論的進一步理解。公布部分教授上課、査房、講座的錄像,以供學生觀摩學習。開設教師E-mail與學生交流,加大互動力度,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隨時進行解答,并反饋回課堂教學作為討論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網絡溝通,使教學變成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學生學習中的難點,成為課堂問題教學的內容,使教學水平在教與學的互動中不斷提高。
5改革考試評價方式實施教考分離
采用理論課考核形式和臨床實踐成績評定相結合的評估方法。理論考試除在期末考試中采用閉卷考試、機考等形式外,還加強了中醫兒科實習中的臨床操作、診療技能、論文撰寫等考試改革,注意考察學生解決臨床基本問題的能力及臨床思維能力,體現課程系統整合后基礎與臨床知識相結合的特點。臨床實踐成績評定分為崗位準入、職業態度考核、出科考試、畢業考試等幾部分,以國家執業醫師考試技能實踐部分標準為藍本,既考察學生的操作熟練度,也注重考察對操作意義的理解,并使用模擬人進行實際的單人考試,保證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