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20:2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數學職稱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心理學、教育學的角度分析,中學生在很大程度上憑著興趣學習的,對學習一旦產生興趣,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趣味導學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的教學方法要有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他們的求知欲望,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起來。
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一課時,在測量圓的周長時,學生以前所接觸的平面圖形都能用直尺準確量出它的周長,而對測量閉合曲線就不能用同樣的方法了,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點安排教學活動。先問學生:“在學習正方形、長方形時,可以用直尺直接測量出它們的周長,而圓的周長是一條封閉曲線,怎樣測出它的周長呢?同學們可用直尺和布條去測量,具體有幾種測法?大家實驗一下?!表暱?,課堂是人人參與,你搞那個實驗,我搞這個實驗,氣氛十分活躍,之后,大家紛紛發表自己的實驗結果。有的說:“我是用滾動辦法測出這幾個圓的周長”,有的說:“我認為滾動的方法有它的局限性,假使遇到無法滾動的圓,我想還是用繩測的方法比較好”。教師先肯定他們的思維方法,然后因勢利導,提出一個看得見,摸不著的一個實驗:用細繩的一端系著紐扣,手拿細繩的另一端,繞動細繩,紐扣在空中劃出一個圓?!跋筮@個圓你能用繩測、滾動的辦法量出它的周長嗎?我們能不能找到一條求圓的周長的普遍規律呢?”接著,電腦演示兩個大小不同的圓,在同一圓旋轉一周后留下的痕跡?!澳銈兛吹降膱A的周長的長短與誰有關系?有什么關系?”大家再實驗,直至得出:圓的周長是直徑的π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重視激發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很好地掌握了知識,促進了知識的內化。
培根認為:“一切天性與諾言都不如習慣更有力量”。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有助于學生學習的進步與提高;有助于學生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發展智力,并對日后產生積極的影響,使之受益終生。新課程強調將課堂交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課堂主人公的地位。因此,教師應該努力創設情境,營造良好氛圍,讓學生自主地學習,積極地探究。教師盡最大努力創設一個充滿關愛、平等自主、尊重個性的學習環境,支持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鼓勵學生積極探索,為創造性人才成長創造良好的氛圍。
例如: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我讓學生憑借已有知識報出了一些是3的倍數的數,然后把其中一些多位數的各個數位上的數字交換位置,例如:123321,213312,132231,讓學生檢驗變換后的各數還是不是3的倍數。學生驚奇地發現:“奇怪,怎么和原來的數一樣,個個都是3的倍數呢?”“新數和原數間有什么聯系?這里面有什么奧秘?”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興奮點轉移到教師提供的新知背景中,此時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已成為一種求知的“自我需要”,產生了強烈情緒,這樣學生們就能主動深入探究,并從相互聯系中概括出“能被3整除數的特征”。學生動腦思考后概括出的知識結構不僅促進了學生認知的深化,而且還從中挖掘了學生認知潛力,促進了學生思維的主動發展,推動學生自主探索。
“方法是學習的鑰匙”。運用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笆谌艘贼~,不如授之以漁?!苯處煹呢熑尉驮谟诮虒W生學會學習,在培養學生良好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更要授之以方法??梢?,培養學生的能力,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比傳授知識更為重要,教師要善于“授之以漁”,引導學生學會“織網”“捕魚”的方法,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里獲取無窮無盡的知識之“魚”,能掌握一些學習的基本方法,在獲取新知識的過程中,知道運用已有的條件去尋找解決問題、認識新事物、產生積極聯想的途徑,這是教給他們的一個發展受用的財富。一堂好的數學課,不是看教師教了多少,而是看學生學了多少,學會多少;教師能指出一條路,學生可循此去探索思考;教師能給予一點啟示,學生可以有的放矢地去拓展知識;教師能引導學生歸納一些方法,學生可以舉一反三地去實踐運用。
1.指導預習。自主學習的預習,貴在獨立性,是學生獨立獲取基本知識的重要一環。指導預習按“扶——放”原則,課前設置“學導單”以設計一系列問題的形式,在“學什么”“怎樣學”兩方面加以引導。如教學“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我設計以下“學導單”:“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與“整數除法”有什么異同點②“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商的小數怎樣確定③除到被除數末尾仍有余數怎么辦?這樣堅持訓練并將預習要求,學習方法適時滲透,當學生對如何預習有一定的實踐后,提綱逐步精簡,最終讓學生丟掉“學導單”的拐杖,走上自學的道路。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勇于質疑問難。有的學生由于受知識年齡等限制;有的膽小不敢質疑問難;有的滿足于一知半解,不愿質疑問難,所以我們要創設條件,努力營造氛圍激發學生質疑問難,教師要善于靈活地向學生提出探索性問題。每個班上總有一兩個膽小怕開口說話的孩子,教師要設計一些稍微簡單一些的問題讓他們來回答,讓這些孩子找回自信,從而敢于回答老師的問題,敢于質疑問難。
教師在課堂上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能使學生情緒高昂,思維活躍,學習興趣和信心倍增,智力活躍,接受能力強。
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為學生創設一種情趣盎然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勵從而主動學習:①設疑布難,激發學生好奇心理;②巧設懸念,激發學生探知的迫切欲望;③創設情境,使學生自然產生求知的心理沖動。例如:教“正比例”時教師領學生到操場。問:現有一根米尺,要量出旗桿的高度,怎樣測量?根據旗桿的影子長怎樣才能算出旗桿的高度?影子和旗桿有怎樣的關系?此后,讓學生量出幾種不同的桿長和各自影長
化學實驗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這并不是一句聳人聽聞之言,在多年的化學教學工作中,化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學論文要從現在做起,積極進行課堂改革:
一、營造和諧氛圍,引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創新的前提和關鍵。有了創新意識,才能抓住創新機會,啟動創新思維,獲得創新成果。創新意識的培養需要給學生營造一種創新的氛圍。
心理學研究表明:有利于創造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此,教師首先要營造一種 、平等、相互尊重、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處于一種輕松愉快的心理狀態,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敢于標新立異、打破陳規。一旦學生成功,要及時表揚和鼓勵,讓學生體驗創新的喜悅,即使不成功,也不輕易否定,以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實施主體性教育,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
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主體性教育是關鍵。“主體性教育”旨在弘楊人的主體性,讓受教育者自覺、主動、積極地參加學習和實踐活動,從而形成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推動主體發展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模式。教師要創造機會讓學生互相合作、質疑、分享,平時要注重一題多變的有意識的訓練。例如,當老師講“燃燒與緩慢氧化”時,老師提問:“同學們你們對燃燒現象有那些認識和了解嗎?”同學們發言后,對“燃燒”現象了解了很多。對燃燒能給人類帶來了光明,但同時也會造成災害。
那么,同學們想探討“燃燒”的實質嗎?你們想解決燃燒造成的有關理由嗎?接下來老師就讓學生按著自己想要解決的理由,自我選擇學習方式,30分鐘后老師聽同學匯報學習過程和結果。有的同學看書理解燃燒;有的回憶氧氣性質學習時,說明燃燒的條件;有的通過討論合作的形式,研究設計“燃燒的條件”實驗方案;有的通過小組討論解決了“自燃”是緩慢氧化產生熱量聚集引發的燃燒;有的同學通過組內的討論及老師的交流,了解了防止自燃的策略。這樣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特點選擇學習策略,獨立、地解決學習中的理由,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另外教師要多設計一些過程開放或結論開放的習題來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鼓勵學生從多個不同角度提出合理的方案。這樣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地深思理由,有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創新潛能,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鼓勵學生聯想,激發學生的創新動機
聯想是思維的橋梁,歷史上有不少創造和科學思維難題的解決都得益于聯想。例如,德國化學家凱庫勒在長期研究摸索苯分子結構的過程中,根據人類當時已掌握的有機化學知識很難對苯分子的結構作出合理的假設。直到有一天夜晚上打瞌睡時,在夢中眼前又出現了旋轉的碳原子,碳原子的長鏈像蛇一樣盤繞卷曲,忽然一條蛇抓住了自己的尾巴,并旋轉不停。當他從夢中驚醒時由剛才的夢境產生聯想提出了苯環結構的假說,并通過了實驗證明了這一假設的正確性。
這一化學史上的趣聞告訴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應該鼓勵學生大膽聯想,學會創新。培養創新能力的關鍵是培養學生豐富多彩的想像力,培養學生敢于提出理由、闡述自己的觀點,大膽想、不盲從教師、不盲從書本,教師要多鼓勵少批評,多啟迪少壓抑,使學生保持旺盛的學習 ,在研究、探索中不斷創新。
四、通過趣味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中化學是中學化學剛入門的學科,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在向創新學習的轉變過程中,如何讓學生發現理由,意識到理由的存在呢?化學趣味實驗可以以其獨有的優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其獲得新知。如尋找簡捷的實驗室制O2策略。有的學生首先在KClO3加熱分解的基礎上選擇Fe2O3、CuO等作催化劑制取O2,但此法與原法差別不大,談不上簡捷,也算不上創新。有的學生想到了用MnO2催化H2O2分解制O2,但反應劇烈,不易制約。
有的學生則想到氫氣可用啟普發生器制取,氧氣若也可,豈不是簡捷嗎?于是同學們選擇了反應物H2O2,并開始尋找合適催化劑的探索。學生試驗了沙粒、銅片、鐵片、鋅片、鉛片、錳片、土豆片、豬肝片、銀的粉末等,他們發現鉛片、錳片、土豆片、豬肝片、銀的粉末對H2O2的分解均有良好的催化作用。通過有趣的探索性實驗,學生知道了動物中有過氧化氫酶可能性催化過氧化氫分解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設計出了實驗室制O2的簡捷策略(即以Mn、Pt催化過氧化氫分解,用啟普發生器制取氧氣)。這類趣味實驗可使學生對某一化學知識及原理得到進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其涉及的知識往往超越了學生現有的知識,從而達到培養成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
五、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的創新
化學教學中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教師應重視“雙基”的教學,我們教學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上,要用所學知識去分析、深思、解決現實生活及社會中存在的理由,實現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的創新 。
例如,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討論“廣州為什么要大力發展地鐵”,“為什么湛江的公交車改為天然氣公交車?”。這樣既有利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對有關知識的理解,又有利于提高學生處理實際理由的能力,同時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只有學以致用,才能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教育裝備管理隊伍的尷尬現狀
教育裝備隊伍由教育裝備管理人員組成。本文所述的教育裝備管理人員是指教育裝備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學校教學儀器設備管理人員和圖書管理人員。由于種種原因,長期以來,教育裝備管理隊伍不被教育主管部門及有關部門重視,形成當前的被動局面:
1.被邊緣化的人群,缺乏歸屬感
教育裝備管理人員屬于哪支隊伍?歸誰管理?全國、各省及各市、州情況各不相同。教育部沒有條件裝備司,由基礎教育二司管理,也沒有教育裝備所(僅有教學儀器研究所),從1999年至今,國家也沒有出臺一個教育裝備工作方面的指導性文件,基層教育裝備管理人員接收不到來自國家高層管理機關指揮的文件和聲音。由于沒有統一的指揮,各省及直轄市的情況也不相同,有的設立教育裝備處,有的設立教育裝備中心,有的與后勤產業處合并,有的與電教館合并,其名稱有的帶有“裝備”二字,有的不帶“裝備”二字。在四川省,雖然省內設有教育裝備處指導裝備業務工作,但各市、州大多與電教館合并,只有少數幾個市的教育裝備機構沒有與電教館合并。在同一個地市內,同樣的裝備機構,其職能職責也不相同。在學校,有的管理人員由教務部門管理,有的由后勤部門管理。正是由于管理的混亂,造成裝備隊伍和管理職責的混亂,從客觀上造成了基層教育裝備管理人員找不到自己組織的問題,從而缺乏歸屬感。
2.來去自由的人群,缺乏專業感
由于現在的教育裝備管理機構大多是由過去的教學儀器設備供應機構翻牌而來,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其職能是教學儀器設備的收發運轉,不需要太多的專業技術,工作責任也相對較小,工作任務也較輕松,并且由于掌握著物資大權,因此其便成了解決領導干部夫妻兩地分居、子女就業和安置照顧對象的場所,沒有從業資格要求,所進人員大多沒有正規院校的學歷文憑,也沒有經過系統的專業培訓和進行上崗資格考核。相反,一些個人素質較好的人員,則常常被調出或安排去從事其他工作。因此教育裝備管理人員極不穩定,且整體素質較差,缺乏專業技術知識。
3.沒有任職條件的人群,缺乏職業責任感
在四川省的專業技術職稱評聘文件中,沒有教育裝備管理序列,教育裝備管理人員只能評聘實驗師系列職稱(盡管他們中許多人并沒有從事實驗教學工作),但即使是參加評聘實驗師職稱,也沒有專門的實驗師的任職條件。在評聘實驗師職稱系列的實踐過程中,對實驗人員的要求極低,從而造成職稱評聘也不能對教育裝備管理人員的業務進修提高起任何促進作用,給人們的感覺是評實驗師系列職稱任職條件低,評不上教師職稱的人員才評實驗師職稱,進而給人以實驗師系列人員低人一等的感覺。
4.待遇低下的人群,缺乏榮譽感
在《教師法》第九章四十條中明確指出“其他教育機構,是指少年宮以及地方教研室、電化教育機構等”,教研、電教等被明確為教育機構,而教育技術裝備機構則沒有被明確為教育機構,在其他文件中,也都找不到教育裝備機構屬教育機構的文字。在重慶等個別省市有關于教育裝備管理人員享受教師待遇的補充文件,但在四川等省市享受教師待遇的補充文件中,只有青少年宮、勤工儉學機構人員享受教師待遇的補充文件,從而造成裝備管理機構人員雖然評的是實驗師職稱,但至今還有一些地方的裝備管理人員不能享受教師的待遇。在大多數學校,裝備管理工作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其裝備管理人員地位低下,在評先評優、獎金發放等方面往往被遺忘,不能被同等對待或享受同等待遇,從而造成許多人不愿評實驗師職稱,不愿從事裝備管理工作。
二、建設高素質教育裝備管理隊伍的幾點建議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育裝備管理隊伍,首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把嚴入口關和把緊出口關,讓有一定文化和專業知識技能的人進入到裝備隊伍來,使進入到裝備隊伍的人愛崗敬業。為此,要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進一步加強教育裝備管理機構的建設,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切實發揮教育裝備管理機構的“規劃、規范、協調、指導、供配、服務和監督”的職能
教育部應設立中央教育裝備管理所或裝備管理司,省教育裝備處要突出管理職能,市、縣都應設立獨立的裝備管理所或站,學校應設立專門的裝備管理處。通過理順管理機構,明確裝備管理機構的職責,加強裝備隊伍的建設。
2.明確教育裝備管理人員的任職條件,逐步實行資格證書制度和持證上崗制度
首先對教育裝備管理人員進行資格認定,在認定的基礎上給予任職資格證書,同時對從事某項管理工作的人員實行全省統一培訓,經考核合格后發給上崗證。不具備上崗證的人員不得從事裝備管理工作,不得評聘實驗師等專業技術職稱。對評聘裝備管理的專業技術職稱,要制定明確具體的任職標準或條件,堅決制止把體弱多病或并無專業技術的人員照顧進裝備隊伍。也可對教育裝備管理人員實行計劃單列,人事部門按專業技術崗位編制單獨調配。對不適合從事教育裝備管理工作的人員要調離裝備工作崗位;學校要把懂技術、精應用的年輕人充實到裝備隊伍中來,促進教育裝備隊伍的專業化、知識化、年輕化。
3.建立職稱評聘立交橋,享受平等的教師待遇
由于教育裝備管理的復雜性,應允許裝備管理人員評聘多種技術職稱。如物理實驗管理員可評實驗師序列的職稱,也可評物理教師的初中高級教師職稱,圖書管理人員可評圖書館序列的專業技術職稱,也可評有關的教師職稱,關鍵是把他們的管理工作與教學工作同等對待。在管理人員評了實驗師等職稱后,還可允許其在達到條件的基礎上評聘相應的教師職稱,消除一些條件較好人員擔心從事裝備管理工作后在評職上的顧慮,讓其安心從事裝備管理工作,保持隊伍的穩定。
4.建立平等的管理機制,將教育裝備研究成果納入相應的職稱評審認定范圍
四川省教育廳印發的《關于四川省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評審工作中教育教學研究論文(成果)認定范圍的試行意見》的通知(川教〔2007〕81號) ,列出了作為四川省中小學教師職稱論文成果評審參考范圍的主要類型,其中在“省教科所、市(州)教科所、省電教館、市(州)電教館舉辦的教育教學研究成果和教學論文(課件)評選中獲獎的教育教學研究論文、課件(成果)和在縣(區)教育行政、教研部門和電教部門舉辦的教育教學研究成果和教學論文(課件)評選中獲獎的教育教學研究論文、課件(成果)”均列其中,但卻沒有包括教育裝備部門組織的自制教具、裝備論文等評選的成果,從而影響了教育裝備部門的形象,打擊了廣大教師和裝備管理人員從事實驗教學研究和自制教具等工作的積極性,不利于教育裝備工作的開展。建議省教育廳有關部門將教育裝備部門開展的有關活動成果列入教師及相關人員職稱評審認定范圍。
5.享受同等的教師待遇
目前,教育裝備管理人員與任課教師相比,其地位和待遇偏低,職稱評定到中級后大多不能再評高級職稱,其評先評優、外出培訓、參觀考察等機會也較少,導致裝備管理人員不穩定,甚至產生埋怨情緒,一有機會便想方設法跳出裝備管理崗位,難以提高一些能力較強且愿長期從事裝備工作的同志的素質。要建設高素質的教育裝備管理隊伍,必須將高素質的人才吸引進和留在裝備管理隊伍,且讓其享受與任課教師同等的待遇。所謂享受任課教師同等的待遇,就是在評聘職稱、晉級、進修、評先及福利待遇等各方面要與其他教師一視同仁,機會均等。首先,要確定其教師名譽。只有承認其是教師,才能名正言順享受教師待遇。其次,要制定一個完整的教育裝備管理隊伍工作的評價體系,定期對裝備隊伍的工作成績、科研成果進行評估檢查和認定,對成績突出者及時給予表彰宣傳,晉升提級,促進裝備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第三,學校在評聘職稱、晉級、進修、評先等方面要兼顧甚至照顧裝備管理人員,使其機會均等。第四,要根據學校規模、當地教育規模和裝備工作的需要,配備足夠數量的教育裝備管理人員,減輕其過重的工作量。第五,切實關心和改善教育裝備管理人員的工作和生活條件,除了落實兌現現行的勞保待遇外,還應修訂或制定更加科學和適應現時環境條件的勞保待遇,調動其工作積極性。
6.提供培訓機會
國家和省市教育裝備機構對教育裝備管理人員要制定好培訓規劃,有目的、有重點地組織開展培訓,可以采取在崗輪訓、短期集訓和脫產進修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參觀學習,或請專家開設講座,還可以培訓重點骨干,然后以點帶面,推動整體,從而形成一種層層抓培訓,一級抓一級的培訓網絡;同時要提供信息交流的機會,經常組織專題經驗介紹和工作研討會,以提高裝備隊伍整體水平;省級相關部門應制定科學的培訓政策,每年拿出一定的專項資金,支持教育裝備管理人員參加培訓學習,這是提高教育裝備管理人員業務素質的重要物質保證。
【關鍵詞】初中數學 以惑教學 方法 實驗 反思
“以惑教學”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模式,尤其能夠在初中數學課程的教學中發揮積極的教學輔助功效。教師可以透過激發學生的疑惑來實現教學導入,并且以此為知識教學的有效鋪墊。好的問題不僅能夠讓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充分被調動起來,還能夠很好的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們更為靈活的展開對于知識的有效應用。這才是高效的課堂教學中應當收獲的教學成效。
一、教學情境的良好引入
以惑教學需要循序漸進的展開,首先,教師要有效的實現教學情境的導入,這是以惑教學能夠很好的展開的基礎。教師可以透過一個話題的創設或者是一個相關的生活場景的呈現來引入課堂教學的主題,并且在過程中有效的引發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們思考,這也是將“惑”很好的提出的一個有效的方法。在進行以惑教學時一定要凸顯學生的教學主體性,最好能夠讓學生們自己去發現問題,或者是幫學生們構建相關的認知沖突,這樣的教學過程才能夠更好的活躍學生的思維,讓以惑教學能夠進一步得到深入。只有在良好的教學情境下大家對于課堂教學的參與積極性才會更高,這樣才能更好的展開后續的提出問題乃至解決問題的教學。
在以惑教學正式展開前,首先需要教師為學生創設出適合數學學習的場景,誘導學生們對數學問題產生疑問。例如,教師在向學生傳授《三角形基本知識》的時候,可以這樣進行導入:同學們,大家覺得生活中有什么樣的物體是三角形的呢?這時候,同學們就開始分組討論,大家透過平時對于生活中的觀察紛紛列舉了生活中的各種三角形的案例。大家對于三角形的認知程度在一點點積累,教學導入的效果已經很好的得以實現。
二、“疑惑”的有效提出
隨后需要進行的便是以惑教學的核心環節,即問題的提出。以怎樣的方式提出問題這一點非常重要,這也是以惑教學能否收獲好的教學成效的一個重要決定因素。教師要在前面的教學鋪墊的作用下很好的將學生的思維引發到課堂教學的核心問題上來,并且要保障問題提出的方式易于被學生們接受。同時,對于問題的引出也要注重方法,并且問題的難易程度要有合理的把控。問題最好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同時,在難度上也是學生們能夠理解,并且可以很好的鍛煉大家思維的問題類型。這樣的導入環節才是好的教學開端,進而讓以惑教學能夠收獲更好的教學成效。只有以最為合適的方式將問題提出才能夠讓大家更明確的對于問題進行思考與探究,進而更好的獲知這部分教學重點。
仍然以上述內容的教學為例,在學生們紛紛列舉了生活中常見的三角形后,教師可以進一步向學生發問,可以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教具來檢驗學生的認知情況:上面哪些是三角形?學生們就會回答指出哪些是三角形。教師要適時給予學生們一些肯定與鼓勵,并且進一步引出核心問題:同學們很注意觀察生活,那么有沒有同學能解釋一下,為什么其他的圖形不是三角形呢?向學生提問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對判斷三角形條件的相關概念產生興趣。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選擇難度適中的“惑”,如果“惑”太難,學生思考起來就會相當吃力,也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如果“惑”太簡單,學生覺得解決起來沒有挑戰性,也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只有讓疑惑在充分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的同時也很好的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樣的問題才是以惑教學中好的問題范例,并且能夠輔助學生們對于這部分知識有更好的理解與吸收。
三、問題的合理解答
以惑教學的最后一個部分便是在教師的輔助下學生們很好的找到問題的答案,這也是學生知識獲取的環節所在。在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于學生的引導,不能是教師將知識主動的傳輸或者灌輸給大家,而是應當鼓勵大家自己積極的去探索與發現。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引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并且讓大家的理解能力與分析能力都得到非常有效的鍛煉。只有在自主獲取的基礎上學生們對于這部分知識的印象才會更深,對于這部分教學內容的掌握也會更為牢固。
問題的解答過程主要由以下環節所構成:研究→憤→啟→研究→發現→解惑。環節中的“研究”指的是學生主動的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憤”指的是學生想要盡快解決問題但是還沒有充分把問題弄明白的心里狀態,學生產生這種心理的時候,教師就應當對學生進行及時的啟發。鼓勵學生遇到困難不要放棄思考,要對問題進行深入性的探究。經過教師的鼓勵,學生能夠在原有基礎上對問題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卻沒有辦法用具體的語言加以表達,這就說明學生進入到了“悱”的階段。在這時候,教師再進一步的對學生進行引導。隨著學生的思路逐漸開闊起來,并且輔以更有效的研究,學生們慢慢會發現其中的一些核心內容,對于這部分知識終于能夠理解清楚,疑惑也就被解除,知識獲取過程完整的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論 文網專業寫作職稱論文和畢業論文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
[1] 彭勇. 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的實踐與研究[D]. 廣州大學,2012.
關鍵詞:布盧姆;掌握學習;高職院校;醫用化學;目標教學
1掌握學習理論的背景分析
“學困生”問題是困擾各國教育的問題之一,而同一問題在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表現得尤為突出,美國1958年頒布了《國防教育法》,其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培養具有高水平科研能力和掌握科學技術的精英人才,以應對來自蘇聯“人造衛星”的挑戰。而20世紀60年代,以布魯納學科結構基本理論為指導思想的中小學課程改革,由于片面強調課程的難度和深度從而導致了學校大批“學困生”的出現。
在新技術革命時期勞動力需要具有比過去更為復雜的技能,這就需要擴大教育范圍,“問題已不再是找到能夠成功的少數人。根本問題在于確定怎么才能使年齡組中最大部分的人有效地學會那些技能與學科內容——它們被認為是在復雜的社會中發展自身所應具備的?!闭腔谶@種認識,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芝加哥大學教育學教授布盧姆(B.S.Bloom.1931一)提出了面向絕大多學生的掌握學習理論。他的關于學習教育教學的思想體現在《教育目標分類學》(1964),《學生學習的啟蒙形成和總結評價手冊》(1971),《人類特征和學校學習》,《教育評價》等一系列著作中。
2 我校五年制高職生源狀況
我校是一所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有以下幾個特點:大多數來自地處偏遠、基礎教育落后的農村,少數部分學生來自城鎮;學生的基礎知識普遍不扎實,絕大多數是初中畢業生,少數學生還沒有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且在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習成績一般較差;從學習態度上看,大多數持無所謂的態度,個別極端厭學,持積極態度的學生是極少數;從課后學習作業上看,大部分學生自覺性差,有作業也不做;從遵守紀律上看,這些學生自我約束較差,少數自律性缺失,隨意違反課堂紀律,受到批評就隨意發泄對老師的不滿??傊?,高職院校五年制學生,從學習水平到其他非智力因素都是參差不齊的,兩極分化嚴重,而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是主體。
3醫用化學課程與學習特點分析
在醫學領域中,醫用化學是一門重要的醫學專業基礎課。畢業論文本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具備高素質勞動者和高級護理專業人才所必需的醫用化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全面提高素質、增強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和繼續學習后續醫學課程(如生物化學等學科)的能力打下扎實的基礎。
醫用化學課程的學習特點是:(1)抽象?;瘜W反應雖然時時發生、處處發生,但看不到、摸不著,有限的實驗難以達到讓學生有真實體驗的目的。(2)復雜、難記憶、難理解。(3)規律性相對其他自然科學來說要差,學生要記憶很多知識。例如物質的結構式比較復雜也難記憶。醫用化學的學科知識內容繁多,十分難記。
其中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感覺到化學知識“繁難”的主要原因有:化學基本概念的嚴謹與學生膚淺的認知習慣之間存在差距;化學基本理論的抽象與學生具體經驗少之間存在差距;元素化合物知識的相關性與學生對規律理解之間存在差距;反映物質化學性質的實驗現象與學生觀察問題易于淺表的方法之間存在差距;結構、性質聯系的復雜性與學生思維能力之間存在差距;化學學科的思想方法與學生的混沌的思維方法之間存在差距。以上幾個特點在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女生學習醫用化學過程中顯得更加突出。
4 “掌握學習”的基本內容
傳統教育觀認為:學生的智力水平和成就大小大致按正態曲線分布。即三分之一的學生能完全掌握學習內容;三分之一的學生將學會所教的許多事物;另外三分之一的學生將不及格或勉強及格。布盧姆指出:“這些使師生學業目標固定化的預想,是當今教育系統中最浪費、最具破壞性的一面。它壓抑了師生的抱負水平,也削弱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自信心”。而以教育目標分類學、掌握學習操作程序、教育評價思想為主要內容的布盧姆掌握學習法,由于是以常規課堂教學為基礎的,操作策略具體實用,因而得到廣泛推廣。其中“掌握學習”的思想核心在于:許多學生之所以未取得最優異的成績,問題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未能得到適合他們各自特點所需要的教學幫助和學習時間。因此,只要創造出適當的教學條件,全面地,最大限度地開拓和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潛力,就能最終達到讓絕大多數學生“掌握學習”的目的。由于高職院校的生源中有很多“學困生”,而職業教育的目的是讓絕大多數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因此在高職院校五年制護理專業的醫用化學教學過程當中運用布魯姆的掌握學習理論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就顯得很有意義。
5掌握性學習理論的操作策略
在教育目標分類的基礎上,布盧姆設計了掌握學習策略,這一策略包括三個部分,既掌握學習的準備階段、掌握學習的實施程序和掌握學習的課堂操作要點。
5.1掌握學習的準備階段
5.1.1教師首先要確定教學內容。
5.1.2教師先把課程分解為一系列學習單元,并制定具體教學目標。
5.1.3在上課開始之前,教師對學生進行診斷性評價,了解學生具備了多少有關學習新課程的知識以及學生的學習動機、態度、自信心等情況,以便在新的學習中為學生安排適當的學習任務,實施因材施教。
5.1.4教師根據每一單元的教學目標編制該單元簡短的“形成性測試”試題,碩士論文一般為2O分鐘左右,目的是評價學生對該單元內容的掌握情況。
5.1.5教師根據“形成性測試”試題再確定一些可供選擇的學習材料(如達標練習冊等)和矯正手段(如個別輔導、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等)以備學生學習中遇到困難時選擇。
轉貼于 5.1.6當本學科學習結束時,教師編制“終結性測試”,對全班進行終結性測試,用以評價學生對該學科的掌握程度。
5.2掌握學習的實施程序
5.2.1教師首先要向學生介紹掌握學習的程序,使學生適應掌握學習的方法。
5.2.2教師根據事先安排好的教學目標、內容,采用集體教學形式,讓學生得到等同的學習時間。
5.2.3在進行形成性測試時,以正確率達到9o%以上為及格或通過。
5.2.4對于已通過的學生,教師可安排他們轉入下一單元的學習,或由學生自主選擇學習補充教材進行鞏固性活動,醫學論文或幫助不合格者學習;對于沒通過的學生,教師在幫助其分析原因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學習材料或矯正手段,進行補充學習。
5.2.5在補救教學結束之后,再進行一次平行的形成性測試(學生回答第一次沒答對的問題),絕大部分學生(9O%以上)在達到該單元的學習目標后,方可進入下個單元的學習。
5.2.6在本學科學習結束后,進行總結性評價,評定每個學生的學業水平。
5.3掌握學習的課堂操作要點
掌握學習在課堂操作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5.3.1設計單元掌握學習計劃
設計單元掌握學習計劃的目的,有利于使教師教學前就做好充分準備,盡可能周到地考慮好如何幫助學生達到單元教學目標,主動而有效地控制教學。
5.3.2為掌握而教:大多數學生(也許是90%以上)能夠掌握教師所教授的事物,教學的任務就是要找到使學生掌握所學學科的手段。
5.3.3為掌握分等
實施終結性測試,并告訴學生獲得的等級。分等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把學生成績分為“A”等和“未掌握”兩種。另一種方式是把“未掌握”的學生成績進一步分為幾個具體等級(如B、C、D、E等),以表明學生達到目標的具體情況。
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決不能把終結性測試結果作為最終等級的一部分,否則形成行測試就失去了它提供反饋以便改進教與學的功能,不利于大面積提高學業成績。
綜合看來,布盧姆的掌握學習策略中很重要的是用了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特別是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形成性評價來檢測教學和學習效果,利用“矯正”學習來實施個別化教學或幫助學習,使絕大多數學生都能達到掌握學習。
布盧姆掌握學習的教學過程,也就是掌握學習的教授模式可用下圖1表示。
6 評價
6.1 優點
6.1.1學生自信心、自我效能感增強,形成高水平的學習動機,高水平的學習動機導致了高水平的學習行為。
6.1.2教師對學生學習能力的信心增強。
6.1.3該理論博采眾長,具有易操作,易為教師理解和運用的特點。它為解決集體教學與因材施教的矛盾,認識教師期待與學生成績影響的關系,將教學評價引人教學過程的必要性研究等方面,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6.1.4最為明顯的一個效果,就是大多數學生達到了掌握水平。
6.2不利因素
6.2.1一般來說實驗班的學生所需時間比控制班大約多10-15%,在實踐中運用掌握學習理論時,要避免用超額的學習時間來使學生達到掌握水平的極端做法。職稱論文應充分考慮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不搞時間本位,從而加大學生負擔,影響學生的健康發展。
6.2.2不能完全抹殺傳統教育而一味的采用布盧姆教學法。
參考文獻
[1]顧明遠,孟繁華.國際教育新理念[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
【關鍵詞】 胰腺;實性假狀瘤;體層攝影術;X線計算機
胰腺實性假狀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s of pancreas,SPTP)為較少見的胰腺腫瘤,由Frantz首先報道,是一種良性或低度惡性腫瘤,發病率低,近年來發病有增多趨勢,可能與對該病的認識逐漸提高有關[1、2]。搜集我院2005年1月-2010年7經手術病理證實的6例實性假狀瘤的臨床及影像資料,分析報告,皆在提高該病的診斷水平職稱論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6例均為女性,年齡14~44歲,平均26.6歲,2例無明顯癥狀,健康體檢時發現病變,4例以上腹部不適、隱痛或包塊就診。
1.2 檢查方法 6例患者均行腹部CT平掃加增強檢查,禁食6~8 h,檢查前半小時飲水800~1000 ml,檢查前飲水300 ml,設備2例采用西門子雙排螺旋CT,4例采用美國GE64排螺旋CT,增強掃描造影劑采用350 mgI/ml碘海醇100 ml,注射速率3.5 ml/s,均采用雙期增強掃描,動脈期20~30s,門脈期60~70 s。
2 結果
6例患者的臨床及CT表現分析見表1。
6例患者均為女性,年齡在14~44歲之間,平均年齡26.6歲,病變2例位于胰頸部,2例位于胰尾部,1例位于胰體部,1例位于鉤突部,螺旋CT均表現為圓形或類圓形囊實性腫塊,邊界清晰,實性部分的分布1例呈囊性及相間狀分布,其余為囊實無規律分布,囊性成分為主病變內部未見分隔,1例邊緣可見斑點狀鈣化,1例邊緣蛋殼樣鈣化。實性成分為主病變體積較小,囊性成分平掃CT值在20HU左右,增強未見強化,實性成分動脈期表現為輕中度強化,門脈期持續強化,強化幅度在35HU左右,但均低于正常胰腺實質的強化,增強掃描后腫瘤邊界更加清晰。
3 討論
3.1 概述胰腺實性假狀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s of pancreas,SPTP)是一種少見的胰腺腫瘤,1959年由Frantz首先報道,隨著對該腫瘤認識的增加,文獻中報道逐漸增加多,根據其特征性的實性、囊性及假狀結構的病理學特征,文獻中曾有多種不同命名,2004年WHO胰腺腫瘤學分類中將其統一命名為實性假狀瘤[3]。
3.2 臨床和病理 其發病率報道不一,2004年Kochmal報道約為6.1%,國內有報道占兒童胰腺實體瘤的33.3%[4]。其多發于女性,發病年齡范圍報道不一,協和醫院趙玉沛[3]報道認為82%的SPTP發生于30歲左右女性。本組病例發病最小年齡14歲,最大44歲,平均年齡26.6歲,均為女性患者,與報道相符合。病因、發病機制及組織學來源尚不明確不明,有學者分析認為因好發于女性,可能與性激素和遺傳因素有關。
病理大體觀腫瘤多為孤立的實性包塊,包膜完整,光鏡下腫瘤與正常組織之間界限清晰,體積較大者往往伴有大量壞死,僅周邊薄膜下殘存部分瘤組織,靠近外周的細胞呈實性排列,靠近中心的部分可見到假狀結構,有時狀結構可相互融合,假區的形成,多數學者認為是腫瘤實性區逐漸退變所造成的。從實性區到假區實際是漸進性退變的過程。囊性區為腫瘤退變脫落形成,常見于出血和壞死。SPTP臨床具有無特異性癥狀和相對無痛病程的特點,實性假狀瘤??砷L到很大,臨床發現時腫瘤內有不同程度的壞死,本組病例均表現為囊性為主或囊實相仿,因此文獻往往把SPTP歸類為囊性腫瘤。因其常突出于胰腺外[5],即使位于胰腺頭部的腫瘤很少引起膽道梗阻而導致黃疸,本組病例3例無明顯癥狀體檢發現,3例上腹部隱痛不適或包塊就診,就診時均未出現黃疸。
3.4 CT表現及鑒別診斷,有學者認為其CT表現取決于實性結構和囊實結構的分布[6],囊性成分為主的或囊實相仿的腫瘤主要表現為胰腺邊界清楚的較大腫塊,囊實相間,實性部分主要為于周邊,囊性區位于中央,囊變區密度高于水,增強掃描實性部分中度強化,低于胰腺實質強化,邊緣可見少許鈣化。病變主體往往突出胰腺外,作者觀察囊性區的多少與腫瘤的體積有關,較小的腫瘤囊性成分相對較少。以囊性為主的SPTP 需要與以下病變鑒別:①假性囊腫:臨床有胰腺炎病史,其囊壁薄而均勻,張力較高,囊液密度均勻,與囊為主的SPTP容易鑒別;②囊腺瘤和囊腺癌:該病多見于中老年女性,病變呈多囊狀改變,內有纖細分隔, 有作者認為漿液性囊腺瘤的CT特征表現為腫瘤中心瘢痕與蜂窩樣囊腫[3],囊腺癌病變周圍可有侵犯,其腫瘤標志物較高。
以實性成分為主的SPTP作者觀察體積較小,發病年齡較小,腫瘤邊界清晰,液性成分位于中央,液性、實性分界不清,增強掃描實性部分低于或接近胰腺實質的強化,此時需與胰腺癌鑒別,后者發病年齡較大,無性別差異,腫瘤與正常胰腺分界不清,增強掃描腫瘤低于胰腺實質強化,臨床腫瘤標志物較高,本組病例有一例體積較小,以實性成分為主,其發病年齡14歲,臨床腫瘤標志物正常,術前診斷考慮SPTP,與術后病例診斷相符合。
總之,結合發病年齡、性別及CT表現可以獲得胰腺實性假狀腫瘤的術前正確診斷。
參考文獻
[1] 畢純龍.胰腺實性假狀瘤的多層螺旋CT診斷及鑒別診斷.臨床放射學雜志,2008,27(8)1065-1068.
[2] 許乙凱.肝膽胰脾影像診斷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612.
[3] 趙玉沛.胰腺病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486-484.
[4] 黃潔夫.肝膽胰外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860-861.
關鍵詞:學校教育 量化管理 教育管理 質的管理
在科學主義主導今天的社會里,量化管理已經成為社會管理的一種重要手段和主要手段,不論行政管理還是企業管理,量化管理以其精確、確定的特點為現代人所認可,并不斷運用到各行各業當中去。在今天日漸復雜、人們之間的聯系日益廣泛的社會里,量化管理確實給人們帶來了許多便利,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證了社會管理的公平和公正。然而,在某些領域,僅僅依靠量化管理不一定就能起到最佳的效果,尤其是在教育領域表現明顯。在學生培養上的片面追求升學率、惟分數論、在科學研究上的科研造假、在思想教育上的形式主義……這些問題的存在當然有其復雜的社會根源和人的素質方面的問題,但導致這些問題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不能不說是量化管理造成的。那什么是量化管理,量化管理在教育中有些什么作用呢?
一、量化管理概念解析
所謂的量化管理,又稱管理的數量統計法是指以數字為基礎,用數學的方法來考察和研究事物的運動狀態和性能,對關鍵的決策點及操作流程,以求對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模、程度等做出精確的數字描述和科學控制,實行標準化操作的管理模式。
量化管理法是指在布置工作時,將工作以量化的形式提出要求,并使之涵蓋工作全過程的一種管理方法。量化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要素,即時量、數量和質量。“時量”主要是指完成工作的時間量、“數量”是指完成工作的數量。“質量”是指完成工作的標準。三者相互依存,如同三維空間中,確定一個點位置的三個坐標,缺一不可,否則在執行中必然會有偏差,影響工作質量。我們這里所指的量化主要是數量化,以數字的形式來判斷是非曲直。
量化管理最早倡導者可算是“科學管理之父”稱號的科學管理的創始人泰羅。這種管理理論的提出并應用,使人類的生產管理從經驗管理到科學管理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盡管在日后的管理理論的發展中不斷有新的理論出現,什么行為主義、科層制管理理論、人本主義管理理論,不斷補充著現代管理理論的新鮮血液。隨著學校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和擴大,這些管理理論對學校教育管理都有著或深或淺的影響。但直到今天,科學管理――量化管理在學校教育管理實踐中仍然有較大的市場。量化管理在學校教育管理實踐中的大量存在,盡管有著這樣那樣的有利的方面,但其弊端更容易被人們所忽視,更應引起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工作者的注意。
二、量化管理在學校教育中的發展現狀
量化管理在現代教育現實中表現很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業管理。學業管理方面量化在我們國家也有著較為悠久的歷史。隋唐時期開始的科舉取士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成了中國教育的創舉??婆e制度針對以前的九品中正制和察舉制確實起到了進步的作用,保證了錄取人才的公正性,為社會選擇更多優秀人才進入管理層提供了保障。但隨著科舉制度的進一步發展,考試范圍越來越劃定,考試的形式越來越固定,明清時代,四書五經、八股文逐漸成了科舉取士的代名詞??婆e取士也成了越來越束縛人的思想的一種人才招錄制度,于1905年被徹底廢止。
之后,教育考試制度雖幾經改革,但科學主義日漸成為世界的主導思想,量化管理也以自身的優勢越來越成為教育管理中的主導思想。而今天,我們國家日漸走向世界,也概莫能外。
1977年,我國開始了教育史上的一大創舉――恢復高考,這一政策措施的實施,無疑為我國新形勢下選拔優秀人才促進經濟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高考制度的作用下,各學校的學業管理也圍繞高考來進行,學習成績成了衡量學生好壞的惟一標準。然而,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日趨標準化的高考越來越成了制約教育發展的桎梏,惟分數、升學率是教育搞得好壞的重要指標,量化的學業判斷標準極大地限制了青少年學生的創造力的培養。實施素質教育成了今天我們教育的進一步發展的重要走向。
2.學生管理。目前,一些中小學對學生的管理采用“學生行為量化考核”,即把學生在校一天的生活(如兩操、活動課、出勤、課間紀律、上課紀律、衛生、打飯、就寢等)通過分數表現出來。學校對班級進行量化,班級對學生進行考核。班級考核的結果與班主任評獎、評模和評優掛鉤;學生考核的結果作為學生評優、評獎和品德評定的重要依據。
不僅是中小學,就連大中專院校也將學生的品德、行為表現以數量的形式來表現,上課遲到、早退,早晚自習、宿舍衛生,凡是學校要求檢查的項目一律換算成分數來記錄在案,以便學年終測評時使用。有些學校為了獲得這些數據,專門成立由學生組成的組織對學生的上課、上自習、參加活動等各種情況進行檢查,有時候甚至不經上課老師同意就進入教室查看學生上課人數,并按學生不能遵守學校活動的次數的多少公布,有的學校甚至用白紙將違紀學生向全校公布??梢娫S多學校將量化管理看成了管理學生的致勝法寶。
3.教師管理。在教師管理方面,量化管理也是教育管理部門和學校管理時常用的方法和手段。評定一個教師教學質量的高低要看學生的成績的高低、看學生平均成績在某一范圍內的名次、看學生升學率的高低,老師工作態度要看是否能按時上下班――甚至是否經常加班。在年終評教時,更是將教師的師德修養、專業素養、教學成效以及教學風格等劃分成許多級別的指標來進行打分評定。于是教師就按著這些指標來指導自己的教學活動,按部就班,不敢越雷池半步。如此評價教師,最多也就是按部就班、完成任務,根本談不上什么創造性的發揮、創新性的體現。
現代教師不僅要教學好,還要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這本是教師基本素質的要求。而教育管理部門和學校管理者為了管理的方便,又將科研能力的強弱用的級別和數量、申報課題的級別和數量、論著出版的級別和數量等來衡量,不達標者不能進行更高職稱評定,于是,許多教師為了晉升職稱提高些許收入,胡拼亂 寫了一些別人看不懂、自己也不想看的垃圾論文――職稱論文,甚至不惜抄襲他人。這幾年,教師抄襲現象屢見報道,一方面我們在譴責抄襲者的道德品行的同時,另一方面我們不能不反思量化管理存在的問題。
三、學校教育量化管理的原因、結果分析
1.學校教育量化管理的原因。教育量化管理產生的原因很多,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時展的結果。隨著科學技術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不斷加深、范圍的不斷擴大,科學主義在社會上的影響也日見增長??茖W思想以其精確性、顯性化以及確定性的特點不僅深深地影響著生產領域,而且也不斷滲透到社會、思想領域,諸如社會管理、教育甚至思想觀念等許多領域。(2)管理者的需要。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取得效率,高效率始終是管理者追求的目標,不論是一般的生產領域還是社會管理。而量化管理以其獨有的顯性特點迎合了管理者的需要,從而也成了教育管理者常用的方法。(3)對學校教育的錯誤認識。學校教育是專門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這種活動有其自身運作的特殊規律。教育的操作者和教育對象都是人,這就決定了其基本特點有:遲效性、靈活性、復雜性、不確定性等。教育的這些特點要求教育管理不能簡單移植行政或企業管理的辦法來管理教育,其他社會活動管理重點強調的是效率,而教育管理除去強調效率外,更要注重社會效益。僅僅有熱情、太急功近利是很難保證學校教育的效果的。只有按教育的規律來行事才能提高教育的管理效果。
2.學校教育量化管理的結果。學校教育的量化管理導致許多不良后果,其中最為典型的是:(1)惟分數是舉?!翱伎伎?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這種對教育的評價盡管不無夸張之嫌,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校教育中教師和學生難以擺脫的一個事實,那就是“分數”。在現代學校教育實踐中,學生考試的分數更是成了衡量一個學生水平高低、能力高下的幾乎惟一標準,對其他方面的培養或者流于形式,或者干脆不予考慮,最終導致學生高分低能的結果。(2)片面追求“升學率”。由于量化管理在管理實踐中便于操作,所以教育管理部門和學校管理機構往往以指標、比率來衡量一個學校優劣和教師優劣的標準,升學率也就成了一個極其重要的標準。學校、教師為了達標,想盡一切辦法來完成指標、提高比率,不擇手段、甚至不惜造假。為了取得高的升學率,許多學校在學生入學時就設置高的標準,把分數不高的學生拒之門外。最終造成重點學校越辦越火熱,而薄弱學校無人過問的結局。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也是只考慮成績優秀學生的利益,對于差生則漠然視之,最終導致差生越差、優生更優。盡管教育部門一再強調不能以分數論輸贏,不能按考試成績排名公開,但在利益的驅動下,許多學校仍然不能擺脫升學率的困撓。(3)素質教育難以推行,應試教育難以根除。分數、升學率等量化指標的管理方式,最終導致的是應試教育大行其道,素質教育難以推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難以實現,這種現象最終會導致一個國家和民族創新能力的不足,很難在未來的世界競爭中取得優勢。所以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要建設創新型國家,而建設創新型國家要靠創新型人才。打破學校教育中的量化管理,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已經成我們國家教育發展的當務之急。
四、學校教育量化管理的應對策略
1.教育管理部門和學校教育管理要按教育規律辦事。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社會活動,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有著其自身的特殊規律。教育管理、學校管理人員要去除一般管理中的行政意識,摒棄“官”本位的觀念。研究教育的基本規律,按教育規律辦事,根據教育規律指導和服務教育工作。教育管理部門要更多的從宏觀的角度,著眼于長遠的發展對學校教育進行指導,實現教育的戰略性的發展。
2.擴大學校辦學自,推動特色辦學。量化管理造成各學校辦學的僵化統一,缺少特色、缺乏活力?,F在的教育管理體制統得過多、統得過死,而各級各類學校、不同區域的學校都有各自不同的條件和處于不同的環境之中,打破這種管理體制是學校進一步發展的前提。教育管理部門也要針對不同的學校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對學校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對于辦學特色鮮明的學校要予以鼓勵,不論升學率的高低,學校也要按照自身的條件特色辦學,這是學校得以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證。學??梢愿鶕巺^域特點以及生源特點設置培養目標和制定培養方案,培養符合區域特點和學生自身特點的人才。當然,特色辦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優秀人才,而不是形式,更不是為了特色而特色。
3.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發揮教師工作的主動性、創造性。教師工作是一種靈活性很強、具有很強的創造性的工作,這種創造性的發揮,不是簡單的“管”所能完成的,對教師的管理,注重“管”,更要注重“理”。要盡量滿足教師物質、精神方面的需要,激勵教師積極主動的工作熱情,變讓他干為他想干,變“任務式”管理為自我管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發揮教師的創造性。
4.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創新型人才。學生是一個成長中的人,有他自己的思想和觀念。量化管理是用數量來考察學生的學習結果,過度的量化管理使學生沒有任何選擇的余地,必然導致學生完成任務式的學習,打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學習的熱情。即使有學習存在,更多的也是死記硬背、僵化教條,很難談得上創造性、創新性?,F在的教育,就要加快教育教學改革的步伐,打破一考定終身的高考制度,有條件的學校要根據學生的需要增加選修課程,增加學生學習的選擇性,讓學生按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想學的課程。對不同的學生,按照不同特點給以相應的指導,盡可能實施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才能培養出建設創新型國家所需要的人才。
五、量化管理與質的管理相結合
量化管理的弊端日益顯露,但我們也不能簡單否定量化管理在今天學校教育管理中的積極作用。在今天的學校教育管理中,充分發揮量化管理的積極作用,以人為本,把量化管理和質的管理結合起來,使學校教育管理能更好地促進學校教育的發展,提高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