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20:2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本科舞蹈畢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問卷的對象和主要內容
不可否認,大眾化背景下的中國高校本科畢業論文的確存在著一些明顯的的問題,論文的質量有明顯的下滑趨勢。2007年12月,《中國青年報》組織了一次關于本科畢業論文的調查,在2243名受訪者中,71.3%的人認為本科畢業生對畢業論文不重視,42.5%的人認為本科畢業論文應取消。[1]也有專家學者認為“本科畢業論文質量不高,而且弄虛作假和形式主義傾向嚴重。在這種情況下,與其讓‘摻水’論文泛濫,不如取消本科畢業論文?!盵2]
相對于重點高校而言,地方普通高校由于區域的劣勢和辦學經驗的不足,經費來源渠道單一,師資力量偏低,條件保障有限,地方高校本科畢業論文面臨更大的困難,存在更多的問題。目前,國內學術界關于本科畢業論文研究的成果是比較豐富的,但從某一層次或某一類型的角度對進行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見。盡管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本科畢業論文存在諸多共性,但其差異性也十分明顯。因此,我們把研究的對象定格為地方高校。準確說是地方普通高校,不含地方重點高校??紤]到對象的同質性和研究的可操作性,我們又將研究范圍鎖定在傳統的“文學類”本科專業,包括語言文學類、新聞傳播類、藝術類等專業。
為此,我們設計了“地方高校‘文學類’學士學位論文寫作問卷調查”,在孝感學院和孝感學院新技術學院兩所地方院校展開調查,涉及漢語言文學、廣告學、對外漢語、廣播電視新聞學、英語、法語、美術學、藝術設計、工業設計、音樂學等十個本科專業。涵蓋了這兩所地方高?,F有畢業生的所有“文學類”本科專業。
本次問卷調查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一是“關于畢業論文存廢的調查”,設計了“您覺得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是否有必要?”、“有學者提出本科學業論文抄襲現象嚴重,建議取消畢業論文寫作,您認為呢?”二是“關于畢業論文的寫作的調查”,共設計了“您認為在論文寫作前是否有必要開設專門的論文指導課?”、“您真正用于畢業論文寫作的時間累計多長?”等7個問題。三是“關于畢業論文指導的調查”,設計了“您認為畢業論文指導老師指導幾位同學比較合適?”、“您愿意選擇哪一種類型的老師指導自己的論文?”等 6個問題。四是“關于論文質量的調查”,也設計了 “您在寫畢業設計(創作)或畢業論文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么?”、“您對您的畢業論文的期望值是什么?”6個問題。
二、對調查問卷結果的分析
2011年5、6月份,我們在孝感學院和孝感學院新技術學院“文學類”專業開展調查,利用2011屆本科畢業生畢業論文進行的間隙進行問卷,共發下問卷750余份,收回574份,回收率76.5%。在回收的問卷中,孝感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111份,孝感學院外國孝感學院語學院159份,孝感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102份,孝感學院音樂學院79份。孝感學院新技術學院語言文學系123份。
在第一部分“關于本科畢業論文存廢的調查”中,盡管社會上關于本科畢業論文存廢之爭轟轟烈烈,沸沸揚揚,但接受調查的大學生還是表現出應有的冷靜和理智。在“本科畢業論文寫作是否必要?”的調查中,認為“沒有必要”、“有必要”、“可有可無”的分別占12.89%、73%、14.11%;在“有學者提出本科學業論文抄襲現象嚴重,建議取消畢業論文寫作,您的觀點是( )”問卷中,認為“沒有必要應該取消”、“不應該取消”、“無所謂”的分別占21.25%、63.59%、15.16%。這說明,大部分學生還是認識到本科畢業論文的價值和重要性,認為應該保留畢業論文的聲音還是比較強烈的,但不可否認,認為畢業論文沒必要、無所謂、應該取消的也占有相當的比例。而在“有些藝術類專業堅持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并舉,您認為( )”的調查中,認為“應該”、“可根據專業和學生實際任選其一”、“無所謂”分別占18.64%、72.82%、8.54%。
在第二部分“關于畢業論文的寫作的調查”中,有78.28%的學生學習過論文寫作方面的課程,有81.68%的學生認為有必要在畢業論文寫作前開設專門的論文指導課程。在“何時開始準備畢業論文”、“論文選題何時確定”的調查中,回答“第七學期”的分別為64.98%、64.57%,回答“第八學期”的也占17.68%、11.87%。而在“第七學期”以前的僅占20%左右。在“真正用于畢業論文寫作時間”的調查中,回答“半月以內”、“一個月左右”、“一學期左右”、“ 一年左右”的分別為14.36%、50.26%、31.87%、3.5%,這充分說明,學生用于畢業論文寫作的時間是相當有限的,這在音樂學專業表現更加突出,在79份問卷中,半月以內完成的31人,一個月左右完成有33人,分別占39.24%、41.77%。
在第三部分“關于畢業論文指導的調查”中,在“是否認為學生與論文指導老師之間應雙向選擇”的問卷中,認為“是”的為80.28%,說明學生還是相當認可實行雙向選擇的;在涉及指導教師指導畢業論文數量多少為宜時,74.96%認為“5位以下”, 22.43%認為“6-10位”,僅有2.61%認同“11-15位”。在“愿意選擇哪一種類型的老師指導自己的論文”的問卷中,選擇“學術水平高、指導能力強、嚴格管理型”、“學術水平高、指導能力強、嚴格但不乏親和力型”的分別占26.75%、66.61%,而選擇“比較放任松散管理型”的僅為6.64%,這說明學生還是愿意水平高能力強的教師指導,但最受歡迎的是水平高能力強、管理嚴格由尊重學生的指導教師。在問及“在畢業論文寫作中指導教師給予的幫助”時,80.8%的學生認為是“大”;在調查指導老師是否認真負責時,81.875%的學生認為自己的指導教師是“認真負責、有敬業精神和職業操守”;這兩項調查說明“文學類”專業學生對指導教師的指導是認可的,這也透露出地方高?!拔膶W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教師的總體面是好的,是有責任心和責任感的。
在第四個方面“關于論文質量的調查”中,認為院系畢業論文管理“嚴格而應該”、“不嚴格”、“一般”分別為59.69%、7.85%、32.46%,這說明院系畢業論文管理還存在明顯的問題,嚴格管理的只占60%。在問及學生對畢業論文的期望時,回答“能及格就行”、“真正反映大學四年的學習水平”、“希望達到優秀論文” 分別為26.31%、53.31%、20.38%,說明學生對畢業論文的期待是正常和正態的。在問卷中令人堪憂的是論文質量,在調查學生的寫作態度,認為“比較認真”、“不認真”的分別為61.89%、14.34%,認為“認真”的只占23.79%;在問到是否存在抄襲時,認為“嚴重”、“一般”分別為16.26%、65.21%,而認為“不嚴重”只有18. 53%;這從側面說明,本科畢業論文中相當多的學生畢業論文的寫作態度還是有問題的,也存在著較嚴重的抄襲現象。在調查中,還有一個問題是應引起我們高度重視的,在“您在寫畢業設計(創作)或畢業論文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么?”的問卷中,有39.77%的人認為“面臨就業壓力,無心寫作”,15.14%的人認為“不知如何寫作”,19.46%的認為“考研、實習與畢業論文相沖突”,9.15%的認為“找不到所需資料”。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到,認為“就業、考研、實習”是畢業論文寫作中遇到最大困難的達59.23%,這說明就業、考研、實習對本科畢業論文的沖擊是巨大的,也是當下地方普通高校本科畢業論文中碰到的最大難題,這一問題如果得不到妥善解決,本科畢業論文的質量保障就會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三、建議和對策
通過以上“地方高?!膶W類’學士學位論文寫作問卷調查”的分析,盡管我們只選取了2所學校,但這2所學校分別是地方高校二類本科和獨立學院性質三類本科院校,目前,中國地方普通高校本科院校主要也是由這兩類構成,窺斑見豹,從中不難看到地方普通高校本科畢業論文的一些成績和不足。
從以上的數據和分析可以看出,地方普通高?!拔膶W類”本科畢業論文這一層面而言,總體狀況還是比較好的,但也存在一些明顯的不足。因此,只有創新機制,注重改革,加強引導,才能改變現狀,保證質量。
首先是開好本科畢業論文寫作與指導課程,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從問卷結果分析,地方普通高校相當一部分專業都開設了相應的課程。但也有些專業沒有開設相關課程,在問卷中有21.72%的學生沒有學習畢業論文寫作方面的課程。即便是開設畢業論文寫作課程的專業,大多在6-7學期,時間偏晚。為了提高地方普通高校本科畢業論文水平,我建議都必須將本科畢業論文寫作課程納入正常的人才培養方案中,而且最好在第5學期前完成。而且,畢業論文寫作課程必須完成三項任務:讓學生了解本科畢業在人才培養中的地位作用,認識畢業論文的重要性和價值,消除在畢業論文上存在的錯誤認識和糊涂觀念;讓學生熟悉本科畢業論文的基本流程和主要構成,了解各環節的內涵和要求,掌握畢業論文寫作的基本技能;讓學生學習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規定,對社會上廣泛存在的學術不端行為要有正確的認識,樹立誠實守信的價值觀。
其次,要加大本科畢業論文改革的力度。針對地方普通高?!拔膶W類”本科專業的實際,對現行的畢業論文進行大膽改革。
一是對藝術類專業實行畢業論文與畢業設計(表演)任選其一。由于新世紀持續高溫的“藝考熱”,導致了地方普通高校藝術專業學生規模的不斷擴大,比較而言,藝術類專業的師資力量偏弱,物質保障也相對困難,加之藝術生的文化素養偏低,要在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創作)兩線作戰,其困難可想而知。還有藝術類專業傳統的“重技輕文”,學生普遍選擇以犧牲畢業論文而保全畢業設計(創作)。因此,為了保證畢業論文(設計或創作)質量,減輕學生的負擔,建議藝術類專業改變目前普遍的畢業論文與畢業設計(創作)并舉的局面,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任選其一。
二是形成本科畢業論文的替代機制。設計科研學分替代畢業論文,學生在專業方面取得重大成績的,可以用專業方面的成果代替畢業論文,如語言文學類專業的文學創作、翻譯,音樂舞蹈類專業的藝術表演,新聞傳播類專業的各類新聞報道,還有學生在讀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和發明專利等。達到規定的科研積分的學生,畢業論文經批準可以免做。
再次,化解畢業論文與就業、考研、實習之間的矛盾,為畢業論文提供必要的時間保證。
從問卷結果可以看出,學生就業對地方高校本科畢業論文影響巨大,而考研和實習也對畢業論文產生了一定的沖擊。主要是由于這四項工作在時間上高度重合,其重要性上各不相同:就業是大學生的終極目標,考研是提升自身實力的重要手段,畢業論文和實習是重要的實踐環節,是影響學生能否順利畢業和拿學位的關鍵性因子。從目前的實際看,地方普通高校本科畢業論文大多集中在畢業年級,而考研和就業也貫穿這一年的始終,復習備考――考試――面試――錄取環環相扣,而準備就業材料――跑人才招聘會――面試――試用――上班也是不斷循環。加之中國高校普遍存在的“大四綜合癥”,因此,學生在本科畢業論文方面的精力投入是相當有限的,論文時間難以保證,論文質量自然受到嚴重的影響。
本科畢業論文與就業、考研、實習的沖突由來已久,它是地方普通高校面臨的一個難題。雖然這一問題早已顯現,但長期以來未得到根本解決。有些專業盡管也采取了一些應對之策,但限于種種因素的制約,也沒有從根本上緩解這一矛盾。從目前的現狀分析,化解這一矛盾無外乎朝著兩個不同的向度發展:一是如前所述的改革,改變畢業論文的現有模式,以改革促發展;一是將畢業論文提前至第6學期進行,實行“錯峰”,提前盡管也會帶來一些新的問題,但可以基本上消除現行本科畢業論文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四,加強管理,注重引導,實行獎懲并舉。
地方普通高校本科畢業論文下滑,除了大學生自身的因素和指導教師等方面的原因外,管理的不科學不到位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子。要改變地方普通高校的現狀,要解決本科畢業論文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扭轉論文下滑的趨勢,就必須加強對畢業論文的管理,增強管理的科學性和人性化,為畢業論文營造良好的氛圍。
首先是加強管理的科學性。要改革以往管理中不合時宜的政策,管理中心要下移,要賦予教學院系更大的自主權和靈活度。要實行分級管理,學校的主要任務是檢查和監督,院系的主要任務是落實和推動,指導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指導,形成上下齊動,共同推進的局面。
我的致謝:
這次畢業論文能夠得以順利完成,并非我一人之功勞,是所有指導過我的老師,幫助過我的同學和一直關心支持著我的家人對我的教誨、幫助和鼓勵的結果。我要在這里對他們表示深深的謝意!
感謝我的指導老師——王香平老師,沒有您的悉心指導就沒有這篇論文的順利完成。
感謝班主任牛永斌老師,四年的生活相處不久,卻從您身上學到了太多,必將終身受益。感謝所有教授過我課程的暨南大學的老師們,是你們誨人不倦才有了現在的我。
感謝我的父母,沒有你們,就沒有我的今天,你們的支持與鼓勵,永遠是支撐我前進的最大動力。
感謝陳小煩,安農禮堂里揮汗如雨,日月湖畔閑庭信步,綠蔭場上把酒言歡……最難忘的記憶里都有你身影。感謝一起歡笑一起惆悵的日子,不論何時,請不要忘記最初的夢想。
感謝馨悅,最黑暗的日子我們一起走過,為了夢想,我們永不放棄,總有一天,我們會在夢想的天堂再次相遇。
感謝Becky幫忙校對,論文的順利完稿也有你的功勞;感謝總在家里的Helen,每次回來都是在“革命”最需要的時候,感謝你的悉心照顧。四年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感謝我們一起經歷的點點滴滴。
感謝身邊所有的朋友與同學,謝謝你們四年來的關照與寬容,與你們一起走過的繽紛時代,將會是我一生最珍貴的回憶。
小煩的論文致謝:
感謝王香平老師為我的畢業論文提出的寶貴意見,有了您的幫助才有這篇論文最終的順利完成。
感謝班主任牛永斌老師的憤怒、幽默、睿智、煽情和最后的歸隱,您為我們打開了窺探世界的另一扇窗。
感謝我的父母一直以來無私的關懷,你們永遠是支撐我前行的最大動力。
感謝曾經躲進小樓成一統的2418,感謝那里的歡聲笑語、嬉笑怒罵陪伴我走過三年難忘的時光。感謝西湖畔天馬行空的磊磊貓,感謝金陵城聰明伶俐的王英雄,感謝嘉陵江邊沉醉動漫王國的妙妙呂。(排名不分先后)
感謝現在的2404陪伴我走到最后分別的時刻。感謝你們為本論文的完成提供的無私幫助。感謝你們在我為論文消得人憔悴的時候為我帶來的“女神營養套餐”。謝謝妙妙、亞男、Lily、。(排名不分先后)
感謝不會放棄夢想的王小呀同學,感謝曾經的天真和現在的患難與共,感謝操場上留下的腳印和不知去向的啤酒罐。
感謝八爪魚和卡瑪.陳一時無兩的得瑟,祝愿你們在異國他鄉平安快樂。
感謝所有校園里認識的和不認識的人,來過的和走了的人,愿你們珍惜握在手里的現在。
妙妙呂的致謝:
感謝在寫作本論文時暨南大學珠海學院對于我的幫助,特別是指導本篇論文完成的危磊老師,更是提出了很多寶貴的修改意見。
感謝珠海學院的青山綠水,教導過我的老師,你們的人格魅力永記我心間。身邊的同學和朋友,有你們,我的大學才算完整。寢室的密友,你們的天賦猶如上天恩賜;你們的純潔就似湖水清澈。感謝考研時的戰友,那段光輝歲月不管成敗,友情最可貴。
感謝那個神奇的宿舍:在90%時段里和我共進午餐與晚餐的陳“女神”,因為你,原來生活可以更美好;感謝“孫殿”,你的才智與個性將在我心田永流傳;感謝王小可,因為你,使我明白一切皆有可能。
感謝柯柯,君君,西西,蔥蔥,Tracy,有你們這群老鄉,讓我有家的溫暖。感謝祝愿為我電腦付出的技術勞作,阿雅同學無私的歌曲奉獻,還有亞男,麗麗,在我傷心時的安慰,以及給予我笑容的你們。
感謝在網絡空間里和我一起興奮,憤怒,焦急過的球友,天涯海角的我們因為共同的愛好結成朋友,一起為球隊的榮譽而戰;感謝曼聯,尤文圖斯,拜仁,巴塞羅那,羅馬,你們的戰斗給了我無限激情。感謝在最后幾個月里伴隨我的《圣斗士》,《網球王子》,雖然知道自己Madamadadane,但是卻一直燃燒著小宇宙。
最后,感謝四年的珠海時光,海濱的浪漫和純真。深夜看球的淚水與歡顏;動漫時空里的感動和勇氣;寒暑假往返時K201/202列車擁擠空間里的笑聲;帶我的菌菌編輯和小鵬記者的指導;感謝大學給我豐富的情感經歷。
謹以此文獻給撫養我20載的父親,母親和我光明的未來。
BECKY的致謝:
這次畢業論文能夠得以順利完成,是所有曾經指導過我的老師,幫助過我的同學,一直支持著我的家人對我的教誨、幫助和鼓勵的結果。我要在這里對他們表示深深的謝意!
首先要特別感謝我的指導老師——馬至融老師。馬老師在我畢業論文的撰寫過程中,給我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和指導。從開始選題到中期修正,再到最終定稿,馬老師給我提供了許多寶貴建議。
其次要感謝珠海學院所有曾經為2002級新聞與傳播學專業任課的老師,尤其是班主任牛永斌,老師們教會我的不僅僅是專業知識,更多的是對待學習、對待生活的態度。
感謝我的父母親,你們是我力量的源泉,只要有你們,不管面對什么樣的的困難,我都不會害怕。
感謝Alana,因為有你的幫助,我的論文得以順利完成。感謝Helen,大學四年給我了那么多的幫助與鼓勵,在我不開心的時候,總能讓我開心起來。不會忘記,大學四年里我們一起渡過的歡樂時光,那些開心的日子,總是那么令人難以忘懷。
最后對老師,同學和家人再次致以我最衷心的感謝!
師傅的致謝:
四年一個輪回,四年前,我們隨著世界杯的落幕而走進我們的大學,而四年后的如今要迎來世界杯的時刻我們又要離開,滿是不舍與依戀卻注定要走。
畢業論文正代表著大學的終結,完成它既有一種收獲感,又有一種失落感,可無論如何它代表著我四年的努力,代表了我四年的歷程。當它終于完工的時候,我不禁想起了很多人,很多事,尤其是辛勤培養我的老師們,謝謝你們!
感謝我的論文導師張家文老師,感謝張老師在我的論文完成過程中給與的指導與幫助,讓我得以順利地完成論文。
感謝牛永斌老師,他既是良師,又是益友,他所教會我的不僅是書本上的知識,還有著做人的原則與風骨。謝謝。
【關鍵詞】高校;舞蹈;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4-0215-02
專業的特殊性決定了舞蹈專業學生文化課基礎相對較差。學生在大量的實踐訓練之后,對理論課缺乏學習興趣,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舞蹈專業理論課堂教學的效果。事實上,理論與實踐從來就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整體。理論來源于實踐,實踐需要理論的支撐和提升,理論課中進行舞蹈實踐的驗證,技能課中貫穿理論的滲透。
一、以學生為主的觀念實施
(一)讓學生自思
相較于其他專業,舞蹈專業的專業技能課即實踐性課程在總課程中占近三分之二的比例,在傳統的教學中,尤其是專業技能課,課堂是教師的,課堂內容和教學方法等幾乎全是教師做主,在長期固定模式的教學中,自然形成學生思想上的惰性,缺乏思考。雖然一節課下來,體力得到很大消耗,但在思想上是被動接受。針對這種情況,專業教師應積極探討教學改革,整合內容,精心設計,弱化原有課堂練習的環節,給學生更多時間和空間,采取集體討論、個人展示、課堂錄像等措施,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競爭意識以及創新意識。
舞蹈專業的理論課既是教師授課的難點也是學生上課的難點,以《藝術概論》課程的改革為例?!端囆g概論》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因此,在課堂上適當安排學生欣賞經典藝術作品,并要求寫出評論(不限字數),必須是自己的切身感受。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已初見成效。特別是對本科生而言,為他們畢業論文的寫作奠定了基礎。
(二)讓學生自主
“讓學生自主”主要是讓學生自己走上講臺。例如,把課程中難度最低的章節內容交給學生,讓其備課、講課。這樣做不僅要求學生通讀課本、查找生僻字、詳細了解課本知識、查閱相關資料,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備課,掌握查閱資料的方法,有效擴展知識面,為畢業論文的寫作和考研做必要準備。實踐證明,學生通過備課能夠在中國知網、超星圖書等網站熟練查閱資料。
考研是舞蹈R笛生的一個“軟肋”,這不是因為學生的文化基礎差,而是大家對考研不了解,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考研一無所知,簡單地認為考研與舞蹈專業的學生關系不大。教師要抓住備課這個重要環節,給大家講解考研的相關知識,認真指導他們如何查閱資料,如何講課。在學生每次講完課之后,教師要客觀公正地指出其存在的問題,鼓勵想考研的同學,增加他們的自信心。
(三)讓學生自制
據調查,在校大學生中超過九成擁有智能手機,在擁有手機的學生中,又有超過九成會帶手機去上課。其中,17%的大學生平均每節課使用手機時間超過30分鐘?!巴妗笔謾C的理由多是因為課程枯燥。如何有效地控制學生對手機的使用,直接關系到理論課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喜好和課程內容,讓他們在課堂上利用手機查找資料,了解相關舞蹈家及藝術家的生平簡介,對一些以“識記”為能力要求的內容讓學生自學。
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實施,教師的角色必須發生轉變,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為此,課堂教學應努力使學生獲得自主、獨立的學習知識的能力和方法,促進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由原來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和合作者。舞蹈系教師應發揮專業特長,做最優秀的“導演”和“編劇”,在設計上凸顯個性色彩,努力創設個性課堂、最受歡迎課堂、最具魅力課堂。
二、遵循專業規律的改革
課堂教學改革應在掌握全局、把握觀念的基礎上遵循專業規律進行,在此以基訓為例?;枺椿竟τ柧?,是基礎中的基礎。近年來,受社會整體觀念的影響和制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為高考而舞蹈,導致專業基礎差,幾個月的高考強化班之后直接進入高校舞蹈課堂,特別是軟開度極度欠缺?;栒n的課程特征是抓實踐、重基礎,從點滴做起,必須要有科學正確的訓練方法,由此多種因素的結合之后,才會水到渠成,日久生效。
鑒于此,高校舞蹈基訓課適合在學生初入學階段實施課堂教學改革,但是不能單純地將課堂訓練交給學生,以免在訓練過程中出現意外傷害?;栒n堂的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舞蹈專業其他課程的教學質量。規范嚴謹的基訓課堂應該是在專業教師的科學示范和統一指導下,采用科學的訓練方法進行訓練,特別是跳轉翻以及身體軟開度的訓練、關節的柔韌性等。因此,對于舞蹈專業而言,大一、大二的基訓課必須以傳統的教學方式為主,在具備了一定的專業基礎和專業素養之后,再在教師的統一指導下自行編創基訓組合。在此基礎上,舞蹈編導、中國民族民間舞等課程才可以實行課堂教學改革。
三、提升理論素養
舞蹈系參與課改的專業理論課程主要有《藝術概論》《音樂基礎》《民族民間舞教學法》,主要是讓學生自己備課、自己講課。有人說,課改如果是改為全部由學生講課,那教師豈不形同虛設?事實不然。舞蹈系學生最大的弱點在于自制能力較差,嚴重缺乏讀書的意識和習慣。課改后,學生通過備課開始讀書了,有了讀書的意識和習慣。而讓學生授課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
首先,要求教師不僅熟練掌握課本知識,還要在原有基礎上擴展自己的知識面,以備學生在備課、授課過程中的疑問解答。如今網絡資源發達,學生在備課過程中查閱資料的形式、方法多樣,所獲得的資料也極為豐富,因此教師要能夠準確判斷學生講授知識的準確性。如在《藝術概論》課程的講授中,教師要全面了解音樂、舞蹈、美術、建筑、文學等各類學科的基礎知識。日積月累,無形之中提高了教師的專業水平。
其次,教師在進行課堂總結和點評時,更要求語言精煉,準確把握知識的重點、難點,不能只是簡單重復學生講授的內容。
第三,讓學生備課、授課,學生會更關注教師的表現,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否則難以服眾。
有些學生為了優化自己的課堂效果,不僅認真備課,而且還在備課的同時要求同宿舍和關系較好的同學上課積極配合,一起查閱相關知識。由于大家性格各異,因此同學們的授課風格也多種多樣,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舞蹈專業課堂教學改革任重而道遠。盡管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了提高,但還是有極個別學生有厭學情緒等,這需要在今后的教學改革中繼續探索。
能力培養是小學教師教育的重點
(一)基本理念“全過程教育教學能力培養體系”是指學生在校學習四年不間斷的教育教學能力培養過程,以培養學生的教師專業精神、教師專業知識和教師專業能力為指向,通過課上課下相結合,校內校外相結合,學生個體、團隊和學校組織相結合,大學與小學合作等多種形式,展開系列化的能力培養過程。當今,能力這一概念無論在其深度還是廣度上都遠遠超越了傳統意義上人們對它的理解。就廣度而言,能力已并非簡單地指“教學技能”環節,而是指在大學人才培養的全部過程中貫穿能力形成的理念,通過課內外各個環節,全面構建完整的能力培養體系;就深度而言,能力也不能狹義地理解為具體操作層面的職業技能傳授過程或課堂教學理論的形象解說與應用,而是既強調人在實踐過程中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強調個體的獨有才能和心理差異,也強調情感體驗乃至無意識潛能對于理智認識的啟發和引導作用,以形成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的能力。教師要能像醫生一樣思考,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批判和決策,使自己獲得專業成長與能力的提升,從而能夠在今后漫長的職業生涯中應對復雜多變的教學情境。因此,能力的培養必須貫穿于教師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二)在真實的教育情境中,培養學生的教育教學能力,形成教育智慧教育實踐是養成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的關鍵環節,開展教育實踐要體現廣泛性、多樣性和層次性。一是廣泛性。為踐行公平教育的理念,首都師范大學將原來在城區優質校六周的實習調整為4+6模式,即4周在遠郊區縣農村校實習(大學三年級下學期),6周在城區優質校實習(大學四年級上學期)。4+6模式的實習能使學生對城鄉基礎教育有更全面的了解,獲得更多的教育體驗,從而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就業能力,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有能力面對城鄉不同的學生群體,施教自如。二是多樣性。在教育實踐進程中,首師大初教院堅持課內課外相結合,學院組織的實踐與學生個體(社團)相結合,教育教學實踐與社會實踐、科研實踐相結合等。此外,首師大初教院還開展音樂舞蹈藝術實踐、美術野外寫生、野外科學考察等活動。三是層次性。教育見習、教育實習、教育研習,每個層次的要求不同、目標不同。2011年,首師大初教院在原有城區74所基地校的基礎上又建設了54所遠郊區縣小學基地校并正式掛牌。另設有23個社會實踐基地、藝術實踐基地和野外科學考察基地。目前,學院各類實踐基地已達151個,覆蓋北京城鄉各區縣。(三)開放教學實驗室,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動手能力小學教育專業是一個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專業,其人才培養要面向教育實際。為此,首師大初教院先后建成物理、化學、生物探究活動實驗室,小學科技制作車模、船模、航模實驗室,機器人設計制作實驗室,電腦美術制作工作室,工藝、美術制作室,小學電教攝像、電視編導實驗室,小學生心理咨詢與輔導研究實驗室,英語語言學習實驗室等25個實驗室。在這些實驗室工作的經歷,讓學生獲得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畢業生工作后受到一線小學的高度認可。2010年,學院學生代表隊在北京市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中榮獲一等獎。與此同時,在2010年北京市大學生藝術展演中獲篆刻一等獎、書法一等獎5項。2011年,在北京市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中榮獲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在北京市大學生化學競賽中榮獲三等獎。2012年,還有學生獲北京市大學生英語競賽一等獎。(四)設立導師制,培養學生的教育研究能力具有教育研究能力是時展對小學教師的要求,教育研究能力也是小學教師實現自我專業發展的內在動力,是他們成長為研究型、專家型教師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為此,首師大初教院在北京市教改項目《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養模式探索》研究的基礎上,系統構建了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培養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培養內容上,學院確立如下培養重點,即培養學生關注小學教育現象、研究小學教育問題的意識;幫助學生掌握一些實用的小學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促進學生形成用教育研究態度與方法解決小學教育問題的思維方式;通過課程教學、科研活動以及畢業論文等系列活動,使學生體驗教育研究的全過程,在做中學,使其不斷加深和修正對教育研究的理解和掌握。在培養途徑上,學院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第一,調整課程設置,采取“123”的課程模塊;整體設計,形成適合小學教育研究能力培養的課程內容;改革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形成探究式教學模式;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確保教學質量。第二,在一系列專業基礎課與專業核心課中不同程度地開展培養大學生教育研究意識與研究能力的活動,形成在教師教育類課程與教學中培養大學生教育研究意識與能力的模式。第三,在教育實習中關注學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養:一是將學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養列為教育實習的內容之一;二是將畢業論文寫作與教育實習結合。第四,將學生教育研究能力的訓練與校園文化活動相結合,提高畢業論文與科研課題研究的質量,完善培養大學生教育研究能力的管理制度。第五,成立由教授領銜的“大學生科研實踐活動學術指導委員會”,由其負責對學生科研項目的評審和全過程指導。為保障學生科研活動的科學有序展開,學院建立相關制度:從二年級開始,學生可以申報院級學生科研課題,經過專家評審批準立項,提供經費資助;三年級申報校級課題,從院級課題中選拔,給予經費資助;要求四年級每位學生有課題研究的經歷,在課題研究的基礎上撰寫畢業論文。學院“大學生科研實踐活動學術指導委員會”根據學生項目研究的內容配備一位導師,導師負責對該項目的全程指導。(五)建立“小學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實訓基地”能力的培養只靠學院的積極性是不夠的,必須調動起學生參與的主動性。為此,學生自發組織“音韻朗誦社”“墨池書社”“合唱團”“舞蹈隊”“《凱風》雜志社”等各類社團,實施“早讀我上講臺”工程、學生小教員輔導等。2012年成立的“小學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實訓基地”為學生能力培養搭建新平臺,調動學生廣泛參與的熱情,整個校園一年四季充滿著濃厚的教師文化氛圍。
“發展性”是小學教師教育的生命力
面對科學文化知識的不斷發展和兒童世界的不斷變化,小學教師更應該把終身學習放在重要位置。小學教師的終身學習主要體現在主動發展的意識和不斷反思、制訂發展規劃的能力。小學教師既是小學教育工作者,又是與小學生、與教育改革以及社會共同成長的學習者。小學教師要了解社會的變革、教育改革與發展,了解不同年代兒童的變化,同時還要把握國內外教育發展的動向,跟上教育理論和知識學習的發展步伐,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使學習成為自身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不斷追求新知和吸納新的研究成果,不斷提高師德修養和提升教育智慧。在培養小學教師的實踐中,小學教師的綜合性知識結構特征使得小學教育專業學生要學的課程太多,遠遠超出了1~2個學科領域,除此以外還有諸多教育學、心理學、藝術類和通識類課程,使學生不堪重負。事實上,“綜合性”不等于“大拼盤”,“所學之多”并不等于“所獲之多”。為此,首師大初教院在學生培養過程中,把關注學生未來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題研究、案例分析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即強調“真情境、小問題、高觀點”。
關鍵詞:新教育理念課程改革實踐
前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許多中小學校將美育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突破口,大力加強了音樂教育在內的藝術課程的教學;普通高校紛紛開設以審美為核心內容的音樂藝術課程;音樂教育專業招生規模迅速擴大,教學質量同時在不斷提高,尤其是國家重新制訂和頒布了全日制義務教育學校藝術類課程標準……,這些都充分地說明了我國音樂教育事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作為培養我國音樂教育事業所需師資的工作母機—高師音樂教育專業在為國家音樂教育事業作出很大貢獻的同時,現行的音樂教育理念、內容、方法、手段和評估體系等各個方面顯然已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這種狀況已嚴重影響高師音樂專業教學質量及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提高,制約著我國學校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因而,高師音樂專業課程教學的改革不僅勢在必行,更需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地深化。廣西藝術學院音樂教育學院近年來,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服務于基礎教育,堅持應對社會需求,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探索在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教學中如何突出師范性,適應社會需求的培養目標,拓寬音樂教育專業課程的口徑,如何改革音樂教育專業招生考試內容及方法,進而探索形成有別于傳統音樂學院式的音樂教育專業教學體系等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課題,并進行了大膽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成果。
一、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明確教學改革的方向
為了更新教育觀念,探索教學改革的方向與路子,我院兩次舉行
“音樂教育專業教育教學改革討論會”,分學科、分教研室就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專業課程體系的整合、如何突出專業特點、拓寬專業課程的口徑、如何提高師資隊伍素質與水平等問題進行大討論,針對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目標和任務,并根據新的形勢要求,確定了教育教學改革的思路:
1、提出樹立培養“社會人”的全新的人才培養觀,破除以往我們的高等音樂教育專業局限于培養“單位人”——學校對學生“三包”:包教、包管、包分配,結果助長了學生的惰性、依賴思想,造成學生競爭性弱、能力不強的做法;
2、加強教育思想的創新,破除一些陳舊教育教學的觀念、制度、做法,總結辦學經驗,開拓辦學思路,大膽創新實踐;
3、不斷提出新的科學的合理的目標,在辦學規模、學科結構、人才培養模式、教育管理模式、管理機制上實現新的突破;
4、在繼承和發揚原有特色和優勢的基礎上,探索新的辦學途徑、辦學手段,在穩步推進本科教育的同時,適度發展研究生教育,并以發展網絡遠程教育、繼續教育、研究生教育、復合型的音樂教育為突破,努力培養更多更好的符合社會需要的音樂教育優秀人才;
5、在強調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突出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6、發揮優勢和特點,加大對外交流合作,培養和造就既能吸收改造各國優秀文化成果,又能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新型人才。
二、高師音樂教育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
廣西藝術學院音樂教育專業,其前身為藝術師范系的音樂師范專業,32年來為國家培養了數千名音樂師范人才,取得很大的成績。面對國內外音樂教育的新形勢,經過社會調查和到兄弟院??疾鞂W習,我們對培養目標重新進行科學的定位:即能上好講臺、多能一專、先博而后深,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學校音樂師資、社會教育機構師資以及為音樂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層次培養后備人才。我們不僅應當要求他們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過硬的專業知識和能力,牢固樹立以素質教育為根本的教育觀念,正確認識和把握學校音樂課程的性質、價值和培養目標,能深入地理解音樂課程的基本理念,而且還應當要求他們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審美能力、教育實踐能力,一定的創新能力和綜合能力等全面的素質。
培養目標緊扣“以人為本”的宗旨,教育教學是為了學生的一切學習,為了一切學生(面向全體)的學習,突出“人本主義”。
三、高師音樂教育專業課程結構改革的思路——重新整合為與培養目標和規格相適應的課程體系
培養目標的定位決定了學科課程設置及課程結構的思路??佳辛藝鴥韧飧邘熞艚痰淖钚聞討B,結合我院教學實際,我們提出了一個"深大高新寬全大課堂"的理念:
“深”——深厚的基礎;
“大”——大量的信息;
“高”——較高的實踐能力訓練;
“新”——新的藝術視野;
“寬”——拓寬的專業口徑;
“全”——全方位的知識、全面素質的培養。
(一)探索有別于傳統音樂學校的音樂教育專業的課程體系
客觀來說,過去一個時期,由于對高師音樂教育專業培養目標不夠明確,至使我們的專業課程教學出現過一些失誤。我們發現,在教學上承襲和借鑒的基本上是普通音樂學院式音樂表演專業的一整套教學思想、內容、方法、質量觀及評估機制,音樂技術課則長期沿襲傳統“一對一”個別技能訓練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雖對音樂理論、知識與技能訓練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音樂教育專業與音樂表演專業的培養目標不同、招生入學選才的取向也不一致,沿用這一模式,就容易將音樂教育專業的教育教學變成了低水平地重復傳統音樂學院專業培養模式了,這十分不可取。眾所周知,音樂學院培養的主要是上好舞臺的音樂表演人才和音樂創作人才,而音教專業則是培養上好講臺的音樂師資,目標不一致,教育教學就必須突出各自的特點,因此音樂教育專業只能是吸取傳統音樂學院教學模式中有利于發展音樂教育專業的東西,而不能全盤照搬。
(二)整合與培養目標、規格和教育教學規律相適應的課程體系
我們認為,一名合格的高師音樂本科畢業生,從專業學習的角度來看,除必備的專業理論知識外,必須大大加強他們的實踐能力——動口、動手、動體的能力。因此根據國家教委《關于改革與發展藝術師范教育的若干意見》及《關于下發高等師范??贫曛?三年制)音樂(美術)專業學科課程方案(試行)的通知》精神,參照文化部印發的《全國高等藝術院校本科專業教學方案》,尤其是2001年國家教育部頒布了基礎教育音樂的《音樂課程標準》之后,對應新的標準提出的教育教學新的理念、新課程的目標、新的教材、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評估要求,并結合我院實際情況,重新整合課程體系,設置了兩大類課程:
第一大類是國家教育部規定的公共文化課;
第二大類是專業課程,并將專業課程的結構分為四大板塊:
1、音樂基礎理論及音樂創作、鑒賞知識板塊:基本樂理、視唱練耳、基礎和聲、歌曲作法、曲式與作品分析、配器常識(含小樂隊編配)、中外音樂史、音樂名著欣賞、民族民間音樂概論、電腦音樂制作等。
2、聲樂演唱知識與技能板塊:聲樂(集體課、小組課、個別課相結合)、合唱與指揮等。
3、鍵盤演奏知識與技能板塊:鋼琴、手風琴、電子琴演奏、鋼琴伴奏編配(含即興伴奏)。
4、音樂教育理論與藝術實踐板塊:教育學、心理學、中學音樂教育法、舞蹈、美術常識、藝術實踐、教育實習、畢業論文寫作等。
此外,為使學生的專長得到進一步發揮,知識面得到拓寬,還將選修課程逐步擴大到100余門,開設了作曲、音樂史論、音樂教育理論、音樂文學、各種器樂演奏、美術常識等選修課和有關講座。
四、突出師范性——多能一專、全面發展。
我們認為突出師范性,首先必須要大力夯實高師音樂教育專業課程的四大基礎:
1、公共文化課的基礎;
2、專業理論課的基礎;
3、專業技能課的基礎;
4、音樂教育理論課的基礎。
高等師范教育的特點決定于其培養人才的職業定向性,其他教育教學的理念必須體現以人為本。作為教學單位,我們培養出可以迅速勝任教師職業的音樂師范生,既滿足了國家對教師的急需,也確立了自身在社會上的專業形象——師范性的形象。師范性應該是師范教育最具本質、最具特性的東西,它既遵循藝術師范教育學科的內在規律,又與師范的培養目標緊緊相扣,從學科建立到課程設置,從教育指導思想到教學管理,從授課方式到教學內容,從教學方法到教材使用、到實踐環節等,都應是全面的、系統的、科學的、有別于其他學科特點的教育體系,在每門課的施教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而教學法則是貫穿教與學的主線,明明白白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學什么、怎樣學、如何教”。一句話,高師音樂教育的一切應著眼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并服務于基礎教育的素質教育,才是最大的師范性。因此高師音樂專業的教育體系必然只能是多能一專、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系。就此,全院領導、教師逐步達成了共識:明確培養目標,突出師范性。
五、拓寬高師音樂教育專業課程的口徑
時代和社會的發展需求復合型人才。因為科學技術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綜合,每種社會職能也無不交叉涉及多種領域的業務,勢必要求人才的知識能力結構復合化。我們要求學生按前面培養目標努力做到“多能一專、先博而后深”。
所謂“多能”是在專業知識的范圍內,力求專業基礎理論和知識扎實、全面及求得知識能力結構的多樣化,以利于增強人才的靈活性、適應性;在“多能”的基礎上讓學生選擇一個課程作為提高與發展的專長方向,以滿足音樂教學各種工作崗位的需要,也利于發揮人才自身的特長?!岸嗄芤粚!毙腿瞬艅t蘊集了無可估量的能量,將大大推進整個音教事業的發展。
我院在拓寬師范生業務口徑的途徑有,如:
1、增設電腦音樂基礎課程,講授電腦音樂制作技術及課件制作知識等;
2、在音樂教育學課程增加國家音樂課程標準等最新內容的講授;
3、擴大選修課,除傳統選修課聲樂、鋼琴、電子琴、手風琴、民樂、作曲理論、舞蹈等課程以外,增設教師口語、播音與主持、音樂鑒賞等一百多門選修課程,大大地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增強學生學習的目的性和實用性。版權所有
六、提高師資隊伍素質與水平是高師音樂教育課程改革重要條件
1、認真學習“新課標”,明確高師音樂教育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高師音樂教育的教學目標,就是為基礎音樂教育服務,即為基礎音樂教育培養合格的師資。《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課標》)的出臺,給高師音樂教育的改革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作為基礎音樂教育師資的“搖籃”,其教育教學改革的成敗,不僅直接影響到《課標》的實施,而且也關系到本身的生存和發展。然而,要使學生日后服務于基礎教育,教師就首先要立足為基礎教育服務,因此我們認為要求教師學習貫徹新課標的新理念新要求新做法是十分必要的。
在學習中,我們的老師充分認識到《課標》所闡述的十個新的基本理念,更是從“以人為本”的觀念出發,在不同的層面和側面上,均體現出鮮明的人文精神:
培養學生美好情操和健全人格——以音樂審美為核心;
發展學生音樂興趣,終生享受音樂——以興趣愛好為動力;
使每一個學生音樂潛能得到開發并從音樂中受益——面向全體學生;
讓每一個學生運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注重個性發展;
增強學生表現音樂的自信心——重視音樂實踐;
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想象力——鼓勵音樂創造;
開闊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提倡學科綜合;
增進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弘揚民族音樂;
使學生樹立平等的多元文化價值觀——理解多元文化;
讓學生有健康的心理承受能力——完善評價機制。
新課程給音樂教育最根本的變化將是學生音樂學習方式的變化,這一點,也正是音樂課程改革所追求的主要目標之一。明確要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影響,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強調學科的綜合性,加強課程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課程評價要發揮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21世紀是一個“知識化時代”和“學習化時代”,音樂教育工作者的重心,不再是教給學習者固定的知識,而是轉向塑造學習者新型的自由人格,音樂教育的根本任務是使學生學會如何學習,如何感受鑒賞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終生熱愛音樂,在音樂學習過程中學會如何與他人共同生活以及學會如何生存。近十幾年來,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的變化和發展呈現出多姿多彩的可喜局面,體現了21世紀音樂教育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版權所有
2、加強師資隊伍和學科人才建設也是我院一項非常重要的措施。我們采取的辦法是:
(1)“走出去,請進來”,積極開展對外學術交流,學習借鑒兄弟院校先進教改經驗,改進我院教學管理。通過派員赴美、加、日、俄、越、泰等國和港澳臺地區訪問、交流和演出,邀請美國朱利亞音樂學院、伊斯曼音樂學院、波蘭音樂學院肖邦鋼琴學院等中外著名專家教授來院講學,以及舉辦“樂器演示會”等活動使師生們開拓了藝術視野,學到國內外許多新的音樂知識及新信息。
(2)注重業務學習和提高,不斷更新知識結構。連年派出部分教師分赴美國、俄羅斯等國家的著名音樂院校進行學習、訪問、交流,或赴北京、上海的重點音樂院校學習進修。并且由院領導帶頭率全院共有20余位中青年教師參加“音樂學碩士研究生主要課程研修班”學習并已順利結業。此外,部分青年教師已考上碩士研究生,另有一批青年教師積極地就讀在職研究生,形成全院重新學習充電提高業務水平的良好風氣。
七、高師音樂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成果
我院經過幾年來教育教學的改革,并已初見成效。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強調音樂師范生應練好“音樂書法”——即樂譜書寫的基本功,并在新生的《樂理》課及畢業班的《配器常識》課上加以嚴格要求,同時充分發揮《配器常識》課綜合性、實用性、創造性較強的特點,使這門課成為提高學生的音樂視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能解決實際應用的課程。
(二)
改革音樂學院式的視唱練耳教學探索有師范特色的視唱練耳教學路子。建立視唱分級教材及分級考試制度,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保證全體學生按教學大綱完成學習任務的基礎上,讓部分學有余力以及有興趣繼續學習視唱的學生能向更高級別層次邁進;運用固定調唱名與首調唱名法并用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視唱的熟練程度和賀御能力得以提高,這些均大大提高了視唱練耳課的教學質量和水平。
(三)改革《中國音樂史》、《外國音樂史》、《民族民間音樂概論》三門史論課的授課方式,由原來的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方式,改為教師課堂授課與指導學生自學并舉方式,教師隔周上課講授本課主要內容,并列出參考書目及布置課后作業、論文題,指導學生自學,使學生學會更充分地利用圖書館、欣賞室等的各種信息、資料,大大提高了學生對這三門課的參與意識和自學能力。
(四)在鍵盤樂器的教學中,采取了小組課、集體課與個別課相結合的授課方式,改變了原來鋼琴、手風琴課單純“一對一”式的授課辦法。學生在集體課或小組課上,不但能互相觀摩學習,學到了演奏技巧,還學到了如何教學的方法。由于在集體課中運用了先進的數碼電鋼琴教學系統進行教學,其教學效果優于個別課的授課方式。鋼琴課還準備在2004新學年啟用分級教程教材。
(五)加大對音樂教學的投入,早在1991年建立了全國高校中最早的電鋼琴教學系統,后又相繼增建了電子琴教室、midi教室、教學錄音工作室等。
(六)應對基礎教育的需求,將電子琴課納入了必修課,還提出并推行“手風琴與電子琴同步教學”的課題,大膽進行相關教學實踐,使學生在這些健盤樂器的學習上融匯貫通,大大提升了教學質量,很受學生歡迎,他們這方面的能力受到用人單位歡迎和好評。
(七)將原有的鋼琴、和聲、鋼琴伴奏編配幾門課三門課程串起來成為一個大的課程組合,將這些課程的教師組成課題組,根據這幾門課的最終要求來設計教學指導思想、教學計劃、教學方式:鋼琴(演奏、歌曲伴奏及一些簡單規范的鍵盤和聲彈奏訓練相結合)——和聲(和聲知識與規律、習題、作品應用的分析與鍵盤和聲彈奏訓練相結合)——鋼琴伴奏編配(加強鋼琴伴奏織體音型的移調訓練、伴奏編寫、即興伴奏配彈等)。加強學生理論基礎知識的同時,也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動手和實踐能力。
(八)及時將《電腦音樂基礎》作為必修課。我們充分認識到,在21世紀,主導知識經濟的必將是以計算機為代表的高新技術?!坝嬎銠C是打開21世紀大門的金鑰匙”這一理念已成為人們的共識。計算機作為最基礎、最前沿、發展最快的學科和專業,是當今迅猛發展的信息科技中的核心,它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普及?!半娔X音樂制作技術是打開新世紀音樂殿堂大門的金鑰匙”的理念同樣地也正在被越來越多的音樂人士所接受,應對基礎教育的要求,順應這一發展趨勢,學習計算機,學習電腦音樂制作技術就成了高等音樂教育教學的需要和必然。早在2000年,我院便為全體學生開設了《電腦音樂基礎》的課程,使廣大學生能盡快地結合計算機的基本操作來進行電腦音樂制作技術的學習。進而學習和掌握音樂教學課件的制作、開發和應用,收到非常好的效果。許多學生在畢業實習就制作和應用音樂課件進行教學,受到學生及用人單位歡迎和好評。
(九)聲樂課改變以往套用音樂學院聲樂專業一對一個別課的授課方法,進行了集體課——小組課——個別課相結合的辦法的嘗試。努力將教學法貫穿于整個課程當中。
(十)舞蹈課得到了重視與加強;增加了課時;設立了側重舞蹈的選修;教學內容中還增加了校園小歌舞編排等方面的實用技能學習。
(十一)2001年開始至今,在《音樂教育學》的課堂上組織全院學生學習貫徹國家音樂課程標準,了解最新的音樂教育理念、了解新課程音樂標準的音樂鑒賞與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四個領域的教學方法,并從新的角度認識音樂教育的功能、目標,音樂教學原則、音樂課程理論、音樂教學藝術、音樂教學(含教育實習)指導策略、現代音樂教學技術、音樂教師的知識結構與培養措施、音樂教育研究、國外著名音樂教育體系運用等。使全院學生注重國家新音樂課程標準頒發后新的教育觀念與教學方法的創新。密切聯系了我國和我區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最新教改實際,并實踐于教育實習中,有助于培養音樂師范生成為新型的合格音樂教師。
(十二)大力加強藝術實踐,將藝術實踐作為一門必修課列入教學計劃中,并進行考核和量化評分。藝術實踐的方式主要有三種:
1、下鄉采風及創作實踐。廣西地處少數民族地區,每年3月,是少數民族民俗藝術活動較多的時期,我院堅持安排二年級學生下鄉采風,同時就地搞當地學校藝術教育狀況調查活動,對學生進行直觀的民族音樂藝術教育,讓他們了解基礎教育實際情況,大大增強他們學習民族文化藝術的興趣和堅定他們從事音樂教育專業的決心,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同時激發了他們運用所學知識結合采風的感受,創作了許多音樂作品,有的獲全國音樂比賽獲獎,有的在全國音樂刊物發表,更多的是自己的匯報音樂會上演,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創作實踐,學生們反映了這些活動是“終生難忘、終生受益”
2、組織文藝活動及登臺演出實踐。如每年舉辦的音樂教育專業技能五項全能(即演唱、演奏、舞蹈、講演、板書)大賽、校園文化藝術節、“藝苑杯”聲樂大賽、詩歌朗誦、大學生口才及講演比賽等;還有每學年的教學匯報音樂會、作品音樂會和音樂舞蹈晚會等。讓學生有許多機會來展現他們的藝術才華。
3、積極組織我系學生參與社會的藝術實踐活動,為學生畢業后能更快地適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我院學生節目曾獲教育部舉辦的大學生藝術節二等獎、三等獎多項,學生合唱團多次獲全廣西合唱比賽特等獎,并榮獲廣西區教育廳頒發“廣西大學生愛樂合唱團”稱號
(十三)多元的音樂教育實習方式。我院從以下三方面來進行探索與改革:
1、定點實習。加強音樂教育實習基地的建設,已建一批實習基地學校:如有柳州三中、廣西壯文學校、邕寧高中、邕寧職業高中、南寧第一職業高中、南寧地區第一師范學校等。
2、學生分散實習,教師帶頭指導實習。采用了讓學生回原生源地實習的辦法。接納我院實習生的各級學校已達200余所,使實習生有更多機會在教學能力、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組織課外活動能力、班主任工作能力等得到充分的鍛煉與提高。同時為畢業生進行畢業“雙向選擇”提前作了準備,增強了我院與社會各界溝通聯系的機會,使畢業生就業途徑更多,渠道更通暢,擴大了學院在社會的影響,生源得到擴大。
3、抓好實習準備工作。為使實習生能在畢業學年分散到全區各地實習,獨立地進行實習工作,我們抓好了教育見習環節。帶領學生到學院所在地——南寧市有關學校聽課、評課、參加課外音樂活動的輔導。并在教育實習前一學期,根據音樂教育內容(樂理、聲樂、欣賞等)逐項進行試教、試講,以取得教學的體驗,學會分析教材、備課、上課、評課、總結等環節。為他們進行下學期的教育實習打下基礎。我院教師還承擔省級教育教學科研課題——《音樂師范生教育實際指導策略》,獲得的成果很好地直接指導了學生的教育實習工作。
(十四)緊抓畢業論文寫作環節。蔡世賢院長、陳玉丹教授一起經過兩年多時間開設系列的講座和積累,完成了近七萬字的《音樂教育專業畢業論文寫作指導》的書稿,并積累了較為豐富的題庫,以指導學生通過論文寫作,提高音樂師范生的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調研的能力、查閱報刊、文獻資料的能力和充分利用全方位的資訊的能力。
(十五)2002—2003年,本著適應社會發展、社會需求、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原則,對我院課程銜接進行了較大的改變,使之更合理更有利于學科知識與能力教學的銜接。
1、舞蹈普修課調至一、二年級上課,舞蹈條件及基礎較好的學生三、四年級可以繼續選修舞蹈課,這樣,使學生有了更充分的時間學習舞蹈基本技能,同時有機會將學習的內容融會貫通,應用到實踐中。
2、《鋼琴伴奏編配》課安排在本科第三學年,??圃诘诙W年開設,比原來提早了一年開設,保證了學生鋼琴學習的延續性和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
3、《教師口語》課由原來在第三學年開調在了第一學年上,以保證我們廣西少數民族部分學生克服語音不準的問題。
4、將原在最后學期安排的大部分課程分布到前面其他幾個學期進行,一改畢業班最后一個學期安排的課程內容較多的情況,讓學生能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教學實習、畢業論文的撰寫或找工作,做好準備迎接社會的挑選。
(十六)為了應對社會對人才需求方向的變化,拓寬辦學思路。增加了音樂學(音樂教育)新的專業方向:電腦音樂制作專業方向、舞蹈教育專業方向。
(十七)《視唱練耳》、《樂理》、《曲式分析》、《和聲》、《中國音樂史》、《音樂教育理論》等課程,將最適應教學需要的教材應用到教學當中。
(十八)改革招生考試。招生確保規模擴大和生源質量兩方面的需要。1996年始,我院積極承辦廣西高校藝術類專業統考工作,改過去各院校分散招生為全區(省)性的統考,貫徹執行寬口徑、重基礎、重素質的選拔性考試,考試的內容、形式和評分辦法、評分標準都有統一的要求和規定,使考試走向標準化、規模化、科學化。統考成績在區(省)屬院校同類專業中通用,改變了一校一考,報多校必多考的狀況,有利于考生公平競爭;有利于學校公正選拔,有利于合理利用生源,提高音樂專業新生的整體質量,并有利于減輕考生的負擔,深受學生及家長歡迎,產生了很好的社會效益。
結束語
綜上所述,廣西藝術學院音樂教育學院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堅持了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服務于基礎教育,堅持了應對社會需求,堅持了多能一專、先博后深、全面發展的培養目標,堅持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了突出師范性,堅持學習借鑒傳統音樂學院式的音樂教育體系而有所突破創新……。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路子是正確的,成績是可喜的。然而,時代在不斷前進。應該看到,雖然在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培養21世紀高素質人才新的偉大工程等方面,高等師范音樂教育同樣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前者也向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高師音樂專業課程教學的改革不僅勢在必行,更需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地深化,不斷探索并形成有中國特色符合新時代要求的高等音樂教育專業教學體系。
我以為,改革和與時俱進地發展,是我們高等音樂教育專業永恒的課題。有志者共同努力吧!
注:1、參考書目:
①《國家音樂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2001年5月。
②《面向21世紀教育目標研討會報告》潘懋元著。
③《在高師音樂教育中突出師范性,探索新的面向21世紀的教學體系》
蔡世賢吳遠雄合著
“卓越”幼兒園教師的內涵,是卓越的學識素養,更是卓越的從教精神;是卓越的專業基礎,更是卓越的實踐能力。我們提出“尚師德、厚基礎、強能力、重融合”的人才培養指導思想,以達到國家對卓越幼兒園教師的要求。尚師德:追求高尚師德。師德是從教的基礎。良好師德是合格幼兒園教師的基本要求,而高尚師德則是卓越幼兒園教師的首要條件。尤其是在當前社會“虐童”事件時有發生的背景下,強調教師的師德更顯緊迫和嚴峻。由于幼兒園教育對象的特殊性,幼兒園教師的師德具有更豐富的內涵和更高的要求。從信念層面來看,需要有篤實的專業信仰、務實的專業精神、樸實的專業態度;從情感層面來看,需要愛幼兒、愛幼教,對幼兒教育事業有熱情、有責任、有理想;從行為層面來看,需要踐行關愛幼兒,尊重幼兒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幼兒園教師的培養,首要的任務就是師德教育,不僅要在平時有機滲透師德教育內容,更要通過相關的課程設置將其顯性化。厚基礎:強調寬厚基礎。幼兒園教育的內容從知識深度上看具有啟蒙性,而從知識范圍上看又具有廣泛性和綜合性。幼兒園教師的工作不同于中小學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全科與整合,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提倡圍繞幼兒的生活經驗,通過統整性的學習活動,促進幼兒各個領域的發展。顯然,幼兒園教育需要的是全科型教師而非分科型教師。這就決定了幼兒園教師的知識結構具有廣而全的特點,不僅要有基本的藝體技能,還要有堅實的專業素養;不僅要有教育理論素養,還要有寬厚的人文科學素養。傳統培養模式中那種重藝體技能、輕教育理論素養和人文科學素養的做法不能勝任卓越教師培養的要求。只有做到厚基礎,才能厚積薄發、深入淺出。強能力:提升多元能力,重視研究能力。幼兒教育的工作不是看護幼兒,幼兒園教師的專業能力,也不僅是會唱歌、跳舞、講故事。幼兒教育的對象處在生理、心理迅速發展的時期,他們的發展水平、學習特點與其后的小學、中學階段有明顯的差別。這決定了幼兒園教育更需研究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園的一切教育工作均需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因此,幼兒園教師最基本的能力,就是了解幼兒、教育幼兒的能力。首先,幼兒園教師需要有研究能力,成為研究型的教師。通過研究幼兒的學習與發展特點,研究有效支持和促進幼兒發展的方法、策略,只有這樣才能將自身的教育實踐真正建立在研究證據的基礎上。其次,幼兒園教師需要有教育教學能力,成為有實踐智慧的教師。要能將理論、觀念、研究證據轉化為實踐操作策略,從教育實際出發,設計和組織教育活動,實施班級管理,溝通家園關系。第三,幼兒園教師還需要具有自我發展能力,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教師。不僅要能實踐,還能對實踐進行反思;不僅關注自身的實踐,還能與同行進行合作與交流。在反思和合作的基礎上,不斷總結經驗、提升經驗,實現專業能力的持續發展。重融合:注重多維融合。幼兒教育是關系到個體和人類未來的實踐,哲學、社會學、文化學、心理學乃至腦科學等各個學科的發展都有可能對幼兒教育產生深刻影響。當代中國處在社會文化急劇轉型的時期,中西文化價值觀念激烈碰撞,各種教育理論和觀點百花齊放,這些對幼兒園教師素質以及幼兒園教師培養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重融合的思想,就是不僅要使未來教師具有多方面的知識素養基礎,更要具有融合和開放的態度。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多學科的融合。在教師培養中體現多學科的融通與互滲,幫助學生將多學科的視野融會貫通,并將其轉化為對教育實踐的影響力。其次是中西視野的融合。既要向學生介紹國際研究前沿的新理論、新進展,也要讓學生了解中國本土的幼兒教育家和幼兒教育思想,在貫通中西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理解。第三是理論與實踐的融合。要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融會貫通,學以致用。既要讓學生接觸與了解理論的多樣性,更要讓學生體會與認識到實踐的復雜性和生動性,避免紙上談兵。
二、卓越幼兒園教師培養具體目標
根據“尚師德、厚基礎、強能力、重融合”的人才培養指導思想,同時秉承兒童教育家、南京師大學前教育系第一任系主任陳鶴琴先生開創的研究精神和實踐精神,本專業設定人才培養的目標是素養全面、學識寬廣、有持續發展潛力并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研究型幼兒園教師。既是有理想、有信念、有理論,也是基礎實、善實踐、留得住、干得好、能引領的研究型幼兒園教師。以“研究性”和“實踐性”為核心,構建了卓越幼兒園教師培養的目標體系。
(一)具有高尚師德
研究兒童、了解幼教是師德培養的起點。通過參與幼兒教育的研究與實踐,學生應能:
1.熱愛兒童,對兒童和幼教抱有研究的精神和態度;
2.熱愛并享受幼兒教育工作,愿意終身從事幼兒教育事業;
3.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
(二)具有全面的藝術、人文和科學素養,并能運用于幼兒教育實踐工作中
藝術、人文和科學素養作為卓越幼兒園教師的基本素養,既是一種個人素質,也是教育實踐的保證。學生應能:
1.具備基本的美術、音樂、鋼琴、舞蹈等藝術能力和素養,并運用于幼兒園藝術教育實踐中;
2.具備全面的人文和科學素養,興趣廣泛,知識面廣。
(三)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論專業素養,以及幼兒園教育教學實踐能力
教育學科基礎知識是學生專業素養的基礎。它既為學生進一步深入學習教育理論打下堅實基礎,同時也是學生從事幼兒園教育實踐的理論支撐。學生應能:
1.掌握教育學科基礎知識和學前教育專業基礎知識;
2.具備初步的教育理論素養和理論興趣;
.具備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組織和評價能力,勝任幼兒園各項教育工作。
(四)具有基本的幼兒教育研究素養,以及開展教育教學實踐研究的能力
幼兒教育研究方法的初步訓練,既為學生進一步從事學術性學習打下必要基礎,也是研究型幼兒園教師必備的能力。學生應能:
1.初步掌握幼兒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獨立開展畢業論文研究;
2.初步形成對幼兒教育實踐問題的敏感性,以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專業品牌打造綜合措施
1.把專業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培養愛幼兒、愛幼教、具有“鶴琴式”研究精神的卓越幼教人
通過《專業入門指導》《陳鶴琴與中國幼教》等課程,讓學生了解南師幼教的歷史與傳統,了解幼兒教育對人生發展的意義,了解中國幼教對世界文明進步的貢獻。學生從接到錄取通知書開始,第一個任務就是閱讀陳鶴琴先生的著作。要用老一代南師幼教人的專業、敬業、樂業、創業的精神,激發學生對幼教專業的熱情。通過我系教師的言傳身教,把老師們對工作的熱情、對學生的熱愛、對研究的執著傳遞給學生。我系擁有江蘇省“巾幗文明崗”、江蘇省優秀黨支部等稱號,是一支凝聚力強的隊伍。要通過師生互動的活動,積極向學生傳遞正能量。通過豐富的實踐類課程,讓學生廣泛接觸幼兒、接觸幼教,在實踐中體驗到與幼兒相處、從事幼教工作的快樂。
2.以寬厚的知識素養為基礎,培養具有發展潛力的專業教師
在課程設置上,通過公共課程、博雅課程、藝術課程等基礎素養類課程,培養學生基本的政治觀念、信息技術素養、人文科學素養、藝術素養等,增強學生發展的后勁。利用現有的院級“學業發展中心”,發展學生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素質。學業中心可供學生擴展知識提升能力的途徑包括:
(1)學涯室:設有學業設計室、職業探究室、舒心交流室和樹德工作室等不同的工作室。
(2)技能坊:主要設計了書法技能、演講與朗誦技能、舞蹈技能、信息化技能、手工坊等學生綜合素質養成活動,每個學生可以參與多個工作坊。
(3)實踐園:組織各類社會性調研活動,分層次的實踐訓練項目,跨專業專題訓練項目,面向各類教育機構的社會性學習活動。
(4)學術苑:組織各領域專家主講的教苑講壇,以學生自己為主的教苑沙龍,開辦學生自己的雜志《教育家》。此外,各類學生社團,組織讀書會、理論沙龍、工作坊,拓寬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對于具有學術潛能和進一步深造需求的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科拓展課程,使其接觸學術研究的前沿。
3.提升學生的多元能力,培養以研究能力為核心、理論與實踐并重的研究型教師
論文摘要:通過對高師本科小學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現狀的分析與思考,發現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對實踐教學認識及定位的偏頗;課程設置不合理;支持系統不健全等。在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方面進行了全面而有益的探索,創新實踐教學對策,形成了一套有別于傳統師范的更為科學合理、更具實踐性和發展性、更符合小學教育專業特點的特色實踐教學模式。
在中國,高師本科小學教育專業自1998年始,由南京師范大學首創開辦本科層次師資培養。至今在全國共有百余所高校設置了小學教育專業。雖然它已走過十來年的建設歷程,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在小學教育納入到高師教育體系后,該專業的人才培養、課程設置等方面仍處于探索階段。在本科層次的小學教育專業中,人們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師范性”處于下風,實踐教學處于次要地位,對實踐教學的理解也存在偏頗,在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的設置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找出創新實踐教學模式的主要對策,對今后高師本科小學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的發展及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實踐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對實踐教學認識及定位的偏頗
關于教師的實踐能力培養,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教育實踐就是實踐教學。事實上,實踐教學不是簡單的操作練習、技能訓練,也不僅指教育見習、實習。實踐教學與教育實踐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教育實踐是實踐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實踐教學所包含的內容則更加廣泛。實踐教學是相對于理論教學而言的,二者是教師教育中師范性培養的重要組成。實踐教學的對象是師范生,而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實踐教學就是實踐學習。
(二)實踐教學課程設置不合理
1.課時數有限,且安排不合理。目前,實踐教學的課時數在高師教育中的比重十分有限。課程比例失調使得師范生整體的專業素質出現缺口,普遍表現為只掌握理論,而教學實踐技能較差。而僅有的教育見習、實習,時間和次數也十分有限,每次時間短且安排分散,學生往往學不到什么實踐就結束了,實踐教學成了鑲嵌在其他課程中的點綴。對于最后一次時間較長的畢業實習,很多學生也因為面臨找工作而使實習得不到保證。在四年的學習中,真正的實踐教學課時數嚴重不足。
2.課程形式、內容較為單一。在現有的實踐教學中,實踐教學被簡單地認為教育實踐,而教育實踐又被簡單地認為教育見習、實習,任務只限于課堂教學和班主任工作,而對于教師科研、家訪、教育行政、教育調查、教研活動等針對小學教師培養特色來設計和加工的成分被極大地忽視了。實踐教學形式和內容單一,使得師范生無法掌握全面的教師教育技能,教師的實踐能力、科研能力及創新能力都受到影響。
(三)實踐教學支撐系統不夠健全
1.實踐教學“無處去”。除了校內實踐教學活動外,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主要是在實踐基地小學。而學生要獲得關于小學的全面體驗,這就必然要注意實踐基地的選取和開發。目前,實踐基地普遍較少,類型單一且沒有建立密切的聯系,這都不利于實踐教學的開展,出現了實踐“無處去”的現象且實踐活動很難深入。
2.實踐教學“無人教”。很多時候,學生在實踐基地的實踐活動都是孤軍奮戰,雖然高校和小學都安排了指導教師,但沒有真正發揮指導的作用,出現了實踐教學 “無人教”的現象。一方面,高校的指導教師要忙于教學及科研工作,基本沒有時間到實習學校指導學生實踐;另一方面,雖然實習學校都會為每一名實習生安排專門的指導教師,但由于這些教師大多忙于備課、教學、管理班級等,實習生得到的指導也是十分有限的。
二、創新實踐教學的主要對策
(一)更新觀念,構建實踐教學體系
實踐教學是高師教育和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踐教學,不僅要使學生受到教育及教學工作的鍛煉,加深對專業基礎知識和教育理論知識的理解,而且要培養他們從事教育工作的優良品德和教師的職業技能,為將來從事教師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在廣泛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重新審視并創新了實踐教學,在傳統教育見習、實習、畢業論文等實踐教學環節的基礎上,確立了校內與校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大實踐全程教學觀;增加了綜合實踐、專業技能訓練與測試、模擬教學等實踐教學環節;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由綜合實踐-實驗教學-技能訓練-教育見習、實習-課題研究五個環節組成的實踐教學模式。同時,體現了全程性——實踐教學四年不斷線;階段性——五個環節分成五個相對獨立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有相應的時間保證和階段目標、定位、內容、要求、指導、管理及考核;完整性——五個環節都是相對獨立的一塊,但它們相互間有內在聯系,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遞進性——五個環節依次排序,有前后順序關系,使實踐教學由淺入深,逐步推進。同時,這種實踐教學模式具有以下三個明顯的特點:(1)從教能力訓練模擬化。通過微格教學培訓和強化實踐訓練兩個途徑,讓學生掌握多種教學技能,提高學生的從教能力。(2)教師角色體驗全程化。將教育見習、實習安排全程化,四年不斷線,要求學生長期與實踐教學基地教師結對,參與實踐基地的教學研究活動,形成見習-實習-研習一體化的教育實踐模式。(3)專業技能訓練項目化。在人才培養方案中設置“教師職業技能訓練測試項目”,實施“教師職業技能考證制度”。
(二)創新形式,豐富實踐教學內容
1.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對能力培養具有獨特的價值。在調研中,許多小學校長有這樣一個共識,如今小學非常缺乏活動課程教師,小學教師指導學生開展專題性的德育活動、科技活動、文體活動、勞技活動等方面的能力非常缺乏??梢?,高師強化活動課程,不僅對學生專業能力和創造能力培養極為重要,而且為他們提高日后到小學開設活動課的能力也是非常有利的。
2.開設藝術實踐課程。藝術素養在現代小學教師的培養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小學教師的勞動充滿創新性,對藝術修養要求很高。很多優秀的小學教師教育教學之所以能給人以美的享受,深深地吸引學生,就得益于他們良好的藝術素養。所以在高師增強藝術實踐課程既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要,更能滿足小學生對藝術教育的強烈期盼。
3.開發學校隱性課程。充分發揮隱性課程對學生能力培養的積極作用。倡導學生在學校的各種社團文化活動尤其是專業性活動的組織、運行過程中,在生活、學習環境的建設過程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組織、交際、協調、創業、具體操作等方面能力。
(三)設置項目,形成實踐教學特色
為實現小學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保證質量,確保學生具有廣博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掌握先進的現代教育理論,必須使學生練就扎實、有效的教師職業技能。為此,在廣泛調研、論證及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在高師本科小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設置“教師職業技能訓練測試項目”,實施“教師職業技能考證制度”,把專業核心能力分解為若干專業技能測試項目,要求學生在規定的學期完成各項測試,使專業技能顯性化、專業技能訓練具體化。確定普通話、朗讀與演講、鋼筆字、粉筆字、課件制作、說課與講課、鋼琴彈唱、班隊活動為必考項目;毛筆字、應用文寫作、美術字、口令與隊列、簡筆畫、鋼琴或其他樂器、黑板報設計、書法藝術、說課、圖案或素描、舞蹈或唱歌、兒童想象畫等為選考項目。制定了考核標準,每學期統一安排考核時間,把考核結果與小學教師資格證書的取得相掛鉤。
(四)建立基地,提升實踐教學效能
為了使小學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順利實施,在農村小學、城鎮小學、市區小學、民辦小學和特殊學校等五類不同類型學校中選取部分作為實踐基地。學生從入學到畢業,定期安排到基地開展各種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從教育見習、認識性實習、規范性實習或頂崗實習到畢業實習,四年不斷線,基地成為學生了解學情、校情,領會小學教師所需要的素質要求、知識和能力結構,全面提升專業技能的舞臺。同時,充分利用基地小學的教育教學資源,要求每位學生與基地小學的教師開展“師徒結對”活動。從第二學期開始至畢業,學校將有組織、有步驟地為每位學生聯系一名基地小學的優秀教師作為校外指導老師,進行“師徒結對”活動,每位指導教師帶3—5 名學生,每學期對“師徒結對”進行考核。整個過程分為觀摩、協助、體驗、模仿、總結等五個環節。
“師徒結對”活動為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熟悉小學教育、接觸兒童提供了廣闊舞臺,它是對舊的實踐教學模式的一種創新,它強調“做中學”;強調教學技藝的模仿與培育;強調與指導教師的合作與交流;強調對所學的教育教學理論的深化與建構;強調對自己的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實踐證明,“師徒結對”活動充分體現了小學教育專業的特點,是小學教師專業化培養的一種有益嘗試。
結束語
小學教師教育納入到了高師教育體系,但目前尚處于實踐探索階段,缺乏經驗,在小學教師培養方面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何將這些問題合理解決,提出可行方案,還需不斷深入地進行探索與研究。實踐教學是小學教師培養的一部分,其發展必然依托于整個專業的發展,必須把它放在一個整體下進行研究。只有專業的各方面不斷完善、彼此促進,才能最終促進高師本科小學教育專業的發展完善,從而提高小學教師的培養水平和專業化水平。
參考文獻
[1] 倪小敏.實踐取向:職前教師教育模式和重構[J].教師教育研究,2010,(1):22.
[2] 黃俊.課程設置之于實踐的探索[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09,(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