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20: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外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教育科研論文,簡稱教育論文,它是用來進行教育科學研究描述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的文章。教育論文是學術研究的結晶,而不是一般的“收獲體會”,教育論文應有學術性,所以它是學術論文。
理解教育論文可以從兩點來把握:教育論文是探討問題、進行教育研究的一種手段,教育論文是描述科研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它的作用既表現于學術價值也表現于實踐價值,既表現于社會價值也表現于個人價值。具體來說有以下方面:
(1)通過科研論文向社會表達對所研究的教育現象的深思熟慮的觀點、意見,啟發人們關注與努力解決有關教育問題的熱情與智慧。
(2)通過科研論文與他人交流學術見解,互相爭鳴研討,促進教育學術領域的繁榮與以個人學術水平的提高。
(3)通過科研論文撰寫過程本身,提高研究者本人的綜合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這對于研究者提高整體的教育、教學能力是極其有用的。
教育論文應較系統和專門地討論與研究教育科學領域中某種現象或問題,思考和動筆都是從科學研究這個目的出發的,比一般論說文更富理論色彩和專門性。它涉及的范圍較廣,在教育科學這個遼闊的領域中,站在一定的理論高度觀察和分析有重要價值的現象和問題。它不象一般論說文那樣,可以就具體事件議論得失,評定是非。它的生命力及其價值,是在于科學研究的新成果,內容上的創新意義。它比一般論說文更強調新意(即新見解、新成果、新思想)。它主要有如下特點:
1.學術性
教育論文是學術成果的載體,是學術研究所形成的產品。它側重于對教育現象進行抽象地、概括地敘述或論證,其內容是系統性的、專門化的、因而,這種文體必然具有很強的學術性。它不是教育現象的外部直觀形態和過程,而是教育發展的內在本質和發展變化的規律。它具有深思熟慮的學術見解,但又不是偶感式的雜談或社會性議論。教育論文中,某一教育現象也不象“經驗”那樣完整、具體、形象地反映著,而是按照思維的認識規律被解剖、抽象地反映著。它致力于表現教育的本質,揭示教育的規律性。它與教育、教學經驗文章相比較,它是理論的。雖然它要取材于某一具體教育、教學活動,但不敘述其細節,只是經過提煉,“抽象地反映”并上升為理論,寫成論文。教育論文如果沒有學術性也就失去了教育論文的資格。所以,學術性是教育論文最起碼的條件。
2.科學性
教育科研的任務是要揭示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探求客觀真理,建立和豐富教育理論,使之成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指南。這就要求作者對傳統的教育思想、內容、方法,對引進的教育理論、經驗,都要采取“一分為二”的科學分析態度,都要尊重客觀事實,不能帶個人偏見,不能主觀臆斷或憑空說教。在立論上,應實際出發,從中引出切合實際的結論,即必須以《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為指導思想,論點的提出必須以切實、準確、真實的科學依據為前提;論據,要求要在周密的觀察、調查、實驗的基礎上,盡可能多地占有材料,以最充分、典型、新穎、確實有力的材料(理論材料和事實材料)作為立論的依據;論證上,應是系統的、完整的、首尾一貫的,是經過周密思考,嚴謹而富有邏輯效果的論證。它包含在內容上的充實、成熟、先進、可行;表述上的準確、明白、全面,無懈可擊,如果失去了科學性,也就不成其為教育論文。所以,我們說科學性論文的生命。
2.創造性
教育論文要求作者要有自己的獨到見解,敢于革新陳腐的教育思想、內容和方法,有創新意義。能在對教育領域的現象進行觀察、調查、分析研究的過程中,發現別人沒有發現或沒有涉及的新問題;能對別人研究過的問題采取新的角度或方法,提出具有理論意義或實用價值的新觀點或新結論;能在綜合前人研究結果(或經驗)的基礎上加工提煉,開掘新意;能在別人爭論的課題中或出現分歧的問題上進行比較分析,在弄清彼此的分歧爭鳴點的基礎上,做出與已有結論不同的結論;能用新鮮的材料(事例、數據、史實、觀察所得)來證明已證明過的問題,探索新意向;能運用中外教育領域里的最新信息資料、情報,以及教育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經驗理論、概念,增強教育論文的時代色彩或現代化意識,從而提出新思想、新觀念、新理論、新設想,探索新體系、新方法,開辟出新的改革之路,推動教育發展的新進程。所以,創造性是衡量教育論文價值大小和水平高低的主要標準。如果教育工作者沒有獨特的真知灼見,沒有創新,只有繼承,那么,教育改革也就難于深化。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體系也就是一句空話。
4.理論性
教育論文的理論性是指論文的理論色彩,即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思想,《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科學觀點和有關的政策、法規,以及教育科學理論為指導,分析研究教育現象和問題,形成有理論高度的論文。在具體表達科研成果上,要符合教育規律、教育原則的新要求;要從具體事物出發,把感性的東西,上升到理論高度來分析,做出科學的結論,做到以理服人;要在教育領域的現象和問題的探討論論證和表述的過程中,運用現代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學校教育管理學和專家對教育的論述以及專業性名詞術語、理論概念,并溶化或融合為論文的內容,使論文具有較濃的理論色彩。所以,理論性是教育論文深度的標志。但一定要深入淺出地表述復雜的科學道理;要用通俗簡明、生動形象的語言讓讀者感到平易能讀,平實易懂,使論文發揮交流、傳播、推廣科研成果的作用,進而轉化為社會生產力。
5.探索性
探索就是對尚未解決的問題,以新的觀點進行探討、尋找、搜索、求取,找到改革的突破口。沒有探索,也就沒有科研成果。因此,探索性是貫穿教育論文始終的一條紅線。即在撰寫教育論文中,對教育科研中涉及比較復雜的現象和問題,要進行多方面的思考,多層次的比較,并進行認真分析,反復研究,才有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和措施或意見和辦法;要以《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黨的教育方針為客觀指導,根據傳統教育的經驗教訓和當前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探索教育領域里我們還未明白還未掌握的教育教學規律,探索未來的教育教學到底是什么樣子,應當怎樣實現新的目標。此外,針對現實工作中暴露出來的實際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總結研究成果,這本身就是探索性工作;而正確地尋找改革的突破口,尋找論證的新角度、新方法,尋找的過程,就是探索的過程。教育論文應體現出作者的探索個性(特點),探索個性越鮮明,論文越有創造成果。所以,探索是科研的前提,也是撰寫論文的前提。
6.實用性
關鍵詞:技校 英語課堂 教學
一、技校學生現狀分析
1.我國技校生情況
目前,國家提倡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然而技工學校學生的學習情況卻不容樂觀,學生普遍存在英語基礎差、底子薄、學習積極性不高、厭學情緒嚴重等現象,雖然多年學習英語,但是聽、說能力仍僅限于入門水平。
2.海南省技校生情況
2009年開始,海南省的中等職業學校就逐步減免了學費,大部分生源主要來自農村上不起高中,或者是城市中考分數較低的學生。海南省技工類學校學生個體知識水平差距大,素質參差不齊,70%英語底子薄,有些學生還有自卑心理,總覺得自己不是學習的料,與上高中的學生存在很大的距離。技工類學校重點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無論學校還是學生都認為技校英語課可有可無,只要把專業學好了英語學不學都不重要,導致教師授課難,學生學起來也難。部分學生還深受非主流文化的影響,崇尚潮流,哈日哈韓,缺乏毅力和責任感,自覺得社會地位低,自暴自棄,價值觀模糊,人生目標不明確。其實,崇尚非主流就是他們不自信,故意偽裝成自己很強大的一個側面。
二、中外課堂教學模式和學生學習方式對比
1.中外課堂教學模式對比
美國的布盧姆掌握學習教學模式要求,在所有學生都能學好的思想指導下,以集體教學為基礎,輔之以經常及時的反饋,為學生提供個別化的幫助以及額外的學習時間,使大多數學生都能達到要求。英國的弗雷爾教學法提出,教師把課堂上獲取知識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按自己的需要、可能、意愿和興趣,去安排自己的學習。國外教師授課很多時候會采取分組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們討論,教師加以指點,從而得出課堂結論,相對比較自由、開放。
然而,傳統的中國式授課模式很多是以課堂和教材為中心,基本上都是教師一言堂、滿堂灌,不注重培養學生對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面對平淡、呆板的課堂,教師們往往是應付式地上課:有的教師習慣于“講”,不注重或不善于組織學生“練”。有的教師認為,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怕學生聽不懂、不受學生歡迎,不如用漢語方便省事,這樣的英語課就基本變成了漢語課。同時,教師授課常常會處于兩難的境地:讓學生在課堂上運用課文句型做大量的練習,由于詞匯量不夠他們常常會覺得力不從心;如果遷就學生,教師一個人就在那里唱獨角戲,課堂沉悶,學生昏昏欲睡,對所學內容難以產生興趣,教學成效較低。
2.中外學生的學習方式對比
國外的學生不死啃書,課內他們認真聽課,多與同學溝通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學習心得;課后積極參加課外活動,勞逸結合,或者半工半讀,自立自強。不難發現,外國學生學習外語進步很快,幾個月的時間就基本能與人對話。而在中國,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在學習過程中畏難情緒很重。學生們在開口講英語時,無論是句子表達還是單詞選擇,都存在一定的障礙,久而久之就逐漸對英語學習喪失了信心。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傳統的英語課堂模式不利于學生英語學習。國外教師的授課模式新穎,形式多樣,深受學生喜歡,國外學生的學習方法靈活值得我們借鑒。
三、優化技工學校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策略
好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傳授知識,而且能夠啟迪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培養學生創造性地運用英語的能力。經過多次與同行探討、課后反思、學生反饋、發放調查問卷以及深入調查研究等方式,筆者總結出了一些優化技工學校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策略。
1.教材的征訂與校本教材的研發
(1)征訂教材。好的教材就像航標。根據技校對學生的培養目標,教材應降低理論難度,加強能力培養深度。征訂的英語教材應貼近學生專業、貼切生活,盡量簡單易懂,最好是有譯文,讓學生能夠自習。
(2)研發校本教材。研發校本教材是深化課程改革的必然,也是形成技工學校品牌特色的重要措施。技校學生的知識層次不一致,征訂的教材很難適合全部學生,因此,需要有經驗的教師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總結出一套適合本校學生的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研發,有助于教師授課,也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校本教材的研發不僅可以提高教師對教材的駕馭能力和提高教師的課程意識,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校本教材的開發要突出和體現學校特色。不同學校在發展過程中,文化氛圍、學科教育都各有其特點,比如,筆者現在所任教的海南省技師學院(海南省高級技工學校)英語組的老師們就根據旅游部學生的專業特點和水平,編寫了一本《實用海南旅游英語》校本教材。該教材簡單、易懂、實用,學生好學,教師好教,備受歡迎。另外,英語組教師在編寫該教材的過程中,認真總結,深刻反思自己在教學中的優劣得失,最后大家的專業知識和能力水平都得到了提升。
2.突破傳統,創建新型課堂
(1)何謂新型課堂。課堂是一種師生情感交流,教學行為互動的場所。新型課堂是突破傳統課堂教學,采用創新的形式和方法,進行新穎的課堂組織。
(2)創辦新型課堂。只有民主、和諧的氛圍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提高他們掌握與使用英語的能力。新型課堂應該是教師擺脫滿堂灌的傳統授課模式,把“一言堂”變成“群言堂”;把學生從不會說、不敢說變成大膽說、主動說??梢圆扇》纸M學習方式,學生之間互助共同探索;也可以嘗試在教室外面或到學校的實訓車間上課,所見所聞,親身感受比老師在課堂上教的單詞、句子印象會深刻得多;還可邀請已經畢業的學生回來給學弟、學妹們講一講英語的重要性,哪些句子在工作中的使用頻率比較高等。生活化的教學,讓英語學習與生活融為一體,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有機結合起來,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增強實踐能力。
3.創新教學方法,手段多樣
教師在引導學生探求知識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要較多地運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發散學生思維,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回答問題。先生曾經說過:“我們教書,并不是像注水入瓶一樣,注滿了就算完事,最主要是引起學生讀書的興趣……”如何將呆板的英語課上得生動、活潑、妙趣橫生,在有限的時間內使學生掌握英語知識,并訓練其掌握技巧,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創新教學方法。
(1)培養學生養成英語思維的習慣。
①用英語組織教學。用英語組織教學,要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長期在這樣的語境中學生的語感自然會增強。因此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時,應盡量使用英語來完成一系列的課堂活動,包括問候、課堂指令、講解等等,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養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
②營造英語氛圍。課前的氛圍創造很重要,對語言學習者來說,良好的語言環境就像是催化劑,可以事半功倍。開始上課時,師生可以用英語作一些自由對話,像打招呼、問候、談論天氣、討論班級或學校組織的活動,在某個值日生做完Duty Report之后教師可以提一些概括性的問題或提示報告的重點,讓其他沒聽明白的學生也有所了解。每日的話題可由教師來定,可以采用對話或討論的方式來進行。
(2)備好一堂課。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備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要備教材內容,教師拿到教材后應該先吃透教材,明確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其次備學生,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水平及學習能力,把教學重點放在大多數學生身上。再次備教學過程,從學生實際出發,適當增減教學內容,設計靈活適用奏效的優良教學。最后備板書,板書是課文內容精華的體現。板書應力求簡潔凝練、言簡意賅、一目了然。
(3)巧設導入。導入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對整堂課的影響不容小視。課堂導入是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教學主題的重要環節,成功的課堂導入能夠從一開始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從而保證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設計導入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結合其英語水平,有目的性和針對性。導入環節不宜過長,一般不超過3~5分鐘,力求簡約而不簡單。如果時間過長,內容復雜,一是不能保證教師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二是容易引起學生厭煩的情趣。以下是筆者在課堂導入環節進行的一些嘗試。
①質疑設懸導入法。在教Clothing這一課時,筆者一進教室就跟學生說“I am going to a birthday party tonight,but I don’t know what to wear.Who can tell me?”。這時學生們就爭先恐后地回答:“dress,Qipao,skirt,blouse,jeans”等等。這時教師就可以把學生說的單詞列到黑板上,為接下來的新課學習生詞所用。
②簡筆畫導入法。簡筆畫具有直觀、方便、節省時間、幽默等特點,寥寥數筆便能勾畫出形形的人物、動物、花草樹木等形象,創設了情景,表達豐富的信息。如在教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的《新模式英語Ⅰ》第一課Housing時,教師先在黑板上先畫一個正方形,邊畫邊問:“What’s this?”學生會回答:“It’s a square.”然后再在正方形上面加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小煙囪,形成一個房子時再問:“What is it?Is it a square now?”學生們就會回答:“It is a house.”教師便可說:“Yes,it is a house.I live in a house. Where do you live?”由此引出新課。
③實物導入法。實物展示能給學生形象、直觀的感覺,能讓學生最快進入感知世界,感知實物的存在。通過實物,能夠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記住所學單詞。比如,在上《計算機專業英語》Recognizing Computers這篇課文時,筆者選擇在計算機機房上課,進入新課學習時便指著鼠標問,“What’s this in English?”學生們都搖著頭說,“Sorry,I don’t know.”接下來教師就讓學生們詢問身邊的伙伴,學生們紛紛指著鍵盤、顯示器、主機等討論用英語怎么說,在這種熱烈、輕松的環境中,老師就可以順勢導入今天課題的內容:“Well,it’s a mouse.Today we’ll going to learn parts of a computer.”
④音樂導入法。音樂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優美的旋律、明快的節奏、動聽的歌聲極易使學生產生愉快的心情,激發起學生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通過這種方式更能加深學生的印象。比如,在教Holiday時,筆者先教學生唱Jingle Bell 和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營造的歡快氣氛,再加以傳授圣誕節的相關知識,這樣比單純的授課效果好很多。
(4)加強訓練,擴大詞匯量。要想操縱一門語言一定要掌握一定的詞匯量。在英語學習中,大部分學生都反映最大的困難就是記不住單詞。認知英語單詞的過程是:記憶—遺忘—再記憶—再遺忘—再記憶。我們可以對學生進行如下訓練:
①詞類歸納法。在教單詞時,可以引出相關的單詞,一方面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另一方面幫助梳理舊知識。比如:
商店類:books store, food store, shoes store, clothing store
餐具類:knife,fork,plate,chopsticks
茶水類:coffee,tea,milk,water
水果類:coconut,pineapple,litchi,mango
牛排類:T-bone steak,sirloin steak,filet steak,club steak
②詞類對比法。英語中有許多詞形、詞義相近的單詞,教學過程中對詞形相近的詞進行對比對學生正確使用單詞很有好處。如form,from;advice, advise;hard, hardly;invent,invite;decide,divide;choose, choice 等許多單詞常被學生混淆,及時加以對比就可以幫助學生加深知道它們之間的差別,避免用錯、寫錯單詞。對常用的同義詞或詞組,如divide,separate;tell,say,speak,tell,talk;join,take part in;run out,run out of 等應該及時幫助學生弄清楚它們之間的異同點,以便學生在實際運用中能正確使用。
詞類拓展教學,使學生不但掌握了教材內容,還擴大了詞匯量。
(5)注重實踐,多提供口語鍛煉機會。授課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控制語速,必要時可利用手勢、表情、動作及板書等來幫助學生領會,不能滿堂灌,要讓學生在教師講授之后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實踐。
①交際性操練。提出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問題,將學生置于一個生動有趣的情境之中,如:Suppose that you are a newcomer,you have to introduce yourself to the class.How will you express yourself?
②句型操練。利用教材中常用句型要求學生對某些句子做口頭轉換,學生在掌握課文中句子的同時,也學會多種表達方式,如:Can I help you? 還可以說成May I help you?或 What can I do for you?
③看圖說話。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或課文內容向學生提供一些故事性較強的圖畫,要求學生圍繞圖中大意展開話題,各抒己見用英語說出自己的見識。由于學生的認識水平、表達能力、看問題的角度、理解程度不盡相同,所以表達結果會異彩紛呈,但值得相互借鑒。這一層討論是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真正做到用自己的語言交流思想,達到口頭運用語言的目的。
④情景模擬。情景模擬,雖然不是真的場景,但是也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筆者印象最深的就是一次上公開課,主題是:《飯店英語》Are you ready to order now?筆者選擇在學校的餐廳實訓室里上課,讓學生穿著他們的工作服,試著用英語給“客人們”模擬點餐服務,實戰演練,備受學生們歡迎,效果也是非同凡響。
⑤話題討論。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和人生經驗,制定恰當的討論話題,才能使所有學生都敢于發言、樂于發言,提高討論活動的參與面。比如:What will you do to relax yourself?學生們會對于這個討論話題充分思考和發揮, 以后也會記憶猶新。話題討論不僅加強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而且能讓學生面對寫作文不再犯難。經常討論話題, 他們會很輕松地洋洋灑灑地完成作文部分。
(6)趣味教學調節氣氛。用游戲競賽的形式來組織教學,課堂氣氛會比較活躍,是學生喜歡的一種教學手段。有時候在上課過程中,筆者發現大部分學生專注力不夠集中時,就會采取游戲競賽的方式來調節課堂氣氛,比如字母接龍游戲:以分組比賽的方法來進行,讓每組學生分別說一個以L開頭的單詞,且不允許重復。最后看哪組學生說得最多最快,贏的組員們會受到獎勵。學生們會認真思考,積極參加,教室里頓時活躍了起來。通過比賽,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節課堂氣氛,而且還能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是一個單詞重復記憶的方法。通過競賽,真正體現了在學習中應用,在應用中學習。
(7)適當傳授文化背景知識。英語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熟悉有關文化知識有助于語言學習。通過英語教學使學生了解國外的人文知識和社會風俗習慣,這不僅可以幫助他們學好英語,擴大視野,還有助于理解其民族文化?!币虼?,我們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介紹文化背景知識,如:西方國家的風俗習慣、神話故事、名人與歷史、時事要聞等等。例如,在講授《飯店服務英語》Taking Order這篇課文的時候,筆者給學生們介紹了國外的飲食禁忌:當給客人點餐時,如果客人問“What do you recommend?”我們就要注意對方的宗教,如果是穆斯林,就不能給客人推薦有豬肉的菜;如果是基督教徒,就不能介紹帶有動物血的菜。這樣做的目的是提供一些課本教學所需的背景知識,服務于課本教學,增加學生對西方國家的了解,開闊視野,把英語學習變得趣味化、實用化。
(8)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具等其他可利用的教學資源?,F在,靠粉筆和黑板,講臺和教室上課是我們的老傳統。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教具和多媒體。由于多媒體具有圖、文、聲并茂等特點,其信息量大、容量性大,節約了空間和時間,提高教學效率,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9)情感升華對課堂小結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美國的威廉斯創造性教學模式(知情互動教學模式)指出教育不僅要側重認知能力的培養,還要兼顧情意的發展。教育者基本都認為缺乏感情的學習不是真正的學習,情感升華會使學生對課文的印象更加深刻。在教完My Family這一課時,筆者讓學生們分角色表演,以教室為舞臺,讓同學盡情發揮,扮演不同的家庭成員,展示自己的才能。在總結時,教師問學生知不知道family還有什么其他含義?他們紛紛搖頭。然后筆者將family這個單詞拆分成一句話: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反應快的學生就會說:“oh,句子里每個單詞的首字母合起來就是family這個單詞?!惫P者就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他,然后叫學生們要經常和父母說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通過家庭關系教育學生愛自己小家的同時升華成要熱愛我們的國家,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最后,請全班學生一起大聲讀幾遍: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直到下課鈴響。本節課的作業:要求學生今天內給父母寫一封信,并打電話跟他們講: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筆者認為這種情感的共鳴會久久留在學生的心里。
(10)自由對話(Free Talk)。課文小結后如果有時間就做個Free Talk,可以談家庭或故鄉,唱英文歌,朗誦詩歌,講故事,談談周末的打算或學校組織的文體活動等等。要完成好這些任務,學生們會主動去閱讀課外讀物。這種活動能緩解學生上課的疲勞,鍛煉學生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連貫地表達思想,還能在讓學生相互溝通的同時,增長見識。
四、課后反思
1.改革傳統考試方法
傳統的英語考試一直是以筆試為主,這也是造成很多中國學生學成“啞巴英語、聾子英語”的元兇。筆者經過多年的觀察實踐發現:筆試和口試各占50%的方式更受學生們歡迎。一方面,筆試考查的是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口語測試則重在考查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技能;另一方面,這也便于教師考察學生們的整體學習習得和應用能力。
2.充分利用第二課堂
囿于課內所學知識,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校園社團、英語角等活動,鼓勵學生多聽廣播、看電影、英文雜志、原著讀物、報紙刊物,擴大知識量,這些也是課內學習的補充和延伸。
3.教師自我提升
活到老,學到老。教師應該加強自身學習,多探討優秀教學方法,才能自如地應對課堂,才能對學生起到榜樣的作用。
4.灌注愛的教育
愛的河流是雙向流動的,注入愛的教育可以使師生思想交流,協調師生關系,它還具有其他作用,即可以產生“教師期待效果”。學生一旦感受到教師的愛,就會對教師產生親近感,就會“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教師應該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特點,喜歡每一位學生,同時也盡量讓每一個學生喜歡你,這樣他們的上課關注力才會更加集中。人們常把師愛比作春風、雨露、陽光,這些比喻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師愛的巨大潛在力。另外,教師得體大方的教態、和藹的表情、和善的目光以及如和煦的春風般的話語會令“親其師”的效果倍增。
總之,我們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緊緊圍繞“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Student-centered class)”這一理念,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年齡等特點,用他們易于接受也樂于接受的模式進行教學。老師要對課堂內容、課件、板書和作業布置做精心設計,抓住重點難點,深入淺出。采用啟發式教學,注意師生互動,調動課堂氣氛,切忌在一堂課內做過多的分析講解,而忽略多給學生提供操練的機會。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加以鼓勵,并指明進一步的努力方向,讓學生經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突破傳統,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有效地開發新型課堂。改進方法,優化質量,才能使海南技校英語課堂擺脫尷尬的現狀,才能更好地為國際旅游島輸送優質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1]陳鴻.情感與教書育人[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9.
[2]曾琴.加強實踐,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海南省中等職業與成人教育論文集,1999.
[3]吳萍.英語教學中的啟發式教學.海南省中等職業與成人教育論文集,1999.
[4]張艷芳.英語課堂教學導入的重要性[OL].華南師范大學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網,2012.
[5]明輝.直觀導入法在中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J].當代教育論壇,2010(6).
1.樂于請教,聽取學生的建議與批評
這似乎是老生常談,但一些青年教師往往不以為然。向中老年班主任以及他優秀班主任請教,并不是禮節性的謙虛,而是誠心拜師。特別要強調的是,這種“拜師”不應只是幾次交談或聽課,而是長期觀察、跟班見習;學習的重點還不在于其具體的做法,而是悉心領會其教育思想和帶班藝術。樂于請教,還包括以書信方式向一些有影響的教育專家請教,從而開拓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思想,使自己能從教育宏觀的角度審視自己的工作,而且還能從專家們的指點中受到鼓勵。向學生請教,也是很重要的。這主要是指多在學生中進行調查研究,及時了解他們對班主任工作的評價,聽取他們的建議與批評。
2.勇于思考,合理處理各種各樣的教育問題
思考活躍、思維敏捷,是青年教師的特點,也是青年班主任進行教育科研的優勢之一?!坝掠谒伎肌钡暮x主要有二:一是不迷信權威。在尊重并繼承古今中外一切優秀教育理論與傳統的同時,敢于以追求科學、堅持真理的膽識,辨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錯誤之處;即使是向當今公認的教育專家學習,也不應不加分析地盲目照搬,而應經過自己的頭腦,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消化、吸收。二是要善于發現問題。發現問題是研究問題的前提。我們生活在學生中間,每天都會遇到并處理各種各樣的教育問題,有的青年班主任對此感到心煩。其實,這正是一個又一個的研究課題向我們源源不斷地涌來,班主任研究的切入口也正在于此,甚至對一些似乎已有定論的教育結論,我們也可以根據新的實際、新的理論予以重新的認識與研究,或修正,或補充,或發展。
3.廣于閱讀,掌握科研的理論武器
對于有志于從事教育科研的班主任來說,廣于閱讀的意義在于既可以掌握科研的理論武器,又可以隨時了解這一領域內的各種信息。因此,青年班主任無論多忙,都不可忽視廣泛的閱讀。一般說來,為教育科研而進行的閱讀,其內容可側重于四個方面:一是經典教育理論書籍,包括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史等著作。這是青年班主任必不可少的理論素養。二是杰出教育家的專著。在有了一定的閱讀基礎之后,我們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某一位或某幾位教育家的著作作系統閱讀,重點研究。三是反映國內外教育研究最新觀點、最新動態的教育報刊。閱讀這些報刊,可以使我們從別人的研究中或者受到啟發,或者避免課題“撞車”。四是反映青少年學生生活、心理的各類讀物,包括學生寫的和寫學生的散文、小說、報告文學等等。通過這些讀物,我們可以從更廣闊的范圍內了解、認識我們的教育研究對象。
4.善于積累,豐富教育科研成果
材料的積累對于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積累的過程就是“采礦”的過程,積累越豐富成果就越豐碩。青年班主任可留心這四方面的材料積累:一是學生的作文、作業、日記、周記等書面材料。當然,不是所有的學生文字都收存,而是注意保存那些最能真實反映學生心靈世界的文字。二是建立“特殊學生檔案”。對特優生、“雙差生”、有明顯特點的學生進行長期跟蹤觀察,記載他們的成長過程、變化情況、學習狀況、社會交往、家庭環境等等。三是班主任本人進行教育實踐、實驗的有關記錄材料,包括班級重大活動,對學生的個別教育、對偶發事件的處理等等。四是對學生進行調查的結果,包括各種數據統計等等。還需說明的是,對這幾方面的材料,班主任一定要給予分門別類的整理,以備查用。
5.勤于寫作,強化班主任工作的科學研究
文字表達也是科研的基本功。一提到寫作,有些班主任往往以自己不是語文教師為理由而不愿提筆。其實,教育科研要求的寫作能力,主要是內容實在,條理清楚,語言通順,應該說,這些要求對于經常練筆的青年班主任來說,是不難達到的。“勤于寫作”寫什么?一是記錄自己平時在教育教學方面的思想火花:一次聯想、一回頓悟、一個念頭、一縷思緒……都可以以隨感、格言的形式記下來。二是教育筆記:在班級教育與管理中成功或失敗的做法,對"特殊學生"的跟蹤教育等等。三是教改實驗報告、學生心理調查報告、班主任工作總結等材料。四是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或體會寫成的有一定理論高度的教育論文。在這四類文學中,前兩類一般是寫給自己看的,而不是為交流、發表而寫,其主要目的既為練筆,也為積累;后兩類文字則可以在校內外交流或試投報刊,這是使自己的科研成果被社會承認的一種形式。增強教育科研修養,當然并不只是青年班主任的事,但無論是從青年教師個人發展的需要看,還是從我國教育者整體素質提高要求看,應該說青年班主任尤為迫切。比起單純的學科教學,目前我國對班主任工作的科學研究相對薄弱。然而,這恰恰為一切有事業心的青年教育提供了一塊大顯身手、大展宏圖的天地。
6. 讓學生家長積極參與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
1豐富音樂教師繼續教育的內容,注重針對性
音樂教師不同于一般的音樂表演工作者或者音樂理論工作者,他必須具有比較全面的、綜合的音樂理論知識和技能,以及與音樂教育教學相關的知識及技能。因此,音樂教師繼續教育要突出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良好的思想文化修養。首先,提高思想修養。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在日常工作中,有的音樂教師往往把業務能力看得比較重,而忽視師德的重要性。這種觀念對音樂教師的培養和成長是十分不利的。音樂教師應該不斷加強師德修養,作學生的良師益友。其次,提高文化修養。有的音樂教師認為,只要有了音樂專業知識就能夠做好一個好老師,這種想法是片面的。僅僅有單一的、狹隘的專業知識是遠遠不能適應教育形勢發展需要的。音樂教師應該在“大藝術觀”的指導下培養廣博的文化知識修養,除學習哲學、社會科學、美學、文學、藝術概論、音樂教學法、科學方法論以及歷史、地理、外語知識和現代教育技術等與音樂教學有關的文化知識以外,還應該了解戲劇、曲藝、舞蹈、影視、美術、書法等與音樂藝術有密切關系的姐妹藝術,以形成自己合理的、較高層次的知識結構,增強自己的文化底蘊,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中做到厚積薄發、深入淺出。第二,全面綜合的音樂學科專業修養。首先,夯實音樂教師的音樂專業理論和技能。音樂教師應當掌握全面、綜合的音樂專業知識體系和專業技能,在掌握音樂學科的主體性知識和技能,比如音樂基礎理論知識、音樂技術理論知識、器樂演奏技巧、聲樂演唱技巧、舞蹈、律動等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相關的文化藝術知識。其次,兼顧“一專多能”和“多能一?!?。在音樂教師的知識技能結構中,“一專多能”要在單一的基礎上求全,而“多能一?!眲t是在廣博的基礎上求專,體現了新世紀對音樂教師的高標準的要求。在音樂技能方面應該提倡某種特長,但是這個特長是音樂教育專業范圍內的特長,也就是說這個特長要更加有利于音樂教育工作。在此基礎上,具備某一較高水平的專業特長,對音樂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第三,較高的音樂教育理論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首先,掌握音樂教育理論。當前,部分音樂教師的音樂教育理論修養不高,對于學習研究這門理論也不夠重視。每一位音樂教師都必須熟悉教育學、心理學和音樂教育教學等基本音樂教學理論,并將它與自己的教學實踐結合起來,在正確理論的指導下,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其次,培養音樂教學實踐能力和多種形式輔導能力。音樂教師的實踐能力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運用的各種知識和技能的綜合素質,具體包括從事課堂教學的能力、組織課外音樂活動的能力和從事音樂教育研究的能力,表現為教師掌握和運用教材的能力、備課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言傳身教能力等,再次,提高音樂教育教學科學研究能力。一個優秀的音樂教師必須既有教學的能力,又有進行科研的能力。音樂教師要不斷增強科研的意識,把音樂教育教學研究和音樂教育科研看作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職責,不斷總結經驗,探索音樂教育改革、學習應用新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方法,開展教學試驗,以科研帶動教學工作。
2創新音樂教師繼續教育的形式,增強實效性
第一,建立多元、開放、互動的培訓體系。音樂教師繼續教育應當堅持以人為本,建立遠程培訓、校本培訓和面授培訓三位一體的繼續教育工作格局,采取脫產學習、攻讀學位、科研教改、編寫教材、學術交流、示范教學、網絡遠程教育、校本培訓、自主學習等形式靈活、途徑多樣的形式,切實提高繼續教育效果。第二,完善課程設置。音樂教師繼續教育課程設置應當體現鮮明的現代音樂教育理念,從我國音樂教育現狀、改革目標和未來發展對現代化、高素質人才的需要出發,幫助音樂教師具備現代教育思想觀念,具備教育改革的使命感和開拓創新意識,了解國內外教育發展趨勢、音樂教育動態和前言信息,掌握現代音樂教育理論、策略、方法和手段。具體來講,可以開設8門課程:中外音樂教育改革與發展、音樂教育基礎理論與實踐,音樂教育心理學基礎、國外音樂教學法研究、音樂教育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現代科技與音樂教學、音樂鑒賞與音樂文化、音樂專題系列講座。這8門課程涉及的內容相當廣泛,主要涉及到以下與音樂教育相關的重要課題:我國的教育政策法規、素質教育的內容與意義、藝術教育在我國教育大框架中的地位與作用;音樂教學目標與教學設計、音樂教學模式、音樂教學評價、音樂審美心理與生理基礎、音樂學習心理基本理論;國外著名音樂教學體系及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的評價;教育及心理統計在教學實踐中的作用、音樂教育論文寫作的基本程序與技巧;網絡及多媒體技術在音樂教育中的運用、音樂軟件與音樂教學及音樂作品分析;合唱指揮;樂隊排練;學校文藝演出的創意與設計等。第三,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秶鴦赵宏P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05〕35號)要求建立職業教育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專業教師每兩年必須有兩個月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實踐。學校要轉變以前只重學歷的培訓模式,將理論培訓與企業實踐有機結合,在建立名師工作室和校內實訓基地,對青年教師開展傳幫帶活動,加強校本培訓和骨干教師培養的同時,要與用人單位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通過參觀考察、座談交流、掛職鍛煉等形式,提高音樂教師的視野和素養,增強職業教育與用人單位需求的吻合度,從用人單位的需求出發,促進校企合作,開展人、財、物的合作與對接,生產與教學要素的有效互動,實現職業學校與工廠企業的九個融合,即學校與工廠融合、教室和車間融合、校長與廠長融合、教師和師傅融合,學生與學徒融合,理論和實踐融合,招生與招工融合、育人與增效融合。
3完善音樂教師繼續教育的保障,突出全面性
關鍵詞:教學做合一;會計學教學;獨立學院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6-0177-03
近幾年我們對全國三十多所高校的會計學專業培養方案整理時發現,獨立學院的培養方案與各自母體的雷同,課程體系90%以上相同,未能體現獨立學院的辦學特色,所以本文旨在探討獨立學院辦出自己的特色的途徑。
一、研究的意義
1.促使改變獨立學院目前辦學雷同現象。楊磊認為獨立學院的現實選擇只能與“母體”錯位,將“應用型”人才作為培養目標,構建與之相匹配的人才培養模式,并利用自身辦學靈活的優勢,主動適應我國產業布局調整對人才需求的變化,在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向外輻射[1]。
2、獨立學院會計學專業辦出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的需要。柴玉華指出目前大部分獨立學院在新型的辦學機制下運行的依舊是傳統的高等教育教學模式,沒有突出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特色,更沒有展示出獨立學院“新機制、新模式”的生命力和競爭力[2]。荊光輝、羅建文也分別撰文指出,目前獨立學院培養方案“忽視了獨立學院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特殊性”[3,4]。
2.有助于解決獨立學院會計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問題。進入21世紀以來,社會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規格多層次的需求不斷升溫。據有關資料顯示,企業的高級專業崗位80%以上需要的是應用型人才。與此同時,隨著一批本科院校紛紛向教學研究型或研究教學型大學轉變,高等教育出現了“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空檔,獨立學院也因此找到了謀求錯位發展的良機[5]。所以,獨立學院會計學專業培養應用型人才,既解決了學生就業的問題,又為民營企業輸送了合適的人才。
二、國內外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現狀
獨立學院會計學人才培養方案包括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培養過程和培養質量評價,因此現就上述四個方面進行研究現狀分析。
1.培養目標。培養目標是人才培養的核心問題,對教學方向、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管理起著決定性作用。根據美國會計學會下屬的“未來教育結構、內容、范圍委員會”(又稱Bedford委員會)的報告,“大學會計教育應強調技能培養,這是學生在離校之后進行終生學習所必須的,課程體系的設計要使學生能夠學會如何學習、思考和具有創造性”[6]。美國在會計人才培養方面更注重溝通、表達等職業情商能力的培養[7]。我國大部分學者和企業經理認為獨立學院的培養方案應定位為“應用型”。如楊麗霞認為獨立學院會計學應把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應用創新性人才,培養的人才主要面向中小城市的各類企業,特別是中小型民營企業及各會計師事務所[8];張晨民認為,根據獨立學院的辦學層次、生源特點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其人才培養模式定位在“應用+技能+素質”型上比較合適[9]。何艷則認為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應體現出“基礎寬、能力強、素質高、應用性”的特點,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定位在為本地區的經濟建設服務,以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為培養目標,培養面向社會經濟發展第一線所急需的各類高級專門人才[5]。
2.能力培養與課程體系。周宏認為會計職業能力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知識,第二部分為技能,包括解決問題能力、溝通協調能力、靈活性等;第三部分為職業價值,包括職業道德、終生學習、政策水平等[10]。張錫侯主張應用型人才應在獲得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提高解決已經發生的現實問題的能力,也要具備創新精神,但他的創新是把新發明、新知識、新技術加以應用或推廣,轉化為生產力,與學術型人才發明新知識、新技術的創新是不同的[11]。陳應俠認為獨立學院會計學專業培養方案,不僅要掌握扎實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應壓縮一些理論性強、難度大、深度高的課程,增加案例教學內容[12]。張晨民提出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比如討論式教學、案例教學、一體化教學(通俗地說就是課堂搬進實訓室,一邊講一邊做)[9]。周莉則則提出兩點:①加大實踐教學力度,保證充足的實踐課時(不少于32課時);②拓寬實踐教學思路,采用課內單項實訓與課外綜合實踐相結合的模式。課內單項實訓就是在章節教學內容結束后安排與之匹配的單項實訓,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從填制審核原始憑證到填制審核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編制財務報表等一系列會計工作的過程;課外綜合實踐則是在課程結束后組織學生到企事業單位或者會計師事務所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實踐,讓學生在不斷實訓、實踐中增強感性認識[13]。
3.培養質量評價。培養質量評價的手段主要是對校內學生、畢業生、用人單位的調查。如劉書蘭通過對畢業生的調查反映,畢業生對實踐性教學環節選擇很重要和重要的分別占48%和32%,同時提出了要嚴格實習過程管理和成績考核的建議[14]。
4.“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是一位畢生致力于教育的“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在教育方面作出了非??少F的探索和實踐,提出了獨特精深的“教學做合一”的思想。他說:“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從先生對學生的關系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系說:做便是學。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為教,學也不成為學[15]?!币陨涎芯酷槍Κ毩W院會計學人才培養方案的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培養過程和培養質量評價方面已有了一定成果,但是沒有學者就會計學專業學生畢業時應具備哪些能力進行研究,提出的獨立學院會計學專業課程體系不詳細,課程模塊及其權重不清楚,如何對獨立學院的培養質量進行評價還沒有定論,所以筆者認為有必要針對上述幾個問題探索獨立學院會計學本科人才培養方案。
三、關于獨立學院會計學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幾點思考
“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創造教育思想的精髓,被廣泛運用于各學科教育實踐中。針對獨立學院學生的特點及會計學應用性強的特性,會計專業教學應從學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認識規律出發,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把理論教學與實習教學融為一體,實現三個轉變,即從教師為中心如何教給學生,向以學生為中心如何“教會”學生轉變;從以教材為中心向以教學大綱和培養目標為中心轉變;從以課堂為中心向以實習操作為中心轉變。以理論指導實踐,而實踐操作又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使知識與技能掌握更加牢固。但會計學的教學如何實現“教學做合一”,則要從會計學培養方案中的課程模塊設置、課程的重組、培養過程管理、培養質量評價方法等方面進行研究,找出適合獨立學院會計學專業的培養模式。主要內容如下:
1.基于“教學做合一”教育理念的獨立學院會計學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教學是獨立學院主要任務,而人才培養目標的設定也要符合教學。同時獨立學院所培養的不是“高、精、尖”研究型人才,而是應用型人才[16]。因此,獨立學院會計學在對人才培養目標的設定時,應根據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和社會對會計行業人才的需要標準,結合獨立學院自身優勢來辦學。
2.基于“教學做合一”教育理念建立具有獨立學院特色的會計學課程體系。首先,將會計學大部分專業課程設計為“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模式,如《基礎會計》的講學中就可以一邊講理論,一邊做會計憑證;《財務分析學》也可以一邊講理論,一邊分析公司財務報表。使學生在講授、實踐中學習和鞏固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獨立學院和母體高校的辦學定位和培養目標不同,在專業設置上就不能完全照搬母體高校的課程設置,而且兩類高校的生源情況不同[17]。例如,獨立學院學生基礎薄弱,學習自覺性差,但思維活躍,社交溝通能力強,因此必須對母體高校會計學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改革,以適應獨立學院學生的學習,更好地進行會計學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3.基于“教學做合一”教育理念,有別于一、二本會計學專業的培養過程管理。針對獨立學院學生的特點,應以實踐能力為導向進行人才培養,所以對學生的成績考核不能只以考試成績為準,應以其實際能力為主進行能力考核。唐湘華和周莉認為:一是在會計學專業考核內容上從“重書本”轉向“重實操”,將理論知識和操作能力考核相結合,重點考核例如學生對各種常用會計憑證、賬簿、報表的實操能力;二是以“立體考核”替代“一考定論”,即從平時成績(包課堂表現、課后作業)、實訓成績、課程論文、期中考試、期末考試五個方面考核評定學生成績,使學生更注重過程學習的提升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有利于促進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及教學質量的提高[13]。
4.基于“教學做合一”教育理念獨特的培養質量評價體系。在充分調研獨立學院本科會計學人才培養特點的基礎上,建立獨立學院獨特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這個體系至少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評價主體、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監督機制。張曉林通過利用以下評價指標:專業設置與建設、課程設置、實踐教學培養方式、師資隊伍建設、教學質量監控體系,采用模糊綜合評判方法對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體系進行評價。并提出構建完善的反饋制度。獨立學院應以學生為中心,不斷完善各類反饋制度,依次對教學質量、教學情況、學生情況等做出公正和及時的判斷[18]。
參考文獻:
[1]楊磊.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12,(26).
[2]柴玉華,王俊鳳.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探討[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09,(04).
[3]荊光輝,黃文新.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的特色化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9,(09).
[4]羅建文.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的探索[J].當代教育論壇,2009,(04).
[5]何艷,王艷延,張婷婷.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理性思考[J].職業時空,2012,(04).
[6]Albrecht,W.and R.Sack.Accounting Education charting the course through a Perilous future,Accounting education series 16,Sarasota,FL:Americi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2002.
[7]潘煜雙.會計學專業培養目標的差異性思考——兼論地方本科院校會計專業的實踐特色[J].會計之友,2010,(03).
[8]楊麗霞,石道金,王天東.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林業教育,2008,(01).
[9]張晨民,高靜穎.獨立學院“應用+技能+素質”型人才培養模式初探[J].現代教育科學,2006,(05).
[10]周宏,張巍,宗文龍,楊霽.企業會計人員能力框架與會計人才評價研究[J].會計研究,2007,(04).
[11]張錫侯.我國本科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初探[J].民辦高等教育研究,2008,(09).
[12]陳應俠.獨立學院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以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為例[J].繼續教育研究,2009,(08)
[13]周莉,唐湘華.深化會計學教學教改助推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2,(21).
[14]劉書蘭.我國大學會計教育的思考與探究——基于會計畢業生的回訪調查[J].財會通訊,2006,(09).
[15]江蘇省陶行知研究會、南京曉莊師范學校編:陶行知文集(修訂本)[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16]仲偉紅.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戰略思考[J].神州,2012,(30).
[17]吳春紅.針對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措施的思考[J].科技視界,2012,(26).
王嵐,中學高級教師,教育管理碩士,江蘇省常州市武進清英外國語學校副校長。常州市小學數學學科帶頭人,常州市首屆優秀青年教師,常州市減負增效先進個人,常州市武進區名教師,常州市武進區“三八”紅旗手,擔任武進區名教師工作室領銜人、武進區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理事、武進區送培上門指導組組長。多次在全國、省、市級數學教學評優課中獲得一、二等獎。三十多篇文章在《人民教育》《江蘇教育》《江蘇教育研究》等刊物發表,出版個人專著《走向發展型教師》。
人生的姿態萬千,很多教師選擇站立,而我更喜歡行走。行走,讓我感受到腳尖離地的高度;行走,讓我意識到腳印度量的長度;行走,讓我欣喜于超越自我的速度。
遙望理想,跨出第一步
孩提多忘事,但記憶中揮之不去的,是自封為小老師的我帶著同村的孩子一起咿咿呀呀地學習《古井》的情景。至今,“絡繹不絕”這個成語的童聲共讀還時時在我耳中回蕩。對于小小教鞭與一方黑板的迷戀,在我小小的心田中生根、萌芽,進而肆意瘋長。
江南水鄉出生的我,自幼乖巧,內向膽怯,但乖乖女也有執拗的時候。臨近初中畢業時,成績優異的我與父母鬧開了,原因就在于畢業志愿的不同選擇。記憶中揮之不去的剪影終究讓我說服了父母,在志愿書上鄭重地填下了常州師范學校(現為“常州工學院師范學院”)。
于是,我開始有了積淀教育底蘊的第一步。走進《教育學》《心理學》《語文基礎知識》,感受《初等數論》《數學分析》《概率統計》,競選班長,走進校學生會,利用假期進行義務家教……
師范好多事,但記憶中飛飛揚揚的是三年級時作為實習生的我領著孩子一起朗讀課文《黃山奇石》的場景。如今,教本上那紅墨水印記的串串問題已然成為了一張久不褪色的山水畫。對于小小教本與一方講臺的迷戀,在青春的心緒里漸行漸近。
穿越懵懂,走實每一步
1998年,懷揣著夢想的我從校門走向校門,終于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教師生活。
畢業分配,我選擇的是一所新建的農村學校――武進市五一實驗學校(武進市2002年成為武進區,五一實驗學校現已被撤并)。學校依山傍水,很有些陶淵明筆下“世外桃源”的意蘊。在這樣的學校,成長成為一種自覺。新的三點一線――宿舍、食堂、教室充盈著我的教育生活,隔絕著塵世的喧囂,空課休息時與書為伍,夜深人靜時與書為伴。
當年12月,學校安排教齡僅僅3個月的我承擔片數學教研活動。而初次試航的我在一片褒獎聲中漸漸生發出淡淡的自信。多年后回想起來這樣一段經歷,真要感謝那些在我成長初期為我加油鼓勁的前輩們。次年5月,我執教了常州市小學數學教學年會的觀摩課《三角形的認識》,并有幸獲得了常州市教研室原主任汪履平老師的指導。同年,我參加武進市第九輪青年教師觀摩活動獲得了一等獎第一名,參加武進市數學電教評優課再次獲得了一等獎第一名。
從1998年9月到1999年11月,四百多天的時間,我完成了從師范校門到小學校門的自由轉身、從師范學生到新手教師的順利轉型。輾轉于市(縣級)、市級賽課的舞臺,我多了幾分沉穩、幾分成熟,更多了幾分自信。得益于師范的數學功底,也受惠于師范的電腦功底,所有的設計我堅持原創,所有的課件我堅持自制。我總是告訴自己:不重復別人,才能更好地做自己。
在武進市五一實驗學校,我有幸成為進步最快的教師。因為時刻準備著,所以頻頻有幸遇垂青。1999年,我開始擔任學校團支部書記,此后相繼擔任學校教導處副主任、教科室副主任、教科室主任。
追尋夢想,書寫加速度
如果說人生是一段航程,我常常這樣覺得,抵達同樣意味著新的開始。不愿享受現實安逸的我,不斷自問:我的前路在哪里?我的目標在何方?“更新自我、挑戰自我”的聲音在我頭腦中不斷重復。
轉眼到了2004年,此時的我已經是有著六年工作經驗的成熟教師。而前面的六年中,因為學校師資緊缺,我還曾兼任了三年英語教師。六年的時間,除了主持過一個省級電教課題、發表過零星的論文之外,可以說我對數學教學沒有進行過系統的研究。
經過三年不斷請調,2004年8月,我終于如愿來到了常州市武進區湖塘橋中心小學。有人問我:堅持調動的原因是什么?我的回答是:為發展而來。不前進,就意味著倒退;不思考,就意味著退化。湖塘橋中心小學有著一群沉迷教育、癡迷數學的數學教育人,這深深地吸引著我。
成為湖塘橋中心小學的一員,踏上了數學研究的快車道,幸運的我擁有了很多值得回味的第一次。
第一次踏上全國的展示舞臺
2005年,全國五省一市校本研修現場會在湖塘橋中心小學召開。數學會場以蘇教版六上《軸對稱圖形》為案例進行現場課堂展示并基于課堂進行“教材二度開發的有效策略”的主題對話,數學教研組的老師們商量后一致同意將執教該課的任務交給我――工作第一年就兩次拿了賽課第一名的“傳奇人物”。于是,走出“世外桃源”的我第一次有機會踏上了全國的展示舞臺。長期在自然、自由狀態下生長的我,依舊習慣于獨立完成教案、自己制作課件。結合多個版本的教材,我嘗試著把靜態的文本活化為富有我的個性且適合學生的鮮活的教學實踐,在《軸對稱圖形》的課堂上,我與孩子們一起感受著研究的快樂與成長的愜意。
在主題評議中,蘇教版教材副主編、江蘇省數學特級教師陳春圣老師這樣評價:教者深入教材并對教材進行了二度開發,就此內容對各個版本的教材進行了篩選與整合。選取貼近學生生活現實的內容,從學生已有的學習起點出發,融數學、文學、音樂、舞蹈、美術、建筑、社會、科學為一體。學生在課堂上獲得的不僅是一兩個數學概念,更多的是對知識的理解和對生活的關注。
第一次走上全國的賽課舞臺
2006年4月,“創新杯”全國教學藝術大賽在常州舉行。我第一次有機會走上了全國的賽課舞臺。我選擇的教學內容是蘇教版三下《平移和旋轉》。很多同行都很納悶我為什么要選擇自己從沒接觸過的三年級新教材。而對于一直很羨慕已經先行一步使用新教材的教師的我來說,有這樣可以“越位”的機會當然不愿意放過!
如何在教得輕松、學得快樂、考得滿意這樣的三維目標立體構建中獲得多贏呢?我不斷思考、不停琢磨。那一階段,同事們都說我走火入魔了,吃飯時、走路時甚至夢境中,都是平移和旋轉。在一次次查閱資料、上網瀏覽、學生訪談中我觸摸到了課堂的真諦――要基于兒童的視野進行學習素材的活化加工。為了還原學生的生活經驗,我扛著攝像機在中華恐龍園拍了整整一天。在賽課現場,我和學生從他們最感興趣的中華恐龍園游樂場景出發,在生活原型中感受數學,逐步概括、抽象、形成概念,通過概念辨析深化認識。對于教學難點則以卡通人物唐老鴨和米老鼠的三次航船比賽的情境來引導學生發現平移的特征,在自悟中形成技能。
立足數學視角,定位兒童立場,鏈接學習生活,我的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獲得了評委組專家與聽課教師的一致好評,一舉奪得了數學組第一名?!冬F代快報》以“常州一名師喜獲‘十佳’ 生活教學贏得專家贊同”為題進行了報道。
第一次感受“探航”的魅力
如果說教學給了我思想的翅膀,那么“探航”給了我乘風的力量??粗磉叺乃忠粋€個乘風破浪,2006年的夏天,我開始有了最初的夢想。重溫教育學、心理學,涉獵哲學、教育哲學,走近課堂觀察技術,運用教育研究方法。一樣的閱讀,不一樣的思考;一樣的實踐,不一樣的成長。
于是,開始有了投寄的沖動與等待的煎熬,有了兩次獲得江蘇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獎、多次獲得二等獎的幸運,有了和“教海探航”一路相約的幸福。2008年11月,獲得“教海探航”一等獎的我作為青年水手代表與特級教師華應龍同課異構,執教《游戲規則的公平性》(四上)。2009年5月,在江蘇省“教海領航”活動中與特級教師周衛東同題會課,執教《確定位置》(五上)。2010年4月,在江蘇省“教海領航”活動中與特級教師蔡宏圣同臺上課,執教《認識面積》(三下);2011年4月,在江蘇省“教海領航”活動中與特級教師莊惠芬同臺上課,執教《確定位置》(六下);2012年4月,在江蘇省“教海領航”活動中與特級教師許衛兵同臺上課,執教《折線統計圖》(四下)。
“教海探航”,改變了我的閱讀方向,引領我沉浸于課堂,引導我專注于個人的研究方向。在與“教海探航”一路相隨的日子里,因為仰望所以勤勉,因為摯愛所以追求。因為每年的“探航”之約,所以有了從零散的思考到系統的研究的蛻變,有了從對教材二度開發的思辨到進行數學課程統整的思維。
于是,我帶著學習與思辨一路前行,在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價值追問中尋找前路,《感受小學教學的力量》發表于《人民教育》;在小學數學課程的個性化建構中尋找出路,《循三材建設之軌,走品牌涵養之道》發表于《基礎教育論壇》;在數學課堂的系列研究中明晰思路,專題研究于各級各類刊物。
專題之一:“解決問題的策略”研究。我撰寫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的意義建構》發表于《江蘇教育》,收錄于人大復印資料《小學數學教與學》;《向青草更青處漫溯――解決問題的策略的策略》一文收錄于小學數學教學網,并被多家教育網站轉載。2009年5月,應江蘇省中小學教研室數學教研員王林老師的邀請,我參加了江蘇省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策略”第一次教學研討會并作主題發言。“結構中‘長、寬、高’的支撐、體系中‘點、線、面’的結合”的觀點得到了與會教師的認可。
專題之二:數學“實踐與綜合應用”。我曾應邀參加江蘇省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研討會,執教《變與不變》,并以“三材開發融通匯合”為主題介紹我對數學實踐與綜合運用的認識及具體做法。基于中英課程的比較,我提出了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要從內容的花邊走向內容的常態,從形式的花邊走向形式的常態,更重要的是要從理念的花邊走向理念的常態,分類介紹了常態課堂、領域課堂、拓展課堂的操作策略。我的專題研究成果《經歷過程 積累經驗 感悟思想》發表于《小學教學設計》,《經歷過程感悟思想》發表于《教育研究與評論》。
專題之三:“找規律”教學的實踐研究。自2010年開始,我整體聚焦找規律教學,先后執教了《圖形覆蓋中的規律》《周期現象中的規律》《間隔排列中的規律》《搭配中的規律》《探索計算中的規律》等課題,并應邀在陜西等多個省份進行輻射?;趯嵺`撰寫的《基于建模思想的找規律教學》發表于《江蘇教育》,《從規律發現走向模型建構》發表于《江蘇教育研究》,《深入,成就深度》發表于《江蘇教育研究》并被人大復印資料《小學數學教與學》全文轉載。
一路前行,從個體的零敲碎打式的隨性研究到群體的主題引領式的科學研究,讓我擁有了文化的寬度、行動的力度、思考的厚度。作為學校課題組副組長、核心成員,我校課題組重點研究的三項課題成果分別獲得了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二等獎和江蘇省第三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我主持的常州市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基于課程統整的小學數學教學研究”的思辨與行動、領銜的江蘇省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基于課程統整的小學數學教學優化研究”的評審與通過,讓我更加堅定執著地行走在小學數學課程統整研究的道路上。
第一次聚焦教學風格
法國啟蒙時期著名博物學家、作家布封說:“風格即人?!蹦岵烧f:“風格是一個人的背影。”老舍說:“風格是各種花的特有的光彩與香味?!蔽艺J為,教學風格是一位教師真正走向成熟、走向特色的標志。在與兒童的幸福相遇中,在和數學的激情對話里,我不斷體悟著如何讀懂學生、讀活數學,不斷感悟著如何詮釋出“我和孩子們”的獨特的數學課堂。2011年4月,湖塘橋中心小學為快車道成員舉辦了教學風格研討會,作為快車道成員之一的我執教了觀摩課,并參加了國家督學成尚榮先生主持的沙龍。這個契機讓我第一次開始系統地思考如何從專注走向專業、從成長走向成熟,提出了“情理相生、情智共長”的風格追求。
同年12月,我應邀參加了常州市小學數學優秀教師成果展示活動,執教《找規律》,并作了題為“課堂研究,永遠在路上”的個人教學主張與教學風格介紹。在會上,我談道:要以數學立場和兒童立場觀照教學,在數學課堂這個廣闊的世界里,引領兒童不斷豐富感性認識,升華理性認識,情理相生,情智共長,追尋數學之真,感悟數學之善,書寫數學之美。回歸本真,不忘數學來時路――追尋問題之真、過程之真、研究之真,聚焦真問題,引發真思考,研究真數學,抒發真感悟,擁有真發現,升華真情感;大道至善,只揀兒童多處行――追尋學科之善、兒童之善、學習之善,用學科本質之善吸引學生,以教師人格之善引導學生,以學習過程之善激活學生;融通和美,情理交融真智慧――追尋結構之美、開放之美、理性之美、簡潔之美、個性之美、靈動之美、發現之美,用學科之美感染學生,用人性之美打動學生,用思維之美鼓舞學生。
團隊長跑,追夢無止步
生命的歌者,讓夢想在激情中飛揚;生命的舞者,讓絢麗在堅持中綻放;生命的行者,讓理想在腳步中丈量。
在一路前行中向往著成長,我唯恐才疏學淺,所以堅持專業學習。函授本科,我往返于常州和南京之間,即使懷孕七八個月也從未缺課。拿到本科證書的那一刻,我感受到的不是預想的欣喜,而是更大的知識恐慌。于是,我利用點滴時間自學英語,以超過分數線六十多分的成績讀上了揚州大學的教育碩士課程,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碩士學位證書。其后,我赴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系進行單科進修,感受著課程與教學的真義;在英國感受異域的課程與教學,思辨著中外教育的異同與發展;在南京師范大學進行常州市特級教師后備力量研修學習,豐盈著專業成長的底氣與勇氣。
在不斷蛻變中渴望著超越,我唯恐底薄力弱,所以拜師學藝。邀請國家督學成尚榮先生擔任師傅,期待自己有哲學的視野與自我的思考;邀請華東師范大學徐斌艷教授為學術導師,期待自己有課程的視野和學術的規范;邀請特級教師黃愛華、潘小福、王冬娟等擔任實踐導師,期待自己有教學的藝術與特色的實踐。同時,我主動申請加入常州市小學數學莊惠芬名師工作室,在專題學習與主題研究過程中收獲專業成長。與工作室領銜人莊惠芬等合著的《基于建模思想的小學數學教材研讀》已由江蘇教育出版社公開發行,我參與編寫的《魅力數學》也順利出版。在與理論導師與實踐導師一次又一次的對話中,我不斷梳理自己的研究主題,不斷錘煉個人的教學風格。
在團隊長跑中,我一路幸運地不斷遇見有著共同追求的教育人。自2009年開始,我四次擔任武進區送培上門指導小組的組長,基地學校涉及武進區成章小學、村前小學、周家巷小學、卜弋小學等,培訓學員所在校涉及幾十所,受益數學教師達兩百余人。在歷次送培活動中,我先后進行了教材的解讀、課堂的觀察、技術的指導、專業的導讀、課題的引領與論文的培訓,與武進區的教師共研數學、同話課堂,參與培訓的教師成長迅速。
2013年,我成為了武進區名教師工作室領銜人,以“基于課程統整的小學數學教學優化研究”為工作室引領課題,開展了四大領域的統整策略研究,開創了童話體裁與數學教學的融合性研究。通過每月一學習、每月一觀摩、每月一分享的“三個一”制度,將個人自學、團隊共學、學員導學、領銜助學有機結合。課題、課程、課堂一體聯動,教學、教研、教育一體提升。在一年中,工作室成員6人次在全國、省、市、區基本功比賽或評優課活動中獲獎,2人在常州市五級梯隊發展中有新提升,工作室每個成員都在相關雜志發表了課題研究成果。
我多次赴新疆、、寧夏、甘肅、內蒙古、河南等地義務支教,懷揣著對教育的執著、對課堂的熱愛、對數學的理解,行走在教育理念與實踐傳播的路上。記得那一年,剛剛結束了為期三天的河南支教之旅,打開郵箱已經有一封來自焦作的陳磊老師的郵件:“……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坐在電腦前,想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向您傾訴一下。這三天的數學教育培訓,使我受益匪淺。你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就要和什么樣的人在一起。這次的學習已經使我不甘心再這樣碌碌無為下去了……期待您能給我的專業發展導航。我是如此急切地給您寫了這樣一封信,希望您不要怪我唐突,請您給我的專業閱讀提一些建議?!笨吹竭@里,我心中不禁涌上一股暖流,不僅來自被認同,更源于新同行者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