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19: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統計工作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然而近幾年來,一些企業統計工作不但沒有加強,反而明顯減弱,企業管理者重生產、經營,對企業統計不重視,企業統計機構被撤銷,統計崗位被合并,統計人員精簡較多,許多企業專職統計人員減少。但統計工作并沒有減少。統計的主要仟務,一是為工程項目決策和檢查執行情況提供依據;二是為編制工程施工計劃和檢查施工進度完成情況提供依據;三是對工程動態提供分析依據。因此,除了統計部門必須嚴格貫徹執行國家規定的統計制度,根據統一的統計制度要求,結合本單位(項目)管理實際需要建立起與之相適應的統計制度外,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許多領導往往只關心已完工程進度和工作量(工程量)的統計,而對原始記錄不齊全,計量方法不當,報表填寫不規范等現象,并未給予足夠的重視,以致于出現統計的數據前后不一致,報表填寫一人一個樣式,由此造成的對工程施工不能進行及時有效的決策,對檢查工程計劃的完成不能提供可靠依據,甚至于工程成本無準確核算而不能如實反映施工單位的生產經營活動。
2.統計人員的設置要有相對的專業性和穩定性
許多人認為統計工作就是抄抄寫寫、加減乘除,填幾張報表,沒什么專業性和連續性,把統計工作簡單化,這是不對的?!督y計法》第24條規定:“統計人員應有執行統計任務所具備的專業知識”。建筑專業統計指標是圍繞建筑產品的生產和經營管理而設置的一套相互配套的指標,即建筑產品的統計,包括用實物數量反映的產量值統計;用價值量反映產值統計和建筑產品質量統計;因此現代化的統計工作沒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是難以勝任的。如果沒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就不可能如實的反應產量完成情況;就不可能對產品質量有正確的統計,導致產值統計的不準確性。土木工程施工通常具有規模大,工期長、施工人員流動頻繁的特點。因此,需要工程統計具有一定的連續性和銜接性,而統計人員的頻繁調動,顯然對統計工作不利。
3.要切實加強統計基礎工作的規范化
統計基礎工作規范化是指將基層統計工作中的一般規章制度管理轉變為規范管理的形式,形成一個科學的工作流程。其基本特點為原始記錄、臺帳和報表的形成必須有嚴格的工作程序;企業內部業務部門的統計核算與綜合統計機構必須有資料供應和反饋關系。
3.1原始記錄是基層單位利用一定的表格或文字形式對建筑業生產經營活動所做的直接登記和最初記載,是指未經過加工整理的各種表格、卡片、帳冊單等第一手材料,其內容反映了施工管理經營和工程技術管理方面的實際情況。因此填寫時要按規定要求內容如實填寫,數據真實可靠,各類人員簽字齊全,使其具有可追溯性。
3.2統計臺帳是基層單位根據經營管理和核算工作的需要,用一定的表現形式將原始記錄資料按時間順序進行登記,系統地積累資料,并定期進行總結的帳冊。其作用一是能使建筑業基層單位的統計資料系統化、條理化、檔案化;二是能清楚地反映工程項目的施工進度,有利于領導研究施工趨勢和規律,以便隨時進行指揮調度;三是有利于檢查建筑施工企業各類計劃指標的完成情況。
3.3統計報表是收集統計資料、進行統計調查的一種形式。即由基層企業通過表格的形式,按照同一規定的指標和內容、上報時間和程序,定期地向上級報告計劃執行情況和重要經濟活動情況特定的統計報告制度。
4.要實現統計資料管理的程序化
要搞好統計工作的規范化,必須健全統計網絡作為組織保證,并使之程序化。其目的在于從資料管理方面保障統計資料的準確性、及時性、統一性和穩定性,防止數出多門,數據混亂。統計網絡的建立,對于理順企業與各項目部或各業務部門之間的相互交錯的業務關系起到相互制約、相互協調的作用,這樣既可使各專業統計明確在整個統計運行機制中的地位,增強各業務部門的全局觀念和責任感;又可使統計信息及時上傳下達,有效的發揮統計工作作用,及完成上報報表任務,及時為企業領導指揮和經營決策提供可靠的資料。
1中小企業統計工作的重要地位
中小企業在經濟社會的繁榮與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作為反映中小企業整體運行狀況和單個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的統計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強中小企業統計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1為國家宏觀管理提供基礎統計數據
我國已經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主要體現在宏觀管理層面,其宏觀管理的重要依據就是準確、及時的各類統計數據。統計工作是各級政府實施宏觀管理、加強科學決策的一項基礎工作,其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國家整個國民經濟指標完成情況的準確性和制定各項經濟指標體系的科學性。在相關政策的引導下,我國中小企業在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顯重要,作為反映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情況數量方面的統計工作也顯得越來越重要。中小企業統計資料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核算指標的基礎,是國民經濟統計的重要內容和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企業統計工作能夠通過完成國家、部門和地方各級統計行政機構布置的統計任務,為國家宏觀管理提供基礎統計數據。
1.2為中小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眾所周知,統計信息已成為一種重要的經濟資源。企業統計是從數量方面研究企業總體情況的,它涉及到供、產、銷,人、財、物,生產、經營、分配等多環節、多領域。通過統計信息,我們可以了解到企業的機構、人員、資產、負債、生產發展情況、產品質量狀況,以及科研開發、經營銷售、財務盈虧等方面的情況,還可以預測未來、企業的規劃和結構、企業的發展速度、效益與效率等。盡管我國中小企業數量眾多,并且每年的絕對總量還在不斷地增長,但不可否認的是,由于市場競爭的加劇,中小企業抵抑風險的能力比較弱,其壽命一般都比較短。因此,為了建設長青型中小企業,為了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和效益,必須對其生產經營進行合理規劃、科學管理、科學決策。而統計工作作為企業管理的組成部分,能為中小企業微觀經濟發展提供有用的數據,為本企業領導進行科學管理和決策提供依據,當好參謀,從而促進企業管理工作的加強,推動生產的發展,提高經濟效益。
2中小企業統計工作的尷尬境況
中小企業統計工作的重要性有目共睹,但因各種原因,中小企業統計工作的境況目前比較尷尬,主要表現在:
2.1準確性要求與虛假性數據
保證統計數據的真實、準確、可靠,是企業統計工作的應有之義。但在部分中小企業中,統計數據的虛假成分比較高。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各級統計部門與中小企業的統計重點不統一,為了應付統計行政部門的數據上報需要,部分中小企業往往采取虛報數字以應付各種檢查;二是部分中小企業為了保密或某些既得利益,不愿如實提供統計資料,統計數據的隨意性較大且缺少依據;三是一些中小企業受功利主義影響,利用企業統計部門職能和政府統計管理部門職能的缺位,把統計數據作為經濟“發展”、領導“政績”的工具和武器,從而弄虛作假、虛報數據。
2.2國際化趨勢與封閉式操作
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國內中小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形勢更加嚴峻,為了與國際市場接軌,進一步提高我國中小企業的競爭能力,其經營管理的決策與活動必須置身于國際化大環境下。因此,作為中小企業經營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的統計數據,其指標體系也必須含有國際化比較的因素。然而,我國部分中小企業對國際化反應遲鈍,其統計指標還是延續計劃經濟體制下設置的指標體系,沒有參照國際上成熟的統計指標與統計口徑,指標單一,封閉操作??上攵?,這樣統計出來的數據可比性比較差,參考價值也就比較小了。
2.3專業性崗位與兼職化人員
企業統計工作崗位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崗位,不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是不能勝任統計工作的?!吨腥A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第十九條規定:“企業事業組織根據統計任務的需要設立統計機構,或者在有關機構中設置統計人員,并指定統計負責人。”對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說,由于國家對其統計工作的投入幾乎微乎其微,再加上中小企業自身對統計工作投入不足,對統計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也不足,為了提高經濟效益,減少人力資源投入,高達80%的中小企業都沒有設專職統計人員,而是以會計人員代替或兼職。就算是專職的統計人員,也有大部分人的專業素養比較低,無法適應新時期的企業統計工作。
2.4信息化環境與手工式作業
世界已進入信息經濟、知識經濟時代,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得到了廣泛應用,并已成為推動社會經濟、政治向前發展的主導力量。從適應社會潮流的角度來說,中小企業理應運用先進的統計科學和信息技術來改進和完善統計工作,進一步做到統計信息準確、快捷、豐富和共享,以適應經濟社會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但是,很多中小企業對信息化建設投資不足,再加上思想上對統計工作的輕視,因此,這些企業的統計工作沒有既沒有專用統計管理系統,也沒有統計專用計算機,還是靠“一支筆、一張紙、一個算盤或計算器”進行手工操作,統計質量與效率令人擔憂。
2.5統管性規則與非限性工作
我國的統計管理體制是“集中統一的統計系統,實行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企業事業組織的統計機構或者統計負責人必須“組織、協調本單位的統計工作,完成國家統計調查、部門統計調查和地方統計調查任務,搜集、整理、提供統計資料”。不可否認的是,政府對中小企業統計的影響力進一步削弱,特別是對于那些“三資”與私營中小企業的統計工作約束力下降。中小企業按規定向政府填報相關報表后,其它方面的問題便可不受政府統計機構的限制,其統計內容、統計方法、統計結果都有可能具有較大的隨意性。2.6重要性資源與虛無性角色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各級黨和政府對統計工作的重視程度日益加強,統計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明顯,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統計信息是一種重要的信息資源已成為共識。但對我國的中小企業而言,統計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被輕視的現象,統計工作人員在企業中成為一種可有可無的角色。由于得不到企業領導的重視,統計部門或人員崗位在企業改制和業務流程重組過程中常被撤銷或合并,統計人員變動頻繁,人員流失時有發生,人員素質也不能得到保障,往往存在著在編不在位、在位不在編的現象。
3中小企業統計工作的完善措施
如何改變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統計工作的尷尬狀況,充分發揮中小企業統計工作的重要作用,是當前擺在各級政府和眾多中小企業的一項緊急任務。從宏觀的角度看,各級政府對中小企業的統計工作已非常重視,多次召開會議研究、探討中小企業統計工作的問題,并形成了一系列的對策、措施。這對于中小企業統計工作的完善無疑是一次契機。從微觀的角度看,眾多中小企業對統計工作的重視還沒有上升到應有的高度,也沒有制定系統措施、方法來完善企業統計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妨礙統計工作作用的發揮。因此,本文主要探討從中小企業自身的角度來完善其統計工作的措施。
3.1強化統計工作的重要地位
領導重視是任何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條件,中小企業統計工作也不例外。因此,要強化統計工作的重要地位,就是要想方設法得到企業領導的重視,讓他們認識到統計工作的價值和重要性。各級政府對中小企業統計工作的重視,已為中小企業統計工作營造了一種良好的、受重視的氛圍;更重要的是企業統計工作要與中小企業經濟高速發展相適應,為企業自身發展需要提供依據,滿足內部管理者、投資者、債權人和職工的需要。因此,企業管理決策者必須轉變觀念,認清統計工作的重要性,重視統計工作和統計人才的作用,加大對本企業統計工作資金、設備、人才的投入,建立健全統計工作隊伍,構建適應本企業的統計人才系統。另外,中小企業統計人員也應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開展統計宣傳,讓統計工作和統計形象深入企業領導和職工的腦海,也有利于強化統計工作的重要地位。
3.2穩定統計工作的人員隊伍
中小企業統計工作是一項專業性、系統性、連續性很強的工作,如果沒有一個專門機構和專業人員,很難把統計工作做好。從中小企業自身發展的角度來看,要想通過統計數據來引導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沒有一支穩定的、專業的統計工作隊伍是萬萬不行的。就算是中小企業因規模和資金問題,暫時不能單設統計機構,也應配備精干而有一定組織能力和業務水平的統計人員擔任企業的統計工作,即使附設在相關的管理部門,也必須明確授予獨立行使職責的權力。中小企業統計隊伍的建設與穩定,既要做好人才引進工作,根據自己實際發展的需要,確定統計人才引進的類型、層次及數量;又要注重現有人才的培養投資,建立完善的留人、用人機制,對他們給予必要的財力、物力的支持,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最大限度地發揮統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3.3加快統計人員的知識更新
如今中小企業競爭的環境已大為變樣,不僅要面對國內企業的激烈競爭,而且要面對國外企業的強勢沖擊,企業統計的范圍擴大、任務加重,中小企業統計人員的知識技能直接決定了統計工作質量的好壞。在當前這種情況下,中小企業統計人員的知識更新應從兩方面著手。一是企業本身要有加強人員培訓的意識,應積極創造條件,采取多種方式,舉辦各種各樣的統計知識講座和培訓班,聘請統計專家或有實際經驗的統計工作者進行現場教學,對統計人員的統計基礎知識、統計法律法規知識、文字綜合知識及現代化辦公技能等方面進行全面培訓,切實打牢統計業務基礎。二是企業統計人員要有危機感,必須與時俱進,加強學習,尤其是加強統計業務、經濟管理、法律法規等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才能適應企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
3.4提高統計分析的質量水平
中小企業統計工作如果不能得出高水平的統計分析報告,不能為企業生產經營和科學決策提供參考依據,這將是得不到企業領導重視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中小企業統計部門必須提高統計分析的質量與水平,增強參與企業生產經營決策的意識和能力。實踐證明,企業的發展靠決策,決策的正確要以信息為先導。中小企業統計人員要有時代的緊迫感和對事業的責任心,增強市場競爭意識,主動出擊,積極圍繞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科學決策,搜集相關企業、相關行業所需的其他資料,經常研究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經驗和新對策,堅定確立以企業為中心做好統計工作和咨詢服務工作。利用這些內容豐富、實用有效的統計資料,做好精深加工和綜合分析,并能寫出一定水平的分析報告,使中小企業統計真正成為企業領導的耳目和參謀,為加強企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3.5維護統計工作的法律權威
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是中小企業統計工作的生命線,是發揮統計職能的根本,是衡量統計工作的重要指標。這就要求中小企業統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要不斷增強法律意識。國務院關于“發展非公經濟36條意見”、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關于中小企業統計監測和國有企業改革的意見”等規章制度,按照《統計法》和《統計法實施細則》的要求,從法律的角度保障統計信息的真實與準確,如實提供各種統計資料,把住數據質量關,增強抗干擾的能力,防止弄虛作假、虛報、瞞報,讓統計工作真正成為反映企業經濟運行質量的一面明鏡,從而樹立統計工作的權威性。
一、當前企業統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國有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自50年代起,逐步建立了一套較為完整正規的統計制度和指標體系。在生產企業,以產值產量統計為核心;在流通企業,以商品購銷調存統計為核心。從班組起,就建立了規范的登統制度,嚴格地按統一規定的口徑、范圍、計算方法進行核算。但近年來,我們在調查研究和統計執法檢查工作中發現,企業統計基礎工作明顯減弱。一是統計工作得不到企業領導重視,統計部門和統計崗位被撤銷或合并,統計人員變動頻繁;二是企業統計臺帳和原始記錄越來越不健全,填報統計指標的隨意性加大,統計數據質量下降。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的所有制形式由單一的國有、集體發展到包括私營、個體、股份制、外商投資等多種形式并存,經營方式與管理模式也日益多樣化,許多新企業應運而生。在這些新成立的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沒有像老企業那樣建立規范的企業統計制度,甚至沒有明確設立統計職能部門和統計工作崗位,國家統計報表由財會人員或其他部門的人員代填代報,一些統計指標也難以準確按照統計制度的具體要求來計算填報。
由于企業統計工作存在諸多問題,所以統計對企業經營管理者決策的參考作用就有所減弱,或者說就沒有發揮過太大的作用。作用越小就越得不到重視,越得不到重視就越難以有效發揮作用。之所以陷入這樣一個怪圈,筆者認為主要在于企業管理者和部分統計人員或是對統計工作的內容了解不夠,或是對統計工作的性質認識不清。這些“不夠”與“不清”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一是認為統計是計劃經濟條件下的產物,是反映計劃完成情況、為計劃而服務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統計的地位和作用應該弱化;二是認為統計是為政府統計部門和上級主管部門服務的,只是為了完成上報任務,工作越多企業負擔越重;三是認為統計對企業而言,主要是在總結工作時充實一下工作報告,對經營決策沒有多少實際意義;四是認為統計僅反映生產經營的規模,而當前企業經營要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以盈利為目的,這只有依賴于財務與會計的工作,統計無能為力。
二、針對這些問題與認識,我們有必要明確,對企業來說統計工作的意義與作用
統計工作是通過搜集、匯總、計算統計數據來反映事物的面貌與發展規律。統計信息有兩個鮮明的特點。一是數量性。即通過數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時間特定方面的數量特征,幫助我們對事物進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正因為如此,統計信息正越來越多地和其它信息結合在一起,如情報信息、商品信息等;而諸如此類信息,尚能以統計數字顯示或以統計數字為依據,則可利用程度也大為提高。二是綜合性。世間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聯系。統計信息從整體上看,涉及國民經濟各個行業,社會、文化、科技各個領域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也涉及宏觀與微觀的各個領域和環節。利用統計信息,不僅可以對事物本身進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對不同事物進行有聯系的綜合性分析,既可橫向對比,也可總結歷史預測未來。
由統計的特性所決定,如果一個企業建立或完善了一套既科學合理又行之有效的統計工作制度,那么,這套制度對企業而言,將具有以下作用:
既可以反映企業在某一時點上的現狀,也可以反映企業在一個特定時期內的動態。從現狀看,它可以反映企業目前的各種社會與自然屬性,反映企業的機構、人員、資產、負債等各方面情況。從動態看,它可以反映企業的生產發展情況,產品質量狀況,以及科技開發、經營銷售(或稱市場營銷)財務盈虧等方面的情況;還可預測未來趨勢。
既可以反映企業的規模,也可以反映企業的結構。從規模上,它可以反映企業的資產規模、人員規模、生產規模、營銷規模和盈虧規模,等等。從結構上,它可以反映企業的產業結構、產品結構、人員結構、技術結構和質量結構,等等。
既可以反映企業的速度,也可以反映企業的效益與效率。在速度方面,對物質生產部門而言,主要反映生產(包括產值產量等)的發展和增長情況;對非物質生產部門而言,主要反映勞務服務投入的發展與增長情況;不論任何企業,都還可以反映人、財、物的投入及盈虧增長或下降的情況。在效益與效率方面,不論何種類型的企業,都可以以人、財、物、時間諸方面的投入與生產和勞務方面的產出成果進行比較。
既可以反映企業的諸多數量特征,也可以反映企業的一些質量特性。在數量方面,包括了企業產供銷、人財物投入與產出等凡是可以量化的方方面面。在質量方面,則主要是反映企業的產品質量、維修質量、設施質量和服務質量。
既可以反映本企業的情況,又可以反映與本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方方面面。本企業的情況,前面已經明確。與本企業有關的情況,則范圍很廣、內容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國內外范圍內,與本企業有聯營、合資或者協作、配套關系的企業的情況;二是國內外范圍內,與本企業生產同類產品或提供同類服務的競爭對手的情況;三是國內外范圍內,本企業產品或服務的使用者、消費者的基本情況及信息反饋;四是國內外范圍內,本企業產品或服務已經占領或將要開拓的市場的各種信息;五是國內外范圍內,對本企業經營將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的有關社會經濟發展的綜合信息。
統計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我們就應該考慮,怎樣進行改革,才能建立更為有用有效的統計制度所謂統計制度,我以為主要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管理體制及其運行方式的確立,二是統計內容及其計算方法的確定。
1、關于管理體制與運行方式
長期以來,企業主營業務統計大都由計劃部門負責。在生產型企業和流通型企業,統計信息運行方式都是從下至上的單向縱向運行,則統計數據由班組(柜臺)到車間(商品部)到計劃部門,計劃部門匯總后再呈企業領導,并對外報出。而在一些勞務型企業,如賓館飯店社會旅館等,主營業務即接待人數的統計則由客房部或業務部負責。不論何種類型的企業,其非主營業務的統計如附營業務統計、人員工資統計、基建技改統計及科技開發統計等,都分別由不同的部門負責,并分別向主管領導呈送并對外報出。這種管理體制及運行方式至少有三個弊端:一是沒有一個專門的部門從企業適應市場競爭的多側面多角度、從經營管理的全方位來綜合考慮企業需要的各種統計信息,以及怎樣搜集這些信息;二是對企業目前搜集匯總的各種統計信息難以進行更高層次的配套綜合分析,使信息的利用僅停留在初級層次;三是企業各部門之間難以實現有效的信息交換與共享,也使信息的可利用范圍及程度要打一些折扣。至于部分近年來新成立的企業,根本就沒有考慮建立統計制度,僅是由財會或業務人員代報統計報表,當然更難以在經營決策中發揮統計工作的作用。需要說明的是,即使在目前體制下,仍有一些企業領導重視統計工作,賦予主營業務統計部門負責設計本企業統計制度及綜合各種統計信息。但從整體著眼,這樣的企業并不是很多。針對這些問題,我認為改革應從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設立綜合統計部門并明確其職責
筆者認為,不論何種行業的大中型企業,都應設立綜合統計機構。如果企業從精簡機構提高效率的目的出發,不設獨立的統計機構,那么也應在其他機構中設立綜合統計崗位,明確其職能,并使其保持相對獨立性。綜合統計機構或綜合統計崗位應具有以下職能:
設計并制定本企業的統計指標體系及統計信息的報送要求。要充分考慮企業經營與管理的需要,考慮企業面向市場、參與競爭的需要,把政府統計部門、企業主管部門的要求同本企業的實際相結合,提出完整的指標體系并分解到各個部門、單位,明確其報送或提供的時間、內容及方式。明確各部門的統計責任。
收集、審核、匯總、提供各種統計信息。一是要對應由綜合統計部門負責且由各級單位層層上報的信息進行審核,而后加以匯總;二是要收集審核本企業其他職能部門負責匯總的信息;三是要搜集分析本企業以外但對企業生產經營有參考價值的各種統計信息。在此基礎上,該部門一方面應完成各種統計報表的對外報送任務,另一方面應負責向本企業領導和各有關部門提供其所需的統計信息。
利用各種統計信息進行綜合分析研究。一是利用某一種信息進行簡單分析,如分析生產進度情況;二是利用多方面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如利用生產、盈虧、質量、銷售、市場行情等多方面的統計信息分析產銷增減原因;三是利用各種統計信息對企業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發展前景進行預測。分析研究的方法、形式可因研究內容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結果應以分析研究報告的形式體現。
企業綜合統計人員應具有較高素質,不僅掌握統計理論與分析方法,還應熟知本企業業務工作流程和各部門職能,掌握一定的經濟理論和計算機知識、現代管理知識。在有條件的大型企業,可考慮設立總統計師崗位,以領導綜合統計部門并使其有效發揮其職能,協調各個部門的工作。
第二,明確各個職能部門的統計職能及責任
在現代企業中,無論是直線職能制還是事業部制,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的統計信息都決不僅限于計劃統計部門內部。如勞資部門掌握機構人員數字,基建部門掌握投資數字,技術部門掌握技改數字,營銷部門掌握銷售數字等。因此,為確保企業統計資料的系統性完整性,應該在各部門的工作職責中明確相應的統計責任,要求其按統一確定的口徑、范圍及時間提供相應的統計資料及分析報告,要特別重視一些被忽視的部門的信息。
第三,將統計信息自下而上的單向運行變為上下左右之間的多向運行
這種信息運行方式應該包括三個層次:一是各種基礎信息由各基層單位(如班組、柜臺)向各職能部門運行,滿足各職能部門的匯總需要;二是各職能部門的專項信息向綜合統計部門橫向運行,滿足其綜合對比及分析研究的需要;三是經過加工、分析的各種綜合信息由綜合統計部門向企業領導、各職能部門及基層單位多向運行,分別滿足其管理決策、研究問題和了解情況的需要。
2、關于統計內容及其計算方法
由于計算方法可以寫成若干部實用手冊,且方法是由內容所決定的,所以本文在此僅就內容做一扼要概括,方法問題暫且從略。在內容上,主要可從兩個方面入手。
第一,是國家統計報表制度已有的內容。目前,國家基層表制度要求一定規模以上企業填報的內容包括企業基本情況,企業主營業務的生產經營情況,財務情況,人員及工資情況,能源及原材料消耗情況,科技開況及附營業務情況。這套指標體系已經比較簡要地反映出企業產供銷、人財物、投入與產出的基本情況,企業統計人員及領導者都應深刻了解認識這套指標的涵義和作用,能夠最大程度地利用這套指標反映、分析、研究生產經營中的問題。由于這套指標是從國家宏觀監測需要考慮的,因而比較簡單,企業還應從各自的實際情況出發,在不同的部分增加相應的內容。
1.公路統計工作作用、地位不明確公路養護建設管理中,公路統計工作占據重要地位,其數據統計為編制建設和養護計劃提供了理論基礎,對公路養護建設中的生產要素情況明確的呈現出來。但是,現實公路養護建設中,小部分單位領導對數據統計工作不以為然,對其重視程度不高,在對公路統計工作報告時需上報數據即可,并在安排工作時,分工不明確,只將公路統計工作派給相關財務人員、辦公室人員或兼職統計的人員,并未專門成立相關的統計部門。在公路管理機制上,并未給予公路統計一定的地位,其在公路養護建設中的作用亦沒能有效發揮。在對其工作政策上,亦未能運用合理的數據統計方法。
2.公路統計工作機制不完善公路統計工作作為公路養護建設工程的重要成分,其主要工作內容是調查公路建設、養護以及使用等方面,再進行有效的數據統計工作,充實公路經濟活動的信息資源,同時對公路各方面情況亦起著監督作用??v觀現在的公路建設單位,在對統計結構設計方面意見不一,設置不齊,有的公路建設單位設立了統計結構,但是管理上則并沒有完整的統計制度,統計人員無法明確自身職責,不能更好的完成公路統計工作任務。而有些公路建設單位則是沒有設立統計結構,未能進行管理領導工作,致使公路統計工作狀態較為松散。
3.統計人員業務素質較低現今公路統計隊伍建設環節相對較為薄弱,沒有穩固的公路統計隊伍。隨著國家在交通基礎設施方面的大力投入,項目工程越來越大,對統計人員的安排也較為隨意,人員調動相對頻繁,不能很好的進行公路統計工作。由于對公路統計工作的重視程度不高,在這方面的人才培養力度較弱,造成統計專業人員資源稀少,其業務素質無法提高。統計人員在工作上大多只是兼職,未能進行專業培訓,也無法更好地學習統計業務方面的知識,在統計工作崗位上業務能力較低,只完成一般性統計報表,對數據的搜集、整理以及匯總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在統計資料與客觀情況之間,不能真實反映公路當前養護建設的情況,亦無法案系統的進行公路統計工作的研究。
4.統計數據工作態度不嚴謹因對公路統計工作的認知程度較低和對《統計法》的嚴肅力度不夠,在進行數據統計工作時法制觀念較為淡薄,虛報和篡改統計數據的狀況層出不窮。目前的公路建設實際情況而言,在填報公路統計工作的各種報表時,只依據年度上級下達的計劃指標進行數據的填寫,由于公路養護指標每年都會有所提升,未完成指標任務,對報表數據的編造可能會脫離現實,這樣一來對公路統計工作的作用未能有效發揮。再則是單位領導的直接干預數據變化,對數據的真實情況也有一定的影響。單位領導在爭取項目建設時可能會對統計數據有所要求,統計人員在其授意下出現虛報情況。
二、科學發展觀下加強公路統計工作的措施
1.摒棄陳舊觀念,提高認識要加強公路統計工作,需各單位領導轉變對公路統計工作的認識觀念,摒棄陳舊的觀念,提高對統計工作的認識程度,成立專門的統計工作部門,進而重視統計工作。公路養護建設事業發展速度加快,對交通運輸方面的要求愈來愈高,在公路養護建設事業理論依據上,需精確的統計數據作為依據基礎。公路的發展可根據公路統計數據找出其中規律所在,同時,公路統計疏浚能夠呈現出公路養護建設程度,并對公路各單位管理和效益進行考核,提出相應的標準。公路統計工作主要是研究分析數據,因而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和嚴謹性,能夠為制定公路發展的相關政策和公路養護建設提供理論平臺,對公路部門內部經濟核算也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各單位領導需明確公路統計工作的地位,并對公路統計工作的作用要有清晰認識,支持統計工作的發展,以便提高公路養護建設的服務質量。
2.建立統計機構,保證統計工作效率針對公路養護建設事業相關問題,需成立統計機構,制定相應的統計工作的規范章程,并加強對統計工作的監督力度??茖W發展觀的基本要求為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因而建立健全統計機構,將是統計工作的基本保證。在進行統計工作時可實行工作領導責任制,督促對各單位統計工作的正確領導,加強對《統計法》熟知程度,以便完成統計任務和提升統計質量。科學發展觀下,各單位領導了進行統計工作的專項檢查,側重于基層數據的實地考察,并適時糾正隨意敷衍錯誤,在對統計報表進行填寫時能有理有據,確保數據的真實性,以便在使用數據時能夠正確發揮數據的有效作用。在制定公路規范章程時,需懷有以人為本的理念,切實依據工作人員的需要和公路建設的發展趨勢,促使公路統計工作趨向于系統化。
3.增強隊伍建設,注重統計人員的業務能力打造穩固的公路統計隊伍,為加強公路統計工作提供了有利保障,注重統計人員的業務能力,將會為統計工作的建設增強增添力量。目前,公路統計工作范圍較廣,統計工作要求相應較高,對高技能和較強專業知識的統計人才需求較大。因而,在加強統計工作力度時需在統計人員中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宣傳統計工作的重要性,以便培養統計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和上進心。同時還需設立專門的數據統計培訓班,增強對統計人員的業務培訓力度,在統計人員均持證上崗的保證下,提高整個統計工作隊伍的業務素質。在對統計人員的工作職責方面,需頒布相應的工作流程,促使工作人員能夠明確自身工作職責,從而提高自身專業技術水平,更好的完成統計工作任務,在制作各類統計報表、公路基本資料等方面能夠順利完成并相應的完善工作內容,對公路統計數據庫的建立提前做好準備,以便在分析研究公路養護建設情況時能有理論依據,亦在信息咨詢方面可以提供良好的服務。
我國的貿易統計工作,伴隨著經濟形勢的發展和商品流通體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經過了20余年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績,也基本適應了形勢發展的要求。但同時又必須承認目前的貿易統計工作是相對被動和落后的。認真反思近些年我們走過的路,我認為必須進一步轉變觀念,要有一些新的思路和新的舉措來指導我們的工作,尤其在貿易統計制度與方法的改革方面要有新的突破,才有可能從根本上擺脫被動和落后狀況。
一、關于貿易統計指標體系的改革與完善
統計指標體系是開展統計工作的“龍頭”。關于貿易統計指標體系問題,3年前有過一場討論,國家統計局也召開過專題研討會,形成的共識為:貿易統計既要反映全社會商品流通和商品市場運行全貌,又要反映批發零售貿易和餐飲業行業的發展變化狀況。一方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統計要保留,因為它是反映全社會商品市場運行的唯一指標,許多地區還將其納入政府工作的計劃考核指標,盡管這一指標具有計劃經濟色彩,而且也不符合國際慣例;另一方面,為滿足國民經濟核算的需要,并有利于與國際接軌,貿易餐飲業行業統計要盡快建立和完善起來,這方面的工作隨著流通體制改革的深入和流通產業所發生的巨大變化,工作量和難度都將大大增加,貿易統計工作重心必然要轉向貿易餐飲業行業統計。
近年來,貿易統計指標體系圍繞上述兩條主線,進行了不斷充實和完善,目前基本框架已經成熟或基本成型,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1、對當前經濟和市場環境的變化反應不靈敏。例如,對政府關心的商品市場總量平衡狀況、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如糧食、棉花、石油、鋼材等)供求信息反應得不夠;同時反映流通產業現代化進程的指標和分組過于簡單,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反映商業連鎖經營和現代商業業態狀況的統計制度。2、貿易統計指標體系不完善.目前貿易企業生產資料銷售量僅占社會銷售量的20%左右,不能反映生產資料市場全貌;同時價格信息是商品市場最為敏感的信息,但目前商品價格統計與流轉統計為“兩張皮”,按不同的統計方法從兩個渠道自下而上地統計,難于科學、全面和及時的分析商品市場全貌。3、現行的貿易餐飲企業的統計限額標準缺乏科學性和實用性.目前貿易餐飲業統計限額標準過高,能夠達到限額標準而進行全數調查的企業數量太少,從而形成了與其他專業統計“抓大放小”截然相反的結果,貿易統計必須“抓小放大”,因為按現行限額標準,限額以下企業和個體戶的商品流轉量所占比重很大,影響市場趨勢。而目前受多重因素的影響,限額以下企業和個體戶又難于抓住和抓好。這是目前貿易統計數據質量下降的重要因素。4、目前貿易統計非調查(或派生)指標很少,從而直接影響和制約了貿易統計資料的深度開發。加之現行統計資料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導致貿易統計資料的利用程度很低。針對上述問題,筆者建議:
(一)貿易統計指標的設計應以滿足用戶需求為目的,采取務實和相對靈活的原則。貿易統計指標體系應隨著經濟和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而相應調整,不應當是一成不變的。目前首要的是恢復居民購買力平衡統計和主要商品產銷平衡統計核算制度。因為在目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商品流通領域,絕大部分商品處于買方市場,市場環境相對寬松,政府的注意力必然轉向如何啟動內需以促進經濟快速發展、如何確保商品總量平衡以防止市場波動、如何保護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的國家安全等。在從事這方面的分析研究時,居民購買力平衡統計和主要商品產銷平衡統計資料無疑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這些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對國內市場起著預警的功能??煽紤]僅要求在國家和省兩級統計局利用相關資料進行編算,并不增加基層負擔。
(二)盡快制定科學合理和實用的貿易餐飲企業統計劃型標準。貿易餐飲業企業劃型尚無國家標準,但統計上有一個限額標準,目前這一標準作為貿易統計開展目錄抽樣的依據,即對限額以上企業實施全數調查,限額以下企業和個體戶實施抽樣調查。筆者認為批發零售貿易業、餐飲業企業限額標準對貿易統計工作尤為重要,它直接影響著貿易統計工作的格局和今后的發展方向。根據目前的限額標準(批發企業年銷售額2000萬元及以上、零售企業500萬元及以上、餐飲企業200萬元及以上,年末從業人員分別為20人、60人和40人),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的銷售額占全部批發零售貿易業的47%,其中零售企業僅占26%;企業單位不足3萬家。建議將目前的限額標準降低,也就是要提高限額以上企業的比重,其銷售額應該提高到70%以上,其中零售額比重應提高到60%以上。屆時限額以上企業約達到7萬家,足以反映商品市場的總規模和發展變化趨勢。今后貿易統計只要緊緊抓住這7萬家限額以上企業,工作就會變得較為主動,數據質量也有一定的保障。也可減輕限額以下貿易業抽樣調查工作的壓力。同時現行的許多貿易統計信息(如限額以上企業財務統計指標)也會“身價倍增”,變得很好用了。
(三)要在“十五”計劃期內取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指標,從而完成貿易統計核心指標的過渡,并完善貿易統計指標體系。我國即將加入WTO,貿易統計必須象其他專業統計一樣,加快與國際接軌的步伐?,F行的貿易統計核心指標“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指標,由于其自身存在許多弊端和目前資料采集方面的制約,數據質量不斷下降,已經難以為繼;從現在開始,必須統一認識,逐步弱化這一指標,相應突出和加強批發零售貿易業、餐飲業(可能的話應含服務業)的商品零售額統計,因為它涵蓋了90%以上的商品零售額,目前可考慮同時公布以上兩個指標,2年以后用后者取代現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指標。同時完整的商品市場是由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兩大市場組成,生產資料流通總規模的發展變化,反映社會再生產的規模和水平。要在國家和省兩級統計部門,主要依據工業統計報表和貿易統計報表有關指標,按季度測算社會中間產品銷售總額(或稱社會生產資料銷售總額)。從宏觀上反映生產資料市場的發展變化,這項工作對于貿易統計來說也是責無旁貸的。
(四)要從宏觀上研究商品流轉統計與商品價格統計的配套問題。這個問題目前比較復雜,因為涉及到現行統計體制問題,但現在必須認真的研究。在現行統計體制基本不變的前提下,可以設想將目前商品零售價格統計基層的采價過程與目前基層商品流轉統計過程有機的結合起來,確保商品價格統計和流轉統計基礎資料的配套,然后按現行統計體制,在縣級統計局“分家”,分別按貿易統計和價格統計的不同渠道逐級上報。這樣綜合資料和許多結構性資料就能配套使用了。
二、關于目前貿易統計制度的改革與完善
統計制度是政府統計部門對調查對象、調查內容、調查表式、調查方法、報送時間及方式等內容進行的專門規定,它既是對統計指標體系的具體體現,又是對具體統計調查工作的綜合要求。統計制度的改革相對于指標體系改革而言,既有從屬性,又有相對獨立性。就目前貿易統計制度的改革來講,筆者認為要注意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貿易報表制度修訂要遵循“進度側重反映趨勢、年度側重反映總量與結構”的原則。目前貿易餐飲業報表體系中,必須精簡進度報表內容與工作量,以利于上下都能輕裝上陣,快速反映商品市場發展變化動態。進度統計只要反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貿易企業商品銷售總額及其主要構成情況;年度統計則必須全面反映貿易餐飲企業基本情況、流通總規模及其結構狀況、企業財務狀況及其經濟效益等,為深入分析研究流通產業發展現狀、為宏觀決策以及為國民經濟核算提供基礎性資料。
(二)要強化商品類值統計、弱化現行行業統計。目前國民經濟行業分組標志越來越難以反映貿易企業真實狀況,因為按現在許多企業的實際經營范圍,己經無法準確地界定和將其劃歸為某個行業,流通企業在一定范圍內經營的情況己不復存在。年度統計中的按企業登記注冊類型分組統計應加強,因為它反映企業所有制結構;而行業分組目錄要大為壓縮,僅區分為批發業、零售業、餐飲業即可,因為再細分既難于操作,也缺乏經濟分析意義。同時要強化對貿易企業商品經營類值的統計,因為詳盡的商品分類信息,對處于上游的生產環節和處于下游的消費環節均具有導向作用。建議將目前我國商品分類目錄由37個增加到60個以上。
(三)要加強對商業經營方式和零售業態的統計。我國即將加入WTO,外資開始搶占我國零售市場。這樣一方面加快了零售市場與國際接軌的步伐;另一方面又極大地改變了我國商業傳統的經營方式和單一的百貨商店零售業態,目前國內零售市場可謂“百花齊放”:連鎖經營迅速發展,連鎖企業達1500余家,連鎖門店超過26000家,銷售額突破了1500億元,超級市場和專賣店亦應運而生。我國商業尤其是零售商業已步入重組時代。但目前尚未建立起完整的涵蓋全社會的商業經營方式和零售業態的統計制度,既不能為政府提供零售市場翔實的結構資料,也不利于我國零售業的國際比較研究。因此建立完整的連鎖經營和零售業態統計制度,無論是對探索其發展變化規律,還是引導和規范市場行為,都是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
(四)要進一步完善商品交易市場定期統計制度。商品交易市場即有固定交易場所、進行經常性常年交易、并設有專門管理機構的現貨交易市場。這種我國特有的商品交易形式近年發展很快,目前全國較為規范的市場近6萬家,年成交額突破2萬億元,商品零售額己占全社會的20%。對繁榮經濟、方便生活、安排就業均作出了貢獻,這種交易形式將在今后很長時間內存在和發展。我局在1999年進行了商品交易市場基本情況快速調查基礎上,于2000年起建立了重點商品交易市場成交情況的的季報制度,目前已基本走上正軌。今后主要從報表運作方式、完善統計指標上進行規范和完善。
(五)要盡快研究建立主要商品品牌統計制度。我國目前的商品市場己處于買方市場,大家關心的己經不是哪些商品好銷,而是哪種品牌的商品好銷,因而商品的品牌信息己經成為商品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共同關心的信息。統計部門必須順應市場形勢的變化,適時地研究建立主要商品品牌統計制度。可考慮將目前“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業商品銷售、庫存”年報表設計改造成“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業主要商品品牌統計”年報表,選擇與人民生活和生產建設密切相關的30種商品進行品牌信息的年度統計。
三、關于貿易統計調查方法的改革
我國的貿易統計抽樣調查工作是隨著商品流通體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場環境的變化而提到議事日程上的。從小型貿易企業開始,到目前己經擴大至包括個體經商戶在內的全部限額以下貿易餐飲業;由于多方面因素,前期推進的速度慢一些,而近2-3年推進的速度明顯加快,目前各地區普遍完成了小型貿易餐飲業和個體戶的抽樣調查試點工作,近10個地區經過連續抽樣調查的觀察和驗證,己經達到國家規定的抽樣調查精度,具備了用抽樣調查數據替代全面統計數據的條件。這項工作的成績應該肯定,但影響這項工作整體推進和深入開展的問題仍很多。除具有與其他專業抽樣調查工作相同的問題(如受分級經濟管理模式的制約而使抽樣調查工作的推廣困難重重、各種干擾因素影響抽樣調查數據質量、受傳統統計調查模式的影響和束縛而使統計系統自身缺乏調查方法改革的內在動力等)之外,目前貿易抽樣調查工作還受調查方法、調查體制以及保障條件等因素制約。所以必須從整個統計設計和理順統計體制的全局出發,統籌考慮和合理安排,才能使貿易抽樣調查工作深入和扎實地開展下去,真正發揮出統計調查方法改革“突破口”的功能。
從近期工作看,各地區已普遍開展了貿易餐飲業抽樣調查的試點和探索工作,只是工作的深度和廣度不同而己。目前必須盡快結束全面試點,將工作重點轉入抽樣調查成果的應用,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在2-3年內使各地區的貿易抽樣調查工作達到具備用抽樣調查數據替代全面調查數據的條件,并在經費基本到位的前提下,在盡可能多的地區實現數據替代。數據替代及其相關工作的完成,即貿易抽樣調查工作基本到位。當前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必須盡快對全國的貿易抽樣調查方法和樣本戶調查指標進行規范和統一。對貿易抽樣調查方法的采用,國家未作統一規定,只提供了參考方案,由各地區結合實際靈活運用。但目前這項工作進入應用階段后,改變各地調查方法的多樣性以利于調查資料的開發利用就成為一項重要的前提條件。經過多年的實踐,可以按“小型企業采用分層等距抽樣、個體戶采用整群抽樣”的思路來規范和統一全國的貿易抽樣方法。各地區根據這個原則并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實施方案,確定抽樣總體和樣本量,只要對本地區有足夠的代表性即可。國家只要求達到一定的調查精度和按一定要求與格式上報抽樣調查資料。同時對樣本企業(戶)的調查指標和相關要求(如調查頻率、數據采集方式等)也應統一,以利于抽樣資料地區之間的可比和全國抽樣調查成果的利用。
二是積極而又穩妥地做好數據替代工作。用抽樣推斷數據替代全面統計數據,是貿易抽樣調查的工作目標。但實現目標必須積極而又穩妥,因為一旦替代,傳統的調查渠道即告中斷,還須做好與歷史資料的銜接,實現平滑過渡。所以實現數據替代的首要條件是調查方法趨于成熟,調查數據經過連續觀察和驗證基本符合實際情況;其次是數據替代的后續經費保障條件要從根本上解決,必須納入預算科目。目前小型貿易業的數據替代技術條件基本成熟,大部分地區具備了替代條件;而個體戶由于受總量與結構不清、調查方法的不完善與不統一等因素制約,目前僅有約三分之一的地區具備替代條件。而后續的調查經費保障條件機制目前也尚未形成。
論文摘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日趨完善,公路統計工作面臨著許多的機遇和挑戰,如何改善公路統計現狀,切實加強公路統計工作,更好地研究、運用各項統計數據為公路養護建設服務,是當前公路部門面臨的一項重要工作,本文對縣級公路統計管理程序的建立進行了探討。
公路統計其基本任務是對公路的建設、養護和使用情況進行統計調查,對公路經濟活動提供信息資料并實行統計監督,為制訂公路交通規劃和公路建設養護計劃提供依據,是公路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一、現階段公路統計工作模式
到目前為止,公路統計工作管理模式是“部門統計一竿到底,行業統計不加過問”,即上級公路局統計部門對公路部門統計工作直接與基層公路統計部門聯系,由基層公路統計單位直接上報,而對公路行業統計工作,由所屬公路行業管理部門負責,上級公路局只起一個收集、保管其報表的職能。此模式有其利,也有其弊,其利是能夠及時上報上級部門所需要的報表數據,減少了一些中間過程,同時也減輕了中間環節的工作壓力;其弊端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表現:1、容易造成數據的片面性,在經濟決策方面,使上報的數據資料缺乏有效的參考價值。公路部門統計和公路行業統計如果分開的話,也就是把一個完整的整體分割成兩部分,使其互不聯系,這樣統計上來的數據對上級有關部門進行經濟預測時,就沒有什么多大的意義了。只有把這兩項內容看成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而整理匯總來的數據,才能真實地反映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才能真正實現統計工作的價值。2、使公路統計工作處于被動的局面,同時也造成了公路統計工作中間環節的嚴重脫節。一管到底,其中間環節公路統計部門就不會有統計的意識,就不會把統計提入他們的重要工作議程,勢必造成有關部門在進行某些決策時,缺乏一些重要的數據資料。3、加重了上級公路局統計機構的工作壓力和工作難度。在公路基層單位一些人眼里,統計工作就是填填數字,幾分鐘就完的事,剩下的就是上級公路局與上級部門的事,對自己本單位來說沒什么用處,因此就會往上級公路局統計部門推卸責任。4、使公路統計工作呈現出一種混亂的局面,各部門、各單位的統計口徑和計算依據等五花八門,缺乏協調和聯系,從而影響到數據的準確性與實際操作性,主要體現在公路綜合統計工作方面。5公路統計的體系不完整。公路經濟領域已發生了巨大變化,公路統計的范圍和指標體系等內容也需要充實和完善,原有的公路統計范圍和指標體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已不能完全體現它本身應有的生機和活力.不能全面反映公路的全部經濟活動。此外,公路結構變化、涉外公路、集團經濟、公路工業及第三產業的發展,也給公路統計工作注入了新的內涵。這部分統計指標的確定和使用,在原有的統計體系中也沒有涉及。
二、建立縣級公路統計管理程序的建議
1、提高重視程度, 健全統計制度
提高重視程度, 健全統計制度應該作為一項重要任務, 提到公路行業各單位、各部門的議事日程上來。各單位、各部門必須建立健全的公路統計機構, 明確具體的負責人, 并配備專職的統計人員, 使公路統計各項工作能夠做到事事有人管, 事事有人抓的良好工作局面。各單位、各部門要在《統計法》和《統計實施細則》等法律、法規的具體指導下, 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 制訂出一套切實可行、又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統計方法, 使我們的公路統計工作真正地來源于社會, 服務于社會, 同時也為我們的領導和政府提供切實可行的管理數據資料, 使統計分析發揮最大的參謀決策作用。
2、發揮公路中層統計機構的紐帶作用。
公路中層統計機構應該是上級公路統計部門與基層統計單位密切聯系的一個橋梁,其統計人員直接與基層一線統計人員聯系,對各種統計數據和資料的來源比較清楚,其掌握的情況也比較全面。因此,我認為公路統計工作的重點應該放在對中層統計機構的健全和監管上,同時在提高其統計人員業務水平及綜合素質方面應加大投入,這樣由點到面,滲入基層,形成一個快速便捷、真實準確的公路統計報表上報體系。
3、改變觀念,靈活運用統計方法,
隨著政府機構改革的全面鋪開和政府對企業實行抓大放小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以及政企實行脫鉤的政策方針的制訂,對公路統計也有一定的影響。在今后的公路統計報表制度中,如果仍實行全面調查來獲取統計數據資料,已難以保證有足夠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難以保證數據的時效及質量。因此在今后的公路統計工作中,建議以抽樣調查或重點調查等方式逐漸代替過去的全面調查報表方式。再結合一段時期的全面調查。我們的公路統計制度和各種統計數據資料將逐步趨于完善,公路統計工作也更加順暢、工作強度也會隨之減輕。
4、穩定統計人員隊伍。
提高統計人員素質建立一支穩定的高索質的公路統計隊伍是加強公路統計工作的先決條件。同時要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強對統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提高統計人員的責任心、上進心、事業心。提倡愛崗敬業的工作精神和不出假數,真實可信的職業道德。二是要加強統計人員的業務培訓。不斷更新統計人員的知識水平。更好的滿足公路現代化發展的要求。三是努力提高調查研究、分析運用統計數據的科學方法。當前公路統計涵蓋了公路數據庫管理系統、路面橋梁管理系統等全方位的現代化公路信息網絡。通過統計數據分析研究公路的經濟活動.提供信息咨詢的優質服務,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四是根據公路養護和建設的實際。有重點地開展統計調查、統計分析、統計管理等經驗交流活動.有針對性地解決公路統計工作中的難點、疑點問題。努力創造統計工作的最佳業績。
5、 進一步完善統計工作的管理制度
健全完善考評制度,設立統計工作專項獎,每年評選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總結推廣經驗,將基層統計工作納入年底考評中,便于及時發現考評中存在的問題。掌握基層統計人員的情況。在每兩年一度舉行的公路大檢查中增加統計工作所占分值,促使各基層領導重視和關心本單位的統計工作。支持統計人員參加專業知識和計算機知識的培訓。
三、結語
公路統計工作的改革任重道遠,如果要做到以現代化的統計方法和手段來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有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但我相信,隨著公路事業及整個社會的快速發展,這一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校;科技統計數據;科研決策
科研統計是高??蒲泄芾碇械囊豁椈A性工作,科研統計數據是掌握學??蒲鞋F狀、制定科技政策、編制科技發展規劃的數據基礎和支撐,充分利用科研統計數據是實現科研管理科學化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各個省市的科技數據主要來源于國家的科技統計報表,根據分析幾個年度內高校科技統計數據的變化趨勢,能夠得出一些結論性的東西,這樣就能幫助高校準確地進行決策,更好地實現高??茖W的發展。
一、科技統計數據的來源和構成
從科技人員來看,主要由年齡、性別、學歷等相關信息組成;從科技經費來看,主要由經費總量、來源、支出和結余等方面組成;從科技課題來看,主要由課題數目、課題經費額、投入研究人員數、學科分類及相關行業劃分等要素組成;從科技成果來看,主要由論文數、專著產出數、獲獎情況及成果轉化等信息組成。
從上述數據分類及來源可以看出,這些指標的設定基本上包括了高??萍脊ぷ鞯娜績热?,但是這些數據的采集需要涉及多個部門如財務、人事、科研等多個部門的共同協作,這些數據的掌控和分析利用,一方面可以熟悉了解高校科技統計工作的具體情況,目前發展水平和未來趨勢,另一方面也可以進一步為高校科技工作政策制定和未來科技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決策依據。
二、以某省相關科技統計數據為例進行分析
從分析科技統計數據入手,尊重科技統計數據、以科技統計數據為基礎,進而分析未來科技水平發展與科技投入產出的成效,具有非常積極且實際的意義。
以A省57家本專科院?!笆晃濉逼陂g科技統計數據為例進行分析。
(一)科技活動人員
2011年A省高校投入科技活動人員39000人,比上年增加715人,增長1.9%;比“十一五”初期增加2909人,增長8.1%。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占39.8%,具有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占40.4%,具有初級和其他專業技術職務人員占19.9%??傮w來看,“十一五”期間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已經逐漸構成了A省科技活動人力的主力軍,具有很強的實力和很好的發展前景;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作為后備力量,人員儲備雄厚;初級和其他專業技術職務人員比例合理,沒有冗余情況。
從2006年到2011年,A省高校科技從業人員只從36091人增加到39000人,增加了2909人,平均每年只增加582人,增加的幅度是非常緩慢的。高級職稱的人數從13976增加到15503人,只增加了1527人,平均每年增加305人。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出現這種情況深層次的原因:第一方面,A省高??萍紡臉I人員并沒有像高校在校生人數一樣同步地增長。學校規模的擴大速度遠遠超過高??萍既藛T增加的速度。目前高校的編制還是由省人社廳負責的,每一所高校都有固定的編制數,這個數量并不是高??梢愿鶕约旱男枰S意的增加或者減少的。第二方面,A省高??萍及l展水平始終在徘徊??梢哉f是一個教育大省,但是“十一五”期間的發展仍然緩慢,不足以稱為教育強省。
(二)科技活動經費
2011年A省高??萍蓟顒咏涃M總收入44.93億元,比上年增收6.67億元,比“十一五”初期增收22.02億元,增長96.1%。其中:政府資金18.89億元,比上年增收2.64億元,比“十一五”初期增收11.04億元,增長140.6%;企事業單位委托經費22.89億元,增長16.6%,比“十一五”初期增收9.30億元,增長68.4%;當年學校自籌經費1.56億元,比上年增收0.13億元,比“十一五”初期增收0.52億元,增長49.5%。“十一五”期間,相對于學校本身對科技活動的投入,學校科技活動經費收入的增長主要來自各級政府的撥款和企事業單位的資助。一方面,因為“十一五”期間是中央大力振興老工業基地的時期,加大了科技的投入和項目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我們國家也加大了科教興國的政策支持、資金支持的力度。
(三)科技成果
2011年A省高校發表學術論文36685篇,比上年增長16.7%,比“十一五”初期增長67.1%;其中SCIE(科學引文索引)4818篇,EI(工程索引)8196篇,ISTP(科技會議索引)2865篇,分別比“十一五”初期增長112.1%、168.4%和153.8%,由此看出,“十一五”期間A省三大檢索收錄論文的增長幅度遠遠大于全部論文的增長幅度,的層次和水平有大幅度提升,科技成果已經逐漸從注重數量到注重質量方面轉變。
2011年A省高校專利擁有數6669項,其中發明專利3280項,分別比上年增長28.4%和36.1%;比“十一五”初期增長198.1%和212.7%。專利數量是體現科技為經濟發展支持的重要指標?!笆晃濉逼陂gA省高校申請專利數量一直在飛速地、穩定地增長。
綜合以上簡單的實例,我們可以看出將科研統計中的各項指標和數據結合起來分析,能夠得出很多科研發展過程中呈現的趨勢,掌握高校乃至全省科研發展各個環節的動向,為合理地制定科研發展政策、調整科研激勵機制、健全聘任考核體制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持。
綜上,將科技統計中相關指標、數據相結合進行分析,進而展現科技發展新趨勢,既可以動態掌握高校及整個省科技發展中相關環節的走向,同時也對科技發展政策的合理制定、促進科技創新、保障考核聘任等相關體制健全等方面工作的順利開展都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撐。
三、科技統計數據對策探討
(一)提高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可用性
科技統計工作是基礎性工作,真實、準確、可用是以此為基礎的各種分析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證。但是仍然有部分高校對這項工作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在基礎數據采集和更新上經常發生數據缺失、數據失真的情況,這樣不扎實的科技統計工作是不負責任的。對上下兩年增減幅度較大的高校,應進行嚴格核對,排除因新統計人員對統計指標的理解、統計口徑的把握等因素,要做到對每個數據的來源都有根據;對省級主管部門來說,在匯總數據上應該加強基礎數據審核的力度,不能單單審核報表。
(二)加強科技統計隊伍建設
從歷年省級高校科技統計工作布置會上可以看出,目前高等學??萍冀y計隊伍不穩定,頻繁更換統計人員,每次都有很多新面孔加入,科技統計工作人員流動帶來的不穩定性給這一基礎性工作的部署和落實帶來了挑戰,必然給我們的統計數據的質量和工作的連續性造成負面影響。在對相關統計指標的理解和統計口徑的理解把握上,也存在著眾多亟需解決的問題。
首先在確??萍冀y計人員相對穩定的前提下,統計人員的綜合素質需要進一步提高?;A性工作的重要性決定了要有專人負責,并對統計人員進行系統的培訓。統計人員不僅要有統計理論知識、計算機知識及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也要有相關的科研管理、科研理論方面的素養,這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統計工作者提出的基本要求。但是我們個別的統計人員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不能及時地吸收先進教育理念,因此很難適應現代教育發展對統計工作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三)推進統計工作由“單純收集上報”向“利用分析”轉化
應從戰略高度給予科技統計工作重新認識,高??萍冀y計工作不但在基礎收集上報階段要做到真實、準確、可用,還要進一步利用分析基礎數據庫的資料,不能簡單將收集上報作為任務完成了之,要認識到基礎性工作的重要性,更要認識到對數據進行分析利用才是進行科技統計工作真正的意義所在,通過對科技統計數據分析利用保障科技考核機制落實、制定相關科技發展決策、進一步開展規劃高??萍柬椖?,統計工作由“單純收集上報”向“利用分析”加工轉化,是高校科技工作不斷深化的體現,也是為高校、為自身所處的行業提供相關決策的重要依據。
四、結論
要實現高校科研管理高效性、科學性,必須要以科技統計數據為基礎,并且分析數據背后原因。這不但有利于科技統計數據的真實性,還可以實現高??蒲许椖亢涂蒲谐晒囊幏痘芾恚瑸轭I導科學決策提供確實的依據,更好地促進高校科研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瑞祥,尚斌.決策原則視野下的高??蒲谐晒u價與激勵制度[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4).
2.劉岳啟.科技統計在科研決策中的應用[J]. 科技管理研究,2010(5).
3.于剛,張慧.論科研院所科技統計與科研管理創新[J]. 科技創新導報,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