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19:4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美術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作品不貼近生活
俗話說“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然而小學生對周邊事物的接觸較少,而且其所見到的藝術作品甚少,故很難從作品中體會到作者的用意。特別是部分以戰爭為題材的畫作,學生們不親身經歷很難體驗其中妙處。由于小學生缺乏相關的歷史知識,因此無論是我國的傳統山水畫還是西方的人物靜物畫都超出了其理解范圍,造成其在欣賞美術作品時無法引起內心共鳴,從而失去對美術鑒賞的興趣。
2、知識儲備量少
小學生無論是在語言表達還是文字敘述方面均處于初學階段,因此對美術作品的鑒賞只停留在“看”的階段,既不能夠使用恰當的語言來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也無法用華麗的辭藻來記錄該幅作品帶來的感受,這極大地影響了學生們欣賞美術作品的熱情。加之其對作品的歷史背景、人文風俗都不了解,也限制了其鑒賞能力的提高。
3、受書本影響大
許多學生在觀看書本上的藝術作品時會將作品下的文字一并閱讀,這種行為本是無可厚非的,但小學生的模仿能力較強,看完書本的文字敘述后便會受到該段文字的影響,在腦海中對該作品形成固定的思維模式,影響自身判斷。加之傳統的教學模式便是以書本為中心,要求學生將書本內容死記硬背,該種教學方式為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造成了干擾。
二、提高美術教學效率的措施
1、不拘泥與課本
盡管小學美術課本上的作品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優秀作品,但在教學過程中不可只以書本為教學的中心,而是要帶領學生經常到戶外體驗真實的生活。例如在學習《走進大自然》這一章節時,應當帶領學生們外出寫生,體驗大自然的美好。組織學生外出活動時,盡量選擇風景優美、富有濃厚自然氣息的場所如公園等,讓學生們融入到自然環境之中。春季可帶學生去樹木較多的地方觀察植物萌芽及生長過程;夏季可與學生一起在公園里聽蟬鳴、鳥叫;秋季觀看落葉飛舞;冬季與學生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將學生置于自然之中,感受自然給予人類的種種美好,并將其深深刻于腦海之中,使其在看到描繪自然的美術作品時能夠產生共鳴。
2、利用多媒體設備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多數學校均已配備有各式各樣的多媒體設備,只要能夠靈活運用,便能夠為學生營造出更好的學習環境,增加學習的樂趣。運用多媒體設備進行美術教學的優勢有:多媒體投影效果好,增強作品立體感;可配合音頻設備使用,營造出優美的欣賞氛圍;可播放視頻來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興趣等。對于藝術作品的欣賞,講究各感官之間的配合,不僅是用眼睛去看,而且還需要用心去感受作品所表達的情感,才能品盡一副作品的內涵。例如在展示我國傳統山水潑墨畫時,可事先準備好優雅的古典音樂作為背景音樂,搜羅出作者的生平經歷、趣事等供學生閱讀,還可現場演示潑墨畫的繪畫手法以提高學生對畫作的理解能力。在我國古代,畫與詩是分不開的,即畫中有詩,詩中有畫。故在帶領學生欣賞畫作時可順帶引出與畫作情景相符的古詩,既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量,又可以使其充分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3、采用啟蒙式教學所謂啟蒙式教學即在教學過程中擯棄傳統的灌輸教學法而采用引導式教學的教學模式,采用該種教學模式時,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不將自身看法或他人看法強制灌輸給學生、不要求學生對書本上的作品分析內容死記硬背、不抑制學生創新、不阻止學生思考、不對學生的個人看法產生藐視心理等。藝術本就是無形的、沒有固定模式的,故其表達形式多、創作范圍廣,正因如此,每個人對同一幅作品也有著不一樣的見解。小學生正處于思想的啟蒙階段,需要教師的鼓勵與引導,所以教師平時應多與學生溝通、互動,對學生要有耐心,要不厭其煩的為其解決問題,只有如此才能使學生敞開心扉的與老師相處。
三、結束語
論文摘要:山水畫藝術在高等學校的教學由來已久,作為美術學科的必修課程,山水畫教學對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凈化心靈,樹立學生正確的審美觀有著十分重要和長遠的意義。高校山水畫的教學,要通過對傳統藝術的深入研究和在教育教學方法上的正確實施,教育學生怎樣去審視并有效繼承傳統藝術留給我們的精髓,同時還要指導學生對現當代山水畫藝術理論與創作方向進行把握。
中國山水畫幾千年的發展演變形成了我們民族在山水文化上的優秀傳統,她是中國傳統繪畫的重要組成內容,她伴隨著我們的文明發生并發展,逐漸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個性語言和審美境界,成為了古代文人和現當代山水畫家們畢生追求的一門優秀藝術。中國文人寄情山水田園的思想特質在山水畫里體現得最為突出,許多文人雅士喜歡山水并繪制山水畫。自魏晉以來,山水畫藝術得到長足發展,到宋元時期達到頂峰。古人歷代創造的不朽杰作在召喚我們努力學習的同時,也為當代的山水畫藝術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山水畫作為當今高等藝術院校重要的專業課程,經歷了從師徒言傳到學校教育的發展過程,當代山水畫的教學要求也在不斷發展和演變著。今天,山水畫藝術的教學呈現出多元探索的狀態:一部分教師重視古代山水畫傳統的教學,注重追求古代文人畫的符號化、抽象化的境界并付諸實踐;一部分教師則重視師法造化,面對自然,走寫生和創作相結合的道路,更加注重追求人生回歸的藝術情懷;還有的山水畫教師受西方現當代藝術流派的影響,求助于特殊肌理和抽象語言的綜合表現,在傾向于現代水墨的探索中通過現代人文意識去觸摸天人合一的境界。WWW.133229.coM這三路教育理念和教學思想的共同發展和相互交揉形成了當代山水畫壇新的教學格局。然而,作為高校美術學科中國畫專業教學內容之一的山水畫教學實踐該何去何從,如何轉變教學理念,如何進行創新教學,如何更新教學內容等諸多問題一直困擾著每一個教育實踐者,筆者想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談以下幾點看法。
一、提高學生理論修養和增設相關理論課程
山水畫的學習,理論知識是關鍵,只了解山水畫理論的基本方面是不夠的,中國的山水文化和山水畫藝術博大精深,其構圖布勢、風格意韻、人文關懷諸方面的認識才是根本,然而這類知識學生往往難以理解,不愿觸及,這使學生在宏觀上失去坐標,迷失方位。教師作為先行者,應提前對相關理論材料進行梳理加工,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進度與學生需要分發下去供交流參考,使班級教學形成研究理論的良好氛圍。
學生需要的理論課程是多方面的,其中應至少包括哲學、文化、歷史和美學理論著作等,還應有與山水畫藝術相關的理論文獻的閱讀。根據筆者個人經驗,學生應該閱讀的有關山水畫理論著作有郭熙的《林泉高致》,宗炳的《畫山水序》,顧愷之的《畫云臺山記》,潘運告的《唐五代畫論》、《宣和畫譜》、《宋人畫論》、《元代書畫論》、《明代畫論》、《清代畫論》,朱良志的《中國藝術的生命精神》,宗白華的《美學散步》,楊大年的《中國歷代畫論采英》,張強的《中國山水畫學》、《中國畫論體系》、《國畫現代形態》、《中國繪畫美學》,陳傳席的《中國山水畫史》,愈建華的《中國畫論類編》,楊成寅的《視覺美》等諸多對學習山水畫有幫助的理論書籍和繪畫文獻。
閱讀應在任課教師指導下,將有關理論著作和文獻資料,細致分析,合理分解,找出規律,使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容易。另外,最好定期與學生談閱讀感受,或者經常組織主體鮮明的理論知識辯論和論壇。千萬不可忽視學生的理論修養,當然,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才能做到在教學中有源源不斷的知識帶給學生。
二、要注意臨摹的深度并加大寫生教學環節的訓練
首先,教師要加強學生臨摹的深度和廣度。山水畫的臨摹教學是學習山水畫藝術的重要一課和基礎一課,歷代山水畫名家都非常重視學習傳統技法。對于臨摹來講,其前提是會賞析,山水畫賞析的必要性往往被我們在山水畫教學初期忽視了,其實,只有讀懂了作品的內涵,了解了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構思立意、形式技巧、筆墨語言等等,實踐起來才不致于盲從,才會有分寸,才能深入挖掘傳統資源,達到學習、借鑒、轉化、吸收、提升的最終目的。古人講“師其意不師其技”,師其意者為上,要學好山水畫就要臨對范圖,更要領悟古人用意所在。
傳統山水畫的教學是要讓學生了解山水畫在美術史上的獨特意義,賞析山水畫的經典作品和繼承發展。對山水畫傳統中要求掌握的樹石畫法、皴擦技法和構圖布局規律的知識要結合具體理論,逐一掌握。山水畫臨摹是個艱苦復雜的過程,山水畫景物繁多,層次豐富,繪制過程中要有耐心,臨摹過程中還要做到膽大心細,教師要不斷激發學生的臨習熱情,變枯燥臨摹成為主動的求知過程。臨摹中應注重臨摹廣度和知識的全面性,一般先要側重一個時代的一家之法學好吃透,然后再換另一家學習,山水畫的臨摹應該遵循從隋唐臨本開始,先進行工筆山水畫的學習,等學生有了一定筆墨造型基礎后,再從宋代山水名家中選擇幾家作為學習對象來重點研究。
在臨摹教學中,教師要做學生審美方向的輔導,要讓學生從臨摹教學的一開始就學著用個人審美眼光和個性化的觀點審視傳統山水文化,用自己之個性去感悟古人之個性;用自己之特殊去感悟古人之特殊;用自己之創造去感受古人之創造。在臨摹課堂上,必須對學生高標準嚴要求,把學習路子走正,還要保證學生的臨摹時間,學生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花大力氣臨摹一批傳統山水畫經典名作。畢竟厚積才能薄發,傳統山水畫教學的最高要求就是用最大的力氣打進去,還要用最大的力氣打出來。
其次,教師要重視學生寫生教學環節的訓練和生活感受的山水畫寫生是很好的提高學生繪畫水平及能力的有效途徑,自徐悲鴻引西方對景寫生之法以來,無數畫家得到益處。寫生教學的要求是讓學生在寫生中做到真正消化好從臨摹中學到的筆墨規律,并努力找尋屬于自己的表現形式和繪畫語言。山水畫寫生的訓練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概括提煉能力和綜合表達的能力,是山水畫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高校的全日制教學有著優越的寫生條件,應多組織學生下鄉寫生采風,把寫生的重點放在觀察方法的轉變和筆墨語言的組織上。因為寫生是創作的搜集素材階段,所以還要有意識去探索地域特征,找到事物的典型性并盡量與自己的內在追求統一起來,從寫生開始積累感受和表達沖動。寫生環節就是到自然中具體研究客觀事物,尋找規律,學生應在老師指導下深入研究消化傳統知識和技法,去開掘自然之妙,打開自己的心靈,找到表現自然和內心情感的筆墨語言和審美圖式,克服缺乏情緒調動和缺失個性化認識等通病,打開屬于自己的精神狀態。寫生是直接面對自然的藝術行為,既要寫景又要寫情,不應只是關注自然物像的表面形態,還要研究其內在變化規律,找出共性,并滲透進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主觀期待。
山水畫寫生造境應是長時間關注的教學重點,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以身示范,循序漸進。山水寫生環節中,教師要對學生不同時期記錄的不同感受做定期輔導,把學生產生的不同心境作全面紀錄和整理,還要引導學生多想像,與記憶中的某些場景發生聯想并鍛煉學生組合能力,正所謂“移花接木”、“遷想妙得”。寫生中我們主張穩扎穩打,利用個體的獨特感受去觀察自然,表達自然,從情感深處貼近生活,練就學生的主觀洞察力,學會將美的事物加工組合,踐行從生活中來又高于生活的藝術原則。
三、積極組織學生進行山水畫創作
強化富有開拓精神的山水畫創作教學是高校山水畫教學的延伸環節。山水畫創作的教學是最終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全面繼承吸收古典山水繪畫資源后,學生應拋棄急功近利和浮躁的情緒,走向生活,走人自然,走進內心,嘗試展開屬于自己的山水創作之路。教師的教學應通過給學生分析大量的創作實例,使之逐漸找到自己的切人點并深入挖掘,教師要做好解決突發事件的準備,對于當下學術界普遍關注的創作問題,學生要泰然處之,教師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對于西方藝術思潮的諸多影響,教師要幫助學生建立個人堅定的民族文化立場。我們主張學生應在教師的輔導和鼓勵下選定屬于自己研究的繪畫方向,并深入探索和用于實踐,從而繪制出一系列有說服力的山水畫作品。我們在山水畫創作教學中要始終堅持以獨特、創造為核心的教學思路,既要印證傳統又要擺脫束縛走向自由,正所謂“隨心所欲不逾矩”。
四、山水畫教學要處理好的幾個重要關系
首先,是教與學的關系。美術教學有其自身特點,心靈交流非常重要。教師要與學生經常談作品、談感覺、談心情,隨時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外出寫生時,教師盡量與學生同吃同住,保持親近,在指導寫生時,要密切關注每個學生的作品進度和學習規律,隨時挽救一些轉瞬即失的好想法與好感受,這樣才真正起到教師的點撥作用并使學生可持續進步。教師還要在教學過程中盡量多的用自己良好的修養、熟練的技巧影響感召學生,并做到與學生一起探索,一起進步,讓學生明確知曉自己的探索道路是正確的。
其次,是數量和質量的關系。教師在布置作業和留給學生獨立思考命題時要有一定的量和深度,并且最好因人而異并有關聯性。沒有數量的要求難以提高質量,但盲目追求數量也會影響質量的提升,由于學生接觸山水畫時間有限,在繪畫工具和藝術語言的訓練中,要適當安排學生多練習寫字和體會用筆。山水臨摹課程期間要保證質量并很好的控制數量,山水寫生與創作環節中需要多畫稿子,反復修訂,力求逐漸找到自己的語言符號。
再次,是畫內功夫和畫外功夫的關系。學生往往過于重視山水畫技法的掌握程度,忽視人品、修養、學識等的學習。其實,學習山水畫更應該在古典哲學、文學、詩歌、游記等有關的精神性知識資源上多下功夫。對于專業技巧的教學,各個高校都有其獨立的一套辦法,唯獨畫外之功多半靠自己領悟,畫外功夫是技法的靈魂所在,需要時問去堅持和磨練,一般教學的灌輸往往收效甚微,所以,要給學生多創造藝術氣氛和人文環境。
簡筆畫的另一個優越性在于它能夠很好地促進學生想象能力的構建。想象力的具備是小學美術課程的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要點,想象能力也是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作品創作的基礎與源泉。簡筆畫能夠很好地為學生營造想象力的土壤,這很大程度在于簡筆畫十分抽象、十分靈活,能夠給學生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間。教師應當在課堂上更多的借助簡筆畫來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這對于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以及創造能力都很有幫助。《彎彎的小路》是很有意思的一節教學內容。這節課程的教學目標在于要讓學生了解物體近大遠小的透視規律,并且讓大家在學完本節知識后能夠運用透視的方法畫一條符合透視規律的小路。此外,在理解透視規律的基礎上要讓學生學會欣賞并評價美術作品,通過畫路來提高描繪寫生的技能,逐步發展學生的觀察力、表現力和創造力。教學中的重點在于通過對周圍環境的觀察,讓學生發現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并掌握簡單的原理和規律。同時,要讓學生將透視知識應用于繪畫中,使描繪的物象更真實。在給學生呈現了各式不一樣的“彎彎的小路”后,學生不僅對于透視規律有了很直觀的感受,各式各樣的小路也在他們的腦海中逐漸冒出。為了培養與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我會讓大家通過簡筆畫的形式將他們頭腦中的小路表達出來,這不僅是對于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一種檢驗,也能夠為他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提供土壤,讓他們的創作水平得到發展與提升。
二、簡筆畫能夠活躍課堂教學氣氛
簡筆畫的在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上也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例如,在學習《奇妙的點彩畫》時,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通過初步接觸點彩畫,知道點彩的繪畫特點及簡單技巧,并用點彩法創作一幅畫。同時,通過思考、比較、欣賞與討論,要使學生感知點彩畫的畫面效果,了解點彩畫的原理。此外,通過學習活動,要引導學生富有創意地學習運用各種繪畫手段,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其對美好事物的表現以及創造的欲望。點彩是新印象主義以色彩分割原理為依據所采用的一種繪畫表現形式,又被稱為“點彩法”。其主要是利用不同的純色點和塊并列在一起形成的畫面。課本中展示了法國新印象主義畫家保羅•西涅克的作品《納蒂布港》和修拉的《大碗島的塞納河之春》,目的是讓學生了解點彩畫的主要特征,提高研究點彩畫的興趣。學生對于這種由大片的鮮亮的色塊所構成的藝術作品都非常喜歡,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我會借助簡筆畫的形式讓這些作品得以重現。簡筆畫往往是沒有顏色的,只是借助簡單的線條勾勒出物體的大致形態。當大家看到我將那些濃重的色塊以完全不一樣的形式呈現出來時,學生不僅覺得非常驚奇,也覺得非常震撼。大家在課堂上都非常投入,對于美術乃至藝術的體味與思考也在一點點加深。
三、結語
美術教育沿襲傳統教學做法比較普遍,只是針對學生動手能力基本技法進行培養,往往忽視學生的思想內質教育,忽視教育本職功能。特別是教材文本中的文化元素挖掘不夠,造成教育的缺失。注重對教材文本文化教育因素的挖掘利用,學生在美術課堂學習中,在獲得技能技巧提升的同時,還能夠獲得精神教育和文化品質教育。學生在具體學習實踐中,還能夠了解美術文化發展的歷史,以及美術與各個社會領域的關系。中華民族有豐富深厚的文化底蘊,讓學生在學習美術時能夠領略民族文化的風采,接受文化教育的洗禮,這也是美術教學的重要使命和責任。美術教學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教育活動,內含豐富,外延深遠。美術教學中的文化元素呈現多元化和時代性,傳統文化領域的絲綢織染、陶藝等,還有現代文化中的造型藝術、工藝設計等,另外,像民間剪紙、剪貼等藝術形式,都體現著民族文化的精髓。在美術教學中,要善于挖掘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內質特征,用豐富的文化元素帶給學生更多營養。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深度挖掘,并根據學生實際制定教學方案,這就可以左右逢源了。新課程改革對美術教育進行資源優化組合,把相關課程內容分為不同學習領域,可以給學生開辟良好學習渠道,像設計與應用、欣賞與評述、綜合與探索,都能夠將美術學習系統化。這些教學形式,都和美術文化有更多契合度。教師實施教學行為時,要根據教材實際和學生思想實際,將美術教育與文化熏陶相結合,讓教育積極因子都能夠發揮重要作用,促進美術課堂教學的內質升華。如嶺南版美術教材八年級上冊的“獨具魅力的面具”一課,先復習人面部的五官比例圖,然后把學生上次用16開紙臨摹的人面部的五官比例圖作業一一分發下去,要求學生用手把作品上眼睛、鼻子、嘴巴和外輪廓線撕去并蓋在臉上,檢查作業比例是否標準。接著設問,“如果你必須戴上自己親手設計的面具參加一個盛大的化妝舞會,你會設計一個什么樣的面具?”然后展示多款色彩鮮艷的面具,學生看到、體會到新穎、新奇,具有新鮮感和吸引力的教法和教具,對激發學生強烈求知欲可以發揮重要促進作用。“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一旦點燃學生學習熱情,就可以讓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會主動去探尋思考,贏得教學主動權。
二、在美術教學中感受美術文化,塑造文化素質高塔
美術文化在自身數千年的形成演變、吐故納新的歷史中,產生了獨特的社會價值和人文魅力。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教材文本的解讀,讓學生參與到美術作品的制作當中,并從具體操作中獲得文化熏陶。像制作陶器,就可以讓學生親手去實踐,從材料的準備到整個制作過程,教師要根據教材制作方法,讓學生感知原始制作和現代工業的差異,并從中獲得文化要素的影響。這些陶器中的制作工藝,包含厚重的歷史文化內質,每一個時代都有相關的制作方法,每一歷史時期,也都有講不完的歷史故事。這些歷史滄桑巨變,當然都與文化緊密相連。在實踐中,學生感知的不僅是一種制作工藝的變遷,同時也能夠清晰地把握歷史發展的脈搏。像“面與色的美感”這篇教材,就飽含許多現代立體構成藝術。這種現代抽象藝術如果僅僅讓學生欣賞,自然不能掌握其精髓內涵,如果讓學生親自動手去做,在制作實踐過程中,用不同感官接受美術文化信息,所獲得的藝術感染和思想教益,當然也是大不相同的。學生通過嘗試不同材料去表現面與色的構成,就可以制作成一幅美術作品。因為在具體操作中,通過不同組合不同拼搭,讓學生認知什么是組合的美,也體會到什么叫空間的美。這種美感是建立在學生思想認知的基礎之上。因此,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技術感覺,而應該是一種意識反應,是文化素質層面上的認知提升,因為學生從這些美術作品中,從親身體驗中,和美術作品中的文化元素實現感知共鳴。這種共鳴使得學生能感悟到美術作品所傳遞的文化信息。
三、美術學科促進校園文化建設,歷練學生文化素養
1問題的提出目前我國正在進行一場教育變革,基礎教育要向素質教育推進,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為科學基礎的數學學科,課程的研究和改革尤為突出與重要。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兒童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美術能刺激兒童的感官,以喚醒兒童的表達欲望,數學如一個五彩繽紛的樂園,處處充滿著美,美感能激發人的學習熱情和創新精神。在數學教學中,怎樣挖掘數學的內在美,怎樣用美去感染熏陶學生,使他們以愉悅的心情投入到嘗試中,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谝陨蠋讉€方面的考慮,擬進行“小學數學與美術整合的研究”實驗。
2現狀分析《中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
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人的塑造、人的建構、人的發展始終是數學教育的最高目標,它要求教育所培養的人不僅僅是一個勞動者,而且是一個有明確的生活目標和高尚的審美情趣,既能創造又懂得享受的人。僅僅“用專業知識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教育,它可以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要使學生對價值有所理解并產生熱誠的感情,那是最根本的。他必須獲得對美和道德上的鮮明的辯別力。
3課題界定《中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
內容的呈現應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本課題就是通過數學與美術的聯系,讓數學發出美的光輝,發現數學的美,學習美的數學,放飛美的夢想,拓展數學思維。
4研究基礎我們學校是玉州區乃至玉林市最大的小學,是玉林市的窗口學校,擁有各種專業技術人員,有資金、設備、科研手段,本特別是我校擁有一批科研知識豐富,領導能力超群,極力支持教師工作,幫助教師成長,深受教師愛戴的好領導
本課題負責人及主要成員均是我校的教學科研骨干教師,從教多年,教學功底深厚,具有出色的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參加課題實驗的熱情很高,把搞科研當作工作中的重要部分,積極性特高。有諸多優厚條件,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5研究價值和研究意義作為小學數學學科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有著獨特的作用
在數學教學中存在著數學本學科的科學美、藝術美,而且存在著數學教學美。數學教學美是通過教與學的活動來表現人的本質力量。數學教學過程不僅僅是學生個體的認識過程,而且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的一種特殊的審美過程。通過數學教學審美活動,可以極力豐富學生的情感,凈化學生的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同時,通過美的熏陶,可以啟迪學生的智慧,提高數學學習的質量。對小學數學與美術整合的研究,是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需要;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探究精神和綜合能力的需要;是使學生凸顯自主,張揚個性的需要;是使學生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發展的需要;是使學生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社會的需要;是使學生了解基本的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的需要。
6研究內容構建數學與美術的整合,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行、綜合性和選擇性;以美術為契點,將數學與美術課程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用美術說數學,以美激情,以美啟智,以美促能
讓學生用圖畫表示生活中的數學,使學生在“畫數學”的活動中品位著知識的魅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做數學的樂趣。這樣,數學的應用意識將在生活中覺醒,數學的創新意識也將在活動中萌發;在教學中體現教師的作用和地位;在實驗中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的研究。超級秘書網
7研究目標和方法因為數學與美有著獨特的聯系
所以我們實驗和研究的目的要認真研究美術與數學的內在聯系,潛心挖掘數學之美,在數學課堂中滲透美的教育,用藝術的教學手法激勵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愛數學的情懷。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用圖畫“說”出生活中的數學,鼓勵學生用美術的形式對數學進行構思,引導學生學會將數學內容向生活延伸,張揚形式多樣的訓練方法,發掘每個孩子的多重潛能,自己去尋找美麗,發現美麗,欣賞美麗,使學生樂此不疲。初步構建小學數學感性培養與理性培養和諧發展的教學新模式,拓廣小學數學美育研究的新視野。通過提高學生對小學數學美的感知力,促進學生的審美發展,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課題遵循理論聯系實際原則,邊研究邊實踐,采用文獻研究法,自然實驗法,個案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經驗總結法、實驗研究等多種研究方法。
8實施步驟
8.1準備階段(2006年10月至2007年2月)成立課題組,制定方案,積極搜集資料,認真學習理論知識,提高理論水平。
8.2嘗試階段(2007年3月至12月)嘗試教學改革,極力挖掘教材的美,在班級中實施操作。
8.3發展階段(2008年1月至9月)完善教學改革,利用多種形式,如探究討論、學生專訪、主題實踐等方式,提高數學藝術,讓數學與美術手拉手,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廣闊的天空,真正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8.4總結階段(2008年10月至12月)全面總結驗收,撰寫課題報告及專題總結,接受驗收。本課題的研究。我們在實施中邊實踐邊總結,力求形成豐富的具有較強科學性、系統性、實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研究方案、實驗報告、論文,研究報告,結題報告等。
9經費管理自籌經費
課題組成員自籌經費。
關鍵詞:高中美術人文精神鑒賞
人文性賦予美術本體最大的價值和功能,使得形式化的美術知識和技能變得具有生命力,并與社會發生最大程度和最大范圍的關聯。美術教育是美育和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徑,在美術教育中發掘人文資源,注重人文培養,已成為當今美術教育的主流?!睹佬g課程標準》更是把美術定位為人文性的學科。特別是對于高中美術鑒賞課而言,在課堂上培養學生人文精神更有獨特的意義與價值。
一、高中美術課與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關系
突出美術課程的人文性質是當今國際美術教育的發展趨勢,也是當今我國學校美育所強調的價值取向,美術教育與人文教育密不可分。也正因為如此,高中美術課與培養學生人文精神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
(一)美術課堂是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舞臺
美術教育,本身屬于人文形態的范疇,美術教學中的人文教育更是美術課程人文性的組成部分。其人文性的內容包括人文教育、人文素養、人文精神等。人文教育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標是通過美術的教學和實踐,讓學生學做進步的現代人。人文素養即做人的基本修養,主要體現在一個人對自己、他人和社會的認識、態度和行為準則當中。人文素養的最高形態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主要是通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人格特征、審美情趣等體現出來的。
(二)在美術課堂關注學生的人文精神是新課程的客觀要求
新課程標準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作為國家對基礎教育質量指標所作的基本規定,是新課程標準為描述學生學習行為變化及其結果所提出的三個功能性基本要求,簡稱三維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作為三維目標中的一維,其目標的實現靠的是人文教育。
(三)湘美版高中美術鑒賞課本中的人文價值取向
鮮明的人文價值取向是新的湘美版高中美術鑒賞課的重要特色,從課本外觀上看,精美的印刷及版式首先就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覺,很容易使學生產生讀下去的渴望,這種設計本身就具有了人文的價值——在滿足了學生潛在的審美需求的過程中體現了對人的尊重與關懷。從結構上看,采取單元組課、專題呈現、多元交叉、循環遞進的方式構成課本結構。這就為學生在美術鑒賞課上主動性的發揮創設了廣闊的空間。在具體的課題中,都有明顯的標識?!皩W習提示”、“作業要求”、“活動建議”,“相關鏈接”以及“學業評估”等欄目的設計均體現了對學生學習的理解與尊重。新版的教材無論從設計樣式,還是在內容上都體現出一種對文化情境創設、涵養人文精神的追求。
二、如何在美術鑒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以美術鑒賞活動為主要教學內容的美術鑒賞課,應該引導學生在鑒賞活動中生成、發展人文精神,那么,究竟應該采取哪些方式來達到在美術鑒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的目標呢?
(一)教師要做適應性調整
在美術鑒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需要教師進一步豐富自己的人文素質,加強自身修養,不斷鑄就自身的人文精神、豐富的精神世界、全面平衡的文化素質,同時,還要及時的轉變教師角色。
1、轉變觀念
轉變觀念是根本,也是美術教師適應新課程改革的前提,美術教師只有在理解新課程、接受新課程理念的基礎上,才能在實踐中逐步提高自身素質,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盡快適應新課程的要求。教師作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踐者,是最關鍵的因素,因此必須要提高素質,轉變觀念,實施課堂教學創新,要以發展的全面觀點來看待每一個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要讓學生學會探究和發現,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2、提高素質
美術教師大都具有美術專業知識并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對強調學科知識的常規教學勝任自如。美術新課程卻更強調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強調培養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在內容上更加符合時尚,貼近學生的生活;課程的內容加強了學科知識和社會發展、科學進步的聯系,強調了美術和其他學科的融合;新課程強化了課程的選擇性,為學生的個性發展留下了充足的空間等等,這些要求促使我們美術教師要緊隨社會發展,學習與美術課程相關的其他新技術、新知識,學習促進學生思維和人格發展的教育教學方法,形成開放狀的生態型知識結構,真正實現教師與新課程共同成長。
3、轉變角色
師生角色要有新的定位,美術鑒賞教學中教師的角色,不應只是給學生提供正確答案,而是一種啟迪思想,組織和促進學生多渠道的獲取,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使其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指導者、合作者。教師在美術鑒賞教學里的作用在于幫助學生明辨和討論探索與他們學習相關的問題,并留給學生探索的空間,避免把結論強加給學生。因而教師應開放自己的心態,努力擯棄權威習慣,以模擬接受學生的觀點作為開始,把教師和學生變成一個整體,共同進行有成效的學習、討論、探索、交流。同時,教師要對學生的個體性、獨特性、多樣性給予充分尊重,并以此作為教育與教學的前提。
(二)用人文的方法引領學生鑒賞
教師在美術鑒賞課堂上,通過巧妙啟發、創設情境等手段,引起主體積極的體驗、理解與感悟活動,這種方法因其處處以尊重人、發展人為價值取向,因此稱之為人文的方法,它有別于科學領域強調理解性分析和論證的方法。我們在美術欣賞活動中采取人文的方法,正是因為它強調了體驗,強調體驗就意味著讓學生自主地對美術作品的觀察、理解、思考、分析,意味著和同學們一起討論、交流、比較、操作、嘗試,甚至爭論。
(三)在引導鑒賞的過程中培養學生人文精神
以人為本,尊重個性,突出道德是培養學生人文精神核心,具體到在高中美術鑒賞課堂就是首先要創設寬松的教學氛圍、民主型的師生關系。教師要給予每個學生以足夠的尊重,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里發展自己的個性品質。我國著名教育家鐘啟泉教授認為,素質教育,說到底是“尊重個性、發展個性”的教育,個性是素質教育的關鍵概念。人的個性發展是由兩方面因素決定的。一方面是先天的帶有遺傳性質的生理發展因素,另一方面是環境因素的影響。寬松的教學氛圍、民主的師生關系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氣質、能力、性格等個性心理特征中的積極因素,又可以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意識傾向,并由此把認知活動與情意活動統一起來,才能真正形成發展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理想模式;其次,在美術鑒賞中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研究性學習。
結束語:
總之,高中美術鑒賞課會因人文精神而生彩,人文精神更會因高中美術鑒賞課而獲得了棲身之所與廣闊的發展空間。作為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只有不斷加強自身修養、不斷探索高中美術鑒賞課的人文價值及其實現途徑,才能讓人文精神在美術鑒賞中高揚。
參考文獻
1、劉東:《美術教育的人文價值及追求》,《教育科學論壇》,2006年07期
1.中國傳統美術受西方文化沖擊較大
隨著世界各國交流的增多,世界文化發展也呈現多元化趨勢,這種發展趨勢讓中國傳統美術有機會被世界所了解,但同時中國傳統美術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沖擊。西方美術文化也有高雅庸俗之分,對于一些庸俗美術文化的侵入,我國并沒有一個專門的部門來進行篩選,一些庸俗的文化進入中國的美術界之后,影響了中國傳統美術的發展。
2.中國傳統美術課程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和老師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文化考試課程上,美術作為一門輔助課程,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學校對于美術課程的安排一般是一周一節課,課時不但少,而且部分教師對于教學應付了事,學生別說了解中國傳統美術,就連基本的美術技能都學不到。全部中國傳統美術文化底蘊厚重,教師難以在有限的時間內教會學生中國傳統美術的知識,學生不了解、不熱愛,更不重視這門課程,大大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
3.中學美術教師對中國傳統美術的了解不足
現在大部分中學的美術教師掌握的僅僅是繪畫技巧,雖然這些老師能畫摘要:中學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有著重要作用,美術教育能夠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鑒賞能力,能陶冶情操、凈化心靈,能讓學生感受生活的奧妙和事物的美好,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很有意義。中學美術課程雖然按新課標要求進行了開設,但在各方面存在很多問題不足,本文將對中國傳統美術在中學美術教育中的現狀進行陳述、分析,并提出改進措施。關鍵詞:傳統美術;中學;美術教育;現狀;策略中國傳統美術在中學美術教育中的現狀及策略研究劉光宇出風格各異的圖畫,但是由于其自身對中國傳統美術文化了解的不足,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只講授畫畫技巧,并沒有對中國傳統美術文化進行講解、鑒賞、傳播。
4.應試教育的影響
中高考并不對美術課程進行考察,學校不可能對美術課程給予過多重視,即使部分藝術生的美術考試,也只是進行繪畫方面的考查,這也導致了教師教學更側重于實際的繪畫技巧,鮮有提及中國傳統美術。
二、改善措施
1.在中學美術課程中專門設立中國傳統美術教育板塊
中國傳統美術是我國文化的精髓、民族的驕傲。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了解、熱愛祖國文化,增強文化底蘊。只有自己有了一定的美術文化底蘊后,再去學習西方美術、接受西方美術文化時,才能更有選擇性,才會辨別真假善惡美丑,對于西方庸俗的美術文化才會自動篩選。
2.提高中學美術老師的傳統美術文化素質
由于美術課程沒有作為高考考試科目,造成多數學校和老師對于美術課程不夠重視,多數美術老師沒有充分地去學習、了解、掌握中國傳統美術文化,造成傳統美術文化知識的缺失,更導致了在美術教育中傳統美術教育的缺失。為改變這種狀況,學校應讓美術老師定期參加培訓,讓老師開闊視野、增強素質,使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3.改善課堂內容與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