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18:4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科技英語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對于美學研究,其主要體現的是人根據主觀意識對于美的事物的評價,同時可以根據人的感情以及價值觀進行美學的判斷。美學實際的發展是以藝術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探尋美的本質以及重要意義為研究課題的學科。美學也是哲學的一個分支,研究藝術當中的美學問題,被譽為美的藝術哲學。很多學者對于翻譯的定義較為廣義,認為翻譯就是詞語的替換,為保證翻譯的準確性,體現的是句子與句子之間意義相同的特點,翻譯之后的意義與原文意義相同是翻譯的關鍵。在美學翻譯當中,不僅需要表達的詞語與原文的詞語意義相通,同時也需要對傳統意義上的語言進行美化,達到與原文一樣的流暢程度,主要體現的是對于美的追求,重視翻譯的靈活程度。如:Dawnbreakingovertheislands,verybeautifulinasoftgreylightwithmanyclouds.Thereistransparencyaboutthelightwhichcannotbedescribedorpainted.原文翻譯為:“拂曉降臨小島,灰色的柔光,許多云彩,景象美極了。這里有透明的光線,他不能夠描寫與刻畫?!保?]通過對原文進行意義上的對照翻譯,會導致翻譯出的詞義缺乏生動性。在不違背原文含義的過程中,應該加入相應的描繪詞語。如“曙光之下的小島美極了,晨曦柔和美麗,彩云片片。美麗的光影無法通過描寫與描畫進行體現的?!边@樣的描述體現了美學翻譯在實際翻譯中的重要性。
二、科技英語概述
科技英語指的是對于自然科學以及工程技術方面的科學著作,是在實際的寫作過程中用到的重要的學科。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使得科技英語逐漸地呈現出其重要性。同時在我國的經濟發展進程中,國家也逐漸重視起美學的實際應用,并設立了相關的專業。在科技英語當中涉及到的詞匯,多數都具有半科技型的特點。英語詞匯會根據具體的情景表現出不同的含義,科技英語詞匯也是如此。例如:inventarobot翻譯成為“發明機器人”,inventacom-puter翻譯成為“發明電腦”。但是在其它的實用英語當中,inventlies不能夠被翻譯成為“發明謊言”而是被翻譯成為“編造謊言”。在實際的英語翻譯當中,應該重視具體情境的使用。
三、翻譯美學取向在科技英語中的具體應用
(一)科技英語翻譯中的精確特性在科技英語翻譯當中,同樣要重視翻譯的準確性。翻譯的準確性是體現原文具體含義的重要因素。科技英語翻譯應該重視挖掘詞語當中的深層含義,這會使得在實際翻譯過程中,語言的使用更加和諧優美。此外,詞語的簡潔性也很重要。例如:dogclutch含義是爪型離合器;piggyback表示的是背負式運輸??萍加⒄Z具體概念的精準定義也是翻譯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重視詞語的辨析,才能夠針對具體的語境準確地定義詞匯表達的具體含義。通過對于整體句子的理解,明確其需要表達的正確含義,重視多義辨析以及詞語的引申含義。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體現精準度的控制,同時能夠達到簡潔優美的表達效果。同時對于句子的翻譯工作,應該結合語境進行完善,防止執行漢語的表達方式。如:“Photosensitizingeffectsofvitamins(orphotosensitiza-tion)onlylatertoRecognized.”原文直譯為“維生素感光在后來才確認的”,正確的翻譯為“維生素(或光敏)光敏效應知識后來才確認的”。
(二)科技英語翻譯中的邏輯推理特性科技英語翻譯應該重視邏輯推理性。邏輯推理性在具體的語言實施當中有著重要的意義,是體現語言優美特點的重要因素。邏輯美學是科技英語翻譯中的一種表現形式,通過產生的因果關系進行科技英語翻譯,對于表達英語的重要特性有著重要意義,體現科技英語當中的內部關聯特性。在邏輯推理的使用中,應該明確文章的實際邏輯順序,通過正確的理解,體現語言美學的特點。如:“Themorehardrock,drillingmoredifficult.)Nevertheless.FewWhichtypeofrockafterblastingalsohassufficienthardness.Andnolongerneedtousestonesorconcreteliningup.”被翻譯為“更堅硬的巖石,鉆井更有難度。盡管如此,一些爆破后的巖石類型也有足夠的硬度。不再需要用石頭以及混凝土襯砌”。句子的邏輯順序,能夠有效地促進科技英語的翻譯準確度,并且體現出語言的邏輯美感。
(三)科技英語翻譯中的條理特性條理性在英語翻譯當中具有重要的意義,遵循條理性的原則,才能夠在實際的科技英語翻譯中保證翻譯的簡潔準確性原則??萍加⒄Z當中對于促會的構成,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第一,混成法,例如“Lenovo”是“Le”與“novo”的混合模式;第二,詞綴法,如:調節“demodulation”的構成主要是以前綴以及詞根組成;第三,縮略法,如:不明飛行物UFO:UnidentifiedFlyingObject;第四,合成法,例如:下來“down”以及裝載“load”,合成起來就是“download”下載的含義。只有通過詞語之間的正確組合,并進行實際的分析,才能夠突出科技英語翻譯過程中存在的條理美感以及不同的韻味。
(四)科技英語翻譯中的審美特性修辭手法是語言實際運用的重要體現,在實際的語言描述當中,加入修辭手法具有重要的意義。由于科技英語具有相對的嚴謹性,實際修辭手法的使用中包含比喻以及擬人兩種手法。比喻,通過對于科技英語的理解,運用本質不相同但是現象相同的方式來進行語言的翻譯工作,使得表達效果更加生動。例如“like”“as”“asthough”等的使用。擬人,擬人的手法是通過運用生動的形象和語言進行實際的表達,將事物賦予人格,擬人的表現形式進行實際的事物描述,使得理解更加直觀、自然,便于理解。例如:“Whendifficulttoreturnwhentheweatherbegantoslowlywar-ming,northernChinaswallowsuptheirmindsaroundtheMid-AutumnFestivalagainstthetide.camesouthtoset-tle.”譯文是“當南方天氣開始慢慢變暖的時候,我國北方地區的燕子在中秋節左右開始拿定主意進入反潮流,來到南方定居?!边@里將燕子進行了擬人化的處理,實現了修辭手法的重要意義。
四、結語
建構主義肇始于20世紀60年代,并于90年代隨著多媒體的普及而充分發展。該理論強調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尤其重視真實學習情景的構建。同時,協作學習也是建構主義的核心觀點。建構主義強調“知識不是被動地接受的,而是認知主體在先前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建構的”(黃梨,2011),圍繞“情景”、“協作”、“會話”和“意義構建”四個主題展開建構知識體系。建構主義教學模式應“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有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協作、對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構建目的”(王湘玲,寧春巖,2003)。“建構主義理論無論是對我國外語教學理論本身的研究還是教學實際效果的提高都有重大啟示作用”(黃慧,王海,2007),建構主義在科技英語教學師資不足的情況下,能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從而“帶動外語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條件、師資培訓等方面的變革”(同上)。
二、建構主義對科技英語翻譯教學的啟示
在建構主義指導下,科技英語翻譯教學圍繞以下環節展開:
1.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注意激發其創造性科技英語自身晦澀難懂的特點會讓學生難以建立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在課程設計環節精心準備,注意興趣的調動和學習動機的引導,從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主動學習,并能發現問題,總結規律,在學習過程中鍛煉其創造性。
2.發揮教師在建構知識過程中的引導作用教師應注意角色轉換,改變“一言堂”式的被動傳授,通過各種預設問題逐步把學生帶入自主探索的過程。
3.重視“協作”在知識建構中的積極作用教學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師生之間應建立起一種協作機制,而非上對下的管理機制。同時,學生之間以集體討論等形式開展活動,促進團隊精神的培養。
4.利用先進教育技術教學引入多媒體、慕課、微課等先進的教育技術,在知識建構的過程中能提高教學和學習效率,優化最終的學習成果。
三、科技英語為主體的翻譯教學模式及策略
理工科院校的優勢集中在理工科專業上,學生對本專業知技能的掌握,對本專業前沿理論的了解將極大促進學生的擇業和職業發展。因此,依托院校的理工科優勢學科,在翻譯教學環節引入理工科專業的英文文獻,不僅利于跨學科、跨專業發展理念的實施,還能培養學生翻譯技能,增加學生對本專業英文文獻語言特點的了解,也拓寬了專業知識面。科技英語翻譯教學模式的確立要求在教學意識形態、師資建設、教學手段、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上投入精力,開展系統的建設工作。
1.教學意識形態轉變教學管理部門及教師改變意識,統一行動,讓管理者、教師、學生都能正確認識科技英語翻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校方的大力支持和政策引導是實現科技英語翻譯課程體系順利建設的重要保障。
2.師資建設英語教師對科技英語存在畏難情緒,使科技英語相關課程難以開展。因此,選派優秀教師赴國內外進修科技英語是師資建設的必要環節。同時,在本院校理工科專業中,選擇有海外教育、深造背景,具備高素質英語能力的教師,配合英語教師共同開課也是師資建設的可行途徑。只有不斷開拓思路,遵循跨院系、跨專業發展的理念,才能充分利用現有師資力量,建設翻譯教學團隊。
3.教學手段積極引入微課、慕課教學手段,積極建設網絡在線學習平臺,改變教師被動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局面,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帶著興趣、任務、問題去主動完成翻譯任務。
英語搭配框架的意義單位再探
語義韻研究的理論、方法與應用
再談漢語中介語語料庫的建設標準
共選視閾下的二語語用知識研究
學習者語法錯誤自動檢查研究述評
語言學研究中的多因素分析
農科學術英語論文語料庫的創建
《語料庫口譯研究的墾拓》評介
大數據背景下BCC語料庫的研制
借助漢語以義索詞的英語用法檢索
REBOL:語料庫研究者的編程語言
杰弗里·利奇的語料庫研究之路
《中國語境下的語料庫語言學》述評
梁茂成談語料庫語言學與計算機技術
邢富坤談語料庫語言學與計算機技術
Zipf定律及Zipf語言經濟論剖析
中國英文科技文獻中的詞束特征調查
第三屆亞太語料庫語言學大會征文通知
李文中談基于語料庫的文化表述研究
錢毓芳談基于語料庫的文化表述研究
《英語學習者語言中的隱喻》述評
《語料庫在應用語言學中的應用》述介
衛乃興談語料庫語言學的本體與方法
許家金談語料庫語言學的本體與方法
中美中學生英語寫作用詞詞長對比研究
語料庫驅動的機器詞典構建關鍵問題探討
語料庫語言學與文獻計量學的交匯和互補
基于共詞分析的語料庫語言學研究現狀分析
語料庫、平義原則和美國法律中的訴訟證據
四大名著漢英平行語料庫的宏觀語言特征研究
中國學者應用語言學英語論文中的詞塊研究
基于CiteSpace的國內語料庫語言學研究概述
If條件句句法語義特征的語體傾向性研究
人文社科學術文本俄漢平行語料庫的創建與研究
從推理類話語標記的演化看翻譯與現代漢語的互動
漢語譯文的成語特征研究:翻譯共性假設再探
PATTIE兒童讀物及視聽材料英語語料庫的創建
《日內瓦語言學派:從索緒爾到功能主義》緒論
句法構詞研究新進展——《詞內句法》述評
《空間語義的識解:通向概念空間的窗口》述評
英語影視劇迷在中國社交媒體中的超語嬉戲
從“人稱代詞+的”結構的使用看漢語譯文的歐化
國內語言學研究熱點及走向——基于語料庫的分析
整合性視角下的語用學探索——《文化間語用學》述評
漢語時間詞“年”、“月”、“天”的搭配行為研究
本質、特征、關系:外殼名詞三分法及人際功能研究
基于語料庫的中國英語報章高頻變革動詞本土化特征研究
關鍵詞:碩士研究生;專業英語;土木工程;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H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2909(2016)05-0039-05
一、從“學”到“用”的碩士生專業英語內涵
專業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簡稱ESP),特指與某種職業、學科或目的相關聯的英語[1]。根據學習者的語言使用目的和語言環境,專業英語又分為職業英語(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簡稱 EOP)和學術英語(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 ,簡稱EAP)[2]兩大分支。對于碩士研究生而言,專業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是學術英語,學習目的一般可歸納為了解與本專業相關的專業知識,及時掌握學科發展動態及加強學術交流(發表學術論文或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以下文章中所提專業英語皆為學術類專業英語。
專業英語作為通用英語(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簡稱EGP) 的變體,有兩個基本特點:(1)專業英語具有獨特的詞匯、句法和結構模式。簡要地說, 科技文體正式、客觀,詞匯以中性的技術與半技術詞為多,語法以被動語態與名詞化為主[3]。(2)專業英語具有明顯的專業內涵,需采用與學習者關系最密切的語言素材來進行授課。對學習者而言,學習專業英語是為了了解專業英語的特
點,掌握相關的專業英語基礎知識,但更重要的是學習者在學習專業英語的過程中就開始積累和擴充專業知識,實際上這也是學習專業英語的最終目的。
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的基本要求,以教育部頒發的《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大綱》為依據[4],上海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制定的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要求學生除了完成基礎英語課程外,還必須修滿36學時的專業英語課程(2學分)。新修訂的教學大綱將專業英語定位為現代信息社會中土木工程人才必須掌握的一門重要語言工具,通過應用這門語言工具可及時獲取專業信息、掌握學科發展動態、發表科研成果及進行國際學術交流。
研究生專業英語教學質量需要通過選擇恰當的課程教學內容和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來得到保證,而這一切必須符合專業英語的教學規律。學以致用不是一步完成的,從“學”到“用”英語是逐漸過度的[5],大體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學”,即學習專業知識應當如何用英語表達。這里的專業知識涉及的內容應當是學生已熟悉的專業基礎知識,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學生積累專業詞匯,熟悉專業文體。第二階段“用”,即學生通過以英語為載體的書籍、期刊學習本專業的新理論、新技術,以及發表英語學術論文、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等。
文章結合學校環境與建筑學院土木工程學科研究生專業英語的教學實踐進行專業英語學以致用的探索。
二、“學”階段的主要教學內容及方法
“學”階段學的是英語,“專業英語”一詞中“專業”和“英語”的關系是學生通過已經習得的專業知識更快更好地學習英語在專業領域的表達方式,包括詞匯、語句及語言風格。由于專業英語素材多、詞匯多、語句晦澀難懂,因此這一階段的教學內容必須專業對口、難易適中,且為學生在本科階段已基本掌握的專業知識。這是因為相關的背景知識是決定專業英語理解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土木工程碩士研究生在本科階段學習了“混凝土”、“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因此可以快速理解在“concrete(意為混凝土)”前加上“reinforced-”可以獲得“鋼筋混凝土”的英文,或在前面加上“pre-stressed”可以獲得“預應力混凝土”的英文。又如,“workability of fresh concrete”對于無土木工程專業背景的學生來說可能意味著“新鮮混凝土的可使用性”,但對于土木工程碩士研究生來說,它的含義顯而易見,“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由此可見,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背景對于理解、掌握專業英語是非常有幫助。
在“學”階段的教學中使用的專業英語教學資料取自多本國際知名土木工程專業系列英語教材,例如結構力學方面有R. C. Hibbeler編著的《Structural Analysis》經典教材,巖土力學方面有B. M. Das編著的《Principle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K. Terzaghi等編著的《Soil Mechanics in Engineering Practice》等著作。
鑒于專業英語安排的學時相對較少(2學時/周×18周,共36學時),為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必須對教材內容有所取舍,做到突出重點、挈領提綱。對于選定的典型材料,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進行相關背景的知識回顧,使學生快速進入語境,應用專業知識進行預測性閱讀,然后才進行關鍵段落、關鍵句、關鍵詞的剖析及講解。
“學”階段的授課以教師指導、學生積極參與的方式進行,使學生可以主動參與并與教師進行交流溝通。通常對于一個典型材料,教師首先通過朗讀使學生獲得正確的英語發音,然后通過原文翻譯,講解專業概念及語句結構。在目前的英語教育測試系統中,為了更好地達到公平公正,大量運用了客觀選擇題,導致學生缺失基本的語法、句法和語言應用能力,從而對內容理解不準確、更有甚者理解錯誤,因此教師在開始階段的引導是非常必要的。接下來是學生參與部分,訓練學生的英文朗讀與正確翻譯原文的能力,從糾正詞匯發音、糾正翻譯錯誤著手,通過一定量的段落朗讀及翻譯練習來提高閱讀英文經典教材及準確理解其含義的能力。
三、“用”階段的主要教學內容及方法
“用”階段用的是英語,“專業英語”一詞中“專業”和“英語”的關系是:(1)學生通過以英語為載體的學術論文、講座、國際會議等形式獲得本專業的先進科學知識及技術成果;(2)并且能夠自己撰寫英語論文、作演講、在國際學術會議上作報告。通過“學”階段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一部分基本的專業英語單詞、語句及表達方式,在“用”階段的教學內容上可以提升詞匯、句式結構的難度,并且更有針對性地選擇期刊論文作為專業英語教學資料。與土木工程英語教材相比,期刊論文對寫作體例有更嚴格的要求,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美國國家標準化協會(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和英國標準協會(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e)等國際或國家組織都對科技論文的寫作體例做了規定,基本內容一般包括:Title標題;Abstract 摘要;Keywords關鍵詞;Introduction引言;Material and method equipment and experimental procedure 材料與方法,設備與實驗過程;Results結果;Conclusions結論;Acknowledgments致謝;References參考文獻),有時還包括Discussion 討論及Appendix附錄。期刊論文與經典教材相比的另一個不同點在于教材上的專業內容多數已為學生熟知,學生通過專業知識背景來學英語;而期刊論文上登載的大多是最新的科學技術,部分為綜述類文獻,學生通過閱讀期刊論文可以及時地掌握專業動態、獲取專業知識。
為學校土木工程碩士研究生專業英語課程選擇的學術論文均取自土木工程方面的國際主流學術期刊,有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簡稱ASCE)出版的雜志期刊,以及聯邦德國的施普林格出版公司(Springer-Verlag GmbH & Co. KG)、荷蘭的埃爾塞維爾科學出版公司(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美國約翰?威利父子公司(John Wiley & Son, Inc.)等著名國際出版社出版的學術期刊。這些期刊覆蓋了土木工程的方方面面,包括巖土工程、結構工程、橋梁工程、隧道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等。對于每本用于專業英語素材選取的期刊,都會介紹其主要涉及的學術領域及期刊的出版偏好,例如偏向基礎實驗、理論推導或工程實例分析等,使學生在今后選擇期刊發表科研成果時可以有的放矢。
由上所述可知,專業英語在“用”階段的課程內容安排上有兩條主線:(1)第一條主線是土木工程專業英語文獻各部分的寫作技巧與注意事項,包括摘要、引言、正文(分為試驗研究型、理論研究型及試驗研究結合理論研究型)、結論、致謝及參考文獻等;(2)第二條主線是土木工程專業涉及的專業內容,包括地基基礎、混凝土結構、高層建筑結構、道路及橋梁等。在課程安排上,這兩條主線并不是互相孤立的,而是緊密結合在一起,如表1所示。表1學校土木工程碩士研究生專業英語課程安排的教學內容及學時分配,從中可以看出,在專業英語課程的“用”階段,每一個專業知識板塊和文獻寫作體例所包含的內容是一一對應,相輔相成的。例如在講解知識板塊“土力學與地基基礎”時,會挑選這方面的正文作為教學材料,又或在講解知識板塊“混凝土結構”時,會挑選這方面的引言作為教學材料,這樣學生不僅能學習專業英語詞匯及寫作技巧,還能及時了解土木工程專業方面的最新科研動態。又例如
以某一期刊為例,從官網主頁進入作者投稿須知界面(Guide for Authors),講解該期刊對論文各部分寫作格式的特殊要求,然后進入投稿界面,詳細介紹投稿步驟直至投稿完成。
從表1還可看出,各個知識板塊的學時并非均勻分配的,而是存在一定的靈活性,這主要是考慮到課程的教學內容應該是任課教師本人最熟悉、背景知識功底最深厚的部分,作者在之前的學習工作中基本從事“土力學與地基基礎”和“混凝土結構”這兩方面的科研和教學,因此對該部分內容比較熟悉,授課時可以更生動、講解可以更清晰。
在專業英語“用”階段的教學實踐中安排了內容1和內容2。內容1對應的培養目標是“學生通過以英語為載體的學術論文、講座、國際會議等形式獲得本專業的先進科學知識及技術成果”;內容2對應的培養目標是“并且能夠自己撰寫英語論文、作演講、在國際學術會議上作報告”。內容2的教學安排是由學生自由組合、選取適合的演講題目、進行英語小組演講,這部分內容主要訓練學生在閱讀理解專業英語文獻的基礎上,如何進行專業表達,提高英語的聽、說能力。周奇和朱林菲[6]調查研究發現學生普遍希望增設聽說環節。依據自身教學實踐,要讓小組演講不流于形式應做到以下幾點。
(1)演講內容。必須取自近5年國際主流土木工程期刊上的學術論文,強調“近5年”期限是因為科技文獻的寶貴之處在于登載的專業理論及技術都是最新的,學生通過閱讀近期文獻可以了解符合時展、科技發展的專業學科方向。由于剛入學的碩士研究生對本專業的國際學術期刊不熟悉,一般會指定一些,例如巖土力學方面有《Géotechnique》《Computers and Geotechniques》《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等,巖石力學方面有《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等,結構、材料方面有《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等。
(2)演講形式。由學生自由組合形成4~5人為單位的演講小組,對所選擇的演講題目按照內容簡介(Outline)、引言(Introduction)、內容主體(main body)、結論(conclusions)進行解說,每位組員都必須上臺演講,總用時控制在13~15分鐘。
(3)提問環節。在每組演講完畢后,其余小組進行提問,演講組可指派任何組員進行回答。
(4)評分標準。演講得分由教師打分(權重40%)和學生打分(權重60%)共同決定。學生打分成績由除演講小組外的其余小組給出,取平均值,評分標準如表2所示:(a)演講長度直接關系到組員是否對演講內容熟悉、組員之間是否有排練及配合;(b)PPT應盡量避免大段文字,要以標題、圖、表為主,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不是機械性地重復PPT上內容;(c)演講內容必須符合國際發展動向的土木工程學科最新科研成果;(d)演講者需使用專業、流暢的語言進行演講;(e)回答問題環節考核學生是否真實掌握演講內容,以及是否查閱相關參考文獻獲取相關專業知識。
在專業英語課程的“用”階段,學生進行專業演講,提高專業聽、說能力是難點。為了達到預期的培養目標,除了精心安排課堂教學內容和采用合理教學方法以外,還進行了課外拓展。學院土木工程學科一直與國外知名大學土木工程學科有緊密交流合作,僅2015年就有兩位上海市教委“海外名師”項目入選外籍專家來到學院作短期訪問交流(德國亞琛工業大學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研究所所長Rafig Azzam教授和澳大利亞臥龍崗環境、土木與采礦學院的Cholachat Rujikiatkamjorn教授)。在此期間,專家們給研究生做了若干次專題報告,都是目前國際上土木工程的熱點問題。學生通過聽報告及提問,既獲得了專業知識,又學到了作演講報告的技巧,提高了聽說能力,有助于較好地完成小組演講。
四、考核方式
進行一定方式的考核是測試學生對課程知識與技能掌握程度的手段之一,同時也為任課教師檢驗自己的教學成果、改進教學方法與手段提供依據。在學院專業英語教學大綱中明確規定,課程最終成績由三部分組成。
(1)平時成績(10%),該部分成績參考出勤率和課堂參與程度。
(2)小組演講(30%),由教師和學生的權重打分決定(參見上一節內容)。
(3)期末考試(60%),包括翻譯(Part 1 Translation)和寫作(Part 2 Writing)兩部分。其中翻譯包括中譯英、英譯中的詞匯及段落翻譯,要求譯文忠于原文、語句通順流暢、表達正確無重大語法錯誤。寫作部分要求學生對所給圖片或表格進行專業性英語描述,要求條理清晰、內容準確,符合專業文獻的表達方式和語言風格。
綜上所述,對考核方式進行了優化設計,避免了專業英語測試中經常會遇到的尷尬問題,即專業英語考試等同于翻譯考試。從考核結果和評教系統的測試結果可以看出,這樣考核方式較為合理,被大部分學生所接受,同時也達到了全面測試學生聽、說、讀、寫、譯能力的效果。
五、結語
科學技術創新離不開科技信息的及時獲取與利用,因此專業英語能力的重要性在現如今信息國際化的時代越來越突出。文章從學院碩士研究生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實踐著手,對從“學”到“用”英語的兩階段教學進行了探索。經過專業英語課程的訓練學習,碩士研究生初步具備了利用專業英語及時獲取專業信息、掌握學科發展動態、發表科研成果及進行國際學術交流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吳能章. 從專業課教師的視角探討專業英語教學[J]. 高等建筑教育, 2011, 28(2): 17 - 22, 27.
[2] 李亞東. 土木工程專業英語[M].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1.
[3] 林秋華. “科技英語”教學方法初探[J]. 高等教育研究, 1995, (1): 29 - 30, 36.
[4] 蔡坤寶, 謝紅, 許可. 碩士研究生專業英語教學實踐與探索[J]. 高等建筑教育, 2010, 19(3): 95 - 98.
摘要:本文對商務英語詞匯的特點做了分析,并提出其使用準確性。
關鍵詞:商務 英語 準確性
商務英語詞匯有自己的特點,商務活動從本質上講必然和普通大眾相聯系,同時也有專屬于以商務活動為職業的專業人士的內容。商務英語不以語言的藝術美為追求目標,而是講究邏輯的清晰和條理,思維的準確嚴密和結構的嚴謹性,這些特點必然回反映在構成語言的最小的、最基本的獨立運用單位一詞匯上。
一、科技論文的寫作和翻譯的關系 科技英語論文的翻譯和寫作是密不可分的,我們只有了解英語科技論文的寫作特點,我們才能更加準確的翻譯。同時只有了解了科技英語的翻譯特點和難點,我們才能更好地運用到科技英語的論文寫作中去。翻譯學既要看到語言之間的相似性,又要看到他們之間的非相相似性。因此,我們只有了解了這些相似性和非相似性才能更好的進行科技英語的翻譯與寫作的工作。 二、Nida的翻譯理論 翻譯涉及兩種語言和兩種文化的互動與交流。不同的語言和文化的觀點決定了所持翻譯理論的觀點。 Nida認為一種語言能夠表達的事物,那么另一種語言也可以表達。除了形式是信息的必要元素外。根據Nida的理論,從本質上來說,不同的語言在所表訴內容上是沒有什么區別的,不同的地方是在于各種語言的表達形式是有區別的。我們在翻譯的時候,不能把每一種語言的語言特點強加到另一種語言的身上。例如構詞,短語順序的排列和語篇結構等等。我們不能把一種語言中的正式的結構強加到另一種而又缺乏這一特點語言的身上。 因為所有的語言在形式上是不同的,在翻譯的過程中為了保持內容的一致,變換形式是不可避免的。根據Nida的觀點,一個忠實原文的翻譯并不是原語言和目標語言之間詞和語法結構之間的配對而是從新構造作者所表達的含義并且強調在翻譯過程中意義分析的重要性。 在翻譯圣經的過程中,Nida 意識到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因為Nida發現在翻譯過程中最嚴重的錯誤不是詞匯用的不準確,而是錯誤的文化假設。 他解釋到語言反映文化,提供了接觸文化的機會,在很多方面構成了文化的模型。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事實上,它是任何一種文化展現出來的最為復雜的習慣單元。 總之,Nida對于文化和語言的觀點影響著他的翻譯理論。 Nida的翻譯理論是基于語義學,信息理論,人類語和喬姆斯基轉換生成語法等理論發展起來的。 Nida的翻譯理論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當代的一系列理論,他樂于接受新的理論,這對于他的翻譯理論研究提供了方向和指導。 Nida的翻譯理論在中國,被翻譯成奈達的等值倫,奈達的等效論或是功能對等論。在Nida的理論中,“對等”并不是指完全相同。90年代Nida反復強調在翻譯的過程中實現完全意義上的對等是不可能的。根據他的觀點,翻譯并不是完全的相同而是在目標語言中達到與原語言“最自然”“最接近”的“對等”。很明顯,在Nida的翻譯理論中,“對等”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指盡可能最大限度接近原語言。 “能動對等理論”是Nida翻譯理論的核心概念。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Nida用“功能對等”代替了“能動對等”,強調了其理論的功能性。功能對等又進一步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最大限度層面,另一個是最小層面。最小層面被定義為翻譯文本的讀者應該能夠理解它到這一程度,也就是他們能夠構想出原文本讀者是怎樣能夠理解和欣賞這個文本的。而后者被描述為翻譯文本的讀者必須以原文本讀者同樣的方式應該能夠理解和欣賞它。 功能對等論的最高層面是理想并且很難達到(除了一些規則性文本,而這些文本沒有任何的美學價值)。而這個最小層面是實際而又真實的任何低于這個層面的翻譯都是不可接受的。一個完美的翻譯應該是出于兩者之間。 Nida的翻譯理論非常重視讀者的反映,強調了讀者的重要性。 Nida借用了轉換生成語法的一些術語,例如(“轉換”和“深層結構”)但是他的翻譯模型是不同于喬姆斯基的模型。 A
B
X
Y (Nida’ Translation Model) A和B分別代表原語言和目標語言,X,Y分別代表原語言和目標語言的核心層面。在這個翻譯模型中,翻譯者首先應該分析原語言的表層結構,然后再把原語言的信息翻譯成核心層面目標語言。最后,翻譯者把核心層面的信息重新構建了表層結構,這是Nida三步的翻譯模型?!昂诵摹钡倪@一概念是關于語義結構,因此Nida 翻譯理論中核心結構是有別于喬姆斯基的轉換生成語法的。當表層結構向后轉換生成為潛在的核心結構,那是一種解釋的形式, “用同一種語言換一種方式來表達同樣的事情”。
一、政治思想方面
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我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熱愛人民,并把這種強烈的愛的情感融于所從事的事業。認真學習《教師法》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有關法律,嚴格地約束自己的言行。認真學習并領會“三個代表”和十六大的重要思想,正確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及有關教育法規,做到依法執教,服從組織的領導,特別是學校組織的政治學習,我不僅能做到積極參加,并且能認真做好筆記,將自己的思想牢牢地和黨的方針保持一致。以契而不舍的態度求實進取,不斷地完善自我。在實際工作中在商品經濟社會的浪潮中能始終堅貞如一。重敬業輕拜金;重奉獻輕計較;重育人輕索取;時時刻刻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二、教學工作方面。
在教學工作中,能時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腳踏實地,事事做好,努力發揮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本年度我能堅決執行我校有關教育教學的各項方針和政策,扎扎實實地做好新教材的教學工作,從制定教學計劃入手,我認真鉆研新課程標準及教材,體會新的理念學習新的教學方法,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抓好每一項教學常規,備課時能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圖文并貌。采取電腦備課,注意在教研時間與本組教師交流自己的設計,改進教案的設計,能充分使用現化教學設備上好每一堂課,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能將《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滲透課堂教學中,在教學中如何張揚學生的主體意識,注意讓生對知識求同的同時對知識更要求異。本學期為了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對學生作業的檢查,課堂作業要求不拖拉爭取課堂上作完并訂正,家庭作業方面指定了嚴格的計劃,指定了“我是小蜜蜂”的作業檢查表由小組長把住第一關,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更提高了小干部的能力。作業批改我仍然堅持紅星和笑臉的評價方式,在哭臉和笑臉之間我和孩子間的感情加深了。無論是課堂作業還是家庭作業我都能做到心中有數。
認真參加學校的每一項活動,積極參加本年度的評優課活動,在進校教研員的評課中我對自己的業務水平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認真完成學校的每一項任務,細心留心教學中的點點滴滴并記錄下來寫成教學札記。抓緊有限的時間提高后進生的學習效率,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作為科技輔導員利用業余時間上網查資料作成課件在??萍冀M中開展活動,我校科技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得到了市區科協領導的好評。本年度,有1名學生獲市科技知識競賽二等獎,3人獲三等獎,2人獲優秀獎。科技創新大賽我校成績優異,我指導的科技活動《科技總動員》獲省市一等獎,我輔導的學生作品《我想要的椅子》和《音樂與植物》分別獲市三等獎。
三、業務學習方面。
作為教師我們需要不斷的學習,所以我對自己的業務學習緊抓不放,積極訂閱各種報刊了解學科新動態,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利用網絡開闊自己的視野,為自己駐入新的血液。2007年6月,結束了為期3年的英語本科學習,撰寫的英語論文《chinesetermsofaddress》(中國的稱呼語)得到了導師的好評。積極總結教學經驗撰寫論文。為了做一個稱職的科技輔導員,我大量閱讀有關科技方面的書籍,通過網絡了解動物、植物等方面的知識。通過有效途徑,向學生介紹科技知識,發展學生科學品質,樹立科學的精神。
四、存在問題。
教學設計方面更要求新,課堂組織能力尚顯得不夠成熟,缺乏“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總體調控能力,主要是由于閱歷尚淺,經驗不足。今后需要多學習老教師的經驗,同時在教育教學中自己更要多留心。繼續克服自己的急躁心理,調整情緒,耐心教育學生。
五、改進措施和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