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18:3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學校圖書館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學校圖書館以人為本人性化管理
0引言
學校圖書館的構建,是一項系統工程,它需要圖書館員工和廣大師生同心協力,開拓進取。只有我們在學校圖書館的建設、管理、服務、發展等各項事業中,堅持“以人為本”的人性化服務和管理,才能為構建和諧的學校圖書館貢獻力量。
1學校圖書館應實施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
圖書館管理最主要的目的是增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以放大圖書館功能,滿足社會對圖書館提出的各種需求?!胺糯髨D書館功能”是針對圖書館自身發展的直接目的,而滿足社會各界不斷發展變化的文獻信息需求是間接的、面向社會的目的,為此圖書館必須轉變管理模式,實施以人為本管理。
首先,在圖書館建筑布局上,從讀者和圖書館員工出發,將人文關懷放在第一位,既達到方便讀者的目的,又能讓館員在舒適的工作環境下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充分發揮自身潛能,體現富有個性化的創新精神。其次,傳統的圖書館“坐等讀者”,好些的最多做到“有求必應”。但是在信息時代,這種模式是適應不了發展的。唯有發揚光大圖書館宗旨,“一切為了讀者,為了讀者的一切,”開展多層次、多元化服務方式,千方百計調動和激發讀者利用圖書館的積極性,讓他們依賴圖書館,熱愛圖書館,支持圖書館事業;而且圖書館員工因此增強信心和責任感,感覺到自身價值的存在而激發主動性和創造力。
2提高館員的素質是圖書館人性化管理的基礎
傳統圖書館在服務形式、服務手段、服務內容、服務質量、服務水平等方面,存在著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問題,隨著圖書館的發展,各種新技術、新設備、新手段在圖書館不斷被推廣運用,正逐漸改變人們對傳統圖書館的認識和要求,如果在不斷提高圖書館建設的規模和檔次的同時,還注重提高管理人員的人性化管理素質,加強管理人員與讀者之間的情感交流與溝通,重視為讀者創造一個環境優雅靜謐、氣氛融洽又和諧的學習環境,健全管理制度,改進服務態度,增強為讀者服務意識,拓展服務內容,提高服務水平,營造既有時代感又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氛圍和服務環境,這無疑會對提高讀者滿意度。
3實行學校圖書館人性化服務的措施
3.1樹立人性化的服務理念圖書館的價值是通過服務讀者來實現的,服務觀念、服務手段、服務方式貫穿于圖書館整個實踐過程中。人性化服務是建立在以人為中心的基礎上,一切從人的需要出發,滿足人的需求。
首先,尊重讀者,平等地對待每一位讀者。牢固樹立“讀者第一”理念,尊重讀者的平等人格、理解讀者、方便讀者,對讀者一視同仁。不對讀者設置不符合政策、不尊重人權的障礙,給讀者提供對文獻信息自由選擇和平等獲取的權利,實行圖書館面前人人平等。
其次,為讀者提供良好的服務態度。圖書館員工在為讀者服務中,應謙虛和氣、談吐文雅、舉止端莊、動作穩重、作風嚴謹、工作細致,具有百問不厭、百拿不煩、百跑不倦的精神。工作上做到熱心、精心、耐心、細心、專心。對讀者充滿關懷、友誼、諒解、溫暖,以誠實的態度、周到的服務去感染、影響讀者,讓讀者從內心對圖書館員工產生真摯的敬意和謝意。
3.2提高服務質量,提供個性化服務隨著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迅速發展,圖書館已從封閉的環境走向無限廣闊的信息空間,讀者也由直接進入圖書館,變為通過電子網絡間接進入信息空間的時代,這便向圖書館員工提出了新的挑戰。圖書館員工必須充分考慮讀者的意愿和要求,利用現代化手段,對館藏文獻和信息資源進行深層次的開發,以方便讀者利用圖書資料、信息資源進行交流,汲取知識,拓寬視野,實現圖書館員工與讀者之間的互動,提供個性化的信息服務。及時為讀者(師生)提供具有針對性的、高質量的、主動的信息,最大限度地保障讀者(師生)獨特的信息需求。
閉架借閱的方式,給讀者借閱帶來諸多不便,也給館員增加繁重的工作負擔。學校圖書館的人性化服務,實行開放式大空間格局,圖書資料做到超市化大開架服務,實現館藏文獻信息資源藏、借、閱一體化。開架服務使讀者獲得與藏書零距離的自由接觸,讓讀者感到自由利用圖書館的樂趣,使“知識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得到體現。
最大限度延長開放時間延長開館時間是圖書館人性化服務最具體的措施之一。許多教師、學生在假期里也要繼續工作和學習的需求。因此,學校圖書館應增加開放時間,寒暑假也應適當開放。
規章制度各種標識設計要人性化服務語言、規章制度、警示標語等都要有人情味。人們曾習以為常的“損壞圖書加倍罰款”、“嚴懲偷書者”等標語體現了“人性惡”的假定,是一種完全背離“人性化”的人文理念,而“珍惜圖書,愛護你的良師益友!”、“珍惜圖書,就是崇尚知識!”、“珍愛圖書,閱過無痕!”等這些充滿人情味的溫馨提示,可以使讀者在潛意識中覺得,愛護圖書、遵守制度首先是為了體現自己的涵養和品位,而不是為了避免懲罰。
3.3創造人性化的服務設施圖書館的庫房分布和設施安放應充分考慮讀者對其利用的方便程度,應體現出人性的一面。把最適用的圖書資料放在讀者最方便的地方。搞好新書介紹宣傳欄,讓讀者在第一時間借閱。閱覽座位充足,設備完整齊全,查閱快捷方便,借閱手續簡單,空間寬敞明亮等。一個現代圖書館應該擁有滿足讀者在借閱、檢索和利用信息過程中所需的一切服務設施。應建立完善、穩定的電子檢索系統,方便讀者隨時隨地通過各種檢索途徑,如關鍵詞、書名、作者、索引號等查到自己所需的文獻信息。另外,除了為普通的讀者提供充滿人情味的服務外,還應關照老、弱、病、殘、孕、貧困者等弱勢群體。為他們提供一些特殊的服務設施,充分體現現代圖書館的關愛精神和平等意識。阮岡納贊圖書館五項原則中第二項:“書是供所有人用的”和列寧曾經說過“一切為了讀者,為了一切讀者,滿足讀者對圖書館的需求”中第二句都強調了圖書館是為一切讀者服務的。面對弱勢群體的讀者,我們應該給予更多的人性化服務。因此,要為弱勢群體提供特殊設施,讓他們能像正常人那樣享受圖書館的服務。圖書館為弱勢群體服務中的人文關懷是體現圖書館人性化服務的一個重要方面。
結語:學校的圖書館應重視為讀者創造一個環境優雅靜謐、氣氛融洽又和諧的學習環境,健全人性化管理制度,改進服務態度,增強為讀者服務意識,拓展服務內容,提高服務水平,營造既有時代感又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氛圍和服務環境。
參考文獻:
論文摘要:網絡環境給中職學校圖書館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同時也對中職學校圖書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和介紹了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的發展現狀,指出其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今后的發展對策。
1中職學校圖書館的發展現狀
1.1服務手段及管理設施落后
目前中職學校圖書館的服務手段大都停留在傳統的服務模式上,采、分、編、圖書加工、借閱流通一系列業務工作仍以傳統的手工操作為主,勞動量大、速度慢,而且不規范,造成了圖書館基礎工作效率的低下,多數館藏書仍以印刷品為主,載體的形式絕對的單一,絕大多數館根本沒有能力收藏新型的電子出版物。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各種記錄文獻的新型光盤、磁盤等電子出版物大量涌現,已打破了傳統的印刷品一統天下的局面。知識經濟時代要求圖書館要以快捷的速度,先進的設備為用戶提供新型服務,與之相比的是,我們中職學校館的絕大部分設備都相當落后,擁有現代化管理設備的館也為數不多,深層次的參考咨詢和情報檢索開展不起來,服務手段及設備的嚴重落后,使相當一部分中職學校圖書館難以跟上形勢的發展,而被遠遠的拋在了后頭,這也是制約中職學校圖書館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一個因素之一。
1. 2技術人才相對缺乏
要想實現中職學校圖書館現代化,管理人員的素質是首要的因素之一。隨著圖書館現代化技術的發展,高新技術手段不斷在圖書館中得到應用,要求管理人員具有較高的知識結構。
但中職學校圖書館管理人員中大專以上文化人員比例較小,圖書館專業人員更是寥寥無幾,人員組成多是校內其它部門分流人員或是特殊照顧對象。大部分領導認為圖書館工作是簡單而重復的勞動,僅僅為了滿足借借還還的需要而已,不必要有太強的業務知識和高深的學問,以致館員對業務學習和館際交流學習機會較少,業務學習一般停留在館內交流上。
1. 3圖書館數字化水平低
隨著網絡的普及和全社會對數字圖書館的重視,高校和大型圖書館的數化建設得到了各級政府及主管部門的重視,在資金和技術上都加大了投人。然而,與此相反的是,中職學校圖書館大都成為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旁觀者。數字化圖書館建設對圖書館員要求很高,中職學校圖書館一般不具備從事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技術力量。網絡建設的進行,需要有專職部門負責管理全館的系統網絡并進行維護和應用開發。而傳統的中職學校館系統維護部門往往人手較緊(一般1人兼職)。如果要適應數字化工作的進展需要,圖書館要在原來各業務部門(采編、流通、閱覽、讀者輔導等)的傳統服務之上增加、明確數字化職能部門,而這將會帶來圖書館新的資金、人才和技術上的困難。
2網絡環境下的中職學校圖書館的對策
2. 1圖書館的館藏由印刷型向非印刷型的轉變.加大了現代技術的軟硬件投入
我國中職學校圖書館的館藏建設,經過多年的實踐,已形成了一套比較成熟的館藏規模,各中職學校圖書館根據學校專業設置,專業特色建立了完整的館藏體系。隨著網絡技術在圖書館的應用,傳統圖書館的印刷型文獻已經不能滿足讀者對文獻資料的需求,因此要加大現代技術的投人,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網絡下的圖書館建設離不開先進的軟硬件環境的支持和不斷的更新、維護,因此需要長期的資金投人。在圖書館內部有條件地逐步將本館的特色館藏數字化,充分利用網上資源將文獻載體形態由印刷型向數字化電子化方向發展,建立自己的館藏書目數據庫,專題數據庫和網上信息資源導航數據庫,使中職學校圖書館館藏保持自己的完整性,連續性和使用性。
2. 2加強特色館藏,打好信息網絡化基礎
網絡資源大大豐富了圖書館的信息資源,但并不意味著可以完全取代館藏資源,一是網絡信息資源多是在印刷型文獻基礎上形成的,以二次文獻居多,利用價值低,二是網絡信息雜亂無序,任何人都可在網上消息,可信度低,另外,有價值的信息都需要付費,一般的小型館難以支付。從現實來看,“無紙社會”時日尚早,電子文獻不能完全取代紙質文獻。印刷型文獻瀏覽方便,還是很適合大多數人,是信息交流的主要資源。在21世紀,實體圖書館是不會被取代的,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傳統圖書館和數字圖書館將會并存互補。因此,小型圖書館應該繼續以搞好自己的特色館藏為主。
一、信息時代中職學生的閱讀心理
據筆者的觀察與研究,中職學生在圖書館借閱圖書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個性心理特征很不相同。具體表現為:
(一)獵奇式閱讀心理
這種閱讀心理在新生讀者層中較為多見。此種閱讀心理的核心是好奇與求新,而不在于求知。他們常常憑著一時的興趣,廣泛涉獵曾經聽說過書名卻未曾謀面過的書籍、或者在報刊雜志上爭議頗多的書籍、或者書名怪怪的書籍、或者是不論其內容怎樣只要是初版的新書等。還有的學生是想通過獵奇式的閱讀收集某些奇聞異事,以便在同伴面前炫耀自己的博學多聞,表現自己的與眾不同??偸?,其閱讀的真正目的不在于閱讀本身,而在于獵奇與炫耀自己的“博學”。
(二)興趣型閱讀心理
這種閱讀心理在具有某種特殊愛好的學生讀者層較為多見。比如,有的學生愛好書法,他們就在圖書館借閱與書法相關的書籍;有的學生愛好圍棋,便在圖書館借閱各類棋譜。
(三)被動型閱讀心理
這種閱讀心理在低年級和高年級的學生讀者層中較為常見。比如,教師要求學生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閱讀完某些參考書,學生便不得不去圖書館借閱這些書。
(四)私密性閱讀心理
這種閱讀心理在具有隱蔽性心理或者特殊心理狀態的學生讀者群中較為常見。比如低年級學生喜歡借閱一些與青春期生理衛生相關的書籍,或者借閱一些與戀愛、婚姻相關的書籍;有的體態比較肥胖的學生喜歡借閱一些健美減肥的書籍等。
(五)求知型閱讀心理
這種閱讀心理在勤奮好學的學生讀者層較為多見。這些學生讀者在其專業學習活動的不同階段,根據所學知識的不同,對圖書館文獻資料的范圍與具體內容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在撰寫畢業論文的選題階段,他們通過查閱文獻資料,了解選題的現實意義與深遠意義;在畢業論文的撰寫階段,他們借助文獻資料,從中篩選可供參考的事例、數據等資料及探究的方法,以開啟思路,拓展思維,構建新的認識系統。這類讀者非常重視書刊的理論性、知識性與專業性,除了偏愛閱讀各家或代表某一學說、某一學派的書籍外,還特別喜愛閱讀觀點新穎、內容深刻的最新著作。
二、信息時代中職圖書館的服務對策
(一)制作電子文獻
在網絡信息時代,我國中職均以進入圖書館信息化業務流程模式:將圖書館的管理模式轉化為數字化和網絡化管理模式,將各類文獻資料的收集、規劃、分類、檢閱、查閱、借閱等流程網絡數字化。如此,此前傳統的單線條模型圖書管理模式轉變成了網絡管理模型:學生讀者可以在計算機網絡終端隨時查閱到圖書館內任何一本書籍的借閱或者庫存狀況,同時可以通過網絡搜索快速定位所需借閱的文獻的庫存方位。
中職學生尤其是中職新生由于網絡信息技術基礎相對較差,常常不知道怎樣利用網絡終端搜索或者查詢自己需要的資料。此種情況下,圖書館有必要針對新生開展導讀工作:最大限度地利用網絡信息優勢,將圖書館文獻制作成淺顯易懂且圖文并茂的電子文獻,通過多媒體設施的現場演示,引導新生快速地了解圖書館的管理模式,快速學會利用計算機終端搜索與查詢自己需要的文獻資料。
(二)加大培訓力度
目前,我國很多中職學校圖書館均針對新生開展“新生入館培訓”。培訓的主要課程為信息檢索課程等。然而,因為宣傳不到位,圖書館的這一培訓舉措往往沒有引起廣大新生讀者的高度重視,以致于部分新生讀者從未參加過此類培訓,有的新生即使參加了,也未在培訓中提高信息檢索的能力,導致培訓流于形式。鑒于此,筆者建議中職學校圖書館必須通過多種途徑與宣傳上述培訓的消息,鼓勵學生讀者積極參與培訓,同時不斷完善培訓內容以及不斷優化培訓形式,以期授予學生讀者圖書館信息檢索的基本方法,引導他們學會充分利用圖書館館藏文獻資源以及網絡文獻資源輔助自己專業課程的學習與研究。
(三)優化閱讀環境
中職學校圖書館的環境設計必須將休閑與求知巧妙地融為一體,努力營造出人文關懷的溫馨氛圍。比如,我們可以將有關求知的名人警句、壁畫、書畫、偉人像等粘貼在圖書館墻壁上,以此鼓勵身處其中的學生努力學習,奮發向上。再如,我們可以在圖書館閱覽室安置足夠的網絡接口與電源插座,方便攜帶手提電腦的學生讀者在閱覽室學習與上網,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吸引更多的學生來圖書館學習,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
(四)內部環境布局求新求變
關鍵詞:學校圖書館;圖書館數字化建設;辦法;圖書館數字化
中圖分類號: G250.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圖書館是一個學校的關鍵性學校辦理標準,它的建設水準將關乎整個學校的辦學水準問題。圖書館數字化是適應知識、經濟的全面進步,是在當下日益快速進步的高速信息高速公路建設計劃之下應運而生的一種新的教學教育模式,為此,加快推動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進程是國內學校圖書館建設事業中一項非常艱巨的工作。
1 國內學校圖書館數字化的當前狀況
通常所說的圖書館數字化指的是在包含歷史文獻的,擁有一定的歷史價值意義的文本、圖像、聲像、軟件和科學數據等信息進行收集、加工、保存、研究同時運用當代電子科技在廣域網上高速跨庫連接,為學生提供當下信息服務的圖書館。這是社會信息基礎結構中信息資源管理、存儲和傳輸的基本構成部位,擁有豐富的超容量多種媒體介質的數字化信息資源,依托國際互聯網或其他網絡而存在,同時通過網絡為信息需求者提供高效、快捷的數字化信息服務,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信息資源共享。
圖書館數字化除了收藏紙介質的書刊資料外,還收錄其它一切可以數字化的信息,可以滿足讀者的多種需求。利用數字化圖書館的用戶可以不同圖書館的工作人工作者直接見面,而只通過網絡與圖書館聯系,擴大了讀者的范圍,解除了地理位置的限制,允許人們在任何地方、任何身份進入圖書館自由查詢。
自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來,圖書館的自動化、網絡化基本實現之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開展了若干圖書館數字化項目,促進了他們對歷史和文化的文獻的整理和利用。自1996年國家圖書館提出了 中國 試驗型數字式圖書館項目并成為國家重點科技項目以來,“圖書館數字化工程”已經被列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2001—2005年)的重點建設項目。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高等學校圖書館作為國內圖書館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隨之拉開了數字化發展的序幕。
北京清華大學圖書館與IBM合作,正在創建“中國職業技術學院學位 論文 聯機服務系統”,用戶可在國內15所聯網學校和國外互聯網上進行透明的、無國界的信息尋檢。上海 交通 大學正在創建一個數字化圖書館的現實模型,將其擁有的300GB數字化館藏(包括聯機目錄,電子 參考 書如索引和摘要、辭典、百科全書、電子全文雜志和會議錄,多媒體有聲讀物,影視片、動畫片和 計算 機軟件等,約占實際使用館藏文獻的25~30%)提供網絡服務,在交大校園網內甚至可以提供VOD服務。中國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將與許多著名的大學圖書館共同聯合建設中國數字化圖書館示范系統。
雖然國內學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起步較晚,但發展相對較快,整體水平也較高,不少圖書館基本實現了業務管理功能由傳統手工操作向計算機管理過渡,開始步入校園網絡建設時期,為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向數字化發展打下了基礎。
2 國內學校數字化圖書館建設中遇上的一些矛盾
從當下情況來分析,縱使國內學校在圖書館數字化探索和建設上開始進步而且已看到一些成績,但是與那些發達國家比較,遠遠差很多,在圖書館數字化建設過程還有很多的矛盾需要我們去消除。
首先,是基礎理論建設問題。數字化圖書館的概念是西方發達國家提出的,國內圖書館數字化的基礎理論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模仿西方,包括概念、模式、框架、發展方向等都直接從西方引進。在理論準備不是很完善的情況下,開始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直接導致學校圖書館在建設之初就存在著先天不足的缺陷。在各學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過程中,多種理論并存、多種模式并生,顯然制約國內圖書館特別是學校圖書館的數字化發展進程。
其次,是信息資源數字化問題。資源數字化的手段,有傳統的手工操作、鍵盤輸入、數碼成像技術、圖片掃描數字化保存等幾種形式。在國內,一般學校圖書館都購進了光盤數據庫,這便于教學和科研,但對于本校圖書館資源的挖掘和使用以及文獻資源數字化上卻發展緩慢,因而不能滿足讀者需求。
第三,是信息資源的統一標準問題。目前,由于國內的學校網絡信息資源缺乏統一標準,各學校所建的網絡信息資源不僅在數據庫結構上不兼容,并且用戶檢索界面、檢索語言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必須建設一批高質量的、大規模的、易用的中文數字資源庫,積極研制并引進國外網絡信息資源建設的標準和規范,使國內學校的網絡信息資源走上規范化的軌道。
第四,是信息資源重復建設問題。目前,在國內學校的網絡信息資源建設中由于缺乏一個全國性的宏觀規劃,重復建設問題非常嚴重。這樣不僅浪費了存儲空間,而且還浪費了信息資源建設者的時間,且沒有給網絡用戶帶來更多的更有用的信息。
第五,是知識產權問題。建設的核心是信息資源。信息資源建設中遇到的首要問題就是信息資源的知識產權問題,諸如館藏數字化所引發的復制權問題,開發數據庫所涉及的著作權問題等等。
3 強化學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辦法選擇
3.1強化學校圖書館數字化理論研究
要對現有的圖書館數字化理論框架加以全面的評估,盡快建立一套適合學校圖書館數字化 發展 的較為權威的理論系統。在此過程中,除了一些研究機構、權威部門外,還應廣泛吸收一些有代表性的、有豐富的數字化發展經驗的、有一定的數字化發展基礎的學校圖書館參與討論和共建,并充分考慮現階段數字化發展實情、國內國情、學校圖書館數字化發展的獨有特點,前瞻性地考慮未來的圖書館的建設發展,使所建立的理論系統對圖書館的數字化發展能起到理論指導和規范發展的作用。
3.2強化學校數據庫建設
數據庫建設是在建設圖書館數字化的具體操作過程中的一項不可忽視的基礎工作。學校圖書館之間聯網后,數據庫將成為讀者查詢 文獻 的重要資料庫。
但是,如果上網打開某館的一個數據庫,所提供的信息僅僅是文獻線索,這顯然是不夠的。今后的讀者決不會滿足所需文獻在何處的信息,而是想直接獲取所需文獻的內容。這就要求圖書館一方面抓緊做好按類回溯建庫工作,實現館藏書目數字化;另一方面建設各種專題數據庫,根據各種專題類型分門別類,制作全文數據庫,讓信息資源盡快轉化為生產力,為實際工作服務。
3.3強化協調合作以實現資源共享
圖書館數字化與傳統的圖書館不同,傳統的圖書館主要目的是收藏,并為一定范圍內的讀者服務;而圖書館數字化必須實現資源共享,這是由它的特點所決定的。學校圖書館數字化必須在與其他圖書館聯網的基礎上,繼續強化學校圖書館的館際交流與協作,在全國范圍內形成幾個由核心學校牽頭的、覆蓋全國的、有專業特色的核心數字平臺,并形成資源庫的跨庫無縫鏈接,而不是全國學校圖書館群雄割據。
3.4強化人才培養以適應圖書館數字化要求
之前較為保守的圖書館工作的基礎方式是圖書館工作者與書結合,圖書館工作者以書為橋梁與讀者有效結合即“人與人”的結合。這就是保守的圖書館工作的兩個最基礎的方式。所以,圖書館工作者被當作是藏書保管工作者、加工整理工作者、流通閱覽管理工作者。然而在圖書館數字化中,因信息高速公路、互聯網的發展,致使它的工作形式改變為圖書館工作者與計算機相結合,通過計算機及其 網絡 去實現圖書館的目標,完成圖書館的任務。“人與機”結合,將產生圖書館數字化管理工作者、對答網絡技術人工作者,同事要求所有圖書館工作者都成為“信息向導”,這樣要求圖書館工作者一定要是多方面的人才集合體。
參考文獻:
[1]孫承鑒,劉明. 中國 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起步與發展.國家圖書館學刊,2000,(3).
[2]俞菲,徐敏剛.美國圖書館數字化啟動計劃概述.情報 科學 ,2000,(2).
[論文摘要]論述了中國西北地區綠樹學校圖書館的特點以及學生與公共讀者利用的狀況,重點論述了其社區服務的新方法及為當地城鎮居民與村民延伸服務的創新戰略——“圖書人”計劃。旨在試圖找出影響學校圖書館為當地社會服務成功與失敗的潛在因素。
綠樹教育基金會,作為一非營利組織,于2002年在中國貧困地區創建了為當地師生與居民開放的自動化學校圖書館——綠樹圖書館。這些館在資金和行政上不需要中國政府的幫助與支持,而是利用自己的資源為公眾服務,這種運作方式極具獨特性,它所展現的是另外一種服務模式,即為公共圖書館功能不完善或沒有公共圖書館機構的農村地區提供公共信息服務。
1綠樹圖書館狀況
1.1綠樹圖書館的特點
為幫助中國加快欠發達地區農民教育和信息服務的進程,一些非營利組織始終致力于實施發放獎學金、建設學校,向學校圖書館捐贈圖書、計算機和自動化軟件等海外捐贈和募集資金的援助計劃,2002年綠樹教育基金會開始在我國西北省份選定學校捐贈書籍、電腦、圖書館自動化軟件等。為最大限度地達到投資目的,填補為當地居民提供信息服務的空白,綠樹教育基金會規定,接受資助的學校圖書館要對附近學校和當地城鎮居民與村民同時開放。這些館既無政府撥款,館內又沒有公共圖書館的工作人員,而是僅由一個或兩個在行政上受校方管理的學校圖書館員開展業務,為學校和公眾提供均等服務。這與美澳聯合館的“聯合模式”迥然不同。后者盡管合并了“學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共享設備與建筑空間,但他們仍有獨立存在的方式,而且建館時從公立學校和公共圖書館機構那里獲得資金,對學校和群眾實施的均等服務受法律約束與保護。雖然兩者各有特點,但中國的“友好共同體”——綠樹圖書館和西方國家的聯合館有著共同的特點,即①都設在人口稀少的農村地區;②都需要解決封閉校園外公共讀者的交通問題;③都需要有滿足課程教學、學生學習與當地居民信息需求的館藏。
1.2學生利用圖書館的狀況
學生數量巨大,假如所有的學生經常使用圖書館,那么這些學校圖書館的工作將會很忙碌。但是,盡管最近中國進行了K12的教育改革,大大推動了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培養了學生們的信息素養與技能,陽但課堂教學仍遵循著傳統的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和應試教育模式,許多學校(教師)以犧牲學生知識面的擴大和技能的全面發展為代價,追求更高的升學率與考試成績,為此,學生們必須把所有的時間花費在課本和作業上,而很少有時間使用圖書館獲取課外知識。
1.3公共讀者使用圖書館的狀況
所有綠樹圖書館項目對全校和當地民眾同時開放(也是投資條件之一)的這一規定,促使學校領導和館員想方設法尋找一條支持和改善為城鎮居民和村民服務的路子,如:他們發放圖書證給當地城鎮居民和村民,舉辦培養居民一般信息文化技能和如何使用圖書館電腦系統的講習班等。但是,盡管他們工作非常努力,而取得的成績卻很有限。就拿甘肅通渭縣第一高中和陜西丹鳳高中圖書館來說,建立綠樹圖書館之后,學生使用圖書館的人數有所增加,當地居民閱讀人數也增加了,但在綠樹圖書館推出社區服務計劃以后,使用圖書館的當地居民的數量卻連續5年呈下降趨勢。
1.4綠樹圖書館存在的問題
2004年,綠樹圖書館在面向公共居民服務之后,關于公共交通噪音的抱怨就層出不窮。所有綠樹圖書館都試圖在周末及(或)課余時間對公共居民開放,以此排除教學干擾,此方法剛剛啟動時還可行,但不久就進行不下去了。原因是多數學校無錢雇用他人來協助圖書館的工作,館內只有一名工作人員(有些是學生志愿者),他們往往在得不到一分加班費的情況下長時間地工作。另外,圖書館主要被設在遠離校園邊界的教學樓里,即使圖書館在放學后和周末時間向公眾開放,但校園的安全隱患問題仍然存在。
綜上所述,綠樹學校圖書館雖切實履行了為當地居民特別是為既定范圍內的眾多農民服務這一職責,但實際為公民服務的范圍與規模太有限了。
2綠樹圖書館服務于農民存在的障礙
綠樹圖書館工作人員指出了可能阻礙服務于農民的三大因素。
2.1館藏發展
綠樹圖書館幾乎完全依靠基金會的捐贈來建立和發展館藏。最初基金會會投入資金購置自動化設備與新圖書用于啟動圖書館,之后,每年連續向各所學校追加撥款用來購買新的圖書材料,并規定至少10%的新書是面向當地群眾的。為確保選購圖書的質量,圖書館編制的采購清單需經審查和批準,雖然分配比例可促使圖書館更好地為當地服務,但這種決定極具武斷性;另外,校館面對有限的購置預算,犧牲圖書復本量,最大限度地增加圖書種類來發展館藏,從而出現大量孤本書籍,尤其是那些不直接用于課堂教學的圖書。復本率低迫使社區用戶與師生之間、社區用戶之間爭搶圖書。
2.2圖書館工作人員
為爭取當地鎮政府的財政支持,綠樹教育基金會規定項目學校至少配有一位全職館員,并以此作為投資條件之一。除兩種情況外(學?;ㄥX雇傭外人做圖書館工作或學生作為志愿者,在圖書館員的指導下,幫助做圖書歸架與圖書流通等工作),多數館唯一的工作人員以前是學校教師,其圖書館專業知識與服務技能基本上是通過參加由基金會安排的華夏圖書館自動化軟件在職培訓和為期一周的研討會速成班而得,但是這些講習班的培訓內容側重于系統的運行、圖書編目和圖書館管理,而缺乏為社區拓展服務和如何為農民服務的指導課??傊?,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與技能不能滿足實際需要。
2.3掃盲屏障
讓有文化的居民和村民使用圖書館難度很大,幫助沒文化的人獲取信息更是一場挑戰。農村地區受過教育的居民主要集中在城鎮。據通渭縣縣政府官方公布的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至2004年,農村居民上學的平均時間只有4.9年,46.8%和36%的居民為初中和小學畢業,17.2%的居民未接受任何教育。盡管綠樹圖書館的社區服務范圍已擴展到鄉村,但很多人看不懂知識密集型書籍,到圖書館來只是消遣,打打游戲。
勿庸置疑,綠樹圖書館需探索出一條幫助無文化讀者克服識字障礙的途徑,使他們真正有意義地利用圖書館資源,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目前,中國還未對廣大農民進行成人教育,因此,為當地城鎮居民和村民進行掃盲教育是綠樹圖書館的擴展服務內容與義不容辭的責任。
3對策——“圖書人”計劃
針對上述情況,通渭縣第一高中想出了要學生成為“圖書人”這一創新解決方法,并于2004年年底實施。具體地說,“圖書人”計劃就是為每個學生及其家人建立共同使用的家庭賬戶,委托學生做免費使用綠樹圖書館的宣傳,鼓勵當地學生積極利用賬戶,在上學的任何一天把書帶回家,為家人借書;家住偏遠村莊的學生也可做“圖書”業務,周末可把書帶回家,上學時再把書帶回學校。雖然校方擔心館內圖書可能會丟失,最初只打算將此規劃限制在學生家庭成員內,但最后還是“被迫”放寬了圖書館政策,實行了類似“服務外展”的做法。圖書館條例規定,學生可用其家庭賬戶為鄰居和村民們借書,但要對自己名下所借的圖書負責。這種“學生一家庭一鄰居”委托方式行之有效,使學生將所借圖書負責到底,圖書丟失現象極少發生。
通過“圖書人”計劃,通渭縣和丹鳳學校圖書館的公共讀者及學生的流通量增加很多,為當地居民辦理借閱圖書量分別從2004年的83冊和1733冊猛增到2005年的7797冊和9350冊。2005年,通渭縣的“圖書人”計劃被推廣至其他館,并立刻被其他綠樹圖書館采納,“圖書人”計劃取得很大成功。
盡管綠樹圖書館的公共服務項目所覆蓋的實際農村人口數量難以確定,但我們可以通渭縣的“圖書人”計劃為例估算一下,假設每位學生為10人(2人是其父母,8人是附近的城鎮居民、村民)借書,如果學生中有20%來自縣城,那么“圖書人”就會為6600位城鎮居民和周圍農村地區的2.64萬村民服務,這樣的人口覆蓋率是城鎮居民的29.58%、村民的5.99%、通渭縣總人口的7.12%。這個數據已是相當可觀的。
長期以來,學校圖書館作為學校教輔部門一直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圖書館基本上處于半封閉、無人管的狀態,使得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學生的信息需求。隨著現代信息技術條件逐漸成熟,新課程改革逐步深入,學校圖書館有必要轉變思想觀念,引入新型管理模式,充分發揮現代圖書館的職能,把圖書館作為信息交流的樞紐,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
創設優美環境,陶冶學生情操
如何促使學生認知與情感的協調發展已成為新課程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圖書館可以通過開發和利用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文化傳統、場所布置以及榜樣、楷模的人格魅力等課程資源,創設一定的教育教學情境,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其良好的個性品質。
1.布局合理,環境育人。學校圖書館地點的選擇和設施的安排都要考慮學生的需求,從館外到館內,從入口到各個部分都要規劃合理,如走廊、樓梯等通道要寬敞,設計要合理,書架、閱覽桌椅之間要留有較大的空間,書柜、書架、閱覽架不宜太高,盡量考慮大跨梁、大空間,然后根據功能需求用矮櫥柜、盆栽植物等來分割組合。圖書館的外在風貌和內在設計要和諧統一,只有使讀者產生親切感,才能吸引讀者,感應讀者。
2.功能齊全,感受溫馨?,F代化圖書館應該具有教育功能、信息功能、傳播及娛樂功能。在圖書館里,學生可以借書,可以瀏覽圖書,可以找資料自主學習,可以通過計算機檢索圖書信息,還可以通過校園網查找互聯網上的相關信息,這樣既方便了學生,也提高了館藏文獻的利用率。多種閱讀手段,為開放式教育提供保證,讓學生在輕松閱讀中獲取知識,感受溫馨,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提高自身的文化藝術品位。
3.以人為本,讀者至上。不管是從實現為師生讀者的服務,還是從實現圖書館計算機管理上考慮,學校圖書館都要逐步實現全開架借閱,這是圖書館主動服務、滿足需求的有效途徑,可隨時提供文獻信息、輔助學習、調動學生博覽群書的積極性,實現課內與課外的有機結合,多角度、全方位、細致周到地為學生服務,營造出濃郁的“以人為本”、“讀者至上”的人文環境,激發學生讀書興趣,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和思維方式。
以信息技術為依托,建設學校圖書館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電子閱覽室進入學校圖書館,必須加強自動化、網絡化和數字化圖書館建設,提升自動化與數字圖書資源的整合和綜合檢索能力。
1.利用計算機軟件管理圖書館。圖書館計算機網絡化管理系統軟件可把傳統圖書館自動化編目數據與互聯網數字信息資源有效整合,把紙質圖書和實體的音像、光盤的目錄以及互聯網上的各種媒體形態的虛擬文獻,集成于一個檢索界面上,供用戶綜合利用。在資源上,它是傳統文獻與電子文獻、網絡信息資源的復合;在技術上,它是傳統圖書館技術與信息技術、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的復合;在用戶上,它是本地與外地、館內與館外用戶的復合;在空間上,它是物理場所與信息空間的復合;在服務上,它是傳統借閱與網絡服務、在線服務的復合。
2.對現有資源積極有效地利用和開發。學校應把網絡數字資源建設與傳統圖書資源整合利用,把學校的電教網絡與自動化圖書館融合在一起,建立學校信息中心,集中人力、技術、資源,為新課程改革提供優質服務。只有這樣,才可以使電子閱覽室的計算機不再成為擺設,改變學校盲目無序上網的低效情況,使教師課改、課題研究離不開圖書館信息資源的支持,有意識地將有關活動移至圖書館來。
傳統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優勢互補
傳統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都是為學校教育教學和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服務的。傳統圖書館注重思想和政治教育,偏重傳統文化和人文環境對學生的熏陶,應“細嚼慢咽”,日積月累;數字圖書館可以對當前和實時信息進行快速檢索,方便、高效地為讀者服務,適合現代社會的需求,如兩者結合,則可以優勢互補,成為學校教育豐富而強大的知識庫和信息源。如在計算機上閱讀《紅樓夢》原作,雖有音樂、圖片,但從文字閱讀和文學欣賞的角度,就遠不如憑窗聽雨、夜讀(《紅樓夢》來得那么方便和意境真切,在這方面傳統圖書館就優于數學圖書館,但如果教師要為上《紅樓夢》選段備課找資料的話,傳統圖書館就遠不如數字圖書館。教師不必再去找原著,去翻紅學期刊,只要到數字圖書館的綜合檢索平臺上,輸入關鍵字“紅樓夢”,除了能得到本校館藏紙質圖書和數字圖書的藏址信息外,還可以通過超鏈接連到數字圖書網站,自動搜索到有關《紅樓夢》的數字圖書、圖片、電影、電視連續劇和主題音樂,自動鏈接到有關《紅樓夢》的各種研究和評論文章以及相關的電子課件等,極大地提高了閱讀效率。
營造書香校園,構建和諧學校
1.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在圖書館工作中,如何啟發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其閱讀興趣、培養其自學能力,是引導學生進行有效課外閱讀的關鍵。
針對學生具有好奇心的特點,以圖書館為陣地,開辟“讀書活動”樂園,開展豐富多彩的“我讀書,我快樂”活動,如故事會、演講會、閱讀心得交流會、讀書筆記展覽、征文競賽、辯論會等讀書活動。通過活動,達到提高學生文化品位、審美情趣和鍛煉才能,形成健康個性的目的,這也是圖書館教育功能之所在。
論文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圖書館工作面臨了新的問題,促使圖書館的管理作出相應的改革。本文從中學圖書館為教師的教學科研;為新課程資源的整合;為中學生的課外閱讀;為“學生研究性學習”的開展;為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等五個方面。拓展中學圖書館服務功能,從而真正為新課程改革服務。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給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生命,中學圖書館只有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分利用館內的信息資源,才能為新課程改革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中學圖書館應在這場學習的革命中拓展它服務方式,使新課程改革能順利推進。
一、為教師教學科研提供服務平臺
新課程呼喚教師科研創新,改變教師只是“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而是要求教師由“教書匠” 轉變為研究者,分析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對出現的新問題進行探究,對經驗進行總結,使其形成規律性的認識,保障新課程的實施,達到培養創新人才的目標,而學校圖書館與教育科研是密不可分的,是為教科研提供知識服務的平臺。
1.圖書館為教育、教學課題研究提供參考咨詢服務。
學校圖書館不僅要開發利用館藏文獻資源,還要借助于所掌握的圖書館專業知識和技能,為教育、教學科研課題提供各種信息、建議和方案策劃。圖書館的工作者根據學校教育、教學的科研需求,對重點選定研究課題或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為目標,深入其中,提供對口性的文獻資料。加強與教科研老師的聯系,做到每個階段需要什么資料,就提供什么資料,遇到什么問題,就集中力量解決什么問題,直到研究課題完成結題。
2.注重特色數據庫的開發,為各學科教科研的交流借鑒提供中介服務。
在校園網上設立圖書館網站,利用本校的信息資源,開發具有特色的、權威性、可靠性強的數字化資源,如本校的教育、教學方面的科研論文;各學科的優秀教案、多媒體課件等。讓教師的教科研成果有了展示的平臺,又實現了資源共享,通過交流經驗和成果,拓寬了教科研的思路,也觸發了新的教學課題的靈感,這樣圖書館對特色數據庫的開發,無疑是起了橋梁的作用。
二、為課程資源的整合提供系統服務
新課程增設的綜合課程成為新課改的一個亮點,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要培養出創新人才就必須重新整合學科知識。如何開發利用圖書館的資源為課程資源的整合提供系統化服務,作為圖書館一線的工作者在實踐過程中作一些探究,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1.指導中學生利用好圖書館資源,豐富知識。
圖書館是“知識信息的寶庫”,中學生的理解水平已經可以獨立地到圖書館看書學習了。因此,圖書管理員要利用一切機會教會學生使用圖書館。首先,向學生介紹圖書館的各室的功能和書庫位置,介紹圖書館的藏書,講解圖書分類的基礎知識和借還手續,教會學生使用目錄和工具書等;其次,教會學生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一是圍繞教材去借閱相關的書籍,二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借閱圖書。這樣,學生一旦掌握了利用圖書館資源的能力,他們的閱讀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必然得到相應的提高,?實現教材資源和場館資源,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的整合,為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打下了堅實基礎。
2.教會學生運用現代化的設施和信息資源來學習。
隨著現代化技術的發展,許多學校建立了校園網、數字化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的鏈接,學生以前沒有接觸過這些,這就需要我們的圖書管理員指導、教會學生運用這些現代化設備,如網上檢索、查詢、瀏覽等,從而收集信息,獲取知識。中學圖書館的服務職能也從過去單一的收藏、借閱書刊拓展為學生查找各科文化知識及相關信息提供幫助,讓學生在對知識信息的收集、整理、儲備和運用的過程中,把不同學科的知識進行整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基礎科研的能力。
三、為中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指導提供服務
中學生的課外閱讀關系到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關系到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關系到學生的整體素質,切不可等閑視之,更不能放任自流。學校圖書館可以根據教學的需求,以讀書活動的形式,組織各種活動,如:讀書演講、讀書征文、科普創新、社會調研等活動。以激發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豐富和拓展,進一步激發學生創造性的學習熱情,從而達到教學改革的目的。學生到圖書館閱讀或參加活動的過程,也是培養他們自己搜集、處理信息能力的過程,更是獲取新知識、激發創新能力的過程。學校圖書館應該站在時代的前列,充分發揮圖書館的教育功能,正確引導中學生的課外閱讀。
四、為“研究性學習”開展深層次服務
“研究性學習”作為必修課是我國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其特點是:開放性、問題性、探究性、實踐性和自主性,就是要讓學生自主選擇課題,進行探究學習、合作學習。這就使圖書館日趨成為索求知識、研究問題,尋找原始數據的大課堂。圖書館的管理員也應從原來只是配合教學作一些提供書籍資料的服務轉化為主動對研究性學習資源開發和利用的服務,展開深層次的服務。研究性學習是開放的、綜合的、跨學科的學習,它的開展離不開對地方文化、社區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課程改革也讓中學圖書館看到有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這些都可以利用館藏資源服務于師生。
1.根據學生興趣,幫助他們選擇好課題。
研究性學習的課題主要來自學生的生活、來自學生的興趣,作為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及時了解不同年級學生的興趣、愛好,分解為多個主題,圍繞這些主題收集、整理有關文獻資料,編寫二次文獻,供學生確定自己課題是參考。
2.利用網絡指導學生查找與課題相關的文獻資料并創造交流的平臺。
利用互聯網進行研究性學習是一種開放性的學習,網絡上既有各種文獻資料,又可以成為師生交流的平臺。圖書館人員應指導學生關注網絡上的三類信息:第一類是社會新聞;第二類是科技期刊上的論文;第三類是各大圖書館的藏書。無論哪一類信息都為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來源,向學生介紹各種特色網站、搜索引擎和在網上檢索資料的方法,如用關鍵字進行搜索,并對網頁上顯示的結果進行放大或縮小范圍再搜索;教會學生如何摘錄,保存網上信息資料,并對搜集的各種資料進行分類,從而獲得于已有用的信息。使學生根據學習目的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資料。
五、為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提供保障
校本課程的設置是為了滿足不同學校和學生的多樣化需求,促進學生個性化的多樣而健康地發展。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圖書館資源的開發卻是密不可分,圖書資料的開發和利用在素材性資源中最重要。因此,圖書館逐步調整藏書結構問題,增添自然類、科技類、人文類書籍,杜絕突擊購書,從質和量兩方面不斷提高館藏水平,充實信息資源儲量,讓圖書館成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課程資源。
圖書館資源的建設要根據師生的意向,圖書館的采購首先要滿足國家課程的教學要求,還要考慮到校本課程的開發和需要。所以在采購圖書前必須對本校的師生開展調查,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與愛好開發適當的校本課程,使這些書籍成為校本課程資源的重要來源。過去認為圖書館是搜集、整理、收藏圖書資料供人閱讀的機構,我們要認識到學校圖書館是校本課程的重要素材資源,而不僅僅是書庫。作為一種重要的課程資源,圖書館要繼續發揮好借閱書刊的功能,同時還要參與到校本課程的開發中,由封閉式的靜態圖書館向開放式的動態圖書館轉變,結合社區文化為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提供保障。
總之,中學圖書館不可能停留在傳統的服務模式中,必須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只有充分拓展中學圖書館的功能,才能使圖書館工作更好地為新課改服務。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圖書館的服務功能將越來越擴展,將會有更多的師生走進圖書館,這是中國教育改革的不可阻擋的趨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