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18: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會計法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科研選題不當的主要表現
1.選題偏大且重復。相關學術刊物上的會計法學科研論文,絕大多數選題不具體、不明確。近幾年來,選擇熱門會計法學問題進行研究的人較多,如關于會計法律責任方面的問題,但大多數僅圍繞會計法律責任的內涵、類別及其構成要件等方面進行論述,缺乏新意。
2.研究深度不夠。會計法學科研是一項與會計法制建設實踐緊密結合的活動。從近幾年來看,應用性問題研究所占的比例較大,但多數成果水平不高,轉化率更低,選題中忽視對重大現實問題的綜合探討與研究;而基礎性問題探討又落后于會計法制建設實踐的需要,使得應用性問題的探討與研究缺乏后勁,缺乏強有力的基礎理論支持。例如,“會計執法監督”、“會計執法保障”等應用性強、價值大的會計法學應用性問題很少見到,即使有也難于在實踐中操作,理論深度不夠,而“會計法基本原則”、“會計法學與會計學的內在聯系”、“會計立法中如何處理會計技術問題”等基礎性問題幾乎無人探討,直接制約著我國會計法制建設水平。
3.簡單移植、生硬照搬其他學科的較多。移植是會計法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近幾年,對其他學科的理論與方法未結合會計法學特點加以改造而進行簡單移植的現象比較普遍,很難發揮相應理論與方法在會計法學研究中的真正科學價值與意義。
4.描述性研究多,因果性研究和預測性研究少。任何一門學科就其發展歷程而言,均存在誕生、發展、成熟等幾個階段。描述性研究是一門學科在誕生初期的研究方法。目前,中國會計法學正處在發展階段,其研究方法應由描述性研究向分析性研究過渡。但從已發表的論文來看,較多描述會計法學領域中的有關現狀問題,而較少分析有關各種會計法學現象的關系、影響因素、發展規律和發展趨勢等方面的問題,使得會計法學研究難以發揮其解釋與預測的功能,缺乏對功能或機制的深入分析,妨礙了研究水平的提高。
二、改進的對策
1.從思想觀念上重視科研選題。在會計法學科研中,發現并選擇具有意義的會計法學問題至關重要。一般來說,如果選擇和確定的是會計法學學科發展和突破的前沿,則表明其是高起點、高水平的研究;如果是重復他人的研究,則整個研究工作也就沒有多大的價值。
2.努力培養研究人員的科學素養。①培養創新精神與敏銳的洞察力。日常工作中要養成善于觀察、善于捕捉各種新事物的習慣,尤其是不為常人所注意的偶然現象,作為發現和提出會計法學問題的前提和基礎。②勤于思考,提高自己的想像創造力。直覺和想像是會計法學科研選題中主要的思維品質,而想像創造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后天獲得的,因此會計法學研究者要注重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③注意積累相關和必要的會計法學研究背景知識。在會計法學研究中,研究人員必須具備深厚的法學、會計學理論知識,同時必須具備必要的經濟學、哲學、邏輯學、管理學等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不是一朝一夕得來的,需經過研究人員的長期積累。
3.遵循科學選題準則。會計法學科研選題應遵循以下幾個重要的科學準則。
(1)創新性準則。創新性準則是指對所選擇的會計法學科研問題應在借鑒前人成果的基礎上,能提出新的見解,導出新的結論。會計法學科研選題的創新程度必須成為衡量其研究成果質量與水平的主要評價標準。只有這樣,才能有所發現,得出新的結論,真正體現會計法學研究的價值。為貫徹這一原則,應深刻理解創新概念,建立創新的體制,營造創新的文化,提高創新的能力。
(2)價值性準則。價值性準則包含兩層意義:一是選取的會計法學科研題目要滿足會計法制建設實踐的需要;二是選取的會計法學科研題目要滿足會計法學研究自身發展的理論需要。就現代會計法學而言,還存在許多急待解決的實際問題和急需研究的重大理論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會計法學研究者必須根據自己的研究能力及客觀條件,選擇最有價值的研究課題。
(3)可行性準則。一是從會計法學科研題目本身來說,必須有一定的事實根據和科學依據;二是從會計法學研究者來說,必須具備本學科相當的科學知識、研究能力和工作經驗,并熟練掌握與運用有關研究方法、研究工具;三是從客觀條件來說,必須具備相應的資料、設備、時間、經費、輔助力量、適宜的社會背景條件等。
(4)效益性準則。效益性準則就是在既定的人、財、物條件下和單位時間內,充分考慮會計法學科研題目的效益。具體地說,會計法學科研題目的選擇要求投資少、見效快,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顯著。在目前會計法學科學研究經費不足而又急需展開會計法學科研的情況下,尤其要遵循效益性準則。
4.規范選題程序。從整個會計法學科研選題過程看,它包括查詢信息資料、科研題目系統化、初步確定題目和題目論證四個步驟。
(1)查詢信息資料。在會計法學理論學習與會計法制建設實踐中發現相關問題后,必須查詢有關會計法學問題的信息資料,以全面認識和了解該會計法學問題。通過查詢相關會計法學問題的信息資料,主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①該問題的科學背景怎樣,前人是否研究過。②如果該問題被研究過,取得過哪些成果,存在的主要矛盾(問題)是什么。③如果該問題沒有被研究過,那么圍繞該問題進行的類似研究取得過哪些成果。查詢信息資料是選擇會計法學研究題目時比較艱苦又特別重要的工作。
(2)科研題目系統化。在廣泛查詢信息資料的基礎上,即可進入會計法學科研題目系統化階段。此階段主要是在研究方法論及系統思想指導下,初步理順和具體解決會計法學科研選題中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①確定研究目標。研究目標是研究目的與任務的具體化,習慣的做法是用一句話來陳述會計法學科研的總目標。②確定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的選擇不僅影響到會計法學科研之具體研究方法的選擇與應用,而且對研究結果與結論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也具有影響。在確定研究對象時,注意以下幾個方面:要根據會計法學科研具體目標來選擇會計法學科研的研究對象;要明確會計法學科研之研究對象的空間(地域)范圍、時間范圍和條件范圍;要考慮會計法學科研的可行性及研究對象的數量。③確定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選擇與具體研究目標相聯系,同時還受到研究總體的性質、特點、數量等因素的制約。因而,采用哪一種或哪幾種基本研究方法,要在選題階段作出系統的考慮。
關鍵詞:會計信息;失真;法律問題
中圖分類號:F27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1-0177-02
會計信息失真是一個國際性、歷史性的問題,一直是世界會計學、法學界研究的重點課題,也一直是世界各國政府著力解決的重大問題。然而,時至今日,各種各樣的會計信息失真事件仍然困擾著世界各國。目前之所以沒有在會計信息失真的研究與治理方面取得實質的進展,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沒有將會計信息失真進行恰當的分類,以及立法的不足,從而無法采取相應的措施分別予以治理。
會計信息是會計規則執行人根據一定的會計規則而生產出來的。若信息是失真的,那它必然與會計信息生產的某個或整個環節相關。高質量會計規則是產生高質量會計信息的基礎,因此,會計信息失真首先與會計規則的質量相關。當然,即使會計規則質量再高,也只有得到執行才能產生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故會計信息失真又與會計規則的執行緊密相關??偟膩砜矗瑫嬕巹t沒有得到有效執行,無外乎以下兩種情形:一是會計規則執行人故意違背會計規則;二是會計執行人由于客觀上的原因在會計規則的執行上存在偏差。據此,筆者將會計信息失真分為規則性失真、違規性失真和行為性失真。
一、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
1.會計信息規則性失真
會計信息規則性失真之所以客觀存在,其原因就在于會計規則制定者將自生自發的會計域秩序轉變為會計規則的過程中存在偏差。這種偏差主要是由知識的相對性和人的有限認知理性所造成的。具體地說:會計域秩序是利益相關者以其所投資的資源為依據而進行的利益沖突與協調的結果,它是一種自生自發的秩序,而會計規則是以會計域秩序為基礎的人為制造的秩序。因此,按照會計規則產生的出來會計信息是否具有真實性的特征,就應以它與會計域秩序的一致性為標準。然而,不同時期和不同范圍內的利益相關者存在差異,這兩方面因素便決定會計秩序會因環境的主體的不同而存在差異,即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具有相對性,這也是會計規則被限定在相對一定時期里實行的原因所在。因此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是一個動態過程。若要消除會計規則制定中存在的偏差,制定者不僅必須完全把握會計域秩序,而且必須能夠運用會計、法律知識真實地予以表達。但是,對于一個人或一個制定機構來說,他(它)無法完全滿足這兩方面的要求,人們不僅不可能具備尚未在現實中存在的知識,而且也不可能同時具備所有與此相關的已經在現實中存在的會計和法律知識,因此,會計信息規則性失真是客觀存在的,是我們無法回避的重要問題。
2.會計信息違規性失真
會計信息違規性失真的存在由來已久。由于會計信息不僅是利益相關者進行利益分配的依據,同時也是其他利益相關者考核經營者管理業績的依據。從這個角度講,經營者必然存在違背已有會計規則披露虛假會計信息的強烈動機,這種動機便決定了會計信息違規性失真的存在。再者,審計之所以能夠產生并得到不斷發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會計信息違規性失真的存在。也就是說,如果不存在違規性失真,審計就不會產生,更不用說發展。
3.會計信息行為性失真
會計規則能否產生真實的會計信息,不僅取決于會計規則與會計域秩序的一致性以及會計規則執行人對會計規則執行的主觀動機,而且還取決于會計規則執行人的具體執行行為,即會計規則執行人是否能夠完全正確地對會計規則進行實施。這就對會計信息的直接生產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縱觀我國現狀,實在讓人擔憂,會計隊伍不能依法建設,部分行政主管部門、大型企業的法人認人唯親,違規使用財務人員,違法任命會計機構負責人。這就必然存在一些不能很好理解會計規則的執行人,而會計事項的處理則是會計規則執行人根據會計規則的基本要求而運用專業判斷來實現的。這就必然存在錯誤判斷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同樣決定了會計信息行為性失真的存在。
二、當前我國存在的幾點會計法律問題
1.現行有關會計信息失真的法律責任不完善
現行法規中重視行政及刑事的處罰,輕視民事處罰。我國的經濟體制原從計劃經濟中脫胎而來,現有的法規還是體現了較多的計劃經濟色彩,即往往比較重視行政及刑事的法律處罰,而輕視民事法律關系的調節。例如,在《證券法》中,用了很大篇幅描述提供虛假會計信息應承擔的行政責任及刑事責任,僅在第161、202以及207條中簡單地提及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的責任人應承擔賠償民事責任,至于什么是虛假會計信息,如何認定虛假會計信息,如何處理這一民事責任,幾乎沒有涉及,這就給具體的司法判決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即使在《會計法》中也是只字不提會計問題的民事責任問題。類似的問題,也反映在《公司法》等其他有關的經濟法規中。
2.缺乏對虛假會計信息具體認定的法律規定
盡管在《證券法》、《公司法》以及相關的法規中,已經規定了出具虛假會計信息的有關人員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但是,對于如何認定虛假合計信息,往往規定得過于原則與抽象,這就給司法實踐帶來一系列的問題。
第一,由于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及有關的司法部門一般都是非專業人士,一旦因會計信息問題引起法律沖突,在認定某項會計信息是否虛假時,如法律上沒有明確規定,司法部門往往以最為簡便的方法來判定,這就是以事實作為標準。有關這方面的經驗教訓,已大量發生在與驗資有關的民事糾紛中。
第二,即使法律上已認定一項會計信息是虛假的,但如何來界定這項虛假會計信息的產生是故意還是過失,又是一個法律難題。因為區分故意與過失,在對虛假會計信息的責任人員量刑時,是非常重要的。前者不僅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而且要承擔刑事責任,而后者還要在分清程度不同的情況下,確定不同的民事責任。但是,要界定產生虛假會計信息是故意還是過失,即使是專業人士,有時也是難以勝任的。
第三,也就是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是:雖然確認了某項會計信息是虛假會計信息,并已認定了虛假會計信息的責任人員,但如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應賠償哪項經濟損失,在法律上仍是一個非常模糊的問題。目前司法界對于注冊會計師出具虛假驗資報告的,是以驗資金額的不實部分作為賠償金額,而不是以會計信息使用者使用該虛假會計信息實際受到損失的金額為依據。然而這一規定,并不適用于所有與虛假會計信息有關的法律沖突。如上海貝齡微電子公司的盈利預測報告中,由于有關部門的過失,使得每股盈利0.39元誤登為0.43元,若按照司法解釋中的有關賠償要求,注冊會計師每股僅需賠償0.04元,這對損失了成千上萬元的投資者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
3.關于虛假會計信息法律責任分擔問題
由于虛假會計信息會帶來嚴重的社會經濟后果,因此,對制造與公布虛假會計信息的責任人員追究法律責任,特別是民事賠償責任是理所當然的。然而,一項虛假會計信息的披露,從原始憑證開始、直至報表的公布,中間有著非常多的環節,如何確定這些不同環節的法律責任,也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在現有的《公司法》、《證券法》中,都強調了制造虛假會計信息的公司管理部門與財務主管要承擔法律責任,而《注冊會計師法》第42條也強調注冊會計師因過失要對虛假會計信息承擔責任。同時,有關法規也規定了監管部門的失職亦應承擔責任。但是,對同一案件的虛假會計信息責任究竟如何分擔,從未在任何的法規中予以規定。這樣,在司法實踐中,當一項虛假會計信息涉及到多個環節時,司法部門只能采用“非理性無限連帶責任”的判例原則,即誰最有能力承擔經濟賠償,就由誰來承擔責任,這也就是所謂的“深口袋理論”。這一理論的貫徹,從表面上來看起到了符合平衡社會機制的作用,但實際上由于責任與權利不相配比,這種處罰不當已產生了一些不良后果。這樣,就變相地鼓勵那些經濟承擔能力較差的人員去制造虛假會計信息,而將責任轉移到有經濟承擔能力的這一方。
三、解決我國會計法律問題的幾點思考
1.改變我國現行的司法體系,將審計機構的管理部門,獨立于政府序列
長期以來,我國審計監督的主體受被監督的客體所領導,使得其無法客觀、公正、獨立地行使監督職能。這一現象如得不到扭轉,要想解決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是十分困難的。
2.借鑒國際法務會計經驗,開展我國會計法律問題的規范理論研究
針對普遍存在的會計實務中的法律問題,以會計與法律相結合的一門邊緣學科應運而生,這就是被稱為“法務會計”的一個新會計分支。作為一種學科,它主要處理財務事實與企業違法問題的關系,并運用于法律上的鑒定。歐美各國會計界已開始對法務會計開展了廣泛研究,有關這方面的論文與專著亦層出不窮,世界著名的會計師事務所也對這一問題予以特別的關注,不僅紛紛成立了科研小組,而且還專門設置了法務會計部門,以應付社會的需要。
3.確立以民事責任為主法律責任體系
[論文摘 要]經濟法是應用型本科高校非法學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程,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針對在經濟法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對非法學專業經濟法課程改革的若干建議。
在我國,應用型本科教育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的轉變應運而生。為培養出適合社會與市場需要的應用型本科人才, 在專業方面下功夫必不可少, 而其中作為向專業方向發展的專業基礎課的地位也是至關重要, 在學生知識能力構建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目前,專業基礎課已成為制約專業延伸、發展的瓶頸。如何推動專業基礎課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改革,已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經濟法課程作為高校的專業基礎課, 面向除法學專業以外的大多數專業本科生開設,是經濟學、管理學以及工學等專業的必修課。由于經濟法課程的實用性,各高校尤其是應用型本科高校非常重視經濟法的教學工作,在教材編寫和教師培養上都給予了大力的支持。但不容否認的是,在經濟法的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需要我們改進,以適應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
一、經濟法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定位不準確,內容欠缺針對性
在應用型本科高校,開設經濟法課程的專業很多,比如國際貿易類、工商管理類、財務管理類、金融類等。不同專業的學生對經濟法知識的需要有所側重,更不同于法學專業的本科學生。而目前,一些高校在經濟法的教學名稱和內容設置上與一般的法學本科專業相近似,即使有所改動,也只是法學專業課程的壓縮版。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也容易忽略不同專業學生的差異性,對不同專業學生講授相同的內容,忽視學生的需求,導致教學效果不佳。
(二)教材選用不合理,缺乏專業適用性
目前,市面上出版的經濟法教材版本繁多,但很多都缺乏專業適用性。比如,有的教材只是對現行法律條文的羅列,缺少對法律條文的分析和應用;有的教材涉及面過廣,重點不突出;有的教材只是純理論分析,缺少相應案例。而教師在選用教材的時候也不夠慎重,不同專業往往選用同一種教材,在教學的過程中又往往按照自己的講義進行授課,導致教材成為擺設,學生缺少課下進行預習和復習的范本。
(三)教學方法欠缺靈活性,考核方式陳舊
目前,高校傳統的經濟法教學多以講授為主,教師往往只注重對法律條文的解釋,而在教學方法上也不重視案例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經濟法的教學內容豐富但抽象,理論性強但又需要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如果只是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很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此同時,學生也只是被動地接受,為了完成任務或修滿學分,很難真正地參與到經濟法的教學活動中來。
另外,經濟法的考核方式也較為陳舊,多以試卷為主,題型穩定。而學生往往為了得高分,只是在備考時對所學內容進行強化記憶,不利于思維的開拓,很難達到期待的教學效果。
(四)教學對象的法律基礎知識薄弱
法學專業的經濟法課程一般在高年級開始,學生在學習過法理學、民商法、刑法、經濟法等課程后才能學習經濟法課程。但非法學專業的經濟法課程一般在第三、第四學期,甚至在第一學期開設。許多學生在學習經濟法之前都沒有學習過基礎的法律知識,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花大量的時間去解釋法的基本知識、法律術語,加大了教師的教學難度,而學生在學起來也較為吃力。
二、對經濟法教學改革的思考
(一)根據專業需要,調整教學內容
經濟法課程涉及內容眾多,教師在有限的學時內不可能將全部知識一一講解,因此可以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有選擇有側重地進行介紹。針對不同的專業,結合其專業特色選取不同的章節進行重點講解。例如,對于財務會計類學生,可以重點講解《會計法》、《稅法》,并可以和會計師等考試相結合;對于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可以重點講解《合同法》、市場規制法律制度;對于人力資源專業學生,可以側重講解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律法規;對于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可以側重講解《公司法》等商主體方面的法律法規。這樣,在同一結構體系下與不同專業結合并有所側重,使基礎課融入到整個專業知識體系中,才能更好地體現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向,有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二)合理選擇教材,凸顯專業適用性
教材對于大學教學至關重要。教材的選擇:一要有利于教師授課;二要可供學生自學。目前,經濟法的教材很多,有適用于法學專業學生的教材,有專門為財經、管理類學生編寫的教材,還有適合各種資格考試的輔導用書。因此,教師在選擇教材的時候要多比較,針對不同的專業特點,選擇不同的教材。同時,在進行選擇時還要關注教材的質量。一是要選擇最新的經濟法教材,能及時反映我國新頒布或修改的法律法規。二是在選擇的內容上,對于非法學專業的學生要選取實際應用型的教材,特別是有大量典型案例支撐的教材。這樣才會有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增強他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材選擇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課程改革的成功與否。
(三)改良教學方法,改革考試方式
教學方法的改革是整個教學改革的關鍵環節,傳統的教學方法以講授法為主,而在經濟法的教學過程中,要嘗試將多種教學方法靈活結合。針對應用型高校非法學專業的學生,可以重點采用以下方法:
1.案例法
案例法是國外較為流行的教學方法,可以變注重知識為注重能力,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實踐能力。經濟法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對非法學專業學生,如果只是單純地分析法理、羅列法條,學生會覺得難以理解且枯燥無味。因此,在經濟法課程教學中,切勿照本宣科,使學生喪失對本門課程的興趣。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入大量的案例,對現實問題進行討論和分析,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案例教學法中,案例的選擇也十分關鍵。教師要選擇有針對性、代表性、啟發性的案例,確保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課堂討論法
課堂討論是師生進行溝通的有效方法, 每一次課,可以選取一個當前與經濟法有關的熱點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并讓每組同學推薦代表將討論結果進行總結匯報。在這一環節,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幫助學生提高其表達能力和思辨能力。在組織討論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充分感知教材,豐富學生的直觀經驗和感性認識, 啟發學生對材料進行比較、分析和概括。最后,還要注重組織和引導學生對問題的分析和總結,使學生的討論有始有終。另外,也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感興趣的案例進行討論分析。作為大學教師,除了給學生講授理論知識外,還要培養學生的研究興趣和學習能力,啟發他們延伸和加強課堂學習的內容。課堂討論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
3.多媒體教學法
目前,在各高校多媒體設備已經普及,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使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充分利用網絡技術等新型教學手段,將有關經濟法的典型案例以視頻等多種形式直觀地傳遞給學生。這樣,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活躍課堂氣氛,增強教學效果。
同時,還可以對經濟法課程的考核方式進行一定的改革,加大實踐環節在期末分數中所占的比例,使學生在課堂討論和實踐操作中的表現在期末成績中都有所體現。
(四)調整教學計劃,適應非法學專業學生
對于非法學專業的學生,在開設經濟法課程之前要先開設法律基礎課程。最好在高年級進行開設,如大三的第一學期、第二學期。高年級的學生理解能力較強,學習目的也較為明確。另外,針對對不同專業、不同的教學對象開設的學時也應有所區別,如對經濟管理類的的學生可開設54學時課時,對工學類專業的學生可開設36學時課時。教師針對不同的授課時數和內容,可靈活把握,張弛有度。
[參考文獻]
[1]王玉華.非法學專業經濟法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法制與社會,2010(2).
[2]黃勇,王刻銘.經管類本科專業經濟法教學質量探析[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
[3] 彭金冶.高校經濟法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繼續教育研究,2009(9).
[4]張新莉.立足于財經類專業職業能力培養的經濟法實訓教學[j].中國成人教育,2009(16).
1經濟法課程教學中的問題分析
從培養既要懂經濟又要懂法律的復合型人才的角度看,目前在經濟法教學過程中,高校在教學內容、教學計劃的安排、教學方法和考核制度等方面都存在不少問題,有待改進。
1•1經濟法課程中的內容重復高
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教師在授課教程中應該區分不同的授課對象因材施教,即使使用相同的教材,也應把握好不同的側重點。而在教學實際中,教師往往忽視了這一點,相同的教案輪流適用于不同專業的學生,忽視了不同專業學生知識結構的差異性、層次性。
1•2教學計劃與實際脫節
經濟法的教學內容離不開一定的法律基礎知識,而目前高校都已經把法律基礎課程作為公共基礎課,一般在一年級下學期開設。它對日后學生學習和理解經濟法課程有很大的幫助,這兩門課程應該有一個很好的銜接。而經濟法課程作為專業基礎課一般在三年級開設,時間至少間隔一年,這無形中破壞了這兩門課程的承繼性、關聯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前后照應不上。
1•3教學方法比較陳舊
經濟法作為一門實用性很強的法律課程,以往主要單靠教師一味地說教來講解,即灌輸式、保姆式的教學方法,容易養成學生學習上依賴教師的心理和思想懶惰的習慣,必須進行改革。所以在講授經濟法課程中,教師方面需要用大量的案例作為輔助來幫助學生理解法律條文,調動其學習興趣。另外,我們還應該積極探索其他新的教學方法,比如組織模擬法庭,通過控辯雙方的辯論,鍛煉學生對法律條文的實際運用能力。
1•4考核方法有待合理化
經濟法課程在許多高校屬于考查課,一些教師認為考查課可以降低標準,寫篇論文或留些作業題就可以結課。其實不然,考核也是一種培養學生個人能力的有效途徑。在這個環節應給予足夠重視,這也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例如:閉卷考試可以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寫論文可以多查資料,擴大知識面。為了督促學生學好經濟法課程,教師應該綜合運用多種考核方式,以促進學生知識的掌握及能力的培養。
2對經濟法課程教學改革的認識與思考
2•1教學內容因專業而異
經濟法課程涉及的法律法規眾多,在教學中不可能將全部的條文一一介紹清楚,因此教師必須針對不同專業學生的特點,有選擇、有重點的加以介紹。對于工商管理類學生應重點介紹各類市場主體、市場管理方面的法律;對于經濟管理類學生應重點介紹《公司法》、《會計法》等方面的法律。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探索、不斷地改革教學方法,對每一章節的內容都要進行精心的設計與安排,以提高教學質量。
2•2教學計劃的安排要合理
法律基礎課程的開設為學生學習經濟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以經濟法課程應開在法律基礎課后,但不能間隔時間太長。此外對不同專業和不同的教學對象應開設不同學時數的經濟法課程,如對經濟類專業的學生應開設54學時左右課時;對非經濟類專業的學生可開設36學時左右課時。
2•3教材選取要傾向學生能否使用優秀教材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先進性”和“適用性”是教材選擇的基本原則?!跋冗M性”是指教材內容要具有時代特色,能反映本學科國內外科學研究和教學研究的新知識、新成果,正確闡述本學科的科學理論知識,反映其相互聯系及發展規律,既要有突出的學術特色,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斑m用性”指選用的教材要符合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課程教學的要求,取材合適,深度適宜,分量恰當,符合認知規律,富有啟發性,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利于對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培養。
2•4課堂教學要注重案例教學經濟法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課程,單純的法律條文十分枯燥,但結合適量的案例會使教學內容豐富且生動,因此,案例教學是經濟法教學的一大特色。從周圍的實際生活、書刊報道中或“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典型案例中選取,在講授完經濟法理論部分后,結合所講內容,可以采用留思考題或課堂討論的方式進行案例分析,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講評,由學生撰寫案例分析報告。案例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所學法律條文的理解掌握,激發學習熱情。
2•5完善和提高教學質量
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以多媒體教室為載體,變黑板教學為CAI課件教學,可以實現現代教育技術與現代化教育設施有機結合,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形象、易于接受。經濟法教材中幾乎每一章都有幾個案例需要分析,案例文字較多,在黑板上書寫浪費大量時間,而采用CAI課件教學可節省黑板上寫板書的時間,有利于開展案例教學。CAI課件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保證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加大課堂上傳授的知識量和信息量,增長學生的知識,開拓學生的視野。
2•6采取考核多種方式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結合各章節的內容給學生布置思考題或作業題,組織學生針對一些熱點問題開展討論,并圍繞討論題讓學生寫出專題論文。這樣做可以調動學生查閱資料和思考問題的積極性、主動性及潛在的學習能力,增強對經濟法的掌握和應用。學期期末的考核或采取閉卷考試的方式,以選擇題、判斷題、案例分析為主;或抽簽口試、抽簽筆試,可使學生將學習的知識全面掌握,融會貫通;或出綜合性論文題目,督促學生多查資料,深刻領會相關的法律法規等。
3對經濟法教材建設的幾點建議
教材從一個側面折射出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變革。教材編寫要能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變革。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在編寫經濟法教材時,筆者提出了以下建議,期望與眾多同行學者交流。
3•1樹精品意識,創名牌教材
目前經濟法教材存在的問題之一是數量很多,但精品很少。筆者認為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參與編寫教材的學者態度要嚴謹。教材畢竟是教學工具,是學生吸收知識的最主要的途徑。在學生眼里,教材往往都是神圣的,他們認為只有正確的、精華的東西才會編寫到教材中,尤其對于本科生,他們接觸法學知識不久,還未能對相關的法學知識有一個系統的甄別,更是對教材有著一種特別的迷信。因此學者必須持有一種負責任的態度,嚴肅對待出版教材這件事。另外,教材的主編、出版社也要起到統籌審核的作用,尤其要注意前后內容的銜接,避免內容上出現矛盾。
(2)提高出版門檻。為貫徹落實《教育部等七部門關于2010年治理教育亂收費規范教育收費工作的實施意見》,新聞出版總署印發了《2010年新聞出版總署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任務分解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芬?新聞出版管理部門要加強質量監管,改進出版工作。要求努力提高教材教輔質量,推動出版單位精心選題、精心策劃,努力提高教材教輔出版質量。對于此問題,筆者認為,首先,對參與編寫教材的學者應當設定一個基本的標準,如職稱要求、學術研究要求等;其次,出版社不能單純地考慮經濟利益,要充分考慮本出版社的社會聲譽,努力建設精品出版社、名牌出版社,嚴格把好出版關。
(3)樹立創新意識。21世紀是創新的世紀,如果教材編寫沒有特色、沒有創新,那么它就不會得到學生的認可和社會的承認。筆者認為,要想在這方面有所突破,起到引領我國經濟法教材建設和教材改革的潮流和方向的作用,在編寫經濟法教材時,必須實現教材內容和體系的創新。要注意使教材的內容和編寫方式盡可能地和經濟法學理論以及社會的司法實踐狀況相適應,要有明顯的時代氣息。
3•2教材側重點要有差異
【關鍵詞】會計理論;教學與研討;內容;結構;研究
大學教育的使命是文化傳授、專業教學、進行科學研究和培養未來的科學研究人員(奧爾特加·加塞特,2001)。為了完成這一使命,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做到既注重對在校博士、碩士和本科生進行系統的專業基礎教育與專業技能訓練,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與來源結構,強化對其進行基本理論教育以擴大專業知識面,提高其專業理論素養,為將來從事研究工作打下堅實的專業理論基礎。
一、我國現行會計理論課程的教學層次劃分
會計理論是運用一定邏輯形式對會計實踐行為的本質及其演變與發展規律進行研究后所形成的系統、全面的理性認識。它是會計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專業知識的重要構成部分。因此,它在整個會計專業教育體系(主要是研究生教育)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一點已經得到學界的共識(葛家澍,1998)。
據了解,在國外大學會計專業教育體系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專業理論素養在國內各會計院校的本科、碩士和博士三個階段專業教育的課程設置體系內,均設置了會計理論類課程。盡管其課程叫法各異,但內容上卻大同小異。而在教學要求上,卻存在明顯的差異。本科生教育中,一般均設為選修課(大多數列為必選課,少數列為任選課),課程名稱為《會計理論》、《會計理論專題》或者《現代會計理論》,教學時數為30學時左右;碩士生教育中,則均列為學位課程且屬于專業基礎課,課程名稱一般稱為《會計基本理論研究》,安排在入學后的第一學期,教學時數為40學時左右;博士研究生教育中,有的學校是將其設為學位課程,有的則設為考查課,課程名稱有的稱《高級會計理論研究》,有的則稱為《會計理論發展與學術流派》等,教學時間有的放在第二學期,有的放在第三學期,教學時數一般為60學時左右。由此可見,不論是哪個層次,會計理論課程均屬于教學計劃體系中的重要課程之一。
二、現行主要會計理論類書籍的內容結構分析
盡管學者們普遍認為對會計專業的學生應當加強其專業理論素養的教育,但是在如何安排會計理論課程內容以及如何組織教學內容上,國內外學者卻持有不同的看法,由此就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教材內容體系。國內市場上較早的會計理論教材當推已故著名會計學家、中國人民大學閻達五(1985)教授應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邀請,為適應會計專業教學需要而編寫的《會計理論專題》一書。目前,國內市場上流行的可作為會計理論課程教學用的教材與理論論著共有20多本,較有影響的有16本,它們大致可以分為本科生教材、碩士生教材和社會性理論讀物三種類型。
第一,本科層次教材。它們可分為兩種形式:一是從引進原版教材或者翻譯的本科教材,主要有3本。即埃爾登.S.亨德里克森(1982所著《會計理論》;哈利.J.渥克、邁克爾.G.特爾尼(1997)所著《會計理論》;洛斯德、克拉克和卡西(2001)所著《財務會計理論與分析》。二是國內有關學者組織編寫的本科教材,主要有5本。即魏明海、龔凱頌等(2001)編的《會計理論》;盧永華(2000)主編的《廣義會計理論》;于玉林、田昆儒(2000)編著的《會計基礎理論概述》,梁毅剛等(2002)編的《會計理論專題研究》,張白玲(1998)主編的《會計基本理論》。
第二,碩士研究生層次教材。它們可分為兩種形式:一是翻譯的教材,主要有2本。即威廉姆.R.司可特(1999)所著的《財務會計理論》和阿邁德·貝克奧伊(2000)所著的《會計理論》。二是國內有關學者組織編寫的研究生教材,主要有3本。即湯云為與錢逢勝(1997)所著的《會計理論》;葛家澍與林志軍(2001)所著的《現代西方會計理論》;于玉林與李端生(2001)主編的《會計基礎理論研究》。
第三,理論讀物性質的論著。影響較大的有4本,即葛家澍與劉峰(1998)所著《會計大典——會計理論》,陳今池(1998)編著的《現代會計理論》,閻德玉(2002)主編的《會計理論比較與評析》和葛家澍與劉峰(2003)所著《會計理論》。各層次教材的主要內容可比較分析如下:
(一)本科層次教材的結構與內容
1.國外本科層次會計理論教材的結構與內容。主要有三本:
(1)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企業管理學教授埃爾登·S·亨德里克森(EldonS.Hendriksen)于1965年所著的《會計理論》(AccountingTheory,1982年原版)。該書被稱為美國第一本有關會計理論的教科書,由作者分別于1970年、1977年、1982年和1992年進行了4次修訂(第5版系與他人合作),它在很長時間內是美國會計教育界專門論述會計理論的唯一教科書。該書于1987年經王澹如等翻譯并由立信會計用品社出版,由18章組成,主要內容包括:會計理論的研究法(定義、層次、歸納、演繹、其他方法);1959年以前會計理論的歷史發展(起源、借貸記賬理論、17~18世紀的會計思想、19~20世紀初的會計思想、1930年以前的會計思想、20世紀20年代的會計實務);1959年以來會計理論的發展(AICPA、FASB、SEC、成本會計準則委員會CASB、AAA、NAA、CIA、ICAEW、ASB、IFAC、IASC等其他會計團體對會計準則發展的貢獻);會計概念、計量和會計理論的機制(會計理論的概念、性質、體系、環境假設、目標、計量);財務陳報的收益概念;收入與費用、利得與損失;財務陳報與物價變動;現金與資金流轉;資產及其計量;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存貨;廠場與設備、購置的和租賃的;折舊;無形資產、非流動資產及遞延費用;負債及其權益;業益;股東權益的變動;財務報表上的揭示。
(2)哈利·I.渥克(HarryI.Wolk)、邁克爾·G.特爾尼(MichaelG.Tearney)著《會計理論》(AccountingTheory,引進1997年原版)。該書由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其主要內容由19章構成:會計理論緒論;會計理論與會計研究;會計組織的結構與發展(1930年前、1930~1956年、1946~1959年、1959~現在);財務報告規則的經濟分析;假定、原則與概念;會計目標;FASB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存貨與應收賬款會計信息的用途;會計信息的披露形式;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物價變動會計;所得稅會計;石油與天然氣會計;養老金會計;租賃會計;對外投資權益;國際會計難題(外幣交易、國家比較、國際協調)。
(3)R.G.斯洛德(RichaedW.Schroeder)、M.W.克拉克(Myrtlew.Clark)和J.M.卡西(JackM.Cathey)著《財務會計理論與分析》(FinancialAccountingTheoryandAnalysis,引進2001年原版)。該書由中信出版社2002年正式出版,其主要內容由15章構成:會計理論的發展;會計信息運用的研究方法與理論;收益概念;財務報表:損益表;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與現金流量表;國際會計;營運資金;長期資產:廠場、設備;長期資產:投資與無形資產;長期負債;所得稅會計;租賃會計;養老金會計;并購會計;財務報表的揭示要求與倫理責任。
2.國內本科層次會計理論教材的結構與內容。目前,國內已經出版本科層次的會計理論教材較多,但若從其內容組合上分析,大致可以分為五種形式:
(1)會計理論教材,包括財務會計與成本管理會計兩個部分。譬如,由中山大學魏明海、龔凱頌等編的“高等學校本科會計學專業教材”——《會計理論》一書,該書由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年出版,并被國內多所院校指定為碩士生層次會計理論研究的參考教材。全書共組合為11章,主要內容包括:會計理論概述(涵義、功能、體系、發展);現代會計理論的研究方法(理論種類、傳統方法、創新方法);公認會計原則(產生、發展、類型、特點、制訂、評價);財務會計概念結構(概述、目標、質量特征、要素、確認與計量);收益確認與計量理論;資產計價理論;財務報告理論(體系、基本報表、表外披露、未來發展);有效資本市場與會計信息含量(實證理論內容);契約關系與經理會計行為(實證理論內容);成本計算與控制理論(成本計算、成本控制);管理會計理論(框架、原理、新領域)。
(2)會計理論教材包括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與審計三個部分。譬如,由廈門大學盧永華主編的“21世紀課程教材”——《廣義會計理論》,由中國金融出版社2000年出版,該書涉及財務會計理論(7章)、管理會計理論(3章)與審計理論(3章)三個大的部分。財務會計理論主要包含財務會計理論概述(作用、環境、研究方法)、會計理論發展簡史(中國、西方、發展的啟示)、財務會計理論體系(西方的概念結構、中國的理論體系、比較)、財務會計假設與財務會計的目標(假設、原則、目標)、會計確認與計量的基本理論、財務報告理論(財務報告、歷史演變、未來展望)和會計規范理論(基本理論、法規、職業道德、證券市場會計規范、中國現狀)共7章。管理會計理論主要包含管理會計基本理論(發展、基本理論、相關學科、前沿領域)、中西管理會計理論比較和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理論比較3章。審計理論主要包含審計基本理論(定義、環境、目標、證據、判斷、準則)、中西審計理論比較與廣義會計理論結構3章。
(3)會計理論教材包括基礎性理論專題。譬如,由天津財經大學于玉林、田昆儒編著,并由立信會計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會計基礎理論概述》。該書主要涉及會計理論的形成(會計環境、性質)、會計理論的特征與體系、現代會計的形成及其特征、會計系統、會計目標、會計職能、會計信息、會計核算理論體系、會計管理理論體系、會計預測、會計決策、財務計劃(預算)、會計控制、會計檢查、會計考核、會計分析、大會計科學在發展和會計理論的發展在于創新等18章。
(4)會計理論教材以財務會計理論為主,兼顧其他會計理論的內容。譬如,由石家莊經濟學院梁毅剛等編的《會計理論專題研究》一書,由中國物價出版社2002年出版,設有會計及會計理論(涵義、研究方法)、會計理論的演變(古代、近代、現代)、會計理論的結構(目標、假設、質量特征)、會計確認、會計計量、資產及其計價原理、負債的確認與計量、所有者權益的確認與計量、收益、收入與費用、利得與損失的確認與計量、財務報告與信息披露、會計準則基本問題研究、會計準則的體系與結構、我國會計制度與會計準則的制定、統一會計制度研究、會計準則(制度)的國際協調與國家特色、內部會計控制研究、衍生金融工具會計、人力資源會計研究、環境會計問題研究、實證會計研究等20章。另外還有附錄,含會計學家、專業團體、重要文獻等。
(5)會計理論教材以財務會計理論為主,適當涉及其他會計理論的內容。譬如,由集美大學張白玲主編、并由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會計基本理論》一書,就設有緒論(會計理論性質、研究方法與歷史發展)、會計基礎理論(理論體系、本質、目標、假設、職能)、會計要素理論(六大要素)、會計確認與計量理論、資產計價理論、會計規范理論(概念、原則)、財務報告理論(目標、質量特征、基本報表、其他報告)、物價變動會計理論、會計環境理論(會計環境、會計模式)、會計理論的新領域(金融工具會計、環境會計、增值會計)等10章。
3.港臺本科生層次的會計理論教材。筆者于2001年、2003年訪問臺灣有關大學期間,曾與相關院校會計理論課程的專業進行過交流,并多次訪問有關院校的網站,發現臺灣高校會計專業本科生層次的會計理論課程基本上與美國的內容一致。
(二)研究生層次教材的結構與內容
1.國外研究生層次會計理論教材的結構與內容。目前,翻譯成中文并在國內影響比較大的教材主要有兩本:
(1)《財務會計理論》(FinancialAccountingTheory)。該書由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著名的會計學教授威廉姆·R·司可脫(WilliamR.Scott)所著,它是作者以多年講授財務會計理論課程的講義為基礎而形成的一本專著,主要是以20世紀60年代末期以來美國會計理論界用實證研究方法研究會計問題所形成的理論結論為基礎而編成的一本論著,于1999年出版。該書于2000年由陳漢文組織翻譯并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據了解其現被國內多所院校指定為碩士生層次會計理論研究的參考教材。全書共組合為四個部分計13章,主要內容包括:緒論;理想環境中的會計;財務報告的決策有用性;有效證券市場;決策有用性的信息觀;決策有用性的計量觀;經濟后果;實證會計理論;沖突的分析;管理人員報酬;盈余管理;準則制定:理論問題;準則制定:一種政治問題。
(2)《會計理論》(AccountingTheory)。該書由美國芝加哥伊利若斯大學阿邁德·里亞希—貝克奧伊(AhmedRiahi-Belkaoui)著,它是貝克奧伊的代表作之一。初版于1981年出版,先后修訂了3次,在我國有兩個翻譯的版本。1981年的第2版由楊進等譯,并由陜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由九章組成。其2000年的第4版由錢逢勝等譯,并由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現被國內多所院校指定為碩士生層次會計理論研究的參考教材。全書共組合為四個部分計16章,主要內容包括:會計的歷史和發展;會計的性質與用途;構建會計理論的傳統方法;構建會計理論的規范方法;財務會計和報告的概念框架;會計理論的結構;會計中的公允、披露及未來趨勢;會計的研究視角;會計:一門多重范式的學科;事項法與行為法;預測方法與實證方法;現時價值會計;一般物價水平會計;各種資產計價和收益模式;當代會計職業的背景;國際會計。
2.國內研究生層次的會計理論教材(3本)。影響比較大的主要有兩類:
(1)包容了西方會計理論教科書的基本內容。主要有兩本:一是湯云為、錢逢勝著的《會計理論》。該書由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7年出版,其基本體系與埃爾登·S·亨德里克森的《會計理論》接近。全書共組合為18章,主要內容包括:會計理論及其研究方法(定義、方法、分類、檢驗);會計與會計理論的歷史發展(古代、近代、現代);會計規范和對會計原則的探索;財務會計的理論結構(構成、使用者、目標、質量特征、要素、假設、確認與計量);現金流量與資金流量;財務報表中的收益概念;收入和費用、利得和損失;資產及其計量;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存貨;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負債及其計量;所有者權益及其計量;物價變動會計的理論與實務;現時價值會計;實證會計。
二是葛家澍、林志軍著的“會計研究生系列教材”——《現代西方會計理論》。該書由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年出版,是1991年版《現代西方財務會計理論》的改進版,2003年被教育部列作研究生推薦教材。該書的體系較具代表性,被國內多所院校指定為碩士生層次會計理論研究的參考教材。全書共組合為16章,主要內容包括:現代會計的演變(19世紀前會計發展、19~20世紀初的會計;發展、20世紀30年代以來的會計發展);財務會計理論及其研究方法(性質、研究方法論、理論驗證);美國的公認會計原則(產生、發展、組織、假設、原則、準則的制訂);財務會計概念框架(性質、發展、財務報告目標、會計信息質量特征、財務報表要素、財務報表確認與計量);實證會計理論(發展、基礎概念、結論、評析);會計計量理論(涵義、特點、屬性、單位、模式);資產及其計價原理(涵義、性質、分類、目的、基礎);流動資產及其計價;長期資產與無形資產及其計價;負債及其確認與計量;業益及其確認與計量;收益概念與收益確定;財務報告與信息披露(涵義、性質、內容、基本報表、其他手段);現金與現金流量表;物價變動與物價變動會計;國際會計協調等。
(2)包容了會計理論的主要基本問題。典型的有于玉林、李端生主編的“高等院校會計碩士研究生系列教材”——《會計基礎理論研究》,該書由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年出版,也被國內多所院校指定為碩士生層次會計理論研究的參考教材。全書共組合為15章,主要內容包括:會計理論的形成;會計發展的動因;會計基礎理論;會計理論體系;會計學;會計定位;會計結構;會計目標;會計行為規范;會計現代化;會計模式;會計方法;會計中國特色;會計國際協調;會計學發展趨勢等。
(三)一般讀物型會計理論論著的結構與內容
1.專著性的會計理論讀物。影響較大的是葛家澍、劉峰著的《會計大典——會計理論》一書,該書由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8年出版,被國內多所院校指定為研究生層次會計理論研究的參考讀物。全書的1998年版共組合為18章,主要內容包括:會計理論的涵義(概念、作用、內容、結構);會計理論的演變(復式簿記時期、產業革命時期、探索、體系形成);會計研究的不同方法與流派(方法論、歸納會計學派、演繹會計學派、實證會計學派、其他流派);會計的定義及爭論(西方、我國);會計的基本假設;財務會計的概念結構(概述、發展、產生背景、現狀分析);財務會計的目標與信息質量;會計確認的理論研究;資產計價與收益決定(計量原理與模式);我國會計理論研究的發展與評價;會計準則的性質;會計準則的國際化研究;我國會計準則制定的若干問題研究;現行財務報表的體系分析;財務報表體系的改進與未來(現行體系、美國的改進、英國的改進、IASC的改進、未來發展)。
2.普及性的會計理論讀物。影響較大的是陳今池編著的《現代會計理論》,該書由立信會計出版社1998年納入“立信會計叢書”出版。此前該書曾先后以《西方現代會計理論》(1988版)和《現代會計理論概論》(1992版)出版兩次,該書也被國內多所院校指定為碩士生層次及本科生層次會計理論課程的參考讀物。全書的1998年版共組合為18章與一個附錄部分,主要內容包括:緒論(會計職能與范圍、會計理論性質、研究方法);會計理論的歷史發展(理論起源、發展停滯、近代會計理論發展、現代會計理論發展);會計理論的結構與內容(基本結構、目標、假設、概念、原則);傳統會計的特點和報表結構;主要會計報表(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收益的計量;收入確認與費用配比;資產計價;流動資產;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負債與業主產權;物價變動會計的理論基礎;一般物價變動水平會計;現時成本會計;變現價值會計;人力資源會計;社會責任會計;國際會計;附錄:會計學家、專業團體、重要文獻等。
3.專論性的會計理論讀物。影響較大的有閻德玉主編的《會計理論比較與評析》。該書由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出版,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專業近年(2002~2005)來本科階段《會計理論專題》課程的參考教材與研究生教學參考資料。該書共設15章,其主要內容包括:會計理論研究導論(概念、功能、內容、發展、體系);財務會計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會計的定義、性質、對象、資金、職能、目標);我國會計理論研究的概況、特點與趨勢(計劃經濟時期、體制轉軌時期、市場經濟體制時期、特點、趨勢);會計與經濟效益;會計模式理論(概述、世界會計模式、中國會計模式);會計準則產生與發展研究(美國、中國、IASC、各國發展);會計準則制定模式的比較研究(機構、人員、程序、范圍);會計準則的性質、結構與內容;會計確認與計量理論研究;財務報表理論研究(概述、產生與發展、資產負債表、收益表、現金流量表、增值表、現行矛盾);我國會計改革和理論與實踐;我國會計管理體制改革研究(企業會計、政府會計);我國會計法規體系研究(概述、會計法、統一會計制度、其他相關法規);我國加入WTO后會計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會計環境、規范體系、服務行業、會計人員、會計教育);知識經濟與會計。除此之外,其他有影響的論著主要有:孫芳城等著《比較財務會計學》(2001),李孝林等著《會計基本理論比較》(2002)以及閻德玉等(1992)著《現代會計理論研究》等,但在內容結構上大同小異。
(四)現有會計理論教材及論著結構的基本特點
上述16本會計理論教材或者理論讀物,在內容設計上既有個性的設計,也有共性的內容。個性內容:主要體現在對每個專題內容的組織上,不同層次的教材以及不同作者的偏好,因此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內容結構體系。共性內容則可以劃分為會計理論及研究方法問題、會計理論及歷史發展問題、基礎性會計理論問題、會計要素的確認與計量理論問題、財務報告理論問題、會計準則及規范體系建設理論問題、特殊業務會計專門理論問題、會計領域其他專題理論問題、管理會計理論問題和審計理論問題等十個方面的基本內容,個別教材還設有附錄。筆者通過對其所涉及會計理論基本內容的統計與分析,歸納得出以下基本結論:
1.會計理論基礎知識及研究方法問題,共有15本涉及。其主要內容包括:會計理論基礎知識(涵義、性質、功能、范圍、內容、體系、種類、層次、發展、作用、環境、特征等);會計理論的研究方法(研究視角、研究方法論、定義、種類、傳統方法、規范方法、創新方法、研究方法的歷史發展、檢驗、事項法與行為法,預測方法與實證方法等);會計理論研究的學術派別(歸納會計學派、演繹會計學派、實證會計學派、其他流派)。
2.會計理論及歷史發展問題,共有14本涉及。其主要內容包括:理想環境中的會計;現代會計的形成、演變及其特征(19世紀前會計發展、19~20世紀初的會計發展、20世紀30年代以來的會計發展);西方會計理論的發展與演變(會計理論起源,古代會計理論,近代會計理論——借貸記賬理論、17~18世紀產業革命時期的會計理論、19~20世紀初的會計理論,現代會計理論發展——1930年以前的會計思想、20世紀30年代后的會計實務與會計理論、1959年以前會計理論的歷史發展、20世紀60年代以后的會計理論);會計組織的結構與發展(1930年前、1930
~1956年、1946~1959年、1959~現在,AICPA、FASB、SEC、成本會計準則委員會CASB、AAA、NAA、CIA、ICAEW、ASB、IFAC、IASC等);中國會計理論研究的發展概況、特點與趨勢(計劃經濟時期、體制轉軌時期、市場經濟體制時期);會計理論的未來發展(動因、創新、趨勢、大會計科學)。
3.基礎性會計理論問題,共有15本涉及。其主要內容包括:會計理論的結構與要素(概念、假設、目標、原則、程序與方法、狹義與廣義的結構);財務會計概念框架(概述、產生背景、發展、現狀分析、性質、目標、會計信息使用者、會計信息質量特征、財務報表基本要素、會計要素的確認與計量);我國傳統的會計基礎理論(西方及中國對會計的定義、會計系統、會計目標、會計職能、會計屬性、會計對象、會計信息、會計核算理論體系、會計管理理論體系、會計預測、會計決策、財務計劃與預算、會計控制、會計檢查、會計考核、會計分析、六大會計要素理論、會計學、會計定位、會計結構);中國的理論體系及與西方的比較。
4.會計要素的確認與計量理論問題,共有13本涉及。其主要內容包括:會計確認理論(涵義、特點、標準、原則);會計計量理論(涵義、特點、屬性、單位、模式);資產及其計價理論(涵義、性質、分類、目的、基礎),負債的確認與計量,所有者權益的確認與計量,收益概念、計量原理與確認模式,收入與費用、利得與損失的確認與計量;現金流量與資金流轉。
5.財務報告理論問題。共有12本涉及,其主要內容包括:財務報告與信息披露(涵義、性質、內容、其他手段、揭示要求與倫理責任、財務報告的決策有用性);財務報告基本理論(概述、產生與發展、財務報告、目標、質量特征、歷史演變、現行體系結構);基本財務報表的理論(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增值表、其他報表、表外披露);現行財務報表的體系(現行體系、現行矛盾、美國的改進、英國的改進、IASC的改進、未來發展)。
6.會計準則及會計規范體系建設理論問題,共有9本涉及。其主要內容包括:會計準則基本問題研究(概念、性質、內容、體系、結構);美國的公認會計原則(產生、發展、組織、類型、內容、結構特點、制訂、評價);會計準則產生與發展(美國、中國、IASC、各國發展);會計準則制訂的相關問題(我國會計制度與會計準則制定、統一會計制度研究、會計準則的國際協調與國家特色等,制定的經濟后果與政治后果);會計準則制定模式的比較研究(機構、人員、程序、范圍);會計規范理論(概念、原則、基本理論、會計法規、職業道德、證券市場會計規范、會計行為規范、中國研究現狀);我國會計法規體系(概述、會計法、統一會計制度、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其他相關法規)。
7.特殊業務會計專門性理論問題,只有2本涉及。其主要內容包括:所得稅會計,石油與天然氣會計,租賃會計,養老金會計和并購會計。
8.會計領域其他專題性理論問題,共有12本涉及。其主要內容包括:會計:一門多重范式的學科,當代會計職業的背景;有效資本市場與會計信息含量,契約關系與經理會計行為,有效證券市場,決策有用性的信息觀與計量觀,沖突的分析,管理人員報酬,盈余管理,會計中的公允、披露及未來趨勢;實證會計研究及理論(發展、基礎概念、結論、評析);物價變動會計(物價變動與物價變動會計、物價變動會計的理論基礎、一般物價水平會計、現時成本會計,變現價值會計),國際會計(外幣交易、國家比較、國際協調),衍生金融工具會計,人力資源會計,環境會計,增值會計,社會責任會計;會計環境理論,會計模式理論(概述、世界會計模式、中國會計模式),會計方法,會計現代化,會計與經濟效益,會計中國特色與國際會計協調;我國會計管理體制改革(企業會計、政府會計),我國加入WTO后會計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會計環境、規范體系、服務行業、會計人員、會計教育),知識經濟與會計。
9.管理會計理論問題,有2本涉及。其主要內容包括:成本計算與控制理論(成本計算、成本控制),管理會計理論(框架、原理、新領域);管理會計基本理論(發展、基本理論、相關學科、前沿領域);中西管理會計理論比較;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理論比較。
10.審計理論問題,有1本涉及。審計基本理論(定義、環境、目標、證據、判斷、準則);中西審計理論比較等。
此外,還有兩本設有附錄,其主要內容包括會計學家、專業團體、重要文獻等。
三、不同層次會計理論課程的教學重點與內容設計
(一)不同層次會計理論課程的重點內容
綜上分析可見,會計理論所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因此,學生需要在本科、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個不同的階段不斷地學習與研討。但是應當如何區分與協調不同層次的重點內容,以減少重復并提高教學效果,則需要專門研究如下問題。首先,是不同層次的會計理論課程應當講到什么程度?本科、碩士、博士課程各自所涉及的范圍應有多大?內容應有多深?知識面多廣?深度如何把握?其次,教材內容如何組織?涉及的機構、組織、規范、雜志、學人、文獻和觀點如何組合?是否只講西方財務會計理論?是否只講實證會計理論方面的研究成果?中國會計理論的發展是否需要講?第三,教學方式如何組織?是否只讓學生分組討論已經形成的論文即可?在這個課程中是否需要系統介紹某些知識?可否用一定量的知識供給來刺激學生的興趣與需求……筆者認為,其主要區別在于不同層次學生學習會計理論的廣度、深度與對研究方法論的掌握問題。需要注意的是,在涉及的范圍上,需要適當寬泛而不宜過于狹窄,不宜讓學生只了解以某一方法所形成的研究成果,應當考慮會計理論的點(專業)—線(發展線索)—面(知識)。在內容上也需要兼顧相關內容,如會計發展的主要線索、會計理論發展的主要線索、會計思想發展的主要線索、會計法制規范發展的主要線索和會計研究方法發展的主要線索等。
因此,不同層次會計理論課程教學的重點即需要針對不同層次而適當體現差別。本科生會計理論課程的教學重點應當是以豐富學生會計理論的知識點為基礎來了解會計理論的基本結構,以拓展其會計理論方面的知識面及應用會計理論解釋、評價和指導會計實務能力。在“點”的明確要求下,教學中需要兼顧中西方的會計理論專業知識點。碩士研究生會計理論課程的教學重點應當是注重理解與掌握基本會計理論的線索,在“線”的要清楚要求,以充分認識中國會計理論發展的歷史地位為基礎,以西方會計理論特別是以美國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理論研討為核心向外延伸,同時需要兼顧中西方的會計理論問題并體現一定的深度與廣度。博士研究生會計理論研討的重點,要放在廣博的知識掌握與會計理論研究方法論的有效運用上,即在“面”要廣博的要求下,應當以研讀經典文獻、研討名家思想、把握中西方會計理論流派的發展脈絡為基礎,以了解學科交叉與滲透發展動向為基礎,以具備一定會計理論研究創新思維和認識為目標,故需要廣涉中西方的會計理論文獻并獨立進行分析、梳理與加工。
(二)不同層次會計理論課程教學內容的具體設計
1.本科階段《會計理論專題》課程教學的基本內容設計。本科階段《會計理論專題》課程的教學重點,主要是對前幾學期所學會計主干專業課程中所涉及的相關理論問題進行比較系統的梳理,以加深學生對會計專業方法的認識與理解,并有助于其在未來的會計專業實踐中運用。與此同時,還應當向學生適當介紹有關會計理論發展的知識,以拓寬其專業理論的知識面。因此,在內容的組合上,就要以幫助學生形成對主要會計理論(特別是財務會計理論)的系統認識為主線,以幫助學生對前導會計課程所學專業方法的理解掌握與融會貫通為重點,注意培養學生總結問題、分析問題與初步表達學術研究成果的能力。此外,在教學實踐中,有相當一部分本科畢業生已不滿足于本科層次的知識學習,而積極投身于“考研”的隊伍中。由于目前研究生學歷教育層次規模的急劇擴張,而教學資源的增長相對滯后,若把會計理論課程完全置于研究生教育階段,也會使研究生教育壓力過重,故可以考慮把一些相關專業基礎課程的內容劃入前一教學階段,以減輕研究生教育的壓力。以此認識為基礎,可以考慮將教學重點放在以下四個主要方面:一是中西方會計及其理論發展的基本知識。主要是介紹會計及其理論有關發展階段的特點、成就、重要學者與重要文獻等方面的知識,在范圍上要兼顧中外,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同時,適當介紹會計科學發展新領域的知識,如相關新學科的簡介等。二是財務會計的基本理論知識。主要涉及財務會計業務處理過程及其所涉及專業問題的基本理論知識,如會計系統的結構與運行、會計準則、會計要素確認與計量的原則與方法、財務報告的結構與編制等方面的理論要點,并注重與前導主干課程教學內容的對接。三是我國會計改革的相關理論知識。主要是結合中國會計改革的現實,介紹會計管理體制、會計監管、會計規范體系建設等專題性問題的研究成果。四是會計科學理論研究與學術規范的基本知識。主要介紹會計理論研究的基本步驟、基本學術規范與論文結構要素等專業論文寫作方面的基本知識,并適當進行論文寫作的初步訓練與指導,以便為學生順利完成學位論文打下基礎。另外,還有其他相關會計理論知識。
【關鍵詞】貸款損失;稅收;制度完善
一、我國貸款損失稅收法律制度的現狀
為了適應國內和國際經濟金融形勢的發展變化,我國的貸款損失稅收制度一直以來也在不斷的進行調整,目前我國貸款損失稅收制度的規定主要散見于一些規范性文件,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貸款損失的認定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0957號)首次將貸款損失從以往的壞賬損失中分列出來單獨明確,同時還明確將應收賬款和預付款分為貸款類和非貸款類,同時,該通知還明確列舉了十一種具體確認貸款損失的條件,并將“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作為兜底條款寫入,這也為以后財政稅務部門應對經濟生活中的新形勢和新問題做好政策上的準備。
(二)我國貸款損失準備金計提的具體方法
長期以來,我國商業銀行普遍實行的都是與貸款分類相適應的五級分類計提法,近年來,隨著新會計準則的實施,我國少數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開始與國際接軌,采取未來現金流量折現法計提貸款損失準備金。下面對兩種計提方法進行具體分析:
1、五級分類計提法
五級分類計提法是以對貸款資產進行分類為基礎的。它是由銀行內部人員根據借款人的還款能力與財務狀況來判斷貸款質量,將貸款劃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五類。然后根據貸款的不同類別對應的比例計提貸款損失準備金?,F行的規定是除正常貸款外,后四類貸款依次按照2%、25%、50%和100%的比例計提,其中次級類和可疑類貸款的計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動20%。
2、未來現金流量折現法
新會計準則規定了與國際接軌的未來現金流量折現法,目前已有部分上市銀行采取該種方法進行貸款損失準備金的計提。未來現金流量折現法是將貸款的賬面價值減記至根據未來現金流量預計的現值,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貸款損失撥備,計入當期損益[1]。根據未來現金流量折現法,在對貸款質量進行評估時,應考慮借款人的獲利能力,根據借款人以及經濟環境等未來變化因素,以及借款人償還貸款本息的情況,對貸款的未來現金流量進行折現計算出貸款現值。
(三)貸款損失稅前扣除的審批
根據《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規定,貸款損失的稅前扣除需要經過稅務機關的審批。該辦法還對各級稅務機關的審批權限作了規定,反映到貸款損失的扣除方面,主要內容為:因國務院相關決定事項而導致的貸款損失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具體的審批事項后,由各省省級稅務機關負責審批;其他原因導致的貸款損失則由銀行所在地的省級稅務機關按損失金額、證據涉及地區等因素劃分審批權限。
(四)貸款損失的稅前扣除比例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金融企業貸款損失準備金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當期允許稅前扣除的貸款損失準備金額度為期末允許計提準備金資產余額的1%與上期末已在稅前扣除的準備金余額之差。
另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金融企業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損失準備金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中規定金融機構對農業和中小企業發放的貸款按風險程度劃分后計提的貸款損失準備金可以在稅前扣除,上述貸款按風險程度分為關注類貸款、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和損失類貸款這四類,相應的準備金計提比例分別為2%、25%、50%和100%,同時貸款損失不足沖減準備金的部分經審批后可以在稅前扣除。
(五)對收回已扣除貸款損失的處理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第十一條規定,“企業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已經扣除的資產損失,在以后納稅年度全部或者部分收回時,其收回部分應當作為收入計入收回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故銀行在以后年度收回己在稅前扣除的貸款損失時,必須將其納入收回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繳納企業所得稅。
二、我國貸款損失稅收制度存在的問題
(一)從總體上看,制度設計偏離稅收中性原則
我國目前的商業銀行貸款損失稅收制度中實行的是核銷法與一般準備金法相結合的方法。根據一般準備金法,在計算允許稅前扣除的貸款損失準備時只考慮貸款資產的數量而不考慮貸款資產所包含的風險程度,這就導致允許稅前扣除的貸款損失準備無法與實際的不良貸款相匹配,無法真實的反應信貸風險。因此,從理論上來說,一般準備金是不符合稅收中性的。[2]而核銷法的運用會諸如核銷標準、核銷程序、產權關系、司法效率以及會計審計制度等方面的影響。因此在實踐中,核銷法也偏離了稅收中性原則。
(二)從法制方面看,相關法律規范不完善。
一方面,我國目前的關于商業銀行貸款損失稅收制度的規定分散于企業所得稅法統領下的各種國家財政稅務部門的通知和辦法之中,顯得比較混亂。另一方面,這些規范性文件層級較低、統計和規范口徑存在差異,相互之間缺乏溝通協調、具體運用混亂。大部分相關的規定都是以“通知”的形式的,而且每一個通知就會有一個新的規定,而且,部分政策的有效時間還有限定,往往舊政策的執行期限已經結束,新的相關規定還沒有及時出臺,政策缺乏穩定性與連貫性。同時,金融法規與會計法規、稅務法規統計與規范的口徑不同,銀行需為應對不同的管理部門做不同的安排,使商業銀行在實際操作中成本加大。
(三)從具體制度上看,相關制度設計有待完善
1.貸款損失準備金的稅前扣除比例過低
根據財稅〔2009〕64號文件,允許稅前扣除的貸款損失準備金額度不得超過允許計提準備金貸款資產的l%,而銀行根據貸款風險分類指引,將貸款資產劃分為五大類,并對應這五大類貸款資產計提相應的損失準備金,具體比例為:正常類貸款為l%、關注類貸款為2%、次級類貸款為25%、可疑類貸款為50%、損失類貸款為 100%,其中次級類貸款和可疑類貸款資產的準備金計提比率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再上下浮動20%。這部分準備金可以作為費用列支。由此看出,稅法規定的貸款損失準備金的扣除比例明顯低于銀行根據風險程度劃分計提的準備金的比例。
2.貸款損失的認定與核銷標準過于嚴格
我國貸款損失的認定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實際。財稅[2009]57號文件中列舉了十二種可以確認貸款損失發生的情況,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在確認貸款損失時銀行往往必須提供很多法律方面的證據和證明,由于法律的程序性,銀行在獲得這些證明時,往往需要巨大的時間和成本,導致貸款損失不能及時在稅前扣除。另一方面,《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管理辦法》(國稅發[2009]88號) 規定了企業實際發生的貸款損失應該經稅務機關審批后才能扣除,這樣一來也加大了銀行的成本。
3.貸款損失的確認與核銷不及時
其實這正是由于貸款損失的認定與核銷標準過于嚴格導致的。貸款損失的確認與核銷不及時,導致會計和稅收在將貸款損失作為費用處理時存在時間上的差異,直接造成銀行因而被提早征稅;但是又由于遞延稅資產(主要由上述貸款損失準備引起)轉回的不充分,這種時間性的差異變成了永久性差異,使得提早征稅變成了過度征稅。
三、我國貸款損失稅收制度的完善
根據上文的分析,我國現行的貸款損失稅收制度還存在著不足,一定程度上侵占了銀行的利益,阻礙了銀行業的健康發展,因此,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完善。
(一)完善貸款損失稅收法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專門制定《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損失稅收處理辦法》,在該辦法中規定貸款資產的范圍、貸款損失的認定條件、貸款損失的稅前扣除審批程序、準予計提準備金的貸款資產的范圍、貸款損失準備金稅前扣除額度及其計算方法,收回已扣除貸款損失的處理等相關問題。同時,取消對上述政策執行期限的限制,使政策在時間上具有連續性,減少納稅人的不確定性預期。
(二)貸款損失稅收具體法律制度的完善
1.完善貸款損失認定制度
首先,在《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損失稅收處理辦法》的基礎上簡化貸款損失的認定標準,賦予銀行一定的自。其次,明確貸款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的認定口徑。目前的各個政策文件對貸款損失的認定標準不一,有必要進行統一和規范。
2.完善貸款損失稅收處理法律制度
首先,維持現行的銀行貸款損失準備金扣除方式,但要對扣除比例進行改革。在扣除比例的確定上,體現差異化原則,具體制度安排為:五大國有商業銀行具有經濟和政治上的雙重優勢,貸款資產的質量均較高,而且化解不良貸款的能力很強,故可以規定其貸款損失稅前扣除的比例仍然為l%;考慮到股份制商業銀行對繁榮我國金融市場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貢獻,以及他們自身承擔風險的能力,可以提高這些銀行貸款損失準備金稅前扣除的比例,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合作社貸款損失準備金的稅前扣除比例則應該高于上述兩類銀行,以鼓勵這些金融機構為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服務。
其次,對部分特定性質和用途的貸款損失施行特定準備金法,為將來我國銀行貸款損失稅收制度施行特定準備金法提供可供參考的經驗。這些“特殊貸款”的范圍可以擴大到包括“三農”貸款、中小企業貸款、個人助學貸款、扶貧貸款、基礎設施建設貸款等在內所有關乎國計民生的貸款。這種制度安排既能引導信貸資金的合理流動,還能提高財政支出(稅收支出)資金的使用效率,更好地發揮公共財政的職能。
再次,最終建立特定準備金制度。由于中國人民銀行早在2001年就了《貸款風險分類指導原則》,所以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貸款資產己經全部實行五級分類制度,這就為特定準備金制度的建立在財務會計制度上打下了良好而堅實的基礎,一旦條件成熟我國的銀行貸款損失制度就可以施行特定準備金法。
最后,在制定貸款損失政策時主要應該本著縮小稅法與會計制度差異,調和不同利益相關者矛盾的原則,對貸款資產的范圍進行科學、合理、實際的界定,對貸款損失的認定條件和扣除的審批程序做到細致而又不繁瑣,精確而又不苛刻,實現既矯正了市場失靈而有不傷及資源配置效率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趙綸.我國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撥備計提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碩士學位論文,第34頁.
[2]楊奕淼.我國商業銀行貸款損失稅收政策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碩士學位論文,第22頁.
作者簡介:
關鍵詞:會計學;教育目標分層;專業特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36-0253-02
一、新時期會計環境的變化
信息時代的到來,標志著以知識為基礎的社會已經開始影響我們的各個方面,它使我們所面臨的會計環境至少會有以下變化:
1.隨著會計職能的拓展,未來的會計人員不僅是會計信息的提供者,更是會計信息的使用者?,F代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未來的經濟決策人員將會有很大部分是由既懂管理又懂會計知識的人員組成,會計人員參與經濟決策所需的綜合知識和素質,依附于會計專業的綜合知識、創新能力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2.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高層次、國際型會計人才的巨大缺口已經成為威脅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最大的不利因素。目前中國的實際情況是擁有一支1 200萬人的會計大軍,可這些會計人員的特點是數量多、平均水平不高。據財政部統計結果顯示,在現存的會計人員中,受過中等以上專業訓練的人不足一半,受過高等本科會計教育的人不足3%。一方面是應用型高端會計人才在中國內地的匱乏,另一方面則是低層次會計從業者的泛濫。
顯然,目前的這種會計人員結構要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根本不可能的,大力發展大學教育,提高培養質量是擺在中國高等會計教育面前的首要任務。
二、中國高校會計教育目標分層設計
1.高職教育處于中國高等會計教育體系的基礎層。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應立足當地民營中小企業培養第一線的制造類服務業高技能會計專門人才。其培養目標應是“一個面向、一個加強、兩個突出”,即面向民營中小企業會計管理類崗位,加強會計職業道德,突出會計職業核心能力,突出會計實踐能力。畢業生應具備會計核算、稅務與納稅籌劃、內部稽核、財務管理等四方面職業能力,當然其核心能力應是會計核算。
2.本科教育是中國高等會計教育中的核心層。會計學專業本科教育目標的定位應該是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應用型本科創新人才,是以解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一線的現場問題為主的職業性工程師,課程設置與教學環節主要圍繞專業知識技能和職業準備展開,不僅強調對科學和技術等基礎理論的學習,更強調對于通向未來職業和行業的相關技能的訓練。本科階段,會計學專業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同樣遵循專業學習與職業準備的導向。
3.研究生教育是中國高等會計教育中的發展層。研究生教育又包括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兩個層次。碩士研究生教育應區分應用型教育和研究型教育兩種類型。博士研究生教育應以培養研究型人才為主要目標。
三、突出中國地質大學會計專業特色的基本思路
(一)調整培養目標
作為綜合院校中的財會專業,如何貫徹學校倡導的“特色+精品”的辦學理念,如何形成自己的辦學特點,培養出有特色的財會人才,從而在眾多院校的財會專業中占有一席之地,任務是非常艱巨的。中國地質大學1997年起招收會計本科生,2000年設立會計學碩士點并開始招生,2011年經批準招收MPAcc(會計專業碩士)
針對會計教育目標分層的需求,中國地質大學會計學專業本科教育提出了“培養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質,掌握會計學、管理學、經濟學和法律學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及會計師事務所從事會計實務、財務管理以及初中級學校的會計專業教學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會計人才”的目標。在中國經濟體制和會計管理體制發生重大變更的今天,繼續按行業設置會計專業顯然不合時宜,它不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培養提高學生的業務能力及市場應變能力。從近幾年會計專業教育發展趨勢看,分行業設置的會計專業已逐步被不分行業設置的大會計專業所取代。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高校設置的大會計專業,只注重培養一般企事業單位的會計人才,并沒有把注冊會計師人才的教育培養擺到應有的位置。近幾年,為了加快注冊會計師人才的培養,在部分高校設置了注冊會計師專業。我們認為,在會計專業之外,另設注冊會計師專業,只是一種過渡辦法,不利于高校實施素質教育和通才教育,而應該拓寬現有大會計專業的口徑,把培養未來的注冊會計師作為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之一,使所有會計專業的學生都能接受注冊會計師所要求的基本素質和基本能力訓練。
中國地質大學會計學學術型研究生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德、智、體全面發展,能勝任大中型企事業單位會計、審計工作的高級管理人才和高等院校與科研機構的會計學教學與研究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中國地質大學會計專業碩士(MPAcc)教育旨在培養復合型、實踐型、創新型和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高層次會計人才,掌握堅實的會計、審計基礎理論,掌握會計科學研究方法,具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獨立進行會計、審計及財務管理等學科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以下重點介紹我校會計專業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理念。
(二)完善課程設置,改革教學方案,培養復合應用型財務會計人才
1.課程設置方面。課程體系是教育培養目標和教學內容的具體體現,課程體系是否科學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專業教育的水平和發展趨勢,為了使我校會計專業為社會輸送更多的高素質會計專業人才(包括注冊會計師人才),我們為會計專業設置了以下幾方面的課程:(1)基礎課程,這部分課程主要有以下幾類:1)經濟管理類課程,包括政治經濟學、宏觀和微觀經濟學、管理學等課程,其目的在于使學生了解一般經濟規律和經濟知識;2)法學類課程,包括法律基礎、經濟法、稅法、國際商法等課程,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法律素養,增強遵守財經法紀的自覺性;3)語文類課程,包括大學語文、外語、經濟應用文寫作等課程,目的是使學生具備較強的閱讀理解和寫作表達能力;4)工程技術類課程,包括機械工程基礎、電子計算機基礎與應用、工藝流程等課程,目的是使學生了解和掌握企業工藝生產過程和有關的應用技術;5)數學和方法論課程,包括哲學、邏輯學、高等數學等課程,目的在于訓練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其中,外語和計算機課程的課時應占相當的比重,使學生打下堅實的外語基礎和計算機應用基礎。(2)專業課程,這部分課程主要包括:基礎會計、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審計、財務軟件、國際會計、資產評估以及會計法律規范和職業道德等課程,其目的是使學生熟練掌握較系統全面的會計審計專業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3)相關課程,這部分課程主要包括:稅收、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證券投資學、市場學、公共關系學、商務談判學等課程,其目的是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適應市場經濟變化的應變能力。
2.教學內容方面。(1)根據國家會計方針政策的頒布與實施,隨時調整會計專業教材,以反映本學科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發展變化;對注冊會計師方向的學生,使用注冊會計師考試指定用書,包括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審計、經濟法、稅法等課程,同時為學生指定一些理論性較強的參考書,如中國人民大學、東北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的會計專業系列教材。(2)探索實施雙語教學的方式,使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會計專業知識和業務核算與交流方法。
主要課程為三門專業主干課: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和審計。采用國外原版教材,同時與國內相關教材配合使用。
(三)構筑人才培養高地,強化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環節
1.完善校內的手工模擬實驗環境。會計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每門專業課程結束后,為了使學生很好地掌握所學內容,已建成會計模擬實驗室,方便各門專業主干課的需要,針對本門課程所講述的主要內容為學生開設模擬實驗。
2.建立企業實習基地,開展校外實習。通過校外實習,讓學生有機會到實際工作中去演練,對于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在實際的工作環境中,不僅可以使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得到檢驗,而且有助于進一步幫助學生對會計工作的整體環境和整個工作過程有一個更為深刻的印象。我們在會計專業三年級夏季小學期安排了會計專業實習,校外實習可以由學生自己聯系實習單位,也可以由學校組織進行統一的校外實習。
3.聘請有多年實踐經驗的高級會計師到學校做報告和講座。分別在會計專業二三年級夏季小學期開設了會計職業認識、會計職業素質培養的實踐必修課程。通過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國有企業財務經理、事業單位財務處負責人、審計署有關領導等來校為學生作報告、座談等形式,把他們工作實際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傳授給學生和教師,在一定程度上也帶動了校內會計教師素質的提高。
今后的任務是如何使這項工作長期化、系統化。以財務軟件課程為例,我們準備與財務軟件公司合作,由財務軟件公司的資深項目經理和工程師定期來校講座,并向我校提供其最新的軟件產品,一方面學生受益,掌握了最新的產品技術,另一方面財務軟件公司也為其產品作了潛在的和直接的宣傳。
綜上所述,在傳統教育模式下培養出來的會計專業的學生,是難以適應和滿足市場經濟條件下對會計人員的素質與能力要求的。要改變這種狀況,我校的會計專業教育就必須從培養目標、教育方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進行全面深入的改革。只有深化我校會計專業教育改革,堅持“特色+精品”的辦學理念,才能使我校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會計人才。
參考文獻:
[1] 勝.會計教育目標分層與我校會計學特色專業建設[C]//中國會計學會會計教育專業委員會.2011年年會暨第四屆會計學
院院長(系主任)論壇論文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