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18:0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職校畢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技職院校;實務專題;高等職業教育;高職專升本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2)01-0090-04
目前,臺灣已構建與普通高等教育平行的技術教育體系,形成了從??茖W校、技術學院到科技大學與研究所,從專科、本科到碩士及博士階段的完整技術教育體系。在這類技職院校??婆c本科層次人才培養中,臺灣各校普遍實施實務專題來代替畢業論文。大陸也有個別高等職業院校引入了實務專題教育模式,但大陸本科人才培養中還沒有相關的借鑒改革。本文擬對大陸高職專升本教育中率先實施實務專題的必要性及可能面臨的困難作一簡要論述。
一、臺灣技職院校實務專題教育的特點
臺灣技職教育為適應全球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要,采取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專題制作課程(special project courses)的推廣與實施便是舉措之一。專題制作課程是面向高年級學生開設的以研究為主的必修課程,學生可根據職業發展需要或個人興趣選取一個課題進行實務制作或撰寫研究論文。實務制作一般以企業或非營利組織面對的實際問題或現象為研究對象,強調觀念的運用與問題的解決,多應用于技職院校與應用性學科專業;研究論文則強調理論的建立或驗證,具有學術研究性質,多應用于學術導向的普通大學。專題制作課程的實施流程大致包括如下環節:分組、確定指導教師與專題題目、專題分工及擬訂計劃、計劃審核、專題制作、專題發表[1]。這里主要討論在技職院校中應用的實務專題或實務制作,相當于大陸高校的畢業論文,但二者有著顯著的區別。
(一)務實性
實務專題是臺灣技職教育本科課程與普通大學本科課程相區別的重要標志之一,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與職業素質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2]。科技大學與技術學院開展“實務專題”課程的目的與作用非常明確:滿足科技與產業發展的用人需求,通過實務專題制作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積極進取的人生觀,以使學生整合所學專業知識與技能,在實務制作過程中掌握完成特定作業任務所需的工作方法與作業程序,發展創新能力,提高就業技能,如作業流程的革新、產品營銷策劃等。由此可見,實務專題的主題“不是來源于書本,也不是來源于教師的硬性攤派,它來源于小組成員的生活和社會實踐”[3]。這就要求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不拘泥于書本知識的掌握,要注重體驗生活和深入實踐,能夠把理論知識與實際問題緊密聯系起來,學以致用。而大陸高校本科學生的畢業論文習慣做理論研究卻創新不足,由于遠離社會實踐而影響學生就業。
(二)團隊性
與大陸高校一人一題的畢業論文模式不同,實務專題要求小組團隊共同完成,每組通常是4~6人,視主題需要作適當調整。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非常重要。實務專題制作是一個立體系統,每個學生都將面臨多個交流與溝通對象:首先是小組間的成員,這是課題實現合作的基礎,從課題的選擇到最后完成報告和口試,都需要小組成員的配合和協調;其次是指導教師,在專題制作過程中必然遇到問題,需要隨時與指導教師進行討論;最后是企業和社會,由于制作主題來源于行業和社會,還需要經常和企業、社會打交道。所有這些環節都需要建立良性的交流溝通平臺,在互相尊重和理解中建立融洽的合作關系。
(三)過程性
臺灣實務專題比大陸高校畢業論文的時間更長,約為1~1.5年,雖然時間長,但并不放任學生,而是讓學生充分利用和享受實務制作的全過程。通過這個過程來體驗探究的樂趣,領會研究的方法,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以臺灣建國大學為例,在實務專題制作過程中,學生基本上每周都要集中向老師匯報研究進展,討論后如實填寫《專題制作每周討論記錄表》,指導教師將學生出席及討論情形作為學期成績考核的重要依據,并且在每一學期的期末填寫《專題制作期末評分表》。而大陸高校做畢業論文的時間往往也是學生畢業實習和找工作的時間,很容易出現“失控”情形。
(四)探究性
有人認為強調實務專題的應用性與實踐性,可能會降低對學生研究能力的要求,事實恰恰相反。首先,興趣是探究的基礎和推動力,學生只有對某種事物產生了濃厚興趣,才愿意主動去探究。從實務專題主題的選定來看,主要依據學生的職業發展需要和個人興趣,與學生的生活和實踐經驗相關,而不是書本上的純理論知識。其次,科學、規范的研究方法是開展研究的根本保障,學生在專題制作過程中將受到嚴格、規范的研究方法訓練。如,臺灣建國科技大學在第五學期開設“研究方法”課程,目的在于讓學生熟悉研究方法的相關理論知識,培養其研究技能,同時開展“校內專題制作”,為真正的“業界實務專題”制作提前演練和作好準備[4]。再次,強調過程性評價,促使學生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專題制作。在專題制作過程中,學生的出席情況、參與討論情況、任務完成情況等都將納入最終的評分結果,保證了學生在制作過程中逐步提高探究能力。
二、大陸高職專升本教育實施實務專題的必要性
目前,大陸個別高等職業學院引入了臺灣技職院校實務專題的做法。如,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軟件工程系借鑒臺灣朝陽科技大學資訊學院“實務專題”教學的成功做法,各專業將“實務專題”納入了必修課程,并在2009級學生中率先試點組織實施,每4~6位學生為一組,每2~3組安排一位專業導師指導。在專業導師的帶領下,專題組設計一系列實際工作任務,充分利用系部統一時間開放校內實訓基地,積極組織開展專業學習和技能訓練,取得了一定成效。2010年,該系計算機網絡組建與安全維護項目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榮獲一等獎[5]。但在本科層次人才培養中,大陸目前還沒有相關的借鑒改革。在大陸高職專升本教育中率先引入實務專題教育模式,主要基于以下幾點原因:
(一)引導高職專升本教育的職業性定位
高職專升本教育自1999年發展至今,無論是教育理論界,還是教育行政部門,對高職專升本教育的定位和高職專升本人才的培養目標仍然存在分歧;而在教育實踐領域,基本上都是按照普通本科人才的模式來培養。因此,科學合理的定位是高職專升本教育健康發展的前提。實際上,“無論是從教育理論層面和國際教育分類標準來看,還是從國內、國際教育實踐來看,都應該將高職專升本教育定位為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而不是普通學術型本科教育?!盵6]
因此,將實務專題課程引入高職專升本教育,將在一定程度上引導該類教育向職業性方向發展,引發教育模式的相應改革。因為實務專題作為臺灣技職教育本科與普通大學本科課程相區別的重要標志之一,其課程目標定位、選題來源、制作過程、方法選擇、評價標準等方面都具有職業性、行業性與實證性導向。尤其是對高職專升本教育的學生來說,從其入學開始便可開設“研究方法”課程并同時開展“校內專題制作”,第二、三學期開展“業界實務專題”制作,第四學期進行“業界實務專題”成果發表和口試匯報,這樣在兩年的學習過程中始終貫穿著實務專題,從而可以保證人才培養始終堅持職業定位。
(二)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與職業素養
實務專題注重學生兩方面能力的培養:關鍵能力與專業能力[7]。關鍵能力又稱為核心能力或可遷移能力,是已知具體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知識以外的,從事任何一種職業都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如,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與表達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而實務專題通過小組合作來完成,各專題任務要求學生分工合作,以小組方式提交專題成果,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另外,從專題主題的確立、專題制作的組織到專題報告的撰寫、專題成果的發表和匯報,都是由學生小組來自主完成,教師只起輔助作用,這就很好地鍛煉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除了關鍵能力外,實務專題也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在實務專題學習過程中,專題任務以具體的項目開發為載體分解為一系列的實際工作任務,各專題任務要求學生動手實踐完成,學生通過對某個專題進行研究和實戰,切實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實務專題甚至可以看成是“職業化的提前演練”,當學生經歷過實務專題制作過程之后,必將對整個體系相當熟悉,特別是與企業市場相關聯的課題,這將為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奠定基礎,即有利于畢業生快速適應工作的流程與狀態。
(三)減輕教師負擔,發揮學生優勢
由于學生規模擴大,高校教師每年都需要指導大量畢業論文;更由于學生忙著趕招聘會、找工作,對畢業論文越來越輕視,東拼西湊,甚至出現抄襲現象,畢業論文尤如“雞肋”,甚至一度引起了關于本科畢業論文是否需要取消的激烈爭論,如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新聞系擬從2010年起在教學計劃中,刪除畢業論文[8]。而對于高職專升本的畢業論文來說,教師除了面臨上述問題外,還進一步抱怨學生的理論功底太差,基礎知識不牢,缺乏研究方法的訓練等。
因此,在高職專升本中用實務專題代替畢業論文,一方面可減輕教師負擔。與目前“一人一題”的畢業論文指導模式相比,實務專題采取“分組指導,一組一題”的指導模式,減少了教師指導論文的數量,使得教師能夠在每項專題的指導上投入更多時間與精力,從而提高指導效果。另一方面,可發揮高職專升本學生的優勢。由于專升本學生來源于高職院校,他們的教育屬于職業教育體系,對實務性課程比較感興趣,動手和操作能力比較強,但理論知識不夠扎實系統,用實務專題代替畢業論文可以揚長避短。
三、大陸高職專升本教育實施實務專題可能遇到的困難
在大陸高職專升本教育中率先實施實務專題教育模式,將會面臨一些困難,還需要從理念轉變、實施技能培訓、相關制度完善等方面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一)教師的指導能力將受到挑戰
大陸高校習慣了“填鴨式”教學模式,學生完全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教師的權威地位不容置疑。在實務專題制作過程中,學生處于主導地位,是專題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教師處于輔助位置,但并不意味著教師的作用可有可無。恰恰相反,在專題制作過程中,對教師的宏觀協調能力、與小組成員的溝通能力、所指導專題的實踐操作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專題大多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在制作過程中,出現的許多問題,教師可能不熟悉,必須通過再學習才能指導學生。
(二)要求學校與相關行業有充分的合作
由于實務專題的主題主要來源于企業界,因此臺灣技職院校實施實務專題的一個重要基礎就是產學合作較為成熟。技職院校為推展產學合作,往往設有產學合作單位,如育成中心或創新育成中心,以專責其事。2007年臺灣技職校院產學合作項目達8509個,產學合作金額達新臺幣34億多元,縮短了學校育才與行業企業需求的差距。同時,臺灣從2005年開始實施“最后一哩就業學程”計劃,鼓勵技職院校學生于畢業前與行業企業合作[9]。這些措施都為實務專題的實施創造了條件。而大陸高校,尤其是普通本科高校與企業界的聯系并不多,要實施實務專題教育,就必須加大與行業企業的合作力度,使專題真正有行業項目依托。
(三)需要制訂完善的制度措施
實務專題的實施還需要制訂一系列制度措施,如實務專題的制作流程、實務專題的評價標準、指導教師的職責與激勵機制等,只有這些制度措施都明確才能付諸操作。
(北京聯合大學高職處2010年度委托課題《專升本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與實踐》,主持人:王彤)
參考文獻
[1]谷冠鵬,付鴻彥.專題制作:臺灣高校的畢業設計與特色[N].中國教育報,2009-02-23(5).
[2]陳雯.臺灣高等技職教育課程建設及其啟示[J].福建工程學院學報,2008(8):389-396.
[3]魏正珠.試論臺灣建國科技大學學生專題研究與能力的提高[J].福建信息技術教育,2009(4):9-11.
[4]劉素芳.高職實務專題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福建信息技術教育,2011(2):43-45.
[5]王彤,朱科蓉.高職專升本教育的定位分析與改革策略[J].職教論壇,2011(13):21-24.
[6]吳棟淦.談談“實務專題”在我院軟件工程系的實施情況[J].福建信息技術教育,2011(2):37-39.
[7]湯寒鋒.本科生論文成雞肋 畢業論文是否該取消引熱議[N].重慶晚報,2009-10-12.
[8][9]黃富順.臺灣技職教育新近的發展與特色[R].2009中國(長沙)國際職業教育論壇演講稿.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actical Topic Courses of Taiwan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Schools and Its Enlightenments to the Bachelor Education Upgrading from Two or Three Year Higher Education in Mainland
ZHU Ke-rong, WANG Tong
(College of Applied Arts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
關鍵詞:旅游專業;三明治教學;管理;應用社會
對旅游人才的需求越大,對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要求也越高,需要培養一批專業知識過硬,有優良職業道德的人才[1]。但是,目前我國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有很多方面都有待提升,所以,才衍生出“三明治”教學,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一、“三明治”教學內涵
在20世紀初的英國,“三明治”教學模式儼然而生,這是作為一種“夾心餅干”模式的人才培養,也是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比喻,作為一種以培養崗位操作能力為基礎、以滿足就業創業為目標的教育方式[2],將學期或者是學年當作節點,其教學基本分成“理論教學—頂崗見習—回爐學習”等三個階段。而學生在供學交替中磨練,把技能實訓、知識學習以及職業鑒定相融合,確保學生所掌握的知識不會脫離社會實踐,提升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
二、在旅游管理專業中“三明治”教學模式的應用
現階段在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中“三明治”教學模式的應用非常普遍,也在很大程度上使旅游課堂教學的效果顯著提高。其實施步驟如下。
(一)花兩年時間在學校學習課程學生在進行理論知識學習時,把課程體系準確地分成專業技能課、通識課程、專業基礎課、全校選修課等幾個模塊,而在這個階段中,需要對教學進行討論分析,采用情境與案例教學法,使學生受到啟發,以此提升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
(二)在旅游實習單位實習一年在社會適應以及單位實習中,基本是安排學生在實習單位領薪實習,不僅要驗證理論知識,還要十分熟練技能操作,以此有效提升管理能力。實習期間會委派一些工作經驗較為豐富的員工來指導實習生[3]。而且還應制定各種各樣的獎懲制度,積極配合旅游單位的管理。在此期間,快速提升學生的社會活動、個人業務以及獨立生活能力,同時,個人素質也能得到顯著提升,逐漸成為社會與企業所需要的人才。而到了實習末,實習企業會讓學生填寫評價表,如果成績合格就能完成學分。
(三)回學校學習最后一年學生在最后一年回到學校學習,撰寫論文、設計畢業作品。而在不斷提升理論的同時,把實習過程中所收集到的所有資料以及親身感受,用畢業論文的形式來表達,還要不斷提升管理高度,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完成畢業設計及論文。
三、“三明治”教學效果在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中應用
“三明治”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學效果有了大幅提升,下面重點探討一下“三明治”教學在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中的教學效果。
(一)學生課堂參與度有效提升
因為在“三明治”教學中融合了多種教學手段及方法,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創建一個互動性較強的課堂,學生在學習中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查詢資料,最后在實踐中進行檢驗[4],這樣有效提升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對教學方式進行調查發現,有95%左右的學生都選擇了情境教學和小組研討法,這些教學方式比傳統教學所營造的課堂氣氛更輕松。
(二)教師專業技能顯著提高
在“三明治”教學中,能很好地培育一個“雙師型”的教師隊伍,而教師的專業水平也有了很好的提高,現階段旅游管理專業教師的雙證持有率已經高達100%,而且全體教師還要進行掛職鍛煉,35周歲以下的教師都要參與技能競賽。而教師專業技能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
(三)提高學生就業率
“三明治”教學模式讓學生可以在不同時期進行實習,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能吸收書本外的技能,并學以致用,形成企業與個人發展的“雙贏”局面。與此同時,學生畢業實習結束后,高職院校就業處就會針對旅游專業學生在實習單位的表現進行相應的調查。根據滿意度的調查統計,實習單位對大多數學生的表現非常滿意,很多學生沒有畢業就已經有很多單位“爭相搶購”,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畢業就業率。
綜上所述,要想為我國旅游行業培養專業人才,就要在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中充分應用“三明治”教學方式,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也使學生的就業率有顯著的提升,因此,高職院校應積極應用此教學方式,不斷提高旅游專業的課堂教學效果,促進我國旅游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傅惠麗.“三明治”教學在職校旅游管理專業中的應用研究[J].職業,2014,29(5):99-100.
[2]張文政.淺析“三明治”教學模式在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14,34(12):70,73.
[關鍵詞]創業培訓;主觀情緒;創業意向;行為轉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9172
創業培訓目前是一個相對較熱門的教育方向,潛在創業者通過創業培訓最終實現了創業,創業培訓的對象可以是企業的經營管理者、事業人員、高校畢業大學生以及農村的返鄉創業人員。主觀情緒是潛在創業者在經受了好的情緒或者是壞的情緒影響后進行的創業行為。創業意向是潛在創業者在外界環境的刺激下進行創業意識的提高而進行的創業行為。在創業的研究領域,多數研究者都是采用調查問卷的方法進行影響創業行為轉化因素的分析,很少采用案例分析法進行創業行為轉化因素分析,文章就業培訓、主觀情緒與創業意向三個方面對于創業行為轉化影響利用案例分析法進行研究。
1文獻綜述
國內創業研究領域,多位學者已經對創業培訓、主觀情緒與創業意向這三個影響創業行為轉化的因素進行了多種研究方法的分析,并得出了這三個因素都有利于實現潛在創業者創業行為的實現。例如李發表在國內雜志中《成果示范與短期培訓對農民創業行為影響的比較研究――以河南省農民創業培訓為例》,在該篇論文中,李對于創業行為轉化影響因素研究的方向是成果示范與短期培訓,在論文中采用的是問卷調查的方法,最終得出結論,通過成果示范與短期培訓可以使農民進行創業行為的轉化。此外碩士生何良幸在畢業論文《創業情緒、創業認知能力與創業行為傾向的作用機制研究》一文中,同樣利用調查問卷的研究方法,最終得出積極的創業情緒將會對潛在創業者進行創業行為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消極的創業情緒對潛在創業者帶來不利的影響,會導致潛在創業者放棄創業行為。最后,納敏、李麗發表在《經濟師》中《大學生創業意識影響因素調查研究――以昆明學院為例》一文,通過大量相關的數據最終得出學校對于大學生創業意識的重視和相關引導,最終也能夠實現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向創業行為轉化。
文章只針對于發表在國內期刊雜志上的相關參考文獻進行了閱讀和分析,對于潛在創業者創業行為轉化因素的分析,多數學者都針對于創業培訓、主觀情緒與創業意識三個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最終證明這三個因素是可以對于潛在創業者進行有效的創業行為影響,本文基于此研究成果,通過案例分析法進行創業培訓、主觀情緒與創業意識三種因素對于潛在創業者創業行為的影響研究。
2創業培訓對于創業行為轉化影響研究
21創業培訓對于潛在創業者創業行為的影響分析
創業培訓是針對潛在創業者進行創業知識的培訓,最終使得潛在創業者擁有創業的思維能力,通過不同的培訓模式使得創業者付諸創業的實際行動。一般創業培訓經常采用的培訓模式有SYB培訓模式、三段式培訓模式、各地自創模式、遠程創業培訓模式等,利用培訓的模式使潛在創業者進行創業行為的轉變。這種模式的優點是:通過創業培訓,可以使潛在創業者的心理、管理、經營素質得到提高,對于市場的應變能力增強,能顧讓潛在創業者對于創業的條件、創業知識、創業技術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解。這種模式的缺點是:缺乏創新意識、創業環境。
22創業培訓對于創業行為影響案例分析
山東鄒平縣在縣職校舉行某國企帶薪培訓、職校農機培訓啟動儀式。這次培訓有18名學員分別來自長山、魏橋、西董,參加了為期半年的帶薪培訓。通過對參訓者的采訪了解到,鄒平縣依據傳統的優勢,已經創造出了一個“鄒平麥飯石”和西董豆腐為主的餐飲品牌,在有利的創業環境下,通過創業培訓指導,參與培訓人員紛紛表示愿意進行創業,并依托鄒平縣已有的創業基礎,參與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環境中。
通過鄒平縣的創業培訓,得出創業培訓可以對潛在創業者起到創業行為的促進作用。
3主觀情緒對于創業行為的影響研究
31主觀情緒對于創業行為影響作用分析
情緒分為積極和消極。通過對于相關文獻的閱讀和分析,積極的主觀情緒更加有利于潛在創業者進行創業行動的實施。樂觀的情緒是創業者迎接創業困難的強心劑,積極的情緒可以是潛在創業者自我提示來獲得的,也可以是通過對于事物的主觀反應來獲得。
32主觀情緒對于潛在創業者影響案例分析
結合相關的生活實例,文章舉出如下案例來證明積極的主觀情緒對于潛在創業者的創業行為影響:“一名退伍軍人,在從事混凝土的外加劑銷售工作,通過自己的努力,很快做到了全公司的銷售冠軍。在原部隊的領導得知此事后,就打電話給這名退伍軍人,鼓勵他進行創業,成立自己的公司,并且承諾愿意對其進行幫助,通過這件事情,退伍軍人內心更加堅信了創業的想法,并對于創業開始付諸行動。”從這樣的案例中,分析得出積極的主觀情緒是可以轉化為創業的行為,主觀產生積極的情緒除了來自個人的意識,還會受到外界環境以及事件的影響。
4創業意向對于創業行為的研究
41創業意向對于創業行為影響分析
要成為潛在創業者,收藏先需要有一個積極的創業意向,通過對于創業意向的培養和指導,潛在創業者會通過創業意向的內動力將創業付諸與實踐。
42創業意向對于創業行為影響案例分析
大學生進行創業的案例越來越多,尤其是國家對于大學生創業政策的出臺。在大學相當一部分都具有創業想法的沖動,但是由于創業條件的限制,創業想法一致未實現。近年來,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國家戰略影響下,大學生成為了創業的先鋒。由此表明,在創業意向轉變為行為是一個漸變的過程,只要有強烈的創業意向加上創業環境的支持,潛在創業者就會將創業意向轉變為創業行為。
5結論
通過以上的分析和研究,利用相關的案例分析法,對于創業培訓、主觀情緒與創業意向的研究,證明在創業行為轉變的過程中,這三種因素是可以起到積極的轉化作用,因此,對于潛在創業者進行相關的培訓指導時候要綜合考慮這三方面的因素,制訂合理的培訓計劃。
參考文獻:
[1]李成果示范與短期培訓對農民創業行為影響的比較研究――以河南省農民創業培訓為例[J].農業科技管理,2014,33(4):62-64
[2]何文韜,郭曉丹創業培訓、主觀情緒與創業意向――行為轉化[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6,37(6):137-144
[3]納敏,李莉大學生創業意識影響因素調查研究――以昆明學院為例[J].經濟師,2015(10):34-36
[4]陳奎慶,毛偉大學生創業研究在中國:回顧與展望――基于2004―2013年CSSCI期刊文獻的分析[J].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6):109-114
1.1 閑暇
早在古希臘時期,柏拉圖就認為閑暇有四層含義:“空閑”、“從活動中獲得自由”、“一種自我控制的自由狀態”、“休閑的狀態”。現在人們對于閑暇的認識有三個角度:在時間維度上,閑暇是指除去勞動時間與滿足生理生活所必需的時間之外的時間;在活動維度上,閑暇指個體在閑暇時間里所從事的所有自由、自主和自決的活動;在存在狀態維度上,閑暇包括著兩種不同階段:“一種自我控制的自由狀態”和“休閑狀態”。閑暇其實就是除去人類為了滿足正常生理需要和生存需要的勞動、學習之外的時間。
1.2 高職學生閑暇教育
閑暇教育研究是和閑暇研究相伴相隨的。古希臘“七藝”教育,中國古代的“六藝”就容納了閑暇教育。龐桂美在《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論 文 網專業寫作教育教學論文和畢業論文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閑暇教育論》中認為“閑暇教育是指通過傳授閑暇知識、技能和技巧,幫助人們確立科學的閑暇價值觀,有價值地利用閑暇時間,提高閑暇生活質量,促進個性全面發展的終身的、連續的教育活動”。
綜上所述,高職學生閑暇教育這個概念有以下幾個特點:
(1)特有的時間界定。即教育發生的時間必須是在除去日常作息起居時間和完成學業之外的空閑時間。比如,學生做作業的時間、學生午休時間不是閑暇時間。某些社會學家為了更加深刻地解釋什么是閑暇,將人每天的24小時劃分為工作時間、家務勞動時間、照顧孩子的時間、上下班的時間和空閑時間。這種定義下,閑暇時間指得就是排除了工作(或者學習)、做家務、照顧孩子之外的所有時間,包括娛樂和休息。高職學生的閑暇時間指得就是排除了學生完成學業的學習時間、自己日常生活起居的時間、寢務勞動時間、上下課時間之外的所有時間,包括課外娛樂和休息。只有在這個時間內進行的教育才能稱作高職學生閑暇教育。
(2)特有的對象。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與中學相比較,學業沒有那么繁重,高職學生學習壓力感減小,學習之外的時間變多。再者,高職學生在高考競爭中不算是成功者,更不是佼佼者,與其他大學生群體比較,是弱勢群體,屬于社會非主流,甚至還有很多負面的評論。也的確如此,很多高職學生基礎教育階段學習習慣一般,自我管理能力較弱,對他們的閑暇教育更是任重道遠。
(3)高職學生閑暇教育就是對高職學生的閑暇時間進行外部的干預和引導,指引學生在閑暇時間從事更為高效有意義的活動。具體來說,包括了實踐類的活動例如外出兼職、社區義工和精神類的活動,例如講座和心理輔導。
2 高職學生閑暇教育的功能和意義
我們知道高校教育工作的重點之一就是要加強對校園文化活動和學生業余生活的引導和管理。對于高職院校更是如此。高職學生這一特殊的大學生群體,因大學特有的教育教學模式,使得學生有大量的閑暇時間,這是一筆非常寶貴的時間財富,有學生能科學合理使用它,可是許多學生卻不知如何消費。對于高職大學生,閑暇是一把雙刃劍:既可能成為學生自我完善、自我社會化的微時空環境,也可能成為虛度光陰、消磨意志、庸俗墮落的生命陷阱。前不久新聞報道某高職院校學生孝敬家中生病老人,周末假期打工掙錢交醫藥費;某高職學生利用學習之余時間刻苦鉆研,獲取創新技術發明專利;也有報道某高職學生周末聚眾喝酒打架,致使一人骨折住院;某高職學生因失戀,跳樓自殺未遂等等。這說明我們的高職院校亟需閑暇教育。需要對高職大學生閑暇方式做出正確引導,減少閑暇浪費,消除閑暇犯罪,從而養成良好的閑暇習慣,學會運用充裕的閑暇時間來改善自己的生活,學會生存,學會幸福自由地生活。 3 從多元智能理論視角解讀高職學生閑暇教育
多元智能理念始創于20世紀末,創始人為哈佛大學的著名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在他的多元智能理論中,他將人類需要具備的智能歸結為很多種類。他主要歸結了三個大類別,分別是與語言、物體和人相關的智能。他認為這八個種類的智能神經活躍的區域并不相同。
加德納教授的主張是與語言相關的智能包括了兩個方面:語言和音樂,前者指的是能夠口頭交流以及書面書寫文字的能力,后者則是能夠意識到或者表達音樂的能力;與物體相關的智能一共有這樣的幾個具體類別,分別是視覺、邏輯、身體和觀察。這四種類別的智能的含義分別是觀察和空間建構的能力、運用數字和推理的能力、認識身體和利用身體的能力、對整個環境的觀察的能力,這里的觀察與視覺并不重復,觀察是指宏觀的觀察而不是具體的觀察;與人相關的能力則包涵兩種,分別是內省和人際,前者是人能夠認識自我并能夠對自己進行客觀的評價的能力,后者是指觀察并且分析他人的情緒、感覺等能力。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八項技能并不限于教育領域,從生物學角度來說,人只有完全具備這八項能力,才能夠將人與其他事物區別開來,才是人稱之為智能動物的標準。但是加德納教授認為,人與人之間的智能是有差別的,正是因為任意兩個人都不可能八項智能程度都完全一致,所以就造成了沒有完全一致的兩個人。另外,他認為智能其實是平等的,不能說某一個人某一項技能較為卓越,就說明此人比較優秀,對一個人做出評價,應當首先將這八項技能擺在平等的位置再去考慮。例如,人們總是推崇邏輯和語言,而輕視內省和音樂。實際上,能夠最深刻地了解自己,或者對音樂及其敏感的人,仍然是優秀、卓越的人,甚至遠比邏輯縝密的人要優秀得多。
(1)基于多元智能理論,我們的高職學生閑暇教育應該有多元的學生觀。高職大學生是一個被標簽化的特殊群體,學生雖然在注重語言能力和數理邏輯能力的單一的紙筆測試時代,遠遠落后于非職校大學生,但是職校大學生在這些方面的弱勢不代表在其他方面也必然是劣勢,更不能因此而認定他們不優秀。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勢智能,有自己的學習風格和方法。我們看待學生時應該時刻清醒地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是多種智能不同程度的組合,沒有優劣之分,沒有不聰明的學生,老師的問題就是幫助一個學生發現自己在哪些方面聰明和怎樣變得更聰明。尤其是高職學生閑暇教育,其涉獵范 圍更為寬泛,內容也更為自由,對象又更為敏感,所以我們更是要具備科學的教育意識與學生觀,激發每一個學生的多元智能,注意發現他們的優勢智能領域并加以挖掘和發展,使他們體會到成就感與價值感。
(2)基于多元智能理論,我們的高職學生閑暇教育應該有差異的教育觀。在多元智能理論看來,學生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們要承認差異,尊重差異,關注差異,并且善待學生的差異。我們在閑暇教育中,需要根據學生的差異,運用多樣化的教育模式,促進學生閑暇潛能的開發,最終促進每個學生以自我差異為特點,而達到全面發展。有人說,教育是文化與自然之間的生命行動,自然天性是可以開發的,也是因人而異的,我們如果接納這種不同,順著學生的不同天性去引領學生,發現自己的天性,發展自己的天性,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這應該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責任所在。高職學生普遍語言智能偏低,音樂智能好一些;而物體視覺智能、邏輯智能偏差。身體智能、觀察智能偏好一些;與人相關的內省智能偏弱,而人際智能偏強一些。具體表現就是理論學習能力偏差、活動能力、動手技能操作能力偏好;自主、自控能力偏弱,與人合作、群體從眾傾向明顯。智能是平等的,僅僅只是差異,并沒有高低之分,我們的閑暇教育要注意尊重學生的這些智能差異,揚長補短,使得閑暇教育成為學生成長的另一個助推引擎。
(3)基于多元智能理論,高職大學生閑暇教育在閑暇教育課程設計思路上要注意兩點:其一是“為多元智能而教”,其二是“通過多元智能來教”。高職閑暇教育課程是指高職院校為實現閑暇教育的目的而選擇的閑暇教育內容的總和。
閑暇為目前高職學生個性的豐富和全面發展提供了時間保障,但是閑暇價值的實現還是呼吁閑暇教育課程功能的發揮。從多元智能角度,則我們的閑暇教育課程可以是必修課也可以是選修課,可以是學科課程,也可以是活動課程,可以是社會和自然科學類、技術類等,也可以是人文類、藝術類等。其目的是教給學生有關的閑暇和生活知識,正確的閑暇態度和價值觀,從而陶冶情操,更加熱愛生活,豐富和美化自己的閑暇生活,真正實現閑暇教育的功能。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不同智能組合情況來選擇最適合的閑暇課程。我們高職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論 文 網專業寫作教育教學論文和畢業論文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教師必須承擔起教育的重任,轉變思想,不能將教育的目的僅僅停留在培養學生的邏輯和語言能力,還要充分地培養其他六個方面的智能。舉例來說,應當開設適量音樂課程和定期不定期舉辦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舉行運動會,刺激學生的身體-動覺智能;多進行不同的社團活動,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的人際智能發展;多開設心理輔導和信仰教育,培養學生的自我反省能力等等。
(4)高職院校學生閑暇教育的宗旨應該是幫助高職學生發現適合自己智能特點的業余愛好、興趣特長,應該讓學生在接受學校職業專業教育的同時,發現自己至少有一個方面的長處,學生就會熱切地追求自身內在的興趣,發展個性,培養能力,不斷自我完善,為未來生活做準備,真正實現閑暇教育的發展功能。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職教育 校企深度融合 機制
高等職業教育既是現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職業技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高職學生的培養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一方面每年生源在不斷減少,另一方面企業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嚴重缺乏。當前,福建省正在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急需大量高素質技能型的人才,對高等教育明確指出:“要推進產學研用結合,增強社會服務能力。要不斷創新產學研用結合的實踐模式,推動我省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高校主動與省內各地市縣和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全面合作關系。高校人才培養質量要由用人部門來評價?!?/p>
本文主要是在了解企業的生產運行情況并且深入分析企業對高職學生素質、知識、技能、能力等各方面要求的基礎上,找出高職在教育、培養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探索校企深度融合的機制,并提出方案和建議。
1.企業對高職學生的要求
1.1對素質的要求
大多數企業認為剛畢業的大學生知識可以學習、技能可以鍛煉、能力可以培養,但一個人的素質卻是要長期才能形成的,因此對大學生的素質要求很高。這些素質包括個人修養、吃苦耐勞、工作主動性、愛崗敬業等等。近幾年畢業的大學生從小生活在以學習成績作為唯一衡量指標的環境中,往往忽視了思想品德、心理素質、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大多數又是獨生子女,吃苦耐勞的精神比較欠缺,尤其是在生產制造型企業和服務型企業,“白領”和“藍領”沒有太大區別,技術人員常常在設備里鉆來鉆去,沾滿油污,也常常奔波于各個現場提供技術支持,風吹日曬,有時工期緊迫就要住在廠里或現場。做事不主動也幾乎是中國大學生的通病,在企業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要等著別人去安排好,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需要大學生主動去發現主動去承擔。愛崗敬業是所有企業都會關心的問題,有的畢業生一上班就在找薪酬更高的企業,請假外出面試,工作沉不下心來,這是用人單位最反感的。
1.2對知識的要求
現在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知識也在不斷的更新,大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知識非常有限,甚至落后。大多數企業關注大學生的在校學習成績,主要是看專業基礎是否扎實以及他的學習能力。因此大學生在校時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的知識要牢固掌握,并豐富自己的知識面,跟蹤本專業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著重培養自己的學習能力。
1.3對技能的要求
對于一個大學生來說,在校學習的內容大多數以理論為主,操作技能鍛煉不夠。有些大學雖有實驗實訓設備,但與企業實際崗位的操作還是有很大的區別,學校里有企業工作經驗的師資隊伍也比較缺乏。因此在校期間應珍惜機會到企業生產實習,最好與自己的畢業論文聯系起來,這樣既能鞏固知識又能提升技能水平。
1.4對能力的要求
能力指綜合能力,包括多方面的,有適應環境的能力、表達溝通的能力、處理問題的能力、團隊協作的能力、學習創新的能力等。這些需要學校和學生自身長期的培養和鍛煉。
2.目前我省高職教育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來我省高職教育在人才培養等多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還存在著諸多問題。
2.1長期以來,學校的培養模式基本以灌輸理論知識為主,學生所學的知識與社會的需要不能很好地銜接。應試教育也使得學生習慣于接受知識,缺少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實踐動手的能力。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好壞也是主要由相關學校的教師組成的評估組來評價,用人單位介入不多也不深。
2.2在專業培養方案制定上,缺少該專業詳細的社會環境調研、市場需求調研、企業崗位調研,企業需要的實戰性課程不多。課程建設模式僵硬,特別是一些專業核心課程缺少集中實習實訓環節。教材建設缺少企業的參與,理論知識多,應用內容少。
2.3師資隊伍結構還不夠完善,專任教師到企業輪崗實習實訓的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教師缺少企業實際崗位鍛煉,知識更新不夠快,對專業技術的新發展和新應用趨勢缺乏了解。
2.4在科研課題上基本以教育廳、科技廳、發改委等政府部門的縱向課題為主,缺少與企業、特別是高科技企業合作的橫向課題,研究成果在實際的生產中應用較少。
3.探索校企深度融合的機制
現在大多數高職院校都意識到了要主動走出去與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全面合作關系,增強大學生的社會服務能力。但實際操作存在很大的困難,一方面缺少政策扶持,另一方面企業有自身的利益考慮。因此要做到“雙贏”,即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提高了,同時企業又能從中獲得利益。
3.1政府要重視。校企深度融合牽涉到學校和企業兩個方面,不單單是學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事情,全社會各部門要鼎立支持才能做好。企業有自身的生產經營壓力,花大力氣搞校企合作難免要付出勞動成本,這就需要政府的資金和政策扶持。比如財政管理部門每年可以劃出一部分資金用于專項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與學校進行緊密合作,稅務管理部門對校企合作規模較大的企業進行一定的稅收減免,科技管理部門在立項上應加強校企合作聯合申報的橫向課題的引導,企業主管部門對校企合作成效突出的企業進行表彰,教育主管部門將校企合作的成效納入對學校的考核等等。
3.2學校辦學觀念要轉變。對自身辦學質量的評價不能局限于學生的考試成績和教師發表的論文數量,大學生社會服務能力的培養也是一個重要的指標。要逐步建立人才培養質量由用人部門來參與評價的機制。
3.3組織機構要健全。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邀請企業一起成立校企合作委員會,制定委員會章程,形成有效的工作機制和決策機制。學校應有這方面的專項資金保障。
3.4工作要主動。學校要主動到企業去,了解企業在想什么、做什么、需要什么,哪些事情是學??梢詭椭龅?,積極尋找校企合作的切入點。比如企業缺少技術人員,就可以派一些骨干教師到企業去邊做邊學。這樣既可以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受到企業的歡迎,又可以鍛煉自己的師資隊伍。再如企業需要科技項目攻關,骨干教師也可以參與共同來完成。
3.5合作要深入。特別是在專業建設方面,在新專業申報之前就要邀請企業的人員參加,詳細調研該專業的社會環境、市場需求、企業崗位、基本素質、專業知識、工作技能、薪酬待遇等,一起制定培養方案。時常請企業人員來學校辦一些講座,講講該專業的最新發展動態、企業所需人才的基本素質和知識、在學校學習期間要學會哪些基本技能等等。在課程和教材建設上,還可以請他們一起制定教學大綱、教案、教學進度、實踐教學內容等,有條件的還可以一起建設精品課程。在實驗室建設上,也可以考慮跟企業共建,既可以作為學生的實驗實習實訓基地,也可以作為企業的培訓進修基地。
3.6學校的教學管理體制也要進行改革?,F在很多學校的培養方案中都制定了“工學交替”的模式,安排了企業集中實訓環節和實踐教學環節,但有些企業的生產周期是不確定的。因此教學管理體制應要相對靈活、精心安排,與企業的生產進行無縫銜接。
3.7畢業論文是大學學習階段綜合能力的體現,應從企業實際項目中選題,建立指導教師的“雙導師”制,由企業技術人員和學校教師共同指導,成果應盡可能地用于企業實際問題的解決。
3.8學校要制定政策鼓勵和支持專任教師到企業輪崗實習實訓。不能只重視學歷層次的進修,高職院校更要注重教師的實際應用能力的進修。
參考文獻:
[1]聶延慶,盧萌.基于制度效率的高職校企合作分析[J].繼續教育研究,2012(1).
[2]李慧英.我國高職教育校企合作辦學面臨的問題分析[J]. 職業時空,2011,7(3).
【關鍵詞】成人高等教育;教學思路;探究
一、成人教育的特點
成人教育是專門為那些被所屬社會承認是成人的人們提供的有目的、有組織的教育活動。它的本質在于通過對現有社會勞動力的再培養、再提高,促進其個性和才能的全面、綜合的發展。因而。成人教育較普通高等教育有其獨特性。(1)教育對象的成人屬性。成人學生大多數是職校、高中、高職或大專畢業生,他們的文化基礎較低,而且參差不齊,而且他們有的即將走走向工作崗位,有的已經走向工作崗位,甚至有的已經有了家庭、有了孩子,因此他們有一定的社會閱歷,思想也比較成熟,而且也有一定的生活負擔。進而,工學矛盾比較突出,學習積極性也不是很高,但維權意識卻很強,然而法紀觀念比較差。(2)成人教育學習取向多元化。由于學生來源的多樣化,因此,他們的學習動機各有不同(有的是為了晉職稱的、有的是為了提干的、有為是為找工作的、也有的是為了學知識的……),他們的以自我導向為主,因此,他們學習的目標性很強。加之他們中有為數不少的是在職員工,因而,他們的學習經常以經驗為主。(3)教育內容具有廣泛性。教育內容結合社會實際,具有寬泛性、復雜性。
二、成人高等教育數學專業教學歷史與現狀
(1)成人教育數學專業教學的歷史。改革開放30余年來,成人教育的發展經歷了從顛峰到低谷再從顛峰到低谷的曲折發展歷程?!啊焙笪覈扇私逃幕謴?、發展猶如滾滾春潮,洶涌澎湃。短短30余年,一種多層次多序列、多類型、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已經形成,向終身教育發展的新型教育制度已初步建立。據統計顯示,截止到2002年底我國高等教育本科、高職(專科)在校生1462.52萬人,其中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554.16萬人,占38.23%。在國家投入不多的情況下,成人教育掃除文盲超過8000萬人,培訓城鄉從業人員12.3億人次,對4000萬勞動者實施了高層次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培養大中專畢業生超過2000萬人,其中本??粕?100萬人,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業績。在“學好數、理、化,走遍開下都不怕”的思想趨使下,大批成考學生報考數學專業,因此,數學專業錄取了大批優秀學生。加之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欲望,數學專業教學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進行,教學效果非常好,為社會輸送了大批數學專業人材,他們大多數都成為現在中、小教師的骨干,還有一部分走上領導崗位。(2)成人教育數學專業教學的現狀。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中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除此之外,數學還有較大的計算性和緊密性。自1999年5月,教育部宣布大規模擴大該年度的高等教育招生規模,并且在今后幾年將持續擴大以來,成人教育逐漸由輝煌走向低谷。尤其是自2005年以來,成人教育入學的門檻越來越低,直到今日,三科總分在120~150左右就能入學。因此,現在成人高校的學員普遍底子薄、基礎差。而且,由于學生學習目的和思想的變化,數學不再是紅極一時的專業了,大多數學生都選擇學著輕松些、就業好的專業,這樣招生人數逐年下降。截至2011年我們學校各函授站招收到的數學專業學生總數不足40人,有的函授站只有1、2個數學專業學生,甚至有的函授站一個數學專業的學生都沒的,這就為老師授課造成很大的難度,因些成人數學專業教學面臨巨大的考驗。
三、成人高等教育數學專業教學改革新思路
1.更新教學目的。終身學習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人類迎接新世紀挑戰的“鑰匙”;是解決知識無限增大與人類吸收知識能力有限之間矛盾;是最大限度開發人力資源的根本途徑。成人教育的教學目的,在原有教學目的的基礎上,增加培養學生的數學觀念和終身學習的觀念,培養學生在工作中和日常生活中的數學思想、數學方法,注重實踐性教學,使學生會用數學解決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2.創新教學方法。(1)重點導學法。所謂的重點導學法是指抓住學科重點,精講、精練,提出問題,留出空白,指導自學。首先,精選重點章節,概述本學科的內容及學科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等,使學生對本學科有初步的了解。其次,根據課時依次對各章節重、難點知識點進行精細講解,并通過實例加以分析。使學生能夠準確、深刻地理解重點定理、定義,為以后自學夯實基礎,對難點的剖析,為學生在自學中掃清障礙。最后,留自學提綱,指導學生自學。從而達到激活教學時間的目的,使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得以擴充,樹立學生學好本學科的信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2)遠程輔學法。所謂遠程輔學法是指借助互聯網等通訊設施,定期對學生進行自學輔導,了解學生在自學中的問題并予以解決。學生依據自學提綱進行自主學習,學生把自學中遇到的難題或不理解的問題記錄下來。我每周至少有一次和學生溝通交流的時間,給學生答疑、聽學生談學習體會、討論學習方法以及所學到的知識在他們工作實踐中的應用。(3)合作學習法。所謂的合作學習法是指在老師指導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學習,共同完成所安排的學習任務。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和學生、學生之間會形成一種良性互動關系。合作式教學是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教學組織形式。合作式教學“自主是前提,合作是手段,提高是目的”。倡導“教師引導,學生合作、交流”的方式,四步探究法在教學中運用的課堂教學流程:創設情境,導入自主探究,質疑合作探究,解疑目標探究,點撥拓展探究,應用。在教學中靈活選材、激發興趣、設置任務、適時引導、適時“留白”、循序漸進、自主合作,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勇于動腦動手,在探索中激發興趣、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教學中這些內容都需要自己的琢磨,鉆研并通過課堂來實施,并逐步完善。對各小組自學存在困惑不解的問題以及新知識中的重點、難點、疑點,教師不要急于作講解、回答,要針對疑惑的實質給以必要的“點撥”,讓學生調整自己的認識思路,讓組間學生相互討論,生生合作,各抒己見,集思廣益,互相探究,取長補短,通過再思、再議達到“通”的境地,解惑釋疑。對積極發言的學生予以表揚,對有獨到見解的給予肯定、鼓勵。(4)回饋督學法。經過上述教學法的應用,每個月進行一次學習效果檢查。主要有兩個途徑,其一是讓學生談一個月來對所學內容的體會,并要求學生談談他們所學的內容對實際工作有哪些作用。其二是通過作業檢查,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并予以量化考核,更一步督促學習,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
2011年暑期,我教營口函授站09級數學專業本科班的《概率與數理統計》課,該班有10名學生(4名中學教師,6名小學教師),分兩組(每組5人,按學習基礎、工作單位或居住地等搭配)。采用上述方法進行教學,在實際教學中,結合多媒體課件的使用,收到空前良好的教學效果,實現了學生對該學科由不懂到理解、掌握并能應用質的飛躍。每個學生都有一部分非常熟悉的內容,個別學生能達到上臺講課的水平。其中,有一個學生的畢業論文《多元統計分析法在教學成效管理中的應用》,達到了省級刊物發表的水準,被評為優秀畢業論文。
參 考 文 獻
[1]李慶臻.簡明自然辯證法詞典[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6
[2]陳善卿.老師東奔西走技能訓練詞典[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
[關鍵詞] 服務外包 競爭優勢 對策
一、引論
進入新世紀以來,全球服務外包市場發展迅速。目前國際服務外包市場的發包方主要來自美國、歐洲、日本的跨國公司和國際機構。這些組織通過一定程度的服務外包使得企業成本大大降低、優化產業鏈、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就接包方而言,通過這種服務的承接活動可以帶動地區經濟的發展,改善產業結構,轉變對外貿易方式,增加就業崗位,發展服務經濟、推動貨物貿易向服務貿易轉變。因此包括中國在內的眾多國家都把提升服務外包承接能力作為一項重要國際貿易戰略來開展。江蘇省作為我國一個主要依靠國際投資和出口拉動的經濟和外貿強省,通過主動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可以改善江蘇的外貿結構,為江蘇經濟帶來新的增長點。本文主要運用邁克爾?波特“鉆石模型”,從理論角度對江蘇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競爭要素逐一進行分析,同時為有關部門和企業提供發展服務外包思路。
二、江蘇服務外包產業競爭力分析模型
邁克爾?波特在反思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國家競爭優勢理論,波特認為,一個國家的產業能否在國際上具有競爭力,取決于該國的國家競爭優勢,而國家競爭優勢又是由四組因素決定的,分別是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相關與支持性產業、公司戰略、企業結構和同業競爭。這四組因素的每一組都可單獨發生作用,又同時對其他因素產生影響。四組因素結合成一個“鉆石體系”,共同作用決定國家競爭優勢。筆者認為,實際上上述模型可以套用到一個地區的某項產業分析上來,從而也就形成了江蘇省服務外包產業競爭力分析的“鉆石模型”體系。
1.資源要素
資源要素主要包括人力資源、天然資源、知識資源、資本資源和基礎設施5個方面。這主要是從人力、物質、文化、資金和環境五個角度反映一個地區的總體實力狀況。它們的整體發展狀況將直接影響到某項產業在該地區發展能否具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2.地區需求
地區需求市場是一個地區某項產業發展的直接動力。只有有了地區需求,該產業發展才能得到各方面力量的推動,也只有有了地區需求,市場才可能不斷彌補原有資源方面的欠缺,政府才能給予更多的政策性扶持。
3.相關與支持性產業
一個產業要想獲得持久的競爭優勢,就必須具有有競爭力的供應商及相關產業。日本的機床生產商是世界第一流的,它們的成功是日本國內第一流的數控系統、馬達和其他部件供應商。支持性產業以下列幾種方法為下游產業創造競爭優勢:以最有效的方式及早地、迅速地為國內公司提供最低成本的投入;不斷地與下游產業合作;促進下游產業的創新。
4.公司戰略、企業結構和同業競爭
公司戰略、結構和競爭包括公司建立、組織和管理的環境,以及國內競爭的性質。不同國家的公司在目標、戰略和組織方式上都大不相同。產業優勢來自于對它們的選擇和搭配。
5.政策與機遇
這里的政策主要指地方政府從整體上給予的政策引導和支持能否為地方產業發展提供發展思路,營造發展環境。另外,某項產業在國際市場上面臨的重要機遇,以及國家能否通過各種手段和政策促成這種機遇的放大也關系到某項產業在特定地區的良性發展。
上述5個要素的示意圖如下:
三、江蘇省發展國際服務外包競爭優勢分析
基于上述“鉆石模型”將江蘇省目前發展服務外包的競爭優勢從資源要素、地區需求、相關與支持產業、公司戰略、機遇和政策5個方面分析如下:
1.資源要素分析
發展服務外包,江蘇具備較好的發展基礎。江蘇外向型經濟較為發達,經濟國際化程度較高。目前制造業增加值已超過萬億元,全球500強企業已有數家到江蘇投資興業,使江蘇實際利用外資超過億美元。人才、科技資源優勢突出,人才素質較高,人才成本相對低廉。每年有近萬高校畢業生和數萬職校畢業生,服務外包恰能與這些智力人才相銜接。同時,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城市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較高。思科系統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錢伯斯說得非常好:“工作將流向那些具有很好教育的勞動力、有競爭力的基礎設施、創造性環境和支持性政府的地方去?!币虼?,在國內外服務外包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依托完備的基礎設施和現代國際制造業基地,江蘇完全可以承接更多的國際服務外包。
2.地區需求
服務外包是人才知識密集型產業,具有低投人、高產出的特點,是許多發展中國家鼓勵和優先發展的產業。江蘇的制造業已經有了較好較快的發展,迫切需要產業結構升級。因此,發展服務外包是江蘇經濟發展的內在需要,同時也具有意義重大。
這幾年,江蘇實行科教優先的方針,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發展很快,高校毛入學率已超過35%,每年有近30萬高校畢業生和40萬職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很大,單靠迅速發展的先進制造業已難以容納。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可以帶來工作崗位轉移,為大學生就業提供機會。
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是推進產業鏈升級、提高國際分工地位的戰略選擇。江蘇要建成國際先進制造業基地,服務業必須大力發展和提升。通過發展服務外包等方式可以帶動先進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3.支持產業
江蘇的教育優勢歷來是推動江蘇科技和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目前江蘇境內有南大、東大兩所國家級軟件示范學院已分別與IBM、甲骨文、微軟、英特爾等近50家全球著名跨國公司或培訓機構合作開設了服務外包相關培訓課程;蘇州和無錫也紛紛建立籌建服務外包學院,專門為該產業培養技術人才;中國藥科大學等醫藥類院校為省內每年輸送大批醫藥研發人才。此外,江蘇的服務外包配套設施建設也走在全國前列,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寧、蘇、錫、常等地均設立了各類專門發展服務外包的基地和示范區,為外包產業提供配套設施服務。
4.企業結構
根據江蘇國際服務外包網的介紹,目前江蘇擁有的服務外包企業主要為軟件開發、動漫設計、物流、外貿服務、電子及醫藥研發等領域提供外包服務。這說明目前江蘇企業的戰略定位是非常明確的,即依靠江蘇在中國的信息、技術和人才優勢實現企業目標。而以長江沿線為主的服務外包企業集群效應也增加了這些企業的承包能力和業務拓展。
5.政策與機遇
面臨國際服務外包市場這塊蛋糕,江蘇各地方政府紛紛出臺一系列積極政策,推動當地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例如,南京鼓樓區內占地1.1平方公里的“南京國際服務外包產業園”正加快建設;無錫建立國際數據中心;蘇州建立軟件外包電子商務平臺;太倉組織大型服務外包推介會等。政府對地方服務外包市場開發的積極響應勢必會推動服務外包產業在該地區的發展。
通過對上述5大要素的分析可以得出:江蘇發展國際服務外包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和競爭優勢。面對國際的良好發展局勢,筆者認為,如何放大這種優勢地位,推動江蘇服務外包產業更快、更好地發展是當前地方政府和企業所面臨的主要課題。因此,筆者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相關對策。
四、江蘇省發展國際服務外包政策建議
1.加大稅收優惠
目前江蘇省已出臺相關優惠政策來扶持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例如:對經有權部門認定的國際服務外包企業所得稅稅負高于15%的部分,由省、市、縣人民政府給予獎勵;支持成長型國際服務外包企業加快發展,對當年向境外客戶提供國際服務外包業務收入在100萬美元~1000萬美元之間、增幅超過30%且排名全省前20位的企業,由省、市、縣人民政府給予總額為50萬元~100萬元的分檔獎勵等。但是如果從培養產業優勢的角度來講,這種力度還應加大。與我們有類似發展經歷和發展潛力的印度在這方面政策支持是非常大的。印度對軟件企業免征產品的流轉稅,10年內免征所得稅,并且在10年稅期結束后,免征出口收入所得稅。特別是對出口額超過企業總收入80%的軟件公司,印度政府更是免征其全部的企業所得稅。
2.放大集聚優勢,形成模塊特色
目前江蘇地方的服務外包產業一般采取的是多點開花戰略,也就是只要外包類型短期有利就立刻上馬該領域的外包項目。但是這種分散發展必然帶來的后果是資金和人才的重復利用、分散利用,從而很難形成顯著優勢的外包事業。因此,發展服務外包應該著眼于江蘇全省,關注地方政府在發展本地區服務外包產業過程中的特色項目建設,進而在整體上實現各地方互補的發展模式,這可能更有利于在江蘇形成該產業的區域性優勢,這也就是所謂的產業集聚、特色鮮明創品牌的道理。
3.建立行業中介體系
成立具有領導和影響地位的服務外包行業協會,使其為政府制定行業政策提供建議。同時發揮其在國際市場的營銷與品牌建設方面優勢,積極組織協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該類中介體系還可以致力于保護企業知識產權,在構建發包方與承包方之間的橋梁,以及進行外包企業間協調等方面發揮作用。
4.關注知識產權保護,保護企業利益
作為具有一定知識和技術含量的產業類型,服務外包產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也十分必要。國家除了應制定并完善中國服務業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外,當地政府也應引導企業誠實守信,嚴格履行合同,保守客戶機密,遵守國際上的信息保密規則。同時,在已經建立的公共服務平臺中注重對于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建設,利用該平臺提供各類法律咨詢,有效保障企業利益。
參考文獻:
[1]徐興鋒:服務外包國家競爭優勢分析及對策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7年博士畢業論文: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