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17: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信息技術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全面反思這些年的經驗與教訓,反思信息技術教育對學生發展的作用和影響,將有助于我們討論開設信息技術課的意義。
信息技術課的目標應當是什么
討論開設信息技術課的意義之前,我們先來思考這樣的問題:為什么語文課不會消亡?我們天天都在說中國話,那我們需要學語文嗎?為什么數學課,尤其是中學的數學課不會消亡?在實際生活中,沒幾個人是利用函數來計算買東西的錢數的,也沒幾個人會用平面幾何推導出居室面積中哪個墻角不太直,可是為什么還要開設數學課?聽到這樣的問題,馬上會有人反駁說:語文與數學課當然應該存在,它們的意義并不在于會說中國話,會算出大白菜幾塊錢一斤……
可以想象,如果語文課僅僅是為教會學生認識漢字,會說中國話,那么到小學六年級,語文課就已經能夠完成絕大多數任務了。如果數學課僅僅是讓學生能夠學會計算買菜的錢數,中學也就不必再有這門課程了。在教育體系中,這兩門課程也應當會有存在的危機??墒牵@兩門課程絕對不會、也不應當消亡。因為除了認字、算數以外,這兩門課程中還有許多其他的東西。那么,僅僅教會學生應用計算機的技能、技巧或者編程,就可以算是完成信息技術教學的任務了嗎?
這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應當認真思考的問題,尤其是作為信息技術教師的我們。反思現在的信息技術教學,體現最多的是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而對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培養是不是少了些?對學生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信息的方法與策略的培養是不是少了些?對學生良好信息素養的培養是不是少了些?對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手段的培養是不是少了些?
如果教師在信息技術課程中不加強對信息素養的培養,不加強對使用信息技術手段、方法與策略的培養,不加強對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信息能力的培養,不加強使用計算機自主學習方法、策略的培養,其他學科一定會取代信息技術課的。
因此,信息技術課的主要目標應當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與運用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技進步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培養學生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使學生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初步打下基礎。
僅為應用計算機而開設信息技術課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照樣應該首先思考:在我們的教育體系中,是僅為了語言與文字的應用而開設語文課嗎?是僅為了數字與計算的應用而開設數學課嗎?如果是這樣,為什么還要有高中的高難度數學問題?為什么還要在語文課中講古文?畢竟那都是今天極少用到的內容。
信息技術學科面對的是同樣的問題。在基礎教育中,我們是僅為了編程而開設程序設計課嗎?我們是僅為計算機應用而開設信息技術課嗎?如果真是這樣,那么這門學科離消失的時間不會太遠了。因為許多教學內容,像Windows 98、Word 2000甚至Windows XP在不久的將來都會落后、消亡,而VB、QB甚至C++,都有可能會被更好的語言代替。
除了技術的應用以外,信息技術課還有沒有更加深層的東西?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在PowerPoint教學中,學生對藝術字特別感興趣,但一節課過后,許多學生的作品中只有設計好的藝術字標題,見不到完成的多媒體作品;在網絡基礎知識的教學中,學生學會了上網,卻迷失在互聯網中,忘記了自己學習的目的,“被信息的海洋淹死了”;在教學畫圖時,學生就對翻轉與變形感興趣,卻得不到比原來更好的作品;在字處理教學中,學生只對剪貼畫感興趣,卻忘記了學習任務本身……上述現象在信息技術課堂中比比皆是。
那么,信息技術課是不是應當在培養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進一步使學生明確什么是手段、什么是工具、什么是目的,并且如何利用手段與工具達到自己的目標?
對作為工具的計算機應用固然是信息技術課的重要任務,而使用這些工具的方法,使用這些工具完成任務或者作品的策略,是不是也應當是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
技術更重要,還是信息更重要
其實,如果你仔細思考過這個問題,就會回答“當然信息更重要”。技術是為學生獲取、傳輸、處理、分析和應用信息而服務的。
那么,在這個基礎上反思信息技術教學。我們的教學內容中關于技術方面的內容多,還是關于信息獲取、傳輸、處理、分析和應用的內容多?不爭的事實是,我們絕大多數的教材都在介紹:如何使用字處理軟件的各項功能、如何使用多媒體制作軟件的各項功能、如何使用網絡的各種技巧、如何使用圖形與圖像處理軟件……而不是利用字處理軟件、多媒體軟件、網絡軟件等完成圖文并茂的作文或完成音樂與圖文配合等,也不是在信息的海洋中更快、更好地搜尋到所需要的信息,并利用軟件將信息加工成為各種成果。
遺憾的是,信息技術課現在還在糾纏于如何教好學生技術的這個層面,而不是教學生運用什么方法與策略來用好技術。當前,是不是到了深化教學內容、對教材進行改革的時候了?
能不能從教育的角度來看信息技術課
在學校中,尤其我接觸最多的初中教學中,有許多非常有意思的現象。比如“寫研究論文”,這項在美國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的教學,可以說是從學生對別人文章的復制、粘貼開始的,因為只有加工、反思別人的理論與成果,最終才會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論與成果。而在中國,它究竟屬于哪門學科呢?我曾經問過語文教師,得到的答復是,這種從“抄”開始的“文章”,絕對不是語文課的內容,應當是自然課的事情。我又問了許多自然學科的教師,得到的答復卻是,寫論文這件事絕對不是自然學科的任務,而是語文學科應當培養的。我不禁迷惑起來―― 這種研究型論文究竟是哪一門學科的任務呢?我們的教育需要培養學生完成研究論文的能力,而我們的學科本位觀點卻不能完善地解決這一問題。那信息技術教師能不能少一些學科本位論,多從教育的角度考慮一下信息技術課程的發展呢?
信息技術學科會不會成為這樣的一門學科:有著自己根本的任務,深化自己的教學內容,同時有著廣闊的外延,與許多學科相結合,在這些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正如美國學者比爾的“三層塔教學法”中講到的那樣,最終各門學科將通過共同的問題互相聯系起來。信息技術學科在這種聯系中重點體現出本學科的方法、手段與策略。從具體的教學內容上說,即讓學生了解計算機工具、學會計算機知識、掌握計算機技能,在與各學科結合的過程中,學會使用計算機的方法以及利用計算機完成自己成果與任務的策略……
大模塊是否符合學科的發展
信息技術學科的模塊化很好地解決了以前信息技術課教學設備少與教學時間短的問題。但是,這符不符合信息技術學科目前的發展要求呢?從成人認知的角度來看,這是沒有什么問題的。但是,從孩子的角度呢?
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小學生與高中生的認知水平是大不一樣的。僅從小學來說,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中年級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逐步過渡,高年級學生基本形成抽象思維。那么,原本為了照顧教學設備而編寫的模塊化教材還合適嗎?僅從畫圖軟件的教材來看,從易到難,希望在一個年級里完成就不合時宜了。經常有教師會問:某部分內容到底該如何處理呢?要放在中、低年級,學生實在難以理解,可是放到高年級,課時上又應該如何安排?其實,不僅畫圖,在文字處理、多媒體、圖形處理等各個模塊都存在同樣的問題。這讓我們不得不思考:現在的“大模塊”是否還符合學科的發展,有沒有解決的方法?
對于這些問題,我們也在教學活動中做了一些試驗。如按照難度將教材中的字處理、多媒體、網絡等大模塊分解成小模塊,再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與學習程度在每個學期的教學中選擇不同的小模塊進行組裝,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那從全國的角度來說,我們的教學內容與教材建設能不能以“小模塊”的形式出現呢?如果能夠設計出一種每個年齡段的信息素養標準,會不會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關鍵詞】信息素養 培養策略 小學信息技術 優化 教學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社會各個領域都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同樣在教育中信息技術的重要性也不斷凸顯。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已經成為現代小學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如何優化信息技術課程,是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中的重要問題。在素質教育的前提下,以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為基礎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設計的優化正是當前教學形式所需要的。
一、我國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現狀
自2000年教育部的“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會議”以來,信息技術課程就開始進入小學課堂。然而在十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尚未解決。首先,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理解存在偏差。當前我國的信息技術教學中課程中培養的信息素養被主要理解為計算機與網絡的信息應用能力。同時,實際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也局限于計算機操作技術,教師對信息素養的認知也僅僅在計算機方面。其次,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傳統的教學方式與信息技術課程目標的要求不相符,僅僅在演練與技術掌握方面的訓練無法培養學生的信息科學素養與能力,同時也不利于學生探究能力的發展。而新型教學方法應用越來越廣泛,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誤區和困惑。大多數教師都對新型教學方法投入了很多關注,期刊論文的發表內容也很多。但教學性論文居多,側重于教學經驗總結與課例評析,深入到教學理念層面的較少,教學理論方向的發展明顯滯后。而教學中,信息技術教育的目標是信息技術素養的培養,這一根本目標很多時候被局限于計算機操作技術的訓練。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新型教學方法的應用與實踐,需要在理論層面進行正確的引導。
二、基于信息素養培養的課程優化設計
小學信息技術課培養目標的設定必須考慮小學生心智發展水平和不同年齡階段的知識經驗和情感需求。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小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的能力和探索、創新精神,增強小學生的信息意識,激發他們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使之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及其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初步具有傳輸、處理、應用信息的能力,為能應用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進行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設計優化需要應用系統方法,將培養信息素養與學習興趣作為目標,以現代教學理論為支持,完成課程優化。
(一)基本理論與思想
優化小學信息技術課程設計需要構建主義與人本主義的支持。構建主義的教學中心是學生,而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與幫助支持者,通過對話、合作、情境等學習環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新精神。而新信息技術教學是構建主義所需環境的最好的場所。同時人本主義也是優化小學信息技術課程設計必不可少的理論支持。人本主義教學理念強調了學生能力發展的個性化,要求學生發揮內在動力,在和諧融洽的教學環境中完成學習。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對象是小學生,根據心理與發育的特點,采取針對性的教學環境創設,能夠在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同時,完成學生信息環境下的倫理觀念、道德與意識的正確引導。
(二)設計教學目標
以信息素養的培養為基礎的教學設計,是從新課程標準出發的,避開了傳統教學目標中偏重知識傳統的誤區,確定信息技術教學的三維目標,分別是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態度與情感。通過多角度教學目標的設定,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中的學生從被動的地位中解放出來,確定人性化的教學主體特點。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Photoshop的對象選擇教學的內容是讓學生掌握“多邊形套索工具”“復制/粘貼”“水平翻轉”“自由變換”等多種工具的使用。知識目標是讓學生理解各種工具的使用與意義,而能力目標是讓學生能夠利用工具完成自己想要的構圖,具備美化圖像的能力。
(三)教學方法選擇
教學方法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定,需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靈活運用。在新課程標準的支持下,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方法不斷豐富,任務驅動法是最重要的新型教學方法之一。任務驅動教學方法是以構建主義為核心理論的,與探究教學模式的要求相類似,著重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信息素養的培養與任務驅動法的核心任務相同,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學中任務驅動法最為常用。而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也不是簡單的實例演示與案例分析,需要根據教學目標與實際意義的契合程度進行篩選,還需要能夠滿足任務分割與配合的要求,同時還必須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在教學方法的選擇與應用過程中,需要深入分析,才能實現信息素養培育的目標。因此,在Photoshop的對象選擇教學中需要將主體教育作為基礎,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應當選擇以目標教學法、任務驅動法和討論交流法等激發學生能力發揮的教學方法為主。
三、結束語
信息技術課程的核心目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與數字化技術的應用能力,培養信息化設備背景下學生應當具備的價值取向、道德觀念與責任感。推進教育信息化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國當前良好的教育形勢使我們完全有條件、有可能加快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努力縮小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我們要有憂患意識,增強緊迫感,在基礎教育改革中把培養學生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迎接信息化對基礎教育提出的挑戰。
【參考文獻】
小學教師述職報告
本人于年畢業于常熟高等專科學校,年月分配到東萊中學,年調到慶東小學,年到東萊小學,一直工作至今。年月經張家港市中小學教師職務評審委員會評為小學一級教師,同年獲教師資格證書,年月,參加蘇州市辦公自動化考核,成績合格。年月取得了現代化教育技術合格證書,年月參加普通話培訓考核達到二級乙等?!痢聊暝?,參加全國成人高考,錄取江蘇省揚州大學科學與計算機系,現本科在讀?!痢聊暝聟⒓恿私K省職稱計算機考核,成績合格。共通過三篇論文鑒定,其中二篇達到良好。現任三到六年級的信息技術教學工作。
自從參加工作以來,我首先在師德上嚴格要求自己,要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認真學習和領會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時俱進,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
基于以上認識,我在工作上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馬虎,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堂課,批好每一份作業,教育好每一個學生,努力去做一個深受學生尊重和信賴的老師。
一、做一個科研型教師
教師的從教之日,正是重新學習之時。新時代要求教師具備的不只是操作技巧,還要有直面新情況、分析新問題、解決新矛盾的本領。在學校領導的指引下,我積極投身于學校教科研,被學校聘為教科員,協助教科室開展教學研究工作。在朱玉棣老師的指點下,成功申請了市級課題《綜合實踐活動設計模式的研究》,由我執筆撰寫了《東萊中心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方案》,我的活動方案《奔向二八》也被選送蘇州?!痢聊暝拢趯W校領導和市教研室傅強老師的指導下,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組研)討活動在我校順利開展,并取得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去年月,我參加了全國首屆智慧學術研討活動,論文《大成智慧學與教育信息化》獲準大會交流,并入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現被張家港市智慧研究所聘為研究員,參與了國家級課題《智慧學理論在教育中應用研究》方案的撰寫。
二、做一個富有愛心的教師
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學生當作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愛學生,要以尊重和依賴為前提,要做做到嚴中有愛、嚴中有章、嚴中有信、嚴中有度。我經常從小處著手,從學生關心的事尋求最佳教育時機,給學生春風沐浴般的教育。我的工作隨筆《教育,從尊重學生的個性開始》《實施“心情教育”培養健康心理》《一瓶鋼筆水引起的思考》《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在張家港日報《家庭教育》月刊上相繼發表。其次,我和家長也積極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長的教育更具理性。我的實踐《別開生面的家長會》在《關心下一代周報》上發表,并在該社當年上半年好稿件評選中獲二等獎。我的思考《家庭教育中的素質教育》在張家港日報《家庭教育》月刊刊登。
三、做一個理念新的教師
目前,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已經在張家港市全面推開,在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的基礎上,結合自己所教的學科,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數學課上,我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為學生創設一個富有生活氣息的學習情境,同時注重學生的探究發現,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提高學習能力。在信息技術課上,我一改以往教師演示、學生模仿的傳統教學方式,在學生中開展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的知識來源不只是老師,更多的是來自對書本的理解和與同伴的交流,促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我在實踐的同時,也不忘時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設計《展現變化規律激發主動發現》在市小學數學教學案例論文評比中獲一等獎,論文《小學數學教學探例》《“圓柱的認識”教學案例對比分析》《中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初探》《小學信息技術文字處理單元教學設計》《論新課程標準下的信息技術教育》《當教學設計面對新課標》相繼發表?!痢聊暝拢谑行W信息技術教師基本功競賽中獲一等獎。
四、做一個信息時代的教師
目前,以計算機和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存方式和學習方式。信息社會的高度發展要求教育必須改革以滿足培養面向信息化社會創新人才的要求,因此,我們教師再也不能滿足于用粉筆來教學了,而要把計算機和網絡當作新的教學工具,進一步把我們的課堂進行延伸!在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上,在理論上我作了以下探索,論文《信息化環境下戰爭與和平的教學設計》《“形神兼備”的整合》《新課程:整合,可以更精彩》《信息技術與小學社會學科整合的實踐與思考》在國家級專業刊物上發表,我還積極參與第一、二屆張家港市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評優課活動,均獲三等獎。第一屆參賽學科是社會課,課題是戰爭與和平,第二屆參賽學科是數學課,課題是平面圖形的初步認識。我還參與了學校網站的建設,為老師和學生搭建了一個網絡化學習的平臺,為學校的教育信息化進程作出自己的貢獻。因我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年被評為張家港市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先進個人。
自從參加工作以來,我首先在師德上嚴格要求自己,要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認真學習和領會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時俱進,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
基于以上認識,我在工作上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馬虎,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堂課,批好每一份作業,教育好每一個學生,努力去做一個深受學生尊重和信賴的老師。
一、做一個科研型教師
教師的從教之日,正是重新學習之時。新時代要求教師具備的不只是操作技巧,還要有直面新情況、分析新問題、解決新矛盾的本領。在學校領導的指引下,我積極投身于學校教科研,被學校聘為教科員,協助教科室開展教學研究工作。在朱玉棣老師的指點下,成功申請了市級課題《綜合實踐活動設計模式的研究》,由我執筆撰寫了《東萊中心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方案》,我的活動方案《奔向二00八》也被選送蘇州。200*年4月,在學校領導和市教研室傅強老師的指導下,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組研討活動在我校順利開展,并取得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去年4月,我參加了全國首屆智慧學術研討活動,論文《大成智慧學與教育信息化》獲準大會交流,并入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現被張家港市智慧研究所聘為研究員,參與了國家級課題《智慧學理論在教育中應用研究》方案的撰寫。
二、做一個富有愛心的教師
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學生當作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愛學生,要以尊重和依賴為前提,要做做到嚴中有愛、嚴中有章、嚴中有信、嚴中有度。我經常從小處著手,從學生關心的事尋求最佳教育時機,給學生春風沐浴般的教育。我的工作隨筆《教育,從尊重學生的個性開始》《實施“心情教育”培養健康心理》《一瓶鋼筆水引起的思考》《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在張家港日報《家庭教育》月刊上相繼發表。其次,我和家長也積極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長的教育更具理性。我的實踐《別開生面的家長會》在《關心下一代周報》上發表,并在該社當年上半年好稿件評選中獲二等獎。我的思考《家庭教育中的素質教育》在張家港日報《家庭教育》月刊刊登。
三、做一個理念新的教師
目前,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已經在張家港市全面推開,在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的基礎上,結合自己所教的學科,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數學課上,我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為學生創設一個富有生活氣息的學習情境,同時注重學生的探究發現,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提高學習能力。在信息技術課上,我一改以往教師演示、學生模仿的傳統教學方式,在學生中開展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的知識來源不只是老師,更多的是來自對書本的理解和與同伴的交流,促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我在實踐的同時,也不忘時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設計《展現變化規律激發主動發現》在市小學數學教學案例論文評比中獲一等獎,論文《小學數學教學探例》《“圓柱的認識”教學案例對比分析》《中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初探》《小學信息技術文字處理單元教學設計》《論新課程標準下的信息技術教育》《當教學設計面對新課標》相繼發表。200*年12月,在市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基本功競賽中獲一等獎。
四、做一個信息時代的教師
目前,以計算機和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存方式和學習方式。信息社會的高度發展要求教育必須改革以滿足培養面向信息化社會創新人才的要求,因此,我們教師再也不能滿足于用粉筆來教學了,而要把計算機和網絡當作新的教學工具,進一步把我們的課堂進行延伸!在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上,在理論上我作了以下探索,論文《信息化環境下戰爭與和平的教學設計》《“形神兼備”的整合》《新課程:整合,可以更精彩》《信息技術與小學社會學科整合的實踐與思考》在國家級專業刊物上發表,我還積
極參與第一、二屆張家港市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評優課活動,均獲三等獎。第一屆參賽學科是社會課,課題是戰爭與和平,第二屆參賽學科是數學課,課題是平面圖形的初步認識。我還參與了學校網站的建設,為老師和學生搭建了一個網絡化學習的平臺,為學校的教育信息化進程作出自己的貢獻。因我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200*年被評為張家港市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先進個人。
論文摘要: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能夠迅速地及時地準確地篩選和獲取信息、鑒別信息、創造性地加工和處理信息,將是社會每一個成員都應具備的基礎能力之一。也就使得我們的教育要面臨一系列改革。作為一名信息課程教師,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搞好信息課程的教學。下面我想說說自己的一些想法,期待與大家交流。
一、明確教學目標和任務
(一)信息技術教育與計算機教育的區別
在新世紀高度信息化的今天,計算機是主要物質承擔者和技術支持者,如果沒有計算機的網絡技術,那就不可能產生今天社會的高度信息化,因此對于開展信息技術教育,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信息處理能力,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是必不可少的,計算機及其網絡技術是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組成部分。 可是計算機教育并不完全等于信息技術教育。信息技術課程與計算機課程相比較,它的綜合性是比較強的,所涉及內容是非常的廣。從嚴格意義來說上信息技術課程本身就不具備計算機課程的特性。它兼有各種學科的特點。 因此教師在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加強的人文、道德和法制的教育,讓學生具有鑒別信息真偽的能力和并且能夠負責任地使用好信息技術,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成為他們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方法之一,為將來能夠適應社會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明確教學的目標
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基礎學科,它的基本教學基本目標是:使學生具有較強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對將來社會的影響。開展信息技術課程是與國際接軌的做法,國際上對于信息技術的定義相比計算機的概括范圍要窄得多。主要是指有關所有信息產品、信息工具的使用技術。多媒體計算機及網絡技術是當今世界主流的信息技術,是信息技術從定義上范疇較廣的一個概念,中學生所要學習的信息技術是主流的先進的信息技術,也就是多媒體計算機及網絡技術。
(三)加強與其它課程整合的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討論稿)》中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知識對其他課程進行學習和探討的能力。為信息技術開展各類學科教學創造條件,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就涉及到信息技術課程與其他學科課程整合的問題。
我們應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知識對其他課程進行學習和探究的能力,積極開展信息技術與各類課程的整合,通過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我們完全可以有計劃有意識地在學生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的基礎上,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全方位的整合,從而達到改善學習效果,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二、明確教師充當的角色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大多扮演著知識“講述者”、信息“傳授者”、教學活動“領導者”的角色。教師充當這種特有的權威性,也就順其自然地把自己置于中心位置,學生圍著教師轉。當然現在社會處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學生獲取信息和知識渠道不僅僅只是從教師那里,教師必須正確認識、擺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提高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效益。因此,教師應當確立“教即學,學即教”的思想,也就是說教學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種學習的過程。教師的角色應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合作者、導學者和評價者。
1、設計者:通過教學設計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
2、合作者:在教學的過程中師生間相互交流、就一些問題進行討論,這樣既密切了師生之間的關系,在合作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
3、導學者:幫助學生確定學習目標和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學習。
4、評價者:教師可通過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對學生具有導向、激勵作用,幫助學生確立努力的方向,通過學生自控學習,實現學習目標。這對學生自信心的樹立,發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深刻領會“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
信息技術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應當以完成典型“任務”為主,確立了“任務驅動”的教學原則?,F代教育技術引入了以計算機為主的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提出了以“多媒體”方式組織教學,以“任務驅動”組織教學過程的思想?!叭蝿镇寗印苯虒W法是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建構主義的教學設計原則強調:學生的學習活動必須與相關的任務或問題相結合。以問題的探索來引動和維持學習者學習興趣和動機。創設真實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任務中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擁有主動權,教師不斷地挑戰和激勵學生前進。 同時“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探究式教學模式,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非常適用。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技術性很強、具有明顯的時展性特點的課程。這種“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計算機系統的層次性和實用性,也非??茖W地提出了由外而內、循序漸進的學習途徑,便于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知識和技能?!叭蝿镇寗印苯虒W法在信息技術課中體現,實際就是讓學生在一個個典型的 “任務”的驅動下展開教學活動,去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任務”,從而得到比較清晰的思路、方法和脈絡,同時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能力。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在學習的同時還會不斷地獲得成就感,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并且也可以更大地激發他們的求知的欲望,形成一個感知心智活動的良性循環,近而培養出獨立探索、思考和勇于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到目前為止,“任務驅動”的教學法已經形成了“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基本特征。 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的教學過程中,“任務”的確定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因此,如何去設計“任務”和編排“任務”非常的關鍵。
科技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內容也在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的教學方法也因此隨之去調整??傊?,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教學方法也非常多,靈活多樣化。讓我們大家的教學經驗能夠互相交流,把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工作搞得更好。更上一層樓。這就是我個人的幾點膚淺認識。與大家分享。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
[2]何克抗.《論現代教育技術與教育深化引導》電化教育研究1999(1):3-6.
[3]李克東.《數字化學習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核心》.
[4]李克東.《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實踐案例分析》.
關鍵詞:小學科;教育智慧;大作為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B 論文編號:1674-2117(2015)01-0043-02
信息技術學科在我國大多數省市是高中學業水平測試科目,與語、數、外等高考科目相比,它是名副其實的小學科。但是作為高中信息技術教師不能因此而降低對自己的要求,應該從內心重視自己的課堂,不斷地優化自己的課堂,努力研究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找到學生的興趣所在,千方百計地讓學生發自內心地喜歡信息技術課。
小學科更需要大的教育智慧
對教語文、數學和外語的教師來說,高考成績公布后,達到本科分數線的學生人數就是他們的驕傲,那作為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值得我們驕傲的地方在哪兒呢?可以說,我們的成功不僅僅是高中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學生的合格率,更重要的是為學生上大學后學習信息技術等相關學科知識打下的堅實基礎。要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取得成功就需要教育智慧,走不尋常的路,大膽嘗試所有符合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特點的教學方法。筆者與同組的同事為此進行了探索,嘗試了“學、做、教――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流程,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此流程的依據是學習金字塔理論,該理論告訴我們,學習效果達到50%以上的,都是團隊學習、主動學習和參與式學習,教別人和馬上應用可以記住90%的內容。因此要讓學生獲得好的學習效果,就要在課堂中想方設法讓學生在“自學”的同時參與小組合作,討論探究,讓學生在“做中學”,最后達到自發地去“教別人”。此課堂教學的具體流程為:
第一環節,學生先自主學習(約10分鐘)。作為教師要相信每位學生都具有自己學習的能力和學好的潛能,信息技術知識只有通過學生自主感知、領悟、體驗才能真正轉化成為學生自己的知識。教師課前將教學任務分層次提煉編寫成自學提綱(上課伊始,將自學提綱通過多媒體教學系統發到每位學生的電腦桌面上),學生按自學提綱自主看相關章節,同時完成學習任務,找出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出需要討論的問題,準備小組討論時發言。
第二環節,小組討論,“做”任務(約10分鐘)。小組內互相檢查任務完成情況,互相討論;組內推選代表準備發言。教師此時深入學生中間,了解掌握學情,把握學生學習時存在的共性問題,并且提供有針對性的學習指導,對學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個別輔導。
第三環節,小組代表交流展示(約10分鐘)。推選代表準備小組發言,利用多媒體教學系統的演示功能講解展示自己完成任務的過程,將本人或本組的學習所得與大家交流,分享學習成果。學生代表組內其他同學可幫助本組展示的同學,其他小組同學作補充點評,與此同時,教師可適時點撥、歸納。
第四環節,以學定教,教師精講(約5分鐘)?!耙詫W定教”是教學的原點。了解和分析“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是教學前提和依據。通過以上環節,教師總結并重點講解學生通過討論還不能掌握的知識點或操作步驟。
第五環節,教別人(約10分鐘)。鼓勵完成任務的、掌握本節課知識點的學生,教未完成的學生,實際上是“一對一”的教學。教別人是有效的學習方式,促使學生在自己學會的基礎上,通過概括、梳理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再正確、清晰地講給同學聽。
以上流程可以讓學生在輕松和快樂中學習信息技術。當然,高一學生剛入學時,最初的幾節課,教師要講解多一些,引導學生養成“學、做、教――自主學習”的習慣,之后的絕大多數課可以采用此流程,高二學業水平考試前上復習課時的幾節課需要教師幫助學生回顧知識點,要講解多一些。在經歷不斷的探索后,學生由以前上信息技術課的被動轉變為能夠主動學習了,課堂上也可聽到學生互相鼓勵的掌聲了。
小舞臺用心經營能有大作為
高中信息技術課要實現大作為,關鍵要用心經營。小學科的課堂,看似簡單卻充滿了智慧,上好信息技術課的關鍵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奮點,讓他們保持高漲的熱情。我們所做的嘗試有:
將最新發生的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時事、熱點問題及時融入到課堂上,讓學生保持上課的“熱度”。這樣既拉近了信息技術學科與社會生活的距離,也拉近了信息技術學科與學生的距離,并讓學生逐漸學會運用所學的信息技術知識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例如,在學生自主先學的環節中,我們在每節課都設置了一個項目“IT新聞3分鐘”,即每位學生從因特網上瀏覽查閱最新IT新聞,與本組同學共享交流。這樣的教學效果很好,既讓學生了解了最新的信息技術,又激發了對信息技術的興趣。
課堂教學內容生活化、實用化、方案化。教師要多傾聽學生的聲音,并有意識展示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同時,信息技術教師要明確指出每節課所教知識與學生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或讓學生自己找到這種聯系。教師以需帶教,學生為用而學,真正地將教學內容融于實際應用中。我們通常的做法是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和學習經驗來教學;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學生生活和學習中的實際問題。比如,在學習選修內容“網絡知識IP地址設置”時就可以明確,如果想讓一臺電腦上網,必須設置相應的IP地址;在學習必修內容“信息交流”時,告訴學生QQ不是大家在網上交流的唯一方式,還有E-mail、微博等;在學習Word軟件時要指出文字處理是將來大家求職和工作的必備技能之一;在學習Excel軟件時要指每次考試成績出來后,Excel軟件可以使你知道自己的班級名次和年級名次,以及你與以前的考試成績相比是進步還是退步等。
同時,要想在小舞臺上有大作為,教師還應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認真研究和分析課標、教材、學生和教學資源,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努力經營好課堂。例如,因為在實際教學中,信息技術課的課時并不能完全得到保障,所以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教師在課時和內容安排上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爭取在有限的課時內順利完成課程規定的教學任務并達到課標的目標水平要求。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模式
一:引語
為了適應時展的潮流,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確定了信息技術成為小學必修課程之一,為其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信息技術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被引入小學,其主要教學任務就是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興趣,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發展和日常生活間的關系等。但在現行的小學信息教學中存在許多問題,需要教育者依據新課標的標準和實際來創新和改進教學方式和模式。
二: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備課不充分
很多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都有一種觀念,即覺得小學生的信息課不用提前準備,上課照著書隨便教授一下就可以,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課前備課質量影響直接決定著課堂的教學質量,但大部分教師只照著目錄內容準備一下或照搬以往的教案,對于教學設計、內容安排的準備都不夠充分。小學信息技術課一般在機房上,一般通過演示操作或聯機來進行授課,很少制作相應的課件。比如在美化幻燈片一課中,受到傳統教學大綱陳述方式的影響,要求教師教會學生在幻燈片中插入視屏和聲音,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提高他們的創新精神。其中指導,培養,提高等都沒有符合新課標的要求,沒能體現出過程和方法,知識和技能,情感態度三維 目標,只是對課本知識進行陳列,沒有建設性的指導意見。
(二)選擇的內容單一
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操作性較強的課程,大多在機房上課,所以大部門教師在上課的時候都會選擇大屏幕演示或使用軟件將教師機上的內容廣播到每位學生的計算機上。教師一般通過直接演示操作的手段上課,雖然直觀演示可以幫助學生熟悉目標操作步驟,但過多的演示容易降低小學生的注意力,降低了信息技術學習的效率。
(三)缺乏情境的創設
很多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都喜歡開門見山,一進教室就開始切入主題,也不管底下的學生在做什么。如教師進入機房,學生們打開電腦,一些學生因等待而煩躁的按鼠標或大聲議論,教師往往不考慮學生的心情,只是讓學生們安靜,翻開書本,就開始“自言自語”,自行演示。這種狀況下學生的心思還沒有穩定,對老師的演示也是漫不經心,等老師演示完畢又紛紛舉手提問。這種情況的發生主要在于教師缺乏一定的教學情境創設,一進門就直奔主題,沒有充分引起學生的注意,思想還沉浸在課間的活躍中,為了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融入到教學課程中,就需要創設一定的情境,導入主題,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
三: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創新與改進
(一)有效的教學準備
為了信息技術課堂順利和有效的開展,必須要有充分的課前準備,為了提高備課質量,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內容一般有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要求學生完成相應的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傳授必要的知識還要發展學生協作能力,想象能力,觀測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等,滲透必要的價值觀和習慣情感教育。還要明確教學內容在學生知識體系中的位置,與教學內容前后之間的聯系,在教學設計中要突出教學內容和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系,引起學生的關注,激發他們的興趣,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最后,還要明確教學內容中的難點和重點,教學難點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較難理解與掌握的部分,教學準備的時候要以突破要點和重點來確定采用何種教學方法。
(二)創設情境教學
小學生都比較好動,思維也比較活躍,所以教師在進入機房之后不能馬上開始上課,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時刻關注學生的狀態,善于創設情境。記錄,收集的生活事項是學習創設情況的第一步,為了使這些事件足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思維,就需要在保證事件基礎真實的情況下,對情境內容進行適當的排序,刪減,更改,留白,對比,暫停等處理,切合小學生好奇心中,想象力豐富的特點。信息技術課程情境創設不應盲目,應以教學目標為導向,結合多種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所選情境還要和學生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教導學生利用計算機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搜索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不斷學習,讓學生們感受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從而愛上這門課程。
總結
除了上述所言的方法,作為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師,還應多引入豐富的教學資源,通過自創,改編,上網搜索等途徑獲得。這些新鮮有趣的資源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和興趣,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很大的幫助??傊?,我們需要依照新課標提供的思路,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關注差異性,多多鼓勵,創新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更為有效的提升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質量,完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苗志鵬;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有效教學策略研究[M]天津師范大學碩士論文 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