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17:0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項目風險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ERP項目實施模糊神經網絡風險評價
1問題提出
企業ERP項目實施涉及到原有工作模式、業務流程變革、組織結構調整等許多方面,因此在實施ERP過程中要認識到它的復雜性和艱巨性,要認識到它的高風險性。然而,目前對ERP項目實施風險評價不是很多,有效性也不高。文獻分析,常用風險評價方法主要有層次分析法、神經網絡評價法和模糊綜合評判法等。
本文提出用模糊神經網絡模型來評價企業ERP項目實施風險。將模糊神經網絡用于實施ERP企業風險問題的評價,具有一定的進步性,是一種有益的嘗試,同其他方法相比,模糊神經網絡風險評價方法具有科學、簡潔、可操作性強等特點,而且模型的結構與方法應用前景廣闊。
2企業ERP項目實施風險評價指標體系
在分析了ERP項目實施過程風險影響因素,我們考慮的是可能導致項目失敗風險因素;因此要從企業實施ERP項目戰略角度、實施中人為風險因素、業務流程重組、ERP實施項目管理和關鍵事件分析和評估。該指標體系有三級,一級指標8個,二級指標26個,各二級指標相互獨立反映了前一項指標屬性內涵。評價指標體系的風險影響因素能從不同的角度反映這些風險指標度量屬性,其最終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結構,如表1所示。
表1星火ERP項目實施風險評價指標體系表
風險項二級風險評價指標風險影響因素
信息化規劃風險U1信息化戰略地位u111)沒有信息化戰略或不健全、信息戰略執行不到位;
2)信息化投入總額的比重、網絡性能水平、沒有其他信息化設施;
3)是否接觸其他單模塊MIS系統每百名管理人員計算機擁有量。
信息基礎建設風險u12
信息化應用狀況風險u13
基礎數據風險U2基礎數據規范性風險u211)企業數據的完整程度、數據的不規范性;
2)數據編碼體系與ERP要求是否存在較大差別、編碼體系不完整;
3)品種繁多且雜亂、工藝復雜、工藝不規范、業務數據不一致。
編碼系統完整性風險u22
產品繁雜度風險u23
人力資源風險U3高層領導的指導力u311)高層領導參與度、對風險的認識程度以及支持力度;
2)項目經理的實施經驗和協調溝通能力。
項目經理的控制力u32
需求分析風險U4需求分析量化程度u411)企業需求分析不全面、需求分析報告不能反映實際情況;
2)外部市場牽引力度不當、需求拉動力誤導、政府推動力不強;
3)沒有咨詢顧問指導、需求分析反復修改、企業診斷結論錯誤。
需求動力分析風險u42
信息需求不明確u43
管理基礎風險U5行業(特點)風險u511)企業規模大小、企業體制、企業地理位置、企業的類型;
2)企業文化與ERP文化相抵制、新文化的形成;
3)企業管理水平低、管理模式落后、與ERP管理不符合度。
企業文化風險u52
管理不規范性u53
協作方選擇風險U6軟件商選擇風險u611)軟件供應商類型選擇不當、供應商綜合能力不強;
2)咨詢方行業經驗、雙方配合度不高;
3)監理基本能力不足、行業經驗不足。
咨詢方選擇風險u62
監理方選擇風險u63
軟硬件選擇風險U7硬件選擇不當u711)安全風險、后續維護風險、價格不合理;
2)系統集成性不高、二次開發工具水平;
3)軟件成熟度、類型選擇錯誤、選型方法或步驟不對;
4)質量先天性缺陷、質量不高、不可靠性風險。
軟件技術風險、u72
選型匹配風險u73
軟件質量風險u74
項目管理風險U8項目進度風險U811)沒有合理進度計劃、進度控制不嚴、進度延期、人員不變動;
2)硬件維護費用增加、實施費用無計劃地增加、維護費用增加;
3)實施效果難以衡量、沒有制定相應質量目標、階段成果未達標;
4)范圍無限擴大、不嚴格控制計劃,實施范圍不清楚風險;
5)對業務流程變革認識不統一、缺乏有效流程控制體系、重組變革方式和工具選擇、過多地改變軟件原有流程。
項目成本風險U82
項目質量風險U83
實施范圍風險U84
業務流程重組風險U85
3基于模糊神經網絡ERP項目實施風險評價模型
模糊神經網絡在SPSS、Excel和Matlab等統計分析軟件工具的幫助下,使這種預測評價變得簡單可行,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實用價值。模糊神經網絡作為人工智能領域一種新的技能、正向著更高層次的研究與應用方面發展。模糊神經網絡模型也用于企業風險評價方面,張英才提出基于模糊神經的人力資源風險評價,吳沖等提出基于模糊神經網絡的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評價。
3.1模糊神經網絡評價模型建立
根據企業實際結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及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確定了8個評價的變量。選擇[0,1]上的數據對上述8種因素的風險進行評判。同時,我們可以用以下數學語言描述:設ui(i=1,2,……7)為ERP項目實施風險評價的輸入變量,Ui為其論域。在本系統中,ui∈[0,1],將ui的風險類別模糊化為一個定義在Ui上的模糊子集Aj(j=1,2,3,4,5分別代表風險低、較低、一般、高、較高五種類型),其模糊性用Ui的模糊分布一隸屬函數UAj(ui)來表示。具體模糊量化過程為:
(1)選擇影響因素的集合;本文采用風險指標體系子要素層中的評價影響集合。(2)確定評價等級空間U;U={cl,c2,…,ck},若ck+1比ck“強”,記作ck+1>ck,一般地,評價等級統計取4至6個等級較合適,本文風險等級分5個等級,即風險低、風險較低、風險一般、風險較高和風險高。
(3)確定子要素層每一因素對U中的各評價等級的隸屬度;通過專家打分后,采用統計方法獲得,第i個因素對各等級的隸屬度為Ri=(ri1,ri2,ri3,ri4,ri5)。
(4)計算每個因素的評價值;將5個評價等級數量化后視為一個向量,例如取C=(0.9,0.7,0.5,0.3,0.1),則第i個因素的數值化風險評價值為Xi=Ri*CT。根據所評價ERP項目實施風險評價中指標,模糊神經網絡ERP項目實施風險評價結構確定為(8,m,5),即輸入層節點8個(根據評價階段指標體系確定);隱含層節點數為m,一般人為給定m值后,經k-means方法調整出合適值;輸出層節點5個。通過上述模糊化方法處理得出每個風險影響因素的模糊化數值xi后,作為神經網絡輸入層節點的輸入值。輸出層節點輸出企業ERP項目實施風險綜合評價值。因此所建模型如圖1所示,模糊神經網絡風險評價模型分兩大模塊:前一部分是模糊量化模塊,作用是將輸入變量模糊化,模糊化處理是將數字表示形式的輸入量轉化為通常用語言值表示的某模糊論語的序數。后一部分是模糊神經網絡(FNN)模塊,此模型中FNN模塊采用BP神經網絡。該網絡模型兩大模塊包括三層:輸入層、隱含層和輸出層。
圖1風險評價中模糊神經網絡模型
輸入層:在ERP項目實施風險評價指標體系中,輸入層評價指標經過模糊化處理后輸入。但由于指標值量綱不相同,代表了不同的物理含義。因此,在進行綜合評價之前可將各指標值轉化成無量綱的標準化數據,這樣就可以利用同一標準進行衡量一般可采用直線型無量綱化方法,如利用極差變換公式將各類指標標準化。輸入層中神經元的輸入與輸出為Ui=Xi,Oij=Xi,(其中i=1,2,…..,8;j=1,2,……,m)。同時,我們將上述的風險因素和ERP項目實施風險評價的結果按照風險的大小程度分別用5個語言變量表示,并用各個語言變量的隸屬函數代表其模糊性。
隱含層:其作用是對輸入量進行評語等級分化處理,即根據隸屬函數求出每一輸入的各等級隸屬度值。本文選用梯形函數,它對樣本數據要求相對簡單,雖然它的準確性不如非線性隸屬函數高,但是經過模糊神經網絡的控制也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圖2說明了用梯形函數來表示ERP項目實施風險隸屬函數。
3.2模糊神經(FNN)網絡學習訓練
模糊神經網絡模型應用具體步驟包括兩個過程①學習訓練過程:在現有的ERP項目實施企業中,選擇成功與失敗典型樣本對網絡進行學習訓練,經過反復迭代,使系統平均誤差降低到滿意的程度,從而獲得穩定的網絡結構、連接權值和各參數。②模型確定后,可用來進行ERP項目實施風的評價。
(1)樣本數據的獲得
選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數據,通過專家意見調查,收集相關數據作為樣本數據。論文研究選擇對象主要面向大中小各類企業,除已實施ERP的企業外,也包括將要實施ERP的企業。我們通過東西部地區200多家案例企業獲得樣本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先對樣本數據進行穩定性處理,鑒于論文取得的樣本數據容量較大,各指標取值范圍較廣,數據具有一定的平滑性,因此選用兩倍、三倍標準差檢驗法進行異常數據剔除,最終獲得(167個)樣本數據。
(2)網絡學習訓練結果
模糊神經網絡的學習過程也就是網絡參數修正的過程,本系統的網絡學習采用有教師的學習方法,網絡參數的修正采用梯度法實現。
(3)ERP實施風險評價輸出
模糊神經網絡訓練趨向穩定后,并滿足指定的性能指標(如訓練誤差),說明神經網絡已訓練結束,可以用來評價企業ERP項目實施風險。將待評價的對象按模糊規則轉換后得到n個輸入量,已訓練好的網絡模型就可以通過輸入量到輸出實現;輸出結果為隸屬度向量O=(O1,O2,O3,O4,,O5),定義為最大隸屬度。即,=MAX(O1,O2,O3,O4,O5)。
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就可以確定待評價的ERP項目實施風險的大小。在每次評價工作中,無論評價結果是否得到了專家的認可,都可以把它作為新的學習樣本讓這個模糊神經網絡評價系統不斷學習、繼續完善,以使它做出更準確的評價。
4結論
本文確立了企業ERP實施風險評價的指標體系,建立了基于模糊神經網絡的ERP項目實施風險評價模型,利用神經網絡實現風險評價功能,可以充分利用以往的經驗,使評價系統具有學習能力。模糊神經網絡用于評價企業ERP實施風險非常適合,這不僅可以評價ERP項目實施各階段風險大小,也可以利用網絡的預測評價功能,預測將要實施ERP企業的風險大小,而且網絡預測誤差小,適合用于各類企業ERP項目實施風險評價。
參考文獻
[1]陳啟申.ERP——從內部集成起步.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M].2004
[2]劉暉.我國企業發展與實施ERP的現狀分析[J].情報科學.第23卷第6期.2005.6.28~29
1、承包商面臨的風險工程承包,既是一項商務活動,又是一項工程施工活動。它必然受到工程所在地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相關人為因素的影響。其中有關合同條件所確立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對承包商影響極大,這些都要求承包商具有全面的專業技術知識和較強的經營管理能力。目前,建筑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技術含量提高,項目趨向大型化和復雜化,企業趨于聯合,資金相對集中,這些對中小型企業尤為不利,使它們面臨著更多的風險,使企業的平均利潤率下降。由此看來,工程承包是一項風險較大的工程施工活動。
工程承包風險,是指工程實施結果相對于預期的結果的變動程度,即承包商預期收益的變動程度。工程承包風險的起因是由許多不確定因素造成的。如果在投標和工程實施過程中,不考慮風險因素,就會加大實際成本而導致利潤降低甚至虧損。但是,過多地把潛在風險因素的可能費用轉移到投標標價的成本中去,又會使失標的幾率大大增加。因此,要想獲取目標預期利潤,必須正確地考慮工程承包風險。
從有關統計資料來看,承包商在標價中風險費用所占比例都比較低,這是因為承包商對眾多的風險因素采取了積極的管理措施,如風險責任的轉移、分擔、保險等控制風險事故發生或降低風險損失的措施。根據JCEM關于美國承包商對工程風險的分配和重要性的調查表顯示,風險市場時期相對于繁榮市場時期,在相對數的比例上,實際承包成本增加4%,利潤下降25%,風險增加了3倍。如果考慮實際標價的差異,其絕對值的增加會更大。也就是說,在標價構成比例基本相同的情況下,風險市場時期比繁榮市場時期需要支付更多的風險費用。
另外,業主和承包商在工程施工中分別承擔的風險量百分比,平均為33.5%和36.9%,共同承擔的風險量為29.6%.在共同承擔的風險量中,業主往往利用作為雇主的有利條件,將風險損失盡量轉嫁到承包商頭上。在實際營建中,承包商承擔的風險比率往往達到60%以上。所以,承包商要想達到順利實施工程和盈利的目的,對工程承包風險的正確分析、控制與管理就顯得極為重要。對于承包商而言,重要的風險因素主要有:
a.勞力、設備和材料的取得;
b.勞力和設備的生產率;
c.不合格的材料;
d.勞工糾紛;
e.安全;
f.通貨膨脹(總價合同);
g.承包商的工作能力;
h.變更指令的談判;
i.工程質量;
j.合同延誤;
k.財務控制能力;
l.工程實際數量。
這些風險因素涉及的特點有:
1)不平衡或巨額的現金流;
2)特殊的質量或技術要求;
3)重要的法律或合同要求;
4)重要或敏感的外部環境。
一旦項目涉及以上特點時,就有必要進行風險的分析及有關管理工作。
2、風險控制體制與風險的遷移性承包商在進行傳統的風險控制時,一般按照施工過程的延續,把控制過程分成若干階段,分析各階段潛在的風險因素,從而制定出相應的對策。從表面上看,以往的方法也是利用階段控制理論,但始終是以靜態的眼光來看待風險和分析風險,各個階段之間的風險管理工作缺乏必要和有機的聯系,沒有把各階段的工作、工序和風險因素統一起來進行綜合考慮。是簡單的針對性強卻缺乏彈性的簡單的解決方法。這種辦法對常見的變動因素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對于施工中出現的異常變化,應變效果就顯得不那么迅速和有效了。非動態管理形成的后果,實際上是一個組織和管理程序的問題,這就涉及到風險管理體制和風險控制策略問題。
現實中的風險大多是異常的、不可預見的風險因素,因此,利用傳統方法往往使許多風險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這主要是由于承包商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體制造成的。有效的承包商風險管理體制,要求企業建立風險管理部門,利用階段管理和系統規劃,在施工的各個時期進行監督控制和決策。這里可以借用鞭子運動時出現的現象來加以說明。
一個多節的柔軟的鞭子振動時,它的每一節都在橫向擺動,但是整體上仍保持鞭子本身的大致形態和方向。這一點在運動的節數越多時就越明顯,我們稱之為“鞭梢效應”。用經濟學的語言來描述,就是將單一的決策問題多階段化用以回避風險、提高決策效率,即整個過程可以按時間、空間或人為地劃分為若干相互聯系的階段,每個階段都需要作出決策,目標是使整個過程的活動效果最好。作為整個過程的最優策略具有這樣的性質:不論過去的狀態和決策如何,相對于前面的決策所形成的狀態而言,余下的逐決策必須構成最優策略。簡言之,一個最優策略的子策略總是最優的。由于每個階段決策的選擇既依賴于當前的狀態,又影響到以后過程的發展,所以各階段選取不同的決策,整個過程的活動策略和效果也就不同??梢哉J為,不論過去階段的狀態是何種形式,目前的決策活動都必須以當前的狀態為決策依據,來考慮下一步的活動,而無需考慮過去如何。亦即過程的風險狀態由過去轉移到現在面臨的風險狀態。面臨的風險發生了遷移,進入到新的風險控制循環,即形成了風險的“遷移效應”。我們可以用風險圖的形式來說明。風險圖與施工用的網絡圖有本質的區別。施工用網絡圖的箭線是具體的工作,而風險圖的箭線則是可選擇的策略方案與相應風險帶來的后果。
若把一項承包活動分為a,b,c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又存在若干策略和相應的風險后果,例如在a階段,有三種決策,即①┈②,①┈③,①┈④。當①┈②策略實施后,到達相應的風險結果②,那么決策者,即承包商所面臨的問題是,應以②為基準思考點去尋求②┈⑤,②┈⑥,②┈⑦策略中的最優策略,力求獲取最小風險和最大利益。此時的利益與是否考慮①及③、④已無關,即風險決策的無后效性。這里形成的風險狀態和決策從①向②的轉換,稱為風險的遷移特性。而過去通常利用的風險控制體制是直線式的,僅僅在每個狀態上進行了簡單風險考慮,分析可能出現的結果,各風險狀態之間缺少切實的關聯。一旦風險變成現實,易被過去各階段的工作所影響和束縛,極易矯枉過正,使風險進一步加大,從而增加了成本。
3、承包商風險控制體制的改進和相應措施承包商風險控制體制在工程管理中是極為重要的。只有體制問題解決了,才能從根本上使風險發生的幾率變為最小,或者使風險帶來的損失變成最少。這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企業制度創新和建立風險控制秩序
企業的管理制度和組織形式的合理性是風險控制的基礎,工程承包企業必須建立靈活務實的制度形式。一般而言,承包風險的發生除了不可抗力之外,主要原因就是承包企業制度不健全和工作秩序混亂造成的。表現在管理出現盲區,決策得不到執行,權力交叉,工作推諉,責任不明,秩序混亂。因此,有必要在公司的組織形式和管理制度上進行適合本企業的創新,以提高公司的活力;同時,建立明晰和井然的工作秩序,使決策得以順利、有效地實施。適用的組織形式應以矩陣式項目經理制為主體,設立相應的風險管理部門,但管理跨度和管理層次不宜太多,應與公司發展規模相適應。此外,建立內部風險保護基金,以降低承包商運營風險,提高總體收益。
(2)在組織上建立以風險部門和風險經理為主體的監督機制
參照國外成熟的風險控制經驗,在承包商實施營建過程中建立風險部門,并設立風險經理。其作用是對項目的潛在風險進行分析、控制和監督,并制定相應的對策方案,為決策者提供決策依據。風險經理直接對承包商負責。另外風險經理的工作可以延展到公司運營的整個過程,既可以延伸到單個項目投標報價前期準備和控制和實施工作,也可以圍繞整個公司把握建筑市場脈搏進行階段性管理。階段性風險管理是針對項目的前期經營招標、中期實施、后期總結和處理三個階段,進行的有效控制和根據相應風險決策而實行的動態前瞻式管理。它主要利用風險的“鞭梢效應”對風險的“遷移性”進行反饋式動態規劃控制。例如加拿大公共工程部制定的工程分步交付體系(PDS,theProjectDeliverySyetem)實質就是組織和管理復雜工程的管理方式,其中利用了大量的風險管理手段,以確保關鍵性的細節不被忽略,包括利用階段性的檢查,以及對大量活動和細節的控制來控制和管理風險。如圖4所示。
(3)明確風險責任主體,加強目標管理
承包風險管理的關鍵點,在于確立風險責任主體及相關的責任、權利和義務。有了明確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工作的廣度、寬度和深度就一目了然,易于監督和管理。首先,定崗、定責,即確定崗位的數量及相應的任務和責任,但崗位和責任的確定又是靈活的,根據工程項目的進展或需要相應的變化。其次,利用管理環的PDCA(Plan,Do,Check,Action)和5W1H(What,When,Where,Who,Why,How)方法進行目標管理。在P階段,根據前面確定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列出規范化表格,同時與5W1H對應起來進行計劃工作,使責任人明確工作的內容、性質、方法、期限、應變策略、檢查人和向誰負責等事項。
(4)確定最優資本結構
承包商資本結構,是指負債和權益及形成資產的比例關系,即相應的人、資金、材料、設備機械和施工技術方法的資本存在形式。確定最優的資本結構形式,利用財務杠桿和經營杠桿,對于承包商獲取最滿意利潤具有決定性的意義。通過降低占工程造價比重大的人工費、材料費,適度調整借貸資金的比例,比較不同的資本結構方案從中選出最佳,從而實現規模、資金、管理水平、技術能力的有機結合,達到最優資本效率。當然,資本結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也應該隨著工程實施中實際情況的變化而相應改變,這樣才能使資本的產出最大。
除了以上幾個方面,承包商還應積極尋求回避風險的新辦法,利用國際上有效的風險回避和管理手段,以降低公司運營成本。此外,對于現有承包市場的調適和開拓新的市場,也不容忽視。新市場的建立一般是以新的施工技術和新型建造材料的推廣為契機,所以,承包商要充分利用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帶來的機遇,開拓新市場,從而引導需求。
(1)信息系統項目可變性的風險
在信息系統項目建設的整個過程中,國家政策或者企業管理思路的變化都可以影響項目的建設,受重大性的決策影響可能項目叫停,或者已經完成的工作要返工。
(2)信息系統項目靈活性大的風險
在信息系統項目建設的整個過程中,用戶需求都是通過前期調研確定的,每個人對于一個事的想法,在經過時間或者工作思路的變化,對于信息系統的需求都會發生變化;信息系統的設計人員的知識體系不同,設計的系統架構和思路也不會完全一致;信息系統開發人員的程序設計和編程習慣不同,這些都是很常見的信息系統項目的風險。信息系統項目的需求、設計和開發的靈活性大的風險需要控制,才能保證信息系統項目順利進行。任何項目都有風險,信息系統項目的成功必然有效地進行了風險管理。由于項目建設中總是有不確定風險,我們要避免或減小風險發生后的影響,因此我們在整個信息系統項目建設中需要關注和重視項目風險管理。
二、以SAP系統升級項目為例分析
介紹信息系統項目風險管理,該項目是SAP系統從ECC5.0到ECC6.0的技術升級。經過對重點風險分析后得出:第一該項目的技術風險高,原因是SAP系統用戶數較多、自定義開發及接口也較多,與該項目同期關聯實施的項目還有10個左右。第二項目質量要求高,原因是保證原有SAP系統及基于此系統的各類業務應用系統不受影響并能正常運轉和使用。為了完成項目的目標必須控制項目的范圍、進度、成本和質量,充分重視風險管理。根據風險管理理論,結合信息系統項目實際情況,在項目建設中堅持進行風險管理,依據風險管理理論為了降低和避免項目風險采用了如下的措施:
1編制風險管理計劃
在SAP系統升級項目啟動后,我們按照風險管理理論,編制了詳細的風險管理計劃,制定了信息系統項目風險管理活動的處理和執行計劃。本項目是一個大型的信息系統項目,項目規模比較大、項目干系人多、系統使用用戶多并且該項目的上線時間固定。因此,項目進度是最大的項目風險,若不能如期上線,將會影響到公司的運作。為此,在項目啟動后,召集了項目小組成員開會制定項目計劃。首先按照SAP系統的ASAP實施方法論制定了項目的總體計劃,明確了項目準備、藍圖設計、系統實現、上線準備和上線及上線支持各個階段的任務和完成時間。倒推出各步完成的時間,制定了出現延遲風險的處理方案。制定了項目例會制度,每周召開項目例會,匯報項目進度及出現的風險,制定風險的應對策略。為了控制進度的風險,還要應對國家政策或者企業需求變化等突發的事件,為適應新的企業需求等突況調整項目計劃??傊椖康娘L險管理計劃和項目計劃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實時的進行調整。
2人員流失的風險控制
圖書館數字化項目技術判斷與應用架構風險,數字圖書館是一個技術行業,其業務開展和行業發展,必須基于技術創新。技術判斷與應用架構可分為三個分支,即網絡的技術判斷、制作與播出的技術判斷、商業應用環境的判斷。我們可以利用圖書館行業掌控的資源,滿足快速增長的用戶需求。
圖書館數字化項目風險度量
當然,這些風險在風險評價中所起的作用和所處的地位并不是相同的,項目風險評價層次模型由以下三個層次組成。1.目標層(G):總目標———項目風險水平。2.準則層(C):包括項目風險的3個組成因子———決策階段風險(C1)、準備和實施階段風險(C2)、總結評價階段風險(C3)。3.評價層(P):包括了表1選取的11個項目風險評價指標。標對其上一級指標的重要性進行排序打分。共發放問卷17張,回收17張,全部有效。經綜合評價,得到下面的評價矩陣。使用層次分析法軟件(yaahp),對取得的數據進行處理,得到了各指標相對于其上一級指標的相對重要度(即權重)??偱袛嗑仃嚲邆淞己靡恢滦浴祿幚硭脵嘀刂稻行?。第二,項目風險度量。經過上述專家打分和計算,確定了項目的各項風險權重。這僅僅說明了風險的危害程度,要對項目面臨的風險進行評估,還需要對各項風險的發生概率進行估計。本文采用模糊綜合評判法對各項風險發生的概率進行預測,并最終評價出各項風險的大小。1.評語集、風險集及其權重根據風險發生的概率確定評語集為五級評價,即可能性大、可能、一般、可能性較小以及可能性小。因此,評語集可以表述為E={e1,e2,e3,e4,e5}={可能性大,可能,一般,可能性較小,可能性小}。風險集我們根據前文論述來建立項目風險體系。這樣,因素集F={f1,f2,f3,f4,f5}。風險集的權重向量通過AHP方法確定。2.各項風險發生概率的評價本次研究的全部數據來自風險管理專家的問卷調查。經綜合評價,得到表8的評價矩陣。將專家打分情況進行處理,然后與各項風險的權重向量相乘,得到各類風險的隸屬度得分。決策階段風險是項目面臨的最大風險,應該重點防范和控制。其次是準備和實施階段風險,要通過提升項目管理水平來應對。最后是總結評價階段風險。項目面臨的總風險就是各類風險得分的和。從表中可以看到項目的綜合得分是2.88,相對而言面臨的風險一般。但是某些特定風險還是比較大的,應該針對項目的風險采取應對措施,防止風險的擴大。
1.1小浪底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原則
由于小浪底工程龐大、技術復雜,小浪底管理信息系統在建設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原則:①充分借鑒國內外已有的成果,吸收各方面的先進經驗。②遵循系統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將人員、設施設備、環境、技術等多種要素進行優化組合,發揮系統整體優勢,實現整體功能。③綜合性原則。全面考慮主管部門、設計部門、實施部門的要求,兼顧其利益。④統一化、標準化的原則。信息分類編碼(如圖紙和文件編碼)、軟件開發、網絡規劃建設等都應貫徹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及相關規范,保證系統的通用性,防止造成數據交換和信息集成的困難。⑤在總體規劃的框架下,要遵循急用項目先開發,分步實施,不斷完善的原則。⑥技術的先進性、實用性與經濟性相結合的原則。盡量采用成熟的、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在充分利用已有資源、保證技術先進的前提下,進行性價比分析,堅持“以現有管理為基礎,逐步引入先進的管理思想”的思想。⑦當前需求與長遠發展相兼顧的原則。小浪底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在滿足當前管理工作需要的同時也應考慮長遠的發展需求,如軟件系統應具有可擴展性,以滿足計算機技術的日新月異。
1.2小浪底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目標
為保證小浪底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現代化,結合目前水利行業的信息化狀態和小浪底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確定小浪底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目標如下:①在小浪底已有的計算機網絡基礎上,進行網絡升級和改造,建立小浪底工程范圍內的計算機局域網,使鄭州總部、洛陽基地及北京水利部等構成廣域網,為小浪底工程管理信息系統的運行提供一個暢通的網絡環境。②基于數據的穩定性原理,規劃主題數據庫,建立穩定的數據庫模型。③逐步形成“以信息管理為基礎的項目協調、合同管理、投資控制、質量控制、進度控制”的國際化的管理模式。④各辦公軟件系統應具有實用性、先進性、可擴展性,使各部門間實現信息共享、協同工作,支持管理層能夠及時掌握工程建設情況,便于綜合分析,輔助決策。⑤基于網絡應用平臺,逐步開發公文、財務、人事、勞資、檔案、計劃、統計、固定資產、經營管理等各項業務管理子系統,所有子系統的日常運行均在Internet上進行,全面實現數字化、無紙化辦公。⑥應用軟件需提供充分的、可擴展的接口,便于以后的擴展、升級。
2管理軟件的開發及應用
基于急用先上的原則,小浪底工程前期的主要工作是處理各類文件、工程合同管理、投資預算控制等,為滿足以上幾方面的管理需求,選用P3軟件提高業主和工程師的管理水平、實現高效化管理。①工程師運用P3軟件的報告系統從不同方位、不同視角對承包商進度計劃的科學性、合理性、可操作性進行分析和評估。②工程開工后,工程師運用P3軟件制定工程師的進度計劃。隨著工程的正常進行,不同的使用者、施工區,可以對工程師的進度計劃進行進一步的深化。③工程正式開啟后,承包商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內向工程師提交進度報告。工程師根據現場監管記錄和合同對工程的要求,對工程進行跟蹤與控制,從而保證工程按期、保質的完成。④除了運用P3軟件對小浪底工程進行管理之外,還可以處理多幣種的索賠和反索賠、方案選擇和資源優化等方面的問題。
3小浪底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統項目風險管理
3.1項目風險管理項目風險管理是在管理學、運籌學、經濟學、概率統計、系統論、控制論等學科的基礎上,結合現代建設項目和高科技開發項目的實際經驗,逐漸形成的邊緣學科。它對項目風險從識別到分析乃至采取應對措施等一系列過程,主要包括風險識別、風險量化、風險對策等內容。小浪底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統不僅是一個技術工程,也是一個管理工程和系統工程。由于該工程浩大、難度系數高,在實施過程中,必然面臨著許多風險。針對項目風險進行有效的項目風險管理,對可能導致失敗的項目不確定性進行預測、識別、分析、評估和有效處置,將為項目的成功實施提供最大的安全保障。
3.2小浪底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統風險分類
小浪底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統項目風險主要來源于以下三個①技術風險。很多新技術、新工藝都是伴隨著新項目的實施需要而同期研究的,因此,在實施初期,對這些新技術、新工藝能否在規定的時間、既定的資源條件下完成要求的技術任務,具有不確定性。②管理風險。管理風險指在管理運作過程中由于管理者的素質、組織結構、企業文化、管理過程等因素的影響,而產生信息不對稱、管理不善、判斷失誤等,從而影響管理的水平。③環境風險。環境風險指由于人類活動引起的,或由人類活動與自然界的運動過程共同作用造成的,通過環境介質傳播的,能對人類社會及其賴以生存、發展的環境產生破壞、損失乃至毀滅性作用等不利后果的事件的發生概率。
3.3小浪底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統風險識別
項目風險識別是項目風險管理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確定何種風險事件(包括內在風險和外在風險)可能影響項目,并為風險分析提供重要信息。德爾菲法(DelphiMethod)又稱專家會議預測法,是一種主觀預測方法。它以書面形式背對背地分輪征求和匯總專家意見,通過中間人或協調員把預測過程中專家們各自提出的意見集中起來加以歸納后反饋給他們,然后經過反復征詢、歸納、修改,最后匯總成專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為預測的結果。
3.4小浪底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統項目風險的量化和對策
項目風險量化是指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通過對風險相互作用的評估來評價項目可能的結果,綜合考慮損失率、損失程度及其它因素,分析風險可能對項目造成的影響,尋求應對風險的對策。風險時刻存在,要采取對策對風險進行控制,就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若完全控制風險,不僅不可能,而且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若控制得太松,風險發生的概率加大,就有可能會導致較大的損失。通過風險量化,可以明確風險控制措施是否值得。
4結束語
關鍵詞:工程項目,風險管理,主要問題,防范措施
一、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特點
(一)具體的工程項目風險具有特殊性
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盡管有一些通用的方法,如概率分析方法、模擬方法、專家咨詢法等。但一經要研究具體項目的風險,則必須與該項目的特點相聯系,例如項目復雜性、系統性、規模、新穎性、工藝程度等以及項目的類型、項目所在的領域、項目所處的地域。
(二)風險管理很大程度依賴于管理者的經驗
在整個風險管理過程中,人的因素影響很大,如人的認識程度、人的精神、創造力。所以風險管理中要注意專家經驗和教訓的調查分析,這不僅包括他們對風險范圍、規律的認識,而且包括對風險的處理方法、工作程序和思維方式,并在此基礎上系統化、信息化、知識化,用于對新項目的決策支持。
(三)風險管理在項目管理中是一種高層次的綜合性管理工作
它涉及企業管理和項目管理的各個階段和各個方面,涉及項目管理的各個子系統,所以它必須與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工期管理、質量管理聯成一體。
(四)風險因素不可能被全面消滅
風險管理的目的,并不是消滅風險,在工程項目中大多數風險是不可能由項目管理者消滅或排除的,而是在于有準備地、理性地進行項目實施,減少風險的損失。
二、工程項目風險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對項目管理基本內涵認識模糊
項目經理部應該不是固定建制的,而是一次性的、臨時組織機構。目前體制表現出的問題是:項目經理部可以購置固定資產;在工程結算時不按項目進行單獨核算,項目部購置的固定資產的殘值不評估,而是隨意調撥價值取向不明,不能形成一個項目一核算。
(二)項目經理不到位
我國現在好多企業在招標時都拿一級項目經理的資質證進行招投標。可是工程拿下來后,并不是這個項目經理去干,而是別的項目經理去干,往往建設單位在招投標這前,項目經理既是優秀項目經理,又是一級項目經理,但是在干活的時候,人不到位,這是當前存在的一個比較大的問題。
(三)責權利不統一
很多企業項目經理的責任、權利方面規定的比較明確,可是在項目經理的利益方面卻比較含糊,有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問題。由于在責權方面不夠統一、不夠明確,在企業,雖然都愿意干項目經理,但造成兩種不良現象發生:一是項目經理吃“大鍋飯”,反正工程一到手,就干幾年,干好、干壞與自己的直接利益關系不大,另一種是不顧企業的經濟效益如何,借當項目經理,抓住時機“撈一把”的現象時有發生。
(四)管理關系不清
管理關系不清,“以包代管”和越權爭利現象時有發生。好多施工企業把項目管理搞成了承包。我給你多少錢,或交多少管理費就行了,企業不去管不去問,最后出現了不少問題,甚至個別項目經理違法亂紀,走到犯罪道路上去。所以現在好多人對項目管理體制改革有懷疑。什么原因?其實問題不在于項目管理本身,而是由于實施過程中沒有能夠把握項目管理內涵,沒有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而造成的。
三、工程施工項目風險的防范
(一)以施工合同為基礎的索賠
1、索賠的法律依據
施工索賠是合同和法律賦予受損失者的,對建筑企業來說是一種保護自己,維護自己正當權益,避權利免損失,增加利潤的手段。雖然我國在培育和發展建筑市場中還存在有關法規不夠健全、不夠嚴密的問題,但客觀上還是有一定條件的?!睹穹ㄍ▌t》、《合同法》以及《全民所有制建筑安裝企業轉換經營機制實施辦法》等都有涉及工程索賠的條款,可以作為推行工程索賠的法律依據。
2、索賠的證據種類
投標文件、會議紀要、來往信函、指令或通知、施工組織設計、施工現場的各種記錄、工程照片、氣象資料、各種驗收報告、有關原始憑證、國家的相關規定及有效信息等。論文大全。
(二)以《合同法》286條及其司法解釋為依據的維權
1999年頒布實施的《合同法》第286條規定:“發包人未按照約定支付價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發包人在合理期限內支付價款。發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按照建設工程的性質不宜折價、拍賣的以外,承包人可以與發包人協議將該工程折價,也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將該工程依法拍賣。建設工程的價款就該工程折價或者拍賣的價款優先受償。”《合同法》286條及其司法解釋對于建筑企業維護自己合法權益而言,不啻為“一把尚方寶劍”。
(三)防范違法工程的風險
我國《建筑法》規定,允許建筑施工的工程項目應具備以下:①建筑工程用地批準手續; ②建筑工程已經取得規劃條件許可證; ③需要拆遷的,其拆遷進度符合施工要求等。否則,即屬,違法工程。
(四)防范“爛尾樓”工程的風險
“爛尾樓”工程的風險在于工程款不能回收,停、窩工損失。防止風險發生的途徑,不承諾墊資,履約保證金只得不到賠償能出具保函,一旦拖欠進度款,即向其發出限期催款函,如仍不,則果斷停工,除非業主支付或提供了充分適當的擔保,方可繼續施工。
(五)防范項目法人的風險
有一種“發包人”,為了規避可能承擔的責任而設立,這種項目法律特征是不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法人資格人合作可能出現的風險是建筑企業的工程款難以收回。論文大全。
(六)防范墊資工程的風險
建設市場的不規范使得墊資施工成為司空見慣的事,雖然國家是明文禁止,但禁而不止。而墊資行為一旦發生,收不回款項的風險則如影相隨。該風險的規避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①要求業主請第三方提供充分、適當的擔保(如銀行保函、抵押等)。論文大全。②風險轉移人材料商和分包商。
(七)防范材料和勞務分包的風險
有必要在合同中約定,材料數量的確認必然以項目負責人簽名并加蓋項目公章或建筑企業公章的收貨單為準,否則不能作為材料商供應材料的依據
為避免因勞務或其他零星工程分包而承擔不必要的風險,分包合同一定要與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法人單位簽訂,即使有合同細節尚未落實而需先進場,也應先簽訂一個非常簡單扼要的協議,表明分包單位是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法人單位。
總之,只要我們針對出現的風險及時研究對策,借鑒和總結各種不同經驗,并提出治理措施,同時與國家政策緊密相聯,做到合法、合理、合情并舉,工程項目企業無論遇到何種風險,都能將風險化解或將風險降至最低點。
主要參考文獻
【2】張錦泉 工程施工項目的風險管理及防范措施探討 廣東科技,2008(6)192-193.
【3】蔣 浩 何興軍 工程建設項目中的風險管理分析 工程建設與管理2008(5)203-205.
【4】張連國 工程項目風險管理方法及應用研究 現代商業,2008(9)98-99.
關鍵詞:項目融資;風險管理;BOT方式
一、國外研究現狀分析
項目融資作為一種籌資方式,在國外的研究中,對項目融資也只是進行了一種方法的介紹。而對項目在融資過程中,如何去志別、分析、控制、管理風險,沒有做出系統、深入的研究。
在國際上,對項目融資風險管理的學術機構和學術會議很多,但最重要的也最有影響的國際項目管理機構是國際項目管理協會(IPMA,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該協會每兩年召開一次世界項目管理大會,出了論文集《Management by Projects》,收集大量項目融資風險管理的文章。在出版論文和專著方面,英國的學者J.P. Turner的著作《The Handbook of Project-base Management》專辟一章討論風險管理問題,最具有代表性的期刊是英國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N.Kartam與S.Kartam從項目訂約人角度對科威特建筑行業的風險及風險管理進行研究,在問卷調查基礎上探討如何評估、分散以及管理科威特建筑項目的風險,并提出了兩種風險管理方法,即預防風險措施與緩和風險措施。
Patrick T I Lam指出電力、交通、通信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融資方面要考慮潛在的風險影響,并以BOT這種融資方式為例,通過實例分析指出風險因素的種類以及相應的規避方法。
Jyoti P Gupta和Anil K Sravat通過分析印度電力項目中融資和建設方面的關鍵因素,其中包括相關的政策、電力交易、風險因素和融資等,介紹了外國投資的第一個IPP項目,并提出了相應的風險應對措施。
Mansoor Dailami和Danny Leipziger提出了在BOT融資方式中通過特許權協議降低風險的一些策略,如控制關鍵風險因素的變化,通過法律手段固定項目參與方和貸款銀行之間的義務和權利等,并且運用實例進行了分析。
二、國內研究現狀分析
我國風險管理教學、研究和應用也是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可惜系統地研究項目風險管理理論與方法的不多。文獻首次對項目風險管理作了理論綜述,文獻詳細介紹了風險管理體系,文獻論述了工程項目的風險管理體系及各種風險評估定量方法,另外文獻引進了重大工程項目風險管理中的綜合集成方法。
近年來,我國已經在項目風險管理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國(雙法)項目管理委員會發起并組織開展了中國項目管理知志體系研究,于2001年5月推出了中國項目管理知志體系,建立了項目風險管理的框架結構。目前在國內開展的項目管理專業資質認證、項目管理學術研究與培訓等工作,使項目風險管理得到了普遍的重視。
目前,國內對項目融資風險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對項目融資風險管理的研究還不很成熟,主要是一些較為初步的定性分析。
田琦、趙鳳(2004)對SCERT在項目融資風險評估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范小軍、王方華、鐘根元(2004)分析了大型基礎項目融資風險的動態模糊評價方法。張建坤、張璞(2004)對房地產投資項目融資風險的灰色模糊評判進行了研究。屈哲(2003)對項目融資風險引入了動態分析的定量評估。王上銘、李樹丞、王貴軍(2002)對AHP法在項目融資風險管理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李漢軍、何亞伯(2000)、張曼、屠梅曾、王為人(2004)提出了項目融資風險動態管理方法。袁業虎(2004)對融資風險測量方法的進行了探討。錢春沁、孫曉安(2004)建立了項目融資指標體系及其風險評估方法。
徐大鵬、趙梅(1999)、王晶(2000)、李云磊(2000)、薛樺(2001)、屈哲(2002),尹昱、吳旭光(2003)對項目融資的風險規避與控制的措施和技術進行了研究。尹昱(2001)、陳赟、張鳳明(2004)\范小軍、鐘根元(2005)、侍玉成(2008)對項目融資中風險分擔與博弈問題進行了探討,研究了項目融資的風險分攤和控制機制以及項目融資風險的最優分配模式。 轉貼于
邱曉晨、張穎(2004)對公路建設項目融資風險及其特性進行了分析。丁莉(2002)、王準、彭新民(2004)對水電項目融資的風險進行了分析。袁俊霞(1999)研究了項目融資在煤炭領域中的應用及其風險分析。
參考文獻:
[1] 王卓甫.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理論、方法與應用[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