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16:4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居住建筑設計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根據現今建筑情況得知,對居住環境有著重要影響的是太陽輻射和空氣流通。因此降低太陽輻射和加強房屋通風是建筑規劃節能的重要發展趨向。建筑規劃設計的考慮要素是房屋的朝向、房屋的間隔和房屋間的組合。滿足人們居住要求,在房屋建設中第一考慮的因素是朝向,朝向要和本地夏天季節的風向相同,房屋區的入口風和出風口要與主導風相結合,這能夠加強房屋的通風,也能提高人們居住的滿意度。而房屋排列要北高南低、南小北大的原則,這能夠讓人們接受,在夏天的時候所吸收的太陽輻射少,就可降低空調的使用次數,在冬天的時候,受到的太陽輻射多,能夠降低取暖機的使用次數,又可以降低能源資源的消耗量。第二考慮的因素是房屋與房屋之間的間隔,在滿足日照的間距條件下房屋間隔可合理地加大,這可以加強房屋區的通風效果,亦能加快房屋和空氣熱氣交替速度,快速將房屋溫度降低,有利于降低能源資源的消耗量。第三考慮因素是房屋的組合以及經濟因素,在滿足日照、防火的條件之下,合理應用建筑物的自我遮擋和建筑之間的相互遮擋,這可讓房屋減少吸收太陽輻射量。
2.節能與維護結構設計
無論是夏天隔絕熱氣還是冬天采暖,在建筑維護設計中門、窗、墻、屋面等結構都具有傳熱和空氣滲透的性能,因此需要留意以下三點:
2.1建筑墻體的節能
墻體是建筑維護的主要組成部分,其采用的材料需要具有保溫性能,能夠降低建筑熱量的消耗。目前所有的建筑外墻的厚度都取決于本地環境因素,均符合本地節約能源的需求。然而由于建筑技術水平逐漸提高,很多建筑企業都主張采用加氣混凝土砌塊,雖然這種材料的導熱性能較低,但是能夠降低一定的墻體傳熱性能。
2.2屋面節能的設計
由于建筑技術水平提升,建筑工程廣泛采用高效保溫材料,用膨脹珍珠巖取代常用的瀝青珍珠巖或水泥珍珠巖,可彌補傳統技術的不足??偠灾?,對于屋面節能要注意以下2點:
(1)屋面的保溫層要選用吸水率低的保溫材料,可防止保溫層吸水過多,而使得保溫性能失效。使用吸水率低的保溫材料,需要在屋面上設置排氣孔來將保溫層中難以排出的水分排凈。
(2)屋面的保溫層需要選用密度小、導熱系數低的保溫材料,這種保溫芯板實施簡易,價格便宜,能夠降低環境的污染。保溫芯板是柔性制品,無論是平面屋面還是曲面屋面,都適用的,在建筑工程的保溫性能更為顯著。
2.3門窗節能設計
外門窗是房屋能源資源消耗量最大的部分,其消耗量占房屋總能源資源消耗量的百分之四十,因此在確保日照、通風和景觀的條件下要減少房屋外門窗的面積,提高房屋外門窗的氣密性,加強保溫性能,降低空氣滲透性能,這可使得外門窗的傳熱性能降低。對外門窗設計的時候要注意以下3點:
(1)設定窗墻的比例窗墻比例指的是房屋窗戶面積和房屋整體面積的比例。對于房屋朝向不相同,窗墻比例亦不會相同,朝向南方的其比例不得超過百分之三十五,朝向東西方的其比例不得超過百分之三十,朝向北方的其比例不得超過百分之二十。
(2)合理選擇窗體材料在北方的窗體材料主要是塑鋼和鋁合金,但是木、塑料和鋁合金的成本太高了,在當代的建筑廣泛采用塑鋼,因為其成本較為合理。能夠提高窗戶的節約能源的效果可采用合型的剝離。
(3)房屋外門與陽臺門的設計在東北,具有保溫和防盜性能的是外門和陽臺門,房屋外門和陽臺門都有一面夾板門,其夾板門中間放進玻璃棉或者礦棉等可視為保溫層,其節約能源的性能十分好。
3.周圍環境的設計與建筑節能
3.1綠化設計師基礎
低碳、環保是大家一直所關注的課題,而綠化是直接有效的措施。綠化能夠有效降低環境氣溫,特別是在夏天,不僅可以提供遮陰納涼的地方,還可以防止陽光照射地面、建筑物墻面的照射。通過多次試驗,夏天樹林或者草皮的溫度要明顯低于普通地面溫度2-3度。在12點到15點的升溫時間段,周圍綠化比較好的社區房間內溫度明顯要低于綠化較差的。不同的建筑綠化區格局布置的方式對節能的情況也有所差異,特別是頂部和墻體綠化對室內溫度有很直接的效果。在樹木種類的選擇上來,高大的喬木會降溫效果較為顯著,與灌木組成有足夠量的綠化帶,提高居住的生態環境。
3.2建筑外部的遮陽設計
建筑外綠化,能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到室內,能夠防止部分陽光輻射到建筑外墻,對室內降溫有很大幫助,從而實現節能的目標。在實際操作中,要科學地設計外遮陽方式。設計與建筑物的朝向有著相當直接的關系。以窗戶為例,花格還是比較好的遮陽方式,同時還有窗簾、擋板等多種方式,對于建筑物的外墻和屋面的降溫,同樣可以采用柵格、瓷面反射、綠化這些相對有效的措施,除此之外,遮陽板的布置要合理,以免影響室內空氣流通。
3.3合理運用再生資源
從目前發展的情況來看,全球不可再生資源非常緊缺,因此,必須要對環境保護引起重視,發展和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應用技術。風力、水力、太陽能都是值得發展的,只要運用得當,會有非常好的節能效果。建筑內裝置“太陽能煙囪”,可實現在無風環境下的自然通風。更多的還有太陽能熱水供應系統、供電系統等,都是可以高效節約能源減少污染的好辦法。
4.應用建筑節能在建筑設計中的意義
在社會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發展前提下,中國當今的建筑都是高能源消耗的建筑,這不但浪費已短缺的能源資源,而且會破環和污染當今環境。以當代建筑為例,當代建筑能源消耗包括照明、空調、采暖、熱水和家電等,當代建筑施工的主要根據是建筑設計,施工質量和建筑能源消耗量取決于建筑設計水平高低。為了能夠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就得應用建筑節能,在提升建筑設計的水平的同時也要確保降低建筑能源消耗量,這不僅能夠降低環境污染問題發生和降低能源資源消耗量,而且能夠促進當代建筑行業的發展,提升建筑行業的市場競爭力,有利于建筑企業的轉型和升級,更有利于建筑行業的發展。
5.國外居住建筑節能技術應用概況
5.1美國居住建筑節能概況研究
美國推動建筑節能技術發展主要有以下2個方面:
(1)加強建筑物的熱工藝性,也就是說加強建筑物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為了降低采暖和空調的能量消耗,要合理使用自然元素-太陽能等;
(2)對建筑物的能量消耗系統進行改善,并且提高能源資源的利用率。為了能夠持續發展建筑節能技術,美國政府為建筑節能制訂了標準,并且設立建筑節能協會,由此可見美國對建筑節能技術是十分注重的。
5.2英國居住建筑節能概況研究
從英國并不缺自然資源,為了使經濟能更加長期穩定的發展,英國也很重視這方面技術的開發,英國人在設計新房子時,內部全部都是采用雙層玻璃以及保溫墻體,供暖也是采用雙管路,每一組暖氣片均安裝調節閥,以使熱量可以自由調節,以免浪費。該國現在比較大力度地推廣被動式太陽房技術,這種技術可以很好地利用太陽能來實現節能目的。
5.3澳大利亞居住建筑節能概況的研究
澳大利亞雖然具有特殊的地理環境,當地的氣候全年都很溫和,但是當地的居民仍然非常注重建筑的節能。他們極為提倡在設計樓宇時盡可能地利用自然的通風采光,采用調光板等方式來增強室內的自然光線,提高居室的舒適性。而且當地比較明顯的特點是,在澳大利亞的大街上行走,古樸的特色突顯出了這些建筑物的耐用性較強!所以,該地區的建筑物都比較稀,而且寬敞,這也是節能的一種表現。由于新建筑增加的速率比較低,相關的材料自然就被節約下來,同時這些老也繼承了一定的文化價值,利用好這些舊建筑當然要比開發新的建筑,要更節約能源。
6.結語
關鍵詞:居住倫理;居住建筑倫理;居住環境倫理;居住方式倫理
中圖分類號:B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751(2013)03—0110—06
“居住倫理”,即人們在日常居住生活中所體現出來的價值觀念對個體的人格、人生的塑造,對人際交往和社會風氣的影響及應遵循的行為規范和良序美俗。作為生活倫理的重要內容,居住倫理重在以倫理、道德的視角關注百姓的日常起居生活,塑造健康的居住方式,樹立理性的居住倫理觀和行為方式。目前國內的居住倫理研究主要可以從近30年來關于居住學研究的成果中體現出來。居住學研究的主旨雖然在于探索人類居住生活的內在規律,生活與空間的相互關系及發生、發展、變化的因果關系和結構關系等①,但在研究過程中必然關涉對現實倫理問題的闡析,而且有的倫理研究(如建筑倫理)已呈獨立的態勢,因此,本文基于居住倫理的內涵與居住學的三個重要范疇:居住建筑、居住環境和居住方式,結合國內的居住學研究成果,對其中倫理研究的發展脈絡、主要成果和研究的不足做一述評。
一、居住建筑倫理研究
正如法國建筑師勒·柯布西耶所說:住宅是居住的機器。作為一門綜合諸多軟科學與自然科學為一身的綜合性學科,居住學與建筑學關系密切。人類居住的本質在于建基于人類生活與行為之上的家屋,家屋并不僅僅包括具體技術、材料等實在的內容,還包括抽象的文化傳統意識、價值取向等范疇,而這些使居住建筑的倫理研究成為可能。
居住建筑學與倫理學的結合始于20世紀70年代的西方,其興起,一方面源于建筑本身與倫理之間的深層關聯,另一方面則是因現代建筑實踐中涌現的大量倫理問題的推動。中國的建筑倫理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主要由一些建筑學者發起,他們在其論著中開始涉及建筑的倫理問題,如同濟大學建筑系教授沈福煦在《宗教·倫理·建筑·藝術》一文中較早論及建筑與倫理的關系,指出:“建筑倫理學是從建筑實踐中引出的經驗和原理,主要關注的是對與建筑相關事物的態度,或者是說,對這些事物的判斷?!雹?1世紀,隨著居住學研究在國內的深入展開及城市居住環境惡化、建筑師職業精神缺失等多重危機的出現,關于建筑倫理的討論日趨白熱化。除了建筑學者,一些倫理學者也加入其中。拓荒之作為秦紅嶺的《建筑的倫理意蘊——建筑倫成果,其主要是從如下四個方面展開探討的。
第一,以倫理視角闡析古代居住建筑的思想特征,揭示中國傳統居住建筑文化的倫理意蘊及倫理功能。倫理概念在建筑中的形象反映構成建筑與倫理的狹義關系,而倫理觀的流變與建筑發展間的關系則構成建筑與倫理的廣義關系。有的研究從建筑與倫理的狹義關系出發,指出中國“居以載道”的建筑理念充分表達了中國傳統的倫理型文化。如秦紅嶺認為,中國古代建筑無論是宮殿還是民居,都體現了皇權至上的政治倫理觀、尊卑有序的等級道德觀、群體本位的價值取向及和諧為本的人倫觀;陳喆等在《傳統民居空間劃分的倫理內涵》中以家庭倫理為主線,考察人類傳統民居建筑的空間劃分方式,揭示了其中蘊含的倫理旨向;馬旭初在《北京四合院與傳統倫理觀念》中以四合院的建筑風格為例,揭示了四合院內宅、外宅的劃分體現著尊卑有別的等級觀念,內宅的居住安排反映出長幼有序的傳統倫理觀念;張峰率在《“男尊女卑”倫理觀對中國傳統居住建筑的影響》中,通過對中國傳統居住建筑中男女空間的比較研究,闡述了“男尊女卑”倫理觀對傳統居住建筑設計的深廣影響。從以上研究成果看,中國傳統的建筑具有內外有別的空間格局、尊卑有序的標示功能以及注重禮制的精神承載等特征,這些特征皆源于傳統儒家倫理規范——“禮”,“禮”是中國傳統建筑的核心價值內涵,因此,由“禮”的精神影響的建筑無不體現著一種等級差序。有的研究則從建筑與倫理的廣義關系出發,探析倫理觀念的流變與民居建筑的賡續構成的源流關系。有學者以民居建筑嬗變之“流”為立足點,指出導致這一嬗變的原因是倫理觀念的變遷。如董睿在《居住文化的變遷與傳統倫理的嬗變》中,從大歷史層面揭示了中國從傳統走向現代的過程中倫理觀念從大一統走向民主、從強調等級走向主張平等的巨大嬗變,而作為文化物質載體的民居建筑則見證并體現著這種嬗變。有學者以道德觀念的嬗變之“源”為立足點,微觀論證觀念客體,即民居建筑的巨大變化。如陳斌的《從家庭倫理道德的轉變看家庭居住方式的變化》指出,不僅社會文化、倫理意識的變遷會深刻地影響居住建筑、居住生活的變化,居住建筑、居住生活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傳統價值觀的嬗變。
第二,從應用倫理的視角,探討建筑師的職業倫理問題。建筑師的職業倫理可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入手進行分析,前者指建筑師從建筑的價值屬性、建筑與社會的關系、建筑與自然的關系入手進行的哲學探究;后者則基于西方的倫理準則,圍繞建筑師的個體責任和義務,研究建筑師在民居工程實踐中碰到的倫理難題和責任沖突及應當遵循的職業道德規范。目前,國內的研究多從微觀層面出發探討建筑師的職業道德問題。如秦紅嶺在《試論土木工程師的職業倫理》中將責任倫理視為建筑師首要的道德規范,認為建筑師必須擔負起神圣的原始倫理責任,詩意地創造和守護人類的家園,讓人更好地存在著。秦紅嶺在《職業倫理視野中的建筑工程倫理》中還提出了保證這種責任有效的方式。除了責任倫理,有的研究還從美德理論出發,指出建筑活動內蘊著求真、臻善、趨美的倫理價值,所以,“建筑師不僅有求真的欲望,更有求善的欲望……希望自己的目的能夠在改造世界和創造人類生活環境的活動中實現,希望人們在他們所創造的生活環境中幸福地生活”③。這是建筑師的普遍良知,這一良知甚至在制度倫理缺位的時候也能發揮巨大的規范與引導作用。這些研究開拓了國內職業倫理學的新視野。
第三,以中西方哲學元理論來探討居住建筑的倫理基礎,擬構建國內居住建筑倫理體系。對此,有的研究從傳統建筑所載之“道”著手,汲取其中的建筑理念,賦予現代居住建筑設計以生命。如邱建偉的博士論文《走向“天人合一”:建筑設計的人文反思與非線性思維觀建構》,通過哲學與科學的綜合分析,建立科學與人文相交融的合理化因素,從更廣泛的領域反思現代建筑設計理論,提出現代建筑設計應秉持人性的、人文的理念,要使建筑與人實現“天人合一”。有的研究以海德格爾的現象學理論來探討建筑的倫理本質問題,對其“詩意棲居”的筑造理念進行倫理學的解讀。如郭宇力的碩士論文《歷史的棲居:基于現象學視角的“歷史性存在”筑造思考》,把“面對事實本身”作為理論視角,將歷史街區問題的研究置于“人之存在”的深度和城市、建筑整體演化的背景之下,從哲學和現實“筑造”兩個層面展開命題式的探討,對當前人類社會的危機根源予以反思。還有一些研究基于國內建筑實踐中的現實問題,提出了建筑活動中存在的值得研究的倫理問題,如建筑工程倫理、建筑技術倫理等問題,不同利益階層的利己行為、弱勢群體的居住質量問題等,這些研究強調未來的居住建筑實踐必須確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建筑倫理原則和行為規范,兼顧公平與正義等。
第四,從代際倫理的視角探討城市化進程中產生的倫理問題,尤其是傳統民居的保護問題。這些研究或者運用建筑學、人類學、哲學等方法,反思城市化的功過,認為城市化導致普遍的文化平庸狀況,這種平庸已經使歷史豐富性喪失,城市記憶力模糊,甚至失語;④中國的城市化正處于非常危險的時期,正在走向反人性、反人文之路,城市化應有的倫理目標應該是為歷史留空間,為生活留空間,為子孫留空間。⑤或者運用文獻學、建筑學、倫理學相結合的方法,在拼貼、還原中華傳統古老民居建筑原貌的基礎上,一方面指出這些由城市、鄉鎮、集市構成的復雜社會文化現象會隨著自然的、經濟的和社會行政局面、倫理文化賡續的盤根錯節而融為一體,它們是中華悠久歷史饋贈給后世的豐富遺產,我們的倫理責任就是讓其得以存續;另一方面指出研究本身即是一種文化的“尋根”,在“實用”哲學大行其事的今天,我們要完成個體靈魂的完善,以實現中華傳統文化從冷僻、萎縮走向“適應、合理、變通、兼融”。⑥
綜上分析,目前國內建筑倫理研究雖然取得了進展,但總體仍處于起步階段。正如秦紅嶺在《建筑倫理研究的現狀評述:學理基礎與趨勢展望》中指出的,國內建筑倫理研究在研究對象、學科性質、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諸多不足;不僅如此,建筑倫理研究的成果更多關注的是城市建筑而非鄉村居住建筑的倫理問題,更多的是對文化意蘊而非人居建筑倫理價值的思考,這是由居住倫理的非獨立性所導致的。但應當肯定的是,相較于居住倫理其他范疇的研究,國內建筑倫理的研究成果最豐碩、內容最豐富、體系最完整。這些研究,一方面,為中國建筑倫理學的構建奠定了基礎,促進了城市的人性、人文化的發展;另一方面,作為國內居住倫理學建立之先聲,居住建筑倫理的研究也為居住環境倫理、居住方式倫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二、居住環境倫理研究
挪威建筑理論家C.N.舒爾茲認為,“居住”意味著人與給定環境之間建立一種有意義的關系。人想獲得一個“存在的立足點”,必須“認同”于環境,即人賦予環境以意義、對環境有“歸屬感”,這才是居住的真實意義。⑦因此,有的學者甚至將居住學視為全面研究人類居住環境的學科。人類居住生活與社會文化環境、人工環境之間的關系,在居住學形成之前,就已是學界關注的主要倫理問題。20世紀20年代,中國學者鄒德謹和一些日本學者就對這一方面做了最早的探討。20世紀50年代以后,隨著居住學的確立,日本學界以深切的現實關懷和廣闊的理論視域不斷推動研究的發展。20世紀六七十年代,西方國家也開始了對居住環境倫理的體系化研究,時至今天,居住的生態倫理、環境倫理研究已成為西方倫理學研究的顯學。但由于政治的原因,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葉,在一些建筑學者、倫理學者的推動下,中國的居住環境倫理研究才漸趨復興。居住環境包括居住的自然生態環境、社會文化環境及人工環境。⑧所以下面就從這三個方面對國內人居環境倫理研究給予述評。
第一,基于生態倫理觀、環境倫理觀探討傳統的居住觀念、居住行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既有之利”、“現有之弊”與“應有之義”。其中,“既有之利”指居住環境倫理研究重在把握人類傳統居住文化的價值,指出中國傳統居住追求“宜居”,強調居住環境與人和自然間的融合。如譚剛毅在《兩宋時期的中國民居與居住形態》中指出,中國傳統文化雖然沒有明確提出“生態倫理”的概念,可實際生活中卻無不體現著人與自然的親和關系。這種親和關系源自中國人的古老智慧。朱力認為,“在中國古代依靠經驗來營造宜居環境,并以陰陽五行等思想加以引導,而產生了風水學說,按照‘趨吉避兇’的原則,以指導居住環境的選址、定向、施工等,其中隱含著樸素的生態倫理觀念”⑨。目前這方面的研究大多都認識到指導傳統中國人“宜居”生態理念的是“天人合一”哲學觀。“現有之弊”主要指出了人類居住文化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的危機,分析了造成危機的主要根源在于錯誤的生態觀。荊其敏等強調,導致空氣、水等居住環境危機的根本原因在于現代人類生存的價值觀及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之弊。傳統的住宅講究“天人合一”,但現在,由于建筑師缺乏土地生態學的觀點,城市和鄉村在建房時只會挑選最好的地段,從而破壞了自然環境。⑩對此,秦紅嶺也在《試析生態城市建設應遵循的價值原則》中揭示,現代人主張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將自然視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工具,這種觀念已經成為現代人類的普遍價值觀,反映在國家發展、城市建設、民居建筑和人們居住生活的每一個方面。朱力以本雅明的批判理論分析了這一價值觀的哲學根源,其指出,西方文藝復興以來理性的崇拜與確立的人類中心主義思想主宰了人類的價值體系。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當代環境倫理問題產生的價值根源?!皯兄x”旨在基于導致居住環境日益惡化的價值和人性根源,強調借鑒傳統,以新的自然觀應用于當代居住設計與建設、居住生活理念之中,培育現代人的環境倫理道德意識。如孫彩萍從宏觀層面指出,傳統的自然觀、生態倫理觀不僅是中國未來居住建設的文化資源,還是遭受現代機械自然觀之苦的西方文化觀念變革的契機所在。朱力從微觀層面強調,明代文人在居住環境理想圖式、日常生活情趣、休閑娛樂、社會交往、消費觀念等生活方式上對自然的審美與尊重的精神,對當代社會構建生態環境倫理觀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能夠幫助我們超越僅從工具理性的視角思考自然價值的思維定式。此外,有的研究也正確地看到正是人類的欲望造成了今天的環境問題,所以必須抑制人類的消費欲望,善待環境,關愛萬物,建立起一個“低熵”社會。
第二,從生活倫理的視角出發,探討社會文化環境與居住行為間的倫理關系。作為生活倫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居住倫理研究的社會文化環境既包括居民的居住觀,也包括居住區內的安全、鄰里關系等問題。研究者從宏觀與微觀層面出發,分析社會文化環境對于居民生活的意義。宏觀層面,有的從歷史主義視角研究儒家禮制文化與陰陽風水等神秘文化對城鄉聚落方式的影響,如肖群忠指出,中國古代鄰里關系的基本特點決定鄰里關系主要是以道德作為調節手段,形成了親仁善鄰的道德態度、鄉鄰和睦的價值目標、相容相讓的基本道德、相扶相助的倫理義務;有的研究,如林永匡的《民國居住文化通史》,立足社會大變動時期,探討新舊文化在城市居住倫理中的共存與沖突。有的研究立足現實,闡述現代社會文化環境對民居建筑和居住生活產生的利弊,如郭曉蓓的《“城市生活”今昔:民生倫理的審視視角——當代中國城市化進程的道德思考》認為,現代社會是一個以俗文化為主流的社會,這一俗文化在商品社會中以群眾的消費文化、商業文化等為內核,極大地影響著當代的居住文化、居住倫理和居住道德。微觀層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對中國各區域及少數民族人居環境倫理的探討,這是目前該領域研究得比較充分的部分,為中國古民居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第三,從生活倫理的視角出發,研究人工環境的倫理性及其對居住生活的選擇、居住質量的影響?!叭斯きh境”指由于人類活動而形成的環境要素,包括住宅的設計和配套的公共服務設施、衛生綠化等。調查顯示,人工環境的質量直接反映居民的居住質量,決定著人們的購房行為,成為衡量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感的主要標準。羅雪中認為,與以往人們“被居住”不同,現代人在選購商品房時更追求住宅區的人工環境。與傳統的宜居理念不同,現代的“宜居”與“便利”緊密聯系,進而與幸福感、城市的滿意度與認同感等倫理心理密不可分。遺憾的是,國內目前這一層面的研究多停留于藝術、建筑的層面。
總之,現代人迫切需要一個安靜、安全、優美、便利的居住環境,然而,國內居住環境的狀況雖已得到一定改善,倫理研究也已起步,但與民生需求相比,都是相對滯后的。主要體現是:缺乏類似國外學界將居住、社會和環境問題聯為一體系統地歸納和闡述居住環境的概念、指標體系、評價理論的系統化、評價理論的理論化等研究成果;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尚未建立,或囿于現象的描述,學理分析不足,或僅局限于形而上的論述,而建筑、環境學等科學知識背景匱乏;針對居住環境問題開出的很多“藥方”只能停留在學術層面,缺乏現實的可操作性;諸如居住安全、居住用水等居住環境的范疇研究尚待起步。這些既是居住環境倫理研究的局限性,也是其未來研究與發展的生長點所在。
三、居住方式倫理研究
居住方式倫理以居住主體的價值,居住主體與居住空間的關系,社會中各種因素成長、組合與嬗變綜合作用引起的居住方式流變為研究內容,其研究最早可追溯至19世紀初,伴隨世界范圍內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居住問題成為城市發展的焦點問題。20世紀50年代,居住學形成,居住方式作為現代社會發展的焦點問題,逐漸為西方的多個研究領域所重視,出現學科綜合、交叉的大趨勢。在中國,現代意義的居住方式研究開始是作為民俗學的研究內容承擔著啟蒙民眾的使命,20世紀90年代中葉得到一定程度的獨立發展。21世紀,城市化進程速度加快,傳統聚落與現代城居的矛盾,居住主體的多元化、復雜化與住宅理念一元化的矛盾,貧富差距、居住空間的隔絕與社會制度的公正性問題之間的矛盾以及西方居住學理論的引進,推動了居住方式研究的迅速發展。綜合這些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從人本主義出發探討居住方式的倫理本質及現代居住行為的價值缺失問題。有的研究綜觀古今中外的居住文化,主張住宅建設必須以人為本才能讓人們對生活更滿意,才能共建和諧的人際關系,而現代城市高層住宅與小區正背道而馳,造成使用者的不滿。有的研究認為,雖然現代城市住宅建筑已開始強調人的參與和改善人的居住感受,但中國的城市規劃本質上仍未擺脫功能主義的影響,住區規劃“見物不見人”,缺乏人文關懷的問題依然很嚴重。鑒于此,邱建偉博士在其論文《走向“天人合一”——建筑設計的人文反思與非線性思維觀建構》中,主張研究或借助西方建筑模式、生活模式的自然主義、人本主義思潮指導中國的建筑觀、居住觀,或者致力于以傳統“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作為今天住宅建設者的學理依據。
第二,從政治倫理層面探討公眾參與城市規劃、居住建設的權利。根據1987年國際建筑師協會的《布賴頓會議宣言》提出的城市住宅的發展均勢,未來的居民是最主要的決策者與建設者。按建筑規劃設計的步驟,市民、設計師、政府官員分別承擔著不同的義務,由此產生了對不同角色職業倫理問題的探討。目前,國內研究多為對建筑師、城市規劃設計師和政府官員的職業倫理的探討,而對于城市規劃、居住決策的“公眾參與”問題的倫理研究很少有涉及。其中,對政府官員職業倫理問題的探討主要從百姓“難住”、“住難”的現狀及其居住政策、法規的研究中加以體現,如張增船指出,“住有所居”是當前的一項民生大計,有著人道主義、制度公正、人權等內在倫理意蘊,在現有的制度環境下,政府責任的缺位、財稅體制和土地政策的倫理失范,使“住”成了居民的沉重負擔。居住危機實質上就是制度倫理危機。
第三,從制度倫理與關懷倫理層面探討中國的弱勢群體居住生活中凸顯的倫理問題。這是目前中國居住倫理研究亟待重點關注的領域,然而卻處于相對匱乏的狀態?,F有的研究有的著力從整體探討城市“居住弱勢群體”的倫理問題,如焦怡雪的博士后報告《城市居住弱勢群體住房保障的規劃問題研究》,將“居住弱勢群體”界定為居住現狀水平不能滿足基本居住需要又無法通過市場途徑改善居住狀況的群體,提出城市居住弱勢群體住房保障的目標為實現人人享有適當住房的社會權利。有的則具體研究了“年齡弱勢群體”——城市老人的居住問題。21世紀,人口老齡化成為中國面臨的突出社會問題,老年人居住問題的研究持續升溫。與20世紀不同的是,這一時期的研究更多關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如王江萍在《城市老年人居住方式研究》中指出,孤獨感和沮喪感是獨居老人的普遍精神狀態,傳統的以“孝”為核心建構的住宅設計和家庭居住方式在某種程度上能夠緩解老人的這種狀態,使老人能夠獲得幸福的晚年生活。有的研究針對“絕對弱勢群體”——農民工的居住問題作以初探,如單孝虹的《失地農民集中居住新區的道德倫理建設初探》強調,農民工居住在城市中,形成一個龐大的弱勢群體,其居住方式或大或小地影響著他們對城市的認同感,實際上,農民工的居住方式彰顯出的是制度的公正、公平等倫理問題。這部分的研究應當成為倫理學各個領域研究的核心內容。
第四,從家庭倫理的視角透析反傳統的“特殊家庭”的居住倫理問題。由于家庭組織形式和成員間倫理關系、社會地位的不同,家庭成員的居住方式、日常的交往形式存在巨大的差異。有的研究探討了“丁克家庭”的家居方式,如梁旭的《“丁克家庭”的居住問題研究》指出了“丁克家庭”這一居住方式對傳統婚姻、家庭價值觀念的巨大沖擊。有的則研究了城市的“空巢家庭”,如侯立麗的碩士論文《我國城市“空巢家庭”居住模式研究》指出,計劃生育造成“空巢家庭”成為未來中國人的主要居住方式,對于“空巢家庭”,除了來自家庭、社會的人文關懷外,還必須實現空巢家庭住宅設計的人性化、住宅環境的環保性和住宅社區的交流性特征,這樣才能確??粘布彝サ暮椭C。實際上,除了城市“空巢家庭”,鄉村也表達出日益糾結的家庭、社會倫理困境:夫妻長年外出打工,孩子和老人形成“空巢家庭”,由于相比由此導致的“留守兒童”的倫理問題,老人的居住倫理問題已顯得微乎其微了,所以這部分的倫理研究少有人問津。
第五,從社會倫理的層面探討社會轉型期間出現的居住方式倫理問題。我國目前正處于社會轉型期,空間資源分配不公導致階層分化,由此映射出社會階層分化后不同階層居住方式的封閉與隔絕、貧富差距日趨擴大等諸多社會倫理問題。在中國現有市場經濟體制下,城市住房資源不僅被市場“看不見的手”掌控,更為權力所控制,于是,腐敗現象叢生,尋租活動猖獗,有限的住房資源分配失衡。就此,劉精明指出,舊城改造的過程就是一個城市優勢資源重新分配的過程,是權力和金錢占有教育、交通、環境等最好的資源,而拆遷居民逐步被邊緣化為弱勢群體的過程。居住資源分配不均導致空間使用上的隔離與分化,客觀上形成了社會的階層隔離和貧富隔離。鑒于此,研究者試圖提出有效的解決路徑,秦紅嶺在羅爾斯正義論的啟示下,強調了城市規劃者的社會責任。有的研究則通過對美英等國的實踐分析,提出“混合居住”的方式,以解決居住分異、空間資源分配失衡等問題,實現社會的和諧。但唐曉嵐反對“混合居住”方式,認為這樣可能引發和激化階層矛盾,應該加強以政府管理為核心的社會調控的介入,以達到各階層居住利益的公平。
總之,目前國內關于居住方式倫理的研究從各個層面反思了中國現代居住方式存在的倫理困境,但研究也存在非獨立性、非系統性特征。此外,研究更多關注的是政治制度倫理的否定維度即保障性制度的研究,而非諸如公眾權利、公眾參與、公眾監督等的維度;研究還局限于城居生活方式的探討,鄉居方式的研究甚少涉及;對居住主體范圍的倫理研究也亟待擴大。
四、結語
“住”是人類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質需求和行為,而以居住建筑倫理、居住環境倫理與居住方式倫理為本質內容的居住倫理,蘊含著人道、人性和人本,公正、平等和幸福等豐富的倫理道德內容,不管時空如何變幻,都必然折射出個體的追求與價值、整個社會的文化精神和價值取向。所以,它本應為倫理學研究的重要內容,然而由于主客觀的因素,相較于發達國家理論成熟、視閾開闊、方法多元的居住倫理研究,中國的相關研究起步晚,目前還處于對居住的倫理問題進行多角度反思與學理基礎的探索階段。因此,這些反思和探索必然存在著諸多的不足,而彌補這些不足,推動中國的居住倫理研究走向獨立,實現學理化、系統化和人居價值指導正是未來研究者的目標所在。
注釋
論文關鍵詞:尺度尺度層級尺度級差人性化細部
建筑的尺度研究的是建筑物的整體或者局部給人感覺上的大小印象和其真實大小之間的關系課題。建筑的構成部分有大有小,大到體量的分割,小到窗戶的分格線。形成了建筑的尺度分級系統(尺度層級)。尺度感是人對一幢建筑最基本的印象之一。尺度不同于尺寸,尺寸是建筑物的絕對大小,有一個精確的數值,而尺度是人對建筑體量的視覺估量和心理感受,或感覺宏偉壯觀或感覺其親切宜人。成功的建筑作品應該根據其所處環境、使用功能、建筑技術等因素確立其自身恰當的尺度感而其本身更應該具有合適的尺度分級系統以取得賞心悅目的視覺效果,并對城市景觀的形成起到積極的作用。合適的尺度分級系統以取得賞心悅目的視覺效果,并對城市景觀的形成起到積極的作用。
人對建筑的感知是在行進過程中進行的。分析人的視覺識別距離,般來說可清楚識別建筑的細部的水平距離為20~30m以內,而l00m以內可以清楚的識別建筑的門窗洞口、體形變化。600m以內則是看清建筑輪廓線的距離。~幢建筑不能僅僅考慮到人處于某一處或某幾處視點的印象更要考慮到建筑在人的行進過程中給予觀者的印象的變化過程。人眼需要感受到持續的視覺形象。人在一秒鐘之內可以捕抓到l8個不同的動與靜的由各種線、面、體、棱、角和顏色組成的圖形人在行進中不斷期待著新的視覺信息的出現否則就會因單調而覺得枯燥,但是這種持續的視覺信息又需要有一定的秩序。人的理智使人們時時去尋找視覺信息中的秩序而厭倦毫無意義的混亂導致的不安,但過于簡單的秩序也會讓人覺得乏味。常常會有一些建筑方案圖紙階段十分精彩,實施后只能遠看但近看因為缺乏較小尺度層級的細部的考慮而顯得單調乏味冷冰冰的拒人千里之外。而相反的,另有一些建筑卻只適合近看。比如某些建筑近看材質豐富細膩,細部精致,而遠看由于缺乏人眼遠距離可以識別的比較大的尺度層級的精心設計而讓人感覺毫無生氣。
實際上如果把這種數學關系做的過于明顯反而會喪失意味。但是這種各個尺度層級間隱藏的關系卻會潛在的對我們的知覺發揮影響力。建筑的尺度層級過少會導致人難以判斷它的真實尺寸,但是建筑體量的劃分過細也會破壞建筑的尺度感。根據人的視覺規律和心理特點。充分體現建筑以人為尺度的人性化思想原則。一般的建筑至少應該具有三個層級的尺度:環境層級的尺度、建筑層級的尺度、細部層級的尺度。
首先談談環境層級的尺度:建筑應該與周圍的環境有正確的尺度聯系。比如風景區的建筑尺度宜小不宜大。尺度大的建筑與開敞的環境相稱。從觀賞者的距離來考慮的話。在遠距離觀賞的條件下,例如前文提到的600m以內,建筑是作為環境中的一個元素或者建筑群中的一員而存在的。這時候建筑設計應考慮的是形體的適宜和輪廓的變化對天際線或者對建筑群的影響。
其次是建筑層級的尺度:如前文提到的觀者距離建筑l00m以內的時候,被觀賞的建筑將可以作為個體被觀賞。這時被關注的是建筑的形體凸凹,體量分割,門窗洞口,顏色劃分等中級的尺度的元素。
最后當觀者走進建筑的時候,人們清晰識別的是建筑的材料質感,細膩的顏色微差,面磚的貼法,清水磚墻的砌法,以及裝飾線角,雕刻等建筑細部。建筑的人性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人從任何的距離觀賞建筑都可以看到賞心悅目的內容。尤其是人生活其問朝夕相處的居住建筑更應該有宜人的尺度級別設置和精致的細部設計。從這個角度來看居住建筑中的歐式建筑潮流,我們便更能理解建筑人性化的尺度層級設置的意義。
人們密切接觸和使用的建筑部件,如門扇,窗臺,欄桿,扶手,臺階等因為其使用功能限通常是小尺度的并且其尺寸通常是一定的。人們常常通過這些熟悉的部件同建筑的整體相比來獲得建筑體量大小的正確概念。這些小尺度的細部尺度到整個建筑的大尺度之間必然分布了一些過渡的尺度層級。過度緩和的情況下,通常尺度層級會多一些,尺度級差小,形成和諧而有韻律的效果。如果這種過渡非常簡短甚至沒有過渡的情況下,會造成小尺度和大尺度的強烈對比形成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但是如果處理不當將會是生硬缺乏尺度感的敗筆。建筑尺度分級形成的有秩序的級差,猶如一首有節律的交響樂。舒緩處優美和諧,起伏處激蕩昂揚。建筑相互關聯的完整的尺度級差形成了清晰的節奏排列加強了建筑的尺度表現力。下面讓我們來分析一下上海證券大廈的尺度分級系統來充分理解尺度和尺度層級的概念。
關鍵詞:建筑設計發展趨勢
一建筑設計的發展史
在古代,建筑技術和社會分工比較單純,建筑設計建筑施工并沒有很明確的界限,施工的組織者和指揮者往往也就是設計者。在歐洲,由于以石料作為建筑物的主要材料,這兩種工作通常由石匠的首腦承擔;在中國,由于建筑以木結構為主,這兩種工作通常由木匠的首腦承擔。他們根據建筑物的主人的要求,按照師徒相傳的成規,加上自己一定的創造性,營造建筑并積累了建筑文化。
在近代,建筑設計和建筑施工分離開來,各自成為專門學科。這在西方是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萌芽,到產業革命時期才逐漸成熟;在中國則是清代后期在外來的影響下逐步形成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建筑所包含的內容、所要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復雜,涉及的相關學科越來越多,材料上、技術上的變化越來越迅速,單純依靠師徒相傳、經驗積累的方式,已不能適應這種客觀現實;加上建筑物往往要在很短時期內竣工使用,難以由匠師一身二任,客觀上需要更為細致的社會分工,這就促使建筑設計逐漸形成專業,成為一門獨立的分支學科。
二、綠色建筑設計
2.1綠色建筑理念的產生背景
這些年,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于住宅的要求向舒適性轉變。在大力發展房地產業的同時,由于我國仍舊處于發展中國家,對環保的重視程度不足,相關法律不健全,建筑物的建造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壞。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逐漸加強,房地產業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理念,將建設具有節約能源、減少污染、降低能耗、提高居住環境質量等作為建設發展的方向,提出“綠色建筑”的口令。未來,節能建筑將成為房地產業發展的關鍵。
2.2綠色建筑設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節能能源:充分利用太陽能,采用節能的建筑圍護結構以及采暖和空調,減少采暖和空調的使用。根據自然通風的原理設置風冷系統,使建筑能夠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導風向。建筑采用適應當地氣候條件的平面形式及總體布局。
②節約資源:在建筑設計、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選擇中,均考慮資源的合理使用和處置。要減少資源的使用,力求使資源可再生利用。節約水資源,包括綠化的節約用水。
回歸自然:綠色建筑外部要強調與周邊環境相融合,和諧一致、動靜互補,做到保護自然生態環境。
舒適和健康的生活環境:建筑內部不使用對人體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裝修材料。室內空氣清新,溫、濕度適當,使居住者感覺良好,身心健康。
綠色建筑的建造特點包括:對建筑的地理條件有明確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質,地溫適宜,地下水純凈,地磁適中。綠色建筑應盡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樹皮、竹材、石塊、石灰、油漆等,要經過檢驗處理,確保對人體無害。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世界各國對建筑節能的關注程度正日益增加。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建筑使用能源所產生的CO2是造成氣候變暖的主要來源。節能建筑成為建筑發展的必然趨勢,綠色建筑也應運而生。
2.3綠色建筑實現方式
首先,采用新型、綠色的建筑材料,結合建筑物的結構,綜合分析建筑的通風、隔熱、采光等各可幽默感素,因地制宜。其次,盡量多采用地熱能、太陽能、沼氣、風能等各種新型能源和建筑設計相結合的方式,創建環保節能型建筑。第三,盡可能使用通過了國家技術誰的高校的節能產品,例如:節能燈具,變頻冰箱和變頻空調。
三. 生態建筑的方案設計
設計人員要把建筑視為一個微型生態系統,通過生態設計充分有效利用太陽能、風能等自然能量,考慮建筑空間的形體與自然空間的聯系,采暖、通風、照明、電氣等方面的高效與協調等,降低建筑系統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影響。建筑方案應充分利用太陽光、陰影,選擇合理的建筑朝向和建筑型體;營造良好的局部建筑小氣候,室內空間與室外空間相結合,加強人與自然的聯系;建筑空間多樣化、科學化,加大使用功能的靈活性和空間的可變性,留有變化余地,經過改造和裝飾可以再生使用。一個成功的生態建筑方案設計應該全面的考慮地域氣候影響與能源利用兩個方面。
3.1生態建筑地域氣候影響
地域氣候影響包括地域氣候條件、周圍微小氣候、氣溫、自然通風、建筑的地域與朝向、溫度和降水等諸多方面。
①地域氣候條件。地域氣候條件影響建筑的設計形態,地域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特征指當地的氣溫、溫度、蒸發量、風向和風速,以及太陽的輻射量。
②建筑周圍的微小氣候。建筑的特定地段選擇都處于地域性的環境氣候條件之下,還受當地微小氣候的影響。不同的建筑地段情況,如地勢的坡度與朝向、土壤類型、綠地植被狀況、材料表面性質以及環境景觀等綜合性的影響因素條件下的溫度、濕度、風向和風速、蒸發量、太陽的輻射量等形成當地特定的微小氣候狀況。
③氣溫。建筑中獲取的熱量或熱量的損失取決于室外溫度,分析室內外的溫度差異,是建筑設計考慮采暖或降溫的基本數據,根據室內外的溫度差異關系來確定期望的環境設計溫度。
④自然通風。在建筑地段設計中,空氣的流動是另一個重要的氣象因素,各建區的氣象資料均可提供當地不同季節的主導風向和風速,是設計的依據。
3.2生態建筑的能源利用
能源資源分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前者包括如太陽能、風能、地熱、潮汐、核聚變等能源,后者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充分利用和發揮可再生能源是生態建筑對能源利用的方法之一。
我國的建筑中需要的能源主要是電能和熱能,電能是市政線路供電,熱能是采暖所需的暖氣和做飯所需的煤氣、天然氣或石油液化氣。電力來自水利或者火力、核能發電,而火力發電、暖氣和煤氣供應需要耗費大量的煤,煤和天然氣都是不可再生資源。就我國的能源貯藏結構而言,煤炭、石油、天然氣的大致可采年限分別為:320年、16年、50年,形勢非常嚴峻。并且這些能源在加工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污染,一氧化碳、一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粉塵懸浮物,嚴重污染了我們生存的環境。
因此,我們在建筑設計中,在節約使用不可再生資源的同時,應當重視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從可再生能源多想辦法。目前應用于生態建筑中的可再生能源有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其中以太陽能的利用最為廣泛,技術也最為成熟。
4、 節能建筑的設計
節能建筑是我國建筑業近年來一直努力的目標。我國居住建筑的節能設計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通過有效的組團規劃、單體設計,從朝向、間距、體形上保證建筑物有足夠的太陽輻射,并組織有利的自然通風;改善采暖和空調系統的運行效率和管理手段,減少設備能耗。
4.1.節能建筑的設計關鍵所在
4.1.1設計是貫徹節能技術標準、規范的關鍵環節。
工程項目設計工作前承業主建設意圖,后接具體的施工建設,在我國基本建設程序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既通過圖紙表現出業主的建設意圖,又系統化了工程項目的具體實施方案,是后續施工最為關鍵的依據。工程實踐證明,項目功能是否實現基本取決于設計,設計時沒有考慮到或考慮不周,必然造成先天不足。另一方面,在工程建設的各參與方中,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的主要職責是按圖施工、按圖監理;業主單位雖然處于主導地位,但是業主單位一般對相關節能設計的各技術標準、規范知之甚少。因此真正能理解并貫徹節能設計標準、規范要求的非設計單位莫屬,這為發展節能建筑提供了先天條件。
4.1.2設計人員應樹立正確的節能建筑發展觀。
要樹立正確的節能建筑發展觀。工程實踐證明,基于我國國情,相當一部分的低技術策略也能取得很好的節能效果,關鍵是如何因地制宜、關注那些替代的適宜技術與方法、有沒有花費必要的精力進行經濟技術比較等。為此英國著名建筑師鄧斯特認為:節能住宅的關鍵之處在于“智能設計”,即盡可能用最簡單的方法,使能源得到最大限度的節約。他所強調的“智能”也意味著“挖空心思”尋求簡單有效的節能方法。雖然節能建筑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節能產品、節能材料的應用,但站在長期發展的角度看,如果沒有相應的工程需求,就不能促進節能材料、產品的研究開發。節能建筑與節能產品之間是相輔相成、互為促進的關系。而且工程實踐也不斷證明,不少項目的特殊需求卻成為節能材料、節能產品研發的推動力。
4.2.我國居住建筑的節能設計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4.2.1通過有效的組團規劃、單體設計,從朝向、間距、體形上保證建筑物有足夠的太陽輻射,并組織有利的自然通風;
4.2.2改善采暖和空調系統的運行效率和管理手段,減少設備能耗。
結束語:
對于建筑設計的發展來說,二十一世紀是講求個性、豐富多彩的時代,是一個注重生態、環保、追求人與自然科學整體協調發展的社會。建筑科學的發展必須在全球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指導下,不斷的探索新的發展思路和建筑技術,建筑設計作為建筑發展的先頭軍,只有建筑設計做到了可持續發展,合理設計,節約能源,才能為后期建設打好堅實的基礎。
轉貼于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省略
參考文獻:
[1]邱曉紅.對現代建筑創新設計的探討建材與裝飾,2008.01
論文關鍵詞:生態建筑研究現狀存在問題對策
牛態工程是既古老又年輕,既通俗又深奧的一門學科。研究內容涉及到農業生態工程、生態,及生態城鎮建設、節水與廢水處理及利用、山區小流域治理與開發等眾多領域。生態建筑作為其中的一個領域引起建筑界的高度重視,其作為一門學科誕生至今不過40多年的歷史,20世紀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師保羅·索勒爾把生態學Ecology和建筑學Architecture兩詞合并成為Arcology,即生態建筑學。此后麥克哈格、吳良墉等建筑師開始了生態建筑的研究,經過幾十年的探索,生態建筑在理論與實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一、我國生態建筑設計的研究現狀
在20世紀80年代顧孟潮就提出了“未來的世界是生態建筑學的時代”的觀點,1994年5月,中國政府頒布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鋤,從我國的具體國情出發提出人口、經濟、社會、資源與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1972年斯德哥爾摩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以后,我國環境保護運動日益擴大和深人,以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為目標的綠色革命蓬勃展開。1996年3月,中國國家環保局推出兩大舉措:一是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二是實施“中國跨世紀綠色工程計劃”—在九五期間重點治理淮河、海河、遼河等的污染。1996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正式將“綠色建筑體系研究列為九五重點資助課題”,1998年又將“可持續發展的中國人居環境研究”列為重點資助項目。2000年我國頒布了《建筑節能技術政策》;2001年,建設部通過雄錄色生態住宅小區建設要點與技術導貝邸首次明確提出了綠色生態小區的概念、內涵;2001年開始實行仁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2001年我國第一部生態住宅評估標準《中國生態住宅技術評估手刪出臺,以可持續發展戰略為指導,以節約資源、防污染、保護生態為主題,創造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推進住宅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我國生態建筑發展存在的問題
1、缺乏對生態建筑的正確理解
生態建筑的概念國內外學術界有許多不同的解釋,但核心的內容是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運用建筑學、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組織建筑與其他相關因素的關系,使建筑物與其周圍環境成為一個有機的結合體,同時具有良好的室內氣候條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調節能力,并具有節地、節水、節能、減少污染、延長建筑壽命、改善生態環境等優點。但是有人認為只要將建筑物周圍加一些綠化就是生態建筑,在建筑物內部點綴一些植物就是生態建筑,建筑物單純的節能就是生態建筑,還有人認為建筑的平面將來有重新劃分的可能就是生態建筑等等。但這些觀點只停留在生態建筑的表面,對生態建筑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2、缺乏對農村生態建筑的系統研究
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生態建筑的系統研究不平衡,其中城鄉的差別較大。目前各個學科研究的重點大多局限在比較發達的城市,缺乏對農村居住環境的系統研究,特別是東北地區。大部分的研究都從本學科(生態學、環境學、城市規劃學、建筑學、農業建筑學、能源學)的專業角度出發,雖然研究的內容較為豐富,但是各個學科之間沒有很好的結合起來進行深人的研究,特別是如何在特定地區將人居環境與植物環境工程結合起來是函待解決的課題。
3、缺乏生態建筑的廣泛實踐
目前,我國建筑界發表了許多關于生態建筑的論文,這些論文對于宣傳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推動生態建筑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絕大多數的論文都停留在關于生態建筑設計的理論框架、設計原則及生態學理論對建筑學的指導、國外先進生態建筑的經驗介紹,缺乏實際工程實踐模式、計算機模擬、環境效果的測試分析。
三、我國生態建筑設計的發展思路與對策
從本質上講,生態建筑設計是一種由生態倫理觀、生態美學觀共同駕馭的城市建筑發展觀。在實踐中的生態建筑設計思路可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
1、貫徹以人為本的人文原則。
國際建筑師聯合會第十四次會議宣言指出:“經濟規劃、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和建筑設計應當是探索并滿足人的各種需求”。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需求,不僅是建筑發展的最終目標,而且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在未來建筑設計中,要充分認識和確定人的主體地位和人與自然的雙向互動關系,強調把關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體體現在城市空間的創造中,以適應不同階層、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市民的多樣化需求。
2、善于因地制宜,尊重環境屬性。
根據生態學的進化論,生態建筑設計包含著資源的經濟利用問題,其中首要的是土地的利用問題。今后城市的發展,勢必在有限的土地資源內展開,為了節省有限的土地,必須建立高效的空間體系,如在地面上建立親和大自然、充滿人情味的低層高密度建筑;利用生態技術建立起巨構城市,向地上空間要效益;充分開展城市地下空間的綜合利用研究等,使城市地面、地下、空中連接為有機協調的立體網絡。生態建筑設計強調與環境具有最佳關系,對環境破壞最小,一并充分發揮環境效益。與環境互選共生、共同增長是生態建筑設計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筑的選擇做到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與周圍的環境特點以及當地的地理與氣候特征相適應,做到“因地制宜”。
3、增強使用者與自然環境的結合和協調。
建筑物作為聯系使用者與自然環境的橋梁,應盡可能多地將自然的元素引人使用者身邊,這也是生態原則的一個重要體現。人是自然環境的一分子,人的活動必須建立在生態化的基礎上,必須與環境建立起一種新的結合和協調關系。從建筑設計到建筑建造、使用、報廢的全過程中,生態建筑對環境的破壞影響最小。與以往建筑設計相同,生態建筑應致力于為人類提供品質最佳的空間和環境,即使建筑本身對環境污染很小,極為節能,但如果人們的各項活動無法在建筑空間中順利展開,其空間的存在與人的功能需求格格不人,這樣的建筑無疑是失敗的。生態建筑的功能應更趨合理,空間更加宜人,更有助于使用者與自然環境間的交流。它應該具備更良好的物理環境,盡可能地采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風,并具有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4、增加“綠色”面積,保護生態平衡
生態建筑外部與自然相呼應,內部空間的設計也應綠色化,即通過精心的室內設計,將室外的綠色引人室內環境。綠色植物可以制造氧氣,吸收各種有害氣體、慮塵、調節濕度、溫度、減少噪音等。生態建筑的興起為綠化環境開辟了廣闊天地。通過建筑設計,可以使室內空間室外化,運用綠化、水面等劃分空間,這些設計手法在建筑創作上最為常見。如建筑物內的共享大廳、內庭院,在其上部加一個可調節的開啟式屋頂,根據時間季節的變化,由計算機或人工控制,達到室內溫濕度的調節,又可使室內外空間連成一體。另一種設計手法也被建筑師經常應用:屋面綠化。不僅美化了環境,獲得了良好的景觀,而且對屋面剛性防水有維護作用。生態建筑在保護生態平衡、提高人居的自然度方面大有作為。
根據以上發展思路,生態建筑設計對策可以在以下幾個具體環節上進行操作。
首先,在宏觀環境方面,城市規劃設計要根據生態原則了解城市發展的自然過程,用它來指導土地的利用和開發建設,同時協調好城市內部結構與外部環境的關系,在空間利用方式、強度、結構和功能配置等方面與自然生態系統相適應;區域規劃,則要與城市整體環境所設立的系統相銜接,研究探討城市改造、更新過程中的復合生態問題等。其次,在微觀環境方面,如單體建筑設計、園林景觀設計等,要處理好整體與局部、建筑與自然因素的關系。由于微觀環境方面極具廣泛性和靈活性,所以,其具體途徑和式、法非常豐富,蘊含著廣闊的創造性生機。
另外,要完善生態建筑設計法律和規范。法律規范是建筑設計的基本依,直接影響我國生態建筑研究的戰略方向。在生態建設方面,目前我國已頒布了仲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M-)、《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Z}、佚于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提高住宅質量的若干意R113等法律法規,對我國節約建筑能耗,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政府通過立法對建材選擇、每平米能耗標準,對生態技術研究、對可再生能源的開發等進行規范,不僅使建筑設計中采用的生態策略具有法律依,而且限制不利于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建設行為,鼓勵有利于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建設行為,從而推動生態建筑的發展和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
摘要:本文對我國生態建筑的研究現狀進行了回顧,指出我國生態建筑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我國生態建筑的發展的思路與對策。生態化的思想是人類的取向和必然選擇,城市和建筑設計的生態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牛態工程是既古老又年輕,既通俗又深奧的一門學科。研究內容涉及到農業生態工程、生態,及生態城鎮建設、節水與廢水處理及利用、山區小流域治理與開發等眾多領域。生態建筑作為其中的一個領域引起建筑界的高度重視,其作為一門學科誕生至今不過40多年的歷史,20世紀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師保羅·索勒爾把生態學Ecology和建筑學Architecture兩詞合并成為Arcology,即生態建筑學。此后麥克哈格、吳良墉等建筑師開始了生態建筑的研究,經過幾十年的探索,生態建筑在理論與實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一、我國生態建筑設計的研究現狀
在20世紀80年代顧孟潮就提出了“未來的世界是生態建筑學的時代”的觀點,1994年5月,中國政府頒布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鋤,從我國的具體國情出發提出人口、經濟、社會、資源與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1972年斯德哥爾摩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以后,我國環境保護運動日益擴大和深人,以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為目標的綠色革命蓬勃展開。1996年3月,中國國家環保局推出兩大舉措:一是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二是實施“中國跨世紀綠色工程計劃”—在九五期間重點治理淮河、海河、遼河等的污染。1996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正式將“綠色建筑體系研究列為九五重點資助課題”,1998年又將“可持續發展的中國人居環境研究”列為重點資助項目。2000年我國頒布了《建筑節能技術政策》;2001年,建設部通過雄錄色生態住宅小區建設要點與技術導貝邸首次明確提出了綠色生態小區的概念、內涵;2001年開始實行仁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2001年我國第一部生態住宅評估標準《中國生態住宅技術評估手刪出臺,以可持續發展戰略為指導,以節約資源、防污染、保護生態為主題,創造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推進住宅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我國生態建筑發展存在的問題
1、缺乏對生態建筑的正確理解
生態建筑的概念國內外學術界有許多不同的解釋,但核心的內容是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運用建筑學、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組織建筑與其他相關因素的關系,使建筑物與其周圍環境成為一個有機的結合體,同時具有良好的室內氣候條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調節能力,并具有節地、節水、節能、減少污染、延長建筑壽命、改善生態環境等優點。但是有人認為只要將建筑物周圍加一些綠化就是生態建筑,在建筑物內部點綴一些植物就是生態建筑,建筑物單純的節能就是生態建筑,還有人認為建筑的平面將來有重新劃分的可能就是生態建筑等等。但這些觀點只停留在生態建筑的表面,對生態建筑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2、缺乏對農村生態建筑的系統研究
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生態建筑的系統研究不平衡,其中城鄉的差別較大。目前各個學科研究的重點大多局限在比較發達的城市,缺乏對農村居住環境的系統研究,特別是東北地區。大部分的研究都從本學科(生態學、環境學、城市規劃學、建筑學、農業建筑學、能源學)的專業角度出發,雖然研究的內容較為豐富,但是各個學科之間沒有很好的結合起來進行深人的研究,特別是如何在特定地區將人居環境與植物環境工程結合起來是函待解決的課題。
3、缺乏生態建筑的廣泛實踐
目前,我國建筑界發表了許多關于生態建筑的論文,這些論文對于宣傳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推動生態建筑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絕大多數的論文都停留在關于生態建筑設計的理論框架、設計原則及生態學理論對建筑學的指導、國外先進生態建筑的經驗介紹,缺乏實際工程實踐模式、計算機模擬、環境效果的測試分析。
三、我國生態建筑設計的發展思路與對策
從本質上講,生態建筑設計是一種由生態倫理觀、生態美學觀共同駕馭的城市建筑發展觀。在實踐中的生態建筑設計思路可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
1、貫徹以人為本的人文原則。
國際建筑師聯合會第十四次會議宣言指出:“經濟規劃、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和建筑設計應當是探索并滿足人的各種需求”。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需求,不僅是建筑發展的最終目標,而且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在未來建筑設計中,要充分認識和確定人的主體地位和人與自然的雙向互動關系,強調把關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體體現在城市空間的創造中,以適應不同階層、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市民的多樣化需求。
2、善于因地制宜,尊重環境屬性。
根據生態學的進化論,生態建筑設計包含著資源的經濟利用問題,其中首要的是土地的利用問題。今后城市的發展,勢必在有限的土地資源內展開,為了節省有限的土地,必須建立高效的空間體系,如在地面上建立親和大自然、充滿人情味的低層高密度建筑;利用生態技術建立起巨構城市,向地上空間要效益;充分開展城市地下空間的綜合利用研究等,使城市地面、地下、空中連接為有機協調的立體網絡。生態建筑設計強調與環境具有最佳關系,對環境破壞最小,一并充分發揮環境效益。與環境互選共生、共同增長是生態建筑設計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筑的選擇做到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與周圍的環境特點以及當地的地理與氣候特征相適應,做到“因地制宜”。
3、增強使用者與自然環境的結合和協調。
建筑物作為聯系使用者與自然環境的橋梁,應盡可能多地將自然的元素引人使用者身邊,這也是生態原則的一個重要體現。人是自然環境的一分子,人的活動必須建立在生態化的基礎上,必須與環境建立起一種新的結合和協調關系。從建筑設計到建筑建造、使用、報廢的全過程中,生態建筑對環境的破壞影響最小。與以往建筑設計相同,生態建筑應致力于為人類提供品質最佳的空間和環境,即使建筑本身對環境污染很小,極為節能,但如果人們的各項活動無法在建筑空間中順利展開,其空間的存在與人的功能需求格格不人,這樣的建筑無疑是失敗的。生態建筑的功能應更趨合理,空間更加宜人,更有助于使用者與自然環境間的交流。它應該具備更良好的物理環境,盡可能地采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風,并具有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4、增加“綠色”面積,保護生態平衡
生態建筑外部與自然相呼應,內部空間的設計也應綠色化,即通過精心的室內設計,將室外的綠色引人室內環境。綠色植物可以制造氧氣,吸收各種有害氣體、慮塵、調節濕度、溫度、減少噪音等。生態建筑的興起為綠化環境開辟了廣闊天地。通過建筑設計,可以使室內空間室外化,運用綠化、水面等劃分空間,這些設計手法在建筑創作上最為常見。如建筑物內的共享大廳、內庭院,在其上部加一個可調節的開啟式屋頂,根據時間季節的變化,由計算機或人工控制,達到室內溫濕度的調節,又可使室內外空間連成一體。另一種設計手法也被建筑師經常應用:屋面綠化。不僅美化了環境,獲得了良好的景觀,而且對屋面剛性防水有維護作用。生態建筑在保護生態平衡、提高人居的自然度方面大有作為。
根據以上發展思路,生態建筑設計對策可以在以下幾個具體環節上進行操作。
首先,在宏觀環境方面,城市規劃設計要根據生態原則了解城市發展的自然過程,用它來指導土地的利用和開發建設,同時協調好城市內部結構與外部環境的關系,在空間利用方式、強度、結構和功能配置等方面與自然生態系統相適應;區域規劃,則要與城市整體環境所設立的系統相銜接,研究探討城市改造、更新過程中的復合生態問題等。其次,在微觀環境方面,如單體建筑設計、園林景觀設計等,要處理好整體與局部、建筑與自然因素的關系。由于微觀環境方面極具廣泛性和靈活性,所以,其具體途徑和式、法非常豐富,蘊含著廣闊的創造性生機。
另外,要完善生態建筑設計法律和規范。法律規范是建筑設計的基本依,直接影響我國生態建筑研究的戰略方向。在生態建設方面,目前我國已頒布了仲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M-)、《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Z}、佚于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提高住宅質量的若干意R113等法律法規,對我國節約建筑能耗,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政府通過立法對建材選擇、每平米能耗標準,對生態技術研究、對可再生能源的開發等進行規范,不僅使建筑設計中采用的生態策略具有法律依,而且限制不利于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建設行為,鼓勵有利于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建設行為,從而推動生態建筑的發展和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
關鍵詞:尺度 尺度層級 尺度級差 人性化 細部
建筑的尺度研究的是建筑物的整體或者局部給人感覺上的大小印象和其真實大小之間的關系司題。建筑的構成部分有大有小,大到體量的分割,小到窗戶的分格線。形成了建筑的尺度分級系統(尺度層級)。尺度感是人對一幢建筑最基本的印象之一。尺度不同于尺寸,尺寸是建筑物的絕對大小,有一個精確的數值,而尺度是人對建筑體量的視覺估量和心理感受,或感覺宏偉壯觀或感覺其親切宜人。成功的建筑作品應該根據其所處環境、使用功能、建筑技術等因素確立其自身恰當的尺度感而其本身更應該具有合適的尺度分級系統以取得賞心悅目的視覺效果,并對城市景觀的形成起到積極的作用。合適的尺度分級系統以取得賞心悅目的視覺效果,并對城市景觀的形成起到積極的作用。
人對建筑的感知是在行進過程中進行的。分析人的視覺識別距離,般來說可清楚識別建筑的細部的水平距離為20~30m以內,而l00m以內可以清楚的識別建筑的門窗洞口、體形變化。600m以內則是看清建筑輪廓線的距離。~幢建筑不能僅僅考慮到人處于某一處或某幾處視點的印象更要考慮到建筑在人的行進過程中給予觀者的印象的變化過程。人眼需要感受到持續的視覺形象。人在一秒鐘之內可以捕抓到l8個不同的動與靜的由各種線、面、體、棱、角和顏色組成的圖形人在行進中不斷期待著新的視覺信息的出現否則就會因單調而覺得枯燥,但是這種持續的視覺信息又需要有一定的秩序。人的理智使人們時時去尋找視覺信息中的秩序而厭倦毫無意義的混亂導致的不安,但過于簡單的秩序也會讓人覺得乏味。常常會有一些建筑方案圖紙階段十分精彩,實施后只能遠看但近看因為缺乏較小尺度層級的細部的考慮而顯得單調乏味冷冰冰的拒人千里之外。而相反的,另有一些建筑卻只適合近看。比如某些建筑近看材質豐富細膩,細部精致,而遠看由于缺乏人眼遠距離可以識別的比較大的尺度層級的精心設計而讓人感覺毫無生氣。
1995年美國數學家、建筑理論家賽靈格勒斯(Nikos A。SalingaFOS)發表了《一個物理學家眼里的建筑法則,《新建筑中的分形等著作。他將分形幾何學引入建筑設計領域。分形幾何學所研究的自相似的層次結構,分維以及尺度層級為建筑設計和評價提供了一個新的視點。賽靈格勒斯認為建筑的尺度層級應該有足夠的數目。而且各個尺度層級之間應該按照一定的數學規律分布以獲得均勻和協調的效果。具體的來講就是建筑的各個尺度層級的元素的尺寸構成一個等比的數列,或者是有規律的遞增的數列形成富有表現力的尺度級差。以使建筑的整體和局部到細部的尺度之間具有合理清楚的關系。比如勒·柯布西耶的模度(Modul0r)理論,就是把人體尺寸組成的費波納契數列(以黃金比0.6l8為比值的等比數列,并且數列中每個數值為前兩個數值之和)作為建筑設計中控制建筑從整體到局部的所有尺寸。
實際上如果把這種數學關系做的過于明顯反而會喪失意味。但是這種各個尺度層級間隱藏的關系卻會潛在的對我們的知覺發揮影響力。建筑的尺度層級過少會導致人難以判斷它的真實尺寸,但是建筑體量的劃分過細也會破壞建筑的尺度感。根據人的視覺規律和心理特點。充分體現建筑以人為尺度的人性化思想原則。一般的建筑至少應該具有三個層級的尺度:環境層級的尺度、建筑層級的尺度、細部層級的尺度。
首先談談環境層級的尺度:建筑應該與周圍的環境有正確的尺度聯系。比如風景區的建筑尺度宜小不宜大。尺度大的建筑與開敞的環境相稱。從觀賞者的距離來考慮的話。在遠距離觀賞的條件下,例如前文提到的600m以內,建筑是作為環境中的一個元素或者建筑群中的一員而存在的。這時候建筑設計應考慮的是形體的適宜和輪廓的變化對天際線或者對建筑群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