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16:4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政治社會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與實踐活動息息相關的就是活動的內容與方式,選擇正確,可以使學生感興趣,使活動更有效,選擇失誤,會使活動低效甚至無效,同時又浪費了學生的時間。我們在設計活動內容的時候,可以加入一些與課題相關的、有趣的、熱門的事件。比如,3.15之前,我們組織了關于保護消費者權利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去超市、商場進行調查、采訪,并且與當地的文化、司法部門掛勾,建立固定的活動課基地,共同開展好活動課。根據當地的環境、文化傳統等條件因地制宜開展活動,使活動課與國情、區情和本地的實際相結合,使學生從中得到更深的感悟。
二、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實踐
社會實踐的活動內容十分豐富,令人眼花繚亂。但是我們一定要堅持一點:要從實際出發,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來組織實踐活動。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一課《國家的主人,廣泛的權利》時,開展正確行使“公民基本權利之一:批評建議權”教學探究活動。對于公民享有批評建議權,有言論自由等政治權利,學生已經理解,但是讓他們對國家事務進行批評與建議,對農村學生來說有些力不從心。我為他們設計的活動內容是“給校長的一封信”,讓他們以網名給校長信箱投信,談談自己對學校管理的看法,提出批評與建議。學生有感而發,針對學校的食堂管理、伙食狀況、作息時間、課程設置和老師評價紛紛發表意見,暢所欲言,盡管意見不是很成熟,但是通過這次活動學生都體會到了“主人翁意識”——公民可以依法通過合法的途徑有序參與政治文明建設。
三、靈活安排實踐活動的時間
對于社會實踐活動,很多老師會說,“現在學習壓力這么大,哪有時間組織實踐活動啊!”并以此為借口不去開展實踐活動。其實,實踐活動不一定非要在課上騰出時間進行,也可以在周末的時候,或者在寒暑假的時候,或者選擇剛開學學生沒有進入正軌的時候,這樣靈活組織安排,就會使時間比較充裕,也會使學生能保證足夠的學習時間。比如,學習完《珍愛生命》以后,了解長假,我就要求學生在假期時學校的安全教育,觀看安全教育視頻,并根據自己長假期間的經歷來制作手抄報,題材可以是防火、防觸電、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制作完成之后,等到開學拿到課堂上來,進行評比。這次活動,既讓大家互相學習安全知識,又寓教于樂,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得到充分的調動,一份份精美的手抄報體現了學生獨特的視覺和個性。本次社會實踐活動體現了科學性和趣味性的統一,改變了其原來認為思想品德課就是灌輸道理的錯誤認知。
四、結語
現在的青少年都是國家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中學生的思想領悟和政治素養直接關系日后社會主義事業。而現在部分中學生的政治覺悟和素養還有待提高,在片面追求成績的應試教育體制下,很多學生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為功名利祿,有的則受多樣化社會思想的影響,對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等非常崇拜,甚至還有學生誹謗領導干部,流露出對政府和黨的種種不滿[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全國人民行動的思想基礎,在中學思想政治課上對他們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必然會提高他們的思想領悟和政治素養,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促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信仰,用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他們的愛國熱情,從而使他們的思想道德得到升華。
2.有效融入的策略
2.1確定明確目標在初中政治課中融入社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目標和價值觀念,從而提高他們的價值分析能力和選擇能力,從而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使他們成為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3]。因此,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有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敏銳性和自覺性,認真思考如何將二者有效融合。如在《政治生活》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公民教育內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可以結合有關國際社會的知識加強他們對改革開放重要性的認識。
2.2使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在有了明確的教學目標之后,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成了至關重要的影響教學質量的環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豐富又抽象,如何在思想政治課上將它們有效轉化為教學內容,讓學生容易理解是對教師方法選擇的重要考驗。其實政治課上的好多道理都可以結合身邊小事加以理解。因此,教師可以采取情境教學法,選取一些發生在學生周圍的,且他們關注的文化或政治現象,作為課堂討論的內容,讓他們自主探究,提煉觀點,同時教師進行針對性指導和評價。如事件中的打砸行為,其中心焦點是愛國主義,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說明該行為的可行性,讓學生在探究討論中得出結論,從而加強對愛國主義的理解。
3.結語
維護社會系統和諧的政治體制改革特性
政治體制改革以自身結構要素和功能要素與現實環境存在矛盾和沖突為基礎,政治體制為適應外界環境變化而對內部結構和功能進行調整。從政治體制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分析,政治體制改革表現為內部調整和外部適應。一方面,政治體制內部調整“是一個不間斷的政治產品的再生產與輸出過程,它需要不停歇地從社會環境中提取物質、能量與信息資源,并通過一系列的政治加工過程,形成“政治產品”,如一定的決策、政策乃至法律制度、規則,再輸出給社會,對不同社會階層和群體進行政治產品再分配,形成社會各環節對政治產品的消費過程,并在消費過程中不斷產生信息回饋,促使政策法度的進一步完善,從而達到政治體系與社會環境間的物質流、能量流與信息流的溝通與交換。”[5](P153)另一方面,政治體制的外部適應以社會環境變化的現實需要為基點,是對社會現實需求的積極回應,“其價值取向就是確立和發展一種能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理想制度。”[6](P431)實質上,政治體制改革是政治體制根據社會環境的變化優化自身的過程,主要通過調整政治體制結構、轉變政治體制功能,以此達到與社會環境的適應,這個過程也可以稱之為反饋調節。政治體制的組織和人員作為行為主體,主動地調節政治體制結構、功能和運行狀態,以此適應變化了的社會環境。為了適應社會系統環境而采取的政治體制改革具有適應性、開放性、非同步性和創新性的基本特性。
1.開放性。政治體制與社會系統的融洽關系取決于政治體制的開放程度。政治體制的開放性指政治體制與社會環境各個要素在能量、物質、信息的輸入與輸出過程中保持著一種平衡。政治體制與外界環境的平衡處于長期的循環狀態,即政治體制從外界環境中吸入物質、能量和信息,經過加工,輸出環境所需要的物質、能量和信息。開放的政治體制與封閉的政治體制間的區別在于,開放的政治體制能及時汲取變化著的社會環境中的能量、物質和信息,并將其轉化為政策和行為,而封閉的政治體制對環境的變化信息的接收是遲緩的,不能對環境的要求及時做出反應,難以滿足社會變化的需求。政治體制如王滬寧所論述的行政系統一樣:“既應當是一個充分開放的系統,也應當是一個能夠有效地維持自己的基本特性和功能的組織?!盵7](P59)
2.適應性。政治體制時刻面臨著經濟、政治、文化等環境向它提出需求,承受著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適應性就是政治體制的設置和運行要與社會的建設和發展相適應,滿足社會環境變化的需求,體現歷史發展的合理性?!敖M織和程序的適應性越強,其制度化程度就越高;反之,適應性越差,越刻板,其制度化程度就越低。適應性就是后天獲得的組織性;概而言之,就是適應環境挑戰的能力和存活能力。環境提出的挑戰越多,年代越久,適應力也就越強?!盵8](P11)社會環境要素直接作用于政治體制,政治體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決定著兩者的和諧程度。政治體制的環境因素對政治體制的影響力不是等同的,經濟因素在其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是社會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影響也不容忽視。政治體制要達到和諧狀態,必須保持與社會各方面環境的適應,在不斷的變化和調適中尋找與外部環境的平衡點。
3.非同步性。影響政治體制的社會環境是多樣而復雜的,但是在特定的時期,有些環境因素對政治體制影響較大,而有些環境因素對政治體制的影響較小。依據雷格斯的觀點,生態環境中的因素,根據影響因素與生態系統的密切關系可以分為無感覺因素和敏感因素兩種。我們也可以把影響政治體制的環境因素分為無感覺因素和敏感因素兩種。無感覺因素,就是與政治體制無多大關系的因素;而敏感因素,則是與政治體制發生直接作用的環境因素。當無感覺因素作用于政治體制時,政治體制發展變化的可能性不大,而敏感性因素作用于政治體制時,政治體制的變化會較大。根據政治體制與社會環境的緊密程度不同,體制結構和功能調整的先后、主次不同。由于政治體制對社會環境變化的敏感程度不同,其內部結構要素和功能要素的調整在時間和空間表現出非同步性,這說明政治體制越能夠真正了解環境的需求,也就越能夠做出及時而恰當的改革。
4.創新性。政治體制改革不是用一種新制度代替舊制度,而是對現行政治機構、政治制度、政治關系的完善和發展,是“以當代的固有體系為張本而加上一些大家所樂于接受并易于實施的改變”。[9](P177)面對變化的社會系統環境,政治體制仍然要補充、轉變自身的結構和功能,政治體制改革實質上是政治體制的創新過程。社會系統環境的變遷是不斷進行著的,政治體制為了適應這種外在環境的變遷,需要在內部發生變革,因而結構的分化、功能的轉化等現象便不斷發生,這實質上是政治體制的內部發展。政治體制的內部發展其實就是打破內部固有平衡與和諧,追求新的平衡與和諧,是社會創新的表現。
適應社會系統變化需求的政治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
維護社會系統各要素的和諧關系,要求政治體制在面對經濟結構、社會結構、文化結構的變化所帶來的限制和影響因素時,要適時調整組織機構和制度內容以及適時協調部門和人員間的政治關系,以此促進政治要素與其他社會要素的和諧。目前,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還未能完全滿足社會系統環境變化的需求,主要是政治體制的結構沒有根據外界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影響了其功能的發揮。不同歷史時期社會生態環境的差異決定著政治體制在不同時期建設的側重點和具體內容會有所不同,根據我國社會系統變化的現實狀況,需要重點改革民主管理體制、政府管理體制、權力監督體制等方面內容。
1.優化民主管理體制。目前,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漸走向了成熟,傳統的高度集權的政治管理體制已經不能適應市場化經濟發展的需要,加強民主政治管理體制的建設成為了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市場經濟在保障公民權利的同時要求公民盡義務,而公民在盡義務的同時,也應具有知情權、參與權和享受公共服務的權利。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就是要讓公民廣泛地參與社會事務的管理,發展民主政治管理體制、擴大公民政治參與成為了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忽視人民的參與熱情和需求,缺少相應的參與制度保障,利益群體會產生政治挫折感和遠離社會和政治的想法,那么,國家的建設將會失去強有力的群眾支撐,構建和諧社會也就失去了合法性。公民廣泛地政治參與需要通過完善政治參與機制、利益表達機制、政治溝通機制等民主政治管理體制實現。
期待學生寫出高質量的小論文,教師和學生單純著眼于“落筆”階段是不夠的。小論文的撰寫,應該以課程標準為統領,系統地貫穿于日常教學的方方面面中,否則,突擊布置小論文作業,學生是無所適從的,也很難一下子寫出高質量的文章。以下以課程標準為指導,我結合幾年來在指導學生撰寫小論文的實踐,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時政教育與教材內容相結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潛能。高中生普遍對課堂所提到的時事政治感興趣,課程標準也指出,課堂教學要與“與時事政策教育相互補充”,現在教材的內容都很重視生活化,堅持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時事政策教學和實例教學,因而教師選擇教學內容要突出時政性,培養學生關注時政的態度,提高學生分析時政的能力。學生投身于時政學習,往往熱情高漲,感到政治課的原理離他們并不遙遠,從而增強了寫小論文的信心。如果平時在課堂上教師不注意引入時政案例,學生因知識面過窄,缺乏社會生活的積累,寫小論文時就會手足無措,或者出于交差了事,或者難以寫好。課堂與時政教育相互補充,一方面為將來小論文積累素材,另一方面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二、在閱讀評論中增強學生寫作信心:時政評論與常規教學相結合
經過上一環節后,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時政的關注有了進一步的增強,愿意就熱點問題口頭談談自己的看法,但若訴諸文字,他們則會普遍對如何撰寫政治小論文感到陌生,甚至有畏難情緒。這時,有必要指導他們閱讀含有政治小論文元素的文章資源。正如課程標準指出的那樣,“涉及經濟、政治、文化、哲學等各類社會科學,以及時事政治等方面的報刊、書籍、圖片、錄音、錄像、影視作品等,也是思想政治課程的重要資源”。
“課程資源不會自動進入教學領域,需要能動地去尋找、認識、選擇和運用”。教師平常應注意收集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生動有趣、短小精悍的時政評論,在全班面前介紹,指出其中的作者觀點、論證方式、文章結構、語言特色等,讓學生熟悉別人的文章是怎樣寫出來的,可取之處在哪里,值得商榷的地方在哪里,并且張貼出來讓感興趣的學生閱讀。這樣,既能揭開像時政類評論等政治論文的神秘面紗,消除學生對小論文的陌生感,又能拓展學生閱讀的視野。推薦學生閱讀評論,向他們傳遞出這樣一個信號,政治小論文的寫作并不是高深莫測、可望而不可及的難事,只要你留心觀察、開動腦筋、勇于嘗試,就能寫出獨具特色的政治小論文。
三、在綜合探究中提煉學生樸素觀點:社會現實與課本理論相結合
陶行知先生曾經表示,“我們要極力地鍛煉學生,使他們得到觀察、知疑、假設、實證、推想、會通、分析――種種能力和態度,去探求真理的源泉”。課程標準指出,“本課程要引領學生在認識社會、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實踐活動中,感受經濟、政治、文化各個領域應用知識的價值和理性思考的意義”。如今的高中課堂,都開設有綜合探究課,課題組成員分工合作,各施所長,或形成課件,或形成提綱,或形成手抄報等。在這里學生運用所學認識社會現象、適應社會規范、融入社會圈子,探索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學習潛能得到了很大的發揮。教師應關注學生提到的初步觀點,引導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將點點滴滴記錄下來,及時給予分析、評價,在師生、生生間的互動中碰撞出思維火花,使其在將來的政治小論文寫作中得到進一步的明晰和成熟。
四、在論文寫作中規范學生嚴謹撰寫:學生主動與教師主導相結合
關鍵字:“四位一體” 教育教學管理
一、建立思想政治品德課“四位一體”的教育教學管理體制
“四位一體”教育教學的具體做法是:
一制定思想政治品德課“四位一體”教育教學計劃。在開學初,學校德育領導小組召開政教主任、班主任、團總支書記少先隊輔導員、政治思品教師聯席會議,根據思想政治思品課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思想政治品德課的內容,針對學生的思想實際和學校本學期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中心,制定“四位一體”的教育教學計劃。計劃包括:本學期德育工作的重點和中心;思想政治品德課哪些內容作為本學期德育工作的主要內容;思想政治品德課怎樣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地進行教學,向學生提出哪些行為要求;政治思品課教師、班主任、共青團少先隊組織,共同開展哪些教育活動,內容、形式、目的是什么,誰牽頭組織等。
二根據計劃安排,各教育渠道做到目的統一、內容統一、行動統一。
三學校德育領導小組負責監督“四位一體”教育教學計劃的實施,協調各方面的關系,共同搞好學校德育工作。
建立“四位一體”教育教學管理體制,有利于發揮思想政治思品課在學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有利于學校整個德育工作的開展。
二、建立思想政治品德課的課堂教學與課外教育活動相結合的教學結構
形式思想政治品德課的課堂教學與課外教育活動相結合的教學結構形式,是把思想政治品德課的課堂教學與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社會調查、參觀訪問、學生撰寫小論文、專題講演會、英模報告會等教育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地對學生進行“知行統一”教育的教學結構形式。
一思想政治品德課的課堂教學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原則,做到既教書又育人。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是思想政治品德課教學的基本原則,也是思想政治品德課的內在要求。一方面,教師必須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下功夫,恰當運用實際材料講清理論基礎知識,使學生懂理論,掌握基本觀點。另一方面,教師必須逐步培養學生學會運用的立場觀點、方法去分析實際問題,使學生運用所學理論指導自己的言行,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覺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組織學生搞好社會調查,參加社會實踐。教師組織學生到社會做調查,是培養學生觀察和分析能力,培養學生參加社會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思想政治課授課之前或授課之后,師生堅持向社會做調查,了解社會生活實際。把調查上來的材料運用于課堂,進行理論聯系實際教學,這樣做有利于教師講清知識理論,學生弄懂理論知識,同時培養學生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及參加社會實踐的能力。
三組織學生撰寫政治小論文,定期召開小論文宣讀會。學生撰寫政治小論文,是貫徹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原則,促進學生知識、能力、覺悟三統一的重要一環。學生撰寫政治小論文和宣讀小論文的過程,就是學生運用思想政治課學到的理論、觀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梢?,教師組織學生撰寫小論文,定期宣讀小論文,是提高學生觀察和分析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
四上好思想政治品德活動課。思想政治活動課是和政治課有聯系的,但又是不同于思想政治課的一種教育活動形式,它是圍繞思想政治課的有關內容或在思想政治課的理論、觀點指導下開展的教育活動。充分發揮思想政治課在學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必須在搞好課堂教學的同時,適當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富有教育性的活動,如主題班會、講演會、知行統一匯報會、小論文宣讀會、知識競賽等活動。
三、建立思想政治品德課“四位一體”的知行統一體綜合評定制度
對思想政治品德課進行整體改革,充分發揮其在學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僅要在教材內容、教學管理體制、課堂教學結構、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而且,必須在考試方法上進行改革,打破單一筆試、一張考卷定成績的考試制度。思想政治品德課“四位一體”的知行統一綜合評定制度,是思想政治品德課教師、班主任、政教處和共青團少先隊干部組成“四位一體”的評委會,把學生知識理論學習情況和行為表現情況綜合起來,評定學生政治課思品課的學習成績的制度,它包括理論知識考試評定和行為表現考核評定。
一理論知識考試評定:把每個學生期中、期末兩次考試分數平均作為一學期政治科、思品科的理論知識成績,然后根據這個成績做定性評價,90分以上為優,70分—89分為良,60分—69分為及格,59分以下為不及格。
【關鍵詞】政論文 翻譯策略
政論文是從政治角度闡述和評論當前重大事件和社會問題的議論文,形式多樣,范圍廣闊,具有一定的政治傾向。凡是對時政問題進行議論說理的文章,都可以屬于政論文的范疇。
一、政論文的特點
政論文講求確切,嚴謹,富有鼓動性;詞語多具宏觀性;繁使用政治術語;句型單一、連接成分少、句與句之間無明確的邏輯關系。而英語則在句式銜接上多“形合”,常用各種形式手段連接詞、短語、分句或從句將句子銜接起來,注重顯性銜接,把句子形式和結構完整放在突出位置,并且盡量避免重復。
二、具體翻譯策略
中文政治文獻翻譯要高度忠實,但為了達到對外宣傳的目的,中國政論文的英譯本總體詞匯特征應接近于本族語中同體裁的文本特征,被目的語者接受。
1.籠統詞匯具體化?!墩ぷ鲌蟾妗分杏胁簧僭~意模糊的“宏觀性”詞匯和詞組高頻出現,用以表明某事物的特征或狀態等,但英語詞匯比較嚴謹、具體,因此翻譯時,根據不同的上下文和文體風格選擇用詞,說到實處。如: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We will acceler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oing global” strategy.“走出去”戰略實質就是走向全球,翻譯成going global符合其實質相。又如:我們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而是持續推動結構性改革。Rather than adopting strong stimulus policies that would have an economy-wide impact, we continued to move forward with structural reform.報告中并未直譯”大水漫灌”,而是著重于它對于經濟的影響譯為an economy-wide impact
2.詞義抽象化。詞義抽象化是把原文中某些意義比較具體和形象的詞在譯文中引申為一般的詞。譯者應把所有意象與譯文有機結合,幫助讀者了解中國特殊的政治文化內涵,來提高譯文的可讀性。如:服務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占據“半壁江山”。The service sector as a proportion of GDP rose to 50.5%,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half for the first time.“半壁江山”本是中文的四字成語,報告翻譯中確并未將其翻譯得具有文學色彩,只是根據全文譯為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half。我國經濟就一定能夠浴火重生、再創輝煌。we can, without question, reinvigorate the economy and ensure its dynamic growth.這里浴火重生、再創輝煌也是根據上下文的語境,將其理解為振興經濟、保證經濟的蓬勃發展。
3.解釋翻譯策略?!墩ぷ鲌蟾妗分蓄l繁使用政治術語。簡單來說,就是“職業行話”。一般而言,行話只有“圈內人”懂得,對于外國讀者來說就晦澀難懂。英國翻譯學家紐馬克(Peter Newmark)提出的解釋翻譯策略對于政府報告中某些特定術語的翻譯頗為重要。它準確地再現出某些術語的內涵,能夠很好地解決漢語政論文英譯中的某些術語空白。例如,政府報告中“三嚴三實”譯為Three Stricts and Three Honests。三嚴三實其內容包括“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僅僅翻譯成Three Stricts and Three Honests,外國讀者很難理解,若是加以解釋譯成be strict in cultivating one’s moral character,preventing abuse of power and disciplining oneself;be steady in planning matters,starting undertakings and conducting oneself則更具體。又如報告中出現的“五位一體”,包括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文中解釋性的譯為the overall plan for promoting all-round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social, and ecological progress而不是five-in-one。
三、結語
政論文涉及到黨和國家事業的方方面面,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中國特色。在其英譯中,靈活地運用各種翻譯方法,既能合理準確地表達出帶有中國特色的政論文所含有的文化信息,又能全面考慮到目的語的表達方式以及目的語讀者的思維模式,更好地促進中外交流,推動中國國際政治地位的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李秋榮.李新新.中國特色用語在政論文中的英譯策略探析――以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為例[J].海外英語,2016.
[2]李曉君.淺談政論文體的特點及翻譯策略――以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的翻譯為例[J].China’s,2011.
[3]楊敏.《政府工作報告》的翻譯研究[D].山東大學,2012.
[4]張克燕.淺析政論文英譯的問題及策略――以《2011年政府報告》為例[D].蘇州大學,2012.
作者介:
陳娜(1991-),女,漢族,湖北咸寧人,碩士,研究方向:翻譯。
一、在激發興趣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
達爾文小時候曾是一個平庸的孩子,因為他對大自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成了著名的生物學家;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成功的起點是他對電腦網絡的癡迷;等等。可見,興趣是創造的動力,成功的先導。興趣是創新的啟動器,也是創新能力發展的必要條件,興趣會促使你產生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會吸引你身心愉快地投入創新活動,主動積極地追求、探索、想象和創造。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我們不妨創設情境教學,或者巧設疑問,在政治課教學中,教師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用興趣來吸引學生思考、探索、創造,就要勤于積累各方面的素材,巧于設計問題、情境,善于駕馭語言技巧,將引人入勝的寓言、幽默的故事、生動活潑的奇聞趣事、漫畫、圖片等通過電化教學手段融入教學過程,讓學生每節課都有新鮮感受,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就有可能帶著愉快、高漲的情緒克服一切困難,執著地探求。要鼓勵學生表現與眾不同的創見,提倡個性化發展,對學生提出的不合理問題應采取寬容的態度,這種教學民主的思想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個性。在這方面,教師要善動腦,肯動腦,做課堂教學改革的有心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課堂教學,進而改變學生對政治課不感興趣的狀況。學生愛學了,課堂活躍了,師生融洽了,成績也就提高了??梢?,只要教師充分運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去啟發誘導,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一定能使學生愛學習,促使學生產生創造意識。
二、在巧妙設疑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學實質上就是設疑、質疑、解疑的過程,教師在課堂上巧妙地提出問題,有了疑問,學生就會積極思考,這時教師就要承擔授業、解惑的責任了。先讓學生感到“山重水復疑無路”,通過引導,激勵學生去尋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解決辦法,在學生得到成功喜悅的同時,創造性思維能力也會得到發展。要鼓勵學生質疑,向教師提問題。學問,學問,有學才問,有問必學,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而不是單純地、被動地思考教師提出的各種問題。教師質疑和學生提問,不僅使學生參與教學過程,而且會增強教學效果。在政治課教學中,教師要結合社會實際和學生自身的認識情況,通過質疑來讓學生思考問題,允許和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恰恰是這些問題反映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解決好這些問題正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最佳教育點。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要尊重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調整講課程序,引導學生在解決自身問題的同時,把握好教材的內容。
三、興趣活動與小論文比賽是最好的老師
在學生中組織興趣活動與小論文比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課堂教學中學生主動性不足的缺陷。如“法律問題研究小組”“人生問題研究小組”“道德問題研究小組”等。興趣活動小組可以是長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小論文比賽是就大家所關心的某個社會熱點問題開展的論文比賽。論文比賽要有計劃、有安排,包括比賽次數、比賽內容、比賽形式等都應納入教師的教學工作計劃。教師對學生的論文比賽要給予必要的指導,包括課題選擇和設計的方法、資料收集的方法、資料整理和研究的方法、論文撰寫與修改的方法等方面都要給學生必要的指導和幫助。興趣活動和小論文比賽的作用:一是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和學習思想政治課的積極性,加深學生對政治課教學內容的理解,將所學的內容運用于實際生活;二是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分析認識社會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受到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三是能夠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增進同學間和師生間的團結和友誼。興趣活動和論文比賽的組織應簡單易行。
四、聯系實際,重視實踐
目前很多學生認為學習思想政治課沒有用,學習是為了應付考試,為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學習的目的性、重要性教育,授課時要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學用結合的原則,向學生闡述與思想政治內容有關的當前國際國內熱點問題,引進黨的方針政策;引進我國改革開放中出現的新材料、新觀點、新問題;引進社會生活中的奇聞軼事,不斷擴大學生的視野,用新知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例如講授“祖國統一”時,我為學生補充介紹勢力分裂祖國的一系列活動,以及我國《國家法》制定的時事材料,引導學生分析活動的本質。實踐是認識的第一源泉,新課程強調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注重學生情感體驗和道德實踐活動,這將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如在講“合作、競爭”時,我組織學生做“綁腿雙人跑”的游戲,學生通過體驗、比較、思考、感悟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又如教學“文明交往禮為先”時,讓學生以小品表演的形式,模擬星期日同學來我家做客的情景,學生在觀察小品的同時,思考這兩位表演者用了哪些禮貌用語,在觀察、思考、反思中懂得了在交往中要語言文明、態度親和、舉止端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