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07:1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環境保護專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項目來源:塔里木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項目(TDGJ1502)
【分類號】G631
目前,在我國農業植物保護領域中,不規范使用農藥的現象非常普遍。例如:濫用和亂用農藥、盲目混藥、用假藥、加重用藥等[1-4]。培養農民規范、安全用藥,對提高農民的安全用藥意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農藥安全使用意識是人們在生產實踐中使用農藥時通過一系列心理活動過程而形成的安全用藥認知和行為傾向,在人的頭腦中形成一種高度習性[5]。由于大多數植物保護專業學生進入社會后,不管從事農藥銷售行業還是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等,都將是農民安全用藥的直接引導者,因而提高植保專業學生安全用藥意識意義重大。植物化學保護是植物保護專業三大專業主干課程之一,若能將環保意識教育有機融匯于農藥理論與實踐教學中,并通過典型案例教學、大田實地演練等教學手段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科學用藥技術和安全意識,從而有利于學生走上社會后手把手指導農民,攜手推進綠色環保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引導學生樹立合理用藥綠色發展理念
客觀全面地了解農藥優點和缺點是安全用藥意識培養的前提,引導學生樹立合理用藥綠色發展理念是培養安全用藥意識的基石。
1、教育學生認清農藥在植物保護技術中的作用:化學防治的優點是見效快、防治效果高、比較穩定,效益高,特別是當害蟲猖撅時, 一般只有化學防治才能解決問題, 或者要先用化學防治, 快速降低種群數量,保證其它方法(如生物防治)的有效應用。例如當棉蚜大爆發時, 一般只有先用化學防治壓低蟲口密度, 然后再依靠自然天敵等使棉蚜得到長期控制。農田有害生物治理要達到長治久安的目的,主要靠農業生態環境調控和生物天敵制約,化學防治只是起到預防和應急作用,不能從源頭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無論是通過課堂教學、生產實習,還是課題研究,務必使學生能夠清楚地認識農藥在植物有害生物綜合防治中扮演的角色,是深刻理解植保方針內涵的首要任務。
2、引導學生養成時刻衡量農藥利弊的習慣:農藥通過消滅有害生物,從而促進農作物的生長和產量,但農藥噴灑后大部分落入農田土壤中或漂移落至施藥區以外的土壤或水域中,造成環境污染。課堂中要反復例證農藥殘留對環境、生態及我們人類影響,特別是在植物化學保護課程教學中緒論和農藥歸趨的章節,采取討論和圖解的方法,引導學生明確農藥的環境行為,深刻領悟農藥殘留的潛在威脅,以此敦促敦促學生養成用藥前須考慮農藥利弊的習慣,并引導學生加強學習衡量農藥利弊的方法與藥害預防措施。
3、鼓勵學生選擇綠色農藥、樹立綠色防控的理念:由于傳統農藥給環境和人類的健康造成了重大的影響,已不適應環境的發展要求,因此,對人類健康安全、對環境友好、超低用量、高選擇性,以及通過綠色工藝流程生產出來的綠色農藥必是未來農藥發展的主要方向。目前,我國生物農藥市場銷量已達農藥總量的20%,而要在近十年達到60%的市場占有率仍需快速發展。為鼓勵生物農藥的快速發展,農業部和石化局均對生產農藥的發展出臺了相應的支持政策,化學農藥殘留物受到嚴格監控,一些地方政府還對生物農藥使用者予以高達價格50%的補貼政策。就技術層面而言,業界關注植物體農藥開發,充分利用轉基因技術培育的抗蟲作物、抗除草劑作物,通過開發抗蟲抗病的轉基因作物來實現少用農藥,甚至不用農藥的目的,從而減少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因此在植物保護課程教學的課后作業中可以經常圍繞“綠色農藥發展”布置小論文或作業,激勵學生了解當前農藥政策與農藥應用的前沿知識。
二、培養學生植保實踐專業技能
安全用藥不僅體現在思想上,更需要自身的專業實踐技能作支撐,只有培養好學生扎實的植保實踐技能,才有能力在行動中落實安全用藥。
1、結合社會形勢及學生心理變化選擇安全用藥教學方式
根據學校的總體方略,切合實際制定一套完整且貫穿始終的培養方案。對于植物保護專業的學生,從入學教育起便由專業教師在相關知識上進行教育和引導,灌輸和諧植保和綠色環保理念,讓學生充分認識所學專業的挑戰性和發展觀,為進一步學習農藥和綜合防治有機相容打下基礎[6]。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1)教學中講解實際案例,突顯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授課期間授課教師主動提出植保生產實例,并加以討論、分析和總結。加大平時成績的考評比例,鼓勵學生提出自己遇到的感興趣的植保專業相關問題,激勵學生與專業老師積極互動,培養學生進行實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2)重視學生的科學研究,突出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教師在“綠色植?!毖芯糠较蛏险_引導學生,鼓勵學生申請大學生創新項目、校企聯合項目等,通過項目運行,給予學生更多的前沿知識的指導和自我發展空間,突出創新思維能力與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3)校企聯合培養,引進全新企業培養管理模式,進行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在植保學生生產大實習時,與企業簽訂相關的培養協議,校外實踐讓學生以企業員工的身份進入企業,步入社會,短期鍛煉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實踐工作能力。制定長效監督檢查機制,學校定期以抽查的形式考核學生所掌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表現能力。
2、將學生植保實踐技能培養貫穿于教學的每一個環節
(1)理論教學時時滲透實踐例證,讓學生預演實踐:由于植物化學保護課程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主干課程之一,所以內容與生產密切關聯,如何培養學生理論知識實踐化至關重要。每節課留10分鐘時間進行實例討論,教師搜集與本節課程內容相關的生產實例,拋出問題,讓大家討論并發表意見,最后由教師總結。每章內容結束后抽出一節課時間,隨機抽查學生講解本章的核心內容,敦促每位W生及時總結。課余鼓勵學生咨詢自己身邊發生的植保生產問題,教師應及時分析并給出合理解決方案,激勵學生養成善于關注身邊發生的植保問題的習慣。
(2)試驗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能動性:實驗課教師要不斷地啟發學生,讓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變為“主動追求”者,大力提倡學生采用新技術新方法進行實驗操作。在驗教學中,積極踐行“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模式,由3~5名學生組成一個小組,選出小組長,讓每個小組獨立承擔相同課題下的不同藥劑和不同供試生物的實驗任務。在保證實驗基本原理不變的情況下,充分發揮每個小組長的作用,激發各個小組學生們的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當學生們遇到困難時,實驗教師應及時講解實驗原理,引導他們采用正確的方法開展實驗。在實驗進行中,實驗教師應積極地加入到學生們的討論中去,讓學生感同身受,切實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他們的安全用藥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
三、激勵學生樹立用藥環保擔當意識
環境是人類生存的條件,也是人類發展的根基,安全使用農藥,保護我們人類生存環境是一種社會責任,因此,激發植保學生安全用藥的環保責任擔當意識尤為重要。
1、鼓勵學生樹立環保監督擔當意識:針對已經出現的農藥殘毒問題,各級農藥相關部門及個人要牢固樹立責任意識,敢于擔當,要進一步健全農藥管理機制,規范安全用藥操作方法,鼓勵學生要站在公正的立場上對農藥企業的環境行為進行監督,迫使所在農藥企業嚴格遵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重視環境污染問題,強化從源頭防治污染和保護生態的意識;改變農民“自留地不用藥,生產地狠用藥”的錯誤小民思想。
2、培養學生環境保護的法治意識:建議學生觀看共享到班級QQ群里環境保護方面的影片,并在QQ中寫出自己的觀后感。了解“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模式弊端[7],從而提高學生對環境污染的重視程度和社會責任擔當意識。
3、培養學生的環保責任及自身擔當能力:開展創新試驗的研究,也是對學生進行環保責任教育的有效途徑。教師可結合本地情況,每年有計劃的組織學生申報環保方面的大學生創新研究課題,激勵學生查閱大量的農藥環境行為和治理相關資料,幫助學生掌握用藥環保行為。敦促學生在藥效試驗期間,從自身做起,穿好防護服,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制劑并進行精準化施藥,努力提高環保責任自身擔當能力,做環境友好型公民[8]。
四、結語
在當前社會急需環保意識強的應用型人才的背景下, 《植物化學保護學》在理論教學中,通過督促學生認清化學防治在綜合防治中的作用和位置,注重培養學生對綠色農藥的選擇慣性,引導學生樹立合理用藥綠色發展理念;在實踐教學中,通過培養學生植保實踐技能,提高學生安全用藥的能力,并敦促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關注環境保護相關的新聞報道,培養學生的環保監督意識、環保法治意識及環保責任擔當意識,使學生進入社會后盡大限度地貢獻自己力量。
參考文獻
[1]Dasgupts S,Meisner C, Huq M.Apinch or a pint? Evidence of pesticide overuse in Bangladesh[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aomics,2007,58(1):91-104.
[2]陳琦.陜西省蘋果種植戶安全用藥行為影響因素分析[D]. 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
[3]魏欣,李世平.蔬菜種植戶農藥使用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 統計與決策, 2002,(24):116-118.
[4]羅巒,周俊杰.農戶安全施藥行為選擇及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安仁縣600戶水稻種植戶的調查[J]. 中國農學通報,2014,30(17):145-150.
[5]楚穎慧,張瑞紅.大學生環保意識培養機制綜述[J].鴨綠江,2014,(05):283.
[關鍵詞]:環境科學專業 應用型人才 教學模式環境科學是一門集理論、實踐于一體的學科,具有鮮明的實踐特點。目前國內環境科學專業的學生就業狀況不容樂觀,一方面,這與環境保護在我國現實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有關;另一方面,也與高校的環境教育專業設置、學科分布不合理有關。目前,本科院校環境科學人才培養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問題:(1)教學上重理論輕實踐,辦學定位不準;(2)實踐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3)缺乏實踐能力強的教師隊伍。
青海大學是國家“211”大學,多年來按學?!傲⒆愀咴?,服務西部,面向全國,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人才”的辦學宗旨,堅持為中西部地區經濟建設服務培養應用型人才,但在教學體系和實踐模式方面仍面臨著前述問題。本文對青海大學環境科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模式進行了研究與實踐,為在高原建立應用型本科院校環境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為高原生態環境的改善和建設及可持續發展所需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保證。
一、應用型人才培養總規劃
在學校“立足高原,服務西部,面向全國,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人才”的辦學指導思想下,生態環境工程學院確定了環境科學專業學生培養的總體思路,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級應用型生態修復與污染治理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以公共基礎、學科平臺課、專業基礎和專業方向四大平臺課程體系為基礎,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其中,公共基礎、學科平臺課、和專業基礎課程本著“必需、夠用”的原則設置,在專業方向課程與實踐設置中,突出環境監測與評價、環境管理與規劃兩個主干方向,以理論結合實踐,強化綜合性大實驗和實習,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
在新課程體系的構建中,體現了“兩個構建”,一是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根據培養應用型環境專業本科人才目標的要求,精細設計,整合實驗課程,以夠用、管用、會用為原則,精簡課程門數,突出核心課程,實現實驗課程體系的整體優化,構建了全新的平臺+模塊實驗課程體系,即在保留原有的課程實驗的基礎上,新增加了模塊的綜合性大實驗如《環境監測與污染處理綜合性大實驗》《環境生態與毒理學綜合性大實驗》等,確保實現培養應用型環境保護專門人才的目標;二是突破傳統安排,創立全新的“5+ 1+ 1+ 1”模式傳統的環境科學專業的培養計劃,即前5個學期在校內以理論學習為主,第6學期在校外進行生產實習、頂崗跟班等實際訓練,第7學期則在校內安排綜合性大實驗, 第8學期進行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強化了應用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搭建了“兩個改革”
如在《環境監測》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剖析教學內容、突出地方特色、突出自身教授特點、挖掘課程內容”“集體備課”“教案內容修改整理”及“科研與教學結合”等方法進一步改進教學理念和設計,同時掌握了課堂教學效果,活躍了氣氛并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思考的狀態?!董h境監測》課件制作中結合例證、圖片、視頻鏈接等,緊密結合西寧市環境狀況,使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對西寧市水體、大氣、噪聲、土壤污染狀況有了充分的認識;在《普通生態學》的課堂教學中采用啟發式和參與式的教學模式。首先教師在制作課程教學課件時從課件內容、影音資料、拓展知識、精品課鏈接、生態熱點、生態趣聞六個方面進行建設,根據教材內容和課程內容,完善每章節授課內容的多媒體課件。并配合講授、提問、討論、辯論、座談、觀看錄像、布置作業等活動來改善教學手段,達到讓學生系統、深入地理解生態學的基本知識,取得明顯效果。
在改革教學方法的同時,優化實驗教學的方法。傳統的實驗教學屬于“保姆式”教學方式,學生對教師依賴程度高,缺乏獨立性,學生的自主動手能力訓練不足。新優化的實驗教學方法采用的是開放式和自主式結合的方式,即在實驗課開始之前,教師先和學生一起預習實驗內容,一起探討實驗中的有關事項,教師只需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自行進行操作,教師再針對學生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講解、糾正錯誤,最后再完整地重新操作整個實驗。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容易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增強學生的理性認識。
四、結語
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對高等學校教育發展提出的歷史性要求。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面向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應用能力的高素質創新人才,是教育為青海“生態立省”及“青海湖”“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任務,也是標本兼治、提高畢業生就業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課程體系、實驗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建設、調整和改革,基本構筑了一個比較穩定的環境科學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模式,但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環境科學專業教學體系仍需進一步改革、完善,逐步趨于完善。
參考文獻:
[1]易秀.環境科學專業教學體系改革及發展模式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3.
[2]呂華.環境科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廣東化工,2013,40(22):152.
資源環境審計涉及范圍較廣,應當涵蓋對資源環境保護資金籌集、管理、使用情況的財務審計,對有關組織的業務活動是否符合資源環境法律法規要求進行的合規性審計,對有關組織的資源環境管理責任及其工作成果進行的績效審計。由于其綜合性強,覆蓋面廣,依據的法規類型多,國家尚未制定相應的資源環境審計工作標準、內容、方法、準則等,以國家審計機關為主體,獨立客觀地對與資源環境保護有關的一切活動進行審計監督、鑒證、評價的工作正處于不斷探索的階段,在基層開展資源環境審計更是一個全新的課題。論文百事通因此,近幾年來基層審計機關開展的資源環境審計項目仍普遍停留在傳統財務收支審計的層面,審計對象和審計內容較為單一,且實踐過程中面臨諸多的困難。
(一)缺乏法律法規支持,審計依據不完善。目前,現行的審計法規、審計準則和資源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僅賦予審計機關環保資金審計的職責,未明確開展全面的、廣義的資源環境審計應有的地位、權力及審計范圍,使得以國家審計機關為主體開展資源環境審計的法律依據不充分,容易造成審計機關與資源、環保等部門在執法方面的職責交叉重疊、混淆不清。
(二)缺乏操作性強的程序、辦法、評價標準,審計預期效果不理想。資源環境審計由于缺乏一套層次清晰、統一完善、操作性強的程序、辦法、評價標準,少數基層審計機關雖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實踐,但由于各地資源環境狀況存在較大差異,難以達到審計操作過程中相互借鑒、共同享有、共同提高的目的。資源環境審計存在片面性、局限性,審計程序不規范,審計質量不高,對環境效益進行評價時難度大,影響了資源環境審計預期效果的實現。
(三)資源環境審計涉及范圍廣、技術性強,專業資源環境審計人才匱乏。資源環境審計涉及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社會學、統計學、工程學等多方面知識,審計手段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賬目審計,還擴展到運用自然科學技術,比常規審計具有更高的科學技術含量。進行環境審計的人員不僅要具備財務、審計知識,還要具備一定的資源、環境、統計、工程等方面的知識,專業勝任能力和培訓等方面的要求比常規審計更高、更嚴格,基層目前還缺乏一支由復合型專業人員組成的資源環境審計隊伍,資源環境審計的難度和廣度對現有的審計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挑戰。
(四)重要性與審計技能不協調,資源環境審計潛在風險因素較大。資源環境審計對推動政治文明、生態良好、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目前基層審計人員素質普遍偏低、審計技能單一,不能滿足資源環境審計的需求,使得資源環境審計從開始實踐起,就伴隨著一定風險,尤其在檢查、控制環節潛存著較大的風險因素,如不加大專業培訓,缺乏充分準備就實施審計,項目本身產生的固有風險也要明顯高于財政財務收支審計、績效審計的風險。
二、基層審計機關開展資源環境審計工作的途徑和方式
面對機遇和挑戰,基層審計機關應克服畏難情緒,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從簡到繁,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式,及時總結經驗,逐步建立作業規范,開辟適合當地實際的資源環境審計工作新局面。
(一)以環保資金財務收支審計為基礎,拓展資源環境審計的工作思路。基層審計機關在財務收支審計方面具有傳統優勢,應以此為基礎,在圍繞當地資源環保工作重點,開展環境保護專項資金財務收支審計工作時,拓展審計的工作思路,除了主要對資源環保資金預算安排的合理性以及資源環保資金征收、分配、管理方面的真實、合法、有效性進行審計外,樹立對資源環境保護程序和政策措施審計的理念,更加注重經營管理和資源環境管理,增加對資源環保機構設置的健全性、職能的可靠合理性,資源環保建設項目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可行性,資源環保預防措施實施情況等方面的審計內容,嘗試對資源環境保護資金使用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進行評價,對潛在的資源環境風險進行評估,逐步從傳統的賬目審計中跳出來,多運用自然科學方法與手段,縮小與廣義的資源環境審計的目標之間的差距。
(二)以節能減排專項審計為重點,探索資源環境審計的工作方法。節能減排環境工作是國家“十一五”規劃的重點要求,基層審計機關在開展節能減排審計工作時,除了運用常規審計工作方法外,要大膽實踐運用節能減排成本效益和費用效果分析、決策和風險分析、市場價值法、機會成本法、恢復防護費用法、影子工程法、調查評估法、人力資本法等技術方法,重點審計企業落實國家節能減排相關政策、采取的相應措施及取得的實際效果,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環節各部門履行責任情況;重點關注企業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統計上報數據真實性,節能減排目標的階段性完成情況,以及監督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揭示因決策失誤造成資金和能源浪費、偷排偷放造成環境污染等重大違法違規問題;并運用計算機審計技術對能源消費、環保統計、在線監測數據等進行分析,提出有利于國家節能減排政策制定和執行、企業各項措施的貫徹落實、各級相關部門監督執法等方面的審計對策和建議。通過審計技術方法創新,探索以節能減排為重點資源環境審計獨特的工作方法,為開展全面的、系統的資源環境審計工作做好技術準備。
(三)與投資效益審計有機結合,探索建立資源環境審計評價指標體系。隨著地方投資和資源開發力度的加大,各地普遍重視投資效益審計,積累和奠定了技術、指標設計、評價方法等一系列良好的應用基礎,而資源環境保護效果是資源環境審計的最終落腳點,二者雖然任務、范圍、鑒證及報告的對象有所不同,但審計的許多技術方法是相似的。基層開展資源環境審計可與投資效益審計有機結合,相互融合,既審查評判公共財政資金的管理使用效益,又分析評估投資項目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增值性,還測試估量對資源環境的影響,從中發現傾向性、典型性的問題。借鑒投資效益審計較成熟的分析評價方式、方法,通過對資源環保效果和效費比的鑒證,評價資源環境法規政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幫助法規政策制定部門制訂更加科學合理的資源環境法規與制度;評價資源環境管理機構的設置和工作效率,揭示其影響工作效率的消極因素,提出改進建議;評價資源環境規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有助于制訂更加科學合理的環境規劃;評價資源環境投資項目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提出改善資源環境投資的建設性意見,從而進一步達到探索建立資源環境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的目的。新晨
【關鍵詞】公共藝術;景觀課程;課程板塊;公共藝術
專業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它涉及環境、文化和社會問題等多個方面,是為文化產業培養專業型設計人才的輸出通道,對我國現在面臨的城市環境的變更需求,發揮著重要的影響作用。但是,縱觀目前國內已開設公共藝術專業的院校,其課程大多以美術設計和裝飾材料的運用為主。而公共藝術專業卻具有開放的特質,其公共性空間中的藝術創作和相應的環境設計由公眾自由參與和認同。鑒于此,人們開始對現有的、較為單一的學科課程提出質疑。并且,畢業自該專業的設計師在公共景觀空間設計話語權及職業認證方面的缺失與不足,也加劇了這一現象。
一、設置公共藝術專業景觀課程的必要性
毋庸置疑,公共設計如果只是著眼于審美和裝點門面的發展方向進行專業建設,是不能應對中國面臨的環境和社會方面的問題所提出的挑戰的。正如美國知名景觀規劃事務所SWA集團創始人之一佐佐木英夫在美國哈佛大學執教時,曾提出對綜合性公共景觀空間的學科建設觀點:“景觀設計教育應和現實問題的解決密切聯系,而不僅局限于審美、風格等裝點門面的附屬性工作?!惫菜囆g景觀設計要求設計師能夠在復雜的環境中進行參與、分析、建設,并執行最終的設計方案。因此,課程教學就不能單一局限在形式和功能、藝術專業理論知識,或是實訓操作技能上。目前,公共藝術景觀課程的教學和研究亟需解決內容單一的問題。向學生傳授嚴謹的知識和理論框架,有利于培養更多相關專業的應用型人才,以滿足未來職業的發展所需。而從更廣義的層面來講,該學科涉及眾多學科門類,包括計算機應用、工程預算、公共管理、環境保護、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成型加工等,這對于提升現有專業的研究層次和研究深度、加強相關專業的基礎理論研究也具有非常深刻的意義。
二、景觀課程的本體思考與公共藝術專業結合的革新
公共藝術專業的人才培養包含三個研究方向:城市公共雕塑研究、城市公共景觀形態研究和城市公共藝術規劃研究。筆者認為,鑒于公共藝術的綜合性,這三個研究方向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應是相互交融和滲透的關系,其具體內容涉及公共藝術文化環境研究、公共藝術造型學研究、公共藝術規劃學研究,以及現代藝術理論和現代科技結合的研究。公共空間的表象及其本體大多會以城市新景觀的最終形態進行表現,因此,人才培養的課程板塊需要以專業體系的完整性和景觀課程板塊之間的關聯性為基礎進行深度的探討。根據應用型本科專業的教學要求,武漢商學院藝術學院強化公共藝術設計的學科基礎作用,在保證專業設計共同課程強度的基礎上,實施4年制、“1+2+1”的課程模式。該課程模式將一年級設為共同平臺教學,重點教授關于設計的入門知識,培養學生的設計基礎技能和對設計的興趣。
高??梢酝ㄟ^開設一系列的設計基礎和設計理論課程,幫助學生了解眾多設計流派、設計類型等常識;通過設計思維和表達課程,培養學生對設計的邏輯思辨能力、形象創新及快速表現等方面的能力。學院在二年級第一學期開始進入專業設計課程的教學,加入視覺傳達、雕塑、數字媒體等交叉學科內容,以不同方向的知識技能,幫助學生形成整體的設計認識。此后,教學再開始進入景觀專業方向,并在景觀設計課程的引導下,引導學生逐步掌握系統的設計知識和設計方法并增強正確和理性的設計能力,形成自己的設計觀。最后一學年開設綜合設計課程,訓練學生的綜合創新能力、協調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并通過校企合作,讓教學與實際項目結合,拓展學生的視野,加強設計知識與社會、政治、經濟、歷史等問題的聯系,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開展景觀設計工作的能力,為今后的職業生涯和繼續深造做準備。這個課程體系的特點,是1年作為專業基礎的學習,2年進行專業知識的提高,1年進行綜合設計訓練和企業實習,以期在原有的景觀課程基礎上,將理論、設計、實踐三大板塊整合,使學生從設計定位、創作方法、實踐能力及作品對社會、環境的可持續推進等方面融匯貫通,并在最終的畢業設計課程中獲得一段在實踐之外深度探索和反思的過程。
三、課程版塊與內容的調整
我國開設的景觀課程,多以職業教育為主。而近年來,相關院校也在反思,教學理念悄然發生轉變,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評判性思維方法不斷生發,即希望學生能在應用實踐之外,還能獨立進行適當的探索性設計。所以,高校通過設計基礎課、設計理論課,以及技術和實踐課等,使學生具備一個景觀設計師所需的能力和技術,在最終的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中,獲得一個能夠結合日常實踐獨立完成深度設計的機會。作為新生的專業入門訓練,公共藝術景觀設計的基礎課程板塊在整個教學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景觀設計課程組的教師團隊歷來看重空間構成的思維模式和操作方法,前者著力培養學生思維上空間形態的形成,后者則強調空間與實體之間的可操作性。
近幾年,在引導學生將空間思維與實施操作的結合上,這種教學理念正在被逐漸接受,在最近的湖北省高校美術與設計大展上,參展的大學一年級學生就真正地感受到了將想象空間建造成“實體”的樂趣。同時,在基礎課主授教師的教學改革之下,當代藝術與架上繪畫、陶藝設計、現代設計與民間美術被加入到課內外的訓練中,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藝術造型認知,豐富了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理論課在整個教學體系中的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幫助學生在設計學習的過程中增加設計理論和知識背景;二是建立自己的設計思維過程,引導學生思考其設計對社會產生的價值、對景觀的判斷和在公共藝術中的綜合理論的修養等.這對培養綜合性應用人才,增強其將來在市場競爭中的實力具有重要意義。武漢商學院藝術學院在本科第二學年的開始就為學生開設了一門《專業導論》課程,幫助他們了解公共藝術景觀課程的構架,及所需的技能與理論知識,以便他們根據專業需要安排自己的學習進度。設計理論課程的教學方法也從對傳統景觀的認知,轉變為在廣泛了解景觀領域的當代論述之上并能以批判的視角看待已廣為流行的實踐趨勢,使學生在認識、分析、鑒別公共藝術景觀的問題時可以有清醒的認知能力。這將有助于學生設計意識形態和方法論體系的形成,這一課程體系的教學改革在部分院校里已得到認可。
其中,武漢商學院藝術學院的實踐課程改動較大,將原來在課堂上的原理講授變成了對原理的實際運用。雖然學院在設計過程中不排斥虛擬的“無場地”項目,但是大多數時候還是向學生提供具體或模擬的場地,引導學生通過測量、繪制來生成數據,進而分析和篩選可供設計使用的地理信息和人文環境等。當然,實際課程體還要有外界設計指導因素相伴才能完整。公共藝術景觀課程的教師在工作之余,應帶領學生進行服務社會,使學生能夠直接參與設計與施工,與社會工作人員進行零距離的交流,將知識轉化為終端生產力。學校應實施與外來知名院校的教授或專家進行專業交流、舉辦講座等長效機制。此外,一些與傳統、地方文脈結合的文化特色也可以滲入課程之中,譬如楚文化在城市公共空間景觀中的運用,新元素、新材料對地方特色環境生態化地改造,以及用綜合材料表達傳統內涵的設計等,這為拓寬課程的專業視野提供了條件,為課程內容的提升增加了動力。
四、對于未來課程新理念的思考
在當代公共藝術多元化的背景下,社會事實和學科基礎閱讀對環境、文化及都市主義的影響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其進行了解和學習的過程能讓學生意識到設計需要嚴謹。教師應結合當下國家對景觀學研究的資金投入和對發展方向的引導,對比一些發達國家的成功案例,引導學生思考設計對社會產生的影響。同時,課程教學數字化的改革也將教學從紙面帶向計算機多媒體,繼而走向設計過程的數字全息化。隨著各種數字化軟件的應用,參數設計正成為設計教學的新潮?!翱缮尚浴痹诖思夹g的支撐下,讓曾經的設計思維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也對教師的實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上種種,促使相關高校和教師再次認識到教學體系、課程設置等環節需要不斷優化和提升的必要性。如何在課程中引入對歷史人文的保護與革新已成為相關教育人士需要思考的問題,許多歐美國家已提出應將城市公共空間中歷史遺跡的保護并入區域的發展格局設計中。早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就已經成立歷史建筑的保護專業,對公共空間中人文歷史的保護已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視。而我國現今許多歷史性的地標由于超過使用期,拆除的情況很常見,對其進行保護與更新迫在眉睫。雖然這一觀念在我國正處于提出階段,很少有高校在課程教學中執行,但筆者相信,在將來的景觀課程大綱中應占據重要的一席之地。
結語
景觀設計教育作為社會革新的事業之一,對未來的環境將起著重大重塑作用。因此,應從根本層面的景觀教育入手,即根據科學的課程體系教給學生正規的設計過程和方法,并鼓勵教師與學生進行探索與創新,為設計的實際應用提供支持。誠然,武漢商學院藝術學院的公共藝術景觀設計專業與國內985院校的水平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就需要學院進行有意義的課程改革,而改革也是嘗試構建新理念的過程。如何保證教與學的高質量結合,及如何輸出能夠滿足設計要求的景觀設計人才等,將是學院繼續探討的焦點。
參考文獻:
[1]彭文輝,鄧信惠.理性教育:香港大學景觀設計學碩士設計論文教學體系[J].景觀設計學,2013(6).
[2]長青.建筑學教育體系改革的嘗試——以同濟建筑系教改為例[J].建筑教育,2010(10).
[3]俞孔堅,李迪華.景觀設計:專業學科與教育[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關鍵詞 生態文明 校本課程 課程開發
中圖分類號 G633.91 文獻標識碼 B
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要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边@充分體現了生態文明對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重要意義。中學生正處在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思想敏銳,有激情、有朝氣,他們作為未來經濟建設的生力軍,有必要了解我國生態環境的現狀,提高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可持續發展觀念。
高中生物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之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中明確提出“熱愛自然、珍愛生命,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其中“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就是生態文明的實質及目標。生態文明的理論基礎之一是生態學原理,中學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生態教育的顯性材料,特別是必修三“穩態與環境”,這些都為生物學教學中進行生態文明教育提供了現實基礎和可能性。為搭建高中生態文明教育平臺,結合福州格致中學校內外資源條件和學生需求,筆者對開發設計“生物與生態文明教育”校本課程做出初步探索和實踐。
1 課程開發
1.1 開發目的
當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形勢仍十分嚴峻,加強青年學生的生態文明教育是時代對教育事業提出的新要求、新課題。開發“生物與生態文明教育”校本課程,具有重要意義:
(1)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和重要實踐。
(2)弘揚生態文明、建設綠色校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3)生物學教學的創新與突破,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與水平。
1.2 可行性分析
福建省早在2002年就提出“生態省”建設,福建省森林覆蓋率為63.1%,居全國第一,生態環境水平良好,具有豐富的生物與生態文明教育資源。如福州國家森林公園,是我國九大森林公園之一,免費開放的AAAA級旅游景區,融科學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為一體,里面的珍稀植物園、竹類觀賞園、樹木觀賞園、花卉盆景園和鳥語林等是參觀、教學的良好去處。
福州格致中學始建于1846年,具有悠久的歷史,學校位于福州于山北麓。校園墻外的于山是福州市區的著名景點,山上怪石嶙峋,林木參天,景色秀麗,同樣是開展生物與生態文明教育的良好去處。校內有綠地面積3830m2,占校園面積的11.2%,環境優美,也具有開展生物與生態文明教育的良好條件。
通過結合校內外相關資源,開發“生物與生態文明教育”課程,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生態文明的認識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符合生物教學和社會發展對學生的要求。
1.3 開發理念
(1)因地制宜:課程開發時,充分考慮學校的資源,并拓展發揮運用學校周邊的可用資源。在體現學校特色的同時,將地方公共資源融入到生物與生態文明教育課程開發中,以經濟的手段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2)因材施教:課程開發應以學生的需求為出發點,充分考慮學生對課程內容、教學方式和安排的訴求。
(3)互動教學:改變傳統的教師教授為主的教學方式,采用互動教學,增加學生的參與程度。
(4)學習與實踐相結合:擺脫刻板的課本教學,將學習與研究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體會,增加印象,增強效果。
(5)利用網絡等現代工具:充分利用網絡工具、公共檢測服務結構的現代化檢測工具等資源,提供多渠道的知識來源,豐富教學內容。
1.4 課程目標
(1)提高學生對生態文明的認識,促使學生更多地關注生態環境,并積極參與到生態環境保護的具體行動中。
(2)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通過觀察、學習、思考,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其在生活中發現不環保的行為習慣,并加以改進。
(3)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通過課程實踐鍛煉,形成初步的策劃、組織能力和群策群力的做事方法。
(4)豐富學生的知識,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價值觀。
(5)提高教師的科研改革能力,使學校課程實施多樣化、特色化,不斷豐富學校的辦學內涵。
1.5 課程內容
“生物與生態文明教育”的校本課程內容見表1。
說明:低碳生活: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的召開引起了全球對生態環境前所未有的重視。我國也提出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減排目標。低碳成為當今最為流行的詞匯。
1.6 教學方式
(1)專題講座法。
教師開設相關專題,要求相關專家就專題內容開設講座,并安排一定時間讓學生和專家互動交流。如,邀請省觀鳥協會成員結合PPT圖文展示,給大家講授福建省常見鳥類、遷徙規律、如何觀測和保護等。
(2)實際調查法。
教師安排學生設計一個實際調查方案,并展開調查,獲得調查結果,如福州內河水污染狀況調查、于山生物多樣性調查等。
(3)實驗教學法。
教師組織學生利用實驗室儀器設備進行相關主題實驗研究,獲得相關實驗結果,如植物生長素影響實驗。
(4)綜合教學法。
教師綜合應用講座、調查、實驗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
1.7 課程評價
校本課程是對國家統一課程的補充,其主要目的是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興趣,盡量滿足每個學生的需要,因此評價沒必要采用統一考試的方式來進行。針對該課程的要求與特點,在對學生進行學習評價時應更注重過程性評價,主要采用了學分制的評價方式。操作要點主要根據以下3個方面內容:
(1)學生的出勤情況:滿勤滿分,缺勤酌情扣分,此項占總學分的30%。
(2)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如態度、積極性、參與狀況、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習方法的掌握情況等,此項占總學分的40%。
(3)期末學生呈現的學習成果,如筆試、課題結題報告、小論文等,此項占總學分的30%。
2 課程實踐舉例
課程實踐舉例:福州水資源環境保護專題之福州主要內河水污染狀況的調查。
治理水環境,生活更美好(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本節屬于校本課程的一個內容,它將地理與生物知識相聯系,用生物實驗的方法間接說明水污染對人類的影響,指導學生用不同方法、從不同角度研究同一問題,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的科學精神。學情分析:高中生已具備較好的網絡能力、較強的自控能力和較清晰的思維能力,能夠較好應用三種研究方法:查資料法、調查法、實驗法,通過學生親自體驗,有利于他們更好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水環境情況。
(2)通過實地調查,關注福州市水資源現狀。
(3)通過探究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4)讓學生關注水污染狀況,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
設計思路:教師開題后由學生上臺匯報他們的活動成果,最后再由教師總結。
教學過程見表2。
教學反思: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學生在教室中無法完成的,它要求學生利用課外時間花一定時間、精力上網、上路、上實驗室才能完成各項學習任務,學生不是被動的接受老師已準備好的知識,而是通過自己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來解決問題;通過師生互動和協作學習,把課堂交還學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3 關于校本課程開發的幾點建議
(1)加強生物實驗室建設,更新部分陳舊的儀器設備,添加常用的研究儀器,如分光光度計、恒溫培養箱等,開辟教學實踐基地。
(2)多安排一些課余時間開展形式多樣的“生態文明教育”活動,可拓展到校外領域,充分利用校外公共資源,有條件的可聯合省環保志愿者協會、觀鳥協會等社團一起開展植樹、觀鳥等相關活動。
論文摘要 產業遺產的保護與再利用正成為世界關注的熱點,實現產業遺產地段的生態恢復是確保產業遺產保護順利進行的關鍵。特通過分析列舉產業遺產地段生態恢復的實踐,提出具有現實技術針對性的生態恢復方法。
1研究的必要性
在中國,人們越來越意識到保護產業遺產的重要性,并逐漸對此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由于缺乏恰當的方式和方法,產業遺產的保護很難形成規模。因此,中國當今的產業遺產保護僅僅停留在建筑單體的保護上,而并沒能從整個環境上去把握。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很少關注生態環境的變化,要么全部重新更換,要么就置之不理,這使得改造后的區域仍然存在基礎設施配套不合理、污染環境的情況。本文從國外產業遺產地的生態恢復實踐總結經驗,以期可以對我國的產業遺產保護有所啟發。
2國外工業遺產地的生態恢復實例
歐美等發達國家對產業類歷史建筑保護性再利用的研究始于20世紀50年代,此后逐漸發展成為對產業遺產地段的保護,出現了以魯爾工業區和英國伯明翰再生等一系列產業建筑改造的成功案例。產業建筑歷史地段保護、改造和再生事業也逐漸引起世界建筑同行的關注。
2.1德國魯爾工業區改造
德國魯爾工業區曾經是德國的重工業基地,有無數大型工業企業,生態環境曾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由于開始于20世紀70年代的產業結構調整,使許多夕陽產業停產,從而嚴重制約了這一地區的經濟發展,為此,當地政府對這個見證了德國工業發展歷史的工業區進行了生態恢復及再生改造。
2.1.1重建艾美綠色景觀系統。生態系統中的土地、水域、各種各樣生物都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每一個部分都不能與其他相鄰的土地、水域及各種生物割裂。艾美溪河流域的綠色景觀結構由于在工業化進程中遭破壞而顯得支離破碎。在改造中,重新構建了這一地區的綠色景觀系統,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和維護生態環境安全為目標,緊緊圍繞重點地區、重點生態環境問題,統一規劃,保護和改善自然恢復能力,鞏固生態建設成果,努力遏制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
2.1.2生態治理艾美溪河水系。該地區的工業廢水嚴重污染了原有的自然河道水系,影響了周圍地區人們的正常生活。因此,對水系進行了生態治理。
2.1.3興建花園式的工廠。發展綠色產業,使“綠色經濟”在新世紀扮演重要角色,大面積的景觀綠地建設,使綠地覆蓋率都在50%以上,成為名副其實的花園工廠。
通過對德國工業用地生態恢復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產業遺產地的生態恢復要重視現有生態系統的本底狀況及其演變規律,充分依靠現有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不要強行施加人工措施,一廂情愿地去建設一個不適合當地自然條件的新系統。
2.2英國伯明翰中心濱水區改造
伯明翰是英國重要工業城市之一,也是英國運河網絡的中心樞紐所在。該市中心濱水區大部分用地曾經被產業類建筑設施所占據,二戰中的轟炸、城市更新、產業調整、河水污染都曾給該地段帶來了嚴重的社會和經濟問題,周邊房地產業一蹶不振。為使伯明翰中心區重新煥發活力,1984年,伯明翰市政廳宣布將對中心濱水區進行整治改造和再開發。該計劃首先是從濱水河岸邊的拖船纖夫路徑、船閘和水質清污整治開始實施的,連續3a的清污,清除了河里已經持續200多年的污染物,并將水質等級從3提高到1b(僅比最高水質低一級)。其后政府又出資進行了一系列的保護和建設項目的建設。伯明翰案例的經驗表明,歷史建筑和地段的保護和改造,一定要落實到在城市大環境和背景(如河流疏浚清污、道路改造乃至經濟結構調整等)的層面上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2.3其他
瑞士溫特圖爾蘇爾澤工業區和蘇黎世工業區改造、美國紐約SOHO區、Gentry公園、日本橫濱MM'21地區、加拿大溫哥華的格蘭維爾島(Granville Island)等都是比較成功的改造實例,它們都強調了廢棄工業設施的生態恢復和再利用,成為引領現代景觀設計思潮的作品。
3來自案例研究和實踐的經驗及方法總結
生態學思想的引入,使產業遺產地段保護的思想和方法發生了重大轉變。保護已不僅僅只停留在建筑的狹小天地,而開始關注更為廣泛的環境設計領域。對場地生態發展過程的尊重、對物質能源的循環利用、對場地自我維持和可持續處理技術的倡導等思想和措施都體現了濃厚的生態理念,這些理念在后工業時代產業遺產保護所謂生態恢復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前面討論的案例中,有一些新穎的生態恢復方法和思想值得借鑒,如材料的循環利用、污染的就地處理、生態處理手段和植物景觀設計等。具體來說,產業遺產地段的生態恢復有以下新的途徑。
3.1材料的循環利用
在生態恢復的過程中,應盡量維持場地的景觀特征和生態發展的過程。場地上的物質和能量都應當得到盡可能
地循環利用,那些殘磚瓦礫、工業廢料、礦渣堆、混凝土板、鐵軌等都能成為景觀建造的良好材料,它們的使用,不僅與場地的歷史氛圍十分貼切,而且演繹著一種材料可持續利用的過程。
工業遺產地上材料循環利用的方式:一種是就地取材,使工業廢料成為獨特的景觀設計材料;另一種是對廢料二次加工后再利用,利用后看不到原來廢料的原形。例如,將鋼板熔化后鑄造其他設施,磚或石頭磨碎后當作混凝土骨料,建筑拆后的瓦礫當作場地的填充材料等。
3.2就地處理產業遺產地段的污染
對產業遺產地段污染的處理是生態恢復的重要方面,可以利用植物改善土壤和周圍的環境。例如,在西雅圖煤氣廠公園中,設計師哈格(Richard Haag)并沒有把污染的土壤全部鏟去,而是在土壤中摻進了一些腐殖質和草籽,來增加土壤肥力,以此培植一些微生物和植物來“吃掉”這些污染物質,從而凈化污染的土壤。在德國國際建筑展埃姆舍公園項目之一的杜伊斯堡北風景公園中,設計師拉茨也嘗試利用工業廢渣和污染的土壤,培植一個小型生態系統,即演示花園,并專門挑選了那些能適應這種特殊生長環境的植物材料。
3.3生態技術的運用
在產業遺產地段污染得到控制的情況下,將工業水渠改造成自然河道,進行河流的自然再生,可以提高抗洪能力和補充地下水源,為野生生物創造棲息地和活動廊道。采用生物療法處理污染土壤,增加土壤的腐殖質,增大微生物的活躍程度,種植能吸收有毒物質的植被,使土壤情況逐步改善。生態技術還包括利用植物、動物或微生物的活動來處理污水的技術,通過景觀設計,收集雨水,對其進行處理后循環再利用等技術。
4總結
近幾年,在中國還是出現了一些令人欣喜的實踐經驗。例如,中山歧江公園建造借鑒了環境主義及生態恢復對工業設施及自然的態度——保留、更新和再利用;上海世博會規劃設計中江南造船廠地段等產業建筑和地段保護再利用研究;常青等完成的數項涉及工業遺產的保護試驗個案;鮑家聲等完成的原南京工藝鋁制品廠多層廠房改造;張永和等完成的北京遠洋藝術中心,以及“798”工廠改造等案例。但在中國已經將產業遺產作為主要保護對象的今天,能將生態理念在保護中貫徹應用的人仍很缺乏,對于產業遺產的生態恢復往往缺乏重視。因此,針對產業遺產地段特有的生態恢復還缺乏大量的研究和利用。專家和學者中研究如何解決工業帶來的污染問題的很多,但是產業遺產地段的生態恢復這個課題卻很少有人涉及。因此,在這方面還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進行研究。不過,必須承認,在產業遺產地段的生態恢復中,僅僅憑借城市歷史保護專業、生態環境學專業的努力是不夠的,政治因素、社會因素、經濟因素和運作的實施可行性等都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5參考文獻
[1] 張松.歷史城市保護學導論——文化遺產和歷史環境保護的一種整體性方法[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1.
[2] 錢靜.技術美學的嬗變與工業之后的景觀再生[J].規劃師,2003,19(12):36-39.
[3] 錢靜.工業棄置地的生態恢復與景觀再生[J].江蘇建筑,2003(1):29-32.
[4] 王建國,蔣楠.后工業時代中國產業類歷史建筑遺產保護性再利用[J].建筑學報,2006(8):8-11.
關鍵詞: 立體化教學 高職英語聽說課 多媒體網絡 互動模式
信息化時代,使多媒體的應用在英語聽說教學中日益成熟。通過多媒體實現高職英語的教學與學習,不僅能夠突破傳統教學的時空限制,實現英語“教”和“學”的開放與交互、共享與協作,而且能夠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主性。實踐證明,基于多媒體的互動模式英語教學,更有利于培養創新型人才,是未來英語教學的發展方向。
一、本課題的現實基礎
傳統的高職英語英語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時代的發展,多媒體技術的不斷成熟,為新型的多媒體互動式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時代背景。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定位于為國家培養環境保護專業人才,該專業要求學生有較強的綜合英語能力。面對專業要求高而學生底子薄的情況,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主性、積極性尤為重要。因此,學院決定探索研究基于多媒體的英語聽說課互動教學模式,適應新時代的要求?!洞髮W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要求各高校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采用新的教學模式,改進原來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
二、本課題的研究方案
本研究注重強調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把單向的師生之間的互動變成多向的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之間取長補短,相互合作,相互競爭,以期形成全方位的和諧有效的互動,從而真正發揮集體學習的功能,促進師生共同發展。
(一)研究對象。
研究選擇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環境工程系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專業大二年級的兩個平行班級為實驗班和控制班。該專業每個年級設兩個班,從大一的英語成績分析,兩個班的英語成績基本持平,人數與男女生比例也相當,選這兩個班作為研究對象具有很好的對比性,研究結果具有較強的說服力。本研究決定將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一班作為實驗班,將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二班作為控制板。具體情況如表1。
表1 研究對象的基本情況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實驗法、問卷調查法、訪談和課堂觀察法分析互動教學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實驗法為核心,以問卷調查法、訪談和課堂觀察法為補充,對實驗班與控制班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穿插問卷調查、課堂觀察及訪談,最后以期末成績的比對作為主要研究結果。具體方案如下:
1.選取一個學期作為實驗周期。本研究選取的是2013年的下半學年。
2.在實驗班實施多媒體互動模式的英語教學,在控制班實施與以往一樣的正常的教學。
3.在教學過程中觀察實驗班課堂情況,并向學生展開問卷調查與訪談。
4. 對期末考試成績進行比對分析,得出研究結論,并對高職英語的多媒體互動教學改革提出建設性策略。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實驗班96.6%(58人中的56人)的學生認為實施以學生自主學習,以實踐為核心的多媒體立體化互動英語聽說教學,對提高英語學習興趣和高英語成績有顯著作用。其他兩人僅認為有作用。通過訪談,大多數學生認為實施該模式教學,對英語能力的提升不僅體現在“視、聽、說”上,而且體現在閱讀和寫作上,英語的基本功也得到很大提高。在實驗班的課堂上,學生的情緒明顯高漲,都希望自己能夠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實驗班與控制班的成績如表2,實驗班學生的成績明顯提高。
表2 期末考試成績對比
從研究結果分析,筆者認為,學生英語成績的提高來源于對英語課堂的渴望。對于基礎較薄弱的高職學生,傳統的教學模式顯得枯燥無味,他們很難融入課堂,以學生自主學習為核心的多媒體立體化互動模式正式改變了高職學生學習英語的困境,使其重新看到學好英語的希望。
首先,多媒體立體化互動教學模式實現了教學內容的多樣化。在該模式下,根據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原則選擇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不拘泥一本教材及資料,實施因材施教,真實的語言材料,使教學環境最大限度地貼近自然。
這就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重新樹立了學好英語的信心。
其次,多媒體立體化互動教學模式實現了教學組織形式的立體化。在該模式下,教學采用“教師課堂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分組課后實踐”的組織模式,使教學成為一個以教師主體意義教授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為核心,充分利用多媒體及網絡技術進行個性化語言實踐活動。
最后,多媒體立體化互動教學模式實現了教學方法模式的綜合化。在該模式下,實施多種方式并存、優勢互補的教學模式, 即自主學習模式、協作學習模式、數字化與網絡化學習模式。
三、實現多媒體環境下高職英語聽說課互動模式的策略
(一)提高學生自主式學習能力,實現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
多媒體網絡教學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交互性,要實現交互性,就必須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核心,在這前提下,通過人人互動提高英語成績。這種互動模式表現在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學內容、學生與互聯網之間的交互,強調個性化教學與自主學習,因此,將傳統的“以教師課堂教學為核心、學生被動式學習”的模式轉變為“以學生自主學習為核心、教師課堂教學為引導”的模式,是實施多媒體互動教學的前提。教師和學生都是實現自我角色的轉變。教師負責課程設計、控制和教學效果評估,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當示范者和咨詢者的角色。學生則充當自主學習的實施者,成為教學過程的參與者、知識的探索者及技能的實踐者。
(二)制訂好科學可行的教學計劃。
制訂好的教學計劃是實現多媒體互動式教學的關鍵,教學計劃要體現教學內容多樣化、教學形式多樣化和教學方法多樣化。
(三)為學生創建一個多媒體環境下的互動學習平臺。
好的互動學習平臺包括課堂、課下活動互動和多媒體網絡三部分,而且包括教師的教學效果檢測平臺。以課堂引導的方式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實現自主實踐,然后通過課下組織活動互動和多媒體信息平臺,有效地把“視”、“聽”、“說”完美結合。
四、結語
開展多媒體高職英語聽說課互動模式的目的是通過三位一體的教學方式,達到提高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目的。經過探索研究表明,實行多媒體環境下高職英語聽說課互動模式教學能夠有效快速地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但教學模式的改革并不是簡單的教學方式的改變,實現分層次、個性化、自主化和多樣化”的三位一體教學模式,首先是師生角色的改變、教學計劃的科學編制和互動學習平臺的建立。有了這些前提,才能夠把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數字化與網絡化學習引入教學,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終實現英語綜合素質的整體提高。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司編寫組.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金成星,李新國.大學英語多媒體網絡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電化教學,2010,(3):64-68.
[3]馬健.多媒體網絡教學輔助大學英語教學利弊及對策研究[J].遼寧教育學院學報,2010,(10):80-81.
[4]曹起.英語網絡多媒體教學的實施原則、模式構建和應用[J].教學與管理,2010,(2):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