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06:0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村發展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國農產品價格自1997年以來出現連年下降,從而導致農民從農業中獲得的收入也出現連續4年的持續下降。1997年全國農產品收購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下降4.5%,1998年下降8%,根據當年農村住戶調查的資料反映,1998年農民出售的15種主要農產品中有12個品種的價格下降,而肉類價格跌幅最大,達12.7%。1999年情況更加嚴峻,全國農產品收購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下降12.2%,創改革以來最大跌幅。統計的11種主要農產品價格,除木材上升1.4%外,其余10類農產品價格均出現大幅度下降。從農產品批發市場和零售市場所反映的情況更加嚴重(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所、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總隊,2001,2002)。2000年和2001年農產品價格雖然略有好轉但尚沒有從根本上扭轉價格下降的頹勢。
中國農業發展中出現了十分奇特的現象:一方面是總體的農業生產效率低下,大宗農產品總體上缺乏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卻是眾多的農產品過剩和農產品價格的持續
表11994~2000年主要農產品價格指數(%)(上年=100)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1994~2000年。
走低。中央政府自1998年以來連續幾年提出了農業結構調整的政策,積極支持農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鼓勵農民種植適合市場需求的優質農產品,淘汰過剩的和低品質的、以滿足溫飽為主要生產目的的農產品生產。這些政策在一些地區和部分產品上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針對9億多農民為僅3億多城鎮人口生產農產品的基本局面,農產品的過剩將是難以扭轉。這一輪農產品價格下跌,就是由于農產品產量的大幅度增加與城市人口農產品消費增長緩慢的矛盾加劇所造成的,是因為農產品收入彈性過低的緣故。據專家測算,2000年城鎮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96年增加了1441.1元,但這4年中城鎮居民人均用于食品的開支只增加了53.6元,食品的收入彈性系數不足0.04,意味著在此階段,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用于食品的開支只增加不到4分錢,還包括在外用餐費用的增加(陳錫文,2002)。更值得關注的是,城鎮居民1999年人均購買糧食比1996年下降近10公斤,鮮菜下降4公斤多,豬肉下降近2公斤(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所,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總隊,2001)??紤]到3億多城鎮人口中還有大約1億多非農業人口是生活在縣和縣以下,他們的生活水平比大中城市更低,因此鼓勵農民進行優質農產品生產的政策所起作用的程度和范圍也會是非常有限的。由于農產品價格彈性和收入彈性都很低,當前農產品的過剩是商品農產品消費需求不足導致的過剩,是大量人口滯留于農村所致。(二)眾多鄉村人口與農民收入
“九五”期間,我國農民的收入增長幅度逐年遞減:199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增長幅度為9.0%,1997年為4.6%,1998年為4.3%,1999年為3.8%,2000年僅為2.1%。在“九五”后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年均增長速度僅為3.4%,尚不及同期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速度7.2%的1/2。在目前的統計中,農民純收入主要包括工資性報酬收入、家庭經營農業(農、林、牧、漁)收入、家庭經營二、三產業收入、轉移和財產性收入四個部分。2000年全國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為701元,比上年增加71元,增長11.2%,是純收入增量的165%,如果加上農戶家庭經營二、三產業收入338元,則農民從事非農產業的收入達1039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6%。工資和非農經營收入的增量是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量的208.3%。通過上述對農民收入特征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鄉鎮企業及農民外出打工等工資性收入已經成為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的主要支撐。盡管2001年農民收入增長有所回升,達到了4.2%的增長速度,但是收入的來源構成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同時與城市收入的增長速度相比仍然相差懸殊。
顯然,眾多的鄉村人口是當前農民實現收入快速增長的主要障礙。從中長期看,繼續依靠政府提高大宗農產品收購價格來增加農民農業經營的收入,已經難以適應目前的體制環境和市場環境。而大規模的商品農產品生產由于土地規模的限制,也不能對所有農民的收入帶來決定性的影響。人多地少構成了農戶擴大農業生產經營規模的基本約束。在此約束之下,非農業人口或城鎮居民及整個國民經濟所能夠承受的農產品價格水平與農民農業經營收入的增長將是一對很大的矛盾。依靠農產品價格的大幅攀升來提高農業經營者的收入,以使其成為農民收入增長的主體已經不會成為常態(陳劍波,2001)。
此外,長期維持相當大比例的鄉村人口對整體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問題還更加復雜,比如農業生產規模與效率的問題、生態和環境破壞問題、農產品加工工業發展過慢的問題(中國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一直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極大重視,但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與如此巨大的農業部門相比還很不相稱。顯然這與能夠消費農產品制成品的市場規模(城市人口規模)密切相關)等等,顯然解決中國鄉村人口的非農化問題已經成為經濟發展中一個十分緊迫的任務。
二、縣域中小工商業受到抑制,勞動力流動缺乏政策支持
縣和縣以下中小型工商業發展應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重點,它將為鄉村人口的遷移做出重大的貢獻。我們過去的鄉鎮企業的發展經驗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目前中國的小城鎮發展較為緩慢,除了各種體制的約束之外,十分重要的一個問題是工業化和市場化嚴重不足。而沒有工業化的發展,城鎮化的進程是難以順利演進的。
近年來,作為縣域內解決鄉村人口非農就業主體的鄉鎮企業增長減緩,成為農村經濟發展受阻、農民收入增長減緩的重要因素之一。2000年鄉鎮企業個數比上年減少50萬家,增加值為27300億元,比上年僅增長10%,幾乎為有史以來增長速度最低的一年。而整個“九五”期間鄉鎮企業13.6%的年平均增長速度也是歷史上最低的水平。2000年鄉鎮企業職工人數為12700萬人,與上年持平,基本中止了就業人數下滑的趨勢。2000年鄉鎮企業增加值的增加額已經占GDP增加額的37%,占農村社會增加值的比重也由1995年的54.9%提高到2000年的63.6%。農民人均從鄉鎮企業中獲得的工資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由1995年的30%上升到2000年的34.5%。鄉鎮企業的發展對于居住著10億多人口的縣域經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近年來鄉鎮企業增長幅度的下滑已經對縣域經濟帶來了許多不利的影響。鄉鎮企業發展受阻一定程度上延緩了鄉村人口遷移的進程。
經歷了20年來的改革開放,多數的縣域經濟已經脫離了僅僅依靠農業來推動經濟增長的發展模式。鄉鎮企業或微型、中小型工商業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根基已成為不爭的事實。目前,縣域內微型與中小型工商業的發展受到金融和稅收體制兩個方面的抑制。在當前的稅收體制下,縣鄉政府極難從工商業發展中獲得充足的稅源,因此地方政府和私人投資者都嚴重缺乏大力推動中小型工商業發展的積極性,地方政府也缺乏相應的扶持和支持政策,無法降低中小型工商業的私人投資的進入“門坎”。
當前鄉鎮企業發展中,最為突出的問題是融資問題無法解決,表現在:第一,缺乏股權融資渠道,內部融資比例高。鄉鎮企業在改制過程中或通過集資進行大量的股權融資,但由于沒有可交易的市場,企業職工手中持有的股權不具有流動性,這樣一方面企業股權持有者承擔著無限風險,另一方面也妨礙了企業以此方式進一步融資的能力,致使企業無法降低負債比率,改善資本結構。第二,債務融資渠道單一且存在很多問題。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鄉鎮企業長期以來外部融資的主要渠道是債務融資,而債務融資的絕大部分來源于國有商業銀行。第三,中小企業債務融資信用普遍不足。第四,缺乏為中小企業投資決策和經營管理提供咨詢和政府相應的服務機構,造成投資失敗率過高。
由于鄉鎮企業發展受到制約,也由于其就地轉移勞動力的高昂成本,造成鄉鎮企業的發展減緩。其直接的后果是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減緩和城鎮化步伐的減慢。“九五”前4年城鎮化平均每年僅增加0.46%,比整個改革時期的平均0.6%還低。
在鄉鎮企業發展減緩,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受阻的情況下,農村展開了大規模的勞動力自發流動。開始了一個迂回曲折的城鎮化的過程,問題的關鍵是在這個進程中,如何進行戰略的選擇。長期以來,中國的城市化道路存在激烈的爭論:其焦點問題是讓流動的鄉村人口是停留在大城市還是小城鎮,是應該叫城市化還是城鎮化。這一爭論的核心,是讓農民拋棄土地徹底斷其后再到城市謀生,還是保持目前具有社會保障性質的土地制度——家庭承包責任制基礎上的季節性的流動。顯然目前的農民季節性流動就業的模式將使鄉村勞動力轉移更加平滑,成本更低,也更有利于降低鄉村居民城鎮化的門坎
事實上,盡管政策對于農民自己選擇的流動就業模式還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支持,盡管農民季節性流動還存在諸如戶口、就業限制、福利保障、權益保障等等一系列問題,但是農民的自發流動就業已經成為中國勞動力轉移不可阻擋的趨勢,每年估計的流動數量大約在0.8~1億人左右。同時,近年來,農民人均純收入之所以還能夠保持低速增長,與農民的大規模季節性流動就業密不可分。
三、金融抑制和萎縮使縣域經濟發展成為無源之水
(一)國有商業銀行壟斷儲蓄信貸市場且貸款連年下降
改革20多年來,中國信貸機構的壟斷地位基本沒有動搖,始終維持一個70%左右的市場份額。這對于中央政府通過直接動員信貸資源支持城市和國有部門提供了極大便利。與國家銀行在信貸市場的壟斷地位相對照,貸款增長速度的下降令人吃驚。1997年國家銀行的貸款余額比上年增長了25.05%,但隨后的1998年和1999年分別下降為15%和8%。
表2國有銀行存貸款占全國的比致
注:國有銀行包括:政策銀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交通銀行、中信實業銀行。
資料來源:《中國金融年鑒》1994~2000年。
(二)金融資源大幅度向城市及國有企業集中
中國人民銀行監測的5000戶企業,雖然從1998年開始,大型企業的銀行借款增幅下降,2000年起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分別下降8.2%和10.1%,但是實際的占有金融資源的比例仍然是非常高的。
表31999年國有企業占有資金情況
資料來源:馬洪、王夢奎,2000。
表3的數據證明了國有部門在金融資源的配置中所具有的優先地位,金融資源向國有部門的傾斜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此外據抽樣調查,2000年底全國省會(區府)和副省級城市的貸款余額占全國貸款余額近40%,是當年新增貸款的46%(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分析小組,2001/11/1)。這充分說明1994年以后信貸資源配置的城市化傾向。
對于這樣一種金融資源的配置格局,有的學者認為這是資本市場作用的結果,是資本逐利本性所致。但問題似乎并沒有這么簡單。鑒于國有商業銀行在銀行業中的絕對壟斷地位,而國有獨資的性質又使國有商業銀行易于遭受行政干預,在這樣情況下強烈的城市化的資金配置格局,很難說僅僅是由于市場競爭而導致的資金流動,也就是說不完全是競爭促使資本尋求更高收益而出現的配置格局。這一配置格局的出現是與政府主導的經濟增長階段密切相關。在這一階段,政府或政府控制的市場主導了整個資源特別是金融資源的配置。比如,大量的金融資源配置到低效率的國有部門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說明目前的城市化傾向的資本配置格局,是與市場充分競爭條件下資本的逐利本性并不完全相干。
(三)縣域內承受著嚴重的通貨緊縮和信貸緊縮
對是否存在通貨緊縮有許多爭議(周駿等,2001;王寶清,2001)。目前的緊縮是一種結構性的緊縮,而非全面緊縮。城市部門,特別是大中型國有企業并沒有特別感受到這種緊縮,而縣及縣以下的經濟主體才是這種緊縮的對象。這種緊縮的直接后果是縣域內以解決就業為主的中小型工商業、鄉鎮企業出現衰退并由此帶來縣域經濟的衰退、農民收入下降及縣鄉政府稅源枯竭。根據有關學者從全國總體的情況測算,1994~1998年間僅財政系統的凈流出平均每年大約在1000億元左右,而金融系統中不僅存貸差日漸擴大,而且每年從金融系統中流出資金大約在500~600億元左右(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總隊,2000)。從縣域內部的情況看更加嚴重。一是縣域內的國有商業銀行的分支機構基本沒有放款權利,縣域內的國有商業銀行分支機構在1997年以后對縣域內經濟主體的貸款增加很少。二是盡管金融機構中農業與鄉鎮企業貸款與農業和農戶的存款(不含鄉鎮企業)在金融機構的全部存貸款所占的比例幾乎相同(農村存款在1996~2000年間基本保持在12~13%的水平,而貸款保持在11%的水平),但是如果仔細分析卻可以看出全面統計所掩蓋的一些問題。第一,在1996~2000年間信用社占據了整個農村信貸市場的65~70%的份額。第二,國有商業銀行對農村的放款主要是集中在大型基礎設施、國債配套資金和生態建設的貸款等大型項目,而對迫切需要提供金融服務的農業生產和中小型工商業活動卻處于全面緊縮的狀態。1999年全國金融機構對鄉鎮企業的貸款比1998年增加581億元,占當年全部貸款增加額的8%(值得說明的是,鄉鎮企業的增加值已經占到GDP30%以上,吸收的就業是國有部門80%以上),同年信用社對鄉鎮企業的貸款增加額為386億元,占全部鄉鎮企業貸款增加額的66.4%。2000年全部金融機構對鄉鎮企業的貸款不僅沒有增加反而下降了101億元,而同年農村信用社對鄉鎮企業的貸款卻增加了361億元(《中國金融年鑒》,2000,2001)。
僅觀察全面的統計數據,難以清楚地看到農村中所普遍存在的貨幣和信貸的嚴重雙重緊縮的。從運行的情況
表4鄉鎮企業和農業貸款(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中國資訊行數據庫();《中國金融機構信貸收支情況統計》1998~2000。
看,縣及縣以下正在承受嚴重的通貨和信貸緊縮,表現在:
1.郵政儲蓄只吸收儲蓄不貸款,造成每年上千億元的資金直接上存中央銀行。
2.農村合作基金會清理——農村短缺近3000億資金,不僅影響了縣域內中小型工商業的發展,兌付農民存款的責任直接由縣鄉兩級政府負擔,對本身已經債務纏身的縣鄉政府無疑是雪上加霜。
3.國有商業銀行大量減少縣及縣以下基層機構,貸款審批權限上收。全國已經削減1萬多個銀行分理處和營業網點,裁員11萬人(戴相龍,2001)。
4.農村信用社負擔過重,難以全面支持農村發展。農村信用社以占全部金融機構12%左右的儲蓄存款余額支撐著60~70%的農業貸款和70~75%的鄉鎮企業貸款(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總隊,2002),但是鑒于當前農村信用社的產權問題、管理體制問題及沉重的歷史包袱(累計虧損與不良資產),對于承擔農村經濟發展所需要的金融服務已獨木難支。
5.民間信貸活躍,但缺乏規范。由于正規金融難以滿足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民間借貸和高利貸十分活躍。據對15省24個縣市41個村的調查,民間借貸的發生率高達95%(溫鐵軍,2001),溫州民間高利貸的利息達到每月1~3%。由于民間信貸缺乏正式的法律地位,因此也缺乏管理和引導,難以真正在信貸市場上正常發揮作用。
四、消除貧困與西部大開發:經濟發展的長期任務
(一)關于新的扶貧戰略
中國農村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的貧困人口已從1978年的2.5億人減少到2000年的3000萬人,沒有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占農村人口的比重從1978年的30.7%下降到2000年的3%(這是依據中國政府制定的貧困線標準的計算(以1985年購買力平價不變價格為0.66美元/天)。為比較國家間的貧困狀況,世界銀行提出了每天1美元(1985年購買力平價不變價格)的貧困線標準。世界銀行在1998年的估計中認為當年中國的貧困人口如果依據世界銀行的標準應該為1.06億,比官方當年4200萬貧困人口的估計要高出1倍多(世界銀行國別報告,2001)。無論估計的標準如何,中國仍然面臨十分艱巨的消除貧困的任務)。
根據中國政府新世紀的扶貧戰略,扶貧開發的主要任務,一是盡快解決3000萬貧困人口溫飽問題;二是幫助初步解決溫飽、但還不鞏固的貧困人口增加經濟收入,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實現穩定脫貧。與“八七”扶貧攻堅相比,這不但意味著對象更廣了(約占農村總人口的10%),而且任務加重了,即包括解決溫飽和實現穩定脫貧兩大任務。扶貧的基本方針則不是簡單地解決溫飽,或者是生產足夠的食物問題,而必須做到綜合開發和堅持可持續發展,必須做到資源配置和開發與生態建設緊密結合。
實現新的扶貧目標并非僅僅是簡單的資本投入問題。盡管在新的扶貧戰略中政府在貧困目標的瞄準機制、扶貧內容等等進行了許多重大的調整,但是貧困地區的區域經濟發展問題將越來越成為貧困工作中的重點內容。因為目前尚未脫貧的3000萬貧困人口中,主要的制約是生態和自然條件,這些人口的脫貧僅依靠發展當地的農牧業生產不僅可能導致新的生態破壞,也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移民和促進當地區域經濟發展應成為實現新的扶貧戰略的重點內容。
(二)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中的問題
2000年,國家安排在西部地區新開工10個重大項目,項目總投資1000多億元。2001年,國家又在西部地區新開工了一批重點工程,項目總投資2000多億元。
近兩年來,與國家積極的財政政策相配合,中央和地方政府及國有商業銀行在西部開發的戰略指導下,投入了大量的財政和信貸資金。但是這些投入效果如何還值得進一步探討。目前通過國債資金大量投入到公路、鐵路、機場、大中型水利設施項目、天然氣管道項目建設的資本,對于西部地區的農村發展究竟產生的作用有多大?能否解決目前西部農村地區所面臨的最為緊迫的問題?
西部大開發戰略既不能在短期內成為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引擎,也難以從根本上解決目前西部農村地區面臨的一些最為緊迫的問題。顯然,將此戰略作為資金投入的戰略重點,對于整個中國經濟發展和西部農村經濟的發展是遠水不解近渴。
五、縣鄉財政與農民負擔問題
中央政府近年來對農民負擔問題一直十分重視,采取了許多措施來減輕農民的負擔。從實施的效果來看,這些措施對抑制農民負擔惡性上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并沒有從根本上達到制止農民負擔增加。據農業部統計,2000年全國農民直接負擔的稅費共1778.9億元,平均每個農民負擔199元。其中,各種稅92元,“三提五統”66元,“兩工”和以資代勞6元,集資等各種社會負擔30多元,與1999年相比增長了3.3%。
中央2000年提出了稅費改革方案并在安徽進行試點。從安徽省的情況看,稅費改革在減輕農民負擔方面效果是明顯的,人均負擔下降了30%。稅費改革雖然達到了使農民減負的目的,但同時使鄉鎮政府和村一級組織收入減少,使縣、鄉、村機構正常行政能力受到影響。
稅費改革、農民減負與縣鄉財政狀況緊密相連,沒有地方經濟發展和財政狀況的改善,農民減負就難以完全實現,稅費改革就缺乏推進的基礎。我國戶口在縣和縣以下的人口10億多,其中農業人口9.2億,在縣城和建制鎮的人口有1.7億。我國現有2109個縣級財政、4.6萬多個鄉鎮財政,2000年全國財政收入1.34萬億元,其中中央占51%,省級10%,地市17%,縣鄉兩級共計20%多。而全國財政負擔的人員總量中,由縣鄉財政負擔的比重約為70%左右。如果不能改變20%的財政收入負擔70%人員費用的狀況,不僅農民負擔無法得以完全減輕,同時基層政府的行政能力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直接面對農民、行政事務最為繁雜、作為政權基礎的縣鄉兩級政府,可支配的財政收入是最少的。農民負擔的問題并非簡單的基層政府收費多少的問題,實際上涉及到如何促進縣域內的經濟發展和整個基層財政體制改革、政府機構改革問題。
六、進入WTO之后的農業和農村
(一)農產品貿易問題
根據有關研究,中國的農產品中,糧食產品只有稻谷具有相對的比較優勢,而糖料、園藝、畜產品、烤煙等都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程國強,2001),相應地,有關學者對加入WTO后,利用相關的模型對在貿易自由化情況下中國農產品貿易對各種農產品的影響進行具體的分析(黃季焜,2001)。這些分析對于我們認識農產品貿易自由化及中國農產品的競爭力和比較優勢具有一定的作用。從短期看,貿易對于中國的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的影響是有限的。
1.貿易的沖擊僅限于一定的區域和特定的品種
許多人對于國外農產品的進入十分擔心,認為有可能帶來數千萬農民的失業。這種擔心實際上是沒有什么依據。首先是糧食產品的商品率一般在30%左右。對于小規模農戶的生產來說,特別是以生產糧食作物為主的農戶而言,貿易本身不會對農民收入帶來毀滅性的打擊。貿易可能的影響只是針對商品率較高生產較為集中的個別品種(比如棉花、大豆、部分水果等)、個別地區(如黑龍江、吉林等大豆、玉米主產區)的農民收入影響較大。
就我國目前情況看,小麥生產的大省是河南,占到全國生產量的22.4%,山東排第二位,為18.67%,河北為12.12%,其余省份均沒有超過全國產量的10%。稻谷產量占全國比例最高的是湖南省,為13.84%,河南為10.14%,其余省沒有超過10%,大豆生產黑龍江一個省就占了全國產量的近30%,而新疆的棉花則超過了全國的1/3,廣西的糖料占到全國的近40%(國家統計局,2001)。
根據國家統計局農村住戶調查資料計算,黑龍江等九個省農民銷售大宗農產品的現金收入仍然是家庭現金收入的主要來源。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新疆分別達到63.33%、54.48%、39.23%、33.27%。顯然,如果不能很好地調整農業生產和經營戰略,這些地區的農民將遭受農產品貿易自由化的直接沖擊
2.主要農產品進口的配額數量并不大
根據相關研究,即使2002年糧食全部進口配額用完,進口玉米、小麥、大米的數量分別占2001/2000糧食市場年度總消費量的4.57%、7.34%、2.9%,而以2004年的配額量計算,進口糧食總量也僅占2001/2000年度中國糧食消費的6.02%。因此,從糧食安全角度來看,目前的配額并不會對中國的大宗農產品的生產帶來重大威脅。
從積極的方面看,農產品貿易自由化的進程,也會對中國的農產品市場發育具有促進作用。因此,加快完善全國的市場體系建設和分別不同的產品和不同的地區情況來確定農業發展的戰略將是我們未來政策制定的一個重要原則。
(二)補貼政策:補產業還是補人口
關鍵詞:制度背景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制度創新
“新農村建設”包括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黨的建設五個方面,“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20個字是對新農村生動形象的描述,其重點工作是“發展生產”。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根本任務。只有不斷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不斷增強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實力和競爭力,才能為農村社會全面進步和農民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農村經濟組織制度建設與創新,作為農業微觀載體,是建立農業和農村發展長效機制的基礎條件,是農村經濟建設,也是新農村建設中的“軟件”。我們必須以創新的思維來對待中國農村經濟改革中出現的合作社制度的演變,不斷創新合作社制度。
一、合作制是我國農村主流的經濟組織制度
1、股份制與合作制是市場經濟條件自運行的兩個輪子
無論是股份制,還是合作制,都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都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產生的一種經濟組織制度,股份制與合作制是市場經濟條件自運行的兩個輪子,股份制企業與合作制企業是現代市場經濟的兩大主體,是推動經濟社會進步的兩大力量。
2、合作制與股份制有不同的適用范圍、不同的行業特點
合作社的制度特點決定了合作社多集中于弱勢集團,多集中于弱勢產業。股份制成為規模大、資金雄厚、有機構成高的行業的組織形式。
3、合作制必然成為農村主流的經濟組織制度
農業是典型的弱勢產業,農民是我國最大的弱勢群體,合作制必然成為農村主流的經濟組織制度。
二、合作制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必然發生合作社制度的變遷
1、任何一種組織制度,在不斷變化的制度環境中,會吸納和融合其他制度的優點,對自身不斷完善。
2、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擴張是任何經濟組織存在與發展的需要。
3、合作制、股份制相互融合、轉化、吸納的表現
西方的“職工持股計劃”
“公司+合作社+農戶”農業產業化模式
美國、加拿大的“新一代合作社”
“股份合作制”是股份制與合作制相互融合的一個特例
4、合作社組織的變異以及現代合作社質的規定性
三、股份合作制是合作制的新發展
1、從理論層面剖析,股份合作制有四方面的制度優勢?;饬撕献魃纭胺健迸c“圓”的矛盾;實現了“資本”與“勞動”生產要素的融合;強化了“競爭”與“合作”兩種力量;協調了“公平”與“效率”兩個指標。2、從國際合作社聯盟所確定的原則考察,股份合作制是合作社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符號國際合作社發展的主流趨勢。
3、從中國農村新興合作社組織發展的實證角度考察,股份合作制以成為我國沿海地區農民合作社的主流形式。
四、農村合作社制度發展與創新的條件
1、生產力發展對新型組織的客觀要求
2、思維創新及輿論支持
3、政府的扶植及對合作社企業家的激勵機制
4、良好的制度環境
參考文獻:
1、苗敬柱股份合作制:基層社改革發展的制度安排《合作制理論與基層供銷社改革——第七次中國供銷合作經濟論壇論文選編》2004年11月
2、周連云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合作制與股份制兩種經濟組織制度的比較研究《合作制理論與基層供銷社改革——第七次中國供銷合作經濟論壇論文選編》2004年11月
3、中國農村合作制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二)——中國合作經濟的發展歷程《中國農村合作制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組選自《中國供銷合作通訊》2005年5月總第301、302期
4、洪遠朋股份合作制是合作經濟的新發展《集體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2004年4月
5、趙陽林股份合作制是合作制和股份制的最優組合嗎?《中國供銷合作通訊》總306,307期
6、黃連貴農村社區股份合作的新發展中國合作經濟學會《調查與研究》2006,3
7、葉長青勞動、資本與國家貧富《商業時代》2006,7
8、劉惠苑鵬合作制與股份合作制——制度的分析與比較遼寧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
9、付晨合作經濟的傳統與變遷《中國供銷合作通訊》2003年9月總284期
10、馮開文合作社:兼顧公平與效率的經濟組織——從合作理論變遷角度所作的初步分析《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2000,1
1.1農民科學文化素質不高,思想觀念、生活方式落后在國家實施免除農村中小學學生學雜費之前,有很多農村學生因交不起學雜費而失學、輟學,導致部分農民科學文化水平不高,接受科技能力不強,勞動素質低下,直接影響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還有不少農民思想觀念、生活方式落后,封建思想、迷信思想、小農經濟思想嚴重,有不少陳規陋習和不良的生活習性,比如:賭博、酗酒、不講衛生、參加封建迷信活動等。
1.2農村基礎設施薄弱,生產生活條件差,發展受制約。雖然近幾年國家花了不少資金用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但由于農村幅員遼闊,歷史欠帳太多,國家投資相對有限,農村的基礎設施總的來說還比較薄弱,目前還有相當一部份農村的農業生產生活條件并未得到根本改善,比如沒有排灌設施、防洪設施、水土保護設施、田間道路設施等,農業生產在很大程度上還依賴于自然氣候條件,抗御干旱、洪澇、冰雹、大風等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比較脆弱;部份山區農村,至今還存在著交通不便、信息閉塞、人畜飲水困難等問題,不同程度地制約著農村的發展。
1.3農業生產方式落后由于各種原因,農村的農業生產方式還不算先進,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率不高,農業機械化、自動化普及程度較低,不少地方的農民至今仍然依靠傳統的耕作方式進行農業生產,使用的農業生產工具仍然以傳統的鋤頭、鐮刀、犁、耙、籮筐為主,較少使用農業機械化。還有部分農民至今沒有掌握已經推廣多年的常規農業生產技術,比如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技術,水稻規范化栽培技術等。農村落后的農業生產方式,造成農業生產效率低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程度不高,農民增長受限制。
1.4農村產業結構需要調整。由于受傳統產業結構慣性思維的影響等。現階段農村的產業結構仍以第一產業為主,第二、三產業所占比例較小。第一產業以農業種植業為主,林業、漁業等產業所占比例較小。農業又以糧食作物為主,經濟作物所占比例較小。如果不對農村經濟結構作出必要的調整,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農業資源的全面、合理開發將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1.5農村市場經濟發展緩慢。農村農民由于受小農經濟思想影響等因素,對市場經濟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缺乏市場觀念、競爭觀念、價值觀念,在生產安排上,一般都是以傳統的方式進行生產,較少考慮市場的需求以及市場的變化,進入市場流通領域的農產品無論在數量上和種類上都相對有限,且市場競爭力不強。另外,市場體系不健全,發育滯后,不能適應農產品流通的要求。目前,有不少地方農村鄉鎮只有零星、分散的初級農貿市場,農副產品流通仍然以提籃小賣、小推、小販式的分散營銷為主。市場經濟發展緩慢,是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又一個因素。
2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
農村牧區經濟發展績效評價屬于多變量的綜合評價,在實際研究中,多指標(變量)問題是經常遇到的,而且在多數情況下,不同指標之間具有一定的相關性,這勢必增加問題分析的復雜性。主成分分析就是設法將原來的指標重新組合成一組新的互相無關的幾個綜合指標來代替原來的指標,同時,根據實際需要從中取幾個較少的綜合指標,盡可能多地反映原來指標的信息。主成分分析法能濃縮信息,簡化指標的結構,使分析問題的過程簡單、直觀、有效[14],主成分分析法的優點是可以消除各指標由于量綱不同所帶來的影響,克服指標之間的相關性所帶來的信息重疊以及人為確定各指標權重系數的問題[15],所以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以較少數的綜合變量取代原有的多維變量,使數據結構簡化,把原指標綜合成較少幾個主成分,再以這幾個主成分的貢獻率為權數進行加權平均,構造出一個綜合評價函數。作為一種多指標分析方法,在綜合評價函數中,各主成分的權數為其貢獻率,它反映了該主成分包含原始數據的信息量占全部信息量的比重,這樣確定權數是客觀、合理的,它克服了某些評價方法中人為確定權數的缺陷,這種方法的計算比較規范,便于在計算機上實現。對收集到的相關數據進行處理時,應明確主成分分析的具體步驟:1)將指標標準化,主要目的是去除指標不同量綱的影響。在主成分分析法中用協方差矩陣求得主成分是主成分分析法中的關鍵所在,因為協方差矩陣容易受到指標的數量級和量綱的影響,因此需要對原始數據做無量綱化的處理。2)計算標準化指標數值的相關系數矩陣Rm×m,觀察多個指標的相關度,確定待分析的原有若干變量是否適合于因子分析;3)求矩陣R的特征根λj(j=1,2,…,m),λj表示第j個主成分Fj所解釋的原始指標數據的總方差,則主成分Fj對原始指標數據的方差貢獻率ωj為:ωj=λj/Σkj=1λj;4)將特征根λj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根據累計方差貢獻率≥85%的要求選取前k個特征根對應的主成分;5)將標準化值矩乘以主成分系數矩陣,計算各主成分得分;6)計算綜合得分。
2結果與分析
2.1內蒙古農村牧區經濟發展平均水平地域差異分析由于篇幅原因,未列出原始數據,12個盟市農作物總播種面積均值約為596.16(千hm2),其中高于平均水平的盟市有呼倫貝爾市1585.42(千hm2)、通遼市1119.95(千hm2)、赤峰市1110.97(千hm2)、興安盟773.51(千hm2)、烏蘭察布市619.66(千hm2),比例占到41.67%;有效灌溉面積均值約為260.44(千hm2),其中高于平均水平的盟市有通遼市655.34(千hm2)、巴彥淖爾市594.38(千hm2)、赤峰市462.37(千hm2)、興安盟306.96(千hm2),比例占到33.33%;農牧業機械總動力均值約為273.29(萬Kw),其中高于平均水平的盟市有通遼市571.75(萬Kw)、赤峰市492.16(萬Kw)、巴彥淖爾市420.62(萬Kw)、興安盟388.14(萬Kw)、呼倫貝爾市381.17(萬Kw)、鄂爾多斯市278.82(萬Kw),比例占到50%;化肥施用折存量均值約為157529.3(t),其中高于平均水平的盟市有通遼市541868(t)、赤峰市282334(t)、巴彥淖爾市240794(t)、呼倫貝爾市209239(t)、比例占到33.33%;農村用電量均值約為45962.17(萬Kw),其中高于平均水平的盟市赤峰市193986(萬Kw)、通遼市101985(萬Kw)、鄂爾多斯市46287(萬Kw),比例占到25%;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均值約為2103098(萬元),其中高于平均水平的盟市有赤峰市3954968(萬元)、呼倫貝爾市3918847(萬元)、通遼市3872095(萬元)、巴彥淖爾市2491937(萬元)、呼和浩特市2133999(萬元),比例占到41.67%;糧食產量均值約為226.77(萬t),其中高于平均水平的盟市有通遼市608(萬t)、呼倫貝爾市565.60(萬t)、赤峰市500.10(萬t)、興安盟340.50(萬t),比例占到33.33%;油料產量均值約為12.09(萬t),其中高于平均水平的盟市有巴彥淖爾市59.39(萬t)、呼倫貝爾市29.70(萬t)、赤峰市12.93(萬t),比例占到25%;肉類產量均值為207999.2(t),其中高于平均水平的盟市有通遼市517124(t)、赤峰市457895(t)、呼倫貝爾市248047(t)、錫林郭勒盟246847(t)、烏蘭察布市209499(t),比例占到41.67%;羊毛產量均值約為9775.42(t),其中高于平均水平的盟市有呼倫貝爾市21952(t)、赤峰市20325(t)、通遼市15286(t)、鄂爾多斯市13736(t)、興安盟11894(t)、烏蘭察布市9810(t),比例占到50%;大牲畜年末數均值約為74.44(萬頭),其中高于平均水平的盟市有通遼市205.86(萬頭)、赤峰市200.26(萬頭)、呼倫貝爾市117.56(萬頭)、錫林郭勒盟93.62(萬頭),比例占到33.33%。內蒙古各盟市農村牧區經濟發展各指標總量低于平均發展水平的盟市較多,發展較不平衡,內蒙古東、西部地區農村經濟發展整體差距較大。
2.2內蒙古農村牧區經濟發展績效綜合分析使用SPSS軟件對數據處理進行綜合評價,對指標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計算指標的相關系數,大多數相關系數大于0.3,適宜主成分分析,共提取三個主成分,累計方差貢獻率達到92.256%,大于85%,三個主成分權重分別為74.232%、11.282%、6.743%,計算各主成分得分及總得分(表1)。表1中正數表示綜合發展水平在平均水平之上,負數表示綜合發展水平在平均水平之下。因為第一主成分權重較大,因此第一主成分得分決定了總得分,第一主成分得分與總得分變化一致,表現為第一主成分得分較高的總得分也較高,各盟市在第二與第三主成分上的得分與第一主成分得分有所變化,但對最終得分的影響是微弱的。從總得分來看,內蒙古12個盟市農村牧區經濟綜合發展水平在平均值之上的有5個盟市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巴彥淖爾市,其中前4個盟市位于內蒙古的東部地區,1個盟市位于內蒙古的西部地區,西部盟市農村牧區經濟綜合發展位于平均發展水平之下,其中包括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烏海市、阿拉善盟都在平均發展水平之下,東部只有錫林郭勒盟在平均水平之下,內蒙古東部地區各盟市農村牧區經濟發展實力較強,無論是各個指標上的表現,還是綜合水平;內蒙古中西部8個地區除巴彥淖爾市,其余都在平均水平之下,像呼和浩特市、包頭市、烏海市工業較為大的地區農村牧區經濟發展較弱。為了更好的觀察12個盟市農村牧區的相似與異質性,將內蒙古12個盟市農村牧區經濟發展情況以三個主成分為維度做聚類分析(圖1)。通過三維散點圖聚類發現,內蒙古12個盟市農村牧區經濟發展績效大致可以細分為四大類,第一類5、6即通遼市、赤峰市歸于一類;第二類3、10即呼倫貝爾市、巴彥淖爾市歸于一類;第三類1、2、4、7、8、9即呼和浩特市、包頭市、興安盟、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市、鄂爾多斯市歸于一類;第四類11、12即烏海市、阿拉善盟歸于一類。
3討論
3.1自然條件的差異內蒙古東部地區包括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土地資源豐富,耕地面積接近耕地面積的60%,水資源總量所占比例超過了內蒙古地區總量的80%,同時內蒙古東部地區土壤資源優質,內蒙古土壤在分布上東西之間變化明顯,土壤帶基本呈東北-西南向排列,最東為黑土壤地帶,向西依次為暗棕壤地帶、黑鈣土地帶、栗鈣土地帶、棕壤土地帶、黑壚土地帶、灰鈣土地帶、風沙土地帶和灰棕漠土地帶。其中黑土壤的自然肥力最高,結構和水分條件良好,易于耕作,適宜發展農業;黑鈣土自然肥力次之,適宜發展農林牧業。另外內蒙古草原森林資源集中在東部地區,這也為發展農區牧區經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而西部地區除巴彥淖爾市外,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烏海市、阿拉善盟自然條件較惡劣,干旱,風沙大,少雨,土地以鹽堿地為主,水資源、草地森林資源缺乏等因素影響了西部地區農村牧區經濟的發展。
3.2農村牧區勞動力的差異農村牧區勞動力的數量對于農村牧區經濟的發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人力資本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區域人力資本的存量提升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從農村牧區勞動力資源來分析,12個盟市農村牧區勞動力資源最多的是赤峰市211.1414萬人、其次是通遼市134.7763萬人,農村牧區勞動力資源遠遠大于其他盟市,內蒙古東部5盟市農村牧區勞動力資源累計為517.2479萬人,而西部7盟市農村牧區勞動力資源累計為314.6746萬人,其中東部區約是西部區的1.644倍。從農林牧漁業從業人員來看,12個盟市農林牧漁業從業人員最多的是赤峰市126.1189萬人、其次是通遼市93.5396萬人,東部區鄉村年末從業人員為346.1453人,西部區鄉村年末從業人員為206.7069人,其中東部區約是西部區的1.675倍。東部區無論農村牧區勞動力資源還是農林牧漁業從業人員都普遍高于西部,西部地區除烏蘭察布市、巴彥淖爾市外其他盟市普遍較低,這也是12個盟市農村牧區經濟發展程度相差較大的原因。
3.3產業發展結構的差異從產業結構發展來看,以生產總值為例,12個盟市第一產業生產總值占總生產總值的比例按以下順序遞減,興安盟約為30%、巴彥淖爾市約為19%、呼倫貝爾市約為18%、烏蘭察布市約為16%、赤峰市約為15%、通遼市約為14%、錫林郭勒盟約為10%、呼和浩特市約為5%、包頭市、阿拉善盟約為3%;鄂爾多斯市約為2%、烏海市約為1%;第二產業生產總值占總生產總值的比例按以下順序遞減,阿拉善盟約為82%、烏海市約為68%、錫林郭勒盟約為67%、通遼市約為63%、鄂爾多斯市約為61%、巴彥淖爾市約為57%、赤峰市約為55%、烏蘭察布市約為54%、包頭市約為53%、呼倫貝爾市約為47%、呼和浩特市約為33%;第三產業生產總值占總生產總值的比例按以下順序遞減,呼和浩特市約為62%、包頭市約為45%、鄂爾多斯市約為37%、呼倫貝爾市約為35%、興安盟約為32%、烏海市、烏蘭察布市約為31%、赤峰市約為30%、巴彥淖爾市、通遼市、錫林郭勒盟約為23%、阿拉善盟約為16%。各產業生產總值所占比例的變化反映了12個盟市產業發展重點不同,如阿拉善盟、烏海市以發展第二產業為主,呼和浩特市、包頭市以發展第三產業為主,這也是內蒙古各盟市農村牧區經濟發展績效存在差異的原因。
4結論
關鍵詞:小康農居;可持續發展;資源有效利用能源
21世紀人類共同的主題是實現可持續發展。對于城市建筑的發展來說,必須由傳統高消耗型發展模式轉向高效能綠色發展模式,這不但在中國也是當今世界建筑發展的必然趨勢。目前,全世界有近30%能源消耗在建筑物上,長此以往,將嚴重影響世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能源問題將成為本世紀的熱門話題,我們必須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出發,使建筑盡可能少地消耗不可再生資源,降低對外界環境的污染,并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適、與自然和諧的工作及生活空間。
我國的建筑設計重心依然在城市,農村住宅的發展遠遠滯后城鎮,規范針對的對象也主要為城鎮建筑(《民用節能建筑節能管理規定》中明確農民自建低層住宅不適用),新研發的各種節能產品,資源回收系統也因其高昂的價格并不能在廣大農村推廣,地處我國廣袤大地上的農村住宅成了可持續生態設計中的盲區,這種現象在南方地區尤甚。當全中國打出“節約中國”大旗時,建筑師是否更應該關注占全國人口3/4的農民兄弟“住”的問題呢?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深入人心使得生態建筑為全人類所關注。生態建筑對于建筑理念、發展模式和消費方式,是一次深刻的革命。它從建筑生命周期全過程出發,全面考慮資源、能源、環境和健康舒適要求,是最能體現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建筑模式。我們的農村住宅設計,確切定位為小康農居設計,生態型農宅將是未來發展的方向。由于工作原因接觸了不少農村住宅項目,04年長沙市農村小康住宅設計中對生態農居作了嘗試,當時的構想還很不成熟,這幾年的積累完善,也總結了不少設計心得。
1傳統民居經驗延續和發展
我國南方傳統鄉土民居積累了幾百年的經驗。結合自然氣候、因地制宜,以最簡便的手法、極低的能耗創造了宜人的室內居住環境,與城市住宅相比,具有明顯的熱舒適及節能優勢。
南方多丘陵的地貌誕生了不少坡地式的民居形式,比如湖南湘西吊腳樓、四川山地住宅等,這種形式除了避潮通風良好,同時合理利用地形現狀,通過場地和建筑的良好結合并使設計和施工策略統一起來,從而獲得更多的舒適和更大的使用效率,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運用可持續的場地設計理念,謹慎對待建筑,最小限度甚至不破壞自然環境,對現今小康農居設計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此外南方民居經常采用的深檐有很好的遮陽效果,在設計中也可加以借鑒。
由于我國南北方氣候差異較大,節能設計側重面南北也不同北方抓冬季供暖期節能,南方抓夏季空調期節能。因此南方建筑為了通風避熱,大多比較開敞,圍護墻體多輕薄,夏天是沒問題了,可是冬季一來,采暖很是讓人頭疼,特別是在像湖南這種四季非常分明的夏熱冬冷地區。南方建筑外墻通常不如北方的厚重,熱阻較小,熱量損失較大,而且室內沒有供熱設施(北方冬季一般采用集中供熱系統或火炕、火墻、地炕等取暖設施),導致冬季室內寒冷,即使采用火爐等供熱,也由于保溫措施不完善使熱量通過熱對流、熱輻射流失。這些民居上的熱工缺陷需要在未來的設計中彌補。
傳統民居要提高和發展,達到新時期小康農居的標準,需認真總結,其經驗教訓上升為理論并以此指導設計實踐,在先進的科學技術的支持下,揚長避短,使傳統的民居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2資源回收及有效利用
建筑物的資源利用:要有效地使用水、能源、材料和其他資源,也就是說,要使能源和資源的利用達到最高程度、消耗降低至最低程度。此外回收并重復使用資源,減少建筑物的污染排放,進而達到保護環境的目標,實現綠色平衡。
資源回收利用研究在國外開展較早,一些成果已經運用到實體建筑設計建造上。美國國立資源保護委員會總部就是以廢舊回收物品的再生材料為主要材料建筑的綠色辦公室。日本1997年建成了一棟實驗型“健康住宅”。除了整個住宅盡可能選對人體無害的建筑材料外,墻體還被設計成雙重結構,整個房屋系統的空氣采用全熱交換器和除濕機進行循環,有效地回收熱量并加以再次利用,其過濾器可有效地收集空氣中細小的塵埃,從而能夠抑制霉菌等過敏生物繁殖。這種資源的回收利用,不僅變廢為寶,而且減少了環境污源,節約了能源。
結合中國國情,特別是國內農村現狀,資源的合理利用也應該有“中國特色”。南方大部分地區氣候濕潤、雨水豐沛,我們可以設計一套適當的收集和儲存系統以加大對雨水的利用。將從屋檐流下來的雨水,以及經沉淀池處理的山坡(地表)雨水收集到集水池,采用自流或加壓泵送作為綠化用水、沖廁用水、道路澆灑、洗車、掃除用水、景觀補充用水及空調冷卻用水補水。另外糞便和污水則可收入堆肥坑里,經發酵后供農田或花木施肥用。
3清潔能源開發利用
我國的建筑能耗量約占全國總用能量的1/4,居耗能首位。這其中主要是建筑的采暖和空調耗能,而我們現在應用的能源主要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氣為主的不可再生能源。建筑供暖燃用大量煤炭等礦物能源,使周圍的自然與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大量空調使用也加大了電能消耗,因此提倡建筑節能,要重視人文方面的內容,強調人與自然協調,盡量采用自然生態型的方式節能,如太陽能、生物質能等等。采用清潔能源是保護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重要措施。
3.1太陽能
在建筑設計中增加對太陽能的利用,其目的是為了使能源得到有效地利用并且增加人們的舒適感。目前,在我國農村利用太陽能最多的是熱水器的應用,它具有安全、經濟等特點,我們應該把它列入到建筑設計中,做到統一規劃、統一布置,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對太陽能的利用,而且可以使建筑立面看上去更加豐富,更加美觀。對太陽能的利用還表現在對窗戶的設計,合適的窗戶設計不僅用于采光通風,還可以控制內部空間與室外環境之間熱量傳遞。例如采用適當數量和類別的朝南玻璃窗和設計合理的遮陽裝置,冬季允許熱量進入建筑物,在夏天則拒絕熱量的進入。合理的設計還可以起裝飾的作用。
3.2積肥和沼氣
沼氣是我國農村中最有前途的廉價能源之一。人畜的糞便、植物的莖葉和垃圾中的有機質在一定溫濕度和密閉的條件下,經過微生物發酵產生甲烷(即沼氣),可供家庭煮飯、點燈、發電等等。沼氣池容積可根據每戶人數決定,其位置靠近廁所或牲畜圈,使糞便自動流入池內,方便管理,有利于保持池溫,提高產氣率,改善環境衛生。沼氣池廢渣又是花木的優質肥料。
3.3自然空調南方夏季空調使用率高,農村不能象城鎮無限制使用電空調,容易導致“熱島效應”,既不環保又不經濟,我們可以在設計中結合項目現狀條件,量體裁衣,充分利用自然資源進行室內空氣、溫度調節。
晝夜溫差大的地區可以夜間通風方法在夜間引入室外的冷空氣,通過冷空氣與作為蓄熱材料的建筑維護結構接觸換熱,冷卻建筑材料,達到蓄冷目的,此時的室外冷空氣就可視為可利用的自然冷源。
結合南方丘陵地貌的坡地農居則可以利用地形,設計一個送風和拔風兩者合一的通風井道式“土空調”。通過對半地下室和庭院“地冷”(相對地上較低的溫度)的利用,在半地下室的外墻設置通風口,外部空氣從南向平臺或陽臺兜風進入地下水池下部,經迷道冷卻的空氣通過風井送入客廳和各主要臥室,充分做到節能,使房子真正會呼吸。升溫后的熱空氣通過拔風井從屋頂排出。風口采用可調百頁,以保夏涼冬暖。此外建筑外墻也可采用通風夾墻的做法,更利熱量散出。
水力資源豐富的地區用水空調代替電空調制冷,也可以簡單采用蓄水屋面降溫當然自然空調只能是調節室內溫度措施之一,不可能依仗自然空調滿足整個建筑四季調溫功能。自然空調存在兩大問題:一是沒有自然風的時候自然空調將難以形成;二是僅靠地冷和水箱底板的水冷提供的冷源有限。針對以上問題,對策是:一是加軸流進風機,當沒有自然風或風向不好時,啟動風機(風機啟動時,自然風進風口的可控百頁關閉);二是送往各廳室的風口均可控,讓有限的冷卻風集中供給某一空間,白天主要是客廳(客廳與餐廳之間宜加簾幕,以限制供冷空間),晚間為臥室。
4建筑材料,構造措施的選擇
仔細選擇建筑材料可以減少能耗和浪費,增加人體舒適而又不用付出高昂的環境代價。有效地場地選擇可以減少材料的需求量,并在可能的地方使用舊材料。選用新材料建設時要考慮最少消耗,避免浪費,并考慮可再生性(材料是否可以“生長”或自然地添滿)、可持續生產(資源是否會過快的用光)以及材料的可回收性。例如:木頭是可再生和可回收的,但有些木材的生產按目前的消耗速度是不可持續的:自身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可以就地取材。廢骨料、礦渣粉、粉煤灰,甚至栽培花草的小陶粒,都將成為水泥的完美“替身”:蒸壓粉煤灰磚或粘土空心磚的運用,將大大減少粘土需求量。
農居采用的材料及構造技術更應該與經濟掛鉤,過分高昂的新材料和技術不適合作大范圍的推廣,不顧實情的浪費就更加不可取。門窗的節能可以不采用高價格的節能門窗,在開始設計時就可在保證日照、采光、通風、觀景要求的條件下,盡量減小住宅外門窗洞口的面積,控制窗墻比:縮短窗扇的縫隙長度(采用大窗扇,減少小窗扇,擴大單塊玻璃的面積,減少窗芯);合理地減少可開啟的窗扇面積,適當增加固定玻璃及固定窗扇的面積,提高住宅外窗的氣密性,減少冷空氣滲透。這些簡單可行的方法,從細節處體現可持續精神。
5轉變觀念,讓綠色小康農居成為可能
實現綠色小康住宅需要一個認知、承受及完善建設的過程。
廣大農村長期以來處于一種封閉的自然、半自然經濟格局。農民或多或少存在保守排外、小富則安、故步自封、專制甚至愚昧等意識形態。農民的思想觀念未能得到轉變,他們的思維和創造力也不同程度地受到禁錮。農村住宅很難有比較系統合理的規劃和設計,也就很難有推陳出新,整個農村住宅建筑市場更不能有長足的發展。
此外作為決策者也應該提高認識,加強交流,不能只重眼前地認為生態型(或稱綠色)農居先期投資過大而敷衍了事,筆者曾經作過幾個農民安置小區,由于投資有限,不可能奢談舒適美觀可持續,“小康”遠沒達到,只能算是解決“溫飽”,不能不說遺憾。我們決策者應該用長遠的眼光權衡其未來帶來的巨大回報,不是具體物質上的,卻真正福澤后世。小康農居的建設更應該統一規劃,小康住宅是農村整體居住環境建設的一項綜合工程,除了住宅本身,還要有其配套的設施建設,例如燃氣、村路等方面的建設。
作為設計師應該切實為農民考量,以人為本,不應該只追求建筑造型上的新穎獨特而忽視了能源的浪費。我們應建立生態建筑思想,尊重自然環境,用科學技術、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的方法進行規劃和設計。
全民觀念轉變了,經濟上去了,綠色建筑的推行才有保障。
6結語
【關鍵詞】旅游業;城鎮化;機制
一、問題的提出
從人文地理學的角度來看,農村城鎮化主要是指通過縣城及縣城以下的小城鎮(農村)實現農村人口轉變為城鎮人口的過程,是從鄉村景觀向城鎮景觀轉化的過程。同時,人口城鎮化的發展也表現為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價值觀念等方面向現代化進行的轉變。在此進程中,農業非農化、工業化、現代化是經濟活動的主要表現形式。已有的經驗和實踐表明,鄉村城鎮化發展的動力機制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形式:(1)工業促進型。這類小城鎮鄉鎮工業發達,基礎設施較好,以工業小區的發展帶動小城鎮的發展,農民通過“離土不離鄉”的途徑實現城鎮化,例如蘇南、浙北地區;(2)集市貿易促進型,這類小城鎮的發展特點是以市興城,屬于傳統商品的集散地、集市貿易區,有一定的基礎設施,通過對基礎設施的改善,拓展市貿范圍,增大城市密度,進而發展成為以市場交通為主的區域性小商城,如浙江義烏等;(3)旅游促進型,這類小城鎮一般都是名勝古跡,旅游資源豐富的地方,通過對旅游資源的開發及其配套設施的建設而形成小城鎮,如黃山的西遞、宏村等;(4)交通促進型,這類小城鎮一般處于交通樞紐等交通便利的地方,可利用流動人員較多,運輸成本低下等條件,大力發展二、三產業;(5)城郊型,這類小城鎮地處大中城市近郊,具有優越的地理優勢,借助大中城市,發展服務型行業或大中城市擴散的工業,進而發展成為衛星城。(6)工礦服務促進型,這類小城鎮或農村大多處在大中型工礦企業附近,通過建立為工礦企業服務的第三產業,完善自身的基礎設施,成為為工礦企業服務型的小城鎮,如淮南、淮北地區的礦區等。
安徽省具有非常豐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資源,旅游業對部分地區的城鎮化促進產生了極強的推動作用,尤其是近年來實施的旅游黃金周更是一劑效果明顯的催化劑。本文依此剖析旅游促進型對農村城鎮化發展的促進作用。
二、旅游業促進旅游區城鎮化的主要途徑
旅游業發展至一定水平則需要城鎮化水平的再提高以使自身再發展,促進可持續發展。同時,旅游業的發展為小城鎮帶來了外部的文化價值觀念的沖擊,使得自身的傳統文化在外來的沖擊下被異化或成為強勢文化保存下來。旅游業不僅把外部的事物引了進來而且也讓自己的眼光看的更遠,時刻讓自己明確市場的需求變化不斷的完善自己,同時不斷地提高城鎮化水平,以適應可持續發展。從理論來看,旅游業對農村城鎮化發展的促進主要表現為:
1.旅游業改善了城鎮的基礎設施條件,使城鎮化整體的綜合水平得以提高。例如在皖南的古村落旅游開發中,為提高各古村落之間的可達性、各旅游景點的串聯性,解決隨旅游發展所帶來的交通問題,提升旅游層次,政府和相關組織(如開發商等)在旅游區修建了大量的基礎設施。旅游業的興起為古村落的居民帶來了便捷的交通和順暢的通訊等。旅游業通過大大改善古村落或小城鎮的基礎設施條件,為城鎮化向更高的水平發展打下了基礎。
2.旅游業的發展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使村民的收入得到增加,提高了旅游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據相關統計顯示,通過大力發展旅游業,皖南西遞村民的人均收入由1978年120元已經增加到1999年的4600元。旅游業為村民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也為村民提高了經濟收入。同時,旅游業的“出、住、行、游、購、娛”等的發展也帶來了其它行業的繁榮,促進了整個風景區的經濟發展。
3.旅游業的發展提高了村民的素質和價值觀念,促進了與現代社會的對接。在開發初期,村民在旅游這方面的專業技能和素質較低下,不能很好勝任這一工作,所以開發商和政府在開發前期將對村民進行培訓以提高村民的素質進而適應旅游的需要。在筆者對皖南宅坦村的調查中,有89.2%的村民表示自己愿意進行培訓以滿足旅游的需要。古村落被發展旅游業,這些村民認識到自己的“破房子”原來是塊寶,也認真對“破房子”進行了保護。從這可以看出,旅游業使得村民的素質得到了普遍提高并且也使村民的價值觀念朝著有利于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發展。
4.旅游業的發展帶來了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從傳統型向現代型轉變。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古村落村民的從業結構由原來的傳統農業生產結構向農商結合的模式發生轉化。據相關調查資料顯示,皖南的“西遞、宏村和南屏村民務農比例由原來的41.8%、57.8%和57.1%分別變為36.3%、56.7%和54.1%,其中西遞變化最大”;“西遞、宏村和南屏村民經商的比例分別由原來的7.7%、14.4%和6.3%上升為23.1%、20%和10.4%,西遞的上升幅度最大?!币虼耍糜螛I會使村民的生活方式得以改變,促進人口城鎮化的發展。
5.旅游業的發展帶來了多種文化的沖擊,使農民的視野得到開闊。旅游業的發展會使古村落的社會文化生活產生變化,這種變化主要是在當地村民與游客的長期接觸中所產生的。村民為了獲得經濟利益則會不斷探索與適應游客的文化,使村民的視野得到開闊,同時村民們的認識水平也上升至新的水平,為城鎮化的發展在思想上打下基礎。
三、旅游業與城鎮化發展的互動機制
旅游業的發展會為城鎮化的發展帶來動力,但同時在發展過程中也會為旅游區帶來許多問題。因此,在二者的關系處理上要明確一些問題。
開發商、政府與社區居民三方的關系。例如皖南的故村落較多,黃山市徽州區的部分鄉鎮是在外開發商的投資下進行的古村落開發以發展旅游業的,這在村民中引起了不滿的情緒。村民們大多抱怨“自己的油水干嘛分給別人”等等。政府在這方面的解釋則是“為了便于管理和解決資金問題,實現‘別人發財,我們發展’的目標才采取了這種模式”。在對古村落進行旅游開發過程中,古村落的社區居民和當地政府是影響旅游的兩個至關重要的因素。作為古村落其自身,對社區居民而言是他們賴以生活的場所,同時也是他們提高經濟收入的聚寶盆,對當地政府而言則不僅是他們行政的下屬單元也是他們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寶貴資源。古村落未進行開發之前,當地處于長期的經濟發展滯后情勢中,因此古村落的開發對社區居民和當地政府來說無疑是他們致富脫貧的希望,兩者在追求古村落旅游開發所帶來的經濟增長這一點是一致的。社區居民想通過旅游開發為其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提高經濟收入,而政府則想通過旅游開發帶動當地經濟的增長。但是在古村落開發過程中,開發商、政府和社區居民之間經常產生矛盾,行動很難一致:一方面地方政府將古村落租賃給開發商進行開發或組成鄉鎮企業進行旅游開發,開發商一般很少考慮居民的利益,加之鄉鎮企業管理體制的落后,使得古村落居民產生很大的不滿;另一方面,社區居民自身從事旅游這一行業的素質和技能低下,很難參與古村落的開發規劃設計,因此古村落的開發規劃一般很難反映出社區居民的需要,從而減少了居民的從業機會,并且造成居民對古村落保護和規劃的淡泊。這樣,一些居民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不惜破壞原有的古建筑物私建旅舍和酒店或自己制造旅游紀念品以欺騙旅客。此時,若政府單方面采取強制措施,則會造成居民與政府的緊張對立,進而使得開發商很難與居民達成良好的合作關系,抑或甚至造成古村落旅游環境被污染直至惡化,以致經濟秩序混亂失控。
若要處理好三方關系,在古村落
旅游開發中此三方應建立起一個良性的互動機制。首先,不管政府采取何種方式進行旅游開發,都應在前期對村民進行旅游技能的培訓和再教育以提高個人素質,為將來居民從事旅游行業打下基礎;其次,政府和開發商應廣泛收取居民的意見并把其納入旅游規劃中去,這樣才能激發村民的參與;最后,政府和開發商要就確實提供多少崗位給居民達成協議,以真正解決村民的就業問題,使村民以更積極的態度對待旅游,支持旅游和愛護古村落的環境,從而提高人口城鎮化水平,確保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惠生,王效端.論加速我國農村人口城鎮化的途徑與對策[J].管理教育學刊,1996,(4).
[2]李凡,金忠民.旅游對皖南古村落影響的比較研究———以西遞、宏村和南屏為例[J].人文地理,2002,(5).
[3]張超.我國農村城鎮化發展的原則與對策[J].學海,2002,(5).
[4]鐘衛,郭洞.看古村落的保護[J].小城鎮建設,2000,(7).
[5]馮蘭瑞.21世紀加快城市化的明智選擇[J].戰略與管理,2004,(1).
關鍵詞:農村旅游新農村建設農村文化可持續發展
農村旅游是以農村自然風光、人文遺跡、民俗風情、農業生產、農民生活及農村環境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為目標市場,滿足旅游者的休閑、度假、體驗、觀光、娛樂等需求的旅游活動。鄉村旅游在歐美發達國家已有百年以上歷史,新西蘭、愛爾蘭、法國等國家把鄉村旅游作為穩定農村、避免農村人口盲目向城市流動的重要手段,在資金、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加拿大、澳大利亞、東歐和太平洋地區的許多國家,都把鄉村旅游作為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我國的鄉村旅游起源于上世紀80年代,國家旅游局從2006年開始大力推介“中國鄉村游”或“中國和諧城鄉游”,旨在推動城市和農村實現旅游資源共享、客源互動、共同繁榮,這對促進城鄉交流和協調發展,建設和諧新農村具有重要意義。截至目前,已建成的三萬多個旅游景區(點),一半以上分布在廣大的農村地區。據測算,全國鄉村旅游景區(點)每年接待游客超過4億人次,旅游收入超過5.2億元人民幣。本文就這一形勢下如何進一步重視發揮好農村旅游的功能,解決好農村旅游目前所出現的亟待解決的問題,將農村融入到現代旅游大潮之中,促進和諧新農村建設進行了探討。
1農村旅游促進新農村建設的作用
眾所周知,農村有豐富的旅游資源,發展農村旅游是我國旅游產業向縱深發展的必然要求。在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下,農村旅游經濟發展的最大受惠者應該是農村,它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推動新農村的建設。
1.1有利于農村產業結構優化
農村生產發展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目標,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要的物質基礎,發展旅游業是旅游資源富集的農村地區發展農村生產的重要內容。農業與旅游業的有機結合,不僅可以豐富農村生產的內容,還能促進農業生產結構的優化。有些鄉村為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農民自愿退耕還林還草,治荒治污,出現田園風光與山水風光渾然一體的景象。有些鄉村對農產品等資源進行深加工,生產富有地方特色的農業旅游商品、紀念品和工藝品,還為城市賓館直供綠色農產品。在發展鄉村旅游的地方,同時照樣發展種植業,但都產生了附加值,有力促進了生產發展,拓寬了傳統農業的內涵與外延,農民由種糧為主轉向種養植業全面發展,由務農為主轉向農商并舉。發展鄉村旅游,帶動了第一產業、推動了第二產業、拉動了第三產業,進一步優化了農村產業結構,促進了現代農業體系建設,推動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
1.2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
旅游開發可為旅游目的地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有關研究表明,每1美元的旅游收入可帶動國民生產總值增加2美元-3美元,旅游業1個直接就業崗位能帶來5個間接就業機會。我國廣大農村地區,貧困人口所占比重較大,不少地區土地貧瘠,耕地較少。發展旅游業是其脫貧致富的一種必然選擇。同時農村旅游具有勞動密集、人員需求多層次性等特點,且投資較少,收效較快。這就使農村富余勞動力容易找到自己的發展空間,從而增加農民收入,加快了農民脫貧致富的步伐。如云南大理、麗江一些村鎮的農民,直接和間接從事旅游的比例已經達到50%以上,當地農村的就業人員比發展旅游業之前以前增加了8-10倍,實現了不離土也不離鄉的就地市民化,旅游經營戶的收入平均達40萬元以上。
1.3有利于推進農村基層民主管理
旅游業屬于現代服務業,鄉村旅游同樣需要對旅游業的“吃、住、行、游、購、娛”6大要素配套發展,在產品運作過程中需要使用現代市場營銷觀念進行產品設計、營銷及規范化服務,搞好內部管理和經濟核算,處理好各種分配關系?,F代市場營銷觀念和現代管理概念的引入使農民自主決策、民主決策意識增強,一些農村紛紛成立各種協會,民主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促進了農村的基層民主管理,加強了政治文明建設。
1.4有利于農村形成先進文化與文明風尚
新農村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既包括物質文明建設,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發展旅游業是提高農民素質、培育農村文明的重要手段。旅游不僅帶來人流、資金流,還帶來信息流、觀念流,發展旅游業能促進農民思想解放、觀念更新,樹立商品觀念、市場觀念、競爭觀念、時間觀念、效益觀念,促進農民參加各種培訓、外出學習參觀,參加技能比賽,從而使農村旅游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得以提高,促進農民主動學習旅游服務、禮儀禮節、科學種養、環境衛生等方面的知識,使農民在與外來游客交往中越來越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從而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文明素養和旅游審美情趣;同時旅游者不僅為當地帶來了經濟效益,而且會帶來各種各樣的信息和文化知識,從而促進了鄉村地區與城市的交流,對于農村地區特別是偏遠地區人們觀念的轉變有著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形成農村良好的文明風尚。
1.5有利于促進可持續發展
農村旅游使人們走進自然、認識自然,促進了人和自然的和諧統一,增強了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鄉村旅游消耗資源少,環境成本低,一般不會對資源和環境產生直接的硬消耗,有利于改變大量消耗資源支撐經濟增長的傳統方式,形成以資源環境可持續利用為基礎的經濟發展方式,保護當地珍貴的資源和脆弱的生態環境;發展鄉村旅游的農村鄉鎮,通過開發和保護旅游資源,使廣大農民有了很強的環保意識,促進了當地環境資源、生態資源和文化資源的保護,增強了農村地區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2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展鄉村旅游的策略
2.1統籌規劃,政府引導。
發展旅游確實可以促進新農村的全面發展,但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夠發展旅游。為此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地發展農業旅游,不能一哄而起,無序開發。同時政府應該認識到旅游業的重要作用,對城鎮旅游業的發展加強引導:第一,通過宣傳引導改變城鎮居民落后的旅游消費意識,樹立新的消費觀念。第二,通過有關媒體的宣傳,使人們全面了解旅游業,了解旅游產品的豐富性。第三,不斷完善健全有關的旅游法規,規范旅游經營行為,以法治旅,為居民出游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第四,做好法定假期的落實工作,如條件允許,還可適當延長帶薪假期。第五,聯合組織編制轄區內的農業旅游開發規劃,指導本地農業旅游健康發展,防止農業旅游開發的冒進現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