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05: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當代文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擴大課程的開放性。目前,各大院校使用較多的教材有洪子誠主編的《中國當代文學史》、陳思和主編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等。對教材的過分依賴會造成課堂氣氛沉悶、呆板:一方面學生認為教師照本宣科;另一方面教師無法跳出教材的框架自由發揮。教師應改變傳統以教材為主的授課思路,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取舍和整合,合理設置勾勒文學史和賞析作品時間的比例。根據當代文學學科發展的最新研究動態,給學生介紹當代文壇的熱點問題。做到教學時既扣教學大綱,又不囿于教材。給學生開列書目,要求學生閱讀作品,并組織學生定期舉行讀書會,交流讀書心得。開設書目時,要有針對性開一些文藝美學乃至哲學書目,如宗白華的《美學散步》、李澤厚的《美的歷程》、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培養學生的理論興趣。在引導學生閱讀作品時,不能停留在對概念的梳理,而要讓學生明白某一文學流派得以出現的歷史原因。當代具有鮮明的當代性,這一特性使得當代文學貼近生活現實,具有古代文學、現代文學不可比擾的生動性。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當代文學的優勢。如在閱讀“新寫實主義”小說時,不能簡單地以“零度寫作”評價這個文學流派的審美特征?!靶聦憣嵵髁x”小說家不動聲色的敘述,把生活事實和盤托出的態度,反映了大多數中國人在八九十年代的日常生活和生存狀態。只有從生存、生命的角度還原當代作家思考的問題,才能讓學生明白文學的真正魅力。
二、改變教師單向授課模式
采用討論課的形式。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滿堂灌的上課方式是一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教師將人類已獲得的知識成果在課堂上向學生灌輸,而不注重調動學生的思維和學習自覺性。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學生只能被動、機械地接受知識、不利于學生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要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必須采用討論課的形式。只有通過討論,教師才能準確把握學生對原有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獲取新知識的思維障礙,在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發現問題并即將解決問題時,經老師開導,學生便豁然開朗,從而讓學生在討論中感受到思維的樂趣,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通過討論課的進行,既鍛煉了學生組織語言、駕馭材料、表達觀點的能力,又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思考的習慣。
三、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增加課堂趣味性。除了傳統的授課方法,還可以配合多樣化的方法。如可以通過播放電影加強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借助多媒體使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融會貫通,增強學習的形象性、直觀性、興趣性。當代文學有很多作品被改編為電影,這對于闡釋作品提供了有效的資源。如《活著》、《動物兇猛》、《妻妾成群》、《紅高梁》等都拍成了電影,老師在講授這些篇目時,可以播放相應片段,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如由王朔小說《動物兇猛》改編的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能增進學生對當代小說后現代性的了解。當代小說的后現代性主要體現在對“主體”和“歷史”的解構,如果教師僅僅從小說出發,向學生講解王朔如何采取游戲人生的態度,消解一切偉大和崇高,會顯得枯燥而晦澀。但輔之以視頻資料:一群小伙子在《國際歌》的伴奏下,將對手打得頭破血流;一群學生在課堂上捉弄老師;主人公質疑記憶的旁白等,我們很容易理解,在當代小說中理想主義已偃旗息鼓,小說不是對現實的客觀反映,而是在捏造謊言,調侃權威。電影將文字描述的場景轉化為影像,更能豐富和加深我們對小說的想象力。與此同時,我們輔之以第二課堂,如開展有意義的課外活動、組織學生撰寫影評、支持學生社團改編、表演文學作品等,從而激發學生對文學的熱情。
四、變革考核模式側重綜合能力的評價
“反科技”的聲音
“反科技”的聲音早已出現,提出“回歸自然”口號的啟蒙運動時期法國著名思想家盧梭曾就科學技術對人的道德產生消極的社會道德功能展開批判。他指出科學技術在其發展和應用過程中,逐漸成為支配、控制人的工具,人類喪失了自然人性與美德。至19世紀,馬克思比盧梭更為深刻地指出:“在我們這個時代,每一種事物好象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們看到,機器具有減少人類勞動和使勞動更有效率的神奇力量,然而卻引起了饑餓和過度的疲勞。財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種奇怪的,不可思議的魔力而變成貧困的源泉。技術的勝利,似乎是以道德的敗壞為代價換來的。隨著人類愈益控制自然,個人卻似乎愈益成為別人的奴隸或自身的卑劣行為的奴隸?!覀兊囊磺邪l現和進步,似乎結果是使物質力量成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則化為愚鈍的物質力量?,F代工業和科學為一方與現代貧困和衰頹為另一方的這種對抗,我們時代的生產力和社會關系之間的這種對抗,是顯而易見的,不可避免的和無庸爭辯的事實。”[4]77520世紀被公認為是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科學技術得到了加速的發展和應用。一方面,科學技術在經濟、社會領域的廣泛應用和滲透,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創造了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另一方面,卻摧毀了人類自身賴以存在的生態環境,導致全球性的生態危機即不可持續發展危機全面爆發的危險,人類又一次遭受著空前的危機考驗。于是,一些學者和思想家繼續對科學技術展開批判,從而審視、反思科學技術,兒童文學界以捍衛孩子未來良好的生存環境為己任,也積極傳達出他們的隱憂與預警意識。
(一)對受控與異化的揭示
周銳在《遙控健身操》中傳達了人類被科技所掌控和異化,必須對科學技術有所限制的觀點,他提醒人們對科技的潛在巨大風險應保持警惕。小說中的“阿嗡”大夫發明了一種遙控機器,在機器中輸入做健身操、表演、講課、背誦課文、洗臉、刷牙等等各色各樣的程序后,再給被遙控的人服下“里應外合劑”,就可以準時準點、準確無誤、身不由己地把設定程序中的各類行為“演練”出來。起初,遙控機器給人們帶來了便利,“舞盲”們吞下“里應外合劑”,就可以瀟灑自如地跳“探戈”、“恰恰”;兩個剛入門的乒乓球愛好者通過遙控技術保證對打三百回合也不會失誤……但弊端也隨之接踵而來。嘗試過“遙控門診”技術苦頭的阿嗡大夫意識到:“遙控健身操無疑是一種了不起的創造。但如若這種創造的結果恰恰只是防礙了人們的發展和創造,那么,盡管已經付出了不少努力,也只得拋棄它。現在差不多每個人體內都存有‘里應外合劑’了,也就是說,大家隨時隨地都會身不由己地接受遙控。要是盜賊設法遙控銀行職員、侵略者遙控了邊防軍……那該多可怕?!保ā哆b控健身操》)更可怕的是,如果技術被戰爭狂人或恐怖集團所掌握,那么后果不堪設想。由此暴露出科學技術具有統治的意識形態功能,這無疑會嚴重抹殺個體人的自主創新性。哈貝馬斯也認為科學技術必然具有消極的作用,主張把科學技術作為直接的批判對象來加以批判。在周銳的這部短篇小說中,也開始深刻表現技術異化人類的問題了。人們被禁錮在看得見的裝置和看不見的控制中,“越來越少地與人面對面打交道了。電腦自動化管理、自動取款機、自動驗票系統、自動駕駛儀……我們實際上逐漸把自己的日常行為‘托付’給了機器來‘照看’”,甚至于哭、笑等精神活動在小說中也受到了技術的控制,正如生態批評家魯樞元所言:“先進的科學技術正以它的巨大威力滲透到人類個體的情緒領域和精神領域,并力圖以自己的法則和邏輯對人類的內心精神生活實施嚴格精確的、整齊劃一的現代化管理。當科學技術日趨精密復雜時,人卻被簡化了,這又是熱心發展現代科學技術的人們始料不及的?!盵5]269這無疑是科技高度發展的信息時代給人類內部帶來的一種本質意義上的“精神污染”。我們如今確已生活在一個機器智能的時代,電腦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了當代的機器人保姆,而信息技術目前正以勢不可擋的趨勢向前發展,人類已從中產生了受控感、異己感和非人感,如果我們不想變成冷冰冰的機器,反思是必要的。
(二)科技的尷尬與自然的勝利
如今科技的濫用加劇了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引發了許多新的災害已是不爭的事實。比如殺蟲劑能夠有效地控制農業病蟲害,從而提高農作物產量,但它也會造成食品污染和生態災難。核能的開發能夠緩解能源緊張的局面,但具有高度放射性的核廢料的處理一直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氟利昂被應用四十多年之后,科學家卻又發現它對臭氧層有破壞作用。人類現在陷入一個怪圈,總是試圖利用新的發明創造去解決現今不斷顯露出來的應用科技而遺留下的“禍端”。這一切都表明,科學技術存在致命的軟肋,遠非盡善盡美。因而生態文學家認為,技術終究不能替代自然界中活生生的生命體,一切都得服從自然法則的制約。周俊儒、古京雨等兒童文學作家以其作品表明科技不是萬能的,技術制造品無法替代自然生命體維護生態系統平衡的作用。在周俊儒的童話《大紅袍》里,人們用飛機噴撒滅蝗蟲的化學藥劑,雖然殺死了部分蝗蟲,但也殺死了小鳥,殺死了原野上的許多生靈。這充分顯示出科技發明的弊端,因為“鳥兒不但消滅蝗蟲,還可以消滅其他許許多多的害蟲”。(《大紅袍》)而且長期使用藥物滅蝗,也使蝗蟲慢慢產生了抗體,藥物越用越失靈,對環境的危害卻越來越大。于是人們不得不回歸自然原始的方法,借助生物鏈原理用雞來滅蝗蟲。童話中的老公雞“大紅袍”將軍率領滅蝗雞隊伍經過幾次戰斗,徹底消滅了以“大叉腳”為首領的地下蝗蟲大軍,保證了草原的綠意蔥蘢,實現了雞在自然鏈條上的本我價值。古京雨的小說《五月的草場》敘述的是類似的主題。錫林郭勒大草原鬧起了蝗災,一個夏天,幾代蝗蟲輪番爭奪草場上牛羊的口糧,小主人公家承包的草場只一夜功夫就被蝗蟲吃得只剩一個角,“諾大的草場上,聰明無比、無所不能的人卻勝不了小小的蝗蟲?!保ā段逶碌牟輬觥罚┰谛≈魅斯膯l下,大人們改變了策略,把滅蝗蟲的農藥變為了一千只大黃袍雞。最終當廣袤的草原上又一次展開人蝗大戰的時候,來勢兇猛的土蝗已在小主人公家的草場上銷聲匿跡了,自然原理戰勝了科技發明。其實在《屎殼郎先生波比拉》中,我們也能讀出保冬妮對于大自然雄奇偉力的稱頌和對于科技力量的質疑。六十歲的公象對波比拉說:“自然萬物都有它的規律,該怎么樣就怎么樣。像人那樣為了達到像龜一樣的壽命,一百年,甚至一千年,而去胡作非為,真是聰明反被”,“弱肉強食是非洲自然界不斷進化的客觀規律,沒有誰可以改變……”科學技術未必能夠有效排解非洲草原上每天都會留下成百上千噸的象糞、犀牛糞,而浩浩蕩蕩的屎殼郎隊伍就能把這些垃圾迅速變成小糞球,轉入地下,從而讓非洲的原野肥沃起來,作家以贊美的口吻寫道:“不難想象,如果沒有了這些草原清道夫,阿魯巴平原將會變成什么樣子。”(《屎殼郎先生波比拉》)科學技術未必能夠準確地控制屎殼郎家族的數量,而大自然的生物鏈即能做到這一點,作家寫道:“是啊,從波比拉、坎麗魯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有許多危險在等著他們,他們的天敵更是想方設法要吃掉他們。大部分的屎殼郎,來不及生兒育女,命就斷送在那些貪吃的家伙們的嘴里了。正是這些敵人,控制著阿魯巴平原上屎殼郎的數量,讓他們不至于太多,而造成象糞的緊張;又不至于太少,而無法打掃干凈平原上的糞便?!保ā妒簹だ上壬ū壤罚┯纱丝梢娫俑呙畹目萍及l明也難以真正替代自然界的原生態力量,所以曾經熱切向往人類文明的波比拉最終丟棄了他視若珍寶的人類的“報紙”和他幾次冒著生命危險保護下來的模擬“眼鏡”,愿意做回一只普通的屎殼郎。在周銳的童話《拯救伶仃草》中,2100年的科技已經非常發達,通過時間網人們可以給過去任何時代的人發E-mail。而生活于那個時代的女孩“蜜棗”一雙肌肉萎縮的腿卻無法醫治好。如果女孩生在一百年前,主人公“我”的中醫父親給她開張方子吃點藥,很快就能治愈。盡管后來“蜜棗”收到了主人公父親開出的藥方,可她生活的時代,只能找到29種草藥,少掉的那一味叫伶仃草,它滅絕在污染嚴重的21世紀中期。于是,尚處于21世紀初葉的“我”發起了拯救伶仃草行動,最終讓女孩如愿以償得到了伶仃草。未來先進的科學技術無法拯救女孩的病痛,在一株自然界的植物面前黯然失色。周俊儒的童話《最后一只小鳥》也表現了科技的脆弱,與大自然活生生的生命相比,科技陷入無用的尷尬境地。陽陽的爸爸是一個仿生學家,專門設計、制作各種機器鳥,原因是五十年前鳥類已滅絕,人們尋遍天涯海角也沒再找見一只小鳥。雖然機器鳥制造得惟妙惟肖,酷似真鳥,擁有艷麗的羽毛和美妙的歌喉,可孩子們還是情緒低落,向往著曾在碧海藍天間翩翩舞動的真鳥。那些機器鳥沒有心臟在跳,沒有血液流動,沒有腦子思想,其實質不過是一堆冰冷生硬的鐵片。高科技產品終歸無法給孩子們帶來快樂,只有最后一只小鳥——鳥仙子告別世界的飛翔讓孩子們終生難忘,他們驚異于揮動雙翅翱翔于天際間自然生命的美麗。
1.1傳統書籍的裝幀
傳統文化中將書籍設計稱為書籍裝幀,對書的封面和板式采用二元化的思維進行設計。傳統的書籍由于受到生產力水平和經濟情況的影響,其書籍形態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變遷。書籍的裝幀從字面上講就是將許多的書頁裝訂成書,其中“裝”字的來源主要是傳統的卷軸書制作中的裝裱,也可以說成對書籍的裝潢。幀是數量單位的表示。傳統書籍最早的裝幀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時期,較為接近現代的可以追溯到清末時期。的浪潮推動了書籍設計的更新,出現了現代書籍的設計。
1.2現代書籍的設計
受到的影響使得中國書籍形態脫離了傳統形態的約束,在設計中更能體現一種整體性。從傳統的書籍裝幀到現階段的書籍設計體現了設計過程中思維模式的轉變。書籍設計打破了書籍裝幀堆疊裝訂的形式,在設計中對書本內容和書中的元素進行了結合,使其形成一種較為和諧的空間。現代書籍的設計主要是由設計人員通過對書籍內容進行閱讀,然后在設計中突出主題,對設計進行知性的理解和認識的過程。在設計中,通過對各種數據精心的計算和把握,有條理的構建整個書籍的框架。綜上所述,現代書籍的設計內容相當廣泛,無論是外在造型還是文字信息都能體現書籍整體的設計。
2、傳統書籍裝幀設計的思維分析
傳統書籍的裝幀設計中不但能夠體現人類精神的內涵,還體現了精神的外在表現形式。物質文化的發展是一個具有階梯性的過程,這個階段在發展的過程中也能夠體現一定的連續性。新文化通常是在舊文化的基礎上誕生發展的,由于文化的不斷融合和分離,在分合之中呈現一種螺旋式上升的趨勢和特點,通過不斷的沉淀形成了五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書籍作為五千年文化的源泉,體現的是一種中國傳統知識的浩瀚和中國人偉大的思想。從傳統的詩集到現代的散文,無不顯示書籍的豐富內涵。書籍裝幀隨著現代思維的不斷發展而發展,書籍裝幀的形式逐漸多樣化。傳統文學中,對書籍的裝幀注重書籍本身的內涵,除了在裝幀中體現書籍內容的可視化,將所有書籍內容使用可視化符號表示出來之外,還對書籍的外在美觀度相當重視。除此之外,設計人員還會將書籍中抽象的內容使用具體的圖像表示出來,這樣跟能夠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書籍本身在創作中遵循可讀性的原則,在設計中也具有一定的商業性質。傳統的設計思維也不是守舊思維,而是書籍表面的圖形和色彩帶有一定的古代文學、文化的氣息,傳統和現代的不同之處只是在于設計者本身對書籍的藝術加工程度的不同,而書籍的功能沒有根本性的變化。
3、“反傳統”書籍裝幀設計的思維分析
“反傳統”思維是現代思維模式的一種體現,它不受各種常規的約束,能夠突破傳統的思維設置和限制,具有一定的冒險精神和不可預知性。反傳統的思維模式往往運用在行為藝術和概念藝術之中。由于受到深厚的傳統文化的影響使得反傳統思維一定程度上受到定型思維的偏向性較為嚴重。在傳統思維的影響下,書籍裝幀不會使得書籍本身的功能有所改變,其含義的變化也相對較小,隨著現代書籍發展的影響,書籍設計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變化,設計手段更加繁榮,與此同時,書籍設計中也出現一些較多的流派,使得設計中各種藝術思維相互融合,相互競爭。除此之外,在書籍的設計中還出現了各種奇怪的設計和思維模式,使得書籍設計更加體現一種反傳統的韻味。反傳統思維的出現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社會的進步,更能顯示出人類思維的跨越和信息時代的思維變遷。在這樣的發展中,設計成為新型思維模式的代言。在反傳統潮流的推動下,最具有代表性的書籍是的《析世鑒—天書》,他的書籍體現的是一種符號化的偽文字,相對來說已經失去交流甚至是閱讀的功能,雖然具備了書籍的外表,但是卻拒絕讀者進入書籍深層的領悟,實際意義上體現的是一部嚴肅認真的、不可釋讀的藝術作品。
4、傳統書籍裝幀和反傳統設計的辯證統一
傳統書籍的裝幀和反傳統書籍的設計本質上體現的是矛盾的統一體,將這種辯證關系置于文學書籍的裝幀設計中更加具有概念化的內涵,有時甚至是超越了概念化本身,成為了精神內涵的抽象化產物。傳統因素不能將其單純的理解為過往經驗的疊加亦或是相對陳舊保守的思維,反傳統因素也不能將其簡單的看作是對傳統書籍裝幀的,叛逆的思維。一些學者甚至認為反傳統書籍的設計就是將傳統的裝幀設計推向一個非理性的書籍設計階段,其實不然,只有傳統書籍的裝幀和反傳統設計相互辯證存在,才能為書籍設計和發展開拓新的方向和途徑,才能鍛煉讀者的跳躍性思維模式,促進他們在學習吸收文化知識的同時活躍思維,方便思考和創新。反傳統思維的出現使得書成為了一種閱讀的符號,他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閱讀工具,只是成為藝術家表達感情的符號產品,完全打破了傳統的思維模式,更加體現了傳統和反傳統的辯證關系,傳統和反傳統的思想既是辯證的關系又是相互統一的關系,他們辯證統一的關系體現的是書籍本身概念化的詮釋。傳統和反傳統也是矛盾的統一體,主要是這種概念化的思維被現代思維進行了深層次的解釋。最具有傳統和反傳統過渡代表性的是現代文學書籍。相對于傳統書籍而言,反傳統書籍的出現從內容和書籍設計的形式上完全背叛了傳統書籍的設計,更加體現了書籍設計上的進步和發展。隨著反傳統思維的背叛,使得書籍設計的空間維度不斷擴大,主要具有表現性的是概念書籍的裝幀設計,由于概念書籍的形式相對怪異,給讀者的視覺帶來一定的沖擊,將人類的審美觀念進一步強化,更深層次的體現了人類思維的進步。隨著書籍設計的不斷發展,不論是激情澎湃的可詮釋性傳統書籍,還是具有概念化符號的反傳統書籍,他們都是作為矛盾的統一體相互支撐和發展,傳統思維逐漸轉向反傳統思維,在相互對立的過程中使得人們的審美意識發生了深層的改變。不斷對人們的生活和發展進行影響,不斷教育人們,使得人們的境界不斷的得到提升。
5、結束語
傳統的高職高專院校對課程的評價方式采用期末考試一錘定音的方式,主要采用閉卷考試的形式,為此大多數的學生都是考前死記硬背,考完之后全部忘光。實際上這種傳統的考試評價方式僅僅考查了學生的基礎性的知識理解,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
2新時期高職高專的現當代文學教學優化策略
2.1精選教學內容
高職高專院校擴招以前,現當代文學教學的課時時間較多,但是隨著進入21世紀,社會發展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漸的增多,高職高專院校對現當代文學的課時進行了較大的調整,課時大約縮減了一半。為此在有限的課時之內,教師就應該精選教學內容,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調整教學內容最主要的就是處理好文學史與作品選之間的關系。針對當代的大學教育多樣化的特點,應該有選擇的進行課程教學的實踐探索。比如高職高專院校可以根據高校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可以是以基礎性的以史帶論,代表性的作家導讀為主;研究性的強調學術性與史實的結合。進入21世紀,高職高專的人才培養目標已經發生了轉變,主要培養應用型人才而非研究型人才。為此現當代文學的教學應該以作品為基礎,側重于文本的閱讀。通過精選重要作家的作品,引導學生閱讀,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分析鑒賞能力和寫作的基本技能,為將來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2.2改革教學模式和方法
現代的教育理論中注重培養學生不斷學習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自身可持續性發展的途徑和方法。但是傳統的現當代文學教學中依然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學生處于很被動的局面。學生對教師有很強的依賴性,缺少主動閱讀作品的動力和勤于思考、質疑以及創新的習慣和能力。但是并不能因為這樣就完全的摒棄掉傳統的講授法,因為學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儲備,才能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為此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采用教師講授和學生查閱資料和討論的教學方法。教師先講史學部分,然后為學生設定問題,讓學生查閱資料,最后再進入討論環節。教師在整個的環節中起著引導的作用,加上調動了學生動手和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2.3重視文本閱讀的教學
當前很大的一批學生很少閱讀文本,不閱讀已經成為制約現當代文學健康發展的重要障礙。為此針對學生不閱讀的情況,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閱讀作品的方法??梢跃x也可以泛讀,具體的步驟分為下面三個:第一是直觀文本,能夠對作品的整體蘊含的情感有一個大至了解;第二是觀看影像資料,在直觀文本的基礎之上輔以影像資料,能夠對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和形象等有更為深刻的理解;第三是查看相關的文獻或者是教材,能夠讓學生對作品有更為全面的了解和理解。
2.4營造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影響學生的價值取向
學生的成長是離不開文化背景的,這種文化背景投射到每一個具體的人身上其實就是一種價值取向。進入21世紀,現當代文學發展受到商品大潮的沖擊,作品逐漸的功利化。而作為培養人才的高校,為了避免使學生受到不良的風氣和錯誤觀點的影響,應該構建一種能夠體現人文關懷、尊重科學和追求自由的校園文化氛圍,使校園內的廣大學生能夠接受這種文化的熏陶,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為此教師在開始第一堂課時就應該將該門課程的性質和正確的學習方法闡明,促使學生端正學習態度,重拾對現當代文學的興趣和信心。
2.5改革課程評價體系
針對傳統的課程教學評價體系以期末考試為主,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缺陷,新時期對現當代文學課程的評價方式側重于將基礎性知識和培養發展能力相結合。在評價方式中閉卷考試依然是必要的手段,可以考察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情況。但是考試的成績只占到學生整體評價的一部分,將學生的課堂發言和討論以及寫作等也納入到課程的考核中。另外教師對學生的上課筆記要進行定期的檢查和點評,落實到年終的考核項目中。以上這些考核方式的融入,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而且有利于激發學生對現當代文學的興趣,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這種綜合性的評價方式相比較于單一的評價方式,能夠更加全面和客觀的考察學生的能力。
3總結
生源整體質量偏低新升本科院校的聲譽往往還沒有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考生報考積極性不高,生源質量遠不如老牌本科院校。再加上當今社會就業壓力大,很多學生認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對將來的工作沒有直接的作用,他們把更多的時間用在了英語、計算機等實用課程的學習上。
以文本為根基,加大閱讀原著經典當下的現當代文學史以史德方式注重對整個文學發展脈絡的梳理,對發展軌跡的描述,對重點作家作品的點撥,而相對忽略和輕視了文本閱讀。老師和同學們熱衷的是各學術期刊、論文專著所撰寫或者轉發的各類文學評論與文學批判,各類考核也以文學史的現象為主體,而忽略了對第一手文本作品的研究描述。更加奇怪的是師生對隨手一個作品、隨意一個作家都能評論的頭頭是道,對原本原典卻沒有完整、系統、深入地品讀過。簡單化和程式化的表達首先違背了文學教學的根本目的,它很難做到讓學生在閱讀思考中提升自己的審美分析能力、激蕩自身的人文情懷,進而最直接地去感悟文學的魅力,而限于背誦熟記一些萬能回答模式的條條框框。將教材、論文當中的給定結論作為定論來規范答案,嚴重限制了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而在文學的四要素(作者、讀者、世界、作品)中,作品才是根本,離開了作品,文學史、文學思潮、文學學派也就失去了依附的基礎,再多分析也是紙上談兵式地夸夸其談。因此尤其在學生基礎薄弱、師資力量較弱的新型本科更應該提倡、鼓勵、支持、要求學生大力閱讀原著。在課前教師可以告訴整個文學史的教學進度和大致規劃,告知學生什么時間段大致應該閱讀完哪些經典代表性篇章,保證自身閱讀進度與教學進度跟進,有可能的話閱讀整本的原著;課堂上課前可以抽查幾名學生復述小說情節、暢談散文感悟、背誦優美詩歌,真正能夠鮮活地感受到文學作品的熏陶;課下也可以以小組形式讓同學書寫讀書筆記、撰寫課程小論文。
改變傳統教學方法,增強互動模式現當代文學作家作品繁雜、各類流派交錯層疊,原本傳統式的課堂講授方式往往讓學生應接不暇,在上一節課的課程還沒有理解消化吸收的同時下一節的內容又出現。因此教師可以適當調整教學方法,改革教學內容和模式。要尋求師生之間的“共振”和協調,既要學生跟上老師,也要老師服務學生,盡可能在與教學大綱等硬性規定不沖突的情況下,多一些軟性的活動。因為教學過程不僅僅是忠實地執行教學課程計劃的過程,更應該是一個師生共同熟悉課程、填充課程的過程。分成小組有代表的在課堂進行討論演講,在最大程度上增加了文學教學課堂的豐富性,擴大了信息量,提高了教學效益,同時觸類旁通、融會貫通,真正使教學成為創造性的活動。
改革原有考核方式,多以“大作業”形式如今的現當代文學考核方式仍多以書面為主,而且題型基本穩固在名詞解釋、簡答、論述、作品賞析的老態模式。學生也只需要將可能考試試題進行整合,考前突擊硬背一下就可以應付。這種單一的書面考試確實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學生知識的識記與掌握,但是在相當程度上也滋生了學生懶惰心態,以為考前刻苦背書就能夠過關。因此教師在考核上要盡可能使用“大作業”的方式,由一元到多元讓學生開動腦筋。比如制作關于現當代某位著名作家的年譜,讓大家知曉分享作家一生的起伏事跡;排練優秀話劇,在彼此協作當中增強自身的團隊意識、角色意識,培養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分享作家的照片、手稿、作品原版封面設計等圖片;抑或者讓大家分享介紹自己獲取文獻、查找文獻的經歷,為將來撰寫專業的學術論文打下基礎??傊M可能多種考核綜合考察,減少單一方式的簡單命題,只有老師想盡辦法、出盡點子,才能防止學生懶惰,應付考試。
依托地方文化資源,學以致用顯成效絕大部分的新生本科院校都是地方院校,更多的是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人才保障、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因此依托地方資源,在地方文化熱土當中吸取營養、感悟文化是水到渠成,也是必然要求。現當代文學教學時一方面可以“走出去”,盡可能組織學生走出課堂,到作家故鄉實地考察,研究特定時代的人文環境和特有底蘊。這種將原先傳統的“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體系當中加上“實踐育人”更易凸顯實效。以我校所在地新鄉市為例,以劉震云為代表的一批優秀作家已經進入了文學史教材。在課堂講授的同時,就可以組織學生去探尋作家足跡、參觀博物館與展覽館、做社會調查,這樣就可以建立文化底蘊,提高其在社會實踐中融會貫通文學知識的能力和素質。另一種就是“請進來”,邀請本地作家、詩人代表來學校和學生面對面做直接的溝通交流,讓大家真正近距離了解作家的生活狀態、喜怒哀樂,分享作家們的創作經歷、展示其創作成績、更直接地去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
關鍵字:當代文學教學改革語言文學
一、中國當代文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地方區域性普通本科高校的應用性人才培養目標,漢語言文學專業實際及其教學現狀以及培養對象的不同要求等因素決定了中國當代文學課程必須進行教學改革。
應用性人才培養目標是我國一些地方區域性高校在高等教育結構大調整中對教育市場化趨勢做出的戰略選擇。所謂應用性人才,是指適應社會需求、動手能力強、基礎寬的多面手。這里包括如下涵義:其一,在專業知識的掌握上以基礎為主;其二,在知識結構上要求面比較寬:其三,在綜合素質上要求實踐能力強:其四,在培養方向上以社會適應性為主要特征。人才培養目標是專業教學的指揮棒.應用性人才培養目標所要求的實際上是一種高等職業教育,其教學理念、教學模式都是有自己的要求的。如何與應用性人才培養目標保持一致,是專業課程在教學上必須解決好的問題。中國當代文學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主干課程,無疑迎來了一次教學上的挑戰,必須進行改革。
高校設置的專業從性質上分為理論素養型和應用技能二類。漢語言文學專業是高校的一個傳統專業,屬于理論素養型的。它主要是以培養和提高教育對象的人文素養為目標的,而在實踐技能方面的要求則比較低.其專業課程的設置與應用性人才培養目標并不是一致的。應用性的人才培養目標確定了所設置的專業及其課程應該是技能型的。這種疏離現象也造成了專業課程教學的尷尬。目前,由于專業源遠流長的慣性影響,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和許多課程一樣,在教學上依舊照搬素養型的教學傳統。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是主體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地位;授課方式以教師灌輸為主,即使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教學,也僅增加了一些內容的直觀性,并沒有偏離教師講授這個中心:教學內容依舊按照傳統的要求進行安排,知識傳播居于主導地位,能力的培養依舊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在考試考查中,依舊偏重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能力的測試沒有放在應有的位置上。這就明顯地形成了培養目標與課程教學兩張皮的現象。要打破這種現象,必須進行教學改革。
培養目標是高校人才教育的普遍性要求,并不是普適性原則。教育的普通適性原則是因材施教。對教育對象來說,其成才要求是多向的,其成才的潛質、潛力也是不一樣的。目前,地方性本科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在成才上的要求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思想型,即希望成為更高級的人才,具體表現為對讀碩讀博的期待,目前只占少數,以后肯定會越來越多;二是現實型,即滿足現狀,希望學有所用,期望本科學習能增強適應社會的能力,為畢業就業打好基礎,這是大多數:三是模糊型,既沒有明確的目的要求,更沒有理想期待,這是極少數.這種情況對專業課程的教學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傳統的教學無疑適應不了,必須進行改革。
二、中國當代文學教學改革措施
1.轉變教學觀念
長期以來,文學課作為中文專業的重要基礎課,大多教師都把專業知識的傳授放在第一位。在教學過程中過多地注重文學知識的傳授,注重文學史的勾勒,強調文學史規律的掌握以及思潮、論爭等等,而忽略了現當代文學課的“文學性”特點。在這種教學思想主導下,豐富的文學個案都塞納進一個靜態的文學史框架中,鮮活的文學作品成為文學史知識學問的填充物,這樣,文學便成了枯燥乏味的東西。如果文學課上缺乏活力,缺乏碰撞,那么我們的文學課教育也就有了問題。這種死氣沉沉的文學課堂令我們反思,現當代文學課到底應該教給學生什么?是文學史知識還是作家作品的分析能力?是知識的灌輸還是審美能力、欣賞力的訓練?反思的結果讓我們認識到文學課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教給學生文學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獲得一種文學審美能力和文學想象能力。根據這一認識,我們調整了教學內容,在課堂上減少文學知識的授課時間,突出作家作品,回到文本分析中來。通過精細的文本分析學生可獲得對作品的豐富感受,培養起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感受力、理解力、審美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學觀念與教學目標的轉變,使我們現當代文學課的教學,由專業知識傳授的層面上升到人文素質教育的層面。
2.教學新方法的探索——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就是改變過去那種單純的以老師傳授、學生接受為主的學習方式,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為學生構建開放式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將學到的知識綜合、貫通、運用,提升出新的成果,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應用能力。
由此,我們在教學中要改變教師講授,學生被動聽講、記筆記的教學模式,采用三種教學方式:
①講授與討論結合
在教學過程中,辯證地處理學生自主與教師指導的關系,不僅強調學生要傾聽教師的觀點。更強調教師要傾聽學生的心聲,重視探究學生的個人觀念、獨特感受和體驗,并引導學生積極反思。讓學生躍出教材的刻板與束縛,系統地、立體地、動態地研究討論作家作品。
②學生走上講臺主講。
學生自選作家作品,經過大量閱讀、研究,上講臺對作家作品作富有個性的講評、這樣,學生不但積極主動閱讀作品、查找資料、確立論題,質疑先賢定論,而且,通過講評,增強口頭表達能力,也使全班學生都拓展了知識面。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公眾場合的儀態儀表等綜合素質。
③認知實踐活動。
盡可能組織學生走出課堂,到作家故鄉實地考察,研究特定時代的人文環境和文學底蘊。
3.改革教學內容,體現中國當代文學的“當代性”
中國當代文學即包括已經過去的文學,如“十七年”的文學,“”十年的文學;和剛剛發生不久的文學,并且,隨著當代文學的歷史延續,中國當代文學還將包括已經產生和正在產生的21世紀的文學。而以往的教材、教學大綱的編寫,限于時間的關系,常常把“十七年”的文學做為教學重點。而常常忽略中國當代文學最切近當代人生活節奏和審美情趣的文學現象,這應該由中國當代文學這門課程來關注和研究。所以在兼顧整個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的有定論的名家精品的同時,應該把最新產生的文學做為研究的重點,甚至應該專門討論那些最新發生的、沒有定論的、甚至引起爭議的文學現象。
4.變革考試模式
考試模式的變革是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是實現培養目標的最終保障。一方面,考試方式要由全閉卷考試改為半開放式的考試。也就是說不只是憑期末一卷定成績,平時作業、小論文要在成績中占一定的比例;另一方面,考試內容上要作調整。減少客觀題目的內容比例,增加主觀發揮題的比重。北京大學溫儒敏教授為學生出的考題,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實例:“你認為《雷雨》的主人公是誰?說說你的理由”。同學們各抒己見,有許多獨特的見解。如“或許一個略為合理的答案只能是‘雷雨’了,盡管我承認這有些勉強。但似乎比由于稱最喜繁漪,大家便都認定繁漪是主人公要好?!薄拔艺J為《雷雨》的主人公是躲在戲劇背后控制一切的、不可知的宇宙間的神秘力量?!薄拔覀兛梢园选独子辍返闹鹘?,定義為‘最掙扎的人’,我以為周萍無疑是‘最掙扎的人’”。等等。這類考題沒有標準答案,測試的是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文學感受能力及分析能力。再如“你怎么看涓生與子君的愛情悲劇?”“我眼中的阿Q”,“我眼中的方鴻漸”等這類題目,都可以做成小論文,發揮學生的水平,考察出中文系學生的文學審美能力和文學評析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立新.大學生素質教育概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關鍵詞: 課程體系;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改革
中國現當代文學是高校中文系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同時由于它與現實聯系緊密,對學生的人文素質提高有較大影響。筆者在從事現當代文學教學十多年的實踐中,力求把教書育人的宗旨貫徹其中,通過本課程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學生的文素質,為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搭建一個教學的平臺。近幾年來,為了適應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尤其在深化教學改革、推進素質教育、實施教育創新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嘗試,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是改革課程教學內容,力求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人文素質有所提高。以往的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是一種典型的知識型教學,主要是從歷時的角度梳理文學史的線索,在此基礎上,評述重要作家作品、文學現象和文流,目的是使學生獲得應有的文學史知識。而作為文學史最基本的構成要素的作品,其美感特征和審美教育的功能,常常被一些紛繁的文學史知識和抽象的理論分析所遮蔽和掩蓋,并沒有充分發揮它在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提高學生人文素質方面的潛在功能。從教學實踐看,許多同學對中國現當代文學名作的理解,過于依賴文學史教材中的學術定論,而忽略了個體在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中對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未能將自身的情感體驗、生命意識融入對作品的審美體驗,因而雖然獲得了知識,但對自身的人格養成和素質培養并未產生太大的影響。加之課時的限制,如當代文學部分在我校是開設一個學期,每周3 個課時,卻要講授從1949年到1997年近50年的內容,更使得這種講授淺嘗輒止。為使這種知識型的教學模式向素質型的教學發生轉變,筆者在教學改革中,對《當代文學作品選》教學大綱做了較大調整,在宏觀把握當代文學史發展脈絡的前提下,把教學的重心傾斜到了作品方面。緒論部分對當代文學的概念、分期、發展概況、重要的文學史事件進行介紹,通過這部分內容,學生對50年的當代文學史就有了一個整體的輪廓和印象。正文部分精選能夠覆蓋當代文學三個發展階段的十幾部作品進行精講,作品的選擇原則是既要考慮審美性,又要兼顧文學史方面的代表性,同時在文體方面兼顧小說、詩歌、散文、戲劇多種體裁。
與所講篇目有關的文學史知識會在篇目講授時再次強化,以區別于一般的當代文學作品鑒賞,這樣在講授過程中就能進一步把文學史教學具體深入到作品的閱讀和解析中去,雖然講授篇目不多,卻能通過引導學生細致深入的閱讀和體驗作品的思想與藝術特質,把獲取文學知識、提高審美能力、增強人文素質結合起來,在學習本課程的同時,不知不覺地接受藝術的感染和人文精神的浸潤。內容表述方面也作了革新,一改傳統表述主題思想、人物形象、藝術特色等幾個方面刻板的套式,代之以一些富有詩意或哲理的小標題,如“人———詩意的棲居”、“了悟死亡”、“活著,永遠的追問”等,給學生以耳目一新之感,直觀上也給予了學生美的感受。
為了彌補講授篇目有限的不足,我在第一節課就擬定了一份本課程的必讀書目,讓學生課下閱讀,并要求他們制作索引卡片,寫出評論摘要和自己的閱讀感悟,期末檢查評分,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計入期末總成績。每堂課后再為他們提供與本節課有關的閱讀文獻與參考資料,使學生了解最新的科研資訊,拓寬了學生的學術視野。同時我還要要求他們充分利用教材。本課程所采用的教材是朱棟霖等主編的《中國現代文學史》該書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的研究成果,被國內學術界公認為本專業和本課程的最好教材之一。教材著重從“文本”的角度出發,在編寫方法上,注重宏觀考察與微觀分析相結合;在編寫內容上,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經典作品做了深入的講述和評析。配套作品選(四卷)更保證了學生的一定閱讀量。與學界其他《現當代文學史》相比,它有著突出的優勢,即所觸及的內容相當扎實、條理清晰、詳略得當。尤其注重史和作品相結合,力爭多角度、多維度、多側面地向讀者展示現代文學史豐富的內蘊。教材編寫重點旨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閱讀、寫作和批判、審美能力。正因為教材具有先進性,因此對教材的研讀成為學生必做的功課。這樣,課內與課外結合,點與面結合,經典性、人文性與審美性結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多種教學方法與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嘗試。傳統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中心,整堂課基本是教師一個人的自我表演,這種教學方法有其優點,可以條理系統地傳授知識,但缺點也很明顯,即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十分被動,作為學習主體的作用無法發揮,因而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F代教育思想則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突出啟發性和學生能力的培養,尤其是突出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研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為達到此目的,我根據課程內容特點采取了多種教學方法。有的內容以老師主講為主,但重視課堂上師生的交流,經常采用“提問式”教學法,提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激發學生思考,每次上課開始,都將上次教學中的精華和難點用提問的方式進行回顧,加深學生印象,促進學生有重點地理解和掌握有關知識。有的內容采用“討論式”教學法,前幾周就告訴學生要討論的題目,讓學生提前閱讀作品,搜集材料,整理思路,寫好發言提綱,然后課堂上圍繞問題展開討論。因為課前學生作了充分準備,所以學生參與積極、討論熱烈, 05級本科班的《黑駿馬》討論課,學生思維活躍,爭相發言,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發揮,我再加以點撥引申,對學生不懂處詳加闡述,將討論導向了深入,教學效果相當出色。
實踐證明,這種方式很受學生歡迎,一是學生參與面廣,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有表現自我的機會;二是真正實現了師生互動,讓師生能夠形成思想的碰撞。我還將實踐式教學方法應用到教學中,如組織學生舉行現當代詩歌朗誦會,要求學生全員參與;表演話劇《雷雨》片段;讓學生編制“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簡表”,平時的教學中就貫穿動手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撰寫學術小論文,將所學內容與思考判斷、文字表達訓練相結合。這樣,結合專業課教學內容,把素質教育貫徹到專業教育的過程中,培養知識和能力兼備的高素質人才,同時也為以后的畢業論文寫作積累了素材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