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05:5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土木工程建筑類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建筑行業;應用技能型;土木工程;畢業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47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4)18-0012-03
土木工程專業的實踐性和應用性較強,畢業設計則是土木工程專業本科實踐教學的綜合,更體現了畢業生解決實際問題和獨立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隨著卓越工程師培養和應用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要求不斷提高,傳統的畢業設計指導模式已無法滿足畢業設計的質量要求[1-2]。同時,建筑行業也對土木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提出新的要求。當前,在提出建設應用技能型高校,培養應用技能型人才的背景下,本文面向建筑行業需要,探索與創新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指導模式,建立團隊指導、產學研聯合培養、課程設計與畢業設計一體化、科研項目―創新實驗―畢業論文一體化等畢業設計指導模式,以期提高畢業設計質量,鍛煉學生運用綜合知識的能力,實現卓越工程師和應用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要求。
1 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存在的問題
畢業設計選題單一,與實際工程脫節 從畢業設計題目看,大多數畢業設計選題以工程設計為主,單一且陳舊,脫離實際,不能體現本學科最前沿的知識。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主要是多層民用建筑,雖可涉及辦公樓、教學樓、商場、住宅等,但基本均為框架結構,較少涉及鋼結構、工業廠房、高層建筑等。對技能型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來說,只有少數學生可以進入設計單位,絕大部分畢業生從事施工、監理、造價、檢測等工作[3],但畢業設計很少涉及,與實際工程需要脫節。
普遍存在前松后緊現象 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時間一般為14~16周。實踐表明,在畢業設計開始時,部分學生無從下手,部分學生尚未進入狀態,不急于開始畢業設計工作;另外,就業、考研成績剛剛公布等因素,使得畢業設計的前期時間被大量占用,影響了畢業設計的質量和進度。隨著畢業設計工作的開展,特別是到5月份,學生才意識到時間緊迫,于是開始加緊時間,加快速度,也使得畢業設計質量不高??傊@種前松后緊的現象使得計算書和圖紙錯誤較多,導致畢業設計質量下降。
照抄照搬現象亦較普遍 目前,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基本采用電腦繪圖并完成計算書,鍛煉了學生軟件應用能力,但這也為學生照抄照搬別人的畢業設計成果提供了條件[4]。在畢業設計期間,不少學生能找到往屆畢業生的畢業設計成果。很多學生由于前期進度較慢,后期直接將別人的畢業設計計算書和圖紙稍加修改,從而短時間內完成畢業設計。這樣完成的畢業設計往往錯誤百出,極易出現計算書前后矛盾、計算書與圖紙自相矛盾等情況,失去畢業設計的目的。
指導教師水平有待提高 應用技能型高校,絕大部分本科辦學時間不長,近年來引進教師較多,他們基本都是從學校到學校,對理論課程比較熟悉,但對實踐教學內容明顯不熟,工程實踐訓練更加缺乏,對規范條文也不夠清楚,不能很好地指導畢業設計。同時,高校歷來重視教師的學歷層次、科研項目、論文、經費到賬等,對教師的工程實踐不夠重視,導致部分高學歷教師在指導畢業設計時,僅能解決畢業設計中的小問題,影響了畢業設計質量,與應用技能型高校的辦學思想也不符。
2 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指導模式的創新途徑
在應用技能型高校辦學背景下,面向建筑行業需要,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指導模式亟需改革和創新?;诖?,提出幾種畢業設計指導模式。
團隊指導畢業設計 土木工程專業涉及面廣,其內容無法在畢業設計中全面體現。組建團隊指導畢業設計,從科研、工程實際出發,由多名教師合作組建指導教師團隊,指導多名學生完成較大的畢業設計課題[5]。例如,以某公路設計為團隊畢業設計題目,學生團隊可分別完成線形設計、路基路面設計、橋涵設計、概預算與施工組織設計、附屬設施設計。另外,還可安排建筑工程方向學生完成加油站的結構設計。在這一過程中,團隊成員之間相互交流、協調,最終完成一條公路的設計工作,每個學生都加強了對公路設計的全面認識,形成了比較完善合理的知識結構,加強了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這不僅符合卓越工程師的培養要求,也是應用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思路。
產學研結合畢業設計模式 應用技能型高校應加強與企業單位的聯系與合作,這對創新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指導模式具有指導作用。很多高校指導教師選題缺乏工程實際背景,歷年畢業設計土木具有相似性,造成學生對畢業設計缺乏新鮮感和產生脫離實際感,對畢業設計興趣不高[6]。通過產學研結合,聘請校外企業導師單獨聯合校內導師指導畢業設計,可以豐富畢業設計內容,緊跟工程實際,也可直接參與工程單位項目,這樣可以大大提高畢業設計質量;同時,學生也可以在企業導師的幫助下迅速適應工作環境,對就業大有益處。
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一體化 土木工程專業本科教學中,畢業設計的內容基本是幾門主干專業課程課程設計的綜合。因此,可以利用某一完整的已完工的實際工程資料,根據課程需要,分解成各課程設計的原始參考資料,這樣每個學生的課程設計內容整合后就是一個完整的工程項目設計。畢業設計時,只要將完成的課程設計有機組合成一個完整的設計文件即可。
以城市地下工程方向為例,該專業方向的課程設計除鋼筋混凝土結構和基礎工程課程設計外,一般還包括城市地下空間規劃與設計、地下建筑結構、隧道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等課程設計[7]。從教學內容和教學體系上講,這些課程之間存在緊密的依存、制約關系,如圖1所示。根據地下工程的實際情況,可將設計內容分為四大塊:規劃設計、隧道設計、地下結構設計及施工組織。畢業設計時只要整合好這四大塊內容,即將課程設計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并優化之,便可得到與實際工程基本一致的設計方案,甚至更優的設計方案[8]。
畢業論文與教師科研項目、學生創新項目一體化 為培養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教育部、教育廳、高校設立了各級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學生通過主持或參與這些創新項目,培養了創新意識、合作精神和工程實踐能力。對于這些學生,允許他們以創新項目內容為基礎申請做畢業論文,這樣創新項目和畢業論文互為補充,實為一體。同樣,指導教師也可以將自己的科研項目與畢業論文相結合,具體做法是將科研項目內容進行分解,以適合本科生畢業論文的要求,做到教學與科研相統一。在具體確定畢業論文課題時,應基于學生現有理論和專業知識,選擇以鍛煉動手能力和學習科研方法為出發點的課題。
3 幾點建議
鼓勵年輕教師走出去,增強工程實踐能力 充分調動年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鼓勵年輕教師加強與工程單位的交流與聯系,積極參與具體工程,包括設計、施工、監理等不同工作性質,全方面提高自身的工程實踐經驗,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同時,鼓勵年輕教師參加注冊工程師考試,熟悉工程規范條文,提高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取得注冊師證書后還可更好地服務于工程單位。
加強畢業設計管理工作,實施全過程監控 學院要對畢業設計選題、教師指導時間、學生設計時間及畢業設計檢查要求等方面做出詳細規定,安排固定教室進行畢業設計,堅持畢業設計前期、中期、后期檢查,并進行中期答辯,對中期答辯存在問題的學生進行紅牌、黃牌、口頭警告,做到全過程監控學生的畢業設計進度和質量。
保障畢業設計經費,調動指導教師和學生積極性 在教學經費比較緊張的情況下,務必要確保畢業設計經費,解決畢業設計過程中的經費問題,如畢業設計檢查時相關資料的打印、復印等費用;對指導畢業論文的教師及學生可以解決一些試驗材料、測試儀器等費用,充分調動指導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另外,在有可能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增加教師指導畢業設計的教學工作量。
嚴把畢業設計答辯關,大力提倡公開答辯 畢業答辯環節十分重要,它是學生畢業設計成果的綜合體現,嚴禁走過場。同時,大力提倡公開答辯。其中,對于優秀畢業設計必須參加公開答辯,并允許低年級學生旁聽,讓低年級學生對畢業設計有一定的感性認識,掌握一些問題的處理方法,為以后自己做好畢業設計打下基礎,還能夠促進優良學風的建立。
4 結語
建設應用技能型高校勢在必行。畢業設計是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思路的一個集中體現,是培養卓越工程師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建筑行業對應用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本文以辦好應用技能型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為目標,總結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存在的問題,改革并創新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指導模式,并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對提高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全面素質,對應用技能型高校如何辦好土木工程專業具有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劉錚,王?,?,孫俊.寬口徑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4,13(1):100-102.
[2]李方慧,趙永江,孟凡.基于卓越工程師教育計劃的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6):40-42.
[3]張亦靜,何杰,肖芳林.基于團隊協作的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模式探討[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2008,22(3):
107-109.
[4]高笑娟,李躍輝.土木工程畢業設計質量的全過程控制方法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1):127-130.
[5]李富榮,荀勇,王照宇.土建類專業畢業設計團隊指導模式的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1(11):140-141.
[6]姜旺恒,錢國平.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教學的題目多樣化改進對策分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3(22):184-186.
[7]李富榮.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創新[J].教育與職業,2014(5):158-160.
關鍵詞:高職院校;土木工程;概論;教學;探索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6-0192-03
《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是土建類各專業的一門非常重要的職業基礎課程,在整個課程的設置體系中起著先導和啟蒙作用,肩負著把完全不具備專業知識的學生引入到土木工程行業的大門,使學生從綜合教育跨入到土木建筑專業教育的重任。通過《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學習,可以使學生了解土木工程行業的基本情況,了解土木工程行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的興趣,樹立專業思想,為學生學習后續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程理清思路,指明方向。因此,《土木工程概論》課程在整個土建類專業的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主要特點
《土木工程概論》課程主要講授土木工程的各個層面的知識和內容,較為詳盡地介紹了土木工程各個分支學科所涉及的主要內容和知識,其課程的主要特點如下。
1.課程內容范圍廣泛?!锻聊竟こ谈耪摗氛n程的內容非常廣泛,其涉及的教學內容囊括了土木工程專業的所有領域,甚至包括了土木工程專業的許多相關課程的教學內容[1]。由于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為土木工程專業的引導課程,編寫《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教材者往往在教材編寫時涵蓋的內容非常寬廣,但知識點的內容卻非常淺顯,很多內容如基礎工程、港口工程、交通工程、建筑材料等在內容的安排上基本上都是點到為止。因此,在《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地取舍教材內容,是每位任課教師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2.教學內容以理論實踐相結合為主?!锻聊竟こ谈耪摗氛n程涉及的教學內容雖然淺顯,但與工程實際聯系又非常密切,教材內容應該以工程案例為切入點,全面展示土木工程的經濟技術、建筑風貌和所采用的新型建筑材料,以及土木工程中常見問題的處理方法,從而適度地拓展學生的視野,為學生了解專業、學習專業知識以及確定學習目標和方向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3.教學內容需要不斷更新和補充。《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所涉及到的課程內容往往與現有的工程實際緊密相關,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行業的不斷壯大,我國的建筑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但《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教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卻不能如建筑工程的發展一樣快速進行更新,導致很多內容滯后于工程實際。如出現在許多教材中的世界排名第一高樓:臺北101大樓,現早已被迪拜的迪拜塔所超越。教材內容的滯后使得學生不能及時了解到建筑界新的發展,極大地阻礙了學生與工程實際的有效接軌,不利于學生的有效成長。因此,如何在教材內容滯后的情況下,要求教師密切關注建筑界的發展動向,靈活地增加新的教學內容和工程案例,是每位承擔《土木工程概論》課程任課教師的職責和義務。
二、《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教學現狀
1.實踐教學環節缺乏。在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在讀學生,甚至極個別任課教師都片面地認為:《土木工程概論》課程僅僅是土建工程類專業的入門課程,是一門新生剛剛入學后的專業思想教育課程,其作用僅僅是學生了解到本專業的概況和基本風貌,激發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的興趣和熱情。該課程的主要學習目標見下頁圖1。這種片面的認識導致很多高職院校在教學計劃的制定過程中,將《土木工程概論》課程僅作為專業的職業選修課程,課時量極少(大多數院校該課程為32學時,2個學分,個別院校該課程僅僅為24學時,1.5個學分),為了將《土木工程概論》中的眾多章節(一般該課程共計15章左右,涵蓋了土木工程的各個領域,如土木工程發展史、土木工程材料、基礎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橋梁工程等)都講完,絕大多數教師以純理論的授課形式蜻蜓點水般地完成《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枯燥的教學任務,缺少非常必要的實踐教學環節,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這和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將土木工程法概論課程作為土建工程類各專業的先行引導課程,以此來提高學生對專業的了解及熱愛度的初衷發生了一定的背離,久而久之學生將會慢慢產生一種對專業的排斥心理,這對培養學生有效的學習專業技能課程的興趣極為不利,甚至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
2.教材內容更新較慢。教材對于任何專業任何課程的學生和教師而言都是極為重要的,沒有了教材,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很難實現,而教學中優秀的教材是促使學生快速掌握知識并引領學生入門的最佳途徑。目前我國《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教材很多,但是大多數教材中不乏許多“十二五”規劃教材,內容涉及面極廣,但教材內容僅僅涉及專業知識的表面問題,對深層次的專業知識接觸甚少,而對于建筑領域中的新工藝、新產品及建筑的前沿學科的介紹普遍偏少,教材內容比較陳舊,不能反映當今社會的土木工程的發展現狀,這是因為當今我國的土木建設發展速度極快,無論是高層建筑、大跨度橋梁,還是超長的隧道工程和地下工程的結構形式、施工工藝以及建筑材料的發展速度都是日新月異的,然而教材的更新遠遠跟不上土木工程學科的發展速度[2],任課教師如何根據時代的發展及時補充教學內容是《土木工程概論》教師面臨的主要問題。
3.教學安排不盡合理。(1)課程的重視度不夠,教師安排缺乏考慮。許多高職院校對《土木工程概論》課程不夠重視,在該課程教師的安排上,往往認為任何教師都可以上,更為嚴重的是很多高職院校將該課程交給剛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教師負責講授,由于教材本身的缺陷,再加上青年教師教學經驗和工程實戰經驗都不足,在教學過程中,難以用理論聯系實際,這樣就會導致教師會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講授內容,講授過程找不到章節的相互聯系性,導致授課章節相對獨立,課程的整體性較弱,使得大多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對課程內容體系的掌握不足很容易造成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不良的結果。(2)教學學時不夠,考核方式過于簡單。通過走訪、調研發現,很多高職院校《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授課課時普遍偏少,授課課時最少的院校只有16學時,大多數都在30學時左右。由于《土木工程概論》這門課程所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并且部分內容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很難再涉及到,若按專業課程的標準進行講解,如此少的教學時數,怎能達到教學計劃設置本課程的預期教學目標。同時,在走訪中了解到,很多高職院校在本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考核方式基本上都過于簡單,有的院校通過做作業的形式完成,有的院校因為課程內容過多,采用開卷考試的形式完成,有的院校以期末對本課程的總結完成,有的院校以閉卷記憶性基礎知識為考試內容,考試內容并未突出專業的基本特色。眾多的考核形式,僅僅限于一些基本的常識,使得考核流于形式,學生經過這樣的考核,基本上全部過關,這就給剛剛進入大學校園的學生造成一種錯誤的認識:學習不學習都能過關,學好學不好都是一樣[3],這種錯誤的認識使得很多大學生缺失了學習熱情,得過且過,部分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不能自拔。這與我們開設本課程對學生所學專業起到啟蒙、引導作用的初衷發生背離。
4.教學方法與手段落后。調查表明,大多數高職院校《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缺乏相應的實踐教學內容,很多任課教師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以課堂理論灌輸式的教學方式為主,輔以簡單的工程案例教學法;課堂上,任課教師陶醉于自己的講授內容中,講課講得口干舌燥,而講臺下的學生卻聽得耐性全無,睡覺的睡覺,說話的說話,開小差的開小差,玩手機的玩手機;師生之間缺乏應有的互動以及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的時間和動手訓練的機會,結果使得教師“一廂情愿”的陶醉于自己賣力的課程講授中,而學生始終不知所云[1]。此外,教學手段也過于單一,傳統板書教學和播放課件的教學手段已難以滿足當前《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多元化教學方式的需要,使剛進校的學生學習興趣急劇降低,始終處在被動的學習狀態中,不利于今后專業課程的教學。
三、提高教學質量的思考與建議
1.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高素質的任課教師來保障。由于《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涉及的土木工程領域非常廣泛,涉及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橋梁工程、港口工程、地下工程、水利水電工程等相關知識,這就要求任課教師不僅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更應當積累一定的工程管理和工程處理的經驗以及扎實的專業知識背景。因此,高職院校土建類專業建立起一支穩定的,老中青相互結合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是提高并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同時,由于社會的快速發展,新的施工手段和新型材料不斷出現,而教材往往滯后于現代科技很長一段時間,因此,各高職院校應要求任課教師平時注意知識的搜集、積累、整理和總結,及時將現代土木工程領域中的新的知識、新工藝、新材料及時地補充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及時融入到社會中,跟上時代的發展。
2.重視教學方法的創新。《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教學內容常常以理論偏多,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對一些極為專業的、抽象的教學內容很難理解甚至不理解。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充分備課,在課堂上用簡單、易懂、簡明的教學方法使初學的學生能夠盡快地消化和理解教學內容。
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任課教師應不斷嘗試和不斷完善教學方法,如采用啟發式、討論式、案例式等一系列教學方法相互融合的多元化教學方法[4],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例如,很多教師在本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常采用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及討論式,多種教學方法的靈活綜合應用,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體驗知識的發生過程,還原學生原來的科學思維活動,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5]。其教學方法的應用見下頁圖2。
3.提倡多元化教學手段的綜合應用。采用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為教學手段的授課方式,很難生動地講授《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教學內容。因此,各高職院校應提倡任課教師積極探索先進的、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網絡、投影等。通過圖像、聲音、文字、板書等幾方面的有機結合,把教學內容立體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以彌補采用傳統教學手段授課帶來的不足?!锻聊竟こ谈耪摗氛n程的另一個重要手段就是任課教師應及時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盡行有效地反饋,可通過作業、答疑、測試,跟學生網上聊天等各種渠道和形式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需求情況,以及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疑惑,這樣任課教師就可以及時引入新的教學手段來保證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另外,在考核方式上,任課教師應不斷探索,尋找并不斷完善教學評價體系。課程考核是檢查任課教師教學效果、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為了有效地提高《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對現行的以期末閉卷考核為主的教學評價體系必須進行改革。探索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如,開卷和閉卷相結合、平時小論文和期末綜合論文相結合、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相結合等多種考核方式,逐步形成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和能力培養的新的考核評價機制[1]。
四、結束語
《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是土木工程各專業的一門職業基礎課程,教學內容多、涉及面廣,這就要求任課教師采用合理的、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出適合當今時代需要的專業技能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佘睿,鞏學梅.土木工程概論類課程教學探討[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08,(06).
[2]吳萱,董俊.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03).
[3]王清標,等.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論》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研究,2012,(04).
[4]郭旭紅.淺談“啟發式教學法”[J].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學報,2001,(03).
[5]林龍鑌,等.《土木工程概論》省級精品課程建設的體會及其對教學啟示[J].福建建筑,2012,(02).
關鍵詞:實際檢測;土木工程結構風場;新技術的開發;進展研究
前言:隨著全球建筑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建筑的要求也逐漸在提高,一個國家的土木工程建筑也可以反映出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具體體現,所以,我國在大力發展經濟效益的同時,對土木工程的建設也是需要重視的,應該給予最大的支持來不斷發展我國土木工程建設。土木工程結構風場的實際檢測是完善我國土木工程建筑的重要方式,也是新技術開發的技術保障,促進著我國建筑事業的發展。
一、土木工程結構風場的實際檢測過程
1.1高層建筑結構風場的實際檢測
高層建筑由于高度的優勢,使其在風向負荷和風向機理方面的分析就更加容易,也確定了結構風場實際檢測的理論基礎,使土木工程結構風場的實際檢測工作更便于進行。我國高層建筑在高度和柔性方面都具有著很多的優點,對于檢測的效果也比較明顯,可以根據檢測得出的數據直接分析土木工程建筑抗風能力差的原因。在檢測的過程中,當橫向振動發生的頻率增加時,氣體交換的壓力就要變大,土木工程建筑會產生嚴重的共振現象,由于對這種現象的解釋還沒有合理的公式理論基礎,所以,橫向脈動作用的土木工程結構風場檢測主要是依據與檢測的過程和結果來綜合分析的。在土木工程結構風場檢測的過程中,對于高層的建筑來說,檢測人員的經驗對總結檢測的結果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沒有明確的理論對檢測的過程以及結果做出定義,就需要檢測人員依據自己的檢測經驗來探索土木工程建筑的技術革新,以及提高土木工程建筑穩定性的措施。高層建筑風壓及風向的共振是為了獲得土木工程建筑在強大風力影響下的結構變化,通過對土木工程結構前后變化的分析,分析土木工程建筑抗風的能力,為提高土木工程建筑的堅固性提供了有效的數據。
1.2低層建筑結構風場的實際檢測
在低層建筑結構風場的實際檢測過程中,通過長期的檢測經驗,使得檢測人員已經掌握了低層建筑結構風場檢測的技術和要求,以及低層建筑結構的檢測機理,了解到低層建筑結構對于防震功能的缺失,通過對風洞和風壓模型的實際測量,在特定的風壓下進行檢測,根據檢測的結果綜合分析土木工程建筑的抗風能力,風洞和風壓模型實際測量的檢測結果是不同的,比較檢測的結果實驗值,找到抗風壓力不同的原因,從而確定具有更高抗風效果的土木工程建筑技術。在對低層建筑結構的全尺和縮尺風洞進行實際的檢測時,要對壓力以及系統的抗風效率進行具體的檢測,比較分析兩個檢測的結果,從而確定平均壓力系數,分析壓力系數對土木工程建筑的影響。通過我國科學家的不斷實踐,已經驗證了低矮建筑在抗風方面的抵抗力,也逐漸對檢測的手法進行著改善,所以,在低層建筑結構風場的實際檢測中,完善檢測系統響應,提高感應抗風系數是非常重要的改善方式,通過技術的革新來加強結構風場的實際檢測效率,不斷提高檢測技術的基礎。
1.3跨度大的橋梁建筑的結構風場實際檢測
在歷史的橋梁建筑中,總是會有橋梁抗風能力差,橋梁受損的現象發生,最大的原因就是對工程建筑的風場檢測不具體造成的,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橋梁抗風檢測也逐漸在革新,已經建立了有效的理論基礎。橋梁建筑的不斷發展,更多跨度大的橋梁建筑被興建的越來越多,傳統的抗風檢測已經不能滿足大跨度橋梁的檢測,技術逐漸發展為風洞技術的檢測,結合風力的強度,對橋梁工程抗風能力進行檢測。明確確定影響結構振動的因素,以及可能對大跨度橋梁建筑的影響,由于大跨度橋梁檢測的難度非常大,要求在進行健康監控時就檢測抗風的能力,實現全面的維護工作。在進行全尺測量時,要通過風速的檢測來分析大跨度橋梁建設的抗風能力,從而分析出風向風速對橋梁建筑的影響。
1.4跨度大的空間結構建筑的結構風場實際檢測
跨度大的空間結構在建筑上都具有立體的建筑形式,建筑的外形結構也比較復雜,但其投入的建筑資金很少,在結構風場實際檢測的過程中,應結合其建筑的特點,根據空間結構的多邊形以及實體輕等優點來合理的采取檢測的措施。隨著空間結構在建筑類型上的不斷轉變,使其逐漸向著跨度大的建筑類型上靠近,檢測的目標也要隨時做出改動,結合空間結構建筑的建筑特點,實現三維立體的檢測。多變的空間結構建筑的風場分布與跨度大的橋梁建筑是不同的,結構共振的效果也不同,在檢測的過程中,應該結合風壓基本系數進行分析,根據實踐總結的經驗以及低矮建筑抗風能力差等因素,采取有效的檢測方法??臻g結構建筑在風壓的影響下,容易產生自激振動,可以利用多通路檢測風壓的方法,來進行實際檢測,根據氣流的反映探索檢測的結果。
二、新技術的開發進展研究
2.1土木工程結構風場實際檢測傳感器的工作狀況
土木工程結構風場的實際檢測主要是依靠傳感器來進行的,通過傳感器的接收和回復,來對土木工程建筑的抗風能力進行分析,從而實現風場實際檢測的過程。隨著我國現代化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風場實際檢測的傳感器也在不斷的更新,逐漸研制出熱風、電子、三維等傳感儀器,促進了風場實際檢測工作的進展,也使檢測的結果更加的精準。在風場實際檢測的過程中,由于風壓是屬于輕微壓力,很多的自然因素都會對其產生很大的影響,這就使得壓力傳感器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壓力傳感器可以很敏感的檢測出風向以及風速的變化,能及時的抓住風力對土木工程建筑的影響,加大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根據壓力傳感器的制作原理,還可以應用到很多領域的抗風檢測中,在風壓較大的情況下就需要使用壓電式壓力傳感器來進行抗風的檢測,壓電式壓力傳感器具有不受外界因素影響的優點,壓電系數也比較高,適用于多種建筑類型的土木工程。
2.2不斷改進檢測的方式方法
土木工程建筑的多樣性,也為風場的實際檢測帶來了很多的困難,檢測需要根據實際的建筑要求和特點,進行檢測,需要用到的傳感器也不同,所以,使我國風場的實際檢測工作進展的非常緩慢。風場的實際檢測是掌握檢測經驗以及發現土木工程建筑缺點的具體工作,只有不斷改進檢測的方式方法,才能更好的滿足建筑的要求。通過完善檢測的系統以及提高檢測的技術要求來逐步提高風場的實際檢測工作,完善檢測系統可以及時的發現風場結構的改變以及結構共振的程度,以便于檢測人員掌握有效的數據進行后期的分析,提高檢測技術可以使用先進的數據處理系統以及統計系統,對檢測的數據進行高效的總結和分析,只有通過不斷的探索,風場的實際檢測工作才能持續的提高,檢測的步驟才能更加符合要求。對于抗風能力的檢測基本分為兩種方法,有齊墻埋管式檢測方法和多通路壓力檢測方法,檢測人員可以根據具體的需要采取合適的方法進行檢測,從而不斷探索改進的方案。
2.3新技術開發的具體進展
隨著傳感器的進一步革新,我國風場的實際檢測技術也得到了具體改善,通過傳感器提供的高科技技術,實現了由傳感器監控的檢測環境,嵌入式系統的開發,也使檢測的數據實現智能化的處理,并可以實現通過無線網絡的傳輸把數據輸送到電腦的終端,從而實現數據的長期有效使用,方便檢測工作總結工作的經驗以及對建筑的具體分析?,F代化計算機網絡的發展也為風場的實際檢測工作帶來了很多的便利,實現了數據處理零誤差的要求,也加快了處理的時間,為檢測人員的分析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同時計算機無線網絡的介入,也促進了風場實際檢測工作的進展,使得數據傳輸的過程更加的快捷,實現了高效率的檢測目標。
三、實際檢測土木工程結構風場的重要作用
3.1有利于加強土木工程建筑的堅固性
在土木工程的建筑過程中,一定會存在施工要求不符合標準的現象,這樣會使土木工程建筑的質量下降,通過對土木工程建筑進行結構風場的實際檢測,可以及時的發現土木工程建筑存在的問題,從而制定出有效的方案來避免建筑的損壞。對數據的分析可以發現土木工程建筑的抗風能力,如果抗風能力達不到標準就說明土木工程建筑不能有效的抵抗狂風的打擊,也就是土木工程建筑的牢固性沒有達到標準,根據實際檢測的結果,獲得建筑抗風能力的數據,從而可以制定出有效的方案來加強土木工程建筑的抗風系數。我國土木工程的建筑都是施工工期長,施工環節復雜的建筑,在施工的過程中,施工人員為了提前完成施工任務,往往會疏忽對于土木工程建筑抗風質量的要求,所以,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單位一定要做好監督管理的工作,使施工人員可以了解到更加先進的加強建筑穩定性的技術,結合具體的土木工程建筑要求,使建筑達到具有抗風的能力。
3.2有利于土木工程建筑實現防震減災的功能
近年來,我國大量興建土木工程建筑,其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災難的多發性,地震等災害的來襲,使我國人民承受著巨大的打擊和損失,也對我國的建筑水平提出了質疑。日本是一個島國,發生地震災害的可能性以及頻率都要比我國大,但是日本建筑的防震效果特別好,極大的減少了災害對人民的影響,這也促進了我國建筑不斷革新的步伐。通過對土木工程建筑進行結構風場的實際檢測來檢測建筑的堅固程度以及是否能實現防震減災的功能,一旦沒有達到這種功能,也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彌補,是完善我國土木工程建筑水平的重要措施。建筑施工人員要以提高我國土木工程建筑水平為目標,不斷學習先進的建筑知識和技術,總結建筑經驗,了解我國多結構的土木工程建筑要求,從實際出發,加強保護人民利益以及生命安全的意識,明確知道土木工程建筑在災難發生時所起的重要作用。土木工程建筑的防震功能也為我國減少了很多的經濟損失,有效的減少了災難發生時的人員傷亡。所以,土木工程建筑結構風場的實際檢測工作,一定要落實到實處,檢測人員要認真完成檢測工作,找出土木工程建筑抗風能力差的原因,對數據進行細致的分析,協助施工團隊制定修補的方案,與施工團隊一起為我國土木工程建筑做出貢獻,大力發展我國土木工程建筑。
3.3有利于完善我國土木工程建筑要求
土木工程建筑結構風場實際檢測工作的大力開展,使我國更加注重了土木工程建筑的檢測工作,嚴抓土木工程建筑的質量關。根據檢測的結果可以分析出建筑的水平,有利于施工人員意識到建筑存在的問題,從而完善我國土木工程建筑要求,也有利于提高我國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技術。我國土木工程建筑的水平以及質量是我國綜合建筑的重要體現,施工團隊不符合要求建筑的工程既影響著我國土木工程建筑的口碑,又使土木工程建筑的功能不能很好的實現,不能保障我國人民群眾的利益,所以,要想從根本上提高我國土木工程建筑的水平,相關管理部門既要加大對施工隊伍的管理和要求,施工人員之間也要起到監督的作用,施工領導嚴格規范施工工人的行為,對其施工的細節做出明確的指導,加強施工人員提高土木工程建筑水平的意識,只有相關施工人員一起努力,我國土木工程的建筑水平才能逐步提高,更好的與世界先進施工技術接軌。
結語
在土木工程興建的今天,施工隊伍在施工的過程中,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施工水平,按照建筑的要求,抓好每個環節的質量,使土木工程建筑達到可以防震減災的效果。在對土木工程建筑進行結構風場的實際檢測時,檢測人員要根據檢測的實際建筑對象,利用傳感器技術來對建筑的抗風能力進行細致全面的檢測,嚴格按照檢測的過程進行檢測,得出檢測數據,對數據進行合理的分析,從而找出我國土木工程建筑還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檢測人員也要加大對技術的創新能力,實現更高難度的建筑檢測工作。
參考文獻:
[1]李秋勝,戴益民,李正農.可移動式低矮房屋風壓的實測研究[C].第十三屆全國結構風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2012.
[2]項海帆,陳艾榮.特大跨度橋梁抗風研究的新進展[J].土木工程學報,2013,36(14):108-110.
[3]顧明,周印,張鋒,等.用高頻動態天平方法研究金茂大廈的動力風荷載和風致響應[J].建筑結構學報,2010,21(14):55-61.
[4]孫天風,周良茂.無肋雙曲線型冷卻塔風壓分布的全尺寸測量和風洞研究[J].空氣動力學學報.2011,12(14):152-155.
[5]周良茂,李培華.兩個鄰近全尺寸雙曲冷卻塔風壓分布的測量氣動實驗與測量制[J].2012,16(13):137-144.
[6]李秋勝,等.廣州中信廣場臺風特性與結構響應同步監測研究[C].第十二屆全國結構風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2012.
[7]李宏偉.結構健康監測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系統研究及應用[D]:[學位論文].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12.
[8]歐進萍,周智,等.黑龍江呼蘭大橋的光纖光柵智能檢測技術[J].土木工程學報,2010,37(10):145-149.
[9]瞿偉廉,陳朝暉,徐幼麟.壓電材料智能磨擦阻尼器對高聳鋼塔結構風振反應的半主動控制[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11,45(22):494-499.
[10]徐有恒.帶有局部圓弧面建筑模型風洞實驗的雷諾數模擬問題[D].同濟大學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基金項目報告,2010.
[11]龐加斌,宋麗莉,林志興,等.風的紊流特性兩種分析方法的比較及其應用[J].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4(12):127-132.
[12]李永樂,盧偉,李明水,等.風洞短試驗段中基于被動技術的大氣邊界層模擬[J].實驗流體力學,2010,21(30):282-285.
[13]樓文娟,李進曉,沈國輝,等.超高層建筑脈動風壓的非高斯特性[J].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2011,45(40):671-677.
【關鍵詞】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師培養方案
1.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入世后,我國建筑業的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面對建筑人才市場更為激烈的競爭,高校對建筑人才的培養應盡快適應向“大土木”的轉變,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具備土木工程技術及工程管理相關的管理、經濟和法律等基本知識,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具有一定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高級工程管理人才。目前我國高等院校在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主要存在如下問題:一是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不合理,教學效果不夠理想。土木工程涵蓋了原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地下建筑工程等八個專業,專業覆蓋面寬,由此可見,就現實情況來看,“厚基礎、寬口徑”的具體做法,大多理解為多加幾門基礎課和相關專業課,而忽視了建立合理的課程體系和優選教學內容等諸多方面,實際的效果與理想相去甚遠。二是考試注重理論測試,忽視技能等方面的考核。不能有效地激勵學生持續不斷地探索、學習與創新。三是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仍存在較大局限。我國的土木工程專業基本上仍屬于“填鴨式”單一教育方法,給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科學思維的環境仍顯不夠,另外實踐教學與課程分離,這種做法雖有利于組織教學,但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對建筑類企業來說,現在面臨國內、國際兩方面的變革要求:在國內,土木工程的融合,綜合性工程項目的增加,特別是經濟體制、就業機制的變化,使得綜合素質高、專業口徑寬、適應性強成為社會對人才的最基本要求,教學計劃必須適應這種轉變;另一方面,我國開始實行注冊工程師制度,又進一步向著注冊工程師的國際互認努力。建筑類企業對國際市場的占有率逐步增大,國外企業也逐步進入國內市場。因此,我們必須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和相應的課程體系,主動適應國內、國外兩方面的人才要求。
2.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師培養方案
2.1我校土木工程師培養目標
隨著中原經濟區、航空港區建設逐步上升為國家戰略,培養適合現代化建設需要的人才顯得尤為迫切。因此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師培養目標應遵循教育服務經濟建設的原則,圍繞我校建設有特色大學目標,立足河南,面向全國,進一步加強我校土木工程專業建設,提高專業辦學層次和質量,源源不斷地為河南和全國土木建筑業培養和輸送綜合素質良好、富有創新精神的卓越土木工程專業復合型人才。
2.2土木工程人才培養模式
建立以創新能力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內容、知識學習方式、考核方式和評價標準,加強實踐教學及能力培養方式等關鍵環節。實施“全過程、遞進式”的實踐教學體系,建立穩定的大型企業實習基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基本技能、表達能力和工程綜合能力。土木工程專業本科階段學生主要采取“3+1”工程師培養模式,其中3年以在校理論學習為主,累計1年的實踐教學環節主要依靠本專業教師和定點企業內的工程師聯合指導和培養,使學生緊密結合工程實際,深入到土木工程建設的勘測、設計、施工和運營管理等整個工程生命周期中,完成在企業實訓階段的學習任務。因此,“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培養方案包括校內學習和企業學習兩個部分,兩個階段的學習分別制定相應的校內教學計劃和企業培養計劃。
2.3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
立足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從剖析課程內容和課程體系內涵入手,在堅持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融合、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整合、個性培養與社會責任并重的同時,處理好核心課程與選修課程、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課內教學與課外活動的關系。進一步強調學生能力和素質培養,充分發揮課程教學在卓越工程師培養中的主戰場作用。(1)課程體系要徹底改變因人設課現象。對課程進行梳理與整合,避免課程間內容重復,同時力爭做到課程間無縫銜接。每門課程均應盡力成為教學質量高、廣受學生歡迎并充分體現學院特色的精品課程。(2)通過課程的精心設計等途徑,盡可能減少課程門數;借助于其他教學手段減少課程理論教學學時數,增加實踐教學學時數;專業核心課程要盡可能安排實驗內容,并設置設計性、綜合性實驗。使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同時增加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3)專業核心課要按改變課程的開課方式與授課方法。探索按教學團隊形式開展課程建設,按團隊方式承擔課程教學任務,如3-4名教師共同承擔一門課程,資深教授講授理論,科研強的青年教師以及從企業聘請的專家講授案例,讓各個教師的長處得到充分發揮。(4)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應在教學團隊或教研室平臺上進行精心設計,每門課都要將知識、能力和人格培養的功能充分發揮出來。(5)推行小班上課,進行研討式學習。(6)應盡可能逐步開出全英語課程,與國際學院土木工程國際本科學術互認課程班融通。
2.4校內外師資隊伍建設
開展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師培養,師資隊伍是關鍵。要加大建設力度,盡快形成一支至善、格物、育人的師資隊伍,保證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培養計劃順利實施。要明確從事土木工程人才培養的教師應該具有的基本條件,如懂得高等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具有較高水平的科學研究能力和學術造詣:具有較強的工程能力,例如設計和實施能力: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嚴謹的治學風范和健全的人格魅力。學院盡可能為教師達到這些條件提供支持。逐步完善與“高水平工程教育師資隊伍”相符合的師資政策,包括聘用政策、晉升政策、考核政策和其他激勵政策,同時也包括教師培養和提高的措施等。探索和建立土木工程教育中“教師—工程師”有機結合的新機制。
2.5教學形式與方法
樹立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組織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推廣啟發式、討論式和研究式等教學方法,提高學生提出新問題、發現新知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從繼承性學習走向探究發現性學習;提倡教師團隊協同教學,開展大班授課,小班研討,小組合作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鼓勵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手段,開展信息化教學。
2.6實踐教學環節
實踐教學是整個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之一,畢業設計(論文)是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同時也是學生畢業前的一項綜合訓練。我院已構建了較為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及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評價體系。結合“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要求,我院將進一步完善實踐教學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建立有效的質量監督體系,整合與優化實驗教學條件,鼓勵學生突破專業和學科界線開展科研訓練,探索學生個性培養的新途徑。
2.7實習實訓
實習包括:認識實習、測量實習、地質實習、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等。其中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在建筑類企業進行,企業實習是卓越工程師培養的新增教學環節。學生通過在企業各不同階段的實習,熟悉土木工程結構設計、施工的基本方法,提高其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了解工程實際需要,培養職業精神、分析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管理能力、表達能力等工程綜合能力,從而具有獨立從事土木工程領域內某一方向工程設計與運行、分析與集成、研究與開發、管理與決策等能力,以適應未來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需要,成為面向未來的具有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國際視野的卓越工程師。
3.企業學習階段方案
3.1培養目標
卓越工程師企業培養計劃是針對“卓越工程師”培養方案的企業部分所專門制訂的,主要是指本科第4年的企業學習內容安排與要求。其目的是通過學生現場的實踐與學習,結合土木工程產品的設計、施工、檢測、監理、運營、維修等過程中工程實際問題,培養能夠靈活運用本專業的基礎理淪知識,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與解決土木工程產品設計、施工、檢測、監理、運營、維修和相關技術研究等工程實際問題能力的卓越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3.2培養標準
(1)能夠綜合運用所學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技術手段分析并解決土木工程領域的實際問題。針對土木工程中的技術問題,能通過科學的方法和手段,認識和系統地表述問題,建立模型,判斷和分析問題,提出解決方法和建議。(2)具有較強的新技術判別力,能從生產實際中發現問題,提出創新性課題,并組織協調相關部門攻關,取得創新成果。(3)了解本專業領域技術標準,相關的政策、法律和法規,熟悉土木工程建設的相關程序和行業習慣。(4)具有較好的組織管理能力、較強的交流溝通、環境適應和團隊合作的能力。(5)充分了解企業的建立、運行、管理等知識。明確土木工程師的責任和社會角色,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和職業道德及較強的社會責任感。
4.保障條件
4.1組織保障
為使方案順利實施,學院成立領導小組、工作小組和咨詢專家工作組。(1)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組長由土木建筑工程學院院長擔任,副組長由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分管本科教學工作的副院長擔任,成員由學院教學辦公室、土木工程教研室、實驗室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全面領導、規劃、組織、協調工程教育改革及“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實施,調整、制定相關政策和制度,保證計劃各項工作能落到實處。(2)工作小組:工作小組組長由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分管本科教學的副院長擔任,副組長由土木工程教研室主任擔任,成員由土木工程教研室教師、工程教育專家、企業代表等組成。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計劃各項工作的實施,就培養目標、專業標準、培養方案、教學計劃、課程體系、實踐教學、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學生方式、隊伍建設、招生方式、校企合用聯盟等方面開展具體工作。(3)核心專家組:為了推進“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各項工作,土木建筑工程學院成立“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核心專家組,由與土木建筑工程學院聯合培養卓越工程師的大型企業工程技術專家組成。其任務就“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實施提出可操作的咨詢意見。(4)教學指導委員會:為配合“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實施,學院成立“工程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工程教育教學委員會由院領導、專業資深教授、行業專家、畢業生代表組成。通過教學指導委員會保證土木工程專業制定培養目標、專業標準、培養方案、教學計劃等科學合理,同時,保證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能落到實處。
4.2人員保障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擁有一批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土木工程專業現有教師2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博士13人,碩博比例100%。獲得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的教師3人,獲得國家一級注冊建造師的5人,獲得國家一級注冊造價師的教師3人。外聘企業非專任教師10余人。土木工程專業教師積極參與多項科技開發和工程設計任務,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承擔了公路與橋梁、多層及高層建筑設計任務以及危房鑒定、土木工程檢測等項目,促進了教學改革、豐富了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能夠保障“卓越工程培養計劃”的順利實施。
4.3經費保障
除學校對立項建設的卓越計劃試點專業經費資助以外,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將自籌部分經費,以加大對土木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經費投入,主要用于資助在實施“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過程中的教學改革項目的配套,選派教師到企業進行工程實踐能力培訓,聘請校外有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工程師和高層管理人員進行專業課教學,指導學生實踐、畢業設計等開支,實訓實習基地建設以及國際化培養等費用。
關鍵詞: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教學;教學方法;考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21-0068-02
土木工程作為一個專業覆蓋面廣、行業涉及面寬、對國民經濟發展具有巨大推動作用的行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998年教育部頒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將原來的橋梁、道路、巖土等專業合并為土木工程,形成了一個寬口徑的“大土木”專業,這一調整的目標是培養具有較寬理論基礎、較強適應能力、較廣專業視野的土木工程專門人才。在這一大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應運而生。目前,國內各高校普遍針對土木工程及其相關專業本科生開設了該課程?!巴聊竟こ谈耪摗钡慕虒W目的是:[1-4]使學生較全面了解土木工程專業所涉及的領域、包含的內容、所獲得的成就及未來發展方向;從宏觀視角了解土木工程專業的綜合性、社會性及其在技術、經濟與管理方面的統一性,初步涉及一些基本專業概念;引導學生了解自己對大土木下屬眾多學科中最感興趣的方面,建立熱愛土木工程專業的感情和對土木工程事業的責任心,為今后積極主動地學好專業課程、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打下基礎。
相對于“土力學”或“畫法幾何”等專業基礎課程,“土木工程概論”課程開設歷史較短,目前還沒有形成較為成熟的、被普遍認同和推崇的教學方法。因此,針對該課程展開深入的教學教法研究,對于切實提高課堂效率、改善教學效果無疑都大有裨益。
一、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土木工程概論”課程在高校一般是作為土木工程專業的必修課及其他相關專業的選修課,開設時間一般為大一或大二期間?!巴聊竟こ谈耪摗狈秶w本專業全貌,這就要求學生必須站在學科全局的高度,對學科全貌充分認識與把握,以期做到理論基礎扎實、專業知識面廣、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并有較強的運用和推廣能力。[5]“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任務是培養學生認識土木工程的專業范疇,初步建立解決問題的工程方法,掌握各類土木建筑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為學習相關的后續課程打好必要的基礎,能應用土木工程的理論和方法對一些簡單的工程實際問題進行定性分析。[6-8]目前“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內容寬泛粗淺,缺乏實踐性的內容
作為一門引論性質的課程,它所涵蓋的領域極為廣泛,其內容涉及到工程材料、建筑工程、道路與鐵道工程、橋梁工程、隧道與地下工程、巖土工程、水利工程、給排水工程、海洋工程、機場工程、項目管理、防災減災等,內容龐雜粗淺,課本往往只能點到即止。另外,書本概述性文字偏多,但囿于課時,課堂上大部分時間只能用于理論知識的講解,缺少實踐性的內容作為支撐。土木工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所有相關理論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是工程實踐。[9]若能將講授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學習效果的改善都將產生巨大的幫助。
2.經典教材匱乏
開設土木工程專業的高校很多,相應的《土木工程概論》教材不一而足。事實上,出于各種原因,各高校往往熱衷于組織本校師資力量來編纂教材,以滿足課程開設需要。筆者認為,這樣做雖然可行,但其合理性仍值得商榷。一方面,由于“土木工程概論”是一門內涵豐富、更新迅速、適用廣泛的專業基礎課,對于上海地區高校適用的《概論》教材,在四川或北京的高校同樣適用,各校各自為政式地編著自己“獨特的”《概論》教材實非必要,反而造成了人力物力財力的巨大浪費;另一方面,當師資力量不足時,教材之間抄襲嚴重,內容編排幾近相同,與其說是自力更生,還不如說是自欺欺人。
3.對任課教師的要求很高
鑒于課程的重要性,教育部曾要求“要配備對土木工程有著深刻認識且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來講授這門課”。高校的實際情況是,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往往還承擔著更為繁重的專業課程的教學任務,而“概論”課程常常是由經驗不豐富的講師承擔。但青年教師通常對自己的研究方向比較熟悉,而對于其他不相關的方向則知之甚少。由于實踐不足,在講述工程實例時就難以做到旁征博引、生動活潑、深入淺出。
4.課時過少,考核方式簡單
就筆者的教學經歷來看,“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授課學時介于16~24學時之間,也就是說,每次上課(90分鐘)都要講完一章的內容,如建筑工程、道路與鐵道工程等,由于知識點很多,難度較大,教學效果令人擔憂?!案耪摗钡目己朔绞酱蠖嗖扇¢_卷考試或提交小論文的形式,急功近利的學生常常只盼著“畢其功于一役”,疏于平時的學習積累,掌握知識的牢固性大打折扣。
二、“土木工程概論”的教學改革
1.增加課時量,增添實踐性內容
建議在以后的課程設置中適當增加課時量。在現階段的教學中,由于課時較少,課程教學質量難以保障。對于關鍵問題的講解,應當更為全面而周詳地講述,盡量講細講透。例如講述斜拉橋與梁橋的關系時,應結合“構造特點”“傳力路徑”“受力特征”“建造材料”等要點來綜合講述,這就需要增加課時量作為前提和保證。
“土木工程概論”的教學內容必須“理論聯系實際”,從而培養出實用型人才。一方面,任課教師在授課前可通過網絡等渠道收集關于土木工程的最新案例,對其新知識、新技術等進行整理、分析和總結,確保傳授的知識與現實世界不脫節。另一方面,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認識各種土木工程,可適當安排一些現場教學,增加其感性認識,加深其對于土木工程的認識和理解,同時也有利于增加其學習興趣。
2.重視教材及教師隊伍建設
教材是教學觀念和方法的反映,教材建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教材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教材的內在質量要求教材具有科學性、可讀性、知識性、思維性、啟發性和教學的適用性?!锻聊竟こ谈耪摗方滩膽攬猿謱嵱眯栽瓌t,盡量選用內容淺顯易懂、條理清晰、圖文并茂,且著重以介紹土木工程各學科的基本知識和共同特性為重點的教材。筆者建議應由全國性的各大學會組織人手聯合編纂教材(每3~5年更新修訂一次),然后在高校推廣使用。
從教學規律上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教學效果與教師素質直接相關。本課程由于涉及工程領域較多,這就要求任課教師不但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而且還要有扎實的專業背景知識和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因此,建立一支穩定的、高素質的教學隊伍是改善教學效果的必要條件。就目前國內高校實際情況而言,主要有以下兩種途徑:一是在中青年教師中培養一批專業知識廣博、科研實踐能力強、教學基本功扎實的專業骨干教師承擔本課程的教學任務;二是采取不同學科多位骨干教師共同授課的方式,每位教師講授自己最擅長的學科方向,共同完成整門課程的教學任務。此外,應鼓勵開設課程教法研討會,各相關學科的教師聚集一堂,共同商討、探索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對于有條件的高校,還可提倡國際合作交流,盡快了解和吸收國內外土木工程領域的最新成果,以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
3.教學方法和手段創新
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應逐步推廣和不斷完善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方法,處理好教師主導和學生主動的關系,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對于認真思考、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可以給予適當的獎勵績點,計入期末總成績。要重視現代化教學技能,積極探索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通過圖像、聲音、文字三者的有機結合,把教學內容立體、有序、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尤其是對于信息量大、難以描述的教學內容和最新研究成果、重大工程介紹等,更應該采用現代信息技術。例如在每一章講授部分結束后,筆者會給學生播放一段事先精心準備好的土木工程教學視頻,并同步進行必要的講解,如“超級工程”“Discovery”等都為“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4.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是檢查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為了提高“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教學質量,對現行的考核方式進行改革勢在必行。應積極探索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消除傳統考核方式的弊端。筆者建議豐富考核內容,采取多種手段和方式對學習效果與成績進行評價,如考勤、課堂問答、課后作業、讀書(考察)報告、課程論文、開卷考試等,這樣可以彌補單一、枯燥的考核方式的不足,逐步形成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和能力培養的考核評價機制。有條件的高校還可以推行理論考試和實踐考試相結合的方式。
5.人文素養與綜合素質的養成
人文素養的核心內容是對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這就是“人文精神”。這其實是一種為人處世的基本的“德性”“價值觀”和“人生哲學”,科學精神、藝術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人文社會學科包括美學、藝術、社會學、經濟、人文歷史、文學、哲學等等。[10]這些學科不直接對專業發展提供作用,但對于造就土木工程師的社會與人格素質具有極大的意義,并由此影響著其價值觀與相應的思維、行動。人文素養是培養綜合型人才的前提和基礎,這對于理工科學生的教育具有獨特而重要的作用。在對學生進行專業教育的同時,進行人文社會學科的灌輸和熏陶,并把這些納入人才培養計劃和教學計劃,從教育內容、教育主體、教育環境和教育方式上把德智體美幾方面有機統一起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實現培養目標。
三、結語
第一,應根據“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特點,編制淺顯易懂、條理清晰、圖文并茂、與時俱進,且著重以介紹土木工程各學科的基本知識和共同特性為重點的教材,同時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學隊伍。
第二,增加課時量,增加實踐性內容,采用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的教學方法,處理好教師主導和學生主動的關系,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重視現代化教學技能,積極探索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
第三,豐富考核內容,采取多種手段和方式對學習效果和成績進行評價,彌補單一、枯燥的考核方式的不足,逐步形成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和能力培養的考核評價機制。有條件的高校還可以推行理論考試和實踐考試相結合的方式。
第四,在對學生進行專業教育的同時,進行人文社會學科的灌輸和熏陶,從教育內容、教育主體、教育環境和教育方式上把德、智、體、美幾方面有機統一起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并為其以后的專業課程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出適合時代需要和科技發展要求的土木工程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董菲,徐春媛.試論現代土木工程教學的創新方法[J].建筑工程,2012,(10):90-92.
[2]何忠明,劉建華.淺議高?!锻聊竟こ谈耪摗氛n程教學改革[J].科技資訊,2011,(7):169-171.
[3]王琰,周戒.對現代土木工程專業教育的幾點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03,12(3):12-14.
[4]王清標,初明祥.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論》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4(4):75-77.
[5]葉志明,宋少滬.把教的創造性留給老師,把學的主動權還給學生[J].中國大學教學,2006,(8):8-9.
[6]劉云平,相琳.《土木工程概論》課中的人文素質教育[J].南通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23(2):84-85.
[7]劉勝兵.《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教學及考試改革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2,(31):70-71.
[8]張文華.《土木工程概論》教學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8):
69-70.
論文關鍵詞:專業評估;專業建設;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專業評估,是我國工程學士學位專業中按照國際通行的專門職業性專業鑒定(professional programmatic accreditation)制度進行評估的首例。中國土建類專業評估是隨著建設行業注冊師制度的建立而應運而生的。20世紀90年代初,為建立中國的建設行業注冊師制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英、美等國注冊師制度進行了考察,認識到專業評估制度是注冊師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于是從1992年起陸續建立建筑學、土木工程、城市規劃、工程管理、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以及給水排水工程各專業評估制度。桂林理工大學的土木工程本科教學始于1995年,雖然至今還沒有申請過專業評估,但是近些年以來,學校始終堅持以土木工程專業評估的標準為標桿進行土木工程專業的相關建設,并且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專業發展總體方針
土木工程專業的總體發展方針是以培養高級專業實際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在學校建設具有鮮明特色的高水平理工大學的思想指導下,突出特色,夯實基礎,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以專業評估為契機,通過“以評促建,以建迎評,評建結合”的方針,詳細研究評估指標體系,對比專業教學計劃,尋差距、找不足,并深層次探索問題根源,突出“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應用”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體系。
二、加強建設的途徑及成效
1.加強平臺建設
桂林理工大學土木與建筑工程學院圍繞土木工程專業,相繼建設了一批較高水平的專業平臺,并依托平臺取得了一批成果。目前擁有土木工程一級碩士點,以及廣西建筑工程檢測與試驗重點實驗室、廣西空間信息與測繪重點實驗室、廣西建筑新能源與建筑節能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是廣西地區擁有重點實驗室最多的二級學院,擁有廣西區土木工程重點學科,以及“八桂學者”團隊、“土木工程建筑健康檢測”廣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創新團隊各1個。在平臺建設的基礎上大力提高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培養水平,不斷加強專業建設,近些年相應獲得了各種高水平科研項目和獎勵,目前承擔國家“973”前期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項,省部級項目30余項,獲得省部級獎6項,其中“裂土在多雨炎熱環境下的工程性狀與災變機理”獲得2010年度廣西自然科學一等獎、“工程結構安全分析的新型數值理論及方法”獲得2007年度廣西區科技進步一等獎?,F有省級土木工程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本科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3門,校級精品課程2門;獲得區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建設中心2個,校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學院根據專業建設需要,堅持“人才興院”原則,在學校人才引進的基礎上結合學院自身特點先后制訂了人才引進和培養工作規劃,明確人才引進和培養的目標、任務和要求,分層次、分學科制訂引進和培養人才的具體計劃。建立人才引進、成長的配套機制,在通過“以老帶新”模式加快年青教師成長的同時,依托目前所擁有的各個平臺為引進人才提供科研、教學等便利條件,改革人才激勵機制,促進優秀教師特別是中青年骨干教師在教學以及科研崗位上脫穎而出,優化師資隊伍結構,實現師資隊伍的可持續發展;支持青年教師繼續深造,鼓勵其攻讀博士學位或者出國留學,促進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對工程界和國外先進水平的了解,提高實踐教學水平和國際交流能力。
近幾年,經過學校和學院的努力工作,先后引進了“中科院百人計劃”1人,博士生導師3人,教授4人,優秀博士畢業生5人以及其他一些年青業務骨干,極大地優化了教師隊伍,為科研、教學水平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為了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選派了3名優秀教師赴美國、日本等國家進行訪問學習,且均已如期回國。這些教師經過國外的學習生活,學術水平、外語水平和科研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已成為各個學科不同研究方向的骨干教師,且具有一定的雙語教學的能力。學院要求并鼓勵教師講好課,將講課效果作為考核的核心指標,在學院的評獎、評優方面重點向其傾斜。目前,已有1人獲得“全國優秀教師”稱號,1人獲得“廣西高等教育教學名師”稱號、1人獲“八桂名師”稱號。
3.優化培養教學體系
土木工程專業與其他專業存在較大不同之處,有其自身的特點,現在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方面,土木工程屬于應用型學科,是工科的典型代表,突出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是專業培養的特點,也就是怎么樣在解決好教育“腦”的同時也要教育好“手”;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新的工程技術、新的管理模式不斷涌現,傳統的土木工程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已經不能適應新的形勢需要。學院根據土木工程行業發展趨勢和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理工大學的指導思想,參照土木工程專業評估標準對現行的教學計劃進行了調整,建立了“廣基礎、深專業、強實踐、重創新”的培養方案,建立了基礎學習模塊、專業技術訓練模塊、綜合訓練模塊三個構成體,在具體實施上表現為:加強實踐環節學習時間,實踐環節的時間較以前增加了8周;將學生分方向時間提前,保證專業課的學習時間;拓寬學生的綜合技能,實現計算機、英語四年不斷線計劃;在完成本專業教學要求的情況下,引導學生參與科研,通過大學生科技創新計劃,以及教師相關的科研項目將科研引入教學,以科研促進教學。
由于教學培養計劃符合當今經濟發展,滿足廣大企業的人才要求,近5年以來,本專業畢業生的當年就業率均保持在95%以上,是桂林理工大學就業最好的幾個專業之一。先后有多名學生在“周培源力學競賽”、“挑戰杯”、“建筑節能設計比賽”以及學校的大學生科技活動中獲得各種獎勵,體現了學生動手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與此同時,專業社會影響力不斷增強,雖然我校是二本院校,但是土木工程專業近年來的招生平均分數達到并超過了一本分數線,且逐年提高,說明廣大考生對專業建設的認可程度不斷攀升。
4.加強實驗室、實習基地平臺建設
實驗室是學生從事各類實踐和創新活動的場所,通過開放實驗室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開放實驗室是提高土木工程專業教學質量、培養創新人才、實現素質教育目標的客觀要求,也是培養學生實踐技能和培養創造型人才的有效途徑。根據專業技能訓練的需要,加強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在實訓設備配置上要達到先進水平,與企業現有先進設備一致,在設備數量上要滿足實際“需求”。學校新建了“建筑節能實驗室”并購置了大量的無損檢測設備和先進儀器,可以滿足目前建筑節能減排方面人才的培養需求。同時也重點引進了道路工程模擬與仿真實訓項目,充分發揮仿真實訓功能,使學生在學校實訓室就能了解和掌握復雜的系統或工程配套設備等操作。
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對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素質培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校外實習可極大地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以及未來的從業能力。通過學校及學院領導的重視,廣大教工的積極努力拓寬了實習基地的范圍和數量;通過讓學生義務參與到現場工作,教師主動解決施工企業面臨的技術等難題,與實習基地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使實習與“產、學、研”一體化的結合產生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先后新建了“OVM 柳州建筑機械總廠”、“深圳恒義建筑加固有限公司”、“西部中大建設集團”、“桂林市金輝建設發展有限工程公司”等實踐教學基地,建立的校外實習基地的動態管理機制保證了學生校外實習的順利進行。
5.改革課程體系
根據目前市場需要,對部分課程進行調整,增加了土木工程檢測與試驗課程(分方向進行),土木工程施工實際操做技能訓練等課程,并專門建設了施工實訓場地,購置了相應的施工設備以及工具。開設土木工程檢測與試驗課程主要是適應目前國內建筑市場的新變化,以滿足目前房屋鑒定以及各類加固公司對房屋鑒定人才的需求為主要目標。開設土木工程施工實際操作技能訓練課程,主要目的是通過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來加深對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各個工種的認識,并結合課程后續的施工實習,使學生能夠真正深入到各個施工工序,切實掌握施工理論與實踐知識,提高學生一線管理能力,以便學生畢業后更好地參與現場施工管理。另外,還開設了土木工程新理論、新技術課程(分方向進行),課程通過教師講授以及邀請知名專家講座的形式介紹目前不斷出現的新的知識和技術,可極大提高學生專業視野和創新精神。通過精品課程、多媒體課件比賽等方式提高教學資源的質量,推動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笆晃濉逼陂g出版教材7部,獲廣西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1個;承擔省級教育科研、教學改革項目10余項,獲得省部級教學成果獎9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1項。
6.拓寬培養渠道
堅持走出去、引進來的現代化辦學理念,開拓產學研聯合辦學的新途徑,加強與土木工程專業相關的科研院所、企業的密切聯系,適應現代化企業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建立合作辦學、聯合辦學的模式,完成了與昆明理工大學等國內高校學生互換培養,與澳大利亞格理菲斯大學的“2+2”的培養模式已經連續實施了4年。在本科培養的基礎上積極開拓工程碩士的培養,形成了與本科培養的互補共進態勢。
1.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探析——以XK大學為例
2.土木工程碩士專業課教學模式改革
3.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探索與實踐——以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為例
4.土木專業工程碩士研究生力學基礎課程群建設構想
5.土木工程專業工程碩士培養模式淺析
6.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7.項目驅動的專業碩士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以土木工程專業為例
8.關于土木工程類碩士研究生培養的若干看法
9.電力高校土木工程專業高質量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
10.土木工程全日制專業碩士培養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11.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選題研究
12.土木工程專業英語教學現狀調查分析
13.中國土木工程建設安全現狀與風險監控對策
14.現代土木工程特點與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
15.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質量控制分析
16.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改革思考與探索
17.探討提升土木工程施工項目質量管理的對策
18.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質量控制分析
19.土木工程——一個平實而又重要的學科
20.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質量控制分析
21.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質量控制探討
22.淺談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及發展
23.企業參與下的高校專業評估和人才培養——以土木工程專業為例
24.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現狀及對策探討
25.論土木工程施工項目管理
26.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分析
27.土木工程施工實習教學改革與實踐
28.土木工程大類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探討
29.對現代土木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探討
30.可持續土木工程結構的若干科學問題與實現技術途徑
31.談土木工程施工項目的管理
32.淺論土木工程施工的質量控制
33.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及發展探討
34.土木工程結構風場實測及新技術研究的進展
35.論土木工程災害及其防御
36.淺談土木工程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兩者之間的關系
37.淺談土木工程施工技術教學問題及解決對策
38.新世紀的土木工程與可持續發展
39.論土木工程專業教改與國家注冊工程師的統一
40.淺談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的安全性與經濟性
41.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42.土木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問題及對策
43.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及創新研究
44.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常見的不足及對策
45.基于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問題的探究性分析
46.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性教學改革與實踐
47.土木工程施工中存在問題及對策
48.淺析土木工程施工的質量控制
49.土木工程施工質量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50.淺議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
51.基于土木工程施工的質量控制研究
52.高?!巴聊竟こ谈耪摗闭n程教學改革初探
53.淺談基于創新原則的土木工程施工技術
54.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探討
55.基于數值仿真的土木工程實驗教學改進與實踐
56.淺談加強土木工程施工項目質量管理的措施
57.土木工程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方法研究
58.土木工程施工項目管理分析
59.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研究
60.土木工程專業實驗教學新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61.淺析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62.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探究
63.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及創新初探
64.土木工程管理施工過程質量控制措施探究
65.開放式土木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的構建與實踐
66.基于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問題的探究性分析
67.土木工程概論類課程教學探討
68.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論》教學模式創新研究
69.復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發展與應用
70.淺析土木工程施工項目的管理
71.土木工程的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綜述
72.淺析如何加強土木工程施工項目質量管理
73.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74.淺談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的安全性與經濟性
75.加強土木工程施工項目質量管理的措施
76.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術及創新研究
77.《土木工程施工技術》教學改革思考
78.試論加強土木工程施工項目管理有效措施
79.FRP復合材料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研究
80.淺析土木工程建筑節能措施
81.基于生產實習的土木工程施工理論教學改革與實踐
82.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及創新
83.土木工程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的關系分析
84.基于工程能力培養的土木工程專業課程設計一體化改革研究與實踐
85.淺析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重要性和創新
86.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的安全性與經濟性
87.關于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及發展分析
88.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分析
89.關于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探討
90.纖維增強塑料筋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
91.提高土木工程施工項目管理的有效措施
92.淺談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機械設備管理
93.土木工程結構健康監測系統的研究狀況與進展
94.工程管理專業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的教學改革探討
95.我國土木工程結構可靠性研究的一些進展
96.基于社會需求的土木工程專業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97.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98.電子教材在土木工程施工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9.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及發展探討
100.結構與地基加固技術在土木工程設計中的應用
101.微動勘探技術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
102.土木工程特色專業建設規劃與效果分析
103.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質量控制分析
104.土木工程結構振動控制的研究現狀與展望
105.中美土木工程本科創新實驗教學體系對比分析
106.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107.國家特色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以土木工程專業為例
108.基于卓越工程師教育計劃的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改革
109.土木工程專業生產實習教學改革初探
110.試論土木工程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
111.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及創新
112.土木工程中的計算機應用
113.遠程開放教育土木工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研究
114.《土木工程結構試驗與檢測》課程的教學改革與探討
115.如何保障土木工程設計工作的安全性與經濟性
116.土木工程學科教學中宜注重工程案例教學
117.工程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論土木工程本科專業(中職本)人才培養模式
118.面向土木工程學科的安全工程課程探討
119.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邊坡支護技術探討
120.簡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
121.光纖傳感器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
122.注冊師制度下的土木工程專業教學體系構建
123.關于土木工程項目施工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