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05:5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美感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特殊教育;語文教師;美感形象
一、語言美
語言是人與人交往、溝通的工具。在特殊教育學校,語言更是師生溝通交流的主要渠道。視力殘疾學生對外界的了解主要是通過聽覺,所以說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更應加以錘煉,以補償學生感性表象的缺乏。1.規范性、邏輯性美。教師的語言要有規范性,特別是講授基本知識與概念時更應準確、清晰、簡潔。教師的語言具有邏輯性才能使所講授的知識系統化,成為一個整體,構成知識網絡。2.深刻性、含蓄性美。語言的深刻性是教師語言的力量所在。所謂深刻就是有“新意”,有“見識”,有“獨到”之處。深刻應體現在哲理的揭示、經驗的總結、審美理想的探求等。含蓄性是語言具有啟發性的表現,也是一個人具有修養與風度的表現。音樂要有間隙、畫要有空白,教師的話也不要說盡,課堂上要留下讓學生深思的余地。3.感染性、參差和諧性美。教師在課堂上不是單一傳授知識,大量的是和學生情感的交流,所以教師的語言必須具有感染性。語言的教育作用往往在于“情真”“意切”。要使學生動情,在心理上引起“共鳴”,然后再讓學生受到啟迪與教育。語文教材中表現語言美的內容比比皆是,如表意精練的“四字格”詞語工整駢驪的風姿,參差變化的長短句中整齊錯落之美,排比句中音節勻稱而又暢達動聽的聲音美等。語言表達要長短錯落,節奏、節拍要昂揚與舒緩相和諧,這樣才可以表現教師起伏跌宕的情感。優秀的教師都懂得以語言的節奏去調節感情的交流,并善于將講授的內容轉化為學生的審美主體,使學生不斷地產生審美的愉悅性,在審美的享受中愉快學習。4.生動性、形象性的美。全盲學生,尤其是先天失明的視力殘疾學生對具體物體、周圍景物以及對于他們來說很抽象的事物都無從感知,又沒有彌補手段,造成理解上的困難。因此,語言直觀描述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尤為重要。教師應重視學生視覺缺陷的補償,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直觀描述,有時還需要加上教師本身的感受與體會進行細致的講解,幫助學生彌補視覺表象的缺乏。
二、愛心真心美
對于一個特殊教育工作者來說,高度的道德精神、敬業精神和合作精神是職業素質的靈魂,而關愛精神同樣是教師素養的主要內容?!皭鄣慕逃笔且粋€古老而常新的教育話題,作為特殊教育教師,“愛”尤為關鍵。殘疾學生是一個不幸的群體,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上有許多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和障礙,在成長的道路上,要付出比健全學生更多的努力與艱辛,因而尊重、愛護、關心和幫助這些困難群體,是每一個特殊教育工作者應盡的職責。教師不但要熱忱關愛每一個殘疾學生,而且還要通過自己的言行,把愛的情感教育作為殘疾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培養殘疾學生也能同情、關心、幫助和接納他人。教師良好的情感不僅會發展學生的智力、愉悅學生的心情,而且還影響著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教師對祖國的愛、對生活的愛、對學生的愛、對自己從事的特殊教育事業的愛,這一切愛都集中到對學生的愛上,對學生付出一片真心。這種愛心、真心積累的豐富、堅實的教學實踐,將是教師與學生內心里一生的財富。
三、知識智慧美
教師無論品德多么高尚,對學生多么愛,工作態度多么認真負責,沒有智慧是永遠不會得到學生認可的。教師愛學生就要以思想、智慧、知識的乳漿培育學生。教師的天職就在于打開學生智慧的大門。一個好的語文教師,必須腹中有真才實學,既能完成教學任務,又能時時注意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以激昂的情緒贊揚學生的每一點進步,以愉悅的情緒激發學生對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還必須尊重視力殘疾學生的個體差異,一視同仁地對待所有學生,在教育平等的原則下,開展個別教育。在傳授語文知識的同時,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如在講授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時,要讓學生體會到,作者最終是從這座歷經400多年滄桑的古園那里獲得了某種啟示,汲取了頑強生活與奮斗的力量。正是這座古園歷久彌堅的活力激勵作者勇敢面對不幸,努力生活,積極面對人生。通過教學還要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積極思考,如何看待生與死,怎樣對待自己的父母,如何提高心理素質,著意鍛煉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培養自信心。
四、人格性格美
教師的美感形象因素還體現在教師的人格力量上。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在學校教育教學中更是如此,學生崇拜一位好老師的知識、人格,甚至他的一言一行。教師的人格力量表現在多方面。理想美是心靈美的精華、靈魂。富有理想、有執著追求的教師能給學生追求理想之美的人格美感。無私是最崇高的品德。為特殊教育事業嘔心瀝血的教師,給學生以無私奉獻的人格美感。堅忍不拔的意志、豁達樂觀的心境,是令人崇敬的精神。在艱難的境遇中樂觀向上,在疾病纏身時仍歡悅熱情工作的教師能給學生以胸襟寬廣、境界高遠的人格美感。教師的人格常常是活躍在學生心中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所以教師的人格力量對學生的人格起著強大的塑造作用。教師的性格對視力殘疾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直接的影響,教師的思想境界和心理健康水平會在學生身上打下烙印。性格是一個人的心理特征以及與這種心理特征相適應的具有連續性的行為方式。我們提倡性格多樣化,反對違背生活辯證法的“千人一面”、“萬人一格”。但是作為特殊教育教師,多樣化的性格特色還應有一個共同的基調,這個基調應是真誠、堅強與熱情。語文教學中審美情趣的提高,人生價值的取向也是語文教師美感形象的內容。如在講授《老王》一課時,我啟發學生體會到作者是在用善良去體察善良,從中合理地引申出人與人之間相互同情、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同時又以平等的地位各自獨立的道德理想。殘疾人的人格獨立是回歸主流社會的重要標志。殘疾學生由于身體的缺陷往往會導致心理的自卑、自信心的缺乏。許多教師也會不自覺地帶著同情、憐憫的眼光去“俯視”這些孩子,這就很難培養起殘疾學生自尊、自強、自信的品質。教師只有以平等的態度、以對待常人的眼光去“平視”這些孩子,熱愛關心他們,尊重理解他們,嚴格要求他們,才能把他們培養成樂觀開朗、心理健康、熱愛生活、珍惜生命的人。所以說,對殘疾學生身殘志堅、逆境中奮斗等諸如此類的教育也體現著教師自身的審美取向。因此,教師應努力將語文教材中蘊含的美學成分、人文要素化作殘疾學生成長的營養,滋潤他們的情懷,從而使他們積攢起人生底蘊,孕育出人文精神。
小學教育論文2000字(一):小學教育管理中激勵機制的探索與實踐論文
【摘要】學校管理工作的實施在教育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對學校進行管理時,要想有效地進行班級管理首先就要有一個完善的管理機制。激勵機制就是一個很好的管理機制,對教師進行激勵機制的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師工作積極性,保證教學質量。在本文中對現階段小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對激勵機制的應用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教育管理激勵機制策略應用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014
在教育的不斷改革以及發展的過程中,激勵機制得到了大多數學校的認可,激勵機制的實施對于教師以及學生積極性的激發起到了促進作用,可以很好地將學校的教學質量進行提升,并增強學校管理質量。在實施激勵機制中要求學校要做到對教師利益的關注,充分將教師的潛力進行挖掘,有效地提升小學學校的管理質量。
一、小學在管理方面的不足
(一)制度上存在的問題
小學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在管理制度上還是存在很多的問題,管理層的管理意識也應該進行提高。在進行小學學校管理時,大多數的小學還是在實現傳統的管理制度,對于教師來說,管理的決定權以及話語權主要還是在校長或者是學校管理層的手中,而教師只能在學校的要求下對教學任務機械地完成。對于學生來說,學校的教學制度過于死板苛刻,學生只能遵守學校的制度,并不能對學校的制度提出合理的建議。這種管理方式存在的問題就是在進行學校管理的過程中缺乏民主性,而且這種管理方式還會影響小學教育未來的發展。
(二)個人與團隊間的沖突
在進行個人激烈以及團隊激勵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利益沖突,很多學校的管理層并不能清晰地意識到其中存在的問題,經常會制定出導致個人與團隊出現分歧的激勵機制。一般在進行激勵機制制定的過程中,學校會更重視對于個人的激勵,對于團隊的激勵就顯得并沒有很重視。其實每個團隊都是由一個又一個的成員所組成,在對小學生進行管理時,應該充分地培養小學生的團隊意識以及合作精神,這有利于小學生以后的發展。讓所有人更關注團隊的利益,而不是為了一己私利損害團隊的利益。
(三)缺乏專業的管理
在學校進行管理時特別缺乏對老師的激勵,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就會降低,教師就會缺乏工作的熱情。教師也不會為學生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只是把對學生的教學當成任務機械性地完成,這樣教學效果就會不理想,會嚴重影響學校的發展。所以只有教師認真地對待教育,全力以赴地進行教學,才最有利于學校發展。由此可見,學校的管理制度對于學校教學質量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四)管理的公平性
學校的管理制度應該符合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應該將學校的管理放在陽光下。但是現階段很多小學都存在不公平的問題,在進行激勵機制的實施時,因為特殊關系的原因存在著不公平的現象。這樣激勵機制存在的作用就被改變了,不僅不會對教師以及學生產生激勵作用而且還會帶來一系列不好的影響。
二、激勵機制的具體實施
(一)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
針對不同的人采取不一樣的激勵機制,針對不一樣的工作類型制定不一樣的激勵機制,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樣進行激勵標準的制定可以實現學校的管理民主化,讓學校的管理層與教師一起進行管理制度的制定,教師的參與可以很好地實現管理制度的民主化。而且教師對于激勵機制充分了解也有利于教師提升自己,并向符合激勵標準的方向努力,這樣可以有效地將學校各個崗位的工作效率進行提升。對于學生來說,也要讓學生參與激勵機制的制定,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對學習方向的明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利于增強小學生的集體感。同時也有利于每個班級文化的建設,形成良好的班風,將學校的每個班級都打造成優秀的班集體。
(二)有效平衡個人與團隊
對個體進行激勵最重要的就是對教師進行有效的激勵。在進行班級管理時,對于表現好,而且班級成績優秀的教師進行獎勵以及鼓勵。對團隊激勵主要是對教師的整個團隊進行有效的激勵,這對于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小學的學校管理層應該合理地進行個人激勵以及團隊激勵,重視對于教師個人的激勵工作,重視教師個人能力的發展以及綜合素質的提升,提高學校整體的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對于教師團隊的表現也要加以重視,利用合理的激勵機制調動學校教師團隊的積極性,對教師的合作精神以及競爭意識同時進行培養,促進學校教學能力的發展。
(三)提升機制的公平性
要想真正發揮激勵機制的作用就要保持激勵機制的公平性。在對激勵機制落實的過程中要讓每一位教師以及學生都感受到制度的公平性,這樣教師和學生才能愿意在制度的激勵下不斷地努力,教師才能提升工作的積極性,學生才會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這樣學校的教學質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成績也得到了提升,同時還有利于學生以及學校的發展。
本文以激勵機制為基礎,對現階段小學在進行學校管理時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為激勵機制的實施提供參考性意見,將激勵機制進行實際的實施,充分發揮激勵機制的作用,讓教師以及學生感受到激勵機制的公平性,從而提升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以及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促進小學教育事業的發展。
小學教育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花鼓燈與農村小學教育的融合論文
摘要:在農村小學教育的組織和實施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借助傳統文化對學生實施教育滲透,還需要借助本土傳統文化的融入幫助學生建立文化認同和熱愛家園的道德品質。因此,教師可以將花鼓燈這種藝術形式融入小學教育,并借此豐富學生的藝術認知、強化學生的傳統藝術感悟,進而幫助學生逐步實現能力、素養和品質的完善。
關鍵詞:農村小學;花鼓燈;教育融合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0)-15-054
花鼓燈是安徽省重要的傳統藝術形式,也是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農村小學教育實踐中,教師需要將花鼓燈這種傳統藝術形式融入教育過程之中,并引領學生在傳統藝術形式的欣賞、參與和實踐中了解傳統藝術、感受傳統文化、參與文化傳承,進而逐步實現綜合素養的完善。同時,為了達成良好的教育實施效果,教師需要詳細分析花鼓燈在農村小學進行教育融合的價值和意義,并借助多元化的教育組織形式將花鼓燈與教育實踐巧妙融合,以期幫助農村學生在藝術欣賞、藝術參與和藝術展示中實現進步和成長。
一、花鼓燈與農村小學教育融合的意義
想要高效在農村小學實施花鼓燈傳統藝術活動,教師需要詳細分析和了解其與小學教育融合的意義。
首先,在農村小學中實施花鼓燈藝術教育將激發學生的活動參與興趣,幫助學生在藝術參與中建立個人自信。很多小學生缺乏個人自信心,但是經過傳統藝術形式的學習和參與,學生將在趣味化的藝術活動中建立活動興趣,并逐步實現個人自信心的有效建立;
其次,在農村小學實施花鼓燈藝術教育將有效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拓展學生的個人眼界。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素質教育越來越成為小學教育的核心——教師需要借助傳統藝術形式鼓勵學生參與,并借此有效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保證每一位學生都在多元的教育活動參與中實現能力的提升和眼界拓展;
再次,在農村小學實施花鼓燈藝術教育將提升學生的藝術表現力,幫助學生在藝術形式的學習和參與中實現藝術素養的逐步建立。學生在花鼓燈藝術形式的參與中將學會藝術表現的唱腔和動作,并在日復一日的藝術練習中實現個人藝術表現力的強化;
最后,在農村小學實施花鼓燈藝術教育將有利于傳統文化的發揚和傳承、促使新一代中國建設者在傳統藝術的學習和體驗中建立文化認同和民族自豪感,進而在藝術學習和活動參與中完成傳統藝術形式的發揚和傳播。
二、花鼓燈在農村小學的實踐應用
花鼓燈與農村小學的教育融合不僅能夠為小學生帶來新鮮的學習體驗,還能夠為學生帶來趣味化的學習內容。因此,如何借助花鼓燈這種傳統藝術形式對學生實施教育引導將成為每一位小學教師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一)花鼓燈藝術認知:建立文化認同
為了對小學生實施花鼓燈藝術教育,教師需要借助淮河沿岸流傳千百年的藝術形式對學生進行教育講述,并借助花鼓燈的藝術介紹幫助學生了解花鼓燈這種藝術形式、促使學生在認知上達成藝術認識和了解。同時,經過花鼓燈藝術介紹,學生將對于這種安徽省的傳統藝術形式產生文化認同和自豪感,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后續的藝術訓練和學習過程中。
例如,在參與花鼓燈藝術形式的學習之前,筆者借助花鼓燈藝術活動進行了藝術展示和介紹,并希望借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藝術活動參與興趣。首先,筆者借助花鼓燈的多媒體視頻為學生播放,并希望學生在直觀的藝術欣賞中建立興趣。經過藝術欣賞,有的學生表示自己在家中看到過這種節目;有的學生說自己跟著奶奶學習過花鼓燈的舞蹈;還有的學生表示花鼓燈演員們的服裝都很好看。筆者肯定了大家的看法,并進一步根據大家的興趣進行了花鼓燈歷史的講述,以期幫助學生深入、詳細了解花鼓燈的發展歷程。最后,筆者還借助花鼓燈中鳳臺、潁上、蚌埠等主要藝術門類進行了介紹,并借助不同門類的藝術特點進行了簡要分析。最終,學生不僅在活動參與中實現了花鼓燈藝術參與興趣的建立,還在藝術學習中實現了傳統藝術形式的初步認知和了解、實現了傳統藝術文化認同的有效確立。
(二)花鼓燈藝術參與:提升表現能力
當學生對花鼓燈藝術產生了興趣之后,教師就可以借助藝術學習活動的組織引領學生參與,并幫助學生在藝術學習中認真思考、積極練習,以期逐步實現花鼓燈藝術表現力的逐步建立。同時,教師需要由易到難組織教學,并逐步幫助學生在花鼓燈的舞蹈、燈歌、鑼鼓演奏與后場小戲中實現藝術表現力的逐步建立。
例如,因為舞蹈是花鼓燈藝術形式的最重要組成部分,故而筆者在對小學生開展藝術訓練時會首先借助花鼓燈舞蹈的動作教授和技巧傳遞幫助學生掌握藝術表現的基礎知識。在教授過程中,筆者會借助“大花場”“小花場”“盤鼓”等部分的內容對學生實施教授,并逐步借助不同動作的要領、各個舞蹈動作的關鍵節點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演示,以期保證每一位學生都在藝術訓練中逐步掌握基礎動作。一開始,學生往往會對于動作理解有偏差。但是每一位學生都充滿興趣和積極性,并主動跟隨筆者的講述與介紹進行練習,最終實現了花鼓燈舞蹈基礎的建立和花鼓燈藝術表現力的有效提升。
(三)花鼓燈藝術表演:健全個人素養
當學生在長期的花鼓燈藝術學習中實現了藝術表現力的提升之后,教師就可以借助藝術表演活動的組織請學生參與,并借此有效激發學生對于傳統藝術的表現與傳承積極性、促使學生達成藝術表現與文化傳承個人素養的完善。
一、開題背景:
1、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思想、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辦出各自的特色。為我們創辦書法特色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我校決定從學校的寫字教學入手,爭創特色,全面落實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學校在全面完成九年義務教育所規定課程外,開設了寫字課,以全面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我們認識到寫好漢字不僅是書法家的事,也是每個中國人的事。書寫對提高學生文化素質、磨練意志、陶冶情操、培養形成良好習慣、優秀品格都會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學校運用多種方式,加大宣傳力度,從多個層面分析,說明加強寫字教學對搞好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教育及發展學生的文化素質和人格素質的重大意義。<
二、課題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
本課題研究的理論價值
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素質,具有現實的針對性,是學生自身之需,是基礎教育之需,是社會發展之需。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更新寫字教育觀念,促進教師形成“學寫字即學做人”的教育意識,讓學生成為寫字主體,成為學習實踐、創造發展的主體;更新寫字教育目標,讓教學不再只是讓學生學會了寫字,而是要教會學生學會求知,使之成為發現問題的探索者,知識信息的反饋者,學習目標的實現者和成功者;更新寫字教育方法,即根據寫字教材特點,尋找有利于發展學生主體性的教學形式、方法和手段;優化寫字教育資源,力求著眼于學生的終身發展,實現學生寫字的自主化,課堂教學的現代化,教育教學的民主化,達到寫字教育個性化、特色化,從而為培養學生寫字素質服務,為學校寫字特色建設服務。
本課題研究的實踐價值
從教育論角度看,教育不單單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國內不少專家研究表明,漢字的書寫有利于人的左右腦的協調發展。寫字教育要努力喚起學生積極的需要,創造各種既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又能鼓勵學生主動參與的機會,獲得多種心理上的體驗,進而提高其寫字素質。寫字的學習,是一種創造性的素質教育活動。要找到合理的寫字教育途徑,運用恰當的寫字教育手段,以漸變為指導,從傳統中捕捉精神,在創新中融進自我,急躁不得,虛偽不得。它要求學生不僅要練手、練眼,更要練心,需要學生巨量的實踐和閃光靈感,以透悟藝術規律,掌握精熟技巧,提高諸多修養,凈化心靈品格。進而才能培養學生具有漢字書寫所需的多種寫字素質和一些最基本的理論素質,達到健身怡情的目的,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樣,既為學生在日后的書法學習奠定了良好基礎,又使一些將要從事其他研究與工作的學生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發與陶冶。同時,也能夠豐富寫字教育資源,提高寫字教育質量。讓我們在孩子們的心里根植一顆“寫工工整整中國字,做堂堂正正中國人”的中國心吧!
三、課題所達目標和主要內容
本課題的研究目標
創設良好的寫字教育環境,大力促進教師書法水平的提高。教師要結合新課程標準、教材和本班學生的年齡特征及寫字的實際現狀進行寫字教育。培養學生把字寫得準確、工整、整潔、美觀,提高運用漢字這一交際工具的準確性和效率。在寫字教育中,要發揮生活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寫字素質、道德素質、意志毅力、智能素質、審美情操,健全學生人格,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同時,要研究非智力因素在寫字教育中的作用,由點到面地完成培養學生良好品格的任務。并且讓學生熱愛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并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讓學生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的信心和做人的信心,讓他們挺起胸膛做人,讓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提高自己的寫字水平和審美水平。本課題的主要內容
1、開創科學教育體系,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寫字技能,提升寫字教育質量。
2、開辟多種教育渠道,激發學生寫好字的興趣,形成“提筆就是練字時”的意識,養成良好的寫字姿勢。
3、開發寫字教育資源,培養學生的書法審美情趣,提高學生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4、開展多種教育形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道德情操,磨練學生的意志品質。
5、開辦各種培訓活動,提高教師自身的寫字水平及教育素質,形成良好的寫字教育氛圍,促進學校寫字特色的建設。
四、課題實施過程設計和主要措施
本課題的實施過程設計
1、準備階段
明確目標,進入研究。制定具體的研究計劃并實施。同時按照一定的方法,了解小學生寫字素質的現狀,找出存在的問題,并且通過學習理論經驗文章,在理論的高度審視自己的寫字教學,總結自己的得與失。撰寫相關論文。
2、實施階段
有了理論指導,有了案例分析,結合自身教學實際,以經驗形式提煉出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所遇見的成功的做法。尤其注意學生個案的搜集和整理。同時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成立學校“云筆”書法班,制定各項制度和章程。在校內建立一套基本完善的寫字教育體系,發現學生中優秀的小小書法家,組織這些學生進行書法創造,提高學生的寫字素質,并向報紙雜志投稿,以厚實研究成果。
3、總結階段
總結課題運作情況,查漏補缺,收集、整理資料,撰寫課題終端研究報告。
做好實驗驗證,總結,撰寫有關經驗論文及實驗報告。
收集,完善各種資料,進行分類整理歸檔。
學校對課題進行自查。
準備驗收、評價。
推廣實驗成果,對課題實驗進行反思和總結。
本課題的主要措施
在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寫字素質教育中,我們突出強調了課內與課外訓練相結合,寫字教育與其它學科教育的相配合。
1、激發興趣,引導寫欲。如創設想象、課件展示、實物演示、模型制作、律動表演、兒歌誦讀等。
2、多種途徑,科學練習。如執筆運筆新認識、先練長體字新方法、整體觀察漢字特點等。
中國休閑服裝消費隨著“中國制造”席卷全球,帶給服裝行業的不是品牌認可,而是廉價標簽。而中國服裝行業未來面臨的競爭將是全球化的競爭,對于長久以來依靠低價人工成本制勝的中國服裝業,應該全面進入轉型升級的新發展時期。轉型升級除了要求服裝品質上的邁進,更需要民族品牌制造的提升,以增加服裝的附加值,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一是實現產業鏈。以攀升國際產業價值鏈為導向,促進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主要市場變為國內市場,加工貿易性質不變,以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為主。從成本導向轉向價值創造,延長營銷服務等產業鏈。二是側重于研發設計。加大技術創新,逐步轉變為集設計、制造、經營于一體的技術密集型企業,實現企業功能升級。三是側重品牌建設。致力于創品牌,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網絡信息共享機制和完善的配套支持網絡,實現產業環節升級。四是傳承優良的工藝。良好工藝的傳承才能提供企業本土化經營的契機,集聚細密的專業化分工、主導區域產業超出地理區域的限制,在更大范圍實現產業結構和價值的空間重組。
1 不斷加強民族服裝品牌創新、建設
從品牌的運作過程來看,品牌創新的途徑有兩條:第一是采用全新的品牌策略。第二是改變品牌的策略。前者著重于品牌的內涵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心理定位,后者著重于對已有品牌資源進行開發利用。
要使品牌永遠鮮明,引人注目,當前最為迫切的問題是如何不斷地更新表現形式。品牌LOGO,代表了該品牌持久不變的視覺形象定位。首先應通過精煉的文字、形象的藝術語言和趣味的審美表現形式諸方面高度概括,確保能夠擄獲消費者頭腦中對情感、認知等的心理內容,轉而使品牌“家喻戶曉”。LOGO設計最重要的是品牌名稱和品牌標志,由表面和內涵組成,表面有著以下幾種功能:1)第一印象傳達功能。2)情感表達功能。3)影響操作功能。4)自我表現功能。“天意”LOGO作為區別同類商品之間的媒介,突出第一印象品牌元素選用的是文字和字母,著意在空間、筆畫、結構上進行變化處理,易于辨識記憶,使之在信息接受者的頭腦里產生醒目突出的表象或概念。古老的“莨綢”面料生態環保,情感內涵是多值和多義的,傳遞出“平和健康、美麗自然”的文化風格,很好地擬合了品牌定位,以此獲得非凡生命力的視覺象征意義,成為自我表現的一種生活理念。“漁牌”LOGO選用篆體字“漁”,即是文字又是圖形,用來隱喻情感表[( dylw.NEt) 專業提供專業論文寫作和發表教育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達的二個含義:悠閑自在的生活理念,年年有余的美好祝愿。影響設計元素的藍印文化系列,立足于中國民俗文化,從而加深了漁牌的品牌自我定位。“木真了”LOGO依托隨意、灑脫的毛筆筆觸勾畫出一條龍的圖形,突出有“民族美”的傳達功能。“吉祥齋”的文字具備廣告效應,能夠將趨吉避兇元素神形兼備地表述出來,吸引消費者繼續關注產品,產生與品牌更深層次的共鳴。
改變品牌的策略,可以借鑒品牌延伸的成功經驗,推出新產品營銷或進入新業務領域的常用策略,以期達到節約營銷成本和提高新產品被市場接受程度的策略。例如,針對消費者購買心理和行為上的差異的路線有:1)在品牌基礎上通過進行局部改進,保持與原有品牌的大致類似性。2)實現主品牌下增加副品牌,避免單一品牌延伸所帶來的“株連風險”。例如,兩種產品共同滿足同一需求的可能性,指兩種產品相互替代滿足同一需求。3)采取多元化經營戰略,能有效分散經營風險,提高經營活動整體收益水平。4)在原產品基礎上延伸產品,產生豐富的聯想,獲得領導市場的話語權。對于同一品牌的休閑服,款式充分考慮到消費者的生活方式,連帶推廣新產品,即一個品牌旗下有幾個不同的系列。例如,“都市族”、“非主流族”、“傳統族”、“潮人族”,使眾多產品共享一個品牌。這樣,既保證品牌的順利延伸,也使得原有品牌得到了新的訴求體現。
2 提高產品質量,注重環保綠色的設計理念
提高產品質量,必須持續開發技術,其中開發綠色環保纖維技術是關鍵。目前,64%的消費者愿意花更多的錢購買天然纖維面料制成的服裝服飾。從生態學角度看,保護環境、減少污染、實行可持續性發展戰略的綠色環保概念成了紡織服裝產業的研究熱點。所謂“綠色環保纖維”的開發應以當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為瞄準點,應該滿足以下三個條件:一是屬于可再生資源。例如,天然彩棉的色彩,不需經過漂白、染色等工藝處理,從而避免了有害物質危害人體健康,以及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導致資源枯竭。二是符合節能和環保的要求。天然彩棉在種植過程中應用轉基因生物工程技術,生長過程中不需施化肥、農藥等化學物質,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實現植物從種植、纖維生產、紡織、織布到成衣無任何過程污染。大豆纖維被稱為“人造羊絨”,手感柔軟,保暖性能優良,穿著健康舒適,是開發高檔內衣面料的理想纖維。其最大的特點還在于廢棄物可回收利用,屬于綠色纖維。三是可在自然條件下降解。聚乳酸纖維以可再生的玉米、小麥等淀粉原料,用微生物發酵轉化為乳酸,再經聚合、熔融紡絲而制得的纖維。聚乳酸纖維制成品廢棄后會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隨后在陽光的作用下又會成為淀粉的起始原料,構成循環過程。Lyocell纖維被譽為21世紀的綠色環保纖維,又稱天絲棉,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集合成纖維和天然纖維優點于一體的新纖維。它的問世對“工裝也時尚”休閑裝發展的總趨勢充滿了吸引力。
好看、好用,易于保養,不危害環境的環保綠色設計理念,讓休閑消費擁有了越來越大的市場。在這樣的形勢下,休閑裝品牌不斷加強面料的功能性開發。一方面加大面料的防護功能和服用功能的發展,包括透氣、導汗、保溫、抗菌、阻燃、防污、防輻射、抗紫外線等,大大提高對舒適、衛生保健功能的需求;另一方面選擇天然纖維與技術化的結合。天然屬性的織物經過多種特殊處理獲得新的功能性和審美特征??椢镔N身塑形體現出運動風格,重點在于紗線中包含了萊卡纖維,防腐、防菌、阻燃,被廣泛 地應用于從服裝、內衣、絲襪到各種運動和功能性服裝服飾,市場前景極為樂觀。襯衫采用高支高密純棉或細支麻、棉面料制作,使織物抗皺免燙,帶來更多的美感和舒適。
3 加大民族品牌的市場占有比例,搶占市場份額
選擇目標市場的策略有多種多樣,但是,擴大銷售的關鍵主要有密集性、無差異性和差異性市場策略三種。
(1)密集性市場策略。是指以“文化創造價值”為理念,選擇一個或幾個具體市場,以設計原創性為經銷手段,刺激消費。牛仔服不拘泥“裁”、“縫”等單一線性的設計思維是一個最具說服力的例證。設計從各種處理手法如波普文化、民族文化、東方元素中尋求靈感。中國的花鳥畫印花,阿拉伯的圖案刺繡,日本浮士繪手繪,英國波普藝術與牛仔一起律動,挑戰視覺新鮮度,提高市場占有率。
(2)無差異性設計策略。是指選擇多樣性“后整理”工藝效果形成多元化視覺肌理,更多注重在低碳的深加工方面,所有消費者對這種工藝都需要,不存在差異性,可借助大量生產。牛仔服“獨立”、“自由”、“冒險”、“性感”,始終是顧客需求、愛好、習慣的一種生活態度,這說明牛仔服在市場類似程度較高,帶有鮮[( dylw.NEt) 專業提供專業論文寫作和發表教育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明的市場類似性符號意義。一般采用“洗水”工藝投放市場,能夠產生人工刷痕、立體層次的色差,吸引購買者行為。
(3)差異性品牌策略。是指根據品牌不同的定位細分市場,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定位差異化可以采取兩種手段塑造:一種以精神推崇;另一種以產品差異化推崇。精神推崇實現了品牌不斷地謀求發展,如唐獅堅持“我有我的方式”,佐丹奴定位的內核是“沒有陌生人的世界”,自然元素以“流行+速度”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班尼路選擇舒適、自然、物超所值。產品差異化推崇目的是為了找到切中消費者需要的品牌利益點,可將其做法歸結為四點:1)技術文化差異法:在休閑服制作技術、工藝和功能設計方面建立一個獨特的品牌定位。一線品牌的理念:簡約不簡單;正裝品牌的理念:價格高、做工精。商務休閑品牌的理念:寬松、時尚、規范。2)人口需求差異法:根據人口的各種分類特性來進行。一是每年推出的新品多。二是面對的消費層面廣。3)價值感與整體感受法:擁有國際頂級時裝的成熟設計元素和中檔價格。4)定位差異法:品牌定位依靠零售店來完成,可以擁有基本的細分人群市場。
4 提升品牌附加值利潤空間
“第四代店鋪經營時代”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因素就是“體驗式”經營,直接關系到生產、銷售、消費的主題、展示形式等營銷戰術,最根本的目的是推銷所展示的服裝,讓顧客接受,獲取最大利潤。在“零售為王,決勝終端”的營銷思想指導下,服裝企業越來越重視品牌終端建設,而終端建設的精髓就是研究并滿足顧客的需求和體驗。
(1)試衣間體驗。以試衣服的思路營造試衣間體驗,讓消費者感受到環境、設施為生活帶來視覺、聽覺、觸覺的全新體驗和樂趣。例如,在寬敞明亮的試衣間里輔以情境燈光、音樂,能更加直觀地了解產品的質量及性能,從鞋拔、衣架鉤及“免費修改褲長” 等體驗上做創新,來拉近與顧客的心理距離。
(2)展示體驗。是商品以及消費者之間的一種媒介,它能夠體現一個品牌的生活態度、故事和情緒情感。展示區的設計重點應突出展示商品,增強所陳列服飾的質感、光澤和立體感。常用的陳列載體有:店面陳列柜、貨架、櫥窗、服飾吊架、人體模特等。其主要功能是展示服裝的款式、色彩、材質、品種、細節等,以獲得“手感”是消費者習慣的判斷產品質量的方式。
(3)互動體驗。通過特色有創意的活動事件傳達品牌個性。例如,贊助項目、主題競賽、電視訪談、展覽促銷、公益[( dylw.NEt) 專業提供專業論文寫作和發表教育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社交、新聞事件等,以創意的方式引起消費者的驚奇興趣以及對問題進行集中或分散的思考,為消費者創造認知和解決問題的體驗。引起對時裝界情感的共鳴,從而促使忠實消費群體的形成。
(4)賣場體驗。賣場提供給消費者的是跨品牌、跨品類的“一站式購物”,消費者借助賣場消費快捷、資源共享的優勢,實施“一對一”的專業顧問制。“客戶需要什么,客戶想得到什么”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提供給消費者的不僅是產品,還有做事的替代方法、替代的生活形態,幫助消費者省時省力解決消費問題。
(5)情境體驗。對場地、服務設施等除產品之外一切物理層面,創造環境氣氛和情境,以體現服裝主題和設計意圖。在服裝專賣店中擺放糖果供顧客品嘗,提供雅致的聚會場所及咖啡飲用方式,使得顧客得到溫馨、舒適的體驗并聯想到高貴不凡,增加顧客的逗留時間,加大購買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 毛蘊詩,金雨晨,李杰.加工貿易相關產業轉型升級研究[J].當代經濟管理,2012(08).
1、《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思想、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辦出各自的特色?!毒V要》為我們創辦書法特色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我校決定從學校的寫字教學入手,爭創特色,全面落實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學校在全面完成九年義務教育所規定課程外,開設了寫字課,以全面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我們認識到寫好漢字不僅是書法家的事,也是每個中國人的事。書寫對提高學生文化素質、磨練意志、陶冶情操、培養形成良好習慣、優秀品格都會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學校運用多種方式,加大宣傳力度,從多個層面分析,說明加強寫字教學對搞好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教育及發展學生的文化素質和人格素質的重大意義。 <
二、課題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
(一)本課題研究的理論價值
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素質,具有現實的針對性,是學生自身之需,是基礎教育之需,是社會發展之需。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更新寫字教育觀念,促進教師形成“學寫字即學做人”的教育意識,讓學生成為寫字主體,成為學習實踐、創造發展的主體;更新寫字教育目標,讓教學不再只是讓學生學會了寫字,而是要教會學生學會求知,使之成為發現問題的探索者,知識信息的反饋者,學習目標的實現者和成功者;更新寫字教育方法,即根據寫字教材特點,尋找有利于發展學生主體性的教學形式、方法和手段;優化寫字教育資源,力求著眼于學生的終身發展,實現學生寫字的自主化,課堂教學的現代化,教育教學的民主化,達到寫字教育個性化、特色化,從而為培養學生寫字素質服務,為學校寫字特色建設服務。
(二)本課題研究的實踐價值
從教育論角度看,教育不單單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國內不少專家研究表明,漢字的書寫有利于人的左右腦的協調發展。寫字教育要努力喚起學生積極的需要,創造各種既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又能鼓勵學生主動參與的機會,獲得多種心理上的體驗,進而提高其寫字素質。寫字的學習,是一種創造性的素質教育活動。要找到合理的寫字教育途徑,運用恰當的寫字教育手段,以漸變為指導,從傳統中捕捉精神,在創新中融進自我,急躁不得,虛偽不得。它要求學生不僅要練手、練眼,更要練心,需要學生巨量的實踐和閃光靈感,以透悟藝術規律,掌握精熟技巧,提高諸多修養,凈化心靈品格。進而才能培養學生具有漢字書寫所需的多種寫字素質(如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審美素質、思想素質等)和一些最基本的理論素質(主要是經過有選擇后提取的有關技法論述),達到健身怡情的目的,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樣,既為學生在日后的書法學習奠定了良好基礎,又使一些將要從事其他研究與工作的學生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發與陶冶。同時,也能夠豐富寫字教育資源,提高寫字教育質量。讓我們在孩子們的心里根植一顆“寫工工整整中國字,做堂堂正正中國人”的中國心吧!
三、課題所達目標和主要內容
(一)本課題的研究目標
創設良好的寫字教育環境,大力促進教師書法水平的提高。教師要結合新課程標準、教材和本班學生的年齡特征及寫字的實際現狀進行寫字教育。培養學生把字寫得準確、工整、整潔、美觀,提高運用漢字這一交際工具的準確性和效率。在寫字教育中,要發揮生活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寫字素質、道德素質、意志毅力、智能素質、審美情操,健全學生人格,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同時,要研究非智力因素在寫字教育中的作用,由點到面地完成培養學生良好品格的任務。并且讓學生熱愛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并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讓學生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的信心和做人的信心,讓他們挺起胸膛做人,讓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提高自己的寫字水平和審美水平。(二)本課題的主要內容
1、開創科學教育體系,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寫字技能,提升寫字教育質量。
2、開辟多種教育渠道,激發學生寫好字的興趣,形成“提筆就是練字時”的意識,養成良好的寫字姿勢。
3、開發寫字教育資源,培養學生的書法審美情趣,提高學生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4、開展多種教育形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道德情操,磨練學生的意志品質。
5、開辦各種培訓活動,提高教師自身的寫字水平及教育素質,形成良好的寫字教育氛圍,促進學校寫字特色的建設。
四、課題實施過程設計和主要措施
(一)本課題的實施過程設計
1、準備階段
明確目標,進入研究。制定具體的研究計劃并實施。同時按照一定的方法,了解小學生寫字素質的現狀,找出存在的問題,并且通過學習理論經驗文章,在理論的高度審視自己的寫字教學,總結自己的得與失。撰寫相關論文。
2、實施階段
有了理論指導,有了案例分析,結合自身教學實際,以經驗形式提煉出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所遇見的成功的做法。尤其注意學生個案的搜集和整理。同時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成立學?!霸乒P”書法班,制定各項制度和章程。在校內建立一套基本完善的寫字教育體系,發現學生中優秀的小小書法家,組織這些學生進行書法創造,提高學生的寫字素質,并向報紙雜志投稿,以厚實研究成果。
3、總結階段
總結課題運作情況,查漏補缺,收集、整理資料,撰寫課題終端研究報告。
(1)做好實驗驗證,總結,撰寫有關經驗論文及實驗報告。
(2)收集,完善各種資料,進行分類整理歸檔。
(3)學校對課題進行自查。
(4)準備驗收、評價。
(5)推廣實驗成果,對課題實驗進行反思和總結。
(二)本課題的主要措施
在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寫字素質教育中,我們突出強調了課內與課外訓練相結合,寫字教育與其它學科教育的相配合。
1、激發興趣,引導寫欲。如創設想象、課件展示、實物演示、模型制作、律動表演、兒歌誦讀等。
2、多種途徑,科學練習。如執筆運筆新認識、先練長體字新方法、整體觀察漢字特點等。
論文摘要:藝術教育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其根本目的是從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使人得到全面發展。然而,目前我國的藝術教育,尚存在著嚴重的“功利性”和“重技藝,輕人文”的現象,這不僅有失藝術教育的人文本質,而且導致學生的審美趣味和價值觀念的扭曲。因此,要使藝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真正起到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人文素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作用,就必須在藝術教育中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重視和強化藝術教育的人文特性。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藝術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近年來,全國各高等院校紛紛開辦藝術專業,招生人數不斷增加,社會上各類藝術輔導班層出不窮,一些初高中也辦起了“特色班”、“高考輔導班”等等,這無疑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藝術教育繁榮發展的態勢。然而,在目前藝術教育的教學實施過程中,尚存在著嚴重的“功利性”和“重技藝,輕人文”的現象。社會上的各類“輔導班”和一些高中辦的“特色班”自不待言,大都以升學為目的,教學過程也都是圍繞著應試技能的訓練。而許多高校開辦藝術專業也多是處于“經濟效益”的目的,教學模式也多是偏重于應用性的專業知識傳授和專業技能訓練。當然,我們不能否認藝術教育特有的專業知識傳授和專業技能訓練的意義,也不能無視社會的需求,不能不考慮“效益”問題,但絕不能忽視或削弱藝術教育所應有的人文素質教育層面的價值和意義,更不能忽視教育“以人為本”、以人的“可持續發展”為根本目標的長遠利益。藝術教育作為一種人文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從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培養和提高人文素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而上述這些現象不僅有失藝術教育的人文本質,而且無形之中將學生的審美認知與審美情感引向功利主義的需要,致使學生的藝術興趣、價值觀念受到扭曲。因此,要使藝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真正起到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人文素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作用,就必須在藝術教育中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重視和強化藝術教育的人文特性。
一
“人文”一詞在漢語中泛指“人事”,與“天文”對應,是指人世間文明之道及人類社會各種文化現象。在英語中“人文”(humanity)一詞包含有四層含義:(1)表示人道或仁慈的性質或狀態,慈愛和慷慨的行為或性情;(2)表示人性之意;(3)表示人文學科或人文科學;(4)指人類之意。(注:參見洪成文著《現代教育知識論》,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頁。)概括起來說“人文”一詞包括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是“人”,一是“文”,即指人本身和一切人類的文明和文化現象。人文學科則是基于此義,不斷建構起來的關乎人性和人類發展的學科體系,它研究的對象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
藝術教育的學科性質應屬于人文學科,這是由藝術的人文本質所決定的。藝術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類審美把握和正確認識生活的形象反映,是人類審美追求的最高形式,是人類文化精神的集中體現。藝術創造活動是藝術家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形象化的語言方式傳遞情感和思想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藝術家不僅要考慮個人生活中和心靈中的事件及意義,而且還要考慮帶有民族性的、人類性的普遍的事件和意義。因此,在藝術家創造的作品中總是包含著藝術家的思想情感內容和他對生活評價的態度,同時也蘊涵著不同民族的人文思想、民族情感和時代精神。藝術正是憑著藝術家進步的審美理想、人格特征和文化精神的作用和力量,憑著他內在的熱情、豐富的生活積累以及卓越的藝術技能,通過有限的現實材料,表現出無限的社會內容來,并且使其產生更強烈、更普遍與更深刻的意義。也正因為如此,藝術才獲得了超越時空的永恒價值,藝術也就被賦予了深刻的人文精神內涵和人文教育的功能和意義。
二
作為人文學科,藝術教育的功能主要表現在對人自身的完善和對人類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對人自身的完善,就是從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培養和提高人文素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其核心是對人格的塑造和完善。有學者認為:“當代教育教學中的人文主義傾向最重要的表現是把人格完善作為教育的最高目的或終極目的?!保ㄗⅲ簠⒁婂X源偉著《社會素質教育論》,廣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4頁。)這就表明了人格培養在人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從心里學角度看,人格是人的主體結構的核心,是人性或人的本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人外在精神風貌和內在精神氣質的綜合表現;從社會學的角度看,人格還包括人的思想、價值觀念、生存態度及行為方式,它是由人文科學知識、社會心理、文化修養、人文精神等方面綜合而成的內在穩定的特質,是一個現代人文明程度的綜合體現。因此,藝術教育的功能指向首先應當是對人格的完善,即促使人格的發展趨于完整、全面與和諧。
宗白華先生曾說:“藝術家之創造,乃表示全人格的意義及其最高的生命,決非附帶的無關重要的表現?!保ㄗⅲ簠⒁娮诎兹A著《宗白華全集》(1),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97頁。)也就是說,藝術家的創作活動與人格有著密切聯系,他的創造并不是一種空洞的表現,而是藝術家健全人格和精神世界的外化,是一種創造性的生命活動。這里所說的“全人格”,就是全面、完整、和諧的健全人格,它的養成是認知、情感、意志三方面高度平衡發展的結果。而藝術教育在協調人格結構內部知、情、意三者的關系,培養健全人格方面具有獨特作用。
認知能力,是對事物的認知判斷能力,即一個人的智慧。完滿的智慧人格,應是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的互補,是人的感性和理性這兩大精神因素的協調、平衡和充分發展。藝術教育中的認知能力的培養,主要集中體現在對事物審美感知能力的培養方面。我們知道,藝術活動是最富于幻象性的思維活動,它偏重于感性思維,它在培養人的知覺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等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藝術教育作用于人的發展的最有利因素在于促進人的感知能力發展,它是獲得知識、發展情感、提高創造能力的基礎。審美感知能力包括知覺、想象、領悟等能力,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通過長期的審美實踐訓練。藝術教育是通過藝術鑒賞和創作實踐活動,來調動人的知覺、激發人的想象、培養領悟力,從而提高審美感知能力,促進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另外,審美感知能力的提高不僅需要有豐富的感性審美實踐經驗,而且還需要有全面廣泛的知識和修養作支撐,因為認知能力與學識修養有著緊密聯系,兩者不可分割,認知能力的大小取決于學識修養的高低,而認知能力的提高又能幫助判斷事物、獲取新知。
情感,是人身上普遍存在的心里現象,是人的本質屬性之一。情感與人的生命活動相聯系,它既是人的生命活動的特定狀態的反映,又是生命活動的內在驅動力。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個人的情感往往受功利觀的困饒,而要克服這種現象必須通過審美活動促使情感從日常功利狀態,從經驗的現實水平升華到超驗的規律水平。藝術活動是一種審美創造活動,也是一種情感體驗過程,藝術離不開情感的作用,在藝術創作中藝術家總是把自己內心體驗的情感進行提煉、加工、整理,升華為一種審美情感,并通過適當的形式移入到作品中。欣賞者在欣賞作品時會受到其中的情感熏陶,同時還會激發欣賞者自身的情感體驗,從而在情感互動中達到審美共鳴。作為藝術中的情感活動是一個復雜的“移情”過程,它始終與豐富的想象力結合在一起,如果沒有想象力的作用,藝術中的情感活動是不可能進行的,正是在情感與想象的互動結構中,在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的交叉作用下,使得藝術中的情感超脫于普通情感成為一種超功力性的審美情感。符號美學家蘇珊·朗格認為,藝術家表現的情感,不是一般日常生活情感,但也“決不是他個人的真實情感,而是他認識到的人類情感?!保ㄗⅲ簠⒁娞K珊·朗格著《藝術問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版,第25頁。)也就是說,它包括了豐富的社會歷史內容,雖然在形式上是個體的、自然的、感性的,但從實質上考察,它滲透著人類的理性因素,具有超越性,是恒久、普遍而必然的東西。藝術家在藝術創造中也已將人類的普遍情感進行了綜合、選擇,是帶有價值定向的審美情感。由此可見,藝術教育中“情感”的培養,是以審美活動為中介,通過對人類情感的再體驗,使人的情感不斷趨于豐富和完善,從而達到對個體心靈結構和人格形態的有目的塑造。通過藝術教育不僅能夠“有效地促進個體的人創造、表達自己的情志,促成人與人的溝通、理解和理性與情感的貫通。而且能使人的心靈得到有效的滋潤,使人的思想情感得以充實和豐富,并更具鮮活性。”(注:參見梁玖著《新編藝術概論》,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頁。)
意志,是人格構成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一種心理支撐力量。意志一般表現為持久力和忍耐力兩方面。持久力就是為實現明確的預定目標所需要的長時間堅持力量,忍耐力是指承受打擊、挫折,忍辱負重的能力。也就是能根據一定的價值目標和行為規范來有效控制自己的行為,表現出較強的自制力和適應能力。健全人格要求有頑強的意志,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意志是一個人沖破層層阻力,尋求不斷發展,成就一番事業的保證之一。通過藝術教育可以磨練學生的意志,培養忍受挫折的能力和堅忍不拔地追求藝術真諦的信念。藝術史上凡是有成就的藝術家無不具備堅強的意志,他們都懷著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并為之努力奮斗,為人類創造了不朽的杰作,通過對這些作品的欣賞和對藝術家的奮斗經歷的了解,可以使學生領悟到他們在偉大的藝術創造中所包含的堅強意志和獨創精神,從而受到鼓舞。藝術創作活動本身就是一種艱辛的創造性的實踐活動,而創造性的獲得,需要長期的藝術創作實踐訓練,需要大膽的開拓進取精神和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努力。藝術追求獨創性,就意味不與他人相同走自己的路,一般富有獨創性的作品往往暫時不被人們所接受,因此,藝術家在追求藝術真諦,探索創新之路的過程中,必須要有較強的忍耐力和堅定的信念,要能耐得住寂寞,不能見風駛舵、隨波逐流。當然,堅持自己的藝術主見維護藝術的獨創性,必須要以正確的認知判斷為前提,以對人類情感的把握為基礎。
藝術教育對人自身的完善和發展是同更廣泛的人類文化發展聯系在一起的。就人的本質來看,人的存在和發展是以人的文化創造為前提的。按照著名文化哲學家卡西爾的觀點,人只有在創造文化的活動中,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也只有在創造文化的活動中,人才獲得真正的自由。因此可以說,“人、人的生命活動是一種深刻而具體的文化性存在?!说奈幕瘎撛煨栽截S富,文化主體意識越強烈,其生命活動就越有意義和價值”(注:參見李西建著《審美文化學》,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26頁。)藝術作為人類文化創造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的生命本質的體現,它不僅是藝術家個人的精神創造,也是人類進步與價值取向的表現。它不僅反映出一個民族的精神傳統、心理建構和思維機制,也反映著一個時代的社會風尚、社會意識形態和社會的歷史發展水平。因此,藝術教育也就成為一種文化教育。通過藝術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和人文精神,使他們用宏觀的歷史尺度對待人的發展和人類文化發展,使他們把自身的發展同更廣闊的歷史文化聯系起來,進一步發掘人類文化創造與人類生命活動中的美學意義。由于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使得不同民族、不同歷史時期產生了不同的藝術文化形態,也留下了大量的優秀藝術精品,它們都記載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軌跡。因此,通過藝術教育可以讓學生認識不同的藝術語言及其特征,從藝術上區別文化的差異,使他們了解多元文化的內涵,認識人類社會及其文化的豐富性,并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增強他們對人類文化價值和意義的領悟和理解。發展尊重他人與關懷社會的情操,提高學生的文化意識和文化責任感。使他們更多地介入文化交流,共享人類社會的文化資源,積極參與文化的傳承,并對人類文化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三
綜上所述,藝術教育作為人文教育,其人文教育功能是多層次的、綜合性的。在現代“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影響下,藝術教育的人文特性日益彰顯出來,藝術教育越來越成為培養人文素質、傳承審美文化、發展人類文明、創造和優化人類文化生存環境的教育。那么,如何在藝術教育實施過程中充分發揮其人文教育的職能,切實做到對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我們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落實。
首先,教師要轉變藝術教育觀念,充分認識藝術教育的人文本質。教師是藝術教育實施過程中的主體,他們的藝術思想和教育觀念直接影響、引導著學生對藝術學習的目標定位和審美價值取向。如果教師只將藝術教育視為一種專業技能教育,或是把藝術看成是謀生的手段的話,那么,這將會導致學生對待藝術學習的“功利主義”傾向。當然,藝術教師要成為真正的人文藝術教育的“傳道者”,還必須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和專業能力。否則,藝術教育也只能是一種“玄想”的人文教育。
其次,是優化課程結構,使藝術教育的課程、內容走向綜合化。課程教學是實施藝術教育的主渠道,也是藝術教育的重心所在。藝術教育課程結構改革,一方面,應增加藝術美學和相關人文知識課程,另一方面,要將專業技術訓練與審美文化教育有機結合起來。特別是要在專業實踐性課程中增加藝術史、藝術欣賞和藝術批評的知識內容。同時,教師要自覺以教學心理科學為指導,來引導學生利用某種媒介有效地傳達藝術感覺和思想,從而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認知能力。
論文內容摘要:現代設計的大環境中,傳統的裝飾藝術文化有被忽視的趨勢。傳統的裝飾基礎教學課時大幅度壓縮,減少了引導性的訓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設計的創作源泉。傳統裝飾基礎課是創作的根源,是從具象到半抽象再到設計的過渡,是對同一物象進行多種變化可能的探索,是從對物象進行重新構想,或簡潔或繁復,它的設計創新的系統方法,也能夠和現代設計中思維的形式訓練結合,它的擴散性思維和多元化造型手法對創意產業也起著一定的影響。
在制造業迅速發展的當今時代,國內的設計教育呈飛速發展趨勢,社會經濟需要設計教育的大步跟上,創造本土品牌需要設計教育合理結合傳統設計教育與現代觀感的設計教育。我們在贊嘆速度帶來的各種豐富便利時,也應該感受到面臨的某些問題與困難,中國的設計教育至今還是處在發展探索階段,尚未真正定型與成熟。在現在各種文化互相交融、影響的全球環境中,作為發展中的中國,怎樣在吸收國外先進設計藝術教育的同時,發揚本土設計藝術,在日漸成熟的現代設計領域里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這是培養未來優秀設計師所應思考的問題。中國歷史悠久,人文內涵豐富,東方文化所特有的思維方式有其自己獨特的民族審美情趣,拋棄原有的藝術文化,那顯然是不明智的,我們應在學習西方設計知識的同時,融會貫通,發展國內設計藝術,在現代感中體現中國的文化韻味和民族根基。近些年來,傳統的裝飾藝術文化有被忽視的趨勢,從以往的“工藝美術”教育到現在的包豪斯教育體系,傳統的裝飾基礎教學課時大幅度壓縮,學院和學生為了盡快進行專業實踐,專業設計課有提早進入低年級階段班級的現象,這個調整有合理的一面,但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從傳統裝飾基礎課程來說,相應地裁剪這些課程的教學時間,一方面會使設計思維的形成少了引導性的訓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設計的創作源泉。另一方面,學生接觸到工業設計所帶來的抽象思維設計,也可以通過傳統裝飾藝術課程,得到更好的多元化創作,結合本土文化進行適合現代視覺觀念的優秀設計。
一、傳統裝飾基礎課是創作的根源,是具象到半抽象到設計的過渡
傳統裝飾基礎是對具體的物象中體悟,是對原有物象進行再創造,是連接具象與抽象設計的紐帶,它既具有現實自然形態豐富的一面,又具有創作中形成的或繁瑣或簡潔的風格,把作者的觀念暗寓其中,有其豐富的藝術魅力。在裝飾基礎的訓練中,通過對植物、動物、人物、風景等抽象的變形,相應地拓寬設計思路,掌握具象事物的最重要特征,掌握具象與抽象之間的思維鏈接,運用現代的設計形式,進行圖像化的形式設計,使設計更加貼近生活,具有人性化的一面。裝飾基礎課需要運用提煉、概括等手段,把生活中的形象進行藝術加工,從而創造藝術形象。如果缺少了從自然形態到創作這一環,相應地就減弱了對事物的深入觀察。畢加索對“?!钡囊幌盗行蜗筇剿?,也是在對具象事物的觀察和形式構造的探索中創作,“牛”的系列形象展示了從具象、半抽象到抽象的多種變體??档略谒闹鳌杜袛嗔ε小分械囊欢卧捯仓档梦覀冋J真思考:“自然只有在貌似藝術的時候才顯得美,藝術也只有使人知其為藝術而又貌似自然才顯得美?!笨梢姡瑢ψ匀恍蜗蟮奶剿饕恢币詠硎切问矫栏械男枰?。
有的人認為傳統無法跟上現代設計的思維,其實現代藝術設計的理念在傳統裝飾藝術中也一樣存在,清代的笪重光說:“空本難圖,實景清而空景現。神無可繪,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畫處多屬贅疣。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這其實就是構成藝術美?!耙灰援斒?、“似與不似之間”,這些傳統裝飾基礎中常用的手法一樣用于現在的構成設計中。裝飾基礎課程的訓練內容來源于生活,對設計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快節奏生活的到來,西方簡潔主義的藝術沖擊,工業化產品的繁榮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著設計,設計是為市場和社會服務,和經濟、生活緊密相連,脫離生活只講究形式的設計難免讓人感覺華麗的虛構,一個脫離了本土文化的設計無特色可言,一個沒有自己特色的設計也無優勢可言,裝飾基礎課程的削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傳統裝飾藝術的熏陶,在設計教育中,我們現在不是尋求統一的模式,統一的模式只會使設計的路子走得越來越窄,豪無創新的可能,只有發展自己的特色,掌握基礎設計步驟,結合現代設計的理念,在加強交流中取長補短,在熟悉本國的傳統藝術設計中比較外來先進文化,才能拓寬思路,一方面繼續提升本國的傳統設計,一方面在激烈競爭中為本國帶來豐厚的經濟收入。香港著名平面設計師靳埭強創作了大量文化招貼。他在《2007全國設計倫理教育論壇》上的發言中認為,美的原則有三條:立意——意念先行,以形取神;創新——承先啟后,破舊立新;活用——適身合用,靈活生動。只有勇于吸收,才能發展,只有敢于繼承、善于交融才能最終真正成為自己文化的主人。
二、裝飾基礎的多元造型手法對創意產業的影響
創意產業是一個經濟名詞,早在1986年,著名經濟學家羅默(P.Romer)就曾撰文指出,新創意會衍生出無窮的新產品、新市場和財富創造的新機會,所以新創意才是推動一國經濟成長的原動力。裝飾基礎課作為創作的基礎訓練,所涉及的內容包括對各種材質的表現,對各種傳統裝飾藝術的多元化造型手法進行研究,在圖形設計、色彩感覺、構圖設想、材質應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探索的可能,這有利于發散性思維的培養,而創意需要有這種發散性思維,這能啟發在思考中釋放自己的個性才能,從各個方面進行探索,在探索中找到更切實的表現方式,更好地在現代設計中把握創新。
從圖形設計上來說,裝飾基礎研究的是從現實物象中提煉、概括,是對物象經過細致的觀察了解,在觀察中尋找切入點,從這些不同的切入點可以得出不同的思維結果,再通過多元化的造型手法,作多方位的圖形設計變形,這就要求對觀察對象無論從內部還是外部,都進行剖析深入,再進行延展,激發聯想,而創意行為就是在這種過程中產生。創意行為需要突破普通的習慣性思維,必須有深入的觀察,作多方位的思維,才能有合理的異于常人的創意。創意并非是無物可據,無形自來,創意行為的思維訓練中,觀察是創造性技法之一,沒有形象性就沒有審美,也就沒有藝術可言,創意的行為起始于設計的初步,裝飾基礎設計的這種仔細觀察多方位思考的發散性思維有助于創意的迸發。
從色彩感覺來說,裝飾基礎包括研究各種色彩對人類情感的作用,而各種場所、日用品、大到城市建筑色彩的整體規劃,都同色彩研究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人類對色彩的喜惡,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作為創意行為,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色彩感覺,那就忽略了人類的感情。裝飾基礎研究的是人類在生活中積累的各種圖形財富,各個時期都有不同的代表性色彩,這對掌握不同人群的色彩感情有著很好的探索。
構圖設想是一切造型藝術的重要一環,裝飾基礎設計所涉及的圖形中,無論對單獨的圖形還是繪于各種材質上組合的圖形等,都對構圖作了細致的考慮。在現階段的裝飾基礎課程中,并非是要抱著原有的傳統內容不放,而是力求在符合現代設計思維的創作中設想,所思考的內容可以帶有一定的目的性,把傳統的精華融合于現代設計中,這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創意產業。創意產業是一種新的發展模式,它強調用全新的思維邏輯方式融入現有產業實現價值創新,分析具象造型藝術構圖設想的三個必要環節——觀察、研究自然;抽象、概括自然;引申、表現自然。這三個環節都是在發展的模式下進行,根據現有的內容通過構圖設想進行新的思維來實現創新。
藝術的實用性是傳統裝飾藝術固有的內容,各種圖形在材質應用上達到新的視覺感受。裝飾基礎設計來源于現實中的物象,通過一定的裝飾手法對現有的物象進行設計變形,再通過各種材質表現,使圖形在材質上達到觀賞效果。在設計過程中,帶有一定的目的性,并對圖形作適合于某種材質的考慮。裝飾基礎設計在材質應用的練習上對裝飾藝術的發展有著一定的作用,也唯有在實用的基礎上才能有所突破。在當今創意時代,具有特色化、個性化、藝術化的產品,有著廣闊的市場,材質上的應用教學,無疑使裝飾基礎設計能夠嘗試更好地與現代產業接軌。通過裝飾基礎的模擬教學,把設計與技術、文化、產品和市場融為一體,這樣既有利于傳統藝術產業的延伸,又可以為現有的產業拓展發展空間,使創意產業成為可能。
設計歸根結底是為經濟服務,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企業之間的競爭迫使設計教育切實了解市場所需,只有跟市場結合,具有特色的個性化產品,才有可能闖出自己的市場,才有可能在國際貿易中找到我們的定位,傳統的裝飾藝術才會有更廣闊的發展,使裝飾藝術真正成為一種創意產業。
系統的設計思維方法的訓練,關注美感設計,包括對生活形態的理解、設計管理、戰略和產品計劃方面的研究。裝飾基礎設計是從生活形態中,通過觀察事物內部外部結構,進行多種思維變化創作,它是界于抽象與具象之間的思維訓練方式,是對同一物體進行多種變化可能的探索,是對物象進行重新構想,或簡潔或繁復,它的設計創新的系統方法,也能夠和現代設計中思維的形式訓練結合。
當然傳統裝飾基礎課從現代設計觀中來看,思路上也有陳舊的一面,以往有重技法輕創新、重平面效果輕材質塑造等的現象,我們只有在現代設計教育的大環境中完善裝飾基礎,才能讓傳統裝飾藝術更上一個臺面。
參考文獻:
[1]李硯祖:“建構新的設計教育體系,發展中國的藝術設計教育”,《2001’清華國際工業設計論壇暨全國工業設計教學討論會論文集》,北京,2001。
[2]蔡軍:“設計·策略·教育——中國工業設計的思考”,《美術觀察》,1998.8。
[3]過偉敏:《走向系統設計》,江西美術出版社,南昌,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