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05:2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貿易采購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 北部灣經濟區港口整合與廣西貿易結構優化研究 廣西領跑泛北部灣開發 抓住泛北部灣區域經濟合作良機推動縣域經濟發展 泛北部灣區域旅游合作戰略研究 泛北部灣區域生態文明共享的SWOT分析 加強北部灣港口建設 推動區域貿易便利化 北部灣經濟圈下廣西沿海港口的整合 廣西北部灣港口物流的發展障礙與對策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港口物流現狀\問題及對策 廣西北部灣港口物流的SWOT組合戰略分析 廣西北部灣港口應急物流體系構建研究 論述北部灣港口物流的現狀及發展方向 協同物流在北部灣區域物流的應用研究 東盟媒體關注泛北部灣經濟合作 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著力點 泛北部灣區域經濟視野下旅游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構建 泛北部灣背景下高職院校區域共享型實訓基地建設的探索 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區物流產業對接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全域旅游視角下北部灣區域旅游發展策略探究 廣西北部灣中小企業物流金融服務探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3] 中國物流與采購網. 陳文玲:國內物流發展存在四大問題[EB/OL]. http://.cn/xsyj/201203/22/180212.shtml.
[4] 彭汝佳. 我國沿海港口物流水平影響對外貿易實證研究[D]. 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論文關鍵詞:對外貿易,貿易促進,貿易促進體系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對外貿易不斷擴大;加入WTO之后,國內企業獲得了更多公平競爭的機會,在世界市場上,中國已成為貿易大國,但并非貿易強國。我國對外貿易現狀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從總額上來看。
進出口貿易總額逐年增大,由國家統計局的統計資料可以看到,中國對外進出口貿易從1986年的2580.4億元增長到2004年95539.1億元,而2005年更是突破了100000億元大關,達到了116921.8億元,而平均年增長率達到了123.3%。
(2)從產品結構來看。
出口產品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工業附加值不高。雖然去年來有所變化,但根本結構沒有發生質的改變,因為中國的優勢還是在廉價的勞動力。僅從數量上來看,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雖然像以前那種以紡織服裝為主的格局已經開始變化,但是這樣的變化還是沒有改變中國出口產品勞動密集型的特征。
在這樣的新形勢下,只有建立既符合世貿組織規則,又符合我國國情的貿易促進體系,才能保證我國對外貿易持續穩定的發展。
(一)明確貿易促進機構的職能定位和分工
構建新型貿易促進體系的關鍵在于理順各類貿易促進機構的運行機制。根據不同主體賦予不同的職能和權責,真正形成相互溝通、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研究發現,發達國家一般只在中央政府層面設立貿易管理的政府部門,在地方政府層面,一般只有貿易促進機構貿易促進體系,而無管理機構。
(二)完善貿易促進[1]的外部環境
1、繼續推進優化發展環境工作,降低企業的出易成本。市政府各職能部門應積極配合,加強協作,本著有利于首都經濟發展的原則,認真執行國家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研究出臺相關政策,營造良好的商務氛圍。
2、加強海關、商檢、稅務、外匯管理、銀行、保險等部門的協調,提高貿易的便利化程度。商務主管部門應主動與這些部門協調,降低有關收費,提高辦事效率。加強與銀行、保險等有關金融機構的協調,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險手段,保障企業出口權益,提高出口競爭力,為企業融資創造一個較為寬松的環境。
3、提供法律服務,支持企業開展反傾銷反補貼應訴。我國是世界出口大國,同時也是遭受反傾銷訴訟調查最多的國家,已經成為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受害者。由于我國在加入WTO的談判中接受了15年的非市場經濟和12年的特殊保障措施條款,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可能遇到更多的不公平對待。有關部門應充分重視反傾銷應訴工作,擴大反傾銷應訴資助資金規模,發揮各地WTO事務中心等專門機構的作用,與海外律師事務所加強聯系,對反傾銷應訴工作進行組織與指導,充分發揮各商會的組織協調[2]作用,加大支持力度,提高抗辯能力,爭取有利結果。
4、定期組織相關企業進行培訓。行業協會應定期舉辦貿易實務培訓和與國外經貿機構的交流活動,分析國內外市場形勢,使企業及時了解各國市場準入規則、技術壁壘、環保指標、行業標準等方面的信息;以“孵化器”的形式對中小企業進行出口業務指導,由專家實際指導受訓人員操作進出口業務免費論文。
(三)創新貿易促進方式和手段
創新貿易促進方式的著力點要通過提供完備的公共信息服務,創造直接的交流機會,加大對國際市場的宣傳力度。
1、建立完備的公共信息服務體系。參照國際成功經驗,盡快建立政府主導,企業化運作,運用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政府部門、社會中介組織及企業共同參與的外經貿公共信息服務體系。
提供國際市場信息。對重點行業、地區設立專家小組,協助企業對相關國外市場進行調研,為企業出謀劃策;組織聯合國等大型國際組織來華采購,舉辦有針對性的采購說明會和網上專欄,讓更多的企業了解采購程序和招標信息。
2、加大交流合作,創造直接的產品[3]出口機會。商務主管部門每年年初要研究制定開拓國際市場的工作計劃,組織形式多樣的國際市場推廣和介紹活動。
一方面要“引進來”,如針對目前大型商業性跨國公司急于進入中國市場的情況,以開放市場為條件,加強與國際著名跨國公司的聯絡,了解他們的需求動態,及時邀請負責采購的買家來華,組織相關企業做好準備貿易促進體系,從而實現內貿帶動外貿發展,促進產品出口。
另一方面要“走出去”,如組織企業參與境外的各類國際專業展會和境內的對外經濟貿易洽談會,對于“結伴參展”的中小企業給予適當的鼓勵;組織專業貿易小組到重點開拓的國家和地區進行市場考察和產品推廣;結合國內國際貿易形勢,適時組織企業代表團出訪,搞好雙邊或多邊的經貿關系。
3、加大貿易環境和出口產品的宣傳力度。在每年的對外宣傳計劃中列入對外貿易宣傳內容,加強外經貿發展的總體性宣傳,整體推介我國的科技水平和制造業能力。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擴大出口和尋找經濟技術合作伙伴。
(四)調整財政性貿易促進支持方向
1、整合發揮外經貿發展資金的使用效率。
擴大現已設立的外經貿發展基金規模,根據業務發展的具體需要統籌支出。設立科技興貿專項資金、境外投資貿易工作機構運作專項資金等用于提高出口產品質量和境外投資貿易工作機構運作[4]等方面。
2、調整財政支持方向,提高出口產品質量和水平。
一個地區的生產能力決定其出口能力,因此提高出口產品的質量和水平是做好貿易促進工作的基礎。鑒于我國出口商品的價格總體上還處于比較低的水平,外貿出口需要盡快實現從量的擴張轉變到質的增長上,因此應該引導出口企業實施戰略轉型,由低價競銷策略向高附加值為主的技術創新、品牌推廣相結合的新戰略轉變,通過提高產品質量、品牌價值,從而在根本上提高我國產品的出口價格和國際市場競爭能力,轉變出口的增長方式,實現可持續增長。
3、發揮出口信用保險的作用。
論文關鍵詞:義烏,飾品出口,對策
義烏飾品行業發端于80年代初,當時一些義烏商人去廣東進貨然后在義烏進行銷售。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對飾品的需求越來越大,義烏的飾品產業也隨之發展起來。經過二十余年的努力,義烏憑借著品種齊全、價格低廉的優勢先后超越了廣東、青島這兩個飾品生產基地,成為了全國最大的飾品生產地和銷售地并占據了全國銷售量的70%。義烏飾品行業目前已有多達八千余家企業并吸納了近15萬人就業,它已經形成了從產品開發、原材料加工、配件生產到銷售的一個完整的產業配套鏈。因此義烏飾品行業集聚效應在國內無出其右。
坐落于義烏國際商貿城一期的飾品區域是義烏市場中生意最旺的區塊,這里共有將近3000個商鋪8個大類80萬種商品,年銷售量200億人民幣。借助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的市場優勢,義烏飾品70%出口國外行銷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占據了世界市場客觀的份額。
一、義烏飾品行業整體存在的問題
從零發展到全國最大的飾品產銷地義烏飾品行業取得了令人矚目成績。然而盡管發展成就令人側目,但飾品行業也存在著種種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 飾品生產方式落后,設計人才缺乏
飾品的價值高低與否與加工的工藝、生產的方式直接相關。目前義烏飾品企業制造方式依然以手工和半手工操作為主,先進的制造設備應用很少,導致了生產效率低、產品品質控制困難的問題。受生產設備所限國際貿易論文,鑲嵌工藝以及點鉆工藝難以達到較高的水平,某些工藝環節比如電鍍工藝還存在著污染嚴重的問題。企業的飾品開發能力雖然有一定的基礎,然而總體而言仍然有待提高。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義烏飾品行業中的不少企業已經擁有自己的設計力量,但除了新光飾品這樣擁有國際化的設計團隊的龍頭企業外,普通企業中高水平的設計師依然是鳳毛麟角畢業論文范文。因此較低的設計能力加上仍需提高的制造工藝使得義烏飾品在國際市場上處于缺乏競爭力的低附加值產品位置。
(二). 企業良莠不齊,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
由于飾品生產所需的資金以及技術門檻低,產品利潤率相對較高,因此造成了飾品行業整體龐大,大小企業數量眾多的現象。雖然義烏飾品行業也孕育了以“新光飾品”為代表的大企業,但相對于八千多家的企業總數規模企業比重很低,絕大部分企業還是以技術水平低、管理落后的小型家族式企業,甚至是小作坊為主。這些企業均為純勞動密集型,它們普遍缺乏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存在著生產設備簡陋,產品檔次低的問題。由于經營者缺乏長遠眼光,熱衷于模仿市場上暢銷款式,依靠低廉價格優勢招攬生意,因此造成了市場上飾品產品相似度高,相互壓價現象嚴重的現象。
(三).飾品出口渠道過于單一
飾品企業主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主要依賴義烏小商品市場的輻射作用從事國內貿易,很少去做開發市場的工作。因此他們普遍存在著重視銷售,忽視開拓銷售渠道的問題。在從事飾品出口業務時企業主要也是等待外商來市場進行直接下單采購,或者通過外貿公司進行出口,真正通過自身開發的渠道進行外銷的企業則是少而又少。這種單一的出口方式致使生產企業沒有開拓國際市場的主動權,造成了商品的利潤大部分為中間商所攫取,生產廠家所獲取利潤空間相當有限的情況。
(四). 飾品原材料面臨安全考驗
義烏飾品企業目前普遍使用鉛錫合金做為金屬飾品的制造原料,然而鉛錫合金所含的鉛合金含量稍微過高就會對人體血液和神經系統造成損害,因此發達國家對含鉛、鎘成分的合金在飾品上的應用給予嚴格的限制。由于一般企業對國外相關檢測標準了解很少,它們片面注重飾品的造型,因此企業內部普遍缺乏控制有害物質的質量監督體系。據有關方面統計目前只有1.6%的經營戶能夠提供原材料的檢測報告國際貿易論文,因此義烏飾品出口遭受綠色貿易壁壘阻擊的風險很大。在2007年歐美就發生過要求大規模召回鉛含量超標飾品的事件,使相關的企業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類似召回事件對義烏飾品在國際市場上的聲譽帶來了嚴重影響。
義烏飾品出口企業總體上面臨著設計能力缺乏,技術力量薄弱,銷售渠道過于單一,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的問題。由于大部分企業不具有設計、技術、品牌方面的競爭力,其產品出口一旦面臨市場波動便陷入了被動局面,如前兩年的次貸危機導致的出口訂單減少就使千余家飾品企業關了門。此外,由于越南、印度等國家的生產成本更有競爭力,因此已經有了外商采購對象從義烏市場轉向印度等市場的現象。隨著原材料價格和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升加上歐美各國飾品進口環保要求的逐步提高,義烏飾品的低成本低價格的競爭優勢將逐步喪失,其出口前景不容樂觀。
二、多種措施并舉,擴大飾品出口
受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出口形勢日益嚴峻,飾品企業單純依靠“薄利多銷”,一味地追求短期利益的生意法則將難以為己。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市場,企業要著眼于長遠的利益,努力培養核心競爭力,提高產品附加值,實現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一).重視人才,提高企業創新能力。
引進高端設計人才是企業提高創新能力的捷徑,如新光飾品就擁有一支由國外設計人才組成的團隊,他們能夠緊隨世界時尚潮流,及時推出大量設計作品。對于普通的企業而言,由于條件所限引進高水平的設計師較為困難,更多地只能依靠現有的團隊,因此它們的設計能力得到提高顯得尤為重要。為此行業協會可舉辦設計師進修班,可教授電子化打版,三維設計等實用課程以提高設計師的創新能力。此外企業可以引進受過正規設計教育的人才來充實設計團隊,行業協會可以同中國美院等設計院校聯手國際貿易論文,建立人才選拔機制,從畢業生中選拔優秀的設計人才為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新鮮設計血液。
(二).強化出口飾品質量管理
一方面有關部門應該積極收集國外相關法律法規,開辦培訓班或技術講座,向企業提供信息咨詢服務,并就有關的變動情況向各企業進行通報,督促企業調整工藝,做好相關的檢測工作;另一方面職能部門應成立專門的檢測中心對企業出口的飾品進行質量控制,建立有效的獎懲機制。對于采用有毒材料或者檢測多次不合格的企業可采取公示的方式進行警告,對于情節嚴重的企業要給予嚴厲處罰以維護義烏飾品出口的質量聲譽,對于產品質量好的企業則給予政策支持。
(三).企業之間應加強協作,形成專業化分工
目前義烏企業普遍存在著小而全,分工少的問題。有關部門可以引導中小企業同大型企業接觸,鼓勵大企業將附加值相對較低的流程承包給他們去做。這樣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減少市場上的仿冒現象,使大企業減少因惡性價格競爭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另一方面中小企業也可以通過分工從大企業處學習到相關的技術,逐步提高其生產水平,在某一個工藝環節變得具有競爭力畢業論文范文。
(四).積極研發新型材料應對國外貿易壁壘
歐美國家不斷提高的技術貿易壁壘使義烏飾品出口難度日益加大,因此開發環保型的原材料已是飾品行業的當務之急。企業可利用大專院校的雄厚的科研實力,建立合作關系來破解上述問題。如飾品界的龍頭企業“浙江新光飾品有限公司”會同高校研發了環保型金屬飾品高塑性鋅基合金材料,該材料的有害成分遠遠低于國外標準,有力地提高了新光飾品在歐美市場上的競爭力。另外企業應對積極爭取通過ISO14000環境管理以及OHSAS18000職業安全標準認證,它們有助于提高企業聲譽以及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五). 加快企業轉型升級
目前飾品行業依舊為勞動密集型行業,飾品生產中繁多的加工環節基本上靠人工完成,因此需要大量的年輕勞動力。一方面隨著勞動力薪酬水平的不斷提高,飾品生產的成本也不斷;另一方面飾品企業的員工流動性也相當大,使企業中員工素質參差不齊,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生產出來的飾品質量難以得到保證。因此為了降低勞動力成本,穩定飾品的質量,飾品企業實現新型設備代替人工操作以提高生產效率將是必由之路。
(六). 積極拓寬飾品出口渠道
企業應當改變銷售觀念,更新商業模式國際貿易論文,突破傳統銷售渠道,從“坐商”轉變成“行商”以爭取更多的商機。飾品企業可以跳出義烏國際商貿城,去國外參加諸如米蘭珠寶飾品展等展會,一方面可以了解國外飾品流行趨勢,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展會推銷企業產品,結識客戶。對于實力雄厚的企業可在有關國家直接收購國外的飾品企業或者是開設分店,例如新光飾品就在全世界范圍內擁有二十余家分公司,它們有效地拓展了該公司的銷售渠道,擴大了出口業績。而對于實力有限的普通企業則可以針對飾品高價值運費低的特點利用“環球資源”、“誠信通”、 “阿里巴巴”等電子商務平臺開拓國外市場。此外針對國外消費者網購比重不斷上升的現象,企業可在擁有3億多的注冊用戶覆蓋了全世界150多個國家的Ebay開設專門的網店直接面向消費者進行銷售。另外企業也可以利用專注于提供小額批發的“速賣通”平臺向國外小型經銷商直接銷售飾品來擴展業務。
目前義烏飾品行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實行了年銷售額200億人民幣,占據了中國飾品出口額的三分之二,產品開始銷往歐美國家。但總體而言飾品出口依舊缺乏競爭力,相關企業仍需在產品設計、原材料質量、銷售模式等方面進行努力。據統計歐美日每年珠寶首飾的進口額達到了200億美元,義烏飾品企業應當將市場重心轉移至發達國家并向中高端市場發起沖擊,如能夠獲得成功,出口市場發展空間依然巨大。
參考文獻:
[1]曹前.淺析義烏飾品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科技經濟市場,2009,(10).
[2]樓曉靖.義烏飾品業核心競爭力分析[J].東方企業文化,2007,(5)
[3]錢棟、黃藝.義烏仿真飾品行業發展探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0,(20).
[4]王虞薇.義烏飾品產業集群轉型升級存在的問題及政策建議[J]. 現代物業,2011,9(7).
[關鍵詞]電子商務國際貿易影響對策
一、電子商務的概念
目前,較為全面的、權威的,可以被人們所普遍認可的觀點,是將電子商務劃分為兩個層次的概念,即廣義的電子商務及狹義的電子商務。廣義的電子商務指的是一切與數字化處理方式有關的商務活動,其所強調的是在網絡計算環境下的商業化應用。狹義的電子商務指的是通過信息網絡來進行產品和勞務的買賣活動。其所交易的內容可以是有形的產品和勞務,也可以是一些無形的產品。
二、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領域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相關統計,截止到2002年底,使用信息網絡來進行的國際貿易已經占到了世界貿易總額的10%-15%,電子商務已經逐步成為了國際貿易的主要形式。電子商務所具有的網上營銷、網上磋商、網上訂購、網上支付、電子賬戶、服務傳遞、意見征詢、交易管理等功能對國際貿易領域的方方面面帶來了深刻的影響。
(一)影響國際貿易的主體
1、電子商務降低了對外貿易企業的生產、交易成本。(1)降低了企業的管理成本。首先,電子商務可以降低通信費用和節省交通、辦公費用。其次,電子商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工費用。最后,電子商務還可以降低企業財務費用和辦公室租金。(2)電子商務降低了企業的采購成本。首先,企業可以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將各部門的采購需求進行整合匯集,然后交由總部統一向供應商批量訂購,進而以降低采購成本。其次,利用計算機網絡可將企業的生產信息、庫存信息和采購系統連接在一起實現實時訂購,最大限度地降低庫存。第三,企業可以通過信息網絡與供應商實現信息共享,從而使得供應商可以按照企業生產的需要進行供應,這樣在保證生產的同時也減少了庫存積壓。第四,供應商可以在網站上其所供應的商品,需求方可以通過網站直接與供應商聯系,這樣可以避免過于煩瑣的中間環節,實在零周轉,進而降低采購成本。
2、電子商務使中小企業發展國際貿易成為可能。(1)電子商務有利于中小企業發揮其產品優勢。在傳統的大規模生產、大規模營銷的環境下,人們趨向于以最低的價格購買標準化的產品,這往往使具有規模經濟優勢、大批量生產能力的大企業,具有成本上的優勢,從而在與中小企業的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而電子商務為顧客提供了直接面對廠商訂購個性化產品的途徑,顧客可以通過訪問企業的網站,在線描述自己對產品的要求,大規模生產的模式轉變為個性化的訂制。對企業而言大規模生產的成本優勢讓位于個性化訂制所要求的產品差異化優勢。中小企業的組織結構相對靈活,信息在企業內部傳遞速度快,可以更加及時地對顧客的要求做出反應,生產出個性化產品,滿足顧客需求。(2)中小企業與國際大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競爭成為可能。電子商務在創造了全新的企業信息傳遞方式的同時也創造了全新的企業組織方式——電子虛擬企業。虛擬企業利用現代通信手段與信息網絡集中一批獨立的中小公司的采購或銷售權限,利用世界各地的勞動力為其進行生產,從而節約了大量的人工成本,使中小企業與國際大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競爭成為可能。虛擬企業具有一些傳統企業所不具備的優點(見表1)。
(二)影響國際貿易的手段
電子商務技術如EDI、計算機網絡及電子商務平臺等在國際貿易領域的廣泛應用,給國際貿易手段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EDI技術的本質是將企業之間的商業來往,以標準、規范的文件格式,采用電子化的方式,通過網絡系統在計算機應用系統與計算機應用系統之間進行傳遞,而整個過程無需人工介入和紙張文件。利用EDI技術的進出口企業可將日常往來的訂單、發票、提貨單、海關申報單、進出口許可證等貿易單證,按照協議用國際標準化的文件通過網絡進行傳送,從而可以拋棄人工與紙面的傳遞方式,實現了信息傳遞的電子化、自動化。例如,生產企業憑借EDI系統,可使從收到產品訂單到產品交付整個貿易處理過程的無紙化與自動化,具體為:企業收到標準化的EDI訂單,企業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就會自動處理該訂單,檢查訂單是否符合要求通知企業內部管理系統安排生產向零配件供銷商訂購零配件等向有關部門申請進出口許可證通知銀行并給訂貨方開出EDI發票向保險公司申請保險單等,從而在最短時間內準確地完成整個商貿活動過程。
在國際貿易中的EDI是把訂單、發貨、報關、商檢和銀行結算集合在一起,使整個貿易過程的效率大大提高。據統計,截止到1992年底,全世界EDI用戶大約只有13萬,1995年則達到50萬,而到2000年底全世界EDI用戶已達400多萬,是1995年的8倍?,F在,在北美、歐洲等一些西方國家和亞洲的部分國家都普遍的應用EDI。如:在英國有大部分的海關手續都是使用EDI辦理的。目前,美國和一些西方發達國家都已做出決定,對不采用EDI的,將推遲辦理海關清關手續,或不選擇為貿易伙伴。由此可見,EDI將取代傳統的人工與紙面的貿易工具,成為國際貿易的主要手段是大勢所趨。
(三)對國際貿易市場營銷的影響
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國際貿易營銷是通過電子信息網絡進行市場營銷,與傳統國際貿易營銷方式比較,有著諸多特點。
1、電子商務條件下的國際貿易營銷的產品策略。電子商務環境下強調供應鏈上的核心價值從制造環節前移到消費環節,要求企業內各部門之間、供應商、顧客及產品之間要保持連續的互相溝通和協作,在產品和服務中創造顧客的智能價值,為顧客的經營和發展提供幫助。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可以通過信息網絡所提供的各項便利條件更加迅速快捷的進行產品創新,并可以在互聯網上對新產品進行虛擬推廣、調研及改進,從而使產品設計開發、產品生產、營銷及服務等環節可以實現信息共享、互相交流。在新產品的開發過程中,客戶可以隨時對企業提出意見、反饋,并可以提出各種個性化需求。企業也可以將新產品的結構、性能等相關問題到網上,進而收集客戶對產品的意見。而在整個新產品開發過程中都是通過計算機網絡,將市場的各個環節聯系起來,形成高度互動,自學習創新過程。這種網絡式的產品開發過程與傳統直線形的產品開發過程相比,對于新產品開發本身復雜性、不確定性的特點更能適應,提高了產品開發的速度,提高了新產品的性能與質量,從而使顧客價值最大化。
2、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分銷策略的影響。傳統產銷分離型分銷渠道模式,以生產者為起點、消費者為終點,眾多的批發商、零售商、商而為中介環節,不僅影響產品的實際銷售效果,而且影響價格、促銷等其他營銷組合因素的決策。隨著電子商務的出現,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直接交易成為了可能,大大的縮短了產品在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傳遞距離。另外,網絡虛擬商場能夠把現實的商業購物空間轉化為虛擬的信息購物空間,能夠大網上操作談判、定貨、簽單、支付、運送、服務等環節。顧客可以不用出門就能“游逛”虛擬商場,瀏覽貨架上各種各樣的商品,選中所需的商品后只要敲擊鼠標便可購買。
3、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營銷價格策略的影響。在電子商務條件下,產品價格等各項信息大多都是在互聯網上進行公開傳播的,企業能更好的了解全國甚至全球市場上同類產品的價格水平,從而作出企業產品科學、合理的價格。同時,企業還可以通過網絡時刻關注競爭對手的價格變動信息,從而隨時修正本企業的產品價格,制定更適合的價格策略。通過互聯網企業還可以考慮顧客對價格的可接受性,主動要求客戶參與定價決策,從而制定出消費者更易接受的產品價格。
4、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促銷方式的影響。在電子商務條件下,以前傳統的媒體廣告、人員推銷、公共關系和營業推廣等促銷方式所發揮作用的方式和程度都發生較大改變。企業可以利用互聯網可以向世界的每個角落廣告信息,消費者也可能通過互聯網也可以方便地獲得電子新聞、購物信息、金融信息等各種新的服務和新的消費信息。網絡廣告與傳統大眾傳播媒體相比,具有受眾廣泛、成本低廉、效果顯著等優勢,因而能夠成為非人員推銷策略的主導形式。其次,在電子商務條件下,營銷推廣的促銷方式也發生了新的變化,比如現場示范被電子網頁所取代,電子郵件和各種網上廣告逐漸取代商品實驗,咨詢服務傳統營銷推廣方式成為一種趨勢。
(四)對國際貿易政策與法律的影響
電子商務的發展提出了一系列國際貿易的政策命題:電子商務基本屬性的界定問題、安全性問題、關稅問題、發展中國家問題等等。目前,WTO已經就貨物和服務貿易達成了協議,而電子商務以其自身的多種屬性和一些前所未有的特點,要求人們在未來的貿易政策制訂過程中充分考慮其規則約束的歸屬及其難以界定的電子商務行為處理程序。另外,目前尚不存在統一的國際法來約束網上犯罪,各國國內立法又不完善。而且,電子商務使一個國家的經濟安全也面臨挑戰。當經濟日益電子化后,互聯網的連通使數據很容易被它國掌握。合同形式的變化對國際貿易合同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比如,傳統合同法中所規定的書面的概念、簽名的確定、合同的生效時間地點等概念,在電子商務條件下全都受到了新的挑戰。這些問題不能盡快解決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國際電子商務的發展。
三、結束語
目前,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急速發展,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越來越為重要,及時了解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并將其運用到我國的對外貿易中,將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健康、穩步、持續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及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郝曉雁,張紅衛.發展電子商務,降低企業成本[J].河南商業高等??茖W校學報,2002.
[2]任潤姣,吳潔.互聯網的利用與降低企業成本[J].河南商業高等??茖W校學報,2003.
[3]高厚禮,吳宗杰.扶持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創新發展的對策研究[J].當代財經,2003.
[4]網絡資源EDI的應用[J/OL].青島港,2002.
[5]鄭淑蓉.基于電子商務的營銷觀念創新和營銷策略變革[J].北方經貿.2001.
[6]王莉.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J].山東經濟,2003.
[7]馬章良.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J].商場現代化,2006.
[8]李兵,試論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J].山東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
摘 要 隨著當前電子代工企業的技術越來越成熟,產品的差異化優勢越來越不明顯,從而導致企業間競爭激烈及利潤水平的降低。企業通過實施有效的采購管理策略,則能幫助其降低成本,提高利潤水平,從而最終為企業在競爭中贏得優勢。本文以達富電腦公司為例;首先描述了其之前在采購管理方面存在的三大問題;其次闡述了其根據自身狀況和當前環境,確立自己的采購管理策略,在競爭中贏得優勢,從而使企業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最后論述了采購管理對提升企業競爭力的作用。
關鍵詞 采購管理 競爭力
一、導言
提高競爭力是競爭性市場中企業追求的目標。雖然提高企業競爭力的表現極其豐富,但最基本的方式只有兩種:降低成本和追求差異化。低成本所帶來的競爭優勢較顯而易見,且在價格戰中,比競爭對手更能承受降價所帶來的損失,從而擊潰競爭對手,贏得價格戰的勝利。且在代工企業中差異化優勢表現得微乎其微,所以降低成本成了代工企業提高競爭力最重要的方式。針對這一方式,本文從加強企業采購管理入手,使企業對采購管理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以期對實施采購管理策略的企業有所裨益。
二、行業背景及公司簡介
(一)行業背景概況
臺灣筆記本電腦制造能力全球首屈一指,是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最大的基地,但是,近幾年由于技術的成熟和競爭的激烈,制造商也陷于煩惱:利潤空間不斷縮小。據悉,17寸蘋果PowerBook由仁寶代工,每臺代工價格1500多美元,而當時建議零售價則為3299美元。很顯然,代工廠拿的只是小頭。
(二)達富電腦公司簡介
達富電腦公司是廣達集團在大陸除上海淞江的第二個生產基地。廣達是財富全球五百強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OEM供應廠商,并已建立了強大完整的研發能力及生產制造供應鏈。廣達的筆記本產量占世界產量的三分之一,但盈利率卻只有5%。
三、達富電腦公司之前采購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供應商管理滯后,缺乏完整的供應商考核系統
第一,供應商選擇的非信息對稱博弈過程。
第二,傳統的采購模式下,要有效控制質量和交貨期只能通過事后把關的辦法。
第三,供需關系是臨時或短時期的合作關系,而且競爭多于合作。
(二)缺乏一套科學、全面的采購流程
達富電腦公司傳統采購過程由于分工過細,環節太多,導致采購總成本高居不下,流程信息溝通傳遞困難。其弊端主要表現為:采購審批環節多,從最初的下單到最后的付款,大量的時間多在傳遞文件、審核簽字的等待中消耗。而這些環節事實上并沒有實現增值,但大大降低了采購運行的效率。
(三)生產部門和采購部門之間的不協調
由于生產部門只關注是否有材料生產,不會造成斷線,不會完全考慮材料的交期、質量等,沒有及時提出采購申請或質量反饋,導致采購流程不暢和采購成本增加。
四、達富電腦公司解決采購管理問題的對策
(一)加強對供應商的管理
公司決策層和采購相關人員重新認識企業與供應商的關系,首先意識到要與供應商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以期達到雙贏效應。
1.建立供應商關系定位及科學的供應商考核系統。因為原材料的品種眾多,供應商的數量龐大,達富電腦公司根據自身的特點,結合產品數量和采購金額的20/80原則并綜合多種因素將供應商關系進行詳細分類。并在供應商關系分類的過程中,為供應商關系定位體系建立一系列科學的考核指標。
2.完善供應商管理系統
2005年初,達富電腦成立獨立于采購部的采購開發部,部門的主要職責是開發并引進優秀的供應商;評審和管理現有的供應商;督促現有不良供應商并適時清除差的供應商。為達富電腦公司完善供應商管理系統的變革實施,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平臺。
(二)優化采購流程
達富電腦公司首先加強企業信息化建設,利用共享電子文件夾、email、局域網等方式加快信息流動速度。并引進SAP系統和研發內部電子簽核流程等對企業采購流程進行優化,并剔除一些沒有增值的簽核環節,有效提高效率,減少時間和人力成本,從而提高采購效率和企業競爭力。
(三)加強采購部門與公司其他部門的合作
達富電腦公司要求部門間跨職能合作。采購與生產、質檢部合作,共同對供應商實行質量管理保證公司生產經營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采購加強與財務部的合作,采購為財務部提供資金流動的預測情況、產品市場信息,財務部及時的支付將有利于與供應商良好關系的發展。
五、實施采購管理對提升達富電腦公司競爭力的作用
采購管理是企業降成本、增效益的最佳手段。在企業生產管理的所有環節中,采購管理是控制生產成本最有效的舉措,也是成本節省貢獻率最高的環節。據悉,美國科爾尼公司曾為世界500強中的三分之二的企業進行戰略采購,一般可以把采購成本降低10%-15%①。達富電腦公司通過采購管理,建立了一個低成本生產主要材料和提供優質服務的供應商群,提高了企業的經營效益進而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
注釋:
①馮敬安.中國學術期刊標準化數據庫..2006.10.04.
參考文獻:
[1]任志斌.供應鏈管理模式下的采購管理系統的研究與實現.碩士論文.黑龍江:東北大學.2005:23-28.
[2]孫榮波.BL公司的采購與供應鏈管理.碩士論文.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5:24-27.
[3]張忠.CNGZ公司的供應商績效考核.碩士論文.廣東:華南理工大學.2005:2-8.
[4]劉明,葉懷珍.基于合作的采購策略.鐵道貨運.2005(2):13-14.
[5]陸鐵.采購分析是降低生產成本的重要環節.銅業工程.2006(4):90-92.
[論文摘要]經濟的發展,地球資源的逐漸減少使得人類對環境的保護非常重視,各國及各經濟團體紛紛提出綠色采購要求,綠色設計、環保生產、綠色物流開始涌現;本文對我國制造企業該如何實現綠色采購以應對這股“綠色浪潮”,提高企業綠色競爭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 我國制造企業綠色采購的概念及存在的問題
1.1 綠色采購的概念
企業綠色采購是指企業采購根據生產的需要,以合適的價格、質量、交期購買符合綠色環保要求的產品、設備及服務的過程。即要求供應商在產品開發設計、采購、生產、包裝、運輸及回收再利用方面符合綠色環保要求。1.2 我國企業綠色采購存在的問題
1.2.1 信息問題
信息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綠色產品信息,對于哪些產品是綠色產品,哪些不是綠色產品,企業采購員很難直接判別;二是綠色供應商信息,企業沒有建立綠色供應商清單,企業采購該向哪家廠商購買無法準確確認;三是環保法規信息,國際環保法,國家環保條例,企業環保采購機制,指令眾多而信息不全使企業采購無從應對。
1.2.2成本問題
目前國家及企業對綠色采購重視不夠,企業在編制采購預算、制訂采購計劃時沒有考慮向綠色產品價格傾斜,而綠色產品在初始階段價格相對較高,其要求的環保生產方式并增加制造過程中的其他費用,造成無法與傳統產品在價格上有競爭優勢而被企業采購放棄。
1.2.3技術問題
企業要實現綠色采購,必須要求供應商從產品的開發設計、原材料的購買、生產制造、包裝運輸、綠色產品的回收再利用等都實施環保管理,而環保生產與傳統生產會在技術、設備的兼容性、現有供應商不滿足環保要求需重新尋找新的廠商造成物料供應的不穩定性、質量的不確定性等方面存在問題。
1.2.4管理問題
現代企業實施綠色采購將是大勢所趨,但企業管理者如何建立綠色采購機制,如何選擇和評估環保供應商,如何對綠色采購機制進行績效評估沒有統一的標準。
2 我國制造企業實施綠色采購機制的意義
(1)有效防止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鼓勵綠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促進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構建企業綠色采購,選擇符合國家環境保護、資源循環利用、有益健康的“綠色”標準的產品和服務,由此會對產品、產業結構產生重要影響。既可提高企業的社會知名度,又可提升員工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感。
(3)構建綠色采購機制,有利于規避歐盟、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環保貿易壁壘,提高企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綠色競爭力。
3 我國制造企業構建綠色采購機制的有效途徑
(1)建立企業綠色采購信息中心,提供綠色采購信息
我國企業應當學習各國先進的綠色采購經驗,建立企業綠色采購信息中心,在有新的項目時采購可從企業綠色采購信息中心上獲得相關信息及供應商資料,避免因缺乏相關信息而浪費大量的開發新環保供應商的時間。
(2)考慮綠色產品總的購置成本
企業的采購成本不能只看產品的價格,而應當考慮總的購置成本,綠色產品在節約資源、節約能源、減少污染等方面體現出來的成本節約也應該考慮在購置成本中。
(3)企業應當鼓勵綠色設計、綠色生產、綠色消費的良性循環,營造有利的綠色采購供應環境,從而推動社會綠色供應鏈管理的發展
未來企業的競爭不再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各企業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因此各企業應引導開發設計人員加強內部產品綠色環保設計,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減少或消除有害物質的排放,將綠色采購納入企業的采購戰略決策中,同時從企業綠色設計、原材料的綠色購買、綠色生產、綠色包裝、綠色物流、綠色消費及對廢舊產品進行回收處理,從而實現整個供應鏈綠色采購的目的。
(4)建立綠色采購規范并進行有效的評估
各制造企業應該建立企業環境管理系統,制定企業綠色采購方針和政策,企業采購部或供應鏈管理部門應就企業的綠色采購制定詳細的綠色采購操作手冊,為企業綠色供應商的選擇和評鑒、企業綠色采購的實施及績效評估、綠色采購的發展及提高等提供參考。
4 結 論
我國制造企業的綠色采購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們要清楚地意識到我們還存在不少的問題并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國制造企業應建立完善的綠色采購機制;加強與國內外綠色采購做得較好的企業在經驗、 信息和專業知識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將企業綠色采購和綠色生產轉變成企業的綠色競爭力,為我國的綠色采購的推廣和提高做出貢獻。
參考資料:
[1]劉唯真,孫勇.中國供應商如何應對綠色采購[J].國際市場,2007(2): 19-20.
論文關鍵詞:國際貿易,供應鏈貿易融資,對策措施
一、供應鏈貿易融資產生背景
在整個供應鏈體系中,不同企業所處的地位并不相同,競爭力較強的企業為產業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處在核心企業上下游為其提供配套服務的供應商和分銷商,往往是一些依賴其生存的中小企業。
首先,對于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來講,一方面希望從供應鏈企業中得到更多資源和資金支持,另一方面也希望保持供應鏈企業的穩定性,不希望供應鏈企業因為資金鏈條斷裂而終止合作;其次,在國際貿易領域,隨著市場和技術的發展及買賣雙方合作關系的變化,無紙化交易越來越多,賒銷已經代替信用證成為主流,處于弱勢地位供應商在交易中要承擔更大風險,加劇了對營運資本的需求,也影響了供應鏈的競爭力;再次,次貸危機以及其他業務領域貸款所造成的損失和核銷,使一批國際性銀行大傷元氣;最后對策措施,供應鏈金融作為融資的新渠道及新型融資方式,可以實現彌補被銀行壓縮的傳統流動資金貸款額度,加速資金流動,增加銀行收入,降低了融資風險,而且通過上下游企業引入融資便利,自已的流動資金需求水平持續下降。供應鏈貿易融資促進了企業間戰略協同關系的建立,提升了整個供應鏈競爭能力,實現銀企的戰略雙贏。
二、供應鏈貿易融資與國際貿易融資
(一)傳統的貿易融資
根據《巴塞爾協議》(2004年6月版)第244條,國示貿易融資也可以定義為:在商品交易中銀行運用結構性短期融資工具,基于商品交易(如原油、金屬、谷物等)中的存貨、預付款、應收賬款等資產的融資。貿易融資經歷了由國內國際貿易融資到國際性的國際貿易融資的過程。
國內商業銀行現在開展的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就是以傳統的貿易融資業務為主打產品,即企業通常通過提供抵押品取得銀行的貸款,或者通過取得應收賬款的債權后,通過債權轉移來取得融資。主要業務包括進口開證、進出口信用證押匯、打包貸款、提貨擔保、保函、備用信用證等。近年來,一些在國際市場上比較成熟的產品如福費廷、應收賬款融資、進出口保理等開始出現在國內商業銀行的產品目錄上。相對一般流動資金貸款而言,國際貿易融資在風險區間、還款來源、有效監督和保證方式等方面優于一般流動流動資金貸款,是一種相對安全的貸款方式論文提綱格式。但是,國際貿易融資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業務仍然采用傳統的授信方法,外匯銀行圍繞著國際結算的各個環節為進出口商提供的資金便利,使貿易融資是作為國際結算的附屬性資產產品存在,以國際結算業務帶動貿易融資是主要的運作方式;業務創新速度較慢,未能順應國際結算方式轉變產生的新的融資需求;技術還不能對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發展進行有效的支撐等。
(二)供應鏈貿易融資
隨著產業供應鏈的形成及供應鏈之間競爭的需求,受《巴塞爾協議》中貿易融資的啟發,銀行以供應鏈融資業務找到了進入供應鏈的突破口。供應鏈貿易融資就是指銀行關注整個國際貿易供應鏈的整合和價值鏈的管理,通過管理和控制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在對供應鏈核心企業實力及其對供應鏈管理程度掌握的基礎上,結合貿易結算方式,對處于一個貿易供應鏈的企業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供應鏈融資最大的特點就是在供應鏈中尋找大的核心企業,以核心企業為切入點,以上下游配套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它不再局限于對存貨等實體物質進行融資,而是在分析整個貿易周期中客戶需求的基礎上,實時追蹤供應鏈中貨物及資金的走向,通過靈活的貿易融資解決方案對策措施,為客戶降低交易風險,協助客戶降低整個供應鏈的成本,幫助各成員實現價值最大化。
在國內,深發展銀行于2007年首先提出了“1+N”貿易融資的概念。所謂“1”是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N”則是鏈條上的中小企業。從“N”開始,用“N”來包圍“1”也就是說供應鏈貿易融資的對象從供應鏈中的大企業轉到中小企業。供應鏈貿易融資的有效運轉,一方面將資金有效注入處于相對弱勢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業,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和供應鏈失衡的問題;另一方面,將銀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業的購銷行為,增強其商業信用,促進中小企業與核心企業建立長期戰略協同關系,提升供應鏈的競爭能力。供應鏈融資構筑銀行、企業和商品供應鏈互利共存、持續發展的產業生態。
三、國際貿易項下的供應鏈貿易融資運作方式
為確保供應鏈貿易融資的順利開展,銀行首先應對價值鏈上的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進行識別找出價值鏈上的核心企業,而這個核心企業往往是銀行的重點客戶;其次,運用新的信貸分析及風險控制機制對目標企業進行業務狀況分析并評估;再次,決定是否向供應鏈上的多個或者全部企業提供貿易融資、結算服務等一體化的綜合金融服務;最后,根據進出口供應鏈的不同特點及進出口企業在供應鏈不同環節的需求,在確保對核心企業為企業分別提供進口供應鏈融資服務和出口供應鏈融資服務,具體到解決企業在進口開證、進口付款、出口采購、賬款回收等供應鏈環節的融資問題,使中小企業無需再為進出口融資問題苦惱,也保障了供應鏈的平衡,實現了進一步擴展業務的多贏局面。具體運作如下圖:
假設,W是采用全球戰略的某著名汽車制造商,在供應鏈中屬于核心企業。我國的A企業通過競標,與其簽訂了長期供應高性價比配件的合同,在供應鏈中屬于供應商,為了穩定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同意采用賒銷的結算方式;D是W公司的經銷商,為了獲得銷售權,需要以貨款換取汽車銷售。在實際業務中,面對W公司日益擴大的訂單,A公司因自身信用度低無法取得融資,面臨著資金鏈斷裂的危險。同樣,D公司也面臨資金斷缺的風險。Z是商業銀行,為A核定有較大的授信額度對策措施,而D在銀行沒有授信額度或額度不足。
① A向Z提交融資業務申請;
② Z向A確定授信額度;
③ A向Z開具轉讓債權書;
④ Z向W請求確認債權轉移;
⑤ W向Z確認債權轉移;
⑥ Z向A提供融資;
⑦ A發貨后,W向Z回購債權。
以上的運作流程是基于W對A的信用等級開展的。同樣,貿易鏈中的經銷商D也可將預購的貨物作為抵押向Z銀行申請資金融通。供應鏈貿易融資跳出了“一對一”及單個環節的融資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一對多”及多環節、多層次、多產品混合的融資模式,為提高產業供應鏈的凝聚力和競爭力,為國際貿易的發展均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四、完善國際貿易項下的供應鏈貿易融資業務對策措施
(一)建立國際貿易項下的供應鏈貿易融資管理系統
在國際貿易產業供應鏈上,一個核心企業會擁有眾多的供應商和分銷商,分支復雜,范圍廣范,供應鏈在國際貿易項下的延展性強,供應鏈貿易融資業務也有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供應鏈貿易融資的風險來源具有不確定性,包括由于供應鏈涉及的企業數量多,來源多樣性,除了追求供應鏈平衡的共同目標外,彼此之間還存在著復雜性的競爭論文提綱格式。同樣,供應鏈貿易及融資都面臨著不同的政治、經濟、法律等系列因素的變化,要求銀行必須對供應鏈融資的風險實施科學管理,一是不能片面強調授信主體的財務特征和行業地位,不能簡單依據對授信主體的孤立評價做出信貸決策,而是應當注重以真實貿易背景為依據的流程設計對風險的實際控制效用;二是針對貿易融資業務面臨的各類風險,不能僅僅局限于貸前或貸時審查,而要從多方面、多角度尋求控制風險的途徑。如,為了實現對供應鏈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有效管理和控制,銀行開發或整合升級滿足國際貿易融資條件的個性化、專門化信息平臺與管理理系統。英國的勞合銀行為他們的客戶提供了一個在線交易服務LOTS系統,將信用證服務、進出口單據處理、保函等業務整合在一個平臺上,顧客可以實時跟蹤貿易單據的處理狀態,掌握各項業務進展情況。荷蘭銀行的MaxTrad管理系統,通過提供24小在線服務,為買賣雙方自動處理貿易交易及管理應收、應付帳款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方案。
(二)創新供應鏈國際貿易融資產品
供應鏈融資作為基于貿易供應鏈的全過程融資方式,在我國的供應鏈融資業務又多局限在國內貿易上,很少涉獵到國際貿易領域。伴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國際貿易額連年穩步提高,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我國眾多企業也成為了國際產業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國際貿易供應鏈融資需求來看,傳統“單一環節”的“只管一段”國際貿易融資也同樣不能適應國際貿易供應鏈的穩定和競爭力對策措施,我國銀行可借鑒國外先進經驗與第三方服務提供貿易融資產品創新及創新供應鏈融資模式,不僅要繼續注重傳統的貿易結算和貿易融資產品,更重要的是關注整個國際貿易供應鏈的整合和價值鏈的管理,將供應鏈融資模式與國際貿易融資模式有效結合,推動了供應鏈的(國際)貿易融資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三)完善供應鏈貿易融資信用風險體系
由于供應鏈貿易融資的信用基礎是基于供應鏈整體管理程度和核心企業的管理與信用實力,因此,隨著融資工具向上下游延伸,風險也會相應擴散。如果供應鏈上某一個成員出現了融資方面的問題,就會迅速地蔓延到整個供應鏈,這對于供應鏈自身的資金管理和綜合管理是非常大的考驗,也是對銀行信貸管理的極大挑戰。因此,應盡快建立中介信用機構及供應鏈金融中介信用評級機構,建立基于供應鏈產業的新型的中小企業投資機構和信用擔保服務機構,完善供應鏈產業的社會征信業務體系,加快供應鏈信用管理環節法律規章制度建設,完善供應鏈金融業務中的金融風險預警和防范制度。
(四)加強專業人員的培訓
供應鏈貿易融資業務對銀行業務人員的業務素質提出了較高要求。銀行要采取多種措施,通過培訓學習和人才引進,不斷提高人員的業務素質,改進銀行內部管理方式,為供應鏈貿易融資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