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05:2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醫學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提要] 文章從定義、學科定位、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學科價值等方面對醫學社會史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作者認為:醫學社會史是從社會史的角度,運用多學科的研究方法,通過對歷史上人們醫藥活動的考察來認識社會(文化)的形態及其變遷的歷史學分支學科;其研究對象包括歷史上人們醫藥活動的共時性結構和歷時性變遷;其研究方法要求做到傳統史學方法現代化,西方史學方法本土化以及其他學科方法史學化;從學科價值上看,醫學社會史的研究不僅可以豐富社會史的內涵,而且可以促使史學工作者重新審視歷史學的對象和價值。
A Theoretical Guidance Concerning the 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
Key Words: medicine; social history; 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
Abstract: The article states the author’s opinions on the 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 in the light of its definition, researching targets and approaches, as well as subject values and subject situation. As a result, the author holds the belief that 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 is a branch of history which applies cross-discipline researching methods to the studies of human medical activities ever since, hence, recognizes the social structure and its vicissitudes. From the angle of social history, this subject probes the medical activities from the prehistoric period till the present time. Its researching targets encompass the co-existing structures and changes in medical activities for all different periods of history. As for researching approaches,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means’ modernization and western ways’ civilization are required. Considering its subject values, not only can this research enrich the connotation of social history, but stimulate the historians to reconsider the targets and significance of history.
醫學社會史是20世紀初以來的“新史學”向縱深發展而產生的一門社會史分支學科。在整個社會史大家族中,它可以說是較年輕且影響較小的成員,以至于在一些中國社會史學術回顧中幾乎被忽略。①然而,這并不意味著醫學社會史是一門無足輕重的學科,也并不意味著它的研究沒有取得多大進展。事實上,醫學社會史是最貼近大眾的歷史,它不僅關注大眾的生命健康,而且關注大眾的社會生活,是最能解釋人類本質屬性(生物性與社會性統一)的歷史,因而它理應從社會史的邊緣漸入社會史的中心。正是基于它的重要地位和潛在價值,一些學者早在上個世紀后期就涉足該領域,并取得了一些開創性的成果。②當然,這離醫學社會史學科的成熟還有較大距離。從理論上看,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醫學社會史理論體系,比如什么是醫學社會史,其學科定位在哪,其研究對象是什么,采用什么研究方法,其價值何在等問題,史學界至今仍無定論;從實踐上看,醫學社會史的研究成果也是寥若晨星,且研究取向多陷入偏狹。正如馮爾康所言:“像人群生命史,處于試著做的態度,往哪里做,怎么做,都還在摸索之中。” [1](p93)這里的“人群生命史”可以看作是“醫學社會史”相近的一種表達。這些問題正是制約醫學社會史研究向縱深發展的障礙,也是醫學社會史未能在社會史領域取得應有地位的根源。因此,從學科(歷史)哲學的高度對這些問題進行理論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一、醫學社會史的定義
近年來史學界雖然頻繁使用“醫學社會史”之類的話語,但關于醫學社會史的定義卻沒有明確的定論。究其原因有二:一則因為作為分支學科的醫學社會史在其母學科“社會史”的定義仍有爭議的情況下,③是很難有明確的定義的;二則因為長期以來關于醫學的歷史解釋幾乎被傳統的純技術層面的醫學史所代替,人們很少從社會史的角度來解釋醫學活動或醫學現象,因而沒有明確的醫學社會史的定義也在情理之中。
可喜的是,目前中國社會史研究的繁盛和越來越多的學者從社會史的角度來考察人類的醫學活動或醫學現象,不僅為弄清醫學社會史的基本理論問題提出了迫切要求,而且也為之提供了現實可能性。一些學者已開始用社會史的一般理論和方法來建構醫學社會史的理論框架。例如,余新忠博士就試圖給“疾病醫療社會史”下一明確的定義。他指出“它應是指從社會史的視角探討歷史上疾病、醫療及相關問題的分支學科,是中國社會史的重要組成部分。顯然易見,這一研究關注的不是技術本身,而是將疾病醫療作為一個切入點,藉此來考察社會文化的變遷,因此它應該主要由歷史學者承擔。”[2](p97)這可以說是迄今為止國內學者關于醫學社會史較成熟的理論思考。然而,余文并沒有把醫學活動或醫學現象整體地納入到社會史的視野之中。從研究的切入點看,他選擇的是人類醫學活動或醫學現象中最普遍最直觀的“疾病”及“醫療”;在紛繁的疾病中,他選擇的又是最普遍最有廣泛社會影響的傳染?。骸拔烈摺薄J聦嵣希t學除了疾病及醫療以外還有更重要的內涵,疾病除了瘟疫以外還有更復雜的體現,所以如果把“疾病醫療社會史”等同于“醫學社會史”,就略嫌偏狹。這也正說明了醫學社會史的理論建構任重而道遠。此外,楊念群、張大慶等學者也對醫學社會史進行過理論探討。楊念群通過揭示在西方醫療體系滲透下產生的衛生實驗區對北京社區控制力和人們生死觀念轉變的影響,把一個純粹的醫學史問題轉換成一個醫學社會史問題。作為醫學出身的學者張大慶卻沒有囿于傳統醫學史“由醫生為醫生所寫的關于醫生的事”(By doctors about doctors for doctors)的編撰模式,而是努力從社會因素入手來考察人類過去的醫學活動或醫學現象。他把醫學社會史理解為“研究醫學活動中醫生和病人及其境遇”,研究“生與死、健康與疾病的觀念及演化”,“更多以問題為導向,更多地開展跨學科研究” [3](p37)等。以上學者的努力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醫學社會史的理論建構。
在學科的理論建構中,弄清概念及定義是最基礎的工作。關于醫學社會史的概念,目前史學界也有多種表達,如身體史、疾病史、疾疫社會史、疾病醫療社會史、生命醫療史、人群生命史等。④這些概念所包含的內容無疑都屬于醫學社會史研究的范疇,但是,它們并不一定都能代表醫學社會史的全部,因此需要有一個包含上述諸方面的更全面更抽象的概念作為該學科的名稱。通過比較各相關概念發現,“醫學社會史”是這一學科領域最具概括性的概念,因為“醫學活動”幾乎包括了人們認識和干預人的身體及生命過程的全部活動。
在對醫學社會史的定義進行闡述之前,還必須弄清“醫藥活動”、“社會”、“醫藥社會活動”、“醫學”、“社會學”、“醫學社會學”、“醫學史”、“社會史”、“醫學社會史”這幾個與之相關的概念及其相互關系。這些概念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包括“醫藥活動”、“社會”、“醫藥社會活動”,這是客觀存在社會活動以及在活動中體現的各種關系。關于“社會”,按照的觀點,是指人們相互交往的產物,是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4](p27)也就是說,社會是指在人們生產和生活的交往過程中產生的各種關系?!搬t藥活動”是指保護和加強人類健康、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科學知識體系和實踐活動,[5](p23)是人們生產和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醫藥活動以及在其中產生的各種關系也就構成了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部分可以命名為“醫藥社會活動”及“醫藥社會關系”。第二個層次包括“醫學”、“社會學”、“醫學社會學”,這是根據不同研究對象分類的學科。關于“社會學”,可簡單認為是以社會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即“通過人們的社會關系和社會行為來研究社會的結構、功能、發生、發展規律的一門綜合性的社會科學”[4](p5)。而“醫學”則是以“醫藥活動”(包括主體、客體、工具及手段)為研究對象的科學?!搬t學社會學”是以“醫學中的社會學問題和社會學中的醫學問題”[6](p1)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即研究醫藥活動中的各種社會關系以及醫藥活動與其他社會活動之間的關系的科學。因此,醫學社會學是社會學的重要分支學科。第三個層次包括“醫學史”、“社會史”、“醫學社會史”,這是與上述學科相對應的歷史學科。無論是社會學、醫學,還是醫學社會學,都是以研究共時性的社會活動及社會關系的科學,如果從歷史的角度來研究歷時性的社會活動及社會關系,那就屬于社會史、醫學史及醫學社會史研究的范疇了,它們不僅關注社會活動及社會關系在某一歷史時期的靜態表現而且關注其歷時性的動態變遷。上述概念及相互關系可用下圖表示:
(醫藥)社會活動及社會關系(醫學)社會學(醫學)社會史
在縱觀醫學社會史研究成果以及分析醫學社會史相關概念的基礎上,結合本人自身的理解,對醫學社會史的定義作一個嘗試性的解釋:醫學社會史,是從社會史的角度,運用多學科的研究方法,通過對歷史上人們醫藥活動的考察來認識社會(文化)的形態及其變遷的學科,是歷史學的分支學科。它的研究范圍涉及歷史上人們認識和干預人的身體及生命過程的一切社會活動和社會關系,包括“認識”和“實踐”兩個范疇,包括“技術”、“制度”和“觀念”三個層次。
二、醫學社會史的學科定位
從理論上講,弄清了醫學社會史的定義也就明確了其學科定位。即醫學社會史首先是歷史,其次是社會史,再其次是醫學社會史。然而,要清晰地描繪醫學社會史的準確位置并非如此簡單,因為歷史學科發展至今已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體系,各分支學科相互交錯滲透,很難給某一學科準確的定位并劃清與其他學科的界限。葛劍雄、周筱赟曾試圖從時間系列、空間系列、內容系列、人物系列、另類歷史等幾個方面將當今歷史學科進行分類,[7](p77)基本上囊括了歷史學科的大多數成員,為人們解析歷史學科提供了一種范式。受這一范式的啟示,我們不妨根據歷史的“時間、空間、人物活動”三大要素把各歷史分支學科置于一個簡單的三維笛卡爾坐標之中來分析。以時間為縱軸,以空間為橫軸,以人物活動為立軸。從時間序列考察歷史,可分為通史、斷代(階段)史;從空間分布考察歷史,可分為世界史、國別(地區)史;從人物活動考察歷史,可分為總體史、專門史。在上述三維中,人物活動是核心,時間和空間只是人物活動的特定環境。正如湯因比所言“作為歷史研究對象的可以說明問題的單位,不是民族(國家),也不是時代,而應該是一個社會”[8](p2)??铝治涞乱仓赋觯骸皻v史學要弄明白的是哪一類事物呢?我的答案是res gestae[活動事跡]:即人類在過去的所作所為”[9](p19)。所以,我們可以只依據“人類活動”這一歷史研究的核心內容來更為簡單地把歷史劃分為總體史和專門史兩類,而時間與空間只是作為“歷史”的限制性定語。以“中國通史”、“明清江南經濟史”為例,從時間上看,前者是通史,后者是斷代史;從空間上看,前者是國家史,后者是區域史;從內容上看,前者是總體史,后者是專門史。故任何歷史都不外乎是總體史或者專門史,其區別只是不同時空限定而已。⑤
要為醫學社會史準確定位,還不得不對社會史有較準確的理解。社會史是專門史還是總體史?目前史學界仍存爭議。爭論的焦點在于對“社會”兩字的不同理解?!吧鐣庇袕V義和狹義之分,因此社會史也有廣義社會史和狹義社會史之別。廣義的社會史應該是以人的一切活動為研究對象,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就是如前所述的總體史;狹義的社會史是以除了人的政治活動、經濟活動、文化活動以外的其他社會活動為研究對象,⑥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就是如前所述的專門史。作為醫學社會史的母學科的社會史,應當是專門史范疇的社會史,因為醫學社會史研究的對象只是與“醫”有關的特殊的人類活動。
如果把社會學研究的對象置于歷史視野中就變成了社會史研究的對象。同樣,如果把醫學社會活動及醫學社會關系置于歷史視野中也就變成了醫學社會史研究的對象,它們是社會史研究對象中的特殊部分,故醫學社會史就是社會史的一個分支學科。需要指出的是,雖然社會史存在廣義社會史和狹義社會史之爭,但醫學社會史卻不存在“廣義醫學社會史”與“狹義醫學社會史”之別。歷史上所有與人的“生老病死”有關的社會活動及社會關系都應當屬于醫學社會史研究的范疇。當然,由于“醫學”既不屬于政治范疇,也不屬于經濟范疇,而是屬于狹義的社會或文化范疇,所以醫學社會史應當歸屬于狹義社會史,是狹義社會史的一個分支學科。
至此,通過向上“尋宗問祖”終于找到了醫學社會史在歷史學科體系中的位置。然而,對醫學社會史的學科定位還必須有一個向下的“追波逐流”的過程。醫學社會史由于自身研究對象的復雜性,也可繼續離析為若干子學科。如果考慮時間因素,醫學社會史可分為古代醫學社會史、近代醫學社會史等;如果考慮空間因素,醫學社會史可分為世界醫學社會史、中國醫學社會史等;如果把與人的“生老病死”有關的“人物活動”再進一步分解,醫學社會史又可分為疾病醫療社會史、預防保障社會史、醫學教育科研史、醫藥衛生制度史、健康疾病及生死觀念史等。
參考文獻:
[1]馮爾康.社會史研究的探索精神與開放的研究領域[A].周積明、宋德金.中國社會史論(上卷)[C].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余新忠.關注生命——海峽兩岸興起疾病醫療社會史研究[J].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1,(3).
[3]張大慶.醫學編史學:問題與方法[J].醫學與哲學,1999,(11).
[4]《社會學概論》編寫組.社會學概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5]胡懷明.社會醫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8.
[6][美]H·P·恰范特、蔡勇美、[中]劉宗秀、阮芳賦.醫學社會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7]葛劍雄、周筱赟.歷史學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8][英]阿諾爾德·湯因比.歷史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9][英]柯林武德著.歷史的觀念(節選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①例如趙世瑜、鄧慶平在《二十世紀中國社會史研究的回顧與思考》(《歷史研究》,2001年第6期)中以“問題意識”為出發點,從學術思想史的高度,對20世紀中國社會史研究做了細致的爬梳。該文以時間(代)為經,以重點問題、研究者及其成果為緯,描繪了一幅20世紀中國社會史研究的長卷,然而,通覽長卷卻未發現一點有關醫學社會史的“墨跡”。又如常建華在《20世紀中國社會史研究》(周積明、宋德金主編《中國社會史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中勾勒了20世紀中國社會史研究從模糊、宏觀到清晰、微觀的發展歷程,并檢討了中國社會史“興起、停滯、復興”各個時期的研究概況。該文敘述了復興階段的“新社會史”在外延(深入)式發展中產生的諸多研究領域,提及社會生活“衣食住行”諸領域,但與人的“生老病死”有關的醫學社會史的研究卻只字未提。再如郭松義在《中國社會史研究五十年》(《中國史研究》,1999年第4期)中重點對80年代以來社會史“復興”階段中國社會史研究的特點、復興的動因等問題作了定性、定量分析,但該文也僅在探討社會史研究方法時提及“醫學”及疾病、死亡等有關生命的字眼。上述關于中國社會史的學術回顧,都可謂史學界關于中國20世紀社會研究回顧的權威之作,然而其中卻沒有給“醫學社會史”這一新成員予以適當的位置,這足以說明醫學社會史在史學界還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② 在西方,醫學社會史的研究起步較早且成果較豐。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有了專門的學術機構:醫學社會史學會(The Society for the 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在這個學會的支持下又由Oxford University Press出版了專門的醫學社會史雜志(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并涌現了大批杰出的醫學社會史研究者,如羅伊.波特(Roy Porter)、克里斯托弗.勞倫斯(Cristopher Lawrence)、約翰.皮克斯通(John Pickstone)、威廉.拜納姆(William Bynum)、羅杰.庫特(Roger Cooter)等。國內的醫學社會史研究,雖然在80年代以后才逐步興起,但也取得了許多引人注目的成果。詳細情況可參閱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余新忠的《中國疾病、醫療史探索的過去、現實與可能》(《歷史研究》,2003年第4期)、《關注生命——海峽兩岸興起疾病醫療社會史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1年第3期),其博士論文《清代江南的瘟疫與社會》(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也是這一領域具有開創性的典范之作。當然余新忠關于中國醫學社會史研究的綜述并沒有窮盡國內所有的研究者及其研究成果,其實北京大學醫學史研究中心的張大慶和中國人民大學清史所的楊念群等在我國醫學社會史研究領域所作出的貢獻也是有目共睹的。除上述學術重鎮以外,全國各院校和研究機構也有一大批醫學社會史的學者,他們的工作對中國醫學社會史的興起與發展也產生了或大或小的推動作用。
③ 如張國剛在《試論社會史研究的學科結構》(《天津社會科學》,2001年第1期)中所言:社會史究竟是什么?其研究對象是什么?其學科體系是什么?迄今為止,國內外依然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或認為社會史是與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思想史、藝術史等相對的一門專史,是歷史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或認為社會史是總體史,真正的通史應該是社會史;目前比較時興的一種看法認為,社會史既不是通史,也不是專史,而只是代表了歷史研究中的新視角、新范式、新方法。
④ 余新忠在《關注生命――海峽兩岸興起疾病醫療社會史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1年第3期)中使用了“疾病醫療社會史”的概念,并提到了臺灣學者杜正勝、李貞德等使用的“人群生命史”和“生命醫療史”概念,文中還提到了美國加州大學費俠莉(Charlotte Furth)等學者所關注的“身體史”概念;余新忠還在《20世紀以來明清疾疫史研究述評》(《中國史研究動態》,2002年第10期)中使用了“疾疫社會史”的概念;馮爾康在《社會史研究的探索精神與開放的研究領域》(周積明、宋德金主編《中國社會史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中提到了法國年鑒學派代表萊高夫以及臺灣學者鄭智敏等學者使用的“人群生命史”、“身體史”的概念;張大慶在《醫學編史學:問題與方法》(《醫學與哲學》,1999年第11期)中使用了“醫學社會史”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