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05:0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道路勘察設計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走出去”———1992年,在省交通廳和學院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幫扶下,學院與“貴州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合作成立了以路橋系專業教師為班底的“貴州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第七測設處”。“引進來”———2010年年6月,學院又筑巢引鳳,通過校企合作,整體引進貴州省公路勘察設計院進駐校園,實現了優勢互補,創新了“校企一體,任務驅動”的人才培養模式。設計院的整體進駐,可充分利用企業的生產任務、技術人員、設備,為在校學生提供便捷的工學交替生產性實訓,讓學生能更好地得到企業技術人員及時輔導,真正地走產學結合的辦學道路,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同時企業的進入將提供一定數量的兼職教師,通過在校教師和兼職教師的溝通,使得理論和實踐互補,自2010年以來設計院累計派遣經驗豐富的中級職稱以上專業技術人員16人(每學期達3.2人)參加專業核心課程及實訓教學;為學生生產性實訓提供了200多個工位,充分體現了學校與企業“專業共建、人才共育、資源共享”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
二、運行機制
路橋勘察設計采用系企一體的運行機制,教師雙師雙職。依據企業生產要求,結合教師的專業特長及專業發展愿望,對專業教師進行專業歸口管理。專業系主任兼任實體負責人,專業教師兼任實體員工,體現出“系級負責人有‘老總’,專業帶頭人有‘總工’,骨干教師有‘能工巧匠’”的特色。
三、特色亮點
(一)另類模式,打造實訓基地路橋勘察設計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獨具特色的、移動式的、穩定的實踐教學基地。學生在學習完專業課后,測設處從各班抽取一定比例的同學參與公路勘察的全過程,從測繪儀器的準備、校檢到外業勘察,學生被分成橫斷面組、中線組、水平組、地質組、調查組、內業組等,每組由專業教師帶隊指導,在測設過程中定期輪換,各組的同學都在實戰的環境中進行職業訓練,如中線組進行RTK、全站儀放線;地質組進行小橋涵手搖地質鉆探、繪制地質剖面、采集土樣和一些現場土工測試;內業組進行數據復核、輸入、縱斷面點繪、小橋、涵洞、擋墻設計等。野外勘察大多都是在自然條件十分惡劣、人煙稀少的艱苦環境下進行的,有時還常要借宿老鄉家,在每一次的實踐鍛煉中,學生深入社會,了解社會各階層,無不受到生動的國情、省情教育,感受到社會責任感,經歷一次次精神的洗禮。通過真實的公路勘察設計任務,對學生進行生產性實訓,培養學生的工程測繪和專業識圖能力。多年來結合教學實習,路橋系學生直接參與測設工作達2000多人次,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在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人才雙選會”上,貴州省公路勘察設計院、貴州省公路工程總公司、貴州省橋梁工程總公司等用人單位就點名要參加過勘察設計實踐的同學。
(二)穩定專業教師隊伍、促進師資成長
學院的發展離不開優秀的師資隊伍,但是,在交通大發展,行業優勢和收入差距不斷加大的背景下,優秀的畢業生大都選擇收入高、待遇好的施工企業,而具有實踐經驗的一線工程人員更難引進到學校。不僅如此,相關單位也瞄準了學校的人才,常常在專業師資隊伍中“挖人”,學院派到施工企業實踐的專業老師就曾出現過流失,路橋系專業教師隊伍不穩定,成為一段時間以來一個不爭的事實。如何應對人才饋乏的挑戰?如何提升專業教學質量?結合實際情況,學院進一步明確了背靠行業、瞄準市場、打造路橋特色優勢專業,以積極的姿態參與市場競爭的思路,通過參與公路勘察設計,以優質的測設質量和良好的后期服務獲得路橋系專業實踐的品牌效益,使教師在參與生產的過程中獲得相應的報酬,收入的增加穩定了教師隊伍,更使本專業具有了生命力,測設項目不斷找上門來,優秀的專業人才也隨之而來,形成良性循環。從1992年至今我們教師收入逐年增加,縮小了行業收入差距,教師心態趨于平衡,安心教學,這對吸引人才、穩定教師隊伍起到了較大的作用。在公路勘察設計及施工后期服務的過程中,師資隊伍得到優化,專業教師技術水平和動手能力得到提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及時了解、掌握行業發展的新技術、新設備、新資料,“雙師”素質教師比例漸趨合理,骨干教師得到強有力的實踐鍛煉。路橋系目前“雙師”素質教師比例已占全系專任教師的100%,骨干教師大多數在測設工作中承擔項目負責人或分項負責人工作,50多名學生在校就考取監理員、試驗員等國家執業資格證書;25名教師分別考取注冊監理工程師、注冊造價工程師、注冊巖土工程師、公路(水運)試驗檢測工程師等執業資格證書。
(三)互幫互學,特色助教小組
路橋勘察設計帶出了大批具有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崗位職業能力的學生,他們大多成為了學習骨干,在同學中具有較強的帶頭和示范作用,同時在公路測設中,實習學生還配合老師進行相應的土工實驗、巖石實驗。借此,成立由品學兼優、有較強的動手和組織能力的同學組成的助教小組,由實踐教學口指派教師專門指導,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和管理制度,配合實訓老師負責全系學生的實驗室實驗、實訓項目課外開放的管理和指導工作,路橋系實驗室每周對外開放3天,讓學生有一個提高技能訓練、相互交流和展示自己的舞臺,為“多證書式”教學改革發揮積極的作用,同時助教小組還積極協助老師組織全系學生的實踐技能比賽和各種文體活動,如全省職業技能大賽、全院技能大賽、路橋系技能大賽、迎新晚會、演講比賽、金秋文藝晚會等,他們的身影活躍在課外活動的各個環節,成為我院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助教小組成立以來,每屆同學互幫互傳,一直延續,至今已16個年頭。助教小組同學不僅學習能力強,專業知識過硬,還可深造,讀本、讀研、甚至個別突出的同學讀博,他們的優秀表現,在學生中形成了良好的你爭我趕學習氛圍,激發了學生們“學知識、比技能”的熱情。
(四)系企一體,教學實踐相融
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路橋勘察設計,并未與系部脫離單獨成立勘察設計公司,而是系處一體,專業老師既是勘察設計的的一員,又是系部上課老師,既在施工一線擔任設計代表,又在課堂傳授知識,這樣做十分有利于將勘察設計中的新思想、新規范、新標準、新工藝、新方法等教學資源在第一時間傳授給學生;十分有利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緊密結合。參與勘測設計的專業教師人數從2006年的21人增加到36人,教師專業業務水平不斷提高,技術服務的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促進人才質量的提高,豐富的實踐經驗又大大充實了教學內容,教師上課得心應手,工程實例信手拈來;學生通過這些生動的案例教學,學習興趣大增。
四、實施效果
(一)促進專業可持續發展,專業教學成績斐然
路橋勘察設計這項以路橋系教師為主體的實踐教學改革,為師生提供了優質的實訓平臺,鍛煉了教師隊伍,大大強化了學生技能。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逐漸形成了路橋獨有的“五合一”,即:教師與企業員工身份合一、學院課堂與施工現場合一、教學內容與生產任務合一、職業能力培養與生產活動合一、教學評價與完成生產任務合一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依托路橋勘察設計項目,團隊成員核心期刊發表專業論文13余篇;普通期刊發表專業論文21余篇;完成了9門課程的課程資源建設及教材出版;獲得了兩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建設任務;一門國家級共享資源庫建設任務,2013年道路橋梁工程技術教學團隊獲得“貴州省省級高等職業教育教學團隊”稱號;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畢業生近年來就業率均在96%以上,取得了學生、學校、企業三滿意的好成績。
(二)依托項目,走“產學研”之路
通過外聯內引,路橋勘察設計無論在勘察任務還是在技術上都得到了充分的保證和支持。至今完成公路勘察設計100余條,累計達1500多公里,設計完成通車高速公路里程300多公里。承擔廳級科研項目5個,其中廳級科研《山區高等級公路橫斷面測量新技術研究》獲得2012年貴州省公路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
(三)提高學生質量,讓學生能就業也能創業
關鍵詞:巖土工程;勘察技術;發展趨勢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in China professional after nearly twenty years of efforts, has realized to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rogress in exploration, prospecting means, whether from the exploration equipment, technical investigation of digital or technical staff knowledge of the breadth and depth have made rapid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through analyzes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urvey technology, and discusses the method of technology for investigatio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development trend;
中圖分類號:P25
一、我國巖土工程勘察技術的現狀
1.樁基技術方面
在高層超高層建筑中,樁基技術應用最為廣泛。如混凝土預制方樁和預應力管樁由于具有單位承載力投資省、質量有保證、施工速度快等特點,近幾年得到快速發展;混凝土灌注樁及其后壓漿技術由于樁長和樁徑范圍選擇大,提供的承載力幅度大,地層適用性強等特點,發展也很快。為合理利用樁間土承載力,復合樁基技術的理論研究與應用得到了較大的發展。
2.地基處理技術方面
我國軟土地基處理現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同時在天然地基的合理利用方面,開發了大量的復合地基新技術。強夯法、預壓法、排水固結法、堆載預壓、水泥土樁、碎石樁、以CFG樁和靜壓砼預制小樁為代表的剛性樁復合地基技術,得到廣泛使用和研究。復合樁基和剛性樁復合地基中樁土相互作用的理論和研究成果逐步被采用。
3.深基坑工程及邊坡支護技術
我國深基坑及邊坡支護技術是近20年來隨著高層建筑的大量興建發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是集巖土工程和結構工程為一體,包括支擋、防水、降水、挖運土、監測和信息化施工的系統工程,具有工程地質復雜多變,區域性和個性強的特點,已成為施工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4.環境巖土工程方面
與環境關聯的巖土工程及與巖土有關的環境工程的廣義環境巖土工程的概念逐步為學術和工程界所接受。環境巖土工程的概念和理論逐步深入人心,地基處理與深基坑工程對環境的影響問題的認識與處理,要求將地基處理與深基坑工程作為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整體問題一并考慮成為環境巖土工程的新思想。
5.巖土預測與控制方面
從采用傳統理論力學和計算土力學計算方法發展到采用灰色理論、損傷力學、神經網絡技術等人工智能方法和動態滾動預測方向發展;控制技術從單一手段朝著多樣、復合的方向發展。
二、巖土工程勘察技術的方法
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巖土工程勘察數字化技術得到廣泛應用。下面就與傳統勘察方法進行對比, 加以論述。
1.傳統巖土工程勘察技術方法研究
勘察資料過于地質化。由于部門長期的條塊分割, 勘察、 設計分散作業, 加之巖土工程規范制定和新技術、 新方法應用的滯后, 以及專業設置過細, 巖土工程本身的特殊性等原因, 設計與勘察之間脫鉤多,使得勘察提供的巖土工程信息通常以設計人員難以理解的形式出現,而且勘察也較難參與設計的全過程;設計人員也因知識的局限, 很難深層次理解巖土工程勘察信息, 因而勘察成果在設計中的轉化率較低, 造成許多不應有的浪費和損失數字化地圖與數字化設計系統間不夠貫通。地形圖是設計系統的底圖或稱基礎數據,由于數字化地圖中的某些環節技術條件不成熟,與 CAD 設計軟件的接口不匹配, 很難順利實現對接, 設計系統不得不重新將勘察資料數字化, 影響了設計系統 CAD 的推廣應用??辈煨畔底只潭鹊???辈觳块T提供的勘察信息往往以圖紙、 表格、 文字等形式為主,內容上定性描述較多。這一方面造成設計人員對于勘察信息難于準確理解, 另一方面造成對勘察信息處理、 利用上的困難。
2.數字化勘察技術研究
數字化巖土工程勘察是指應用當代測繪技術、 數據庫技術、 計算機技術、 網絡通信技術和 CAD 技術, 通過計算機及其軟件, 把一個工程項目的所有信息有機地集成起來,建立綜合的計算機輔助信息流程,使勘察設計的技術手段從手工方式向現代化 CAD 技術轉變,作到數據采集信息化、 勘察資料處理數字化、 硬件系統網絡化、 圖文處理自動化, 逐步形成和建立適應多專業、 多工種生產的高效益、 高柔性、 智能化的工程勘察設計體系。該技術體系用系統工程觀點, 把勘察、 設計的圖紙、 圖像、 表格、 文字等以數字化形式存貯。
3.數字化勘察技術關鍵優勢
巖土工程地質建模的方法目前采用的主要有表面模型法,表面
模型法的歷史較早,它的基本內容就是通過精確的表示出工程地質體的外表面來表示均質地質體的建模方法,也是目前廣泛使用的建模方法。表面模型法的數據來源是通過測點獲得的一系列離散的測點資料, 包括測點的幾何特征數據和屬性特征數據, 然后利用數據解釋結果重構地質體界面??梢猿橄鬄榘岩幌盗型瑢傩缘狞c按照一定的規則連接起來,構成網狀曲面片,進而確定整個地質體的空間屬性,有很多方法用來表示表面, 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數學模型法和圖示模型法, 本論文主要討論圖示模型法。 常用的圖示模型法有邊界表示法、 規則格網法、 等值線法、 不規則格網法等, 其中不規則格網法是本系統選用的模型表示法, 將做詳細分析討論。不規則格網法是將區域內有限個點將區域劃分為相連的三角面網絡。 區域中任意點落在三角面的頂點、 邊上或三角形內,如果任意點不在頂點上, 則該點的數字屬性值通常通過線性插值的方法得到,所以 TIN 是一個三維空間的分段線性模型, 在整個區域內連續但不可微。有許多種表達 TIN 拓撲結構的存儲方式,這里采用一個簡單的記錄方式是:對于每一個三角形、 邊和節點都對應一個記錄,三角形的記錄包括三個指向它三個邊的記錄的指針, 邊的記錄有四個指針字段, 包括兩個指向相鄰三角形記錄的指針和它的兩個頂點的記錄的指針;也可以直接對每個三角形記錄其頂點和相鄰三角形。每個節點包括三個坐標值的字段,分別存儲 X,Y,Z 坐標。這種拓撲網絡結構的特點是:對于給定一個三角形,查詢其三個頂點屬性和相鄰三角形所用的時間是定長的。它在沿直線計算地形剖面線時具有較高的效率,當然可以在此結構的基礎上增加其它變化,以提高某些特殊運算的效率。對巖土工程勘察方法實施改進, 逐步過渡到數字化勘察技術, 并推廣其廣泛應用, 這是勘察工程發展的必然趨勢, 但是這其中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不僅僅是因為其中還有一些關鍵技術問題尚未完全攻克,而且我國目前在數字化勘察、勘探方面的專業人才也很匱乏, 因此, 必須加大數字化巖土工程勘察技術人才的培養, 并加快該技術的研究應用,以真正實現巖土工程的數字化勘察的廣泛應用。
4.數字化勘察技術的應用
我們在進行道路、 橋梁、 隧道的測量設計經常遇到地形復雜交通不便的情況。如線路在丘陵山區,經常是各種樹木生長茂盛、 溝壑縱橫,難以通視,傳統的測量手段很難解決,經常令測量工作人員吃盡了苦頭。傳統的測量手段數據處理往往用手工方法記錄儲存,不僅數據顯得零亂,而且在數據后續處理中,往往手工處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錯,測量數據不易校核。 由于處理枯燥,需要耗費的重復勞動也就相當多,內業處理出錯率較高。通過調查研究, 在我國大多數單位在公路設計測量工作中采用的方法傳統,速度慢、 精度差,數據不易保存校核,所以難以適用當前推進公路建設自動化、 信息化建設的要求。采用現在傳統的測量方法存在許多弊端,例如測量數據多,易出錯,測量完畢不易校核和保存,采用數字化地形圖可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采用專業數字化地形圖測繪,經過處理后,可以滿足公路規范的需求,每條公路的地形圖可以形成永久保存的電子檔案,勘測成果在圖上一目了然,可重復利用,并可不斷補充調整。 公路設計引入專業勘測的電子地形圖,勘測效率大大提高,勘測費用降低很多,勘測設計周期會大大縮短,而且數據精確,易于保存,數據直接導入利用,免去人工錄入的繁瑣和失誤,可以重復利用,一舉多的,可以紙上選線、 定線,測量數據可以視實際情況,隨時補充調整。測量成果可以直接與國家控制網轉化,以便與其他測量行業的數據共享。測量完畢或公路施工后能長久保存測量成果,并進行校核,推進公路測量的數字化進程。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巖土工程勘探是工程質量的重點,目前我國的巖土工程勘察技術方法較多,且眾多勘察方法、技術發展的成熟程度不盡相同,所以我們要在實際勘察設計工程中積累經驗、重視有效性的發展、時刻應用新科學新技術來發展我國的工程勘察技術,把我國的勘察技術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參考文獻:
[1]趙成剛,白冰,王運霞. 土力學原理[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4]
關鍵詞:山嶺區高速公路;選線設計;選線的原則與特點
中圖分類號: U412 文獻標識碼: A
一、前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公路建設逐步向山區延伸,而山區地形、地質復雜,公路路線布設的限制條件和影響因素很多,山區公路的設計在技術和經驗方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因此,對山區公路的設計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探討出新的設計理念以指導山區公路的設計十分必要。
二、山嶺區高速公路線形設計標準的掌握
山嶺區高速公路線形設計標準掌握的合理程度直接影響到工程安全、工程造價和環境破壞,也影響了行車安全和實際運營車速。線形設計中,平曲線指標是視距及行車安全的首要影響因素,而縱坡指標是行車速度的主要影響因素。規范規定了各級公路的設計車速和相應線形設計控制指標,同時也規定了各級公路的適應交通量,這就使線形指標的采用有了很大的選擇范圍。
1、平縱指標的選用盡量結合地形,應拋棄原來追求高指標、大填大挖的設計思路,在“六個堅持、六個樹立”指導思想下,堅持“安全、耐久、節約、和諧”的設計理念,靈活選用。
2、如果一條高速公路沿線地形基本相同,為了在安全前提下保證形式速度的一致性,設計時在一定路段內應注意所采用線形指標的均衡性和一致性,避免平面指標的突變。
3、高速公路分段采用不同設計車速時,宜選擇分離式隧道等路基分合流段、互通立交等交通轉換段、視覺上比較明顯的特大橋段等作為不同設計車速標準的分解點,以達到設計標準的自然過渡,并注意避免不同設計車速過渡段前后平面指標的突變。
三、山嶺區公路選線的特點
山嶺區公路選線的特點是山高谷深,高差大,地形、地質復雜,工程艱巨,可比選方案多。在地形方面,路線平、縱、橫3個方面均受到約束;在地質方面,山區土層薄、巖層厚,巖層產狀和地質構造變化復雜,影響線位布設;在氣候方面,山區暴雨多、山洪急,溪流水位變化幅度大,是公路定線中不可忽視的因素。因此,在山區選線必須深入調查,認真勘測,精心研究,綜合考慮,解決好越嶺的埡口、展線的方案等重大問題,總之山嶺區具有地形起伏大、溝壑縱橫、平面展線位置狹窄、平縱配合困難等特點;具體自然特征如下:
1、山高谷深,高差大,地面起伏大(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大于20以上)、地形復雜;
2、石多、土薄、地質復雜,不良地質現象(如巖堆、滑坡、崩塌、泥石流、巖溶等)較多;
3、氣候條件多變。晝夜溫差大,山高霧大,氣壓較低;
4、水文條件復雜。山區河流曲折迂回,河岸坡陡,水流比降大,洪水短暫,水位漲落變化大,流速快,流量集中,沖刷及破壞力較大;
四、山區優化選線的幾點原則
公路線形是構成公路的骨架,它支配著整個公路規劃、設計和施工。線形設計良好與否,對行車安全、舒適、經濟、協調、美觀等都具有決定性影響。路線設計要綜合考慮平、縱、橫3者的關系,恰當地掌握標準,做到平面順適、縱坡均衡、橫面合理。
1、山區公路選線的特點
山區公路選線的特點是山高谷深,高差大,地形、地質復雜,工程艱巨,可比選方案多。在地形方面,路線平、縱、橫3個方面均受到約束;在地質方面,山區土層薄、巖層厚,巖層產狀和地質構造變化復雜,影響線位布設;在氣候方面,山區暴雨多、山洪急,溪流水位變化幅度大,是公路定線中不可忽視的因素。因此,在山區選線必須深入調查,認真勘測,精心研究,綜合考慮,解決好越嶺的埡口、展線的方案等重大問題。
2、山區沿河(溪)線的選擇
沿河(溪)線的選擇,要處理好河岸的選擇、線位高低和跨河換岸地點3者間的關系。利用有利地形,避開工程艱巨和不良地質路段,如泥石流、滑坡、崩塌、巖溶、巖堆、泥沼、凍土等等??绾訐Q岸時,一般情況下以選擇橫坡平緩的河岸為佳。有些河岸橫坡雖然平緩,但地質不良,巖層傾向于路線,開挖后易產生順層滑塌的病害,而對岸雖橫坡稍陡,但巖層背向于路線,開挖后不易產生順層滑坡,路線走向則應選擇后者。深汕高速公路陸豐路段就出現過這種情況。所以跨河換岸時,要特別注意地質情況的好壞,不能單憑橫坡陡緩來決定采用哪一岸的問題。
3、采用新型技術手段改進設計方法
現代道路勘測設計水平飛速發展, GPS、DTM等勘測手段大大提高了基礎資料的利用率, CARD/1、緯地等現代道路設計軟件極大提高了道路線形設計的效率。在定線過程中,如能充分利用這些現代高科技手段快速調整路線,檢驗路線方案的合理性,設計者的意圖就能夠被充分體現,并且在DTM的支持下,動態可視優化線位,使得設計人員擺脫了煩瑣的計算過程,更加專注于優化線位,方案對比更加充分,使得工程更趨合理。
4、越嶺線埡口的選擇問題
越嶺路線選線時,應結合水文地質情況處理好埡口選擇、過嶺標高和埡口2側路線展線方案3者間的關系[3]。埡口是越嶺線方案的重要控制點。埡口最好選擇與路線總走向一致且標高較低和2側利于展線的埡口,可縮短公路里程。不需展線或少量展線而又靠近路線總走向的較低埡口為最理想。但有的埡口雖然在路線總走向的位置上,但從埡口到山腳間的距離較短,高差也較大,需要長距離展線時,反而不如展線條件好,離開路線總走向稍遠的埡口。有的埡口雖然相對高差較大,但如埡口2側有較開闊的山坡或山谷可用來展線,或可采用稍長的隧道以降低越嶺的海拔標高時,可大大縮短公路運輸里程,營運經濟效益顯著,亦應認真考慮,仔細比選。
5、關于坡長限制
我國規范對各級坡度坡長作出了限制,一般在山區高速公路縱面設計時,為了滿足規范對坡長的限制,習慣上將縱坡設置成臺階坡。實際上,臺階坡的設置未必適宜。臺階坡有時很難與地形符合,往往使平縱組合不當,并造成工程量增加;變坡點增多,駕駛者需頻繁換擋。而對于下坡車輛來說,設置過多的變坡使行車舒適性降低;兩端長陡坡間夾短的緩坡,再配上豎曲線以后,變坡點之間的直線坡段實際上很短或幾乎不存在,汽車在頻繁換擋的情況下也未必能真正得到休息。如果對各路段都加以對應坡度的坡長限制,而強行將縱坡設計成臺階坡,縱面線形未必能得到有效改善,可能與地形不符,反而會造成工程量增大。
6、長大縱坡應做好安全評價
隨著公路建設向山區延伸,長大縱坡引發的交通事故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八達嶺、107粵北段等多個國家級交通黑點都是此類設計問題造成的。針對不可避免的長大縱坡應對路段的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進行檢驗,避免由于通行能力不足導致交通事故增加。分析設置爬坡車道、緊急避險車道、緊急停車帶的必要性。
五、結語
山區公路路線設計是公路設計中非常重要的關鍵環節,路線設計的好壞,影響到公路路網結構的合理、汽車運營的安全舒適、線形指標的合理、工程造價的控制、地形景觀的協調等等。設計中應把握好最佳線形選擇的科學指標,合理采用路線標準,較客觀地選擇出綜合考慮各主要影響因素的公路最佳路線線形方案,使用最短的路線長度實現最大的綜合效果。
參考文獻:
[1]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高速公路勘察設計論文集,陜西人民出版社,2006
[2] 梁勇.山區公路平面線形設計方法適宜性探討.路基工程,2005(3)
關鍵詞:地鐵隧道; 防水設施; 暗挖法
Abstract: the subway tunnel waterproof underground metho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success or failure. The leakage of the tunnel is highlighted in tunnel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blems and solve the issues to be further. Type of method with China's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rail traffic, underground mining method tunnel is more and more,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sis in underground mining method in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auxiliary measures, suitable conditions, the use of waterproof facilities.
Keywords: the subway tunnel; Waterproof facilities; Concealed excavation method
中圖分類號:U4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暗挖法定義
暗挖法,是指在軟弱圍巖地層中,以改造地質條件為前提,以控制地表沉降為重點,以格柵和錨噴砼作為初期支護手段,遵循“新奧法”理論,按照“十八字”方針(管超前、嚴注漿、短開挖、強支護、快封閉、勤量測)進行隧道的設計和施工。暗挖的優點:結構形式靈活多變,對地面建筑、道路和地下管線影響不大,拆遷占地少,擾民少,污染城市環境少等。缺點:施工速度慢,噴射混凝土粉塵多,勞動強度大,機械化程度不高,以及高水位地層結構防水比較困難等。
二:地鐵礦山法隧道所處的環境
通過對多個礦山暗挖法隧道的調查研究,對不同文地質條件,周邊環境下的注漿措施進行分析對比研究結論:在城市地鐵中的礦山暗挖法隧道,需根據工程的周邊環境,隧道埋置深度,工程及水文地質條件,隧道斷面尺寸,結合隧道施工的基本工法,選擇合理的注漿參數,對地層及圍巖進行必要的加固和止水,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至關重要。
不少地鐵隧道,由于埋深淺,處于第四系各種土層,砂層或巖石全,強風化的軟弱圍巖中,一般地下水位較高,地下水豐富;因此,在礦山法隧道設計和施工中選擇合理的輔助施工措施,圍巖進行加固和止水,保證隧道的施工安全和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三:在礦山暗挖法中排水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近些年來由于部分建設工作者對地下工程防水存在模糊認識,致使地下工程滲漏水越來越嚴重。為了規范地下隧道工程防水做法,除建議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范外,特提出以下方案。
1、地下防水工程選材條件
1.1地下工程防水的目的
a、防止水對地下維護結構的侵蝕,保證地下建筑物使用年限。
b、防止水對地下建筑空間的侵蝕,保證地下建筑物使用安全。
c、防止滲漏造成地下水土失衡,影響相鄰建筑物使用安全。
1.2關于防水層在地下建筑物構造層次中的地位
“混凝土的裂縫是不可避免的”,是對混凝土特性的科學評價。因此,《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中規定混凝土允許裂縫寬度為0.2mm,這也是合乎情理的。但允許有0.2mm裂縫的混凝土仍稱作“結構自防水”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從物理概念上說,水分子的直徑約0.3×10-6,可以穿過任何肉眼可見的裂縫。肉眼可見的裂縫范圍一般以0.005mm為界。那么0.2mm的裂縫肯定要漏水的,被允許有0.2mm裂縫的混凝土,又如何稱得上“結構自防水”呢?所以,防水層在地下建筑物主體結構以外的構造層次中,其作用之重要是第一位的,而不能被視為“附加防水層”。
1.3須考慮防水材料與地下建筑物使用同步
由于地下工程是埋于地下的建筑物,將來防水層失效需要翻修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因此,地下工程防水層材料選擇盡可能采用能與建筑物設計使用期同步的材料。因為,合成樹脂片材在不受大氣、臭氧、紫外線、侵蝕的情況下老化非常緩慢。日本、美國等工業發達國家常采用諸如:EVA、PE、PVC防水卷材做復合襯砌防水層。目前已經有35年不失效記錄。
一般地下隧道工程設計使用年限為70年,故隧道工程絕大多數采用合成樹脂片材(包括均質或復合片材)做全外包防水層。
2.采用合成樹脂片材的缺陷和改用埋貼式高分子防水卷材的優勢。
2.1采用合成樹脂片材做隧道全外包防水的缺陷
合成樹脂片材(如HDPE、EVA、PVC)具有耐久、(幾十年不降解)防腐,強度高(不易被戳穿),延伸大等優點。但由于采用合成樹脂片材做防水層與二次襯砌間不發生任何形式的粘著,它們之間是松鋪的,因此,很容易因某個局部破損或不密實而造成竄水、漏水,甚至導致整個工程防水失效。
2.2 改用埋貼式高分子防水卷材做隧道防水層的優勢。
埋貼式高分子防水卷材,是在合成樹脂片材上涂蓋不小于0.5mm厚的自粘膠層而制造的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其特點是高分子卷材表面的自粘層與混凝土有很強的粘著力。施工時,先將卷材鋪在隧道支護層上,采用捆綁固定法將卷材固定,卷材搭接部位的高分子片材間熱焊,使高分子片材形成一個整體。二次襯砌施工前,將卷材表面隔離層揭除,在自粘膠粘結面表面涂敷一層水溶膠,當二次襯砌模注完成,達到設計強度并干燥后,便可達到標準要求(卷材與混凝土粘結強度)的粘結強度。
四:高分子防水卷材施工
常用的埋貼式高分子防水卷材為高分子復合片材兩面覆有自粘膠層(即雙面卷材)。在應用時,一面與基面粘結,另一面與結構粘結。埋貼式高分子防水卷材應用于明挖法地下室工程,底板墊層和側墻保護墻是比較平整的,采用外防內貼法;如需采用外防外貼時,可選用單面粘埋貼式高分子防水卷材。
埋貼式高分子防水卷材應用于暗挖法(或礦山法)工程,防水基面是凹凸不平的,施工時是在基面固定自粘片(每塊為150㎜×150㎜,每平方米不少于3塊均布),然后將卷材整體托起,就位,在一邊用25寬鍍鋅壓條固定,再將粘結塊壓緊壓實。卷材主體搭接時可采用墊焊法(卷材可留有搭接邊);也可以采用全粘法(卷材不留墊焊搭接邊)。
五:埋貼式高分子防水卷材暗挖法工程施工
在暗挖法工程防水施工中,埋貼式高分子防水卷材為雙面粘,當施工車托盤將卷材展開托起后,對準基準線就位,然后固定。卷材表面隔離膜(紙)在主體結構澆筑前揭除。底板墊層部位的卷材自粘層表面噴有水溶膠粉,以防粘結。埋貼式高分子防水卷材明挖法工程施工在明挖法工程防水施工中,埋貼式高分子防水卷材可以是雙面自粘,也可是單面自粘?;婊靖稍锏拿魍诜üこ炭刹捎秒p面自粘埋貼式高分子防水卷材;基面潮濕(無明水)的明挖法工程可采用單面埋貼式高分子防水卷材。
六:結語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路、鐵路隧道工程也越來越多。隧道工程不可避免地要經過含水量較高的地層,以必將受到地下水的有害作用。果沒有可靠的防水、堵漏措施,水就會侵人隧道,響其內部結構與附屬管線,至危害到隧道的運營和降低隧道使用壽命。所以隧道工程的防排水已經成了隧道施工的關鍵工序。對長大隧道和穿過富水地層的隧道,防排水顯得尤為重要。
[1] 鐵道第二勘察設計院.鐵路工程設計技術手冊#隧道。訂版.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1999.
[2] 何川.土木工程學會地下鐵道專業委員會第十五次學術交流會論文集。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3.
【關鍵詞】燃氣項目;建設組織;程序管理;項目實施
【中圖分類號】TU99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071(2012)06-0018-01
近年來隨著城市天然氣項目越來越多,如何讓這些項目在資金、進度、工程質量等各方面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保證在政府的要求下,在預期內完成工程投資建設,同時發揮投資效益,項目的組織工作顯得極其重要。
城市燃氣項目在工程建設中要科學組織、合理部署,根據工程建設項目自身規模、特點,嚴格按照施工流程、施工工藝進行組織建設,使各項省時間又可順利地完成較大的工程量。
城市燃氣項目的建設過程可劃分為:(1)項目決策階段:包括項目建議書的審批,可研報告的評審,立項等;(2)工程項目設計階段:包括項目初步勘察、設計及施工圖設計;(3)項目相關手續辦理:包括規劃審批、施工許可證、房屋拆遷、征地手續、土地使用證的辦理工作;(4)對設備的采購實施;(5)工程實施階段:包括對主要設備、管材、管件等的招投標,對施工、監理單位的招投標及資質審查。
1 項目決策工作
在市場調研報告和項目建議書評審通過后,由項目建設單位自己或聘請專業設計單位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評審,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可研報告的可行性要通過項目實施地的地方政府和項目實施單位的論證,在通過論證后方可報地方政府和項目實施單位進行立項,在項目通過立項后,要進行相應的安全、環境評審。項目的可研工作除按規定要求外,一般應包括:對實施項目的城市進行評價,分析市場需求,資源供應渠道,主要客戶分布情況,消費要求,財務可行性分析,風險提示及對策。
2 項目實施準備工作
工程的初步設計是項目準備實施的第一步工作,在初步設計初期要由專業的管線設計人員對項目實地進行勘察,主要勘踏管線的走向及地質情況。在項目實施地范圍內要優選路徑,在規劃允許的范圍內以節約資金,優先建設有用氣意向的企業單位的供氣管道為目標,然后進行整體管網建設規劃,在得到地方規劃部門的同意后,完成初步設計,進入施工圖設計階段。
3 工程實施前期階段
在施工圖設計完成后,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及時組織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原材料采購的招投標工作,招投標工作可采取公開或邀請投標方式;
其中施工隊伍招標工作,要依據國家有關規定的情況進行資質審查,盡量選擇乙級以上資質較高、信譽好的隊伍施工;監理公司的選擇要根據工程量的大小和各工種進行確定監理人員的專業種類和人員數量,靈活配置使用監理人員;原材料采購要根據施工圖紙的要求對工程安裝設備、管材、管件和附屬材料進行招投標工作,根據工程進度計劃合理制度原材料采購計劃,中標單位對原材料采購要及時,保證工程項目實施進度。
4 施工階段
施工工作由工程部門負責實施,由工程部項目經理領導、組織實施,主要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1)地方政府部門的協調工作,由于管道建設和站場的建設需占用土地,并經過不同的區域、路段、河道、公路等,因此,必須與上述管道經過的地方管理部門辦理審批、賠償手續,由于工作量大、故而要由專人負責統一協調、協商辦理,直到項目完工為止。
(2)施工部署及進度、質量控制。要確保工程施工的順利實施,必須進行科學、合理的部署,編制詳細施工進度計劃;另外,管道路由的規劃、公路、市政、河道等有關設施主管部門的報批以及拆遷、賠償工作等都必須按要求提前進行完成。
項目的進度應按工程項目規模、特點,合理劃分施工作業段,并按單項工程、單位工程、分部、分項工程編制工作進度計劃,,并且可按周、月、季合理確定進度目標。在工程建設中要建立完善的例會制度,可分為周例會,月例會,工程進度會,協調會等。對出現工程進度偏差時,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調整,同時要對未來進度進行預測,并對可能影響進度的因素進行預先調控。
質量控制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材料質量控制,主要為撬裝設備的閥門和計量設備,管材的材質等主要部件,對主要生產環節要安排進行監造。進場材料合格證、出場檢驗報告要求齊全,做好進場材料二次復試,對合格證件不齊、二次復試不合格產品不予安裝使用。(2)工程質量控制,在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技術方案指導下,做好管道建設質量管理工作,要重點控制對口和焊接質量,鋼管焊接要嚴格執行《管道施工驗收規范》及設計技術規范,并進行無損探傷檢測。PE管焊接必須確保電容、熱熔焊機的電壓、電流及焊接溫度的正確設定。加強過得控制、程序監管,對未經監理檢驗同意不得進行下步工序的施工。
關鍵詞:PDCA循環;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規劃
作者簡介:鮑學英(1974-),女,寧夏中衛人,蘭州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工程管理系主任,教授,蘭州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王恩茂(1968-),男,甘肅慶陽人,蘭州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甘肅 蘭州 730070)
基金項目:本文系高??蒲谢緲I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編號:212097)、蘭州交通大學校教改項目、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項目(項目編號:[2012]GSGXG110)的階段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26-0025-03
一、蘭州交通大學工程管理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開展特色專業點建設是教育部實施高等學校質量工程的一項重要內容[1],其主旨在于適應國家經濟、科技、社會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引導高校根據自己的辦學定位,支持已有的專業優勢,辦出專業特色,推進高校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緊密結合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同類型高校相關專業建設起到示范和帶動作用。[2]蘭州交通大學(以下簡稱“我?!保┑墓こ坦芾韺I經過20多年的發展,于2010年通過住建部本科專業教育評估,2011年被評為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作為西北地區唯一的鐵路高校和較早設置的工科大學,我校從建校之初就肩負著西部鐵路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培養的重任;著眼于鐵路大發展的人才和科技需求,實施鐵路特色專業行動計劃。
2001年6月,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開工建設。2004年國務院審議通過《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以來,西部特別是西北路網規模加快擴充,敦煌、嘉蒙、西延、神延、太中銀、哈木、精伊霍、蘭渝、蘭新鐵路第二雙線、青藏鐵路延伸線等相繼建成或在建,交通基礎設施的日臻完善成為西部大開發的有力支撐條件。在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和西部“筑路期”的背景下,為了發揮區域行業高校特色專業的比較優勢,面向西部艱苦地區鐵路建設的人才需求,確定蘭州交通大學工程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能在國內外工程建設尤其是西部鐵路建設中從事項目決策和全過程項目管理的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3]
二、規劃及實施
1.總體思路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基于PDCA循環的質量管理方法構建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其最具魅力的地方在于,能建立起自我發現、自我改進、自我完善的管理機制,從計劃的制定、實施、檢查到反饋、改進,形成自成一體的管理體系[4],這對工程管理人才培養的建設與管理來說,是科學合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運用“PDCA”循環進行人才培養的總體思路如下:
(1)計劃(P)——調查社會行業需求,分析學生基本情況,制定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及詳細的教學計劃。
(2)實施(D)——按照人才培養方案,構建課程體系,制定課程標準,并付諸實施。
(3)檢查(C)——評價實施的結果,可通過社會反饋、企業調查、學生考核等手段,明確效果,找出問題。
(4)處理改善(A)——對總結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對于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納入人才培養標準;對于失敗的教訓也要總結,以免重現。
2.實施措施
(1)教學計劃。在深入中國中鐵集團有限公司、甘肅省勘察院、鐵道部第一設計院、中鐵七局等企業單位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符合行業發展趨勢和社會對人才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不斷修訂完善教學計劃。人才培養方案力爭反映特色,努力汲取學科建設和教育教學改革中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將其體現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在課程安排上既要體現大土木工程技術背景,又要體現西部地區和鐵路建設的特色,科學地處理好各教學環節之間、各類課程之間的關系,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作為甘肅省特色專業,教學計劃在特色人才培養上的一個突出特點是:著眼于鐵路大發展的人才和科技需求,實施鐵路特色專業行動計劃,設置了“鐵道概論”、“交通土建工程結構”、“交通工程概預算”、“交通工程施工與組織”等特色課程,體現了鐵路特色和優勢。同時,著眼于向公路、建筑工程、房地產等領域的投資與項目管理方向拓展,保障學生在較寬的領域中領悟到大工程項目管理的本質,向社會輸送能在國內外工程建設領域從事項目決策和全過程項目管理的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
(2)師資隊伍。目前校內在冊的專業教師人數共2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講師 9人,助教1人。工程管理專業教師有35人次取得了國家注冊咨詢工程師、造價工程師、建造師、監理工程師、房地產估價師、律師等執業資格,對土木工程結構設計、施工、概預算、可行性研究等方面教學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近年來,結合青藏鐵路、鐵路客運專線及高速公路的建設,有80%以上教師參加了相關科研項目,工程實踐與科研能力有了極大提高,更好地適應了高等工程教育對師資培養的要求。還有教師走出國門承擔了剛果(金)國家一號公路的改建設計、中石油土庫曼斯坦專用鐵路設計工作。專任教師大都擁有豐富的工程實踐經歷,善于按工程問題、工程案例和工程項目組織教學,用工程質量事關重大的切身體會教育學生樹立一絲不茍、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同時,聘請20余名企業工程技術人員為兼職教師,建立起一支扎根西部、勝任工程教育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3)課程建設。課程安排側重于“鐵路技術型工程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注重學生對鐵路技術類專業基礎知識的掌握,強調學生對所學工程技術類專業理論基礎知識與管理、經濟、法律類專業理論基礎知識的有效融合。按照“精簡必修、增加選修、壓縮理論課時、加強實踐環節”的原則重構課程體系,單門課程建設轉向重點課程群建設,“工程經濟學”、“工程力學”、“工程測量”、“土木工程材料”等課程被列為校級重點課程群,由課程負責人牽頭組織對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以立項方式開展系統改革與研究。注重培養學生運用所學專業基礎知識從事國內外工程項目綜合管理的基本能力和解決工程管理實際問題的專業實踐能力,著重將學生綜合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落在實處。
教學內容注重刪繁減舊,充實新理論、新技術,反映學科最新發展動態。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普遍采用基于工程案例的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學習性教學方法?!肮こ探洕鷮W”、“工程測量”、“交通土建工程結構”、“土木工程材料”4門課程成為甘肅省精品課程。
教師在教材編寫、專著出版、畢業設計、教案講稿、學生實驗等方面注重鐵路特色。王恩茂、鮑學英、顧偉紅、祝連波等教師編寫出版了《工程經濟學》、《工程造價管理》、《安裝工程概預算》、《鐵路工程計價》等30余部特色教材,其中《鐵道線路工程施工》、《橋梁施工》、《交通土建工程概論》入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4)創新實踐教學。創新實踐教學體系由課內實踐教學、實習與實訓、畢業設計、第二課堂等模塊構成。
1)設立“創新教育”必修環節。學生需在四年大學期間完成32個標準學時的相關學習內容,通過相關考核且成績合格后,獲得“創新教育”兩個學分。創新教育課由多個獨立板塊組成,借助開放式教學管理平臺,學生通過獨立設計、實驗、分析、制作、操作、發明等方式,完成創新教育課程的學習。學院制定了創新教育實施辦法,從管理機構、競賽組織、創新實驗、論文撰寫、學分認定等方面設有實施細則,從制度上保障了創新實踐的全過程實施。
2)開展創新性實驗,建有甘肅省“道路橋梁與地下工程重點實驗室”和鐵道部“結構試驗中心”等兩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另建有甘肅省“土木工程教學實驗示范中心”以及工程管理實驗室,實驗室面積10000多平方米,各類實驗設備1500多臺(套),總價值3000余萬元,必修實驗課程開出率達到100%。以教師教改基金和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為保障,以全國、省、校三級科技創新競賽活動為平臺,組織學生申請創新實驗項目。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選題、自主擬定實驗方案、撰寫科學總結報告,由教師根據實驗及報告情況給出評分并推薦優秀報告發表到相應科技期刊上。其中,2011年王恩茂老師指導的“秸稈復合式保溫墻體材料在農村地區的推廣”項目獲得甘肅省第二屆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三等獎。2011年鮑學英老師指導的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項目管理沙盤模擬實驗”順利通過驗收,和課題組學生李信一起撰寫的論文《論項目管理沙盤實驗在教學中的推廣》發表在《高等建筑教育》2012年第2期上。2011年靳春玲、鮑學英老師指導的“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分別獲得甘肅省二、三等獎。
3)校企共建教學實習基地。先后與中國中鐵、中鐵二十一局、中鐵西北鐵道科學研究院、中鐵一局、鐵道第一勘察設計院、68011部隊等單位簽訂共建實習基地協議,已建成14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和4個校內實習基地,基本能夠滿足學生實習實訓的需要。校內外實習基地為學生的課程實踐、實習、課程設計、技術實習、畢業設計、學科競賽、科研實踐等創造良好的工程實踐環境。
4)組織開展專業交流及各類競賽活動。2012年組織舉辦了首屆甘肅高校工程管理專業交流會,有來自8所院校的教師和學生參加了交流。連續多年舉辦算量大賽,組織學生參加挑戰杯課外科技活動作品競賽并取得包括國家銅獎在內的多項獎項。
(5)教學管理。以質量管理為核心,重視教學管理的科學化和規范化,重視教學工作的全過程管理,進一步完善了教學質量監控體系。通過土木工程本科教學水平評估、院級本科教學工作評估、課堂教學質量評估、實踐教學評估、新辦專業評估、重點課程群達標評估和教學督導等一系列舉措,保證了教學質量監控的力度與效果。
進一步健全與完善教學督導體系,保障本科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教學督導委員會在教學改革研究及校內各項評估、課堂教學調研、實踐教學環節的監控、教學文檔的規范管理等教學活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學院對實習、畢業設計、創新教育等實踐環節的管理制定有詳細的管理辦法。以制度的形式確保教授和副教授登講臺為本科生上課;嚴格執行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制度;定期召開教學研究會議,開展教學經驗交流;長期堅持學生評教與領導及同行專家評教相結合的評教辦法。建立院、系領導聽課制度。院、系領導每學期聽課不少于三次,對每位教師課堂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予以分析和指導。完善考試制度和考試管理??荚囐|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風,為此學校制定了一套完備的考試制度,制度覆蓋試題(必修課建立試題庫)、考場布置、監考、閱卷、存檔的各個環節。
(6)社會服務。我校工程管理專業從設立之初,就積極地服務于地方經濟建設主戰場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從1995年開始,工程管理系承擔了“甘肅省建筑業企業項目經理培訓”、“全國注冊造價工程師培訓”、“注冊建造師培訓”、“甘肅省建筑與房地產企業領導干部培訓”等培訓任務,為提高甘肅省建筑業從業人員素質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同時還對鐵道部第一勘察設計院、甘肅水利水電設計院、蘭州石化有限責任公司、蘭州鐵路局、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等單位的領導及技術干部進行了工程管理知識輪訓,得到了業內人士的充分肯定。同時,專業課教師積極參與地方重大重點項目的前期決策論證、招投標評標、技術咨詢等工作,對甘肅省的經濟建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7)思想及身體素質培養。開展愛國愛路主題教育,激勵學生投身到祖國的鐵路建設尤其是西部鐵路建設中。校園建成置有詹天佑塑像、青龍橋車站的“天佑園”主題教育公園?!八枷氲赖滦摒B和法律基礎”課程中的“肩負歷史新使命”被評為省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精彩一課”。在每年的職業生涯規劃師生懇談會上,老教授幾十年如一日在黃土高原安身立命無悔追求的動情講述,新一代青年校友扎根西部鐵路建設的突出成就,中青年教授、博士科研足跡遍布黃土溝壑、高原凍土、西部荒漠乃至無人區域的現身說法,感人至深,教育和激勵著一屆屆畢業生,循著中國鐵路建設先驅者的足跡,并以學校教師和優秀校友為榜樣,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就業創業。
開展籃球、足球、排球、拔河、越野跑等各類體育比賽,開展以“了解西部、關愛西部、建設西部”為目的的蘭州徒步行,開展“增強體質、鍛煉意志”的野營遠足活動。公共體育教學專門設立了“野外生存訓練課”,教學內容包括山地定向越野、遠足、沙漠旅行、高原野營等內容,每年至少舉行兩次穿越山地和荒原的長距離定向比賽,學生學會了野外生存的基本技能,提高了身心素質、合作能力和環保意識。學生畢業時體育達標率為100%。這一專項選修課目為學生未來崗位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三、實施效果
1.專業辦學水平得到廣泛認可
2010年,工程管理專業順利通過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組織的專業教育水平評估,是全國第27個、甘肅省第1個通過工程管理專業評估的專業。2011年6月被評為甘肅省特色專業建設點,我校是省內首家開設工程管理專業的學校,工程管理專業在甘肅省按照一本進行招生。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得到許多“985”、“211”高校的認可,同濟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中南大學、北京交通大學、深圳大學等高校均接收我校推免的碩士研究生。學科水平和專業排名處于全省先進行列。
2.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一致好評
工程管理專業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不斷提高,使工程管理專業大學生不僅具備了扎實的基礎知識,還具備了應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綜合素質和創新意識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各類競賽和各種考評中都獲得了良好的成績。
近年來,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勢喜人,歷年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率均在96%以上。根據對畢業生質量的跟蹤調查,用人單位對該專業畢業生的普遍評價是“用得上,靠得住,留得下”,很多單位都愿意吸納我校畢業生,并采取“3+1”資助培養模式,使雙方受益。許多畢業生已成為各鐵路局、鐵路勘察設計院、中國中鐵公司、中國鐵建公司、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部門以及其他部門的管理者、業務骨干和技術負責人,專業畢業生在全國行業高校中自愿服務西部的比例最高。廣大畢業生以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勤樸篤行,艱苦創業,在青藏鐵路、蘭新鐵路第二雙線、太中銀、精伊霍、蘭渝鐵路、玉樹抗震救災道路建設等國家重點工程建設中勇挑重擔,建功立業,為我國鐵路特別是西北鐵路的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3.師資隊伍水平得到顯著提高
土木工程專業專任教師中具有教授及副教授等高級職稱者達到60%以上,全國工程管理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1人入選“甘肅省科技領軍人才”。1 人獲“優秀教師”稱號,1人獲得“我最喜愛的教師”榮譽稱號,3人獲得教學優秀獎,4人獲得青年教師教學獎。
4.學科學位建設邁上新臺階
1997年,在“道路與鐵道工程”碩士點下設置了“建設項目管理”方向并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02年在“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點下設置“工程與項目管理”方向并招生,2008年在“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下自主設置了“土木工程建造與管理”二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并開始單獨招收碩士研究生,2010年取得“工程管理”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項目管理”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領域并于2011年開始單獨招生。經過20余年的發展,目前工程管理專業已形成了本科、碩士、博士等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意見[EB/OL].http://,2007:1-26.
[2]劉長久.特色專業建設與高水平教學團隊培育的思考與實踐[J].高教論壇,2011,(1):25-28.
關鍵詞:居住小區;植物;選擇與配置
中圖分類號:S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02-01-01
隨著人們對生活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居住小區的景觀環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植物作為景觀設計中一項必不可少的要素,它在改善居住區小氣候、美化居住區環境和為居民營造良好的活動場所等方面都發揮著顯著作用。在現代居住區設計中,一般要求綠化率達到30%以上,因此合理的綠化樹種選擇與配置就顯得尤為重要。
1 樹種的選擇
黑龍江省由于受到地域、氣候、植物種群結構分布以及經濟等因素的制約,居住小區樹種的選擇也受到一定的影響。同時,居住區綠化應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為居民創造舒適、安靜、和諧的生活環境。因此,在植物選擇上應注意以下幾點:
1.1 以鄉土樹種為主
因鄉土樹種經過了成百上千年的自然淘汰和人為篩選,一般都已適應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在黑龍江省,常用的喬木類樹種有京桃、東北杏、山荊子、梓樹、垂枝榆、樟子松、柳樹類、楊樹類等;常用的灌木類樹種有丁香、連翹、榆葉梅、錦帶花、樹錦雞兒等。
1.2 做到適地適樹
所謂的適地適樹就是把樹木栽植到最適宜生長的地方。適地就是要正確認識種植地的氣候、土壤、地形、植被等立地條件;適樹就是要正確認識樹種的生物學特性和生態學特性。一些居住區內出現生長停滯樹木、成活不成材樹木等就是沒有貫徹好適地適樹的原則,或者是對適地適樹原則理解片面而導致的。
1.3 無污染,無傷害性樹種
居住區內所選用的樹種本身不能產生污染,并且忌用一些有毒、有刺、易引起過敏的樹種。如:黑龍江省曾經栽植的楊柳樹,夏季會產生楊柳絮漫天飛舞的景象,不僅污染小區環境,而且楊柳絮本身會引發人們呼吸道疾病。居住區內也盡量忌用黃刺玫,因黃刺玫枝條上生長著皮刺,容易刺傷小區內玩耍的孩子。
1.4 少常綠,多落葉
一般居住小區樓房與樓房之間相互遮擋,采光往往不充足,尤其是在冬季,光強度減弱,光照射時間縮短,采光問題更加突出,因此,要多選擇一些落葉樹種,少選擇常綠樹種。
1.5 以闊葉樹木為主
居住小區是人們生活、休息和進行娛樂活動的場所,應該給居民一種舒適、愉快的感覺。在中國傳統美學中,針葉植物(如松類、柏類)往往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心理感受。因此,居住小區內應該以種植闊葉樹木為主,在道路和宅旁更為重要。
2 植物的配置
2.1 考慮景觀的變化
居住區植物景觀的四季變化是人們感受自然最直接的參照物,也是居民一年四季生活、憩息的環境,因此在植物配置上應考慮景觀的季相變化。居住區內一般應營造春則繁花葉艷、夏則綠蔭清香、秋則霜葉似火、冬則翠綠常延的景觀,以達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觀賞效果。建議使用一些具有強烈季相變化的樹種,如槭樹類、楓樹類等。同時,應注意速生樹種的選擇,以達到迅速綠化和長遠穩定的結合。
2.2 提倡垂直綠化
垂直綠化是指充分利用立地條件,選擇攀緣植物依附或者鋪貼于各種構筑物上的綠化方式,如居住小區綠化中的建筑墻面的綠化、花架等。面對城市飛速發展帶來的寸土寸金的局面,垂直綠化在減少占地面積的同時提高了綠化率。除此之外,植物垂直綠化也要注重喬木、灌木、草花(簡稱喬―灌―草)的結合,這種配置方式也是垂直綠化的一種。黑龍江省常用于垂直綠化的植物有葡萄、爬山虎等,它們既能夠遮擋不雅物件,又能夠巧妙的形成遮蔭棚,為居民提供休息、乘涼的地方。
2.3 考慮居住區的采光
住宅樓朝南一側往往能夠形成良好的小氣候環境,光照充足,有利于植物生長,因此可以選擇一些喜陽類植物,但種植時應注意不要影響室內的通風和采光。種植喬木時,不要與建筑距離太近;在窗戶的下邊也盡量不要種植高大的灌木,以防止遮擋室內光線。住宅樓的北側光照不充足,不利于植物生長,在進行植物配置時,應盡量采用耐陰的樹種。此外,在東西兩側可以種植高大的喬木類樹種來防風固沙、降低噪音。植物有改善局部空間小氣候的作用,研究表明喬木周圍溫度冬季高夏季低,比較穩定,因此居住小區綠化不管采用哪種方式,都應該以喬木為主。
對于那些有電話線、網線、煤氣管道等通過的不適宜種植喬木的地方,應設計種植草坪,這樣可以減少灰塵、調節小氣候、凈化空氣。如果遇到經濟條件不具備的情況,應考慮如何利用自然生長的野草來營造景觀。中國景觀大師俞孔堅先生在設計建造岐江公園時強調,野草不自美,因人、因設計而美,用那些被人們鄙視和踐踏的野草來傳達新時代的價值觀和審美觀。
2.4 注意突出主景
每一個景觀都有一個主景,所謂的主景就是該景觀的重點、核心。對于居住小區的景觀設計來說也有其主要景觀,它可以是水體、山石,也可以是植物造景。植物造景中的主景樹要選擇能體現個體美的樹種,樹木都有自己獨特的形態、色彩、風韻、芳香等個性,這些個性又可以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豐富和發展。如:主景樹可以選擇觀干、觀姿、觀葉、觀果、觀花的樹種,這樣才能更好的體現主景樹的個性美。同時,居住區內栽植有芳香味道的植物,使小區內花團錦簇、芳香宜人,如灌木丁香等。栽植觀果類植物,如櫻桃、杏樹等,在深受居民歡迎的同時,又可以兼顧招引益蟲益鳥,起到生物防治害蟲的作用。
3 總結
居住小區作為人們居住環境最直接的空間,其環境建設以改善和維護小區生態平衡為宗旨,以人與自然共存為目標,共同營造適宜的植物造景空間,以滿足居民的需要。但是目前我省大多數城市居住小區綠化存在以下情況:樹種類比較單調,景觀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結合不夠;在小區景觀綠化中,公共綠地樹種比較豐富,而其他綠地、宅旁樹種種類相對有些單調;有些樹種已經進入了衰老期,觀賞效果不佳;楊柳絮所造成的污染;喬木比例過小,減弱了綠地的生態效益;冬季缺綠情況比較突出;彩色樹種較少;缺乏觀花、觀果植物,以上這些不足都應該從養護技術等層面進行逐一解決。
居住小區植物造景的影響因素較多,應充分考慮到綠地景觀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使居住小區真正成為居民生活、休息、娛樂的良好場所。小區植物造景要以適地適樹為前提,逐步引入可以適應當地氣候環境的優良小區綠化樹種,充分展示植物的形體美、群體美,最大限度地發揮居住小區綠地的生態效益。
參考文獻:
[1] 劉峰,魯文化,寶力格.淺談適地適樹[J].內蒙古林業,2001
[2] 楊淑紅.城市居住區的環境設計[J].河南林業設計,2006
[3] 王衛青.彩色植物在綠地中的應用[J].上海農業科技,2009
[4] 蘇雪痕.植物造景[J].中國林業出版社,1994
[5] 郭榮芳.植物文化與現代園林植物配置分析[J].現代園藝,2011
[6] 陸東芳.淺談西方古典園林植物配置[J].林業勘察設計,2007
[7] 賀曉娟.論植物造景中的審美[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5
[8] 呂文博.中國古典園林植物景觀的意境空間初探[D].北京林業大學碩士論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