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04:5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文學專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陜西理工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由漢中大學中文系發展至今已經有55年的歷史,在如何培養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具有地方院校師范類專業的人才培養特色,是陜西省特色專業,專業具有省級精品課程,并且有“陜西省人文社會科學漢水文化重點研究基地”和省級教改課題立項研究作為支撐。在培養語文教師技能方面,有校外長期合作的實踐基地,為人才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實踐平臺。經過十年的探索創新,本專業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例如:《漢語言文學專業實踐教學與實踐活動規定》、《教育實習工作細則》、《學生綜合素質和師范技能訓練實施辦法》、《實驗教學實施辦法》等,從而使本專業人才培養能夠有制度上的保障進行循序漸進的改革創新。
2人才培養模式主要內容
本專業自2003年實施2+1+1人才培養模式,改變了傳統人才培養模式的不足。通過一、二年級進行學科基礎和專業基礎培養,三年級進行專業必修和個性化方向培養,四年級主要培養畢業論文寫作、示范課實習、教育實習和其他職業崗位的能力,使本專業的學生具備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同時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及基礎教育適應能力。2010版培養計劃制定時減少了總學時,增加了專業選修課比例以及學生自主學習時間。在課程設置上,開設了“語文教材研究”、“教學藝術論”和“文學作品的審美解讀”等課程,強化了師范技能的培養。在優化課程體系方面,本專業在最新的培養計劃里除了保留“微格教學與教育實習試講”、“學年論文”、“畢業論文”、“社會實踐”等,還新增加了“專業調研”、“中學語文教學名師示范課”等內容,大大增強了學生實踐能力的鍛煉程度,在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促使學生的能力發展更加適應社會的需求。
另外,本專業結合自身特點展開各種實踐活動,開展學生的教師技能訓練,舉辦詩歌朗誦大賽、演講大賽、師范生講課大賽、師范生技能大賽、微格教學、實習基地課堂教學、三筆字大賽,以及量化的閱讀和寫作訓練,例如:每學期不少于10部理論書籍和30篇文學作品,一、二年級學生每人每學期必須完成30篇千字文。除此之外,本專業數次邀請中學優秀語文教師為本專業學生做示范課,并且與學生對課堂實踐進行探討。除此之外,學院從2012級漢語言文學專業師范生中,選拔了一批優秀學生,組成了實驗班,并且配備了教學經驗豐富的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一對一指導,讓學生們更好的享受教育資源,更快的掌握教學應用技能。
3結語
隨著高職高專教學改革的深入,理論性課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壓縮。不少學校的古代文學課程從十年前一周四節,壓縮至今天的一周三節甚至二節,總課時減少了近一半。如何在實際不足兩年的教學中展現中國古代文學兩千多年來的輝煌成果,使學生能把握文學發展的脈絡,盡可能地觸及到更多的經典作家作品,為將來的古詩文的教學打下基礎,這也是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解決的一個難題。
2應對策略
2.1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我國著名的教育專家龐維國曾說過:“自主學習是建立在自我意識發展基礎上的‘能學’;建立在學生具有內在學習動機基礎上的‘想學’;建立在學生掌握了一定學習策略上的‘會學’;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礎上的‘堅持學’”。由此可見,學習并不是簡單的信息的輸入、存儲和輸出的過程,它必定是學生主動參與,外化和內化相結合的過程。高職高專學生學習情緒化較強,對理論強的課程興趣往往不大,長期以來,古代文學課堂上老師滔滔不絕,學生埋頭筆記,從思想內容到藝術特點,從文學史到作品選的教學模式,在今天的高專的課堂上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教學的組織過程當中,拉近古代文學課程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距離,增強教學的生動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的積極性,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幫助學生完成自主學習中“想學”的環節。古代文學在語文教育專業的全部課程中由于時間久遠,文字障礙多、識記信息量大,一直是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感到困難較多的課程。因此在課程開設之前,幫助學生正視困難、樹立學習的信心、興趣是尤為重要的。以《詩經》的學習為例,在學習的過程中主要采用兩種辦法:一是帶學生走進《詩經》的時代,在課余時間利用網絡、圖書館等資源,了解周代的政治、歷史、文化的相關知識,利用晚自習的時間進行交流、分享;二是讓《詩經》走進我們的時代。大學階段,正是學生情竇初開的年紀,我們可以從《詩經》中的婚戀詩的學習入手,拉近學生與古代文學課程的距離,共同體會愛情追尋過程中的甜蜜與苦悶。有了感同身受的理解,學生會認識到拋開文字的障礙,古代文學中這些經典作品其實距離我們很近。在古代文學的學習過程中,經典作品的背誦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但往往也是讓學生們頭痛不已的事情。在這個環節中,強迫性的記憶往往會讓學生們喪失學習的興趣??梢宰寣W生利用網絡搜集經典作品的誦讀音頻,亦可將同學們中優秀的誦讀上傳至網絡,在閑散時間,利用電腦、手機、MP3等電子設備,反復聆聽,并可定期開展詩歌朗誦比賽。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誦讀激發學生對古代詩文學習的熱情,達到熟記的目的,同時又鍛煉口語表達能力,提升了自信。
2.2利用多媒體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生理學研究表明,視覺接受信號的能力要優于聽覺。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將視覺與聽覺結合在一起已成為現代課堂教學中教師們的共識。在古代文學課程中運用多媒體,一是可以補充大量的文字材料,擴大知識容量,節約板書時間,緩解課時壓力;二是通過圖片、音樂、視頻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使枯燥的講授變得更加直觀、有趣。例如,在講莊子寓言時,可以將寓言做成動畫、漫畫;講唐代文學時,展示唐代的版圖、壁畫、書法、繪畫等來說明其在政治、文化方面的先進與發達;在講授《春江花月夜》、《紅樓夢》等作品的時候播放相關音樂作品,既能加深學生對作品的情感、意境的理解,又活躍課堂氣氛,培養了學生多樣的文化情趣。當然,多媒體技術只是教學的輔手段,是為教學目的服務的。在使用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適度的原則,不可喧賓奪主。此外,還可以通過網絡打造“多媒體教學資源庫”,搜集網絡精品教學資源,如名家名作誦讀、《百家講壇》、愛課程網站中古代文學相關講座,建立網絡課堂,使學生在課余時間也能夠享受到優質的教學資源,把課堂學習延伸的課外。
2.3“散點透視教學法”在古代文學課堂上的應用
近年來,由于課時不斷壓縮,很多篇幅較長作品沒有時間仔細研讀,只能進行片斷解讀,點到即止。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精華內容,成了每一位高專古代文學專業課程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嘗試采用“散點透視教學法”來解決這一難題,即“定點定位,以點帶面”。定點定位,指教著確定所講授的內容在整個知識體系的歷時發展和共時結構中的位置,并能根據這位置來確定講授的重點難點,“點”和“位”的選擇,都必需具有代表意義和典型性的。通過對“點”、“位”的講授,帶起了對那個時代、那段歷史、那類人物的思考與發現。例如在《詩經》中通過選講《衛風•氓》,使學生認識到古代社會女性在戀愛婚姻問題上的受迫害與不自主,并使之對《詩經》、漢樂府中的棄婦詩有一定的認識和理解。在教學中,要用聯系的觀點來加以講授,既要聯系到時代、環境等外部因素,又注重作品在內容、風格、手法的縱向的因襲沿革、推陳出新。這樣可開拓學生的知識面,又可辨析異同、把握規律、挖掘深隱、體味好處。
2.4“模擬課堂,角色互換”,提升學生的執教能力
何為文學素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又須具備怎樣的文學素養?文學素養可以從兩個層面加以理解,一方面通常是指一個人借助語言文字表達自己思想、情感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和水平,即一個人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創作能力;另一方面是指一個人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能通過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較好地再現文學作品的內涵和意蘊。一般而言,文學素養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具有一定的文學基本理論,包括創作理論、鑒賞理論等;
(2)掌握一定的文學基本常識;
(3)能夠具備一定的文學創作能力;
(4)能夠具有良好的文學作品閱讀感悟能力及習慣;
(5)能夠對文學作品的閱讀具有一定的鑒賞能力和表達自己見解、觀念的能力等。作為高師院校所培養學前教育師資的學生而言,在具備以上文學基本素養的同時,還要結合自身專業特點,凸顯學前兒童文學的閱讀對象心理特征、接受能力以及兒童文學的教育理論等,才能建構起適應專業需要的文學素養。為此,他們還應該具備以下一些適應未來職業需要的文學素養。掌握學前兒童對文學的接受心理。學前兒童文學主要是以嬰幼兒為閱讀對象,然而,他們的心理還處于成長期,有其特殊的心理特征。首先,他們生活經驗不豐富,心理機能發展不完善,在接受文學作品時主要靠的是視覺和聽覺,甚至是借助動覺即演示來接受和理解文學,因此,作為未來的教師就要了解他們特有的接受心理。其次,他們注意力不夠集中或集中時間短暫,容易受外在事物干擾,在教學中就要了解這一特點,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以吸引他們注意力,保證教學順利實施。第三,他們思維形式主要是一種直覺性思維、形象性思維,要求在教學中注意通過創設豐富情境,盡量將文學作品內容進行再次創編,以訴諸于他們感官體驗,增強動感。第四,他們的心理還具有幻想性特征,那些夸張的、超現實的形象和故事更易于激發他們的興趣。只有了解學前兒童的這些心理特征,才能在兒童文學教學中真正發揮其教育功能。具備基本的藝術表演素養。由于學前兒童對文學的接受具有視和聽的特性,兒童文學作品中很多內容是通過形象直觀的表演形式才能讓他們接受和理解,基于此,在一定意義上兒童文學也是“聽”的文學,“看”的文學,“演”的文學,所以,作為我們培養的學生,就要具備一定的藝術表演素養,才能適應未來教學需要。比如做游戲,是學前教育中最常見的教學形式。游戲作為人類的一種原始本能,也是嬰幼兒的一種天性,最為學前兒童所喜愛,那么如何實施游戲教學,就離不開教師的藝術表演能力,通過游戲來引導學前兒童感受生活、體驗情感、理解社會。再如,兒歌、童謠等都是兒童最早接觸的、也是最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學形式,這一教學實施也是伴隨表演而被學前兒童所接受。
能夠進行兒童文學二次創編能力。由于學前兒童特有的心理特征和思維能力,他們對文學的接受缺少直接的領悟和感受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就必須具備對文學作品進行二次創編能力。教師通過自己對文學作品內容的理解和感受,然后用優美動聽、抑揚頓挫、高低起伏的聲音,以及適度的夸張表情傳達出真摯的情感,進而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引領學生自己走進兒童文學世界,實現他們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體驗。對文學學前教育專業建設作品的二次創作和改編就理應成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具備的文學素養之一。因此,我們在培養未來學前教育師資過程中,就要注重培養學生具有創作和改編能力,促進學前兒童文學教學更加貼近兒童本位,體現學前教育專業的職業性和兒童性,提早實現由單純的知識教學向職業需要轉變。具備對兒童文學語言的感受能力。兒童文學具有自身的語言特色,這也是學前兒童語言心理機制決定的。由于學前兒童生活經驗不多,知識詞匯較少,作品中的語言簡單易懂,明白淺顯,生動逼真,力求能夠有助于兒童直覺感知和思維想象。無論寫人寫事還是寫物,都具有形象直觀性,作品中的藝術形象大多具有色彩鮮明、形態活潑、聲音清晰、富有動感等特性。同時形象描繪上多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以此激起學前兒童的豐富想象。語言表達上還注重音樂性,節奏明晰,音韻和諧,朗朗上口。有時候,還通過重章疊句、反復排比等形式增強語言的童趣。對于我們學生來說就要掌握學前兒童文學的語言特點,在教學中才能讓兒童所喜聞樂見。
二、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文學素養的路徑
兒童文學是高師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必修課程之一,也是該專業課程體系中最重要的內容或教學資源,同時,在幼兒園目前開設的語言、常識、計算、美術、音樂等五大學科課程中,都或多或少涉及兒童文學,可以說,兒童文學是一門基礎性、奠基性課程。但毋庸置言,目前學前教育專業兒童文學課程的開設還存在著很多瓶頸,比如學科建設滯后、師資力量匱乏以及職前職后脫節等問題,不可避免地制約了高師院校培養具有適應未來學前教育專業需要的、具備較高文學素養的師資需求。根據目前高師院校實際,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文學素養。加強學前教育專業兒童文學課程建設。近年來,我國學前教育專業中兒童文學課程建設取得了很大進展,越來越規范有序,但由于在我國高師院校中開設的學前教育專業兒童文學課程大多借鑒中文專業而來,而忽視了作為學前教育專業開設的兒童文學課程本身的特點,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第一,沿襲中文專業重視理論研究的特點,而忽視學前教育專業的兒童文學教學具有較強實踐應用的性質。第二,重視學科理論建設而忽視了學前教育的專業特色。顯然,沿襲中文專業而來的兒童文學教學體系不能適應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更不能適應培養學前教育師資的需要。高師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兒童文學課程建設必須緊密圍繞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專業特色、職業需要等建構具有自身特色的兒童文學課程教學體系。
因此,如何建設一個既能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文學素養的課程體系,又要注重指向未來職業需要的兒童文學課程成為當務之急,同時還要突破原有中文專業文學教學的藩籬,建構既與中文專業文學相聯系,又彰顯學前教育專業特色的課程體系。拓寬學前教育專業兒童文學內容的邊界。兒童文學在教學內容上首先要切合專業特點,力求全面、系統地掌握文學及兒童文學學科的理論知識,在進行文學的基本理論、文學史及文學鑒賞等通識教育同時,還要讓學生較好地把握中外兒童文學發展的歷史脈絡,扎實掌握兒童文學的基本原理及文學鑒賞知識,使兒童文學成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知識結構中的重要內容。在兒童文學教學內容的選取上,我們還要不斷突破狹義的兒童文學觀念,要構建“大兒童文學”的觀念,形成既凸顯兒童文學自身特色,同時又要形成與兒童文學相聯系的知識結構。這是學前教育專業服務對象的特殊性所決定的。因為在幼兒園教學實踐中,教師不僅僅具備文學基本素養,還要將文學作品內容通過演示、表演、語言等形式再現出來,才能被學前兒童接受,因此,在兒童文學的教學中不斷拓展教學內容邊界,增加音樂、美術、舞蹈、表演等知識,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體現他們將來所從事兒童文學教學的科學性、現實指向性。加強從事兒童文學教學的師資隊伍建設。有一批合格師資是保證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提升文學素養的重要保證。然而,在現行的高師院校學前教育師資隊伍中存在明顯的缺陷。近年來,各類高師院校受辦學市場化的影響,社會需要什么人才,學校就培養什么人才,哪個專業就業前景好,學校就增設哪個專業,不管條件具備與否,不具備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增設相關專業。這雖然適應了社會需要,但因各類學校辦學條件不一、師資力量不等,這勢必會帶來很多問題,特別是那些并不具備相應條件的學校也辦起了學前教育專業,很多教師原來都是中文專業出身甚至教育專業出身臨時轉為學前教育專業,從事兒童文學教學,他們在知識結構、教學觀念等方面明顯受原有專業影響,更多的是他們邊學邊教,現學現教,很顯然不能適應學前兒童文學需要,更何談培養學生的兒童文學素養?為此,我們就要適時注重學前教育專業師資隊伍培養,轉變他們觀念,及時適應兒童文學教學需要。目前國內一些辦學水平高、師資力量強、介入學前教育專業早的一些大學開設了相應培訓班,為提升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做出了積極努力,對推進學前教育專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1.以文學經典作品為載體,彰顯充實學生人文素養的魅力
在漢語言文學的課堂中,學生主要學習中國文字和語法的運用,教師從字到詞到句子再到文章的講授,是以五千年中華民族生發史中所積累的經典文學作品作為“樣板”來學習和領悟的。學習古今的詩歌散文小說等作品,品讀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在了解中華民族的古老的和時尚的語言文化中增加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了解、認知和品賞能力。豐富的閱讀可以使學生加強自身對于文字的運用,增加文學底蘊,增長知識。從字里行間中體會到作者的人格魅力,從而增加自己的人文修養。
2.以文學理論研究和品賞架構教學模式
從漢語言文學學科的本身特點以及一直以來及至現在的教育模式來看,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習的內容依靠教材的組織和提供,課堂教學中有教師講授教材中所規定的知識和分析文章,學生通過聽課和記筆記做作業的形式來習得。對于學生學習狀況的考評依賴于卷面考試所取得的成績,考試時學生的準備也是背誦筆記,一死記硬背的形式來掌握老師講授的東西,很少有機會進行實踐應用的操作,這種教學模式就造成了一些學生只會理論知識,只會書本上講解到的知識,離開書本就變得茫然,缺乏實際應用能力,往往是空讀了文學理論,卻自己難得能動手寫出好的文章,這也是一些漢語文化專業的畢業生難以找到理想工作的原因。
3.漢語言文學專業要學以致用
近年來,隨著高等學校的不斷擴招,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數人教育”,社會對于專業型人才的需要也越來越多,對于復合型人才的渴求更是迫切。如果仍然按照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不僅不利于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更阻礙了人才的發展。由中文專業派生出來的新聞傳播、公共管理等專業的畢業就業方向鮮明,對比之下漢語言文學專業似乎更失去了它的優勢。漢語言文學專業主要強調學生的思維能力,對于文字的理解與感悟能力,造成學生社會適應性不強,無法很好地適應工作環境。對于一些基本的辦公設備不熟悉或應用型寫作不擅長都造成了學生工作時的困擾。中文專業就業的嚴峻性使人們越來越重視其向應用性專業的改革,在學習漢語言文學增加自身修養的基礎上,另外再掌握一種適應于社會需求的技能,無疑會緩解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因此,為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漢語言文化專業的改革是必要的。
4.結語
一.關于本專業畢業論文的選題
英語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選題可以在三個大的方向中進行,即英語文學,語言學和翻譯學。各個大方向中又可以選擇小的方向,具體解釋如下:
1.英語文學:選擇英語文學的畢業論文選題可以從三個方向進行:國別文學研究、文學批評理論研究和比較文學研究。
在進行國別文學研究選題時,一般選取英國文學或美國文學中的某一經典作家(如海明威),某一經典作品(如《雙城記》),某一寫作手法(如象征手法的運用)或某一文學思潮(如浪漫主義運動)作深入研究。但在選擇作家或作品時最好選擇在文學史上作為經典的作家或作品。有個別流行作家或作品極富盛名,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如《飄》或《荊棘鳥》,學生有強烈愿望選擇它們作為研究對象。在不可避免上述情況時,應該盡可能地挖掘作品內在的深刻含義,不能流于膚淺的分析。
文學批評理論的選題一般不太適合英語專業本科生,因為該理論知識的學習在英語專業研究生階段,本科生一般不具備文學批評理論的知識結構。這個方向的選題可以有關某一文學批評理論,一文學批評術語的闡釋或某兩種或以上的文學批評理論的比較。
比較文學研究就是將兩個以上的作家或作品進行比較。這兩個作品或作家可以是同一國別的(如“雪萊與拜倫的詩歌比較”),也可以是不同國別的(如《牡丹亭》與《羅密歐與朱麗葉》)
2.語言學:選擇語言學的畢業論文選題可以在兩個大的方向進行:普通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
普通語言學的研究就是對于英語語言的任何一個方面的研究,如對一種詞性、或一種時態、或拼寫、語調等等方面的研究(如“一般現在時及其交際功能”)。
應用語言學包括教學法的研究和其它一些新興的應用語言學分支的研究。師范專業或本身從事教師職業的學生選擇教學法方向的較多。在這個方向選題,也要避免過大范圍的選題,而應對一個具體問題進行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結合教學實踐或實驗。這個方向的好的選題有:“個性與英語教學”,“方言對英語學習的影響”等。
3.翻譯學:翻譯學的選題一般可以在兩個方向上進行:翻譯理論以及翻譯活動。對翻譯理論的研究就是探討某一種翻譯理論等等。相比之下,對翻譯活動的研究更多一些,這些選題可以是對一種語言現象的翻譯、或一種修辭格的翻譯的研究(如“漢語成語的英譯”)。應該注意的是,在對翻譯活動作研究時,往往需要某種翻譯理論支撐,總結規律,并對這一活動作出評價,要避免僅僅時例子的羅列。
相關推薦:
畢業論文提綱擬定原則
山東省高校教學項目《網絡時代中國語言文學類本科畢業論文寫作創新研究與實踐》課題組于2010年-2011年對全國30多所不同層次高校的中國語言文學類本科畢業論文工作進行了調研,發現高校雖然普遍重視對本科畢業論文的寫作指導,但是,管理不善、窮于應付、效果不佳的現象仍然存在。我校中文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在選題和寫作方面也都存在不少問題,近些年來論文質量持續走低。
面對這種情況,作為高校創新教育活動中最活躍因素的高校教師應該主動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從選題到寫作規范,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指導,通過畢業論文環節的訓練,真正實現喚醒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目標。
本課題組對我校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兩個中文本科專業2008至2012屆畢業生(不包括專升本、第二專業)1755人的論文及相關材料進行整理、研究,從學生預選題目到在指導教師引導下寫作,中國古代文學方向歷來是本科畢業論文選題的重點,這個方向更改為其他方向的人數也很少。從這五屆學生1755篇畢業論文的題目來看,中國古代文學(包括文獻學)方向420篇,約占24%;現當代文學方向598篇,約占34%;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方向139篇,約占8%;語言學(包括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方向349篇,約占20%;文藝學與美學方向70篇,約占4%;中學語文教學與對外漢語教學方向136篇,約占8%;選其他方向(包括秘書學、新聞學等)者約占2.5%,見下表:
曲阜師范大學2008屆至2012屆漢語言文學和對外漢語本科畢業論文分方向統計
中國現當代
文學 中國古代
文學 比較文學
與世界文學 語言學 文藝學
與美學 教學論 其他
篇數 比例 篇數 比例 篇數 比例 篇數 比例 篇數 比例 篇數 比例 篇數 比例
2008屆 401 166 41.4% 96 23.9% 38 9.5% 85 21.2% 6 1.5% 10 2.5% 0 0.0%
2009屆 445 164 36.9% 116 26.1% 34 7.6% 78 17.5% 23 5.2% 18 4.0% 12 2.7%
2010屆 284 83 29.2% 73 25.7% 26 9.2% 67 23.6% 12 4.2% 16 5.6% 7 2.5%
2011屆 253 74 29.2% 53 20.9% 25 9.9% 55 21.7% 14 5.5% 20 7.9% 12 4.7%
2012屆 372 111 29.8% 82 22.0% 16 4.3% 64 17.2% 15 4.0% 72 19.4% 12 3.2%
總 數 1755 598 34.1% 420 23.9% 139 7.9% 349 19.9% 70 4.0% 136 7.7% 43 2.5%
筆者對其中420篇中國古代文學方向論文進行了研究,針對該方向畢業論文在選題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指導意見和合理建議。
一、充分認識選題的重要性,克服應付和依賴思想
畢業論文的選題至關重要,是學生通過理論聯系實際、落實知識轉化能力的訓練過程,是檢驗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是論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前提。選題環節做不好,從很大程度上說明學生在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方面有欠缺;不會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學生,也很難稱之為好學生。對于這一點,經歷過畢業論文寫作的學生都有清晰的認識。在我們做過的《曲阜師范大學文學院本科畢業論文質量問卷調查》中,2012屆372份有效問卷對第21項“你認為畢業論文的質量與你的選題有關嗎”的回答,100%選擇的是肯定答案“有”。但在每屆論文初選題目時,學生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并不到位,存在應付和依賴指導的思想。
考察我院中文專業2008至2012屆畢業論文,雖然預選題目的方向與實際論文方向變化不太大,但是,具體題目更改和變化比例卻很大,達到80%以上。以2012屆古代文學方向為例,82篇論文中有68篇題目有更改,更改率近83%,很多學生在預選題目時只是草草地考慮了一個大致范圍,并沒有深入、細致地思考題目是否合適,經過老師指導才發現自己所定題目并不妥當,不得不進行修改,如下表:
序號 原題目 修改后的題目
1 魏晉南北朝文學中的山水精神 謝靈運的山水情懷
2 淺議以禪喻詩 謝靈運山水詩的佛學因素
3 陶淵明思想淺論 淺析陶淵明人格精神及其當代意義
4 從漢樂府看漢代的婦女問題 花木蘭與劉蘭芝不同命運的對比分析
5 論納蘭性德愛情詞詞風 淺析納蘭性德詞中的“月”意象
6 中國古代小說悍婦形象的文化意蘊 明清小說悍婦形象的文化意蘊
7 中國古代詩歌游子主題研究 《古詩十九首》游子思婦主題探析
8 宋人精神之“雅”與詩歌之“俗” 從蘇、黃詩作看宋詩的以俗為雅
9 中國古代文學中的異類文章研究 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反面教材”――明清反傳統文章個例研究
10 宋詞中的離愁別恨 歐陽修詞中的離情別緒
11 竹林七賢與魏晉玄學思潮 嵇康與阮籍詩文的現實主義風格比較
12 從《鶯鶯傳》到《西廂記》 從《鶯鶯傳》到《西廂記》張生形象轉變原因探討
13 《論語》研究 突破傳統 逼視人性――談《西游記》中女妖形象
14 李商隱“無題”詩探究 晏幾道與秦觀詞中“淚”意象的比較研究
15 論古代詩歌中的愛情詩 淺談李清照詞中的女性情懷
16 論我國男性詞人的女性書寫傾向 從蘇、秦詞之比較看秦觀詞的情韻兼勝之美
17 唐傳奇中的女性形象 《水滸傳》中女性的進步意識
18 魏晉社會背景對詩人文學風格的影響 淺析《論語》中孔子的交友觀
19 柳永艷詞與宋代市井生活 《水滸傳》和《金瓶梅》中的武松形象比較
20 論杜甫詩歌中的沉郁情調 試論《聊齋志異》中的模式化結構
上表中前10篇基本上屬于題目范圍變化問題,后10篇的題目變化可以說是翻天覆地,論文題目與原定題目風馬牛不相及。也有原題目被指導教師后,學生自己找不到合適題目,教師給出的題目學生又做不了,最后不得不應付了事,或勉強及格,或重新補作,從而影響了論文質量和成績。中等及以下成績的論文都存在對選題不重視、不認真的情況。
為了有效解決學生對選題不重視的問題,文學院在管理上也嘗試著改革:一是加強思想教育。通過召開全體應屆畢業生參加的畢業論文工作會議和指導教師會議,講清楚畢業論文的重要性,使師生從思想上重視畢業論文工作。二是改變選題方式。以往雖然安排學生預報題目,但在指導教師安排方面并不考慮學生所報題目的方向,出現學生所選方向和題目并非指導教師專業擅長的情況,帶來指導教師指導不便、學生更改方向等問題的產生,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學生在選題方面產生依賴指導教師的思想和等待、應付的做法。從2009級開始,文學院實行“三年三段,三選三結合”的方式,“三選”即學生選方向――選導師――選題目,“三結合”即學生自選題目、指導教師給出題目、教研室征集題目相結合,更寬范圍、更大程度地滿足學生的選題需要。三是提前安排選題環節?!叭耆巍奔矗憾昙壍膶W習階段――三年級的準備階段――四年級的寫作階段。第一階段的學習階段,不僅通過《應用寫作》必修課程了解學術論文、畢業論文的性質和學術規范,而且通過各門專業課程的學習和課程論文(大型作業)的訓練,開始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和創新意識;第二階段的準備階段,通過專業選修課程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點,在學生根據自己的學術興趣重點閱讀原作、積累有關資料的基礎上,第六學期期末,安排學生預選方向,然后根據學生所選方向安排指導教師,安排學生在假期中自己思考并預選題目;在四年級新學期開始的一個月內,通過自選題目、指導教師給出題目、教研室征集題目三結合的方式選題、開題,使學生有比較充分的時間進行選題,使開題工作更加順利,為畢業論文的順利撰寫奠定基礎。
二、選題要有一定創見
本科畢業論文選題陳舊、缺乏新意,簡單重復他人的勞動,這是通病,在古代文學方向選題上表現尤為突出。比如:
2009屆畢業論文學生自己預選題目:《五柳先生帶月荷鋤歸――論陶淵明的歸隱生活》、《論〈水滸傳〉中的女性形象》、《頑石賈寶玉的情感人生》、《成也諸葛,敗也諸葛――淺析〈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性格》、《蘇軾的人格魅力》、《論豬八戒之懶惰與勤奮》、《李清照詞的凄涼意境》、《論〈三國演義〉中劉備形象》、《〈西游記〉中豬八戒形象分析》、《可憐紅顏多薄命――林黛玉性格初探》、《李清照前后詞風比較》、《論中的女性形象》;
2010屆學生自己預選題目:《紅樓夢人物分析――悲情公子賈寶玉》、《漫談蘇軾的曠達》、《人生長恨水長東――一代詞帝李煜的才情和失意人生》、《李清照詞風》、《〈水滸傳〉中女性形象分析》、《〈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詩經〉的藝術特色》、《王熙鳳的人物形象淺析》、《試論李清照的人生經歷與其詞作》;
2011屆學生自己預選題目:《宋江之忠義分析》、《〈三國演義〉諸葛亮形象》、《男人心目中理想的女人形象――紅樓夢黛玉與寶釵的對比分析》、《以文觀人――從蘇軾詩詞看蘇軾其人》、《唐傳奇中的俠義精神》;
2012屆學生自己預選題目:《襲人和晴雯形象初探》、《論杜甫詩歌中的沉郁情調》、《探討〈水滸傳〉的忠義思想》、《淺談李白的詩歌特色及影響》、《論李清照的情感世界》、《論林黛玉》。
以上題目基本上屬于老生常談,毫無創新可言,其結果是絕大多數被指導教師否掉了,學生重新選題。本科畢業論文工作本身就要求學生在指導教師引導下運用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要求學生撰寫的論文不能人云亦云,要有一定的創新性。如果學生只是一味地去重復別人的勞動,不動腦筋,不做研究,何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何談培養創新能力?
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學生對本科論文創新缺乏正確而清晰的認識,二是缺少學術積累,對學術研究動態也缺乏應有的了解,這兩個問題是相互關聯的。因此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1.注意在繼承原有研究基礎上尋求新方法、新角度,不因循舊說而影響探尋新發現,要形成新觀點、新成果。
任何科學成果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發展創新而來的,創新就是指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具有新發現、新見解、新成果,創新思維離不開對已有結論的懷疑,關鍵是找到從懷疑向創新轉化的契合點,做到不迷信權威,不盲目從眾。
很多大學生往往認為別人研究過的題目沒有再研究的必要了,再研究也不能出新成果,因而造成膽怯和畏縮心理,更不敢對前人的研究成果進行質疑。
關鍵詞:畢業設計;本科教育;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5-0271-02
在高等院校中,工科專業本科畢業設計或論文是完成教學計劃、實現本科培養目標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它既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工作能力的教育過程,又是對學生素質的一次全面的檢驗,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工作態度、工作作風和獨立工作能力具有深遠的影響。近年來,網絡上有一種言論,認為本科畢業設計或論文已成雞肋,應當取消。其實這種論調是錯誤的,對工科專業來說,其畢業設計或論文非但不能取消,反而亟需加強。
一、畢業設計或論文在本科教學中的作用
畢業設計或論文是學生在校學習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對整個本科教育的學結。畢業設計或論文在本科教學中具有以下作用。
1.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經過幾年在校學習,學習了一些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了解和掌握了一些專業知識和技能。如何將這些專業知識和技能用于解決生產和科研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或者說如何將生產和科研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轉化為已學過課程中的問題,這些能力都可以通過畢業設計或論文這一教學環節得到培養和提高。
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一般來說,學生要完成畢業設計或論文需要學生系統地復習已學過的相關知識,同時學生還需在帶教教師指導下自學完成畢業設計或論文所涉及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這過程中,學生需要查找大量的資料,學習設計原理和設計方法,學習實驗原理和實驗方法,學習數據處理和計算方法等,通過這一過程的訓練,可以極大地培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培養學生認真負責工作能力。學生完成畢業設計或論文過程,對每個學生來說,不僅僅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工作實踐過程。這一過程,可以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工作能力,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嚴謹推理、一絲不茍、實事求是、有過必改、用實踐來檢驗理論、全方位地考慮問題等科學技術人員應具有的素質,培養學生對同事團結友愛、協作攻關的團隊協作精神。一個好的畢業設計或論文課題,一段完美的畢業設計或論文完成過程,一位認真負責的畢業設計或論文指導教師可以使學生受益終生,反之,則對學生貽害無窮。
4.檢驗學校教學質量。在正常的情況下,學生畢業設計或論文情況可反映出學校整體教學情況:學校專業有何特點、學校課程設置是否合理、課程教學質量如何、甚至有些教師講授有些課程中有些概念正確與否等均可在學生完成畢業設計或論文過程中反映出來,所以畢業設計或論文是檢驗學校教學質量及辦學效果的重要根據,也是衡量學生在校學習成績的主要指標。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畢業設計或論文是高等院校中完成教學計劃、實現本科培養目標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近幾年來,有些院校有些專業畢業設計或論文的教學質量有所下降,以至于出現取消畢業設計或論文的論調,究其原因,以下幾點值得關注。
1.學生學習投入嚴重不足。隨著我國經濟和教育事業的發展,學生畢業后就業也從分配工作轉變為雙向選擇,自主擇業,每當學生開始畢業設計或論文學習時,也是學生就業工作達到時期,學校也將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學生的就業工作中去,大部分學生也整天忙于參加招聘會、投簡歷、面試、實習甚至直接上班工作,根本無暇顧及畢業設計或論文的學習,使全日制學習的學生只能在業余時間完成畢業設計或論文的學習,更何況有些學生還要忙于社交、談戀愛、上網玩游戲,在此情況下,學生進行畢業設計或論文的學習還如何安心?
2.畢業設計或論文指導工作不到位。有些院校,有些教師因忙于教學、科研和其他事務,疏于對學生畢業設計或論文的教學指導,有些教師將一堆“參考材料”丟給學生,讓學生“自學”來解決畢業設計或論文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還有的教師對學生畢業設計或論文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不聞不問,在學生畢業設計或論文學習期間,從不對學生做必要的指導,學生也找不到指導教師,如此指導學生畢業設計或論文的學習,怎么保證畢業設計或論文的教學質量?
3.畢業設計或論文成績評定不合理。畢業設計或論文的成績評定,一般會根據學生在畢業設計或論文學習期間學習和工作表現、學生所提交材料以及學生在答辯時臨場發揮等給出一個較客觀的評判。但也有些教師對一些提交材料錯誤較多,答辯時口述不清,又不能回答提問的學生,按評分標準應給予不及格成績,可考慮到畢業設計或論文成績不及格將影響學生畢業,從而影響學生就業,只得給這些學生評及格成績。還有些院校不顧畢業設計或論文教學質量下降的事實,硬性規定畢業設計或論文成績優良率要超過百分之幾。這些畢業設計或論文成績評定不合理現象不正迎合了有些學生厭學、惰學的惡習嗎。
三、幾點建議
1.恢復或重建工科專業本科畢業設計或論文正常教學秩序。學生的就業工作不應影響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更不能沖擊本科畢業設計或論文的正常教學。一個未經過嚴格的本科畢業設計或論文學習訓練的學生,其學習生涯將是有缺憾的,并且此缺憾將會影響到學生今后的學習和工作。學校教學管理者和政府教育行政等有關部門應出臺相關規章制度,嚴格規范學生就業應聘和用人單位招聘行為,堅決杜絕學生以應聘、面試為名,逃避畢業設計或論文的學習,禁止學生在畢業設計或論文學習期間到用人單位“實習”或“工作”的行為,將學生領回學校學習,恢復或重建工科專業本科畢業設計或論文正常教學秩序,為切實提高畢業設計或論文的教學質量奠定必要的基礎。
2.切實加強畢業設計或論文指導工作。畢業設計或論文教學工作不同于課程的教學工作,不同的學生,不同的課題,不同的階段,畢業設計或論文教學工作的側重點也不同。而這一切都需要學生和教師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如果學生沒有進行畢業設計或論文的學習,學生也不會有問題,指導教師也將無從指導,只能督促學生抓緊學習。如果教師忙于其他事物,無暇顧及學生畢業設計或論文指導工作,學生也找不到指導教師,教師也從不對學生做必要的指導,這難道不是教師失職了嗎?
3.嚴格、合理評定學生畢業設計或論文的成績。合理評定學生畢業設計或論文的成績,首先必須明確用學生畢業設計或論文成績優良率作為教師或學校畢業設計或論文教學工作的指標是不合理的。其次必須嚴格執行評分標準,學生畢業設計或論文完成得不好的,該是不及格的就應評不及格,只有這樣才是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也是對社會負責。如果有學生因此到學校鬧或上訪甚至發生極端事件,學校應由做學生工作的專職人員出面處理,決不能推給指導教師。
4.要注重學生畢業設計或論文所反映的教學問題。學生畢業設計或論文所反映出的學校專業特點、學校課程設置、課程教學質量、有些教師講授有些課程中有些概念的疏漏等問題,應及時向學校有關教學部門和有關教師反饋,使之及時做一些調整或修改,從而在課程教學和學生畢業設計或論文教學之間形成良性循環,相互促進,不斷提高學校整體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