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04: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神經解剖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提要】神經解剖學是研究神經系統的正常形態結構的科學,是人體解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鑒于神經系統結構復雜、抽象等特點,學生難學、難記,理解困難,該校采取多元教學法優化傳統教學法,再結合以案例為基礎的學習(CBL)和導讀式教學法,主張教學的多樣性、靈活性和應變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強化形象思維能力,注重學生創新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激發學生對解剖學的興趣,以期通過不斷實踐和總結,探索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醫學人才教育模式。
【關鍵詞】教育,醫學;教學方法;教育改革;神經系統;學生
神經解剖學是研究神經系統的正常形態結構的科學,是人體解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神經系統相對于人體解剖學的其他系統,具有以下特點:(1)結構更為復雜,抽象;(2)各部分結構之間的功能聯系更為緊密,網絡化;(3)在臨床應用及科學研究方面的新觀念和新技術。因此,神經解剖學的學習要求醫學生不僅要有空間想象力,還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理解神經系統功能,這成為初入醫學院校的醫學生學習人體解剖學過程中一個普遍存在的難點。盡管醫學生對人類神經系統的神奇結構和功能均有極大興趣,但大多數醫學生反映難學、難記、難理解,從而導致學習的主動性降低,最終影響教學效果。多元性教學就是以多元性哲學思想為指導的一種教學理念,主張教學的多樣性、靈活性和應變性[1],針對在神經解剖學的教學中存在的困難,本校在臨床本科生教學中采用了多元教學法,對提高神經系統的教學質量進行了積極探索與實踐。
1優化傳統教學法,強化醫學生形象思維能力
醫學生在神經解剖學學習中面臨的第一個難點就是“記憶難”。這個困難來源于神經系統結構復雜和抽象,形態和位置難以辨識,結構多且分布廣,卻在功能上形成網絡聯系。形象思維是通過抓住客觀事物的具體性和形象性,將該形象保持在“內心視覺”中,并進行科學的抽象,取得優化的思維結果[2]。良好的形象思維能力有助于醫學生記憶神經系統結構特點,理解功能聯系。傳統解剖學教學法以直觀式教學為主,通過實物直觀、模像直觀和言語直觀促進醫學生對解剖結構的掌握,符合形象思維能力培養所需的“觀察-類比-想象-模擬”四個基本要素,是神經解剖學教學中一種必不可少的教學方法。因此,本校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歸納教學經驗,結合新的教學資源和技術,逐步優化傳統教學法,從而強化醫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本校在教學過程中,除了提供傳統的掛圖、標本、模型、視頻、圖像等直觀、形象的教學材料外,還充分利用三維重建技術構建可視化人體神經系統。利用多種展示技術,使神經系統的抽象結構形象化、微觀形態宏觀化、復雜過程具體化。例如,豆狀核、背側丘腦、紅核、黑質等重要的腦神經核團分布于端腦、間腦和腦干深部,形態不規則且無法直視,是教學中的難點之一。掛圖或標本均只能在某個二維平面上展示這些神經核團的某一部分。
針對特定某組神經核團的模型能展示其三維結構,但又難以顯示其在腦內的定位和與其他結構的毗鄰關系。學生在以往學習中只能依靠空間想象能力進行記憶,學習效果不佳。通過依據可視人體數據集所構建的腦深部核團三維可視化模型,更為清晰地顯示各核團在腦中的立體形態和空間位置關系,學生能直觀、準確地觀察該核團的二維和三維形態,了解其在空間坐標系中的位置和大小,記憶效果顯著提升。另外,將大量的語言文字這類抽象的知識信息轉化為以數字為主的口訣或框架結構,這類記憶法也是神經解剖教學中非常有效的手段。例如,在學習臂叢各分支時,可以總結為“鎖1,臂2,肩3,胸4,分支5”,分別代表鎖骨下神經、臂內側皮神經、前臂內側皮神經等臂叢各大分支。在學習腦神經時,將腦神經與腦神經核的對應關系按3類框架結構歸類:(1)1對1(一條神經與一個核團相關),比如Ⅱ視———外側膝狀體;(2)1對多(一條神經與多個神經核相關),比如Ⅲ動眼———動眼神經核、動眼神經副核;(3)多對1(多條神經與一個核團相關),比如Ⅸ舌咽、Ⅹ迷走、Ⅺ副———疑核。
2合理運用CBL教學法,激發醫學生應用邏輯思維
在神經解剖學學習中,教與學所面臨的另一難點就是“理解難”。學生渴望揭開神經系統神秘的面紗,探索其如何復雜而精確的調控人體各個系統,使人體成為一個統一的有機體,不但能適應環境,還能認識和改造世界。但是,由于神經系統在形態上和機能上都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體,每條傳導通路都涉及很多知識點,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對神經系統知識點歸納總結,區分比較,找出規律,理清頭緒,最終加強理解記憶。然而,初步接觸醫學知識的醫學生欠缺應用邏輯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往往只能靠死記硬背,因此感覺難以理解。以案例為基礎的學習(casebasedlearning,CBL)在國內外醫學教育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我們在神經解剖教學中引入CBL教學法,希望引導學生充分調動邏輯思維能力[5],提高主動學習的效率,增強對神經系統的理解。教師按照選擇神經系統典型病變案例的原則精選臨床案例,設計問題緊密結合解剖形態。CBL教學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完成。教師在提前將病例及討論問題交給討論小組,各組查閱文獻資料后,以多媒體幻燈匯報的形式進行病例分析,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思路。討論過程中鼓勵學生之間相互提問和答辯。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隨時調節討論氛圍,聚焦討論思路。例如,教師準備的1例CBL案例:女,20歲,18歲時曾患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用大量青霉素治療了6周;8個月前,忽然暈倒,神志不清約1h;當意識恢復后,仍神志模糊5~6d,不能說話。檢查發現:右上肢痙攣性癱瘓,隨意運動消失,無肌萎縮;右眼裂以下面肌麻痹,吐舌時舌尖伸向右側,無萎縮;右下肢和左上、下肢無改變,無視覺和軀體感覺障礙;唇、舌能夠運動;但不能說出規則的言語,問話時,只能回答簡單的幾個字,如“是”或“不是”。試分析該患者的病變部位。通過這個典型案例,引導學生更深入理解四肢,頭面部的下行傳導通路,大腦皮層的功能定位區,同時也通過查找心源性腦梗的誘因的過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開始逐步建立臨床思維模式。
3導讀式教學法培養醫學生創新思維
創新型醫學人才是當前我國醫學教育的新目標,教育中應著重培養醫學生的創新思維。近30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神經科學發展迅速,美國、歐盟、日本相繼推出了“人類腦計劃”,旨在以探索人類大腦工作機制,繪制腦活動圖,針對腦疾病開發新療法?!爸袊X計劃”[8]也將從認識腦、保護腦和模擬腦三個方向全面啟動。如何培養醫學生的創新思維,緊跟神經科學發展的腳步,也是近年來本校在神經解剖教學中不斷探索的一個課題。導讀式教學的培育原則是培養創新性思維,以教師為導演,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9]。本校在神經解剖教學中開展文獻導讀式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展學術視野,了解科研前沿。例如,在學習傳導通路的課程中,選取關于小鼠全腦神經元的連接圖譜的研究論文[12],引導學生如何閱讀文獻、查閱文獻涉及基礎知識、最新科學研究技術,激勵學生提出感興趣的問題。通過閱讀文獻,有效地激發學生產生獲取新知識的興趣,有助于學生了解大腦的不同區域,學會如何溝通與交流。采用導讀式教學,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文獻閱讀能力,讓學生更深刻地了解神經解剖的研究前景;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學效果良好。
總之,在神經解剖教學中靈活采用多元教學法,綜合培養和提高醫學生形象思維、邏輯思維和創新思維多方面的能力,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學生學習熱情高漲,興趣濃厚,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動性和能力得到極大提高,能夠更好地運用神經解剖基礎知識來解決臨床問題。教師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中也獲益匪淺,教學綜合能力不斷提升。多元教學法在神經解剖教學中的應用是本校為探求更加符合現代醫學人才培養需求的教學模式做出的有益探索,希望通過不斷實踐和總結,探索培養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醫學人才教育模式。
參考文獻
[1]扈中平,劉朝暉.多元性教學理念與創新素質的培養[J].教育研究,2001(7):20-24.
[2]于秀彬.試論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協同性[J].社會科學戰線,2008(1):239-242.
[5]朱小敏,謝琳,劉莛.PBL聯合CBL教學方法在眼科臨床見習教學中的應用體會[J].重慶醫學,2016,45(8):1138-1140.
[6]張燕,蒲丹,吳立玲,等.基礎醫學教育階段本科生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3,33(1):29-32.
[7]李霞,張紹異.創新思維培養與“設疑式”教學法改革[J].重慶醫學,2010,39(18):2446-2447.
[8]王立平.也談談“中國腦計劃”[J].中國科學:生命科學,2016,46:208-209.
(1.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中華神經醫學雜志》編輯部,廣東 廣州 510282;
2.韶關學院 學報編輯部,廣東 韶關 512005)
摘 要:統計比較2010~2014年《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神經病與精神病學期刊的來源文獻量、平均引文數、基金論文比、總被引頻次、影響因子、即年指標、H指數的變化,結果顯示2009~2013年我國神經病與精神病學期刊的載文量總體無明顯變化;平均引文數、總被引頻次、影響因子、即年指標、H指數均呈上升趨勢,分別增加28.7%、33.7%、29.2%、121%、14.3%。2013年即年指標與2009年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009~2011年期刊基金論文比呈上升趨勢(0.318~0.362),2011~2013年基金論文比呈下降趨勢(0.362~0.338);2009~2013年平均引文數、基金論文比、總被引頻次、影響因子、即年指標、H指數平均值排名第一的期刊分別為Neuroscience Bulletin、神經解剖學雜志、中華神經科雜志、中國心理衛生雜志、中華神經科雜志、中華神經科雜志。
關鍵詞 :神經病與精神病學期刊;術影響力;期刊評價
中圖分類號:G23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60X(2015)08-0169-03
基金項目:2012年度精品科技期刊工程“期刊出版人才培育項目”;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工程“期刊研究項目”;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2013B060200005)
學術期刊的評價是期刊質量發展的的“指揮棒”,是期刊工作者和圖書情報研究人員研究的重要課題。學術期刊質量的評價方法,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主要以指標評價為主。為探討我國神經病與精神病學期刊學術影響力的變化,本研究依據2010~2014年《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的數據[1-5],統計比較我國神經病與精神病學期刊的來源文獻量、平均引文數、基金論文比、總被引頻次、影響因子、即年指標、H指數7項評價指標的變化趨勢并篩選各項評價指標較高的期刊,以期為神經病與精神病學期刊今后的辦刊和發展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選擇2010~2014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中神經病與精神病學期刊為研究對象,統計比較其來源文獻量、平均引文數、基金論文比、總被引頻次、影響因子、即年指標、H指數的變化,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使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比較應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與分析
2.1 我國神經病與精神病學來源期刊計量指標的分析
2009~2013年我國神經病與精神病學來源期刊計量指標(來源文獻量、平均引文數、基金論文比)的比較結果見表1.
來源文獻量即載文量,指期刊當年發表的論文數量,來源文獻量越高,期刊的信息越豐富,代表期刊的生產能力越大,但期刊載文量越大并不代表期刊的學術質量就越高,部分期刊發文量少、質量也較高。2009~2013年間我國神經病與精神病學期刊載文量總體無明顯變化,其中2012年最低,平均載文量179,2013年最高,平均載文量229,年均載文量215篇,總體無明顯變化,說明神經病與精神病學期刊的刊期、版面數均很穩定,無大的變更。
平均引文數即期刊平均每篇論文所引用的文獻數,衡量科研工作者對已有科技成果和最新科研成果的吸收情況,反應了期刊的學術影響力。就單項指標來說,期刊的平均引文數越高說明期刊的學術影響力越高,期刊質量越高。2009~2013年間我國神經病與精神病學期刊平均引文數總體呈上升趨勢,2009年最低為13.01,2013年最高為16.74,增加28.7%。提示神經病與精神病學期刊的學術交流程度增加,吸收外界知識和信息的能力增強。
基金論文比是期刊中受各種基金項目資助的論文占全部論文的比例。是衡量期刊學術質量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2009~2011年間我國神經病與精神病學期刊基金論文比總體呈上升趨勢(0.318~0.362),2011年達最高點后2013年又呈下降趨勢(0.362~0.338),提示近年來神經醫學領域的科研項目成果在國內發表量降低,可能與當前我國越來越多的優秀的醫學研究成果進入到國際交流領域有關。
2.2 我國神經病與精神病學期刊所載論文被引情況指標的分析
2009~2013年我國神經病與精神病學來源期刊引用計量指標(總被引頻次、影響因子、即年指標、H指數)的比較結果見表2.
總被引頻次是期刊刊載的全部論文在統計當年被其他所有科研工作者引用的總次數,反應期刊的學術影響力及在科學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期刊的被引頻次越高,期刊被利用的越充分,學術價值越大。2009~2013年間我國神經病與精神病學期刊總被引頻次總體呈上升趨勢,2009年最低為1472,2013年最高為1968,增加33.7%。提示我國神經病與精神病學期刊學術影響力明顯提升,在學術交流中地位增加。
影響因子是期刊前2年發表的論文在評價當年被引用次數除以其在前2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的值。目前是國際上通用的、用于比較同類型期刊學術影響力的重要指標。2009年~2013年我國神經病與精神病學期刊的影響因子逐年穩步上升(0.562~0.726),增加29.2%,提示我國神經病與精神病學相關研究成果的前沿性、創新性均增加,雖然各刊的專業側重點不同,但均在各自領域內發揮重要作用。
即年指標是期刊在統計當年在來源刊中被引用的次數除以期刊當年的數量,代表期刊被吸收利用的速度,即年指標越高,期刊產生的學術影響力越快。2009年~2013年我國神經病與精神病學期刊的即年指標呈上升趨勢,而且2013年即年指標與2009年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了實質性的增加。說明在2013年我國神經病與精神病學期刊研究非常活躍,即時有效地傳播了新近的學術成果,反應了相關學科的學術前沿。
期刊H指數與影響因子有較好的相關性,可以同時衡量期刊的發文數量和質量(被引量),反應了期刊的質量和影響力。2009年~2011年我國神經病與精神病學期刊的H指數無明顯變化(7~7),2011~2013年H指數呈上升趨勢(7~8)。
2.3 各項評價指標較高期刊的篩選及其評價指標的比較
篩選各項評價指標較高的期刊,結果顯示:連續5年來英文刊Neuroscience Bulletin、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平均引文數較高;基礎類雜志神經解剖學雜志、Neuroscience Bulletin基金論文比較高;中華神經科雜志的總被引頻次連續排名第一。精神醫學領域中國心理衛生雜志和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影響因子較高,神經醫學領域中華神經外科雜志、中華神經科雜志和Neuroscience Bulletin雜志影響因子較高,2009~2011年中華神經外科雜志、中國心理衛生雜志H指數較高,2011~2013年中華神經科雜志、中國心理衛生雜志H指數較高,影響力較大。計算上述重要期刊2009~2013年各項評價指標的平均值(因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在2011年版JCR中缺如,所以剔除),具體見表3.
3 討論
3.1 縮短出版周期,提高載文量
2009~2013年間我國神經病與精神病學期刊載文量總體無明顯變化,說明神經病與精神病學期刊的刊期、版面數均很穩定,沒有明顯的變化。隨著神經醫學相關學科的發展,優秀科研成果層出不窮,大量的新論文等待發表,要適應這種形勢的發展,縮短刊期將是期刊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出版周期是信息傳播速度的一個決定因素[6],而且出版周期較短的期刊易獲得較高的被引用次數。另外在保證每期論文質量和數量的前提下,縮短出版周期可以增加年載文量,從而獲得更高的被引用次數,擴大期刊的影響力。2013年我國神經病與精神病學期刊中雙月刊很多(20種),可考慮改為月刊,季刊(3種)可考慮改為雙月刊,如果不具備變更條件可以考慮出版增刊、專輯或者增頁、改版、壓縮篇幅等方式提高信息密度,通過縮短審稿周期和編輯處理時間等提高的時效性。
3.2 重視基金論文的篩選,堅持專業化和特色化
近年來關于基金論文比的爭議較大,俞立平等[7]認為科技期刊的基金論文比與影響因子幾乎無關,劉雪立等[8]認為基金論文比與科技期刊實際影響力之間并無直接關系,甚至建議舍棄此項來源指標,但也有作者證明了基金論文比作為科技期刊評價指標是科學合理的[9]。筆者認為基金論文比對科技期刊學術影響力的貢獻和作用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基金論文比高的期刊不一定是高水平期刊,但高水平期刊的基金論文比肯定不會低。基金論文仍是衡量期刊學術質量的重要指標。2009~2013年間我國神經病與精神病學期刊基金論文比的變化趨勢與其他指標不一致,原因可能為:(1)基金論文比僅與統計當年已發表的論文有關。(2)近年來基金論文的掛名現象愈演愈烈,基金名稱與論文內容不符的現象使很多基金論文的質量下降,因此被引次數下降,期刊的學術影響力下降,從而導致基金論文比與其他期刊評價指標的變化趨勢不一致。因此期刊編輯部一定要重視基金論文比,加大監管和審查力度,嚴格篩選高質量基金論文,因為只有刊登高被引率的基金論文才是提高期刊學術影響力的核心。
神經解剖學雜志、Neuroscience Bulletin的基金論文比連續5年均較高,可能與這2本期刊刊載的均為基礎類研究,專業特色較強,我國神經醫學基礎研究領域的科研經費來源豐富有關,因此期刊的特色和學科優勢與其發展密切相關,各期刊在以后的發展道路中要注重內容的專業化、特色化,定位適合本刊特色的讀者;緊密聯系學科領域的研究熱點、創辦特色欄目和策劃專題,從而贏得更多的優質基金論文。
3.3 發揮優秀期刊的帶頭作用,推動期刊整體的發展
Neuroscience Bulletin、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雜志的平均引文數連續5年較高,一方面說明英文期刊的平均引文數處于優勢地位。因為英文是世界通用的語種,英文稿件可能被世界范圍內的讀者群引用。另一方面可能與期刊編輯部正確地引導作者利用文獻有關。因此各期刊應鼓勵作者刊登全英文文章,提高國外讀者群對我國中文期刊文章的引用率,或者提供英文全文譯文,設立英文專欄,引導作者正確的利用文獻。2009~2014年神經病與精神病學期刊中總被引頻次最高的是中華神經科雜志,提示其在神經醫學界的重要學術地位及廣大作者對該刊論文的認可。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雜志總被引頻次上升很快(22~417),與其較大的載文量和出版周期短有關;從影響因子的排名可以看出中國心理衛生雜志和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在精神醫學領域處于領先水平,中華神經外科雜志、中華神經科雜志和Neuroscience Bulletin雜志在神經醫學領域處于領先水平,各刊雖的專業側重點不同,均在相關學科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即年指標最高的期刊為中華神經科雜志和Neuroscience Bulletin雜志,論文被引用的速度最快,反應了該學科的學術前沿問題。說明編輯在挑選稿件的時候偏向于學術水平較高和讀者關注的熱點問題。神經病與精神病學期刊中H指數最高的是中華神經科雜志、中國心理衛生雜志,多年來積累了非常好的學術聲譽,影響力較大。但中華神經外科雜志H指數近3年增長較慢,值得注意。
目前我國神經病與精神病學期刊總體影響力還不夠,但呈上升趨勢。優秀的學術期刊是學術前沿信息的及時者和提供者。學術期刊必須有渠道、有能力及時了解學術前沿信息,除了利用現有的各種學術交流平臺外,各期刊編輯部還應積極組織學術研討會或參觀訪問,交流和學習優秀的辦刊經驗,發揮優秀期刊的帶頭作用,推動期刊整體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北京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版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
(2)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北京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版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1.
(3)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北京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版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2.
(4)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北京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版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3.
(5)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北京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4.
(6)高慧芳??萍计诳绊懸蜃拥挠绊懸蛩胤治鯷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3(87):92-95.
(7)俞立平,潘云濤,武夷山。學術期刊來源指標與影響力關系的實證研究[J]??蒲泄芾?,2010,31(6):173-179.
論文關鍵詞:神經病學教學,多層次醫學人才,人才培養需求
神經病學是醫學領域中目前發展最為活躍的學科,是醫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重要的臨床課程,也是學生們普遍反映難以學懂、難以掌握的一門學科。在神經病學教學中,我們針對多層次醫學人才培養需求進行了一些教學探索。
1 神經病學教學中注重臨床與基礎的緊密結合
在神經系統疾病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通常通過對神經解剖學、病理生理、免疫等基礎知識的復習,加深學生們對神經系統疾病的理解和掌握。也經常發現,解剖學等基礎課程的學習與神經病學課程的學習在時間上間隔過久,很多學生在學習神經免疫性疾病時,基礎課程的知識有所淡忘,感到授課內容非常生澀,難以掌握。這就要求臨床教師綜合相關各基礎醫學課程知識,通過神經解剖、神經生理、神經免疫及免疫病理知識的聯想和綜合復習,自然地過渡到相關疾病,進而講授神經疾病的臨床表現、診療原則,加強臨床與基礎知識的相互聯系和相互滲透,從而真正達到融會貫通,以滿足多層次醫學人才的培養要求[1]。
在傳統醫學教育模式中,是以學科為中心,各學科都過于強調本學科知識的完整性和重要性,往往不同程度上忽略了單一學科教學目標與整體醫學教育的統一性[2]。臨床教師如果沒有來自基礎理論知識的有力支撐、深化和充實,對一些與臨床教學有密切聯系的基礎學科的重要進展知之甚少,必然會造成基礎與臨床教學相脫離的狀況。而且,理解是掌握和記憶的保證,在學習一種臨床疾病的時候,只有理解了該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礎、解剖學基礎以及發病機制,才能掌握其臨床表現、治療原則等。因此,在臨床課程的授課過程中,加強與基礎學科的聯系,將相關學科的內容進行較好的整合,是搞好臨床教學的關鍵。這樣才能達到新世紀醫學教育的要求,培養出既有豐富的基礎醫學知識又有精深的專業水平的高素質的醫學人才。
2 神經病學教學中注重交叉學科的培養模式
“跨學科”是指跨出學科界限,在學科之間發生相互交叉、滲透、融合所形成的新學科或新理論,由于其是應用2門及以上學科的概念、理論和方法所形成的新學科或新理論,故亦稱“交叉學科”[3]。國家多層次醫學人才培養要求研究型人才要具有獨立獲取國際前沿知識、分析專業問題以及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醫學研究生培養一般分2個階段,基礎理論學習和實驗研究階段。實驗教學是基礎理論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而單一科目的實驗學習無法體現跨學科、交叉滲透、觀念創新及技術創新等綜合實驗內容,往往缺乏實驗整體性、先進性、實用性和研究性。目前綜合性實驗項目常常將各個部分的實驗優化組合,是集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和免疫學等多學科相互滲透、交叉、補充的綜合性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課程,用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技能。論文開題報告范文一方面可以改善單一科目實驗的不足,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綜合實驗技能,為之后的跨學科創新實驗打下實驗技能基礎。加強交叉學科的培養方法包括:開展跨學科創新型課題的申報;構建跨學科課程體系;構建跨學科創新學術交流平臺;定期開展跨學科創新學術論壇,邀請不同領域的學者、專家,根據學科中的前沿熱點問題提出研討專題及方向,促進各學科專家之間及導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此外,還可以構建跨學科綜合性實驗教學項目;鼓勵并開展跨學科創新型課題。
3 神經病學教學中注重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隨著循證醫學模式的普及和深入,對臨床醫師科研能力的要求亦越來越高。醫學生除了需要掌握疾病診療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外,更為重要的是需要培養臨床科研創新、分析、處理、應用、實踐能力?,F如今,如何在學習期間,依托學校強大的理論及實驗支撐、臨床醫院豐富的病例資源、導師的學術及人格魅力,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其培養成具備一流科研能力的臨床醫師,值得探討。
科研能力的培養是高等醫學教育的重要內容,我們通過近幾年的培養發現在醫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上應加強對以下方面的重視:(1)重視加強研究生道德品質和科學精神的培養:科學精神的培養是研究生整體素質的核心組成部分。(2)重視拓寬知識渠道,完善知識結構:只有在寬厚知識的基礎之上,才可能在專業上有創新和突破,這就要求學生還要充分了解自然的人和社會的人,知道自然界的發展規律、人類社會發展方向等等。(3)重視動手訓練,提高臨床/科研業務水平:研究生臨床技能與科研能力培養相輔相成,研究生通過臨床和實驗的培訓。使其動手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為其科研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礎。(4)重視文獻綜述能力培養:提高文獻綜述能力,首先需使其學會如何實時準確獲取高質量的科研信息,圍繞本專業廣泛查閱文獻,追蹤該領域的最新研究動態,是提高臨床醫師專業技能水平和科研思維的重要途徑。(5)重視培養多種能力,全面提高科研素質:這些能力不僅包括臨床能力、實驗能力,還包括觀察、選題、設計、討論、數據分析及論文寫作能力,通過這一系列的具體實踐活動,促使學生在信息獲取能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思維表達能力等方面得到培養,科研素質得以提高[4]。
此外,研究生階段正是人生中精力最充沛、思想最活躍、創新精神最旺盛的階段,是從事醫學科學領域創造性研究的最佳時期。因此,導師要善于適時鼓勵研究生對科學問題大膽設問,深入探索;幫助研究生與成功研究者接觸,培養科研精神,分享成功經驗,為學生創造條件,多途徑培養其創造性思維能力[5]。
4 結語
在21世紀醫學教育不斷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許多醫學院校都已建立了包括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及留學生教育等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目前國家針對五年制本科學生的主要培養目標是優秀的臨床工作者,我們在教學中強調神經病學基本原理及基本技能的掌握,培養實用型醫學人才;專業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是高級臨床工作者,除了在教學中注重與臨床的結合外,我們加大了對專業外語的要求,重視臨床與基礎緊密結合,培養專業型醫學人才;對于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養的定位是研究型醫學人才,在神經病學的教學中無疑將加大科研思維及科研能力的培養?,F在,國內一些醫學院校對臨床醫學八年制的培養模式也在逐步試行[6],更重視基本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質的培養,意在為國家提供高層拔尖創新人才。因此,神經病學教學如何適應多層次醫學人才培養需求是神經科臨床教師不斷進行教學探索改革的方向。
【參考文獻】
[1]楊歡,周文斌,肖波,楊曉蘇,胡波.神經免疫疾病教學中臨床與基礎的緊密結合[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7,10:83-84.
[關鍵詞] 烏司他??;膿毒癥;認知功能;APACHEⅡ評分;SOFA評分
[中圖分類號] R63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7)11-0074-03
Effect of ulinastatin on cognitiv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epsis
YU Da1 HUANG Changshun2 YU Shenghui1 REN Qiusheng1 CHEN Nami1
1.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Yinzhou People 's Hospital of Ningbo in Zhejiang Province,Ningbo 315000,China;2.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Ningbo First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Ningbo 315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ulinastatin on cognitiv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epsis. Methods 108 patients with seps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5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n=54) and control group (n=54), accord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symptomatic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treated with ulinastatin intravenous titra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symptomatic treatment.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in MMSE score, APACHE Ⅱ score, SOFA score, serum procalcitonin and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were not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MMSE score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Ulinastatin;Sepsis;Cognitive function;APACHE Ⅱ score;SOFA score
跛舅丁是一種蛋白酶抑制劑,對胰蛋白酶、α-糜蛋白酶等絲氨酸蛋白酶及粒細胞彈性蛋白酶、透明質酸酶、巰基酶、纖溶酶等多種酶有抑制作用,且能夠抑制炎性因子,保護器官功能[1-2]。有動物基礎實驗表明,早期烏司他丁治療能夠有效減輕膿毒癥大鼠的海面神經細胞凋亡,改善膿毒癥引起大鼠認知功能的損害[3]。因此,本文觀察分析烏司他丁治療對膿毒癥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以期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x擇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診的膿毒癥患者10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膿毒癥的診斷標準,排除年齡18歲以下、原發性心血管疾病、肝腎器官功能障礙、惡性腫瘤、精神障礙等患者;本次研究均經過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及患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n=54)與對照組(n=54);觀察組:男27例,女28例,年齡18~70歲,平均(58.28±15.44)歲;對照組:男28例,女27例,年齡18~69歲,平均(58.76±14.24)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對癥治療,包括營養支持、抗感染、液體復蘇、器官功能保護以及機械通氣等;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烏司他丁(廣東天普生化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134;規格:10 IU/支)靜脈滴注,20 IU/次,每日3次,連續治療7 d。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MMSE評分、APACHEⅡ評分、SOFA評分、血清降鈣素原(PCT)、血清C-反應蛋白(CRP)、IgG、IgA、IgM、C3及C4[4];采用散射比濁法測定C3、C4、IgG、IgA及IgM,采用免疫單擴散試驗法測定CRP,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測定法測定PCT,采用簡易神經狀態檢測表(MMSE)評估兩組患者的認知功能,評分低于27分為認知功能障礙[5],采用SOFA評分與APACHEⅡ評分表評價疾病嚴重程度,分數越低,疾病嚴重程度越低[6]。
1.4 統計學方法
本文數據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MMSE評分、APACHEⅡ評分、SOFA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MMSE評分、APACHEⅡ評分、SOF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MMSE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
2.2 兩組血清降鈣素原、血清C-反應蛋白水平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血清降鈣素原(3.21±0.27)ng/L,血清C-反應蛋白(33.38±3.32)mg/L,對照組血清降鈣素原(6.15±1.12)ng/L,血清C-反應蛋白(84.17±7.83)mg/L;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降鈣素原、血清C-反應蛋白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降鈣素原、血清C-反應蛋白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
2.3 兩組C3、C4、IgG、IgA、IgM水平比較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IgG、IgA、IgM、C3、C4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膿毒癥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具有起病急、發展快的特點,可由任何部位感染引起,臨床常見于腦膜炎、膿腫、肺炎、腹膜炎等,病原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病毒及寄生蟲。膿毒癥常發生在炎癥疾病患者中,如嚴重燒傷、外科手術、多發傷等,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發熱、寒戰、血小板減少、尿量減少、呼吸加快等[7-8]。目前對膿毒癥的治療多主張積極有效抗感染,為治療膿毒癥重要措施之一,但由于多種抗生素的聯合使用導致細菌耐藥性情況嚴重,使膿毒癥的臨床治療效果并不樂觀[9-10]。進行集束化治療的原因,不僅在于它有助于督促臨床醫生自覺落實重癥膿毒和膿毒性休克治療指南中的各項措施,并嚴格其治療行為,且還在于其能夠提高指南的可行性及依從性,最終起到落實指南和改善患者預后的雙重目的及相互統一[11-12]。在早期集束化的治療過程中,血流動力學監測和治療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因該階段強烈的時間緊迫性,需在一兩個小時內成功放置中心靜脈導管,并實時監測CVP和ScvO2等關鍵數值,還需要實施液體復蘇,在6 h 內實現上述目標,同時需實施監測和相應的調整治療,以保證血流動力學的穩定性[13-14]。
認知障礙是學習記憶以及思維判斷有關的大腦高級智能加工過程出現異常,從而引起嚴重學習、記憶障礙,同時伴有失語或失用或失認或失行等改變的病理過程。認知功能障礙是膿毒癥患者的嚴重并發癥之一,是導致膿毒癥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5]。有研究表明,膿毒癥患者發生認知功能障礙可能是因為炎癥因子的作用[16]。烏司他丁是一種蛋白抑制劑,能夠抑制蛋白酶水解,穩定溶酶體、細胞膜,能夠調控炎性介質,抑制氧自由基的釋放,保護機體免受炎癥損傷[17],同時烏司他丁可改善手術刺激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蛋白代謝異常和腎功能降低,防止手術刺激引起的對內臟器官與細胞的損傷以及改善休克時的循環狀態等。本文觀察分析烏司他丁治療對膿毒癥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本文研究結果: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MMSE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
綜上所述,烏司他丁治療能夠改善膿毒癥患者的認知功能,抑制機體炎性反應,但不影響膿毒癥患者的非特異性免疫能力。
[參考文獻]
[1] 馬素美,徐志新,張際春,等.烏司他丁對心肺轉流患者血漿S-100β蛋白、炎性因子及認知功能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1,27(9):878-880.
[2] 劉中光,姚百洋,馬玉恒,等.烏司他丁對缺血性腦血管病介入治療患者血清S100B 質量濃度及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J].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學版),2016,37(5):407-410.
[3] 王小康,徐平,郭志勇,等.不同劑量烏司他丁對心臟雙瓣膜置換術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認知功能的影響及意義[J].山東醫藥,2013,53(47):43-45.
[4] 陳益君,鞏繼勇,陸正荷,等.烏司他丁對老年人七氟烷吸入麻醉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1, 18(2):147-150.
[5] 鄭李娜,王文,譚慶榮,等.烏司他丁可改善膿毒癥大鼠的急性認知功能損害[J].神經解剖學雜志,2011,27(1):29-33.
[6] 賈敏,張明強,董琳,等.組蛋白去乙?;敢种苿┍焖釋δ摱景Y相關性腦病小鼠認知功能的影響[C]. 2013中國長江t學論壇――麻醉學與醫學發展暨江蘇省第十八次麻醉學學術會議論文集,2013:184.
[7] Choi Bi,Lee HJ,Han JK,et al. Detecton of hypervascular nodular hepatocellur carcinomas:Value of triphasic helical CT compared with iodized oil CT[J].AJR,2013, 157(2):219-224
[8] Khanm A,CombsCS,BruntEM,et al.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scanning in the evalu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Ann Nucl Med,2012,14(2):121-126.
[9] Tabit CE,Chung WB,Hamburg NM,et al.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diabetes mellitus: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J].Rev Endocr Metab Disord,2014,11(1):61-74.
[10] Endemann DH,Schiffrin EL. Endothelial dysfunction.[J].Am Soc Nephrol,2015,15(8):1983-1992.
[11] Izzard AS,Rizzoni D,Agabiti-Rosei E,et al.Small artery structure and hypertension:adaptive changes and target organ damage[J]. Hypertens,2011,23(2):247-250.
[12] Zhang Y,Li W,Yan T,et al. Early detection of lesions of dorsal artery of foot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byhigh-frequency ultrasonography[J].Hua zhong Univ Sci Technolog Med Sci,2011,29(3):387-390.
[13] Nicolls MR,Haskins K,Flores SC.Oxidantstress,immunedysregulation,and vascular function in type Idiabetes[J]. Antio Xid Redo X Signal,2012,9(7):879-889.
[14] Gokce N,Vita JA,McDonnell M,et al. Effect of medical and surgical weight losson endothelial vasomotor function in obese patients[J].Am J Cardiol,2011,95(2):266-268.
[15] Lteif AA,Han K,Mather KJ. Obesity,insulin resistance,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Determinants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whites and blacks[J]. Circulation,2013, 112(1):32-38.
[16] Orlandi RR,Kenndy DW. Revision endoscopic frontal sinus surgery[J].Clin North Am,2011,34(1):77-90.
[17] Koreas bin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linical results[J]. Rev Endocr Metab Disord,2013,10(12):73.
[18] Kew J,Rees GL,Close D. Multiplanar reconstructed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es improves depic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anatomy of the frontal sinus and recess[J].Am J Rhinol,2013.16(2):19-23.
[19] Shelbourne KD,Brueckmann RR. Rush-pin fixation of supracondylar and intercondylar fractures of the femur[J]. Bone Joint Surg Am,2014,64(2):16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