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03:4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土木工程專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畢業論文;指導課程;土木工程
基金項目:江西科技學院校級教改課題“基于CIDO模式下《土木工程材料》課程教學改革研究”(編號:JY1504)。
1 前言
畢業論文是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大學本科教育過程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對大學四年所學專業課程的全面總結,也是對之前各個教學的繼續深化與拓寬[1]。畢業論文的完成情況不僅能反映出每個學生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科研思維的方法、寫作水平的高下,也能折射出學校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2]。但是,在目前高校的教學實踐中,大量的畢業設計出現雷同情況,學生的能力培養欠缺,出現大批畢業生面臨就業壓力,而設計、施工單位卻尋覓不到合適人才的狀況。
針對此種情況,本文從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存在問題及如何提高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兩方面加以分析,為進一步提高《畢業論文指導》課程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2 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存在問題
2.1 選題單一或脫離實際
題目決定畢業設計的內容,課程概念多、實踐性強。但土木工程學院學生畢業論文題目大多集中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預應力簡支T梁上部結構設計,或者輔以施工組織設計,沉降觀測等。而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又以3-4層多層框架結構為主。主要是因為畢業設計要求本科生結合4年所學專業知識,所以基本以手算為主。而結構又必須考慮地震荷載作用下的內力計算,只有底部剪力法可通過手算完成。反應譜振型分解法及時程分析法均需靠電腦才能完成。只有框架結構屬于剪切變形為主,符合底部剪力法的適用條件。所以這也就是畢業設計以框架結構設計為主的原因。
2.2 大多數學生專業知識沒學好,畢業設計難于入手
學生基本都是根據教師提供的任務書進行結構設計并繪制施工圖。但很多學生建筑圖紙部分就耗費大量時間。后面的結構布置已經喪失信心,能簡便則簡便。
至于結構設計中的重難點,學生往往更難把握。樓板設計及次梁設計屬畢業設計的次要內容。水平荷載及豎向荷載作用下內力計算是畢業設計的重點。很多學生往往對力學基礎課程掌握不扎實,對于彎矩二次分配法的應用更是無從下手。
同時,荷載效應組合及梁柱截面設計通常是畢業設計的難點。如果學生能堅持手算到最后,那么內力組合也就會通過請教與自學來完成此次畢業設計任務。
2.3 施工圖紙不符合現行規范標準
很多學生在進行冗長的手算完成后,往往還是對自己所做的論文題目缺乏清晰的思路。所以圖紙也只是仿造同學的圖紙,修改開間進深的尺寸及配筋。其中有很多不合規范之處。而畢業設計質量的關鍵就在于圖紙的質量。
2.4 指導教師水平有待提高
指導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論文指導能力直接影響本科畢業論文工作,從指導選題、寫作到答辯,指導教師的作用至關重要。選題是畢業設計的源頭,畢業論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取決于選題方向。但現在許多指導教師給的選題方向偏大、任務過重,還存在偏難,或者與專業不對口的問題,超出本科生畢業設計能力水平。加之指導教師本身教學與科研任務繁重,無法分擔太多精力指導學生,學生自己在摸索過程中容易犯錯,致使學生在畢業設計寫作過程中與指導教師溝通不暢或者教師指導不力的情況發生。
3 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改革建議
3.1 選題多元化。
根據指導老師的課題研究方向或是工程實際項目,或者參考學生畢業實習崗位,制定與之相適應的畢業設計題目,盡可能真題真做。同時題目難易程度也應適中,能夠體現目前研究發展的主要方向及前沿問題,能夠對學生知識面有所擴充。
3.2 嚴格要求學生并認真指導
畢業答辯前對學生進行預答辯,或者階段性審查。及時發現學生畢業設計中的問題并督促其整改。對檢查不過關或是預答辯不過關的學生,推遲其答辯時間或是取消答辯資格,整體學風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
同時,指導老師也應加強督促,并定期追蹤指導學生畢業設計進展情況。如果所帶學生數較多,還應集中指導所有學生,并合理規劃各學生進度。對設計能力較強的同學,可要求更嚴格后期準備推優。對進度較慢的同學加強檢查力度,加大檢查頻率。主要教會學生理清設計思路,運用正確的設計理論及設計方法,教會學生學會參考規范及查閱相關資料能力。
3.3 參考國家標準規范制圖
國家分別制定了《建筑設計制圖標準》及《結構設計制圖標準》,很多按自己制圖習慣繪圖的習慣應督促其整改。甚至有些同學動手能力較弱,對計算機的操作能力尚欠缺。教師不可能手把手進行指導,應充分發揮組員團隊合作能力,采取幫扶政策,引導動手能力較強的同學幫助動手能力較弱的同學。
4 結論
目前,大學畢業生流行“畢業就失業”,主要是學生在大學四年沒有學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創新能力。很多學生大學四年混混沌沌、迷迷茫茫中度過,平時課堂也難以集中注意力。教師應及時發現學生優勢,并鼓勵學生深層探究,大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這樣學生才能在畢業前的3年里學有所獲,不至于畢業設計無從下手。
本文主要從3方面闡述了目前土木工程本科畢業設計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整改建議。畢業設計是體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最后環節,也 學校本科評估的主要支撐材料,學校及學生均應引起重視,并提高畢業設計完成質量。
參考文獻
[1] 劉麗萍.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實踐探索[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
[2] 陳蘭.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若干問題剖析[J].東南大學學報,2012(14):24-27.
[3] 周紅星,李兵,趙瑞芬.應用型本科院校提高學生畢業論文質量的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2,(12):177~178.
[4] 劉正遠,段玉璽.本科畢業論文選題質量的探索與實踐[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09,(03).
[5]季民,馬德剛.建立畢業設計管理體系提高畢業設計質量[J].中國大學教學,2007(05).
[6] 歐孝奪.基寬口徑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論文)的實踐與探索[J],廣西大學學報,2005(30),16~19.
1土木工程傳統畢業設計模式存在的問題
1.1課題不能滿足社會需要
現有的畢業設計題目僅僅是對部分學科內容的綜合應用,只是涉及工程的某一方面,沒有培養學生對整個工程的全體把握.各個專業各自為陣、沒有聯系、缺乏學科間的交叉.例如,土木工程的學生只專注于結構設計,建筑專業學生則更為注重外形的美觀,沒有考慮力學的影響.工程管理的學生則更多地是選擇軟題目進行畢業設計的答辯,給排水專業的學生則在給定的圖紙中添加上下水管道而不去考慮樓層的承重等問題,彼此之間沒有信息的互通,難以達到畢業設計中模擬工程實訓的要求[2].
1.2抄襲現象嚴重
目前大多數院校由于應屆畢業生人數較多,每位指導教師可能同時指導多位學生進行畢業設計,所以在選題上會存在雷同的地方.而一些學生存在不求優秀但求通過的思想,因此在進行畢業設計時會不同程度地出現抄襲現象.
1.3時間安排不合理由于畢業設計大多安排在第八學期,學生面臨找工作、實習、面試等問題,導致一些同學前期沒有準備而在臨近答辯前夕才匆匆完稿,答辯時倉促上陣,嚴重影響答辯質量.
2土木工程團隊畢業設計的實踐
為了提高畢業設計質量,鍛煉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強化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江蘇科技大學船舶與建筑工程學院采用跨專業團隊畢業設計的模式,嘗試對畢業設計環節進行改革,經過試行取得了一些成果并積累了部分經驗,所培養的畢業生在用人單位也受到了一致好評.
2.1合理選題團隊畢業設計的題目
除了要符合專業教學要求,涵蓋本專業絕大部分的專業領域,具有很強綜合性,還必須與工程實際相結合,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同時具備一定的前瞻性和創新性.此外,還必須符合所有參與專業的專業要求,能夠使團隊成員分工明確[3].團隊選題是以指導教師討論決定課題的方向,再由學生團隊自主確定課題題目,通過查閱各種文獻、書籍及設計手冊,搜集并整理資料,初步確定設計方案,并及時與老師交流,對方案進行完善,并形成最終方案.
2.2組織團隊指導教師在畢業設計環節
要求每位學生都有一名指導教師,因此在畢業設計團隊中,也為每位成員配備有各自的指導教師,指導教師也形成團隊,選擇其中一人為總負責人,負責收集學生在畢業設計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碰撞問題,協調指導教師團隊集中對問題進行協商和解答.由于指導教師們的專長和知識結構各不相同,因此通過教師團隊的指導,可充分發揮教師團隊綜合知識的優勢,能更有效地指導團隊畢業設計工作,同時也為學生樹立了團隊工作的榜樣.
2.3學生團隊項目制
以蘇州御錦花園住宅樓的團隊畢業設計為例,將之分為建筑、結構、基礎、給排水、造價、施工組織等項目組成,各項目由一名同學擔任責任人,以設計的各項任務和學生項目負責人建立工作任務分工表,明確哪項任務由哪位同學負責主辦,并明確協辦人員,由負責主辦的同學統籌安排時間進度和工作進度,讓所有同學都參與到該任務的設計中.每個學生明確自己在團隊設計中的位置,并積極主動介入,群策群力,發揮應有的作用.學生在項目進行過程中,逐步學會了制定計劃、討論分工、協調工作內容和進度、定期舉行小組會議、方案討論與決策等團隊工作的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2.4嚴格控制時間節點
畢業設計一般安排在第八學期進行,但是同時也是學生找工作、考研、面試、培訓等方面的黃金時間,這樣就難免會出現時間上的沖突.而如何在保證工作質量的基礎上,如期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確保項目的整體進度,是團隊畢業設計必須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因此我們將團隊畢業設計提前至第七學期的第八周,并綜合考慮上述因素,做到合理分配工作任務及工作時間。
2.5團隊答辯模式
由于學生團隊是跨專業組成的,因此在畢業答辯環節,由團隊各專業教授組成了專家答辯組,對團隊畢業設計進行公開答辯.由一名學生負責團隊畢業設計總的概述,然后按照計劃進度表中各項目組成由各項目負責人進行設計陳述,在各項目陳述過程中專家答辯組對團隊畢業設計進行提問.通過本次團隊畢業設計各專業學生彼此學習、相互交流,為完成蘇州御錦花園住宅樓設計項目,團隊學生群策群力進行設計和計算,既加深了對本專業課程的掌握,同時也擴充了自己的知識面,了解交叉學科的相關內容,真正做到學科的交叉與融合.
3結語
從2014年開始,遼寧省學位辦加大了對碩士論文的抽檢力度,2015年抽檢數量為2014年的3倍,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相關培養單位的重視。根據2014年遼寧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評價結果顯示,在此次抽檢中被抽到的兩本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學位碩士論文中,一本論文的評價結果為良好,一本的論文的評價結果為一般。從反饋的信息來看,評審專家主要從論文的選題、文獻資料的閱讀、論文的成果與創新性、研究手段與技能、基礎理論與專門知識的掌握、綜合分析能力實驗或計算能力及寫作能力與態度等方面進行了評定。從檢查的結果來看,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碩士學位的論文質量還有待于提高,主要缺點體現在:近幾年的文獻資料和參考文獻較少;開展有針對性的試驗比較少;缺少對實驗的針對性分析;缺乏數值模擬結果與工程實例或實驗室數據的對比等等。我們土木建筑工程學院為此專門組織了研討會,將評審專家的意見反饋給我們的專業指導教師。在會上,指導教師們對反饋回來的意見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和總結,希望對我們今后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碩士論文的質量的提高提供借鑒。我們除了參加省學位辦對碩士論文的抽檢之外,還把我們的專業碩士論文送到一些兄弟院校進行同行評審,評審的結果也同時作為學校評價專業碩士論文質量和專業指導教師能力的依據。
二、師資隊伍建設
(一)校內專業導師隊伍的建設
校內導師隊伍的建設主要是通過加強碩士導師的遴選工作,使得專業素質過硬,工程實踐能力強的指導教師走上碩士生導師的崗位。遼寧工業大學制定了《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考核辦法(試行)》,該辦法規定了一名合格的專業碩士生導師應該達到諸如學術道德、學術論文抽檢情況、畢業論文完成情況、研究生就業情況、科研指標等方面的標準,凡是達不到碩士導師考核要求的教師將被取消其研究生導師資格。另外,學校定期進行碩士生導師的遴選工作,吸收符合條件的教師進入到碩士生導師隊伍中來。通過督促碩士生導師加強自身的學術水平,來提高對碩士生的指導能力。比如,學校規定一個碩士導師在一個聘期內(一般為三年)導師應該完成的科研任務:獲得的縱向課題的數量和質量;發表核心期刊論文的數量和質量;完成的橫向課題進款;獲得的省部級獎勵的數量及獎勵等級;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的數量等等。建筑與土木工程全日制專業學位的碩士生導師要求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所以遼寧工業大學在考核專業指導教師的時候著重強調了導師的工程素質,如果達不到上述要求的標準,專業導師將被暫時停止招生或取消專業研究生導師資格。上述采取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激勵了專業導師加強自身的工程素質、在指導專業研究生時投入更多的精力。
(二)校外專業導師隊伍的建設
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并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土木行業的專業人員作為校外研究生指導教師,并開展聯合培養制度,即雙導師制。與學術型導師相比,專業型導師的能力體現在工程實踐的豐富性和對土木工程技能掌握的熟練性上。我們所聘任的校外專業導師,來自遼寧省內的土木工程行業,如錦州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的總工程師,東北電力工程公司的高級工程師,錦州市第一建筑安裝工程公司的高級工程師,錦州寶地集團的高級工程師等等,這些導師都是建筑企業的技術骨干,都具有很強的實踐專業技能,他們指導的研究生涉及到的土木工程專業領域包括設計、施工、土木工程檢測與加固、工程管理等等,符合三師【1】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這些校外研究生指導教師善于在工程實際中發現問題,并有很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論文題目的選擇有很大的幫助,并且有能力指導研究生解決實際工程當中出現的復雜的技術問題。校外專業研究生指導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雖然很強,但是敬業和投入問題也是當前的一個讓各個專業碩士培養單位很困惑的問題。校外導師和培養單位之間的責權利關系不明確,校外導師的人事關系又不隸屬于培養單位,培養的學生學位論文質量出現了問題,校外導師是沒有什么責任的。而且,培養專業學位的研究生成才,對于校外指導教師來說也沒有帶來實質上的利益,因此他們缺少投入精力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如何解決校外導師的精力投入問題,是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碩士當前面臨的一個難題。難題的破解需要各培養單位、碩士生專業導師和研究生共同努力,比如采取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之后到其導師所在的企業就業、或是專業研究生的研究成果和企業共同分享、或是培養單位和企業聯合報獎等,這些均是可行的辦法。
三、實踐基地的建設與維護
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碩士的實踐教育基地的建設與維護對于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2]。依托遼寧工業大學的實踐教育平臺,加強與校外實踐基地的合作,建立遼寧工業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校外實踐基地。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碩士專業實踐基地建設是一項長期工作,需要重視實踐基地開發工作,規范實踐基地建設的管理,加大投入保障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碩士專業實踐基地建設,積極維護和發展與專業實踐基地的關系。遼寧工業大學土木建筑學院負責研究生工作的領導定期對簽約的實踐基地進行走訪,在了解企業需求的同時,也了解到在基地實踐的專業碩士的學習情況,督促他們加強在實習基地的學習和實踐。同時,也是對研究生校外指導教師的一個促進。通過建設專業碩士實踐基地,達到學校和實踐基地所在企業互惠的目的,從而使專業碩士實習基地成為學校和企業之間的聯系紐帶。在對企業進行走訪的同時,也邀請企業的負責人和相關專業碩士指導教師來學校座談,為培養建筑與土木工程全日制專業碩士獻計獻策。
四、加強對建筑與土木工程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生實踐考核與成績評定
遼寧工業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必須在培養基地進行至少連續半年時間的實習、實踐環節訓練。一般時間定在第三學期,參加實踐的研究生按期提交實習、實踐計劃及報告,實習完畢以后,土木建筑工程學院組織專門的工程實踐應用能力答辯會,專業研究生參加由學院答辯委員會(校外指導教師參加)組織的答辯會,對實踐基地的實踐內容接受委員會的答辯。答辯成績采取兩級分制,分為“合格”或“不合格”。對于考核不合格的專業學位的研究生,督促其按照答辯委員會提出的問題進行修改,一段時間之后再組織答辯。通過這樣的考核,使專業碩士研究生認識到在企業實踐的重要性,加大在專業實踐活動中的精力的投入。
五、結論
關鍵詞: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全日制工程碩士;課程體系;復合型課程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2909(2013)01-0061-05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對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持續增長。2009年教育部調整研究生教育結構,將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納入研究生培養的主渠道,大力培養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1]。土木建筑行業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分支,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更新與發展,其科學性、實踐性、復雜性、綜合性、創新性等特征日益凸顯,對土木建筑行業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培養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必須克服傳統學術型碩士培養模式理論性強而實踐不足的現狀,并充分體現專業學位教育的特點,而課程體系的改革是其核心內容。
一、課程體系改革需要適應的目標
(一)培養通專結合的復合型人才
在科學技術的橫向綜合性和縱向分化性發展趨勢背景下,土木工程學科一方面表現在建筑、公路、橋梁、水利等學科專業分工明顯,要求土木工程教育更加專業化;另一方面各學科相互交叉和滲透,對土木工程教育提出要向綜合化方向發展的要求。因此,掌握較為寬厚的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工程領域的專業知識,是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研究生課程體系改革的目標。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國內5所高校土木工程專業學術型和專業型碩士培養方案的課程設置進行分析,并側重比較二者在基礎理論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方向課的學分設置(圖1),其目的在于確定通專結合的復合型課程體系改革思路。
培養方案中參與統計的基礎理論課主要是數學類等自然科學類課程,不包括人文社科類課程。專業基礎課指結構力學、鋼筋混凝土結構、土木工程材料等課程,專業方向課包含隧道工程、結構可靠度和高等土力學等課程。從圖1可以看出,盡管各校課程總學分有所不同,但專業型碩士的課程設置與學術型碩士相比,表現出較為明顯的趨同化特征。此外,課程安排也顯示,專業型碩士的課程安排與學術型基本相似,未體現出專業學位與學術學位培養特色之間的差異。因此,專業碩士的課程設置應更注重內容的寬廣性、應用性和實踐性,達到夯實基礎和加強專業實踐能力的目標,鍛煉面向實踐問題的工程研究能力。
(二)具有良好的專業素養與能力
知識的傳授是提升能力和提高綜合素養的必要條件。就應用型人才培養而言,目前土木工程專業學術型碩士課程體系存在4個方面的主要問題:(1)理論課程遠多于實踐課程,學生在研究生階段依然疲于上課和應付考試,缺乏實踐能力,創新意識薄弱;(2)課程覆蓋面窄,專業課程往往不能反映土木工程學科的前沿動態,知識體系陳舊;(3)未能將課程學習與畢業論文(設計)有機結合;(4)缺乏人文教育,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對面向工程應用型的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的培養,課程體系應由片面和靜止的狀態轉化為全面和動態的過程,科學有效地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和素養。
(三)科學系統的思維
現代土木工程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土木工程的功能化、城市建設立體化、交通運輸高速化、建筑材料輕質高強化、施工過程工業化和裝配化、內部各專業間滲透化、土木工程人文化和環境化是未來土木工程發展的必然趨勢[2]?,F代土木工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應具有科學系統的思維,樹立交叉學科視野,鍛煉知識與技術的整合和重塑能力,對工程遇到各種新問題、新情況做出判斷和決策。因此,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工程碩士還應加強交叉類課程的學習,通過系統思維解決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的專業問題。
(四)構建復合課程目標體系
依據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全日制工程碩士課程體系需要適應的目標,構建以基礎理論與知識、專業素養與能力和科學系統的思維為三大平臺的復合課程目標體系,見圖2所示。三大目標的實現自下而上,同時相互配合,發揮整體作用。
第一平臺為基礎理論與知識,是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所要掌握的基礎理論。其中數理類知識包括數值計算、應用數理統計、結構動力學、有限元分析等課程,學會應用數學模型和物理方法進行理論計算和試驗分析;計算機類課程包括數據庫設計與實現,通過程序設計幫助實現系統模擬仿真等;專業基礎課程包括高等鋼筋混凝土結構、高層結構結構分析與概念設計、工程結構減振與控制理論等,學會房屋建筑工程結構設計、控制與優化原理與方法;專業課包括現代工程施工組織、高層結構工程施工技術等課程,掌握專業前沿知識;交叉類課程包括建設系統工程、工程經濟學原理與應用、現代管理原理與方法,培養學生交叉學科視野和系統思維方式;實踐課包括實驗、設計、模擬、校內外實習等,鍛煉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人文課包括英語、哲學及德育等課程,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第二平臺為職業素養與能力的提升,它建立在基礎理論與知識的平臺上。職業素養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工程職業道德、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豐富的人文科學素養;學習能力要求學生具有信息獲取、知識更新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要求具有綜合應用建筑與土木工程理論、獨立地分析和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設計能力要求學生具有開拓創新意識和進行建筑產品開發設計的能力,以及建筑工程項目集成的基本能力;創新能力要求學生具有由跟隨創新、集成創新和原始創新組成的技術創新能力;管理能力要求具有良好的組織管理能力,較強的交流溝通、環境適應和團隊合作能力[3]。
第三平臺為科學系統的思維,是在基礎理論與知識的學習和專業素養與能力的培養中逐步形成的。系統性思維要求學生從全局的角度思考問題,培養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直覺思維和邏輯思維,具有統籌與預見能力。
二、復合型課程的支撐體系
為了順利實現課程體系改革的目標,構建自內向外的復合型課程支撐體系,內部為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外部為導師隊伍建設和產學研結合,如圖3所示。
(一)課程設置
一要加強實踐課程,包括實驗、設計、模擬、實習等,處理好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比例關系,提高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研究生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二要加強交叉課程建設,合理調整技術、管理、經濟、法規課程的比例,使工程碩士研究生立足于“大土木”工程背景之下,概覽建筑與土木工程各學科相互間交叉、滲透和融合的特征,拓展專業并形成較高的視野;三要加強人文課程,通過專題課或者學術講座的形式,豐富研究生的人文科學素養。
(二)教學方法
教學內容首先要更加重視其寬廣性、應用性和實踐性,培養工程碩士研究生的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4];其次要反映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最前沿的知識,使研究生熟悉研究方向的新動向,增強科研興趣;同時要做到與后續課程和論文研究的有效銜接,減少研究生課程學習的盲目性。教學形式要以研究型形式為主,如討論式教學、參與導師課題等,實現研究生從被動接受到主動鉆研的有效轉變,教師起到啟發引導的作用。教學方法還要靈活多樣,如模擬軟件、實地調研等,優化教學過程并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三)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的改革首先要改變本科階段一貫的終結性考核制度,將課程互動評價、階段成果和終結性考試三部分作為每門課程的成績。在論文或設計研究階段,要加強論文開題、階段報告、中期報告和論文答辯的過程考查,提高專業學位的授予水平,改變目前中國“嚴進寬出”培養模式的不利局面;其次,要將理論課程與實踐活動結合,評價學生理論知識掌握情況和與之對應的實驗或實踐活動完成情況,形成多元化綜合評價體系,促進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四)導師隊伍建設
導師是研究生學習和生活的指導者,導師的責任感、知識結構和學術水平是保證研究生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要建立公平的競爭機制對導師嚴格遴選,從源頭上提高導師隊伍水平;要鼓勵導師定期深入企業了解生產實際需要,與企業合作開展科學研究工作,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這樣一方面促進導師知識結構的不斷更新和學術水平的持續提升,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導師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有針對性的指導能力。
(五)產學研結合
學校一方面吸納社會上具有一定學術造詣的同行專家加入導師隊伍,不僅滿足工程碩士研究生規模擴大的需求,而且將行業課題帶進學校;另一方面通過加強與建設領域內的投資建設、項目管理、工程設計、施工總承包、工程咨詢等單位的聯系,使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研究生達到其課程學習內容適應企業和社會需求,論文或設計選題來源于工程實踐的目的。
三、課程改革的評價體系
根據復合型課程的目標體系和支撐體系的內容,建立相應的評價體系。結合層次分析法對評價系統進行分析,計算各指標權重,進行方案層的優先排序。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筆者設計調查問卷,由國內相關高校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的專家對各指標權重評判,結果如表2所示。
表2數據顯示,建筑與土木工程全日制工程碩士課程評價體系的一級指標中,相對重要程度依次為:課程設置、導師隊伍建設、產學研結合、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二級指標中,課堂授課、實驗、設計和實踐課程的合理安排、學生參與行業單位的項目實踐和導師的學術水平是最重要的三項內容,也是建筑與土木工程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課程體系改革的首要任務。
四、課程改革的建議
(一)優化課程設置
優化課程設置是基礎,關鍵要合理安排課堂授課、實驗、設計和實踐課程比例,形成以實驗、設計和實踐課程為主,理論授課為輔的課程結構。通過適當減少人文課程學分和課時數、增加學科基礎課和專業方向課的實驗和設計環節,以學科基礎課和專業方向課將實驗和設計為課程主線,增加實踐課程的時間安排等優化課程設置。這樣的課程結構更有利于工程碩士研究生主動吸收知識和掌握研究方法,提高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加強導師隊伍建設
加強導師隊伍建設是關鍵,側重提高導師的學術水平。針對面向實踐的工程碩士研究生培養,要改變以往以論文、論著和科研成果的數量作為衡量導師學術水平的單一指標的不利局面,將導師帶領學生參與企業實踐和社會課題也納入導師學術水平評價體系。學校應對全日制工程碩士導師加強工程實踐訓練,同時吸收不同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實踐領域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員擔任兼職導師,承擔部分教學指導工作?!半p導師制”培養學生,形成優勢互補,從而改變導師過于理論化的學術現狀,引導導師重視工程實踐,全面提高導師的學術素養。
(三)產學研結合
產學研結合是重點,要積極帶動學生參與行業單位的項目實踐;爭取行業和企業支持,建立穩定的專業實踐基地,構建一個校企長期全面合作的優質教學科研平臺;同時簽訂校企合作培養協議,將工程碩士培養和解決企業工程技術問題結合,發揮工程碩士教育教學和科研的雙重優勢,使研究生在校期間能在企業中提高自身的職業能力與素養,也為企業的發展和創新做出成績,將產學研結合真正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 黃寶印.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的新時代[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10 (10): 1-7.
[2] 金長宏,李啟明.現代科學技術革命與土木工程[J].建筑經濟,2008(6):30-32.
[3] 林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通用標準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4] 張東海,陳曦.研究型大學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狀況調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6):83-90.
Reform and evalu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for full-time professional master
CHEN Wei, ZHANG Ji-ru, WAN Ji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0, P. R. China)
關鍵詞:高職院校;土木工程;概論;教學;探索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6-0192-03
《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是土建類各專業的一門非常重要的職業基礎課程,在整個課程的設置體系中起著先導和啟蒙作用,肩負著把完全不具備專業知識的學生引入到土木工程行業的大門,使學生從綜合教育跨入到土木建筑專業教育的重任。通過《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學習,可以使學生了解土木工程行業的基本情況,了解土木工程行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的興趣,樹立專業思想,為學生學習后續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程理清思路,指明方向。因此,《土木工程概論》課程在整個土建類專業的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主要特點
《土木工程概論》課程主要講授土木工程的各個層面的知識和內容,較為詳盡地介紹了土木工程各個分支學科所涉及的主要內容和知識,其課程的主要特點如下。
1.課程內容范圍廣泛?!锻聊竟こ谈耪摗氛n程的內容非常廣泛,其涉及的教學內容囊括了土木工程專業的所有領域,甚至包括了土木工程專業的許多相關課程的教學內容[1]。由于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為土木工程專業的引導課程,編寫《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教材者往往在教材編寫時涵蓋的內容非常寬廣,但知識點的內容卻非常淺顯,很多內容如基礎工程、港口工程、交通工程、建筑材料等在內容的安排上基本上都是點到為止。因此,在《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地取舍教材內容,是每位任課教師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2.教學內容以理論實踐相結合為主?!锻聊竟こ谈耪摗氛n程涉及的教學內容雖然淺顯,但與工程實際聯系又非常密切,教材內容應該以工程案例為切入點,全面展示土木工程的經濟技術、建筑風貌和所采用的新型建筑材料,以及土木工程中常見問題的處理方法,從而適度地拓展學生的視野,為學生了解專業、學習專業知識以及確定學習目標和方向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3.教學內容需要不斷更新和補充。《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所涉及到的課程內容往往與現有的工程實際緊密相關,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行業的不斷壯大,我國的建筑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但《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教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卻不能如建筑工程的發展一樣快速進行更新,導致很多內容滯后于工程實際。如出現在許多教材中的世界排名第一高樓:臺北101大樓,現早已被迪拜的迪拜塔所超越。教材內容的滯后使得學生不能及時了解到建筑界新的發展,極大地阻礙了學生與工程實際的有效接軌,不利于學生的有效成長。因此,如何在教材內容滯后的情況下,要求教師密切關注建筑界的發展動向,靈活地增加新的教學內容和工程案例,是每位承擔《土木工程概論》課程任課教師的職責和義務。
二、《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教學現狀
1.實踐教學環節缺乏。在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在讀學生,甚至極個別任課教師都片面地認為:《土木工程概論》課程僅僅是土建工程類專業的入門課程,是一門新生剛剛入學后的專業思想教育課程,其作用僅僅是學生了解到本專業的概況和基本風貌,激發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的興趣和熱情。該課程的主要學習目標見下頁圖1。這種片面的認識導致很多高職院校在教學計劃的制定過程中,將《土木工程概論》課程僅作為專業的職業選修課程,課時量極少(大多數院校該課程為32學時,2個學分,個別院校該課程僅僅為24學時,1.5個學分),為了將《土木工程概論》中的眾多章節(一般該課程共計15章左右,涵蓋了土木工程的各個領域,如土木工程發展史、土木工程材料、基礎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橋梁工程等)都講完,絕大多數教師以純理論的授課形式蜻蜓點水般地完成《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枯燥的教學任務,缺少非常必要的實踐教學環節,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這和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將土木工程法概論課程作為土建工程類各專業的先行引導課程,以此來提高學生對專業的了解及熱愛度的初衷發生了一定的背離,久而久之學生將會慢慢產生一種對專業的排斥心理,這對培養學生有效的學習專業技能課程的興趣極為不利,甚至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
2.教材內容更新較慢。教材對于任何專業任何課程的學生和教師而言都是極為重要的,沒有了教材,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很難實現,而教學中優秀的教材是促使學生快速掌握知識并引領學生入門的最佳途徑。目前我國《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教材很多,但是大多數教材中不乏許多“十二五”規劃教材,內容涉及面極廣,但教材內容僅僅涉及專業知識的表面問題,對深層次的專業知識接觸甚少,而對于建筑領域中的新工藝、新產品及建筑的前沿學科的介紹普遍偏少,教材內容比較陳舊,不能反映當今社會的土木工程的發展現狀,這是因為當今我國的土木建設發展速度極快,無論是高層建筑、大跨度橋梁,還是超長的隧道工程和地下工程的結構形式、施工工藝以及建筑材料的發展速度都是日新月異的,然而教材的更新遠遠跟不上土木工程學科的發展速度[2],任課教師如何根據時代的發展及時補充教學內容是《土木工程概論》教師面臨的主要問題。
3.教學安排不盡合理。(1)課程的重視度不夠,教師安排缺乏考慮。許多高職院校對《土木工程概論》課程不夠重視,在該課程教師的安排上,往往認為任何教師都可以上,更為嚴重的是很多高職院校將該課程交給剛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教師負責講授,由于教材本身的缺陷,再加上青年教師教學經驗和工程實戰經驗都不足,在教學過程中,難以用理論聯系實際,這樣就會導致教師會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講授內容,講授過程找不到章節的相互聯系性,導致授課章節相對獨立,課程的整體性較弱,使得大多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對課程內容體系的掌握不足很容易造成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不良的結果。(2)教學學時不夠,考核方式過于簡單。通過走訪、調研發現,很多高職院校《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授課課時普遍偏少,授課課時最少的院校只有16學時,大多數都在30學時左右。由于《土木工程概論》這門課程所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并且部分內容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很難再涉及到,若按專業課程的標準進行講解,如此少的教學時數,怎能達到教學計劃設置本課程的預期教學目標。同時,在走訪中了解到,很多高職院校在本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考核方式基本上都過于簡單,有的院校通過做作業的形式完成,有的院校因為課程內容過多,采用開卷考試的形式完成,有的院校以期末對本課程的總結完成,有的院校以閉卷記憶性基礎知識為考試內容,考試內容并未突出專業的基本特色。眾多的考核形式,僅僅限于一些基本的常識,使得考核流于形式,學生經過這樣的考核,基本上全部過關,這就給剛剛進入大學校園的學生造成一種錯誤的認識:學習不學習都能過關,學好學不好都是一樣[3],這種錯誤的認識使得很多大學生缺失了學習熱情,得過且過,部分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不能自拔。這與我們開設本課程對學生所學專業起到啟蒙、引導作用的初衷發生背離。
4.教學方法與手段落后。調查表明,大多數高職院校《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缺乏相應的實踐教學內容,很多任課教師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以課堂理論灌輸式的教學方式為主,輔以簡單的工程案例教學法;課堂上,任課教師陶醉于自己的講授內容中,講課講得口干舌燥,而講臺下的學生卻聽得耐性全無,睡覺的睡覺,說話的說話,開小差的開小差,玩手機的玩手機;師生之間缺乏應有的互動以及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的時間和動手訓練的機會,結果使得教師“一廂情愿”的陶醉于自己賣力的課程講授中,而學生始終不知所云[1]。此外,教學手段也過于單一,傳統板書教學和播放課件的教學手段已難以滿足當前《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多元化教學方式的需要,使剛進校的學生學習興趣急劇降低,始終處在被動的學習狀態中,不利于今后專業課程的教學。
三、提高教學質量的思考與建議
1.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高素質的任課教師來保障。由于《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涉及的土木工程領域非常廣泛,涉及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橋梁工程、港口工程、地下工程、水利水電工程等相關知識,這就要求任課教師不僅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更應當積累一定的工程管理和工程處理的經驗以及扎實的專業知識背景。因此,高職院校土建類專業建立起一支穩定的,老中青相互結合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是提高并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同時,由于社會的快速發展,新的施工手段和新型材料不斷出現,而教材往往滯后于現代科技很長一段時間,因此,各高職院校應要求任課教師平時注意知識的搜集、積累、整理和總結,及時將現代土木工程領域中的新的知識、新工藝、新材料及時地補充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及時融入到社會中,跟上時代的發展。
2.重視教學方法的創新?!锻聊竟こ谈耪摗氛n程的教學內容常常以理論偏多,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對一些極為專業的、抽象的教學內容很難理解甚至不理解。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充分備課,在課堂上用簡單、易懂、簡明的教學方法使初學的學生能夠盡快地消化和理解教學內容。
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任課教師應不斷嘗試和不斷完善教學方法,如采用啟發式、討論式、案例式等一系列教學方法相互融合的多元化教學方法[4],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例如,很多教師在本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常采用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及討論式,多種教學方法的靈活綜合應用,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體驗知識的發生過程,還原學生原來的科學思維活動,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5]。其教學方法的應用見下頁圖2。
3.提倡多元化教學手段的綜合應用。采用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為教學手段的授課方式,很難生動地講授《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教學內容。因此,各高職院校應提倡任課教師積極探索先進的、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網絡、投影等。通過圖像、聲音、文字、板書等幾方面的有機結合,把教學內容立體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以彌補采用傳統教學手段授課帶來的不足?!锻聊竟こ谈耪摗氛n程的另一個重要手段就是任課教師應及時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盡行有效地反饋,可通過作業、答疑、測試,跟學生網上聊天等各種渠道和形式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需求情況,以及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疑惑,這樣任課教師就可以及時引入新的教學手段來保證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另外,在考核方式上,任課教師應不斷探索,尋找并不斷完善教學評價體系。課程考核是檢查任課教師教學效果、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為了有效地提高《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對現行的以期末閉卷考核為主的教學評價體系必須進行改革。探索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如,開卷和閉卷相結合、平時小論文和期末綜合論文相結合、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相結合等多種考核方式,逐步形成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和能力培養的新的考核評價機制[1]。
四、結束語
《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是土木工程各專業的一門職業基礎課程,教學內容多、涉及面廣,這就要求任課教師采用合理的、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出適合當今時代需要的專業技能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佘睿,鞏學梅.土木工程概論類課程教學探討[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08,(06).
[2]吳萱,董俊.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03).
[3]王清標,等.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論》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研究,2012,(04).
[4]郭旭紅.淺談“啟發式教學法”[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03).
[5]林龍鑌,等.《土木工程概論》省級精品課程建設的體會及其對教學啟示[J].福建建筑,2012,(02).
1.學術交流
德國亞琛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專業一直位列德國高校前三名,其工程地質學科目前在德國高校排名第一。近年來,土木工程系選拔優秀的老師去亞琛工業大學進修,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此同時,亞琛工業大學先后派五名教授及教師十余人次來上海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合作交流。教師層面的交流更有益于學習國外的先進教學模式,為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提供技術和制度上的保障。另外,土木工程系已入選為德國政府重點推薦的德國大學生(含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海外實習、實踐與國際交流基地,這一制度保障為雙方長期的學術交流提供了保證。目前,由土木工程系推動的上海理工大學與亞琛工業大學校際合作協議的簽署工作正在順利推進。
2.科研合作
近年來,上海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與亞琛工業大學科研方面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先后與亞琛工業大學合作申請完成中德團隊合作項目(PPP項目)、中國國家自然基金面上及國際合作項目、上海市教委海外實習交流項目、德國北威州科技部及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項目等十余項,并聯合舉辦國際會議,亞琛工大教授與上海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合作申請到德國國家基金重點項目及面上項目多項。另外,雙方聯合建立環境巖土工程實驗室以及聯合建立國家級研究中心的工作正在進行中,雙方的合作也先后在德國政府網站、德國亞琛工大校園網、德國駐華大使館網站及德意志學術中心網站上介紹。目前,德國亞琛工業大學和上海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的科研合作已經被中德兩國政府列入雙方聯合資助的框架,雙方下一步將聯合申請德國DFG和中國國家自然基金委聯合資助課題的題目。
3.人才聯合
培養人才培養工作一直是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的重點,德國大學土木工程教學特點具備以下幾點特征:專業知識面寬,注意社會發展需要、專業方向的設置和調整;緊密聯系生產實際和就業市場的需求,不斷調整和補充知識結構;注重人才的獨立工作能力的培養,實踐性環節多;嚴格的考試和成績評定制度;教學方法注重講授示范性的科學方法。上海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一直積極探索支持和激勵學生海外交流的新機制,積極推動交流互派、海外短期學習、海外畢業實習、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等多渠道、多平臺、多模式的學生海外交流活動,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目前,土木工程系與亞琛工業大學的土木工程專業和工程地質專業開展了從本科生到博士生多個層次的合作交流,土木工程系每年都選派優秀學生到亞琛工業大學進修和交流,參與亞琛工業大學正在進行的一些國家級課題及重要工程項目。同時,選派學生去德國高校并參與到德國高校的課題組完成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德方為每名學生配備了知名教授和經驗豐富的教師,分別擔任正副指導教師,學生們被安排在不同的課題組,分別參與亞琛工業大學正在進行的一些國家級課題及重要工程項目,要求每個中方學生必須真正融入德方研究團隊,每位學生在研修班結業時都必須報告自己的學習和研究成果,這樣通過雙方聯合培養豐富了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途徑;同時,土木工程系接受德方高校派學生來上海理工大學進行畢業設計、畢業論文和畢業實習以及學術交流,雙方學生之間的知識交流與共享促進了本校學生和德國名校之間的交流,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大大提高了學生工程實踐的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目前,中德大學生聯合研發的邊坡智能預報系統正在德國的多個邊坡工程中試用。該系統將應用于北京周口店、浙江龍游的邊坡工程及上海隧道股份有限公司盾構開挖引起的地面沉降預報。
4.結論
關鍵詞:土木工程;專業評估;企業參與;人才培養
土木工程專業評估,是我國工程學士學位專業中按照國際通行的專門職業性認證(professional programmatic accreditation)進行評估的首例[1]。第一屆全國高等教育土木工程專業教育評估委員會(NBCEA)成立于1993年,截止到2012年6月,全國共有66所高校的土木工程專業點通過了NBCEA組織的專業評估。雖然通過評估的專業目前僅占18%,但土木工程專業評估對我國土木工程教育質量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有效促進了工程界和教育界的深度合作,成為我國土木工程注冊師制度的堅實基礎[2]。目前我國結構工程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中73%是來自通過評估專業院校的畢業生,充分說明了土木工程專業評估對我國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巨大貢獻。
我國土木工程專業評估已走過了整整二十年的歷程,不僅在國內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國際上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仡櫷聊竟こ虒I評估走過的歷程,取得今天這樣的大好局面非常不易,但也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為進一步深化評估工作,對土木工程專業評估工作進行深入細致的總結非常必要。土木工程專業評估值得和需要總結的方面很多,其中企業深度參與是土木工程專業評估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最重要保證之一,本文對其背景、現狀、作用及進一步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梳理,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結論。
一、企業參與土木工程專業評估和人才培養的背景及現狀
土木工程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必須結合工程實踐培養,而這個結合必須要有企業的積極和深度參與。專業評估作為制訂、檢驗和判斷專業培養標準的專門工作,順理成章必須要有企業的深度參與。
1. 發達國家土木工程專業評估和人才培養充分體現了企業參與的重要作用
英、美、加等發達國家目前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和專業評估認證體系[3,4]。相關企業積極參與土木工程專業評估標準的制訂和評估過程控制,有效促進了工業界與高校人才培養方面的深度融合。如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產學研合作培養工程人才已成為長期堅持的有效模式,學校與數千家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人才培養合作關系,企業深度參與土木工程專業培養的全過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3]。企業深度參與專業評估不僅使專業評估的標準更為科學,對專業的評價更為準確,大大促進了校企合作培養高質量人才;同時也因為有企業深度參與,校企合作培養人才的經驗和好的模式也能更加及時地反映到專業評估標準和工程之中,進一步促進高校與行業和企業的深度融合,從而形成了人才培養的良性循環。
企業深度參與專業評估,為行業表達對人才培養的重視和要求提供了一條有效途徑,促使政府和行業的相關政策有利于人才培養的調整,形成了培養高層次人才的良好社會環境。發達國家專業評估的實踐證明,企業深度參與專業評估工作,全方位提升了人才培養質量,營造了人才培養的良好環境,成為專業評估工作順利開展的最重要保證之一。
2. 我國企業深度參與土木工程專業評估和人才培養的現狀
作為我國工程學士專業中按照國際通行的專門職業性認證進行評估的首例,土木工程專業評估從啟動之初就充分重視企業參與[2],目前已形成了企業深度參與專業評估和人才培養的良好局面,主要體現在如下幾方面:
制度設計上充分保證企業深度參與。原國家建設部啟動土木工程專業評估時就緊緊依托相關高校和建設行業,企業專家不僅全程參與了調研、方案設計和過程控制,而且在土木工程專業評估相關規定中明確了企業深度參與的相關內容,有力地保證了企業參與土木工程專業評估的力度和長期可持續發展。
土木工程專業評估專家隊伍中包括足夠的企業專家。從首屆NBCEA建立開始,評估專家中均有不少于1/3來自企業,企業類型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如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等。
評估視察專家中近半為企業專家。企業專家參與評估的全過程和最重要的現場視察過程,保證了評估標準的全面落實和對參評高校土木工程專業辦學水平的準確評價。
二、企業深度參與土木工程專業評估的重要作用
我國土木工程專業評估的制度設計保證了企業深度參與評估有順暢的途徑,土木工程專業評估工作實踐表明,通過深度參與,企業在專業評估中發揮了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主要包括引領作用、保障作用、促進作用和示范作用。
一是引領作用。由于我國長期處于基本建設量大面廣的發展狀態,土木工程專業培養的人才除少部分轉行外,絕大多數從事與建設行業相關的工作。企業深度參與專業評估工作,使得專業評估標準能很好地適應行業用人要求,對專業的判定更能突顯行業用人標準的影響,對專業的發展方向和人才培養模式、途徑的改革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這也是通過評估專業的畢業生在注冊師考試通過人員中占絕大部分的重要原因。這充分說明由于企業深度參與,通過評估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與行業的契合度均有明顯提高,對我國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發揮了引領作用。
二是保障作用。企業深度參與專業評估使相關高校土木工程專業對行業的具體要求和相關情況有較為準確的把握,制訂的人才培養計劃更能得到企業和行業的認可與支持,使企業能更順利地參與到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中來,為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尤其是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必要保障,同時較好解決了高校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方面資源、場地以及環境欠缺的重要問題[5,6]。
三是促進作用。企業深度參與土木工程專業評估還有利于促進高校和企業建立更廣泛的產學研合作,使人才培養納入到國家科技創新體系中,使產學研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均有明顯的發展。
四是示范作用。企業深度參與土木工程專業評估所具有的引領作用、保障作用、促進作用不僅有效地推動了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也為我國工科類專業人才培養改革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7]。教育部于2011年正式啟動的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中,明確要求行業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正是土木工程專業評估要求的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的經驗總結和提高。
三、企業參與在卓越計劃中得到進一步強化
土木工程專業實施“卓越計劃”是為了改革和創新工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立高校與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和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土木工程專業培養的人才要有強烈的質量、工期、安全、環境和成本意識,要有很好的團隊協作精神和寬闊的視野。圍繞卓越計劃,企業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在以下方面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
1. 進一步深化了產學研結合的教育模式
產學研合作教育是利用學校和企業不同的教育資源和教育環境,發揮學校和企業在人才培養方面各自的優勢,將以課堂傳授理論知識為主的學校教育與直接獲取實際經驗和能力為主的生產現場教育結合,培養滿足企業需要的應用型和研究型人才為主要目標的教育模式。
產學研結合專業課教學模式,將專業課教學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專業課講授與專業實習結合。理論課教學在課堂講授,涉及實踐環節的教學內容采取到設計單位和生產企業現場實物教學的方法,進行專題現場實物教學,專業課教師對于現場實物教學方法已經進行了實踐嘗試。
產學研實踐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在教學計劃外的寒暑假參與企業的生產實踐,每名學生均由學院指派一名指導教師,師生共同制訂實習計劃,預期目標和實習成果,學生定期向指導教師提交實習報告,實習結束后,學生應完成由實習企業簽署確認的實結報告,由實習企業進行實習效果評價。
產學研畢業設計和學位論文模式,卓越工程師畢業設計、學位論文選題來源注重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鼓勵學生到生產實踐中選題,由單一的教師命題發展成為學生自主選題、指導教師命題和學生自組團隊跨學科聯合選題等多種方式。對已有就業意向的學生,鼓勵其到就業單位選題,立題由指導老師嚴格把關。指導方式采取社會用人單位、學校雙導師制。畢業設計、學位論文與企業產品和技術研發相結合,學生在學校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在學校完成理論設計工作,由企業指導教師指導在企業完成試驗和調試工作。
我校面向卓越土木工程師培養,以自身擁有的甲級建筑設計院為依托,建設開放式卓越工程師培養工程設計體驗工場。本科生和研究生可體驗工程設計全部過程,包含施工圖設計、審圖后修改、現場交底、施工過程中技術問題處理、工程驗收等全過程。
2. 校企雙向滲透打造了“高工級教授”型師資隊伍
卓越工程師培養必須擁有一支教學藝術與工程能力兼備的師資隊伍。學校根據卓越工程師培養對教師的特殊要求,出臺了多項政策措施,著力打造適應卓越工程師培養的專兼職結合的師資隊伍,包括優先引進具有三年以上工程實踐經歷的博士;教師具備相應工程經歷作為職稱晉升的必要條件;鼓勵教師獲得各類國家注冊師資格;聘請企業教授級高工為兼職教授以及設立高工級教授崗位等。對參與“卓越計劃”試點工作的企業工程師,通過講座加示范的形式,盡快提高工程師的教學水平,改進教學方法。經常開展教學法活動,指導工程師們如何編寫講義、教學大綱、教學進程、備課等,使他們逐步實現從工程師向教師身份的轉變,適應和達到教學要求。
四、需要進一步解決的主要問題
1. 國家政策應對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提供更為有效的支撐和保障
我國已明確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并正在落實相關的政策。但對企業在人才培養方面的普遍性支撐和保障政策還不夠系統完善,如接受實習生的補貼制度、參與人才培養投入的免稅制度等,需要大力推進。
2. 學校和企業需落實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的長期穩定政策
學校在吸引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方面還缺乏長期
穩定政策,在調動教師和學生主動和企業合作方面還缺少高效保障措施;大多數企業迫于經營壓力還無法將主動參與人才培養放在企業發展足夠重要的地位,經費和人員保障嚴重不足。
3. 教師和學生需進一步認識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的重要意義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教師中普遍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教師在人才培養方面投入嚴重不足。在主動聯系和促進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方面積極性不高,也缺乏有效的途徑和手段。隨著獨生子女成為學生主體和基礎教育長期以應試教育為中心的影響,大多數學生缺乏主動到企業學習、為企業發展服務的意識,加上擴招帶來學生人數眾多,導致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的積極性下降,對土木工程這樣的寬口徑專業尤其如此。
4. 需要進一步營造良好的社會大環境
人才培養需要良好的社會大環境,不僅是高校和相關企業,也包括家庭、基礎教育、政府管理部門等社會的方方面面。我國還缺乏全社會為人才培養服務的意識,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中碰到的不少問題的有效解決,有賴于良好的社會大環境的營造。
目前教育部正大力推進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國家正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和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為高校人才培養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土木工程專業評估在20年深厚積淀的基礎上,定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畢家駒.中國工程專業評估的過去、現狀和使命——以土木工程專業為例[J],高教發展與評估,2003,V21(1):40-42.
[2] 高延偉.我國建設類專業教育評估的回顧與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3,V12(3):4-7.
[3] 吳啟迪,章仁彪,譚震威.專業評估與資質鑒定: 中國工程教育的“國際接軌”[J],復旦教育論壇,2003,V1(2):29-32.
[4] 黃長.國外專業人才培養戰略與實施[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5] 畢家駒,陳以一,何敏娟.建立工程專業評估制度,盡快提升工程教育質量[J],中國高等教育,2006(1):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