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03:4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航空安全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Abstract: As everyone knows, because of its "floating" in the air, the aircraft is different from terrestrial locomotion, a failure will cause fatal disaster. Therefore, aircraft maintenanc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 related to civil aviation safety and efficiency. The one of the "internal controllable factors" in airline is the locomotive maintenance, the reasonable and scientific attention and investment are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 security company, this have become consensus of many airline management layer. The effectively controlling risk, reducing maintenance errors, preventing civil aviation safety accidents were analyzed and put forward as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thods.
關鍵詞: 航空安全;工具;科學;故障分析;風險管理;意義
Key words: aviation safety;tools;science;fault analysis;risk management;significance
中圖分類號:F562;V2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15-0164-02
1 概述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突飛猛進,我國航空運輸業在工業發展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在航空運輸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時,航空事業出現的問題也日益突出出來。其中航班延誤給旅客帶來的不便最為明顯,也給航空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損失。除去天氣原因、空中交通管制等客觀因素,航空公司自身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誤占據的比例也較大,這其中大多數的航班延誤是由機故障不能夠得到及時的維修造成的,有的甚至是維修工作無法在短時間內恢復成可放行狀態造成的。因此,目前國內的飛機及飛機部件的維修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還不夠完善,很多都是根據中國民用航空規章CCAR-145《民用航空器維修單位合格審定》的要求建立起來的。根據我國航空規章CCAR-145和CCAR-121的要求,所有維修企業在進行維修后都需要記錄并上報企業所有的“維修不安全事件”和“維修原因航班延誤報告”。但是很多企業并沒有對這些記錄和數據進行詳細的分析處理,因此很難找出造成航班延誤的主要原因。這些記錄和原因主要是有針對性的為飛機維修企業提供數據分析基礎,能夠很好地為維修提供質量保證,以此節約時間,避免因為維修造成的航班延誤。我們就現代質量管理思想和方法為理論背景,進行民航飛機維修企業維修故障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質量改進方法。
2 飛機故障和維修資源分析
例行維修工作是指特定飛機需要完成的既定維修項目。它主要包括:MPD規定的檢查及維護項目;航空公司根據AD/SB/SL等評估編寫的EO檢查以及改裝項目;少量的飛機保留項目。而維修資源主要是指企業擁有的員工、工具以及航材儲備等,企業的維修資源制約了完成飛機維修例行工作以及非例行工作的能力。其中,員工是維修資源中最主要的因素,對于高技術含量的飛機維護行業更是如此,但這個因素也是維修資源中彈性較大的因素。
3 飛機維修經驗和管理改進的重要作用
以山東航空股份有限公司(Shandong Airlines Co., Ltd.,簡稱“山航”)工程技術公司為例子,為了總結積累飛機維修經驗,不斷提高排故水平,維修部技術支援分部組織技術骨干人員于近期整理出版了《B737飛機維修論文匯編》。
飛機的維護工作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員有極強的操作技能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而各類維修排故論文是對實踐經驗的總結和升華。從日常的維護工作可以看出,絕大多數故障和問題都是過去曾經發生過的,這些問題又會不斷的重復出現,新問題實際很少,如果能夠很好的總結并分享過去的經驗,必定會大大提高維修人員的維護水平。山航工程技術公司維修部技術支援分部決定由周本欣專家牽頭,組織專業技術骨干人員對2004年至2011年八年的維修排故論文進行匯總,經對篩選出的109篇論文的合并、整理、補充,形成了62篇有代表性的論文,最后編輯完成了《737飛機維修論文匯編》。
《737飛機維修論文匯編》作為一個載體,把這些年在飛機維護經驗方面的精髓匯總出來,為廣大維護人員學習、提高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教材。任何一個疑難故障的排除過程都頗費周折,這其中的原因有:一是系統原理不熟悉,難以做到故障現象與系統原理的有機結合;二是與多個系統相關的故障綜合把關能力不夠,思路不清,難以找到排故的要點和重點;三是實踐經驗不足,包括故障的分析方法及設施、手冊等的使用。《737飛機維修論文匯編》為維護人員相互學習、溝通、交流提供了一個平臺,對于排故人員來說總結經驗是對系統原理的一種再消化和提高,是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提高過程,也是為了更好的指導后面的實踐工作。對于新員工來說是學習吸收經驗的良好素材,能夠借鑒經驗、啟迪思維和拓展排故思路。它不僅提供了很多解決我們實際維護中問題的方法和經驗,也起到推廣和傳輸嚴謹的維修作風、科學的維修理念、遵章守紀的工作思想的作用。
為使這些經驗性的知識得到很好的推廣,切實提高維修能力,維修部還將以此匯編作為教材開展培訓,使維修人員對這些知識達到融會貫通,將其轉化為工作技能及工作素養。
4 總結
在進行飛機維修工作正式開展之前,我們需要做好準備工作,這樣才能有計劃的進行,這也是我們在兵法中經常提到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傊?,一定提前制定好維修計劃。因為飛機維修系統是一個發展的系統,也是一個連續和發展的制度。
參考文獻:
[1]周桂林,張華偉.標題飛機維修現場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實現[A].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s Science,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Volume 2)[C].2010.
[2]沈青.中國民航首次D檢波音747成功[J].航空知識,1995(01).
[3]徐東生.可靠性管理在飛機維修領域的應用[A].福建省科協第三屆學術年會裝備制造業專題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
[4]AMECO培訓中心成為亞洲首家獲ISO9001認證的飛機維修培訓機構[J].中國民用航空,2000(10).
[5]唐壽英.GAMECO的飛機維修生產管理[J].中國民用航空,1995(11).
[6]王鑫.民航飛機維修風險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0.
[7]王容輝.飛機維修資料的數字化趨勢[J].江蘇航空,2004(03).
[8]飛機維修[J].航空維修與工程,2007(06).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航空工程學院,四川 廣漢 618307)
【摘 要】航空維修單位是民航實現民航強國的重要體現和民航運輸業的重要保障,而維修單位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實施是維修單位安全的基本保障。論文在介紹當前我國維修單位特點及安全管理建設現狀基礎上,從安全政策與目標模塊、實施與控制模塊、監督與改進模塊和安全信息管理模塊4個模塊和安全政策、風險管理系統、安全文化體系、應急響應系統和改進體系等15個要素,構建了維修單位安全管理體系,并詳細探討了維修單位安全管理體系實施步驟,闡述其評估和改進步驟。建立維修單位安全管理體系旨在進一步夯實民航安全發展基礎,構建實施維修單位SMS將有助于提升維修單位安全管理水平和促進安全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 航空維修單位;安全管理體系;風險管理;安全評估
基金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項目(201408)。
作者簡介:楊立飛(1993—),男,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航空工程學院2011級本科生。
通訊作者:陳農田(1984—),男,講師,研究方向航空適航與安全、航空人因工程。
0 引言
安全是民航工作永恒的主題,也是永遠不可逾越的警戒線[1]。在20世紀90年代,航空安全專業人員和管理者將目光轉向了系統安全和以組織安全模型(如里森模型)為導向的新型安全管理模式[2]。在曼徹斯特大學James Reason教授的潛心研究,并借鑒了澳大利亞民航安全局的經驗和資料,開發并形成了加拿大SMS方案,于2005年開始執行。2005年英國陸續出版了CAP712《商業航空運輸的安全管理系統》和CAP726《安全管理系統的建立與審核指南》等系列規章和指導材料。國際民航組織(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ICAO)在2006年生效的國際民用航空公約的附件6中,推薦各締約國對空中交通管制、機場、航空運營人和航空器維修單位要求建立安全管理體系(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MS),以更有效的實施安全管理[3]。
我國作為國際民航組織的一類理事國,根據國際民航組織的要求在安全管理體系方面也做了許多工作,先后了《機場安全管理體系建設指南》(AC-139/140-CA),《關于航空運營人安全管理體系的要求》(AC-121/135-FS-2008-2),《民航空中交通安全管理體系SMS建設要求》(MD-TM-2009-003)等相關文件,標志著著我國民航SMS建設工作正式進行到應用階段。近年來,航空公司、機場和空管根據民航局在全國民航企業內提出的建立民航安全管理體系的基本要求和相關要素也建立了相應的安全管理體系,如徐佳璐[4]借鑒國外先進的安全理念與管理方法,對空管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進行了研究,以空管分局為例,提出了構建安全管理體系的主要內容和步驟,并制定了相應的評估指標體系和對策;張霆霆、孫瑞山等[5]設計提出試飛安全管理體系(SMS)建設總方案,結合我國試飛機構實際情況,從四大模塊構建適合我國民用航空器的試飛SMS,并闡述其實施和評估步驟;譚克濤[6]對比了國內外安全管理體系研究現狀,分析比較國內外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的成功案例,以國內某國際機場為研究切入點,提出了國內機場SMS建立實施的困難及改進建議。而航空維修單位的安全管理與航空公司、機場、空管等系統有很大的不同,在安全管理模式上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同時我國民航局雖然提出了在航空維修單位建立實施安全管理體系,但僅給出了基本要求和相關要素,并沒給出具體的操作指南、實施規范和審核標準。隨我國民航的快速發展,國內維修業發展速度加快、規模變大,維修單位的數量也不斷增多,但總體處于不均衡的發展狀態,并且國內維修受制于原始制造廠商在技術、備件、合約等方面的封鎖,國內維修單位的維修能力相對較弱[7]。且我國航空維修單位保障條件和作業環境差,安全保證體系和機制不健全,安全監查人員缺乏和監管能力不足,安全管理水平低 。目前國內無一成功的民航維修單位案例可供參照和借鑒,更是沒有形成一個標準模板和一個成功的范例。因此,建立并開始逐步實施安全管理體系以滿足我國民航當局的要求成為維修單位當務之急。
本文提出并建立航空維修單位安全管理體系的詳細步驟和實施內容以及探討航空維修單位安全管理體系評估、改進,促使航空維修單位整體安全水平不斷提高,以達到“有把握的安全、持續的安全、可靠的安全”的目標,并為航空安全管理部門提供科學的安全管理模式,實現維修單位安全管理的科學化、系統化和標準化。
1 安全管理體系理論內涵
在民航中,ICAO為提高現有的民航安全管理水平,提出將被動性安全管理轉變為主動性和預防性安全管理的理念,即安全管理體系(SMS)。ICAO將安全管理體系定義為:正式的、自上而下的、有條理的管理安全風險做法,包括必要的組織結構、問責制、政策和程序。安全管理體系由四大支柱構成,分別為策劃、安全風險管理、安全保證和安全促進[3]。其本質是系統管理,即從航空公司整個系統上把握安全態勢、查找安全問題、堵塞安全漏洞、消除安全隱患,而不是片面地、孤立地就抓安全;核心是安全風險管理,即在航空公司全面識別、衡量、避免風險,用最小的代價將風險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盡可能的維護公司的利益;驅動是信息管理,即有效的安全管理是以數據為驅動的,同時安全信息的開發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徑;基礎是安全文化,不僅能彌補體系中組織政策、程序、標準方面的不足,還可以為航空公司營造優良的安全文化奠定基礎。
安全管理體系與傳統安全管理相比,主要的區別在于將被動性安全管理轉變為主動性安全管理;將管理者制定相關政策與程序轉變為員工意見能影響相關政策程序的制定;將直接監督一線員工轉變為運用系統方式監督;將視員工為不安全的因子轉變為讓員工成為安全的參與者;將由管理者檢查發現既有危害轉變為全體員工共同挖掘發現既有與潛在的危害;將獎懲保障安全的方式導入風險管理機制;將處罰文化轉變為公正文化等。
安全管理體系的作用就是在航空公司導入風險管理機制,實現主動安全管理,健全內部安全保證體系;系統全面、協調一致地實施各項安全方案,有效地配備資源和降低風險;恰當地確定安全責任,塑造積極的安全文化。安全與效益也密切相關,通過安全管理為管理者提供有效處置事故或事故征候的能力,并將有價值的教訓用來改善安全和提高效率,不僅能降低企業損失,還會提高企業生產力。
2 航空維修單位安全管理體系構建
根據《ICAO安全管理體系手冊》的內容,通過一線維修技術人員意見和建議,參考民航航空公司、機場和空管SMS構建方法和內容,結合航空維修單位發展速度快、數量增多、維修能力弱、機制不健全、安全監查人員缺乏和監管能力不足、安全管理水平低等特點,基于PDCA理論、安全目標管理、系統管理、人本原理、預防原理和強制原理等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將航空維修單位安全管理體系內容劃分為安全政策與目標、實施與控制、監督與改進和安全信息管理4個模塊和安全政策、風險管理系統、安全文化體系、應急響應系統和改進體系等15個要素,它體現了航空維修單位SMS的最低要求[8-9]。航空維修單位SMS以安全方針、政策為指導,以實施與控制模塊(風險管理)為核心,通過監督與改進模塊確保維修過程中的安全風險始終被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通過安全信息管理模塊使維修單位單位樹立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從而建立基于數據、預防為主、持續運行的一個閉合循環運行系統,在系統運行過程中,通過持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實現航空維修單位SMS的改進和安全水平的提高。其航空維修單位SMS 模塊結構運行示意圖如圖1。
2.1 安全政策與目標模塊
安全政策與目標模塊是航空維修單位安全管理體系的基礎,包括安全政策、安全目標、質量政策、組織機構體系、文件體系和安全文化體系這6個要素。安全政策是指指導航空維修單位開展安全管理體系的統一方針,由維修單位一個經最高領導者批準安全目標和承諾組成,是安全管理體系構建的基本理念和行動準則,一般包括符合國家和民航局的法律、 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和標準要求;反映了維修單位的安全管理理念并為建設積極的安全文化提供了清晰的導向。在制定過程中,高層管理人員應與各層人員進行廣泛、充分地協商,確保員工與安全政策密切相關,在安全政策公布后,各部門應通過職責分解安全政策,并落實到個人。安全目標是控制和減少機務責任原因的飛行事故、航空地面事故和飛行事故癥候。對于質量政策管理人員應保證與安全政策相一致。在組織機構體系中,航空維修單位的安全管理第一責任人是建立、實施并保證安全管理體系的最終負責人,應建立相對獨立與運行系統的安全監督系統,確保維修單位的組織結構有利于安全管理及支持SMS的有效運行和持續改進,并完善安全運行的問責辦法,落實全體員工安全責任制。文件體系主要包括法規類文件、技術類文件、管理類文件、操作類文件及記錄,航空維修單位應以書面或電子方式建立并存檔各類文件,并且對各類文件的編制、審核、批準等實施有效的管理,以確保文件易查找、易讀、易識別和追溯、有序保存、及時更新修訂及廢止。安全文化是航空維修單位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體員工價值觀和行為準則。航空維修單位應建立公正的獎懲管理規定,發揮和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在員工掌握安全文化理念的同時與實際行動相結合,將安全文化體現在具體崗位和實際工作中。
2.2 實施與控制模塊
風險管理模塊是航空維修單位SMS的核心,一般風險管理系統主要包括危險源識別、風險分析、風險評價、風險控制四個要素。對于運行過程中危險源識別,主要包括以下辨識工作:(1)設計因素,包括機械設備、工作排班和檢查單等;(2)信息交流方式,包括溝通方法、專業術語和語言等;(3)人為因素,包括公司培訓、薪資和資源分配政策等;(4)組織因素,例如實際生產與安全目標的兼容性、資源分配、公司安全文化等;(5)工作環境因素,例如噪聲、振動、溫度、燈光強弱和提供防護用具及服裝等;(6)規章管理標準,包括規章的可操作性與執行力度和人員、設備與程序的認證,以及行業監督適當的程序等;(7)防護措施,包括事故探測和警告系統,及設備對錯誤的容忍程度和靈活度等;(8)個人表現,包括身體狀況和醫療條件的限制等。進而采用被動式、主動式、預測式3種方式識別系統中危險源的存在,建立危險源數據庫,并通過風險分析對危險源導致危險的后果嚴重性及發生可能性進行評判,也包括對形成該危險源的各種根原因進行分析。在建立風險矩陣評估系統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級別的安全風險制定并實施相應的緩解措施。維修單位應建立應急響應系統來針對航空器或非航空器突發事件。對于應急預案的內容包括應急小組成員名單職責和聯系方式、應急工作的流程(救援、記錄、保護和調查)、應急預案的培訓和演習。應急預案應通過演練驗證和評審的結果,找出方案的不足,并進行及時的改進和修訂。
2.3 監督與改進模塊
安全工作的目標是盡可能避免事故重復發生[10]。評估審核系統是對安全管理體系運行的有效性進行定性、定量評價,確定安全管理體系改進要求,持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評審內容主要包括:安全政策的符合性、風險管理的實施效果、維修運行過程與法規的符合性、航空維修單位的安全績效、應急響應系統的狀態等。安全監察體系通過采用持續監控、審核、調查對維修運行系統進行監督、檢查確保各項安全管理工作是否符合規章要求和安全管理體系要求,為系統評估、管理評審和持續改進提供支持。其主要工作包括不安全事件報告、自我檢查、監督檢查、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檢查、內部審核和外部審核(局方、獨立的第三方或客戶組織)。改進體系是一個持續更新的動態系統,它是以不斷更新的安全管理數據為基礎,對以下內容進行持續改進:安全政策的改進;手冊、程序及文件的改進;設施設備的改進;危險源、風險平和風險控制方法的改進;安全管理數據庫的持續更新等。反饋系統管理主要取決于對信息的接受、處理和利用,在航空維修單位中信息主要來源之一是反饋系統,其包括對安全經驗教訓的汲取和維修人員的報告。該系統不僅用于報告安全相關問題,而且有助于維修運行過程中的危險源識別。
2.4 安全信息管理模塊
航空維修單位應該建立、健全教育培訓系統,組織和安排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使其具備必要的安全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維修規章制度和本單位的安全管理理念、政策和程序,掌握對應崗位的安全操作規程和操作技能,提高員工的安全素質和安全意識,確定所有人員勝任其崗位。其主要內容有:新員工安全基礎知識培訓;危險源識別和風險管理培訓;安全管理體系培訓;典型經驗和事故教訓教育等。建立有效運行安全信息管理系統可以方便、快捷的實現各類安全信息的收集、分析、傳遞、利用和保護。且安全信息管理系統應覆蓋維修單位與航空器維修和提供服務的所有部門、生產運行過程和及其管理活動。
3 航空維修單位安全管理體系的實施
航空維修單位安全管理體系實施步驟參考ICAO向各國推薦的《ICAO安全管理體系手冊》實施步驟,基于安全管理理論、風險管理理論、PDCA 理論和系統原理,參考航空公司、機場、空管和通用航空安全管理體系實施步驟,制定了航空維修單位安全管理體系實施的流圖,如圖2所示。
4 航空維修單位安全管理體系評估和改進
航空維修單位安全管理體系在建立和實施過程中,受到人、機、環、管多個因素的影響,但各個因素間又相互聯系,共同構成由多個因素組成復雜的有機整體,所以在建成之后必須對該體系進行整體評估和改進。航空維修單位安全管理體系評估是對SMS建立和實施的過程和結果進行鑒定,其主要目的是客觀判別所建立的SMS是否達到了預定的安全績效指標。航空維修單位安全績效評估和改進步驟包括:明確評估對象;建立評估指標體系;定性與定量指標評估值的確定;評估指標權系數的確定;確定指標間合成關系,求綜合評估值;根據評估過程得到的信息,進行系統分析和決策;對系統分析和決策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其評估方法可采用直接打分法、等級比重法、專家評分法和集值統計法。
5 結論
安全是民航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關系到民航業持續穩定發展的焦點問題。但安全管理體系的建設與實施工作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循序漸進的創新性工作。本文通過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由于目前我國民航管理部門還沒有建立具體維修單位SMS的指導性文件,文中探索性地提出建立一套符合國際標準、中國民航發展規律、國內航空維修單位自身發展要求和特點的安全管理體系構建與實施步驟。
2)主要按照系統性、持續性、規范性的安全管理理念,結合PDCA理論、安全目標管理、人本原理及系統管理等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從安全政策與目標模塊、實施與控制模塊、監督與改進模塊和安全信息管理模塊4個模塊和安全政策、風險管理系統、安全文化體系、應急響應系統和改進體系等15個要素,分SMS計劃、SMS實施、SMS審計和評估和SMS保證和促進4個階段,構建了航空維修單位SMS詳細的實施步驟和流程,制定了SMS評估和改進內容。
3)安全管理體系建設與實施是我國民航目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工作重點,將安全管理體系廣泛建立于民航各個單位,將進一步夯實民航安全發展基礎,構建實施航空維修單位SMS將有助于提升航空維修單位安全管理水平和促進安全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利,吳濤.淺談航空貨站的SMS體系建設[J].空運商務,2011(304):1.
[2]國際民航組織.ICAO安全管理手冊(SMM)[S].2版.中國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辦公室等譯印,2005.
[3]周長春,譚鑫,陳勇剛,等.航空安全管理[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181-203.
[4]徐佳璐.我國民航空中交通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和評估:以Z省空管分局為例[D].2011-11-29:I.
[5]張霆霆,孫瑞山,劉俊杰,侯偉峰.民用航空器試飛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報,2013-10,23(10):2-4.
[6]譚克濤.長沙機場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研究[D].2006-10-20:II.
[7]王芳.國內維修業:成長期的思考題[N].中國民航報,2013-1-10(4):2.
[8]陳勇剛.我國通用航空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2-6,8(6):2-4.
[9]國際民航組織.ICAO安全管理手冊(SMM)[M].3版.中國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辦公室,等,譯印,2013.
論文摘要:社會經濟的發展推動航空事業的大步跨進??展馨踩强罩薪煌ü苤频闹匾M成部分,空管人員的素質是導致航空的安全因素之一,如何掌握空管人員的心理狀況,消除人為因素造成安全事故,是本文主要研究和探討的。
0、引 言
隨著我國航空事業的發展,航班量的不斷增加,航空事業安全的體制日益發生著變化;近年來,航空事業的事故頻發,所以不得不重視航空管制的方面的人為因素。人為因素簡而言之,就是人為方面的原因導致航空安全事故的因素。嚴格意義上是指工作環境、機器、人、人與工作環境、人與機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等,而制約人為因素包括人的本性,人的知識結構,能力極限,個人與團隊的協作精神。
1、空中交通管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管制不嚴
1)空管行業的管理體制老化,公司缺乏競爭機制,工資不以能力定量,導致管制人員安于現狀、喪失進取心、缺乏責任心。
2)航空事業因存在著高風險,需要投入的勞動力比一般行業要高出許多,空管人員付出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都比較高,所以如果沒有相對應經濟收入會導致空管人員容易產生個人情緒,這是造成不良事故的原因之一。
3)決策能力不夠。當飛機遇到緊急情況時,無法快速的根據綜合因素,對飛機做合理的指揮。比如,要準確的控制飛機的飛行時間、飛行的次序、飛行頻率等,給出飛行及時的指令和相關的限制。管制員在日常的工作中要盡力鍛煉這方面的綜合能力。
1.2 能力欠缺
1.2.1 責任心不強
部分管制員對管制工作缺乏應有的責任心,盡管他們也能遵守公司的制度,按時上下班,但是不會關心與自己職責無關的事情,比如,發現了管制人員的在操作中存在失誤,他們也不會去提醒,積極性不高,得過且過。
1.2.2 業務水平低
一些管制員的業務水平不高,主要表現是;對新技術的學習不透徹,不能熟練運用,導致的后果是;在交通流量高峰期或者危及的情況下,不能對飛機準確的進行指揮;還有一種情況是對飛機潛在的危機不能及時處理,造成飛機在飛行的過程中遭遇不安全的事故的發生。
1.3 壓力過大
空中交通管制工作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管制員從事的工作直接關系到飛行安全,因此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在工作過程中,要保持一種時刻都小心翼翼的心態。而人不是機器,長期在高負荷、極度緊張的情況下運轉,必然會導致精神上的緊張和心理壓力的增大。因此,管制員存在心理壓力是一種客觀現象,關鍵看怎樣引導、緩解。
2、方法及對策
2.1 加強管制力度
要加強管制的力度,除了從制度上要制定激勵員工的政策,實行獎勵機制以外,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以外,還要求管制員的必須具備相關的能力:良好的分析決策能力,例如對進離場的飛機進行指揮時,管制員要對相對飛機的飛行高度、位置、速度、機型等進行完全、細致的了解,最終做出決策,決不允許優柔寡斷;良好的溝通能力,班組成員間或者相鄰的管制單位之間,只有做到了及時準確的溝通才能促進工作安全,有序的進行;良好的應變能力,對機發動機失效、液壓系統失效等突發的特殊情況,管制員必須隨機應變,重新根據所面臨的現狀制訂出相關的調配方案,分清主次,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在短時間內恢復有序的飛行環境。
2.2 提高個人素質
1)航空事業是比較特殊的行業,是一個國家的民族精神的象征,所以對于空中管制員的要求也比一般行業要高,因為管制員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著飛行安全,如果管制員的基本素質很差,沒有責任心,對機的安全隱患不及時排查,不積極匯報,那么很容易造成無法挽回的悲劇。因此,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安管部門可以不定期地在員工中開展思想政治的學習,宣傳科學的教育觀,引導所有的管制員充分認識到空管在民航事業中的基石作用,使其意識到空管直接關系到祖國和人民的安全,進而能夠自覺地、熱情地投身到民航事業發展中,努力提高空管人員的思想道德水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2)管制員有業務水平的提高業務水平的保證是管制員實現空中安全的關鍵。如果管制員缺乏過硬的操作技能,即使其思想認識多高,也無法勝任該工作。例如,當2架飛機在向一個導航臺做同高度會聚飛行時,如果管制員缺乏理論知識和操作經驗而采取了錯誤的避讓措施,勢必會影響飛行的安全。所以,加強管制員對業務知識的學習,規范用語,中英文表達流利??展懿块T要經常組織管制員進行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和鞏固,使管制員的業務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
2.3 合理釋放心理壓力
現代人壓力很重,管制員因其工作的特殊性,空管公司應該經常組織管制員進行一些形式多樣的活動,重點在于讓管制員把心中的想法說出來,而不論其對錯,也不拘泥于形式。要讓管制員能夠找一個能舒緩情緒、釋放壓力的渠道,從而達到減小心理壓力的目的。工作的緩解壓力的方法有多種;一是鼓勵其說出來,把自己壓抑在心里的苦惱宣過泄出來,和大家進行溝通,贏取其他人的理解。人如果有壓力而不能說出來,就會產生郁悶、煩躁等不正常心態,從而會進一步造成壓力增大,影響人的正常工作;二是鼓勵其通過運動等方式釋放出來,組織參加體育運動和各種游戲都可以緩解壓力。鼓勵管制員通過這些形式把壓力釋放出來。轉移管制員的注意力,使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娛樂中,這種形式能夠使管制員身心完全放松、釋放壓力,為更好的工作做好充分準備。
3、結 論
綜上所述,管制員由于從事的是關系到飛行安全的重要工作,行業的特殊性要求我們必須重視管制員的身心健康,保證管制員的工作、生活質量,防止由于人為因素造成的不安全事件,只要我們形成良好的氛圍和共識,就一定能正確處理好這一問題,保障我國民航事業的安全平穩發展。
參考文獻
[1]高浩然,我國交通管理人才需求分析及對策[j],交通企業管理,2010(3)
[2]孟磊,淺析管制員壓力管理[j],空中交通管理,2007(3)
一、法學的實踐品格與法學教育的旁觀者模式
知識的傳承往往需要通過教育的路徑來實現。大而言之,教育有師道授業一途,更有行萬里路之徑。法學教育早期是通過人們自覺遵守被內化為自我認同的習慣規則的方式實現的,但后來此種方式由于法律被神秘化而無法繼續。人們需要通過讀萬卷書的方式完成法學教育,以謀求對規則的掌控。讀書成為法學教育的最主要,或者說是唯一途徑時,法律知識必然是少數階層的知識,而不再是所有人的知識。與之相應的,是法律被復雜化、程序化,從而形成所謂法律職業共同體,法學家就此出現。法學教育成為一種專門化的知識傳播體系。
從一開始,法學教育就以事件處理為目標,常強調其實踐品格。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法學教育又無法脫離行萬里路的教育路徑。于是,法律教育形成了他人行路學人讀書的奇怪模式旁觀者模式:即學生讀書本上的法律規則,評價和分析他人的行為法律效果。因此,即便是我們采用所謂案例分析的模式,也無法擺脫隔靴搔癢的無奈,學生始終無法體驗行為與法律結合的規則效果。多年來,無論我們如何改革,似乎旁觀者模式一直是個讓人沮喪而無法擺脫的范式。
旁觀者模式具有自身的優點,比如旁觀者清的心理優勢、無利益糾葛的客觀評價、事后綜合分析的理性思維、規則與行為的邏輯正確、行為模式的類型歸納等等,無一不昭示著旁觀者法學教育模式的理性超越。
然而,正是這種理性超越,使得旁觀者模式成為書齋里的游戲,難以成為法律實踐人才的養成模式。
第一,旁觀者難以體驗行為人的心理變化,因而就難以明白在法律公布的前提下行為人違法的心理誘因。法律是規制人的行為的,而行為是人的心理指示下的行為。因此,對心理的規制也成為法律的重要任務:法律在評價行為時往往追問行為人:你是故意的嗎?你有過失嗎?你事先知情嗎?由于無法體驗行為人的心理,法學理論上就出現了客觀過錯說與主觀過錯說理論。但無論我們持有何種理論,都不可避免地去揣度行為人的行為,因而可能犯錯。如果以這種錯誤的結論作為判決或制定法律的基礎之一,則判決可能失去正當性,法律可能成為生活的絆腳石而不是指南。
第二,旁觀者模式的無利益糾葛使得法律研習成為法律技巧訓練的純粹設定,研習者雖以公平價值為標榜,但無一不以通過法律技巧贏得模擬訴訟為目標。這種訓練使得研習者失去了真實的法律環境,研習的結果只與成績有關,與社會正義無關,因而研習者沒有追求正義結果的環境壓力。這種教育模式要么培養出只賣弄法律技巧而忽略法律價值的訟棍,要么在實踐中被維護正義的社會責任壓的無法施展法律技巧,最終不能實現法律目的而放逐了正義。該模式下,培養出既有法律技巧又能夠關照社會正義的真正法律人的幾率少之又少。這正是因為無利益糾葛時,人們追求正義的動力大大降低所致。
第三,旁觀者模式的思維與邏輯訓練容易忽略經驗與法律的關系。美國大法官霍姆斯曾言,法律的生命在于經驗而非邏輯。但旁觀者模式強調的是邏輯而非經驗。通過邏輯演練,將他人行為歸納整理入某一法律類別,再覆蓋上法律的包裝,法律產品就躍然呈現。此種模式正是典型的概念法學傳統范式。旁觀者模式重視法律技巧,雖對于法律職業者而言不可或缺,但該模式忽略法律價值,因而無法培養出契合社會經驗、具有實踐理性的法學家,只能培養出法律技巧家。
二、航空法特色教育的實踐困境
航空法特色教育同樣沒有脫離旁觀者教育模式。這種傳統的書齋教育使學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其中最大的挑戰在于就業上面臨的四面楚歌:航空法實踐能力不足,航空法教學課時認為與基礎法學教學課時導致航空法教學深度不足,本科生的就業堵截與非法學司考人才的比較優勢,以及對口就業的壓力,使得學生面臨各種實踐困境。
航空法特色教育需要教授的不僅僅是法律或航空法,而且包括航空運輸、航空安全、航空保安等各類基礎性航空知識,因此,學生的學習內容非常廣泛,用來研究法學、提升法學研究能力的時間就相對有限。這使得他們的航空法學學習時間嚴重不足。從實踐方面來看,本科生應當參與航空法律實踐。然而,此類實踐往往要求兼備技術與語言雙重能力的法律人才,本科生雖學習一定的航空基礎知識,掌握了一定的外語能力,但仍然不敷應用。
從就業來看,航空法學人才需求量相對較低,導致其就業難度大。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用人單位的人力資源官員誤,認為我們培養的本科生只懂航空法,不懂其他法律,因而非航空業者不愿意雇傭本科生。同時,學生在求職時未能向意向單位妥當展現其適銷對路的專業素養。所有這一切,都導致本科生就業困難。然而令人尷尬的是,真正高水平航空法人才奇缺,很多航空法律業務為國外律師事務所所搶占。
三、轉向自體驗教育模式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我國需要大量的具有國際視野的復合型航空法高級專門人才,但目前的本科生教育模式存在前述問題,我們所培養的本科生并不符合我國航空業的需求。因此,欲培養符合航空業發展需求的特殊法律人才,就需要改進培養方式,從旁觀者模式向其他模式轉向。在筆者看來,我國本科生的培養模式要由旁觀者教育模式向自體驗教育模式轉向,方能夠符合卓越法律人才的培養目標與要求。
與旁觀者教育模式相反,在法學理論研習時,將自身經歷或處理過的案件進行法律模擬評價,以判斷自身當初行為的正當性,從而提高法學素養,這種法學教育模式以自身體驗與法律再評價模擬為核心,可以稱之為自體驗法學教育模式(以下簡稱自體驗模式)。自體驗模式具有其獨特之處。
第一,研習者以自身行為無論是合法還是違法行為,是執法、司法還是守法行為作為研究對象,而不是將法律作為研究對象。旁觀者教育模式則以法律為研究對象,而不是以行為為研究對象。筆者認為,法學教育應當教育學生了解人類行為模式,從而理解行為所具有的社會意義,并由此理解規則設定的價值目標、規制程度與設置結構。法律之所以這樣規定而不那樣規定,是與其欲規范的行為模式及其社會意義密切相關。故而,行為是法學研究的根本對象,法律是對行為進行規范的表現形式。所有法律規則都是要求主體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因而自體驗法學教育模式的核心是研究行為的法律效果及其相互關系。旁觀者教育模式雖然也觀察人類的行為模式,但其核心在于法律如何規定,在這個前提下某種行為應當如何評價。因此,在這個意義上,自體驗模式是以行為-行為意義-社會關系-法律規則-法律評價為序進行研究;而旁觀者法學教育模式則是以法律規則-行為-法律評價為序進行研究。二者的區別反映了不同的法律認識觀,前者是行為(社會關系)是法律的基石,是先行為后法律的認識,而后者則是法律先定假設下的行為調整論,是先法律后行為的研究假設。毋庸置疑,自體驗模式遵循了法律產生的正常規律,能夠使學生明白法條產生的行為基礎。因而是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教育模式。
第二,自體驗法學教育模式研究的是研習者本人親歷行為,而旁觀者法學教育模式則研究他人的行為??赡軙腥速|疑,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經歷法律評價其行為的過程,因而自體驗模式是無源之水。特別是對于本科生而言,自體驗模式幾乎是不可能的。然而,人的行為從法的運行視角來看,涉及執法、司法和守法過程,社會每一個主體,都在這三大法律運行系統中承擔義務或享有權利。因此,每個人每天的行為都與法律相關,因而都可以通過法律的模擬再評價而獲得法律知識的養成。比如早起的同學是否有義務保持靜默以保證同舍他人的安靜休息權?睡懶覺的同學是否有權限制早起的同學開燈讀書?諸如此類均可作為自體驗模式研習的對象。
第三,自體驗模式以研習者親歷行為為研究對象,因而其法律研究的結果更容易使法律知識內化為研習者的行為。而旁觀者模式則猶如論詩評文,評對論錯都容易成為過眼云煙,無法對研習者形成心理沖擊,因而研習所得法律知識難以內化為研習者的行為。
在自體驗模式下,航空法特色教育將以其在生活中涉及的各類與航空運輸、空氣空間、機場征地拆遷、航空快遞等等親歷行為作為研究對象,或者以環境模擬方式提供各類航空活動環境,由參與者對自身行為進行法律模擬評價,從而獲得航空法律知識。無論研習者以自身親歷還是環境模擬中的各類行為為對象,都將構成非設定模式下的靈活多變的場景,既有助于法律技巧的訓練,也有助于航空法律知識的養成。
四、課程體系的調整
目前,在一級法學學科基礎上,本科生的培養模式主要強調三個模塊的知識結構:即法學、外語、航空法學及航空知識。比如中國民航大學本科生教學大綱規定學生應學習一級學科法學及航空法學、航空概論和公共英語、思政等公共課程。這種培養模式顯然具有先進性,應當說是一級學科學位點+特色法學教育模式的實踐。但此種模式仍然不能滿足航空業對高端法律人才的需要。
第一,航空法學課程單一,未形成航空法系統知識課程體系。目前中國民航大學法學院開設的主要是《航空法原理》、《國際航空運輸法》兩門課程,以及一門案例訓練課程,未從航空法知識體系的角度涉及課程模塊。因此,學生學習后尚不能從根本上掌握航空法知識并應對實踐問題,不能實現航空法特色教育的目的。事實上,航空法學教育除了通識課《航空法原理》以外,還應當開設《航空運輸合同法》、《航空侵權法》、《航空器權利法》、《航空融資法》、《航空行政法》、《通用航空法》、《國際航空公法》和《航空國際私法》等理論課程和相關實踐課程,才能夠基本涵蓋航空法知識、培養具有處理實踐問題能力的學生。
第二,航空業是一個涉外性很強的產業,必然要求其法律服務者能夠處理涉外法律事務,其中一個重要的技能就是外語能力。而目前的本科生無論在招生還是培養方面對外語的要求并不高。在漢語還未成為國際上使用最廣泛的工作語言之前,外語能力的缺失將導致法律服務能力的喪失。然而,目前設置的英語課程主要是為應對四六級考試的公共英語,而不是航空法英語或航空英語,將來在航空法崗位上將面臨無法與外國航空法律師和其他專業人員溝通的窘境。最近的例子是韓亞航空在舊金山機場墜機案,該案機組成員外語能力較低,給美國交通安全委員會的調查帶來不便。盡管這不是法律職業中的案例,但的確具有相似性。因此,將航空法英語能力作為基本的教育模塊是合理選擇。就課程設置而言,增加航空英語、航空法英語、法律英語,縮減公共英語課課時。本科生英語課程在嚴格意義上來講,僅僅是普通英語課程的繼續,只是多了一些生僻艱澀的詞匯、俚語以及書面表達等。這些知識雖然重要,但對本科生而言,并沒有多少適用上的意義,無論從學術研究,還是專業交流上來看,均是如此,而且通過航空專業英語也可以培養其溝通與寫作能力。所謂懂外語的涉外法律人才,其實質是懂專業外語的法律人才,而不是只會普通外語,不知其從事的航空法律服務中涉及的專業詞匯與專業表達的法律人才。因此,該課程應當被體現航空行業特色的專業外語所替代。
第三,航空知識與法學知識是完全不同的學科門類,即使就航空知識而言,也具有多個不同的學科。因此,僅具有法學知識的本科生面對實際問題時,難以用法學知識處理問題。因為航空事件中的事實問題往往使得本科生無法認識其性質,自然難以將其歸入某一法律關系之下,處理問題自無從談起。故此,航空知識與法學的跨學科知識構成是保證本科生成為應用型航空法人才的關鍵。航空知識模塊應當涉及三大塊:一是航空運輸業務,二是航空安全業務,三是航空管理業務。這三大模塊實際上是航空服務業中的核心業務,因而內容紛繁復雜,短時間內難以掌握。但是,本科生需要的是對基礎知識的了解,僅要求其對航空活動的基本流程、術語及常見問題有所認識,目的是在研究和實務中能夠迅速對接到法律規則上來,而不是要求其深入掌握和研究這些知識。因此,上述航空知識應以概論形式開設相關課程。因此,航空法特色教育應當以法學一級學科核心課程模塊、航空法學模塊、航空法英語與公共英語模塊和航空基礎知識模塊四個模塊組成。改變目前的漏斗狀課程分布形態,實現航空法學教育課程體系化。以實現培養復合型與涉外法律人才的目標。
五、問題導向型的實踐培養模式
研習者應當在研習航空活動過程中,以權力、權利與義務為核心,提出相關的問題,或者在研習者限于認知水平難以提出問題時由教授提出相關問題,由研習者自行或在教授指導下找出問題癥結所在,并依據其尋法所得,依其理解進行解決。該解決方案應通過其他研習者討論評價、有時包括航空實踐部門的反饋以及教授的評價之后,再由研習者進一步反思,最終提出解決方案。按照自體驗模式的理念,研習者應對研究對象具有一定的感性或更高的理性認識。本科生在航空行為的體驗及觀察方面不足,直接研習航空特色法律,必然重回旁觀者模式的老路。為此,在本科生入學后先集中進行航空知識模塊及航空外語的學習,將實踐課程推行到航空實務部門進行,進行為期 1 個月的見習,以體驗有關航空行為及其社會意義。返校后對其所經歷的全部航空行為進行統計分析并寫出行為模式報告。然后開始航空法英語、法學一級學科課程及航空法特色課程模塊的研習。研習應當按照問題導向型與自體驗模式進行。在畢業論文撰寫之前,再分派本科生到航空實務部門實習 3 個月。通過實習,再次檢驗其自體驗模式及問題導向型模式下的學習效果,并進一步修正和提高。返校后進行畢業論文的撰寫。見習-研習-實習-研究的培養路徑是實踐-理論學習-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反饋理論-理論提高-實踐能力提升的螺旋式上升運動,對于培養復合型高端航空法人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員會.關于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75/201204/134451.html.
[2].鄉土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3]楊婧.侵權責任構成之違法性要件研究.鄭州大學博士學位論.2012.
關鍵詞:秸稈;焚燒;原因;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X5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3)10020502
1淮南市秸稈焚燒現狀
露天焚燒秸稈,危害多多。有數據表明,焚燒秸稈時,大氣中SO2、NO2、可吸入顆粒物3項污染指數達到高峰值,既嚴重污染空氣,又危害人體健康[1]。同時,秸稈焚燒極易引燃周圍的易燃物,危害生命財產安全。
淮南市秸稈焚燒重點控制區包括:田家庵區舜耕鎮、安成鎮、曹庵鎮、三河鄉,大通區洛河鎮、上窯鎮、九龍崗鎮,謝家集區李郢孜鎮、唐山鎮,八公山區八公山鎮,潘集區田集街道、平圩鎮、古溝鄉,鳳臺縣劉集鄉、鳳凰鎮,大山鎮,毛集實驗區毛集鎮,淮南農場等建成區周圍5km;鐵路、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等重要公路兩側各2km;油庫、糧庫、林地,重要通信、電力設施等周圍1km區域。
對于淮南市2013年夏季秸稈焚燒情況作了調查。2013年6月3日下午筆者在督查中發現田家庵區徐馬村存在3處火點,田家庵區安城鎮沿淮村存在2處火點,謝家集區小孤堆鄉許橋村存在1處火點,八公山區山王村存在1處火點,八公山區孔集村大片農田正在焚燒。督查期間,部分縣區存在不同程度的焚燒秸稈現象。
2秸稈焚燒的原因
(1)秸稈處理的成本太高,機械收割留茬較高,影響下一季莊稼的播種。
(2)科技轉化力度不夠,秸稈的經濟價值難以發揮。
(3)缺乏正確的引導。近年來,對于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雖然提出了不少解決的辦法,但缺乏針對性、實用性、時效性和具體性,大多以行政手段和獎懲措施為主,無人去做秸稈利用的組織、協調和轉化工作,只堵塞不開流,導致禁燒工作收效不大。
(4)缺乏處置技術。首先,多數農戶基本不用秸稈當柴燒,只剩下“付之一炬”。其次,農民找不到秸稈“變廢為寶”的途徑。
(5)機械收割留茬較高。據調查,我國生產的收割機因功率不夠及機械手圖省油等原因留茬高達20cm左右,造成了下茬種植的困難,農民不得不用少量秸稈放在高茬上進行焚燒。
(6)宣傳力度不夠。由于受人力、資金條件限制,秸稈禁燒宣傳教育還沒有真正深入到農村,農民環保意識不強,沒有意識到焚燒秸稈的危害,單靠禁燒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千家萬戶秸稈處理的問題[2]。
3秸稈焚燒的危害
(1)污染空氣環境,危害人體健康。有數據表明,焚燒秸稈時,大氣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3項污染指數達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濃度比平時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的濃度比平時高出3倍,相當于日均濃度的5級水平。當可吸入顆粒物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對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較大,輕則造成咳嗽、胸悶、流淚,嚴重時可能導致支氣管炎發生。
(2)引發火災,威脅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秸稈焚燒,極易引燃周圍的易燃物,尤其是在村莊附近,一旦引發火災,后果將不堪設想。
(3)引發交通事故,影響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露天焚燒秸稈帶來的一個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焚燒過程中產生滾滾濃煙,直接影響民航、鐵路、高速公路的正常運營,對交通安全構成潛在威脅。機場每逢農作物收割季節都深受秸稈露天焚燒的危害,有時機場能見度低于400m,嚴重影響機場航班正常起飛和降落,航空公司及旅客對此反映強烈,一旦導致事故,將造成極為不良的社會影響。
(4)破壞土壤結構,造成耕地質量下降,影響作物對土壤養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響農田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影響農業收益。在農田焚燒稻草稈焚燒秸稈使地面溫度急劇升高,能直接燒死、燙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3],會使土壤的自然肥力和保水性能大大下降,土壤水分損失65%~80%,板結不耐旱。
(5)焚燒秸稈所形成的滾滾煙霧、片片焦土,對一個地區的環境形象是最大的破壞。
4對策與措施
4.1對策
(1)秸稈還田:農作物秸稈還田技術主要是機械化秸稈粉碎直接還田技術,它是以機械的方式將田間的農作物秸稈直接粉碎并拋灑于地表,隨即耕翻入土,使之腐爛分解,從而培肥地力,實現農業增產增收[4]。機械化秸稈還田技術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秸稈飼料:秸稈的自然密度通常為30~50kg/m3,如此“蓬蓬松松”的原料很不利于運輸和儲存,影響其深加工或二次開發利用。因此對秸稈首先進行就地高密度壓縮是解決秸稈綜合利用“瓶頸”的關鍵,只有將秸稈高密度壓縮了,才能為下一步的開發利用及流通創造有利條件[6,7]。
(3)秸稈燃氣:秸稈燃氣,是利用生物質通過密閉缺氧,采用干餾熱解法及熱化學氧化法后產生的一種可燃氣體,這種氣體是一種混合燃氣,含有一氧化碳、氫氣、甲烷等,亦稱生物質氣[8,9]。
(4)秸稈直燃發電:秸稈發電是秸稈優化利用的最主要形式之一。隨著《可再生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和費用分攤管理試行辦法》等的出臺,秸稈發電備受關注,目前秸稈發電呈快速增長趨勢。各級政府在招商引資中也都把秸稈發電作為一個重頭戲,秸稈發電概念在資本市場也開始活躍。秸稈發電利國利民,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
4.2措施
(1)收割要“擦地皮”。不留茬或少留茬,秸稈粉碎還田,就地利用。
(2)潘集秸稈發電項目正式啟動。
(3)加強引導,加強監管。
5秸稈綜合利用的意義
搞好秸稈綜合利用,具有重要的經濟、社會和政治意義。從經濟方面看,通過機械還田、保護性耕作、堆漚還田等形式利用秸稈,能夠有效地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產品質量,有利于發展綠色農業。從社會方面看,充分利用秸稈資源,抑制秸稈焚燒,可以有效控制污染,優化環境,保障社會經濟生活的有序進行。從政治方面看,做好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具體體現。特別能夠促使空氣清新、航運和道路暢通,保持社會協調、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畢于運,高春雨,王亞靜.中國秸稈資源數量估算[J].農業工程學報,2009,25(12):211~221.
[2]畢于運,王亞靜,高春雨.中國秸稈資源綜合利用的系統構成及總體趨勢[C]//2008中國農村生物質能源國際研討會暨東盟與中日韓生物質能源論壇論文集,2008:159~166.
[3]高利偉,馬林,張衛峰.中國作物秸稈養分資源數量估算及其利用狀況[J].農業工程學報,2009,25(7):173~184.
[4]刑廷銑.農作物秸稈營養價值及其利用[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20~25.
[5]陶用珍,官映亭.木質素的化學結構及其應用[J].維索科學與技術,2003,11(1):42~52.
[6]張子儀.中國飼料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870.
[7]賈萬福.農作物秸稈飼料加工利用[J].中國畜牧雜志,1996.32(1):43~44.
[論文摘要]利用因子分析,揭示了影響飛行能力強弱的主要因素是飛行學員的綜合反應能力。同時,在保證原始數據損失較小的情況下,把多個變量綜合為三個公因子,簡化了數據結構,客觀地確定了權重,使飛行能力的綜合評價更準確,為選擇飛行能力強的學員提供了有益的參考依據。
1引言
我國民航事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飛行員.飛行員的培養質量是我國民航進一步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是事關航空安全的大事.高素質的飛行員由諸多因素所決定,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決定性因素就是飛行員自身的飛行能力.
由行能力的差異,每一個飛行學員未必都能成為飛行員,即使有的成為飛行員,在飛行駕駛技術上也參差不齊.這種現狀不僅在培訓方面給國家帶來了經濟損失,而且還會給民航的飛行安全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提高飛行員的培養質量,尤為重要.筆者認為:做好以下兩方面的工作是重要的:一是選擇飛行能力強的學生;二是在學習訓練階段,不間斷地加強學員飛行能力的培養,提高他們的飛行能力.這樣,我們就能為中國民航事業培養出高素質的飛行員,滿足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中國民航對飛行員的需求.
我院教師曾在“預測飛行能力”方面作了首次嘗試.他們利用逐步回歸法選出6個評價飛行員飛行能力的指標,建立了評價飛行能力的回歸方程,然后對飛行學員的飛行能力作評價,定等級,但是,效果不太理想.其原因在于:①選出的評價飛行能力的指標雖然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學員的飛行能力的某些信息,但是各指標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關系,反映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重疊;②評價飛行能力等級界限的確定,人的主觀因素參與較多,影響了評價等級的客觀性.因此,有必要尋找和設計較少的幾個指標,來綜合各指標攜帶的信息,這幾個綜合指標相互獨立,所代表的信息既不重疊,又包含了原指標的大部分信息.因子分析正體現了這一思想,因此,因子分析法是解決該問題的一個好方法.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對飛行能力進行綜合分析與評價,取得較好評價結果,為民航飛行員的選拔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
2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通過研究可觀測變量的相關矩陣或協方差矩陣的內部依賴關系,把多個變量綜合為少數幾個稱為公因子或主因子的因子,并用這幾個不可觀測的公因子的線性函數與特定因子之和來描述原來觀測的每一變量,既找到可觀測變量受公因子支配的規律,從而盡可能合理地解釋存在于可觀測的原始變量之間的相關性,并起到簡化變量維數與結構的作用。
設某問題中的有一定的相關關系的p個變量,并觀測得到這p個變量的n組資料,,…, ,各變量均受不可測的m個公因子的支配(m
稱為因子分析模型.用矩陣表示: ,其中為因子載荷矩陣,為第i個變量在第j個公因子上的載荷. 為特殊因子,實際應用中,往往忽略不計.因此,在因子分析過程中,首先找出因子載荷矩陣,然后根據具體問題,結合專業知識給出各公因子合理的解釋及命名.如果一時難以找到合理解釋的公因子,進一步作因子旋轉,使旋轉后的公因子有著更明顯的實際意義.如果研究的問題需要,還可以把公因子表示成變量的線性組合,進而對研究的每一個變量計算出公因子的估計值,即因子得分,再利用每個可觀測變量的因子得分值可對變量作出合理的評定。
3應用實例
評價飛行能力的六個指標是:光(手)反應時(微秒)(AA1),聲(腳)反應時(微秒)(BB2),被動反應最優值(微秒)(C1),被動反應總錯次(C2),綜合反應平均時(微秒)(DD1),綜合反應總錯次(DD3).在飛行技術訓練結束時,學生飛行駕駛技術等級的評定分為上等、中上等、中等、中下等及下等五個等級.現在對某年級畢業生中飛行駕駛技術等級為上等的15人(排序在前15位)和中上等的15人(排序在后15位),共30名學生入學時的飛行能力檢測數據進行因子分析,并對其飛行能力進行綜合評價.步驟如下:
(i)由于反映飛行能力的指標與飛行能力的強弱程度成反比,首先對各項指標數據取倒數,然后再對取倒數后的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得到標準化數據表
(ii)根據標準化數據表,計算出與之對應的相關矩陣,見表1.
(iii)計算出相關矩陣的特征值,求特征值的貢獻率及累計貢獻率
從表2我們可以看出:前三個特征值的貢獻率已達76.283%,即可描述原變量的信息已達76.283%,而后三個攜帶的信息較少,也就忽略不計.因此,提取前三個因子能對所分析的問題作出較好的解釋.
(iv)求主成分解,并選用最大方差旋轉法旋轉因子,得因子載荷矩陣(見表3).
通過旋轉,得到比較理想的因子載荷矩陣.從表3可以看出:X5,X6二個變量在因子F1上有較大的正載荷.這是一個典型的綜合反應能力因子,代表了飛行學員綜合反應能力的大小,即飛行學員動作的靈活性,判斷的敏捷性與準確性的體現.
在因子F2中,X3具有較大的正載荷,在其它指標上,有相對較小的正載荷或負載荷.這表明因子F2是一個典型的被動反應因子,代表了飛行學員動作的協調性和動作節奏的快慢程度.
在因子F3中,X1具有很大的正載荷,X2具有較大的正載荷,因此F3是一個典型的簡單反應因子,代表了飛行學員接受到簡單的光(聲)信號做出動作反應所需的時間,即代表了對信號反應快慢的程度.
通過因子分析,用三個主因子F1,F2,F3代表了六個反應飛行能力的指標,已具有76.283%的把握,且各因子也有了明確的解釋.F1包含了變量X5和X6攜帶的大部分信息,稱為綜合反應能力因子;F2包含了變量X3攜帶的大部分信息,稱為被動反應因子;F3包含了變量X1,X2攜帶的大部分信息,稱為簡單反應因子.
(v)運用SPSS軟件得出30個學員的因子得分、排名及綜合排名,見表4.
利用因子得分,每一個學員的綜合得分值可用因子F1,F2,F3的貢獻率作為權重ai(i=1,2,3)與對應的得分之積:
這樣,就可以得到30名飛行學員中每一名的飛行能力的綜合得分zj(j=1,2,…,30)及其綜合排名,即飛行能力強弱的高低排序.(表4)
4結束語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