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03:4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地質學基礎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英文名稱:Acta Geologica Sinica
主管單位:
主辦單位:中國地質學會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0001-5717
國內刊號:11-1951/P
郵發代號:2-113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22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CBST 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
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中科雙獎期刊
第三屆(2005)國家期刊獎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一、思想素質良好,政治信念堅定
長期以來思想政治素質好,理想信念堅定,忠誠黨的教育事業,進取向上,嚴于律己。作為無黨派人士,關心時事,積極學習黨和國家的有關政策,深刻領會黨的三個代表和總書記關于構建和諧社會和科學發展觀的有關精神,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正確地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和各項方針政策。
二、教學水平精湛,教書育人精心
老師長期擔任地質工程等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工作,承擔了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大量教學任務,年教學工作量大大超過額定工作量。先后主講了《地質學基礎》、《普通地質學》、《地球動力學》、《古生物地史學》、《專業英語》等課程。其中《普通地質學》是地質相關專業學生的十分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多年來她能夠做到把好教學環節中的每一關,備課詳盡、細致,精心設計教案,在教學過程中較好地掌握教學節奏,針對課程的學科特點,在收集了大量的圖片、圖冊、音像、錄影等基礎上編制的《普通地質學》多媒體課件生動精辟,為配合學生課外學習,開發的課程在線測試等都收到了十分良好的教學效果,被評為省精品課程。在課堂教學這一最重要的環節,她以知識的傳授為根本,注意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并且注重授課方法,充分發揮教師、學生兩個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嚴謹的治學作風,極大地提高了課堂學習效果。她教過的學生都肯定地說,聽了陳老師的課既學到了知識,又學到了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作為老教師,老師注重對年輕教師在教學上的傳幫帶,從備課教案分析、試卷難宜程度的把握,到實踐教學環節的內容與授課技巧都能給予新進教師精心細致的傳授。除課堂教學外,注重課余時間指導本科學生拓寬學習領域,增強學習興趣,精心指導低年級學生從感興趣的地質問題出發,開展科研活動,其中09級地質工程專業學生完成的《淮南寒武系遺跡化石的發現》獲得學校挑戰杯賽二等獎,這對在校本科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也是罕見的。老師注意將科研課題的研究與教學相結合,指導本科生畢業實習與設計數十人,培養研究生近二十人。每次從選題、材料的收集、初稿的寫作直到定稿的完成,她都做到仔細過問,悉心指導,讓學生能很快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使論文寫作得以順利完成,對于學生的實習指導同樣認真負責。
對劉嘉麒院士的采訪,是一次生動的體驗。記者面前的這位老者,精神矍鑠,和藹可親,言語生動。在采訪劉先生的時候,記者時而為他描述的野外遇險所擔憂,時而為他的妙語所觸動,時而為他爽朗的笑聲所感染。仿佛他不是年過花甲的院士,而是初登科學殿堂的學子,吃苦奮發的精神和對新事物的好奇心驅使著他不斷地向前。
劉院士口中敘述的人生,在記者的腦海中形成了美麗的畫卷,那是一幅詩一樣的畫卷: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艱苦求知貴堅持“對一個人來說,在艱苦環境中成長是有好處的。”
1941年,劉嘉麒出生于遼寧省丹東市的一個普通市民家庭。1946年冬,全家回到故鄉遼寧省北鎮縣(現北鎮市),定居在醫巫閭山腳下的石佛村,務農養家。
1949年初,家鄉解放。8歲的劉嘉麒第一次背上書包,進入村小學讀書。父親早逝,全家生活陷入困境。但母親咬緊牙關,沒讓兒子輟學。1957年初中畢業時,正值全國高中招生緊縮,全班58名學生只有6人考上高中,他榜上有名。高中畢業時,劉嘉麒已經是全年級僅有的三名全優生之一。
在報升學志愿時,他遇到人生中第一個困難的抉擇。報考什么學校?當這個問題擺在劉嘉麒全家面前時,得到的答案卻是十分無奈的,“什么學校花錢少就考什么學?!薄6碌膭⒓西杼顖罅碎L春地質學院地球化學專業。誰也不會想到,當初無奈的選擇卻在幾十年后給共和國貢獻了一名優秀的地質學家。
入學不久,便趕上了中國經濟最困難的時期,劉嘉麒在學校也吃不飽飯?!澳菚r候,早上吃一碗玉米面糊糊,第二節課開始肚子就叫喚,后面的課只能硬扛著?!币恍┩瑢W忍受不了學校生活的艱苦而相繼退學,“我們班35個人,開學兩個月就走了8個人。我還算有點毅力,反正家里也是苦出身,就這么堅持下來了?!?/p>
在這樣艱苦的學習環境下,劉嘉麒學習成績仍然名列前茅。1965年畢業前,從全校約1300名畢業生中選拔學生報考研究生,最終考上14名(本校8名,外校6名),劉嘉麒是其中之一。
正當劉嘉麒躊躇滿志地攀登學業高峰的時候,“”開始了。1968年研究生畢業后,劉嘉麒被分配到遼寧營口地質隊接受再教育。之后又調動到吉林冶金地質研究所工作。在吉林冶金地質研究所,劉嘉麒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并且成為單位的研究室主任。
1978年,37歲的劉嘉麒面臨人生的又一次抉擇。這一年,研究生招生恢復,他選擇了再次求學?!爸R的更新換代很快,經過10年的發展,我已經有好多東西不了解。我想把落下的知識重新補回來?!?/p>
這次求學對劉嘉麒而言,需要有背水一戰的勇氣。37歲的他,已經成家立業,在單位也是業務骨干??既≈袊茖W院地質研究所地質學家侯德封先生的研究生,當然是件榮耀的事,但也意味著他要拋家舍業,背井離鄉?!爱敃r住的宿舍是1976年唐山地震時建的木板房,冬冷夏熱,蚊子蒼蠅到處飛,老鼠滿屋竄 ”這一住就是8年。談到這段艱苦的求學經歷,劉嘉麒似乎有刻骨銘心的記憶,卻顯得毫不在意,“對一個人來說,在艱苦環境中成長是有好處的。我當時告誡自己,耽誤了10年,自己得30歲當20歲過,40歲當30歲活?!?/p>
劉嘉麒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他以前學的是俄語,但入學后必須學英語,快40歲的他硬是從ABC開始,用最短的時間攻克了英語關,為后來幾乎走遍世界,自如地進行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奠定了基礎。在做學位論文的過程中,他選擇了當時認為很難攻克的年輕的同位素地質年代學為主攻方向,在查閱大量文獻的基礎上,虛心地學習他人的經驗和技能,努力改進實驗技術,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他用同位素稀釋法成功地測出一批高水平年輕的鉀氬地質年齡,經受住了國內外同行的檢驗,直到現在仍為國內外同行所認可。
1981年,劉嘉麒以優秀成績通過了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獲得碩士學位。緊接著他又報考了劉東生先生的博士研究生。1984年,劉嘉麒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被派到新疆做支邊工作,負責建立放射性碳同位素測年實驗室。他帶著所有能帶的資料和工具,獨自前往烏魯木齊,一干就是三年。他一邊工作,一邊撰寫尚未完成的博士論文,全靠手畫完成了數萬字字跡工整的博士學位論文。1986年,他因博士論文及其相關工作“在中國東北地區新生代火山巖年代學研究”中做出卓越成就,被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授予首屆侯德封地球化學獎。1990年,他又被國家教委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作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
萬水千山煉智勇“我去過七大洲,四大洋;概括說就兩個地方,一個是沒人去的地方,一個是很少有人去的地方”。
劉嘉麒是一位地質學家,在他看來,去野外是和吃飯睡覺一樣普通的事情。他常說,地質工作離開了野外調查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即使在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離開實踐也什么都做不成。為了查明中國新生代火山巖的時空分布特征,他到過全國絕大部分火山分布地區,在大興安嶺,東、西昆侖山和可可西里等地區新發現多處火山和地質現象,獲得大量第一手資料,采集了許多寶貴樣本。
在野外考察,遇到各種危險是常有的事。有時為了采集到合適的樣本,登高山、攀陡崖、涉急流,甚至會遇到生命危險。有一年,劉嘉麒去西昆侖山考察,沿著克里雅河一路上行,在過河谷時,他被上游流下的洪水沖倒在河里,“那條河也就2米多寬,但水流特別急,水很涼,里面還夾著石頭,我被急流沖倒在水中,幸虧同行的當地向導反應快,一個箭步沖上來抓住我的衣服,把我從水中撈上來,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面對危險的時候,您害怕嗎?”聽完這段敘述,記者提出了一個問題。
“顧不上?!眲⒓西璧幕卮鸷啙嵍纱啵霸降轿kU的時候,越不知道害怕。害怕沒用,只能靠智慧、經驗和勇氣去戰勝它?!?/p>
1990年秋,中日聯合考察隊考察可可西里地區,由于原隊長高山反應強烈不能進山,劉嘉麒臨時受命帶領11輛車30余人向青藏高原腹地進發,越過東昆侖、向陽湖,直達可可西里主峰岡扎日腳下,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采集樣本,獲取了寶貴的資料。
“一天,出發前考察組跟后勤車定好了宿營地點,晚上直接在那會合??墒?,晚上到了指定地點,發現帶著帳篷和食品的后勤車不見了,大家就傻了,天黑了,漫無邊際到哪去找?當時既無移動電話,也無衛星定位儀,怎么辦?”劉嘉麒回憶說,“我找了隊里一位能辨識車輪痕跡的司機,帶了兩輛吉普車,趕回早晨出發的地方(約18公里路);到了以后,辨別車輪的痕跡,追著車輪的痕跡走。從晚上7點出發,追到次日凌晨3點多,找到了;原來是后勤車走錯了路,鉆到另一道山溝里,待司機發現走錯了路,已不知往哪退了。”
回憶起那段經歷,劉嘉麒動情地說,“那是我這一生中跑野外最驚心動魄的一次,帶著一隊人馬在可可西里無人區馳騁。下山時,正趕上風雪交加,隊員們寧可辛苦饑餓也不愿停下來安營扎寨,于是就日夜兼程,本來就沒有路的高原曠野,被雪一蓋更難辨識路徑,夜里行軍更難,一旦走錯了路,不僅會使隊伍陷入困境,甚至可能發生意想不到的險情。走著走著,有人就發問,是不是走錯了?其實我心里也沒底,但作為領隊不能亂了方寸,我綜合各種資料,憑著經驗判斷行進方向是對的,硬著頭皮帶車隊往前走。天亮的時候,到了一個山梁,一對地圖,沒錯!哎呀,當時有一種死里逃生的感覺 ”
劉嘉麒從事地質工作40多年,除了各個省區市,還到過世界上許多地方。在南極,他是第一位兩次考察欺騙島現代火山的中國科學家,在冰芯和湖泊巖芯中發現多層火山灰,研究了火山活動與冰川形成及氣候變化的相互關系;在北極,他和同事在冰川湖中打下了中國學者的第一鉆,為研究全球氣候變化獲取了寶貴資料;在地中海沿岸,他與意大利同行合作,對著名的維蘇威火山及正在噴發的埃特納火山、斯特朗伯利火山進行了現場考察和測量,親身感受到火山資源的保護利用和火山災害的監測防御對人類的重要;在東非大裂谷,年過六旬的他和年輕人一起,冒著40多攝氏度的高溫和不斷涌出的毒氣,考察了全球惟一的巖漿湖,對西方有的學者認為東非大裂谷將分裂為新大陸和新大洋的觀點提出質疑。
“有人問我,你這一輩子都去過哪些地方。”劉嘉麒風趣地告訴記者,“我去過七大洲,四大洋;概括說就兩個地方,一個是沒人去的地方,一個是很少有人去的地方”。
在長期的地質生涯中,劉嘉麒主持完成多項科研任務。在我國,他率先用同位素稀釋法成功地測出一批高水平年輕的鉀氬地質年齡;首先發現并確定了中國存在的瑪珥湖,開展了瑪珥湖沉積物高分辨率紋層年代學和氣候環境記錄研究;全面調查研究了中國新生代火山的時空分布規律和巖石地球化學特征,確定了中國現存的活火山,劃分了新生代火山幕,提出了火山活動與構造氣候旋回的新觀點;深入研究火山災害的監測與預防,火山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推動玄武巖纖維材料在我國的發展與應用;積極推進在火山巖中尋找油氣藏,開拓尋找石油天然氣的新領域。他在同位素地質年代學,火山地質與資源災害,第四紀地質與環境,極地地質與環境等方面做了大量開創性工作,并為東北和新疆等地的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換位思考為師長“把科學的前沿,最新的知識、最新的發展趨勢講給學生;同時,也不能忽視最基礎的東西?!?/p>
劉嘉麒是一位兢兢業業的地質學家,也是一位認真負責的老師,一位以身作則的領導。從學生到學者再到地質所領導,他熱心輔佐師長,幫助同事,培育學生,團結他人一道工作。他從課題組長、研究室主任、研究所所長,到國家級學會理事長,總是想著如何把他所在的集體搞好。
“我去研究生院授課,身份從原來的學生變成老師了。既為老師就要多為學生著想,要換位思考。當年我對老師講課也時常評論,哪個講得好,哪個講得不好?,F在自己成老師了,學生也會有議論有要求,只是一般不會當面講。按照我當學生時的感覺和現在學生的意見,不斷豐富講課的內容,增加課程的信息量,把科學的前沿、最新的知識、最新的發展趨勢講給學生;同時,也不能忽視最基礎的東西,基礎的東西講不清楚,掌握不牢也不行;所以要將基礎和前沿的東西密切結合?!?/p>
劉嘉麒在研究生院授課已26載,每堂課他都認真備課,不僅講授的內容豐富新穎,還用精彩的多媒體資料增加對學生的吸引力。“如果你講課把學生講睡著了,那就是不成功?!?/p>
工作的時候,劉嘉麒總是強調集體精神,“精英的作用不容忽視,但沒有好的群體很難培養出杰出人才,猶如貧瘠的土地長不出好的莊稼?!彼娜烁聍攘ξ車娜?。多年來,他所在學科組的國際合作一直不斷,與他們的學術水平和學術風格不無關系。
在地質所當所長的時候,劉嘉麒一直要求領導班子“團結、廉潔、公正、奮進” 團結增力量,廉潔得人心,公正長威信,奮進出成績。他關心廣大職工的疾苦,努力為青年人成長創造好的環境;首先倡導并實施了產、學、研三結合培養人才的途徑,為生產部門培養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
2007年,劉嘉麒被選為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這是一項全新的工作,盡管他的科研任務繁重,卻仍然盡職盡責,“我的科學知識來源于人民,來源于社會,理所當然地應回報給人民,回報給社會,這是每位有良知的科學家的社會責任。”
科學淺說火山地質學
火山地質學是研究地球乃至其他星球上火山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質體的地質學分支學科。其主要研究內容包括火山作用的地質背景和動力機制,火山噴發的類型及其產物,火山巖的分類及巖石地球化學特征,火山資源與災害,火山的時空分布規律,火山作用在地球形成演化中的作用和影響等。
論文摘要:大地構造學理論在中國發展不足100年,但在這短暫的時間內我們看到了中國地質學界的"百家爭鳴",看到了中國大地構造理論的日益豐富和繁榮。本文將結合世界大地構造理論發展的大體背景,重點介紹中國近百年間地質界產生的幾種主要觀點或代表性的學說,并就當前中國大地構造理論發展的現狀,提出一些個人的觀點。
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隨著工業的發展,人類廣泛開展了礦產及區域地質研究,把地質科學推向更高的階段,并誕生了一門研究巖石圈的組成、結構、運動(包括變形和變位)及演化的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地質學分支學科—大地構造學。在大地構造學的發展史中,曾出現過許多學說,如收縮說、重力均衡說、對流說、脈動說、膨脹說、重力分異說、放射性旋回說、振蕩說、放射性熱 融化說等,我們為什么要不斷發展大地構造學理論呢?
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大地構造理論有不少待完善的地方,尚需不斷地探索研究;由大地構造學在地質學中的重要地位決定的,每一次新的大地構造學理論的提出,常標志著地質學進入一個更高水平階段;甚至,板塊構造學的提出被譽為地質學中一次偉大的革命。大地構造學研究與人們的生產、生活聯系密切。煤、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產等等能源和礦產的勘探都需要大地構造學理論的指導,火山、地震、陷落、崩塌等對人類威脅極極大地自然災害,是地球運動無法避免的表現形式,只有運用大地構造理論探明地球的內部結構才能掌握其規律做到有效預報。
大地構造理論在中國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20世紀以前的零星、分散的大陸地質調查,并在19世紀末形成“槽臺理論”,稱為中國大地構造理論研究的傳統階段;20世紀40年代初,以李四光為代表的地質力學理論,稱為中國大地構造理論研究的過度階段;20世紀初提出“大陸漂移假說”,20世紀70年代形成了板塊構造理論。20世紀后半葉進行的板塊理論完善和對地球深部動力系統的探索。
1 槽臺學說
1885年,e.修斯提出了地臺的概念。后來前蘇聯學者將地層厚度小而產狀平緩,地殼運動以整體上升下降為主的地區命名為地臺。1900年,法國e.奧格在其著作《地槽和大陸塊》中,明確地把地槽和地臺統一起來,作為地殼上的兩個基本構造單元。自此以后,地槽和地臺理論就作為相互聯系的不可分割的完整學說形成和發展起來,稱為地槽地臺說,簡稱槽臺說。槽臺學說的基本觀點是認為地殼運動主要受垂直運動所控制,水平運動是次要的,地殼運動的動力來源是地球內部物質的重力分異作用,物質受熱變輕向上流動造成地表上升隆起,物質冷卻變重下沉則造成地表下降凹陷。
20世紀中葉,在槽臺說的基礎上,我國老一輩的地質學家提出了有創見性的大地構造學說,它們是黃汲清的“多旋回構造運動說”和陳國達的“地洼學說”。
1.1 多旋回構造運動說
黃汲清1945年指出:地槽的發展不是單旋回的,而是多旋回的。50年代黃汲清初步提出了中國深斷裂類型,并認為深斷裂也是多旋回活動的。70年代以來,黃汲清進一步把多旋回構造運動理論與板塊構造學說結合起來,認為板塊運動也是長期的、多旋回發展的。
1.2 地洼學說
50年代末期,陳國達認為中生代以來地殼演化進入了新階段,其大地構造性質是一種新型活動區,是從地臺區向活動區轉化的產物。陳國達把這種新型活動區叫做“地洼區”,它是大陸殼發展演化的第三個構造單元。揭示了大陸殼的發展過程,并非如槽臺說認為的那樣,直線式的僅由地槽階段發展到地臺階段,而是多階段發展的。
在同期我國的地質學家李四光提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地構造學說—地質力學。
2 地質力學
地質力學是力學與地質學相結合的邊緣科學,用力學原理研究地殼構造和地殼運動及其起因的科學。地質力學認為1.許多地質構造現象,都是地殼運動的結果。2.構造形跡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的,每項構造形跡都有和它相伴生的有成因聯系的一群構造形跡。而且探討了地殼運動的起源和力的來源問題。地質力學的主要貢獻在于闡明了地殼構造的空間展布規律。地質力學特別重視地殼的改造,它不是把各種構造形跡看成孤立的、零碎的、偶然的、互不相關的現象,而是認為彼此之間有內在的、本質的、規律性的聯系。
3 板塊構造學說
板塊構造學說是60年代末興起的,是現今世界上最盛行的大地構造學說。它是在大陸漂移、海底擴張學說基礎上,綜合大洋和大陸的地質研究資料發展而來的。70年代初,我國地質學家李春昱積極引進板塊構首次用板塊演說系統解釋了秦嶺、祁連山的構造發展史,同期,大地構造學家任紀舜將原屬中朝準地臺的“淮陽地盾”劃入秦嶺造山帶,對中國東部構造劃分做了重要修正,全面論述中國構造演化,發展了多旋回思想。大地構造學家郭令智確定了華南不同時代溝弧盆構造體系,自西北向東南從老到新的發展演化趨勢,首次論證了元古代華南板塊向揚子板塊俯沖、碰撞,闡明了華南地殼增生規律。
目前如何利用板塊理論對板塊內部及大陸地質歷史演化過程予以揭示,仍然是一個難題。關于板塊驅動力的問題,雖然有關學者提供了多種可能方式,但仍然是處于求索過程中。板塊構造學說仍在不斷的完善和發展。
4 幾點反思
大地構造學理論的發展經歷了200多年,在這之間有進步,也走了一些彎路。在我看來,任何一門學科理論的發展離不開自然科學乃至社會科學其他學科發展的推動,任何一門學科不可能孤獨的存在于科學的殿堂中。一些被取代的理論也有很多價值可以發掘。不宜全盤否定。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推動科技的進步,這些已經被取代的理論很有可能就是你要找的巨人。理論的發展離不開實踐的檢驗,一個理論能稱之為公理或被科學拋棄都是實踐的結果,這就要求我們做地質工作要有實干精神以及服務社會的品質。
參考文獻:
[1] 巫建華,劉帥.大地構造學概論與中國大地構造學綱要.北京:地質出版社,2008.
[2] 萬天豐.中國大地構造學綱要.北京:地質出版社,2004.
1.1水文地質學科涵義與研究對象
地下水即是賦存于地面以下巖石空隙中的水。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資源、生態環境因子、災害因子、地質營力與信息載體。地下水及賦存地下水的介質還具有一些另外的功能。水文地質學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是與地下水及其賦存介質的功能相聯系的。
1.2水文地質學的定義
地下水這一名詞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地下水是指賦存于地面以下巖土空隙中的水;包氣帶及飽水帶中所有含于巖石空隙中的水均屬之。狹義的地下水僅指賦存于飽水帶巖土空隙中的水。
水文地質學(hydrogeology)是研究地下水的數量和質量隨空間和時間變化的規律,以及合理利用地下水或防治其危害的學科。它研究在與巖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以及人類活動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質的時空變化規律以及如何運用這些規律興利除害。
1.3水文地質學研究的范疇及任務
水文地質學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學,主要研究地下水的分布、運動和形成規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成分,地下水資源評價、開發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對工程建設和礦山開采的不利影響及其防治等。在不同環境中,地下水的埋藏、分布、運動和組成成分均不相同。查明上述各方面狀況,可為科學地利用或防治地下水提供根據。水文地質學對地下水的研究,著重自然歷史和地質環境的影響,同主要用水文循環和水量平衡原理研究地下水的地下水水文學關系密切,只是研究的側重點稍有不同。
1.4水文地質學及分支
隨著科學的發展和生產建設的需要,水文地質學又分為區域水文地質學、地下水動力學、水文地球化學、供水水文地質學、礦床水文地質學、土壤改良水文地質學等分支學科。近年來,水文地質學與地熱、地震、環境地質等方面的研究相互滲透,又形成了若干新領域,如環境水文地質學、地下水資源管理、同位素水文地質學等。隨著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人類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到了舉足輕重的地步,與環境生態有關的水文地質問題迅速增長。
水文地質學是從尋找和利用地下水源開始發展的,圍繞實際應用,逐漸開展了理論研究,目前已形成了一系列分支。
1.4.1地下水動力學
地下水動力學是研究地下水的運動規律,探討地下水量、水質和溫度傳輸的計算方法,進行水文地質定量模擬。這是水文地質學的重要基礎。
1.4.2水文地球化學
水文地球化學是水文地質學的另一個重要基礎。研究各種元素在地下水中的遷移和富集規律,利用這些規律探討地下水的形成和起源、地下水污染形成的機制和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遷移和變化、地下水與礦產形成和分布的關系,尋找金屬礦床、放射性礦床、石油和天然氣,研究礦水的形成和分布等。
1.4.3供水水文地質學
供水水文地質學是為了確定供水水源而尋找地下水,通過勘察,查明含水層的分布規律、埋藏條件,進行水質與水量評價。合理開發利用并保護地下水資源,按含水系統進行科學管理。
1.4.4礦床水文地質學
礦床水文地質學是研究采礦時地下水涌入礦坑的條件,預測礦坑涌水量以及其它與采礦有關的水文地質問題。
1.4.5農業水文地質學
農業水文地質學的內容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為農田提供灌溉水源進行水文地質研究;二是為沼澤地和鹽堿地的土壤改良,防治次生土壤鹽堿化等問題進行水文地質論證。
1.4.6水文地熱學
地熱是一種新的能源,如何利用由地下熱水或熱蒸汽攜至地表的地熱能,用來取暖、溫室栽培或地熱發電等,以及地下熱水的形成、分布規律,以及勘察與開發方法等,是水文地熱學的研究內容。
1.4.7區域水文地質學
區域水文地質學是研究地下水區域性分布和形成規律,以指導進一步水文地質勘察研究,為各種目的的經濟區劃提供水文地質依據。
1.4.8古水文地質學
古水文地質學是研究地質歷史時期地下水的形成、埋藏分布、循環和化學成分的變化等。據此,可以分析古代地下水的起源與形成機制,闡明與地下水有關的各種礦產的形成、保存與破壞條件。
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與地質環境有密切聯系。水文地質學以地質學為基礎,同時又與巖石學、構造地質學、地史學、地貌學、第四紀地質學、地球化學等學科關系密切。工程地質學是與水文地質學是同時相應發展起來的,因此兩者有不少內容相互交叉。
地下水積極參與水文循環,一個地區水循環的強度與頻率,往往決定著地下水的補給狀況。因此,水文地質學與水文學、氣象學、氣候學有密切關系,水文學的許多方法也可應用于水文地質學。地下水運動的研究,是以水力學、流體力學理論為基礎的,并應用各種數學方法和計算技術。
2 水文地質學演化歷史與發展現狀
2.1水文地質學發展簡史
人們早在遠古時代就已打井取水。中國已知最古老的水井是距今約57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古文化遺址水井。古波斯時期在德黑蘭附近修建了坎兒井,最長達26公里,最深達150米。約公元前250年,在中國四川,為采地下鹵水開鑿了深達百米以上的自流井。中國漢代鑿龍首渠,是一種井、渠結合的取水建筑物。在利用井泉的過程中,人們也探索了地下水的來源。法國帕利西、中國徐光啟和法國馬略特,先后指出了井泉水來源于大氣降水或河水入滲。馬略特還提出了含水層與隔水層的概念。
1855年,法國水力工程師達西,進行了水通過砂的滲透試驗,得出線性滲透定律,即著名的達西定律,奠定了水文地質學的基礎。1863年,法國裘布依以達西定律為基礎,提出計算潛水流的假設和地下水流向井的穩定流公式。1885年。英國的張伯倫確定了自流井出現的地質條件。奧地利福希海默在1885年制出了流網圖并開始應用映射法。
19世紀末20世紀初,對地下水起源又提出了一些新的學說。奧地利修斯于1902年提出了初生說。美國萊恩、戈登和俄國安德魯索夫在1908年分別提出在自然界中存在與沉積巖同時生成的沉積水。1912年,德國凱爾哈克提出地下水和泉的分類,總結了地下水的埋藏特征和排泄條件。美國邁因策爾于1928年提出了承壓含水層的壓縮性和彈性。他們為水文地質學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貢獻。
泰斯于1935年利用地下水非穩定流與熱傳導的相似性,得出了地下水流向水井的非穩定流公式即泰斯公式,把地下水定量計算推進到了一個新階段。20世紀中葉,蘇聯奧弗琴尼科夫和美國的懷特在水文地球化學方面作出了許多貢獻。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在地下水的賦存、運動、補給、排泄、起源以至化學成分變化、水量評價等方面,均有了較為系統的理論和研究方法。水文地質學已經發展成為一門成熟的學科。
20世紀中葉以來,合理開發、科學管理與保護地下水資源的迫切性和有關的環境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同時,人們對某些地下水運動過程有了新的認識。1946年起,雅可布和漢圖什等論述了孔隙承壓含水層的越流現象。英國博爾頓和美國的紐曼分別導出了潛水完整井非穩定流方程。
由于預測地下水運動過程的需要,促進了水文地質模擬技術的發展,20世紀30年代開展了實驗室物理模擬,40年代末發展起來的電網絡模擬,到50—60年代在解決水文地質問題中得到應用。
由于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發展,70~80年代,地下水數學模擬成為處理復雜水文地質問題的主要手段。同時,同位素方法在確定地下水平均貯留時間,追蹤地下水流動等研究中得到應用。遙感技術及數學地質方法也被引進,用以解決水文地質問題。對于地下水中污染物的運移和開采地下水引起的環境變化,引起廣泛的重視。20世紀60年代以來,加拿大的托特提出了地下水流動系統理論,為水文地質學的發展開拓了新的發展前景。
2.2國外水文地質學發展現狀
水文地質學是一門年輕的學科,它是基于地下水在地質單元內運移時所發生的物理和化學變化而發展起來的,水文地質學是研究地下水的數量和質量隨空間和時間變化的規律,以及合理利用地下水或防治其危害的學科。水文地質學誕生于19世紀中期,在20世紀初,依據法國水文地質學理論原則(A.Hazen,C.Slichter,F.King,O.Mainzer等),美國水文地質科學家發展了實用水文地質學的應用。與此同時,德國和奧地利的水文地質學家(F.Forchheimer,A.Thiem,O.Smreker,J.Kozeny等)詳細解釋了水文地質,尤其是關于地下水流域和水力工程方面調查的方法。俄國人對水文地質學發展有著重大的貢獻(W.Dokutchaev,A.F.Lebedev等)。水文地質學成為地質科學中一門比較完整、系統的獨立學科,是在20世紀30—40年代。水文地質學已被公認為是地球科學的一個分支,是跨越于地質科學和水文學之問的一門獨立科學。水文地質學在二戰以后有了深入的發展,特別是在地下水動力學、水文地質編圖、水文地質采礦、模型和同位素方法、水文地球化學和地下水監控這些領域。人類活動對包括地下水在內的自然環境的改造異常強烈,產生了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當代水文地質學進入了生態環境水文地質學的新階段。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國際水文地質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專業期刊的發展中就可以看出。1963年,《地下水》(Ground Water)和《水文學雜志》(Journal of Hydrology)創刊;1965年,開始出版《水資源研究》。此后,陸續創刊的歐美主流學術期刊有:1976年,《水資源進展》(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和《污染水文學雜志》(Joumalof Contaminant Hydrology);1986年,《水文過程》(Hydrologic Processes);1993年,《水文地質學雜志》;1995年,《水文工程學雜志》(Joumalof Hydrologic Engineering)。期刊的數目大幅增加的同時,每種期刊上論文的數量和內容也顯著增加。
國際水文地質大會是公認的比較權威的世界級水文地質會議,至今已經召開了39屆(2011年在泰國舉行)。其中2006年10月9日在我國北京舉行的第34屆國際水文地質大會是繼1988年在廣西桂林舉辦的第21屆國際水文地質大會之后,再次在中國舉辦。此次大會又恰逢國際水文地質學家協會成立50周年慶典,是國際水文地質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此次會議以“地下水的現狀與未來”為主題,圍繞全球地下水問題與需求、中國地下水的現狀與未來等開展交流與研討,展示全球、亞洲和中國水文地質成果及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的水文地質工作進展。
在國際上,美國水文地質調查研究經歷了100多年的發展,在該領域長期居于國際領先地位,影響和引導了國際水文地質學的發展方向。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地質調查局啟動了多個項目,開始對有害物質水文過程和地質隔離技術進行深入研究。其水文地質資料有90%向普通大眾公布,實現了水文地質調查成果全國共享;在法國,各種公共管理部門、盆地基金機構和地質調查部門,通過各種媒介向公眾宣傳有關水資源的重要情況,回答提出的特殊技術問題。目的是讓大家了解各種生產活動給自然資源帶來的嚴重影響,提高對地下水和當前共同利益的認識,解釋那些按公眾意愿制定的政策和收費規定。在總體研究結果基礎上對地下水變化情況進行監測和計算,以有利于管理機構的決策。日本的東京灣將地下溫度場應用于研究地下水循環,而這是我國學者地下水循環研究中一直忽視的一個主要因素。在歐洲,生態水文學的研究已經形成一個網絡,各國之間的聯系及對比研究較多。冰島是世界上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率較高的國家之一,地熱發電站裝機容量總計200 MWe,排名世界第8位,87%的家庭使用地熱取暖。由于經濟發展所處的階段不同,國外目前研究礦山水文地質工作的比較少。
總之,目前水文地質在各個不同的領域都有發展,例如地下水文學、土壤力學、經濟地質、石油采鉆工程、構造地質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學、海洋地質學和生態學。這個領域由于以上所有領域研究人員的杰出貢獻而豐富起來。目前,水文地質處于轉折時期,由發現并最大程度的開發利用新資源轉變為合理地管理它們,這對于人類和其它生物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2.3國內水文地質學發展現狀
我國人民早在4000年前的龍山文化時期就已經鑿井開發利用地下水了,但直到建國前,從事水文地質工作的人員極少,幾乎沒有設備,只零星地進行一些地下水調查工作。直到建國后,水文地質事業才得到了較大發展。
我國水文地質事業的發展經歷了坎坷曲折的道路。20世紀50年代,是我國水文地質事業創建、發展的重要年代,而后的“”,曾使正處在興旺發達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事業受到挫折。60年代前期,經過重新調整,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戰線再次出現大好形勢???966年開始的10年動亂再次使水文地質工作受到了損害,到70年代前期,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工作逐步有了好轉,并組建了基建工程兵水文地質部隊,加強了水文地質普查工作。直到1978年12月黨的以后,水文地質工程地質事業才走向了健康發展的道路,進入了振興開拓的新時期。
解放前,在水文地質方面,地質人員最先介入的是城市供水水文地質勘查。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由于需要開鑿深井取用地下水。地質學家謝家榮,曾在《地理雜志》第二卷第一期上發表過《鐘山地質與南京井水供給的關系》一文,這是我國早期的重要水文地質文獻之一。同時。西安、蘭州等城市也相繼完成了部分水文地質調查報告。濟南、福建等地完成了泉水水文地質調查等工作。
解放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為水文地質工程地質事業開辟了廣闊的前景。1956年3月,地質部召開了第一屆全國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協作會議。50年代的中后期,地質部已在各地區建立了23個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職工已達11000人,包括地質、鉆探、化驗等各個兵種,并開始應用物探手段。在此期間基本完成了我國主要平原地區1:20萬水文地質普查近100×104km2;編制了一些全國性水文地質圖件;進行了30多個城市和工業基地的供水水文地質勘探;建立了40多個地下長期觀測站;在近1000個礦區開展了水文地質工作,并在北京、山東、河北、福建等省市進行了礦泉水勘察。20世紀60年代前期,由于自然災害和“”所造成的后果,使我國國民經濟陷入嚴重困難境地,整個地質工作的發展,也同樣受到嚴重影響。地質部門專業隊伍經過調整,重新組建了個直屬大隊,分別承擔北京市城市建設、上海地面沉降、長江三峽、湖北丹江口、黃河治理、西南鐵路及巖溶研究等方面的任務。但1966年編制出版了黃淮海平原和松遼平原的水文地質圖系,是我國第一批正式出版的跨省圖系,在編圖技術和編圖方法等方面,都有所創新。20世紀70年代,我國水文地質在地熱、農業水文地質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大進展。70年代后期,在一些重要城市開展了環境水文地質工作。各省廣泛開展區域地下水資源的評價,比較普遍地應用了電子計算機,并推廣數值法建立數學模型。工程地質向定量評價方向發展,逐步采用先進的測試技術,在巖、土體特性,區域穩定性的巖體力學研究等方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和技術系統。物探、遙感及同位素技術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工作中得到了初步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同期舉辦了若干次全國性的水文地質工作會議,且國際交流日益增多。
1978年,黨的勝利召開,從此我國的水文地質事業發展邁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至1996年,我國以1/20萬為主的區域水文地質普查工作全面完成。據不完全統計,從1978年以來,中國地質學會、中國建筑學會、中國水利學會、中國地理學會等部門,先后組織召開了“地下水資源概念和評價方法”、“全國地下水資源評價學術會議”、“西北干旱地區地下水資源學術討論會”、“全國水文專業會議”等會議。重點討論了地下水資源的概念、分類、評價方法、開發利用及其它水文地質問題,并出版了相應的學術會議論文集?;鶐r山區裂隙水與巖溶水的開發利用,也日益受到重視。在全國性的巖溶水和裂隙水學術會議上,著重討論了巖溶地區巖溶發育規律,巖溶水和裂隙水的運移機制及其評價方法。在環境地質方面,召開了全國性的環境水文地質經驗交流會、水文地球化學學術討論會、地質災害研究與防治學術討論會等。探討了我國不同地區地下水污染現狀、評價方法,地質災害的成因、特征及防治措施,出版了相應的學術會議論文集。此外,還召開了地下水人工補給、地面沉降學術研討會。所有這些不僅反映了我國水文地質研究的新方向,同時也可看出水文地質研究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2.4福建省水文地質學發展現狀
福建省的水文地質基礎調查資料雖然較全面,但局限于當時的技術方法和條件,調查深度及廣度有限,而且隨著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及人類經濟工程活動的不斷加強,水文地質條件已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新的情況未能及時查清。
環境地質調查資料相當欠缺。環境地質調查評價工作,滯后于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如在生態環境保護、城市規劃、土地綜合利用、土壤改良、地質環境的合理開發利用、地質災害防治等方面,有的已開展工作、但還很不全面,有的則剛剛起步。
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的技術與思路,基本上仍依托傳統思路和技術為主,在跨學科聚集、綜合和開發研究,在應用高新技術于調查上,同先進省區相比,存在一些差距。如以往水文地質工作重點放在地下水資源較豐富的地區,以找到多少地下水資源儲量為榮,而忽視了貧水地區水文地質調查工作的重要性。
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成果的信息化、網絡化、社會化程度低,不能滿足政府和社會性公益成果的實用性、時效性需求,改變成果表達形式,改革服務方式并提供社會化服務已是一個重要問題。
3 福建省水文地質學為國民經濟發展服務的內容及主要成果
3.1背景材料
3.1.1上世紀60年代及以前完成的全省性水文地質方面的工作主要成果
(1)提交1/20萬區域性地質—水文地質綜合測量中間報告及普查報告和農田供水水文地質勘察中間報告;
(2)各地市城鎮供水、水文地質地質勘查報告(上世紀60年代及以前具體項目的工作):1960年1月,福建省地質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童永福、程登科《福建省永安寧洋舊城幅綜合水文地質測量普查報告書》等10余份城市水文地質測量普查報告。
3.1.2上世紀70年代
(1)1970年~1979年提交《福建省沿海地區1/20萬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調查報告》等;
(2)提交完成了1/20萬福州、福安、三沙、浮鷹島、福清幅、泉州幅、南日島、廈門、漳州、東山等區域水文地質普查報告;
(3)各地市城鎮供水、水文地質地質勘查報告(上世紀70年代具體項目的工作):1974年1月,福建省地質局水文工程地質隊《漳州幅、東山幅1/20萬區域地質報告:地貌、第四系地質、水文地質部分》等10余份城市1/20萬區域地質報告(包括水文地質調查部分)。
3.1.3上世紀80年代
(1)1980年一1989年,完成1/50萬福建省水文地質圖、福建省1/50萬農業水文地質區劃圖說明書島嶼水文地質調查項目;
(2)分別完成了福建省多幅1/20萬和1/5萬區域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調查報告;
(3)各地市城鎮供水、水文地質地質勘查報告:1980年10月,福建省水文工程地質隊童永?!陡=ㄊ∷牡刭|圖1/50萬》;1980年8月,江西省地質局水文地質大隊萬益民、鄧健如、趙維良等《廣昌幅G-50-9 1/20萬區域水文地質普查報告》;福建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完成《連城盆地水文地質勘探報告》;福建省第一水文隊完成《漳州盆地水文地質勘探報告》;1985年9月,福建省第二水文工程地質隊福州綜合地質組李文曲、黃宏灃、趙欽銘等完成《福建省福州市福州盆地水文地質勘探報告》等20余份1/20萬區域水文地質普查報告,尚有單點供水簡報672份。
3.1.4上世紀90年代
(1)1990年一1999年,提交了閩東、閩南沿海缺水地區供水水文地質調查報告;
(2)提交1/2.5萬同安縣新店埔園—劉五店規劃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調查報告;
(3)各地市城鎮供水、水文地質地質勘查報告:1990年8月,福建省廈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公司林恢亮、陳強、鄭英才等《福建省同安縣新店埔園—劉五店規劃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調查報告1/2.5萬》等近30份水文地質調查報告,尚有單點供水簡報495份。
3.1.5 2000年以來地市城鎮供水、水文地質地質勘查
三明地區:2000年3月,閩西地質礦產開發公司林昌威、林昭麗、吳開化等《福建省大田縣區域水文地質調查報告》;
龍巖地區:2000年8月,福建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研究院李文祥、鄭藝貞、白振炎《福建省長汀縣區域水文地質調查報告》等各地區均有展開;
廈門地質工程勘察院進行廈門地下熱水調查。
3.2已進行和正在進行為社會服務方面的專門水文地質工作
福建省主要對地熱、礦泉水等資源進行了專項保護和為社會服務工作,并專門發文。如:閩地發[1999]85號《關于委托地(市)、縣地礦主管部門對部分地熱、礦泉水采礦權進行審批、發證的通知》等。
3.2.1福建省礦泉水水源保護
至2004年統計,福建省經省或原地礦部全國儲委評審鑒定和儲量審批的飲用天然礦泉水水源地勘探報告235處,批準允許開采資源量(B級或C級)28990m3/d。礦泉水類型主要為偏硅酸型233處,其中偏硅酸鍶復合型45處,碳酸偏硅酸型4處,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鋰、硒、溴、碘、鋅等類型礦泉水。礦泉水點勘探報告211項,其中,單礦泉水點專項的勘探報告209項。
至2008年,我省現同時具有采礦許可證和注冊登記證的礦泉水水源有40處,包括福州市6處、莆田市1處、泉州市7處、廈門市7處、漳州市7處、龍巖市3處、三明市4處、南平市2處、寧德市3處;僅有注冊登記證的礦泉水水源7處;僅有采礦許可證的礦泉水水源6處。尚有10余處有開采未申報或正在申報等工作。
3.2.2福建省地熱水資源保護
地熱是一種寶貴的能源礦產,開發利用地熱資源首先是從開發溫泉起始的,根據志書記載,福建溫泉利用已有1000多年歷史,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后,福建省開始進入有計劃的勘查開發。在此之前僅對溫泉點進行零星記載和研究。1971年,福建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開展了南靖湯坑的地熱勘探工作。1982年,童永福等編制1:50萬福建省地熱區劃圖時,統計各類溫泉點190余處(其中包括部分20℃的)。至2000年為止,福建省已查明的地下熱水分布共196處。
由于趨利原因,近些年地熱工作調查和水源地的勘查有了長足的開展,但進行系統研究的極少。
已在多個領域運用地熱資源,如城鎮地下熱水集中供熱、水產養殖與研究、農業利用與研究、溫泉醫療保健、地震觀測等。
3.3福建省礦區水文地質調查工作
礦區水文地質工作始于上世紀50年代,主要是為礦山開采設計提供水文工程地質依據。如:1960年4月,福建省地質局第一地質大隊郭樹春完成《福建邵武楓林硫鐵礦區水文地質初步普查報告》;1959年3月。1962年3月,福建省地質局第五地質大隊五〇七分隊提交了《福建省龍巖馬坑鐵礦地質勘探中間報告》;1971年1月~1976年3月,福建省地質一團三中隊提交了《福建省龍巖馬坑鐵礦詳細勘探報告》;1979年12月,冶金工業部冶金地質會戰指揮部第五地質勘探桂世芳完成《福建省德化縣陽山鐵礦西礦段礦床水文地質勘探報告》等,礦山多數已經或正在進行水文地質調查工作。
3.4福建省地下水水源地工作
全省已探明C級地下水可開采資源量1萬m3/d以上的水源地有:龍巖盆地巖溶水水源地、連城城郊盆地巖溶水水源地、永安市大湖—蝦蛤水源地、長汀盆地巖溶水水源地、東山島松散巖類孔隙水水源地、平潭島松散巖類孔隙水水源地。
4 水文地質學發展趨勢及預測
對于地下水的區域研究,可以擴展到整個流域或完整水文地質單元來研究。進一步研究典型生態環境區域的地下水動力學特征,如荒漠、巖溶和黃土高原區域地下水運動規律,特別是淺層地下水變化的地表生態效應及深層地下水賦存規律,可為地下水合理利用提供新的途徑。并且在已積累大量實際資料基礎上,做好對資料的二次開發,編制相應成果,以供生產部門應用。在我國,由于地域面積較大,生態水文學研究也必需實行區際間的配合與協作,同時也必須與國際研究相同步,謀求更大范圍內的合作。我國應加強地下水的監測,掌握地下水的動態,在已有監測站網監測的基礎上,逐步完善地下水監測技術、方法和新的監測網站的建設,提高全國地下水動態變化監測水平和預測能力。
地下水資源評價方面,在地表水、地下水綜合考慮的原則下,按照地下水系統進行評價。
地下水動力學與計算技術方面,要加強基本理論的研究,研究建立在各種復雜條件下的水文地質模型及其相對應的數學模型,研究建立水文地質數據庫及相應的儲存系統,運用計算機技術進行地下水評價、預測、預報等。
對裂隙介質、巖溶介質中地下水系統數值模擬的關鍵技術尚未解決,地下水水質模擬的可靠性問題有待深入分析,地下水系統不同模擬方法的結合應用具有更大的價值。
對環境水文地質問題的研究、人工補給的理論和方法的研究、遙感技術、同位素技術的應用、裂隙水和巖溶水的研究以及目前所存在的城市供水不足、地面沉降、海水入浸、水質污染等各種復雜的水文地質問題都是水文地質工作者當前或將來所面臨的重要研究課題。
我國礦山研究得較多,油田的水文地質問題僅是泛泛而談,未深入討論,還涉及一些關于隧道、高速公路等的工程地質問題;且國內對工程中的水文地質問題和水巖相互作用造成的地質災害問題研究較少。今后要加強礦山環境問題的研究工作,水文地質專業學者要與采礦人員合作。進行多學科多方法研究;水資源與礦產資源要綜合開發利用,例如把水資源作為伴生的礦產資源,建立煤水雙資源礦井。在涵養、保護地下水資源方面,需要加強與生態建設相協調的應用基礎研究,挖掘潛力,節約用水、探索深層承壓地下水如何科學利用,有關地下水形成、運動等基礎性問題的科學研究也應成為重要的戰略措施。
人類活動對地下水資源的影響亦需要進一步深入探索。土壤水研究理論及檢測技術尚需發展,尤其在溶質運移方面的研究欠缺很多。地熱的研究基本上都屬于區域現狀的評價,目前基本無實際創新性成果,如地熱棄水回灌技術、沉積盆地地熱資源勘探技術、地熱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熱儲工程等的研究。其它特殊類型水,如礦泉水、凝結水、微咸水、咸水、鹵水等亦需進一步研究。
縱觀水文地質學的發展,初期實質上是找水水文地質學,到本世紀70年代,資源成為水文地質學的主要課題,現在與環境生態有關的水文地質問題迅速增多。從某種意義上講,環境水文地質已成為水文地質學研究的核心課題。
5 福建省水文地質學科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研究對策
5.1福建省水文地質學科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歷史的原因,福建省在上世紀90年代后,水文地質學科的發展基本開始處于停滯狀態,一方面,供水多依賴于地表水,僅局部地區是地下水為主(如福建龍巖地區),另一方面,國家投入減少,使得水文地質學科的發展研究也沒有大的進展。2010年后,國家已經開始重視水文地質學科的發展。
工程引發的地下水問題。如:(1)礦山開采過程因為地下水造成礦山涌水、突水;(2)隧道掘進過程造成問題。龍廈鐵路象山隧道;(3)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地面沉降等。
巖溶塌陷:三明、龍巖等覆蓋型巖溶區。
采空塌陷:主要發生于礦山地下開采范圍大、持續歷史長的區域。
地面沉降:東部沿海港灣河口平原區(福州溫泉開采區)。
突發性、季節性特大雨造成地質災害,地表水和地下水互相溝通、連成一體,水源地成為一項迫切要去解決的問題。
這些問題的出現都會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國家也開始進行水文地質學科與相關學科結合的發展。
5.2水文地質學的發展趨勢
由主要研究天然狀態下的地下水,轉向更重視研究人類活動影響下的地下水;由局限于飽水帶的含水層,擴展到包氣帶及“隔水層”;由只研究地殼表層地下水,擴展到地球深層的水。
預計今后的水文地質研究,在下列方面將有突破:裂隙水與巖溶水運動機制和計算方法;地下水中污染物和溫度運移機制和計算方法;粘性土的滲透機制;包氣帶水鹽運移機制;水文地球化學和同位素水文地質學,地下水數學模型;地球深層水文地質。
5.3福建省水文地質學科發展趨勢
近年來,水文地質學科迎來了發展契機。2011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1)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導則的實施對地下水工作者是一個新的開端,特別是對于一級項目的地下水評價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社會發展環境中開始重視地下水的工作,地下水成為社會發展中環境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福建省在這個大環境下也從2011年開始進行了多流域、地區項目的地下水評價工作。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開始關注和參與地熱開發租研究工作。一方面,民間投資者的熱情,使得原有地熱資源開發利用不斷提升;另一方面,當前我國正在努力實現節能減排的工作目標,發展低碳經濟。福建省在地熱利用、開發已有逾百年的歷史,開發利用地熱特別是淺層地熱資源不僅對于緩解我省能源緊張的形勢,對實現節能減排的工作目標將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地熱資源勘查開發利用水平;加強地熱資源特別是淺層地熱資源的規劃工作,同時也能提供福建獨特的旅游資源和民生資源。
5.4福建省水文地質學科發展的對策建設
地下水是水資源的組成部分,是生態與環境的重要要素,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水源之一。在我省大部特別是沿海平原和海島地區,地下水在生活飲水、農田灌溉、工業生產、城市發展和維系良好生態與環境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一些地區由于過量開采地下水,導致地下水水位持續下降,地下含水層被疏干,引發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土地沙化;一些地區由于廢污水過量排放和面源污染的不斷加劇,造成地下水水質惡化,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已嚴重危及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安全構成威脅,加強對地下水資源的管理和保護刻不容緩。
水資源屬國家所有,加強水資源的合理分配、管理和保護事關國家經濟安全與公共安全。根據地下水的資源與環境屬性,經濟社會發展以及生態與環境保護對地下水的要求,統籌考慮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公共資源的使用和保護準則,合理劃分地下水功能區,協調地下水不同使用功能之間的關系,是政府加強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的重要體現,是履行《水法》賦予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管理地下水資源職責的客觀要求。
地下水賦存于地質介質中,具有運動緩慢、補給周期長、循環更新慢、自我修復能力差、地下水系統遭到破壞后難以治理和修復等特點,必須采取嚴格的措施加以有效保護。以水文地質單元為基礎、結合區域地下水主導功能劃分地下水功能區,制訂開發利用和保護目標及標準,為地下水合理開發、保護、治理與管理提供科學依據,以保障供水安全、生態與環境安全和地下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針對福建省的上述特點和福建省現狀:最好按區域性(1:50萬、1:20萬、1:5萬)、城鎮供水(如龍巖市、永安市……)、農業供水(如連城)、工礦供水(洪寬工業區、永安造紙廠……)、專題性研究(如福建省地下水污染調查……)、地下水治理(如航站樓工程降水、鐵礦采空區降水)、地方病、地下熱水等。將有地下水可作為供水水源地區,以及沿海半島、島嶼缺水地區,進行多手段、全方位地下水找水的工作;同時應對地下水水源地進行劃分,利于不同層級的保護;將地下水作為福建省水源地的應急水源和儲備資源。
1999年,福建省地表水資源總量1215.39×108m3,多年平均值為1201×108m3。全省水資源總量1216.11×108m3,約占全國水資源總量的4.2%;人均水資源3665m3,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其空間分配不均。缺水地區主要為沿海島嶼、半島岬角區及紅土臺地區。沿海四地市人口和工業產值占全省總量的70%,而水資源只占全省水資源的36%。特別是近年開發港灣島嶼為開發區、投資區,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缺水者主要為農灌用水和重點投資開發區用水。這就需要福建省應對沿海半島、島嶼缺水地區進行多手段、全方位地下水找水的工作。
福建省地貌最大特點是平原分散,分水嶺分割面積小,地下水的匯水面積普遍較小。地貌形態受構造控制,分水嶺及主干河谷常以北東、北西及北北東方向為主,海岸線總體方向和主要干河呈交叉狀分布。這就要求按流域進行系統性水文地質、環境污染等綜合調查與研究。同時城市周邊1/5萬區域水文地質調查較欠缺,應盡快完善該部分的工作。
加強地熱資源勘查評價,同時勘查新的地熱水源區、評價不同地區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的適宜性、科學統一管理全省地下熱水資源、研究開發新的地熱資源形式等,提供一個成熟的技術流程、堅實的科學基礎和可靠的工作示范。
5.5今后工作建議
(1)開展縣市范圍內的主要地下水供水地域調查,以應對極端氣象條件下的工程取水目標。
(2)開展地下水分散供水的水文地質條件研究,解決廣大分散居住生活工作人員的地下水水源地。
普通地質學是地質工程專業、采礦專業等地學專業的必修課,是地理科學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是對地質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概括介紹?!捌胀ā奔吹湫偷刭|作用與過程,著重論述“典型”的地質現象與產物。內容包括地球的形成、物質組成與演化、內外動力地質作用、資源與可持續發展,從行星地球、固體地球、流體地球和社會地球等基本地質問題的視角進行論述,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起著重要的作用。
隨著地學行業的發展、進步,地質勘查、工礦企業、石油及煤炭等礦產資源需求的增長以及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技能要求的不斷提高,這門課程的講授必須適應新形勢,并能突出體現地球科學的特點。普通地質學作為地學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方式也需與時俱進,不斷改革和創新。目前,普通地質學課程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大多數高校配備多媒體教學設施,但傳統多媒體教學對于知識點繁復的課程和剛接觸專業課的學生來說傳遞的信息量較大,學生易形成以記憶為主的學習習慣,忽視重在理解的學習本質。長此以往可能會造成學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缺失,難以提高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及對地質知識的理解能力。如板塊的運動模型、巖漿活動、斷層形成、海平面的升降變化等,多媒體版面或黑板只展現完全靜態的過程,學生理解起來會比較困難。
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只停留在各個獨立分散的知識點上,影響完整知識結構體系的形成。接受方式以老師講授為主,難以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環節有機聯系。普通地質學這門課程的特點是綜合性、理論與實物結合性強,知識面廣,但是各章節內容相對獨立。
教材內容和課堂教學缺乏真實地質訓練的針對性,不易將理論與實際結合。由于地質理論中涉及學生動手作業的內容,如巖石薄片結構的描繪、地質圖的繪制、古生物化石形態的素描等,以往課程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訓練匱乏,缺乏師生互動。這樣可能導致學生對理論的掌握較差,欠缺基本地質素養。同時,學生缺少對地質圖、地質現象和地質實體的分析能力,造成“眼高手低”的現象。
學生學習主動性與學習興趣不高。地質學科原有的教學體系突出理論知識與學習方法的講解,但是在課程安排中具有明顯的單科性和驗證性,啟發學生自主思維的訓練較少。特別是課程的“自我封閉”和傳統教學思想方法的束縛以及教學條件的限制,導致實施研究性學習,培養創新思維的完整教學體系還不夠完善。
綜上所述,普通地質學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該課程的教學方法改革迫在眉睫。本次對普通地質學教學方法的改革探索以提高學生素質為核心,以切實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目標。
普通地質學的教學改革主要從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個方面著手。課堂教學改革要從拓寬教學手段和促進體系耦合兩方面進行探討;而實踐教學則要從增加實驗教學和注重授課方式展開敘述。兩者相互搭配,共同促進教學改革創新。
一、拓寬教學手段,提升視覺認知
普通地質學課程中部分內容在概念和形成原理上較為抽象。例如,褶皺與斷層的形成機制,外動力地質作用形成機理等較抽象的知識點,僅通過老師講解學生很難理解。如果增加地質掛圖和模型,給學生直觀的視覺感受,動畫展示,將抽象的過程動態地演示給學生,能將復雜地質理論條理化、簡明化。另外,在野外實習基地拍攝實地教學視頻,就地取材,將課本內容錄制成視頻,在課上通過視頻為學生講解,使學生“足不出戶”就有身臨其境的感受。老師在講課過程中結合視頻深入淺出,詳略得當,將傳授知識與培養學生能力結合在一起,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開闊了眼界。
二、促進體系耦合,加強圖解教學
耦合是通信、機械行業的專業詞匯,引申為某兩個事物之間存在一種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系。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也應形成知識結構“耦合”。反映在課程中,就是課程內容的“模塊化”整合。
傳統的教學按教材章節順序,多為對理論的概括闡述,缺乏與實踐的銜接,不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為此,我們應將所有內容重新進行歸類整合,使得模塊化內容能夠服務專業學習。例如,在宋春青主編的第四版《地質學基礎》中將內容分為緒論、地球的基本特征、礦物與巖石、構造運動和構造變動、地殼演化簡史、地質學在資源與環境中的應用六個章節,每個章節又進行了細分。這樣整合一方面使學生更易于明確各模塊的知識點、技能目標;另一方面,也便于老師選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和兼容性,而學生則容易根據目錄順序有序地延伸知識內容。
著名教育家布魯納指出:“不論我們選擇什么學科,務必使學生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敝挥邪盐栈窘Y構,才能提綱挈領,更深入地學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將部分知識具象化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例如,課堂教學中增加對礦物解理、斷口、斷層的整合類型的臨摹教學,對三葉蟲等古生物化石的描繪學習方式,以及地球演化史的表格總結法等圖解教學方式,都非常利于學生理解學習。
三、增加實驗教學,豐富學習形式
地質學是研究地球及其演變的一門自然科學,自然科學的共性是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普通地質學教學過程中實驗教學和實踐學習是很重要的環節。特別是在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初期,教學形式的選擇對學生形成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所以在教學方法改革探索過程中,增加實驗教學是重要和必要的。實驗教學中,野外實踐的機會相對較少,需要加大校內實踐的學習機會。而校內實踐的地點主要集中在實驗室,因此,對實驗室的手標本、顯微鏡、地質掛件、各類膜片等實驗教具以及實驗的形式、內容等基礎設施的完善較為重要。
首先,在講述教材內容時,應重視與地質實物或地質模型的結合,剖析所講理論知識與實物的對應聯系,展示所講內容在實物中的體現。在此擬列以下實物內容:超基性巖類、基性巖類(輝長巖、輝綠巖等)、中性巖類(閃長巖、黑云母花崗閃長巖等)、酸性鹽類(花崗巖等)、堿性巖類以及火山碎屑巖;各類沉積巖、變質巖及少量化石標本等。
其次,應加強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動手能力訓練。例如,某種古生物化石理論講解完成后可讓學生進行素描訓練,以加深理解;一張地質掛件可讓學生進行自主分析并闡述主要內容,以提高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礦物巖石、地質構造及地層古生物可著重讓學生掌握對其進行識別和鑒定的基本方法、步驟。
最后,引導學生通過查閱地質論文和資料獨立分析和解決地質問題,幫助學生建立完整地質思維,培養學生的科學實踐及創新能力。
四、注重授課方式,培養學習興趣
盡管目前高校教學設施比較現代化,許多教室都安裝多媒體設備,帶給師生極大的方便,但在授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還是教師。因此,課程對學生的吸引力與教師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這需要教師具有較高的知識水平和工作能力。教師在講授時注意啟發、引導。既可采用先設問再解答的方式進行教學,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可采用組織課堂討論的方式教學,在討論形式多樣化的課堂氛圍中探討交流后,再由老師就學生討論得出的結果做出分析。改變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這樣做鼓勵了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勇于提出問題,獨立開拓知識領域,鍛煉了思考能力。
教師的授課方式對于實際教學工作固然重要,但教學工作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也起著重要作用。例如,在學習基礎課程的過程中穿插內容豐富、實踐性強的地質實驗。如結合課堂教授的知識對巖石、地質構造、地質發展史等內容綜合學習,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目標。同時學生在動手實踐的基礎上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由被動接受轉變成主動學習。在課堂教學模式與動手實踐雙重模式下拓寬所學知識廣度的同時培養學習興趣。
五、結束語
普通地質學作為地學專業學生的入門課程,對后續專業知識的學習起重要作用。其教學方式的改革創新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理解基本地質概念、原理,掌握基本地質技能具有推動作用。普通地質學教學方法的改革需在實踐中繼續探索,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并舉,傳統教學模式與多媒體教學合理搭配。以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為目的,為相關專業的后續學習提供有力支持。
項目名稱:內蒙古工業大學教改項目普通地質學課程教學中的實踐性研究(2014258)
關鍵詞:非地質類專業;峨眉山;地質認識實習;野外實踐課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3-0185-02
《地質學》是一門研究地球的物質組成、內部構造、各層圈之間相互作用和演變歷史的自然科學[1]?!兜刭|學》的產生和發展與人類社會對傳統礦產資源(石油、天然氣、煤炭、金屬、非金屬等)的需求密切相關,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性越來越為大家所了解和重視。由于《地質學》不僅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涉及諸多內容:礦物、巖石、構造、古生物、地層、地貌、地球演化等),而且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需要在實驗課、實習課中不斷加以實踐運用)。野外地質認識實習是《普通地質學》、《地質學基礎》或《地球科學概論》等課程理論知識進一步實踐運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因而絕大多數高校都會安排一次系統的野外地質認識實習,以鞏固學生前面課堂所學知識基礎,拓展學生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峨眉山地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地質認識實習條件,不僅地質現象豐富多樣,而且長期以來不少學者對峨眉山地質地貌研究積累了眾多成果,因而峨眉山非常適合開展地質認識實習野外教學。目前,眾多高校已經將峨眉山地區作為主要的地質地理認識實習區域[2]。成都理工大學(原成都地質學院)早在1981年便已經開始進行峨眉山野外實習,并在1984年建成了峨眉山實習基地,并在近年將其建成為“國家級大學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國家級地質學實踐教學示范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10年以來,筆者先后參與了十余次成都理工大學峨眉山地質認識實習,其中部分學生即為非地質類專業(包括地球物理學、土木工程、測繪工程、土地管理、工程管理、環境工程等)。在多年峨眉山地質認識實習教學實踐過程中,筆者有針對性地探索非地質類專業地質認識實習的教學方法,不斷嘗試在優化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強化實踐能力等方面做一些積極有益的工作,以期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改進教學方法
盡管非地質類專業學生已經完成了《地質學基礎》、《地球科學概論》或《地球科學基礎》等課程的學習,但鑒于目前不同專業相關課程存在理論講授學時少、實踐教學課時少、使用教材不統一等問題[3],學生具備的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參差不齊,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更迅速有效地進入野外地質認識實習的角色是帶隊老師不得不面對的重要問題。往年,全面講授(野外講、室內講、“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在峨眉山地質認識實習教學實踐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隨著授課對象變更和現代科技的發展,“滿堂灌”的全面講授法似乎并不適合更加感性的“90后”學生,他們往往更加容易接受直觀鮮活的教學內容,因而為了更好地讓非地質類不同專業學生理解抽象復雜的地質過程,帶隊老師需要采用更加主動的教學方法。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積極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性,采用了“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方法,啟發與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例如,在講授川主鄉上白堊統灌口組與古近系古新統――始新統名山組界線(K/T界線)時,引導學生回憶進入到熟悉的《侏羅紀公園》電影的有關場景,進一步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經歷“恐龍滅絕”前后的地球表層環境大轉折,并適時拋出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如“恐龍是否真的全部滅絕了?”“為什么恐龍會滅絕?”“恐龍滅絕的其他可能原因?”“恐龍會復活嗎?”等問題。
二、優化教學內容
經過30余年的課程建設,成都理工大學峨眉山地質實習隊已經對《峨眉山地質認識實習》教學大綱進行了多次大幅修訂。目前,成都理工大學《峨眉山地質認識實習》教學大綱堅持以野外教學內容為主,室內教學內容為輔,野外教學內容主要涉及了6條野外教學路線、1條野外自主學習路線、1條地質旅游考察路線以及其他若干不同專業備選野外教學路線[4],包含了豐富的巖性、地層界線、構造、水文、地貌等地質現象,完全可以滿足學生對野外地質現象的觀察、測量、記錄、分析等實習內容的要求。然而,筆者在近幾年參與非地質類專業峨眉山地質認識實習過程中發現,如果完全按照《峨眉山地質認識實習》教學大綱簡單地切入野外教學內容,很多非地質類專業學生會因為知識水平低、實踐能力差以及專業偏好明顯而產生較強的抗拒情緒,無法很好地融入到實際野外教學過程中。因而筆者必須要在教學大綱要求的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適當加以拓展和滲透部分與學生專業聯系密切的教學內容,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筆者在給地球物理學專業學生講授清音電站附近的牛背山背斜與挖斷山斷層時,適時地將這些野外地表構造地質現象與地下構造地震響應聯系起來,引導學生通過學習觀察這些野外地表構造地質現象,更好地理解地下構造的形態特征與形成過程,分析地下構造在人工地震勘探過程中如何產生地震波響應以及不同地下構造地震波響應的特征及其差異等方面問題。而在為土木工程學專業學生講授同一個地質現象(牛背山背斜與挖斷山斷層)時,適時將這些野外地表構造地質現象與工程地質、災害地質聯系起來,突出背斜核部張性應力、斷層兩側破裂應力等工程力學環境下對巖體工程的強烈影響,引導學生更好地將所學習觀察的這些野外地表構造地質現象應用到實際工程選址、防災減災工作中。
三、強化實踐能力
大學實踐課程不僅是為了鞏固學生前面課堂所學知識,更重要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5]。在峨眉山地質認識實習野外教學過程中,筆者以培養野外實踐能力作為教學的核心內容,不斷有針對性地強化培養學生多方面的綜合實踐能力,具體包括如下。
1.野外地質裝備熟練使用能力。在實習前期重點講解地質羅盤、地形圖的實驗方法,每一個地質點的野外教學都是首先從地質羅盤、地形圖的使用開始,并抽出部分時間對學生加以考核。
2.野外地質現象的觀察描述能力。從巖性、地層、構造、水文、地貌等地質現象的觀察描述入手,由簡單到復雜,前期老師可先示范如何觀察、描述,然后逐漸引導學生自主觀察、描述。
3.野外地質資料的記錄整理能力。從地形圖標注、記錄本記錄、路線信手剖面圖繪制、地質素描圖繪制、地質素描圖繪制等方面進行教學,培養學生嚴格使用標準記錄格式的主觀意識。
4.野外地質過程的歸納分析能力。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歸納分析峨眉山豐富地質現象背后的地質過程,尤其是一些典型地質過程的形成、演化以及影響,如新構造運動在峨眉山地區的具體響應。
5.野外地質成果的綜合表達能力。主要是對學生的野外實習路線實際資料、實習小論文(或實習報告)的書面表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進行培養,在啟發性教學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回答、分析有關問題。
四、結語
人才培養是大學的根本任務,實踐能力是地質教育的核心任務。地質認識實習在許多非地質類專業課程學習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提高非地質類專業地質認識實習的教學質量是很多大學需要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經過多年的非地質類專業峨眉山地質認識實習教學實踐,筆者總結了三個方面的建議: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內容、強化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陶曉風,超.普通地質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2]張燕,鄧江紅.峨眉山地質實習基地“質量工程”建設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地質教育,2012,21(2):47-51.
[3]李云,胡作維.“宇宙與地球”課程建設實踐淺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6,8(29):72-73.
[4]鄧江紅,張燕,鄧斌,等.峨眉山地質認識實習教程[M].北京:地質出版社,2013.
[5]胡作維,李云.“沉積巖石學”實驗教學規律探析[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28(6):149-150,152.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Field Course in the Emei Mountain for the Non-Geological Specialties
HU Zuo-wei,LI Yun
(Institute of Sedimentary Geology,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Sichuan 610059,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