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03:1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生安全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目前缺乏從子女的角度對父母關系感知的測量和研究,更缺乏研究探討其與安全感的關系。而大學生作為嘗試脫離家庭的群體,要開始獨自應對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問題,所面臨的壓力,容易喚起他們的不安全感。在與父母保持一段距離后,他們會如何評價父母間關系帶給自己的感受,這種感受對他們的安全感和特質焦慮又會有怎樣的影響。這些都值得通過定量研究的方法進行探究。因此本研究試圖從積極和消極兩個維度編制用于測量父母關系帶給子女感受的問卷,并探究父母關系感知與安全感和特質焦慮的關系。
大學生父母關系感知問卷的編制
理論建構及初始條目編寫。對5名大學生被試進行了深度訪談,主要側重于訪談對象對自己父母關系的描述、父母關系對自己的影響,尤其是情緒感受層面的影響。另外對15名大學生進行半開放式訪談,就父母關系感知這一主題收集關鍵詞和關鍵句。根據情緒的積極和消極二維理論,按照父母關系帶給子女的積極和消極感知兩個維度編寫和整理問卷條目,獲得33個項目。在15名本科生中進行初步預測,收集反饋意見。并請一位心理學專家和六位心理學研究生對預測問卷題項進行討論評閱,最終根據所有意見對題項和文字進行了相應修改,形成了27個項目的預測問卷。各維度題項隨機排列,采用李克特式5點記分方式。以性別、年齡、年級、專業、生源(農村或城市),父母是否離異,以及被試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為人口學變量。
項目篩選。探索性因素分析樣本來自北京市某高校一、二年級大學生。發放220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206份。其中男生66人,女生140人,平均年齡19.4±0.9歲;一年級100人,二年級106人;70人來自農村,136人來自城市。驗證性因素分析樣本來自北京市某高校一、二年級大學生。發放300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271份。其中男生105人,女生166人,平均年齡為19.4±1.6歲。176人為一年級,95人為二年級。121人來自農村,153人來自城市。運用t檢驗法對初始問卷進行項目分析,求出每位被試在各維度的總分,并按照總分進行高低排序,區分出高分組(27%)和低分組(27%)。依照高低分組對每個題進行t檢驗。經檢驗,所有題項均達顯著性水平。
探索性因素分析結果。對項目分析后的27個項目進行Bartlett球形檢驗,Bartlett值為3911.77,P<0.0001,KMO=0.92。根據理論構想,設定提取因子值為2,得到方差貢獻率分別為33.8%和23.4%,累積方差貢獻率為57.2%。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對數據進行斜交旋轉(Promax,Kap-pa=4),但旋轉后出現多個項目跨兩個因子的情況。在未設定抽取因子個數的情況下,綜合特征值和陡坡圖,得到3個因子。方差貢獻率分別為33.8%、23.4%和5.8%,累積方差貢獻率為63.0%。具體因子載荷及共同性值詳見表1。綜合比較三因子和二因子結構,前者在累積方差貢獻率、碎石圖和載荷等指標上均優于二因子結構,且在理論上也可得到解釋,故選取3因子結構。根據每個因子所包含的內容,結合理論構想,將3個因子分別命名為:因子1,父母關系消極感知,共14個項目。因子2,父母關系積極感知,共9個項目。因子3,父母關系絕望感,共4個項目,表示個體對父母關系絕望的感受,是比消極感知更加強烈的負面感受。
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使用Amos7.0對27個項目的父母關系感知問卷進行三因素模型的驗證性因素分析,以極大似然估計法檢驗模型的擬合程度,結果(見表2)發現,初始模型的擬合指數稍不理想。根據理論分析和修正指數、殘差值的提示,刪除不合適項目,并允許同一維度內修正指數較高的10對項目之間的殘差相關,最終確定三個因子:①父母關系消極感知,共12個項目;②父母關系積極感知,共9個項目;③父母關系絕望感,共4個項目。
父母關系感知問卷的信度檢驗。信度分析樣本采用驗證性因素分析的樣本,即有效問卷271份。另外請50名大學生間隔兩周填寫兩次問卷,以獲得重測信度數據。檢驗結果表明,問卷各維度的Cronbachα系數分別為:父母關系消極感知0.92,父母關系積極感知0.91,父母關系絕望感0.84,總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6。三個維度的分半信度分別為0.87、0.86和0.85。重測信度分別為0.79、0.75和0.76。
父母關系感知問卷的效度檢驗。根據本研究編制問卷的研究假設,使用BFS心境量表[10]、安全感量表[5](SecurityQuestionnaire,SQ)和特質焦慮量表(TAI)[11]作為效標效度工具。采用BFS心境量表與父母關系感知問卷同時施測,有效問卷為206份(男生66人,女生140人,平均年齡19.4±0.9歲)。同時施測安全感量表、特質焦慮量表和父母關系感知問卷,樣本同驗證性因素分析。父母關系感知與BFS情緒量表、安全感量表和特質焦慮量表的相關分析結果分別見表3、表4。在結構效度方面,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驗證性因素分析的結果表明問卷具有三因子結構,符合研究設想,問卷具備較好的結構和理論效度。另外,父母關系感知問卷各因子間呈中度相關或不相關,說明因子間具有一定獨立性;各因子與問卷總分的相關較強,說明各因子都是總問卷的組成部分。見表5。
大學生父母關系感知的特點及其與安全感和特質焦慮的關系
大學生父母關系感知的特點以父母關系感知的三因子為因變量,性別、年級和生源地為自變量做多因素方差分析(MANOVA),結果表明各因子在性別、年級和生源地上均不存在顯著的交互作用。性別在父母關系感知上的主效應顯著(F=8.68,P<0.05),年級在父母關系消極感知和父母關系絕望感上主效應顯著(F=6.47,P<0.05;F=6.00,P<0.05),生源地的主效應不顯著。事后檢驗表明,男性的父母關系消極感知得分顯著高于女性(34.24±12.95,30.62±11.38;t=2.25,P<0.05)。大二年級學生的父母關系消極感知(30.07±10.92,35.21±13.37;t=-3.17,P<0.01)和父母關系絕望感(9.59±2.40,10.72±2.98;t=-3.13,P<0.01)均顯著高于一年級。選取父母關系消極感知、父母關系積極感知和父母關系絕望感三個變量做聚類分析(ClusterAnalysis)。采用Ward’sMethod和SquaredEuclideanDistance進行分析,發現群數為3個最為適宜。單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用于聚類的3個變量在不同類型上均差異顯著,三個變量對分類都有貢獻。詳見表6。進一步的事后檢驗(LSD)發現,類型1、類型2和類型3在父母關系消極感知因子上的得分依次為類型1<類型2<類型3,其差異均達到0.001顯著性水平;在父母關系積極感知因子上的得分依次為類型1>類型3>類型2,其差異均達到0.05-0.001顯著性水平;在父母關系絕望感因子上的得分依次為類型1<類型2<類型3,其差異均達到0.001顯著性水平。定義類型1為父母關系最好型,所在組被試(占總被試量的45.8%)感知到的父母關系積極感受最強烈,消極感受最少;類型2為父母關系中等型(占總被試量的33.2%),所在組被試感知到的父母關系處于中等水平;類型3為父母關系最差型(占總被試量的21.0%),所在組被試感知到的父母關系積極感受較少,消極感受最強烈。父母關系感知類型的性別分布存在顯著差異(χ2=8.47,P<0.05)。女大學生感知到更多的父母關系最好型,
不同父母關系感知類型的大學生的安全感和特質焦慮以父母關系感知類型為自變量,安全感和特質焦慮為因變量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見表8。不同父母關系感知類型在安全感和特質焦慮上均存在顯著差異。事后分析(LSD)發現在人際安全感上,父母關系最好型顯著高于父母關系中等型(P<0.01),父母關系中等型顯著高于父母關系最差型(P<0.01);在確定控制感上父母關系最好型顯著高于父母關系中等型(P<0.001),父母關系中等型顯著高于父母關系最差型(P<0.05);在特質焦慮上父母關系最好型顯著低于父母關系中等型(P<0.001),父母關系中等型顯著低于父母關系最差型(P<0.05)。2.3.3父母關系感知對安全感和特質焦慮的回歸分析采用逐步回歸(Stepwise)考察父母關系感知對安全感和特質焦慮的預測作用。結果表明,父母關系感知中的父母關系消極感知和積極感知兩個維度對人際安全感、確定控制感和特質焦慮的預測作用顯著,其解釋率分別為20.9%、26.0%和23.1%。見表9。
討論
三維度、25個條目構成的父母關系感知問卷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測信度都滿足心理測量學標準,結構效度與效標關聯效度也符合要求。本研究中男性的父母關系消極感知得分顯著高于女性,這與已有的研究存在差異。曾有研究表明,在父母發生沖突時,女孩在情緒反應方面的得分高于男孩[12,13]。這表明可能男生不會像女生那樣表達自己的情緒,但對父母關系的消極感受可能更強烈。大二學生的父母關系消極感知和父母關系絕望感顯著高于大一學生。這可能因為大一學生剛剛離開家庭,進入學校的新環境,對家庭比較留戀,對家庭氛圍和父母關系的消極感受相對較弱。
大學生是一類特殊群體,他們正處于心理和生理的轉型時期,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易受外界影響,社會經驗缺乏,好奇心重,安全意識薄弱,自我保護能力不強。一些不法分子就利用大學生的這些特點通過微信來對其實施搶劫、詐騙、等犯罪行為。甚至還有一些大學生也使用微信來對別人實施作案,從此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切實有效地對大學生開展微信安全教育對大學生健康成長、維護自身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二、大學生微信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
(一)教育大學生樹立微信安全防范意識
微信安全事件一定要防范于未然,因為一旦發生就會給大學生人身和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危害。工作中,高校往往只注重教育大學生防范現實空間中的安全事件,比如交通安全、用電安全、用火安全等等,而忽略了對像微信這樣的虛擬網絡空間中安全事件防范的教育。目前,微信已經成了大學生現實空間的延伸,是大學生不可缺少的活動區域,大學生花在微信上的精力越多,時間越長,發生危害安全的事件概率就越大,必須教育大學生將微信安全事件與其他安全事件同等對待,微信安全防范意識必須入腦入心,切勿讓微信成為“危信”。
(二)教育大學生了解微信犯罪的主要特點
1.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往往穿著打扮時尚、談吐風趣幽默、花錢干脆大方,能快速騙取受害人信任,為作案做好準備。2.犯罪選擇對象犯罪對象多為單身女性。一類為涉世未深、防范意識薄弱的女學生或年輕女性,另一類為有家庭、婚姻、心理等問題的中年女性。3.犯罪手法微信利用中“搖一搖”“漂流瓶”和“查找附近的人”等功能可以準確定位1000米內其他用戶的地理位置并且建立起周圍陌生人的社交網絡。犯罪嫌疑人多是利用上述功能來確定犯罪目標,之后通過微信與其搭訕,了解被害人各方面的信息,然后再創造條件實施犯罪。4.犯罪形式微信犯罪主要分為侵害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兩種形式。犯罪嫌疑人利用微信邀請被害人見面,在與被害人見面過程中實施等侵害人身權利犯罪。又如在取得被害人信任后,在見面過程中實施搶劫、以“好友”身份趁機實施盜竊、以做生意或代購產品為名實施詐騙、獲取隱私信息實施敲詐勒索、竊取微信號冒充本人向其親屬或其他好友發消息詐騙錢財等。5.破案難度大微信犯罪實施方式簡單,手段非常隱蔽,風險小,成功率較高。并且由于受到技術和公民隱私權等方面的限制公安機關無法對微信聊天內容和用戶的真實意圖等進行監控,被害人被騙后取證困難,偵破難度加大。
(三)教育培養大學生養成良好的微信使用習慣
習慣決定行為,行為產生結果,養成良好的微信使用習慣是預防微信安全事件發生的必要前提。微信上遇到朋友借錢或者索要個人信息的情況要首先打電話核實清楚在做決定。注意保護個人和他人的隱私,及時清除個人位置信息。多關注正規的、官方的微信公眾平臺,多從正確的渠道獲取真實正確有價值的信息資訊,加強對信息的辨別能力。
三、大學生微信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徑和措施
(一)加強微信安全教育宣傳
高校應合理運用傳播媒介和輿論工具,比如校園報刊、校園網站、校園微信公眾平臺、校園廣播、校園宣傳板報等手段來提醒大學生強化防范意識,提高對微信社交的認知,在思想上筑起牢固的安全防線。
(二)微信安全教育要進課堂
高校應把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擺在重要位置,應把安全教育課列入教學計劃,條件好的學校應有計劃、有目的、有層次的開展,條件差一點的每學期期初與期末也應至少開設一堂安全教育課。開展微信安全教育要時要將典型案例放入課堂中,以事實說話,通過案例分析、案例討論、案件模擬等形式來增強大學生的防范能力。
(三)發揮第二課堂的作用
網絡的復雜性和大學生自身的特殊性增加了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難度,因而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需要黨、團委、高校和大學生等相互配合,形成立體的全員育人格局。
1發揮黨的領導作用
同志多次強調,牢牢掌握黨對高校意識形態的主導權,提高高校黨委引領和控制意識形態的能力,正確引領意識形態發展的方向。為此,一要堅持黨對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領導,包括政治、組織、思想等領導;二要提高黨對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領導能力,加強執政黨建設,保持黨的階級性和先進性,掌握意識形態教育主導權。
2發揮共青團的職能作用
共青團是意識形態建設的實踐者和意識形態滲透的防衛者,因而,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離不開它的支持。其一,開辟共青團網上教育基地。利用網絡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裝大學生,自覺抵御西方意識形態的網絡滲透。其二,樹立為青年服務的理念。共青團在解決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思想問題的同時,要著眼于解決大學生最關心的實際問題,增強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凝聚力。
3發揮高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隊伍的中堅作用
高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隊伍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高校輔導員,這是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中堅力量,其素質和能力直接影響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成效,因而要加強這支隊伍的素質和能力建設。其一,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的建設。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主陣地,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老師是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重要主體。我國必須搞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的選拔、培訓及管理,努力造就一支既懂意識形態又懂信息技術的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專業隊伍。其二,充分發揮高校輔導員的教育作用。調動高校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創造性,掌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解決學生網上網下的問題,積極探索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教育工作的規律,加強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老師的合作,增強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實效性。
4發揮大學生自我教育的主導作用
沒有絕對的教育主體和教育客體。在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活動中,大學生一方面是受教育者,接受主體的引導,同時也是學習的主體,安全教育的影響只有通過大學生自己接受,才能真正起作用,因此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要充分發揮大學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其一,幫助大學生樹立自我教育的觀念,認識發揮自身能動性的重要性;其二,提高大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大學生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將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內容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確保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目標的實現。
二充實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內容
教育內容是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中介,直接關系到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效果。由于網絡意識形態是基于虛擬網絡社會而產生的意識形態新樣式,因此,我們必須注意教育內容的與時俱進,在考慮社會發展要求、大學生個體需求的同時,將網絡社會的特殊性納入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內容體系,充實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內容。
1網絡法制教育
網絡的開放性、虛擬性等容易滋生網絡犯罪,網絡安全離不開法律的維護,對大學生進行網絡法制教育,是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教育的應有之義。其一,澄清認識,提高大學生網絡法制意識。轉變大學生的觀念,使大學生意識到網絡不是一個“絕對自由”的空間,要在法律范圍內用網。其二,利用網絡開展網絡法制教育。在建立一批有吸引力的法律類網站的同時,將教育內容與日常網絡生活結合,形成潤物無聲的網絡法制教育方式。其三,開設專門的網絡法制課程。將網絡法制教育納入大學生法制教育課堂中,在法律基礎課中增加網絡知法、守法、維權等內容。
2網絡道德教育網絡意識
形態安全的維護不僅需要法律硬約束,還離不開道德軟支撐。網絡道德教育是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重中內容。其一,愛國主義教育。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大學生自覺抵制西方意識形態的網絡滲透。其二,加強網絡道德規范教育。這是最直接的網絡道德教育,培養大學生網絡文明觀念。其三,加強自律教育。培育網絡自律意識是網絡道德教育的落腳點,這樣才能將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落在實處。
3網絡安全技術
教育網絡技術是網絡意識形態產生的物質前提,只有掌握網絡安全技術,才能真正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網絡安全技術教育是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題中之義。一方面,開設網絡安全技術課程,將最新的網絡安全技術納入課堂,提升大學生網絡安全技術水平;另一方面,強化實踐教學環節,真正提高大學生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能力。
三拓寬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陣地
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需要在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論課主陣地的同時,擴大社會實踐陣地,開辟網絡新陣地,形成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1優化理論課主陣地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根本目的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是大學生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的主陣地。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作為意識形態教育的新形態,亦離不開思想政治理論課主陣地。在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過程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術性、實踐性和現實性,一方面,通過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闡述,幫助學生厘清網上各種意識形態的實質,認識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科學性;另一方面,通過對社會現實問題的解讀,幫助學生了解主流意識形態的價值,主動接受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2擴大社會實踐陣地
“是從實踐中來并被實踐證明了的科學理論,只有聯系實際,才能真正掌握,也只有真正聯系實際,才能真正用好”,只有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才能深刻認識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科學性。一方面,擴大社會實踐的范圍,有針對性地建立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實踐基地,深化大學生對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內容的認同;另一方面,加強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指導,大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會受到“網絡意識形態終結論”等錯誤思潮的侵蝕,需要加以思想引導,增強大學生對網絡意識形態的辨別力。
3開辟網絡新陣地
網絡成為西方爭奪大學生的新陣地,并且網絡意識形態是基于網絡社會而產生的,因而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離不開網絡陣地的支撐。我們必須主動占領網絡思想陣地,加強對網絡陣地的建設和管理。一方面,要主動占領網絡陣地,意識形態的主陣地,如果不去占領,各種非甚至反的東西就會去占領,因此我們必須搶占網絡宣傳的制高點,唱響網上主旋律;另一方面,加強網絡陣地的管理,發揮網絡陣地“以正確輿論引導人”的作用,保證在網絡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
四創新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方法
傳統意識形態安全教育方法是在特定條件下形成的,也具有一定的現代價值,但與網絡的特性、人在虛擬社會中思想形成發展的規律等不相符,因此,我們在借鑒傳統意識形態安全教育方法的同時,必須創新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方法。
1上下聯動
上下聯動主要是指聯系大學生網上網下生活,將網上教育與網下教育相結合。其一,網上教育與網下教育相結合。網上意識形態安全教育是以網絡為工具而進行的實踐活動,網下意識形態安全教育主要指面對面的現實教育。二者具有互補性,因此,我們要在發揮傳統課堂優勢的同時,充分利用網絡開展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其二,把虛擬生活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從根本上講,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面對的仍然是現實的人,因而教育者要把握大學生網民的思想實質,解決好大學生網民思想情緒中反映的實際問題,實現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生活化和人本化。
2軟硬并舉軟硬并舉的方法
主要包括軟件開發和硬件建設相結合、軟性疏導和硬性堵截相結合。其一,軟件開發與硬件建設相結合。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是意識形態安全教育適應現代科技發展而出現的,因此我們在建設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硬件的同時,積極開發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相關軟件。利用集思想性、趣味性于一體的教育軟件,增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吸引力。其二,軟性疏導與硬性堵截相結合。網絡的平等性、開放性決定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必須軟硬兼施。在抵制各種有害思想侵襲的同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對大學生進行疏導,真正實現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入腦、入心。
3一多結合
關鍵詞:化學化工 大學生 實習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b)-0009-01
同志曾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的關鍵在人才,人才的成長靠教育?!眲撔履芰逃褪窃诮虒W過程中,通過啟發、誘導等手段,激發學生創新的興趣,增強思維的內在動力,去探求、創造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和新發明。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是高校本科人才培養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本科生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理論、知識和方法的全面檢驗,也是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渠道,同時,還是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1]。
然而,在全社會都重視與提倡創新能力培養的環境下,安全意識教育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話題。工科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僅是理論知識本身的再次提高,更是理論知識到實踐能力的升華,通過各類實習、創新實驗、畢業論文環節等達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實現能力質的飛躍。因而,安全意識教育對化學化工類大學生的培養來說尤為重要[2~5]。
1 安全意識教育
本文這里所指的安全意識教育并不涉及校園普通安全教育,而是針對化學化工類工科專業特點的專業技術安全意識教育。主要包括課程設計、創新實驗設計和畢業設計等環節體現的安全內容設計,以及各類實驗與實習、創新項目和畢業論文等環節自身需必備的安全意識。
1.1 設計環節內容上的安全意識教育
各類設計環節是化工類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安全設計是設計內容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在化工工程設計中,特別是工藝流程設計,在達到最大生產負荷量的前提下,還應充分考慮各類安全問題。此類設計不僅要考慮設備設施的安全問題,而且要考慮整個工藝流程的安全問題,還要考慮所用原料、產生的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的安全問題。設計往往是實現安全本質水平的根本途徑,要保證設計中不留安全隱患,以避免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釀成重大生產事故。
老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畢業設計(論文) 前,應該注重安全意識的灌輸和應用。隨著“以人為本”理念的不斷深化,安全設計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安全設防水平也在逐步提高,為實現“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目標,在設計過程中選擇本質安全設計尤為重要。安全設計要工藝成熟、系統安全、設備設施可靠、易于操作維修等,使用無危險的物料和安全的工藝流程,從根本上避免危險,保證安全。
1.2 實習等實踐環節的安全意識教育
為鍛煉化學化工類學生的實踐能力,課程體系開設的專業內容實習包括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同時還開設有畢業論文環節,以實現整個大學知識體系的有效融合。近幾年,為了能有效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各高校專門設置了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環節。此外,長沙理工大學各級部門還設置有科技立項以供學生申請,以鼓勵在科技研究方面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由于化學化工行業的特殊性,學生在實習與實驗過程中,安全問題都是指導老師尤為關心的重點和難點。
學生在實習與實驗過程中存在著多種不安全因素。如工廠發生高空滴漏和泄漏等,實驗室發生燒傷、燙傷等。在化工廠和化學實驗室,許多化學藥品都是易燃、易爆、有毒的危險物品,在使用過程中因其性質特殊,易發生燃燒爆炸、腐蝕、使人中毒等現象。也會因為自身操作的錯誤或安全意識差而發生事故。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實習與實驗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安全意識教育,引導其樹立“安全”就是“生命”的理念。
針對這個過程中的安全意識教育主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6]:
一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則。在進入實驗前,讓學生先熟悉自己所做實驗涉及的危險物品,特別要了解物質的性質、危害以及應急處置措施。不僅僅要“我了解安全”,還要應用于實踐,“我要安全,我會安全”。
二是調動教與學雙方積極性原則。從“受教育者”大學生的角度看,接受安全意識教育,利己、利人,是與自身的安全、健康息息相關的事情,接受安全意識教育是發自內心的要求,不是被動接受“要我安全”,而是主動要求“我要安全”。
三是鞏固性與反復性原則。安全知識,隨著工作和生活的發展,而發生變化,可能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安全知識的應用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遺忘,對安全意識教育要遵循鞏固性與反復性原則。
四是典型性與廣泛性相結合原則。利用已發生的血的事故案例來進行教育,使受教育者有更真實的感受,讓受教育者能更真實地感受到安全事故的嚴重性,感受到細節、小違規帶來的慘痛教訓,從而提高受教育者的能動思維和自覺行動。安全意識教育工作的展開并不是針對某一特定的對象,因為安全是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的,從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上來講,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安全存在,所以安全教育工作應該具有一定的廣泛性,對于一些常用的通用類的安全知識應該廣泛宣傳和灌輸。
五是教學手段與時俱進原則。隨著現代教學工具的發展,教學手段的作用越來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更新教學手段,采取多形式的教育方法,使安全意識教育更加形象化、具體化和真實化。
總之,高校教育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中應把安全意識培養放在能力培養工作的最前方,不斷地改進和創新安全教育方式,培養大學生的安全超前意識,應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為指導方針,把安全意識的培養工作當作持之以恒的教學課程,讓大學生把“安全意識”深入每個人的心中。
參考文獻
[1] 劉淑琴,王彩虹.加強大學生實踐教學,培養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30):33-34.
[2] 仇念文,鐘杰,賈繼文.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推進“平安校園”建設[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5):132-134.
[3] 柯紅巖,錢大益,楊超華,等.實驗室安全教學領域自我教育模式探究[J].實驗室技術與管理,2011,28(10):184-186.
[4] 林靜姍,董華青,洪一鳴.化工類實驗室學生安全教育的研究與探索[J].現代物業?現代經濟,2012,11(5):96-98.
關鍵詞 專業教師 班主任 大學生 專業素養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z.2015.03.028
Practice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and Headteachers to
Enhance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ism
LIU Ya
(The Food College of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Xinjiang 832000)
Abstract In universities personnel training process in the new period, how to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ism of the students are real problems as a professional teacher and teacher must be considered, by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research activities, organized by the expertise of academic lectures, writing a series of activiti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graduate students, undergraduate graduate academic exchanges and other forms of class activities,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has improved, instructors and mentors say good for the students.
Key words professional teachers; headteacher;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ism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人才素質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和重視。加強學生專業素養的建構與培養成為我國高等教育所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在高校教育中,能對大學生專業素養產生較大影響的普通教師群體包括班主任(多為兼職)、專職學生工作的教師(如輔導員)、全職專業教師、專業導師等。在復雜多樣的普通教師群體中,由思想素質好、業務水平優、學歷層次高、奉獻精神強的專業教師兼任班主任,對大學生的專業素養提升具有顯著的影響。
近年來,我院一改以往專職學生工作者承擔班主任工作的慣例,安排一線專業課教學、獲得博士學位、職稱在副教授或教授的老師從事班主任工作,筆者在2012年9月的新學期有幸成為2012級食工4班22名學生的班主任。作為一名長期承擔本科和研究生教學、指導研究生的碩士生導師,多年的教學和科研經歷,使得筆者深知專業素養提升對學生今后考研和就業的重要性,因此如何因地制宜指導學生充分利用為期四年的大學生涯有效提升專業素養,以滿足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專業需求,則是作為高校專業教師兼班主任工作必須考慮的現實問題。為此,筆者積極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1 鼓勵學生參加SRP、教師科研和專業方向俱樂部
高校作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原始性創新研究、科研開發以及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方面,肩負著重大的歷史責任。也正因為如此,高??蒲性趪野l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與影響。大學生參與科研,是教學活動的延續和深入,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有助于高效推進教學改革,有利于全面提高綜合素質和人才的培養。通過具體科研活動,讓學生親歷資料查閱、方案設計、實驗、實驗數據整理、實驗結果分析和討論、實驗總結等科研的整個過程,是有效提升學生專業素養最直接、見效最快的方式。這些科研活動形式多樣,包括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SRP)、國家大學生創新項目、教師科研項目、挑戰杯等。為此在學生大二期間,就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學校的SRP和教師科研。截止目前,班里有4名同學主持了SRP,占全院主持項目總數的20%,主持、參加SRP的學生達17人。另外5名同學也根據個人對專業的興趣,積極參加了學院老師主持的科研課題,其中包括國家級課題。為期一年的科研訓練結果表明,學生不僅拓展了學術視野,培養了學術思維,樹立科學嚴謹的求知精神和態度、提升了實驗操作技能,提高理論聯系實際能力,還啟迪了學生的科研思路,拓寬了專業知識面,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得到加強。指導教師對學生在SRP和科研期間的表現都給予了肯定和贊揚。
2 舉辦專業知識學術講座
學術講座是高校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有益補充,對于培養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專業信心、基本能力、綜合素質與創新思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為提高學生主動學習專業知識的積極性,要求每位同學就自己感興趣的某種食品或某些專業知識點查閱近年書籍、期刊等文獻,做成PPT,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學術講座,然后回答在座同學的相關提問,對于沒有回答出來的問題,允許下去準備后再回答。而作為專業教師兼班主任的我,則在適當時候給予專業解釋、指導和點評,確保同學在每次講座中都有實際收獲。如學生在講述“酸奶”這一專業知識的時候,筆者從多方面對學生加以引導,首先食品化學、食品營養學等角度給學生補充專業基礎知識,如,為何酸奶會呈現凝膠狀態?為什么有些人喝牛奶會腹脹、腹瀉,但喝酸奶則沒有問題?為什么酸奶更有利于人體吸收?其次,為拓寬學生知識面,引導學生學會關注學科發展動態,給學生介紹了直投式酸奶發酵劑、益生菌等。最后,從實際生活出發,引導學生勤于思考、善于提問的能力,指導學生學會應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常識問題,如何區別發酵型酸奶和酸奶飲料、如何保存酸奶、酸奶為何會出現粘壁現象?等等。經過學生精心準備、老師適時補充、科學引導下進行的學術講座,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增加了學生專業信息儲備量,提高了學生“活學活用、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學生專業綜合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通過這種學術講座,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水平,鍛煉了學生查閱文獻、搜集整理文獻、制作PPT、講解PPT等專業方面的能力,還提升了學生勤于思考、善于發現問題的能力。此外,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答辯能力得到了鍛煉,學生在公共場合發言的膽量也隨之變大。
3 開展科技論文寫作系列活動
科技寫作是人類從事科學技術信息書面存貯的社會實踐活動的全過程,是科技交流的工具,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手段,是決策科學化的依據,是創新性人才必備素質之一。我國著名化學家盧嘉錫曾指出:“一個只會創造不會表達的人,不算一個真正的科技工作者?!弊鳛榭萍脊ぷ髡?,應當掌握科技論文寫作的一般方法,了解相關部門對文稿質量和規格的要求,熟悉有關的國家標準和規定,并通過寫作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從而使自己能夠得心應手地寫出符合要求的文件或論文。與此同時,科技論文寫作是一門文理相互滲透的邊緣學科,不僅涉及到自然科學的各個領域,還涉及到寫作學、情報學、心理學、邏輯學、自然辯證法和方法論等多個學科,是一項既具有高度專業性,又具有高度綜合性的實踐活動。加強對大學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對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拓寬專業面,增強人才的適應性及創新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是高等學校面臨的一項重要而又緊迫的任務。
由于教學培養方案設置問題,我院對本科生并未開展科技論文寫作方面的課程,但學生在專業課學習過程中要面臨課程論文寫作,第二課堂等科研活動中撰寫文章,大四期間完成系列畢業材料(包括開題報告、文獻綜述、外文翻譯、畢業論文等)等方面的寫作。正是由于科技論文寫作教育的極度欠缺,使得絕大多數學生撰寫的學術材料可讀性差、邏輯順序混亂、缺乏系統性和條理性,剽竊現象嚴重,而修改、規范畢業生相關材料也成為指導老師耗費時間最長、老師抱怨最多的一項工作,
為了應對學生在今后科技論文寫作方面出現問題,提早了解科技論文寫作規范、方法和技巧,利用所帶的研究生資源,在給指導的本科畢業生開展任務書、選題指南、開題報告、文獻綜述、外文翻譯、畢業論文、科技論文等系列知識講座的同時,組織本班學生參與聽講。從實戰角度出發,通過針對性講解,讓學生明白科技論文寫作在科學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寫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意義,知道如何根據要求寫出符合專業規范的文件材料,掌握寫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學生SRP結題材料準備及結題答辯環節便充分應用到了此項技能,指導老師和答辯老師對學生的表現均反映良好。
4 與研究生、本科畢業生進行學術交流
學術交流是科學研究所需要的學術環境構成要素,是促進和推動學術繁榮與發展不可或缺的條件,是高等學??蒲械闹匾獌热?。學術交流包含著傳遞信息、學習知識、增長見識的過程,是科學研究工作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機制。只有廣泛開展學術交流,才能將科學推向前進和發展,并開拓出新的學術領域,對于培養創新人才、提高大學生專業素養具有重要促進和推動作用。為此,在所帶本科畢業生和研究生畢業生答辯前夕,組織我班學生參加他們的預答辯,并進行提問,讓學生了解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差別,明確專業知識的重要性,在拓寬學生專業知識、提升專業水平的同時,讓學生提早接觸畢業答辯環節,明確其中的關鍵所在。
此外,利用客座研究生返校答辯的機會,向我班學生介紹其科研經歷和客座高校的學校和師資、科研等情況,為學生開啟獲取校外信息的窗口。研究生所展示的實驗筆記、閱讀的英文文獻及每月匯報的實驗總結和PPT,都讓學生切實感受到科研的嚴謹和神圣,也讓有志于考研和今后從事科研工作的學生能提前做好思想準備,“打有準備之仗”。
5 結束語
作為大學班主任,如果僅單純完成學校常規要求的學生管理工作,雖然學生也能順利渡過大學四年,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都不能得到有效激發,青蔥歲月中的重要時光也將平淡而過,考研、找工作或剛就業時也將會面臨許多的不適和后悔,這都需要專業教師的正確引導加以解決。只有專業教師同時擔任班主任工作,適時開展符合學生發展方向的專業活動,學生才能不迷失求學的方向,才能有效提升其專業素養,滿足高校培養高素質、適應社會需求的專業人才。
課題來源:石河子大學《食品化學》精品課程,《食品物流安全管理與技術》二類課程;石河子大學“青年骨干教師培養計劃”項目
參考文獻
[1] 趙偉,張雯,吳慧中.專業教師承擔班主任對大學生成長成才有效性研究[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14(5):124-128.
[2] 王胡英,周國平.專業教師兼任班主任對大學生學業發展的影響[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6):45-46,87.
[3] 胡志華.高校專業教師兼任班主任工作的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3(5):42-43.
[4] 許杰,楊基和.科技論文寫作課程教學之實踐導向模式的建構[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2.26(12):93-95.
[5] 任萍.《文獻檢索與科技論文寫作》和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J].科學咨詢,2011(13):106-107.
[6] 王瑾,路福平,賀華等.學術交流對于高校發展的重要性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9):80.
論文摘要:對250名獨立學院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獨立學院大學生學校歸屬感的在性別、生源和是否獨生子女上沒有顯著差異,但在年級上存在顯著性差異。獨立學院大學生學校歸屬感與心理健康水平顯著相關。
一、引言
近些年獨立學院迅速發展,其學生規模也日益龐大,但對于這一特殊群體的學校歸屬感研究近乎空白,而這一群體恰好又是本科的邊緣群體,特殊的學校性質,高昂的學費,致使他們對學校的期待和要求與普通院校的大學生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們的學校歸屬感也相應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學校歸屬感是指學生對自己所就讀的學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認同和投入,愿意承擔作為學校一員的各項責任和義務,及樂于參與學校活動。國內外對于學校歸屬感問題的研究也證實了學生學校歸屬感與其學校適應、學業成就、同伴關系、自我概念、積極情緒、班級環境等都有明顯的關系。
本文對獨立學院大學生學校歸屬進行調查的同時進一步探討學校歸屬感與心理健康水平之間的關系,并針對獨立學院大學生學校歸屬感的特點提出相應的培養方法。
二、方法
(一)被試
在珠海某獨立學院采用分層取樣的方法對250名學生施測,回收有效問卷221份,有效回收率為88.4%。
(二)研究工具
學校歸屬感問卷采用郝佳編制的《大學生學校歸屬感問卷》,心理健康問卷采用SCL-90精神癥狀自評量表。
(三)結果統計
采用spss13.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三、結果
(一)對學校歸屬感的6個因子及總分在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城市與農村的自變量下進行獨立樣本的差異T檢驗,結果顯示均沒有顯著性差異。
(二)男生在學校歸屬感的安全感分量表中的得分顯著高于女生,t=4.687,p
(三)不同年級學生的學校歸屬感在在學校認可(F=7.487)、自我角色認可(F=7.149)、安全感(F=13.416)和歸屬感總均分(F=8.836)上均存在著顯著差異p
(四)獨立學院大學生的學校歸屬感與心理健康水平的相關研究
1、心理健康各因子及總分與學校歸屬感的相關(見表1)
scl-90量表各因子以及總分都與學校歸屬感呈顯著性的負相關,p
2、學校歸屬感各因子及總分與心理健康是水平的相關(見表2)
學校認可、自我角色、同伴關系、安全感以及學校歸屬感的總分均與心理健康總分存在顯著的負相關,p
四、討論
(一)獨立學院大學生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在學校歸屬感上表現無顯著性差異,而普通院校大學生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學校歸屬感差異是顯著的[2]。這可能跟獨立學院大學生的生源性質有關。由于獨立學院學費高昂,這一群體的大學生多數來自條件優越的家庭,他們在家庭中物質和精神方面多數都得到了關注和滿足,成長經驗從整體上與獨生子女差別不大,因此他們在學校歸屬感方面表現的差異也不顯著。而不同生源地的獨立學院大學生與普通院校大學生的學校歸屬感一樣,城市和農村均無顯著性差異。
(二)獨立學院男大學生在學校歸屬感的安全感分量表中的得分顯著高于女生,這可能由于社會和教育對于男女兩性的不同期望值和男女本身存在的生理、心理差異造成的。
(三)從學校歸屬感的總體得分來看,獨立學院大一和大四學生的學校歸屬感偏低。這可能跟獨立學院的尷尬地位有一定關系,獨立學院恰巧屬于本科的最低批次,多數學生是由上一批次滑檔才不得不選擇獨立學院的,這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學校的滿意度和學校的歸屬感,再加上大一新生剛踏入大學校門,需要時間來適應大學生活,對學校的歸屬感還沒有培養起來,造成大一學生學校歸屬感偏低。而畢業班的學生即將走向社會,對學校的關注度遠遠低于對社會的關注,再加上獨立學院從名氣上的社會競爭力較弱,多少會影響到大四學生在找工作時的競爭力,因此他們的學校歸屬感也相應大大降低。
(四)獨立學院大學生學校歸屬感與scl-90各個因子呈顯著負相關,而scl-90總分與學校認可、自我角色、同伴關系、安全感、個人地位以及學校歸屬感的總分均存在顯著的負相關。從研究結果可以看到,學校歸屬感水平的高低與心理健康狀態水平有直接的相關,增強獨立學院學生學校歸屬感有利于提高學生心理健康狀態水平。在獨立學院進行大學生學校歸屬感教育是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徑。
學校歸屬感的培養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針對年級的差異,對不同年級開展不同的學校特色教育,對大一和大四的學生開展針對性的培養,在新生入校初期開設校史、校風、???、校友、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課程,使學生盡快融入到大學校園里。針對大四學生,應開展職業教育,使大四學生認清就業現實,掌握擇業技巧,規劃職業生涯,使他們更好更快地與社會銜接。其次,獨立學院應建立良好的人文氛圍,在建設優美的校園環境的同時,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讓活動覆蓋到每位獨立學院的大學生,幫助他們建立并完善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從而提高學校歸屬感。第三,建立適合獨立學院的管理模式。獨立學院多數是近些年成立并迅速發展的院校,高學費等因素,促使學生對學校的期望值較高,期望值一旦達不到就造成更大的失望感,從而降低對學校的歸屬感。獨立學院不應一味照搬普通高等院校的管理模式,應大膽創新,創造出適合獨立學院特色的管理體系,更高效的指導實踐,良好的管理氛圍和高效的管理模式也能激發學生的學校歸屬感。
五、結論
(一)獨立學院大學生學校歸屬感的在性別、生源和是否獨生子女上沒有顯著差異,但在年級上存在顯著性差異。
(二)獨立學院大學生學校歸屬感與心理健康水平呈顯著正相關。
參考文獻:
[1]龐海波.初中生學校歸屬感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J].心理科學,2009,32(5):1238-1241.
[2]郝佳.大學生學校歸屬感與心理健康水平的相關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2008,(05).
【關鍵詞】石油特色 實踐育人 對策與建議
石油和天然氣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國際上爭奪石油資源的競爭,實質上已表現為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掌握這些技術的科技人才的競爭。但長期以來,我國傳統的石油教育未能發揮出石油石化行業的特色與優勢,在經濟全球化、社會知識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網絡化的時代背景下,我國石油高校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逐漸暴露出諸多不足之處。如:培養目標模糊,重“專業教育”,輕素質教育;在教學模式上,偏重理論課教學,忽視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教學方法與手段上,對有利于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教育教學方法,缺乏嘗試與創新,教學手段單一;在教學條件建設上,實驗室建設投入不足,長期穩定的實踐教學基地少,實踐教學基地利用率低。顯然,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忽視了對大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培養,影響了石油石化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必須對傳統的石油石化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強化實踐育人。開展有效的實踐育人活動是石油高校主動適應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新形勢,走出傳統精英教育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誤區,注重學思結合,注重知行統一,注重因材施教,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走出石油高校特色辦學之路的必然選擇。
一、充分認識加強實踐育人的重要現實意義
實踐是大學生成才成長的重要途徑。一方面,開展有效的實踐育人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對于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品質、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對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服務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力資源強國,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另一方面,開展有效的實踐育人活動,是高校主動適應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新形勢,走出傳統精英教育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誤區,注重學思結合,注重知行統一,注重因材施教。
二、加強實踐育人工作的整體規劃
把實踐育人工作擺在人才培養的重要位置,納入學校的本科生培養方案。緊密結合“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等教育部“本科教學工程”項目建設,突出石油石化教育的優勢與特色,加強實踐育人工作的整體規劃。系統設計實踐育人教育教學體系,規定相應學時學分,提高實踐教學環節占教學計劃總學分(學時)的比例。
(一)深化實踐教學方法改革,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開展實踐教學方法研究與改革專題項目立項,推行基于問題、基于項目、基于案例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加強綜合性實踐科目設計和應用。推進成績考核方式的改革,強化過程管理。加強大學生學科競賽項目建設,積極開展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深入開展教育部“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把創新創業訓練,以及創業實踐項目作為選修課程全校開放。
(二)推進實驗室建設與實驗教學改革,加強開放性創新實驗室建設
加大實驗室開放力度,增加實驗室的開放時間和開放范圍。建設多功能信息管理平臺,提高實驗教學中心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強實驗項目管理,減少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建設創新實驗室,使之成為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陣地。
(三)提高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加強過程管理與質量監控
加強與石油石化企業的深度合作,推行以就業為導向校企聯合指導的畢業設計指導模式,由校內指導和企業指導教師組成“理論”加“實踐”的雙導師制,共同指導學生完成畢業設計(論文),實現畢業設計與企業實訓的結合。嚴把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教師資格審查和選題關。落實對學生進入畢業設計(論文)教學環節前的安全和紀律教育工作,做好學生在畢業設計(論文)過程中的安全管理。組織督導組對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進行分階段、全過程的檢查和監督。規范教師在課程設計過程中對學生的指導工作。
(四)加強實踐育人基地建設,提高育人實效
充分發揮學校依托石油石化辦學的特色與優勢,以及地處大慶油田的地緣優勢,加強實踐育人基地建設。明確專業實習目標,深化實習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形式的改革。學校的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向學生免費開放,并依托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和大學科技園建立大學生科技創新教育基地和成果孵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