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03: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論述類文本;高中;語文教學
高考對論述類文章閱讀考查側重于邏輯思維能力,主要讓考生借助語文學習的方法和規律,捕捉語言信息,主動獲取知識,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統、透徹地弄懂相關科技知識,更不是從專業知識理解的角度來考查。
一、論述類文本
論述類文本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以闡述觀點、說明道理、分析事實、辯駁舊說、介紹新見等為主要內容,一般以議論文的形式出現,包括論文、雜文、評論等。此類文本主要考查學生對文中重要概念、句子的理解,對文章結構、思路、中心、要點以及作者的觀點態度的把握。它注重對理性思維能力的考查,具有理論性強、邏輯性強、針對性強的特點,此外,它還有客觀的研究對象、獨到的觀點以及不同文體具有不同的特征。2013年考試說明對本考點的要求為:理解,B級;分析綜合,C級。
新課改以來,高考語文客觀題分值成減小趨勢,主觀化成合理趨勢。自2008年始,江蘇省高考語文試卷的現代文閱讀鑒賞方面按照“文學類”“論述類”“實用類”三大類進行命題,論述類作為選考項目出現并進行考查,論述類文本的考查難度增加,選材上,實行價值與時代特色兼具;題型上,靈活多樣,主客觀兼有;考查內容上,均涉及對語句理解、信息篩選、文意把握、分析概括、作者觀點態度等能力的考查;其分值也逐漸增大,成為高考現代文閱讀鑒賞的必考內容。
二、論述類文本教學
論述類文本有助于高中生理性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社會能力,因此,要在教學中加強重視,但是,在高中教學中卻存在很多問題,如:忽視論述類文本的教學與研究;偏重于局部語言信息的提取與把握(偷換概念、以偏概全等),輕視行文邏輯;很多老師采取做習題的方式進行此類文本的教學,忽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很少有學生會主動質疑。因此,必須進行適當的教學改革。
1.課標與大綱
教學是依照課標和大綱要求來進行的,不同的階段和內容對學生的要求有所不同?!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對論述類文本教學提出的要求是:“閱讀論述類文本,教師應引導學生把握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著重關注思想的深刻性、觀點的科學性、邏輯的嚴密性、語言的準確性。”《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也對閱讀論述類文本提出了要求,包括理解(重要詞語、句子的含義)和分析綜合(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兩部分內容。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圍繞課標和大綱要求進行。
2.文本解讀
上海師范大學王榮生教授認為:“好的閱讀教學,往往基于合適的文本解讀,即依據體式的?!蔽谋倔w式包含文體的一般特征和作者的寫作風格兩個方面。論述類文本一般是以議論文的形式出現,即對某一人物、事件發表觀點、議論,或分析事實、說明道理。所以,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準確、客觀分析材料,把握主線和主要觀點,同時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質疑思辨。例如:在“談中國詩”一課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材料及其闡述什么問題,品味經典語句,究文中比喻的含義和表達效果,作者如何通過對比中外詩歸納出中國詩什么特點的,等等,立足于論述類文本的文體特征,同時基于錢鐘書寫作風格進行教學,這樣學生也就更容易把握文本。
3.教學內容
論述類文本主要以議論文、雜文、評論等形式出現,因此,針對高考,教師可在教學中多關注具有代表性的雜文家的雜文及其評價。據相關學者分析,雜文“具有強烈的時代性,它能敏銳地體察現實,迅速地反映現實,深刻地評論現實”,符合高考社會化的要求,因而經典雜文很可能是江蘇省高考語文論述類文本選材的一個基本方向。因此,高中尤其是高三語文教師在教學時可針對性地對一些經典雜文進行講解,如:劉洪波主編的《百年百篇經典雜文》,雜文“三家村”(、、)作家,“當代雜文家”(劉征、牧惠、何滿子、邵燕祥、舒展、蔣子龍、章明、虞丹),還有陳魯民、王大海、嚴秀等著名雜文家。此外,針對考點重復考查的現象,在教學時,還要對其文章和風格進行具體分析,以防止高考多角度考查。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高考越來越關注其實用性和社會化,在內容考查方面也更為關注學生的綜合能力。就論述類文本而言,它是考查學生準確獲得并準確分析評價信息能力的一種形
式,這也是社會生活中一種不可或缺的能力,因而逐漸成為一種主流閱讀方式和中學語文教學測試的一項重要內容。在高中教學中,教師要關注論述類文本的教學解讀,提高學生論述類文本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郭家海.高考語文論述類文本閱讀考查的特色與思考:以江蘇省自主命題八年實踐為例[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2(6).
[2]毛秀敏.以批判重組的視角解讀論述類文本:論述類文本教學現狀和對策[J].語文月刊,2012(9).
議論文中,如何提升論證水平,一直是困擾高中生議論文寫作的一大難題,不少學生雖然在平時的學習中了解了一些論證方法,但在實際操作中還是無以措手。面對這一現狀,筆者以自身的教學實踐為依托,擬從論證的展示、論據的選定兩點上培養思考習慣,強化選材意識,找到學生認識和能力的突破點。
一、明論證
1.確立中心論點,鮮明且有條理地亮出自己的觀點
議論文的核心是中心論點,既是核心就必須在醒目之處直接展示,且言簡意賅,強化學生的這一意識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中心論點不能等同或近似于某一個分論點,它應該是大于分論點的,是所有分論的總述和概括。
同時還應該指導學生,確立觀點后,議論要始終圍繞著論點的“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問題展開,因為這三個問題才是我們認識一切客觀事物的邏輯順序,依次解讀了事物的類別和性質、原因和目的、方法和途徑。
而論證的過程,可以是依次闡明這三個問題,也可以是就其中某一個問題展開。這在進入論證前務必明晰于心,以筆者所帶班級的某次作文練筆為例,中心論點為“樂觀”,如示例一:
中心論點:樂觀助我走向成功。
是什么:樂觀是相信未來會向好的方向發展的一種心態。
為什么:事物是發展變化著的,因而困難終究會得到克服;人總是要成長的,不會長久地停滯在困境中。
怎么做:樹立“辦法總比困難多”的信念,相信沒有解不了的難題。
以上分論點的確立,就基本構成了全篇的論證主體。
又如示例二
中心論點:樂觀助我走向成功。
分論點:樂觀是――逆境中對坦途的期冀。
挫折時對理想的守望;
窘迫里對信念的堅持。
這即是以其中一個問題(如“是什么”)展開,深入挖掘后得出的結論。
2.敘、析、議三者結合,具體段落論證清晰有序
“樂觀亦能讓人滿足,這并不意味著不思進取,只是使人能更好的生活。/猶記得羅斯??偨y家中曾被小偷光顧,看過朋友的安慰信后,總統的回信卻表達了三個感謝:感謝賊沒有傷害他的生命,感謝賊沒有偷走所有東西,感謝做賊的不是自己。/在大多數看來,家中失竊總是件不愉快的事情,而羅斯??偨y卻能樂觀面對,換一個角度考慮問題,滿足于現在的狀況。/其實當不好的事情已然發生無法挽回時,樂觀的心態可以使我們免于悲愁,無礙繼續前進的勇氣?!保▽W生作文示例)
以此段為例,具體段落的論證最好能達到邏輯清晰、“擺事實”、“講道理”相結合的要求。說起來容易,如何做到則需要學生反復的思考與修改。仍以上段為例,可以看到其基本構成了“分論點+敘述+分析+議論”的結構,遵循著“敘、析、議”的論證結構。其中,“敘”即陳述論據,應力求簡潔,不枝不蔓,與論點無關的細節和情節要不敘或少敘;“析”即分析論據,應突出中心,呼應材料;“議”則要跳出論據,由點及面,從個例到普適,還要注意概括其中的道理,且以理服人,減少口語的使用,強調思辨意識和理性思考。
二、定論據
“定論據”是突出一個“定”字,這其中既包括論據的儲存,又涵蓋著臨筆時的選取,更強調行文中論據的合理運用。
1.回歸課文,儲備豐富論據
學生在寫作議論文時常常會感到論據不足,以致伴有或篇幅不足、或思路不暢之虞。因而,材料的儲備便成了優秀議論文的物質保證,而筆者平時引導學生關注《感動中國》、參閱《作文素材》之類的書也是基于此種考慮。但必須看到的是,高中生囿于年齡閱歷,且在目前高中語文課外閱讀學習時間越來越少的客觀環境下,讓學生大量積累儲備新鮮素材的要求幾乎成為空談。故而如何就現有材料進行深入挖掘的做法就顯得比較切合實際。而現有材料中,真正最值得常備常用的,也許更應該是課本。筆者認為,所謂“課文是例子”,學生絕不應僅僅以課本來學習語文知識,還可以其作為議論文寫作的優秀材料,故而引導學生回歸課本,從不同角度挖掘課文素材的內涵和外延,以此為據,不僅能與讀者(多是閱卷者)拉近距離,更能體現學生“語言周旋”的思辨能力。
2.精思細選,敲定最佳論據
有了可用的論據,并不等于大功告成。議論文動筆前還須指導學生斟酌兩個問題―:全文用多少論據適宜?用哪些論據最有效果?
首先,用多少論據并無任何成規,這取決于采用的結構模式和分析語言運用的能力。譬如對比式肯定不能低于兩個,并列式至少三則。但同樣可以肯定的是,兩例或三例會使文章過于簡單,亦容易附生“以敘代議”的毛病。所以,高于這樣的數目可能是更好的選擇。筆者以為,只要素材豐富,適當的群例便于體現學生的文學積淀,應該鼓勵。
其次,論據的選取也應更考究。盡管從理論上講,但凡用的精當,論據無所謂好壞,但在掌握或儲存相對較多材料的前提下,選擇哪些和棄用哪些仍能體現作者的論證功力。結合筆者自身經驗,如果論據類型比較多元,如涵蓋古今中外的取例,或個體、群像的再現,又如跨越文學、科學、經濟、軍事、政治等多種領域,凡此種種,都需要作者自身豐富的積累,卻也為讀者展示了信手拈來、旁征博引的能力,常常能收獲好評。
當然,就考場議論文而言,論據選用并無一定之規,可是要獲得加分效果,卻有著一些值得注意之處,比如選擇體育界(現役)、演藝圈中的論據就應相對慎重,沒有蓋棺定論的例子亦應慎用。
3.回避誤區,體現論證能力
總體而言,學生的論據誤區最常表現為以敘代議、以例成文。如:
“拒絕形式,不能只看外表,而丟失了其中最珍貴重要的。楚國人到鄭國去賣珍珠,把珍珠裝在匣子里,匣子裝飾得很華麗。鄭國人只看到了形式上匣子的美麗,就買下匣子,把珍珠退還了,鄭國人只重視形式上的美觀,而忽略了其中最為珍貴的珍珠,本末倒置,白白地讓楚國人賺了一筆,自己卻只得了一個一文不值、徒有外表的匣子?!?/p>
可以看到,本段論據選擇是不錯的,但是只有論據內容而缺乏相應論證,導致文段缺乏深度,難以體現議論文“論”的效果。
可見,引導學生明確議論文的“論”的特點,才能在敘述論據和論證闡發上找到平衡點,此點前文已敘,不再贅言。
其次,有些學生為用例而用例,或者說為篇幅而用例,這樣往往會使論點(分論點)與論據成為“兩張皮”,彼此無甚干聯或聯系不緊,如:
“不拘于形,知忍讓。漢高祖劉邦,一介草莽黃袍加身的故事的確讓人熱血沸騰,但為何占據優勢的霸王失了天下,自刎烏江?答案很簡單,就是項羽太過于自持名門之后(此句為病句),自視甚高,最終才飲恨收場。其實項王有很多機會可以殺死劉邦,然后獨攬天下,如著名的鴻門宴,但項羽不齒為之,最終讓劉邦脫身,使其步步為營,成就大業。劉邦就不拘于形式,他自知弱小,便倉皇逃逸。正是劉邦的不拘于形式,知道忍讓,懂得變通,才成為一代帝王?!?/p>
本段關于“不拘于形”的論據過于牽強,生拉硬扯,強行用例,最終使得論點和論據“自說自話”,自然難以征服讀者。
如此說來,引導學生避免行文中簡單的“論點(分論點)+事例陳述”應該是議論文論據教學中的重要訓練內容。其實,只要能讓學生明曉論據的作用,并以此貫徹在行文之中,諸多疏漏是可以避免的,而這也需要學生在寫作中養成努力壓縮事例篇幅的習慣,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語言將選定的論據材料內所蘊含的與論點(分論點)有必然聯系的內容展現出來。
關鍵詞: 議論文 歸納法 反面假設法
當年話題作文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放飛了學生寫作的思維。但它也直接導致一些所謂的“軟文章”大量地出現在學生作文里。這類文章無物、無情、無力。情因事而生,力因論而強。中學生還是應當寫一些規范的記敘文和議論文。本文就試圖從歸納論證法與反面假設法的角度探秘議論文的基本寫作規律。
一、歸納論證法規律探秘
1.探尋規律
我們首先來看一段歸納論證法的典范語段:
示例(1):“蓋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司馬遷,《報任安書》)
本段結構層次:首先列舉八個事例做論據;然后從大量的現象中找出內在聯系;最后歸納出共同點。用公式來表示就是:列舉事例―內在聯系―歸納出共同點。
示例(2):①當今社會,競爭激烈,自薦顯得很重要。②無論從抓住機遇的角度看,還是從提高效率的角度看,能自薦者往往可以改變人生境遇或獲取成功。③秦王攻趙,趙王命平原君赴楚,毛遂自薦同往,終使楚王聯趙抗秦,解除了趙國的一場危機;當齊宣王沉湎于酒色,遠忠臣、近小人之際,丑女鐘離春大膽闖宮,自薦做皇后,進諫良言,終使齊宣王勤于政事;劉勰自幼飽讀詩書,潛心研究寫詩為文的理論,他在寒風中攔車自薦于大詩人沈約,終使《文心雕龍》留傳于后世。④這些事例都告訴我們人才在未獲得肯定之前,都經歷過孤獨寂寞、無人賞識的階段,唯具有自薦精神的人,勇敢地把自己介紹出去,才能有所作為,有所貢獻。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得知:①句是中心論點,是立論;②句是對論點的進一步解釋;③句是以毛遂、鐘離春、劉勰三個人物因為自薦而獲得成功為事實論據;④句分析例證中內在聯系,歸納其本質特征。(立―擺―議)
2.活用歸納論證
閱讀幾個議論片段,想想其運用歸納論證是否恰當。
(1)知錯就改,永遠是不嫌遲的。楚文王曾沉迷于打獵和女色,不理朝政。太保申借先王之命,對他施以鞭刑。此后文王奮發圖強,兼并了39個國家,擴大了楚國的疆土。
(2)古人云:“目不能二視,耳不能二聽,手不能二事?!边@句話是說,要成就一番事業,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專心。漢代董仲舒專心治學,曾三年閉門不出,終成新儒學奠基人;音樂家冼星海練奏樂譜缺少鋼琴,就用碗、碟、盆、罐作為替代,經過長期不懈的苦練,終于譜寫出振奮人心、史詩般的歌曲――《黃河大合唱》;中國科學家王林鶴在試制高壓電橋時所獲得的成功,也正是積370次失敗的經驗教訓并堅持不懈地努力進取的結果。從這些事例,我們可以看出,做學問只要花工夫,只要有耐心和恒心,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通過分析(1)(2),我們得知,①歸納論證必須有若干事例;②歸納論證必須有結論;③事例、觀點、結論要一致;④事例之后,必須正確揭示出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系。
二、反面假設法規律探秘
1.探尋規律
示例(1):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這一段是在前面兩個分論點及大量論據的基礎上來論述的,假設六國反其道而行之,勝負存亡尚未可知。主要步驟是:列舉若干事例―反面假設―推斷結論。
示例(2):壓力和挑戰是使人具有活力的重要條件。拳王阿里之所以每次比賽時出錢雇人來羞辱他,是因為這樣可以使自己處于一種困境,從而使競爭欲望被刺激起來,精神上達到最佳狀態;某公司老板之所以聘請嚴格管理的“鲇魚”擔任主管,是因為這樣可以使他的職員有一種危機感,使每個人的工作達到最佳狀態。試想,若無花錢雇人的刺激,哪里會有一代拳王的問世?若無“鲇魚”嚴格管理的壓力,哪里會有公司職員精神振奮、公司面臨煥然一新的局面?可見,使人產生活力的重要條件之一,就是壓力和挑戰。
從本段我們可以得知:進行假設性的分析,就是你舉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你就從反面來假設分析;你舉的例子是反面例子,你就從正面來進行假設,前后形成對照。(1)前后形成對照;(2)句式比較整齊。
2.活用假設論證
閱讀幾個議論片段,想想其運用假設論證是否恰當。
(1)洛克菲勒為了提升企業競爭力,不顧年老體衰,走遍世界各地尋找石油資源;比爾?蓋茨為了提高企業競爭力,將公司的一半資金用于新技術研發;陳景潤為了摘取“皇冠上的明珠”,整日沉浸在數學符號的海洋中;袁隆平為了更好地解決人類的生存,每日奔波于稻田和實驗室。試想,如果沒有競爭,企業就發展不起來,洛克菲勒、比爾?蓋茨們根本不需要建立那么大規模的公司;如果沒有競爭,科學家就不必沒日沒夜待在實驗室中。
對照前面的規律,我們可以看出,此段缺少了結論,因此,要在(1)結尾要有推論,一般采用因果式。
(2)近墨者未必黑。滿塘淤泥,黑否?黑。然而蓮花“濯清漣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盀貔o燕雀巢堂壇兮”的楚國,黑否?黑。然而屈原卻“然泥而不滓”,“舉世混濁而我獨清”?!拔墓賽坼X,武官怕死”的封建王朝,黑否?黑。然而于謙卻“兩袖清風朝天去”,“留得清白在人間”。
試想,如果真的近墨者黑,那么,從“聲波滿堂”中,就不會站起一個“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在錦衣玉食中,就不會走出一個“為國犧牲敢惜身”的巾幗女俠;從封建營壘中,就不會走出一個高舉海陸豐大旗的彭湃。
從個人的思想表現來看,作為個體的人都有主觀能動性,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起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出污泥而不染是完全可能的。因此,我說:近墨者未必黑。
通過分析,我們得知本段的結構是:首先提出觀點,其次列舉事例,再次反面假設,最后得出結論。其中論據的操作是采用了“設問,肯定回答――然而,……卻……”這樣一種句式,這樣就使論證深入一步。由此,本段思路可以概括為:設問+對比+反面論證+結論。其實這是在反面假設法的基礎上更提升一步的論證方法,這種方法往往能產生強烈的抒情效果,達到充分說理的論證目的。
三、點金方略
綜上所述,歸納法與反面假設法的運用有一定的規律和方略。歸納法過程用公式可以概括為:“列舉事例―內在聯系―歸納出共同點”,在運用歸納法時,要注意:(1)歸納論證必須有若干事例;(2)歸納論證必須有結論;(3)事例、觀點、結論要一致;(4)事例之后,必須正確揭示出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反面假設過程可以用公式概括為:列舉若干事例―反面假設―結論,推斷事例符合中心論點,在運用反面假設法時,要注意:(1)前后形成對照;(2)句式比較整齊;(3)結尾要有推斷、總結論,一般采用因果式;(4)“設問+對比+反面論證+結論”。
歸納論證法與反面假設法是議論文論證方法上較高層級的論證方法。要很好地把握這兩種方法,我們需要平時多練習,并且學會和其他論證方法綜合運用。
參考文獻:
[1]熊江平.高考議論文備考范文與論點論據論證.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3,(第1版).
論文關鍵詞:職業教育;校企;法律關系;研究綜述
職業教育中的校企法律關系研究涉及到教育學和法學兩個方面,職業教育的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實現質量發展的保證,而怎樣通過法律關系的界定來明確職業教育過程中學校、學生與企業的關系,是本研究的目的?,F就國內外有關職業教育中校企法律關系的相關研究進行梳理。
一、對國外職業教育校企法律關系的研究
從文獻檢索情況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頒布之前,對于我國職業教育立法的研究極少,自1996年頒布之后,特別是2000年以來,對于職業教育立法的探討和比較研究的成果逐漸增多,但還是有一定的滯后,迄今以“職業教育立法”為標識的論文只有50多篇,而專門研究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法律關系的文章則鮮有出現。在現有的研究成果中,很大程度上是對于其他發達國家職業教育立法的借鑒研究。
(一)職業教育校企關系立法概況研究
此類研究將關注點放在職業教育立法宏觀的層面,研究的是職業教育立法在各國發展的歷程,以及對于我國職業教育立法的借鑒與啟示,更多的是探討職業教育立法在我國的必要性,缺乏我國應該怎樣立法、應該考慮哪些關系等這些具體問題的研究。但從各國職業教育立法的發展狀況看,都非常強調職業教育的發展與企業的相關性。
1.強調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必要性。姜大源在《職業教育立法的跨界思考——基于德國經驗的反思》一文中論及被譽為世界上最為成功的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成功的關鍵在于構建了一個法制化的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認為“職業教育作為一種開放的教育類型,跨越了職業與教育、企業與學校、工作與學習的界域?!薄奥殬I教育的立法,必須打破在企業里辦培訓或者在學校里辦教育的思維,形成系統集成、跨界的理性思維。”
2.強調職業教育立法企業方面的責權利。石麗艷、李卉、王紅林、劉育鋒等,分別分析了德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幾個國家在不同時期的職業教育相關立法中,企業對于職業教育的責任。通過這些文獻可以看出:
第一,職業教育企業的責權利不僅僅體現在職業教育立法中。如德國1869 年的《企業章程》明確了企業培訓的權利、義務,1965 年的《手工業條例》,規范了手工業行業的職業培訓,1972年《企業基本法》,規范企業的職業教育,1960 年《青年勞動保護法》,規定青年享有接受職業培訓權利、完成法律規定的職業教育義務。美國1862 年《莫雷爾法案》規定聯邦政府以撥地方式支持農工教育,標志著校企結合的開始,1917 年的《史密斯-休士法》,將職業教育擴展到工、商、家政等領域,奠定美國職業教育制度的基礎,《合作訓練法案》鼓勵企業參與職業教育。如英國的《就業與訓練法》對英國職業教育與勞動市場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有效的協調,1890年政府頒布的《地方稅收法》,允許各地方政府可以從某些物品稅收中提成發展職業教育。
第二,職業教育法直接明確企業對于職業教育的責任。如德國《職業教育法》,用法律的形式將“雙元制”職業教育制度加以規定;澳大利亞的職業教育法確定了行業企業在制度層面和實際操作層面參與職業教育的方式方法,規定了雇主參與職業教育的方式及雇主對于學徒的義務,昆士蘭州的《職業教育、培訓和就業 2000 年法案》中提出雇主要為學徒提供設施,還要求TAFE 學院委員會(其一個重要功能是明確和批準學院的發展方向)的15位成員除一位成員為教育管理者外,其它成員可以來自任何與學院運行密切相關的行業、地方社區、行業工會或雇員等等。
(二)職業教育經費來源立法的研究(企業方面)
通過分析文獻,可以得出各國職業教育經費來源立法大概有三種:
1.經費來源于所有企業,最終再返還給參與培訓的企業。張惠梅、王紅林分析了德國、英國企業對職業教育的經費籌措所賦予的責任。德國《職業教育促進法》,規定德國所有國營和私營企業,無論是培訓企業還是非培訓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必須向國家繳納一定數量的中央基金,然后再由國家統一分配和發放該基金,只有培訓企業和跨企業培訓中心才有資格獲得培訓資助。一般情況下,企業可獲得占其凈培訓費用 50%- 80%的培訓補助,當所培訓的職業符合發展趨勢時,企業可獲得100%的培訓補助。如英國在1964年頒布的《產業訓練法》中規定,國家通過征收培訓稅對參與產業訓練的企業主給予經費資助。
2.由雇主分擔職業培訓費用。張惠梅論及,法國的《雇主分擔基本職業技術培訓費用法》是其主要職業教育法之一;1991年,法國《職業培訓與就業法》中規定,超過 10人的企業至少要拿出該年工資總額的1.4%作為在職人員的培訓經費。
3.經費來源于企業內部培訓經費。陳夢遷在其論文中提到,日本企業的職業培訓從公共職業教育體系中分裂出來,并隨著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的發展在許多方面都超過了公共職業訓練,企業內部培訓經費是主要來源,政府資助僅是一種補充。
(三)職業教育校企分工與合作立法的研究
對于職業教育校企分工與合作立法的研究更多的著眼于德國的“雙元制”模式,在文獻檢索中,以“雙元制”為關鍵詞的論文有643篇,其中比較詳細的闡述如雷小波的《從聯邦德國職業教育立法引發的思考》(2002),其在文中從德國《職業教育法》、《青少年勞動保護法》、《職業培訓條例》、《框架教學計劃》等條款對德國的雙元制進行了分析,認為德國職業教育的立法確定了企業在職業培訓中的主導作用,對于學生與企業的關系、企業對學生的責任、培訓的專業名稱、培訓年限、培訓學校、培養目標、培訓內容和考試要求等都有統一規定。
其他的發達國家也注重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以美國為例,高慧在其文中論及,“美國 1963 年的《職業教育法》規定開展工讀課程,要求大學階段的學生一部分時間參與校園學習,另一部分時間參加有薪專職工作,二者交替輪換,并且要求各州的職業教育部門與企業要相互合作。校企合作成為美國職業教育的重要途徑。美國1982年的《職業訓練協作法》明確規定,職業訓練計劃由州和地方政府制定,政府和企業共同參與成人職業訓練課程的制定、修改及實施。1983 年的《就業培訓合作法》又將職業培訓的權力下放給地方私人企業,聯邦只起協調指導和資助作用。1994 年《從學校到工作機會法》規定,企業負責延伸的學習活動,如提供合作學習課程,向高中學生提供實習職位,以及提供實地工作指導,學校和企業必須一同工作以創造合作關系,建立就業及學校之間的溝通?!?/p>
(四)職業資格和證書制度的研究
1.發達國家的職業資格制度都有強有力的法規體系保障。如德國以《職業教育法》為基本法,以不同行業的《培訓條例》和《考試條例》為內容依據,確定各職業的職業資格認證內容和方式;日本在建立產業、行業立法的同時,特別注意將職業資格規范寫入法律文件中;英國在標準制定、考核組織、考評人員管理都有嚴格的制度與規章,英國國家職業資格委員會還主持制定了《證書機構共同協議》和《英國國家職業資格規范與指導》兩個文件;美國不同的職業資格有著不同的單項法規,這些法律、法規不僅明確規定了職業名稱的定義、受控制的專業行為、注冊資格的條件,還規定了政府行業主管的職責,專業性學會及其專門工作機構的成員資格、任期、補貼與開支等。同時還明確雇主責任、代雇單位的責任等。
2.發達國家的職業資格證書通常與普通教育文憑對等。如英國職業資格證書與普通學院教育文憑在地位上具有對等的關系,全國約90%的工作崗位都實行了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澳大利亞,職業資格獲得者可以實現跨部門的資格銜接。
二、對我國職業教育校企法律關系的研究
近幾年,國家才開始意識到校企合作立法的必要性,關于此項專題的研究開始起步,這使得這項研究有了很大的探討空間。這些文獻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研究我國職業教育校企法律關系:
(一)對現行中國有關法律文件的解讀,分析現狀。此類文獻多從國家層面、地方層面對我國的憲法、教育法規涉及到校企法律關系的條款進行詳細分析,總結中國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企業承擔職業教育責任法律制度嚴重缺失的現狀。
(二)對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法律關系利益主體的分析?!奥殬I教育校企合作立法難題初探”一文就提出校企合作立法涉及的利益主體非常廣泛,校企合作立法是一項艱巨龐大的系統工程?!奥殬I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思考”一文也提出需要協調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廣泛的利益主體的利益關系。
(三)提出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具體構想和措施?!奥殬I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具體問題探究”一文提出從促進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財政支出政策、稅收政策、信貸政策以及政府職能部門的公共服務保障等方面立法,給予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扶持和引導?!奥殬I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思考”一文提出校企合作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產學結合,是指學校和企業合作培養人才的一種制度,是通過共同履行責任和義務來實現共贏。
(四)對于地方層面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解析。“寧波市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立法之啟示”一文就對開創了我國地方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先河的《寧波市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條例》進行探討,從其立法背景、立法特點對其各條款解讀,以總結經驗。
三、國外對校企法律關系的研究
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法律關系的研究、確定,在主要發達國家尤其是德國已經有了100多年的歷史,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其他國家也都形成了適合本國國情的職業教育法律法規,基本完成了對于職業教育企業與學校合作法律關系的研究、選擇、制定。通過Google搜索職業教育立法,可以看出國外的研究因為各國職業教育立法已趨于成熟,基本是對于立法歷史脈絡的梳理,而甚少對于某項專題的研究。
(一)對德國雙元制系統的研究。其中《Germany’s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a Glance》一文對于職業教育雙元系統有較全面的解析,Fed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BMBF)在分析雙元系統的基本要素中,從七個方面闡述了企業為何參與職業教育的原因,以及根據企業不同的規模,企業不同參與職業教育的模式,并且強調參加雙元系統的企業必須符合一定的標準,而且需提供給受訓者酬勞,分析了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花費及收益,及在雙元系統中,聯邦政府的投入,企業的責任及與職業學校的合作,對于研究國外的先進的職業教育企業參與方式提供了有價值的借鑒。Culpepper’s book (2003)也詳細地闡述了雙元制能否在歐洲廣泛實施的原因。在書中闡述的眾多原因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企業應能看到它參與其中的利益和回報。其在書中以中國為例,分析了雙元制在中國無法實行的原因,是因為廉價勞動力及勞動用工的流動性使得企業很少有參與雙元制系統的興趣。
(二)對美國、日本模式的研究。此類文獻將美國、日本職業教育模式歸為一類。他們的職業教育都基本以高等教育為主,他們的職業人才基本都來源于高等學校,美國的職業教育人才主要來源于社區學院,而日本更強調企業培訓,有實力的大公司一般都由自己辦學,如松下電氣的“松下電氣工學院”、“松下電氣商學院”,豐田公司的“豐田工業大學”,日立公司的“日立工業??茖W?!钡?。無力辦學的小型企業則采取與政府、其他企業或職業培訓學校合作的方式對員工進行職業培訓。日本的經濟奇跡主要靠的是企業職業培訓,而不是公辦職業學校,是一種企業內的職業教育。
(三)對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的“人力資源開發”體系的研究。這種體系的核心就是稅收政策,即政府從企業收取一定費用,然后容許企業使用這些費用在自己企業內部進行培訓,政府的作用就是通過稅收等形式不斷刺激企業對員工的培訓。在這些東亞國家,政府在決定企業職業培訓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政府將決定企業花費在“人力資源開發”中的多少。
四、總結與評析
綜合各種對職業教育立法的研究,具體而言,現有的國內外研究成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現有文獻理清了企業與職業教育之間的關系,闡明了企業在職業教育發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深入探討了德國、日本等職業教育相關立法的成功典范。
(二)現有文獻更多的是研究各國職業教育立法的進程和優勢及對我國職業教育立法的啟示,強調我國進行職業教育法制建設的必要性,研究的深度不夠,事實性的描述多,比較欠缺系統、具體地就職業教育立法細節條款及校企合作之間法律關系的深層次分析。
(三)從研究視角來看,現有文獻側重于從教育學、歷史學的角度進行比較研究,忽視了立法學的角度。職業教育校企法律關系這一命題涉及了教育學和法學兩個領域,因此,對它的研究要突出其跨學科性質;從研究成果來看,以職業教育與企業相關性為研究對象的成果較多,但以職業教育校企法律關系為研究對象的就非常少。
(四)通過比較研究,可以為本研究在校企法律關系多方利益主體的均衡、經費來源、立法與監督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鑒。
中小學職稱評審存在以下亂象,通過這些亂象的概括和描述,期待有關部門能夠反思職稱評審制度,推行一種公平、公正的評審制度,有利于充分發揮職評制度的激勵機制,促進教育發展。
亂象一:中教正高級職稱成為各級領導的“特供”
職稱,不論是中小學還是大學,不僅代表一個教師的地位,還與收入成正比,即職稱越高,其收入也就越高。然而,現狀是越高級別的職稱,越是成為少數領導的特供,很少有教師能夠享受到其恩澤。
前幾年,中小學中一直在實行一種3%的獎勵,能評上3%的教師,工資待遇就要比以前高很多。于是,為了爭得這個3%的名額,各路神仙各顯神通,一場爭奪戰空前展開,非常激烈,也制造了不少矛盾。于是,后來干脆取消3%的特別獎勵。目前在中小學實行的正高級職稱,實質和當年3%的獎勵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小學教師可以評正高級職稱,這無疑對于提高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地位、社會地位、工資待遇,以及激勵更多的高學歷、高素質人才從事中小學教育,穩定中小學教師隊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如果正高級職稱成為了領導們的特供,這次職稱改革必將以失敗告終。
亂象二:職稱評定中過分強調論資排輩,埋沒中青年人才
目前,中小學評職稱并不像大學那樣,只要能夠搞出科研成果,就能在短時間內獲得晉級。一個研究生或者博士生,進入大學工作后,如果研究成果突出,會在很短的時間就能獲得晉級,評定為副教授、教授,甚至還有資格做碩士生導師。但是,這樣的情況在中小學并不多見,即使有也僅僅是一種點綴而已,更多的則是按部就班的論資排輩。因此,職稱評定一般都是按照年齡來論資排輩,根本輪不到一些所謂“年輕有為”的人評上高級或者更高的職稱,要評還得依靠時間慢慢的等和熬。現在,能夠評上高級職稱的教師,就基本不用上課。所以,這樣的評選制度不僅沒有激發其應有的激勵作用,反而帶來不少負面影響。
亂象三:職稱評定中外語能力考試等成為部分教師不能承受之重
目前,職稱考試內容有外語、計算機(實踐和理論),普通話這三項。其中,外語成為了很多人考試職稱的一個重大阻力。很多人都在質問職稱外語考試到底有沒有必要,這是一個必備的門檻,還是一種必備的素質?現實中這卻成為一種門檻和一種形式,表現為兩個方面:其一,職稱考試的外語,教師們在日常教學生活中根本就沒有用,甚至大學畢業生,只要不是到中小學承擔外語教學,其以前學的外語知識基本上沒有任何用途。這樣只會給教師們增加考試職稱的負擔,花更多的時間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其二,老教師和不教外語學科的教師苦不堪言。因為,有些老教師根本就沒有學過外語,即使學過,也忘記,在這樣的情況下,考試只好作弊。于是,出現了老教師們只要交錢,然后去考場走一個過場,就能考過。因此,目前的職稱考試,已經成為某些機構趁機收費的一個項目,甚至成為了中小學職稱評審的一個毒瘤,不僅沒有促進中小學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相反,讓教師們徒增煩惱。
亂象四:職稱評定中與相關考試成績直接掛鉤評價
職稱評定,有一條是這樣規定的:“建立與事業單位崗位聘用制度相銜接、符合中小學教師職業特點的職稱制度,形成以能力和業績為導向、以社會和業內認可為核心、覆蓋各類中小學教師的評價機制?!憋@然,這個很不符合當前職稱評審的現狀。
其一,考試成績不能成為評職稱的一個重要依據,甚至根本就不應該成為其條件。正因為有這個條件的存在,才導致現在各個學校出現重點班、實驗班、火箭班等,把優生進行集中,少數教師或者領導可以長期教這些優等生,而多數的教師則只能墊底,長期在普通班和差班之間徘徊,不僅在學校的考核獎勵、地位上受到影響,就連評職稱也要受到影響。這樣的結果,只能導致惡性循環,不利于均衡教育、公平教育的發展。
其二,升學科目能夠以中高考成績確定,但非統考學科就不能以成績確定;同時,現在的考試語數外各占150分,物理化學兩科共150分,政治歷史體育各50分(重慶中考),于是,分值越重的學科教師在日常工作中獎金、評優受到優待,分值不重和根本就不參加升學考試的學科則要受到限制,就連地位也要比統考學科的教師低很多。因為,學校的一切成績和榮譽都是升學考試學科教師們掙來的,和弱勢學科教師毫無關系,這些教師在學校就沒有任何地位?,F在,如果連職稱評審也要看考試成績,這樣的教師根本就拿不出所謂的優秀成績,其工作成績根本無法量化,而高級職稱永遠都會把這些教師排斥在外。因此,他們在評審中處處受到限制,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被學校各種獎勵制度邊緣化,游離于學校教育之外。
亂象五:職稱評定因名額和資金困擾讓基層教師望洋興嘆
幾年前,中小學進行了一次職稱改革。在那之前,鄉鎮中學教師基本上沒有資格評中學一級,更不要說高級職稱了。這些教師有的甚至在評了中學二級職稱之后10多年都沒有機會評上中學一級。比如,某初中教師,1990年參加工作,現在還是中學一級職稱;而筆者2000年畢業,正好遇上前幾年的職稱改革,中學一級名額擴大,按照年齡排序剛好到評中一的時間就有資格和條件評職晉級。這如果在以前,也許苦苦熬上10多年也沒有評審名額和機會。
這次改革后,很多教師都能夠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就評上職稱,改變了以前的狀態;但是,還是有一定比例限制。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中學一級、中高職稱的名額基本上就滿員了,換言之,前幾年只要達到評選中學一級年限和高級年限,只要職稱考試合格,基本上都能評上,但現在卻又陷入改革前的狀態,只有等到這些教師退休或者調離學校才能留出名額,后來的年輕人才有資格晉級,這就是當前職稱評選的基本狀況。后來,還搞了一段時間的評聘分離。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根本原因在于教育投入不足。如果政府能夠拿出足夠的資金投入到教育中來,那么職稱評審就不會存在這種僧多粥少的局面。
亂象六:職稱評定中論文寫作的弄虛作假、粗制濫造
現在,教育界都提倡教師實現專業化成長,要求教師既能夠教書育人,又能夠寫出屬于自己的文章,這本是一種提高教師專業化的手段。但現實中,很多教師既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備課、上課和批改作業,甚至還要研究試題命制試題,根本就沒有時間開展教學科研工作,那種既能教書又能寫作的教師,少之又少。畢竟,中小學教師的任務是教書育人,而不是專門搞學術研究。中小學教師要評職稱,但又寫不出符合發表要求的文章來,于是便想方設法花錢請人、。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勢必會出現論文造假、“學術論文”泛濫成災,偽科研泛濫的尷尬局面,此時,論文評定一個教師專業化水平的功能和作用基本上喪失殆盡。
亂象七:年輕人不愿意從事教師行業
1996年,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出版基更的專著《遠距離教育基礎》是遠程教育領域經典性著作,在所收集數據中具有較高的被引頻次,該書在對眾多國家遠程教育機構進行了調查分析,并對遠程教育誕生以來的文獻進行分析,采用對比研究的方法,對遠程教育領域的政策、經驗、理論進行了客觀的評述。在該著作中,基更對媒體教育、開放教育、教育技術等容易混淆的內容做了區分解釋,同時對多曼、彼得斯、穆爾和霍姆伯格等人對遠程教育的定義進行分析,并對基更本人的“再度綜合”理論六要素做了重新修訂。1999年,基更另一部重要著作《遠距離教育理論原理》在國內出版,基更針對遠程教育發展所面對的哲學、教育科學、教育技術等問題,專門組織眾多西方遠程教育專家從教學、學術、分析、哲學和技術五個不同視角,對遠程教育進行了系統的理論辨析和技術、實踐評價。[9]同一時期,不同學者紛紛對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的遠程教育進行系統性的對比與介紹,張偉遠論文《中、英、美三國開放與遠程教育研究論文的比較研究》以中、英、美三國遠程教育雜志為樣本,采用內容分析法對相關文獻進行對比分析,找出我國遠程教育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上文獻為代表的西方遠程教育理論系統性地被引入國內,為國內遠程教育的理論、實踐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段覈尤隬TO對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一文,以我國加入WTO之后各個部門、產業所受到的影響進行分析,進而討論到我國外部環境的變化給教育領域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明確指出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發展遠程教育,對于建設學習化社會與提高西部教育質量的重要作用。《教育信息化:教育技術的新高地》一文是在世界逐漸邁向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指出教育變革的方向和方式,及發展現代遠程教育對于促進教育信息化的作用。以上兩篇文章從更加宏觀的視角審視發展現代遠程教育對于我國教育整體的發展所體現出的重要作用,成為我國為何發展遠程教育相關研究的核心文獻?!督逃杀居嬃刻接憽芬越洕鷮W的視角,系統闡述了教育成本對教育良性發展的重要性。與此同時,丁興富系列論文《遠程教育宏觀經濟學的基本概念———遠程教育經濟學研究的研究》首次將遠程教育的成本效益作為研究對象。以上兩篇文獻對遠程教育效益研究產生較大影響,成為我國遠程教育經濟學相關研究的核心文獻,為后人相關研究提供借鑒。2001年,丁興富的專著《遠程教育學》出版發行,從表1可知該書不僅在被引頻次上高居榜首,中心性也達到0.19,其在中國遠程教育發展中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作者在對國內外大量文獻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整理國內過去20年理論成果并借鑒國外研究成果,博采眾家之長,為遠程教育基本理論概念、學科分支的理論體系奠定堅實基礎。2002年,丁興富另一重要著作《遠程教育研究》被引達到28次,作者在書中分別對遠程教育宏觀、微觀和哲學體系進行劃分,對遠程教育三大模式、遠程教育三大學派、遠程教育發展的動力理論等進行集中論述。本書除了對遠程教育基礎理論、發展歷史、學科分支進行更加系統地介紹之外,還增加了關于遠程教育管理、遠程教育經濟學和評估的重要內容,使得中國遠程教育學科體系趨于完整。丁興富的《遠程教育學基本概念與研究對象之我見》一文,將遠程教育邏輯起點定義為:“師生時空分離的學與教”,將遠程教育主要矛盾定義為:“師生時空分離的學與教必然帶來的革命性解放性同致命性缺失性之間的矛盾是遠程教育的主要矛盾”。張秀梅將遠程教育學邏輯起點規定為:“借助于教育技術的教與學活動的再度綜合”。[10][11]包括對邏輯起點、主要矛盾、理論基礎、基礎理論、理論體系結構、分支學科構成、分支學科原理等內容的探討,使得中國遠程教育理論體系逐步得到完善。以上文獻與著作成為中國遠程教育基本問題研究的核心文獻。
2003年,丁新在其論文《中國遠程教育發展的十大趨勢》中,依據遠程教育的歷史進程、遠程教育發展的新動向、遠程教育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國際遠程教育發展現狀、政治經濟等方面,對中國遠程教育的發展趨勢做了預測,其在文中從學科、技術、學習支持服務等十個方面闡述了中國遠程教育發展的方向。如今來看,遠程教育理論及學科體系建設逐漸成熟,技術應用標準化、實用化、智能化,學習支持服務多元化、專業化,辦學與服務終身化等趨勢,彰顯出其預測的科學性和前瞻性。丁新《遠程教育質量:一種服務的觀點》一文“為我們認識遠程教育質量提供了新的視角,對于遠程教育質量標準的制定、質量管理的實施、質量評價的開展等實踐工作具有積極意義”。[12]艾倫•泰特的《開放和遠程教育中學生學習支持之理念與模式》一文,對遠程學習中學生學習理念和學習支持服務模式做了詳細論述,使其成為我國遠程教育研究學習支持服務的核心文獻。從圖1和表1可知,2004年陳麗的著作《遠程教育學基礎》、論文《遠程學習的教學交互模型和教學交互層次塔》被引頻次和中介中心性分別達到23、22和0.16、0.13,這足以顯示出其在遠程教育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遠程教育學基礎》集中探討了電視廣播大學教學設計問題,主張“從學生出發”,對資源整合與導學設計進行了全面探討,無論是理論創新還是實踐操作方面,其在中國遠程教育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陳麗在文章《遠程學習的教學交互模型和教學交互層次塔》中,以Laurillard提出的學習過程會話模型為依據,建立了由學生與媒體的操作交互、學生與教學要素之間的信息交互、以及學生的概念和新概念的概念交互三方面組成的教學交互模型,在學習交互模型的基礎上建立了操作交互、信息交互和概念交互,由具體到抽象,由低級到高級的教學交互層次塔。[13]加上陳麗同一時期發表的《術語“教學交互”的本質及其相關概念的辨析》等一系列論文,標志著我國遠程學習中的交互理論逐漸建立并走向成熟,為日后我國不同領域、層次遠程教育的交互研究提供了理論與實踐基礎。同期,魏志慧、陳麗、希建華合著論文《網絡課程教學交互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和李爽論文《中國遠程教育專業人員能力模型研究》,也具有較高的被引頻次?!毒W絡課程教學交互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針對網絡課程在促進交互方面的不足,缺乏有效的評價指標等問題,經過反復論證確立了媒體界面交互、學生學習資源交互、社會互的教學設計、教師參與度、學生參與度等5個方面47項指標。[14]該指標的建立,為我國遠程學習交互評價提供了量化依據,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價值,是研究遠程學習評價的核心文獻。李爽在其文章《中國遠程教育專業人員能力模型研究》中指出,遠程教育專業人員的培養既是遠程教育實踐發展的保證,也是各個遠程教育機構提供高質量遠程教育服務的保證,而專業能力模型的研究則是專業人員培養的基礎和前提?;诖?,作者通過實地訪談、Delphi方法等,確立中國遠程教育專業人員的13個專業角色、16個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最終構建出專業人員的能力模型。[15]該模型的建立對遠程教育專業人員的培訓與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是遠程教育專業人員隊伍發展的重要指標?!陡咝,F代遠程教育調查與思考》一文,對我國1998年以來的現代遠程教育發展概況做了系統的調查分析,肯定發展成果的同時也找出諸多問題,該文獻為當時眾多研究者整體上把握我國遠程教育的發展概況提供了第一手的文獻?!掇r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資源應用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以湖北省恩施自治州為例》一文,是在國家實行農遠工程大背景下,針對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資源的應用狀況所作調查分析,該調查中所發展問題以及提出的解決策略對相關問題的解決具有一定普適性,是一段時期內研究農遠工程的重要文獻。以上經典文獻和著作為代表的系列相關內容,構建起了中國遠程教育發展的時序圖。依據時間線來看,中國遠程教育走過了引進國外先進遠程教育理念、與中國已有遠程教育理論相融合、重構本土化遠程教育基本理論體系及遠程教育實踐應用這一演進路線。
二、我國遠程教育研究熱點及熱點遷移
(一)研究熱點的可視化分析
1.研究熱點可視化呈現使用Citespace繪制熱點圖譜,除去基本關鍵詞“遠程教育”、“現代遠程教育”,繪制了高頻、高中介中心性(帶有紫色圓環)關鍵詞共現網絡,如圖2所示。在熱點圖譜中,圓環越大表示關鍵詞共現頻次越大,圓環年輪色代表不同的年份。出現紫色圓環的節點為關鍵詞共現網絡中的關鍵節點(中介中心性大于0.1)。本文取高頻關鍵術語前40個,按頻次排序如表2所示。2.研究熱點分析通過對表2中高頻詞匯和高中介中心性詞匯的綜合,可大致將2000年至2013年的研究熱點歸類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農村遠程教育。在表2中出現了“農村中小學”、“農村教育”、“農村遠程教育”、“農遠工程”等關鍵術語,且首次出現年份集中在2004、2005兩年。通過對相關文獻資料的研究不難發現,該時期我國正在試點或即將實施極具影響力的“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工程”。該工程的實施對改善中西部農村地區教育信息資源匱乏的現象起到重要作用,農遠工程巨大的影響延續至今,農遠工程及其后續研究作為中國遠程教育研究熱點具有合理性。第二,遠程教育質量研究。由表2可知,“教育質量”中介中心性高達0.59,說明其在鏈接不同節點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出現的相關高頻術語“質量保證”、“學習中心”等都跟遠程教育質量的研究相關?!斑h程教育的質量問題已經成為遠程教育領域高度關注、積極探索的主題之一,被視為遠程教育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關鍵”。[16]在遠程教育中,由于師生時空分離的特性,教學質量的保持具有一定難度,任何學科與領域的研究中,都無法逃避教學的質量問題,所以,關于遠程教育的質量研究作為我國遠程教育研究的熱點,具有一定合理性。第三,遠程教育資源開發。由表2可知,“教育資源”中介中心性達到0.59,在眾多關鍵術語在占有重要地位,與之相關的高頻術語“資源建設”、“課程開發”、“教學資源”、“網絡課程”等都具有較高的頻次和中介中心性。在教育活動中,占有一定的教育資源是展開學習活動的基礎,在遠程教育中同樣如此,遠程教育資源的設計開發是遠程學習活動展開的基礎。隨著時間的變化,舊的教育資源無法適應新時代的需求,需要設計、開發與之相適應的新型教育資源,相關資源的建設永無止境,教育資源的開發則成為遠程教育中永恒的熱點問題。第四,遠程教學模式的探索。從表2可知,“教育模式”、“教學模式”、“自主學習”等與遠程教育中的教學模式相關的關鍵術語,具有較高的共現頻次和中介中心性。“遠程教育中的教學模式可分為講授、協作、探索、個別輔導、討論5種”。[17]劉曉晴等認為,隨著理論、技術的進步,遠程教學模式出現新動向:遠程教學理論基礎不斷擴大,遠程教學理論與實踐結合更加緊密,遠程教學過程更加優化,遠程教學模式構建的方法與手段更加豐富等。[18]這就使得遠程教學中的模式必須成為一個動態構建過程,沒有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對遠程教育中教學模式的探討也必定成為熱點話題。第五,遠程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肮卜阵w系”一詞中介中心性達到0.43,同時相關的高頻、高中心術語有“開放教育”、“終身教育”、“學習型社會”等,從以上詞語不難看出,其體現的重點都是對社會化學習的研究。在當今信息化急速發展的時代,為大眾提供快捷、有效的學習環境與學習資源是社會化學習的重要內容?;谟嬎銠C網絡的現代遠程教育在為社會化學習提供公共服務、進行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上具有先天優勢,所以,遠程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在中國遠程教育研究中成為研究熱點,具有合理性。
(二)研究熱點遷移的可視化分析
1.研究熱點遷移的可視化呈現基于上述熱點分析,制作了熱點時序遷移圖,如圖3所示。由圖3可知,在2007年之前,中國遠程教育各個方向的研究基本趨于成熟,更加注重對已有成果研究的深化,呈現出相對的穩定性。2008-2013年間,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熱點較少,但是每年都會出現新的研究主題。新出現的研究主題不同于當前的研究熱點,新研究主題詞共現頻率較少,但某些關鍵詞的詞頻年份分布較為穩定,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這些新研究主題有可能成為未來新的研究熱點。通過分析發現,近些年新出現的詞頻穩定、發展態勢良好的研究主題有“人工智能”、“數字鴻溝”、“可視化”、“個體生態”、“自我調節學習”、“情感計算”等相關術語。2.研究熱點遷移的可視化分析通過對詞頻穩定術語的分析,將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歸為以下幾類:運用現代遠程教育促進社會公平,個體遠程學習生態構建,對遠程學習者認知心理的研究,智能化學習系統研究等幾個方面。第一,運用現代遠程教育縮小數字鴻溝,促進社會公平?!啊當底著櫆稀?DigitalDivide)是指不同社會經濟水平的個人、家庭、企業和地區在接觸信息通訊技術和利用因特網進行各種活動的機會的差距?!盵19]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所產生信息數量呈幾何倍數增長,使得人們以全新技術與思維方式對信息進行獲取與處理。但是“現有信息水準較高或信息能力較強的人,能夠比較弱的人獲得更多的信息?!盵20]這就造成人們之間信息占有量差距進一步拉大,社會公平的缺失。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尤其泛在計算技術的逐步成熟,使得泛在化的學習環境建設逐漸成為現實,人們能夠隨時隨地進行學習,降低了數字化學習門檻,為信息化社會中消除或縮小“數字鴻溝”提供可能。第二,構建個體遠程學習生態系統。情景化學習理論嘗試為學習構建一種生態化的取向,其呈現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學習新范式。[21]學習生態系統是指“由學習共同體及其現實的和虛擬的學習環境構成的一個功能整體,學習者與學習環境、學習者與其他學習個體和學習群體之間密切聯系、相互作用,通過知識吸納、內化、創新、外化、反饋等過程實現有效學習的發生?!盵22]遠程學習中的學習生態系統,是指在虛擬化的遠程學習環境中各個要素之間相互作用,促使有效學習發生的功能整體。生態化的學習,讓人們以一種系統的、多元的、關聯的視角對遠程學習進行審視。隨著技術發展,大數據在教育中的應用研究逐步深化,包括分布式處理、分布式數據庫、云存儲等技術逐步在教育領域應用,這就使得教師和學生可以從另外一種視角認識遠程學習———基于個人學習特性的數據收集、處理、分析,海量數據,為基于學習者特征的個體遠程學習生態系統的構建,提供了充分的可能。第三,遠程學習者認知心理的研究。在眾多與心理學相關的術語中,“情感計算”、“自我調節學習”表現出較佳的詞頻穩定性。情感計算是“關于情感、情感產生以及影響情感方面的計算,其目的是賦予計算機識別、理解、表達和適應人情感的能力?!盵23]在某種程度上,人們的心理活動可以進行定量或者定性分析,情感計算主要指運用計算機識別人們面部表情的變化,進而了解其心理活動的一種技術。當前情感計算研究偏重于有眼動識別研究、聲音識別研究、讀唇識別、面部表情研究等。由于遠程教育師生時空分離的特性,教師掌握學習者心理變化比較困難,通過計算機識別設備判斷學習者情感態度的變化則顯得尤為必要?!白晕艺{節學習”是指“學習者在一定程度上從元認知、動機和行為方面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自己學習活動中的過程。”[24]其最主要外在表現就是學習者通過自身心理特征的改變,達到完成學習目標的目的。讓遠程學習者掌握自我調節的技能,是保證遠程學習質量的重要內容。戴研認為,當前遠程學習環境下的“自主調節學習”主要存在以下問題:學習者自我調節技能低下、學習者執行功能缺失、學習者校準出現偏差。[25]相比較真實的學習環境,網絡遠程學習者“自我調節”具有諸多影響因素,存在更多不確定性,這類研究更具挑戰性。第四,智能化學習系統研究。由于遠程教育師生時空分離特性,教師無法對學習者的學習進行實時指導,為保障遠程學習者能夠在接近真現實環境中進行知識建構和得到足夠學習支持服務,則需要智能化的學習系統為學習者提供支持。當前,智能化學習系統研究主要集中于智能化Agent學習平臺的開發與應用,教學資源智能檢索,進行虛擬實驗,遠程教育智能化測評等。隨著泛在學習環境建設的逐漸完善,現代遠程教育所對應遠程學習者的數量將會快速增加,能夠替代遠程教師部分作用的智能化學習系統研究將更加緊迫。伴隨著移動網絡接入人群數量逐漸壯大,基于移動學習平臺的智能化Agent系統會是未來研究的重點。
三、我國遠程教育研究的前沿分析
根據對前沿術語的分析,可將中國遠程教育研究前沿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1.遠程教育質量的研究從高突現術語“教育質量”、“質量”、“教育評價方法”等相關內容,可以看出中國研究者對遠程教育結果的關注程度。遠程教育質量的研究在研究熱點已經有所體現,已經實現著研究前沿向研究熱點的轉變,關于遠程教育質量的保證與遠程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的研究逐漸成熟?!拔覈叩冉逃|量觀主要集中在管理的質量觀和學術的質量觀上,對于效益的質量觀涉及較少,我國傳統遠程教育則主要強調服務質量的多樣化與多元化,遠程教育的規模效益等優勢沒有體現”。[26]為此,未來一段時間內遠程教育質量效益的研究會成為一種趨勢。2.學習型社會的構建通過“開放大學”、“社區教育”、“開放教育資源”3個高突現術語,可以看出社會化學習、終身學習的研究是中國遠程教育前沿領域。為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關于辦好開放大學的要求,教育部決定自2010年開始,在全國分區域、有步驟地開展改革試點。[27]以此為標志,中國龐大的廣播電視大學系統開始向開放大學轉變,關于開放大學的研究也迅速升溫,成為研究前沿。楊志堅認為,開放大學是一種新型大學,它強調思想的開放,模式的開放,方法的開放,對象的開放,充分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開展遠程教育,向一切有能力、有意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學習的機會和服務。開放大學的成立對于滿足社會和社會成員多樣化的教育需求,提升社會成員整體素質,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具有重要意義。[28]同樣,社區教育也是時展的產物,只有將其納入到大的社會教育體系中,才能適應社會化建設對人才的需求。學習型社會的重要特性就是學習資源獲取的便捷性,以教育資源共享、共用為目的的開放教育資源運動,適應了學習型社會對教育資源的需求。3.優化遠程學習過程的研究與之相關的高突現術語有“教學設計”、“學習方法”、“在線學習”等。遠程環境下的教學設計研究、學習方法研究對遠程教育的結果有重要影響,良好的教學設計、學習方法能夠保證遠程學習活動的有效性和可控性。隨著社會、技術形態的變化,各個領域呈現出分工專業化、方法多元化的現象,同時教學設計與學習理論的研究出現新的動向,對遠程教育環境下的在線學習活動也提出新的要求。教學設計的研究向兩個不同的方向發展:“艱難而狹窄的專業化路線與寬闊而更具包容性的多元化路線”。[29]專業化的目的在于讓學習者掌握知識與技能的學習環境與經驗的開發,更加注重局部、簡化的教學系統;多元化讓學習者依據學習需求以更加廣泛的視角認識問題,提供學習者自主創建學習環境的經驗。姚海林等認為,情景化學習理論嘗試為學習構建一種生態化的去向,其呈現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學習新范式:創設有助于學生探究、互動和社會化的實踐環境;提供包含著活動參與方式和現實問題的開放式課程;對學生的探究和參與實踐活動的能力進行多元評價。西蒙斯在Connectivism:ALearningTheoryfortheDigitalAge一文中,系統提出了聯通主義的思想,指出“學習不再是一個人的活動,學習是連接專門節點和信息源的過程”。[30][31]其強調學習過程不再是內化的過程,而是把學習看作是個人知識網絡連接的過程。以上這些無論是教學設計理論還是學習理論的變化,都闡釋了一個重要內容,即社會以及科技形態的進步,必然帶動學習過程的變化,優化遠程學習過程顯得尤為重要。
四、探討與結論
(一)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本文運用文獻計量與知識可視化的方法對核心文獻、關鍵詞、突現術語等進行分析,找出了中國遠程教育研究歷程中高影響力的核心文獻,當前研究熱點,未來可能出現的研究熱點以及研究前沿等。但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文獻計量方法將主要注意力聚焦于期刊文獻,低估或者忽略了媒體、出版物等非學術研究,造成研究的欠缺;其次,本研究所使用數據來自CSSCI數據庫,該數據庫雖有“質”的優勢卻也有“量”的劣勢,這就有可能對本研究細節性的觀點的表述產生消極影響;再次,文獻關鍵詞雖然可以看作文章濃縮的精華,但是選定文獻關鍵詞時也體現作者較強的主觀意愿,存在隨意性,可能造成本研究相關觀點出現偏差。
(二)研究結論及探討
筆者班里一共有7個學習小班,分別有一位班長負責協調本小班的學習活動。在筆者這類學校,班級里面語文學習基礎較好、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寥寥無幾,一般筆者確定好學習班長后,會有意識地對其進行培養,指導他們有效牽頭成員,對照要求開展自主互助學習活動。所以在論述類文本復習的初始階段,筆者先帶領各班一起回眸了江蘇近7年高考論述類文本的命題情況,并分小班重點研究了近三年的命題方法及答案表述的基本走向,力求找到命題的突出傾向,做到對考點考情了然于心。
一、指導學生研究命題方法和答案表述的基本走向,把握設題規律
(一)層次思路分析題。這主要考查學生把握段落之間相互聯系的能力以及文段內部結構層次的能力。這一題型江蘇似乎是年年都考,是相當成熟又具有價值的題型,出題的形式有兩種:局部段落論述層次概括和整體文章論述層次概括。
如2014年《乾坤草亭》第17題“請簡要分析文章第四段的論述層次(6分)”,答案是“首先,提出人的境界分三層次;其次,闡述了中國畫中的小亭或小舟所體現的‘臺上玩月’這一境界的心靈特點;最后,指出中國畫家都想達到‘高臺玩月’的境界?!贝硕蔚乃悸泛苁乔逦淮嬖陂喿x障礙;層次分明,不存在理不清的問題。另外還有2016年《成人不自在》的第17題“請簡要分析本文的論述層次。(6分)”答案是“文章首先以孫悟空的經歷為例,提出中心論點‘成人不自在’;接著寫孫悟空成長,發覺自己空間險隘、生命有限從而反抗,奮斗,接受約束,戴上‘金箍兒’,闡述‘不自在’的原因;然后寫‘西天取經’經歷磨難,對自我進行磨礪、修心境,最后成為‘斗戰圣佛’,闡述‘不自在’的意義;最后寫任何社會中的人都面臨著‘自在’和‘成人’的兩難處?!?/p>
(二)語句含義理解題。這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義和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
重要概念指準確把握文意時必須理解的概念,要注意這些概念在文中的具體含義。如2014年《乾坤草亭》第16題,“請簡要說明第三段中‘個’的含義。(6分)”答案為“‘個’從具體物象到抽象觀念,形成了三個層面:竹,點,圓滿具足的生命?!贝祟}比較容易,但是此題亦有想不到的地方,即是“從具體物象到抽象觀念”,再說,這也不是“個”的含義,如果這句話設分的話,考生就吃虧不小了。
重要句子指對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考點是內涵較為豐富的句子,富有表現力的句子或結構比較復雜的句子。如2015年《羅丹的雕刻》的第18題,“請結合文章,闡釋文末‘開向生命的窗子’的內涵。(6分)”答案是“雕刻開啟了以生命為表現內容的歷史;雕刻成為人們思考生命的載體;雕刻呈現了羅丹對生命的思考與想象;雕刻帶給藝術家們以創作的啟示?!苯獯鸫祟},先要弄清這句話的意思。這是一個比喻句,聯系上下文完整表述應為:“‘那些青銅和大理石’是‘開向生命的窗子’”?!澳切┣嚆~和大理石”代指羅丹的雕刻作品,“窗子”比喻觀察外界的通道;同時這一“窗子”是開向“生命”的,則說明我們觀察的對象是“生命”。
(三)概括整合內容題。這主要考查辨別、篩選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觀點,以及最能表達文章主旨和作者寫作意圖的語句等。如2015年的《羅丹的雕刻》第17題“羅丹給雕刻帶來的‘根本性的變革’體現在哪些方面?請簡要概括。(6分)”答案是“在雕刻觀念上,羅丹是以雕刻家個人的認識和深切感受為出發點進行創作;在雕刻內容上,羅丹的雕刻體現人的生命全景;在雕刻形式上,突破具體形象的表現手段,大膽改造人體,恣意表現生命,自由表達想象中的詭奇形象。”這也是一道傳統題型,通觀全文,“根本性的變革”主要在第2至第4段中。分別找出其中的觀點句、概括句、評價句、總結句等,如第2段中的“他以雕刻家個人的認識和深切感受作為創造的出發點”,第3段中的“欣賞羅丹畢生的作品,我們也就鳥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第4段中的“在他之后的雕刻家可以更大膽地改造人體,更自由地探索嘗試,更痛快地設計想象世界中詭奇的形象”等。我們可以找出這些關鍵性語句,再將它們分門別類加以整合。難點主要是在“觀念”、“內容”、“形式”這三個“類”的關鍵詞的提煉上。
通過各個學習小班的認真研究,大家發現從命題角度看,近年來江蘇省對論述類文本的考查,不知不覺中形成了一種套路,文本的選擇,甚至每道題的賦分,都有固定的套路?!胺治鑫恼滤悸贰迸c“概括作者觀點”是命題的兩個基本考點;“理解重要句子含義”與“概括歸納內容要點”是兩個基礎考點;“分析寫作手法”和“語言特色”是容易忽略的潛在考點。同時第1學習小班的周童士同學還發現《考試說明》中“論述類文本和實用類文本”閱讀考查能力點“理解(B)”――“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用的是“含義”,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用的是“含意”。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的《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是如此解釋的:[含義](詞句等)所包含的意義:含義深奧。也作涵義。[含意](詩文、說話等)含有的意思。用“涵意”的句子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而用“含義”的句子,我們能理解其包含的意義就行了,不知這樣解釋是否合理。
二、通過實戰訓練,共同分析答題失誤類型與原因,內化規范
在這一階段,我們遵循大家在復習前期總結的命題規律,緊扣訓練點,精做了學校備課組選出的10篇結構典范、思路清晰、命題規范的論述類文本閱讀題。結合標準答案,我們分小班進行互批細批,并進行辨誤歸類,引導大家形成規范,舉一反三。
各小班歸納出來的答題失誤類型主要分為以下三點:
1、概念與文本脫離,答非所問
2、答案繁簡失當,要點不全
3、邏輯性不強,表述缺乏連貫性
失誤原因主要是:審題不仔細,浮躁盲目,急于求成,分析概括能力薄弱,答題習慣較差。針對以上情況,筆者讓各學習小班提出具體的應對策略。
以下是第3學習小班提出的總體解決對策:
1、把握論述類文本的關鍵詞句時,要注意整體把握與局部切入的關系。
2、在歸納文本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分析觀點態度時可以由標題著手,也可以關注文本的開頭與結尾,同時還要結合文體特征,從目的、啟示處著手。
3、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時要注意文章結構與文章思路的關系。
4、明確論述類文本的考點要求和命題特點,探索適合自己的解題方法。
5、學會仔細審題,規范答題,準確表述。
以下是第4學習小班對“分析歸納中心意思”考點的解決對策。
1、摘句法:尋找中心句(段),有的標題即是中心,有的開頭點明中心,有的結尾揭示中心。
2、合并法:ふ腋鞫沃行木洌合并后提煉概括。
3、提煉法,有的文章沒有主旨句,須將全文各段大意綜合起來,加以提煉。
三、進行小班化合作命題,促進學生對考點的融會貫通
筆者的小班化目前選擇的是小班與小班之間定期變換組員,一般是半個學期根據考試成績重新分班,或者在某一特定語文主題學習時安排學生自由分班,比如高一課本劇表演,高二唐詩宋詞、史記選讀等資料搜集,高二升高三暑假附加題復習,高三作文專題分享式復習等。
進入論述類文本復習的后期,筆者給7個學習小班分別指定了篇目,讓每個小班按照江蘇高考要求對此文本命制三道題目,要求考點明確,有清晰的答案解說,小班內所有成員共同參與討論命制,各學習小班班長負責本班篇目的課上演示說明。因為在前階段,學生經過實戰訓練對論述類文本的命題規律和題型已經比較清楚,所以合作命題這一環節還進行得比較順利。
以下是第5學習小班對朱光潛《詩與直覺》(原文略)命制的題目:
1、請簡要概括本文作者的論述思路。
(能力層級為C,本題考查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參考答案:首先,引出話題并引起思考:“見”如何才能升華為“詩的境界”;接著通過分析“直覺的知”和“知覺的知”幾組概念的區別亮出觀點,集中論述詩與直覺的關系;最后,指出思考、聯想對于詩的重要性,進一步強調詩的境界是直覺中一個獨立自足的“意象”。
2、詩的境界的形成與哪些方面有關?
(能力層級為C,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
參考答案:直覺,思考,靈感。詩的境界的形成必須起于直覺,但通過艱苦的思索,會產生靈感,使詩的境界得以突現而出。
3、如何理解第三段中“詩的境界是用‘直覺’見出來的,它是‘直覺的知’的內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內容”這句話?
(能力層級為B和C,本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理解句子的含意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
參考答案:詩的境界是指詩所寫的情境,即一種完整的獨立自足的境界。直覺的“知”是指通過將全副精神專注于對象本身而見出形象本身在你心中所現的“意象”。名理的“知”是指借助思考、聯想而見出事物的意義或事物之間的關系。本句是作者的觀點,指出“直覺”與“詩”的關系,并以崔詩為例,表明讀詩時必須要聚精會神地專注于對象本身,才能直覺出詩所寫的情境(即詩的境界)。
市教研專項課題《以小班化組織形式承載“積極語用”教學的實踐研究》論文。
參考文獻:
[1]王兆平,胥照方.近年江蘇卷高考論述類文本閱讀的命題格局及應對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a刊,2016,(10).
[2]張振.江蘇高考論述類文本教學與答題策略探析[D].煙臺:魯東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