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03:0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可持續建筑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 關鍵詞 】建筑業;可持續發展;產業升級
引 言
我國正處于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的階段,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建筑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式發展模式已經不能適用社會的發展的需要。建筑業必須重新自我審視,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白林指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通過各行各業、各個領域的努力,以及我們每一個人的具體行動,建筑領域也不能例外”??沙掷m發展,是指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求構成危害,是一種注重長遠發展的經濟增長模式。資源的稀缺性指出,隨著社會的發展,有限的自然資源不能滿足人類無限的需求,人類與自然的平衡狀態將不斷被打破,人與自然矛盾不斷加大。可持續發展要求兼顧各方的利益,既使當代經濟得到發展,又不危害子孫后展的權利??沙掷m發展要求堅持公平性、持續性、共同性的原則。
1. 我國建筑業的現狀
建筑業是指專門從事工程勘察設計、設備安裝、土木工程和房屋建設工作的生產部門,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固定資產行業的投資規模也不斷增大,各行各業經濟平穩快速發展,建筑業也得到了跨越性的發展,產業規模達到了歷史高點。據統計,截止2012年,我國具有國家一般承包和施工的專業企業資格的建筑企業完成生產總值達95206億元人民幣,實現26451億元的增值,在國家研究和設計企業的經營收入為9547億元,全國監控類企業項目營業實現1196億元的利潤。國家“十一五”期間,建筑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0.6%,全國勘察工程設計企業營業收入、國民收入工程監理經營企業的年平均增長率為跟別為26.5%和33.7%。在國際市場上,我國建筑企業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年均增長速度超過30%,2012年實現92.2億美元的營業額,新簽合同額、完成對外承包工程達到1344億美元。
我國建筑業發展雖已取得顯著發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深層次的有礙發展的問題: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低產出的粗放式的發展模式沒有得到改變,行業發展過多依賴外部投入,行業總體技術水平低,從業人員整體文化水平不高,專業復合型人才緊缺,技術創新能力滯后,市場交易行為不規范,生產集約化、信息化和管理服務精細化水平較低,物質消耗水平高,能耗大,環境污染嚴重,企業技術裝備落后,國際競爭力較弱等。這些問題呼吁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
2. 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建筑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性行業,是我國勞動力就業的重要部門,其上下游產業關聯度大,對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改善重大關系。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就指在滿足當前發展需求的同時,不損害社會的可持續性,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產業發展道路。
對企業自身來說,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企業節約資源,節省成本,讓企業獲得更大的利潤。堅持企業的可持續的發展模式,企業不僅能夠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同時還能變廢為寶,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同時,有利于精簡企業內部結構,優化企業內部管理,有助于企業的長久發展。
對社會來說,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推進社會的整體進步。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夠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引導著其他企業朝著可持續發展方向發展。同時,建筑行業堅持可持續發展,能夠減少對環境污染和對施工現場周邊人群的影響。當然,建筑行業堅持可持續發展,也會得到強大的輿論支持,這對于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是很有幫助的。
對環境來說,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是對環境的一種保護,對環境擔負其該有的社會責任。我們知道,建筑行業,免不了砍伐樹木、開墾土地,在建筑中又有可能對環境造成污染,這些都是應該考慮的因素。建筑行業堅持可持續發展,力求把這些污染降到最低,運用其先進技術及生產工藝,減少對環境的破壞,與環境和諧相處。
3. 建筑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要從可持續建筑設計及技術、可持續施工和可持續管理等三個方面著手??沙掷m建筑設計和技術就是要求在規劃設計階段采用環保的材料和先進的技術,使建筑在建造過程中盡量減少資源的消耗,在建筑在拆除階段,所產生的建筑廢棄物能夠得到再利用或資源化處理。要求進行生態建筑規劃設計,推廣環保、節能建筑新材料以及先進的建筑技術和設備。施工階段是項目工程的一個重要階段,對建筑的安全性、耐久性、可持續性起決定作用,也是促進建筑工程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沙掷m的施工要求積極采用新材料,減少建筑垃圾;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減少資源的消耗和對環境的污染;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文化水平,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促進新技術的應用。另外,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也能提高工作的效率,節約企業的生產成本。
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要求完善該行業的法律法規、實施人才興業戰略、信息化戰略,這需要加強該行業的政府監督、加快行業的自律與誠信建設。
4. 結束語
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全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建筑行業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不僅能夠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還能夠為企業節約成本,提高企業的效率,促進整個行業的產業結構升級。(作者單位:南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 劉光忱,我國建筑企業可持續發展的SWOT分析[J] .建筑經濟.2013(1).
[2] 顧勇新,王形,應群勇.中國建筑業現狀及發展趨勢[J].熱點掃描.2013(1).
[3] 嚴琳,循環經濟理念在建筑節能中的應用[J] .科技向導.2011(35).
[4] 李慧,基于多技術的我國建筑業發展評價研究:[碩士論文].遼寧:東北林業大學.2012.
[5] 蔣傳輝,工程造價行業可持續發展戰略與措施的探討[J].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的發展研究.2007(6).
[6] 周全,基于核心競爭力的建筑企業可持續發展研究:[博士論文].湖北:武漢理工大學.2009.
[7] 黃麗華,建筑施工過程中的循環經濟思考[J].河南建材.2011(1).
[8] 王玉振,建筑行業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框架. [J] .中國環境管理.
[9] 逯瑞林,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與循環經濟初探[J] .市場研究.
[10] 楊芳建筑業可持續發展評價方法研究:[碩士論文].遼寧:大連理工大學.2009.
【關鍵詞】生態住宅 設計技術 策略 趨勢
中圖分類號: TU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引言
近年來, 資源和環境的問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我們知道,住宅建筑可以說是人和自然環境相互關系中的重要因素, 也是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之一。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 所以人們對住房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清新優雅的自然環境成為了人們追求的趨勢,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夠回歸自然, 來享受輕松舒適的生活。近幾年, 我國建筑行業有了較大的發展,建筑行業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引下,已經進入了生態建筑時代。所以就如何真正做到保護生態環境、節能節地已經成為了當前建筑設計關注的焦點問題。由此“ 生態住宅” 的新概念就產生了。以下就結合新江灣九里以及寧波•卡納湖谷的生態住宅項目作簡要的分析。
二.背景項目
2011年6月 - 2012年4月:華潤置地新江灣九里
項目描述:華潤新江灣九里延續“九里系”的高品質內涵,法式建筑,結合宮廷園林設計,講究十字對稱的儀式感和尊崇感,產品均以160-300平米左右的大平層為主。華潤新江灣九里從規劃到設計,從地塊到戶型,均致力于為“生活充滿傳奇“的城市精英們打造一個符合他們居住夢想的“家”。
2012年4月 - 今:華潤置地寧波•卡納湖谷
項目描述:華潤•卡納湖谷 總占地面積為487畝,內擁稀缺至極的90畝內湖和70畝天然山林,整體項目規劃約300余戶,也是目前寧波最大的純別墅社區。華潤•卡納湖谷采用地中海式風格,立面結構敦實、質樸、大方、浪漫,展現純粹的坡地原生莊園世界。
其在具體的工作中主要運用的是生態學原理,在設計時必須遵循可持續發展及生態平衡的原則。也就是要遵循綜合系統效率最優的原則。在設計和組織建設時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 主要是指使得物質和能源在建筑系統中能夠有秩序地循環轉換規律,這樣就可以達到一種無污染、高效、節能的生態平衡建筑環境。我們在這里的所說的環境不僅包括住宅區的自然環境, 比如土體、水體、空氣、綠化、能源以及動植物等, 還包括住宅區中的人文環境、社會環境以及經濟系統環境。在這種的設計理念下,住宅建筑的建設和發展始終都會保持以生態平衡為中心,使得住宅生態環境保持在一個良性循環的狀態。
三.項目設計原則
所謂的生態住宅設計, 就是指綜合的運用當代建筑學、生態學、人工環境學以及其他科學技術來設計和建設住宅建筑, 這樣可以把住宅建筑打造成為一個小的良性的生態系統, 能夠為居住者提供比較健康、節能、環保、高效、舒適的生活環境。如下圖所示:
圖一:住宅示范房
圖二:規劃設計綠化用地
圖三:減輕居住區環境污染
1.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人是社會生活的主體,所以在追求高效節約的同時不能降低生活質量,如果以犧牲人們的生活質量為代價這是毫無意義的。
2.設計時要做到生態化。生態住宅首先必須要遵循的原則就是生態化,也就是節約能源、資源,做到無污染以及可循環。
3.在規劃設計時要做到因地制宜。在進行綠色生態住宅在設計時要了解當地氣候、地形、水文、植物以及當地的經濟、人文、歷史、習俗等條件, 再結合一些健康的建筑材料和環保的施工技術作出合理科學的設計方案。
4.堅持整體設計的原則。在住宅設計時應該強調“整體設計”的思想, 要結合氣候、經濟、文化等許多因素進行了綜合的分析, 不能盲目的追求先進生態技術,所以不能只著眼于局部而是要顧全整體。
5.要減輕居住區的環境污染。在生態環境建筑設計時減輕污染是一個必要的環節。所以要盡可能的使環保的材料和設計方法,爭取做到零污染, 做到資源的再生、循環使用。
四.存在的問題
1.很多人認為占地大, 容積率低才能建設生態住宅。所以片面追求住宅區大規模、低容積率、綠化空地大、樓宇間距寬, 忽視綠色住宅區節約資源和能源的要求。
2.有些人把建造生態住宅區等同于建高檔豪華住宅小區。事實上,高檔豪華住宅并不等于綠色生態住宅,房子建的再高檔, 如在開發時不注意自然生態保護,甚至為追求高檔裝飾使用有放射污染的裝飾材料或在住宅中裝氟里昂空調, 就背離了綠色消費的真諦。
3.一些人認為洋建筑就是綠色的、生態的。不少新開發的住宅崇尚歐式、澳式風格, 并將此作為樓盤的賣點, 生搬硬套, 而不考慮當地的實情, 結果建起來后只好看不好住, 造成了新的浪費。
4.有些人認為生態住宅就是多種花草、樹木的綠色園林式住宅。這比過去只管建房, 不顧環境的做法是一大進步。但生態住宅除了自然景觀, 還有環境保護, 實行防污、排污、治污, 甚至使用無毒、無污染、節能的建筑材料。
5.一部分人認為生態住宅只能到空氣比較清新、生態環境良好的新城區或城市郊區開發建設。其結果是在這些規劃相對滯后和基礎設施不夠配套的地區, 涌現一個個規模大、封閉式、小而全的新住宅, 形成了發展商因建大住宅而辦起了小社會的現象。
五.生態住宅設計技術策略
1.住區物理環境與能源系統設計, 包括建筑規劃、建筑單體設計、建筑能源系統的設計等, 同時又與綠化設計以及建材的選擇息息相關, 是當前生態住宅設計中最重要而又最容易被忽視的問題。生態住宅中的住宅物理環境設計, 指的是按人體舒適要求及當地氣候條件,進行可持續建筑設計的系統方法。其實質就是合理調節與處理各種影響住區物理因素使局部環境朝有利于人體熱舒適方向轉化, 從而提高居室內外物理環境的熱舒適質量以滿足適居性要求。
2.綠化系統及綠色材料系統。綠色生態住宅的綠化系統應具備“ 生態環境、休閑活動、景觀文化” 等三大功能。因此, 其建設的重點除應滿足綠地率、種植保存率與優良率、植物配置的豐實度、植物種類等指標要求外, 更應注重綠化系統的防曬、防塵、降噪、通風、水土涵養、空氣保濕等生態功能的建設, 應減少硬質鋪地, 加強垂直綠化。在建設綠色生態住宅中, 對于材料、用品的選用要強調兩點: 一是要提倡使用可重復使用、可循環使用、可再生使用的材料; 二是要選用無毒、無害、不污染環境、有益人體健康的材料和產品,并充分貫徹執行“節能、節水、節地、治污” 的方針, 強調可持續發展原則, 實現社會、經濟、環境效益的統一。
3.水資源的節省以及廢棄物處理。節水的技術策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節水設備的使用; 二是住宅中水處理。值得指出, 生態住區里處理的是中水而不是生活污水, 不能為簡化水系統的設計、節省投資而把二者混在一起處理, 這是水資源的節省中應該注意的。由于生態建筑是一個宏觀概念, 因此在考慮能. 循環、材料再利用、廢棄物處理時, 不應停留在單體建筑和個體住區的尺度上, 而應將其置于區域乃至城市的大環境中來全盤考慮。污水、垃圾、廢棄建材的分散化處理勢必造價昂貴、效率低, 不符合集約化和規模化的要求。需格外指出的是, 不應追求垃圾在住區內無害化就地降解處理。因此, 集中處理住區廢棄物才是生態住區設計中的明智之舉。
4.智能化住區, 包括信息管理和通訊自動化、物業管理自動化、設備自動化控制、安全防護自動化以及家庭智能化等。采用高科技自動化將住區內所有的物業、家務、服務設施、生活及工作設施連接起來, 從而有效地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管理和通訊自動化、物業管理自動化、設備自動化控制、安全防護自動化以及家庭智能大化等。
5.融入歷史與地域的人文環境。對傳統民居的積極保存和再生, 并運用現代技術使其保持與環境的協調適應。繼承保護城市與地域的景觀特色, 并創造積極的城市新景觀, 保持景觀資源的共享化。保持居民原有的出行、交往、生活習慣, 讓居民參與設計方案的選擇。
六.結束語
本問結合新江灣九里以及寧波•卡納湖谷的生態住宅項項目,對生態住宅設計技術策略作了簡要的分析,首先分析了設計原則和理念,在介紹了在設計建設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并就結合這些問題作了簡單的策略分析。當前生態住宅環境已經成為了建筑發展的一種趨勢,所以通過這個案例對我國的住宅建設生態設計策略作了簡單的介紹,希望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明、饒永 淺議生態建筑理論在建筑住宅設計中的運用 [期刊論文] 《安徽建筑》 -2005年5期
[2]馬會軍 節能住宅設計中的技術策略 [期刊論文]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09年10期
[3]張敬民 試論生態建筑理論在建筑住宅設計中的運用 [期刊論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2年20期
[4]王鉦日 淺談生態建筑理論與建筑住宅設計 [期刊論文]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2年2期
[5]黃茂英 官斌 建筑住宅設計中生態建筑理論的運用 [期刊論文] 《民營科技》 -2012年4期
[6]劉玉苗 竺昱 生態建筑理論在建筑住宅設計中的運用 [期刊論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2年12期
王澍現任中國美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院長,被業界譽為“中國最具人文氣質的建筑家”。49歲的他獲得了有“終身成就獎”意味的普利茲克建筑獎,有人認為早了點,王澍也沒想到會這么快。因為普利茲克獎并不是針對設計師的某件作品而頒發的獎項,而是根據設計師在一定時間內一定數量的作品作出的肯定,所以很多建筑師在60歲時才能得到。而處在特殊發展時期的中國,給了建筑師“提早”獲獎的可能性。
“中國的一個半”
王澍的父親是一名音樂演奏家,業余時間喜歡做木工。他認為藝術家是難以謀生的,所以要求兒子學習理工科。但王澍選擇了一個和藝術有關的理工科專業,建筑學。
這名世界殿堂級大師當年頗有令狐沖的氣質,恃才傲物,“離經叛道”的事數不勝,老師們對他又愛又恨。有的老師看他的方案,一開始時就警告,“你敢這樣做下去就是0分?!钡妒遣宦牐兆霾徽`。結果,他拿到了全年級最高分。因為他手上功夫極好,能把一個0分的作業以極高的標準做完。
這還不算,他大二就宣布沒有老師可以教他;大三覺得商業效果圖太假而拒畫,甚至帶著三四個學生去和教授談判。當年建筑系凡有類似的“抗爭”發生,系里第一個就會想到他。王澍曾說,這種反叛精神都源自錢鐘韓校長所訓話的“不要迷信老師”。不過對于這個“刺頭”,東南大學也給予了足夠的寬容,學校取消了必畫商業效果圖的限制,王澍的畫作屢屢被當作“范本”。
在碩士畢業時,王澍的論文答辯全票通過,但是最后卻沒有給他學位,因為論文的題目叫《死屋手記》。“這個學生太狂了!明顯是在影射建筑系和中國的建筑學界。”有人這樣說。到同濟大學讀建筑學博士時,王澍也沒“悔改”。一位老教授說,他曾經讀過王澍的博士畢業論文,18萬字卻只有幾個大標題?!耙贿B串寫下來,沒有論文的條條框框,就像在寫小說一樣,一氣呵成。但是其中的洞察、思考都很有層次,文字表達也相當到位”。
最廣為流傳的一件事,是他當著導師,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的齊康口吐狂言:“如果說中國有現代建筑師,那也只有一個半。半個是你,一個是我!”聽了這話,老先生差點沒當場氣暈。
1990年,王澍完成了獨立設計的第一個建筑項目――為杭州附近的小城海寧設計一個3600平米的青少年中心。此后在接下來的將近10年里,他沒有接任何建筑設計項目。一個老師、同學眼中才華橫溢的怪才,一個學了多年建筑的學生,在“職業生涯”中有10年時間空白,在常人是不可想象的。
那段時間中國“大興土木”,王澍卻和妻子“隱居”在杭州。他經常和工人們一起在民間做裝修,做最基本的工作,調水泥、壘磚頭。尋找靈感,還有畫建不起來的房子。甚至是看看遠山、曬曬太陽也能過一整天。賺錢只是偶爾打零工賺一筆,同是東南大學畢業的妻子盧文宇的工資養起了夫妻兩人。
讓傳統有生氣地活著
在10年“空白”之后,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的王澍變得溫文爾雅,像個古人,喜歡簫管、畫畫、印章、書法,文學和哲學書都精讀了很多,《世說新語》不少都能背出來――“設計圖就像國畫一樣?!?/p>
他所設計的建筑,也都有著古典文化的內核。2000年,王澍完成了他第一個主要作品――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圖書館。吸收蘇州園林的造園思想,如何讓建筑自然地存在于“山”和“水”之間而不突出,是他設計這座圖書館的主題。在設計中,這座圖書館將近一半的體積處理成半地下。從北面看,三層的建筑只有兩層。矩形主體建筑既是飄在水上的,也是沿南北方向穿越的,這個方向是炎熱夏季的主導風向。2004年,王澍憑這個作品榮獲中國建筑藝術獎。
2007年,王澍在杭州建造了由6個26層的高塔組成的大型高層集合公寓。這是個能“家家都長樹”的奇妙建筑,6幢近100米高的住宅,用200余個兩層樓高的院子疊砌起來,結構如編織竹席,整個連續的立面實際是一座江南城鎮的局部水平切面直接樹立起來。每一戶,無論住在什么高度,都有前院和后院,每個院子都有茂盛的植物。它獲得了2008年德國全球高層建筑獎提名。
其實,他多項作品中讓人最感興趣的,是對古舊建筑材料的循環利用。2004年,王澍完成了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新校區一期工程。為了發揮建筑材料的可再利用和經濟實用性,他從各地的拆房現場收集了700萬塊不同年代的舊磚棄瓦,讓它們在象山校區的屋頂和墻面上重現新生。16萬平方米的建筑,都是用廢舊材料制作的。
“這幾年,不少古舊建筑被拆除,出現大量磚瓦廢料,我們就有重點地回收舊料、循環利用,中國民間早就有對材料循環利用的可持續建造傳統?!蓖蹁f,“可持續發展是這幾年建筑界關注的一個重點話題?!?/p>
王澍身上的文人味道很濃,所以和他聊天很愉快。他對弟子們常說的三句話:“在作為一個建筑師之前,我首先是一個文人”,“不要先想什么是重要的事情,而是先想什么是有情趣的事情,并身體力行地去做”,“造房子,就是造一個小世界”。
在王澍的描繪中,筆者被帶入了他的作品――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的意境。大樹下的朗讀,房頂上的散步,田地里的蘿卜開花……他說這一切就像他的童年回憶――荒蕪的戈壁灘上,一群人在一起朗讀普希金的作品,有一種純粹的精神的美好。
不少建筑大師評價他的作品時說道:“看到設計的清新,人性的表達和對材料的尊重?!闭麄€象山校區的建筑,片片鱗瓦,鋪陳櫛比,重重密檐,錯落有致。如果你看到時,很難想象這些數百萬塊不同年代的舊磚棄瓦,都是從華東各省的拆房現場收集而來的。
“復活那些有尊嚴的材料”
筆者問王澍,你認為建筑在當代中國主要承擔了什么責任?王澍說,過去30年,我們把兩千年才成長起來的城市摧毀了,然后重建。沒有一個城市能逃脫“垃圾建筑”的命運。他曾經看到過一個傳教士在1900年拍的巴黎,也看到過一百年前的杭州俯視照片,真是美得讓人落淚。
在2010年的世博會上,作為寧波滕頭館的設計師,王澍的作品被更多人所熟知。滕頭館,在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北部項目區中,是最后一個立項、卻第一個完工的展館。也許在此間停留過的人還記得,這是一棟由回收舊磚瓦做成的建筑。為了表達他的生態理念,王澍用“瓦爿墻”來裝飾滕頭館的三面墻體。這些舊磚瓦都是從寧波的象山、鄞州、奉化等地的大小村落收集來的,其中的元寶磚、龍骨磚、屋脊磚都有著超過百年的滄桑。一位德國建筑師看后非常激動,說中國人太了不起了!
關鍵詞:生態建筑;可持續;生態化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前言:生態建筑,也被人們稱之為綠色建筑、可持續建筑,就是將建筑整體看做一個獨立的生態系統,依靠生態系統內部的能量和物質進行有效循環,確保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持久性。生態建筑能夠很好的降低建筑對外界環境的破壞,低效、節能、無廢無污,是最理想的建筑生存環境,也是未來建筑發展的主要方向。
1、生態建筑的概念及特點
生態建筑的概念
作為一種全新的建筑形式,生態建筑有著許多不同的解釋,總體上是將建筑視為一個生態系統,通過組織建筑內外空間中的各種物態因素,在建筑生態系統內部使物質、能源實現秩序地循環轉化,獲得一種無污染、高效及低能的生態平衡系統。這個概念的落腳點有以下兩個方面:
1.1.1 提供健康的建筑環境,并向使用者提供高質量的生存活動空間;
1.1.2 減少能耗,保護環境、尊重自然,使建筑和自然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1.2 生態建筑的特點
從建筑設計的角度看,生態建筑主要表現為:采用多種綠化方式以改善周圍小氣候,采用大跨度輕型結構以增強空間的適應性。生態建筑的設計,應該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整體、全面地考慮設計區域內部與外部環境關系;強調人與環境的和諧共存,不可分割;建筑材料盡量使用天然材料,盡量使用天然能源與再生能源;采用節能技術和防治污染措施;宅址選擇遠離污染源;尊重設計地段內的土地、環境及植被的特點,因地制宜;建筑產品體現出生態文化與藝術的內涵;設計過程中的多學科綜合性。
2、生態建筑設計原則分析
生態建筑設計是生態建筑施工前的重要環節,用以對生態建筑內部構造進行統一部署,合理統籌,確定生態建筑內部的有效循環系統,確保生態建筑建成后能夠正常行使相關功能。生態建筑設計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所涉到建筑技術、社會經濟、自然循環和人類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最終保證生態建筑運行狀態的穩定性,生態建筑功能的有效性。在生態建筑設計中,需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2.1可持續性原則
可持續原則是生態建筑設計的精髓所在,是生態建筑所必須能夠達到的標準,才能保證生態建筑的有效性和持續性。所謂可持續原則,就是在生態建筑設計時,能夠針對建筑內部的自身生態循環做以準確的規劃和制定,確保建筑工程的穩定性和持久性。
2.2舒適性原則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生態建筑必須滿足舒適性原則。所謂舒適性原則,就是在保證建筑可持續應用的基礎上,對建筑環境進行合理優化,使建筑內部環境能夠充分滿足用戶的需求,打造舒適的內部空間,舒適性是建筑運行的基本保障,是使人們接受生態建筑的前提條件。
2.3節約性原則
節約性原則就是在滿足建筑自身能源消耗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能源節約,減少建筑對外界能源的依賴性,以自身能源生產維持建筑的正常運行。節約性原則是對可持續原則的有效補充,以突出生態建筑的建設意義。
2.4經濟性原則
經濟性原則所體現出的經濟性,不是在于對建筑施工中的材料和技術進行經濟性約束,而是在強調生態建筑運行過程中的經濟性。生態建筑施工建設過程中,會應用到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科學理論,配合先進的施工材料,保證生態建筑的有效運行,節能化運行和低消耗運行,使生態建筑對于環境的破壞大為降低,對外界物質能源的消耗降低,從而達到經濟性的運行優勢??梢哉f,生態建筑是一種持續性的經濟工程,對于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3、生態建筑在建筑設計中的作用
3.1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
隨著我國經濟與城市市容建設的不斷進行,在我國的大多數城市建設設計中都會產生重規模、忽視環保的問題,這樣的設計使得一些城市建筑設計犧牲了環境保護、加大了能源浪費。在而城市發展中,由于城市的現代化和智能化水平越來越高,在建筑設計中加入一些生態元素設計會減少居民生產和生活對于環境和能源的破壞程度,使居民的生活質量得到切實提高。生態建筑有利于推進城市的經濟、社會與環境三方面效益的大幅增長。
3.2可以大力促進城市的經濟發展
城市經濟發展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規劃之一,是各個城市可持續發展得以實現的必要因素。生態建筑可以沖破城市固有的規劃和建設束縛,使城市建筑設計推進與經濟增長、環境保護和保護能源之間實現有效統一,完成經濟間布局的合理、科學,大力促進城市經濟快速發展。
3.3可以實現城市的健康發展
在生態建筑設計中,生態、環保和節能的設計理念要得以充分體現,這樣可以充分保證實現城市的持續、健康發展。生態建筑設計中因為嚴格按照城市發展的全面情況展開系統設計,實現了城市環境和能源的資源分布的平衡。所以生態建筑設計必須有效促進市民健康、推進教育發展,并重視城市的生態環境質和能源的使用情況,推動城市健康發展。
4、建筑設計生態化的未來發展趨勢
面對我國嚴重的環境問題,探索建筑設計生態化未來發展趨勢已經是倡導和推廣生態建筑未來的必然選擇,即生態建筑目前有研究原生生態建筑、運用新的生態技術提升建筑生態化的這兩種發展方向。
原生生態建筑的優勢在于:原生生態建筑多數選取自然的采光和通風形式;原生生態建筑中人們自覺運用本地建筑材料及建筑技術,并充分考慮了所在地氣候條件;原生建筑對于自然環境比較敏感。因為重慶建筑的本質就是強調回歸自然,所以建筑師在研究原生生態建筑時可以尋找到一些生態建筑的問題的解決辦法。
運用新生態技術提升建筑生態化,則是強調建筑師嘗試利用新技術以改造建筑的環境使之如同生命和自然的循環系統一樣,具備生態化的能源與材料的循環過程的自我控制與優化。建筑設計生態化未來發展趨勢可以從能源利用、材料運用和自我調控三方面進行。
4.1能源利用
盡量在建筑設計中采用永不枯竭的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及熱能等。如設計建筑使之生態化,利用面積較大的玻璃用于建筑屋頂,用以回收太陽能產生的熱量,經由一些手段處理后,可以將其轉化成為其他能源用于建筑熱源供應和照明提;應用環保、節能技術。建筑設計生態化強調使建筑本身節能、環保,這不僅僅是降低能源使用,還要提高能源利用和優化使用能源。即必須選用相應的措施未完成資源消耗和能源再生的轉化。
4.2材料運用
建筑設計生態化一定要,首先,在材料運用方面選用能夠可以更新、改造或者再利用及再生資源,盡可能實現材料的循環使用。其次,一定要運用建筑所在地的本地資源,以實現本土生態建筑的成本降低。建筑材料一定要選用生態性的建筑材料,這樣的建材可以有效實現在材料生產、材料使用、材料廢棄及材料再生循環的整個過程中和生態環境的協調融合,實現以最低的能源消耗和最小的環境污染來完成最高的材料利用和循環再利用。
4.3自我調控
建筑設計生態化的自我調控主要分為被動式和主動式兩種調控,其中被動式調控指借助于建筑本身的結構和組件,如建筑的門窗、陽臺進行遮陽處理,建立起適宜的生存環境,這種被動式的調控源于解決傳統建筑,關注建筑環境和深刻理解現代建筑的設計理念,用這些指導建筑設計生態化。如國外有些住宅的建筑師經由選取玻璃暖房及相應的構造形式使建筑取得了出色的保溫和隔熱效果;主動式調控則是現代建筑設計生態化的最大成就,即計算機技術進行到了建筑設計的應用,計算機技術可以很好地把設計師的外延思想以有效的形勢表現出來,因此帶動了建筑設計生態化的技術性革命。建筑設計師可以經過主動調控把建筑生態的設計進一步精細化、準確化及嚴密化,從而實現了把建筑設計生態化和建筑構造、物理及現代計算機技術的有機融合。
5、結語
生態建筑作為一種全新的建筑形式,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它與現代建筑一脈相承,并且是現代建筑在21世紀的繼續。我們無需刻意追求現代建筑和生態建筑的區別,從現代建筑向生態建筑的過渡是建筑發展的一個必然的歷史進程。
參考文獻:
關鍵詞:建筑產業;低碳經濟; 技術創新;低碳技術創新
中圖分類號:F40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409(2012)11-0090-04
A Literature Review of Low Carb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LAI Xiao-dong, SHI Qi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literatures research status with the topics regard to low carb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of China based on the national requirements on greenhouse gas control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arget. It presents an overall review for the journal literatures in China with a methodology by classifying the literatures based on five aspects of low carb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roadmap, research theory, low carbon building assessment and energy efficiency with technology progress. To a further step, it has given a brief summary with some recommendations and directions of low carb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with the purpose of aiding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strateg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nstruction industry;low carbon economy;technology innovation;low carb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1 引言
建筑產業高投入、高能耗與低增值性的行業特征與現行能源危機的矛盾日益突出。研究表明,全球房地產及相關領域造成了70%的溫室效應,建筑施工、使用以及建材生產過程都是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源。據統計,目前中國建筑能耗約占全社會總能耗的三分之一左右,且隨著城鎮化的快速發展,這個比例將繼續擴大。在高能耗行業中,建筑業成為能耗之首,建筑業已經成為發展低碳經濟的關鍵領域 [1]。國家“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 要 “加快低碳技術研發應用,控制工業、建筑、交通和農業等領域溫室氣體排放。探索建立低碳產品標準、標識和認證制度,建立完善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推進低碳試點示范”?!耙种聘吆哪墚a業過快增長,突出抓好工業、建筑、交通、公共機構等領域節能,加強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
本文選取高能耗建筑產業,對國內外有關低碳技術和綠色、低碳建筑有關文獻進行梳理。從低碳技術的技術路線、研究理論、綠色建筑、低碳建筑、生態建筑、能源效率等幾方面進行分析。讓相關從業者或研究人員對與建筑產業相關的低碳技術創新有個全面了解,以便更好地推進低碳經濟發展和助力“十二五”規劃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
2 低碳技術路線圖的研究
2.1 低碳技術路線圖的發展
什么是低碳技術?國外主流的觀點是,以可再生能源技術為主體的低碳技術相對于傳統化石能源技術而言,是一種突破性創新?!靶碌哪茉醇夹g是對能源生產技術的革命性變化”,而現有的技術(傳統能源技術)“具有嚴重缺陷,無助于穩定全球氣候” [2]。低碳技術創新是一個通過技術范式的轉變來實現對原有技術經濟系統進行解鎖的過程。他指出“真正的革命性創新起于毫末,但最終將通過技術與社會系統的共同進化為自己創造出一個新的社會經濟系統”。低碳技術可分為3個類型:一類是減碳技術,是指高能耗、高排放領域的節能減排技術等。另一類是無碳技術,如核能、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第三類是去碳技術,如碳捕獲與埋存技術等[3]。
文獻研究發現,有關低碳技術、低碳產業的技術路線圖研究主要采用兩種思路:即以情景分析為核心和以技術預見為核心,這兩種制定低碳技術路線圖思路的主要區別在于關鍵技術選擇方法不同。情景分析法主要通過模擬政策措施和技術發展情景對未來能源消費和溫室氣體排放所產生的影響,進而發現關鍵問題,對技術發展路徑提出建議,如文獻[4];而技術預見則在綜合考慮保障能源安全的需求和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要求的前提下,以技術預見結果為主要依據,得到的關鍵技術發展目標和實現路徑,如文獻[5]、[6]。
2.2 主要國家的低碳技術路線
低碳技術種類繁多,各國家和地區對低碳技術的側重點并不相同。歐盟注重走清潔能源技術優先發展的低碳技術路線[7],日本側重于節能技術[8],美國則選擇了全面發展的低碳技術發展路線[9](見表1)。
國家技術前瞻課題組就低碳發展的關鍵技術和大規模應用時間做了預測,其中建筑節能和能耗輸配系統被列為關鍵技術之一[6]。吳昌華(2010)針對中國低碳創新的技術發展路線圖進行分析,分析了各產業技術發展存在的障礙和成本,提出了一個低碳技術創新鏈條概念解決模型。并指出目前建筑產業技術創新路線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建筑節能、能效提高和新能源開發的第一階段,未來新概念低碳建筑還處于探索階段[10]。能源與環境的巨大壓力已經不允許中國走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必須轉型走低碳節能和開發可再生能源的低碳發展之路[11],有學者采用情景模擬對我國低碳經濟技術路線圖進行分析,透過對28種低碳技術的模擬分析,認為我國2050年實現減排任務是有可能的 [12]。
由上分析,以低碳技術路線圖作為脈絡發展低碳經濟在國內外都受到推崇。清晰的能源技術戰略、產業結構規劃和明確的減排目標和任務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實現低碳經濟的一個前提。從文獻的研究看來,未來的低碳技術創新趨勢應該是走“減碳”、“碳中和”、最后到“負碳”的技術發展路線。
3 低碳技術研究理論
學界較著名且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低碳技術體系研究理論包括史帝芬·巴克樂的穩定楔理論、麥肯錫的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成本曲線和烏恩魯的碳鎖定理論等。
穩定楔理論[13]是目前被公認的處理氣候變化問題的最佳策略之一。其創立者史帝芬·巴克樂和羅伯特·索克羅從各種可能的氣候變化減緩技術中篩選出了15種關鍵技術,將其命名為“穩定楔”,認為這15種技術的應用可以像楔子一樣,在穩定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并把15種“穩定楔”技術分為5類,即:①提高能源效率,加強管理的技術;②燃料使用的轉換與CO2的捕獲及儲存技術;③核能發電技術;④可再生能源及燃料技術;⑤森林和耕地對CO2的吸收作用技術。穩定楔理論第一次全面審視了人類現有技術與碳排放之間的相互關系,按照不同技術的碳排放貢獻及其減排潛力對各種可能的氣候變化減緩技術進行了篩選,為人類的減排行動指出了重要方向。
溫室氣體減排成本曲線是麥肯錫在全球10個領軍企業和組織支持下開發出的一個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數據庫[14]。該數據庫包括了至2030年的時間范圍內,對10個經濟部門和全世界21個地區的200多種溫室氣體減排潛力和成本的深入評估。該成本報告不僅包括了對低碳技術發展的最新評估和宏觀經濟評價、對不同地區和行業減排潛力、投資和融資需求均做了詳細的評估及成本估算,同時采用情景模擬動態性地闡述了如何才能實現減排,包括對建筑產業的分析。
與“穩定楔”理論不同的是,麥肯錫評估報告不僅注意了各種氣候變化減緩技術減排潛力,而且分析了各種減緩技術的應用成本與投資需求。這對政府和投資決策者具有極重要的參考價值。
碳鎖定理論是由格利高里·烏恩魯最早提出來的,他在《能源政策》陸續發表了三篇重要論文[15~17]
等。其中,《理解碳鎖定》一文系統地提出了碳鎖定概念。他認為,對化石能源系統高度依賴的技術自工業革命以來一直存在,并與政治、經濟、社會結合成一個“技術-制度綜合體”,并不斷為這種技術尋找正當性,為其廣泛商業化應用鋪設道路。形成了一種共生的系統內在慣性,導致技術鎖定和路徑依賴,阻礙替代技術的發展,即“碳鎖定”。其來源主要來自技術、機構、產業、社會和制度等五個方面。
碳鎖定理論對于低碳技術創新研究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對于高能耗產業,研究指出,受益于長期遞增報酬的以碳為基礎的能源系統可能會產生“鎖定效應”,進而妨礙低碳、可再生能源等低碳技術的創新。同時,受益于現有制度的參與者將試圖維持該種制度,這就進一步強化了現存技術系統的鎖定。目前工業化國家以碳為基礎的能源和運輸系統形成了鎖定的技術—制度復合體,相應地也是碳鎖定。
文獻[18]認為,由于內部慣性,解除碳鎖定需要外生事件的沖擊。如相關技術的危機、政府規制、技術突破、消費偏好的改變、“縫隙”市場和科學發現等6大方面。長遠來看,可再生能源如生物能源和碳封存技術可有效解決高能耗產業的碳鎖定僵局[19]。
4 低碳建筑、綠色建筑評估
4.1 生態建筑、綠色建筑、可持續建筑和低碳建筑演變
早在19世紀,“生態建筑”就出現在西方建筑理論與實踐中?!熬G色建筑”則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70年代或更早
[20]。90年代可持續發展理論一經提出,即被融入了綠色建筑理論中,以1993年國際建協在芝加哥通過的《芝加哥宣言》和美國出版的《可持續發展設計指導原則》一書列出的“可持續建筑設計細則”為標志,形成了現代真正意義上的綠色建筑理論體系。2003年英國首次提出低碳概念[21]。低碳建筑隨之出現,學界開始從能源、環境、經濟和政治等方面對低碳建筑和低碳技術進行研究[22~24]。
國內對建筑業創新研究也經歷了生態、綠色、可持續和低碳建筑的演變過程。筆者在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以“生態建筑、綠色建筑、可持續建筑、低碳建筑”為“標題”關鍵詞分別檢索,其時間序列統計見表2。經分析發現,以“低碳建筑”為主題的研究文獻起步較晚,內容多集中在建筑設計、施工技術、建筑機械、智能建筑技術、建筑材料、綠色建筑和節能技術創新等方面。對表2數據基礎進一步分析發現,以低碳技術為主題的文獻只有17篇,發表時間集中在近2年(發表在國際期刊的未作統計)。說明有關低碳建筑的研究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
4.2 綠色建筑、低碳建筑實現路徑和評估體系
在綠色低碳建筑的實現途徑方面,文獻[25]指出, 很多大型建筑公司采用技術創新是基于成本競爭和服務考慮,而未考慮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綠色建筑的發展需要從個人、組織和制度上解決目前存在的社會和心理障礙,如“總框架、目標人群、教育、結構調整、激勵改革和風險補償、綠色建筑標準的改進和稅制改革”等七大方面來解決。建筑技術研發創新也可通過跨學科的研究努力來進行[26]。文獻[27]研究發現,要有效解決建筑產業的脫碳,減少碳排放問題,最好的途徑是推行低能耗、零排放的新標準綜合建筑。低碳技術集成系統(如環境控制、LED節能、節能技術集成網絡等)的應用可有效減少建筑能耗,減少國家對能源的過度需求[28]。如文獻[29]基于英國建筑產業評估狀況,指出建筑高能耗產生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的整合和技術集成,解決方案是要建立合作伙伴關系的專家團隊,采用垂直整合設計、價值管理、全壽命周期管理、教育培訓、信息傳遞和研發工具政策支持、文化教育的改革以實現低碳或零碳建筑,環境政策的制定要與建筑產業的改革密切結合起來。
也有學者從建筑產品創新、設計創新、新型建筑技術應用等方面論證建筑產業的低碳可行性。文獻[30]以山西建筑產業為例,指出“產業節能和減排彈性脫鉤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實現經濟發展與碳排放脫鉤的因素,政府應大力支持技術創新”。好的綠色建筑項目是組織管理和效率管理的典范[31],地方政府在綠色建筑的推行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32]。低碳建筑的實現要解決一系列的問題,如設定碳排放基準線,促進行為節能和行為減排,分析可行資源,建立高效的系統調適和運行管理體系,才能有效實現低碳節能的目標[33]。
國內外比較知名的綠色建筑評價體系有美國的LEED,英國的BREEAM、加拿大的SRTool、澳大利亞綠色之星、德國的DGNB、日本的CASBEE評估體系等和中國的綠色建筑評估體系。這些綠色建筑評價體系是基于全壽命周期為主軸構建指標,內容多集中在綠色節能和綠色宜居等方面。權重則根據評價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但對碳排放和設計中創新的評價指標很少,目前只有LEED和“綠色之星”體系中有單列指標對建筑的技術創新進行評估。
對建筑評估體系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綠色建筑等方面[34,35]。有學者在現有綠色評估體系的基礎上提出了低碳建筑評估內容[36], 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聯合的《中國綠色低碳住宅區減碳技術評估框架體系》(討論稿)[37]為我國低碳建筑社區減碳技術提供了一個比較明確的方向,但在國家統一的低碳建筑評估體系未權威公布之前,有關低碳建筑評估體系仍然需要進一步論證和探討。
5 技術進步與建筑能源效率提高的研究
5.1 建筑產業技術創新與能效提高
隨著能源問題與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能源效率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有學者把能源效率稱為“第五類能源” [38]。國際性的能源強度比較越來越受到關注,因為國際性比較可以幫助了解各國能源強度降低的潛力。文獻[39]認為建筑節能和能效提高在設計階段就要考慮盡可能地減少設備或設施的使用,這也是節省成本,提高能效的有效途徑??萍紕撔屡c建筑的能效關系密切,要輔之以必要的政策支持[40]。
5.2 建筑產業供應鏈技術創新與能效提高
作為耗能大戶的建筑產業,其供應鏈的碳排放控制研究也日益受到學界關注,文獻[41]對建筑產業上游鋼鐵行業的能源效率及節能減排潛能做實證分析發現,只有技術創新,提高行業技術水平,才能真正提高我國鋼鐵行業的節能減排率。利用科技進步調整產業結構,將顯著降低我國鋼鐵行業能耗和CO2排放量;我國鋼鐵和水泥企業碳減排潛力還有很大空間[42,43]。 建筑材料產業采用精益生產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減少浪費和能耗[44];文獻[45]通過對我國6大產業的能源消耗、經濟增長和能源效率的實證研究發現,從能源效率的長期或短期分析結果看來, 建筑業的能源效率都是最低的,加快產業結構和提升技術進步勢在必行。
6 結論與展望
低碳技術創新研究是一個跨學科、跨專業的系統研究,而作為集成多技術的建筑產業的低碳、控碳技術的創新管理更是一個復雜系統。建筑產業低碳技術創新管理涉及社會、經濟、能源和環境等多方面要素,目前的文獻研究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缺少一個從系統的、全面的角度來分析整個建筑行業的特征和在當今高能耗產業“碳鎖定”狀態下如何從技術、政策和操作層面來實現低碳建筑產業的革新,即從技術創新的本身規律上來解決當前能源緊張和碳排放問題,以綜合集成、多維度和多種技術系統集成管理的創新研究顯得尤為必要,以控碳技術、提高能效為績效指標的評估機制和管理模式也是未來建筑產業低碳技術創新管理的方向。
參考文獻:
[1]世界自然基金會.低碳經濟影響四大產業變革[J].北大商業評論,2010, 68(3):2-4.
[2]MI Hoffert,et al. Advanced Technology Paths to Global Climate Stability: Energy for a Greenhouse Planet [J].Science, 2002,298 (5595):981–987.
[3]Berkhou t F. Technology Regimes, Path Dependency and the Environment[J].Global Environment Change,2001:1-4.
[4]姜克雋, 胡秀蓮,等.中國2050年低碳情景和低碳發展之路[J].中外能源,2009,14(6):1-7.
[5]中國科學院能源領域戰略研究組.中國至2050年能源科技發展路線圖[M]. 科學出版社, 2009.
[6]錢祖. 我國節能減排關鍵技術和路線圖[R].創新科技,2008(31):54-55.
[7]Malko J. Roadmap to Low-carbon Economy[J]. Rynek Energy, 2010,4(8):26-30.
[8]Ashina S, et al. Japan Roadmaps toward Low-carbon Society by Backcasting: Optimal CO2 Reduction Pathways and Investment Timing for Low-carbon Technology[J]. Journal of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2010, 2 (3).
[9]Paster MD, et al. 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Program on Hydrogen Production[J]. Nuclear Production of Hydrongen, 2004:57-71.
[10]吳昌華. 低碳創新的技術發展路線圖[J].中國科學院院報, 2010, 25 (2):138-145.
[11]Zhang ZX. China in the Transition to a Low-carbon Economy [J].Energy Policy, 2010, 38(6):6638-6653.
[12]Liu HW, Gallagher KS. Catalyzing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to a Low-carbon Economy: a CCS Roadmap for China [J].Energy Policy. 2010, 38(1): 59-74.
[HJ1.55mm][13]S Pacala, R Socolow. Stabilization Wedges: Solving the Climate Problem for the Next 50 Years with Current Technologies[J]. Science, 2004(305):968-972.
[14]McKinsy. The Carbon Productivity Challenge: Curbing Climate Change and Sustaining Economic Growth[R].McKinsy Global Institute, 2008.
[15]Unruh GC. Understanding Carbon Lock-in [J] . Energy Policy, 2000, 28 ( 12) : 817-830.
[16]Unruh GC. Escaping Carbon Lock-in [J]. Energy Policy, 2002, 30( 4) : 317-325.
[17]Unruh, GC. Globalizing Carbon Lock- in [J]. Energy Policy, 2006, 34 ( 10) : 1185-1197.
[18]Cowan R, Hulten S. Escaping Lock-in: The Case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1996,53 (1):61-80.
[19]Vergragt PJ, Markusson N, Karlsson H.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Bio-energy with CCS, and the Escape from the Fossil-fuel Lock-in [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Human and Policy Dimensions, 2011, 21(5): 282-292 .
[20]BStone. How Building Green Got Its Start [EB/OL]. http:///environment/green-living/articles/51601.aspx, 2012-07-02.
[21]DTI. UK Energy White Paper: Our Energy Future - 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M]. The Stationery Office, 2003.
[22]Williams J. The Deployment of Decentralised Energy Systems as Part of the Housing Growth Programmer in the UK[J]. Energy Policy, 2010, 38 (12): 7604-7613.
[23]Nemet GF, Baker E. Demand Subsidies Versus R&D: Comparing the Uncertain Impacts of Policy on a Pre-commercial Low-carbon Energy Technology [J].Energy Journal, 2009, 30 (4) : 49-80.
[24]Glass J, Dainty ARJ, Gibb AGF. New Build: Materials, Techniques, Skills and Innovation [J].Energy Policy,2008, 36 (12): 4534-4538.
[25]Hoffman AJ, Henn R. Overcoming the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Barriers to Green Building[J]. Organization & Environment, 2008, 21 (4): 390-419.
[26]Changyoon Kim, et al. Developing a Technology Roadmap for Construction R&D through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Efforts[J].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2009(18):330-337.
[27]Newton PW, Tucker SN. Pathways to Decarbonizing the Housing Sector: a Scenario Analysis [J]. 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2011, 39(1): 34-50.
[28]Cho S, et al.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Operation, Low-end Energy Build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Korea[C]. KC2008: Proceedings of the EU-Korea Conference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ies: Springer Proceeding in Physics, 2008(124):123-133.
[29]S Sorrell. Making the Link: Climate Policy and the Reform of the UK Construction Industry[J]. Energy Policy, 2003 (31):865–878.
[30]李忠民,韓翠翠,姚宇.產業低碳化彈性脫鉤因素影響力分析—以山西省建筑業為例[J].經濟與管理, 2010, 24 (9):41-44.
[31]Heerwagen J. Green Buildings, Organizational Success and Occupant Productivity [J].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2000, 28(5-6): 353-367.
[32]Theaker IG, Cole RJ. The Role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Fostering Green Buildings: a Case Study[J]. 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2001, 29(5):394-408.
[33] 龍惟定,白瑋,范蕊. 低碳經濟與建筑節能發展[J],建設科技,2008: 16-20.
[34] 施騫,徐莉燕. 綠色建筑評價體系分析[J].同濟大學學報(社科版), 2007, 18(2):112-117.
[35] Lent T, Walsh B. Rethinking Green Building Standards for Comprehensiv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J]. Journal of ASTM International, 2008, 5(2):1-9.
[36] 聶梅生,秦佑國,江億.中國綠色低碳住區技術評估手冊[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37] 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中國綠色低碳住宅區減碳技術評估框架體系(討論稿)[J].動感, 2010,(0):30-33.
[38] Andrew Warren. Does Energy Efficiency Save Energy: the Implications of Accepting the Khazzoom – Brookes Postulate [EB/OL].http: // technology.open.ac.uk / eeru / staff /horace/ kbpotl.htm. 2006-07-07.
[39] Hydes KR, Creech L. Reducing Mechanical Equipment Cost: the Economics of Green Design[J]. 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2000, 28(5-6):403-407.
[40]Koebel. CT Innovation in Homebuilding and the Future of Housing[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2008, 74(1):45-58.
[41]韓一杰,劉秀麗.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中國各區鋼鐵行業能源效率及節能減排潛力分析[J].系統科學與數學,2011, 31(3): 287-298.
[42]Ke Wang, et al. Scenario Analysis on CO2 Emissions Reduction Potential in China’s Iron and Steel Industry[J]. Energy Policy,2007(35):2320-2335.
[43]Shalini Anand, et al. Application of a System Dynamics Approach for Assessment and Mitigation of CO2 Emissions from the Cement Industry[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gt,2006(79):383-398
關鍵詞:生態建筑科學技術 資源設計,關注生態建筑設計。
當今世界,人口劇增,資源銳減,生態失衡, 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人類生存和發展與全球的環境問題愈演愈烈,生態危機幾乎到了一觸即發的程度。在嚴峻的現實面前,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和評判我們現時正奉為信條的城市發展觀和價值系統。
許多有識之士逐漸認識到人類本身是自然系統的一部分,它與其支撐的環境休戚相關。在城市發展和建設過程中,必須優先考慮生態問題,并將其置于經濟和社會發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同時,還要進一步高瞻遠矚,通盤考慮有限資源的合理利用問題,即我們今天的發展應該是“滿足當前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孫后代滿足其需要能力的發展”。這就是1992年聯合國環境和發展大會“里約熱內盧宣言”提出的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基本內涵,它是人類社會的共同選擇,也是我們一切行為的準則。
生態建筑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持,但是一定的生態技術含量并不能表明這樣的建筑就必然成為生態建筑,而不含有那些典型生態技術手法的建筑也未必就不是生態建筑,因為生態建筑的核心并不在于其硬件如何,而在于其內在的運行系統如何,生態建筑是一個系統,必須從總體上來衡量和評價。本文闡述了生態建筑對人類發展的作用及重要性,講述了生態建筑的設計準則。
一.生態建筑設計準則
生態建筑也被稱作綠色建筑、可持續建筑。生態建筑涉及的面很廣,是多學科、多工種的交叉,是一門綜合性的系統工程,它需要整個社會的重視與參與。一般來講,生態是指人與自然的關系,那么生態建筑就應該處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間的關系,它既要為人創造一個舒適的空間小環境(即健康宜人的溫度、濕度、清潔的空氣、良好的光環境、聲環境及具有長效多適的靈活開敞的空間等);同時又要保護好周圍的大環境――自然環境(即對自然界的索取要少、且對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要?。?。
這其中,前者主要指對自然資源的少費多用,即“四節一環?!保汗澋?,節能,節水,節材;環保。在能源和材料的選擇上,貫徹減少使用、重復使用、循環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資源替代不可再生資源等原則。后者主要是減少排放和妥善處理有害廢棄物(包括固體垃圾、污水、有害氣體)以及減少光污染、聲污染等等不對自然環境造成傷害。以建筑設計為著眼點,生態建筑主要表現為: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注重自然通風,自然采光與遮陰,為改善小氣候采用多種綠化方式,為增強空間適應性采用大跨度輕型結構,水的循環利用,垃圾分類、處理以及充分利用建筑廢棄物等。
二.生態建筑的設計目標
生態建筑的設計思想是在上世紀不斷發生地區性的環境污染和全球性的生態環境惡化的過程當中,不少學者和建筑師對現代工業文明開始進行深刻反思的產物。生態建筑系統是一種堅持師法自然的理想建筑系統,它大幅降低非再生能源的絕對消耗,采用自我控制、自我調節,對物質和能量逐級、合理、綜合應用,有效利用可再生資源,力求把建筑生態系統納入生物圈物質循環系統,從而避免或減輕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
生態建筑的設計目標是在滿足功能和空間需要的同時,強調實現資源的集約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生態建筑強調資源和環境,強調建筑在整個壽命周期內要減少資源的消耗和降低環境污染。
三.生態建筑的設計手法
生態建筑從設計手法上,可分為三個類型:
(1)從建筑所在地域出發,提倡利用本地材料和傳統技術的鄉土地方設計手法。
(2)既重視地方性,又適當地引入“適宜技術”的設計手法。
(3)結合當地自然生態條件與最新生態理論,充分利用新技術和新材料來解決生態問題的高技術設計方法。
這三種手法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從當地的具體生態環境出發進行設計,所不同的是對技術的應用觀念與方式。
1.鄉土的生態建筑
這種建筑類型需要建筑師了解環境地理現狀,學習并繼承傳統建筑中蘊含的生態智慧,不依賴耗能設備,而在建筑形式、空間、布局和構造上采取措施,以改善建筑環境,實現微氣候建構。
2.“適宜技術”的生態建筑
這種建筑類型以馬來西亞的楊經文先生為代表。他從生物氣候學的角度研究建筑設計,適當采用新技術與新材料,在高層建筑設計上嘗試利用自然能源并建構良性微氣候。他稱之為生態氣候學(Bioclimatic),其具體目標是滿足人的舒適和精神需求以及降低建筑能耗。他在熱帶高層建筑設計中運用生物氣候學所采用的方法,大體上有下列幾個方面:
(1)在高層建筑的表面和中間的開敞空間中進行綠化;
(2)沿高層建筑的外面設置了不同凹入深度的過渡空間,
(3)在屋頂上設置固定的遮陽格片。
(4)創造通風條件加強室內空氣對流,降低由日曬引起的升溫:
(5)平面處理上主張把交通核設置在建筑物的一側或兩側;
(6)外墻的處理上除了做好隔熱,他還通過研究,建議采用墻面水花系統。楊經文認為通過這些措施,在熱帶地區的高層建筑可節省運轉能耗的40%。
3.生態高技術建筑
生態高技建筑是同周圍生態環境協同發展、具有可持續性特點的高技術建筑,是對當今生態危機的一種積極、主動并且有效的解決之道,因而是高技術建筑未來發展的方向。
生態高技建筑對于建筑微氣候的關注可以具體歸結為以下三方面:一是適宜的室內濕度和溫度,滿足人體舒適及健康的要求;二是盡可能多地獲得自然采光(減少人工照明的能耗);三是最大限度地獲得自然通風(減少空調能耗)。通過最高效的人工技術手段來實現以上目標,或達到各要素之間的平衡就成為生態高技建筑師不懈追求的方向。其具體的設計手法是:
(1)引入綠色植物創造宜人的景觀
結合建筑構造技術和先進的電腦控制技術,生態高技建筑能夠將綠色生態體系“移植”到建筑內部,使建筑內部有良好的室內氣候條件和較強的生物氣候調節能力,創造出田園般的舒適環境。
(2)盡可能多地獲得自然采光
屋頂是光線進入室內的主要途徑,于是各種光線收集、反射構件被應用于屋頂形式。
(3)最大限度獲得自然通風
生態高技建筑師們利用風壓、熱壓以及機械輔助的手段盡可能地獲得自然通風。在基寶文化中心的設計中,皮亞諾設計了一套十分有效的被動通風系統。由于當地氣候炎熱潮濕,常年多風。因此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通風來降溫、降濕便成為適應當地氣候、注重生態環境的核心技術。其原理是采用雙層結構,使空氣可以自由地在弓形表面與垂直表面之間對流,而建筑外殼上的開口則是用于吸納海風,或者引導建筑所需的對流。針對不同風速和風向,通過調節百葉窗的開合和不同方向上百葉的配合來控制室內氣流。
生態建筑的興起是建筑業走向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步,建筑師應牢記“人類不可能創造一個生態系統”,只可以“設計生態系統的環境和整個系統”。保護生態、回歸自然的綠色;生態建筑、低碳建筑將為建筑師提供一片嶄新的創作天地。
結束語:
總之,生態建筑是多種技術集成的結果,它需要科學技術的進步,更不能離開政府相關政策法規的鼓勵和正確引導。只有在設計過程中各專業人員的相互協作與共同努力,綜合運用當代建筑學、建筑技術科學、生態學及其它科學技術的成果,從技術、經濟、環境、能源及社會等角度出發,系統地評價與設計建筑的室內外環境,才會有更多更好的生態建筑出現,從而實現建筑“生態化”。最終達到居住源于自然回歸自然。
參考文獻
[1]聶梅生:論新世紀的我國住宅產業化[J]中國建材科技,2001( 4)。
[2]曹永康,葉啟議:墻的節能和GRC板[A].1965-1999纖維水泥制品行業論文集[C].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0.
關鍵詞:綠色 低碳 設計策略 整體設計 共生 空間設計 生態技術 綠色建材
中圖分類號: S611 文獻標識碼: A
一. 建筑整體設計層面的策略――建筑與自然環境共生
成功的建筑,首先應慎重選擇建筑所處的地段,使它處在生態環境良好的區域,良好的生態環境,有利于人類的身心健康。對于這一點,古人早就有先見之明。古羅馬建筑師維特魯威在《建筑十書》中說道:“在建設城市之際必須尋求健康時,沒有比精心研究選擇最適當的天空方向更為必要的了。”而我們中國古代建筑設計受風水觀念的驅使,對建筑的選址更是非常講究。以城址、住宅為例,最佳選址要求“負陰抱陽,沖氣以為和”“金帶環抱”等,對地質、地貌、氣候、植被、土壤、水文等方面綜合考慮。這種選址方法經過分析是符合生態建筑的要求的。
二.建筑空間設計層面的策略――形體設計,功能分布等
作為一名建筑師,從建筑空間和形體入手,通過“建筑”空間來“建筑”行為,探索綠色低碳建筑的設計思路,是設計中成本最低,最易達到也最生態經濟的設計策略。以下概括出四種以空間塑造引導行為的綠色設計策略。
1.“切薄”建筑――引導人們優先利用自然通風和自然采光
讓建筑在一定的幅度內更薄,可以增大建筑空間與外界的接觸面,更好的引導室內空氣的對流、自然光的滲透,讓人們優先利用自然條件滿足內部的環境要求。著名建筑師楊經文在新加坡國立圖書館新樓的設計中,用一條街道將建筑“切薄”,劃分為兩大塊,中部設計為向自然開放的中庭,從而奠定了建筑綠色設計的基礎。這座建筑于2005年建成,實際能耗相比新加坡標準寫字樓降低30%,被譽為楊經文生態大樓的顛峰之作。
2.公共空間室外化――引導人們減少對人工環境的依賴
建筑的大堂、中庭、走廊、電梯廳等公共空間,面積比例較大,卻不是主要的使用空間,雖然人們在此停留的時間普遍不長,但要為此付出很大的能源代價,這也是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遠超一般民用建筑的原因之一。對于夏熱冬暖地區,重新審視公共空間的使用模式,將公共空間室外化是一個可行的策略。這里四季溫差不大,有頂棚、無圍護墻的灰空間在絕大部分季節有著良好的舒適度,如果能解決好管理等問題,這樣的空間就能發揮出良好的效益。
3.圍護界面的靈活性――引導人們用靈活的方式應對氣候
建筑圍護界面的靈活性,是為了讓人們在建筑中有選擇地利用自然條件,是希望以整個墻面的開放性實現更大幅度的建筑界面變化,帶來建筑空間性質和人們身心感受的轉變,讓建筑具有更好的氣候適應力。在深圳建科大樓的五層報告廳,在一整面外墻中使用了高大的轉門,當轉門全部開啟時,報告廳的一面完全開放,對面蒼翠的山林撲面而至,具體使用中,需要關閉轉門打開空調的時間很少,大多數情況下報告廳可以保證良好的舒適度,這個做法受到了使用者的一致好評。
4.消極空間的再造――引導人們挖掘建筑資源、回歸健康的生活方式
對于現代建筑,特別是高層建筑,疏散樓梯間常被建筑師作為消極空間而放棄對其環境的營造,它們被放進黑暗的核心筒,用機械的手段排風、排煙。這樣的做法除了耗費能源外,也把它們變成了人們最不愿接近的場所,除了滿足特定的消防功能,它們別無它用。
在某高層設計的一個初期方案中,環形的寬大遮陽板和頂部 “捕風”張拉膜,以流線型的外觀發揮著自然風的“濕周”效應。在西立面上,疏散樓梯呈連續性的布置,并覆蓋通透的遮陽格柵,形成富有動感的建筑形式。
三.建筑生態技術層面的策略――各種高科技生態節能技術的使用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建筑空間設計領域之外,高科技生態節能技術在綠色建筑中正越來越多地承擔著先鋒的角色。以下將會從九方面進行論述:
1. 綠色與低碳建筑的能量獲取
a.太陽能的利用(主動式與被動式)
主動式太陽能利用
1)主動式太陽能熱水。
2)主動式太陽能發電。
被動式太陽能利用
主要應用途徑:1.直接受益,2.對流環路3.蓄熱墻4.蓄熱屋頂5.附加陽光間。
b.風能的利用
生態建筑除利用風壓來形成自然通風外還可利用風力來發電。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上的P.E.I住宅,是利用風力發電的典型,一個功率為10千瓦的風車聳立在24米高的塔上,可為住宅提供大部分電力。
c.地熱能的利用
當前的地熱能主要用于發電,有些地熱資源相對充裕的地方會采用地熱給整個小區供暖,集中布置,會達到經濟高效節能減排的效果。
d.地能的利用(地源熱泵技術)
2.建筑遮陽技術
a.高科技自動遮陽技術
建筑是需要陽光的,但日常生活經驗也告訴我們:進入建筑內部的陽光是需要控制的,我們應當只讓“需要的陽光”進來。許多遮陽技術結合了當今自動控制技術與工藝的精華,帶來了激動人心的藝術震撼力。
b.綠化遮陽技術
植物這一生命體本身形體隨著季節變化的特點為建筑帶來了一種特殊的遮陽方式,人類已沿用數千年。綠化遮陽不僅遮擋了夏季日光的灼曬,同時綠葉對外墻的覆蓋為建筑帶來了優美的景觀和舒適的心理感受,這是其它如同機械零件般的遮陽構件和材料所不能比的。
3.建筑自然通風
a.“呼吸式”幕墻
b.天窗通風反射板通風
c.雙層屋面通風
d.地板夾層通風
e.風帽技術加強通風
f.附加通風窗
4.人工照明的節能
a.使用“綠色化”生產的光源產品
b.使用光效高的光源
c.使用高效節能的照明器具
d.推廣使用電子鎮流器
e.照明的標準、方式、控制
5.綠色低碳建筑中關于水資源的利用
a.建筑中中水的利用
b.雨水的利用
6.綠色與低碳建筑中的綠化
a. 室外環境綠化更應當注意合理的綠化配置和多樣性
b. 室內綠化在建筑物大多數室內空間,如中庭、辦公室、客廳、走廊等處都可種植
c. 水平綠化就是把植物種在室外或者室內的地面上
d. 垂直綠化是建筑的垂直面的綠化種植,一般包括外墻綠化,陽臺綠化和窗臺綠化
7.生態建筑中的廢物回收利用
在生態建筑中,應當設置一種多層次、低污染、可循環利用的垃圾綜合處理方式。
8.“雙層皮幕墻系統”
一般包括:外掛式“雙層皮”幕墻,空氣環流式“雙層皮”幕墻,走廊式“雙層皮”幕墻,箱箱式“雙層皮”幕墻,井箱式“雙層皮”幕墻,雙制式模塊“雙層皮”幕墻。
9.綠色生態的建材選擇
生態水泥,生態高性能混凝土,鋼材,木材,鍍膜玻璃(熱反射玻璃),吸熱中空玻璃(或熱反射中空玻璃),硅氣凝膠特種玻璃,安全玻璃,自潔凈玻璃,光電玻璃,自動調光玻璃,斯強板(板材),生態衛生陶瓷,陶土板,生土材料建筑。
參考文獻
[1]鄧楠.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國21世紀議程[M].氣候與環境研究,1996.
[2]陳劍秋.生態建筑及其設計方法研究.同濟大學碩士論文.1999:10-11 34
[3]王貴祥.東西方的建筑空間[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7.
[4]夏云,夏葵,施燕.生態與可持續建筑[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5]渠箴亮.被動式太陽房建筑設計[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7
[6]李亮.德國建筑中雨水收集利用[J].世界建筑.2002, (12); 56-58
[7]日華.托馬斯 赫爾佐格的生態建筑[J].世界建筑.1999, (02);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