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6:01:4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化學與環境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 要:創建了系統的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實踐教學體系,即以實習、科研和課外實踐綜合的實踐教學體系。實驗課程建設完成了與環境科學與工程培養計劃對應的結構體系,調整了環境基礎綜合實驗的結構,完善了環境科學方向的實驗內容,加強環境工程實驗課的過程管理,提高了實驗教學效果。
關鍵詞: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實踐教學;實驗課程
我校自從1999年lO月成立環境學院以來,環境本科專業建設得到快速發展。2001年我院招收第一屆本科生,一個班,共25人,此后,每年招生人數穩定在2個班的規模。2004年,經過教育部批準,環境專業由“環境工程”改設為以一級學科命名的“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培養計劃更加明確了寬口徑辦學思想,在加強學生基礎的同時,學生的教學實踐環節同步得到重視,結合學校實踐教學資源,逐步形成了環境專業本科實踐教學體系,即以實習、科研和課外綜合的實踐教學環節。實驗課程建設完成了與環境科學與工程培養計劃對應的結構體系,調整了環境基礎綜合實驗的結構,完善了環境科學方向的實驗內容,加強環境工程實驗課的過程管理,提高了實驗教學效果。
一、實踐教學環節的建設
1.以寶鋼為中心的生產實習基地的創建
2002年底,在教務處和學院領導的支持下,開始著手開辟寶鋼生產實習基地。寶鋼作為一個世界500強大型企業,擁有水污染治理、大氣污染治理、固體廢棄物處理和噪聲污染控制等全方位環境工程治理設施。其先進的環境治理效應堪稱全國典范,并且不收取實習費用,因而每年吸引眾多學校學生前往實習。我院經過積極努力和洽談,終于在2002年底獲得了2003年暑期學生實習的機會。在上海的院校中,我校環境專業是惟一一所以寶鋼為生產實習基地的學校。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我院招收的第一批本科畢業生按照培養計劃還未進入實習時期,但此時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的最后一屆環境專業本科生正面臨實習時期,且該專業本科生的部分專業課程也是由我院老師授課。為了使該年級學生有更好的實習基地,同時也為我院的實習積累經驗,學院決定將第一次赴寶鋼實習的機會提供給了該學院的本科生,由我院老師帶領,圓滿完成了實習任務,并得到機動學院的肯定和好評。此后,我院2001級和2002級學生的生產實習均得以順利進行。在實習基地創建的過程中,從寶鋼收集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并編寫了“寶鋼生產實習指導書”,在實習前對學生進行充分的安全教育,在實習過程中,要求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實習后組織學生進行總結,以便于更好地完成生產實習報告。2006年,在面臨寶鋼只能接納30人規模的實習任務時,我院為了更好的保證學生的實習質量,決定不以學生個人聯系進行實習,而是多方位開辟實習基地,并形成了以水、氣、固廢為目標的新的實習點,包括:白龍港污水廠、竹園污水處理廠,閔行污水處理廠、閔行自來水廠、楊樹浦水廠、寶鋼電廠和吳涇電廠大氣污染治理、老港垃圾填埋場等分散實習場所。
2.環境監測實習基地的創建
2004年,我院著手創建環境監測實習基地,這是我院實踐教學的又一次飛躍。二年級學生在學習了環境監測課程后,非常有必要進行相關的實習,這也是環境專業必須建設的任務。因此我院確立了以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為主、閔行區環境監測中心作為輔的實習基地。上海環境監測中心擁有一流的環境監測水平和設施,每年承擔的檢測任務非常之多,接納大量高校學生,我院經過努力,上海市監測中心在安排實習名額緊張的情況下,于2005年同意分兩批安排實習名額我院2003級2/3的學生(40人)。經過2周的實習,我院學生得到該中心極高的評價,在2006年的計劃中將我院學生增至50人。其余學生聯系到閔行區環境監測中心進行實習,和上海市監測中心相比,盡管監測任務相對少,但完全滿足20人的實習任務,實習效果反映很好。監測實習與生產實習略有不同,學生以參與監測部門的實際工作為主,并能夠充分發揮所學知識。監測實習在安排中同樣需要對學生進行實習前的動員工作,明確任務,進行安全教育,并要求學生注重交大形象。在實習中及時向學生了解存在的問題,并在實習結束的當天進行實結。
3.PRP項目成為培養計劃必修內容
在新的“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培養計劃中,一方面加強了基礎課程的學時,同時將完成PRP項目作為一項必修的實踐環節,這對于增強學生綜合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在這方面,我院具有較好的條件,體現在,一方面我院師生比例較高,專任教師40人,每屆本科生60人,同時,教師積極申報PRP項目,保證學生能夠得到機會。從2003級學生開始,我院學生100%參加PRP論文,學生因此受益匪淺,在外推直升研究生的時候以及參加就業中,由于該項目而得到用人單位的重視。這也是我院對學校實踐平臺的成功應用。
4.積極組織參加“拜耳青年特使”活動,并連創佳績
“成為拜耳青年環保特使”活動是由德國拜耳公司贊助,由上海市教委組織的一項由大學生參加的國際性環境保護論壇,從2003年起在我國總共舉辦過三屆活動,參加區域由華東地區發展到全國重點省市大學,該項活動得到我校教務處的重視,并積極支持我院組織該項活動,我院也因此每年都對該項活動積極組織參與,并連續三屆取得出色成績,成為我院環境實踐活動的特色項目,為學校贏得了榮譽。2003年我院2001級兩名學生榮獲第一屆評選的第一和第四名,其中1名學生還代表中國赴澳大利亞參極了國際青年環境論壇。2004年,我院2002級1名學生當選特使,并參加了在北京、杭州等地舉行的各項活動。2005年,我院2002級1名學生再次當選拜爾特使,并作為中國5人代表之一赴德國參加國際青年環境論壇。2006年,我院2003級兩名學生再次當選特使,參加了青島的環境夏令營活動。其中1名同學由于該項活動中的出色表現,被我校破格直升研究生。
我院在環境本科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中,充分結合研究型大學辦學思想,在注重基礎的同時,加強學生實踐環節,在教學實習普遍困難的情況下,不僅創建了以寶鋼為中心的實習基地,還增設了環境監測教學實習環節,將PRP項目作為培養計劃必修環節,并將拜耳青年特使活動發展成為實踐教學的有益補充,取得了優異成績,整個實踐教學環節全面、系統,在學生的培養中發揮了突出的作用。
二、實驗教學的建設
實驗是本科教學的基本平臺之一,是培養環境專業人才的基礎性工程,也是環境學院開展正常教學活動的必備條件。按照我院以一級學科發展本科專業的思路,結合教學投資狀況,分階段建設。從最先的環境工程專業實驗課程體系發展到新的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實驗課程體系,取得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1.實驗課程結構的調整和完善
新的培養計劃開設環境基礎綜合實驗1和2、環境科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學綜合實驗和環境工程綜合實驗。其中,環境基礎綜合實驗1包括:環境監測實驗和生物技術理論基礎實驗,環境基礎綜合實驗2包括:環境生物實驗(植物和微生物)和環境化工原理實驗。環境科學綜合實驗包括環境化學實驗、分子毒理實驗和土壤環境實驗。環境工程綜合實驗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實驗、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實驗、噪聲污染控制工程實驗、固體廢棄物處置工程實驗。和過去環境工程專業培養計劃相比,有以下特點:
(1)明確了環境科學綜合實驗,建立了以環境化學、分子毒理學、土壤環境學為主體的實驗內容體系,其中,分子毒理學、土壤環境學是新增設的內容,使環境科學實驗內容更加完善。
(2)將環境監測實驗由過去獨立開設的實驗課改為和生物技術理論基礎實驗共同構成基礎綜合實驗1。將環境化工實驗從過去的環境工程綜合實驗調整為環境基礎實驗,與環境生物實驗共同構成環境基礎綜合實驗2的內容。環境生物實驗在過去單純的環境微生物的基礎上,增設了植物方面的實驗,調整后的結構更加科學合理。
(3)環境工程綜合實驗則加強了過程管理,由于實驗套件數的限制,因此采用分組輪回實驗的辦法,由主講教師和3名助教各自指導1~2個試驗。實驗進行過程中,對學生的各個環節進行打分,分為考勤(10分)、預習(10分)、實驗操作(40分)、實驗報告(40分)。主講教師注重巡回檢查,并及時解答學生實驗中存在的問題。每次實驗之前發放上一次實驗的報告,并收集鄰近一次的實驗報告。對于存在的公共問題集中講解。
2.特點和效果
環境綜合實驗的建設注重理論和實際相結合,體現基礎性、先進性和開放性?;A性表現在每門實驗課程根據教學基本理論知識開設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實驗,通過實驗來達到對理論知識的深刻認識。先進性表現兩方面,一方面,在每門實驗課程中都有經過最新科研實踐所形成的具有普遍意義,并且區別其他高校相關專業實驗設置的獨創性實驗,如水污染控制中的恒壓膜過濾實驗,大氣污染控制中的活性炭纖維吸附氣體中的氮氧化物實驗,環境化學中的染料在水溶液中的光催化氧化實驗、動物組織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測定實驗,生物技術理論基礎中的核酸濃度測定實驗,環境監測中的總磷測定實驗,環境化工原理中的仿真實驗等。另一方面,每門實驗中都含有先進的儀器使用,如環境化學實驗中的原子熒光、測汞儀,環境監測中的儀器分析實驗,固體廢棄物中的毛細吸水時間測定儀等。
實驗的開放性表現在,所有的教學實驗儀器設備均向進行科研活動的本科生開放(主要包括PRP項目和本科畢業論文),使他們在科研過程中加深對教學儀器設備的使用和開發。另外,開課對象不僅面向環境學院的本科生,同時還面向農業與生物學院資源與環境專業的學生。
關鍵詞:民族音樂音樂教育母語環境影響優化
我國有品種繁多的民族音樂,體現了中華各民族鮮明的音樂風格,凝聚著民族藝術的精華。盡管目前學術界和教育領域已經意識到民族音樂文化的珍貴與保存民族音樂的必要性,但在教學實踐中還沒有把弘揚民族音樂文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上來。而解決民族音樂文化繼承與發揚的關鍵是教育。
一、音樂教育母語環境的界定與分類
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音樂語言,這種不同體現在旋律要素、節奏要素,以及文化價值上,這是每個人在文化上的立足點。進行音樂教育的母語環境就是指在民族音樂的根基上創造音樂學習的民族文化背景,使學生從多層次的環境中接觸民族音樂的優秀文化。一個民族以母語為音樂教育,讓受教育者生活在整個民族音樂文化的大背景中,這是柯達依音樂教育理念的出發點,也是目前音樂教學的應有的原則。
教學環境在空間上涵括校內外各種因素,筆者將音樂教育環境分為相互交集的三個層次,它們相互影響,決定著學生音樂學習的喜好和學習效果。家庭音樂環境是指以學生家庭為中心的物質與經濟狀況,家長的音樂文化素質、音樂行為和觀念,包括遺傳因素等;學校音樂環境不僅包括課堂教學環境、教學設備等物質環境,還包括課間的音響環境、其他課堂上的音響效果、同學以及師生之間的影響等;社會音樂環境主要指學校和家庭之外對學生產生無意識影響的音樂文化氛圍。
二、音樂教育母語環境對學生的影響
從音樂教育環境與音樂教學的關系來看,音樂的母語環境決定了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音樂意識和音樂行為;客觀環境的一切因素,都對身處其中的學生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成為引起或消除學生音樂學習動機的重要原因。下面針對音樂母語環境的影響進行具體分析。
首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音樂母語感覺
目前一些學習音樂教育的學生,在演奏、演唱方面擁有一定的技巧性,但對自己的傳統音樂卻極其陌生,他們一味模仿西方的表達方式而缺少自己的民族風格。主要原因是沒有在音樂學習初期建立起音樂母語的感覺,使用音樂進行表述情感的時候缺少一個文化根基、一個立足點,那就是民族音樂文化。我們嘗試創設音樂母語環境,是讓學生在潛意識中積累自己的民族語匯,認識自己的民族文化,掌握中華民族音樂的意韻、風格,將自己的文化深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環境對音樂教學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近代心理學的信息加工理論認為:“冗余度(熟悉程度)過低的刺激不易激發起主動的探究、操作行為。主動的期待和主動的探究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信息冗余度的基礎上的?!雹俳o學生創造設計一個民族音樂的教育環境可以提高學生對民族音樂信息的熟悉程度,繼而對學生音樂母語的提高起到激發積極性和主動探究性的目的。
其次,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感性音樂能力
我國目前的音樂教學中,有些教師把音樂課的教學重點放在了音樂知識和技能的訓練上。從實施素質教育的角度來看音樂教學時,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審美力、表現力及創造力,在感悟中陶冶情操,才是學校音樂教學追求的目標。
學習音樂和學習母語一樣,都是先聽、唱,再慢慢體會學習的內涵。由人的感官本能去學習音樂,以學母語的方式來學音樂,而不是用認知的方式去學音樂。以民歌作為主要內容的是匈牙利音樂教育家柯達依教育體系的重要特征之一,而大量的民歌演唱更是讓學生在親身參與音樂活動中獲得了民族音樂體驗和了解相關傳統音樂文化。
三、如何優化音樂教育的母語環境
上文在對音樂母語環境的界定中已經提到,音樂教育環境可分為三個層次,即家庭音樂環境、學校音樂環境、社會音樂環境。下面就從這三個方面來探討如何優化音樂母語環境,調控教育環境對學生音樂學習的影響。
(一)營造家庭的母語音樂氛圍
家庭是人的最初環境,對一個人母語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和深遠的意義。一個喜愛民歌的母親會在日常生活中哼唱民歌,學生在無意識中接受這種隱性教育,逐漸熟悉民歌的旋律和風格,當這些民歌在音樂課堂上出現時,學生的學習興趣會被強烈地激發出來。
父母對民族音樂的肯定,或者在觀念言談中流露出對音樂的正面見解會影響孩子音樂思想的形成。例如購買民族音樂資料,一定的音樂欣賞設備,給孩子一些精神上的指導、潛意識的正面影響和示范作用等。從父母延伸到家庭的外延,孩子的親朋好友,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民族音樂氛圍。
(二)優化學校民族音樂環境
學校是培育人才的主要基地,也是進行音樂教育的主陣地,學校環境有著其他環境無法比擬的優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優化學校音樂環境,創造良好的民族音樂氛圍是優化整個音樂教育環境的關鍵所在。營造有利于學生發展的良好音樂母語環境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端正學校音樂教育的大方向,用富于民族特色的母語音樂教育學生
目前,流行音樂、網絡音樂充斥文化市場,民族音樂(包括嚴肅音樂)受到冷落。而民族音樂文化繼承和發展的出路在于基礎音樂教育,從學校音樂教育入手,開展重視民族音樂教育課程的一系列建設工作,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燦爛的民族音樂文化,激發民族意識和民族自豪感,從而達到愛國主義的教育目的,這是中國民族音樂以及中國音樂教育的出路所在。
2.充分發揮課間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很多學校已經有意識地把鈴聲換成音樂的聲音,并且在課間加播音樂,是個很好的嘗試,對課堂音樂教學的影響也很明顯。教學樓里的音樂家掛圖多為西方音樂家,我們應該把導向目光更多地投向我們的民族文化。
3.加強和其他民族性課程的結合
音樂教育要注重結合文化,去了解和把握各民族、各地區的音樂,更要從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去考慮,從而加強學生的審美能力的發展。例如在書法藝術課上,老師有意識地播放民族音樂曲目,使學生無意識中提高對這些音樂信息的冗余度,給學生一個全方位的民族文化環境,有利于學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民族音樂文化精髓。
(三)優化社會音樂環境,形成正確的音樂輿論導向和良好的音樂風氣
音樂教育與社會環境是密不可分的,并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和制約。社會環境對音樂教育的影響和制約主要是通過音樂輿論和音樂風氣的影響來實現的。正確的音樂輿論導向和良好的音樂風氣是優良的社會音樂教育環境的標志,同時也是音樂教育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條件。
面對社會音樂環境的影響,一方面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正確選擇。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拓寬和豐富自己的音樂信息;也可以從廣闊的社會音樂生活里接受各種隱性音樂教
育,包括廣播、電視、書報雜志及互聯網等各種媒體。但是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如何正確地去判斷、接受音樂信息,使學生形成正確的音樂審美觀。另一方面,社會要努力呈示一個健康的民族音樂氛圍,一個良好的音樂母語環境。作為媒體的報刊、廣播、電視,要努力造就民族音樂文化的環境,增強民族音樂的凝聚力,正確處理流行音樂和民族音樂的關系,從而在社會上形成一種正確的音樂輿論導向。只有在健康積極的母語音樂輿論和音樂風氣的影響下,才能更加有力地促進學生對音樂母語的感受和學習,才能為民族音樂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奠定良好的基礎。
總之,要建設良好的音樂母語環境,就必須從家庭、學校、社會三個層次的教育環境共同努力,只有把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從整體上形成良好的音樂教育氛圍,從而有利于民族音樂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和整個社會素質的提高。
綜上所述,在基礎教育中實施民族音樂教育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而是一個包括母語音樂教育環境在內的全社會的系統工程。因此,只有全社會參與,營造一個良好的母語音樂教育環境,民族音樂教育的實施和存在才有條件,素質教育的發展才能在民族音樂這個母語音樂教育的基礎上立足與發展。
注釋:
①許卓婭.幼兒園音樂欣賞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選自第一二屆全國音樂教育獲獎論文精選[M].中國音樂教育雜志社編,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4.
參考文獻:
[1]田慧生著.教學環境論[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2](美)貝內特·雷默著,熊蕾譯.音樂教育的哲學[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
[3]袁善琦主編.音樂教育的基礎理論與教學實踐[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教育不能在“象牙塔”中進行,它既要適應社會發展又要引領社會發展。在理論的萬花筒中,探求最貼近教育形態的思維模式,以形成扎根性教育理論,是教育理論發展最本真的訴求。在世界范圍內,伴隨著自然、社會與教育生態危機的凸顯,生態學的地位與作用也日漸彰顯。人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關注生態問題,這是人類付出沉重代價后的明智選擇?!翱梢哉f,當生態學發展到人和自然普遍的相互作用問題的研究層次時,就已經具有了哲學的性質和資格,它已經形成了人們認識世界的理論視野與思維方式,具有了世界觀、道德觀和價值觀的性質?!雹俜脚d未艾的生態范式將是開拓視野看教育的新范式,或許它的思維模式本身更貼近教育的形態。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院長勞倫斯•A.克雷明1976年在《公共教育》一書中正式提出了“教育生態學(EcologyofEducation)”一詞,并列專章進行討論;20世紀60年代,阿什比用生態學詮釋大學,用生命的觀點提出了著名的“突變說”、“遺傳環境論”等高等教育發展的新理論;1977年,英國學者埃格爾斯頓出版了《學校生態學》,以研究教育資源分布為主旨;華盛頓大學古德萊德主編的美國教育協會第86期年鑒的主題為“學校革新的生態學”;斯坦福大學的艾斯納在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學報》上發表了《教育改革與學校教育生態學》;波特蘭州立大學的鮑爾斯教授等人則多年來堅持研究生態危機給文化、學校的教學、課程等帶來的影響;美國加州成立了伯克利生態學方法讀寫學習研究中心,并將生態學原則解釋為“對于所有有機體和系統的發展提供活力的引導原則”,等等。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中國教育研究的“生態潮”現象有增無減,近幾年更為興盛。
目前,已出版關于教育生態的專著7部,發表關于教育生態的研究論文2878篇。這些論著涉及到教育的宏觀研究(教育理念、教育環境、學校制度等)和微觀研究(大學學術、課堂教學、課程和教學環境等)。當我們領略教育生態研究的進展時,似乎省察出其邏輯架構上的問題:中國的教育生態學研究還剛剛起步,人們忙于將生態學的原理和方法運用于對教育現象與教育問題的分析與研究上,忙于確定教育生態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領域,忙于使教育生態學真正成為具有科學性的教育科學的分支學科,卻忽視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性條件:生態學對于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研究的適切性確證。這個問題如果在理論上沒有回答清楚,那么在哲學、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經濟學、法學、政治學、文化學、管理學、行政學等學科之外,獨辟蹊徑的生態學研究將會是多余的;如果這種適切性被確證,生態學對于教育研究的分析視角則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二、“生態”、“生態學”、“生態觀”的內涵
在某種意義上,學科體系即概念體系,因此,學科話語是在理解概念及概念間的相互關系后的準確表達,“理解一個概念,把握表達這個概念的詞的含義,至少應了解支配著這些詞的使用的規則,從而把握這個概念在語言和社會生活中的作用?!雹谡撟C生態學對于教育研究的適切性,首先就要理解和把握“生態學”的詞義及其使用規則。“生態學”(Ecology)一詞由希臘文Oikos衍生而來,Oikos的意思是“住所”、“家務”或“生活所在地”,可以用“Eco”表示,而“Logos”則是表示學科及理性之意,后來演變成為“Ecology”?!吧鷳B就像一個家,家是什么?實際上,家始終不可能只是一套房子、幾件家具擺設或者純粹的人口數量總和,顯然,家應該首先是一種關系復合體,蘊涵著深厚的并且難以被我們作知性認識的關系結構?!雹?869年,德國生物學家海克爾首次提出生態學一詞,并定義為研究有機體彼此之間以及整體與其環境之間交互關系的一門科學。
從一開始,生態學關注的就是“共同體”(Community)、“生態系統”(Ecosystem)和“整體”(Holism)。雖然“生態學”一詞出現較早,但它成為一門初具理論體系的學科,還是20世紀初的事。生態學是在多學科背景下進行跨學科綜合的產物,是交叉學科的一個重要門類———綜合性學科的典型代表。作為自然科學的生態學,在其早期的研究過程中就顯示了宏大的綜合特征。它既包含了眾多學科的內容,又與一些基礎學科交叉,同時還大量運用物理、化學、生理、氣象等多學科的研究方法和技術。1935年,英國生態學家坦斯利首先提出“生態系統”這一概念,明確將有機體與其生存的環境視為一個不可分割的自然整體,并引入熱力學的能量循環思想對生態系統進行研究。繼他之后,美國學者林德曼提出了營養級位生態金字塔學說。進入20世紀50年代以來,生態學吸收了“舊三論”和“新三論”等系統科學思想,使其理論更趨合理與完善。生態學的發展歷程并非一帆風順,先后經歷了從傳統到現代,從淺層到深層,從以研究生物為主體,以個體、種群、群落為重心的自然科學到以研究人類為主體,以生態系統為重心,并致力于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交叉、滲透和融合,以探討和研究當代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為己任的方向發展的轉變。這種轉變既是實踐的需要,也是學科發展的需要,而轉變的基礎是自然與社會(包括人)有著共同遵循的生態學原理。
有學者認為,目前已經被普遍使用的“生態”概念,一般都具有兩種詞性。一是作為形容詞的“生態”,主要指有利于生物體生存的、對一切生命持續存在有所幫助的,如在生態農業、生態食品、生態住宅、生態社區等詞語中,“生態”即指“生態的”。二是作為名詞的“生態”,指環境總體以及包括人在內的物與物的相互關系,如在自然生態、社會生態、行政生態、文化生態、生態環境、生態保護等詞語中,“生態”即指一種利生性的總體關聯。作為現代漢語的“生態”,一方面始終保持著與生存、生命、生產的密切關聯,另一方面,又具有總體性、整體性和全面性的指稱。④由此可見,生態的觀點,從根本上說就是生命的觀點、有機的觀點、自組織的觀點、內在關聯的觀點,它把世界包括人、自然、社會看做是鮮活的生命體。而生命的重要特性就是有機性,有機性的本質就是內在的關聯,“生命有機性”是生態合理性的首要原則。
三、生態學對于教育研究的適切性
現代學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綜合,其發展呈現開放、滲透、融合、共生等特點。在教育研究的實踐中,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許多教育問題和現象,如教育公平、學校職能、學校效能、教師專業發展、素質教育等,很難用一元的、單向度的主客兩分的思維方式進行滿意的解釋,也難以用單一的因果關系或矛盾關系的原則進行恰當的解決。論證生態學對于教育研究的適切性需探討理論的適切性、實踐的適切性和方法論的適切性等三方面的課題。理論的適切性,即在學科既高度綜合又高度分化的背景下,如何構建和確證揭示自然之生態規律的原則與揭示人類之教育規律的原則的價值適切性和現實適切性;實踐的適切性,即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和諧社會的構建、建立創新型國家等),如何構建和確證教育與生態的理論合理性和現實適切性;方法論的適切性,即面對世界科學技術中心的轉移,面對全球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形成,面對世界教育的巨大發展,面對“知識本位”與“關系本位”,“社會本位”與“個人本位”的價值合理性方法的艱難選擇,面對從“沖突論”向以“和諧論”為哲學基礎的教育理論發展,當代中國的教育應建構怎樣的價值觀,教育研究應實現怎樣的方法論超越。
在這三個課題的研究中,方法論的適切性往往是前提性的,因為“方法論研究是應人類認識發展需要新的認識方式而產生的”,⑤方法論的適切,是夯實教育理論之基的關鍵,它為理論的適切性和實踐的適切性提供了必要條件。生態方法論之精髓在于“整體關聯”和“動態平衡”,在此,筆者將生態的方法論與和諧價值觀通稱為“生態學原則”。揭示生態學對于教育研究的適切性可從下表中得到說明。表中生命的和社會的生態原則分別引用美國學者卡普拉和蘭伯特的描述,⑥并略做修改而成。在此基礎上,通過對教育的生態學原則進行闡釋、比較,可以看出,自然、社會和教育系統有共同遵循的生態學原則,在和諧價值觀的觀照下,生態智慧可以應用于教育研究,生態思維模式本身更貼近教育形態。
四、生態學研究教育的方法與視角
普通生態學認為,指導生態學研究的理論觀點主要有四個方面。第一,層次觀。生命物質有從分子到細胞、器官、機體、種群、群落等不同的結構層次。生態學是研究機體層次以上的宏觀層次。第二,整體論。每一高級層次都有其下級層次所不具有的某些整體特性,這些特性不是低層次單元特性的簡單相加,而是在低層次單元基礎上重新組建時出現的整體涌現性。整體論要求始終把不同層次的研究對象作為一個生態整體來對待,注意其整體的生態特征。第三,系統學說。在生態學中,系統觀點與整體論和層次觀是不可分割的。生物的不同層次既是一個生態整體,也是一個系統。第四,協同進化說。在自然界中,各種生命層次及各層次的整體特性和系統功能都是生物與環境長期協同進化的產物。⑦
由此,指導生態學研究的理論觀點可歸納為系統觀、平衡觀、動態觀和整體觀四個方面。而生態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則主要有實地觀測、受控實驗以及生態學的綜合等方法。實地觀測指在自然界原生境對生物與環境關系的考察,包括野外考察、定位觀測和原地實驗;受控實驗指在模擬自然生態系統的受控生態實驗系統中,研究單項或多項因子相互作用及其對種群或群落影響的方法技術;生態學的綜合方法指對原地觀測或受控生態實驗的大量資料和數據進行綜合歸納分析,表達各種變量之間存在的種種相互關系,反映客觀生態規律性的方法技術,包括資料的歸納和分析、生態學的數值分類和排序以及生態模型與模擬。顯然,這三種基本的研究方法在教育學科的研究中具有通約性。除了上述具體方法外,生態學研究教育有其獨特的研究視角,作為跨學科研究,教育生態學的分析視角(I),既包括普通生態學的某些基本范疇所構成的研究視角的“集合”(A),也包括教育學的某些基本范疇所構成的特定的研究視角的“集合”(B),即它是兩者研究視角“集合”的“并集”。也就是說,針對教育問題的研究,生態學研究教育的分析視角可用I=A∪B表示。
由于概念和范疇是人們在一定實踐經驗積累的基礎上認識客觀事物的結果,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對世界的認識水平,一定時期內也能體現事物的基本規律,但學科的發展和社會的變化,使人們認識世界的視野需要不斷拓展,因此,研究視角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它將隨著人們對客觀世界的研究和認識水平的提高而變化和豐富。固定不變和不斷發展相統一是正確理解“研究視角”的前提。結合生態學、教育學等學科特性,筆者認為教育問題的生態學研究的分析視角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主體與環境。主體的分析視角是按照主體基本特征(選擇性、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等)的作用取向及標準,去認識、整理、要求教育活動和現象。這一角度所注重的是活動本身所具有的意義和存在價值,把發展性作為研究和分析各種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本位。環境的分析視角是按照聯系的、優化的、整體涌現性的假設或模式去認識教育活動和現象。這一角度所注重的是教育活動與條件之間所具有的意義和價值,以環境為本位,把環境促進學生的發展作為研究和分析各種教育活動的出發點。
2.遺傳與變異。遺傳與變異是知識傳承和知識創造的兩個基本出發點與本位,與上述分析視角相比,遺傳與變異的分析視角屬于教育生態學特有的一對分析視角。遺傳的分析視角,是指按照事物的“基因”自身所固有的邏輯和法則去認識、整理各教育現象和問題。因此,教育活動只有堅守教育品性,才能成其為教育。變異的分析視角,是指按照適應變化、發展求新的觀點或標準去認識、整理和評價各種教育現象和問題。也就是說,它從變異的角度賦予教育現象和問題以意義和價值,并對各種教育現象和問題進行定位。由此,對教育創新的現象和問題,其賦予的是意義和價值的優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