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6:01:2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食品營養安全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 食品添加劑 教學 改革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TS2 R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1(a)-0180-02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1](Food Quality and Safety)是以生命科學和食品科學為基礎,研究食品的營養、安全與健康的關系,食品營養的保障和食品安全衛生質量管理的學科,是食品科學與預防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食品與預防醫學的重要橋梁[2]。
本專業培養具備生物學、食品科學以及營養與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能在食品企業、商檢、衛生防疫、科研院所等領域,從事和營養與食品安全有關的技術、管理、策劃、食品生產及教學、研究等相關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3]。
作為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學生由于培養目標和培養計劃與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有一定的區別,其知識體系的廣度和深度都有一定區別,因此,在對于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食品添加劑課程的講授過程中,如果僅按照現有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食品添加劑課程進行講授,存在若干問題,極大的影響了教學效果。目前,對于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課程教學關注不夠,尤其是對該專業的食品添加劑課程的改革和探索更是寥寥無幾,筆者根據多年的食品添加劑教學實踐經驗,對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食品添加劑課程體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思考,從而對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食品添加劑課程的改革與實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針對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培養計劃和培養目標[4],為使該專業的學生能更好的掌握食品添加劑相關知識并能學以致用,針對上述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食品添加劑課程體系中存在的若干問題,根據多年來的實踐教學經驗,筆者對該課程的教學做了些研究與探索。
1 教學內容的改革
《食品添加劑》[5]中涉及的食品添加劑種類繁多,每一大類又有很多小類,每小類下又有許多品種,內容繁多、零散,講述的內容看似都是拼湊起來的,學生學起來也往往不得要領,一般只能學到一些“零碎”的片斷,而不能系統地掌握知識,很難把握課程整體結構,達不到教學要求。針對這種情況,教學內容需要按照知識點的掌握逐漸進行推進并做到主次詳略得當。
1.1 加大原理等理論講授的力度,力求學生能做到舉一反三
食品添加劑的分類基本按照功能進行分類,而具有相同的功能的食品添加劑通常也具有相同的結構或者是相同的物質基礎,因此,根據某一類添加劑的作用的原理,著重講述食品添加劑作用的原理,這樣學生能夠通過分析新型的添加劑的結構來判斷是否可以起到相應的功能,有利于學生今后在工作中發現并創新新的食品添加劑,做到學以致用。
1.2 根據企業生產實踐,突出食品添加劑的應用技術,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食品添加劑的種類繁多,通常在食品加工中常常多種食品添加劑復合添加到食品中。這種情況在給學生教學講授過程中,學生感覺比較迷茫,不知道如何進行選擇復配的食品添加劑種類和類型。根據上述情況,通過筆者與企業的接觸和了解,以具體企業的生產加工為例,給學生接受了食品企業生產中常用到的復配型食品添加劑,并結合該類型的食品企業生產工藝,進一步說明食品添加劑是如何與食品工業結合在一起綜合考慮使用和添加的。這樣的舉例不但有針對性,也能使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學生對食品企業生產工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在課程內容不斷增加,學時數不斷減少的情況下,必須進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適應新世紀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要。為改善教學效果,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運用新的教學方式和手段,使該課程的教學變得更加有趣,就能做到理論教學在先,實踐教學在后,同時穿插圖片、動畫、視頻等,充分運用多媒體的作用,使學生能從多角度了解和理解食品添加劑的作用和功能。
2.1 以老師教學為主,以學生課下自學為輔,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對于理論內容的講授,主要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但如果僅以教師進行單方面的填鴨式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夠,即便教師的講授多么精彩,學生也會疲憊而感到厭倦。針對這種情況,筆者認為,在課堂理論教學之后,通過對于某一類食品添加劑的原理講述完畢,這時可以簡單對這類食品添加劑介紹,然后讓學生下去自學這類食品添加劑的具體種類,它們的性質,功能和具體的應用情況,并以多媒體的形式給大家呈現。這樣做不僅可以做到讓學生積極思考并動手動腦同時進行,更重要的是在搜集資料和整理的過程中強化了這方面的知識,做到了一舉兩得,因而,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加強電教化力度,充分利用網上資源,讓學生能夠活學活用
現在是信息時代,網絡資源豐富,快速其全面,容易獲得。在現代化的教學中,教室一般都有無線網絡,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連接網絡給學生播放一些視頻或者動畫,來使教學的內容更加形象,貼切。筆者在食品添加劑的理論教學之前,通常播放一些中央電視臺《每周質量報道》中涉及食品質量和安全的事件,以及與食品添加劑有關的質量安全事件,以此為引子,讓學生運用自己以及學到的食品安全和食品添加劑的知識來分析該事件的起因,結果和處理辦法,以及如何來防止該類事件的發生。學生課堂討論非常激烈,不僅達到了教學的目的,還讓學生能充分體會到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和實用價值。
3 豐富考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該課程目前的考核方式主要以閉卷考試為主,學生通常會在該課程結束之后進行一定的強化復習,但是考試過后,強化記憶的知識基本已經忘記。因此,以閉卷考試的考核方式違背了教學考核的初衷,因此,迫切需要改革。筆者認為,在該課程的考核方式上,可以靈活多樣,多種形式并存,主要以學生學以致用為主要目標。如采用撰寫感興趣的食品添加劑的開發與應用的課程論文,或者是采用開卷的形式,對一些典型的食品添加劑事件進行分析和論文等,這些豐富的考核方式,將學生的注意力從簡單的背誦知識點中解放出來,在掌握一定相關知識的同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鍛煉上,讓學生在考核過程中有了質的飛躍。
3.1 課堂提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通常,高校教學中普遍出現教師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在課堂上低頭看書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不斷的設定好問題,在適當的時候提出來與大家一同探索。這樣做不但可以及時的把那些低頭看書的同學的思路從課本帶到教師的教學環節中來,更重要的是在這種引導式的課堂提問中,讓學生能從回答問題的角度去分析問題,在這種引導下將教師的學術思想和理念潛移默化的灌輸給學生。
3.2 撰寫課程論文,鍛煉學生的科技論文寫作水平
學生到了大四撰寫畢業論文的過程中,通常發現寫作水平比較低,對自己研究的課題不知道從何談起。因此,通過撰寫自己感興趣的食品添加劑課程論文是鍛煉學生的科技論文寫作水平的很好的一種方式。通常要求學生按照正規科技論文中綜述型論文的格式進行寫作。這樣不僅做到了對本學科知識點的查找,整理和撰寫整個過程得到了鍛煉,也為今后撰寫畢業論文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 勵建榮,鄧少平,顧振宇,等.我國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人才教育模式的思考與實踐[J].中國食品學報,2004(4):109-112.
[2] 縱偉,劉艷芳,鄭堅強,等.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J].廣西輕工業,2010(1):87-88.
[3] 李雪琴.工科院校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1):66-68.
中國期刊投稿熱線,歡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論文我們會在2個工作日之內給予辦理審稿,并通過電子信箱通知您具體的論文審稿及發表情況,來信咨詢者當天回信,敬請查收。本站提供專業的服務和論文寫作服務,省級、國家級、核心期刊快速發表。
【摘要】食品科學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內涵,它深深植根于人們的日常飲食生活中。人類的生存離不開食品,它是人類與環境進行物質聯系并賴以生存的基礎,是人類維持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
【關鍵詞】食品科學有著悠久的歷史 豐富的內涵
【本頁關鍵詞】核心期刊快速發表 雙刊號CN期刊
【正文】
食品科學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內涵,它深深植根于人們的日常飲食生活中。人類的生存離不開食品,它是人類與環境進行物質聯系并賴以生存的基礎,是人類維持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社會發展到今天,人類對食品有了更全面更深層的認識。人們開始從健康、衛生、營養、科學的角度注重飲食生活。因飲食不當等種種原因造成的心臟病、糖尿病等各種慢性疾病已逐漸減少。
1.發酵食品。是人類巧妙的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類食品,具有獨特的風味,它豐富了我們的飲食生活。如酸奶、干酪、酒釀、泡菜、醬油、食醋、豆豉、腐乳、黃酒、啤酒、葡萄酒,甚至還包括臭豆腐,這些都是頗具魅力而長期為人們喜愛的食品。發酵食品經發酵后使一些不能被人體利用的物質(如乳糖、棉子糖等)轉變成能被人體吸收利用的物質,并使一些食物中有害的氰基化合物經發酵轉變成安全無毒的物質,改善了風味和結構;對于酸奶發酵生成乙醛、雙乙酰、3-羥基丁酮等,使其產生愉快的口感,具有柔軟結構,而且發酵食品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增加保質期。發酵能提供種類繁多的組分、風味和結構的食品。
2.方便食品。多指工業化大規模加工制成的,可直接食用或稍加烹調即可食用的食品。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和旅游業的興起,省時省力的方便食品已是食品市場的“寵兒”,并逐漸成為市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像現在最普遍最常見的方便面、各種飲料、以及方便米粉、芝麻粥、果蔬罐頭、肉類罐頭、速凍水餃、速凍面條等,種類繁多、風味各異,趨于大眾化,是利于人們生活性很強的食品,它將成為食品中消費量最多的食品。
3.冷藏食品。是抑制化學反應和酶反應,阻止微生物生長的手段,使其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冷藏食品是消費者喜歡并青睞的食品。人們把新買來的食品放入冰柜中冷藏,幾天后還可以保持其新鮮度。在一些超市可以看到有些食品通過包裝改變氣體并與低溫相結合,使食品有更好的保藏效果。食品的冷藏技術在我國已得到了高效快速的發展。
【文章來源】/article/47/178.Html
【本站說明】中國期刊投稿熱線:專業致力于期刊論文寫作和發表服務。提供畢業論文、學術論文的寫作發表服務;省級、國家級、核心期刊以及寫作輔導。 “以信譽求生存 以效率求發展”。愿本站真誠、快捷、優質的服務,為您的學習、工作提供便利條件!自05年建立以來已經為上千客戶提供了、論文寫作方面的服務,同時建立了自己的網絡信譽體系,我們將會繼續把信譽、效率、發展放在首位,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聯系電話: 13081601539
客服編輯QQ:860280178
論文投稿電子郵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郵件標題格式:投稿刊物名 論文題目
如:《現代商業》 論我國金融改革及其未來發展
聲明:
本站期刊絕對正規合法
并帶雙刊號(CN,ISSN),保證讓您輕松晉升
關鍵詞 食品安全;校內實習基地;實習教學;建設;管理
中圖分類號 G642.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08-0326-02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Food Safety Training Base in Campus
WU Guo-ming LI Mei LIN Li-chao DONG Hua-qiang WANG Yue-hua SUN Xiu-hua
(College of Food and Horticulture Foshan University,Foshan Guangdong 528000)
進入21世紀,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農產品供求關系的變化,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國際社會所面臨的共同問題,已成為各國政府促進發展、保持穩定、福利民生的重大課題[1]。開展全面系統的食品安全教育,可培養和提高大眾的食品安全意識、促進食品安全法制建設,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甚至避免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2]。食品安全校內實習基地建設是食品學科的發展需要與社會對食品質量與安全人才的需求,亦是學生進行食品安全實習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
校內實習基地建設與運行管理是一項較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教學與實習、管理及實踐教學研究等教學工作領域,需要廣大教職工等行為主體的積極作為與協作,要有配套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該文就切實抓好食品安全校內實習基地建設與管理的探索與實踐進行了分析和總結,以期進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教育水平。
1 實習基地建設的重點
實習基地建設直接關系到實習教學質量,對高素質人才的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實現學校培養目標的重要條件之一。食品安全校內實習基地建設必須創新理念、突出食品安全教育特色,加強技能訓練,做到規范管理與高效運行。
1.1 強化食品安全技能培養,突出食品安全教育特色
牢固確立有利于人才培養的宗旨,強化食品安全技能培養,突出食品安全教育特色是建設食品安全校內實習基地的原則。根據食品安全學科發展的需要和社會對食品安全人才的需求,在學院的大力支持下,于2011年建成了食品安全校內實習基地。在基地內,按食品安全檢驗指標,構建多個食品安全技能訓練與食品安全教育模塊。每個模塊由若干個檢驗項目組成,每個檢驗項目又重點訓練一至多個單項基本技能。如,食品營養與功能成分檢驗模塊,訓練學生的食品營養與功能成分及安全性檢驗基本方法,使學生熟悉食品法規與標準化,具有從事食品標準化、質量管理、衛生監督及分析檢驗與質量監督的能力[3];食品安全的微生物檢測模塊,重點訓練學生參照國家標準進行食品安全微生物檢測和食品生產環境微生物檢測的能力[4];食品中有毒有害成分檢測模塊,重點訓練學生對有毒有害物質的檢測;特色食品與摻假食品鑒別和檢測模塊,主要訓練學生對摻假食品鑒別檢驗、特色食品質量檢測等技能。基地設備除包括常規檢測儀器外,還適當購置一些大精儀器設備以提高檢測能力與檢測水平。如,已經投入使用的設備有超聲波細胞粉碎機、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發光檢測儀、流體萃取裝置、短程分子蒸餾裝置、物性分析儀、氨基酸自動分析儀以及多功能電穿孔電融合儀、顯微操作系統、倒置顯微鏡、正置顯微鏡等。
1.2 發揮實習基地引領作用
高校大學生層面尤其是食品專業類學生,許多人畢業后將直接從事食品生產、銷售、監管等行業,學生的實際能力對我國食品安全生產與監管有重要作用[5]。掌握食品安全知識的程度與實踐技能,將直接影響今后工作中對食品安全與質量的重視程度,也勢必影響企業最終產品的安全和質量[6]。因此,食品安全校內實習基地建設,有利于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檢驗檢測實習環境和條件。在高校大學生尤其是食品專業類學生的食品安全教育和技能培養起引領性作用。
基于食品安全實習基地,有意識地引領學生將基地實習項目和畢業論文研究內容及專業實習相銜接。把基地實習項目的課題與畢業論文(設計)研究內容有機結合,協調和兼顧基地實習與論文研究之間的矛盾,保障實習項目和畢業論文的時間,研究的質量也將得到提升。倡導學生在專業實習時,帶著食品安全的問題參加實習,使理論教學與實習教學在內容上緊密銜接,在形式上相對獨立,從認知規律上實現從知識傳授、能力提高到勇于開拓創新和創業精神的有效轉化[7]。
1.3 設置綜合安全技能訓練培養創新力
食品安全校內實習基地建設,不僅要注重其固有設施的完備性和為實習教學服務的有效性,更要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開設綜合安全技能訓練是基地實習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努力開拓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創新精神與動手能力的重要一環。
實習基地設置單項與綜合安全技能訓練。單項安全技能訓練要求每個學生學習本行業常規檢測技能并熟練掌握。如參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食品微生物學檢驗方法,開設食品中菌落總數測定、食品中大腸菌群計數、食品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檢測和罐頭食品商業無菌的檢驗等,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要求學生在普遍掌握單項技能訓練的基礎上,設置綜合技能訓練項目。如,組織學生到食品加工地點及食品流通場所進行調研和現場取樣,進行農藥殘留、獸藥殘留、添加劑的超標使用和濫用以及違規生產、假冒產品和摻假食品等的分析和鑒別,幫助學生進行風險預警和安全性評價。又如,搜索近年食品非法添加的典型案例,讓學生自主投入式思考和綜合評估案例,提出食品質量安全風險防范的對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食品安全生產實習教學質量。
2 實習基地運作及管理的措施
2.1 力抓教學團隊建設
實習基地教學團隊建設和教師成長是實習基地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基礎。為此,學院加強教學團隊建設,鼓勵高學歷、高層次人才進基地教學,鼓勵理論課教師參與教學,努力組建一支相對獨立和適應實習基地發展的需要、結構合理的高素質教學團隊[8]。為了促進基地中青年教師迅速成長,以骨干教師作支撐,采用傳、幫、帶的形式,加強對年輕教師的實踐鍛煉。積極開展實踐教學改革研討、教學經驗交流和學術交流,鼓勵教師進行實踐教學改革和創新,支持和協助完成科研項目,保證實習、科研不斷線,努力構建教師共同成長的機制,營造和諧的實習教學氛圍。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新儀器和新設備不斷出現,技術手段越來越先進,客觀上要求實習教師不斷更新知識,盡快掌握新技術。為此,采取專業性與普及性培訓相結合、集中性和分散性培訓相結合、短期和階段性培訓相結合等培訓方式,并將培訓作為加強教學團隊建設的重要措施長期堅持下去。
2.2 嚴格管理,規范推進
規范基地運行管理是促進基地資源高效利用的重要保障。嚴格執行相關管理制度和辦法,確保制度辦法落到實處,精品管理與打造特色。如,嚴格執行學校實習教學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根據實習教學質量的評價標準和指標體系,對學生的實習效果進行科學的評價,提高教師、學生的重視程度,保障實習教學的完成質量[9]。與此同時,根據基地實際,制訂實習考核評價標準和指標體系,在實習完成后對實習過程和實習指導教師進行考核和總結,保障實習教學的完成質量與效果。
2.3 有效推進開放式教學
開放式實習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實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10]。為有效推進開放式基地教學,按照專業技能型、科技活動型和自主實驗型等多種形式開放實習教學[11]。學生利用基地條件可自主選擇單項與綜合安全技能訓練。另一方面,在保證校內學生完成實習教學任務的前提下,積極創造條件對外開放,積極發揮基地示范輻射作用。
為了促進開放式基地實習教學,通過校園網實驗室綜合管理平臺,把實習基地的管理、實習項目信息、預約實習教學和學生實習信息反饋等都融合在信息系統中,對實習基地的實習教學實現高效、高質的教學管理,有效地推進基地開放式教學。
2.4 開展食品安全進基地活動
建設的食品安全校內實習基地,已獲批為佛山市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基地,佛山市政府食品安全主管部門定期在該基地開展豐富多彩的食品安全教育活動。利用基地的有利條件,讓大眾進入實習基地展覽室參觀,向公眾展示食品安全控制、檢測、追溯等領域的技術成果。用實物講解假冒偽劣食品的辨別,講授假冒偽劣食品和垃圾食品對身體的危害等相關知識。采取群眾喜聞樂見、樂于接受的方式,選取預包裝食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劑、乳品等貼近百姓生活、群眾關注的食品,普及食品安全知識,提高廣大群眾的食品安全知識水平。
為增強學生食品安全法律意識,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定期在實習基地開展大學生食品安全法律與食品安全知識競賽活動,以比賽形式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增強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提升食品安全的責任感,為今后有效開展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12]。
3 結語
食品安全校內實習基地建設與運行后,有助于學科與專業建設,有助于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活動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食品安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更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和創新意識培養。
4 參考文獻
[1] 廖森泰.廣東省農產品與食品安全平臺建設背景和發展思路[J].廣東農業科學,2010(9):9-11.
[2] 王仕平,杜波,張睿梅.對我國食品安全教育的探討[J].中國食物與營養,2010(3):17-20.
[3] 付,湯小紅,彭湘蓮.關于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本科人才培養與課程設置的思考[J].食品工業,2011(7):110-113.
[4] 伍國明,溫海祥,曾榮,等.食品微生物學優質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微生物學通報,2013,40(3):522-526.
[5] 黃光榮,金露,陳文偉,等.利用食品安全案例項目實踐提升大學生綜合能力的探索[J].食品工程,2012(2):5-7,12.
[6] 趙利,萬明蘭,劉建濤,等.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開設《食品安全學》課程的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9):4295-4296,4298.
[7] 張莉.加強校內實習基地建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26(12):146-148.
[8] 伍國明.生物基礎實驗中心建設與創新[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6,23(5):92-94.
[9] 陳子輝.高校教學實習基地建設的研究與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8):169-171.
[10] 張洪田.構建開放式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工程應用型人才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1(8):73-76.
1人才培養面臨的問題
盡管從2011年開始,學院啟動了食品科學與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項目,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過去兩年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高校食品科學與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取得了積極的進步,但與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需要還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源于以下幾點。
1.1學生主觀學習的意愿不強,專業課學習效果不理想自治區從2006年開始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進行了改革,專科畢業生不再計劃分配,2007年開始除部隊生源外,本科及本科以上畢業生也不再計劃分配,均實行供需見面,雙向選擇、自主擇業。但這種改變并沒有促使學生積極學習專業知識,增強就業本領。2012年自治區通過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并使籍應屆高校畢業生實現全部就業。這種政策一直持續至今。自治區區內畢業生就業基本上都寄希望于每年的高校畢業生公開考錄公務員及事業單位人員,學生畢業后進企業或其他單位就業的意愿較低。由于公務員考試的內容與專業相關不大,導致一部分學生對專業的學習不夠重視,專業課程學習較差。
1.2實訓實習教學條件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有差距為了較好地培養食品科學與工程應用型人才,在給學生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還需要鍛煉學生的應用能力,這就需要實訓場地、實習基地。目前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的實驗室建設投入不足,加上學校所處的林芝地區食品加工企業較少,這些都直接導致了學生無法獲得嚴格和廣泛的食品科學與工程類訓練和技能的應用[2]。
1.3學科基礎比較薄弱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面向全國招生僅10余年的時間,專業教師也僅有11人,學科的基礎還比較薄弱。學院學科帶頭人建設薄弱,雖然學校下文任命了學科帶頭人,但至今還沒有出現在和全國都有重要影響力的食品科學與工程研究領域的帶頭人,所有這些都影響著學科建設和發展,直接影響到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教育和發展。
2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
在教學改革過程中緊密結合的種養殖與加工結構,以最大程度服務于地區經濟為目的,以創新教育與個性化教育為特色,對食品專業教學課程體系進行調整[3]。通過這次課程體系調整,力爭使課程更貼近于學生,更符合食品工業發展對人才培養的要求。
2.1以應用型人才培養構建專業課程體系根據本專業的特點,結合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努力探索“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廣適應”的新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擁護黨的領導,德、智、體、美和勞等各方面全面發展,適應食品行業發展需要,具備食品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系統掌握食品工程原理、食品保藏原理、農產品加工技術和農產品質量檢驗與品質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及技能[4]。能在質監、工商、出入境檢驗檢疫、海關、衛生防疫機構、科研院所等部門及相關企業工作。從事產品研發、生產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術人才。通過制定教學計劃,分析理論教學相關課程,優化教學內容,合理分配理論課程學時數[5]。使學生畢業時具備食品研發、食品加工、食品保藏和食品生產技術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有科學研究和成果推廣的基本能力。具有在食品企業、食品質量管理部門、衛生監督機構及國家機關中從事食品研發、生產、管理、分析檢驗與質量控制的能力。通過專業技能訓練,獲得相關專業技能證書。
2.2確立主干課程原來的教學計劃中專業課程較多,沒有明確的方向,也沒有歸納出專業的核心內容,培養的學生在專業上沒有明顯的特色與優勢[6]。針對這一問題,教學計劃調整的核心就是確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質,經教研室全體教師的多次調研與探討,確定了食品生物化學、食品化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理化分析、食品營養學、食品衛生學、食品工程原理、食品保藏原理、畜產品加工工藝學、果蔬加工工藝學、糧油加工工藝學、食品工廠設計和食品包裝學13門課程為食品科學與工程高等教育的主干課程。
2.3調整教學課程高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畢業后,大部分會成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或者基層公務員。其中部分人員會到各地區工商、質監、藥監、農牧和糧食等系統從事與食品專業相關的工作,少數學生會到食品企業就職。高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生畢業后授予農學學士學位。根據學生畢業后的去向和專業培養要求,在座談征求意見及全體專業教師專題討論的基礎上,對專業課教育做了相應的調整。一是削減了部分工科學時,如食品工程原理、食品保藏原理均由以前的80學時降到了64學時。二是優化了部分課程設置,如將農產品原料學和畜產品原料學兩門課程合并成了食品原料學,課時由以前的共96學時降低到了現在的64學時。食品營養學和食品衛生學兩門課程合并成了食品衛生與營養學,課時也由以前的112學時降低到了現在的64學時。三是減少了人才培養學時總量。食品科學與工程人才培養計劃總學時由2012級的2727學時降低到了2013級的2567學時。人才培養方案得到了進一步優化。
3教學方式改革和探索
3.1多媒體教學得到了廣泛應用多媒體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有利于突破教學難點,降低教學難度;有利于增加教學信息量,提高教學效率;有利于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與提高[7]。大學農牧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教研室從兩年前僅有《食品生物化學》等極少數課程利用多媒體上課到目前80%以上的課程均由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得到了充分的顯現,教學質量有了明顯提高。
3.2實行雙線管理,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學院實行“學院行政-教研室-教師線”和“學院黨總支-輔導員-班主任線”雙線管理,第1條線主要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是實現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第2條線配合學?!皟烧n”教育,加強學生人文素養和健康心理培養,使學生具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具有堅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和深厚的國家感情及民族感情。努力培養“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兩年來,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學院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課外學術活動,到目前為止學院共有兩隊選手獲自治區“成才杯”三等獎,1對選手獲國家“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二等獎。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應用能力及創新意識起到了積極作用,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3.3綜合型和設計型實驗比例增大2012年至今,學院爭取到了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1個,新到位實驗室設備價值200余萬元,實驗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實驗開設質量有了較大的提高。在實驗開設過程中減少了驗證性實驗,增加了綜合型和設計型實驗。如在畜產品加工學課程中就開設了畜產品加工綜合實驗、乳制品加工綜合實驗以及蛋制品加工綜合實驗。在食品工廠設計中開設了工廠設計實驗、工廠制圖實驗。在食品營養學課程中開設了特殊人群食譜設計、個人食譜設計、不同階段人群食譜設計、營養學調查等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
3.4畢業實習改革為了提高學生畢業論文的質量,食品科學與工程教研室采取了大學生創新實驗與畢業論文相結合,近兩年通過國家級、自治區級和校級大學生創新實驗完成畢業論文的學生占畢業學生總數的50%左右。對于沒有參加國家大學生創新實驗的學生,教研室采取了關口前移,提前安排部署,在第7學期開始的時候便給學生指定了畢業論文指導教師,便于學生提前開展畢業論文工作。避免第8學期畢業論文實驗與畢業就業實習沖突。
4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
在高校食品科學與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作用非常重要。“雙師型”教師不但應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而且還應具備將兩者融合于教學過程的能力[8]。為了切實將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落實到各門課程和教學環節中去,克服運作邏輯上存在的脫節現象,必須培養和造就一支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需要的懂教育、通實踐的教師隊伍[9]。在過去兩年中,教研室充分利用自治區實訓項目,積極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和實踐水平。到目前為止,已經有7名教師取得了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國家注冊審核員資格,11名教師深入到林芝地區乳品企業進行了實踐實訓,提高了專業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的業務水平。教研室老師基本上都成為了“懂教育、通實踐”的雙師型教師。
5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
校外實習基地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場所,是學生了解社會和企業、接觸生產實踐的橋梁[10]。實習基地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實踐性教學環節的質量。由于大學農牧學院現有的校內實習基地已不能滿足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實習的需要,學生實習更多地依賴校外實習基地。加強實習基地建設,對于培養適應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食品專業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兩年來,學院先后與林芝地區貢布乳業有限公司、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分中心等多家單位達成了校外教學實習基地建設的協議。特別是林芝地區貢布乳業有限公司已經成為學院學生校外實習和教師實踐實訓的重要基地。為學院食品專業人才培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6結束語
探索人才培養模式,促進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校企合作是實現學校、企業和學生三贏的有效途徑。我們不斷完善專業教學計劃,實施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師生互助型人才培養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實踐能力、就業能力以及綜合素質。首先是充分利用校內食品試驗室,安排不同年級的學生每個學期進行1~2次生產實習,在季節性的生產旺季進行課程大實習,學生可選擇相應專業的教師為指導教師,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項目,由此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其次是有效利用校外實習基地,每學期安排學生到實訓基地參觀,結合部分專業課程,由任課教師為帶隊教師進行實地專業學習,例如進一步學習食品加工工藝的主要操作流程以及相關的食品質量與管理控制措施等,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再次是根據食品企業的用人需求,安排部分學生到企業進行2~3個月的實習,實習期滿后經過學生和公司雙向選擇達成就業意向,學生返校完成畢業論文設計直接到公司就業。2.5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完善試驗裝備,提高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學院根據專業發展需求與校情實際,確定了師資隊伍建設思路:以提高教師全面素質為核心,以結構合理為目標,以建立激勵機制為保障,努力建設一支思想道德好、業務能力強和科研水平高的教師隊伍。經過幾年的努力,現在師資隊伍建設已初具規模,形成老中青、職稱等結構合理、有專業和學術帶頭人及骨干教師、學術水平較高的梯隊。雄厚的師資力量和完備的教學條件為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了保障。學院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畢業生受到社會和食品企業的青睞。
我校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課程設計思路
專業設置應以滿足社會發展和社會需求為原則。“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則為滿足特定時期、特定情況下社會發展和需求。根據現在的現狀及形勢發展需要,“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必須有4種知識體系支持,即有食品科學與工程基礎知識;熟悉并具有制定食品有關法規、標準,并能從事實際測試、分析、化驗以及技術管理;具有發現食品質量問題及隱患的能力,能夠預測并控制食品質量和安全;具有一定醫學知識,將食品、健康和免疫結合探討研究相關問題[7~8]。因此我們按照食醫相融的原則,多學科結合進行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課程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本專業學生要求掌握食品理化分析及微生物檢驗的技能,懂得食品生產與食品加工的科學原理,具有從事食品分析檢測、安全評價、質量管理及企業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這些課程包括食品化學、食品分析、儀器分析、有機化學、食品微生物試驗技術、食品微生物學、食品營養學、食品工藝概論和生物統計。專業主干課程根據專業需要的知識與技能要求,我們在考慮專業課程時包括了食品衛生學、食品安全導論、食品加工中的質量控制、食品毒理學、食品衛生微生物檢驗、食品理化分析、食品風險監測與評估、食品法規與標準和食品原料安全學等課程。專業選修課程專業選修課程的設置突出針對性和實用性,要體現專業性質和特色,要求有一定數量的課程供學生選擇,選修不低于21.0學分。包括食品原料學、食品生物技術、食品酶學、食品加工與流通安全控制、食品感官評定、功能性食品、食品質量體系與認證、動植物檢驗檢疫學、食品添加劑和市場營銷學等課程。教學實踐體系設置考慮到社會對食品標準化、質量與安全方面人才需求的量大且層次多,為了增強學生就業及畢業后廣泛的適應性,在課程設置時,為了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加大了實踐教學的比重和教學內容。因此我們設計實踐課程包括食品工藝學綜合試驗、食品微生物試驗技術試驗、食品衛生學試驗、食品分析綜合試驗、社會調查、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和專業技能強化等,保證實踐時間和實踐效果。總之,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是一個新專業,可以影響到食品工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如何培養合格的專業人才滿足不斷發展的食品質量與安全形勢的需要,是我們高等學校面臨的巨大挑戰。另外不同學校定位不同課程設置也會有差別。我們只有順應時展潮流,緊跟科技發展的步伐,科學規劃專業的課程設置,只有這樣,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才能辦成具有一定特色、顯現良好生機和活力、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專業。
結語
教書育人,收獲智慧人生
說起教書育人,李教授說自己受魯迅先生影響頗深,特別對《藤野先生》一文感同身受。他在日本留學時,處處能感受到像藤野先生一樣的教授。
“我既然選擇了教書,就要把自己一身所學,傳授給學生。中國有句古話,渾身是鐵也打不出幾顆釘。當教出10個學生,就有了10份力量?!崩罱淌谛ζ饋硖貏e慈祥,像一尊彌羅佛。
高高的個子,寬寬的額頭,濃眉大眼,鼻直口闊:雖然年過六旬,但絲毫不顯老態,精氣神十足――“相由心生”,李教授就是中國最傳統的福相。
李教授從事教育幾十年,現在是桃李滿天下,“我的學生中很多都是博士、校長,在各行各業中的佼佼者也不乏其人?!崩罱淌跇泛呛堑馗嬖V我,“當教師最大的快樂就是看到他們超過我,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長江后浪推前浪,社會才會進步啊。”
李教授說,作為一名教師,只有熱愛自己的事業、熱愛學校,樹立堅定的教育事業心,才能把工作做好。只有自覺投身這平凡工作,敬業樂業,才能產生巨大的拼搏動力。教師的勞動是平凡的,生活是清苦的,但是,如果在知識結構的完善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實感,在精神寄托方面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在人際溝通方面有師生相處融洽和諧的親切感,就會使無知的玩童變成優秀學生,使迷惘的青少年成為祖國的棟梁,就會倍感欣慰和快樂。
李教授在教育方面主張以創新精神養成為目標,廣納世界科技,弘揚中華文化,重點培養教育大批本專業優秀人才。為此,熱愛和傾心教師職業,在食品科學與工程人才培養方面,培養畢業博士研究生50名、碩士研究生53名,多名已成為教授、工程技術骨干和研究院所或大學領導。1993年獲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同年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教師。2005年獲教育部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獎勵。
陽光心態,在工作中享受生活
有一位名人說,“有陽光的地方就會有影子,關鍵看自己臉朝向何方”。李教授那個年代的人,經歷都十分豐富。他是老三屆知青,插過隊,當過機械工人,1977年恢復高考上了大學,大學畢業后,被國家教委選為出國研究生,在日本獲得碩士、博士學位后回國?!拔覐纳蠈W起,每門功課都是滿分,在日本讀研究生、博士也一樣?!崩罱淌谛呛堑卣f起這段往事。
他的學習為什么這么優秀?因為勤奮!
不但他的學習如此,工作也是如此。他心態好,心地單純,做什么工作都非常專心、專注。18歲時,有人對下放在農村的他說,他這一輩子就完了,只能當農民。但他不氣餒,心態陽光,每次回城,都會帶著一箱子書回去,博覽群書。
李教授健康、平和、寬容、大度、崇高、自信、積極,他用這種心態影響自己、同事、學生,讓他周圍的人覺得是在幸福的天堂。
他積極樂觀工作,雖然清苦、勞累,但在工作中發現更大的樂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享受生活,是其他任何物質替代不了的。
敬畏自然,傾心節能環保
遵循自然、熱愛自然、敬畏自然的李教授,傾心農業技術開發,傾心節能、環保的新技術開發。
他從日本回國后取得的第一項成果,是在河北省饒陽縣流滿鄉建成世界第一座利用自然冷源大型果蔬保鮮庫。這一“利用自然冷源貯藏農產品機理研究”發明了分層并行差壓送風凍結方法,獲得國家專利一項。填補了國內外空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是國內外利用自然節能技術和果蔬保鮮技術的重大突破。比其他類型的冷庫運營成本降低92%。目前該庫已成功運轉14年以上。為當地的果農菜農建造了一所高效節能的大型冷藏庫。
1994年,李教授帶領其研究組率先在我國進行了電生功能水的制備及在食品和農業上的應用研究,且在食品領域、果蔬保鮮及病害防治領域均取得了重要成果。尤其是首創性地將電生功能水應用于降解果蔬產品中的農藥殘留,防治果蔬大棚的黃瓜霜霉病、葡萄炭疽病以及大田中的小麥條銹病等,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果,已使我國的農藥“綠色革命”領先于世界先進水平。在酶法利用玉米芯制取低聚木糖的研究領域取得突破,2001年首次在我國實現工業化生產,通過教育部組織專家鑒定,評價為:“國內首創,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玉米芯在我國農村大多當柴燒掉或遺棄。李里特卻把它當作了寶貝,他的“玉米芯酶法制備低聚木糖”項目獲得2006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技術轉移建成年產萬噸低聚木糖示范工程項目,不僅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而且使實施該項目的企業成為全球最大的低聚木糖生產企業。該企業累計生產低聚木糖19500噸,實現銷售收入33.64億元,利潤總額8.41億元,稅金3.28億元,每年可利用玉米芯7萬噸以上,同時減少了廢棄物的玉米芯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給農民帶來經濟效益近3億元,帶來就業機會2000多個。
李教授現在正在右玉縣進行一個科研項目,就是針對雁北地區風大低溫的特點,把風能由風車轉化為機械能,再轉化為熱能,解決農業種植中嚴寒季節溫室大棚的取暖問題和嚴寒地區建筑節能采暖問題,補充太陽能的不足。李教授說,這一技術可以為高寒風大地區的菜農提供新的補充能源,有效提高大棚蔬菜的產量和品質,也可推廣應用到這類地區的養殖業和房舍取暖。
獨立思考,科學實踐的真知灼見
前一段時間,“地溝油回流餐桌”事件,將人們的眼球聚焦到食品質量安全問題上。李里特教授說,將地溝油進行簡單的提煉味道是很重的,真正要把地溝油提煉成無色無味的食用油,并不是一個小工程,首先從地溝里撈油雜物太多,飯店廚佘的廢油還是比較集中的,通過回收以后利用比重、加熱等方法將油水分離,還要再進行脫堿、脫臭等一系列復雜的步驟,這些成本并不低。炸油條用不了多少油,而一桶油能花多少錢?
在李教授看來,不排除有人提煉地溝油。如果把這些提煉出來的東西,賣給肥皂廠或者用在其他工業用途上,才是正規的途徑。通過垃圾的分類處理,將地溝油進行資源回收利用,減少環境污染,我們應該支持。但是,這些程序由小作坊來運作,不夠規范,流向食品市場,就會造成危害。
近幾年的食品安全問題卻時時給我們帶來危機感。歸根結底要提高人們的意識,投機取巧、假冒偽劣不是獲取利益的長久之法,提高技術,提高質量才是一個企業的發展之道。地溝油不是廢物,而是寶貝,我們應該關注如何有組織、有制度,合理地將垃圾分類處理,重視支持資源再生利用技術研發,減少浪費、降低污染、讓多數地溝油回收利用,變廢為寶。
李教授說,這些問題的出現,跟我們很多人的營養知識缺乏,科普宣傳力度不夠,以及偽養生學家的誤導不無關系。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科學養生遵循傳統飲食之道
李教授是一個十分忙碌的人,對生活的要求不高。我們約在上午11點采訪,李教授穿著背心短褲在給學生改畢業論文。他說,我一般都是自然涼,盡量不用空調,既是為了環保,也是節約資源,畢竟現在是暑假,不用上課……
當我問起他的一日三餐時,李教授說很簡單的,飲食原則是越簡單越好。早餐一杯豆漿,中午饅頭,晚飯面條等,一般以面食為主,但一定吃主食。以蔬菜水果為主,輕油,限鹽,食物多樣化,最重要的吃到七八分飽即可。
說到吃豆漿,李教授說,“從營養學方面講,豆漿是最好的植物蛋白,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
他說,中國人自古就知道大豆的好處。西漢時期,淮南王劉安母患病,食欲全無,劉安發明了豆漿,其母喝后病體復康,從此豆漿得以世代流傳:《本草綱目》則如是記載:豆漿,利水下氣,制諸風熱,解諸毒:《延年秘錄》亦載豆漿“長肌膚,益顏色,填骨髓,加氣力,補虛能食”。
上世紀70~80年代,研究表明大豆蛋白超過雞蛋清蛋白,是人類最理想蛋白。豆漿中不僅含有大量的大豆蛋白,更是具有降低血脂的功效,西方近年來掀起的吃大豆熱就是沖著這點來的。另外豆漿中脂肪含量與牛奶差不多,但豆漿中的脂肪是不飽和脂肪,更有利于人體健康:豆漿在含鈣方面比牛奶低,但在含鐵方面則高于牛奶,另外豆漿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等14種成分則優于牛奶。
豆漿機的出現讓我們更多地飲用豆漿,這不僅僅有利于我們的營養與食品安全,同時也會給中國大豆產業帶來較大的機會,因為豆漿要消耗大量的大豆,這會使大豆重新走上中國人的餐桌,而WH0倡導的“每天25顆大豆”的重要性,也會被我們慢慢接受。
潤澤心靈,重視弘揚食文化
李教授在從事多年的科研工作之佘,一直很關注飲食文化。李教授在去年的一次飲食文化講座中,從食文化和食文化的功能、中華農耕文明和食文化、食文化的內涵以及食文化的弘揚幾個方面帶領同學們認識了食文化。并總結了中華食文化的幾大特色:素食為主、飲食養生、中國飯和菜、蒸煮加工、五味調和、煎炸烹炒、文明禮儀、和諧科學、融合創新等。之后,他又將幾個不同國家、地區的食文化作對比,形象生動地向同學們說明了應該熱愛中華食文化,努力的繼承和發展,而且最重要的是創新。
他自己的養生就是遵循中國傳統的食文化,尊重自然規律,越簡單越好。他遵循中國傳統的養生自然規律,對中國古代典籍如《黃帝內經》十分推崇,特別提倡南北朝時的《玄門大法》所載,養生一是要粗食,二是要蔬食,三是要節食。
粗食才能營養平衡,如今很多谷物精加工,很多營養素在加工過程中流失了,口感好了,營養卻差了:蔬食就是要尊重自身的規律,以蔬菜水果為主,既環保,而且衛生。節食是現在人最不容易做到的,古人云,飯到七分飽,活到九十九?,F在很多食品加工、添加成分,改變了自然的法則,增加了人的食欲,讓人不知不覺地吃撐了而不自知。其實很多資料說明,人的壽命是與飽饑度有關的。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最符合自然規律,如中國人吃飯用筷子,筷子是為了挾菜,我們吃飯有主食,有副食:有葷菜、有蔬果、有湯類,這與西方國家吃的以肉為主的生活方式迥然不同。只是如今我們司空見慣,反而不被重視了。根據很多國內外的資料顯示,從我們人類的牙齒結構,腸道結構分析,人類是以素食為主的動物。不管從進化、遺傳、營養、基因的角度分析,也能說明人類是以素食為主。李教授說起他在韓國時與一位八十多歲的醫生探討長壽之道時,那位醫生也是以素食為主。所以,我們要培養清淡飲食的習慣,推崇均衡飲食,多吃水果蔬菜。當然,也大可不必因此而放棄享受美食。
李教授除主要從事研究解決我國糧食加工,餐桌主食和傳統食品工藝創新和科學技術開發外,還在“農產品的規格化、標準化及流通研究”、“中國糧食加工發展戰略”、“農業現代化和食品生產系統研究”、“弘揚中華食文化”和“食育”等方面撰寫了一些在國內頗有影響的文章,刊登在《農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食品報》等。
李教授說,“民以食為天”,我們應該重視食文化,不僅為了民族的強壯和農業的振興,更是為了人類的膳食進步。傳統食品是支撐本國農業的可貴的基礎,我們要增強自信心,因為弘揚需要有文化的底蘊和自信。
“葡萄美酒夜光杯,何必崇洋替人吹”――李教授風趣幽默地告誡我們要重視本國的食文化,不能妄自菲薄。最后他希望我們能夠為了復興中華、弘揚文化做出自己的貢獻。
李里特簡介
1948年5月出生于西安,漢族,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食品工程學教授、博士生導師,2級教授。
1966年高中畢業,1968年作為“老三屆知青”在陜西插隊,1971年進陜西渭南紡織廠成為機械工人,1977年恢復高考,考入西北農業大學農業機械設計制造專業學習,1981年底大學畢業后經考試被國家教委選為出國研究生,1982年赴日本北海道大學研究生院農畜產加工工程專業攻讀學位,碩士期間課題為小麥的干燥和加工品質研究,1985年2月獲碩士學位,博士期間研究果蔬保鮮貯藏理論,1988年2月獲日本北海道大學博士學位。之后在日本最大的面包企業――山崎面包公司中央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期間學習和研究各類糧谷類食品的加工技術和研究方法。
1988年底歸國,在原北京農業工程大學食品工程系加工工藝教研室任教。主講過《食品加工工藝學》、《焙烤食品加工學》、《食品物性學》、《乳品加工工藝學》、《現代食品加工理論和技術》、《糧油加工新技術》等課程。曾任食品工藝教研室主任、食品工程系主任等職,1994年升任教授和原北京農業工程大學副校長、副書記、學術委員會主任,享受國家專家特殊津貼:1995年任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副書記、博士生導師,并獲農業部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1997年以來任九屆、十屆、十一屆北京市政協委員。
歷任學術兼職主要有:中國農學會副會長(第7、8屆)、中國農業專家咨詢團副主任委員、第4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評議組成員、第5屆、第6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教育部食品營養科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副主任、第3屆中國食品科技學會副理事長、全國食品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國農業機械學會副理事長、第6屆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副理事長(現任農產品貯藏與加工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糧油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糧油學會發酵面制品分會名譽理事長、專家委員會主任、北京農業工程學會理事長、國際大豆加工和利用學會常務理事、全國工商聯烘焙業公會專家委員會主任(2005.7-2008.7)、中國食品科技學會大豆食品分會副主任、中國食品工業協
會大豆食品專家委員會主任等。
自留學歸來,在農產品貯藏加工和糧油食品工程領域的科研方面主持完成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項目”、國際基金、省部基金等項目。
主要學術思想是:充分綜合現代物理、電子、工程和生物技術,以節約能源、資源和推進我國糧油食品加工、流通、貯運現代化和改善國民飲食營養為目的,弘揚中華食文化,研究開發適合我國國情的工程新技術。
生活是繁瑣的,為了生活我們的內心里總會充斥著壓力。
當我們為著自己的理想奮斗,或者是為著工作、身份、地位、關系、利益和安全感,不得不在生活中扮演某一角色,有些時候,不免失去了自我,在工作場所,在餐廳酒吧,在某種俱樂部,甚至在家中,都會感到莫名孤獨。孤獨的積壓,增加我們的壓力,阻礙著我們的前進步伐,讓我們身心疲憊。這個時刻,不妨讓自己開溜一下,找回自我……
放下,偶爾溜出去
工作是為了什么?工作為了生活。
生活為了什么?生活為了人生的精彩與幸福。
我為了這些一直忙碌奔波、殫精竭慮,太久了,壓抑的胸膛有了爆裂的感覺。周末,與愛人糖糖一拍即合,放下一切,約上了三倆至親好友,開溜。
我們把這次開溜的去向定在了塞罕壩――這個在我國的遼、金時期,被稱作“千里松林”,曾作為皇帝狩獵之所的大草原。
我們在網上尋找到了所有能夠看到的關于塞罕壩的介紹,那如詩如畫的圖片文字讓我們心神向往,激動難平。
按照路程計算,我們預想6個小時車程能抵達塞罕壩,下午在塞罕壩森林公園景點游玩,騎馬、漂流,玩卡丁車,第二天周日去御道口、紅松洼游覽一下就回京。但由于起床還是不夠早,又開車去接上姐姐、姐夫,出京時,路上已經塞車,到達承德時已12點。從承德城區到塞罕壩有二百佘公里路程,只有省道,還經過幾十公里破爛的礦區道路,行程很慢,到達圍場縣境內已經下午三點多了。盡管耽誤了行程,但想到只有80公里就能抵達塞罕壩,一行五人依舊很“high”。
白色的越野車在蜿蜒的山道上盤旋,眼看天空是越來越陰暗,空氣越來越潮濕,讓人感覺好像已近黃昏。真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終于,山雨爆發了!
如何來形容這接近內蒙古境內的山雨?
那一顆顆雨點打在車窗擋風玻璃上足有一塊錢鋼蹦大的印跡。開始時,雨點還是疏疏落落,可沒過幾分鐘,雨滴密集得猶如紗幕,把雨刷調到最快檔也無法刮凈雨水。雖然山道上行車稀少,但可見度已經只有不到5米,道路濕滑,我們已經無法再驅車前行,正好旁邊有一排小屋,就勢把車泊在屋前空地。幾分鐘后,這塊空地就被十余輛小轎車、越野車擠滿,呼嘯的狂風中雨勢越來越大,忽然之間,打在車窗玻璃的雨點變成了黃豆大的冰雹,
“砰砰砰”聲勢驚人。
車內的人都興奮起來!
我完全忘記了生活中的嚴肅刻板,打開了一道車窗縫,密集的冰雹顆粒立即乘隙而入,連在副駕駛座位上的糖糖身上也灑落了不少冰雹珠子。糖糖一聲笑罵,“多大的人了,還這么淘氣,讓我都中彈了!”車上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扭頭看看兩旁的車內,也是一片喧鬧的景象,跟車外熱鬧的冰雹相映成趣。
半個多小時后,像是天女停止了灑銀珠,冰雹一下子沒了,天空一下子變得透亮透亮。我們在笑語歡聲中繼續前行,進入G111國道不久,就看見了一個大湖泊,猶如一顆明珠嵌在山谷間。沿湖山道雖然不寬,但是平整潔凈。
外甥峰峰首先搖下車窗,拿出相機拍攝這山水一色。
原來偶爾開溜出來,即使在路上,也是如此放松!
錯過景點,不會錯過情趣
我們抵達塞罕壩森林公園大門時已經下午五點。在大門休息一會兒,買好門票,我們就驅車進山了。一條林蔭夾道蜿蜒而上,清幽靜謐。我們沿路而上,到了山頂后,開始不時出現一些岔道,旁邊有農家院之類的。我們以為這只是途問休息之處,沒有停留,徑直往前,走了三十幾公里,到了一處大門,從大門過去,是一塊盆地,有好多農家院、商販,有一個小型游樂場:草原在一片湖泊旁邊伸延,遠處丘陵起伏,嫩綠嫩綠:落日佘暉照耀天邊,湛藍中泛著紅霞。我們想:這就是我們的目的地了:以為這是我們開始游覽的第一處景點。
到了這個時間,我們決定先游玩一番,再找住宿之地落腳。
誰也未曾想到,我們為之傾倒的這一片綠洲,竟然是在塞罕壩森林公園門外。
去找住宿地時,我們開車返回到那個大門咨詢工作人員,才知道這是公園大門,公園外屬于內蒙古轄區。呵呵,塞罕壩的景點一個沒看,我們卻在內蒙古游玩了一個多小時。從進公園門到另一端出門,我們一路錯過了所有公園景點。不過,這絲毫沒有影響我們的心情,反而覺得更加高興――原來我們傻得這么可愛。
有了這個經歷,糖糖提議干脆先去一個景點觀賞觀賞,再去找食宿之地。進去的第一個景點是泰豐湖,我們驅車沿著小土路行了大約5公里,繞湖一周,天色已經昏暗。這又是別有一番景象,朦朧的山影、樹影、湖影連接成一副印象派的圖畫,讓大家有了另一種興致――在湖邊鋪上一塊布,搬出我們帶著的美食、美酒,席地而坐,享受了一番夜光野餐的情趣。開溜,就是忘卻“枷鎖”
晚上看著一群外國游客開篝火晚會,在大排檔吃燒烤、喝啤酒,都有各自的味道。作為青年學者的姐夫可愛的high勁,最是我們心情的寫照。
第二天的騎馬更是一種徹底的放松。一向比較害怕騎馬的糖糖和峰峰,在馬背上適應了個把小時后,膽怯之心一掃而空,拍著馬屁股狂奔起來。
這個丘陵背脊叫百花坡,不但繁花似錦,橘黃燦爛的金蓮花漫山遍野盛放,還是曾轟動一時的《還珠格格》外景拍攝基地。當年“小燕子”的馬上戲,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在這里拍攝的。這讓我們感覺到意外的收獲――也算是一種新奇感受吧?當時,卻是什么都沒想,只覺得好開心,笑聲停不下來。
漂流是真正的野趣。一條小溪蜿蜒輾轉,每人坐著一個充氣小皮筏順溪流而下,戲水,嬉戲、打鬧,一個個開心的話題,忘乎所以……
關鍵詞:黑木耳;試驗;薄膜食品
中圖分類號:TS275 文獻標識碼:A
薄膜食品指加工成超薄膜狀的食品。目前除了“紫菜”薄膜狀食品之外,國外還有魔芋、大豆蛋白、磨碎魚肉等為主要原料的薄片型食品上市。國內亦有速溶薄荷味膜狀食品及膜狀食品相關制備工藝等研究。通過合適的工藝,可以使除黃油、人造奶油類食品之外的水果類、海鮮類、蔬菜類、茶葉、肉類等食品實現薄膜化。目前尚未見食用菌膜狀食品工藝研究報道。本研究充分利用東北地區特色大型食用菌――黑木耳為原料開發薄膜營養食品,此外研究工藝與以往的直接用原料制備薄膜食品不同,而是將食品原料先弄成易吸收的糊狀,然后通過正交試驗確定合適的添加劑,在不損壞木耳原有的色、香、味及營養成分的基礎上,經過烘干和軋制制備成方便食用、口感良好、易于吸收、富有營養的薄膜營養食品,具有很好的應用推廣前景。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黑木耳:產自黑龍江省尚志市亞布力地區;品種:黑29。
1.2方法
1.2.1原料前處理方式
1.2.2添加輔料種類及含量
添加輔料種類為四種,包括a.CMC-Na;b.海藻酸鈉;c.瓊脂;d.可溶性淀粉。每種分別設計三個水平,通過正交試驗確定輔料的種類及用量。比較水溶脹和水溶脹后煮沸兩種前處理方法對膜成型效果影響。
1.2.3成膜工藝摸索
涂膜方式為三種:①直接于玻璃板上涂膜;②加水溶脹后的輔料涂膜;③加煮沸后的輔料涂膜。木耳漿蒸煮后通過比較玻璃板、聚丙烯塑料膜和150目紗網3種成膜方法,最終確定聚丙烯塑料膜為較合適的載體。
1.2.4木耳漿含水量對成膜效果的影響
分別采用不同含水量(40%、50%、60%、70%、80%、90%)。
1.2.5烘烤溫度對成膜效果的影響
分別采用不同溫度(35-80℃)。
1.2.6測定產品的營養成分、重金屬含量及衛生學指標
2結果與討論
2.1不同輔料對薄膜產品成膜效果影響
通過正交實驗確定添加輔料種類和用量,結果見表1。
最優組合為:A2B3C1D2。由正交實驗(如表2)確定的黑木耳營養膜最佳輔料配方是:
0.2%CMC-Na,0.2%海藻酸鈉,0.1%瓊脂,0.2%可溶性淀粉。
2.2成膜工藝確定
通過比較以上獲得的最佳輔料的不同前處理方法對成型效果的影響,發現輔料經水溶脹后煮沸獲得的產品成型效果好,口感佳,有色澤,結果見表3、表4和表5。
由表5可知,隨著輔料的添加量的增加,感官評分均先增后減,可能是由于輔料用量大于某個值后口感變差所致。因此選定海藻酸鈉比較合適的范圍是0.20-0.25%;CMC-Na比較合適的范圍是0.15-0.20%;瓊脂比較合適的范圍是0.15-0.20%。從節省添加劑成本及食品應盡量天然的角度考慮,取最低值為好。
2.3木耳漿含水量對成膜效果的影響
分別采用不同含水量(40%、50%、60%、70%、80%、90%)的木耳漿經成膜試驗比較,結果漿液含水量在60-70%左右時成膜效果最好。
2.4烘烤溫度對成膜效果的影響
由表6的實驗結果可知,溫度高,干燥快,但膜表面不平整;溫度低,干燥慢,但成型效果很好。綜合以上因素,確定最佳溫度為45-65℃。
2.5不同原料前處理方法對成膜效果的影響見表7。
鏡檢:1號樣可見黑木耳菌絲,顆粒大小為2號樣的5-10倍。2號樣未見黑木耳菌絲。
2.6產品各項指標測定
經表8證明,涂層厚度在2.0mm以下,干燥后木耳膜的厚度在0.3mm以下(最佳為0.22-0.25mm),才能獲得好的成型效果,口感也好。
2.7調味品添加實驗
(1)普通鹽味:木耳漿內加少許雞精和鹽,可得到較好的味覺效果。
(2)麻辣味:木耳漿內加少許雞精、麻辣粉和鹽,成膜后可得到較好的味覺效果。
2.8產品生產工藝及感官指標
黑木耳原料水浸4-6h清洗粉碎、勻漿加調味和粘性輔料蒸煮、脫氣設定含水量70%,溫度50℃壓膜成型、烘烤微波殺菌真空包裝成品
產品的感官指標:產品形態為薄膜狀,最終含水率在13%以下,色澤黑亮,有光澤,外觀形態好,無異味。鏡檢可見黑木耳菌絲。食品添加劑(CMC-Na,海藻酸鈉,瓊脂,可溶性淀粉)用量符合國際標準,符合食品安全規定。
3討論
隨著東北地區黑木耳產量的逐年增加,從產業鏈條完整性及保證黑木耳產業發展的持續性方面來看,目前急需加強黑木耳深加工產品的研究。同時,由于薄膜食品具有多樣化、適應性強、方便,可制成醫療食品或固態食品,食品有效利用率高,營養豐富等特點,薄膜食品會受到人們的喜愛和青睞,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一般情況下,薄膜食品所含水分在10%左右,富有彈性和韌性,可食性較好,食用極為方便。再者,薄膜食品的應用范圍較為廣泛,老幼皆宜,并可加工成各種形狀,有效地利用食品原材料。
此外,由于薄膜食品是加工食品,比如易溶于或難溶于熱水的薄膜食品,往往會給其性質帶來一定的變化,因此需要添加適量必要的食品添加劑以獲得良好的口感,還可以在食品制作過程中可根據實際需要微量調整食品中的熱量和味道。本研究在實驗室成膜工藝確定以后可以通過研發設備或者購買設備,在充分市場調研后可望進行產品試制生產。
參考文獻
[1]張肇富.薄膜食品[J].四川食品工業科技,1995(02):15.
[2]謝再黃,王小英,李旭奮,凌英,等.速溶薄荷味膜狀食品的研制[J].食品工業 , 2006(0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