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6:00:3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注冊會計師審計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注冊會計師審計應當保持實質上的獨立和形式上的獨立。審計人員實質上的獨立是審計獨立性的核心與基礎;審計人員形式上的獨立是獲取社會公眾相信審計人員實質上獨立的根本保障。審計人員實質與形式上獨立的整合,并通過審計團體形式上的獨立將注冊會計師職業展現于社會公眾面前。公眾利益和公眾預期與信任,對注冊會計師職業具有重要意義,從公眾視角審視形式上的獨立,將有助于注冊會計師職業的繁榮。
一、注冊會計師審計公眾視角獨立性的理論基礎
關于獨立性的內容被普通接受的觀點是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職業道德委員會前任主席托馬斯·G·希金斯提出的,他認為注冊會計師必須擁有的獨立性,實際上有兩種:事實上的獨立性和形式上的獨立性。上世紀二十年代以前,職業界重實質輕形式。在業內人士看來,事實上的獨立在任何情況下都絕對適用,涉及形式上的獨立性的規章所能帶來的好處都是微不足道的。直到1939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審理一州際襪廠訴訟案后要求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在職業道德準則中,強調注冊會計師與被審計單位不得有任何形式上的利害關系時人們才開始重視形式上的獨立性。盡管從論述中我們看到了審計形式上獨立重要性的提高,但筆者認為,在越來越強調人性溝通和信息交互的社會里,僅僅將形式上的獨立與實質上的獨立相提并論是遠遠不夠的,還應上升一個高度。理由是:
(一)注冊會計師職業要實質性地發揮其職能,為社會公眾認可并接受是至關重要的。注冊會計師職業之所以存在,在于注冊會計師的工作能夠合理保證會計信息使用者確定已審會計報表及其他信息的可靠程度。如果社會公眾根本不相信注冊會計師群體,就不會相信他們的鑒證工作。獨立性正為注冊會計師群體獲取社會公眾的這種信任提供了合理保障,然而大多數公眾不可能深入注冊會計師群體內部了解實質上的獨立,只能從形式上窺探獨立性之一斑,因此形式上的獨立是溝通社會公眾與注冊會計師間的紐帶。
(二)以顧客為中心建立需求拉動型的產銷模式是社會普遍認同的價值取向,將顧客滿意的管理哲學引入審計獨立性有利于注冊會計師職業地位的提高及營銷策略的開展。為收集審計證據而實施的審計程序如同實業企業的生產,社會公眾作為審計報告的直接使用者如同顧客,注冊會計師職業必須象對待上帝一樣以不可動搖的抱負運用自身的知識為社會公眾服務。
(三)為公眾利益服務是社會對注冊會計師職業的要求,這除了暗示注冊會計師職業維護公眾利益的承諾之外,還強調公眾在注冊會計師職業中的利益。不僅如此,它還作為基本原則列入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體系,這意味著在公眾利益與注冊會計師自身利益沖突時應以公眾利益作為評判是非曲直的標準。
(四)為公眾利益服務是通過注冊會計師的獨立判斷實現的。獨立性的強弱程度決定了公眾利益的被保護程度。然而實質上的獨立表現為判斷上的不偏不倚,作為一種精神狀態它是無形和難以度量的,連注冊會計師自身都很難講清,社會公眾就更難把握了,形式上的獨立則是有形和可以觀察的。事實上社會公眾沒有能力也沒有必要探求審計實質上是否獨立,只能直觀地了解注冊會計師形式上的獨立,進而確定是否信任他們的審計意見。換句話說,形式上的獨立才是形成公眾信任的決定因素,同時還應注意到,由于社會公眾和注冊會計師所處角度以及專業知識上的差異導致了兩者在審計獨立性的認識上也有差別(見附表)。
從附表中不難看出,當形式上的獨立與實質上的獨立不相一致時,注冊會計師評價的依據是實質上的獨立而社會公眾則更多考慮形式上的獨立。
以上筆者從不同側面分析了社會公眾在注冊會計師職業中的重要地位。公眾利益是其宗旨而公眾期望是其內在動力。確定公眾視角雖然有利于注冊會計師職業重構,但此文的主旨在于倡導一種新的思路,從公眾的角度開展形象策略,以期注冊會計師職業地位的提高。
二、從公眾視角重構注冊會計師的審計獨立觀
完整的獨立觀應具備三個要素:誰需要獨立、如何保持獨立、向誰獨立。由于向誰獨立很明確且對公眾的理解沒有影響,筆者暫不作討論。前兩要素的簡單組合形成獨立性的四個方面:審計團體形式上的獨立性、審計團體實質上的獨立性、審計人員實質上的獨立性和審計人員形式上的獨立性。除了對獨立性的內容重構外,筆者的意圖還在于從公眾視角對其重要程度排序。(一)審計團體的獨立性主要是形式上的獨立性,這是公眾關注的首要因素。審計團體本身不具備判斷思維的能力因而基本無實質上獨立之說(筆者認為審計團體實質上的獨立其實是全體審計人員形式和實質上獨立的整合)。審計團體的獨立性主要是形式上的獨立性。筆者認為審計團體形式上的獨立性有兩層含義:一是審計機構組織上的獨立性,這要求會計師事務所乃至行業協會擁有自主經營、行業管理的權力而不依附外界權力或利益上的支持,我國事務所的脫鉤改制正是審計團體形式上獨立的完善,這使事務所長期依賴行政權力開展業務的狀況得以改變;二是指注冊會計師作為一門職業應有的聲譽,表現為社會公眾對注冊會計師職業的普遍印象和一般評價,是深層次的形式獨立。社會公眾對注冊會計師職業的印象并非來自對注冊會計師及其職業的認知,而是更多形成于大眾媒體的傳播效應。部分公眾可能了解某些注冊會計師并予以高度評價,但對整個注冊會計師職業的看法可能完全不同。當他們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必須依賴不熟知的注冊會計師工作時,起支配作用的是他們對注冊會計師職業的一般看法??梢娝茉扉L期良好的職業形象對獲取公眾信任至關重要。筆者認為審計團體形式上獨立的努力不僅有助于實現該目標而且作為獨立性的最表層是社會公眾對注冊會計師職業認知的起點。
(二)審計人員的獨立性,包括審計人員形式上的獨立性和審計人員實質上的獨立性兩方面。前者要求審計人員與被審計單位沒有任何利益以及其它形式上的特殊關系,后者強調審計人員在執業中保持超然的態度。
審計人員形式上的獨立盡管也會影響社會公眾對該審計人員工作的直接評價,但筆者認為,相對公眾來說審計人員形式上的獨立退居其次,實質上的獨立才是關注的對象。
三、結束語
通過上述論述,筆者的觀點歸納如下:
(一)筆者提出從公眾視角重構審計獨立性在于倡導注冊會計師職業營銷策略的改變,事實上就是一種實現注冊會計師職業與社會公眾融通的公關策略。
(二)筆者強調形式上獨立的重要性并不否認實質上獨立的基礎地位,更不是對形式上獨立的一味撥高,而是基于形式上的獨立是社會公眾能直接觸及的表層信息并構成了社會公眾認知審計獨立性的起點這一事實。由于公眾利益和公眾預期與信任對注冊會計師職業的重要性,筆者認為從公眾視角審視形式上的獨立將有助于注冊會計師職業的繁榮。
一、審計委員會與注冊會計師聘任
在選聘注冊會計師的過程中,審計委員會應評估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如先行了解注冊會計師職業團體及政府法令中有關獨立性的規范,在選聘前與注冊會計師商討有無違背獨立性要求的條款,在續聘的過程中檢查獨立性條款的遵循狀況,并與注冊會計師溝通,確定有無管理當局干涉注冊會計師使其不能獨立執業的情形。同時,審計委員會應向公司管理當局及內部審計部門征詢對注冊會計師獨立性的看法,以與注冊會計師的答復作雙向比較。
具體而言,在注冊會計師的選聘、續聘和解聘問題上,審計委員會須履行如下職責:(1)了解審計合約的性質與范圍;(2)向管理當局及內部審計部門征詢有關審計質量的建議;(3)了解會計師事務所在相關行業的審計經驗;(4)考察會計師事務所用于執行本公司審計合約的合伙人及人員的素質;(5)評估注冊會計師或其事務所在同業檢查中的結果;(6)考慮注冊會計師或其事務所涉及的訴訟與法律責任問題是否會影響履行本次審計合約的能力;(7)考察證券主管機關糾正或處分注冊會計師或其事務所行為的情形;(8)對于管理當局解聘注冊會計師的提議,考察管理當局所提出的解聘理由,并與注冊會計師討論分析發生意見分歧的原因。
由于審計委員會在注冊會計師選聘上更多的是參與復核,而管理當局仍舊占據著主導地位。因此即使有審計委員會作為后盾,注冊會計師仍有可能基于諸般顧忌而屈服于來自客戶管理當局的壓力,從而對審計委員會有所隱瞞。在這一背景下,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所屬的公眾監督委員會(POB)于1995年發表了有關審計委員會的報告“董事、管理當局與注冊會計師—保護股東利益的聯盟”,建議在注冊會計師與公司的委托合約中,應寫明委托人是公司的審計委員會,明確表示注冊會計師不受管理當局的操控。由紐約證券交易所與全美證券交易商協會共同成立的藍帶委員會(theBlueRibbonCommittee)在1999年2月發表的題為《關于改進公司審計委員會效果》的報告中也強調:“外部審計人員的最終責任系向董事會負責,而審計委員會作為股東及董事會的代表,在選聘、評估是否勝任及更迭外部審計人員方面擁有終極的權威與責任”,藉此希望改變由管理當局占據主導的立場,而由審計委員會擔當起主要責任。
二、審計委員會與注冊會計師非審計服務
注冊會計師除向客戶提供審計和其他認證服務(assuranceservice)之外,還經常提供相關的管理咨詢服務,包括項目研究與調查、向管理當局提供各項制度的改進建議、指出現存制度的缺失、列舉各種替代的改善方案和推薦新方法等。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即管理咨詢等此類非審計服務是否會對注冊會計師獨立性造成傷害。一種觀點認為,對同一公司,既進行審計,又提供管理咨詢,不會影響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管理咨詢與審計是可兼容的。其理由是,審計和管理咨詢業務的服務對象不一。在審計業務中,對財務報表和審計報告感興趣的全部公眾才是真正的客戶和委托人。至于被審計公司,只不過是負擔著結算審計費用的責任而已。而在管理咨詢服務當中,客戶是管理當局,這樣,注冊會計師實際上并未對同一客戶提供審計服務又提供管理咨詢服務。另一種觀點認為,審計和管理咨詢不可兼容,注冊會計師對同一客戶既提供審計服務,又提供管理咨詢服務,會影響其獨立性。其理由是:在提供管理咨詢服務的過程中,注冊會計師作為顧問,實際上是扮演著決策者的角色。如果注冊會計師一方面扮演著決策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又要對決策者的工作進行審計,無疑就處在審計自己工作的位置上。即使注冊會計師不被視為決策者,但由于他同時具有雙重身份,同客戶建立起了密切的聯系,這種聯系促成客戶和注冊會計師的短期利益要保持一致。這樣,在形成棘手的判斷時,注冊會計師就可能抱有偏見,從而可能損害其獨立性。即使管理咨詢不會影響實質上的獨立性,也會影響形式上的獨立性。因為,注冊會計師在為管理當局提供管理咨詢的過程中,在第三關系人的眼里,肯定會在某些方面表現為不獨立。比如,有專門的調查結果表明,97%的第三者對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特別重視;在被調查的財務經理中,幾乎有一半的人擔心注冊會計師為同一客戶同時提供管理咨詢服務和審計服務可能會損害其獨立性。
理論界的討論也影響到監管部門的決策。由于近幾年來發生了愈來愈多的上市公司舞弊案件,為提高投資大眾對財務報告的信心,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于2000年11月對非審計服務加以重新規范,除了財務信息系統的設計及導入、內部審計外包與專家服務之外,限制或禁止注冊會計師提供其它類別的非審計服務,諸如人力資源、交易經紀人、投資顧問、投資銀行等。盡管制度越來越嚴密,但同時提供審計和非審計服務的情形仍然存在。因此,如何發揮審計委員會的作用以確保注冊會計師獨立性就開始為人們所關注。美國崔得威委員會的報告要求,審計委員會應于每一年度開始時,復核管理當局委托注冊會計師提供管理顧問服務的計劃,并對非審計服務的品種與預計費用加以評估。加拿大證券管理機關(CanadianSecuritiesAdministrations)則認為,如果公司尋求注冊會計師提供非審計服務,審計委員會應評估其對注冊會計師獨立性可能造成的影響。1993年美國內部審計人員協會研究基金會(IIARF)的調查也指出,僅有10%的審計委員會不鼓勵或禁止注冊會計師執行管理咨詢服務,多數的審計委員會主席認為復核非審計服務的性質是重要的??梢姡头菍徲嫹斩裕瑢徲嬑瘑T會須了解注冊會計師所提供的非審計服務性質及其費用,委員會應與管理當局及內部審計主管討論此項非審計服務是否可能危及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并獲取正面的答案,否則應促使管理當局及注冊會計師解除此項服務合約。
三、審計委員會與注冊會計師的溝通
在審計委員會制度的演進過程中,各國政府、專業團體均非常重視通過審計委員會與注冊會計師之間的溝通來保持注冊會計師獨立性。1978年,美國司法人員協會公司法委員會(TheCommitteeonCorporateLawoftheAmericanBarAssociation)對審計委員會的基本功能描述如下:“審計委員會在代表股東的董事會與外部注冊會計師之間提供了適當的溝通管道”。該委員會列舉的審計委員會四項基本功能均涉及與注冊會計師的溝通問題,如與審計人員就審計計劃提出咨詢、與審計人員及公司的內部審計人員就內部控制的適當性提出咨詢等。AICPA的POB的報告“董事會、管理當局與審計人員—保護股東利益的聯盟”,強調注冊會計師與審計委員會的互動溝通及與公司治理效率的關系。前述藍帶委員會也建議,審計委員會須與注冊會計師進行對話,以探討任何已披露的關系或服務是否影響審計目標與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并建議公司董事會全體成員采取適當的行動以確保注冊會計師獨立性等等。加拿大證券管理機關要求審計委員會應安排與注冊會計師、內部審計部門、管理當局等進行協商的會議,并保持適當的會議記錄。英國的凱布瑞報告規定審計委員會的委員在一年之中至少應該與注冊會計師在無執行董事在場的情況下舉行會議一次,以確保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不存在尚待解決的問題。
注冊會計師與審計委員會之間的溝通為增進彼此間的了解架起了一道橋梁,從而也為注冊會計師進行申辯提供了場所。注冊會計師能夠及時向審計委員會反饋與公司管理當局之間存在的分歧以及在審計過程中所遭遇到的困難,與審計委員會討論更迭注冊會計師的緣由等事宜,從而維護注冊會計師的權益,減輕公司管理當局對審計人員施加的壓力,提高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這種信息溝通一般由注冊會計師以書面或口述方式與審計委員會討論并確認審計委員會已充分理解溝通的內容。即使注冊會計師認為沒有可供報告的事項而未與審計委員會溝通,委員會亦須主動向注冊會計師征詢有無此類事項。就重要及必要溝通的事項而言,主要包括如下方面的內容:(1)注冊會計師的責任。審計委員會應了解注冊會計師在財務報表公允性、內部控制的適當性與舞弊偵查等事項上所擔當的責任及所負責任的程度。(2)重要的會計政策。注冊會計師應確定審計委員會了解:重要的會計政策的初次采用或變動及其應用;重要的非經常交易項目的會計處理方法;缺乏權威支持或同意的議題或所暴露問題的后果。(3)重大的審計調整。注冊會計師應告知審計委員會關于審計過程中的重大調整事項與是否已將調整列入會計記錄及對財務呈報過程的重大影響。(4)與管理當局的不同意見。注冊會計師應同審計委員會討論與管理當局間的意見分歧和分歧對財務報表或注冊會計師審計意見的個別或整體的重要影響。即使這些分歧已經獲得解決,注冊會計師仍有義務向委員會報告,以提示委員會注意各項敏感問題。意見分歧通常包括:會計原則的運用問題;管理當局有關會計估計的判斷基礎;審計的范圍;財務報告的披露內容;注冊會計師審計意見的類型等;(5)執行審計業務過程遭遇的困難;(6)在接受委托或續聘前與管理當局討論的主要問題。任何在接受委任或續聘前與管理當局討論的有關會計、審計及財務報告問題,注冊會計師應與審計委員會作再度確認;(7)蓄意誤報財務狀況或經營成果及在審計中所發現的不法行為(除非影響甚微且明顯不重要);(8)所提供顧問咨詢等非審計服務及相關費用。
四、審計委員會與審計范圍及收費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 注冊會計師 定位 培養
由于我國重建注冊會計師制度的時間不長,專業力量不足,現有注冊會計師的整體業務素質與國際先進水平比較,還有明顯的差距,因此,加強注冊會計師行業人才培養工作,建立一支在質量和數量上能夠滿足我國乃至世界經濟和資本市場發展,適應現代企業需要的執業隊伍,成了刻不容緩的大事。目前,已有23家高校開設了注冊會計師專業方向。高等院校在注冊會計師專業方向培養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目前存在的不足,從而建立起科學完善的行業后備人才培養機制。
一、高校注冊會計師專業教學模式改革探討
( 一 )精準培養定位,突出學科優勢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深化,注冊會計師行業將面臨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注冊會計師專業培養定位不準,容易走上"理論型"或"通才型"的老路;目前多數高校會計專業培養目標的職業定位是能在企業、事業、機關等相關單位從事實際或研究等工作。如果注冊會計師專業也如此定位,就失去了注冊會計師專業存在的意義。注冊會計師專業人才培養應是理論基礎扎實、專業技能熟練、綜合文化素質強的高層次品牌專業,使之“成為億萬公眾人人知曉、萬千學子心向往之的專業”。 除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外,要有一定的知識廣度和深度,有很強的研究創新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國際交流能力。使學生畢業后能適應外商投資企業、跨國經營企業、會計師事務所、上市公司等機構的實際工作。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定期對會計教育狀況做出的研究報告對美國的會計教育也起著巨大的影響。其公布的《注冊會計師愿景――2011》中指出,注冊會計師應具備的五大核心能力: 溝通與領導技能、戰略思考與判斷性思考能力、關注客戶和市場的能力、對綜合信息的解釋能力以及技術能力, 這五大核心能力是注冊會計師在市場中保持強大獨特優勢的關鍵。由此不難看出美國長期保持在國際會計界中的領先地位也就不無道理。
( 二 )改革教學模式,強化實踐教學目前國內多數本科高校注冊會計師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還是延續以前會計專業的老模式,只是為了擴大招生或為了增強專業的社會適應性,學生能夠靈活就業,在專業課的基礎上不斷增設專業相關課程,使課程體系變得越來越龐大,學生學的又累又不精。在教學大綱、培養方案、課程設置以及教學模式上都不適用于注冊會計師專業人才培養。教學計劃死板,片面強調理論課教學,對實踐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課程設置上,基本沿用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模式, 沒有擺脫知識的系統性、學科性、完整性的制約,沒有足夠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使培養的學生難以適應市場經濟對注冊會計師專業人才的“一專多能”、“一專多用”的多樣化需求;教學上仍延續填鴨式的課堂教學,無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注冊會計師是市場經濟活動中的特殊從業人員,不僅要有良好的業務素質,還應有較強的政策觀念和高尚的職業道德素質,遵守法律法規,接受職業道德的約束。同時,注冊會計師還要具有科學、準確的職業判斷能力,這是對注冊會計師業務素質能力的要求。職業道德素質和職業能力必須兼備。注冊會計師專業的培養模式,應遵循“理論教學與實踐能力培養相結合”、“素質培養與專業教育相結合”、“共同提高與個性發展相結合”, 對理論課程進行優化、調整,構建適用于注冊會計師人才培養的多樣化教學模式。在培養計劃中,學校應明確規定專業的實驗和實習學分不少于總畢業學分的一定比例。打造學生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過硬的專業應用知識。
( 三 )調整師資結構,提升實踐能力在當前的條件下必須加強注冊會計師人才的隊伍建設,特別是要抓住時機培養和造就一批精通會計、審計技能、掌握較扎實的經濟學理論基礎,善于管理、熟悉金融、法律、計算機、具有國際視野和戰略思維的高素質、復合型、國際化的高端注冊會計師人才。因此,在教學方面,要改變以往的不合理知識體系。要培養高素質的注冊會計師專業人才,師資隊伍至關重要。目前注冊會計師專業院校,師資數量及應用培養能力不足。目前高校的會計教師大都是從學校到學校,缺乏一定的實踐經驗。而且大多數高校沒有把教師參加社會實踐納入教學管理計劃或形成制度,在時間上、組織上和經費上都沒有相應的安排和保證,不可避免地出現教師脫離實踐的現象。導致對學生的培養從源頭上還是在按照"理論型"或"學術型"的培養模式在進行。注冊會計師專業為了提升師資的實踐能力,學校應重視“雙師型”隊伍建設:重視具有生產一線實際工作經驗的“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培養。 “雙師型”教師是指既具備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較高的教學水平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又具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和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的教師。“雙師型”教師不僅具有寬厚的行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還須具備將行業執業知識及實踐能力融合于教育教學過程的能力。學校應建立并實施專業教師進企事業單位實踐進修制度,可以安排專業教師定期或不定期地到企業進行調研或掛職鍛煉;支持教師參加與專業相關的注冊會計師、資產評估師、注冊稅務師等專業資格證書考試;鼓勵專業教師在企業、上市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等兼職;通過多種形式,打造一支能培養高層次實用型人才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注冊會計師專業的教師應能夠做到以下幾方面: 在課堂教學方面,注冊會計師專業教師能夠根據實際所需,發揮自身理論、實踐雙重優勢,把知識教育和案例教學相結合,通過典型案例分析、專題討論等方式,使學生活學活用,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增進學習效果;在實踐教學方面,注冊會計師專業教師比較清楚生產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與處理方法,在專業能力、綜合能力培養過程中能夠開設出設計型、創新性、綜合性的實驗或實訓項目。能夠實行雙向互動式興趣教學,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在就業方面,注冊會計師專業教師由于經常深入社會和生產實踐,對社會及行業人才狀況和人才需求及生源愿望比較了解,在社會有一定的信譽和實力,他們可以成為學生實習或就業與社會建立需求關系的橋梁;在教學輔助配合方面,同時,注冊會計師專業院??梢云刚堄嘘P政府部門、科研院校、注冊會計師協會、會計師事務所等方面的專家學者講學授課,增加境外師資的教學課程。
( 四 )提高準入門檻,強化綜合素質 受國際經濟形勢影響,就業市場對畢業生的總體需求將會明顯減少,注冊會計師行業人才的遴選將愈加激烈。由于注冊會計師專業是目前的熱門專業,報考人數非常多。據筆者所知,許多注冊會計師專業是在原會計專業基礎上形成的,生源是二三本線錄取的。還有許多學生未達到注冊會計師專業錄取標準,采取曲線策略,即先錄取進入同院校的其他專業,再轉入注冊會計師專業。導致許多轉專業學生跟不上應屆班級的學習而不得不轉入下屆;同時也導致注冊會計師專業班級人數暴增。由于未能考慮到生源的差異,導致教師教的難,學生學的難,致使許多學生接受專業知識消化不良,無法真正培養出合格的注冊會計師專業人才。注冊會計師承擔粉對社會公眾的貴任, 注冊會計師的資格標準是職業會計師團體與公眾的一種社會契約, 該契約在委托注冊會計師履行其職能的同時, 也約定了他們必須具備某種最低資質. 因為公眾希望注冊會計師能勝任其職能, 注冊會計師如果職能履行不當,公眾將付諸訴訟甚至尋求其他外部力量支持, 這將嚴重威脅到注冊會計師的職業地位。要辦好注冊會計師專業方向,提高行業后備人才的專業水平,注冊會計師專業方向院校一定要對注冊會計師專業方向的錄取標準嚴格把關。在考慮筆試成績的同時,最好能結合面試或入校初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進行測評。
( 五 )拓展實踐資源,注重實踐效果 目前注冊會計師專業院校除實踐教學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外,還受辦學條件和經費的限制,高校作為一個教學實體,其經濟能力有限,不可能提供課堂教學以外更多的實習、實踐資源,導致實踐教學進展緩慢,實習基地建設滯后。尤其是實踐教學的社會環境缺失,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踐的資源不足,導致實踐教學效果難以保證。筆者所在學院注冊會計師專業實踐課程通常包括兩大類:實訓和實習。(1)實訓是把企業搬到學校,主要是模擬實驗。包括會計實訓、電算會計上機實訓、ERP沙盤模擬。會計實訓:是模擬手工會計操作,讓學生完成從建賬開始,到原始憑證審核、填制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編制會計報表等一系列基本會計業務。電算會計上機實習主要是使學生能熟練使用財務軟件和網絡工具,熟悉使用瀏覽器、收發電子郵件、下載網上信息和軟件、在網上進行信息和數據上報等。以上兩種方式由于存在實驗材料的單一、實驗方式的單調等問題,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能持久,實驗效果差。ERP沙盤模擬:是針對代表先進的現代企業經營與管理技術―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設計的角色體驗的實驗平臺。ERP沙盤模擬它是將制造企業組織結構和運營過程形象、直觀地展示在模擬沙盤上。使學生在分析市場、制定戰略、營銷策劃、組織生產、財務管理等管理活動體會企業整體的運作流程,感受ERP的核心理念是對企業供應鏈的管理。這種現代教學方法融合了案例教學、角色扮演和教師評議于一體的優點,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專業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會計手工實訓和上機實訓的不足。(2)實習是校外實踐。包括社會調查、社會實踐、課程論文、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社會調查:考察學生應用本專業所學知識的能力。通過學生提出問題、設計調查方案并實地調查,使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并增加對社會的認識。社會實踐:大多安排在專業基礎課之后,筆者認為此階段的實習主要應是認識實習。來到實習單位后,學生首先要了解企業的性質、規模;企業生產的主要產品、主要生產過程;企業經營狀況和經濟效益;企業采用的記賬程序和記賬方法等。然后參觀企業生產工藝流程,同時請會計人員介紹企業生產情況和財務核算特點;對企業有了感官上的認識后,最后進入財務部門實習。通過實習,使學生熟悉會計科目、記賬憑證、賬簿的使用方法,了解企業的賬務處理程序和基本會計報表。此階段的實習非常重要,為學生下一階段的專業學習奠定了基礎。但根據筆者了解,盡管不少院校規定大一學生利用假期進行社會調查,上交調查報告。大二要求進行為期不少于兩周的社會實踐,提交實踐報告。但由于學校本身沒有實習基地或校企合作單位,不少學生無法找到短期實習單位,即使已經進入實習單位,實習單位給予學生動手的機會也很少。同時院校缺少對社會調查、社會實踐實施過程中的有效監督,就是有也是流于形式。致使無論是調查報告還是實踐報告多數不是真正調查和實踐的結果,而是網上資料的搜集,難以達到預期效果。課程論文:要求學生通過撰寫課程論文,學會使用有關文獻索引及Internet搜索引擎檢索所需文獻,初步掌握獲得一手資料、他人成果、政策法規等各種資料的方法與途徑; 通過課程論文的訓練,增強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運用基本理論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引起學生對該門課程前沿理論和熱點問題的關注,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掌握課程論文寫作整個過程的規范做法,為以后撰寫畢業論文奠定基礎。畢業實習:畢業實習是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以應用,訓練學生實際操作技能、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重要手段。學生應按照實習方案的要求完成各項實習任務,提交實習鑒定表和實習報告。畢業論文:是專業實踐教學活動的最后一個環節。畢業論文是在學生完成主要專業課程學習任務以及畢業實習的基礎上,對學生所學理論和實務知識的綜合應用,是對學生學習及創新能力進行綜合檢驗評定的重要環節。畢業實習在學生畢業之前通常是大四第二學期進行,往往結合畢業論文選題和將來的就業方向進行有目的的實習。主要實習各類型企業、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程序和核算方法及財務管理或審計等內容。畢業實習的目的,其一是結合畢業論文選題在實習中收集相關資料,為學生順利完成畢業論文打下基礎;其二是學生可以根據將來的就業方向有選擇的進行實習,為將來就業奠定基礎。如果將來要到會計師事務所工作,那么畢業實習就可以選擇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如果就業單位已經確定,就可以到就業單位進行畢業實習,為畢業后即能上崗工作創造良好條件。 筆者親身體會,比較近幾屆的畢業論文,發現類似甚至相同的現象極其嚴重,創新題目所占比例逐年降低,整體質量逐年下降。學生本身的原因有:基礎不扎實,態度不認真,缺乏探討、摸索和鉆研的意識和精神,精力投入不夠。師資方面:近十年來,隨著高校的大規模擴招,學校辦學條件急劇下降。盡管教育主管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確保教學質量。其中一條就是師生比達標要求,規定師生比1:14的為優秀,1:16的為良好,1:18的為合格,超過這一比例的就要給予黃牌警告,限制其招生等。但目前師生比已遠遠超過了最高限。由于師資力量不足,經費投入不足,一個指導教師需要指導10 名左右的畢業生,加上較重的教學和科研任務,精力遠遠不夠。特別是個別老師不夠認真,對學生指導不夠,學術要求不嚴,過于縱容學生,大大影響了畢業論文的質量。院校方面:整個畢業論文管理環節監管力度不夠,管理也不夠規范,缺乏完善的畢業論文評估體系,整個答辯程序不夠科學、規范,把關不嚴,逐漸助長了學生的懶惰思想作風。此環節應加強畢業論文選題的應用性,提高在畢業論文環節上與企業生產實際相結合的程度;指導教師和學生都要從思想上充分重視,院校要從根本上加強此環節的監管,不斷完善畢業論文質量監控體系和制度保障。作為注冊會計師專業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環節,實習、實踐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或其他機構,因其自身的經濟利益等方面的原因,也不可能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習、實踐資源,導致現階段很多院校的實習、實踐環節跟不上,與課堂教學脫節。如何尋找并開發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踐的校內外資源,在培養注冊會計師專業人才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這就要求院校在開展校內"模擬實訓"、"模擬實踐"的同時,也要面向社會,積極尋求產學研一體化的校企合作模式,促進高校與相關企業單位實現較為緊密型的合作,為學生開辟更多、更實用的實習實踐資源,更好地解決這一矛盾。同時,注冊會計師專業院校應建立會計師事務所與注冊會計師專業方向院校的溝通協調機制,暢通注冊會計師專業方向學生到國內大中型會計師事務所實習的渠道,并為注冊會計師專業方向學生進入注冊會計師行業創造條件。另外,筆者根據多年從事會計、審計及教學工作的經驗認為,注冊會計師專業的學生,不要急于去會計師事務所實習,應先到企業去實習。因為審計審的是企業的財務報表,如果學生對企業的業務流程及核算都不了解,去事務所實習也只能是學些表面的東西,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真正把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理念落到實處,實習效果會大打折扣。
( 六 )加強心理疏導,重視道德教育會計師事業關系到國家的興衰,所以培訓高級注冊會計師人才不僅要注重專業知識的教授,更重要的是職業操守的培養。從專業教學角度講,注冊會計師專業教師應在傳授會計專業知識和審計專業知識的同時,適時地引入職業道德教育。長期以來,我國學校教育中只重視書本知識傳授,而忽視了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在目前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日益增多,導致一些大學生價值觀念的庸俗化,性格孤僻,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較低.遇事容易走極端,甚至缺乏基本的人際交往能力。許多大學生僅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不注意道德和文化禮儀修養,在誠實信、勤奮、謙虛等基本文明方面表現欠佳。目前大學生欠費、作弊、自殺、他殺事件頻頻發生。因此,高度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成為高校不容忽視的工作。作為注冊會計師專業的學生除心理健康教育外,職業道德教育尤為重要,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缺失危害的將是社會公眾。注冊會計師專業院校應把心理健康、職業道德教育內容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指導學生科學、合理用腦,增強自我心理調適能力,使其成為具有健全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合格人才。院??梢酝ㄟ^開設心理健康知識課程,宣傳心理健康知識,介紹不同心理疾病的預防措施;利用講座、廣播、板報和櫥窗,創造良好的校園心理健康氛圍;鼓勵學生參與各項文體活動,尤其是自己喜歡或擅長的活動,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在活動中體驗到心理安慰和滿足。
二、評價機制及體系的改革與完善
為了適應注冊會計師職業國際化發展的新形勢,注冊會計師專業的學生應該注重自身軟性能力的培養,如外語水平、人際溝通能力、處理變革能力等,這樣才能達到高層次國際注冊會計師人才的要求,開拓其國際視野,提高其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國際交往能力。我們以往對教師的評教多采取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價,輔之以教學督導組及同行評價。評教過程形式化、評教主體單一化。評價實施的全過程,缺乏與教師和學生的有效溝通和協商,教師大多是被動地接受他人考評,積極主動性沒有被調動,甚至對評教產生抵觸情緒。學生因擔心考試成績不敢如實打分。導致評教對學生而言成為一個形式,對教師而言成為一種負擔。而對教師的實踐技能、在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的評價方面重視不夠,這也不利于注冊會計師專業人才的培養。注冊會計師專業院校應不斷完善質量評估監督體系,由單一的評價指標轉向多元的評價標準,從工作勝任能力、教學工作績效、案例教學課時比重、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人文素質等方面進行評價。由單純評教轉為評教評學評管相結合,由學校內部監控轉為校內、校外、在校生、畢業生共同參與的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論文摘 要 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條件尚不理想,面臨很大的審計風險。本文分析目前造成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較高的各方面原因,在此基礎上提出具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
一、我國會計中介機構注冊會計師審計存在的問題
1.風險導向審計模式有可能導致舞弊審計中的風險評估出現目標定位偏差。風險導向審計模式雖然變革了審計方法及其傳統的審計理念,但同 時也給部分執業審計師形成了審計觀念的紊亂,使部分會計師事務所全力規避風險進而唯利是圖。這是因為,按照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的判斷邏輯,如果被審計單位經 營失敗的風險較低,即使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存在錯報的可能性,注冊會計師卷入訴訟的機率也不會太高,審計失敗的可能性比較小,在這種情況下,實施大規模費時費力、代價高昂的實質性測試顯然是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的,這就必然形成會計師事務所將大量的精力用于研究客戶的行業風險和經營風險,而對審計意見進行直接支持的實質性測試越來越少。世界各國的風險導向審計中都可能出現這種情況。比如,施樂公司按虛構的毛利率調節各子公司的銷售成本,萊得艾德公司通過編造沒有任何原始憑證支持的會計分錄調節利潤等等。這些會計舞弊手法手段并不十分高明,如果會計師事務所嚴格按照審計準則所要求的審計范圍、審計程序實施完 整的實質性測試,可能很多的財務舞弊案件都可以被及時發現或者得到有效制止。舞弊審計中的風險評估目標要定位于何處易存在舞弊,而不是僅僅節約成本和降低民事賠償風險。
2.電算化審計的研究開發相時滯后。目前審計電算化的研究才剛剛起步,相對滯后于會計電算化。另外,由于審計工作本身的不規范,或者規范性的要求因未能得到重視而沒有很好地執行,這也為開發研究計算機輔助審計軟件和應用計算機進行輔助審計帶來了難處。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人員對利用計算機信息系統處理經濟業務的企業進行審計時缺少計算機輔助審計環節,將為他們的審計結論意見帶來難以預測的風險。
3.現代審計對象的復雜性和審計內容的廣泛性?,F代市場經濟的顯著特征在于不穩定性增強,公司為了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謀生存求發展,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所進行的交易也日趨復雜化,經濟業務的種類和性質也在不斷的多樣化和復雜化,會計核算業務已經遠遠超出傳統的財務會計的內容,也為審計帶來了更多的困難。現代審計不僅包括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收支活動進行審計,也包括對一些投資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既包括對被審計單位的經營成果進行評價,又要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與運作效果進行評價,這些都會增加注冊會計師做出正確的審計結論的難度,審計風險也就隨之增加。
4.注冊會計師審計范圍的擴大。審計范圍是一個漸大過程。早期的審計重點一般都放在處理現金的職員的誠實性上,沒有對資產負債表的質量進行任何分析(Staub,1942)。后來,公司資金的周轉主要依靠銀行貨款,銀行要求申請貨款者提供可靠的財務數據,對資產負債表加以證明,成為注冊會計師20世 紀早期業務的主要部分。資產負債表審計擴大了審計范圍,也擴大了審計責任(查特菲爾德,1988)。再后來,由于美國市場的蕭條和崩潰,促使了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產生,要求上市公司提交已審查過的年度財務報表,人們開始意識到審計責任的存在。此后,對內部控制進行檢查通常成為審計的出發點,審計人員對內部控制的觀念也擴展到企業及其經營活動的全部,以及管理政策的諸問題,社會公眾對審計的業務和責任的意識也急速增強。社會公眾要求審計人員揭示出所有重大的差錯和舞弊,并對企業持續經營能力作出評價,對企業在財務方面是否健康作出報告。有關這方面的信息不確定性很大,信息的風險很高,審計人員作出正確的審計結論難度增加,風險在所難免。
二、完善我國會計中介機構注冊會計師審計存在問題的對策
1.國家要完善注冊會計師相關法律規范。財政部應當就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積極與有關司法部門進行協調,以保護注冊會計行業的合法權益。與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最為密切相關的 法律是《注冊會計師法》,由于該法頒布較早,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如對民事責任的規定相對薄弱,缺少關鍵的過錯和因果關系要件;對法律責任的界定模糊等,補充完善《注冊會計師法》等有關法規,在相關法律中增加保護注冊會計師權益的條款,在法律責任對象、責任范圍和責任程度等方面給予明確規定。從而保證注冊會計師免受無謂訴訟的干擾。
2.注冊會計師要堅持獨立性,始終保持謹慎的職業懷疑態度。獨立性是注冊會計師的靈魂。注冊會計師與被審計單位之間必須實實在在地毫無利害關系,其承擔的是對整個社會公眾的責任,這就決定了注冊會計師必須與委托單位和外部組織之間保持超然的獨立關系,同時始終保持謹慎的職業懷疑態度,嚴格按照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的要求執業,并保持良好的職業道德,那么其所承擔法律責任的可能性將大大降低。
3.分清被審單位的會計責任和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責任。一方面,注冊會計師在與客戶簽仃約定書時,須寫明委托方對提供資料的完整性和真實性負責等內容,并對全部審計業務均要求管理當局提交一份聲明書,以防止委托方提供虛假證據;或者在委托方提供虛假證據,而由于其舞弊技術的高明并加以精心的掩飾,審計人員即便采取了標準的審計程序也沒能查出的情況下,作為委托方應承擔會計責任的依據。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會計師事務所及注冊會計師對此給予了足夠的重視,關健在于怎樣才能使其內容嚴密,不致于形同虛設。另一方面,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協會應從保護注冊會計師利益出發,不斷地完善有關權利義務的法規,不斷地與法律界溝通,使法律界能夠認同審計責任的界定標準,幫助注冊會計師反擊那些毫無根據地擴大注冊會計師責任的訴訟,進而影響公眾時區分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的理解和認同。
4.對違反職業道德規范行為的處理。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制定處理違反職業道德規范行為的規章和程序,指出違反職業道德規范的后果,并據此對違反職業道德規范的個人及時進行處理。會計師事務所可以為每位員工建立職業道德檔案,記錄個人違反職業道德規范的行為及處理結果。
參考文獻
[1]陳毓圭.風險導向審計的由來與發展.會計研究.2004(4).
【論文摘要】 審計報告作為會計信息是合法性合規性證明者,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大作用。本文從審計報告的發展完善過程、審計報告制度在我國的實施過程分析,強調在我國應該正確運用審計報告:第一,建立完善的審計報告體系;第二,注冊會計師審計責任完善的法律體系;第三,完善政府對審計報告監督和引導機制。
當今經濟是市場經濟,可靠的會計信息是宏觀經濟健康運行的基礎,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作為會計信息是合法性合規性證明者——審計報告的作用愈來愈大,但在現實中,人們對審計報告作用還存在誤區,本文從審計報告的發展完善過程分析說明如何正確運用審計報告。
一、審計報告的發展完善過程
1、查賬報告書
1921年英國的南海公司破產倒閉事件使股東和債權人損失慘重,會計師查爾斯.斯耐爾(charlessnell)受英國議會委托對南海公司破產事件進行審計,此時斯耐爾以會計師的名義對南海公司進行審計并提出了查賬報告書,這是審計報告的最初形式,是從查錯防弊、保護企業資產的安全和完整的角度提出會計師的意見。
2、非標準審計報告
20世紀初,英國的會計師審計實務傳入美國,會計師對會計報表的鑒證多依賴會計師個人權威進行,會計師也普遍高估自己,經常出具描述性的長式報告,且在報告中出現“我們證明”、“我們保證” 等過于絕對化的用詞,審計報告沒有標準用語,內容、格式、審計意見的表達方式均全部掌握在會計師自己手中,隨著企業規模擴展,經濟活動的日益復雜,企業與銀行的利益關系也更加密切,注冊會計師審計的對象由會計賬目擴大到資產負債表,注冊會計師基于股東和債權人的需要,從判斷企業信用狀況角度提出審計意見,統一的標準用語、內容、格式的審計報告,不僅不會誤導報告使用者而夸大了的審計作用,而且也不會增加審計人員的責任。因此探索短文式的標準化的審計報告顯得尤為必要。
3、標準審計報告的確立和發展
1929-1933年世界范圍經濟危機爆發后,社會各界普遍認為缺乏正確而可靠的財務報表是導致這場經濟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此時紐約證券交易所與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合作推薦了第一份統一的標準審計報告,從而使不同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報告具有可比性,而且容易區分和辨認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隨著審計報告使用者的擴大,標準的審計報告幾經修正,目前,標準的審計報告的主要特征是:(1)審計報告用語、內容和形式日益標準化規范化;(2)審計報告的種類也逐步多樣化,包括無保留意見、保留意見、否定意見、無法表示意見;(3)在意見段使用“在所有重大方面”“ 公允地反映”等措詞,強調審計意見只能是一種有一定依據的主觀意見和看法。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現代的標準審計報告發生一些重大的變革:如我國2006年10月頒布的注冊師審計準則前后,審計報告意見形式和格式也有所不同,目前審計報告以新的標準審計報告和非標準審計報告代替了舊的標準審計報告和非標準審計報告。新的標準審計報告是指注冊會計師出具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不附加說明段、強調事項段或任何修飾語時審計報告,否則就是非標準審計報告。
二、中國審計報告的運用實踐
回顧中國審計報告的運用實踐,審計報告為我國經濟改革和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但仍存在著種種對審計報告的歪曲理解和運用,這必然影響著審計報告作用的發揮。
1、認為注冊會計師發表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意味著注冊會計師絕對保證已審計會計報表不出現任何差錯,否則,就追究注冊會計師的責任,這種觀點混淆了經濟生活中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會計主要是通過會計報表向人們提供相關的經濟信息,而審計則是為了合理保證會計報表使用人確定已審計會計報表的可靠程度,增進人們對獲取的相關經濟信息的可信性。
2、審計報告僅僅作為申報的材料。由于目前許多審計委托是從報出“可批性”材料的需要角度提出的,審計委托方缺乏需要高質量審計報告的內在動力,這時,注冊會計師可能淪為虛假會計信息提供者的“幫兇”。
三、如何合理使用審計報告
在市場經濟中,會計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會計信息使用者并不一定精通會計知識,因此人們閱讀會計報表時,首先通過審計報告獲悉財務會計報表是否可信及可信程度,其次才閱讀自己關注的會計信息,如果審計報告虛假,審計報告使用者會作出錯誤判斷和決策,這將會增大經濟運行中的信息成本。要合理使用審計報告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建立完善的審計報告體系
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準則應當強化審計報告的具體應用,審計報告中應明確管理層對財務報表的會計責任,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責任,并按照獨立準則要求出具適當的審計報告。同時適應市場經濟中的不同審計需求,規范不同內容、格式和性質的多樣化的審計報告體系。
2、建設注冊會計師審計責任完善的法律體系
審計發展過程依賴注冊會計師自我約束。市場的逐利性和盲目性會將注冊會計師這一特殊行業蛻變為一般性盈利行業,給社會公眾利益造成極大損害,這就需要完善注冊會計師審計責任的法律體系(1)完善因審計失敗對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追究機制。建立以高額的民事賠償為主行政處罰為輔的審計責任的法律體系;(2)規范和強化與會計師事務所內部風險問責機制。審計報告是審計小組集體工作成果,,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建立起完善的內部控制,使每一份審計報告與每一位審計人員的獎懲直接掛鉤,一旦一份審計報告發生失誤,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合理地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3、完善政府對審計報告監督和引導機制
政府審計、師注冊會計師審計及內部審計共同組成整個社會審計體系,政府審計對注冊會計師審計起監督和引導作用。因此政府要發揮其監督和引導作用,政府就必應加強審計報告監督和引導機制。
【參考文獻】
[1] 曾 南:注冊會計師審計意見的影響因素與有關建議.天府新論,2007.6.
[2] 李曉慧.審計研究,2005.3.
[3] 謝榮.審計研究前沿,2002.5.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4]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中國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準則,2002.
[論文摘要]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影響整個社會的經濟秩序,由此必須準確、全面地分析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形成的原因,并研究解決對策,才能有利于整個社會經濟秩序的建設。
探討注冊會計師的法津責任,歷來是各國審計研究的重點,它不僅關系到注冊會計師行為的合法性,還會影響整個社會經濟秩序。
一、造成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原因
注冊會計師審計的法律責任是指注冊會計師在承辦業務過程中未能履行合同條款,或者未能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或者出于故意不作充分披露,出具不實報告,致使審計報告使用者遭受損失,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會計師事務所或注冊會計師應承擔的責任。
1、被審計單位方面的原因
主要是指被審單位的錯誤、舞弊、違法行為和經營失敗,審計人員未查出,給他人造成損失,可能遭到有關方面的控告。我國《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第8號一錯誤與舞弊》對錯誤與舞弊的概念進行了專門定義。所謂錯誤,是指會計報表中存在的非故意的錯報或漏報,即被審計單位由于疏忽、誤解等原因,在注冊會計師所審計的會計報表中產生了錯報或漏報。所謂舞弊,是指導致會計報表產生不實反映的故意行為,即被審計單位故意在注冊會計師所審計的會計報表中造成錯報或漏報。所謂違法行為,是指賄賂、不合法政治捐助和違反特定法律及政府規定等行為。對于被審計單位的錯誤、舞弊和違法行為,被審計單位理應負直接的會計責任,注冊會計師則只能負審計責任。經營風險是指企業由于經濟或經營條件,而可能出現的經營失敗,比如經濟蕭條、決策失誤或同行之問意想不到的競爭等,而無力歸還借款或達到投資人期望的收益。審計失敗則是指審計人員由于沒有遵守一般公認審計準則而提出了錯誤的審計意見。出現經營失敗時,審計失敗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
2、審計機構和人員方面的原因
如果不是注冊會計師方面的原因,給被審計單位或第三者造成損失,注冊會計師將不負法律責任。但是,也有些會計師事務所因違約、過失和欺詐等行為惹來官司。所謂違約,是指合同的一方或幾方未能達到合同條款的要求。當違約給他人造成損失時,審計人員應負違約責任。所謂過失,是指在一定條件下,缺少應具有的合理的謹慎。評價審計人員的過失,是以其他合格審計人員在相同條件下可做到的謹慎為標準的。通常將過失按其程度不同分為普通過失和重大過失。普通過失(也稱“一般過失”)通常是指沒有保持職業上應有的合理的謹慎。對注冊會計師則是指沒有完全遵循專業準則的要求。比如,未按特定審計項目的要求取得必要和充分的審計證據的情況可視為一般過失。重大過失是指連起碼的職業道德謹慎都不保持,對業務或事務不加考慮,滿不在乎。對于注冊會計師而言,則是指根本沒有遵循專業準則或沒有按專業準則的主要要求執行審計。欺詐又稱審計人員舞弊,是以欺騙或坑害他人為目的的一種故意的錯誤行為。具有不良動機是欺詐的重要特征,也是欺詐與普通過失和重大過失的主要區別之一。對于注冊會計師而言,是為了達到欺騙他人的I的,明知委托單位的會計報表有重大錯報,卻加以虛偽的陳述,出具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推定欺詐和重大過失這兩個概念的界限往往很難界定,特別是近年來有些法院放寬了“欺詐”一詞的范圍,使得推定欺詐和欺詐在法律上成為等效的概念,從而進一步加強了注冊會計師的責任程度。
3、社會因索
社會公眾對注冊會計師的高信任度和高期望值是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產生的社會因素。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不斷發展、注冊會計師隊伍與業務范圍的擴展壯大和社會公眾對審計報告的關注日益提高,社會公眾對注冊會計師的信任度和期望值也越來越高,甚至提出了許多不盡合理的要求。各方面使用者和利益集團希望注冊會計師能發現被審計單位報表中的所有錯弊,不斷要求注冊會計師對委托單位的會計記錄差錯、管理舞弊、經營破產可能性、違反法律行為都應承擔檢查和報告責任,混淆了會計責
4、經濟因素
隨著近年注冊會計師行業競爭的加劇,一些事務所為了提高業務量、爭奪客戶,追求經濟效益,在選擇被審計單位時喪失了應有的慎重,沒有采取必要的措施對被審計單位的歷史情況進行必要的了解,評價它的品格,弄清委托的真正目的。如果被審計單位對其顧客、職工、政府部門或其他方面沒有正直的品格,也必然會蒙騙注冊會計師,使注冊會計師落入他們的圈套。更有甚者,少數注冊會計師在自身利益的驅動下,不顧職業道德,迎合委托方的無理要求,對被審計單位報表中的虛假錯弊聽之任之,出具虛假審計報告,或與被審計單位串通造假。
5、技術因素
制度基礎審計的內在局限是導致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技術因索。我國的審計方法體系是建立在內部控制評價之上的,獨立審計準則強調的也是制度基礎審計模式,著眼點在內部控制的研究評價,并不將降低和控制審計風險貫穿于審計的全過程。但事實上,我們現時的審計環境比國外復雜得多,隱藏著很大的職業風險。而目前,國際會計公司普遍已采用了風險基礎審計模式,它立足于對審計風險進行系統的分析和評價,使審計人員關注審計風險的每個環節而主動控制風險。
6、環境因素
我國現階段市場經濟運行的不規范性是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環境因素。從公司內部環境來看,目前我國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形同虛設,國有法人股缺位,股權過度集中,董事會、監事會由大股東操縱,或由內部人控制的情況十分嚴重,從而給公司管理當作盈利管理,粉飾報表、操縱利潤提供了可乘之機;公司內部控制的缺失造成公司內部控制的松散和低效,高級管理層對財務報告,特別是對會計政策隨意選擇和變更,公司由一人或少數幾人把持或壟斷財務決策,內部審計人員缺少獨立性和專業訓練,內部審計部門的設置只具象征意義,會計記錄的質量較低等等諸多問題。法人治理結構的不當導致注冊會計師審計關系嚴重失衡。經營者由被審計人變成了審計委托人,注冊會計師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遷就上市公司,默許上市公司造假,幾乎成了一種“理性選擇”。注冊會計師是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他們的行為必然受到市場其他參與者的影響。沒有好的執業環境,注冊會計師很難獨善其身。這些都加大了注冊會計師審計的風險和法律責任。
7、法律因素
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滯后于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是造成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法律因素。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會計環境的不斷改變,在對會計信息的不同認識而產生的法律沖突中,有關民事糾紛的問題最多??墒?,這方面的規定恰恰是最不完善、也是最為缺乏的。I前,我國的許重要經濟法律法規,如《刑法》、《公司法》、《證券法》、《注冊會計師法》中,都有關于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條款,但其中涉及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的內容較多,涉及民事責任的規定比較缺乏。民事責任是我國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一個薄弱環節。
8、監管因素
從監管方面來說,不論是對上市公司還是對會計師事務所的監管都不得力。中國證監會在監管理念方面,重審批、輕監管。2000年年報中,有175家司的財務報告被注冊會計師出具了非標準審計報告,證監會僅對卸分上市公司進行了調查、了解、懲處。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的監督力度也不夠,體系與手段都不到位。監管體系薄弱,監管手段不成熟,監管人員嚴重不足,忽視對注冊會計師的指導和監督以及應有的保護,也加大了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
二、解決對策
1、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和提高財務信息的披露標準現在無論是上市公司的財務信息還是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均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公信力危機。從表面上看這場危機是由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報告引起的,而實際上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我國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薄弱。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和提高財務信息的披露標準是規范證券市場的根本所在,也是限制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根本所在。如果不從根本處著手改善上市公司和證券市場的薄弱環節,而一味地加大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讓注冊會計師承擔與其職業或與其所處的特定歷史階段不相稱的風險,會大大挫傷整個行業的信心。不利于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
2、將參加職業責任保險作為會計師事務所的法定義務
職業責任保險又稱為專家責任保險,其保險標的是專家對其當事人或相關第三人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我國目前已由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和平安保險公司開設了“注冊會計師執業責任保險”隨著責任保險在全國的推廣,參保應成為會計師事務所繼設立職業風險基金后又一種規避風險的舉措。
3、確立獨立審計準則在司法實踐中的地位
獨立審計準則是規范注冊會計師審計服務手段和技術方法的質量標準。在西方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發展過程中,它逐漸成為法庭判定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重要依據。然而,我國的司法人員在審理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案件時,主要還是依據一般的法律,對審計準則考慮較少。
我國獨立審計準則是由國家財政部的,具有相當高的權威性和官方效力。如果注冊會計師沒有按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去做,出具了虛假的審計報告,就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但如果注冊會計師嚴格遵循了獨立審計準則,僅僅因為審計結論在客觀上與實際不符,就需承擔法律責任的話,顯然是不合理的。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并不是一種擔保,現有的專業標準只不過是在考慮成本效益的基礎上制定出的一種較為科學、合理的程序,并非絕對保證。對于那些內外勾結、精心偽造的舞弊,注冊會計師是無能為力的。因此,獨立審計準則應該成為我國司法界判定注冊會計師法津責任的最重要的依據。
[關鍵詞]獨立性 審計收費 信息對稱
一、影響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的內部因素
1.會計師事務所方面的影響
非審計服務對獨立性的影響。提供審計服務一直都是注冊會計師的主要業務,競爭也最為激烈,可是近幾年該服務的邊際利潤和所占收入的比例卻不斷下滑。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會計師事務所從非審計服務中取得的收入和利潤卻不斷提高,這就使會計師事務所樂于接受和提供非審計服務。當非審計服務所取得的收入超過一定限度以后,人們就會認為注冊會計師更注重非審計服務,外界的相關利益者會擔心會計師事務所為了獲得提供非審計服務的機會而忽略甚至是縱容被審計單位管理當局在會計報表中的錯誤與舞弊。因此審計的獨立性受到了損害。
2.注冊會計師方面的影響
隨著審計任期的延長,注冊會計師與被審計單位的溝通不斷增多,關系自然越來越密切,從而可能為了避免審計意見對被審計單位產生不利影響而放棄應堅持的原則。另外,從我國目前注冊會計師的行業內部來看,注冊會計師對會計和審計知識的掌握比較充分,而對其他知識比較缺乏,由于缺乏一些專業知識,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就不得不依賴被審計單位的指導和協助,這種依賴必然會削弱審計人員的獨立性。
二、影響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的外部環境因素
1.宏觀環境因素
(1)企業方面的影響
經營者的權力過大與現行社會審計的委托制度損害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從理論上講, 在財產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公司制企業中, 經營管理者對公司進行經營, 注冊會計師是接受股東的委托對經營者責任的履行情況進行監督, 通過審計報告將信息提供給委托者。股東的制約, 嚴重損害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
(2)監督機制和法律法規方面的影響
外部質量控制機制方面,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是財政部下屬的行政部門,由于其行政事務繁多且專職人員不足,因而很難對我國目前的四千多家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質量進行全面檢查和控制。內部質量控制機制方面,我國已頒布了獨立審計準則和質量控制基本準則。但是,從目前從業人員的素質和會計師事務所的構成及總體的執業環境來看,僅僅通過行業自律很難達到預期效果。
2.信息不對稱是注冊會計師獨立性缺失的另一外部原因
社會分工和專業化的不斷發展,及產生的知識分工使絕大多數市場上交易雙方的信日益不對稱,加之審計業務的高度專業性,外界很難評判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中是否保持了應有的獨立性。較小的外界壓力使得注冊會計師在執業時易于受到利益的誘惑,喪失應有的獨立性。
三、加強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的對策建議
1.限定審計委托主體
審計委托入與被審計人合二為一這種現象,在中外都是客觀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己、解決的辦法是要將審計委托人與被審計人嚴格區分,使注冊會計師與被審計單位管理層人士脫離關系,增強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使其免受管理當局的左右??晒┻x擇的方法是:
(1)對于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設立“審計委員會”來割斷注冊會計師與管理當局的聯系)維護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審計委員會是由公司董事組成的一個公司內部機構,該委員會主要負責選擇會計師事務所及注冊會計師,并支付審計公費。公司審計委員會的主要目的是處理與獨立審計人員的關系,改善內部審計控制,并建立適當的政策來禁止公司雇員違反職業道德和法_律的活動。審計委員會應當有絕對的權利來聘用獨立審計人員孰_確定審計費用和解雇審計人員。
(2)對于非股份有限公司,可由政府部門組織成立一個“審計委派處”,由該處負責委托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對企業進行審計,并由該處向企業收取審計公費,轉付給執行審計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目前,我國的非股份有限公司,特別是國有企業,存在著嚴重的“所有者缺位’,現象。正是由于這個原因造成了注冊會計師常與企業管理當局串通,喪失獨立性。
2.確保審計收費的數額中國論文下載中
(9t從長遠來看,必須進行供需調整,使供需達到平衡,由市場自主決定價格。這個市場有別于一般市場,它的供給要素――注冊會計師是社會監督體系的主力軍。對這一市場不宜讓其完全自由放任,自由競爭。在供過于求時,靠供方壓價競爭,要素流失,求得平衡。這樣會使注冊會計師職業不穩定,特別是在目前市場不規范、法制不健全的情況下,流失的要素不是劣等的,反而可能是優等的,因此政府應主要通過宏觀調控來解決失衡問題。
四、結論
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問題己經困擾了注冊會計師審計職業十幾年,已經根深蒂固,絕不是僅靠幾項措施就可以徹底解決的。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在提高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方面己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但問題仍然存在。審計獨立性的提高需要一個過程,需要廣大注冊會計師、審計管理機構不懈的努力方能實現,這有待于注冊會計師整體素質的提高。惟有這樣,我國的注冊會計師審計職業才能真正做到獨立、客觀、公正,才能真正提高審計質量,才能敢于打開國門迎接挑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