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6:00:2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醫學化學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伴隨著我國高新技術的不斷發展,醫學生物化學方面的技術也在不斷更新,所以醫學生物化學教學的手段也應該進行創新,對學生想象能力進行有效的提升,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對醫學生物化學相關理論知識以及動手能力能夠與時俱進。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對教學手段進行創新,將醫學生物化學課程內容進行優化,將它們給予多彩的表現形式,對教學結構進行完善,這樣能夠充分的滿足學生們對于醫學生物化學的好奇心,提升學生們在一定時間內接受知識的速度,使學生對于醫學生物化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不僅僅能夠讓學生對生物化學比較先進的知識進行了解,還會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教學手段進行了創新,那么對于學生的學習也有了比較全面的要求,這個時候就必須要求學生們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能力,對醫學生物化學知識點進行想象創新,比如酶的誘導契合學中,通過多媒體手段進行圖片以及動畫信息的傳遞,學生在觀看了相關多媒體信息之后,可以通過自身的想象力對酶的實際形態進行聯想,可以加深學生對于酶相關知識的認識程度。在實驗技能教學實踐中,如蛋白質組學研究、幾種電泳、層析方法的區別與實踐等一些微觀、抽象、機理復雜,難以重復,實驗難度高,成本大,難以實地、實景、實體操作訓練和無法示教的教學內容,可以運用計算機模擬實驗教學環境,使學習者仿佛身臨其境,既節約成本,又提高教學效率。
2突破教學難點,重視學生課后復習
在對醫學生物化學課程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對教學大綱進行了解,然后根據自身實力以及學生們對于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進行教學難點的剖析,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教學問題進行明確化。教師在進行難點教學的時候,應該對難點進行層次分析,從簡至繁,逐漸的加深教學程度。學生們的學習時間有限,所以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們的課后復習,在課程結束之后,布置一定數量的課后習題,但是學生對于這種布置很是反感,教師必須對習題進行選擇,盡量挑選一些趣味性比較強,但是理解程度又不深的題目,讓學生在進行問題解答的時候不會產生抵觸心理,甚至會主動對問題進行探索,這樣既可以加深學生們對于問題的理解程度,還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那么學生的學習成績自然就會有所上升。醫學生物化學課程教學內容很是豐富,所以必須要求教師對難點進行準確把握,只有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課后復習,才能避免學生出現知識點認識模糊的現象發生。然后再加上課堂上教師大方的舉止、幽默的語言和活躍的課堂氣氛,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從而逐漸改變生化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不利局面。
3對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分開教學
醫學生物化學課程由于涉及到的教學內容繁多,分子結構復雜,且物質代謝變化多樣,所以學生們對于這些知識點認識不夠徹底也是比較常見的,加上還有繁重的實踐知識,導致學生對于理論知識以及實踐知識的接受程度不佳,所以必須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分別進行教學,這樣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對醫學生物化學中繁多的理論知識,應該進行分類,在對生物大分子進行結構以及功能學習的時候,可以從分子的角度上進行分析,將發病機理進行總結,并且以營養學的角度進行飲食調節。對于比較抽象的理論知識,可以通過將抽象的知識進行具體化,聯系實際情況進行知識分析,讓學生能夠對理論知識進行認識。而對醫學生物化學中的實踐知識,教師首選需要對學生的基礎實驗能力進行訓練,然后對學生的綜合性實驗操作能力進行提升。對于生物化學實驗可以對半分為基礎實驗以及綜合技能實驗兩大模塊。通過綜合性實驗將生化基礎知識串聯起來,培養學生基本操作的相互銜接,鍛煉綜合操作技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能對生化化驗單做出基本的評價,體現學生對生化知識的應用能力。
4結語
根據教育心理學的理論,創新能力的培養主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想不想(敢不敢)創新的問題,即創新意識的問題;二是能不能創新的問題,即創新能力的問題。根據以上理論,我們在教學改革中圍繞這兩個問題開展了全方位、多途徑的教學改革,取得了較好的實效。
一理論教學
(一)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
我們在醫學免疫學、病原生物學、生物化學、醫學遺傳學、人體發育學和生理學課程教學中,摒棄傳統的“滿堂灌”式教學方法,注重結合教學內容,采用討論式教學模式,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發現問題,積極發表不同觀點,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圍繞問題學習。例如我們在病原生物學教學講授流感病毒時,摒棄原來的講授流行情況、生物學性狀、致病性與免疫性等常規,開篇就提出六大問題:甲型H1N1為什么最初叫做豬流感病毒?與豬有什么關系? H1N1中H、N分別代表什么? 2009年流行的為什么是一種新型流感病毒?流感不過是一種感冒為何全球如此緊張?是否過度緊張?傳染方式有何特別?吃八角是否能有效對付流感?讓學生們頭腦里充滿問號,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出,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學生們建立問題意識提供思路。
(二)幫助學生形成建構主義的知識觀和學習觀,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理論的形成過程
建構主義知識觀也就是知識的相對論。汪氏等認為傳統教學之所以不能很好地開發學生的創造力,原因之一就是教育者把知識看成絕對的、凝固的、靜止的、一成不變的,而建構主義知識觀則認為知識只是一種解釋、一種假設,不是問題的最終答案,所以學習的過程是新舊經驗沖突而引發的觀念轉變和結構重組,顯然,引入建構主義知識觀有益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我們在醫學免疫學教學中,講到免疫的傳統概念和現代概念,就是引入建構主義知識觀的最好時機。
同時,我們還引入探究式教學方式,注重發掘課程中有利于創新能力培養的因素,注重講理論、概念被發現的過程。例如,在醫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學中,我們補充講干擾素是如何被發現的,干擾素的副作用,病毒是如何被發現的,人類面對病毒的困惑,青霉素是如何被發現的,抗菌素耐藥性的形成等等,講病毒的發現源于“一種疾病”、“兩個關鍵技術”、“5個關鍵先生”、“一個舊理論被打破”,通過這些講述,傳授科學研究的方法,幫助學生了解科學創新的規律,了解學科領域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了解科學難題。
(三)以“正面教導”的方式激發創新精神
課堂教學中注重與學生分享自己的科技創新成果,講歷史上發明創造的成功案例,為學生樹立一個創新發展的榜樣,引導學生圍繞問題自主尋找答案,并為學生組織“學習報告會”,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該學習演講成績計入平時成績,占總評成績的10%~30%。例如,我們指導學生完成“蟲草素釕﹙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對大鼠肝癌細胞作用的初步研究”獲得廣東省第九屆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就是一個成功案例,學生在學習了化學結構改造這部分內容后,有了合成”蟲草素釕﹙Ⅱ﹚配合物”的想法,把中藥成分進行結構改造,這是這個課題最具創意的地方,與學生分享后,身邊的人、身邊的事,大大促進了他們的創新欲望。
(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通過布置各類開放性作業、案例分析,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與聚合性思維、直覺思維與分析思維、縱向思維和橫向思維、批判性思維等。例如我們布置的作業包括“讀傷寒瑪麗故事的感想”(發散性思維、直覺思維)“給方舟子的一段話挑毛病”(批判性思維)等。
二課外教學
(一)通過布置撰寫小論文的任務,講解相關書寫要求、批閱、點評,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尋求答案
我們在醫學免疫學、生理學、人體發育學、預防醫學等課程的教學中,要求學生圍繞某主題寫出文獻綜述或調查報告,并在課堂教學中詳細講述文獻綜述、調查報告等論文形式的書寫要求、作用和意義,針對學生們參加大學生論文大賽中常見的論文書寫的錯誤,指出常見錯誤和誤區,在批閱學生的作業后再作詳細點評。同時,推薦質量高的論文正式發表,讓學生“完成任務有動力,任務完成有喜悅”,推動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該作業計入平時成績,占總評成績的10%。
(二)開放實驗室,指導大學生論文大賽、大學生課外科技大賽、大學生創新課題
參考許多高等院校的做法并結合我院實際,我們教師所在科研實驗平臺、項目組實驗室均向本科生開放,形成實驗室里有教師、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這樣的工作團體,形成相互促進、相互學習的良好氛圍,創設有利于創造力發揮的環境。教師利用晚上、寒暑假積極主動指導本科生參加各類論文大賽和課外科技大賽,指導大學生創新課題研究,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責任心,拓展學生的視野,有效發揮他們的創造才能,近3年我們共7位老師指導10項省級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20多項校級創新項目的完成。
另外,通過老師擔任學校大學生論文大賽評委,擔任大學生論文大賽點評嘉賓、基礎知識擂臺賽評委等形式為學生創作的科技論文“把脈”指導。
學生們通過參加各類課題的申報、實施、答辯,在實踐中獲得創新能力的提高。
(三)為學生社團開辦基礎科研能力培養系列講座
為切實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樹立正確的科研觀念,提高本科生科研課題的創新性,近年我們先后為大學生社團和二級單位開辦學術講座,圍繞科研論文的書寫、進入實驗室注意事項、科研思路的來源、科研課題的實施、介紹幾本好雜志、經絡的應用及研究概況、內經及針灸原理的應用及研究、課題設計零距離、為醫之道、盡善盡美等議題舉辦講座,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四)促進和引導學生進入科研團隊,尤其是國家級科研課題項目組,接受科學素養的熏陶
本科生參與教師科研活動是培養創新能力的重要舉措,我們近年來在吸收本科生進入實驗室方面也做了不懈努力,近5年累計約117人次學生參與教師科研工作,尤其我們通過主動報名加面試方式,遴選了部分學生進入學院國家級科研課題項目組科研團隊,學習查閱文獻、閱讀文獻、綜合分析文獻,了解國內外科研動向,學習科學研究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教師結合自己承擔的科研課題為學生們輔導實驗動物學、分子生物學、DME、統計學等科學研究的主要課程,學生在實驗中學習新思路、新方法、新技術,獲得創新的能力。
統計表明,在近年來進入科研團隊學習的學生中,能獲得國家級、省級課題“挑戰杯”大獎的學生均來自進入承擔國家級課題的科研團隊的學生群體,充分說明國家級科研團隊在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中起著非同一般的作用。
三實驗教學
如果說理論課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實驗課教學則是創新能力培養的綜合性培養平臺,是培養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重要課程。我們在多個班種中實施基于團隊學習模式的自主設計性實驗,采用發放學習資料、學生自組學習小組(5-6人)、布置學習任務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科學,引入自身的加入和體驗,圍繞任務設計實驗方案教師遴選科學意義大、創新意識強、可行性大的實驗方案,(對于科學意義不大、設計不合理的項目,予以淘汰),學生完成實驗方案形成實驗報告,最后進行論文答辯和教師點評。該教學改革體現了尊重學生的合理學習興趣與愛好,增強了學習任務的趣味性和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引入了合作和競爭的理念,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動機,對于創新能力的培養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發放144份問卷調查顯示:70%學生表示對該實驗感興趣,81.5%表示對實驗流程滿意,73.1%表示有必要開設自主設計性實驗,40%認為自主設計性實驗成績占課程總評成績的比重恰當。
四教學成果
經過5年來的實踐,我們指導本科生獲得省級以上“挑戰杯”大獎4項,其中獲得國家級獎兩項;指導學生參加“省級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10項;指導本科生參加學校學生學術論文大賽獲獎和指導本科生校級創新實驗項目19項;指導本科生在核心期刊8篇,發表相關教學論文19篇。
五問題與不足
創新能力培養是高等院校教學工作的永恒話題,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尚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由于學生學分壓力、傳統考試壓力仍很大,能用于創新實踐能力鍛煉的時間不夠充裕。另外,教師的教學理念需要不斷更新,學生的創新更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模式,教師要不斷學習,認清目前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弊端,勇于改革和實踐。我們還需要加強教學的藝術性,讓我們教學活動更新穎和更富于變化。
參考文獻
[1]汪鳳炎,燕良軾.教育心理學新編[M].暨南大學出版社, 2007.
關鍵詞:食品科學;實驗教學;建設成效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08-0070-02
湖南省食品科學技術實驗教學中心堅持以學生實踐能力、綜合素質和創新精神培養為目標,以實驗教學改革為核心,以引進、培養和穩定高素質實驗教學隊伍和配置先進完備的實驗教學條件為保障,創新管理機制,實現實驗教學資源開放共享,全面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在區域起到示范和輻射作用作為實驗中心建設的指導思想。中心以食品類專業本科生為主體,面向我校相關專業本科生進行實驗教學,對我省食品科學類專業開放,滿足食品科學以及生物、作物、園藝、動物、動植物檢驗檢疫等專業開設食品加工類和微生物類課程的教學需求,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符合食品科學類專業培養目標,科學、合理、優化的實驗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本科生專業技能、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一、中心注重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創建由“專業實驗、生產訓練、科技創新”有機結合的實驗教學體系
1.構建了“五模塊五層次”專業實驗。以教學改革為動力,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不斷深化實踐教學體系和實驗教學內容改革,創新實踐教學模式、改革實驗教學方法與手段,突出學研產緊密結合特色,培養實踐能力強、創新素質高和特色鮮明的食品科學類專業特色的優秀人才,對原有的24門實驗教學課程內容按照專業技能培養要求進行整合、優化、創新,構成5個獨立的專業實驗模塊。每個實驗模塊包括基礎實驗(自學)、基本技能實驗部分、綜合實驗、(設計)創新實驗、網上拓展組成的“五層次”的實驗教學體系,由教授擔任課程負責人,獨立設課,獨立教學,獨立考核。
2.生產訓練。校內外教學基地實訓、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生產訓練有以下四原則:“專業對口原則”——實習教學的地點能滿足實習教學大綱的教學要求和專業技能基本訓練的要求;“就地、就近的原則”——校內有教學實習基地的優先在校內實習基地進行,校內無實習基地的應就近選擇實習教學地點;“先進性原則”——選擇設備工藝較先進、規模較大、管理水平較高、對學生實習較重視且有一定指導學生實習能力和經驗的企事業單位為實習單位;“穩定性原則”——為了保障實習教學的正常進行,提高實習教學質量,實習地點應相對穩定。
3.科技創新。以畢業論文設計、參與教師科研、申報各級各類創新項目、參加專業技能競賽等手段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主要設備的配置及更新情況、利用率
1.主要設備的配置及更新情況。中心現在擁有儀器設備固定資產總值達1650.08萬元,現有儀器設備2047臺(套),購置和更新5萬元以上的儀器設備54臺(套),萬元以上設備246臺(套),中心建成的食品工程原理實驗室、數碼互動實驗室、食品分析檢測實驗室和多功能飲料生產線實訓實驗室等達到國內同類實驗室的先進水平,儀器設備的種類和數量能夠滿足目前教學需要。
2.利用率。中心實驗室面向教師、研究生、本科生以及全校相關專業的學生開放使用,實驗室的儀器專人管理、預約使用,儀器設備利用率較高,設備完好率100%,儀器使用率達到100%。
3.自制儀器設備。堅持將科學研究融入實驗教學,不斷更新實驗教學內容和設備,中心教師自制和改造儀器設備20臺(套)。
4.維護維修。儀器設備維護和維修經費充足。維護維修經費保障分為日常維護維修經費和設備大修經費,日常維護維修經費由學校按定額撥付,由實驗教學中心主任安排使用,中心每年列儀器設備總資產的5‰作為專項維修經費,設備大修經費由實驗教學中心向學校申請,??顚S糜趯嶒灲虒W儀器設備的維護維修,保證實驗儀器設備的及時維修,確保儀器設備的正常運轉,儀器完好率達100%以上。
三、環境與安全(實驗室用房、環境、安全、環保情況等)
1.實驗室用房。實驗教學中心使用面積5242.0平方米。為了便于統籌管理,提高使用效率,根據實驗內容和實驗項目的不同特點,中心下設食品化學實驗、食品微生物學及其應用技術、食品工程原理與食品機械實驗、食品工藝實驗、食品質量與安全控制、創新實驗平臺等功能實驗室。
2.實驗室環境。中心配有計算機設備的實驗室,全部使用專用地線和防雷電裝置。所有計算機組成的局域網絡均可通過校園網接入Internet,相關實驗室的地面和所有實驗臺、凳、架均耐酸堿腐蝕,符合技術要求。精密儀器室安裝有空調、除濕等設備,為教師和學生的教學活動提供了人性化的環境條件。
3.實驗室的安全、環保。實驗中心安全責任實行中心主任負責制,本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學校和中心建立了安全檢查和督察制度,專門指派安全員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并登記。對有毒、易燃、易爆等物品的使用,制定了嚴格的操作規程,采取了有效的防護措施:①走廊設有實驗知識展板、安全通道指示牌和防火警示等各種標識。②實驗中心配有由防強酸、防強堿、阻燃等功能材料制作的實驗臺,實驗臺與實驗臺、實驗臺與墻之間間隔達1.5m。③建立了藥品室,集中管理藥品,避免藥品的流失。④儀器設備高度集中的實驗室(如大型精密儀器室)均設置防火防盜設施,并制定相應的使用管理條例,確保其始終處于正常工作狀態。⑤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教育,養成科學而良好的實驗習慣。⑥實驗室設置了專門的安全管理員。
四、主要教學成果
近年來,獲得教學成果獎4項:其中省級三等獎1項,校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主持教改項目20項;發表教改論文37篇,出版教材與專著20部,自編實驗教材8部,建設省級精品課程4門,食品科學與工程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和省級特色專業,校級精品課程15門。擁有湖南省優秀教師1人、學校教學名師1人、學校優秀教師1人、農業部高級專家2人、湖南農業大學優秀教學團隊3個,建設了湖南省優秀教學實習基地4個。
學生省級、校級科技創新項目154項,近3年指導學生118篇;12名同學的畢業論文被評為優秀畢業論文,其中2人獲得省級優秀論文;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9項,碩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5項,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2項,“盼盼食品杯”烘焙食品學生創新大賽1項,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畢業生2人,湖南農業大學優秀畢業研究生1人,湖南農業大學研究生“學習優秀一等獎學金”1人。良好的實驗教學質量促進了學生較高的就業率和考研率,食品類專業學生就業率達100%,考研率達30%。
中心人員承擔國家863、國家自科基金等國家級科研項目24項,省級科研項目29項,到賬經費3864萬元。發明專利授權56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級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省技術發明三等獎2項。
本中心長期注重在“產學研”結合中培養社會急需人才,為湖南省食品工業發展及湖南省的經濟建設做出巨大貢獻。“產學研”密切結合良性互動是湖南農業大學的重大辦學特色,得到教育部2001年、2008年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專業評估專家的高度認可。
中心在校內外、省內外、國內外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本校園藝園林學院、生物科學技術學院、資源環境學院、農學院、理學院、動物科技學院、動物醫學院等學院實驗室管理人員多次來本中心交流經驗。中心為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長沙理工大學、吉首大學、湖南科技學院、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邵陽學院、長沙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外貿職業技術學院等省內高校培養了大批師資,提供了食品類實驗室建設資料和經驗。
積極與國內外大學開展交流,如先后有英國薩里大學、泰國皇家理工大學、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菲律賓新比斯開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等幾十所大學的教師來到本中心進行交流、學習。
參考文獻:
[1]易有金,鄧放明.食品類專業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探索[J].實驗室科學,2010,13(6):1-2.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論 文 網專業教育教學論文和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
[2]易有金,陳雪,李宗軍,王遠亮.農業院校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探討[J].實驗室科學,2011,20(6):62-63.
一、加強基本技能訓練,做好規范的實驗演示
實驗基本技能訓練是醫學檢驗專業的重要環節,《臨床檢驗基礎》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全部內容都是醫學檢驗基本技能操作,[3]在實驗課上鍛煉學生規范化的操作技能是實驗教學的目的所在,[4]在臨床檢驗基礎課程中,血液常規檢查是臨床檢驗基礎課程的重中之重,包括血液標本的采集(末梢采血或靜脈采血)、血涂片制備染色、血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測定等,基本技能操作貫穿于整個實驗教學中,每一項基本技能訓練,首先由帶教老師做規范化操作演示,詳細講解操作方法和程序,然后要求學生按照正規操作反復強化練習,強調在實驗教學中樹立“規范化,標準化的操作”意識,建立規范的操作體系,規范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嚴謹的工作作風。在實驗完成后,要求每位學生撰寫實驗報告,認真記錄實驗現象及原始數據,分析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得出實驗結論,討論解決方法,實驗報告由實驗教師批改后計入學生平時成績。在實驗過程中我們把學生基本操作、基本技能訓練放在首位,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培養學生扎實的動手能力。
二、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強化實驗技能
血液常規檢查是臨床檢驗基礎課程的重點講述內容之一,在血液學實驗單個實驗項目完成之后,我們設計和實施了血液常規的綜合性實驗,選定血液常規10個檢驗項目組合為一個綜合實驗,內容如下:①紅細胞計數;②血紅蛋白測定;③白細胞計數;④白細胞分類計數;⑤紅細胞比積;⑥血小板計數;⑦血沉;⑧ABO血型鑒定;⑨交叉配血;⑩血細胞分析儀的檢測。實驗要求學生明確手工法檢測血液常規包括的內容,掌握血液常規各項檢測項目的正規操作方法,要求學生在一次5h實驗課里,應用手工計數法進行血常規的分析,這個實驗涉及到了從標本的采集、抗凝劑的選擇、稀釋倍數的選擇、計數板的使用,顯微鏡的使用、制片、染色、實驗項目流程順序的選擇、結果報告等每一個環節都要求學生進行思考,通過該綜合實驗,使學生更加明確手工法血液常規檢測包括的內容和檢測流程,以及科學的統籌實驗中不同項目間的先后順序,以提高實驗效率,同時將手工檢測和自動化血細胞分析儀相結合,使學生更加熟悉臨床檢驗的工作流程,既鞏固了理論知識,又增強了學生對檢驗過程的整體認識,加強了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實驗課的教學質量,還能引導學生怎樣合理安排時間,而且強化鍛煉了操作技能,把多個實驗聯合在一起進行,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在給學生提供足夠的空間,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驗中心注重學生基本實驗技術與技能的培養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獨立工作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為學生即將進入的臨床實習和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利用現代化教學工具,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運用多媒體實驗教學,改善教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學校加大了對在校學生教學經費的投入力度,增加實驗室的建設和資金的投入,購置邁瑞五分類血細胞分析儀1臺、三分類血細胞分析儀1臺,優利特尿液干化學分析儀3臺、血沉儀和血凝儀等儀器設備,同時加大科研試驗平臺的建設。臨床檢驗基礎教學中涉及大量的細胞形態的描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抽象,繁瑣,不易記憶,在實踐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通過大量直觀的圖片、動畫、錄像、視頻等方式,把形態學的內容更直觀、更形象的展現給學生,強化了實驗效果,使理論知識形象化、生動化,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提高實驗直觀性、趣味性,強化實驗效果,提高了實驗課的教學質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檢驗中心共擁有4個顯微鏡實驗室(32位/室),4個檢驗機能實驗室(32位/室),所有的實驗室均配備了500 萬像素的數碼顯微多媒體示教系統,所有實驗教學課程全部采用多媒體教學,新增加血細胞分析儀、尿自動分析儀、血液流變儀等這些先進的儀器設備,改善了實驗教學條件,提高了實驗教學質量,教學條件完全能滿足檢驗專業實驗教學,達到本科教學要求,同時也為科研提供設備及場所。
四、合理開放實驗室,提高操作技能
開放實驗就是實驗室全日向學生開放,既是時間上和空間的開放,也是實驗儀器設備以及實驗項目的開放,由于臨床檢驗基礎實驗項目多,每個實驗內容只能安排一次實驗課,學生在課堂實際操作時間較少,為了彌補實驗課時的不足,檢驗實驗中心對學生開放了實驗室,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選擇感興趣的實驗內容或掌握的不太熟練的實驗操作,反復練習反復實踐,遇到問題也可以向老師求教。實驗中心儀器有專人負責儀器的管理與維護,保證儀器運行狀態良好,保證實驗室開放的正常運行。實驗中心不僅為學生開放,還對教師科研和學生科技創新提供條件,鼓勵學生根據所學的專業知識開展科學研究,制定了完善的實驗室開放運行制度,建立了實驗室管理崗位職責。實驗結束時,要求學生儀器使用后要填寫“儀器使用登記本”,實驗儀器要清洗整理歸位,臺面要清潔,整理實驗結果,培養學生良好的科研習慣。[5]
五、開展第二課堂教學,拓展學生知識結構
提高教學質量,需要全體教師上上下下以主人翁的精神,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領導做表率、骨干帶好頭、全員來參與,使各項工作井然有序地高效運作,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1高一生物老師工作計劃,供大家參考。
高一生物老師工作計劃1一、指導思想
遵照高中素質教育的基本原則:育人第一,升學第二。全面落實高中生物課程的基本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學素養
(2)面向全體學生
(3)倡導探究性學習
(4)注重與生活實踐的聯系。
本學期教研室下達的任務是授完生物必修1—《遺傳與進化》。我們的計劃是在圓滿完成任務的同時,還要實現一下目標:
1、首先努力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使學生從興趣出發,主動參與課堂,自主學習。
2、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好的學習方法是成功的前提,好的學習習慣決定學生的一生。
要教給學生了解生物學特點,并掌握學習生物學的特有方法,“授之以漁”。
3、全面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素養,使學生扎實地掌握生物學基礎知識,為培養學生的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4、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
提倡探究性學習,將探究式教學與講授式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努力開全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驗能力。注重生物學知識與生活、生產實際的聯系,培養學生遷移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5、注重核心概念的教學。
核心概念對學生概括和運用知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必須加強核心概念的教學。
本學期我校高一生物教師得到充實,由兩位生物教師擔任生物的教學任務,可以說壓力很大。為了保證教學的質量,我們生物備課組將加強集體備課,未經集體備課的課不上。我們平時要加強對課標、教材的研究,確保準確把握教材,少走彎路。
我校現在有學生530人左右,男女比例接近1:1,有10個教學班,其中文化班8個,藝體班2個,每人5個班,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有一定的進步,但總體來說,學生基礎較弱,學習習慣不好,智力水平還可以,學生的自治能力較弱,學習方法欠缺。
二、完成目標任務的具體措施
1、加強集體備課:每周有一次大集體備課:確定下周的教學進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習題(考慮學生的實際,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做不同的試題)、作業情況;
協調各班的進度;反饋上周各班學習情況、完成作業的情況;安排下周的觀摩課,評課的時間、地點。
2、改進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每班找出2名生物成績優秀的學生進行自我總結,然后進行總結,介紹給學生,讓其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教師要挖掘教材中和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地方,提高學生的興趣;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語言的感染力)。
3、加強學生生物實驗的能力:課上時間進行基礎知識的學習以及操作事項的說明,課下讓學生自主完成實驗(教師提前準備好實驗材料,學生在周六、周日去實驗室做實驗)。
4、自我發展:本學期除了完成上級主管部門、學校的學習任務之外,我要通過報刊、網絡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
另外積極參加各類教科研,積極撰寫教學論文、認真進行教學反思,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
5、開展生物興趣小組活動:旨在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能力。
原則在學生自動報名的基礎上開展活動。活動每2周開展一次,時間利用課外時間(晚上7:30—8:30),開展的內容包括:學習方法指導、重點難點突破、典型習題點評、講座等等。
高一生物老師工作計劃2本學期,我擔任高一710班的生物教學工作,為適應新課程改革下教學工作的要求,我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向老教師請教,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所教班級的學生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并注重學科滲透,課堂教學能夠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創設民主、平等、和諧、融洽的氛圍,體現自己幽默、詼諧的教學風格,使學生樂學、善學。關注學生,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作業批改及時,并做好復批工作。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總結,希望能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總結檢驗教訓,繼往開來,以促進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
首先,我常常利用網絡資源、各類相關專業的書報雜志了解現代生物科學的動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學成果介紹給學生,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開拓自己的教學視野和思維。在公開課的課件里,我就采用了《侏羅紀公園》的短片教學,提起學生上課的興趣,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探索問題并解決問題的實驗操作能力。我在教學中,同時也鼓勵學生收集身邊有關生物的問題,在課堂上開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討論關注問題的天地。通過這樣的資料互動形式把課堂教學與社會生活聯系起來,體現生物學科的社會性一面。同時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課后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反思,并認真按搜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
其次,為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課堂上,我習慣通過媒體影片、實物觀察、實驗操作、掛圖演示、事例說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處理后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學得更輕松也讓學生能夠更多的參與到課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例如在??萍妓囆g文化節上,我要求每個同學制作DNA模型,通過模型制作,使學生對生物的興趣提高。同時,課堂上我重視德育的滲透工作,讓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的同時,陶冶他們愛自然、愛科學、愛祖國、愛勞動的思想情操,樹立關心生態環境等的思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培養。
第三、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本學期的公開課開展之前,我請教了我們同組老師的不同意見,他們都很熱心的提出了很多很有建設性的建議,使我的公開課開展順利。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征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征求他們的意見,改進工作。
第四、真批改作業:布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為了做到這點,我常常在網上搜集資料,對各種輔助資料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并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徹的評講,并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對文科班一些基礎特別差的學生,我還多次批改,重復批改,然后面對面輔導,力求每個知識點都能讓學生理解透徹。
第五、做好課后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使學生從而自覺的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及時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開放課堂教學,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培養學生的膽量,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教育學生學會傾聽,學會思考。
第六、及時對學困生進行課后輔差,對后進生的輔導,并不限于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后進生的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要通過各種途徑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并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這樣,后進生的轉化,就由原來的簡單粗暴、強制學習轉化到自覺的求知上來。使學習成為他們自我意識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再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技能。并認真細致地做好查漏補缺工作。后進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識斷層,這些都是后進生轉化過程中的拌腳石,在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時,要特別注意給他們補課,把他們以前學習的知識斷層補充完整,這樣,他們就會學得輕松,進步也快,興趣和求知欲也會隨之增加。
高一生物老師工作計劃3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教學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為工作核心,以規范常規教學為基點,以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機整合的研究、實踐為重點,以以校為本的教師培訓為切入點,以特色發展為突破點,力爭使學校教學工作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特提出以下工作計劃:
二、教學重點工作
(一)提高教師合作意識和團隊意識。
提高教學質量,需要全體教師上上下下以主人翁的精神,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領導做表率、骨干帶好頭、全員來參與,使各項工作井然有序地高效運作,全體教師要團結協作,拼搏進取、視團結為生命,互幫互助講奉獻,力求在合作提高自己的整體素質,凝聚團隊智慧,讓學生的成績得到切實提高
(二)繼續加強教師的教育理論學習。
教師們繼續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學習本學科新《課標》。備課和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切實做到“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而施教;加強教學研究,狠抓過程落實。備課、講課、聽課和評課都以新課程為標準,教師們利用教研活動時間切磋教學技術,改革舊的教育教學理念。讓現在新的教學理念深入人心,使教學工作扎實穩步的向前推進。
(三)調整教育常規要求,突出實效性。
教師教學常規本學期,將本著抓過程管理、突出實效的原則,對教學常規重點做如下要求:
1、備課:
備課要完成的主要任務是制定學期教學計劃、單元教學計劃和課時教學計劃(編寫教案)。備課至少要做到通讀全冊教材,熟讀單元教材,精讀課時教材。備課的基本要求是:在鉆研課標和教材,研究學生的基礎上,撰寫教案。做到:內容科學、準確、全面,結構完整;形式規范、合理、清楚;詳略得當,切實可用。教案應具有創新意識,不生搬硬套公共教案,不照搬教參代替教案,不用往年教案代替現行教案;教案在上課前編寫好。具體要求:具體要求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合理使用教案
(1)各種課型(包括新授課、復習課、實驗課、講評課、作文課)都要有書面的教案。電子教案除了要有教材分析、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傳統教案應有的環節外,還應根據需要增加具有課件、資料庫、友情鏈接等能夠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優勢的新環節。
(2)要求重教法、學法指導的設計。針對本班學生具體情況,教案要有自己個性化的改進或創新。
(3)備課要有個人教學工作計劃、單元計劃和課時計劃。
(4)每節課要有知識、能力、德育目標、重點、難點、學具等,教學過程(導入、教學方法、學法指導、例題、練習、歸納、板書設計等)、小結、作業分類設計等。
(5)要有單元教學后記或反思。
2、聽課:
(1)聽課記錄重在體現評課意見,包括他人評價和自己的評價;
(2)每學期聽課節數不少于12節。
3、作業:
日常作業要求教師本著分類(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分成2—3類)、適量、有布置就要有批改的原則,批改要規范,要求有等級、鼓勵性評價、日期,等等
高一生物老師工作計劃4一、本學期教材內容分析
高一年級生物學科學習的內容是人教版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必修),包括生命的物質基礎;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生物的新陳代謝;生物的生殖和發育這幾部分。具體內容分析:
1、生命的物質基礎,介紹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和化合物。
水、無機鹽、糖類、脂質、蛋白質、核酸、等有機物的結構和功能,這些是后續學習的基礎。在本部分內容中,糖類、蛋白質和核酸是重點內容,教學中要重點突出。由于學生缺乏有機化學的知識,這將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很大的困難,所以,教學中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同時,要重視實驗教學,讓學生學會規范化的實驗操作。
2、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部分在整個生物知識體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生命科學研究的基礎。因此,本部分內容是以細胞為主線,其中細胞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是重要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應重點關注。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多媒體等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
3、生物的新陳代謝部分是在學習了關于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細胞的基礎上學習的。
這部分內容中,呼吸和光合作用既是重點又是難點,而ATP和酶、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原理都與化學知識相互滲透,學習時有一定的難度。
教學光合作用時,注意指導學生分析光反應、暗反應兩個階段中物質和能量的變化,進而探討影響光合作用的環境因素。在呼吸作用教學時,讓學生重點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質,弄清呼吸作用的條件、場所、過程、產物,以及呼吸作用的兩種類型的比較。結合生產實踐,了解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原理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
4、細胞的增殖部分主要講述細胞增殖的方式和過程。
這部分內容可以使學生在了解細胞生命系統的物質組成、結構功能之后,進一步認識細胞這一生命系統的產生、發展過程。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及特征是這部分內容的重點。因為本部分內容大都微觀而抽象,教學設計應注重訓練和學法指導。同時,要切實把握好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
細胞的分化、癌變和衰老部分。是生物個體發育重要的生理過程和生理現象。其中細胞分化,高度分化的細胞仍具有全能性,細胞凋亡的含義,癌細胞的特征及細胞癌變的原因等內容是教學重點。教學中應加強學科內知識的`聯系。細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既是前面所學細胞內容的延伸,也是理解生物體生長發育、遺傳變異的基礎和前提。因此,要加強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教學目標
學生通過高中生物課程的學習,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得到發展:獲得生物科學和技術的基礎知識,了解并關注這些知識在生活、生產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提高對科學和探索未知的興趣;養成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樹立創新意識,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和社會責任感;認識科學的本質,理解科學、技術、社會的相互關系,以及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初步學會生物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較強的生物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技能、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與生物科學相關的應用領域,為繼續學習和走向社會做好必要的準備。具體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1)獲得生物學基本事實、概念、原理、規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礎知識,知道生物科學和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學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2)了解生物科學知識在生活、生產、科學技術發展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應用。
(3)積極參與生物科學知識的傳播,促進生物科學知識進入個人和社會生活。
2、能力目標
(1)能夠正確使用一般的實驗器具,掌握采集和處理實驗材料、進行生物學的操作、生物繪圖等技能。
(2)發展科學探究能力。
課程具體目標中的知識、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力三個維度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初步形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局部與整體、多樣性與共同性相統一的觀點,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2)認識生物科學的價值,樂于學習生物科學,養成質疑、求實、創新及勇于實踐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3)認識生物科學和技術的性質,能準確理解科學、技術、社會之間的關系。能夠運用生物科學知識和觀念參與社會事務的討論。
三、教學對策
生物科學的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它是農業科學、醫學科學、環境科學及其他有關科學和技術的基礎。它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因此,要注重實驗教學和社會實踐活動。
在教學過程中將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首先,深入學習新課標的有關理論,領會新課標的精髓實質,明確新課標的目的要求,把握新課標的教學方向,使得學科教學有的放矢,做到事半功倍。
從宏觀上把握生物教學內容,了解章節內容的地位,使自己的教學思路更加清晰明了。從微觀上細心揣摩章節內容。將章節內容放在整個教材體系的大背景下考慮,使教學內容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也使章節內容具有整體性和層次性。
2、嚴格執行“教學五認真”的要求,做到充分備課,認真上課,精心布置作業和批改作業,耐心輔導,準確地考查評定。
生物科學是非常人文的一門學科,自己要認真研究高一學生的心理狀況,只有全方位地把握學生的情況,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取得教學上真正的主動。
3、充分利用教材的特點,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變學生為學習的真正主人,用研究性學習、探討性學習的方法,同時也要使教學更富有人文色彩。
4、加強直觀教學法的應用,充分利用各種多媒體手段,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5、精心安排實驗,想方設法開足開全教材中的實驗,使學生學會生物學實驗的一般方法,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6、在教學上,注意向同老教師取經學習,多聽課,細心領悟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高一生物老師工作計劃5一、制定完善的教學計劃
為保證教學活動的有序有效進行,在開課之前教師應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確定選擇的實驗、每個實驗要用到的相關儀器、實驗材料、藥品,哪些需要提前購買或準備、需要多少課時、在學校還是在家庭中完成、具體的方法步驟、學生之間何時交流、怎么評價實驗效果等。為確保計劃的可行性,這些難度較高的實驗,教師最好提前進行預實驗把握時間。
二、深入研究教材
各個課題中,課題背景闡明了生物技術與生產生活的聯系,基礎知識介紹了基本方法與原理,研究思路提示學生從哪個方面入手來解決問題,實驗設計提供了試驗流程示意圖和參考資料,操作提示則從操作層面給出了指導性建議。
由于這部分內容為新加內容,教師在進行每個自查報告網課題的研究時,有必要自己先深入研究教材內容,甚至進行預實驗。然后才有可能引導學生分析教材提供的資料,明確知識背景,理清研究思路,然后設計實驗方案,動手探究,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問題,掌握生物技術,形成實踐能力。
三、觀看視頻、錄像,用“講授—演示”法進行教學
“講授—演示”給了我們很好的策略,教師可以播放視頻、錄像、動畫,甚至可以親自在課堂上做實驗演示給同學們看。這樣學生也有收獲,配合講授,學生就能有一個較為清晰的框架。
四、建立實驗活動小組
本模塊對學生的要求是在自學有關知識的基礎上,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設計并完成實驗,然后搜集和整理資料,寫出報告,進行口頭交流,相互討論。為落實好知識、情感態度價值觀和能力的三維目標,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教師可以將全班同學按照三人或五人一組進行分組。這樣既在活動中實現智慧共享,提供創新精神的土壤,在遇到挫折時相互激勵,還能培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五、適當利用學生社區、家庭中的課程資源
從課程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一目標出發,結合具體教學內容的學習,引導學生積極利用社區和家庭的課程資源。比如到制作果醬的車間去參觀,豆瓣醬的制作也可以在家里完成。有些疑難問題可以在網絡中查找答案,可以尋求有經驗的人的幫助。在具體的活動中幫助學生認識生物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系,增加學習生物學科的興趣。
六、設計好教學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