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6:00: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城市社會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城市社會學;教學改革
一、 發揮城市社會學課程作用,順應城市規劃教育新趨勢
“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規劃人材的培養,現在已不能只局限于工程建筑方面的訓練,它必須加強對現代城市發展所面臨的許多社會、經濟和環境區域科學方面的知識內容,把城市規劃工作者培養成‘具有一門專才的通才’,這應該是城市規劃教育發展的總趨勢?!?/p>
目前作為工科培養體系的城市規劃專業,培養過程中人文學科一直是薄弱的、被忽視的環節,導致城市規劃教育體系下的畢業生在這方面缺乏必要的知識和素養,最終影響他們參與決策的城市規劃的科學性和原則性,這將對我國快速城市化進程中的城市建設帶來嚴重而深遠的影響。
針對目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有關問題,應首先在城市社會學教學大綱中明確課程特色,以培養學生人文素質和加強城市規劃決策中的人文考慮為教學目的,教學內容上強調該門課程在城市規劃專業培養中的重要性以及實用性。通過該課程的培養能夠讓學生在進行城市規劃設計過程中做到:重視規劃方案前期的社會文化調查研究及方案的社會文化效益評估;認真研究和實踐公眾參與的規劃路線;結合我國市場經濟和行政體制改革等社會背景,將城市規劃決策與政府有關決策相結合;學會應用社會科學工具分析國內外城市規劃項目的正反經驗等。
二、完善教學內容,實施“兩個聯系”
在城市社會學教學內容方面,可以通過聯系社會現實和結合城市規劃相關問題來提高城市規劃專業學生對城市社會學課程的重視程度,從而發揮該課程培養城市規劃專業學生人文素質的重要作用。
1、將理論知識與社會實際相聯系,突出課程實用性
城市社會學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隨著城市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豐富,因而在教學內容的學習中也不能脫離現實社會,同時將大學生密切關注的社會現實問題與教學理論知識相結合,更能提高學生學習該門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首先,城市社會是紛繁復雜和不斷變化的,必須將社會現象中具有本質聯系的內容以及具有權威性的學術研究新成果作為聯系實際的教學內容。聯系實際并不是簡單的讓學生了解現實狀況,而是讓學生能夠運用社會學的知識來解釋和分析產生這一社會現象的原因,比如對我國城市化進程的認識,當前我國處于城市化進程快速發展時期,但改革開放前三十年我國城市化進程緩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就要求引導學生運用城市化相關理論知識來對社會實際進行解釋。
其次,將理論知識與社會實際相聯系融入教學內容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社會科學方面的素質,學會運用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和思維來解決實際問題。如對目前我國戶籍制度是否對城市化具有阻礙作用問題的認識,可以結合2009年初上海戶籍制度改革這一實例,讓學生運用社會調查方法,經過自身的具體實踐調查來了解目前戶籍制度對人們生活各方面的影響,運用社會學理論知識認識分析戶籍制度存在的弊端及改革的措施。
2、將城市社會問題與城市規劃相聯系,實行專題化教學
城市作為人類文明進步的產物,在動態中展示著自己的魅力,它的魅力不只在于外在的物質特征,更在于和時間、人群、文化和自然這四種巨大力量的不斷斡旋。對應“四種力量”可以將城市社會學的教學內容分為“城市和城市化”、“城市社會結構”、“城市文化與城市發展”和“城市生態系統”四大專題。在每個專題的框架下不斷拓展知識的寬度和深度,以“城市社會結構”為例,可以分為城市社會結構的基本載體、社會分層和社會流動等內容,重點掌握城市社會中不同類型的社會群體及其社會功能、社會角色、社會階層的劃分和社會流動所帶來的相關問題,并結合我國現實社會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啟發學生運用城市規劃的技術方法來解決城市社會問題,如我國現階段社會階層的變化所帶來的居住分異等問題,如何在城市規劃決策中解決。讓學生明白城市規劃不僅僅是一門技術,還是一門藝術,它規劃的不只是城市中的空間格局,更重要的是城市中人們未來的生活方式。
從社會學角度研究并回答城市建設中出現的一些重大問題,用城市規劃手段解決城市社會問題,將城市社會問題與城市規劃相聯系,不僅是適應城市規劃教育的發展趨勢,更是適應社會發展對城市規劃人才的需要。如現實社會中許多城市基礎設施落后于實際生活需要,既有物質上的困難,也有認識不足的問題。從城市社會學中居民生活方式角度可以進一步發現生活方式與城市規劃、城市建設關系非常密切,可以把生活方式理解為“人們享用物質的勞務的方式”和由個人“支配閑暇時間的方式”,那么為實現這一消費和支配時間的方式,在城市規劃和建設時就要做出相應的安排。人們既要有物質生活,又要有精神生活,這一切都要有活動基地或場所以及通暢的聯系手段。在城市規劃決策時,對信息中心、藝術中心、教育中心、醫療中心及其組成單位,還有賓館、飯店、運動場、游泳池、公園、綠地以及城市交通工具等,是否有足夠的認識,是搞好城市規劃的先決條件之一。
三、 改革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關系到教學工作的成敗,教學效率的高低和教學效果的好壞。在城市社會學教學過程中,運用推引教學和案例教學,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使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
1、推引教學,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推引教學是就教師通過結構性地介紹教學內容,有計劃、有目的地推動學生閱讀教材并鉆研相關實踐、理論課題,從而作出大膽思考,引導學生彼此啟發討論、共享彼此成果的教學方法。它符合城市社會學課程理論內容多和實踐性強的特點。
“推”學生在閱讀理解教材的基礎上,閱讀城市社會學方面的理論研究論文和相關書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增強學生的感受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如將城市社會學的基本方法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從日常生活所見所聞中搜集素材,學會分析包括自己在內的社會環境。如自己所生活的社區是如何建設的?社區中的人群有何共同點?鼓勵學生做讀書筆記和觀察筆記。
利用課堂討論“引”學生探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每一章教學內容開始前布置相關的討論題,討論題的布置盡可能地有吸引力和爭議性。例如:在講授“社會階層與流動”專題前向學生布置討論題:“我國是否存在中產階級?社會上的‘小資’人群屬于中產階級嗎?”這樣的討論題引起學生的普遍興趣甚至懷疑。討論題的給出,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提供動力、方向和范圍,促使學生努力尋找吻合自己觀點的研究,同時留意與自己觀點相反的研究,學生的探究能力在這種探索中得到培養,進一步引導學生觀察實際、思考社會現象。
2、案例教學,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案例教學法是指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通過設置一個具體案例,展示并分析案情,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主動探索,培養學生識別、分析和解決某一具體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溝通和管理能力的教學方式。
通過案例教學可使學生接觸到第一手原始資料,貼近生活,接近社會。通過對案例的講述和評價,讓學生感受到理論的源泉所在,并舉一反三。在案例教學課堂上,教師要控制案例討論過程,不僅引導學生去思考,去爭辯,去做出決策和選擇,去“解決”案例中的待定問題,使學生從案例研究中獲得某種經歷和感悟,更要引導學生探索待定案情的復雜過程及其背后隱含的各種因素和發展變化的各種可能性,從而培養學生主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關鍵詞]城市總體規劃 教學方法 精品課程 銜接 拓展
[中圖分類號] TU98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3)012-0038-03
一、引言
城市總體規劃是專業指導委員會確定的核心專業課之一,同時也是我國法定規劃中居于核心層面的規劃,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實踐性,在城市規劃專業教學體系中處于整體集成和綜合檢驗的地位。由于能夠將多門相關專業基礎課程的知識融會貫通到該課程的教學中,因此內蒙古工業大學教研組申請《城市總體規劃》為精品課程。獲批后以該精品課程建設為契機,內蒙古工業大學通過調整課程體系設置、改革教學方法等手段,將區域規劃、城市經濟運行、行政管理等相關知識融入城市總體規劃課程教學中,對課程內容進行整合與構架,實現該課程與前置和后續課程的有效銜接,廣泛拓展學生專業知識,對學生基本技能的提高、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更好地實現城市規劃專業課程的教學目標。
二、城市規劃專業課程設置的基本情況與特征
(一)城市規劃專業課程設置的基本情況
內蒙古工業大學的城市規劃專業設立于2002年,現行教學體系建立在建筑學大平臺之上,課程設置采取2+3的培養模式。城市規劃專業一、二年級專業課程設置與建筑學專業的課程設置較為接近,進入三年級之后逐漸開設城市規劃專業課程,形成以城市規劃原理、城市發展史等理論課和城市規劃設計課程為核心的教學體系。其中,城市總體規劃開設于第七學期,共108學時,采取真題真作和真題假作的方式,完成一個小城鎮的總體規劃編制。學生通過現場調研、基礎資料搜集整理、分析預測、方案設計、圖文表達、方案匯報等學習過程,將前期有關城市規劃原理、城市道路與交通、城市地理學、城市社會學和城市經濟學等課程的知識應用于規劃實踐,培養學生熟練運用所學專業理論綜合知識進行方案設計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對學生基本技能的提高、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
如表1所示,城市規劃理論課程開設時間與教學內容均與規劃設計課程相配合,注重與規劃設計課程的前期調研環節、基礎資料整理分析、規劃預測等內容的有效銜接。城市總體規劃的前置課程有:城市規劃初步、城市規劃原理、中外城市發展與規劃史、城市道路與交通、城市地理學等,分別開設于1~3年級;與總體規劃課程同時開設于第七學期的課程有:城市經濟學、城市市政工程規劃等;后續課程有控制性詳細規劃、規劃師業務實踐和畢業設計等。
(二)城市規劃專業課程設置的特點
1.系統性
城市規劃課程設置采取“2+3”的培養模式,前兩年的課程設置與建筑學專業基本相同,從第五學期開始開設城市規劃原理、城市發展史等城市規劃專業理論基礎課,為后續城市規劃設計課程奠定先期理論學習基礎;第六學期開始開設規劃設計課程,轉入城市規劃設計學習階段。這種從“建筑初步”、“城市規劃初步”到“建筑設計”再到“規劃設計”的課程設置方式,遵循了由小到大、由簡單到復雜的規律,符合學生學習知識的基本規律,系統性較強。城市規劃專業的學生經過兩年多的建筑學專業訓練后,具有一定的空間把握和形體塑造能力。三年級下學期開始學習居住小區規劃――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中間穿插城市設計及景觀設計內容,課程設置也是由簡及繁的漸進式、系統性教育方式。
2.綜合性
內蒙古工業大學城市規劃專業課程設置也可以稱之為一種“寬口徑、厚基礎”的培養模式,這種培養模式以復合型人才培養為核心,是基于其建筑學院學科特征和城市規劃專業辦學特點而產生的具有專業稟賦的一種教學模式。學生在學習城市規劃專業知識的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學習建筑學、城市經濟學、城市地理學、城市社會學、城市道路交通、城市市政工程等領域的知識。
按照這個培養方案培養出來的學生,具有一定的建筑設計、城市規劃設計和景觀設計能力,動手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較強,畢業生可從事規劃設計、規劃管理、建筑設計、建筑咨詢等工作,就業面較為寬泛。
3.實踐性
城鄉規劃學科是一個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城鄉規劃教育也是圍繞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綜合能力的培養,課程設置以專業課為核心,學科基礎課和實踐教學為輔助,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
包括總體規劃在內的規劃設計類課程教學中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從課程題目的選擇、教學過程安排和作業成果制作,均模擬實際項目運行過程,讓學生盡早在實戰中融匯專業知識,增長實踐技能。
三、總體規劃教學方法探索
(一)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城市總體規劃與其他學科基礎課高度關聯,所學相關內容易于在城市總體規劃教學中得到綜合應用,改善城市總體規劃課程教學效果,對于提高城市規劃專業教學水平、提升專業影響力、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倡導選擇合適題目 “真題真作”或“真題假作”,以學生為主體,變被動式學習為主動性、自主性學習,鼓勵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問題,以問題為導向積極參加專題研究,將學習成果作為實踐項目的組成部分,實現課堂教學與社會服務的有效銜接。
真題性題目選擇,能夠將課堂教學與生產實踐、科研活動有機結合,依托實踐項目開展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解決相關理論課程相互獨立、缺乏實踐支撐的問題,學生在生產實踐中得到真實的訓練,運用多學科相關知識解決城市問題提高了對城市綜合性的認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做到對其他相關課程的有效銜接和專業知識領域的拓展。
教學過程中確立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和自主學習,擴大學生的課程參與度,大膽采用案例教學、情景教學、開放式教學和啟發式教學等方法,建立師生互動、學生互動、多項交流的教學平臺。
城市總體規劃教學中,突出實踐與研究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在規劃編制過程中發現問題,養成以問題為導向,運用所學習的相關知識進行專題研究,主動查找文獻、解析案例、探索解決方法的良好學習習慣,全面鍛煉學生的調查、分析、研究、規劃和表達能力。
將教學成果作為實踐項目成果的組成部分,鼓勵學生參加實踐項目,成為實踐項目的組織者和設計者。從現場踏勘、基礎資料收集整理、現狀分析、方案設計、成果匯報等各環節均由學生作為主要完成者,全面鍛煉學生的基礎調研、方案設計、組織協調和圖文表達能力。實踐環節的參與大大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對專業特征的認知程度,加深了對城市的理解和對城鄉規劃學科理論知識的掌握,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多學科融合的教學方法
城市總體規劃涉及城市經濟、社會、文化、交通、等許多領域,綜合性較強。與此相適應,目前開設的其他學科類課程有城市地理學、城市社會學、城市經濟學、城市道路與交通、城市市政工程規劃、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等課程,作為總體規劃課程學習的輔助。課程開設時間與教學內容均與規劃設計課程相配合,注重與規劃設計課程的前期調研環節、基礎資料整理分析、規劃預測等內容的關聯銜接。
通過《城市地理學》的學習,培養學生宏觀區域分析能力,為城市總體規劃課程提供區域和城鎮體系分析的理論與方法。《城市經濟學》課程教學中注重城市經濟學基礎知識和城市規劃分析預測方法的講授。通過《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掌握我國城鄉規劃法規體系和行政管理制度、城市規劃管理的內容和方法。通過《城市道路與交通》、《城市市政工程規劃》等課程的學習,有助于學生了解總體規劃中城市市政方面的知識,并為總規課程的學習提供技術支撐。
通過交叉學科知識的學習,實現專業知識的銜接與拓展,引導學生分析研究城市發展中出現的各類社會現象和城市問題,為城市總體規劃階段《專業調研》中的基礎資料收集、整理、分析提供理論支撐及方法,并與《社會綜合實踐調查研究》等實踐環節相配合,讓學生了解城市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內容,為城市總體規劃編制中人口、城市化、經濟分析預測等工作提供理論依據和方法論基礎。
(三)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方法
傳統的“滿堂灌”授課方式難以應對信息化時代對課堂教學方式的沖擊,城市規劃教學中的理論課程講授需要具有靈活性和啟發性,要引導學生學習相關學科的已有理論成果,關注城市發展中的新問題、新現象,不斷開拓思維,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在本次精品課程建設中,為達到更加良好的教學效果,內蒙古工業大學對課堂教學方式進行了進一步的思考以及改革。
第一,引入實踐案例的教學方式方法。以經典案例評析為依托,講授城市總體規劃編制的基本內容、方法和編制程序,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直觀、便于理解的實際案例分析深化理論知識學習。
第二,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隨著信息傳播方式的多樣化和便捷化,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獲得,傳統講授式的課堂方式很難滿足學生獲取知識多樣化的需求,教師需及時改革教學模式,如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更直觀地通過圖片、視頻介紹規劃案例。
第三,課堂中引用并推薦恰當的閱讀書目和資料也是增強學生興趣的有效方式之一。設置熱點問題討論環節,教師引導并鼓勵學生自主完成資料查閱和問題分析,以課堂分組討論或小論文的形式完成。學生在分析問題時,從社會經濟發展、區域地理背景等多個方面深入分析問題的成因,擴寬了知識面、培養了邏輯分析能力,不同學科視角和研究方法對城市要素的分析成為學生完善規劃設計構思的基礎。
第四,開展專題研究教學。按照城市總體規劃教學過程的不同階段需求,增加有關區域分析、人口、城鎮化和產業分析預測、環境生態保護建設等專題講座,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根據城鎮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分析手段和方法。
(四)注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
由于城市是一個復雜的系統,規劃工作的基本任務是對多重目標模式和多重行為主體利益關系的協調,一個合格的規劃師應具有正確的價值觀、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扎實的基本功和廣博的知識,并具備較強的協調溝通能力和持續的規劃創新能力,因此城市規劃教育中應更加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總體規劃教學中,通過現狀調查、現場踏勘、資料分析、方案討論、成果制作等途徑,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首先,城市總體規劃綜合性較強,教學中將多學科知識貫穿其中,引導學生熟悉現狀、認真進行現場踏勘、方案構思和多方案比較,培養學生的專業基本功和知識獲取能力。工作中不斷更新觀念,迅速吸收新知識,獲得新信息,沖破傳統物質空間形態規劃的束縛,從城鄉的空間布局、經濟功能、生態環境、社區結構、文化氛圍、可持續發展等多方面促進城鄉統籌發展。
其次,應具有較強的協調溝通能力。一個好的規劃一定是設計團隊集體創作的成果,創作過程中經常要協調各種關系,因此協調溝通能力成為規劃師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城市總體規劃課程中,應通過各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綜合溝通、團隊協作能力。
再次,具有較強的表達能力??傮w規劃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圖文表達能力。教學過程中,現狀調查、初步方案構思和最后方案都要求學生匯報,匯報過程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準確、熟練地表達出規劃意圖。由于總規編制中的文本和說明書撰寫要求較高,這也鍛煉了學生的文字處理能力;而草圖和最終成果制作,也鍛煉了學生的圖文處理能力和表達能力。
四、結語
城市總體規劃是綜合性極強的課程,在城市規劃專業教學體系中處于整體集成和綜合檢驗的地位。借助城市總體規劃精品課程建設的契機,通過課程體系的完善、教學方法的改革,及時轉變教學思路,將地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等社會經濟類課程與城市總體規劃課程實現更好的銜接,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可以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做到產、學、研、用相結合,增強城市規劃的專業特色。
[ 參 考 文 獻 ]
[1] 楊光杰.城市規劃設計類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探索[J].規劃師,2011,10(27):111-114.
[2] 顧鳳霞.城市總體規劃課程教學方法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4):59-62.
[3] 秦小東,楊娜.工科院校城市規劃專業社會經濟類課程設置探討[J].中國建設教育,2010,1(2):51-53.
論文摘要:合理的城市規劃就是要利用與改造這些自然環境,使城市的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相融合,使之與自然資源環境達到最佳配置。本文從城市的經濟發展、人居生存、社會主義和環境效益方面闡述了城市規劃的主要性。
城市規劃是城市發展戰略在空間上的落實和具體化,是城市各種建設的總體部署與安排,是建設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據。而人類生存環境的含義極其廣泛,既包括自然環境,又包括人工環境或建筑環境,也包括社會、人文環境??茖W的城市規劃,對于城市的經濟發展、人居生存、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城市規劃發展的新理念
人類已進入21世紀,世界經濟趨于全球化,使世界范圍的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城市的發展不僅面臨國內其他城市的競爭,而且還將遇到經濟實力強勁的國外城市的挑戰。如何從城市規劃角度奠定城市發展基礎,創造城市發展條件,提高城市效益和競爭力,保證城市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大意義,也是城市規劃高標準、嚴要求的新課題。
1.從城市整體布局出發;審時度勢,量體裁衣,系統整合。城市規劃必須具有戰略眼光,面向未來,面向世界。要根據城市未來的產業結構、產業規模、人口規模、地理位置、自然條件以及歷史人文環境,對城市的基礎設施,包括海港、空港、公路、鐵路、通信、供水、供電等方面的發展,以及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和規劃。每個城市必須以自己的優勢為依托,走發展特色經濟之路,塑造城市鮮明的個性和形象,以避免城市之間的重復建設,減少城市之間的無序競爭。城市規劃往往要通過建筑語言來表達,為此要充分發揮人的智慧,發揮建筑師的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使自然、環境建筑、文化等融為一體,形成城市的獨特風格。
2.加強城市規劃中的城市形象設計,實現具有自身個性化的園林城市;注重突出自己的特色、風格和品位,依托自然和人文景觀,挖掘文化內涵,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承接傳統又求新意,傳統風格與時代氣息并重;園林規劃、建設、管理三者并駕齊驅;巧用造園造景藝術手法,以綠為主,以美取勝。北京是首批園林城市,北京在創建園林城市中,著力保護古都風貌,用綠化來體現古都的莊重和歷史文化風范。傳統風韻與時代氣息并重,古典與現代融合,實現了古都風貌與時代精神的巧妙結合。
城市規劃是城市建設和發展的藍圖,是建設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據。城市規劃搞得好不好,直接關系城市總體功能能否有效發揮,關系經濟、社會、人口、資源、環境能否協調發展。城市規劃是一項全局性、綜合性、戰略性的工作,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各個領域。制定好城市規劃,要按照現代化建設的總體要求,立足當前,面向未來,統籌兼顧,綜合布局。要處理好局部與整體、近期與長遠、需要與可能、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城市建設與環境保護、進行現代化建設與保護歷史遺產等一系列關系。通過加強和改進城市規劃工作,促進城市健康發展,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制定城市規劃要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特別要聽取專家的意見,多方比較,反復論證,經過法定程序審批,規劃一經批準,就具有法規的權威性,必須嚴格執行,任何人不能隨意更改。
二、人居生存環境——生態城市的產生
18世紀末到19世紀,工業革命給城市帶來的人口擁擠、交通阻塞、環境污染等弊端日益暴露出來。人們要求與大自然融和、恢復良好生態環境的愿望日益強烈,如傅立葉的“法郎基”、歐文的“新協和村”、霍華德的“明日的田園城”等無不體現了這一美好愿望,但沒有得到很好實施。后來人們又提出許多理論,如意大利嘎涅的“工業城”、法國柯布西埃的“光明城”、賴特的“廣畝城”等,其基本思想都體現了生態規劃的原則,實現城市的生態良性循環。而真正進行有意識、有組織地系統性的研究始于近代20世紀20~30年代芝加哥學派的城市社會學的研究,復興于60~70年代的環境和資源危機引起的系統生態學的研究,繁榮于80~90年代全球變化和可持續發展的研究。1981年前蘇聯科學家由此衍生出“生態城市”的概念,提出“生態城市”的理想居住模式,生態城市建設才開始真正走向其實施階段。 轉貼于
生態城市的含義就是指生態上健康的城市。它是技術和自然地充分融合,創造力和生產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環境質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這里的“生態”包含了兩層含義:一是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協調,二是人與社會環境的相互協調。換句話說,就是指按生態學原理建立起社會、經濟、自然協調發展,物質、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態良性循環的人類聚居地,即高效、和諧的人類棲地。從目前的認識水平和建設生態城市的需要出發,可以將生態城市的含義作如下理解:(1)從生態哲學角度看,生態城市的實質是實現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這是生態城市的價值取向所在。且只有人的社會關系和生態意識達到一定水平之后才能實現;(2)從生態經濟學角度看,生態城市的經濟重在質的發展,而不僅僅是量的增長;(3)從生態社會學角度看,生態城市的教育、科技、文化、道德、法律、制度等都將生態化;(4)從城市生態學角度看,生態城市的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結構合理、功能穩定,達到動態平衡狀態;(5)從城市規劃學角度看,生態城市的空間結構布局合理、基礎設施完善、生態建筑廣泛應用,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融合,城市景觀成為城市文化的空間構成與表現;(6)從地理空間角度看,生態城市是一城市化區域、城鄉復合體,城與鄉融合、互為一體,這里城與鄉只是分工上的不同,與傳統城市和鄉村對立的二元經濟模式有本質區別。
生態城市是一種以和平為功能的建設觀。建立生態城市不僅僅涉及城市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的改造和建設,還涉及到人們的觀念、意識、倫理和生活方式,因此需要各學科各職能部門共同參與、綜合分析、系統進行。
三、剖析城市規劃與人居生存環境相結合的必要性
中國古都學。古都是歷史城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已故著名歷史地理學家、中國古都學創始人之一的史念海先生在其著作《中國古都和文化》中提出,該學科“研究我國歷史上所有的都城的形成、發展、蕭條以至于破壞的演變過程”,探明其中的規律。該著作同時指出,中國古都學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論證古都興起發展的自然地理因素,指出古都發展的經濟基礎,論述古都的上層建筑,論證古都演變之規律,服務于當前的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其中,“論述古都的上層建筑”這項研究內容中涉及了古都文化問題。史念海先生這本著作中還有《中國古都文化與當代文化的融通》、《中國古都和文化》等論文,可見先生非常重視古都文化研究。城市科學。其有很多分支學科:城市建筑工程學(包括建筑工程技術和建筑設計)、城市社會學、城市規劃學、城市經濟學、城市管理學、城市生態學等,是以現代城市為研究對象的學科群。城市建筑設計、城市社會學、城市規劃學、城市管理學的研究中應該包括城市文化,甚至要關注城市歷史文化狀況及演變。城市地理學。是一門研究城市空間組織規律性的學科,也是研究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等人文要素與一些自然要素在一定的地域內的空間組合及其規律性的學科。城市地理學是地理學的分支學科之一,主要關注當今城市。該學科的研究內容中雖也涉及文化要素,但卻只是諸多要素之一,并不是主要之要素。
在城市考古學、城市史學、歷史城市地理學等學科之外,還有一個關于城市研究的學科體系———城市學。該學科是在錢學森教授于1985年的倡議下建立的,不過只是作為城市規劃的理論基礎層次上的學科。他后來又提出“山水城市”這一概念,倡議把中國傳統的山水詩、山水詞、山水畫和中國古典園林結合起來。這樣,歷史文化的內容便包涵于城市學理論之中。近年來,我國還出現了以大城市作為研究對象的城市學,例如北京學、上海學、香港學、西安學等,這主要是受國外城市研究學術思潮的影響。其中北京學的研究內容主要是“研究北京城市及其環境共同組成的城市綜合體的形成、演化、發展的基礎、規律和特點”,研究目的則是“為北京城市發展戰略和管理決策提供應用理論基礎和實證研究”。學者們還指出,北京學不應僅泛泛論述北京現有市域范圍內有史以來客觀存在的各種事實和現象,同時應“深刻地揭示這些現象和事實形成的原因、發展變化的機制、相互之間的關系、所反映的問題實質,以及對北京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所產生的影響等”。據此可見,北京學、上海學、香港學、西安學等也包括歷史文化的內容。前所提及的城市考古學、城市史學、歷史城市地理學、城市學等學科的研究內容基本都包含文化要素。然而由于這些學科是與其他相關要素相結合對文化要素進行研究的,所以缺乏對文化要素尤其是歷史文化研究意義和研究目的的具體闡釋。很明顯,這對該領域的深入研究非常不利。為促進對此問題的進一步討論和思考,筆者特對城市歷史文化研究的目的和意義進行總結,主要包括:1.探明城市歷史文脈,揭示城市文化稟性與精神風貌;2.彰顯城市文化特征,為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工作提供借鑒;3.挖掘城市歷史文化遺產,推進城市經濟建設、文化產業與旅游業發展。城市歷史文化的研究成果不但能夠深化對城市以往發展規律和當前城市特征的認識,同時對于城市的和諧與持續發展有所裨益,由此可見,其究任務的繁重和作用的重大。
二、有關“歷史城市”之界定
城市歷史文化的研究對象是以“城市”為依托的,此“城市”不是鄉村聚落,必須是歷史時期形成,具有一定的發展史。這是以往常常使人困惑的難題,也是在城市歷史文化研究中必須首要明確的問題,學術界對于必須是“歷史時期”這一問題已經基本意見一致,不過對于我國城市起源的時間,學者們看法尚存在分歧。有原始社會晚期說,此觀點提出,中國城市的雛形是新石器時代后期龍山文化時期出現的古城[9]。但那時的“城”尚不具備城市的功能,原始先民筑城“所以自守也”,僅是防御性設施。《世本•作篇》記載顓頊時“祝融作市”,顏師古注曰“古未有市,若朝聚井汲,便將貨物于井邊貨賣,曰市井”??梢姟笆小痹谖覈鴼v史上也很早就已經出現了,只不過那時的“市”并非穩定的商貿市場,僅是以物易物的場所而已。《六韜》曰:“殷君善治宮室,大者百里,中有九市?!辈贿^其中提到的“市”位置是在宮中,顯而易見并不是一般而言的商貿場所,考古學者在鄭州商城和偃師商城的發掘中亦沒有取得城中有“市”的資料和證據?!吨芏Y•考工記》記述了西周都城豐鎬的規制,其中明確提到“前朝后市”。另外,依據《周禮•司市》,周代已有專門管理市場的機構,其職能主要是“去盜”、“止訟”、“除詐”、“均市”、“平市”等?!笆小庇小按笫小?、“朝市”和“夕市”之分:“大市日昃而市,百族為主;朝市朝時而市,商賈為主;夕市夕時而市,販夫販婦為主?!鞭裰T史實,“城市”最早出現于西周。那時,“市”已經是“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城市這一地理實體能夠容納不同階層人群聚居,是一個地區的核心,具有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功能。由于“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者曰都”,所以中國古代的都城比城市出現早。夏朝初年夏禹所建都城陽城是中國古都學界專家論定的最早古都,遺址位于今天河南登封王城崗,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項目組所公布的研究結果,其年代為公元前2070年。據前述還可概知,在西周初年我國最早的城市—豐鎬出現之前,還存在一個新石器時代氏族公社時期先民們修筑城址(或稱城堡)與夏商奴隸制社會時期建成都邑之漫長發展時期。
以上所述是總體來講我國城市的起源時間,而每座城市的產生年代是各不相同的,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可一概而論。學術界一般將清朝覄亡的1911年作為歷史城市研究的時間下限,對于大陸城市而言,也可以定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夕。為與當下有關問題直接相銜接,有一些學者把時間下限定在當今亦無不可,這可以根據城市歷史文化研究的具體問題而定。此外,在“歷史城市”的判別標準即“歷史城市”的定義這一問題上,可以借鑒現代城市科學的一些內容。城市科學、城市地理學都明確論述了現代城市的定義和現代城鄉界限的劃分問題。城市科學關于“城市”的主要觀點如下:城市可容納一定數量的人口;城市是區別于鄉村的社會組織形式,以非農業活動為主;城市是一定地域中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同范圍中心的職能;城市相對聚集,以滿足居民生產、生活需要;城市要提供必要的物質設施以及力求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城市是根據共同的社會目標和各方面的需要而進行協調運轉的社會實體;城市具有繼承傳統文化,并加以綿延發展的使命。而城市地理學則將“城市”定義為:城市是有一定的人口規模,并以非農業人口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種特殊形態。城市科學和城市地理學都認為現代城市須聚集一定數量的人口,主要從事非農業生產,具備多種功能。
反觀城市史學界對“歷史城市”的定位,這樣的具體內容在其論述中比較缺乏。有的學者描述“城市是人類文明的產物”;還有的學者指出:“城市是人類聚落的高級形式,也是區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中國的歷史城市學者常運用一種看似無奈的歷史城市標準:凡歷史上曾作為縣一級政府駐地的聚落,即為歷史城市。著名歷史地理學家陳橋驛先生曾對這一標準提出批評,陳先生指出,“歷史城市”的確定采用這種行政標準明顯有問題。20世紀40年代初,陳先生曾在江西東北的一些地方居住過,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例進行說明。有一座非常小的橫峰縣城,當地有民諺:“小小橫峰縣,兩家豆腐店,堂上打屁股,四門都聽見?!比欢驗槭强h治所在地,橫峰被列為“歷史城市”??墒蔷嚯x橫峰不遠的景德鎮,只因不是縣政府駐地則被稱為“歷史集鎮”,即便其是“四大名鎮”之一。漢口作為明清時期武漢三鎮之一,雖然在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才成為縣一級的夏口廳,從漢陽縣管轄下脫離出來,但是馬正林教授在其著作《中國城市歷史地理》中卻將漢口與漢陽、武昌并列為歷史上著名的地方城市進行論述,陳先生充分肯定了這一做法。不過,馬正林教授此舉依然是按照行政等級確定“歷史城市”,因為到清代末年漢口畢竟升為縣級行政建置,馬教授在書中也并未確立一個既具學理性又切合實際的歷史城市判定標準。
根據以上所述,本文參照現代城市科學的現代城市定義,結合我國歷史上城堡(城址)、都邑(都城)、城市發展演變史實,來界定我國的“歷史城市”,具體為:我國的歷史城市,是從西周建立以來由軍政衙署、商肆集市、官邸民宅、手工業作坊、壇廟庠塾等五類功能性設施組合形成的擁有較多官民集居之大型地理實體。城市作為一定區域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具有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教育等功能。上述界定雖然沒有要求“歷史城市”具備縣級以上治所或分封時代王國以上都邑的條件,不過卻要有軍政衙署,也就是具備行使統治管理職能的機構;對容納的人口數量和聚落規模沒有定量規定,卻有定性要求;雖然沒有強調必須有城墻,但是指出必須有軍政衙署、商肆集市、官邸民宅、手工業作坊、壇廟庠塾等設施,也就是說不管城市級別高低、規模大小,為發揮城市的作用,必須“五臟俱全”。
三、關于城頭山古城址并非中國最早的城市問題
前曾述及我國學術界由于對“歷史城市”的判定標準認識角度存在差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出現了很多不同見解。有的觀點指出“中國城市是與西方城市平行發展起來的,已有五千多年歷史”;還有學者認為我國最早的城市是距今約6000年前的湖南城頭山古城址,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中國館將這一見解展示出來,在世界范圍內引發了較大的反響。然而,城頭山古城址是否為我國最早的城市,尚需探究。筆者堅信此說不確,特就此問題進行論證。
(一)湖南城頭山古城址是否為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古城遺址尚需深入的考古發掘和研究論證1991年12月,我國考古工作者發現了位于湖南北部澧縣車溪鄉南岳村的城頭山古城遺址,屬于新石器時代晚期,根據當時的測定其年代距今約4600-4700年。早于河南安陽后崗古城址、登封告城鎮王城崗古城址和山東章丘龍山鎮城子崖古城址等,因而曾被學者論定是我國最早的古城址,而且被評為1992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然而,1995年河南鄭州西山發現了一座新石器時代中期偏晚的古城遺址,約距今4800-5300年,還有文章指出其年代據C14測定為距今5450-4970±70年間,其筑城年代比城頭山古城址早,為已知年代最早的一處版筑夯土城址。可是,湖南的考古專家后來又對城頭山古城址進行了幾次發掘,提出其城墻修筑過四次,而第一期城墻的建成時間距今約6000年。這樣,我國最早的古城址就被論定為湖南城頭山古城址。不過,我國史前古城址的考古發掘工作還有很大的開展空間,尤其是在中原發現為時更早的古城址的可能性很大,因而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古城遺址是否為湖南城頭山古城址尚需進一步的考古發掘和更深入的研究論證。
(二)新石器時代古城址并非城市按照當今城市科學權威的意見:城市是聚集了一定數量的人口,以非農業活動為主,承擔一定地域范圍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職能的地理實體。這是城市的基本性質和特征,那么歷史時期的城市同樣應該具備。但是,“城”雖在原始社會后期就已經產生,但是那時建城主要是出于安全的考慮和防御的目的。同時這類古城址規模都不大,例如前述城頭山城址,其平面略呈直徑310余米的圓形,面積約7.6萬平方米。并且這些古城址都以窖穴、房屋為多,還有墓葬、陶窯等,功能性設施很單一。一系列考古研究成果表明,這類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城址還只是原始先民居住的具有防御功能的聚落,而并非城市。西周的都城豐鎬當是我國最早的城市。
四、城市歷史文化研究的主要內容
城市歷史文化研究包含的內容很廣,涉及的時段也很長。一座城市產生以來,在該城市及其附近地區發生并與之相關聯的文化事件和現象以及遺留的文物遺跡均在其研究范疇之內。筆者提出幾點原則性意見,以促進城市歷史文化研究領域的發展。
(一)城市歷史文化研究的基礎城市歷史文化研究要充分關注城市興起和發展所依存的地理環境與伴隨城市興衰演變所產的環境變化;另外須緊密結合城市考古學和城市史學的研究成果以及城市科學有關當今城市發展動態與未來發展的新理念、新動向。唯有如此,方可使城市歷史文化研究具有深厚而廣泛的根基和前瞻性動力,從而使這一領域的研究成果既處于學術前沿,具有創新性,又符合時展需要,有用于世。
(二)可以分為三個層次進行城市歷史文化研究第一層次,屬基礎性的,也就是探討城市所在地區的地域文化。我國歷史綿延數千年,國土面積廣闊,由于歷史進程的差異和自然環境的不同,地域文化十分豐富。就其大者而言便有齊魯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燕趙文化、三秦文化、吳越文化、三晉文化、滇黔文化、荊楚文化、閩臺文化、嶺南文化、隴右文化、新疆西域文化、青藏高原文化、關東文化、蒙古草原文化等地域文化區。盡管這些文化區都是華夏文化體系的組成部分,可各有區別于其他的鮮明特色。所以城市歷史文化研究須注意:城市形成于不同的地域文化區,其歷史文化便都一定程度帶有該地域文化之烙印。另外還要明確,在不同地域文化區內,其文化狀況又有更下一級的分異。以三秦文化區為例,陜南、陜北和關中三個不同區域的文化就明顯有差異。屬于長江水系的陜南秦巴山區,巴蜀文化和荊楚文化對其影響更多一些;晉北文化和蒙古草原文化對陜北黃土高原地區的文化影響更大一些;而關中地區則為長安文化涵蓋的地域范圍。所以,在西安城市歷史文化研究中,便應當注重研究三秦文化尤其是長安文化及其對西安城市文化的影響。而武漢城市歷史文化研究便要結合荊楚文化尤其是江漢平原之地域文化。在三門峽地區,因屬中原文化大區內之河洛文化亞區,還屬河洛文化亞區之虢文化區,所以應把中原文化、河洛文化和虢文化結合起來分層次進行研究。第二層次,屬主體性的,也就是探索城市區域內與城市發展相關的各種文化現象及其嬗變。不僅包括現存的,而且包括歷史上出現但現在只有遺跡和余韻的;既包括物質文化,也包括非物質文化。就其大者而言有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包括建筑設計與施工技術、城市規劃等)、服飾飲食文化、禮儀文化(包括倫理道德和祭祀活動等)、歌舞競技等。第三層次,屬升華理念性的,也就是研究制度文化和理論觀念等。即以第一、第二層次研究為基礎,把城市所屬地域文化和城市主體文化相結合,進行理念層面的總結和提煉,從而取得更深入的認識,獲得理論性成果。以城市規劃為例,既要厘清陳明歷史上的規劃內容和實施情況,也應揭示闡明古人制定該規劃的指導原則和思想觀念。應當加強探討城市歷史文化的理論問題。這一理論研究工作與城市歷史文化研究的第三層次是兩個范疇。倡導對城市歷史文化主體部分相關問題進行升華性研究,僅是研究具體歷史文化現象和事件。此處則是倡導對城市歷史文化這一學術領域整體研究工作進行理論探索,其目的是促進這項當前非常重要的學術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以期該領域理論性的探索取得突破性進展。
五、關于城市歷史文化研究的理論問題
20世紀50年代之初,我國歷史地理學奠基人之一侯仁之先生在論文《“中國沿革地理”課程商榷》中,指出歷史城市地理研究要以復原、總結歷史時期城市所在地地理環境特點及其變遷為切入點,方可探明城市起源、城市性質和其發展演變等一系列問題,這奠定了歷史城市地理學的理論基礎。陜西師范大學史念海先生與浙江大學陳橋驛先生等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進行中國古都學和歷史城市地理研究時,不僅注重研究地理環境及其變遷對城市形成、發展的影響,還注重研究歷史文化對城市形成、發展的影響,這為歷史城市地理學的理論增加了新內容。筆者近年來以這幾位前輩學者在歷史城市地理學理論探討方面所獲創見為基礎,提煉概況出“環境—文化理論”,這一理論思想是我國歷史地理學界在約50年的歷史城市地理研究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傮w而言,“環境—文化理論”仍在進一步建設中,不過該理論體系內涵的一些要點已逐漸明確。主要有:———影響歷史上都邑城市興衰發展及其功能、形態形成與變化的兩大主要因素是地理環境特點及其變遷與區域文化特色及其嬗變?!P于地理環境,不僅包括地貌、氣候、植被、海岸線、河湖等自然地理環境,還包括政治、經濟、民族、人口、交通等人文地理環境;不僅注重其微地理特征,還注重其宏觀地理形勢;不僅關注它們的漸變,更關注它們的突變?!P于區域文化,主要有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制度文化、建筑文化等,且具層次性。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處于基礎層次;建筑文化處于中間層次,體現城鎮景觀特色;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處于最高層次。———探尋歷史時期都邑城市興廢演變與發展歷程及其規律,必須通過將地理環境及其變遷與區域文化及其嬗變結合起來,進行時空交織、人地關聯的綜合研究。
關鍵詞:城市規劃;實踐教學,應用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TU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0422(2007)05-0078-02
1 前言
教育部文件《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7)2號]提出“高度重視實踐環節,提高學生實踐能力。要大力加強實驗、實習、實踐和畢業設計(論文)等實踐教學環節,特別要加強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等重要環節”?!耙訌姰a學研密切合作,拓寬大學生校外實踐渠道,與社會、行業以及企事業單位共同建設實習、實踐教學基地。要采取各種有力措施,確保學生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的時間和質量,推進教育教學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的緊密結合”。
在我國高等教育已經步入大眾化教育階段的關鍵時刻,設置城市規劃專業的本科院校由1998年的不足30所到目前的130余所,地方本科院校城市規劃專業要增強自己參與市場的能力,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應該充分結合地域社會、經濟和文化,注重研究專業的科學定位,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改革,加強與行業的聯系,培養體現地方特色的應用型人才。
2 專業的科學定位
定位是一個專業把握自身發展目標與方向的根本;是對自身在高等教育系統內部分工和協作關系中所處地位的選擇,是自身對社會人才需求多樣化培養空間的選擇和確定??茖W定位首先應做到以下四個必須必須充分考慮自身所處的社會背景及高等教育發展的總趨勢;必須充分考慮自身發展的歷史積淀及優勢;必須以差異發展的思維分析人才需求的空間,有所為,有所不為,抓住機遇,錯位發展;必須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特、以特求生、特中生優”的辦學方略,體現優勢、持續發展。
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多層次的,根據社會職業分工及人才使用范疇,人們習慣將人才分成研究型、研究應用型、應用型。地方院校城市規劃專業人才培養應定位于應用型,強調實踐能力培養,其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具有鮮明的“理論基礎扎實,專業知識面廣、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并有較強的科技運用、推廣、轉換能力”的特點,強調為區域經濟服務的職能,以地方、區域經濟為主,發揚優勢和特色,為中小城鎮的城市規劃管理與設計部門服務。
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城市規劃專業人才的定位是培養面向地方的中小城鎮城市規劃管理與設計部門的應用型人才。
3 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改革
3.1 實踐教學的師資隊伍建設
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師資隊伍是實踐教學的關鍵,教師是教學工作的核心資源。培養應用型人才,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就必須要求專業任課教師具有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城市規劃專業應有一定的專任教師獲得國家注冊城市規劃師資格或獲得工程師、高級工程師職稱資格。
應重視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利用學校設計院(所)便利條件,讓有關教師參與城市規劃與設計工作,更新知識,提高教師城市規劃設計實踐能力;選派教師到城市規劃管理部門進行實踐,提高教師城市規劃管理實踐能力。
進一步提高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教師的地位和待遇,不斷改善他們工作生活條件,如在選拔培養專業帶頭人、申報高一級職稱時給予優先考慮,并把教師的實際工作閱歷和效果作為聘任、加薪和職務晉升的重要條件來考慮,建立職業教育教師定期實踐制度。
3.2 實踐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
城市規劃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包括如下幾種類型第一,課程內的實踐操作訓練,如美術、計算機、建筑制圖、建筑力學、建筑結構等課程都安排有實踐性教學內容。以課堂練習、上機、實驗等形式進行。第二,獨立的實習環節,如城市認識實習、美術實習、測量實習、城市規劃管理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等。第三,課程設計,如建筑設計、詳細規劃課程設計、總體規劃課程設計、城市設計、城市規劃模型制作等。第四,畢業設計。
以上這些實踐教學環節,由單科到綜合,由假題假作到真題真作,由手繪圖到計算機新技術應用,由城市規劃設計到城市規劃管理,形成一條從一年級到畢業的實踐教學主線。再加上學生的社團活動,有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則整個實踐教學過程完成了對學生全面素質培養。城市規劃設計實踐教學環節累計學分(學時)不應少于總學分(學時)的45%。
3.3 實踐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
教學方法上打破滿堂灌的“填鴨式”教學模式,采用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培養的“啟發式”教學方法,創造性地探索“做中學”、“模擬式教學”、“大課堂教學”、“專業大講壇”等方法。①模擬評審會是課程設計、城市規劃設計評析課程的一種創新。學生將自己圖紙掛在黑板上,設計者介紹自己的方案構思,回答老師的提問,這樣,學生就必須有自己的見解,能表達出來,提高了學生的膽量、口頭表達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②“專業大講壇”是“城市問題”課的一種創新,針對最前沿的城市規劃問題,由3-5位校內外知名人士坐在主席臺,與學生共同討論、探討問題。③“大課堂教學”是將學生帶到規劃設計現場,由規劃局、規劃院領導、專家與教師共同研究現場實際問題。④集體講評。對于學生普遍成在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上屆學生、本屆學生經常出現的問題分階段有步驟進行集體講評。⑤展出、獎勵優秀的實踐教學成果。鼓勵優秀學生,同時,為同學相互學習和參考。
3.4 實習基地建設
①建立實習基地。穩定的實習基地是實踐教學的基礎,實習基地包括校內實習基地與校外實習基地。校內實習基地主要進行城市規劃設計實踐學習,校外實習基地除了設計院(所)進行城市規劃設計實踐實習外,還應有50%的基地是城市規劃管理部門,以便確保學生進行城市規劃管理實習。②明確實習兩方導師。學校為一方,城市規劃管理、設計部門為一方,成立城市規劃聯合辦學專業指導委員會,共同制定城市規劃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校內導師由勇于探索、熱心改革和豐富實際經驗的教師擔任,校外導師由有一定理論知識和責任心的工程師擔任,兩方的導師共同對人才進行培養。
3.5 實踐教學的管理
科學的教學管理是達到實踐教學效果的保證,實踐教學的管理包括①制定實踐課程教學大綱,包括教學目的、要求、內容、重點難點、成績評定等內容。②制定設計任務書。課程設計可以要求符合基本原理原則,學習設計程序和方法。畢業設計則要求既符合基本原理,又要結合工程實際,追求綜合效益。同時,畢業設計要求應用計算機信息技術。⑨強化過程教學。注重學生知識、能力積累的過程,而不只是強調結果。執行階段打分,給嚴重滯后者亮黃牌,促其跟上進度。鼓勵學生之間探討問題,但不許代作和相互考貝圖紙。④加強實習管理。制定各類實習的實習指導、實習任務書,對學生進行跟蹤檢查,撰寫實習報告。⑤加強實踐基地建設和專業畢業生的信息反饋工作,對實踐教學做出適時、必要的調整。
4 加強與行業的聯系
4.1 跟蹤和適應學科發展趨勢
面對新的形勢,城市規劃不僅通過技術手段分析與解決城市問題,更應通過對城市的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分析,提出相應的政策、機制來解決城市問題。從發達國家城市規劃教育發展的歷程來看,這是城市規劃教育發展的趨勢。作為地方院校應用性本科(大多為新辦本科)人才培養更應主動跟蹤和適應這一學科發展趨勢。
4.2 加強與注冊城市規劃師執業資格考試的結合
城市規劃工作的綜合性決定了注冊城市規劃師必須具備較廣博的科學知識,這些科學知識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群。
關鍵詞:時空;地鐵;城市生活方式;社會變遷
Abstract:Metro as a technical synthesis of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s an important public transport travel tools in modern cities, changing people's basic way of traveling, as well as integrating fully into urban life. Hence, influence of subway on city’s time, space and culture were investigated from the aspect of social relations between metro and urban social changes.
Key words:space-time metro ; city life style ; social changes
中圖分類號: C9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144(2016)-04-44(6)
導論
1863年,英國為了解決首都倫敦的交通擁堵問題,建設了世界上第一條地鐵。它標志著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的誕生,給城市居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交通出行方式。截止2015年,全世界共有120多個城市開通了地鐵,城市地鐵通車里程公里數前二十名總和達到5500多公里,為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如莫斯科地鐵擔負了該市客運交通總量的44%,巴黎地鐵日客運量超過1000萬人次,紐約地鐵營運線路總長居世界第五,日客運總量達到2000萬人次,占該市各種交通工具運量的60%,香港地鐵總長雖然只有43.2公里,但其日客運量高達220萬人次,最高時達到280萬人次。據《2014年-2020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發展模式與未來前景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末,中國累計有19個城市建成運營城軌線路87條,運營里程2539公里,其中地鐵2074公里,占總里程的81.7%。
地鐵為解決城市擴張所帶來的交通擁堵、出行不便等問題而出現,它充分反映了人類利用科學技術解決出行困難、滿足出行訴求的渴望。與其他交通工具相比,除了能避免城市地面的擁擠和充分利用空間外,還具有運量大、速度快、無污染、準時、方便、舒適等優點。對于這種交通方式,城市居民給予了極大的歡迎。因為它不僅提供了實實在在的便利,還改變了一座城市發展布局,為城市的發展注入了活力。作為一種城市化、工業化、現代化相融合的技術綜合體,地鐵已經與城市居民的生活出行緊密相連,除了改變人們基本的出行方式之外,所帶來的社會性已經充分融入城市生活之中。仔細體味,較為顯現的就是“時間”、“空間”在這種新的交通方式之下被重新建構,同時伴隨地鐵出現的文化元素正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城市發展。因此,如果拋開地鐵所帶來的技術性貢獻,從社會學視角進行審視,我們會發現地鐵給城市社會帶來的社會性改變更值得去思考。
1 地鐵與城市社會變遷的相互促進
地鐵是城市社會變遷的產物之一,同時地鐵也是城市社會變遷的催化劑之一。
城市社會變遷的動力很多,結合當代中國社會變遷的特點,城市化是重要的動力因之一。世界上所有發達國家都經歷了城市化的過程,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在連續實現了溫飽和整體小康以后,推進城市化成為到本世紀中葉實現現代化的重要進程。城市化之所以能夠以特有的社會變遷帶動社會發展,其本質是形成了一系列新機制,如生活壓力競爭機制、文化積累進化機制、科學技術創新機制、分工深化創造機制、個體差異需求機制、交換互動依存機制,等等。這些機制就成了城市社會變遷的強大動力,同時也給城市創造許多創新事物。當然,地鐵就是眾多創新事物的其中之一??梢栽O想,如果沒有城市化,城市面積不會擴張、城市居民交換關系不會愈加復雜、不會造成交通擁堵引發社會成本的浪費等,那么地鐵就不會莫名的出現。因此,城市社會變遷是地鐵誕生的宏觀背景,而城市化是地鐵這種快速交通發展的現實土壤。
技術因素一直是驅動社會時代變化的主要力量之一。丹尼爾?貝爾指出,“技術改變了社會關系和我們觀察世界的方式”,“我們可以隨意列出技術促成這些變化的五種方式:一是通過較少成本生產較多商品,技術成為提高全世界生活水平的‘火車頭’;二是技術產生新階級,如工程師等;三是技術為合理性創造了新的定義;四是運輸和通訊革命,對經濟關系和社會關系產生新影響;五是技術使世界的時空發生了變化”。[1]丹尼爾?貝爾的觀點表明了現代技術是城市社會變遷的催化劑。那么地鐵作為改變城市交通出行方式的典型技術,為人們交往互動提供了新的形式,使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發生了創造性變遷。
那么,地鐵究竟對城市社會變遷帶來了哪些影響?不妨先認識一下社會變遷的主要范疇。結合中外學者對社會變遷研究視角,主流主要集中在對社會結構的變遷進行考察,譬如:默爾(Wilbert E. Moore)認為社會變遷是社會結構的重要改變,包括社會規范、價值體系和文化產物等方面;勞爾(Rorbert H. Lauer)則把社會變遷看做各種層次上社會現象的改變;沃爾夫岡?查普夫認為社會變遷可借助社會結構的概念加以理解,社會變遷即社會結構的變化,社會制度的變化。所謂社會結構,按照美國社會學家戴維?波普諾的定義,就是指一個群體或一個社會中各要素相互關聯的方式[2]。因此,從“社會結構”的角度,我們可以狹義地將社會變遷理解為人口結構變遷、職業構成變遷、行為變遷、規范變遷、制度變遷、觀念變遷等重要特征的集合。那么,地鐵影響城市社會地域結構變遷的重要元素,包括了人口結構、職業構成、行為方式、規范制度、觀念改變等方面。地鐵的時間可控性影響了城市社會人口結構以及職業構成;而空間延伸性為城市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空間,為行為、規范、觀念變遷創造了條件。
2 地鐵影響下的城市時間
人們談到地鐵,首先提及的就是時間,也就是出行所花費的時間是準時、精確、可控的。私人小汽車數量的迅速增長,給城市地面交通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交通擁堵成為城市居民不得不面對的頭疼問題,堵車使人們的出行時間變得不可控制,這種情況下地鐵的時間優勢就充分的體現出來。準時、精確、可控的工業化時間形態的特點,對于地鐵乘坐者而言,“可控”同時伴隨著地鐵對行進速度的大幅度提升,節省了人們花費在交通上的時間,這意味著自由時間的增加。自由時間的增加,則意味著有更多的業余生活時間,人們更愿意繼續留在城市工作,支持城市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講,地鐵所帶來時間上的精準可控為城市發展特別是大城市的發展提供了交通上的先決條件。
改革開放后,中國大多數城市特別是特大型城市的空間進入了結構、規模迅速變化的時期。以上海為例,上海作為長三角的經濟中心城市,城市空間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城市中心的范圍不斷擴張,形成了中心城、衛星城、小城鎮、集鎮四級城市體系;傳統的城市經濟空間向城市郊區擴散,大量工廠企業外遷,中心城區成為發展金融、貿易等現代服務業聚集區。城市面積的日益擴大,經濟活動的日益緊密帶來了城市居民之間互動的日益頻繁,導致交通出行的距離和頻次迅速增加。設想一下,像上海這樣總人口兩千多萬的特大城市來說,僅僅依靠普通地面交通工具是難以滿足的,很大程度上地鐵為人們出行提供了時間保障。城市快速交通為工作、生活提供了便利,使得越來越多的外地人涌入像上海這樣的城市。人口結構也在發生變化,知識分子、工人、農民的比例正在改變,形成了精英階層(高收入階層)、中產階級(中高收入階層)、普通工薪階層(中等收入階層)、底層階層(低收入、貧困階層)、外來人口(流動人群)。我們不能說這種人口結構的變化是因為地鐵的出現,但將地鐵視是城市人口結構的變化的一個催化因素毫無夸張而言。
城市化的一個重要特征即是第三產業、文化產業、創意產業、服務產業等新興產業已經成為城市化和后都市化的直接動力[3]。這種變化意味在城市化進程當中城市產業結構發生了變化,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即農業和工業占有比例減少,而第三產業即服務業占有比例增加。產業結構變化導致了城市職業結構的變化,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人員比例逐漸減少,而從事第三產業的人員比例逐漸增多。地鐵交通為應對城市這種職業結構的改變作出了貢獻。還是以上海市為例,改革開放以后,上海產業結構進行了重大調整,將原來的“二、三、一”產業發展順序調整為“三、二、一”發展順序。即遵照“三、二、一”的產業發展順序,優先發展第三產業,積極調整第二產業,穩定提高第一產業,形成了從以第二產業為主的“二、三、一”產業結構向第二、三產業共同推動的“三、二、一”產業結構的轉型。這種產業結構轉型導致了金融、商貿、交通、通訊、餐飲等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這部分從業人員數量急劇增加,他們穿梭在城市當中,為城市發展貢獻力量。排除薪資較高的高端管理人員,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經濟條件不高,相當比例為來上海工作的外地人,他們為實現自己的城市夢努力拼搏著。在他們的收入中,允許花費在交通出行上的比例是有限的,相比于私人小汽車而言乘坐地鐵會便宜很多。上海工作日平均客流量超過900萬人次,大量從業人員將地鐵作為出行的首選,可以說地鐵為龐大的城市人口流動承擔了主要責任,也為整個城市的現代化發展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工業化時代人們“準時”的時間意識逐步增強。地鐵對于時間的要求尤為精確,隨著人們對地鐵出行方式依賴程度的增加,這種以定時、精確、可控為特點的交通時刻要求,逐步地在改變居民的時間意識。
2.1 居民對時間的要求更加精確
以南京地鐵為例,南京地鐵的每條線路都有對應的運行時刻表,運行時刻表上對時間的標注是以“分”作為時間單位的。以地鐵1號線為例,線路北起邁皋橋站,沿南京主城區中軸線一路南下,于安德門站向東南轉至東山新城,進入江寧大學城,南至中國藥科大學站,途徑棲霞區、鼓樓區、玄武區、秦淮區、雨花臺區和江寧區。線路總長38.9千米,共設置27座車站,其中地下站16座,地面及高架站11座。首班車時間為上午5點42從邁皋橋出發,平均2-3分鐘一站,6點40到達南京交院站,每條地鐵線路的列車均有精確的運行間隔時間表,除去由于機器故障造成的延誤之外,地鐵可以真正做到準時、精確、可控。而在上海幾十米深的地底下,每天有上千萬人次,以精確的自動控制方式,在四面八方間大跨度穿梭流動,其繁華熱鬧程度,不亞于地面上的上海。它給城市生活帶來的便利和帶動上海成為國際大都市的驅動力,如何估量都不過分。[4]地鐵作為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將線性時間的細分切割做到了極致。人們可根據已制定好的以分為單位的時刻表來安排自己的行程,預約、守時逐步成為公認的準則和社會美德。
2.2 促使居民生活節奏逐步加快
當居民對時間的要求越來越精確時,社會生活的節奏也隨之被加速?!皶r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等觀點不斷地沖擊著居民,這也是社會生產力高速發展、人類社會活動頻率加快的產物。高節奏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是十分明顯的,居民在工作中分秒必爭地去爭取最大的價值,在閑暇時也生怕浪費掉一絲一毫的時間,人們更加注重時間的利用價值,從而促使經濟產值的增長和消費的增加。資源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時間里創造出無限的價值,是當代社會的價值取向之一。
地鐵作為現代工業化產物,同時作為“快節奏”商業社會的必備工具,在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的同時,將這種時間認識論納入人們的思維與觀念之中,快節奏的生活狀態已逐漸成為城市居民的生活特點。
2.3 促進城市社會秩序的形成。
公共交通的實行一般是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時間運行,并由象征國家的管理部門制定運行車次、停靠站點,是一種秩序體系。隨著居民對地鐵出行方式的依賴,地鐵對時間的精確要求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地鐵的固定班次,要求人們去等候,并精確按照時間出行。但是地鐵的運營時刻表是政府制定的,民眾的出行生活時間其實不能做到完全自由,也就說是處于一種安排與掌控之下。[5]居民想要運用地鐵作為出行工具,則需要調整個人的生活時間表。例如,地鐵部門通過節假日延長運營時間、高峰時間限流等措施,控制人們的出行時間與方式,保證社會秩序。因此,居民的出行計劃將必定根據地鐵的運行時刻表來安排,這從一定層面上促進了社會秩序的形成。
3 地鐵影響下的城市空間
地鐵是現代化技術的一種綜合形態,它將城市空間從一維向二維進行延展,將城市地上交通與地下交通有機結合,豐富了人們活動的空間,彌補了地面交通的不足。因此,地鐵首先給我們帶來的是技術上的空間,這是我們最直觀的感受。
交通運輸領域的每一次進步都在增加人們的出行半徑,交通工具對于城市發展的影響越來越顯著。民用航空的出現使得一日千里成為可能,私家車的普及和高速公路的發展則拉近了城市間的距離。但是,乘坐火車、飛機在很多情況下都是帶有公務或私人旅行性質的出行,絕大多數人的此種出行頻率并不會太高。普通市民在城市內部,往返于工作地點與居住地點之間的日常通勤才是城市日常出行的主流。通常情況下,除去一部分駕駛私家車上下班的市民,絕大多數市民往往需要借助于大眾交通工具,包括公交、地鐵、輕軌、輪渡等。但是,由于城市區域范圍的不斷擴大和交通擁堵情況的日益嚴重,城市居民駕駛私家車、乘坐公交車在上下班通勤上花費的時間越來越多。城市現有的道路面積已難以承載越來越多的汽車數量,導致城市擁堵現象頻發;同時,步行或騎自行車就可以到達的路途,許多人圖省力選擇開車,造成汽車可乘人數的的利用率極低,但卻仍然占據道路空間。而且,一些沒有私家車的家庭,或沒有駕駛技術和能力的人,如老人和兒童、殘疾者等,在城市軌道交通出現之前,都或多或少受到出行半徑小的制約。在這種情況下,軌道交通的普及無疑大大提升了城市居民的出行半徑。[6]
3.1 地鐵的開通使得人們心理距離逾越了空間距離的相對遙遠
乘坐地鐵,人們在相同時間內的活動空間擴大了很多,市民可以通過所在地區的公共交通主體樞紐或軌道交通站點等重要交通設施之間實現“無縫換乘”,往來于相鄰地區之間變得更加容易。以南京為例,從江寧區祿口鎮到新街口,若選擇公交車出行,要先乘坐709路公交車在安德門站轉100路公交車到新街口,全程要3小時,而選擇地鐵出行,則需要先乘坐地鐵S1號線到達南京南站轉1號線抵達新街口,全程只需1.5小時。地鐵的開通拉近了周邊地區與市中心的心理(相對)距離,雖然絕對距離還是很遠,但給市民的感覺相對距離并不遙遠,這也使得出行者的路徑選擇更加靈活。
3.2 地鐵改變城市居民的居住模式
對于城市居民來說,選擇地鐵出行,較遠的距離可以快速抵達,不僅沒有障礙和擁堵,而且比地面交通更加安全。隨著地鐵優勢的逐步顯現,很多房地產開發商選擇在城郊的地鐵沿線附近興建大型住宅區,不僅房價相對較低,而且環境寬敞、空氣清新,居民在選擇居住地時逐步傾向于城市郊區。所以,地鐵的便利為從中心城區到郊區的擴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改變了傳統的城市居住模式,使得居住區逐漸向城市邊緣外移,城市規模逐步擴大。以南京為例,自地鐵一號線開通以來,江寧地區的房價及居住率大幅提升??梢灶A見的是,隨著地鐵二號線、三號線等的開通,必將進一步改變城市居民的居住模式。
大城市人口的增長,市中心區域人口向郊區分流,衛星城發展的根本就是要解決市區和衛星城之間的公共交通問題,而軌道交通相比于普通道路交通優勢十分明顯,地鐵將大大拓展人們生活的地域空間,從這個意義上看,城市地鐵的延伸,對城市功能的合理布局也能夠起到重要的作用。
從城市發展和區域一體化的角度來看,地鐵大大促進了相鄰地區的地方交往。目前,在北京、上海、香港等軌道交通相對發達的城市,城市軌道交通與城際高速鐵路逐漸對接,共同向公交化發展。江蘇與浙江、上海等地的緊密聯結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地鐵的建設。地鐵拉近的不僅僅是城市與城市的時空距離,還有城市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城市生活方式的共享,促進了城市群中各個城市共同發展。
3.3 地鐵空間的存在,為城市居民互動提供了新的場所
在地鐵空間當中,人們的語言、行為、意識、符號在這里相互匯聚、相互交融、相互矛盾、相互改變,于是形成了另一個空間――社會空間。社會空間可以理解為城市在社會與經濟方面呈現的空間特征和狀態。由于人類生產力的提高,空間成為物品和產品的集聚地,并具有一定工具性和功能性,服務于人們日常的交換活動。因為空間與人們的生產生活相關,才具有了社會性。簡?雅各布斯認為,“城市最基本的特征是人的活動?!背鞘锌臻g正是通過承載公共生活和市民活動獲得意義,這些活動是一種受到激發而集聚的過程[7]。因此,不同于技術性的空間研究,城市社會空間的應用不局限與對城市空間形態和特征的客觀描述,而是發現城市空間形態及其變化過程背后的政治、經濟、社會動因,將空間生產過程和社會變遷過程結合起來[8]。地鐵是城市社會變遷的產物之一,從技術空間向社會空間的轉向是地鐵這種技術性綜合體社會化功能的體現,由于地鐵空間是城市居民交往活動的開放性場所,所具有的公共屬性使其擔負著城市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功能,其重要意義隨著城市的發展而與日俱增。作為一種存在于城市居民生活世界中的空間,對于活動于其中的人們的行為、規范、觀念、符號等帶來哪些影響與改變,將是研究城市地鐵文化的重要范疇。
4 地鐵影響下的城市文化
功能學派創始人馬林諾夫斯基認為,不同的文化功能構成不同的文化布局,文化的意義依它在“人類活動體系中所處的地位,所關聯的思想,以及所有的價值而定”。[9]在其結構功能主義理論思想下:文化是社會結構體系的工具,文化功能的發揮受各種社會結構層次的制約,文化體系不僅決定人的價值觀念,也構成人的行為準則。廣義的城市文化簡單地說是人們在城市中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是城市人群生存狀況、行為方式、精神特征及城市風貌的總體形態。城市文化在演進過程中,常常以新的物質創造為載體不斷發展變化,原有的文化特征在新的環境下調整和升華。城市地鐵作為一種物質創造,不僅僅是實體空間的產生,而代表了城市文化范疇內新特征和新變化的處理。如今,城市地鐵已經成為城市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乘坐地鐵是絕大多數城市居民每天的出行習慣,地鐵空間成為人們之間互動的新平臺。結構功能主義的代表人物帕森斯認為,文化是人類互動系統的產物,而地體作為人們互動的一種媒介,給城市公開規范、城市觀念、城市符號注入了新的內容。
公開規范是指群體、組織和社會公開宣布的規范,比如法律規范、道德規范、技術操作規范以及各種規章、規則、制度等,都屬于公開規范的范疇。公開規范包括公開宣布的規范、規則、制度,那些雖然沒有公開宣布但內化為人們行動指導標準的道德準則,以及為社會上絕大多數人所認同的行為標準。地鐵是一種公共交通工具,在乘坐地鐵的過程中,個人行為必須得服從公共行為。比如乘坐地鐵應該按照“先下后上”的秩序乘坐,這一行為要求人們互相禮讓、遵守通行秩序,雖然是一個很小的行為規范,但能培養人們相互協作、相互理解的精神風貌,也能反映出一座城市的文明素養。近幾年,我國多個城市頒布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辦法”,對不遵守城市公共秩序的行為做了明確禁止,例如:禁止在車廂內吸煙、吐痰、便溺、亂扔垃圾;禁止在車站、站臺、站廳、出入口、通道停放車輛、堆放雜物;禁止強行上下列車;禁止攜帶寵物乘車等等,有的城市還禁止乘客在車廂內吃食物。地鐵行為規范的產生本質上充分體現了個體行為服從公共行為準則的觀念,要求人們在公共場所約束言行舉止,遵守公共秩序,維護公共安全,懂得替別人考慮,尊重他人感受。這將使城市居民感受到城市文明進步帶來的精神享受。
時間上的精確、可控是城市地鐵最顯著的特點之一。當地鐵進入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范疇,成為日常通勤慣用出行方式的時候,人們的時間觀念也隨之轉變?,F代城市是社會財富的創造地,工業化的時間意識使得人們的時間觀念由循環變為直線、模糊變為精確、忽視變為珍視。在城市地鐵站內,我們經??吹酱掖倚凶叩娜藗?,他們計算著下一個活動的開始時間。地鐵時間特征強化了人們的時間觀念,反映了現代計時技術對人們時間意識的改變。人們普遍意識到“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種時間觀念內化成一種城市觀念,它代表著進步,意味著人們向前的目標不斷前移。
地鐵不僅僅是城市現代化交通運輸系統,更是一組符號系統,展示了一座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的精神內涵。城市符號具有無可替代的經濟價值與社會意義,“城市精神”是城市之魂,而“城市精神”就鐫寫在一個個城市符號上。城市符號作為一種符號經濟,它的社會意義在于:展示和傳送本民族、本地域的優秀傳統和文化,擴大城市知名度,抬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等。[10]世界各國城市地鐵空間都有這個國家、這座城市特有的文化歷史氣息。我們走進法國巴黎地鐵站,感受到是法蘭西民族追求自由和浪漫的天性;我們走進美國紐約地鐵站,感受到的是美國多元性民族文化。我國的城市地鐵空間也不例外,例如南京地鐵站內的墻壁設計,都根據站臺所處的地理位置選擇壁畫主題,南京站反映南京城區總貌;玄武湖站以水為主題;中華門站壁畫則是有著厚重歷史感的南京明城墻,在中華門站文化墻上,可以看到了“鐘山風雨起蒼黃, 百萬雄師過大江”的詩詞,鼓樓站文化墻上分別用甲骨文、小篆等6種字體寫了“東吳、東晉、宋、齊、梁、陳”6個南京作為六朝古都的朝代名稱,南京利用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打造了地鐵地域特色文化,展示了南京這座古城特有的魅力。此外,在地鐵空間內,我們可以看到商業宣傳、公益宣傳,它們傳遞著一座城市的信息,成為一個城市經濟實力、人們生活水平及現代化、城市文化的重要標志。
結語
如果我們走進地鐵,仔細觀察,會發現地鐵對城市帶來的社會性改變就在我們周圍。這個由人類生產力進步所創造的技術綜合體,除了承擔它應有的技術功能之外,對城市社會變遷的貢獻已經遠遠超過它的技術價值。人們在地鐵空間內互動,各種想法、行為、語言在這里匯聚,所產生的各種社會性現象將繼續推動著城市社會的變遷。通過地鐵這個物質載體,將有助于我們繼續觀察、繼續思考城市經濟的發展、城市文明的進步、城市文化的特點,將有助于我們研究城市變遷的新的動力機制。
參考文獻:
[1][美] 丹尼爾?貝爾.后工業社會的來臨――對社會預測的一項探索[M],王宏周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211―212.
[2][美]戴維?波普諾.社會學[M](第10版).李強,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94.
[3]張鴻雁.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社會“解構”與“結構”――新城市社會學的視角[J].社會科學,2012,(10).
[4]朱國順.上海地鐵的風花雪月[J].新民周刊,2016,(4).
[5] 周奧揚.地鐵影響下的時空生活變遷研究[D].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生論文,2013.
[6]周奧揚.地鐵影響下的時空生活變遷研究[D].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生論文,2013.
[7][丹麥]揚?蓋爾,拉爾斯?吉姆松.公共空間?公共生活[M].湯羽揚,王兵,戚軍,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47.
[8]鐘曉華.社會空間和社會變遷:轉型期城市研究的“社會-空間”轉向[J].國外社會科學,2013,(2).
關鍵詞:消費主義 城市女性 性別差異
基金: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廳科研項目《道家消費倫理思想與大學生生態消費倫理觀教育研究》(項目號:Y200909721)部分研究成果》。
一、問題的提出
消費主義產生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美國,五六十年代開始向西歐擴散,70年代法國、德國和英國也相繼加入。我國的消費領域在改革開放以后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出現了一些新動態,但我國對消費主義的研究還屬于起步階段,更多的停留于對西方消費主義理論的解讀。本文將要研究的基本問題是,我國城市女性消費者是否具有一定程度的消費主義傾向,以及不同性別的消費者群體在消費主義傾向上否存在差異。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1.消費主義的內涵首先,消費主義是一種產生于消費社會的消費文化,在消費社會中,由于生產能力的極大提高和產品的極大豐富,無限的生產能力和人們有限的消費需求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矛盾。而要解決這個矛盾的最好辦法就是培育消費者、引導和刺激消費者的消費欲望,消費主義就是在消費社會中應運而生的一種消費文化。
鮑德里亞指出,消費文化就是在消費社會人們消費中所表現出來的文化,是韋伯的理性化過程的繼續和完成,“在二十世紀消費領域所完成的事情正是十九世紀發生在生產部門的生產力的理性化過程。將大眾融入勞動力大軍的社會化完成之后,工業體系為了滿足其自身的需要,還必須進一步通過社會化(即通過控制)是他們成為消費大軍?!?/p>
其次,消費主義也指消費主義文化引導下的一種生活方式。“消費主義是指這樣一種生活方式:消費的目的不是為了實際需要的滿足,而是不斷追求被制造出來的、被刺激起來的欲望的滿足。換句話說,人們所消費的,不是商品和服務的使用價值,而是它們的象征意義。消費主義的‘需求’(本雅明等人稱之為‘欲望’)識別創造出來的、并在無形中把越來越多的普通人都卷入其中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它使人們總是處在一種‘欲購情結’(buying mood)之中,從而無止境的追求高檔商品符號所代表的生活方式,這本身又構成了現代消費社會中社會關系再生產的條件?!?/p>
可見,消費主義生活方式是消費主義文化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具體表現,消費主義文化是引導消費主義生活方式的價值觀念。
2.消費主義的特征消費主義的特征可以概括為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從物的消費到符號消費。在消費主義文化引導下,人們購買和使用商品不再是簡單的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即商品吸引消費者的不再是其使用價值,而是其符號價值。符號價值與使用價值相對立,是指物或商品在被作為一個符號進行消費時,是按照其所代表的社會地位和權力以及其他因素來計價的,而不是根據該物的成本或勞動價值來計價的。商品的符號價值在于其示差性:通過符號實現與其他同類商品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使它的消費者顯示出在品位、身份、地位等方面的獨特性。在消費主義的指導下,消費者購買商品的目的從獲得使用價值轉移到獲得商品的符號價值上,人們通過商品及其消費來表現和維持一定的社會地位,表現自己的個性、品位。
第二,“被誘導的需求沖動”。消費主義的另一個主要特征就是人們的消費需求更多的是“被誘導的需求沖動”,而不是“真實的需要”。在消費社會中,資本集團為了解決現代工業發展及生產能力的無限擴大和人們基本需要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就要不斷為消費者“制造需要”。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通過媒體和商業廣告使商品“符號化”,即改變商品的原始意義和使用概念,賦予商品新的形象和意義,這些新的形象和意義喚起人們內心的各種深層欲望。這種誘導的結果就不僅使消費者感覺自己需要這些產品,而且認為產品需要不斷更換,不僅使消費者確認產品的內容有價值,而且確認了產品的品牌和包裝富有意義和價值。因此,斯克萊爾指出,消費主義和滿足人們的生理需要沒有任何關系。因為生理需要是不需別人提醒的,消費主義所造成的,只能被稱為“誘導出的需求沖動”。這種被誘導出的需求會使人們進行無止境的消費,即使是經濟收入并不寬裕的普通民眾,也會在消費主義文化的潛移默化的感召下,無視自己的經濟能力而“積極主動地”加入采購者的大軍和欲購者的行列。
3.消費主義傾向在日常生活中具體表現。
根據以上對消費主義內涵和特征的分析,筆者認為消費主義傾向在人們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表現可以具體化為以下六個方面:⑴追求高檔耐用消費品;⑵有特殊的購物場所偏好;⑶具有較強的品牌意識;⑷有特殊的產地偏好;⑸注重商品的符號價值;⑹深受廣告影響。
三、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
本文以北京的城市女性消費者作為研究對象。
首先,在地域選擇上,本文選擇城市作為研究地域。在西方國家,城市是消費主義的淵藪。而在消費主義傳播的過程中,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往往先于農村接受消費主義,這是因為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都存在明顯的城鄉二元分割的社會結構,城市更具備消費主義擴張的有利條件。
其次,本文的研究對象限定于北京的城市女性消費者。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又是我國最大的城市,對外開放的程度和經濟發展水平也在全國所有城市的前列,因而北京消費者受西方消費主義的影響具有很大的典型性。
另一方面,由于受到時間、人力、物力等客觀條件的限制,筆者只能把調查地點限于北京這一個城市。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以問卷調查作為資料收集的主要方法。
1.樣本選擇筆者在進行樣本選擇的過程中,起初考慮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以保證樣本的代表性,但由于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遇到了無法克服的實際困難,后來改為采用滾雪球抽樣方法,即,先選擇幾個適合的調查對象開始,然后通過他們得到更多的調查對象,這樣一步步擴大樣本范圍。為了盡可能地減少偏誤、提高樣本的代表性,筆者對最初的幾個調查對象進行了較為細致的篩選。選擇的依據有兩個:工作單位和年齡,將其交互分類,如下表1:
分別在這10個類型中選擇一個初始調查對象進行調查,然后通過他們逐步擴大調查對象。這樣使得調查對象比較均勻地分布在不同的職業群體和年齡群體中,從而盡可能提高樣本的代表性。
2.樣本分析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30份,回收205份,其中有效問卷196份,有效回收率為85.2%。有效樣本呈以下特點:(1)性別構成:男性消費者為86人,占43.9%,女性消費者為110人,占56.1%。(2)年齡構成:40歲以下(含40歲)的130人,40歲以上的66人,分別占66.3%和33.7%。(3)工作單位分布:由于是事先根據工作單位的性質選擇調查對象的,因此樣本在不同性質的工作單位中的分布比較均勻,不同性質工作單位中的樣本在總樣本中所占的比例,都非常接近20%。(4)收入分布:屬于低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9%,屬于中等收入(1001—2000元)的占27%,屬于較高收入(2001—3000元)的占57%,屬于高收入(3000元以上)的20%。(4)婚姻情況:和年齡分布比較一致,已婚的占60%,未婚占40%。(5)受教育情況:分為三個層次——受教育程度較低(高中及以下)的18%;受教育程度程度較高(大專、本科)的占57%,受教育程度高(碩士及以上)的占25%。
樣本的以上特點說明,在滾雪球抽樣方法中,對初始調查對象經過細致篩選以后形成的樣本還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但是從嚴格的實證研究來看,本次調查的樣本存在以下一些缺陷:首先是樣本的容量過?。黄浯问潜徽{查者的年齡范圍局限在20歲-53歲,且均是在職人員,因此不能很好地反映在此年齡范圍之外以及不在職或者自由職業的那部分群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正因為如此,本次調查的樣本的代表性不足以得出普遍性結論,所以筆者將此次研究定位為對“消費主義文化對我國城市女性消費者的影響”這個問題的一次探索性研究,試圖以此提出可能具有重要性的問題以引起關注和討論。
3.消費主義傾向的測量。根據消費主義的六個具體表現,筆者設計了關于消費主義傾向的測量問卷,六個消費主義的特征體現在測量問卷的17項內容中,對答案進行0-3的賦值,調查對象的回答總分代表了其消費主義傾向的程度。在此基礎上將總得分劃分為三個階梯以判斷消費主義的影響程度:①分值在0-17之間的消費者,基本無消費主義傾向;②分值在18-34之間的,存在一定消費主義傾向;③分值在35-51之間的,有較強的消費主義傾向。
四、研究結論
通過對調查問卷的數據進行匯總、整理與分析,我們發現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消費主義文化對我國城市消費者的影響及其性別差異
首先,消費主義文化已經對我國城市消費者產生了明顯的影響,在196個有效調查對象中,94.9%的人具有不同程度的消費主義傾向,25.7%的人具有較強的消費主義傾向。
其次,消費主義對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和消費實踐的影響存在一定的性別差異,表2反映了性別和消費主義傾向之間的關系:先來看年齡在40歲以下(含40歲)的消費群體,男性消費群體中無消費主義傾向的消費者所占的比例是8.3%,明顯高于女性消費群體的1.4%;而具有一定消費主義傾向的消費者的比例是61.1%,低于女性消費群體的69.6%;另外有30.6%消費者具有較強的消費主義傾向,略高于女性消費群體的29.0%??傮w而言,在40歲以下的年齡組中,女性消費群體中具有不同程度消費主義傾向的比例高于男性消費者群體的比例。再來看40歲以上的消費群體,男性消費群體中無消費主義傾向的消費者所占的比例是34.6%,明顯高于女性消費群體的14.8%;而具有一定消費主義傾向的消費者的比例是53.8%,同樣明顯低于女性消費群體的70.4%;另外有11.5%消費者具有較強的消費主義傾向,其比重略低于女性消費群體的14.8%。因此,在40歲以上年齡組中,女性消費群體中具有不同程度消費主義傾向的消費者的比例同樣高于男性群體的比例。把兩組數據綜合起來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西方的消費主義文化對我國城市消費群體的影響中存在性別差異,它對女性消費群體產生了更為廣泛的影響,即女性消費者群體呈現出更為明顯的消費主義傾向。(見表2)
2.城市女性消費主義傾向的具體表現
城市女性消費者群體比城市男性消費者群體更為明顯的消費主義傾向主要通過以下六個方面表現出來:
(1)追求高檔耐用消費品筆者對“追求高檔耐用消費品”
進行量化研究時,既考察了實際擁有情況,又考察了深層的購買動機。調查結果發現男性消費者對于高檔耐用消費品有著和女性消費者相近的擁有情況,但女性消費者(67.5%)在購買態度上比男性消費者(52.6%)更多的選擇了“個人或者是家庭的必備品之一”,并且更傾向于認為應該及時更新換代跟上潮流。這說明了盡管男女消費者在追求“高檔耐用消費品”時不僅僅是出于工作和生活的實際需要,而是有一種“虛假需要”使然,而城市女性消費者在這一特征上的表現更甚于城市男性消費者。
(2)廣告的影響
調查中34.1%的女性消費者認為自己比較關注或者是非常關注商品廣告,而這一比例在男性消費者中是24.4%,相應的31.1%的女性消費者認為廣告對自己的消費行為有比較大或者是很大的影響,而持相同觀點的男性消費者只有14.4%。以上數據清楚地顯示了城市女性消費者由于比男性更為關注廣告,從而在購物過程中更多地受到了廣告的影響。
(3)購物場所偏好
購物場所是消費文化實踐的場所,不同的購物場所意味著商品展示的不同技巧、購物時不同的便利程度和舒適程度、消費者對商品不同價值的追求——百貨商場在裝修和設計上追求鋪張華麗、氣派和奇異,創造了一個嶄新的購物和消費環境,與以往的購物場所如集市、便利店不同,它們并不期待顧客馬上掏錢購物然后走人,而是鼓勵顧客在商場內隨意逛,期望使顧客能吸收它們(按自己的方式)對這個奇異消費品世界的美妙絕倫展現。正因為購物場所不同意味著購物體驗不同,因此購物場所作為商品的空間同樣被賦予了文化意義或者說是有了不同的符號價值。對大型購物中心的偏愛成為消費主義在另一個維度的表現。
在本次調查中購物場所大致分為四個類型:①集市、批發市場;②超市;③專賣店;④大中型購物中心、豪華商場。對這四個購物場所的偏好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費主義傾向程度的不同。在調查中,有58.9%女性消費者的更愿意選擇在大型的購物中心、豪華商場購物;而在男性消費者中這個比例只有40.0%,低了近二十個百分點。
(4)產地偏好
很多消費者只根據商品生產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及其現代化程度,來判斷這一商品的質量、功能、技術含量、時尚程度等。這樣一種判斷標準雖然并不是完全沒有依據,但如果僅僅根據產地來判斷產品的質量、技術含量等,其實質是對不同地區生產的產品賦予不同的符號價值,因此對商品的產地偏好可以被視為消費主義傾向的一種具體表現。
在調查中,女性消費者和男性消費者在產地偏好這個問題上有著比較明顯的差距:對于商品生產的國家或地區無所謂的,在男性消費者占15.6%,而在女性消費者中只占8.9%;喜歡本國或者是本地區生產的商品的,占男性消費者的15.6%和女性消費者的12.2%;部分商品要求是發達國家或發達地區生產的,在女性消費者中的比例為67.8%,明顯高于男性消費者的55.6%;無論何種產品都要求是發達國家或發達地區生產的,男性中的比例略高于女性中比例,即13.3%和11.1%。所以總體而言,女性消費者中有產地偏好的比例要高于男性消費者。
(5)品牌意識
品牌是商品符號價值的最為典型的體現,因此品牌意識的強烈程度也是消費主義傾向的表現之一。品牌意識包括對品牌的認知和對品牌的態度,兩者有著密切聯系。對名牌的態度是建立在對名牌的認知基礎上的,對品牌的不同認知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對品牌的不同態度。
調查數據表明女性消費和男性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基本上是一致的,即無論是在男性消費者還是女性消費者中,認為名牌是“由廣告所造就,本身并無優勢”均占20%左右,認為名牌的優勢在于“質量和服務”的占75%左右,而認為名牌的優勢在于“讓消費者顯得有身份或有地位”占5%左右。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女性消費者和男性消費者在品牌態度上并沒太大的差異——5%左右的消費者對名牌無所謂,10%左右的消費者非名牌不買;剩下的75%左右的消費者對部分商品(比如家電、化妝品)非常注重品牌,或者是有經濟能力時會買名牌。
(6)對商品符號價值的追求
消費主義的一個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對商品的符號價值的追求,人們所追求的不再是單純的通過對商品的購買和使用來滿足實際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通過消費來表現自己的個性、品位、地位、身份等等。在消費主義影響下的城市女性消費者和男性消費者都開始注重商品的符號價值。
在調查中,15.5%的女性消費者和12.2%的男性消費最為關注的不是商品的價格、質量和服務,而是包裝、款式、品牌,這說明有一定比例的男性消費者和女性消費者的消費已經從“物”的消費轉移到符號的消費了,但是這個比例在女性消費者中略高一些。應該指出的是,男性消費者和女性消費者關注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以購買服裝為例,追求商品符號價值的男性消費者要求服裝符合自己的身份和社會地位,換言之,他們賦予服裝以身份、地位、成功等與個人成就有關的文化意義;而同樣追求商品符號價值的女性消費者要求商品能展示自己的個性或者是符合潮流,也就是說她們賦予服裝的文化意義與男性消費者所賦予的是不同的,她們更多地賦予個性、時尚、青春等這樣一些符號意義。
綜上所述,女性在消費活動中更愿意購買高檔耐用消費品、對商品有著更為明顯的產地偏好以及更明顯的購物場所的偏好,更大程度地受到廣告的影響,更加重視商品的符號價值。由此可見,消費主義對我國女性消費者產生了更為廣泛、更為深刻的影響,女性消費者的消費主義傾向更為明顯。
參考文獻
[1]Baudrillard,selected writings,,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第50頁
[2]黃平,《救贖與消費代序》,見陳昕《救贖與消費》,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第2頁
[3]孔明安,《從物的消費到符號消費》,《哲學研究》2002年第11期
[4]蒂姆·愛德華茲,《狂喜還是折磨——購物的當代性質》,選自羅鋼、王中忱主編的《消費文化讀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