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6:00:1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法國社會與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專門用途法語FOS 復合型人才培養 法語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1 專門用途法語FOS
專門用途法語(,簡稱FOS)是指針對職業人群或者學生群體進行某個特定專業領域的法語教學,如商務法語、法律法語、醫學法語、旅游法語、科技法語等。在法國,對FOS的研究由來已久,從上個世紀二十年代開始,經歷了軍事法語、科技法語、工具性法語、功能性法語、專門用途法語等發展階段之后,目前又產生了職業用途法語和學術用途法語等新概念、新分類。FOS在法國已經成為傳統法語教學和法語應用語言學的重要分支,在課程設置、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材編寫、師資培養以及測試與評估等方面都積累了不少經驗。法國眾多大學開設有應用外語專業,課程設置通常為“法語+第二外語(英語、德語、中文等)+經濟管理或法律”模式,就業率甚高。
在國內,法語教學界對FOS保持著應有的關注。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系主任傅榮教授是國內法語教學界的領軍人物之一,其博士論文專門探討了FOS在中國高校的具體運用。①此外,法國駐華大使館對FOS的推廣也不遺余力,2005年組織召開了中國第一屆FOS教學研討會(南開大學承辦),2008年協助編纂出版中國第一本FOS論文集。②
2 FOS在中國的應用——國內高校復合型法語人才培養經驗
1998 年12 月教育部高教司轉發《關于外語專業面向21世紀本科教育改革若干意見》,提出培養復合型外語人才的重要性。自此,對于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的研究層出不窮。FOS理論可以應用到復合型法語人才的培養當中,國內不少高校進行了探索和實踐,獲得了一些經驗和成果。目前已經進行實踐的復合型法語人才培養模式有“法語+專業知識”、“法語+專業方向”、“法語+專業”、“專業+法語”和雙學位等。
在外語類院校中,北京外國語大學以“法語+專業知識”、“法語+專業方向”模式為主,培養外交、經貿和文學等方向的法語人才,同時可以輔修其他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工商管理、外交學、英語)或修讀雙學位專業(經濟學、管理學、法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以“法語+專業方向”模式為主,同時可以分校區(大連西路本部和松江校區)輔修其他高校的專業;另外開設頗具特色的“法語(副修英語)”專業,專門培養法語、英語都過硬的雙語人才。
在綜合性大學中,武漢大學一直走在復合型法語人才培養的前列。分別按照“法語+專業”和“專業+法語”模式,開設中法經濟雙學士學位班和法語法學雙學士學位班等。2011年上半年開始,更是面向全校開辦法語雙學位(含主輔修)班,大力培養經濟、法學、醫學、物理等各領域的復合型法語人才。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的醫學法文班歷史悠久,為中法醫學界輸送了不少人才。目前設有教育部特色專業臨床醫學專業八年制(法語班),面向全國招生,學生在校以法語為第一外語,部分基礎課程以法語授課。每年由法方派遣教授來校參與教學。學生完成規定的學業后,經考核合格者被選送赴法國的醫院,作為實習住院醫師培訓一年,由法國醫學院校授予“專業培訓證書”。
3 浙江高校復合型法語人才培養現狀
浙江省與世界上很多法語國家和地區有著廣泛的交流,尤其是有著頻繁的貿易往來,但是我省法語人才特別是復合型法語人才的培養現狀卻與經濟大省、強省的地位不符。浙江高校的法語教學起步較晚,目前開設本科階段法語專業的公立大學只有浙江大學和浙江工商大學,浙江外國語學院從2012年開始招收法語專業本科學生,浙江傳媒學院設有法漢雙播相關專業;其他高校一般設有二外法語課程(面向英語專業學生)或全校法語選修課。浙江高校如何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培養復合型法語人才是浙江法語界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浙江大學是我省最早開設法語專業的高校,目前每年招收一個本科班,并設有法語語言文學碩士點,每年招收碩士研究生。根據浙江大學2010級法語專業培養方案,法語專業的課程分為通識課程、大類課程、專業課程、個性課程和第二課堂。其中值得關注的是法語專業課程部分,既包括了基礎法語精讀、高級法語、法語聽說訓練、筆譯實踐、口譯技巧、法語寫作等傳統課程,也提供了對象國研究類(法國面面觀、法國問題研究)、文學類(法國文學賞析、法國文學史)、商貿類(法語商務信函、經貿法語、跨文化商務交際)、文化類(文化與旅游、法語影視欣賞)等各種專業傾向類課程。
浙江工商大學于2008年開設法語專業,目前已招收五屆學生,2012年已有第一屆畢業生。浙江工商大學的法語專業立足經貿類院校的優勢,旨在培養法、英雙語的商貿類人才。結合2008級到2011級四屆本科培養方案,可以看出,法語專業的課程分為普通共同課、學科共同課、專業課以及其他類等。其中,專業課又分為專業核心課和專業選修課。專業核心課包括基礎法語、高級法語、法語聽說、法語語法、法語口筆譯和法語寫作等課程,專業選修課則包括英語類(中級英語、高級英語、英語口語、高級英語視聽說、英文報刊選讀、國際商務英語、WTO文本英語、經貿英語應用文)、對象國研究類(法國概況、法國報刊選讀、簡明法國歷史)、文學類(法國文學)、商貿類(法國經濟、國際商貿法語、企業法語)、文化類(法國社會與文化、旅游實務法語、法語電影賞析)等課程。從中可以看出,英語類、商貿類課程占了比較大的比重,文學類課程則少于傳統法語專業,符合其專業定位。
4 專門用途法語FOS與復合型法語人才培養
綜上所述,專門用途法語FOS理論可以應用到復合型法語人才的培養當中。但是,要結合中國法語教學的具體特點,對課程設置、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材、師資等各方面進行調整和改進。目前,國內不少高校已經進行了探索和實踐,也獲得了一些經驗和成果,已經進行實踐的培養模式有“法語+專業知識”、“法語+專業方向”、“法語+專業”、“專業+法語”和雙學位等。浙江高校復合型法語人才培養的規模尚小、經驗尚淺,可以以FOS理論為指導,借鑒國內外高校人才培養的先進經驗,重點進行培養模式和課程設置方面的研究,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確立人才培養模式,選擇復合的專業,努力培養出服務于浙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求的復合型法語人才。
本文為浙江工商大學第十一屆“希望杯”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課題成果,浙江省教育廳科研項目《專門用途法語FOS與浙江省屬高校復合型法語人才培養研究》(項目編號:Y201223640)階段性成果
注釋
① enseignement/apprentissage du orientation fonctionnelle en milieu institutionnel chinois de langues – le cas du FLE juridique.法國巴黎第三大學外語語言文化教學法博士論文,2001.
② 李克勇.GERFLINT SYNERGIES CHINE , Enseignement du FOS, .
參考文獻
[1] 傅榮.Politiques et linguistiques dans l’enseignement des langues en Chine nouvelle.GERFLINT SYNERGIES CHINE, Langue, culture et didactique, le ais en Chine.
1.刑法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工作中的幾個問題
2.刑法教義學與刑事政策的關系:從李斯特鴻溝到羅克辛貫通
3.也論刑法教義學的立場 與馮軍教授商榷
4.社會治理“過度刑法化”的法哲學批判
5.風險社會與變動中的刑法理論
6.中國刑法理念的前沿審視
7.刑法謙抑性是如何被擱淺的?——基于定罪實踐的反思性觀察
8.走向實質解釋的刑法學——刑法方法論的發端、發展與發達
9.刑法教義學研究的中國主體性
10.刑法與相關部門法關系的調適
11.刑法的刑事政策化及其限度
12.當代中國刑法理念研究的變遷與深化
13.刑法教義學方法論
14.刑法合憲性解釋的意義重構與關系重建——一個罪刑法定主義的理論邏輯
15.刑法分則規定之明知:以表現犯為解釋進路
16.罪刑法定與刑法機能之關系
17.論我國刑法中的法益保護原則——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條新解
18.刑法方法理論的若干基本問題
19.刑法教義學的立場和方法
20.論刑法的公眾認同
21.刑法解釋限度論
22.從首例“男男案”司法裁判看刑法解釋的保守性
23.網絡犯罪的發展軌跡與刑法分則的轉型路徑
24.刑法解釋方法位階性的質疑
25.經濟自由與刑法理性:經濟刑法的范圍界定
26.“類推”與刑法之“禁止類推”原則——一個方法論上的闡釋
27.刑法解釋基本立場之檢視
28.刑法知識轉型與實質刑法解釋的反形式主義
29.論我國刑法漏洞之填補
30.主觀主義與中國刑法關系論綱——認真對待刑法主觀主義
31.論我國刑法中的當然解釋及其限度
32.論司法中刑事政策與刑法的關系
33.刑法解釋理念
34.刑法規范的模糊性與明確性及其整合機制
35.形式理性還是實質理性:刑法解釋論爭的一次深入研究
36.刑法的可能性:預測可能性
37.刑法目的觀轉變簡史——以德國、日本刑法的祛倫理化為視角
38.以目的為主的綜合刑法
39.關于刑法情節顯著輕微規定的思考
40.我國共犯論刑法知識的淵源考察與命題辨正——兼與陳興良教授商榷
41.刑法解釋的應有觀念
42.當代中國刑法哲學研究述評
43.刑法的修改:軌跡、應然與實然——兼及對刑法修正案(八)的評價
44.社會治理現代化與刑法觀的調整——兼評蘇永生教授新著《區域刑事法治的經驗與邏輯》
45.環境刑法立法的西方經驗與中國借鑒
46.刑法立法阻卻事由的理論界定與制度前景
47.論近代刑法和刑法觀念的形成
48.轉型時期刑法立法的思路與方法
49.刑法解釋原則的確立、展開與適用
50.論刑法的司法邏輯精神——《刑法》前五條之總體理解
51.風險社會之刑法應對
52.風險刑法的現實風險與控制
53.刑法各論的理論建構
54.中國刑法改革新思考——以《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為主要視角
55.刑法立法模式的刑事政策考察
56.刑法解釋論的主要爭點及其學術分析——兼議刑法解釋的保守性命題之合理性
57.當代中國環境犯罪刑法立法及其完善研究
58.以法益保護為目的的刑法解釋論
59.共識刑法觀:刑法公眾認同的基礎
60.刑法:“虛擬世界”與“現實社會”的博弈與抉擇——從兩高“網絡誹謗”司法解釋說開去
61.刑法目的論綱
62.公器乃當公論,神器更當持重——刑法修正方式的慎思與評價
63.刑法謙抑在中國——四校刑法學高層論壇
64.風險刑法理論的批判與反思
65.風險刑法、敵人刑法與愛的刑法
66.法治國的潔癖 對話Jakobs“敵人刑法”理論
67.基于主體間性分析范式的刑法解釋
68.實質的刑法解釋論之確立與展開
69.量刑公正與刑法目的解釋
70.“風險刑法”與刑法風險:雙重視角的考察
71.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對刑法適用之影響
72.個人信息的刑法保護探析
73.論罪刑法定原則對刑法解釋的制約
74.我國刑法中“兼有型罪過”立法問題研究
75.刑法因果關系的司法難點——基于刑事司法判例全樣本的實證研究
76.刑法解釋的公眾認同
77.“扒竊”入刑:貼身禁忌與行為人刑法
78.刑事政策與刑法解釋中的價值判斷——兼論解釋論上的“以刑制罪”現象
79.積極刑法立法觀在中國的確立
80.傳承與超越:現代化視野中的中國刑法傳統考察
81.刑法司法公信力:從基礎到進退
82.超越主客觀解釋論:刑法解釋標準研究
83.刑法主觀主義原則:文化成因、現實體現與具體危害
84.論刑法解釋的邊界和路徑——以擴張解釋與類推適用的區分為中心
85.刑法類型化思維的概念與邊界
86.刑法規范的明確性與模糊性——詮釋學視野下的刑法解釋應用
87.論罪責刑關系作為刑法解釋對象
88.刑法因果關系:從哲學回歸刑法學——一個學說史的考察
89.論刑法解釋的基本原則
90.刑法國際化視野下的我國刑法理念更新
91.經濟自由與經濟刑法正當性的體系思考
92.刑法謙抑理念下的刑事和解法律規制
93.刑法的目的與犯罪論的實質化——“中國特色”罪刑法定原則的出罪機制
94.對風險刑法觀的反思
95.《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專題研究
96.實質刑法的體系化思考
97.淺論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規制
98.風險規制的刑法理性重構 以風險社會理論為基礎
99.環境刑法的倫理基礎及其對環境刑法新發展的影響
100.網絡時代的刑法理念——以刑法的謙抑性為中心
101.刑法中的推定責任制度
102.刑法規范的結構、屬性及其在解釋論上的意義
103.風險社會之下經濟刑法的基本轉型
104.刑法實質解釋論與形式解釋論的透析和批評
105.俄羅斯刑法惡意欠薪罪解構與借鑒
106.論我國刑法不采取共犯從屬性說及利弊
107.刑法解釋方法的位階與運用
108.反思刑法明確性原則的機能
109.刑法社會化:轉型社會中刑法發展的新命題
110.刑法關懷與刑法解釋
111.刑法總則的修改與檢討——以《刑法修正案(九)》為重點
112.我國刑法中教唆犯的兩種涵義
113.刑法解釋立場之疑問:知識譜系及其法治局限——一種法學方法論上的初步探討
114.刑法的明確性問題:以《刑法》第225條第4項為例的分析
115.刑法規范的供給不足及其應對
116.刑法解釋的功能性考察
117.中國刑法現代化的未來圖景
118.平衡性立法思維:《刑法修正案(九)》的立法貢獻
一、加強導師隊伍建設
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在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方面占有主體地位,導師的水平直接影響研究生的培養質量,研究生導師隊伍的國際化也是研究生國際化培養中的關鍵因素。近年來,學院重點加強了海外人才引進的力度,引進的高水平國際教員充實了學院的教師資源,初步建立了一支國際化的研究生導師隊伍,使之成為研究生國際化培養的骨干力量。目前,音樂學院研究生導師隊伍中68%的導師來自境外或國外,均畢業或曾任教于國際頂尖大學和音樂學院,如美國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芝加哥大學,茱莉亞音樂學院、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紐約州立大學、法國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德國科隆音樂學院、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等。在學院的研究生導師隊伍中,64%的導師具有博士學位,他們有著豐富的教學和演奏經驗、并具有良好的國際視野,為學院營造了多樣化和國際化的學術氛圍。
二、優化研究生培養方案
學院秉承優化學科結構、突出學科特色、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原則,同時參照國內外先進的課程體系,重新制定了研究生的培養方案。從原來按照一級學科改變成按照研究方向設置課程,使研究生培養目標更明確、針對性更強。研究生培養方案的國際化將為提升研究生的國際競爭力奠定良好的基礎。培養方案的設置注重研究生課程的層次,課程的知識內容一般不與本科的知識相重復,并且在課程知識內容的設置方面將知識深度和廣度有機結合。根據研究生教學與學習的特點,改革已有的課堂教學方式,采取案例式教學、研討式教學等方式使教學方式多樣化。培養方案修訂的內容提倡因材施教,根據各研究方向的特點,比如音樂教育、音樂理論、作曲等,每個研究方向具有不同的培養側重點,因此在課程設置上注重發揮研究生在專業研究方向上的個人才藝和專業特長,突出研究生音樂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的培養,為其個人培養計劃的設置留有回旋余地,使研究生的培養具有良好的靈活性,既滿足培養方案的基本要求,又能根據音樂教育、音樂理論、作曲等不同研究方向的特點,對課程、音樂會等進行不同的安排,科學地設計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課程內容、教學方式及考核手段,調動研究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形成具有音樂學院特色的研究生課程體系,進而提高學院研究生教學水平和培養質量。
三、課程教學方式逐步國際化
外籍教師的加入,為學院建立了良好的國際化語言環境,在課堂上,雙語教學已成為學院的特色,《鋼琴教學與實踐》、《室內樂表演》等課程已完全實現全英文教學。由于剛入學的研究生英語水平難以接受全英文教學,因此雙語教學在低年級研究生的課程教學中起到了良好的過渡作用。由于原版的英文教材具有更好的語義表達環境和良好的理論前瞻性,因此雙語教學過程中盡量使用原版英文教材和英文參考資料。這有利于學生了解音樂專業的一些前沿理論知識和最新發展動態,同時選擇原版英文教材也給學生營造了一個全面接觸英語的環境,包括準確使用音樂專業詞匯和專業術語、準確表達音樂專業內容,有利于熟悉國外的教學思路,真正使課堂教學從形式和內容上能夠與世界主流藝術和專業思想接軌,也為逐步實現全英文教學奠定基礎[3]。此外,針對研究生在今后科研和學習過程中的需要,學院為一年級的研究生設置了《文獻檢索與論文寫作》、《音樂理論與分析》的共同課程,任課教師采用高水平英文原版教材,課堂教學使研究生獲得了一定的科研意識和規范的音樂學術訓練。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吸收先進的音樂專業知識,還能使其英文閱讀能力有所提升。在課程教學師資配備上,根據研究生國際化培養方案的要求,學院選擇具有海>文秘站:
四、規范論文審核與答辯制度
根據國外高校研究生指導的經驗,學院研究生的培養采取導師集體指導制。除主導師外,學生將選擇本系和外系各一位導師來進行論文指導,以保證論文的質量。知識時代的學科交叉性要求研究生具有較寬廣的知識面,而單一導師的知識局限性易導致研究生學習范圍過窄、知識結構不寬,難以適應當前多學科交叉融合發展的趨勢。實施導師負責制,輔以導師集體指導制,將不同學術背景、知識結構、研究方向的導師組成一個導師組來共同指導研究生,可相互補充,彌補導師個人知識水平上的欠缺,有利于學生較為全面地掌握知識,拓寬研究生的知識面,提高其
音樂水平和綜合素質,能夠培養具備寬廣學術視野和深厚音樂功底的研究生。實行導師集體指導制,充分發揮各位指導教師的專業優勢,對研究生進行綜合指導,提高研究生的論文質量。論文通過評閱以后進入答辯程序。以往的研究生由于參加答辯的人數較多,一個答辯小組一天要完成多個研究生的答辯工作,每個研究生介紹論文、答辯委員提問、學生回答問題和討論時間一般不超過半小時,因而沒有充足的時間對論文進行詳細評審和探討,整個論文答辯過程也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部分研究生的畢業論文答辯常流于形式。學院針對這一問題,2014屆畢業研究生首次采用一人一場的答辯形式,每人答辯時間不少于一小時,答辯委員會對畢業研究生的學位論文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提問,同時也給研究生足夠的時間來闡釋論文的思路以及創新點等。 五、鼓勵研究生科研與國際化交流
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是研究生國際化培養的重要實踐環節。學院成立以來,大力支持和鼓勵研究生科研并參與國際學術交流。學院研究生論文的發表數量穩中有升,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會議的人數也逐步增加。2014年我院有4人參加國際學術會議,3人獲得了學校的國際會議資助,其中有同學赴日本奈良教育大學參加第四屆“東亞音樂研究”會議(Music of EastAsia,MEA),并在會上全英文發表學術論文。另有學生參加“2014年民族音樂學研究生論壇”并。部分導師也根據自身的科研方向,通過模擬國際會議等方式積極參與指導和訓練研究生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提高學生的國際學術交流水平,培養其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和國際競爭的能力。
拓寬研究生國際交流的渠道不僅要體現在“走出去”,學院內部也積極為學生營造國際化的學術氛圍,開展多形式的學科前沿講座。學院有眾多外籍或國內教師與國外高校、研究機構保持著良好的關系,共同開展學術交流與合作。學院充分利用這一部分師資與智力資源,邀請國外高水平音樂表演藝術家、作曲家等來我院開設各種形式的演奏會、前沿講座、大師課等。學院在2014年由專任教師帶頭,舉辦了“古典藝術歌曲節”、“世界音樂演講”等一系列活動。目前已有來自臺灣、美國、法國、加拿大、印度等境外、國外的多名外籍專家來我院舉辦講座、音樂會與大師課。學生通過與國外音樂大師的近距離交流和討論,不僅收獲了耳目一新的音樂知識,更能深刻體會到國外先進的音樂教育理念,讓學生不出國門就能感受到國際化的學術氛圍。
六、招收留學生
【論文摘 要】 本文論述在大學外語教學中進行西方文化導入的必要性,探討將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相結合的措施:文化教學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文化教學與課外指導相結合;開設專門選修課程及外籍專家講座。
一、大學外語教學中西方文化導入的必要性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有意識地把文化的導入和課本知識進行有機的結合。 根據實際授課內容,講授相應的背景知識,把英美等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政治、經濟、風俗、習慣等內容穿插到課堂教學中,使學生在快速掌握英語語言知識的同時,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實現對英語從感性到理性的質的飛躍,培養起英語思維能力,以英語的思維方式學習英語,成功地進行跨文化交際,成為真正合格的跨文化交際的人才。在英語教學中導入跨文化的內容,有利于學生打開眼界、開拓思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其得到一定的藝術修養和中外文化精髓的熏陶,具備一種新的文化意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減少語用錯誤。
二、大學外語教學中西方文化導入的方法
1、文化教學與課堂教學相結合
交際化外語教學是一個內涵豐富的語言教學思想體系和方法體系,這一教學方法的目標是培養和提高學習者的交際能力。它把可理解的輸入和輸出看得同樣重要,認為語言學習者通過輸出活動不僅可以提高流利程度,生成更多可理解的輸入,而且可以通過生成可理解的輸出來加速第二語言學習。在教學上它十分重視交流活動,強調學習者之間的意念協商,其課堂活動有解決問題、做決策、觀點交流、圖畫聽寫等形式。交際化外語教學帶來的不僅是方法的改進,更是教學思想的轉變。其教學理論明確指出,在交際化外語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正確掌握語言形式,還要考慮語言文化。在大學外語教學的課堂上,教師可根據需要對教材所涉及到的文化現象給予補充講解。教師可以通過一些生動有趣的小活動來避免填鴨式的文化教學,如講故事、小組討論、小型戲劇、幾分鐘演講、小組競賽等。當談到歷史劇、文學小說的作品時,對人物的刻畫、背景及性格的描寫,進行專門講解,否則學生不了解故事發生的政治背景,很難準確體會故事中主人翁心理變化過程。這些活動既達到了教授文化的目的,又豐富了課堂氣氛,深受學生的歡迎。如筆者在講授 “jobs and careers” 《工作與職業》一文時 (見高等教育出版社《體驗英語》綜合教程2 unit 2), 就組織了同學在班級內進行模擬面試活動。 同學們的親身參與, 使他們對整個面試過程及國外的面試文化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這也為他們未來的求職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還有利用圖片展示法:此法可以展示說明某一個“文化現象”或具體操作。如:“throwing the sledge”(鏈子球),通過圖片學生可以對此運動得到更直觀的認識,同時介紹此項運動是從蘇格蘭流傳開的等;又如“pelotas”(回力球)——回力球又叫“小球賽”,最早起源于西班牙和法國,更廣泛流行于拉丁美洲各國,人們稱之為“杰萊”,意思是:“歡樂的節日”。
2、文化教學與課外指導相結合
課堂文化教學主要給學生起示范引路作用,文化的內容包羅萬象,單靠教師在課堂上介紹不可能全面, 文化的學習不應只限于課內, 課堂外的文化教學是一個很好的延續和補充,它能為學習者提供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在大學課堂教學之外,教師可鼓勵學生多閱讀文化方面的書籍,多聽英文的故事、戲劇,多觀看英文原版的錄像和電影,主動地與外籍留學生、教師交談,多參加英語角等活動,還可以利用互聯網的巨大資源,以增加對異域文化的了解??梢灾笇W生利用多種渠道、多種手段,吸收和體驗異國文化, 收集一些英語國家的物品和圖片,讓學生了解外國藝術、歷史和風土人情;運用英語電影、電視、幻燈、錄像等資料給學生直觀的感受,使學生對英語的實際使用耳濡目染。向學生推薦閱讀體現外國文化的簡易讀本,以增加對英語文化的了解。結合教學內容讓學生改編對話進行表演,使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語言和文化,同時注意其中有意義的文化細節,提高對文化的敏感性和意識。邀請中外“英語通”作中外文化差異方面的專題報告:組織英語角,英語晚會等,創設形式多樣的語言環境,加深對文化知識的實際運用。
3、開設專門選修課程及外籍專家講座
除了大學英語的必修課以外,教師還可以通過開設選修課來豐富學生對西方文化的了解。如為學生開設“電影欣賞-美國歷史與文化”、“跨文化交際技能”、“美國社會與文化”、“英國概況”等課程。相信通過這些跨文化課程的學習,非英語專業的學生也會更加了解中西文化差異,提高文化鑒賞能力。為了充分利用校園中的文化資源,我們還可以邀請外教和外籍專家定期為學生開設講座。通過講母語的本族人(native speakers)來向學生傳遞最準確的異域文化和地道的表達方式。定期、限時、有的放矢結合某一章節進行一次或系列性的講座。比如第一學期開設“英國概況”,第二學期開設“美國概況”。每門課都是由一系列相關的專題組成。文化講座可以將支離破碎的文化信息重新整合構造,系統列出用以說明一個整體概念的有效教學策略(rosen shine & sevens,1986)。這種講座可給學生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時訓練和提高了學生的聽寫和觀察能力。
除了上述種種方法外,束定芳,莊智象兩位老師合著的《現代外語教學》中也提出了有關文化導入的主要方法如:融合法、實踐法、和比較法。這些也可以作為我們教學的指導。(束定芳,莊智象 1996:130).總而言之,文化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學生通過語言學習文化,并通過文化學習語言。達到二者的完美結合是外語教學的最高境界。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既是文化的傳播者,又是學習者。我們必須具備淵博的知識,平時又廣泛涉獵英美文化作品,注意積累,采用多種多樣行之有效的方法,爭取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有較高文化素養和英語水平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 bander, r, g. 1978. american english retoric.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broad.
[2] 鄧耘. 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j]. 山地農業生物學報,2004,(23).
[3] 鄧炎昌,劉潤清. 語言與文化[m]. 北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1999. 147.
[4] 王海銀. 試論語言、文化、交際和外語教學[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4,(4).
1.1有利于大學生的圖書借閱與思想溝通,從而提高服務質量
圖書館員每天面對眾多的大學生,其借閱與需求又是多種多樣的,而一座圖書館擁有幾萬甚至幾十萬冊的藏書,包含了林林總總各方面的內容.這就要求管理員不僅是圖書管理方面的專才,更要具有一定的文學素養,借文學素養的內涵力量,在圖書館員與大學生之間,搭起一座相互溝通、彼此信任的橋梁.
1.2有利于語言表達的精采與魅力,從而塑造個人良好的形象
圖書館員每天的工作對象是大學生,相互交流溝通的語言是否生動有趣,是否能得到大學生的喜愛與垂青,這與圖書館員的個人文學素養有關.事實證明,一個人擁有較高的文學素養,眼界自會開闊、心胸自會豁達,更重要的是,他的語言表達能力會得到極大地提升.近些年來,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露面的宣講者,無論是講清史三百年的閻崇年,還是講兩宋風云的酈波、講百家姓史的錢文忠等等,他們均以精采的講述,鮮活的語言贏得了千萬觀眾的叫好.這里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凡在《百家講壇》露臉的宣講者,大多是大學教授或是中學老師,他們有著很高的文學素養.圖書館員在與高校大學生的交際中,如果具有一定的文學素養,他(她)的語言的生動性和豐富性,會對借閱學生的心理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注重向圖書館員學習,注重文學素養的自覺提升.可見,高校圖書館員擁有較高的文學素養,會使他的人品修養變得高雅,會讓他的語言具有張力與吸引力,同時,圖書館員的個人形象也得到了較好的塑造.
1.3有利于及時搜集或購置必要的書籍,從而豐富館藏與滿足學生借閱的需要
圖書館員具有一定的文學素養,他們的知識面比別人寬,自覺學習的欲望就會更強.因此,在為圖書館增添書籍的時候,他們就擁有更多的發言權.1)社會上有許多本地作家,他們每年都會有不少的書籍出版,而這些高校所在地作家的作品,對大學生具有相當的吸引力與示范作用.圖書館員及時了解本地作家的出書信息,動員他們向學校圖書館捐贈圖書,這是作家與圖書館雙贏的好事.2)圖書館員自身文學素養的提升,對館藏圖書會有一個正確的評估,哪些是熱門,哪些是冷門,隨時做到心中有數.在建議學校購置新書籍時,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2地方高校圖書館員文學素養提升的基本途徑
2.1熟悉優秀傳統文化,強化自身文學素養
諳熟我國傳統文化和了解歷史知識的豐富與積淀,是文學素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人類進步的歷史長河中,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歷史的發展源遠流長,歷史的進程是一面鏡子,對今人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作用.圖書館員在與大學生的交流中,當學生需要借閱傳統文化方面的書籍時,由于自身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便可以為學生借閱什么樣的書籍,查詢哪些方面的資料,提供具有指導性的參考意見.同時,還可以就歷史的演變與進步,和大學生一塊探討帝王將相的興衰替變,從中得出以史為鏡知興亡,以人為鏡知得失的深刻道理,從而知道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由是,原本單調的圖書管理工作,通過圖書館員文化知識的介入,就使借閱與查詢的過程變得生動而有成效.
2.2大量閱讀文學作品,加強自身文學修養
閱讀學習是個人文學素養和提升的重要源泉.實踐證明,大量、廣泛的閱讀文學作品是圖書館員加強自身文學修養的有效途徑.作為一個圖書館員,如果不善于學習,沒有海量閱讀文學作品的積累,不了解古今中外文化精髓,沒有養成經常閱讀的好習慣,勢必將導致自身文學素養缺乏源泉.自身文學素養低下,怎么能夠給讀者推薦經典文學圖書呢?更談不上指導讀者對優秀圖書的閱讀和利用了.館員生而有幸在圖書館工作,工作時間同時也是難得的學習時間,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天時、地利、人和都占全了,只要沉下心來,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不但可提高文學素養,同時也是對自身綜合素質的極大補充.當然,從工作角度出發,館員閱讀不能“偏科”,要求無論是中外的文學書籍或古代、現代文學作品以及社會學、科普等方面的知識,館員在閱讀過程中都應有所涉獵.館員首先應該熱愛文學、懂文學,才有可能高效地為讀者推薦文學書籍.館員自己必須具備良好的文學素養,才能從心靈深處為讀者提供優質服務[3].
2.3熟知著名作家,走近借閱人心靈
在圖書館的書籍中,文學書籍占了相當的份量.因此,圖書館員必須了解和知曉一些著名作家.比如國內的,要知曉中國先秦兩漢作家、隋唐五代作家、兩宋金元作家、明清及現代作家.國外的,要知曉古希臘、古羅馬作家,要知曉英國、法國、德國、俄國、美國的重要作家.大學里,雖然系目眾多,但閱讀文學作品是不分文科、理科,不分年老年輕的.而且在具體的借閱活動中,由于個人對不同作家的好惡與偏愛,就會產生名目繁多的借閱需求,比如有的喜歡中國的莫言、有的喜歡路遙,有的喜歡英國的莎士比亞,有的喜歡法國的巴爾扎克,有的喜歡俄國的契訶夫等等.不同大學生喜歡不同的作家,反映到圖書館員那里,就是五花八門的借閱狀況.如果圖書館員對中外作家有一個大概的了解,與借閱者就有了相互勾通的可能,有了共同的語言,從而就可以了解借閱者的思想,知道讀者的想法、期盼,會與借閱者成為文學閱讀上的好朋友.
2.4了解必要的文學知識,適當撰寫論文
要知曉一些文學知識.圖書館員除了知曉一些中外文學名家以外,還應該知曉一些文學方面的知識.比如詩經楚辭的豐富內涵,唐詩宋詞的格律規矩等等.養成寫作習慣,這也是一個合格館員應該有的素質之一.寫作的范圍因人而異,可根據自己的特點有所側重,以平時生動鮮活的材料為題進行寫作.在寫這些東西時,應該盡可能加進一點文學色彩,增加文學性,既可使文章增色,也有利于文學素養的提高,同時還可以寫一點文學鑒賞和批評的文章,或是詩歌、散文、有益于個人文學素養的提高,也有益于人生境界的升華.
2.5多聽講座了解文學知識
關鍵詞:法美德俄;高等工程教育;卓越
中圖分類號:G6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0717(2012)02-0046-05
收稿日期:2012-2-1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委托課題“面向新型工業化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培養體系改革理論研究”(AAA09198);中央高??蒲袠I務費人文社會科學定向組織重點項目“卓越工程師計劃實施研究”(2010ZDB20)。
作者簡介:劉鴻(1969-),女,湖南安化人,教育學博士,中南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從事高等教育管理、比較高等教育等研究。
我國教育部正在實施的“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是促進高等工程教育質量全面提升的重要舉措?!白吭接媱潯敝荚谕ㄟ^教育和行業、高校和企業的密切合作,以實際工程為背景,以工程技術為主線,著力提高學生的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企業發展需要的多種類型優秀工程師[1];逐步創立高校與行業企業聯合培養工程師的新機制,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發達國家如法國、美國、德國、俄羅斯在高等教育發展歷程中積累了較為豐富的高等工程教育經驗,并以“卓越”的高等工程教育質量享譽全球。因此,探究和歸納法、美、德、俄高等工程教育的“卓越”之共同緣由,對我國實施“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有著重要的理論和現實的意義。
一、分工明確的高等工程教育系統
“特定的民族國家,有著特定的教育系統(……a particular nation state,with a particular educational system)”[2],“教育系統深深地根植于民族傳統之中(education system are deeply rooted in national traditons)”[3]。每個民族國家,都有高等教育系統;每個民族國家的高等教育系統都深深植根在民族國家文化之中。法、美、德、俄四個國家在其高等教育發展歷程中,受本國文化的影響,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高等教育體系,其多層次、多類型的高等教育體系反映在高等工程教育之中,使高等工程教育系統有效運作。
法國是一個善于將兩種對立的事物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國家。這一特點,在教育領域的直接體現就是法國“一個國家,兩種高教”的“雙軌制”高等教育體制。這種特殊的高等教育格局由大學和大學校組成,分別實施以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和科學精神為目標的公立大學系統和以精英教育為特征的職業教育系統,兩者在相互競爭的同時又相互補充,共同構成了獨一無二的高等教育體制。大學校即高等??茖W校,成立于l8世紀20年代,由最初的軍事領域逐漸擴展到工程技術等領域,強調精英教育和為國家專門領域發展服務的責任。
美國在實用主義哲學的指導下,呈現出極其多元的高等教育發展格局。其工程教育呈現出多層次、多樣化,各層次的工程教育都有明確的定位,獲得了很好的發展;而且,在這種哲學的持續影響下,高等工程教育的內涵和本質得到新的詮釋,大工程觀逐漸形成,涌現出許多成功的工程教育改革模式。在經歷“技術模式”與“科學模式”后,該國正在實踐當前的“工程模式”,并且不斷地面向未來進行探索和改革,如MIT模式(專與通的經典演繹)、伯克利模式(學與術的和諧統一)[4]。
德國高等工程教育受洪堡現代大學教育思想和博依特技術教育思想的影響,同時吸收借鑒當時巴黎理工學院的成功做法,加上德國重商主義思想的根深蒂固,使得德國高等工程教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研究型與應用型結合的辦學模式,分別由理工科大學(TU/TH)和應用技術大學(FH)完成。至今,德國有約三分之二的工程師、一半的企業管理人員和計算機信息技術人員畢業于應用科學大學,使該校成為名副其實的工程師的搖籃。
俄羅斯高等工程教育體系的特點表現為:一是確保俄羅斯高等工程教育是俄羅斯高等職業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二是改變高等工科院校辦學定位,由單科性大學逐漸向多科性大學轉變,如加里寧工學院改為圣彼得堡技術大學,并在學院增加了國際教育學院、經濟和管理系、藝術系等。這既是高等工科學校滿足社會對這些專業人才需要所做出的回應,也是適應社會需要培養綜合性人才的必要措施[5]。
四國高等工程教育系統安排是強調在不同類型工程人才的培養上追求卓越人才的多樣性,對于不同類型的大學(高校),提出“分類實施、形式多樣、追求卓越”的理念,強調各種類型的高校采取多種教育教學方式,在不同類型人才的教育培養上追求卓越[6]。
二、體現工程本質的培養過程設計
高等工程教育過程應該體現工程的本質。正如20世紀流體力學家Theodore Vonkarman所說,“科學研究已有的世界,工程創造未來的世界”。工程活動的本質特征是創造一個世界上原本不存在的物,所以他的本質是超越存在和創造存在[8]。工程本質反映到四國工程教育培養過程中,主要體現為:
(1)適切性。四國高等工程教育在培養目標的定位上有其各自的特點,但都體現為承襲傳統,在適應社會的需要的同時不斷調整。
法國工程師教育的目標呈現出“精英”特征。早期的工程師學院旨在為皇家行政部門培養工程師和管理人員,現在的目標是培養工業界的高級技術人員和管理者。為確保精英目標實現,首先,入學選拔嚴格,競爭激烈。其次,法國工程師學院學生人數較少,教師人數較多,教師中高水平科學家比例大,管理人員也較多,保證了精英教育的實施。再次,工程師學院在相關技術領域維持前沿的高水平研究,同時保持較多的博士生人數,形成了工程師良好的學習和研究氛圍。自2004年起,為了順應歐洲“博洛尼亞進程”對教育一體化的要求,法國實行LMD體制,簡稱“358”,即以3年制學士5年制碩士8年制博士學位為主要架構的大學學制;工程師學位等同于國家碩士學位,學生畢業可獲得法國工程師證書和法國工學碩士學位[9]。
美國高等工程教育體系比較復雜,學士、碩士和博士三級學位結構起著主導作用。學士學位學習年限原則上4年,實際上是4.5~5年,碩士學位一般在本科畢業后1~2年內獲得[10]。同時,考慮到社會人群對教育的需求和國家對人才需求的多樣性,其培養模式和途徑也多樣化,并且可以靈活“轉軌”。
德國工程界更看重工程經歷與實際結果,以工程產品的精美設計、精湛工藝和精明營銷自豪。如前所述,德國高等工程教育機構TU/TH屬于研究型大學(Forschungs universitaet),培養對象為偏重理論的大學文憑工程師(Diplom/TU);FH屬于應用技術類高校,培養的重點放在實際生產與運用上,以培養中層及以下的技術應用人員為目標,學習期滿合格者(含6個月實習)頒發應用技術大學文憑工程師(Diplom/FH)學位,畢業生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運用能力,能夠很快適應就業市場的需要。這種理論與應用分明的做法,不僅適應了人的個別差異性,為學生提供了不同類型的選擇機會,同時也能夠根據工業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的變化及時調整培養重心,使工程教育能靈活地適應社會的變化[10]。
俄羅斯工程教育結構呈現多級制:學士、碩士、專家。2007年3月,俄羅斯聯邦政府通過《兩級教育體制過渡法》[11]。該法將俄羅斯高等教育分為兩個階段,即3至4年的學士學位教育和6年的碩士學位教育,即用四年時間培養生產型工程師(學士);用五年時間培養研發型工程師(專家);用六年時間培養研究型高級工程師(碩士)。除此之外,仍然保留原先學制為5年的專家資格教育,主要培養具有“工程師”、“教師”、“農藝師”等資格的專家。
(2)綜合性。為培養綜合能力強的工程師,結構體系型課程設置模式[12]是四國較為普遍的方式。結構體系型課程設置模式具有三大特點:一是課程分類明確,學分規定清楚;二是選修課程數量龐大;三是項目課程種類繁多,與學科課程相互補充。正如MIT的Rosalind Williams教授所說:“工程已經成了季度開放的‘包含一切東西的專業’,科學、管理、藝術領域都有它的投影,沒有權威的機構為它限定一個總體上的任務范圍”,為此,“科學、市場、設計、系統、社會都在往已經擁擠不堪的課程表上塞課”[13]。
法國課程設置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高水平的科學技術知識,讓學生獲得必要的知識基礎以便在他未來的職業生涯中可以不斷更新;二是外語,一般工程師學院要求學生掌握兩門外語,一門英語(必修),一門可以是德語、西班牙語、漢語、日語等;三是公共關系,即交流溝通的能力;四是企業知識,即所有可能與企業相關的知識。
美國理工科大學課程改革中有兩大趨勢:一是優化科學核心課程、發展人文課程和跨學科相關課程,以促進通識教育的發展;二是關注實踐性教育,以促進學生科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的發展。
德國高等工程教育與其他系列的區別在于課程的開發源于對企業現狀、技術與產品未來發展趨勢的分析,并邀請一定企業界人士共同參與。其課程體系一般分兩個階段:基礎學習階段和專業學習階段。基礎學習階段主要包括數學、自然科學和與今后專業相關的社會與經管知識,旨在培植學生的科學知識基礎;專業學習階段主要包括專業大課、實驗室工作、小組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等環節,這一階段實踐環節所占比重很大。學生只有圓滿完成基礎學習和涵蓋大量工程實踐環節的專業學習階段后才能被認為受到了理論及實踐兩方面完善的教育。
俄羅斯為培養綜合能力高的工程技術人才,首先在專業設置上由精而窄轉向厚基礎、寬口徑。無論是學士、碩士還是文憑專家的培養都不再有窄方向的專業,而只有更為寬泛的培養方向;其次,課程模式從“統一化”向“多樣化”轉變,注重人文學科[14]。在高等工科教育國家示范性教學計劃中,任何一個培養方向的課程由五大部分組成:國家考試類基礎課程為Ⅰ類,占全部課時數的24%;數學和自然科學基礎課程為Ⅱ類,占總課程的32%;職業基礎性課程為Ⅲ類,占29%;專業課程為Ⅳ類,占17%;選修課程為Ⅴ類,占8%[15]。
(3)實踐性。四國的高等工程教育都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利用多層次的海內外實習訓練和大量的實用課程,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充分利用企業資源,把實習實踐落到實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法國以現代工業中工程師的職業需求為導向,專業交叉、重視人文教育,教學環境與實際技術環境保持高度的一致,重視學生到企業的實習,與企業長期保持密切聯系和合作的關系,促進了校企共同發展。學校里設有與專業相關的工作車間以及實驗室,學生可以自己動手設計制作產品。學生的課題研究題目來源于企業或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美國的工程教育20世紀90年代以來逐漸融合技術取向和科學取向,提出“回歸工程實踐”的改革理念,開始重視工程教育的實踐性和創新性,改革的重點從注重科學和工程基礎教育轉向工程實踐。美國的《工程研究中心指南》強調:“工程教育的一個非常相關的問題是使學生參與工程實踐。工程教育必須為學生提供能真正解決設計和制造問題的實踐的機會。讓學生置身于工業界的環境中,這需要有與工業界工程師和工業界問題直接接觸的機會,而不僅僅是增強工業界的資助”[16]。
德國高等工程教育重視實踐環節,培養出的工程師不但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同時也兼備熟練與高起點的技術執行能力,從而使得德國工程師享譽世界并最終保證德國工業產品成為質量與規范的象征[17]。德國應用科技大學的課程根據其培養目標而設置,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面向職業和實踐;實踐教學的過程與管理均以企業為主導;德國的企業普遍積極、嚴格地遵守義務接收應用科學大學的學生實習和培訓的法律規定,并把這種校企合作看作企業自身發展中重要的一部分。
俄羅斯在過去注重“基于科學的教學”的基礎上,目前強調加強教學與實踐的聯系,完善工程教育內外部合作機制,資源共享,高質量培養工程技術人才。
三、制度化前瞻性的政策報告的規約和 引領
為了順利地進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四國依據本國工程教育發展的狀況,借鑒他國工程教育發展的經驗,并參照國際高等工程教育發展趨勢,不僅頒布了一些法律、規范,而且制定了相關認證標準,規約和引領各自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進程。
法國工程師不僅是一種職業,也是一種頭銜和學位,在社會上享有極高的聲譽。早在1934年7月,該國頒布法令,保護工程師的職業活動,但是只有那些由委員會認可的高等工程師學院授予的合格工程師才受到保護[18]。2006年4月,法國議會通過一部高教規劃法案決議,設立“高等教育與研究中心”(PRES),為大學校與大學之間的合作提供了組織上的保證[19]。目前,在政府的強有力支持和宏觀調控下,約有60個分布于20個地區、職工總數為600人、與4萬個企業保持聯系的技術發明和轉讓中心在高等工程教育機構內相繼建立,使得法國的科研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許多以振興國民經濟為背景的工程技術的基礎理論研究已達到了國際學術界的前沿[20]。
美國從20世紀30年代《威肯頓報告》到21世紀美國《2020工程師》報告,持續保持對工程教育的研究和關注。1930年轟動全美的《威肯頓報告》(Wickendenreport)明確建議在工科課程中增加更多的人文社會科學內容;1940年和1944年影響頗大的《哈曼頓報告》認為工程教育應當沿著科學技術和人文社會科學兩條路徑齊頭并進;2004年,美國工程院的《2020工程師》報告中提出,2020工程師的關鍵特征主要有7個方面,即分析能力、實踐經驗、創造力、溝通能力、商務與管理能力、倫理道德、終身學習能力等。
德國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得益于政府出面干預,使產學合作制度化,為工程教育計劃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政策保證。德國最大的工程技術權威機構VDI(AssociationofEngineers)匯集了眾多的工程專業機構和部門,各專業分支的技術中心、知識論壇等。作為工程師的協會,目前擁有12.6萬會員,其中四分之一以上的會員是在校大學生和33歲以下的年輕工程師。通過各種形式向工程師們傳遞工程技術知識,促成工程技術領域內無數重大研究開發項目等,促使大學、工程協會和產業界相互聯系與合作。同時,德國工程教育認證協會專門對工科、信息科學與計算機科學、自然科學和數學學科本科、碩士教育項目進行認證,以保證其質量達到領先水平[21]。
俄羅斯為了保證提高高等工程教育質量,制定了一系列法律草案和法規:批準企業參與國家職業教育標準的制定;建立國家職業教育標準委員會,其成員包括企業協會代表;在高等教育機構評定委員會中設立企業代表和雇主協會代表;在職業教育體系中發展國家社會組織與雇主協會的合作。這些法規為企業充分參與高等教育的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22]。俄羅斯工程教育協會的目標和具體任務是促進工程教育體系和工程活動的發展;在科技發展和工程教育改革過程中,為工程協會成員共同的發展創造有力的條件;在聯邦和地方區域內,保護協會成員的合法權益;在新技術、教育、經濟、金融、財政領域,以及企業之間和所有受益的法人和自然人間,建立業務合作的社會保障;促進工程教育發展的國際化,促進俄羅斯科學家、教育工作者和工程大學在國際教育和研究中一體化的進程,保障工程大學同國際和國內社會團體的合作與交流[23]。俄羅斯結合工程院校的辦學經驗,落實《博洛尼亞宣言》有關教育內容條款的具體要求,目前制定了“學士―碩士”以及專家培養的國家教育標準。各技術大學均按國家工程教育的相應標準進行人才培養,進而提高技術大學的教學、科研和創新活動水平[24]。國家教育標準應用程序和基本原則是保留俄羅斯高等工程院校聞名于世的傳統體系,避免各工程院校的設置出現雷同。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部分高校第二次研討會報告[R].北京.2009
[2] Homer,W.,etal.The Educational Systems of Europe[M].Dordrecht:Springer,2007:Ⅶ
[3] Homer,W.,etal.The Educational Systems of Europe[M].Dordrecht:Springer,2007: 1
[4] 王世斌,郄海霞,等.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與實踐――以麻省、伯克利、普渡、天大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01):18-23.
[5]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中國研究生院院長聯合會.透視與借鑒――國外著名高等學校調研報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29-887.
[6] 林健.談實施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引發的若干變革[J].中國高等教育,2010(17):30-33.
[7] 王宏波.簡論工程哲學的基本問題[J].自然辯證法通訊,2002(6):85-86.
[8] 陳家慶,韓占生,等.法國的高等工程教育及其發展趨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4): 27-32.
[9] 王沛民,顧建民.美德兩國高等工程教育結構比較與分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1994(5):55-57.
[10] “Quality and Relevance”.Report of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dvisory Committee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Brussels,1994.
[11] 李清.俄高等教育向兩級過渡[J].比較教育研究,2007(6):92.
[12] 趙婷婷,買楠楠.基于大工程觀的美國高等工程教育課 程設置特點分析:麻省理工學院與斯坦福大學工學院的 比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6):94-101.
[13] Duderstadt,J.J.變革世界的工程:工程實踐、研究和教育的未來之路[C]//中國工程院教育委員會.國際工程教育前沿改革與進展.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37.
[14] 韓琳.俄羅斯高等工程教育歷史變革研究[D].重慶:重慶 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30-31.
[15] 姜曉燕.變革中的俄羅斯高等工程教育[J].比較教育研 究,2005(6):14-15.
[16]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Guidelines for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s[R].1984:18-19.
[17] 德國高等工程教育的發展軌跡和模式特征.省略/forums/7876/ShowThread.aspx.
[18] Christelle D.Engineering ethics in France:a historical perspective[J].Technology in Society,1999(21):471-486.
[19] Jean DOREY,劉 敏.法國高等工程師教育解析[J].中國高教研究,2009(12):53-54.
[20] 法國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趨勢[OL].
[24] Федоров И.Инженерное Образование: Состояние,Проблемы,Перспективы[J].Высшее Образованиев России,2008,(1) .
The Reasons why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France, the United States, Germany and Russia Is "excellence"
LIU Hong
[關鍵字] 物權行為、債權行為、處分行為、負擔行為
一、簡述
物權行為為德國法上之重大理論,雖學者對這一概念的存在必要性意見不一,但其業已被采為德國民法體系中的一基本概念,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的獨立性和無因性理論,也已被立法所肯定,而成為德國民法典之基礎。[1]在我國,隨著民法典制定進程的加快,對是否采取物權行為理論,產生了相當的爭論,雖立法及實務上有否認物權行為理論的傾向,然科學之討論,理應不能應此而止步,對物權行為理論本身的討論,應有更深入之必要。
是否肯定物權行為理論,其理論和實踐價值均為重大。在理論上,作為法律行為概念的下位概念,物權行為使得原來非常依賴于債權契約原理的法律行為理論,在內容上變得精致和豐富,使得其作為民法總則編中的地位名副其實,得到債權行為和物權行為的有力和對稱的支持,意義更加重大和深化。若不承認物權行為,則法律行為之作用將僅僅發揮在債權法上,蓋在繼承和親屬法上,多為法定規范,意思自治之表現,甚為少見,故也無抽象成一般原則之價值。另外,如一些物權變動為直接目的的法律行為,如抵押權、地役權、基地使用權的設定、所有權的拋棄等問題,用債權行為也不易解釋。在實踐上,若否認物權行為存在之必要,則債權行為理所當然地應擔負起物權行為的作用,蓋物權變動乃債權合意之當然結果,債權行為之外并不存在(或并不需要)一個物權行為來達到物權變動之目的。比如在典型的一個買賣行為中,采兩種不同的意見,就會產生相當大的效果上的差別,這是顯而易見的;而承認物權行為,則肯定債權行為與物權行為在其作用上的不同:債權乃僅以使債務人負擔履行一定行為之義務(如履行作成物權合意并交付或登記以達到物權變動),并不當然直接的使物權發生產生、移轉、消滅之效果;而若要使物權發生變動,則需另外履行物權行為。
物權行為理論的存在是否必要,非一言可以辯之。考察兩種對立觀念之形成與各持之理由,綜合考慮結立法政策、法律適用、法學體系的構建等諸方面之因素,權衡利益得失,始能作出較為合理的判斷。下面對德國與法國民法上不同制度產生的背景,作簡單的介紹。
德國法上形成物權行為概念的過程,論文多有涉及,在此不贅。這里要提及的,是當時的一些歷史背景。
德國的羅馬法復興始自15世紀,其起步較歐洲各國為晚,但在對羅馬法的接受上卻較其他國家更為徹底。17世紀至18世紀啟蒙時期,德國的羅馬法學者成功地將自然法學思想融于私法研究,形成了德國羅馬法復興中的理性法或自然法理論。18世紀以后,德國對羅馬法的研究和繼受進入了極盛時期,出現了所謂“潘德克頓中興運動”,其過程延續整個19世紀,將歐洲的羅馬法復興推向第三次。[2]薩維尼作為歷史法學的始祖,于1814年發表《論立法及法律學的現代使命》,反對蒂鮑特關于依自然法理念編篡全國統一市民法典的提案。薩維尼認為,法不是可以依照立法者的意思任意創制的東西,而是在一定程度的文化發達基礎上由作為民族法文化代表者的法律家發展起來的。薩維尼的主張,應該說與當時的歷史背景有密切的聯系。在維也納體制下所制定成的法典,無疑會與市民階級的愿望相反,而成為舊秩序的反映。但到了19世紀中期,承認實定法的相對性、可變性的所謂歷史主義已經過時,以制定法為第一位的、排他的法源的思考方式已經形成。而歷史法學也相應發展成了潘德克頓法學。同時,原來的制定法典的政治上的顧慮以不復存在。三月革命后自由主義的發展,使德國的統一要求已不可能造成政治上的危險,并且要求躋身于列強的權力國家觀點,成為推進德意志政治統一和同意法典編篡計劃的動力。法典編篡的志向背后,國家意識的高漲,刺激了潘德克頓法學的制定法至上主義。[3]可以看到,不論是薩維尼,還是其后繼者普希達、溫特夏德等學者,都基于當時自由經濟發展的要求,排除倫理觀點的影響,這需要對概念進行抽象,另一方面,羅馬法源也難以完全的直接適用于當時的社會實際,需要間接地依據羅馬法的規則,由此發展出了一套精致的使用法律的技術。這些規則是相當具有技術性的,因此也是相當抽象的,即使其中蘊涵有利益的衡量,但這種衡量過程往往掩埋于規則之下。
如上所簡述的一些要點,可以看出物權行為理論產生的某種征兆。應該說,在整個19世紀,法典主義法學派對與法律行為理論始終給予了廣泛而長期的關注,對于法律行為的構成要件、基本分類、有效條件和私法自治原則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這為建立高度抽象的法律行為理論體系提供了思想基礎。[4]一方面,私的自治的邏輯成為市民社會的普遍邏輯;另一方面經濟基礎對法律意思起著決定作用。而羅馬法的繼受與研究、理論的運用與實踐對技術化的要求、法典至上主義的逐漸蔓延,以及德國人對抽象思維的偏好,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物權行為的產生似乎可以說是必然的。
同為具有世界意義的法國民法典,為何卻沒有產生物權行為的概念?在此,考察一下歷史原因,有助于理解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