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5:59: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水利建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由上述可以看出,我國農村水利建設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比較多,且一些問題十分嚴重,直接影響了我國農村水利工程的效用。所以,為了充分的發揮農村水利建設的作用,必須給予其管理以及應用技術方面更大的重視。本文在此提出了幾點加強農村水利建設管理的對策,希望能夠為農村的水利工程管理提出一些借鑒。
1.1把農村水利建設管理擺在優先發展的重要位置,重視水利
建設的發展加強農村水利建設的管理,就筆者看來,首先就應該重視農村水利建設的發展,同時將農村中的水利工程建設放在優先考慮、優先發展的位置上。由于農村水利的建設對于農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農業生產的產量,促進經濟的發展,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所以,加強對農村水利建設的重視是十分重要的。而在這一過程中,政府的作用是最為巨大的。因此,政府在這一過程中,要起到領導的作用,加強領導階層對水利工程建設的認識,從而認真落實農村水利建設的工作。
1.2采用多渠道籌建農村水利建設管理資金,保障水利工程的順利進行
考慮到建設農村水利工程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財力,面對投入的經濟費用,單靠某一方方面的力量是無法保證水利建設長期有效運營的。因此為了保證農業水利工程的順利進行,不僅要在政策上給予強有力的支撐外,還要加大對資金與人力的投入,在政府的財政支出時,要考慮到農村水利建設的問題。同時還要采用多種渠道從社會上籌建農村水利建設管理的資金,保證農村水利工程的順利進行。
1.3明確農村水利建設的主體問題,實現責任到人的制度
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管理要實現長久的可持續發展,但是如何才能有效的完成這一項任務,是當前政府部門頭等關心大事,也是加強農村水利建設重要著重解決的難點問題。為了實現高效的運作與發展,就應該明確農村水利建設的主體問題,明確各自的職責,才能夠在出現問題的時候,責任到人,快速解決,這樣也能夠加強大家的工作責任心。農村水利建設管理的措施可以從多個方面進行考慮,所以,以上的幾點管理措施也僅僅只是幾個重要的措施。然而,僅僅憑借這幾點管理措施來改變農村水利建設管理的現狀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對于農村水利建設管理以及應用技術的研究還需要農村水利建設領域的專業人士進行進一步研究。
2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
2.1新型節水灌溉技術
傳統的水利工程是利用水渠送水,這種方法雖然資金投入低,但水的損失很大,隨著科技的發展,制管新材料從價格和質量上為輸送水提供了便利,近幾年,更新改造、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等項目工程,采用了管道送水,同時也利用渠道防滲抗凍脹、暗管輸水等節水技術,改善了農村水利工程的基礎設施。
2.2噴微灌技術和渠道防滲工程的比較
噴微灌技術具有明顯的節水功能,噴微灌技術在節水、節地、增產效益方面具有明顯的效果,但噴微灌技術投資高,同時對水質的要求又高,但渠道防滲工程技術與噴微灌技術比較,各有所長,在灌區的節水改造項目中已經應用,從節水效果看效益顯著,而且渠道防滲工程技術隨著在阜新市灌區的應用,技術日益成熟。
2.3集雨水灌溉技術的應用
集雨水灌溉技術的發展,主要是為了節約對水利工程投資和運行的成本,這種集雨水灌技術的實施,已在我國部分農村得到應用,采用集雨水灌溉技術,就是設法收集雨水,把自然降雨收集起來,在需要灌溉時,再把雨水送到村間,這是對農村進行彌補性灌溉的一種方法。
3結束語
開創和諧的水利建設與管理新局面和諧社會建設是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的重要主題,而和諧水利建設中有一些問題是客觀存在的,尤其表現為征地、拆遷等水利建設項目中出現的難點問題。我國的土地使用規劃由多個部門負責,而由多個不同部門所管理的規劃、拆遷以及征地在實際情況中會表現出政策的沖突以及與國家法律法規以及相關土地政策相違背的情況,并且國家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難以適應一些地方的實際情況以及形勢的發展,并且我國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思想在個別地區也難以得到落實,從而導致了在水利建設的過程中征地需要通過繁多的手續并且要經歷較長的時間,同時也會產生由征地引發的強拆事件,不僅違背了我國的法律法規,同時也損害了拆遷戶的利益,所以在水利建設過程中,征地、拆遷等問題解決難并且成本高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在這種情況下水利建設與管理工作要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以人為本的態度將征地等問題放在基礎的地位,通過認真的學習國家相關政策、認證對待問題、適度分類處理問題、靈活解決問題來保證水利建設以及管理工作的和諧開展。
重視水利建設與管理工作的生態化
從我國面臨的水資源形勢來看,水環境以及干旱問題己經成為了水資源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可利用水資源有限以及水資源時空分配不均共同導致了水資源的供求矛盾。并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對水資源質量的要求也日益增高,而隨著城市化以及工業化的發展,水污染問題己經成為了重要的社會問題,并且城市化的建設在侵占河灘的情況下造成了水體功能的銳減,水體自身的恢復能力以及自潔能力也不斷的下降,同時由于水生態環境的污染,許多水生生物也不斷的減少甚至滅絕,而水體的富營養化卻使個別的藻類成為了水體中主要的水生植物,由于水利建設能夠改變河流的自然形態,所以也會對原有的水生態系統造成破壞,而當對水資源的破壞超過水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后,一系列的生態問題也會被引發出來,所以在水文建設與管理工作中必須要將水生態、水環境以及水安全放在至關重要的位置,而這種重視應當同時落實到水利建設過程中以及水利管理工作兩個方面。在水利建設與管理中不僅要在水利工程規劃的過程中做到重視生態效益,同時要做好污水處理工程的建設,在水利施工的過程中要控制施工過程對水體造成的影響,同時要采取必要措施對工區的土地進行恢復以保證土地的原有功能,在加強水環境檢測的基礎上實現水利工區的水生態保護。
哈爾濱市水利建設基金(防洪保安費)的征收主要是指向企事業單位和個體經營者征收的部分。截止2010年末,已征收資金近19億元,全部上繳地方財政,用于各項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極大地支持了地方性的水利建設工作。
存在的問題
1)征收依據問題。哈爾濱市征收地方性水利建設基金(含防洪保安費)依據的文件主要是國務院《水利建設基金籌集和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國發[1997]7號)文件、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黑龍江省防洪保安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黑政發[1999]26號)及哈爾濱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哈爾濱市防洪保安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哈政發[1999]16號),文件規定征收截止日期為2010年12月31日,目前已到期。
2)征費標準問題。哈爾濱市目前執行的防洪保安費的征收標準,是按照企事業單位和個體經營者的銷售收入和營業收入的一定比例征收。多年來的征費實踐證明,對一些大型的商品流通企業及進銷差價率低的企業使用該標準不盡合理。
3)征收力度不夠。水利建設基金(防洪保安費)的征收主體是水行政管理部門,按要求委托市地稅、市土地管理部門為代征機關。近年來,由土地管理部門代為征收的非農業建設征用土地應繳納的防洪保安費,征費工作困難很大,幾近放棄。主要原因:①收繳、代征部門存在重稅金上繳、輕基金征收的現象;②繳納單位對上繳這項基金認識不足。為什么上繳,如何計提上繳,由誰來上繳,均存在模糊認識,因此,待收繳部門征收時,總是想少交點,處以“應付”態勢,沒有真正把上繳水利建設基金工作重視起來。
4)個人繳費問題。哈爾濱市規定城鄉在職職工每人每年繳納5元錢的防洪保安費。但由于對“城鄉在職職工”的界定理解不同,各區縣對征收人群范圍也不同,沒有統一標準,造成有的人員在本區需要繳納,而在另一個區就不需繳納的矛盾。
5)征收人員問題。收費工作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而目前收費隊伍的現狀及管理方法、手段,還不能適應收費工作的要求。有些收費人員對國家相關政策法規知之甚少,更不了解依法收費的精髓所在。在工作中,一但遇到企業或法律政策問題時,不能做出圓滿的解釋,拿不出有效的解決措施,無法充分運用行政處罰手段和司法強制手段配合征收,勢必造成費源不應有的流失。同時,各部門分散收費,有分工無協作,人員素質和依法收費水平參差不齊,效率低,不能適應新時期水行政執法人員素質要求。
6)宣傳力度不到位。征費宣傳工作,僅僅依靠參與每年的水法宣傳和代征部門的一些宣傳活動是不夠的。通過參加近幾年的宣傳活動,明顯感到多數群眾對征收防洪保安費知之甚少。
建議
1)針對征收文件依據已到期的情況,為保證征費工作順利進行,建議盡快出臺新的指導征費工作的文件、辦法和細則,并組織有關人員學習、領會。
2)根據《防洪法》、《河道管理條例》及黑龍江省財政廳、省物價監督管理局、省水利廳聯合下發的《關于河道工程修建維護管理費征收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黑財綜[2009]133號)文件要求,在不增加企事業單位負擔的情況下,可否開征河道工程修建維護管理費,并納入到水利建設基金中,以加大征費范圍,拓寬籌資渠道。
3)建議在制定新的征收文件時,根據不同征收對象,按不同的征費比例進行征收,以減少征費矛盾的發生。
4)建議把1998大洪水最高水位日定為“防洪日”,有針對性地進行大規模的宣傳,并加大宣傳力度,讓水利征費深入人心。
5)建議加強普法教育,廣泛宣傳有關水利建設基金方面的政策,讓大家都明白上繳水利建設基金的重要意義、征收范圍、計提方法及法律責任等,切實增強守法意識。
6)建議取消對個人征收的防洪保安費。
1.1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是內蒙古地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內蒙古地區作為我國的農牧業生產地區,農業經濟在內蒙古的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內蒙古地區的干旱氣候嚴重影響了內蒙古地區的農業生產水平,可利用的水資源不足造成農業生產的灌溉水源不夠充足。同時,部分小型的農田水利設施老化損壞現象嚴重,造成水資源的嚴重浪費。加強內蒙古地區農田水利建設,能夠在小型灌溉區實現節水改造,促進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從而加快內蒙古地區經濟的穩步提升,實現可持續發展。
1.2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能夠促進農民收入的增長目前,內蒙古地區的農民收入較低,與其他地區存在較大差異,生活水平和質量均不高。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能夠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方便農民進行農業灌溉,節省了大量的財力、物力。同時,進行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節水改造,能夠調整灌區的產業結構,促進農民收入的增長,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
1.3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能夠改善生態環境,合理配置水資源內蒙古地區受地理位置和氣候特征影響,干旱嚴重,同時,容易產生風暴。加強內蒙古地區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能夠緩解當地的生態環境狀況,降低干旱造成的農業生產損害以及風暴發生的頻率,提高內蒙古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減輕人為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同時,提高了內蒙古地區的水資源利用率,進行了節水擴灌,實現了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優化配置。
2內蒙古地區加強農田水利建設的措施
2.1提高內蒙古地區領導對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重視程度內蒙古地區的財政、水務、發改等領導要提高對小型農田水利的重視程度,成立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工程的領導小組,對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進行工作指導。領導小組成員間要有明確的職責劃分,落實責任體制,積極協調與群眾間的社會矛盾,組織群眾進行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對建設項目進行監督。領導小組要形成上下齊心的工作氛圍,加強農田水利建設的有效實施。
2.2加大資金投入,建立資金配套管理體制內蒙古地區的農田水利建設要實現政府支持和農民自籌的有機結合,建立健全小型農田水利設施機制,政府要加強對內蒙古地區農田水利建設專項資金的補貼,增加政府的資金投入,對農民投入到農田水利建設中進行正確的引導。同時,農民自身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資金籌集,實現自身農業生產的水利建設,促進自身灌溉條件的實現。內蒙古地區在增加資金配套投入的同時,還要努力實現支農資金的整合,優化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資金應用和籌集,集中財力興修農田水利。
2.3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管理,提高工程質量水平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施工中,要堅持項目法人責任制,工程通過招標方式分配,認真貫徹落實監督管理和合同管理制度。保證農田水利建設能夠找到具體的負責人,實現農田水利工程的透明性,強化對工程建設的監督力度,避免不符合工程規定的狀況產生。同時,能夠強化對工程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和監督,實現資金利用率最大化,并且保障工程質量符合規定要求。
2.4發動群眾進行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公示制度明確,主要目的是讓農民清晰的了解農田水利建設過程以及讓農民明確自身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擔任的角色以及承擔的責任。因此,政府要發動群眾參與到小型農田水利的建設中,將自己的意愿與工程建設緊密結合,提高建設積極性,實現小型農田水利為農民所用的根本目標,促進了農田水利建設。
2.5保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后管理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進行建后管理,對于小型農田水利的成功運用具有重要意義。水利工程驗收之后,工程的使用權、產權等要移交到相關部門進行管理,保證工程的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發揮。同時,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要進行定期的檢查,及時解決工程存在的問題,避免問題長期累積影響農田水利工程的功能發揮。并且對于小型農田水利的水價也要進行科學合理地制定,保證工程建設的良性運行。
3結束語
1.1加強河道工程整治,提高河道防洪能力
堅持“南北貫通、東西互濟,溝河相聯、蓄泄兼籌”的治水思路,通過開挖新河,整治老河,使現有河網水系達到互聯互通。通過興建河道梯級蓄水工程,盡可能多地攔蓄地表水源,多節點全方位地引水入城,調水入河,逐步改善河道的生態環境和城市的景觀效果。在恢復、提高和鞏固以泗河、洸府河防洪河道和以黃狼溝、大安溝、府河等排內澇河道防洪排澇標準的基礎上,全面清淤疏通以大地園林化路溝為主體的田間排澇工程,不斷提高河道防御洪澇災害的能力。
1.2強化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農田
按照“水田路林村統一規劃、旱澇砂堿漬綜合治理”的基本原則和現代農業發展需要,不斷提高農田抗御旱澇災害的能力。整合開發農業、國土、水利等項目資源,在全區范圍內大力實施以“水源工程、節水灌溉工程、防洪除澇工程、農田交通工程、現代信息工程”為主要內容的“旱能澆、澇能排”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完成后,使全區高標準農田面積達到1.933萬hm2,為農業生產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1.3發展集中供水事業,提高農村供水質量
按照“規?;l展、標準化建設、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經營、專業化管理”的總體思路,堅持水質安全、規?;┧⒍嘣顿Y、高標準建設和技術管理創新的基本原則,在全區范圍內推行“一區一網”的農村集中供水模式,統一布局全區的農村集中供水網絡。通過互連互通的供水網絡,使獨立運行的水廠之間達到并網運行、相互調劑的供水目標,不斷提高農村供水標準。
1.4建設攔蓄水工程,改善水生態環境
依托泗河、洸府河和內部小型河道溝渠管線的相互連通,充分利用雨洪資源,發揮中水資源數量穩定的優勢,分別在泗河、洸府河、大安河、楊家河等骨干河道上建設攔河閘壩,在污水處理廠與相關河道之間開挖溝渠、鋪設管線,蓄集和調配水源。通過層層建閘、節節攔蓄,在泗河、洸府河、楊家河、大安河以及城區河道和貧水區長條井等水利工程中攔蓄雨洪和中水資源,形成連續水面,維持河流生態系統運轉的基本流量,改善河道水生態環境,補充和涵養地下水源。依托3處污水治理工程,開展污水處理和濕地凈化,對城區廢水進行全面處理凈化,通過提水引水工程注入河網水系,解決河道生態用水短缺的問題。使兗州城區泗河、大安河、護城河、府河、楊家河水生態環境得到極大的恢復和改善。
1.5落實水資源管理制度,建設規范化管理體系
1)嚴格控制區域用水總量。到2015年,全區年用水總量控制在1.62億m3以內(其中地下水0.79億m3,地表水0.83億m3)。按照“優先使用再生水和外調水,合理利用地表水,限制使用地下水”的原則,做好轄區內各類水資源的統一規劃、聯合調度和優化配置。
2)強化水資源保護。到2015年,全區河流、攔蓄工程等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70%,城市集中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100%。切實加強飲用水水源和水系生態保護,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從事與水質保護無關的生產建設活動。
3)建設完善水資源監控管理信息平臺。重點加強對重要水源地、地下水超采區等監測站網建設,對重要斷面的流量、水位和重點地區的地下水埋深變化等逐步實現實時自動監測。
4)認真落實水資源管理行政首長負責制。區政府組織對鎮街主要指標落實情況進行考核,區水利局會同有關部門具體組織實施,考核結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門,作為對相關領導干部和相關企業負責人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1.6創新體制機制,提升管理和服務能力
深化水利工程建管體制改革,全面推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合同管理制,逐步推進政府重點水利項目代建制。不斷完善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全面落實區、鎮、村三級水利工程管理責任,在加強專業水利工程管理隊伍建設的基礎上,探索水利工程市場化管理的新途徑和新方法。完善區級相關配套水利法規和政策,大力推進水行政綜合執法,加強水利執法隊伍和能力建設,不斷完善執法體制機制,規范執法行為,提升執法水平,保障水利工程長期發揮效益。
2建議
2.1要明確生態水利規劃的目標和方向
一要實現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優化配置、科學管理和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二要推動節水防污型社會的建設。三要恢復和建設良好的水環境和生態系統,弘揚水文化,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四要依托科技進步,不斷創新、完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水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實現依法治水、依法管水。
2.2要建立相關的工作機制
一要建立“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責任機制。二要建立符合依法治水精神的政策法規體系和水務行政管理機制。三要建立培養、吸引高素質水利專業技術人才和水務管理人才的人才引進機制。
2.3加大水利建設資金投入
新農村建設以來,始終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尤其是在農田水利建設中,要堅持將科學、民主等先進理念融入到水利建設管理模式中,調動起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共同維護水利工程的建設和后期養護。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的農田水利建設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科學的管理模式,造成工程建設整體質量低下、使用效率較低,同時,農田水利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脫離群眾,水利設計規劃、水利維修保養等過程都缺少群眾參與。在未來的水利建設發展過程中,要建立完善的保障機制,使其符合各地區的發展實情,真正為人民服務。
二、農村水利工程建設的優化措施
1.制定科學合理的建設規劃
科學合理的農田水利建設規劃是實現水利工程高效利用、實現水資源優化配置的基礎和前提,而科學的建設規劃要求建設前期掌握當地的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對數據進行精確分析,確定水資源承載能力,進而完成水利工程建設規劃設計工作。在整個過程中要切實根據水資源合理開發步驟以及優化配置原則、高效利用的目標實施總體布局設計,在建設規劃中,還要廣泛吸收當地民眾的意見,使其更適合當地實際情況,通過群眾參與體現出規劃的人性化和民主化。
2.適當增加農村水利建設的資金投入
現階段農村水利建設的范圍和規模在逐漸擴大,其中包含的建筑項目也更多,因此,適當增加農田水利建設資金是非常必要的。資金的來源要打破原本的單一制,逐步實現多元化。第一,充分利用國家財政對水利建設的支持,確保已有的水利建設資金來源,擴大工程資金投資范圍,將農村中小型工程項目納入相應的預算項目中;第二,充分利用當地政府的資金投入,激發政府積極性的關鍵是政府意識到水利建設對當地農業以及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促使地區政府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并設立專門經費用于水利建設;第三,要大力引進社會資金,促使各界人士積極投資于水利建設,為本地區的經濟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3.提高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
要想從根本上提高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就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大力宣傳農田水利建設的重要性,以及其對農業發展、經濟發展的重大促進作用,成立宣傳小組,對當地的農民群眾進行溝通和教育,深入基層了解群眾建議,確保水利工程的順利完工。第二,政府要與時俱進,不斷完善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明析產權、開放建設權,實現農村中小型水利設施在責、權、利上的統一,并組織專門的行政部門負責農田水利建設的監督監管。第三,充分調動民眾積極性,水利工程建設的本質目的是方便群眾,促進農業發展,是便民、利民工程,在水利工程的后期維護中,提高民眾的參與度,是提高民眾集體榮譽感和愛護公物的重要措施。
4.不斷在農村水利建設中引進先進技術
在農村大面積推廣節水技術,對于提高農作物收成,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有很大幫助,先進技術的引入,一方面是為了提高水利工程建設質量,使其能夠充分滿足人民群眾對農田灌溉的要求,另一方面,先進技術的引入可以降低水利工程故障率、提高使用效率,最大程度減少資源浪費。
三、結語
關鍵詞:不良地質;基礎;處理,方法
我國的水利水電工程開發建設工作已經開展了多年,其中水文條件、地質條件均較為優越的地區,已被優先開發或已經建成水利工程。然而隨著國民經濟建設發展對水利資源的需求量的加大,現有的水利工程已不能滿足發展的需求,還需不斷地開發建設新的水利水電項目。今后不得不在不良的建基面上建設水利工程。不良地基是指由于地基的天然性能缺陷,不能滿足水利工程建筑物穩定對地基的要求。對于水利水電工程建筑物來說,不良地基對建筑物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基礎的沉陷量過大或不均勻性,基礎滲漏量或水力坡降超過容許值。
地質條件差,抗滑穩定安全系數小于設計規定值。地基內為無粘性土粉細砂層因振動可能產生液化,造成建筑物失穩破壞,或因震陷造成建筑物破壞幾等個方面。
一、不良地質基礎一般處理方法
1.1強透水層的防滲處理
以大壩為例,剛性壩基砂、卵、礫石都屬于強透水層,一般都加以開挖清除,土壩壩基砂、卵、礫石層因透水強烈,不僅損失水量,且易產生管涌,增大揚壓力,影響建筑物的穩定,一般都加以防滲處理。處理的方法是:將透水層砂、卵、礫石開挖清除回填粘土或混凝土,構筑截水墻。利用沖抓鉆或沖擊鉆機作大口徑造孔,回填混凝土或粘土形成防滲墻。利用高壓噴射灌漿方法修筑水泥防滲墻。水泥或粘土帷幕灌漿。壩前粘土或混凝土鋪蓋,延長滲徑,帷幕后排水減壓,設置反濾層。
1.2可液化土層的處理
可液化土層是指無粘性土層或少粘性土層在靜力或振動力作下,孔隙水壓力上升,抗剪強度瞬時消失的土層,土層的液化可使地基沉陷、滑移失穩、危及上部建筑物的安全。常用處理的方法是:(1)將可液化土層開挖清除,置入其他強度較高、防滲性能良好的材料。(2)振沖擠密或分層振動壓實。(3)四周用混凝土圍墻封閉,防止其向四周流動。(4)穿過可液化土層設置砂樁或灰土樁,或設置砂井。
1.3軟弱夾層基礎的處理
地基基礎軟弱帶按其傾角大小可分為高中傾角軟弱帶和緩傾角軟弱帶,其對建筑物的影響是不同的,處理的方法也不一樣。
(1)高傾角軟弱帶處理。
挖出軟弱帶回填混凝土,做成混凝土塞,開挖深度一般為軟弱帶寬度的1—1.5倍,兩側開挖邊坡1:1—l:0.5。當軟弱帶較為疏松,且寬度較大時,可采用混凝土梁或混凝土拱,以使上部荷載傳至兩側完整巖體。對土壩壩基軟弱帶,為防止滲流淘刷壩身填士,可清除部分軟弱帶后回填混凝土或粘土,形成阻水蓋板。軟弱帶與庫水相通的上游端,開挖防滲井回填混凝土或設置防滲齒墻。當高傾角軟弱帶位于壩肩,特別是拱壩壩肩時,可設置混凝土傳力墻,傳力框架或進行預應力錨固;對重力壩破碎巖體壩肩,當破碎巖體自身穩定沒有問題,可在破碎巖體中設置混凝土防滲墻。當壩基裂隙帶密集發育時,可清除松散體回填混凝土或設置防滲齒墻。
(2)緩傾角軟弱帶處理。
將軟弱帶開挖清除回填混凝土,若上盤巖體尚堅硬完整,且全部開挖工作量過大時,可利用平硐或豎井開挖清除軟弱帶回填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并做好回填固結灌漿。設置穿過軟弱帶的防滑齒墻。高壓噴射清除軟弱物質回填或灌注水泥漿及砂漿。穿過軟弱帶時進行預應力錨固。沿軟弱帶設鋼筋混凝土抗剪鍵,或穿過軟弱帶設抗剪樁。
1.4淤泥質軟土的處理
淤泥質軟土包括淤泥質土、泥碳、腐泥、以及其他天然含水量特高,抗剪強度低、承載力低、壓縮性大的土,多呈軟塑及流塑狀態。由于其質軟,易產生高壓縮變形、側向膨脹、滑移或擠出,影響上部建筑物的穩定。土壩壩基的淤泥質軟土排水困難,長期難于穩定。常采取的處理辦法是:(1)開挖清除。(2)置換砂層,或砂墊層排水。(3)砂井排水。(4)拋石擠淤。(5)控制加荷速率,使其緩慢排水固結。(6)擴大建筑物基礎或采用樁基。(7)預留沉陷量。(8)用板樁墻封閉和在底部側向填砂、礫石阻滑。(9)用鎮壓層法,如反壓護堤平臺。
1.5深覆蓋層處理
當地基處河流沖積層砂、卵、礫石層、碎石層、坡殘積層洪積或泥石堆積層或其他原因形成的沖積堆積層厚度較大時,不便于全部開挖清除時,因其松散,孔隙率大,滲透性強,易產生壓縮變形和滲漏,有時因其中夾有軟弱夾層,不利于抗滑穩定。一般常用的處理方法是:(1)用強夯法或振動碾夯實或壓實土體表層。(2)對地基進行固結灌漿和帷幕灌漿。(3)設置混凝土截水墻或用高壓噴射灌漿構筑防滲墻。(4)壩前鋪蓋防滲。(5)采用沉重樁或摩擦樁。(6)擴大基礎。
1.6壩基涌泉處理方法
壩基涌泉或來自基巖裂隙、松散土層或來自喀斯特管道,可能造成土壩的管涌流土破壞造成壩身不穩定。也給混凝土澆筑帶來困難,甚至形成漏水通道,因此必須妥善加以處理,處理原則是能堵則堵,能排則排。涌泉處理一般常采取的辦法如下:(1)對基巖涌泉,能封堵者予以混凝土封堵,涌水量大者,引水入集水坑,回填礫石,并預埋灌漿管,然后抽水并回填混凝土封堵,后期再進行回填灌漿。作為土壩基礎,于混凝土蓋頂上再鋪筑粘士。(2)在涌泉出口安裝活動逆止閥門,使其可向庫內涌水,但不能使庫水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