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5:59:0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業技術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國農業實質上屬于灌溉農業,灌溉工具的優劣對這種農業的影響至大。高郵地區曾經流傳著這樣的民謠:“車口不住敲,家里不住燒,路上不住挑,心里不住焦,打點糧食跟水漂?!弊阋姽喔绒r具對農業生產乃至農民生活的重要性。但長期以來中國的灌溉農具幾乎沒有什么改進。就江蘇而言,農村傳統灌溉農具主要是龍骨水車,動力有人力、畜力、風力三種,習慣分別稱腳踏車、牛車、風車。這些灌溉農具與西方機械化灌溉相比,已經落后很多。有鑒于此,江蘇不少士紳組織了灌溉公司,大力引進和推廣灌溉機械,促進了灌溉技術的提高和發展??梢哉f,近代江蘇農業機械推廣比較成功的也主要就是灌溉機械,尤其是在蘇南地區,其應用范圍最為廣泛,超過了其它任何農業機械。而這在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灌溉公司的組建,因為正是它們的財力、設備和組織,才能使灌溉機械得以普及推廣。早在清末,鎮江就有士紳辦起灌溉公司,投資購置西方新式灌溉機器為田主灌田,收取費用,“竊照泰西取水灌田不勞人力,永無旱涸之虞,今深悉其裝造之法,業已稟明道府縣,蒙道府憲允準,出示照辦,謹將章程明議于左?!h鎮邑七鄉,每鄉設大機器兩座,小機器十余具,共需大機器十四座,小機器一百余具。其機器入地,裝深二十余丈,不等??傄缘盟酁槎?,水由地脈貫注,故取之不竭。灌田不勞人力,永無旱涸之憂”??梢姍C械灌溉遠比人工灌溉要優越得多,不僅省時省力,而且還可以解決旱澇之憂的問題。1907年,《申報》又報道鎮江有士紳購置吸水等機器進行排灌,并準備加以推廣,“巨紳李維之觀察有志實業,特在某洲置地一區,商準宗能述大令,先行購運吸水等機器到鎮,試驗種植,俟有成效再為推廣云”。這樣的報道在清末報刊上屢見不鮮。民國時期,使用灌溉機械的區域更加廣泛,其中最典型的地區就是無錫。無錫是素以水稻生產為主的水網地區,對農田灌溉一向十分重視。早在清末,無錫就有使用抽水機進行農田灌溉的。后,無錫城市中工廠日增,農村勞動力開始向城市集中,對農業機械的需求有所增加,特別是排灌能力較強的新式抽水機,更受農村的歡迎。為了適應這種需要,無錫有些灌溉公司開始使用機器戽水船。如l927年,楊愚如籌建機器戽水船同業公會。經過不到十年的發展,僅無錫一地就擁有委員九百多名,這說明,用內燃機帶動的抽水機在農村中已經較為普遍使用。這些機灌商人把抽水機裝在船上,運行到各抽水地點戽水,以充分發揮抽水機的效用。機灌商人為能得到當地紳董的支持,大多和紳董合伙經營。他們采用“包打水”的辦法,即把約定區域內的水田,從插秧到成熟全包下來。在插秧之前,機灌商就和所包區域內的農民訂立合同,先收二至三成戽水費,其余在稻谷登場后結算。機灌商因有地方紳董為后臺,農民不敢拖欠戽水費。這一灌溉技術的應用對無錫而言可謂意義重大,正如黃宗智所言:“工業發展與農業商品化的結合使這個縣(無錫)比中國任何其他的地方都更為農業現代化。機灌船活躍在天然和人工的河網,灌溉著田地?!@一技術一旦出現,馬上為農村所接收,因為一個人操縱20匹馬力的馬達一天能灌溉整整50畝稻田,而兩個男人用桶挑一天才1.0至1.5畝,兩個男人用傳統的腳踏水車一天也不過2至3畝”。這種機船的灌溉方式,主要是通過內燃機帶動船上的小型龍骨水車進行灌溉,實際上它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機械灌溉,只不過是一種土洋結合的過渡型的灌溉方式。盡管如此,它還是比傳統灌溉工具要先進一些。除以內燃機為動力的灌溉公司外,無錫還有士紳創辦了以電為動力的灌田公司。如無錫開原鄉榮鄂生、富安鄉鄉董汪某、揚名鄉鄉董陳某等仿照武進電力灌田方法,組織電力灌田公司,承包農田戽水,準備從開原、富安、揚名等鄉試辦,將來逐漸推廣。電力的應用,更加提高了農田的灌溉效率,使灌溉技術又有了質的飛躍。顯然,這與士紳們的推動不無關系??傊?,在近代江蘇引進和推廣的農業機械中,灌溉機械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占有較大的比重,而灌溉公司在普及推廣這種農業機械的過程中,則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這是一家一戶的小農家庭難以辦到的。
二、肥料生產技術
清末,江蘇已經有士紳創辦了生產和銷售化肥的農業肥料公司,這在全國來說,也算是比較早的。1906年,蘇州紳商張惟一等人認為,“吾吳農業甲于他省,邇年以來日漸凋敝,收成短歉,良由糞壅不足,致地力磽瘠也。各國農政,皆專設肥料廠,收集各種肥料,研究性質、物土之宜,以售農民,誠為善政。吾吳街衙糞穢充斥,行者厭惡,亟宜設法屏除”。于是他們決定集股創辦農業肥料有限公司,“先就蘇城內外分區籌辦,將為農業肥料屯積廠地,以資研究,并稟請商務局準予專賣”。設立這樣的公司大有好處,“非第于農務大有深益,而街道潔清,庶幾警政可舉矣。事雖猥瑣,而利用無窮,度亦商民所樂從焉”。為此,他們還專門制定了招股簡章,其內容如下:“一、本公司招股商辦,每股洋五元,招足二千股,計共洋一萬元。二、本公司先由商會提議,允許代稟商務局及警察局立案辦理。三、本公司招股,每股分兩期繳足,第一期于某月、日起,某月、日止,繳洋兩元;第二期于某月、日起,某月、日止,繳洋三元。每期掣付收條,俟繳足后換給股單息折。四、后入股者,本公司酌定常年一分起息,息銀自每年正月結帳后憑折支付。五、本公司除分給官利外,每年贏余分作二十股,以五股提作公積,三股作辦事人花紅,十二股派作各股東余利。六、本公司如有認百股以上者,即為本公司議董。七、本公司擬就城外設立總廠一所,以存儲肥料,城內按區分設辦事所,以資就近督收。八、本公司自第一期股銀繳齊后,再行開會集議詳細章程,布發公眾?!惫煞葜圃诋敃r已經是最先進的企業組織形式,可以很好地解決該公司的資金來源問題,為其順利開辦奠定有利條件。制定完章程后,張惟一請蘇州總商會代呈商務局和巡警局立案辦理。但巡警局以事關衛生,且該商所擬章程過于簡單而生猜忌,希望商會再“悉心體察,妥議章程”。蘇商總會一方面當即復函,指出“蘇城街道向不清潔,衛生有礙,殊于警務攸關,張紳擬辦肥料公司,以盡人厭惡之糞穢為培壅谷木之資料,清潔街道而益農業,一舉兩得,莫善于此,輿情斷無不洽,一切亦無窒礙”,懇請警務局先允許該公司開辦;另一方面要求該公司酌擬詳細章程。因此,1907年,張惟一等重新擬定了更為詳細而完整的開辦章程:一界限城內外坑廁各有業主,應由該業主自行清潔。所有人家拉(垃)圾、柴灰、以及路頭尿溺、馬糞等,概歸肥料公司收取。街道一律責成打掃潔凈。一招股糞業各有地段,于段中人家收糞情形極熟,收取肥料辦法亦與收糞相似,公司股本應由各糞業承認一半,薦舉辦事一、二人,以資熟手,一半另行招集。一津貼拉(垃)圾、柴灰等類賣與農家,所值無幾,公司創辦,勢必虧耗,而街道則已一律清潔,舊設之清道局可裁,應以該局額支酌予津貼,俟將來肥料制成,公司獲有利益,即行停止。一分區城內分為五區,須就出城河道之遠近為斷。擇地設立總公司于適中之地,設總公司以便統轄。城外按五門分隸,胥門無水城,劃歸盤、閭兩門。一儲所儲料所于閭、盤、葑、婁、齊五門外各設一處,須沿河曠地二、三畝,圍以竹籬,結草屋數椽,雇人看守。一運載每儲料所設攤船數只,多寡視事之繁簡酌定,參用清道人夫。每所立一夫頭,由該夫頭督令各船人夫黎明進城,各就畫定區域挑運肥料下船,滿載出城,歸入儲所。街道如有不潔,惟該夫頭是問。一給價收料人夫除酌給工食外,每日所收肥料,由儲料所辦事人過磅,按磅酌給價值,以資鼓勵,收料自勤。人家柴灰向本賣錢,由該人夫自給,公司不再發價。一制造外國講求肥料須以化學制造,公司應聘精于理化之人,指授工人造成各種有用肥料,發賣農家。一實驗各儲料所旁各購田地若干,俟肥料造成,即辨土性、物性之宜,講求種植,非特以資實驗,且為各鄉農倡,俾農業日有起色。一余則公司應給常年利息,以及日后得有余利如何分派,一切未盡事宜,俟公司成立時自行酌核。該章程中的內容確實比之前的章程要詳盡得多,涉及到肥料公司的資本、生產、收益、分配等方方面面。最終,在蘇州總商會的協助下該肥料公司得以順利創辦。該公司是一個生產部門,相當于一個化工廠,而不是單純做生意的銷售公司。肥料公司的創辦,有力地促進了農業肥料生產技術在江蘇的普及推廣。在當時國家的電力、化學與化工基礎還很薄弱的條件下,能夠開辦這樣的農業肥料公司,開辦人的勇氣著實令人欽佩。
三、林業技術
因植樹造林、發展林業有諸多好處,所以近代江蘇的士紳們紛紛投資于林業,特別是組織了很多林業公司,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活動。在植樹造林的實踐中,一些先進的造林技術得以借鑒和應用,并且還引種了國外優良樹種。士紳們經營的林業公司,有的純以新法種樹為主。如清末海州士紳宋治基等創設了云臺樹藝公司,招募農民開墾云臺山一帶的官荒,這樣,“地方饑民,藉此工作糊口,不致流離失所”。該公司先后共種植各種樹木1400余萬株,成效顯著??梢娭矘湓炝旨葹槭考潅儙砹私洕б?,同時又解決了部分流民的生活問題,可謂一舉兩得。1906年,丹徒士紳黃鼎和袁仁茂等集股5萬元創辦利用樹藝公司,購買荒地千畝,用新法遍種桕樹。次年,揚州士紳周震籌集資金10萬元創辦崇實樹苗公司,于甘泉、儀征兩縣買地開荒,種植樹木。鎮江士紳汪鳳瀛糾集股本創辦茂達公司,就鎮郡城外購置荒地,用新法試種竹木果樹,并兼營畜牧業。1908年,翟炳燾等在句容縣創辦句容浮麓公司,集股1萬元,經營近代化的林業和畜牧業。句容縣士紳以縣屬各鄉荒地甚多,決定與政府官員合籌資本開設森林公司,用新法種植樹木,以興實業。這類林業公司,有的是士紳集資創辦的,有的是士紳與政府合作創辦的,主要以植樹為主,但大都應用近代化的造林方法,推動了江蘇近代林業的發展。有的公司除用新法造林外,還推廣近代化的作物種植技術。如江寧府屬荒地甚多,歷任督撫都飭令各屬設局督墾,勸民分別地質,或種禾稼,或種瓜果及一切材木,以開辟利源。于是,省垣紳富決定仿效云臺樹藝公司,集股在元武湖及鐘山等處設立林業公司,用新法試辦樹藝,兼種禾稼、瓜果。有的林業公司或試驗場專門運用近代技術種植果樹。如民國初年,無錫士紳楊壽楣在太湖邊南獨山禜頭渚創辦禝實植果試驗場,占地六十余畝,專種水蜜桃、大正桃、美種梨、杏等果樹,共有八千余棵。因種植技術先進,“澆灌得宜,頗易長發”。1918年,如東紳商袁鏡波在掘港創辦復記公司,占地233.80公頃。四周圍堤,中心大路旁及河邊兩岸栽白楊和柳樹,公司辦事處門口外有2公頃果園,以桃、梨為主。1925年,川沙士紳顧濟伯租用三王廟六畝廟產,建立南洋公司,運用近代技術種植桃樹。因種植精良,出品推銷甚廣。這些林業公司對推廣近代化的果樹栽培技術,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有些士紳還很重視引進國外優良樹種。江蘇的林木引種工作歷史較早。早在1368年,朱元璋建都南京時,下令在京師朝陽門外的紫金山南坡,營造油桐、棕櫚、漆樹三園,造林50余萬株,這實際上是一次較大規模的樹木引種工作。19世紀70年代,清政府駐日本副使張斯佳從日本帶回刺槐種子在南京試種成功。這是近代江蘇從國外引進樹種的開始。此后,江蘇不少士紳便開始引種國外樹種。民國初年,張謇從德國購買刺槐種子136余公斤,分發給包括江蘇在內的16省,江蘇分得種子約在4.5-9.1公斤左右,主要是分給南京義農會于紫金山育苗造林。1916年,林學留學生陳嶸引進刺槐和日本黑松種植于江浦老山林場。30年代初,如東士紳王庭松在掘港創辦試驗農場,之后在掘港北郊栽培苗木,占地1.33公頃,從掘港北洋橋向北3公里復記公司大道兩旁開始種植德國槐和梧桐樹。引進優良樹種,是近代化的林業技術在植樹造林中的應用,江蘇士紳對此也非常重視。這對促進江蘇林業技術的提高和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是極為有利的。由于江蘇士紳以及他們所創辦的林業公司或農場,能夠將先進的林業技術應用到植樹造林的實踐中,因而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如江蘇高等學堂畢業生楊星房糾合同志開辦了溧陽吉金樹畜公司,“購置丫髻、瓦屋兩山麓荒蕪田山二萬畝,招工開墾已近半載,現在種植松、茶、桑、杉等秧千萬余株。據該處土人云,該公司種植之際,適值春雨纏綿,各木植都已欣欣向榮,將來必成南方森林薈萃之區云”。1906年,士紳徐在滋與徐翰淦、李逢廣等人,在宜興湖口鄉均山永豐區之分水嶺一帶,創辦了陽羨墾牧樹藝公司。該公司共占地六萬余畝,除種植稻谷、竹、茶、芝麻、山芋及各項雜糧外,還飼養豬、牛、羊。巴拿馬賽會舉辦時,該公司出品的茶葉還獲得過金色獎牌。據民國初年統計,僅就種植松樹一項而言,成活在十年以上者,已有五十萬株,成活在八年以上者,已有七十萬株,其他雜樹共有二十萬余株,堪稱造林巨觀。又如,清末句容士紳創辦的種植、浮麓、暨南和明志等林業公司,各有地數千畝不等,先后種樹七八十萬株,至民初,四五十萬株樹均已成林,成效非常顯著。再如,金壇士紳馮煦于清末所創辦的壇溧樹藝公司,及至民國時期已逾十年,資本一萬五千元,占地三千余畝,植松樹五十余萬株,業經成林。其他雜樹也很茂密。該公司植樹造林的成績也非常優異。這都要歸功于士紳們對近代化林業認識的深入,逐步形成了近代化的林業科學思想,從而能夠指導他們在植樹造林中應用近代化的林業技術。這正體現了近代科技的巨大功效。
四、結語
1.1水稻插秧育秧技術要求較高
一是想要使用機械插秧,需要一塊標準的水稻插秧地,水稻的秧苗要均勻分布;二是水稻的秧苗需要健壯,并且無病蟲害,滿足水稻高產的要求。由于我國大多數農戶家庭均采用家庭勞作的農業生產模式,導致農戶更加偏好傳統的插秧技術,機械化的插秧技術成本較高,對于收入較低的農戶家庭并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這就導致機械插秧技術不能夠在水稻插秧技術推廣中得到良好的運用。
1.2機械插秧的技術限制
機械插秧所選擇的秧苗一般是帶土移栽,秧苗的年齡在15~20天,葉齡在3.5~4葉齡之內,秧苗的高度在12~17厘米。若地里的水越深,秧苗就不會露頭,就不能夠使用機械進行插秧。在插秧的過程中,也可能受到天氣的影響,在秧苗的插秧季節無法提供其需要的水量,就導致秧苗不能正常插秧,而機械并不能夠采用大秧苗進行插秧,這樣插秧機就成為了擺設。
1.3水稻農田中的灌溉水利設施落后
在大多數的水稻農田中,用于供水排水的系統比較落后,不能夠做到自如地供水和排水,使得農田水深得不到有效控制,這就為插秧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1.4農民的科學文化水平較低
由于農村處于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農民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較慢。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多數人還是比較傾向于傳統的插秧模式,且沒有辦法去創新和改進,改良水稻的種植環境。這就在客觀上阻礙了水稻插秧技術在農村的推廣與落實。
2解決水稻插秧難以推廣的有效措施
2.1加快土地流轉的進程
要將土地集中在比較優秀的種糧大戶中去。過去,為了提高糧食的生產率,國家推行了,將土地落實到每家每戶,大大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我國農業的發展,進而也推動了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但是,隨著我國經濟建設以及農業生產力的發展,已經不能夠滿足我國日益增加的農業需求,這種生產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當前生產力的發展。所以,只有將土地集中到農業大戶中,對土地進行集中的管制,才能夠有利于水稻插秧技術的發展,這樣才有利于機械化農業生產模式的進一步推進。
2.2改良供水及排水系統
進一步推廣水稻插秧技術,政府要設立專項資金,對我國現有的農田水利設施進行改造,使農田實現有效灌溉和排水。推廣的技術人員還要根據實際的農業生產需求,對農田實行隨時灌溉隨時排水,為水稻的種植和生產提供良好的自然環境和技術條件,滿足農戶對插秧的要求,進一步推廣機械插秧技術。
2.3加強水稻插秧技術的宣傳與培訓
想要進一步推廣水稻插秧技術,就要加大新技術的宣傳力度,還要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只有農民的文化素質提高了,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也就提高了,農民配合推廣的積極主動性也會隨之提高,水稻插秧技術也將會得到更好的推廣。推廣人員還要加強農民插秧技術的培訓,尤其是機械插秧技術,讓農民群眾主動的改造水稻的種植環境,為機械化的水稻插秧提供良好的條件。
3結語
1.1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必須依據農業經營體制的特點設立
各國農業經營體制不同,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也不盡相同。在中國計劃經濟年代,農業技術推廣面對的是集體單位,因而適宜公益性的計劃推廣方式。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快速成長的背景下,應當建立適合現有農業經營體制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美國農業經營以家庭農場為主,家庭農場數量少且土地相對集中,因此農業技術推廣以高等農業院校為主體,通過科研項目的試驗、示范進行推廣。日本重視國民教育,行業協會健全且作用巨大,因此由農業改良所的農業改良普及員對國民進行普及宣傳,通過行業協會向本行業農業經營單位進行農業技術推廣,通過教育機構普及科學技術。
1.2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必須嚴格依照法律法規進行管理
發達國家通過立法嚴格界定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經費來源、機構設置、監督管理辦法以及推廣人員的資格和職責,從而大大提高了推廣效率。中國雖然也出臺了《農業技術推廣法》,但內容過于籠統、空泛,可操作性差,缺乏對地方政府和推廣機構的職責、推廣人員資格的硬性規定,造成推廣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責任心缺失,影響了農業技術的推廣效果。
1.3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必須保證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發達國家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工作人員,不僅有嚴格的資格規定,而且有明確的身份,屬于國家公務員,或高等院校教師,或行業協會工作人員。他們在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同時,還從事農業技術研究、教育工作,從事農業技術推廣是其研究、教育工作的延伸和深化,因此他們工作自覺性強、積極性高,將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作為終身職業。
2完善中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策略
2.1必須嚴格實行農業技術推廣法治化管理
依法治國是中國的基本方略,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深入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法治創建活動,深化基層組織和部門、行業依法治理,支持各類社會主體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農業技術推廣表面上看只是農業部門的工作范疇,實際上應該是全社會廣泛參與、加強協作。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快速成長的時代,必須完善《農業技術推廣法》,并要求各地根據自身實際,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地方法規或規章,明確規定各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性質、經費來源、人員素質要求、人員招考錄用條件和程序、機構和人員職責等,把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納入法治化軌道。
2.2必須增強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責任使命
依法明確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和人員的職責,增強其責任感,明確優秀推廣人員的發展前途和上升通道,提高其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公開招考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改善農業技術推廣隊伍的結構和整體素質;通過強化考核,增強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高農業技術推廣效率。
2.3必須大力發展農業技術推廣社會組織
1.1農業推廣體系不健全,推廣渠道不暢通
隨著我國農業現代化的不斷發展,農業推廣網絡也逐漸形成,但是目前這些推廣網絡僅局限于縣級以上國家興辦的推廣機構,面向基層推廣網絡建設還不完善,上下鏈接仍然不夠緊密,沒有形成縣、鎮、鄉3級推廣網絡共建平臺。基層推廣經費不足,政策扶持不到位也限制了基層農業技術的推廣。然而,基層推廣網絡的建設在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中起著決定性作用,是宣傳科技知識、落實新成果的重要載體,也是加快各種科研成果迅速轉化的重要媒介。
1.2科技成果與實際生產需求產生錯位
當前基層技術推廣存在另一個問題是科研成果很難滿足生產的實際需求。農民需要的是操作簡單、省時省力、成本低、實用性強的技術,但是科研單位出的成果都是高精端的技術,這說明缺乏實際的調研,導致研究成果出現錯位,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也很難被推廣開來。例如,對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研究,農民需要的不僅是高產,還需要好的品質等指標,因此,科研應該在實際生產經營尋找要解決的問題,這樣所獲得的成果便可以很好的進行轉化。
1.3農業技術推廣經費不足
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是一項公益性事業,在我國事業單位條例中規定推廣經費由政府財政劃撥,但是目前很多地區重視工業的發展,對農業的投入比例非常低,到基層鄉鎮農業部門經費就更少,這樣即使想搞一些推廣活因為沒有經費來源也是力不從心?;鶎訌氖罗r業技術推廣的人員工資福利待遇較低,甚至有些貧困地區還不能保證按月發放工資,工作條件較差,缺乏基本的基礎性設施和設備,這也影響了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影響了基層推廣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1.4基層推廣人員整體素質不高
基層推廣隊伍不穩定,機構不合理,素質相對較低,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學歷較低,缺乏專業人員。在目前基層農業推廣的隊伍里,無學歷或者中專學歷較多,大學本科畢業的人員很少,這就造成了人員結構不合理。而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本身還是對專業技術要求很強很嚴的工作,如果不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無法從事好推廣、示范、試驗等工作。推廣人員知識結構單一化,基層主要推廣人員都是從事植保、農學栽培與育種等推廣工作,而從事經濟作物、園藝、蔬菜技術推廣人員較少,導致了經濟作物發展緩慢。缺乏知識更新培訓和再教育的機會,對一些農業新技術、新知識不了解,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化農業的需要?;鶎觾炐阃茝V人員很少,受福利待遇、辦公條件、生活環境等原因,優秀的農業技術推廣人才都不愿意到基層進行工作。
1.5農民文化程度不高,農業技術推廣效率低下
農業技術成果推廣最終群體是農民,農民的科學文化素直接決定推廣效率和好壞,而我國大部分農村接受過教育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從事農業生產基本都是50多歲的中年人,他們的文化水平很低,對科技成果的認識也不到位,接受新技術能力較差,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影響著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
1.6推廣理念和手段落后
目前,在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中,老觀念、舊方法還是普遍存在的,缺乏對新的現代化理念創新。例如,制定推廣的項目和研究成果基本脫離實際,導致農民參與性不高。有些地方推廣方式靠著行政手段強加執行,真正通過試驗和示范讓農民滿意的新技術并不多,這就造成了推廣部門和農民越來越遠,缺乏有效的監督雙向機制。
2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發展思路
2.1要建立健全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地方政府應該給予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更多的支持,加大對技術經費的投入,完善農技推廣體系。要建立以政府農技推廣隊伍為主導,企業、社會團體、個人參與的多元化農技服務體系。要明確各自職能,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只承擔公益職能,做技術性工作,行政職能應該由政府農業部門行使,這樣可提高工作效率,便于管理。
2.2要加快成立專業合作社,提高農民效益
成立專業合作社是促進農業技術推廣很好的方式。通過租賃經營、股份合作等方式把一些散戶的土地或水產養殖區集中到養殖大戶手中進行規?;洜I。為了節省成本和提高效益,必須接受一些農業實用新技術,促進農業技術的推廣普及。例如,樂業縣雅長鄉黨委、政府依托資源優勢,大力推廣生態網箱養魚技術,建立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目前已經發展網箱養殖戶數達408戶,建成網箱養殖7380箱,庫灣養殖面積超過133hm2,投放魚苗達900多萬尾,水產品年產量達7000t以上,農民從水產養殖中人均純收入達4000多元。
2.3要建立產學研模式,保證科研和生產聯結
從事農業的大學及科研單位應該加強市場調研,研究成果要和實際相掛鉤,這樣才能保證成果快速有效的被推廣。要了解農民在生產中碰到什么問題,需要什么技術來解決,根據問題有針對性地研究解決這些問題。要加強農業政府部門、科研單位、推廣部門及農戶互利合作制度,促使科技人員與生產者形成利益共同體,這樣不僅能加強科研成果的轉化,還能提高農民接受農業科技的積極性,提高農業科技推廣效益。
2.4要培養專業人才,提高推廣人員的素質
要有計劃、定期對在職農業推廣人員進行專業基礎知識、實用技術和高新技術的培訓工作,這樣可以促進知識更新、拓寬知識視野,從而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要引進農業院校各農業類專業的人才充實到農技推廣隊伍中來,讓人員結構更加合理,從而保證推廣隊伍更加充滿活力,效率更高。培養復合型推廣人才,在培養大田作物技術推廣人才的同時,也要有針對性地培養一些經濟作物、蔬菜、瓜果類的復合型推廣人才。在懂得糧食作物推廣技術的同時,也應該掌握地方特色的農業技術推廣技術,這樣才能適應于未來現代化農業的發展進程中。
2.5要加強農業技術推廣網絡與信息服務體系平臺建設
摘要:農機培訓的對象主要是農民農機手,其目的是提高農機操作人員運用農業機械的綜合技能,提高其技術素質,使他們正確、熟練地使用農業機械進行農業生產,發揮農業機械在搶農時、抗災害,提高勞動生產率的作用,促進增產增效。與此同時,還應特別注意把農業科學技術融于其中,使農機更好地服從于先進的農業科技要求,達到豐產豐收。這是對農民技術培訓的出發點和最終目的。
關鍵詞:農機;農藝;相結合;農機培訓
1農機與農技的相互關系
有機物質的合成與分解是農業生產的兩大任務,也是農業生產的本質所在。只有通過植物生產、動物生產和土地培肥這三個重要生產過程,農業生產才能正常地、穩定地、持續地進行下去。而這三個生產過程中的植物生產與土地培肥與農機有著密切的關系。就土地培肥而言,只有通過合理的土地管理才能達到目的?,F代農業的土壤管理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通過農業機械的合理耕作,給土壤本身創造一個良好的水、肥、氣、熱條件,才能發揮土壤這個基本農業生產資料最大的經濟效能,提高土地的產出率和資源利用率,提高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例如,深耕,深松不僅能增加土壤耕作層的通透性,同時又能增強土壤耕作層與土壤深層的物質交換,增加土壤活力達到抗旱抗澇。而這一農藝措施必須通過農業機械來完成;又如,農業專家力舉推薦的增加土壤有機質的秸稈還田技術,就得靠先進得農業機械來實現。而操縱先進機械得又是人。因此,在對農民進行農機培訓時,必須把相應的農技要求、農業機械田間作業的作用、目的以及對植物生產的影響交代給他們,把這些農業知識結合到“標準化作業”、“機組運用”,機器保養等培訓內容中使他們更清楚地認識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得重要地位,明確農業機械各種作用、最終要體現在促進農產品的生產成果的增長上。這樣有利于發揮機手的主觀能動性,克服使用農業機械只是為了提高生產率的片面認識,使他們更自覺地運用農業機械為農業生產服務、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巨大作用,使農業生產穩步發展。從現代農業的角度來看,沒有農業技術要求,農機培訓就沒有真正的目的,沒有農機培訓做保證,農業技術就無法實現。如果說,土地是農業的身軀,水是農業的血液,肥是農業的糧食,種是農業的靈魂,那么,機械化就可以說是農業強健的四肢。所以說,農機與農技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關系。
2農機培訓與推廣必須適應于農技推廣。
現代農業的首要任務,是使現代農業科技成果迅速而有效地應用到農業生產的實踐中,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促進農業的高速發展。新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是直接作用于作物生產,是農業生產的直接措施,是連續不斷地進行,而且新舊科技交替的周期越來越短。而農機培訓與推廣卻是在農技成果轉化與推廣之后,按照農業科學技術的要求間接地作用于作物生產。農技是從作物內部挖掘增產的潛在因素,農機則是從作物外部施加某種技術措施促進作物增產。因此,農機培訓與推廣要與農技推廣相適應,使先進的農業技術在較短的時期內發揮最大的技術效應。
過去,我縣農機推廣工作舉步艱難。一方面是資金有困難,但更重要的是農民對新機具不予接受,其中主要原因是農民對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與新機具的推廣之間的關系沒有認識。這些年,我們在對機手的培訓中,把農業新技術與新機具的推廣結合起來進行教學,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農機推廣課上,介紹帶深施肥部件的精量播種機時,把相應的農業增產技術結合起來進行講解,使他們認識到這些農業技術的應用,不但能減少農業投入,還能增產,由此,我縣的農機推廣工作擺脫了被動局面。這也使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了,農機推廣必須與農技推廣相適應,同時兩者又不可分離,只有兩者的有機結合,才能加快農業技術的普及與推廣,從而推動農業生產的穩步發展。
3農機與農技培訓同時進行,才能全面提高農民的素質。
縣級農機培訓的對象主要是農民農機操作人員,他們在生產中,不但要運用農業機械從事生產活動,同時,還要運用農業科學技術進行生產經營,二者不可缺一。只有正確、合理地把農機與農技同集約化農業生產有機結合在一起,使農機與農技發揮各自的最大效應,才能把握住農業生產飛速發展的進程。為適應現代農業的這一特點,我們對駕駛員復訓的教學內容進行了調整和改革,一是把農業生產標準化、規范化同農機田間作業技術標準結合教學,使學員認識農機作業高標準是實現農技標準的根本保證,從而提高學員對農機作業必須服從于農技要求的認識和自覺性,增強他們對機具狀態要求標準化和更新機具的積極性;二是講土壤耕作制度,并把蓄水提墑這一抗旱保苗的農業技術結合其中,使學員認識針對我們現有的水利設施和資金狀況治理我們地區春旱秋澇的根本途徑使靠我們的機械化為土壤建立一個“虛實并存”的耕層結構,蓄住天上水,用好地下水,實現春旱秋防,秋雨春用,達到農業生產穩產豐產;三使聘請懂農技的農業專家為學員講農機與農藝課,使學員真正懂得了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認識有些農業技術的推廣必須依靠農業機械來完成。同時還讓學員掌握一些新的農業技術,受到了學員的歡迎。過去復訓班課程內容不好選定,主要是參訓者有新駕駛員,還有不分老駕駛員,所以上課時,難免出現重復聽課者,對教學內容不感興趣,或睡覺現象,課程內容調整后,學員學習興趣很濃,尤其在聽“農機與農藝”課時,不但認真聽、認真記,下課后還圍著老師問這問那,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原因是,過去我們忽視了我們的培訓對象不僅是一個機械操作者,同時還是一個農業經營者這一點,而往往農業部門的培訓又不包括農機駕駛人員。因此,通過實踐,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無論是從發揮農業機械最大效能的角度,還是從培養農業生產經營者的角度,都必須使農機培訓與農技培訓同時進行,才能更好地提高農機推廣與農技推廣的普及率和轉化率,全面提高農民的技術素質,以適應于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
4農機培訓與農技有機結合,能加速農業現代化進程。
1.1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整體框架
依據市場經濟概念,將農業技術的“研究—推廣—應用”可以視為是“生產—銷售—消費”的連續產業鏈。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技術的應用對農業技術的研究有著決定性的作用,農業技術的推廣則是農業技術研究與應用之間的紐帶。農業技術的研究者、推廣者與應用者之間是相互依賴的三角關系,三者之間的活動過程對農業技術的推廣與應用效率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生產的目標逐漸從產量增加到質量、效率等方面,實現了生產目標的多元化,農業技術的研究者、推廣者與應用者在市場利益機制的作用下形成了一個整體。
1.2農業技術的研究者、推廣者與應用者
1.2.1促進農業技術應用者農業技術應用能力的提高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業技術應用者對農業技術的需求不斷增加。雖然市場中的農業技術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但由于農業技術應用者的技術應用能力較差,對農業技術的有效需求依舊存在著不足。此外,農民在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中的主體定位并沒有得到確立,在整個的互動環節中處于弱勢地位,對農業技術推廣效率的提高造成了不利影響。因此,要通過各種措施促進農民技術應用能力的提高,對農民的人力資源進行開發。只有促進農民農業技術應用能力的不斷提高,才能夠帶動其農業技術需求的提高,對農業技術進步的方向與速度進行更好的跟蹤。
1.2.2促進農業技術推廣者推廣能力的提高
各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在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中擔任著農業技術推廣者的身份,在推廣機構自身體制、機制等因素的影響之下,農業技術推廣者的推廣能力難以與市場經濟體系運行相適應,對農業技術的商品化進程造成了阻礙作用。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缺乏服務意識與競爭意識,無論是農業技術推廣機構還是推廣個體,其農業技術推廣能力都明顯不足,導致農業技術推廣效率低下。因此,提高推廣者的自由度是實現傳統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創新的前提條件。
1.2.3促進農業技術研究者研發能力的提高
當前,我國農業技術科研機構的運行依舊依賴于政府財政預算,不能夠適應于市場經濟運行趨勢。雖然部分農業技術科研機構積極進行改制,但其市場化程度依舊較低,存在著較多的計劃經濟的痕跡。在農業技術研究者與農業技術推廣者、農業技術應用者相互結合的過程中,由于相關的結合機制缺乏,導致農業技術研究能力的發揮與提高受到阻礙。因此,要實現農業技術研究市場化運行機制的建立,通過不斷滿足農業技術需求者的需求而實現與農業技術推廣者、農業技術應用者之間的有機結合,促進農業技術推廣效率的提高。
2農業技術推廣運行環境的整體性
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生產的目標包括產品、品質、效益三個方面。農業生產目標與農業技術應用目標在理論上存在著一致性,但是在現實中卻時常出現沖突,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們忽視了農業技術應用的環境條件。首先,自然環境方面,自然風險會對農業技術的應用造成毀滅性的打擊,這也就促使自然環境成為了農業技術進行篩選的壓力因子,只有對自然風險進行有效規避的農業技術才能夠得到推廣與應用。其次,社會環境方面,隨著農業技術的應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模式隨之發生變化,技術應用中的“馬太效應”造成了農業技術應用兩極化的情況,農戶分散性的經驗格局、相互競爭的狀態都阻礙了農業技術的推廣。最后,市場環境方面,在農業技術推廣應用的過程中受到市場容量、市場機會等市場環境因素的影響。此外,農業技術的推廣還受到國家與地方政策的影響,這種政策環境并非獨立存在,而是受到自然環境、社會環境與市場環境的制約。
3結語
關鍵詞生態農業推廣創新
我國生態農業經過20多年的推廣歷程,依然處于試點階段,可以說生態農業在我國的推廣步履緩慢,這其中既有內部因素的制約,也有外部因素的影響。本文著重分析生態農業推廣緩慢的技術創新內因。
推廣學認為,影響一項創新被采用速度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創新的特性。這里所講的創新特性強調的是指潛在采用者對創新特性的認識,或者說是潛在采用者所感知到的創新特性,而非技術專家或行為變革者所理解的創新特性。要想推廣我國的生態農業,必須先了解它的技術創新特性。研究表明,影響創新采用的創新特性主要相對優越性、相容性、復雜性、可實驗性和可觀察性。
1生態農業的相對優越性
所謂相對優越性,是指一項創新的采用較未采用前的狀況的改進程度。創新優越性與創新采用率存在著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即潛在采用者感到創新的優越性越明顯,其采用創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謂生態農業的相對優越性指的是生態農業與以往其他農業(傳統農業、石油農業)的相對優越程度。下面主要從效益性因素來分析。
這里所說的效益性因素包括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從我國當前的生態農業的試點來看,生態農業的三個效益是較為明顯的。
我國1993年開始建立的51個生態農業示范縣經過5年的實踐,取得了比預期更好的效果。首先是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據有關資料統計,51個縣中實施生態農業建設的,1994~1997年平均年增長分別為8.4%、7.2%和6.8%,比全國同期平均水平分別高2.2%、0.6%和1.5%。其次是顯著改善了生態環境。經過5年的努力,試點期間水土流失治理率達73.4%,土地荒漠化治理率達60.5%,森林覆蓋率大幅度提高。其三是推動了農村社會的進步,拓寬了農林牧漁各業的生產領域,緩解了新的就業壓力,如湖北省京山縣在建設生態農業中產生了“三回流”現象,山下人往山上流,城里人往鄉下流,縣外人往縣內流。至1998年該縣農村勞動力有11萬人從農田中脫離出來、轉向林果業、養殖業和二三產業,占農村勞動力的57%。
但是,生態農業與其他農業生產模式相比,在經濟效益上的優越性并不突出。在全國2400多個生態村和生態試點中,幾乎沒有一個村鎮經濟發展水平能在當地居于首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者居多。縱觀我國所有的億元村鎮,均是靠大力發展鄉鎮工業致富的。而追求生態建設的村鎮,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改土造田、林網建設、太陽能建設、沼氣利用、生物鏈建設上了,工業往往發展不快,或者被有意加以控制。因此,在現階段,由于各種限制,生態農業的生態效益還無法“顯化”為豐厚的經濟效益,它主要是綜合效益明顯,遠期效益突出,而農民是最講實惠的,他們只看重經濟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經濟效益,并以此單項指標作為自己行為的指南,從而大大縮小了農民對生態農業優越性的實際體驗。
2生態農業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潛在采用者認為創新與其需要、既有的觀念、以往及現在的經驗等相適合的程度。從創新采用導致的不確定性而言,相容性越高,意味著采用創新的不確定性越小,從而對采用者的沖擊越小,不至于受太大的抵制。一般來說,相容性往往會影響潛在采用者對創新的認可。
就目前來說,我國廣大地區的農民對生態農業知識知之甚少,對常規農業存在難以割舍的戀舊情結,再加上我國農業的總體利益較低,農民們從心理上認為農業不能使自己致富,因而對生態農業持懷疑態度,沒有情感上的需求。一方面是因為常規現代化農業從50年代起就開始宣傳,已對農業科技人員、管理者和農民起到較深的潛移默化作用,人們一講農業現代化就自然想起“四化”,對“四化”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不熟悉,對全球現今的新發展不了解,習慣性認識有意無意地阻礙著人們對生態農業的認同。另一方面,生態農業畢竟是一種新的農業生產方式,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實質內涵、它的優越性和他的技術要求,推動起來也容易被動和盲目。此外,我國生態農業研究和實踐上處于起步階段,理論上的闡述比較復雜,科技研究還不夠深入,實踐效果的定量分析和描述也很不夠,尤其是未總結出一套讓農民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短時間內就出效益的生態農業實用技術,這些也是影響生態農業相容性的原因。
3生態農業的復雜性
復雜性是指一項創新被認為難以理解和使用的程度。一般說來,創新越易于理解和使用,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就較大。復雜性和采用者對自身能力的評估都是一種主觀感覺。一種創新的復雜性越高,自覺可以領會和使用該創新的人就越少,因此人們采用創新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從總體上講,我國生態農業比較復雜難以理解。首先,生態農業的系統既是一個復合生態系統,又是一個松散的集合體,有多重時空上的相對獨立的組分組成,這些組分按一定的比例組合在一起,或構成時間上的延續,或得到空間上的互補。其次,在食物鏈設計上,試驗的農業生物數量和種類、物質和能量投入的最佳值、生產管理條件等都要從實踐中獲得數據加以分析,拿出科學的依據,而這無疑是一個艱辛和復雜的過程。其三,生態農業的原理、原則過于抽象,難于為大多數農民所掌握。例如,何為農業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如何協調系統和組分間的關系?如何充分發揮系統的組織作用等等問題,這都是很難掌握的。最后,生態農業強調的是對現有的技術的優化組合,這是生態農業的創新之處,但過多的利用現有技術往往會給人造成一種錯覺,即生態農業同其他農業形式沒有什么區別。同時,由于生態農業的技術支持系統不過硬,缺乏具體的優化組合技術,又受系統復雜多樣性的影響,如何在實際生產中實現技術的有效組合仍是一個難以把握的問題。如農業資源保護增殖技術、小流域綜合治理技術、農業環境綜合整治技術等都比較抽象難懂,再加上農民的知識水平有限,要真正掌握生態農業的技術可以說是非常困難。
4生態農業的可實驗性
可實驗性是指用戶在正式采用創新前對創新性能所能試驗、考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創新的決策過程是一個需要不斷消除不確定性和風險感的過程,即使是有限度的實驗或使用,也能夠使用戶對創新的特點和功能有一個實在的感覺,幫助消除諸多擔憂和疑慮,從而有利于創新的擴散,因此,創新的可實驗性越強,創新的采用率越高,它們之間有正向的相關關系。
總體上講,我國的生態農業的可實驗性較差。由于生態農業是一個涉及多學科技術的生產體系,技術種類需要多而且整合起來還比較復雜,且短期內不易見效益,單靠農民現有的知識水平難以消化和掌握,更別提單獨操作和實驗了。特別是對生態農業的早期采納者來說,它們對生態農業可實驗性特別看重,因為它們可參考的經驗不多,他們可以借鑒的通常只有從大眾媒體獲得的有關生態農業的一般知識。因此,他們常常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感,對采用可實驗性較差的生態農業可以說是慎之又慎。從宏觀上來說,對于一個生態農業示范縣或省,生態農業是一個涉及多學科多部門的事業,建設面廣,綜合性強,單純靠某一個部門的力量是難以奏效的,生態農業必須在政府的領導下,把相關部門的人力、物力、財力集中結合起來,按照各自的業務要求,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統一協調,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只有這樣,才能調動農民采用生態農業的積極性,以彌補生態農業可實驗性較差的不足。
5生態農業的可察性
可察性是指創新的采用結果對其他人來說顯而易見的程度。有些創新被采用后不易為人所知,有些創新的采用則一目了然,盡人所知,通常,對大多數創新來說,可察性是和其采用率呈正相關關系。
由于生態農業畢竟是農業,無論是生產過程或是最終產品,外觀上和其他農業的區別不大,其效益具有滯后性,因而,導致其可察性在短時間內不夠明顯。從附表可以看出,河南內鄉縣各種生態農業類型1999年比1995年糧食產量增長幅度遠沒有環境效益的增幅大,單從糧食產量這種可察性方面來看,生態農業的可察性就比較低。不過,近年來,我國大力宣傳和發展生態農業,特別是51個生態農業示范縣建設的成功,生態農業與其他農業相比,可察性有所提高。
總而言之,我國生態農業雖然具有一定的優越性,但受各種條件所限,優越性不很明顯,再加上它的可容性低、比較復雜、可試驗性和可察性都比較低等特性,決定了其對農民的吸引力有限,而生態農業技術創新的上述特點決定了其對政府的吸引力很大(生態農業的社會效益和長遠效益所至),這也正是國內所有生態農業試點均為各級政府組織和扶持,而農民大范圍的自發“學習”卻是一個十分緩慢進程之原因所在。
參考文獻
1劉思華.生態農業若干建設問題研究.中國生態農業研究學報,2001(2)
2張勁松.加快生態農業建設,積極發展綠色食品.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1(12)
3陶戰等.我國“十五”計劃期間推進生態發展的目標和措施.農業環境與發展,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