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5:58: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市場營銷認識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關鍵詞:營銷文化,營銷哲學,營銷理念,營銷形象
目前營銷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營銷文化的概念研究,建設研究。但是對營銷文化的概念有很多不同的定義,特別是對營銷文化與文化營銷的界定不清,使應用和研究都存在一定的困難。
1.企業營銷文化的多元化界定
對于企業營銷文化的概念界定有以下幾種不同的理解:
Webster認為:營銷文化是企業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全體員工共同享有企業統一的價值觀、理念的一種模式,而這些統一的價值觀、理念則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并“感受”企業的營銷活動,進而為他們在企業內的行為提供統一的標準和規范。它還指把整個企業作為一個整體來組織營銷活動的重要性,也指企業組織、開展營銷活動時采用的一種特定的方式和方法。Webste在1995年又對他之前的研究做了進一步探討,認為:營銷文化是指在企業中為員工提供了統一的行為規范的那些不成文的規章制度和行動指南:指企業作為一個整體行使營銷功能的重要性;也指企業營銷活動的組織、執行的方法和模式。
劉光明認為營銷文化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營銷文化是企業在執行一系列營銷策略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文化現象,是一種高起點、智力型的競爭手段,服務并服從于企業的價值目標,滲透于營銷過程的各個環節。他在書中寫道,從形式上看,營銷文化運用牌匾、櫥窗設計等廣告藝術手段來促進商品銷售,其實只體現了商業文化對消費者心理需求、審美趣味、精神氣質的探尋,因此營銷哲學,營銷與文化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羅爭玉認為:企業營銷文化是貫穿于企業整個營銷活動過程中的一系列文化理念、指導思想以及與營銷理念相適應的規范制度等的總稱。它是企業處理人和事、人與物、人與人的關系而形成的營銷意識和道德行為準則的總和。企業營銷文化是從文化的深層次上研究在營銷活動中如何利用文化對經濟起更好的推動作用,從文化的高度確定市場的營銷戰略和策略,增強企業的競爭力,發揮文化在企業營銷過程中的軟資源作用。
劉毅在認為:營銷文化是指企業在長期的運行過程中所形成的、能夠對營銷人員及其相關人員或組織的行為有影響的營銷哲學、營銷理念和營銷形象。
雷暢云、王克修認為:企業營銷文化是貫穿于企業整個營銷活動過程中的一系列文化理念、指導思想以及與營銷理念相適應的規范制度等的總稱。它是企業處理人和事、人與物、人與人的關系而形成的營銷意識和道德行為準則的總和。企業營銷文化是從文化的深層次上研究在營銷活動中如何利用文化對經濟起更好的推動作用,從文化的高度確定市場的營銷戰略和策略,增強企業的競爭力,發揮文化在企業營銷過程中的軟資源作用。
由此可見,對于企業營銷文化內涵的界定,學術界存在一些分歧,大致可以分為兩派:一派側重于對營銷文化精神層面的研究,即強調營銷理念、營銷價值觀對企業營銷管理模式、具體營銷行為的指導作用;而另一派則側重于對營銷活動中物質層面的研究,即強調營銷活動中文化因素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把營銷文化等同于文化營銷期刊網。
2.企業營銷文化的概念和內涵
從以上企業營銷文化的概念來看,不同的界定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承認企業營銷文化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企業營銷文化是貫穿于營銷過程中的指導思想,營銷哲學及與營銷理念相適應的規范,制度等。營銷文化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蘊含著企業的營銷哲學,營銷理念,價值觀,審美和道德觀,它決定著企業的營銷行為規范和企業的營銷制度。企業營銷文化是由營銷哲學,營銷理念和營銷形象構成的整體系統。(圖1)
圖1
2.1. 營銷哲學——深層營銷文化
營銷哲學研究的是一般的世界觀、認識和方法論問題,它屬于哲學范疇,是哲學中管理哲學的分支。作為人們研究營銷問題的世界觀、認識論和方法論的營銷哲學,其基本任務是從思維和存在關系的角度概括現代營銷的本質和內在機制。任何企業的營銷管理都是在特定的指導思想和觀念下進行的。確立正確的營銷哲學,對企業經營成敗具有決定性意義。營銷哲學的核心是正確處理企業、顧客和社會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在許多情況下,這些利益是相互矛盾的,也是相輔相成的。企業必須在全面分析市場的基礎上,正確處理三者關系,確定自己的原則和基本取向,并用于知道營銷實踐,才能有效地實現企業目標,保證企業的成功,因此營銷哲學史營銷文化最深層的文化。
2.2. 營銷理念——中層營銷文化
營銷理念是人們在營銷活動中的指導思想,它是營銷人員從事市場活動的指南,是人們對營銷活動的根本看法營銷哲學,是企業開展營銷活動的出發點。營銷理念的形成與周圍的環境有關,并隨著營銷環境的變遷而不斷演變。有什么樣的環境就應有與之相適應的營銷理念,那么適應當前經濟全球化、科技高精尖化、社會信息化趨勢的營銷理念包含了哪些內容呢?
1).企業應該樹立以顧客為中心的營銷理念
以顧客為中心,不是企業圍著顧客轉,而是應該研究顧客的需求、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在營銷實踐中,以顧客為中心的理念,就是要做到使顧客滿意,了解顧客的真實需求,只有了解了顧客的真正需求,企業才能為顧客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同時企業應從點滴做起,使顧客從最初的潛在顧客成為企業的忠誠顧客,終身顧客。研究表明,企業只有從滿足顧客的需求、使顧客滿意中才能獲得長期的利潤??偠灾髽I必須牢固樹立以顧客為中心的營銷理念才能使自身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2).創新的營銷理念是企業一直追求的目標
營銷實際上就是吸引新顧客和留住老顧客的過程。然而從人性的角度來說,人們或多或少的有點喜新厭舊情結。因此,企業要想留住老顧客,就必須堅持營銷創新,必須用新的理念指導營銷工作,用新的手段或方法爭取市場主動權,在現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上,企業不僅僅在生產上下功夫,也應該在營銷上創新,生產對企業來說不是問題,產品基本趨向于同質化,但是營銷理念的創新卻是不斷前進。企業只能以創新的精神、開拓進取的精神來贏得市場,取得顧客的信任和忠誠。所以,企業必須堅持創新,才能留住老顧客和吸引新顧客,從而在競爭中取勝。
3). 堅持整合營銷戰略的營銷理念
整合營銷戰略,是指企業在營銷活動中,協調所有的部門和所有的營銷功能,共同為滿足不同顧客的需求和服務的戰略。整合營銷包含著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不同的部門之間,即營銷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的整合營銷哲學,例如生產部門,品管部門等,另一方面是不同的營銷功能的整合。整合營銷戰略,強調企業不論是在組織上還是在功能上應作為一個整體,加強與消費者的對話、溝通和交流,以實現營銷目標,增強競爭實力。隨著現在的消費者需求的個性化,整合營銷戰略也就顯得特別的重要。
總的來說,現代企業的營銷理念,主要包括了以顧客為中心的思想、創新的意識、整合營銷這三個個方面,當然還應該具有服務營銷、綠色營銷、社會責任營銷、生態營銷等理念。只有牢固樹立這些營銷理念,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企業才可以常青。
2.3. 營銷形象——表層營銷文化
營銷形象,實際上是企業整體形象向企業外部的延伸,它是指顧客作為社會公眾的一部分對企業的總體的、概括的、抽象的認識態度和評價,特別是對企業的市場行為或活動的綜合看法和評價。很顯然,營銷形象有其自身的特征、作用和內涵。
營銷形象的特征。首先,營銷形象具有整體性期刊網。盡管營銷形象反映了企業營銷理念、營銷人員素質、企業內在凝聚力、技術開發能力、營銷管理水平、社會公益事業、環境保護、營銷人員職業道德等不同方面,但它在顧客看來總是由若干不同要素構成的一個總和的、整體的形象;其次,營銷形象是動態的。營銷形象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企業行為和顧客認知水平的變化而改變;再次,營銷形象是相對穩定的。營銷形象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對的穩定性,特別是當這種評價為輿論普遍所接受時,顧客在心理定勢的作用下,其看法或評價是不會輕易改變的。最后,營銷形象具有表面性。營銷形象是指人們可以直接感知企業營銷的外在形象,如企業名稱、企業標志、品牌、包裝、產品、營銷人員服飾、促銷活動、廣告等。當然,營銷形象還有其他的特點,如外延性、主觀性、多維性等等。
營銷形象的作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良好的營銷形象已成為企業一種無形的財富和戰略資源,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是企業競爭優勢的保障。這主要體現在營銷哲學,良好的營銷形象有助于提高企業營銷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有利于企業贏得顧客的信任和市場開拓;有利于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也有助于企業獲得廣泛的社會支持和幫助。
營銷形象的摘要包括行銷領導形象,營銷人員形象,營銷代言人形象等。
3. 總結
企業營銷文化是一個企業文化這個系統中重要的一個部分,企業在構建企業文化的時候,必須要建設好企業營銷文化,因此企業營銷文化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對以前的學者對企業營銷文化概念的梳理,認為企業營銷文化是一個系統,這個系統包括,營銷哲學,營銷理念和營銷形象。在企業的營銷活動中,企業只有長期的建立企業的營銷文化,才能為企業帶來長久的利益。企業在營銷中應該較多的去運用營銷文化。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全球經濟一體化步伐加快,全球科技文化一體化時代即將來臨。我們相信,蘊涵著豐富內涵的文化營銷方式必將得到廣泛而迅速地傳播與發展,二十一世紀企業的競爭將聚焦于營銷文化。目前企業還尚未給予營銷文化足夠重視,理論基礎還遠未形成,仍需在市場實踐中不斷發展與完善。
參考文獻:
[1].張黨利,郗芙蓉.企業文化營銷的概念及實施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8.1
[2].周存本.文化與市場營銷[M].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
[3].菲利普·科特勒;梅汝和,梅清豪,周安柱譯.營銷管理[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4].王方華,伏寶會,肖志兵.文化營銷[M].1998,
關鍵詞 地質公園旅游系統;研究現狀;研究趨勢
中圖分類號 F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5006(2010)11-0084-09
1 背景與目的
地質公園(Geopark)是以具有特殊科學意義、稀有的自然屬性、優雅的美學觀賞價值,具有一定規模和分布范圍的地質遺跡景觀為主體,并融合其他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而構成的一種具有觀光游覽、度假休閑、保健療養、科學教育、文化娛樂等多種功能的獨特自然區域。建立地質公園的主要目的是保護地質遺跡、開展科普教育和發展地方經濟。截至2008年,我國已經先后建立了138家國家地質公園,其中20家為世界地質公園。隨著地質公園的建設和發展,不同學科背景的學者逐步展開了對地質公園的研究,其相關理論也在不斷拓展和深入。
地質公園是一個系統工程,然而,通過文獻檢索,尚未發現從旅游系統的角度統計分析、評述地質公園研究現狀、問題及趨勢的文章。本文通過構建地質公園旅游系統模型,對地質公園研究文獻進行全面的統計分析,并評述我國地質公園的理論研究問題及趨勢,以期為研究者和決策者、管理者提供參考。
2 研究方法
2,1構建地質公園旅游系統模型
地質公園作為一種綜合的旅游目的地,牽涉面非常廣泛,如果沒有系統論思想,就難以對其實現有效的闡述和理解。本文認為,從系統論的角度考慮,地質公園是一個開放復雜的巨系統,它是由地質公園客源市場系統、地質公園旅游核心吸引力系統、地質公園旅游保障系統、地質公園旅游支持系統組成(圖1)。
地質公園客源市場系統主要是指到地質公園旅游的現實旅游者或者潛在旅游者構成的系統。根據旅游者的來源地不同,可以將其分為本地客源市場、國內客源市場和國際客源市場。旅游客源市場系統主要研究地質公園旅游者的行為,包括旅游動機、決策行為和空間行為,以及由于旅游者行為引起的客源市場結構和市場特點。
地質公園旅游核心吸引力系統是指地質公園有別于其他一般景區,對旅游者產生特殊吸引力的各種資源和要素的總和。地質公園吸引旅游者的核心主要是地質地貌景觀資源及用它打造的旅游產品――地質旅游線路和地質公園解說體系。具有特定地質主題、串聯了獨特地質遺跡景觀、文化遺跡景觀和節事活動等豐富內容的地質旅游線路和特色、個性化服務的地質博物館、地質景觀解說系統以及地質公園導引標識系統是形成地質公園獨特魅力的主要因素。
地質公園旅游保障系統是指為到地質公園旅游的旅游者提供交通、康樂、食宿、購物及信息服務等多種旅游需求的綜合體,主要包括設施保障和信息服務保障兩個子系統。該系統是使游客旅游活動得以順利完成的基本保障,其主要功能是為旅游者提供連接客源地與地質公園旅游地的信息服務,在地質公園內為旅游者提供生活必需的設施,以及為旅游者提供游覽、娛樂和購物設施及相應服務,這些功能同時也是增加地質公園旅游吸引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上述地質公園客源市場系統、地質旅游核心吸引力系統和地質公園旅游保障系統共同組成一個結構緊密、與旅游者直接聯系的旅游系統,在其還形成一個與旅游者不直接聯系,由政策、管理體制、地質遺跡研究與環境保護、人才培訓、地質旅游資源開發與規劃等因素組成的支持系統。在這一系統中,政府處于特別重要的位置(政策和管理)。此外,地質遺跡的研究和保護也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地質公園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
2,2確定研究文獻的范圍
首先,本文以“地質公園”和“地質遺跡”為主題,在中國知網(CNKI)的“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進行文獻檢索。通過“全部文獻”項目,對2001~2008年文獻進行檢索、篩選,截至2008年11月8日,共獲得地質公園研究文獻314篇。
為了更全面地概括我國地質公園研究現狀和進展,本文搜集了中國地質學會旅游地學與地質公園研究分會自2001~2008年出版的年會論文集,篩選出有關地質公園研究論文260篇。
另外,為了反映我國碩士生和博士生對地質公園的研究情況,本文分別利用中國知網(CNKI)的“中國優秀碩士、博士論文全文數據庫”進行文獻檢索,共獲得相關論文53篇,其中,碩士論文50篇、博士論文3篇。最后,將上述3類文獻合并,共得到有效文獻627篇,作為本文研究對象。
2,3內容分析法與歸類統計
本文采用內容分析法對627篇文獻進行歸類、分析。內容分析法是對各種材料、記錄的內容、形式、含義以及重要性進行客觀、系統和數量化描述的一種研究方法,目的是把用語言表示的非數量化資料轉換為用數量表示的資料,客觀、系統和量化是其突出特點。
從旅游系統視角構建的地質公園系統模型不僅為地質公園建設、管理提供了認識論基礎,而且為本文全面系統地分析、研究我國地質公園的研究現狀及趨勢發展提供了歸類框架。利用上述構建的地質公園旅游系統模型,將獲得的627篇文獻按照論文的主要研究內容分門別類地歸入各個子系統,然后統計分析,可以獲得地質公園理論研究的全貌及各子系統理論研究的細節,統計結果如表1至表4。
3 地質公園旅游系統研究進展與述評
3,1地質公園研究概況
如表1所示,自從2002年第一批國家地質公園建立以來,地質公園的研究得到了不同學科背景研究者的重視,研究文獻持續迅速增長。但是我國地質公園的研究非常不平衡。地質公園客源市場系統、地質旅游保障系統以及地質旅游核心吸引力系統(特別是地質旅游產品的打造和旅游線路的設計)的研究非常薄弱,僅僅分別占總研究篇數的0.6%、1.7%和7.2%,而且2001~2008年,對這3個系統的研究文獻基本沒有多大的變化,說明時至今日,對地質公園旅游市場系統、旅游吸引力系統和旅游保障系統的研究仍然沒有引起研究者的重視。絕大部分集中在地質公園旅游支持系統中地質遺跡調查評價和地質旅游資源開發的研究上,這種狀況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國的地質公園旅游研究仍然處于初級階段,且地質公園的旅游發展處于資源導向型發展模 式上。
3.2地質公園客源市場系統研究進展
地質公園作為一種新型綜合性旅游目的地,其旅游開發和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資源一市場一產品3個核心要素缺一不可。目前我國對地質公園客源市場的研究是地質公園研究中最薄弱的一個環節,僅僅有4篇文獻。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白凱對陜西翠華山國家地質公園進行了基于地質科學含義的游客認知行為研究,提出了淺認知度國家地質公園的概念,并進行了解釋。景艷芳在其碩士畢業論文中,采用調查問卷方法,比較系統地研究了云臺山世界地質公園旅游區旅游者的決策行為、時空行為和游客滿意度。但是,這些開創性研究并沒有真正從“地質旅游”的角度,識別出地質旅游者不同類型、旅游動機、旅游行為特征及其地質公園客源市場特征,研究深度亟待加強。
3.3地質公園旅游核心吸引力系統的研究進展
3.3.1地質公園旅游線路設計研究
地質公園要想在諸多類型的旅游目的地中獨樹一幟,必須具有自身特色,不同于一般景區的地質旅游線路。本文所指的地質旅游線路是一種廣義的概念,是指凡是具有特定的地質主題,串聯了獨特地質遺跡景觀、其他自然遺跡景觀、人文遺跡景觀,并為旅游者展示、解說其地質成因或者地學背景的旅游形式,基本與地質旅游產品同義。共有14篇文獻以比較重的份量涉及了地質公園旅游線路的研究,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具體個案為研究對象,在分析地質遺跡特點或者地質公園旅游資源的基礎上,探討地質公園旅游線路的類型,或者簡單設計幾條不同主題的旅游線路,這類研究是地質公園旅游線路研究的主體,占86%。如黃金火對大金湖世界地質公園旅游產品設計與開發的研究即屬此類。另一類是理論性比較強的文獻,但僅僅只有兩篇。莊壽強首次對地質旅游和旅游地質這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進行了辨析,提出了地質旅游線路的三大類型,即彌漫型、插入型和連貫型地質旅游線路,首開地質旅游線路理論研究之先河。楊振之從旅游產品的角度,研究了地質公園的旅游產品轉化問題。
3.3.2地質公園解說體系研究
(1)地質公園解說體系概述與綜述研究。建立完備的科學解說體系,向游人主動普及地球科學知識,是地質公園區別于一般景區的最大特色。然而,科學解說系統仍然是地質公園研究的薄弱環節。陶奎元等從地質公園解說系統規劃的角度研究了解說系統的結構、建設內容和解說的方式。嚴國泰研究了國家地質公園解說系統的科學性問題和實現途徑。
(2)地質公園博物館研究。地質公園博物館是向游客普及地球科學知識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重要陣地,也是地質公園區別于其他一般景區的重要標志。目前地質公園博物館研究文獻中,理論性和系統性強,能夠切實指導地質公園博物館建設的研究成果,基本上還處于空白狀態。已有的14篇論文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探討地質博物館建設與地質公園建設關系的,另一類是關于地質公園博物館設計的。例如,曹穎在其碩士論文中,以王屋山一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陳列藝術設計為例,比較系統地介紹了地質博物館陳列藝術設計的方法和理念。
(3)地質景觀解說研究。地質景觀(景點)解說體系是科學解釋地質景點形成機理、普及科學知識的良好途徑,也是地質公園存在的標志,但僅有兩篇文獻專文論及,其余大多散落于地質公園解說系統概述的研究文獻中。莊壽強研究了地質公園中標牌的類型及其表述的內容,認為應該根據旅游者身份的不同,建設專為地質人員設立的地質遺跡點標牌和為普通游客設立的地質景點標牌。由于地質公園地質景點形成機理對普通旅游者來說太過深奧,除了上述物質性的標牌解說之外,還需配備專職的地質導游人員解說,這也是地質公園的核心吸引力和標志之一,然而專門研究地質導游人員如何解說的文獻還沒有見到。
(4)地質公園導引標識研究。對地質公園導引、標識系統的研究也非常薄弱,只有3篇文獻專文論及。胡光曉探討了地質公園景區路標與環保衛生桶的結合機理與路標的設計思路。主要是以個案為研究對象,缺乏理論總結性的文獻。
3.4地質公園旅游保障系統的研究進展
3.4.1地質公園交通、食宿、康樂、購物設施與服務體系研究
由于大多數地質公園是在原有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基礎上建設的,這些景區原有的基礎設施和交通、食宿、康樂、購物等設施已經比較完備,因此,專文研究地質公園基礎設施和旅游接待設施以及服務的文獻基本處于空白狀態,只有王聰在其碩士畢業論文中探討了構建滿城地質公園旅游交通網的問題。如何結合地質旅游資源特色和主題形象,將地質公園的元素有機整合入現有的設施和服務中,體現地質公園特色,將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
3.4.2地質公園信息保障體系研究
連接旅游者和地質公園橋梁的旅游信息通道的研究也是當前地質公園研究的盲區,尚未看到專門研究地質公園如何為旅游者提供地質旅游服務(如地質旅行社服務研究)和信息服務的文獻。研究地質公園信息保障系統的文獻全部集中在地質公園的市場營銷方面,但也僅有10篇文章,僅占總數的1.6%。例如,白凱以翠華山地質公園為例,比較詳細地研究了地質公園的市場拓展戰略。
3.5地質公園旅游支撐系統的研究進展
3.5.1地質公園管理研究
(1)地質公園管理體制與管理手段研究。我國已建的138家國家地質公園中,很大部分同時還是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他們分別屬于不同部門管理,由于各自為政造成的“扯皮打架”現象突出。因此,地質公園管理體制的研究理應成為研究重點,目前有7篇文獻涉及了對地質公園管理體制和管理模式的研究。盧志明建議借鑒九寨溝、黃龍風景區的管理經驗,推行“多塊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方法。彭永祥以陜西省的地質公園為例,提出了由決策型協調、管理型協調、技術型協調3個層次構成的地質公園保護利用協調的理論模式。
地理信息系統(GIS)是地質公園遺跡保護、游客監測、資源管理的基礎和科學管理的手段。目前,GIS技術在地質公園管理中的應用研究已處于起步階段,主要集中在碩士畢業論文中。如李富兵等8名碩士在其畢業論文中以具體地質公園為例,探討了地質公園旅游信息系統的構建與實現問題。這些大都是GIS在地質公園中的應用與實踐,有關這方面的理論總結還需要進一步深入。
缺少法律依據是地質公園依法管理的最大缺陷,也是地質公園管理研究的最薄弱環節之一。華國紅等從立法的角度探討了地質公園的法制建設問題,王愛民在其碩士論文中,對完善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的法制建設提出了設想。
(2)地質公園管理策略的研究。分析地質公園建設、管理存在的問題,探討地質公園的對策與管理策略是地質公園管理研究的主體。如陳安澤等對中國地質公園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的研究是典型的代表。
3.5.2地質公園人力資源研究
地質公園作為一種新興的綜合性旅游目的地, 需要大量高素質復合型公園管理人才、環境保護人才、產品開發營銷人才、基礎地質研究人才以及地質導游人才。目前只有5篇文獻專文對此進行了研究。如郭婧對地質公園導游人員的培訓與管理進行了探討。當前,由于地質公園各類管理人才缺乏,已經造成了地質公園建設和管理的諸多問題,需要相關理論的深入研究和對實踐的指導。
3.5.3地質遺跡調查評價研究
地質遺跡調查評價是地質公園遺跡保護與旅游開發的基礎,也是開展地質科普旅游的前提。目前有183篇文獻對此開展了研究,是研究最集中的領域之一,占總體文獻的29%。地質遺跡調查評價的研究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地質遺跡特征與綜合評價研究,有145篇,占該部分的80%,絕大部分研究是以具體個案為例,描述地質公園內不同地質遺跡的結構與特征,或者從科學價值、觀賞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多是定性描述。如王同文等對泰山的地學價值、自然與文化價值等的研究。另一類是對地質遺跡或景觀成因評價,數量較少,有38篇文獻,如孫洪艷等對內蒙古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青山花崗巖臼的特征及成因的研究。
3.5.4地質遺跡的保護研究
地質公園建設的首要目的是對地質遺跡及其依存環境的保護,保護的基礎工作就是對地質遺跡類別、登錄等進行研究。然而,目前這方面的研究工作也非常薄弱,只有13篇文章對此進行了有益的探討(表4)。陶奎元等對地質遺跡進行了不同角度的分類,為地質遺跡的調查、保護和登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由于分類不統一,各有側重,在實際工作中也造成了諸多不便,今后需要加強這一方面的研究,制定出一個統一的分類方案。
分析地質遺跡保護存在的問題,探討地質遺跡的保護對策與管理策略是地質遺跡保護研究的主體,共有64篇文獻,占該部分研究文獻的83%(表4)。這些研究盡管提出的地質遺跡保護策略或者保護思路比較全面,但研究大多是面面俱到,深度和理論總結歸納不夠,亟須加強。
3.5.5地質旅游資源開發與規劃研究
自從2002年第一批國家地質公園誕生以來,對地質旅游資源的開發和規劃研究一直是地質公園研究的熱點,共有233篇文獻,占總體研究文獻的37%。其中,對地質旅游資源開發戰略的研究有195篇文獻,而地質旅游資源開發理論性較強的研究則比較薄弱,只有38篇文獻。
(1)地質旅游資源開發理論的研究。目前,對地質旅游資源或者地質公園開發理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地質旅游資源概念與分類的研究。對于地質旅游資源的定義與分類,不同學者提出了不同的觀點。陳安澤等對此做出了開創性和代表性的工作。目前對地質旅游資源概念的定義和分類還比較混亂,仍需要不同背景的研究者對此開展深入的探討。②地質旅游資源或者地質公園開發模式的研究。如李曉琴等通過對比生態旅游與地質科普旅游的相同點,認為生態旅游是地質公園旅游的戰略選擇,并從功能分區、產品設計、解說系統等6方面提出了地質公園生態旅游的開發模式。③地質旅游資源或者地質公園規劃理論的研究。后立勝、錢小梅等分別從地質公園的旅游功能、地質遺跡類型和保護利用程度等角度,對地質公園進行了分類。李同德、郭建強等分別對地質公園規劃的性質、調查方法、選址、功能區劃等方面開展了較深入的研究。這些理論性較強的文獻是指導目前如火如荼的地質公園開發建設的寶貴財富。
(2)地質旅游資源開發策略的研究。地質旅游資源開發策略是研究主體,占該部分研究的84%,大多數以具體的地質公園為研究個案,在分析地質旅游資源的特點或者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戰略性的開發方案或者建議。這部分研究大多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對具體的地質公園開發也有借鑒意義,理論深度尚待加強。
4 我國國家地質公園旅游系統迫切需要加強研究的幾個問題
由上可知,我國國家地質公園旅游系統的理論研究非常不平衡,研究重點主要集中在地質遺跡調查評價和地質旅游資源開發戰略上,而地質公園客源市場系統、地質公園旅游核心吸引力系統和地質公園旅游服務保障系統的研究極其薄弱,而且至今仍然沒有引起研究者的重視。尤其是近年來隨著國家地質公園旅游開發進程的加快,其基礎理論研究已經嚴重滯后于地質公園旅游開發建設的實踐。結合當前國家地質公園開展地質旅游遇到的突出問題,以下幾個方面迫切需要得到加強研究:
4.1地質公園旅游主體的研究問題
設立地質公園,必然要面對3個問題,即地質公園為誰服務?服務對象希望得到什么?如何使服務對象得到所求?這3個問題無一不指向服務對象――公眾。因此,公眾的主體性參與及其受益問題應該是地質公園建設的重要目標。然而現實情況并不樂觀,不少地質公園往往是只見山不見人,缺少人本意識和人文關懷,成了“專業研究者的地質公園”。突出表現在對游客的公眾心理與行為研究把握不夠,如游客的心理及行為特點、參與模式、認知模式等。常常把旅游者看成是純理性人、科學人、地質工作者,自覺不自覺地剔除了地質公園參與者作為輕松愉快的旅游者的角色定位。地質公園既然是“公園”,必然要面向公眾。因此,地質公園旅游服務對象有哪些,不同旅游服務對象需求特征、認知模式和行為規律到底如何,它與其他景區游客的需求異同點是什么等基本問題,是一個非常迫切需要加強研究的領域。
4.2地質景點與地質旅游線路研究問題
地質旅游景點是地質公園開展旅游的最小單位。地質景點與地質公園內的地質點是不一樣的,二者最根本的區別就是看地質點是否對大多數普通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如果有吸引力,這樣的地質點才是地質景點,否則就僅僅是地質點,而很難成為吸引普通旅游者參觀的地質景點。然而,當前國家地質公園普遍存在著地質景點與地質點不分的現象,往往在地質點旁邊插上一個解說牌,就算是開展地質旅游了,直接導致了目前我國大部分地質公園開展地質旅游的“三無”現象,即地質公園內大多數甚至全部的已有旅游景點基本上與地質無關、大多數甚至全部所建的地質點基本上與旅游無關以及導游基本上對地質景點成因一無所知。目前在學術界,對地質旅游景點建立條件、組合規律、命名原則等基本問題的研究仍然處于空白狀態。
在地質旅游線路研究方面,盡管目前有14篇文獻,但是86%的文獻都是淺嘗輒止,僅在簡單分析某個地質公園的地質遺跡特點或者地質公園旅游資源的基礎上,簡單探討地質公園旅游線路的類型,或者提出幾條不同主題的旅游線路,缺乏深入、系統的市場調查與分類。由于對地質公園旅游主體的認知模式、參與特點、行為規律等把握不準,設計出來的地質旅游線路可操作性和指導性較差,基本上與原有的景區線路沒有多大的差別,游客過去怎么游,現在還是怎么游,真正的“地質旅游”并沒有開展起來。
因此,以市場為導向,加強對地質景點建立標 準、地質旅游線路組合規律,以及如何針對不同游客需求與傳統旅游線路整合等研究,是當前國家地質公園旅游可持續發展迫切需要研究的一個問題。這部分的研究需要旅游學者、地質學者等多學科研究者通力合作,融入創造性的思維才可順利進行。
4.3地質公園旅游解說研究問題
地質公園的旅游解說系統過于專業化是目前被人們最為詬病的焦點之一。突出表現為地質景點標牌解說、地質公園博物館布展解說等為一大堆令人生澀難懂的地質專業術語,而地質導游人員對地質景點的解說卻與地質內容無關,仍舊是以往的神話傳說故事,這與地質公園普及地球科學知識的建設目標難以一致。目前地質公園解說方面僅有的幾篇文獻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忽略了對解說受眾的深入研究。因此,借鑒國外國家公園環境解說的先進經驗,加強對地質公園解說受眾、解說內容、解說方式與解說效果等基本理論研究,理應成為目前地質公園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的焦點之一。
4.4地質遺跡調查評價研究問題
盡管地質遺跡調查評價研究是當前地質公園研究最集中的領域之一,占總體文獻的29%,但是從對地質公園旅游的科研支持與服務來看,目前地質遺跡的調查與評價研究還存在比較突出的問題,主要表現為:(1)對地質公園整體價值與主要地質遺跡獨特價值的“深度”研究不夠,與全國或者全球范圍內同類地質公園或者地質遺跡價值的對比研究更顯不足。這就造成地質公園的標識與導游過程中忽視價值性的表達,旅游者在地質公園的感覺常常是云里霧里,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使得地質公園的設立好像成了純經濟利益驅動的產物或者形象工程,而無法認識珍貴的地質遺跡的真正價值。(2)對構成地質旅游基本單元的、單體地質遺跡景點的成因研究薄弱,僅占該部分研究文獻的13%,這就使得地質公園開展地質科普旅游的價值大大降低。(3)能夠整合各種資料,對地質公園區域的自然、經濟、人文等景觀的地學背景、地質遺跡或景觀的成景過程“深度”研究不夠。
地質公園是科學公園,如果缺乏對地質遺跡的地質背景、成景過程與地質公園區域各種景觀地學背景的整合研究,缺乏地質遺跡獨特價值深入研究,開展地質公園科普旅游就成了無源之水,直接影響著地質公園存在的價值。顯然,上述研究至關重要,是地質公園最為迫切需要加強的基礎研究領域。
4.5地質遺跡的保護研究問題
地質遺跡保護是設立地質公園的首要目的,然而這方面的研究卻并不盡如人意。除了上述提到的地質遺跡分類研究、保護策略研究存在的問題外,地質遺跡的保護規劃研究也存在較多問題,突出表現在:一是大多數地質公園地質遺跡的保護規劃照搬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緩沖區、實驗區三圈保護模式,而忽視了地質公園內地質遺跡主要是以點、線、面交互存在的實際,保護流于形式;二是地質公園保護規劃與其他規劃如城市規劃、土地規劃、旅游規劃、風景名勝區規劃、自然保護區規劃銜接性與整合性差。其結果自然是地質公園邊界與其他規劃邊界模糊不清,加之規劃面積不當,地質公園內地質遺跡保護與潛在的礦產、水等資源的開發矛盾重重,使地質遺跡保護規劃難以得到切實執行。因此,如何設計具有地質公園特色的地質遺跡保護與旅游開發模式,如何整合與其他規劃的關系等重大理論問題,亟須學術界深入研究。
4.6地質公園體制與機制創新研究問題
近些年,旅游景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創新問題已經成為旅游行業最熱門的話題之一。旅游景區的體制創新在政府層面、業界和學術界都備受關注,各方面都為此積極探索和實踐。目前我國國家地質公園管理條塊分割、政出多門,地質公園管理體制與機制問題仍然是制約國家地質公園遺跡保護與旅游發展的瓶頸之一。
實際上,目前我國國家地質公園大部分面積巨大,如內蒙古克什克騰國家地質公園,總面積為1750平方公里,占整個克什克騰旗總面積的8%,是一個集第四紀冰川遺跡、花崗巖地貌、火山遺跡、溫泉資源、沙漠、草原、河流及湖泊為一體的綜合性地質公園。其中包含了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5個省級自然保護區、2個國家森林公園、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等,是一個典型的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的大型綜合性地質公園。因此,國家地質公園的利益相關者非常復雜,不僅包括上述不同的資源主管部門及政府機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而且包括旅游者(大眾旅游者、地質旅游者、生態旅游者)、旅游業(旅游經營商、交通經營者、飯店、旅游零售商等)、當地社區(直接旅游就業者、非直接旅游就業者、當地企業人員)、壓力集團(環境、野生動物等非政府組織)、媒體等其他利益相關者。不同的利益相關者訴求不同,經常發生矛盾和沖突。所以國家地質公園體制與機制創新,不僅要考慮不同政府部門之間的協調,而且要考慮社區、旅游者、非政府組織、旅游業等各種旅游利益相關者的訴求。只有所有的地質公園旅游利益者同時實現自己的利益,地質公園的旅游可持續發展目標才可能真正實現。
然而,目前大多數國家地質公園還沒有建立一個合理的利益協調和分配機制。利益相關者角色的錯位、缺位,其間關系的交叉、矛盾是制約我國國家地質公園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此,如何界定國家地質公園旅游利益相關者類別、地位及其利益訴求,如何研究在國家地質公園不同利益相關者之間建立一個多目標、多受益主體的和諧共生的利益協調和分配機制,是國家地質公園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最佳途徑之一。顯然上述內容需要不同學科專家的深入研究,為國家地質公園的規劃建設和經營管理提供實踐的指導。
關鍵詞:知識;經濟價值形態;資源;資本;生產要素;知識經濟
中圖分類號:F06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7408(2013)07-0045-04
現時代,關于知識的經濟意義已不容忽視,知識的經濟價值地位彰顯。然而,由于知識的不確定、不精確和不全面等特性,使得人們往往難以準確把握知識的價值量及知識的效用價值。在認識生產活動中知識的高附加值和高回報率的價值現象時,更是難以給出具有說服力的解釋。美國經濟學家保羅·羅莫在他提出的經濟增長的四要素理論中,將知識分解為兩個可量度的要素。這一認識無疑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思路:解決經濟學中的知識悖論、價值沖突的問題,首先應從知識的確定性與依附性入手,才能尋找到解決問題的線索。英國學者馬克斯·H·博伊索特認為,“知識遠遠不是一種同質的存在物;隨著時間推移,它會經歷重要的形態變化?!盵1]可見,知識在一定的經濟條件和社會環境下,會呈現具有不同規定性的經濟形態。本文將從這一觀點出發,考察知識形態產生和存在的前提條件,探索知識因素確切的經濟價值形態,通過探討經濟活動中知識要素的穩定性和獨立性,把握知識的價值質量及量化形式,進而闡釋知識價值形態相互之間的關系及其在社會生產活動中的經濟效用等,為準確理解、全面把握和精準分析知識產業的經濟活動提供一些參考。
一、社會化大生產推動下的知識的資源形態
通常,知識資源可以有兩重解釋:一是人類歷史積聚的知識儲藏,一是社會經濟活動需求并被重新認知、再塑和積累的知識儲備以及人類知識活動的創新成果。經濟學所認為的知識資源是“進入經濟運行系統的人類知識,這些知識可以用來促進物質生產,從而產生市場價值,也可以用來直接作為精神消費對象”。[2]世界上一切無形或有形的物品和文明產物,不是隨意沒有任何條件就能成為經濟資源的。具有經濟價值的知識可以稱為知識資產,知識儲藏卻并不必然是資產形式的知識資源,而知識儲藏到知識資源的轉化,只有在社會化大生產的環境與條件下才得以成為現實。由此推斷,經濟學認可的經濟資源只能是知識儲備與知識創新成果。
工業文明以前的經濟時代,知識對于人類生存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未在人類的經濟活動中尤其是農業經濟自給自足生產狀態中被納入資源體系。只是在工業經濟時代,知識的資源地位才獲得公認。蒸汽機的出現,不僅意味著機械力代替人力和獸力,機器工業的社會化大生產在拋棄手工生產方式的同時,還揚棄了手工業匠人們的手藝秘訣?;谑止I生產的、個人具體的手藝知識已難以滿足社會化大生產的高度集中和專業分工對于知識的需求,社會化大生產所需求的標準化、精確化、大眾化的創新性技術工藝知識,開始成為工業經濟時代人們自覺關注、積極尋求的資源要素。每一個社會歷史的經濟形態都有自己特有的資源范圍。文藝復興運動伊始形成的人文精神資源的豐富和優化成為工業革命的先導,科技資源的創新和積累成為工業經濟持續增長的強大支撐,科技首次發揮第一生產力的作用。在工業化、信息化的推動下,知識經濟的資源范圍包括知識積累、學校學科積淀、教育資源、與知識經濟密切相關的信息技術及網絡基礎等。實際上,在工業化、信息化的推動下,適應社會分工和專業化要求,現實當中的知識資源形態不斷隨著經濟發展而變化,進而對社會經濟形態、經濟活動與運行過程、社會經濟發展、產業結構的演變進化產生巨大影響。如人力資源方面,長期起主要作用的體力資源逐漸隱退,智力資源開始成為改造社會的強大力量。
社會化大生產還持續不斷賦予作為資產的知識資源在工業經濟的不同發展階段形式各異的資產形態。工業化初期,知識只是生產要素中的外生變量,沒有獲得獨立形態,也不為人們所認識,實際上作為公共知識被免費使用。工業化發展時期,知識作為生產要素全面融于經濟生活當中,知識要素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知識資產已發展成為比自然資源更為重要的經濟資源。而在信息化時代,知識活動發生重大變化,知識生產的規?;蛊湓谏鐣止ぶ蝎@得獨立形態的地位,知識產業成為產業結構中新的產業,隨著工業發展由從屬地位向主導地位發展,智力資源正逐漸開始主導社會經濟。美國經濟學家杰里米·里夫金說,“現在,信息和自動化卻要代替人的思想(部分腦力勞動)?!悄堋瘜⒃诟鱾€領域代替人勞動或工作?!?[3]社會化大生產的組織形式還直接推動著知識發展的最高形態——科學知識不斷創新發展,從而進一步成為社會經濟活動的新動力源泉??茖W探索、科學發現、技術創新等知識活動已經不再是實踐活動的附庸,知識獲取、傳播、創新成為社會分工體系中某些人的職業性活動,獨立從事知識探索和傳播的組織對于知識創新具有更重要的意義,社會化大生產中的知識活動與經濟活動呈現出愈來愈密切的關系,對現代社會生產活動更是具有重要影響。
從知識生產的角度分析,知識的事實和效用如影隨形般依附于有形的實物載體,決不能離開物質載體而獨立存在,否則便難以談及其效用和價值的發揮。一般而言,我們總是依據經濟資源的效用和稀缺性、知識的生產性和知識的無形與物質依附性,從知識的內容體系、構成要素、表達形式、載體形態、表達技術方法和工具手段等入手對知識資源形態的質量形式進行深度認識。知識資源按照存在狀態可分為存量知識和流量知識,存量知識是指有人類歷史以來所積累起來的知識,流量知識是指當前所創新的知識。盡管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提出了一套測度知識的指標體系,這套體系提出了測度知識投入、測度知識存量與流量、測度知識產出、測度知識網絡、測度知識的學習五個基本概念,但是,對于知識資源的全面測度還是比較困難,目前還沒有公認的、行之有效的測定方法。以人力資源為例,人力資源管理認為,人力資源是一種數量化概念,人力資源可以量化(可以直接以人頭計算),但不能直接反映出個體的素質差異(要反映必須對其構成要素進行細致分析)。然而,含有不同層次和不同專業的學科知識與專業技能對于人力資源個體來講又極為重要,因為沒有專業知識,人力資源也就無法在相應的崗位上從事專業工作了。顯而易見,對人力資源價值的計量不僅要采用貨幣性計量方法,而且要采用非貨幣性計量方法,兩者缺一不可,任何單一的計量方法都會導致對人力資源價值的不準確估值。非貨幣性計量方法是按照主觀預測和經濟上的估計進行計量的方法,其核心在于以人力資源的才干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來決定其在組織中的價值。影響人力資源非貨幣計量價值的因素主要有員工的文化程度、技術職稱或職務、技術工種、實際工齡與年齡、健康狀況等。貨幣性計量方法是指將人力資源價值資本化進行計量的方法,計算對象包括個人價值和群體價值。主要有收益法、未來工資報酬折現法、未來收益折現法、非購入商譽法、邊際分析法等。由此可見,無論知識資源的測度是否完整、準確與可靠,隨著機器工業的產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化大生產中的知識活動與經濟活動呈現出密切的正相關關系,知識要素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知識資產已發展成為比自然資源更為重要的經濟資源。
二、現代產權制度激勵保障的知識的資本形態
現代工業越來越依靠知識資本的運用,那么,如何避免知識效用的共享與知識的資本化之間的嚴重沖突,亦即如何在發揮知識效用的同時保障知識所有者的權益,也就成為知識資本化形成和實現的重要前提。理想的做法,知識資本應該能夠按照市場的價格自愿地以貨幣形式進行交換從而實現其市場價值。可現實卻難盡人意,知識資本的交易很難完全依照“看不見的手”的原則順利進行,時常存在著根本不發生經濟支付的經濟交易,尤其對于大量投資于研究與開發的經濟活動而言。市場失靈必然招致政府的介入,由政府主導的現代產權制度應運而生,為知識資本化的實現提供了最為基礎的制度條件。
現代產權制度包括企業產權制度與知識產權制度。知識資本分為人力資本和知識產權資本兩類,人力資本是企業知識資本的基礎,表現為企業員工所具有的各種技能和知識,它是以隱含的方式存在著,難以進行編碼;知識產權資本是顯性化的或明示的知識資本,包括各種發明、專利、論文、著作、商標、管理制度、作品、企業聲望、市場美譽、顧客關系、企業的品牌等諸多物化或明示的知識。學者們普遍認為,知識產權賦予知識成果的人身與財產權利。在知識創新的自然壟斷以外,知識產權制度是保護私人領域投資于知識的最有效和最重要的制度。建立知識產權制度的原因在于,僅有知識創新的自然壟斷不足以實現知識生產的成本補償,不利于創新者獲得足夠的創新利益。如果這種利益不能實現,社會的創新動力就會枯竭,知識生產和再生產循環就難以進行。而對于人的勞動力,薩繆爾森這樣論述,“最有價值的經濟資源,即勞動,不能像私人財產那樣成為可以買賣的商品。自從廢除奴隸制以來,將人的賺錢能力視為一種其他的資本財產,這是違法的。你并不能自由地賣出你自己;你必須在某個工資價位將自己租借出去?!盵4]實際上,學者們對知識資本化的界定涉及勞動力、人力資源、智力、人才、知識產權、信譽等廣泛范疇,人力資本并非抽象的勞動,而是通過對人的投資形成和積累的人的知識存量和知識水平,表現為人從事知識性、創造性活動的能力。人力資本投資包括教育投資、醫療衛生保健投資、勞動者遷徙投資、信息投資等;所有具有創新知識的勞動者都是人力資本的擁有者,尤以企業家、科學家、工程師等知識創新勞動者為代表。新近,國務院出臺的《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文件有關“允許和鼓勵品牌、創意等參與收入分配”的決定,就是對人力資本最好的詮釋。當然,不是所有知識都可以轉化為資本,只有生產應用性知識才能資本化,科學發現和基礎知識都需要經過研究開發轉化成可以為生產所應用的技術知識后才能實現資本化。實現知識的資本化需要滿足知識本身的資本性要件、經濟發展水平要件、完善的法律制度要件、發達的金融環境要件等四個條件。其中,法律的嚴格保護是知識資本化的重要推動力量。世界各國都制定并實施各種政策和法律保護知識產權,甚至擴大知識產權的定義范圍。如信息產權立法、對無創造性數據庫保護的設想等,正因為法律對知識產權提供越來越嚴密的保護,推動高科技企業將知識產權作為存量資本持有,且成為企業持續增量的戰略需求。
知識資本化的內容主要指參與投資和分享收益。在知識經濟的主導產業即高新技術產業整體分配體系中,知識要素與其他傳統的資本形式和一般勞動資源相比,通常具有更高的報酬率。根據依附載體不同,知識分為以人為載體的隱性知識和以專利、發明創造和特殊技術等形式存在的顯性知識。隱性知識資本化表現為人力資本的積累和權益化、證券化,其關鍵是要明確人力資本所有者,即知識勞動者對人力資本所擁有的所有權,賦予其享有人力資本所有權權益,通過人力資本股權化和證券化來實現資本化,通常以持有股票或股票期權方式來實現。顯性知識資本化表現為專利、技術等知識產權資本化,就是要將研發和技術投入成本予以資本化,明確和保護創新知識與技術的知識產權,使專利、發明、專有技術等知識所有者享有資本收益權。一是在技術市場通過知識產權交易,以資本品交易形式實現知識資本化,知識產品的購買者往往將其作為類似機器設備等資本品來購買和使用,如引進技術;二是通過知識產權和技術入股形式,實現知識產權資本化,將知識產權或特殊技術知識評估作價后投資入股,享有投資者權益。
從投資活動的角度看,資本與流量核算相聯系;而作為投資活動的沉淀或者累計結果,資本又與存量核算相聯系。美國學者舒爾茨認為,人力資本是國家和社會進步的決定性因素,一個國家的人力資本量越大,人力資本質量(勞動力受教育程度、科技文化水平和生產能力)越高,經濟增長能力也就越強,這是因為高質量的人力資本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資本與經濟增長理論的發展更進一步證實,知識資本已經成為影響經濟增長的第一投入要素,是一個國家、地區、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價值創造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驅動因素。
三、蘊含著智能信息技術的知識的商品形態
知識的商品形態是指人類腦力勞動產物的商品價值屬性。知識的商品形態通常表現為產品和服務,作為生產結果的知識可以分為投資產品、消費產品或者用于生產其他產品的中間產品。服務主要指信息服務,按照知識產業的規定,信息服務又具體分類為法律、工程、會計審計、醫療等職業性知識服務,金融、保險、證券、房地產及財務等信息服務,政府立法行政的管理服務等。無論與有形物品結合的知識還是純粹形態或者觀念形態的知識,只要不被認為是社會生產過程的產物,就難以進入經濟學研究領域,主要是這種形態的知識很難進行交易,多是單向傳授或者通過溢出效應發揮作用,原創者或傳授者基本不通過傳授活動獲取收益。到了后工業時代,當知識生產越來越多地呈現商品生產特點、越來越多地與交換經濟形態結合起來時,知識也必然獲得商品屬性,成為交易客體,產品本身只不過是一種知識的載體。
所謂商品交換,不過是知識交易的特定形式;作為方法和手段存在的勞務和服務,其生產和交換也可視為知識生產和交易。“不管是勞務、服務還是有形產品,它們作為特定的知識賦存形式,以其本身的特性,為知識生產和交易提供了可控性,是知識生產商品化最普遍、最原始的形式?!盵5]與以往商品不同的是,電子信息技術滲透于學習與教育、研究與開發、出版與傳媒等知識生產的環節中,深刻影響了知識的生產方式,產生出截然不一樣的商品價值。比如,植入智能信息技術的知識商品克服時空局限、延伸人腦的功能、開拓新的消費領域、拓寬知識服務應用的范圍和規模,不僅極大地提高了人類生產知識的能力,而且顛覆性地改變了人類勞動的方式。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的廣泛廉價的應用使得艱難的知識傳播擴散、信息服務交流、數據加工處理變得輕而易舉,使更多的人享受到知識消費的益處。知識的商品化與智能信息技術進步幾乎相伴而生并不斷深入提升知識的效用、價值和福利,具有人工智能控制的機器體系替代的不僅是人的體力勞動,還在逐漸替代人的腦力勞動,用最小的功耗完成復雜思維的知識探索工作,電子信息技術加速信息資源替換物質資源的過程也為大規模多領域信息服務和知識消費創設了可能。知識產品和服務依賴信息技術的創新競爭謀求知識成果高附加值最大化收益的實現,依靠廉價智能產品的大范圍推廣普及最大限度擴展市場容量并不斷改善社會福利。
知識的生產活動可以區分為公共知識生產和私有知識生產。公共知識生產包括科學研究、重大工程項目、高等教育、國民基礎教育、科學普及、公共圖書館、技能傳遞和知識傳承等多種情況,私有知識生產也包括教育培訓、組織中的學習、默會知識的傳播、研究開發、組織設計、經營管理方案策劃、計算機軟件、出版專利等諸多種類。公共知識生產的生產和交易的可控性很差,私有知識生產一般是那些解決特殊問題、滿足人們需要、生產和交易過程可以控制的知識生產。這兩種生產的結果并不全部具有商品價值形態。價值是對交換活動的計量,不參與交換的知識活動和知識,不具有價值。智力勞動是否創造價值,以是否形成生產和交換可控制的新知識為條件。公共知識產品顯然不具有商品形態,私有知識產品可以表現為也可以不表現為商品生產過程和交換經濟形態。在實際的經濟活動中,人們把知識特別是技術性知識作為稀有的商品進行買賣是一種常見現象。進入工業社會以來,知識日益成為生產資料與消費資料的必需產品,人們更是將專利使用權、商標使用權、技術秘密或訣竅使用權進行買賣、轉讓,并視作為與經濟發展有直接關系的重要資本。許多國家從國外引進技術,就是為了節約研究、試制新產品的投資和贏利時間去占有市場。
經濟學認為,市場中的產品和服務都有價格,即商品的貨幣價值。價格還是一種信號,反映著對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決策的協調和平衡。對于知識商品而言,其價格不僅遵循經濟學的一般規律,還因知識生產的成本特征和需求狀況,形成知識商品的獨特的價格機制??傮w而言,知識商品的價格呈現非均衡動態持續下降的變化趨勢,與傳統經濟學的市場均衡理論有顯著區別。知識商品特有的價格機制表現為對同一知識商品在不同的市場可以具有不同的價格,各自市場的價格會出現連續下降的趨勢。知識商品的價格下降反映市場擴張、市場需求、市場消費群體狀況、市場效率、知識商品的交易等情況。知識商品正是通過價格變動在滿足社會全部需求的同時把生產的社會福利利益推到極致。知識商品具有滿足所有出價高于邊際成本的需求的性質,這一點也清晰說明了知識生產、知識商品的高投入、高風險、高附加值、高收益的特征。
四、高度專業化分工的知識的產業形態
依據知識的社會存在和自然狀態來看,知識存在狀態的高級形式是依存于社會組織的知識,由組織提供的多專業、多學科知識的特定有機結構在經濟活動和發展中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產業是社會經濟中的重要組織形式,產業形態突出表現了知識活動的經濟價值,反映著知識的生產水平和發展狀況,現代社會經濟中的創新都離不開以組織為基礎的知識及其創新。產業形態之所以能夠表現知識的經濟價值是和知識的生產息息相關。當知識生產只是結合在物質產品或者勞務、服務生產中進行,沒有獲得獨立形態,即使知識過程已經開始成為社會生產的組成部分,也通常被看作經濟活動中的外生知識、公共知識、免費知識,這時的知識在經濟活動和產業發展中的價值地位很難為人們所認識和承認。如果把社會生產看作創新及其擴散的知識生產,可以獲得對產業概念的新理解。產業概念基于具有相同技術或者滿足同一類需求的企業群,共同的廣義技術基礎是產業概念的核心。
亞當·斯密在工業革命之初就指出,專業化和勞動分工導致勞動生產率顯著提高。兩個世紀以后,經濟的迅速增長主要依靠的是個人和企業的專業化分工,專業化分工提高了資源的生產率,增加了消費品的范圍和數量,提高了每個人的生活水平。知識的產業形態與知識活動的社會歷史過程、知識生產的發展本質密切相關。人類文明之初,知識活動與生產活動的分離,已表明知識活動的內容與形式根本就源于勞動的分工:在實驗科學和工業文明的推動下,現代知識已經不再是實踐活動的附庸,而是作為高度獨立的人類活動,知識的獲取、傳播、創新成為社會分工體系中某些人的職業性活動,基于知識分化與融合的社會分工的進一步發展,又為現代社會專門從事知識探索和傳播的組織的存在奠定了基礎。分工和專業化的過程,就是產業形成的過程。后工業時代,高度專業化分工進一步推動知識生產的創新和傳播以產業化的形式發揮規?;洕?。知識生產的產業化和物質生產的產業化有聯系又有所不同,物質生產是以體力勞動和簡單知識為導向的社會勞動分工,知識生產是以腦力勞動和復雜知識為導向的社會專業分工活動。源于創新的知識生產是以產業化的形式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最終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的知識經濟產業體系,以此來實現知識經濟的經濟效益與社會價值,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的知識經濟產業體系就是表現知識價值的產業化形態之一。
從系統的觀點分析,產業體系呈現為縱向系統的產業鏈與橫向系統的產業結構。比如,高技術產業化是指從高技術產品或工藝的研究開發到通過技術創新實現商業化應用,通過技術擴散實現規?;a的全過程。這一過程可以看成是一個從科學研究、試驗發展、產品開發、生產制造、市場營銷、成果擴散直至規模化大生產各環節組成的系統。高技術產業鏈實質上是一個縱向鏈條,環環相扣,由前至后,順序運作;任何一個鏈環銜接不暢,均會引起該縱向系統的功能障礙。高技術產業經濟學認為,高技術產業結構是指高技術產業之間的技術經濟聯系方式,高技術產業是相對于傳統產業而言的,是一個動態的、歷史的、發展的概念,并沒絕對意義上的高技術產業。今天的高技術產業,隨著技術的進步,未來可能就變成了傳統產業。因此,對高技術產業的劃分需隨產品技術集約程度的變化,定期進行測算和調整。產業經濟學一般從產業的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市場績效,從產業的發展過程、構成要素、要素配置、動力因素以及產業鏈的完整性、層次性、空間分布等了解和分析知識產業的創新競爭優勢、生產效率及規模效益,事實上,實踐也證明了高技術化、高集約化、高附加值特征是國民經濟知識產業結構高級形態的表現。
五、結語
綜上所述,知識的經濟價值形態是多樣的,主要表現為資源形態、資本形態、商品形態及產業形態,各個形態的價值屬性受其所處社會經濟環境和生產技術條件影響發揮不同的經濟效用,知識的效用反映著經濟發展規律的內在規定性。各具特性知識形態的產生形成是知識活動過程的結果。如果說知識活動是知識的生產,那么這一過程也就是消除知識的不確定性及降低知識復雜性的過程。無論知識的資源、資本、商品與產業的經濟形態的效用存在多少差異,知識的諸多形態都可依據載體形式歸類為人腦、實物、組織等形態。正是由于知識對有形載體的依附性為知識的生產和交易提供了可控性,而知識成果的穩定存在與簡單易用又為知識的量化測度、分配和消費創設了可行條件,知識及知識活動必然進入了經濟學領域研究的視野,經濟學認為所有物品和勞務都應按照市場價格自愿地以貨幣形式進行交換。從知識生產的角度觀察知識經濟價值及其形態表現,我們就能更好地明白知識活動與經濟活動之間正相關關系的重要意義,就能深入認識作為要素的知識的各種賦存狀態相互匹配關系的經濟價值,就能清晰了解這些各具內涵的知識形態在社會生產活動、企業組織、產業分工和發展中呈現的地位、作用和影響。遺憾的是,知識資產并非都能精確計量,其計量既有貨幣性方法又有非貨幣性方法。
參考文獻:
[1][英]馬克斯·H·博伊索特.知識資產——在信息經濟中贏得競爭優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1.
[2]陳洪瀾.知識分類與知識資源認識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91.
[3]美國信息研究所.知識經濟:21世紀的信息本質[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