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5:58:4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化學科學素養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要:小學教師教育專業以培養合格小學教師為教學目標,近年來此專業學生的科學教育及研究被嚴重忽視,畢業生很難滿足未來小學對合格師資的需求,就談談加強小學教師教育專業學生科學教育及研究的重要性。
小學教師教育是培養未來小學師資的專業教育。近年來本專業招生規?;驹诳s減,理化生等自然科學基礎學科更是受到嚴重沖擊,學生的科學教育教學及研究被較嚴重忽視。而義務教育小學階段明確要求開設科學這一綜合性學科課程,這樣我們培養出的學生怎能滿足未來小學教育工作的需求。
一、科學素養概念的提出
美國“2061計劃”核心著作之一《面向全體美國人的科學》,把科學素養定義為:“應理解科學核心概念和原理;熟悉自然界,認識自然界的多樣性和統一性:能夠按個人和社會目的運用科學知識的思維方法?!?/p>
《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認為:“所謂有科學素養是指了解和深諳進行個人決策、參與公民事務和文化事務、從事經濟、生產所需的科學概念和科學過程.有科學素養還包括一些特定的能力?!痹摃€對這些特定的能力進行了解釋。
中國教育部制定的《科學課程標準》中,科學素養包括:科學探究(過程、方法與能力);科學知識與技能;科學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S)。
二、小段共有較,科學.并的專業化的舍格娜資
(一)小學三年級及以上學年級需要合格的科學課師資。教育部于2001年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小學中高年級要開設科學課程。小學迫切需要能夠承擔科學這門綜合課程的合格師資。而現承擔此課程教師多半是課程改革實施前的自然課教師,由于我們小學教師教育沒有對應的科學專業,教師隊伍非專業并且老齡化。據哈爾濱市大多數小學反映大部分科學課教師都是臨時抽調,不能教主科的就來教科學,即使有剛畢業的理化專業大學生愿意教科學課,也都是教兩年科學,就轉教語文、數學等主要學科或改當班主任,應該說這支隊伍現狀還不能滿足小學科學課程的實施需要.
(二)小學語文和數學等主科教師亦應具備較強的科學素養。另外,由于小學的課程改革理念強調學科的綜合性,就是未來的小學語文或數學等學科教師也應具備較強的科學素養??茖W教育的目的不僅是要讓學生獲得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使他們形成關于自然的基本觀點,獲得探索自然規律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20世紀末期,科學素養已成為科學教育的最高宗旨。不論是小學語文還是數學課里,都可能有涉及到“自然的基本觀點和探索自然規律的方法”的教育教學內容,就看任課教師具各不具備這方面的素養和知識儲備,如果具備,就能有效地利用語文、數學課的教學資源開拓性地對小學生進行科學素養的培養。既然課程改革目標強調學科的綜合性,就應該在每一學科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全方位的素質。
小學生的想像力豐富,奇思妙想和無數個“為什么”隨時都可能出現,是干脆忽視而令其綠滅,還是及時捕獲孩子思維的火花,點燃其科學素養啟蒙的火炬,就在于教師是否具備關注的心理和一定的科學素養。比如小學語文《稱象》一課就會涉及到物理學中關于浮力的大小計算方法,《刻舟求劍》課文會涉及相對運動的參照物的選擇問題,遇到類似學習、生活中例子還有很多。學生的問題和疑惑是隨時都會出現的,不應該都找科學老師或者參加科學實驗等特長班等才能夠得以解決。
(三)斑質教育要求全體小學教師都應其備較深厚的科學素養.國家一直在倡導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廣義的講,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養國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國民教育體系。既然是全面素質,就不是顧此失彼,不是強調哪些方面而忽視另一些方面,不是要把原來忽視的品德素養、藝術審美素養擴張到涵蓋一切,而把科學素養完全忽視或省略。那樣,素質教育的實施和正在推進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都會重新置于較為尷尬的境遇。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都離不開滲透科學素養的科學教育實施。小學教師,基本的科學素養都應具備。
三、我省小,.師位育專業的科,級,.學及研究的理狀
(一)我省未開設科學教育課程,只能在理化學科中滲透科學教育。我省小學和幼兒園教師培養院校包括本科7所,師范高等???所,高職高專7所,原有中等師范學校5所。包含了五年制??瓢?、三年制??坪退哪曛票究迫N學制,但都沒有開設科學教育的學科課程。普師專業或者中文、數學、計算機、外語等專業都是通過開設物理、化學、生物等課程來滲透科學素養教育,我省教育廳2004年下發《黑龍江省五年制小學教育(含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方案》已把原普師專業等專業開設必修物理、化學、生物學科的學時數壓縮近半。原因主要是近年來師范學校生源質量下滑,各師范院校普遍要求壓縮理化學科的學時數。
(二)未開發國家或者地方的《科學》、《科學教學法》統編教材。我們沒有全國統編的小學教師培養專業的物理、化學教材,而我們省亦沒有省里統編教材:和全國大多數省一樣,使用的是高中物理、化學教材 (部分學校使用的是課改前的高中教材),可以說是特別不規范。
四、加強科及研憲的實掛趁談
(一)在小學教師教育專業的物理、化學課教學中滲透科學教育。對全省培養小學教師院?;蛳鄳膶I系、部,號召其盡量使用高中課改后人教版的高中物理、化學必修模塊和物理選修模塊1和化學“化學與生活”模塊的實驗教科書。
物理、化學的這幾個模塊旨在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介紹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物理和化學基礎知識,而這些正是未來的小學教師所應必備的科學素養的一部分。
【關鍵詞】初中化學,化學教學,科學素養,培養策略
科學素養是以人的先天稟賦為基礎,在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形成并發展起來的、內在的、相對穩定的生理、心理及文化的整體養量水平?!度罩屏x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指出:“化學課程通過化學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三個方面體現未來社會公民科學素養的培養”,化學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對學生進行科學素養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形成科學的觀念、知識、方法和態度,從而形成科學能力為根本目的,以培養學生具有基本科學素養為目標?;瘜W是一門實驗科學,同時又有較強的理論性,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更應該承擔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任務。
1.化學科學素養的涵義
化學科學素養屬于科學素養范疇,并具有化學學科的具體內涵?;瘜W科學素養主要是指必要的化學知識、化學科學的思維方式、對化學科學的理解、科學態度和價值觀,以及運用化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化學科學素養是一個由低到高的持續過程,它隨著學生的年齡的增長、教育的增強,學生的化學科學素養的水平也就會不斷的提升。
2.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意義
2.1 社會發展的需要。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科學技術正日益廣泛滲透到人類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個領域,成了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源泉,成了綜合國力的一個決定性因素??茖W研究的主體及成果都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一句話,知識就是力量,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誰能掌握和運用高新科技,誰就能占領科學的制高點和國際市場,誰就能成為時代的強者。面對這樣的勢態,強化全民族的科學素養,提高公眾的科學文化素質,發展科學技術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發展的重要主題??萍荚诎l展,教育必須改革。教育具有前瞻性,強化公民的科技意識應從娃娃抓起,從學校抓起。
2.2 教育改革目的需要。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學素養,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科學素養,學校是陣地,為此必須改革重知識輕能力,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教學模式,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的基礎工程,強化全民族的科學素養,是深化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科學素質的有效途徑。只有當學生有了濃厚的科技意識,才能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才能具有創新精神和進取精神,成為未來科技隊伍的生力軍,這是具有戰略意義的大事。
2.3 化學學科特點的需要?;瘜W是一門重要的自然科學,它的歷史悠久,同時現在仍然具有非?;盍Φ膶W科。它以大量的實驗為基礎,形成了堅實的理論體系,然后應用于廣闊的科技空間。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化學領域的高科技信息、新的科技成果、新的材料和化合物、新的化學反應等等可說是日新月異。化學是未來世紀的中心學科,化學有力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物質文明的發展,沒有化學,就沒有生命的產生和進化,就沒有現代的人類社會物質文明?;瘜W的發展史滲透著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等許多的科學素養內容,所以化學在培養學生科學素養中占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3.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途徑和方法
3.1 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
一直以來,課堂教學評價的關注點都是以教師為主,表現出“以教為主,學為教服務”的傳統教學模式。新課程倡導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是當今社會教育的基本思想。教師要努力創設機會,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讓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教師角色由原來單一的知識傳授者到變為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等;學生的學習方式由原來單純的接受式到變為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的改變,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凸現,都應在課堂教學的具體環節中體現?;瘜W課堂教學中,問題的設置、探究的過程、討論的組織,練習訓練的難度和量等等都應圍繞兩個方式的改變進行。
3.2 改革化學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在教育中處于中心地位,應成為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主戰場,為此應從下列幾個方面多作努力。
3.2.1 創設教學情境,營造好課堂教學氛圍。
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學情境的創設,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認知活動和實踐活動,還能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有效得改善教與學?;瘜W與生產、生活和科技緊密相聯,生活中處處涉及化學,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學,聯系身邊的化學以及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創設的情境,更讓學生喜歡化學。如利用問題探究來設置情境,可以展開科學探究、討論、理解以及問題解決等的活動也是化學教學設置情境的有效方法之一。由化學課堂教學知識而巧妙的情境設置,也有利于營造民主、寬松與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一定會產生很好的教學效果。
3.2.2 通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科學素養。
閱讀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一項重要活動,是人類汲取知識的主要手段和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在初中學生的化學學習過程中,由于長期養成的接受型學習,很少學生會自覺主動地學習,學生上學完全成為為家長或者說是老師而學習,因而要培養學生的化學科學素養首先要讓學生動起來。為此,在化學教學中我們應盡力為學生識記、記熟和在記憶里保持教學課程標準而創造一個智力背景,把現在學習和將要學習的化學知識,變成學生樂于思考、分析和觀察的對象。此外,我還根據圖書館藏書情況向學生推薦適合閱讀的相關科普讀物,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如我向學生推薦閱讀的《科學素養讀本》《化學趣味實驗》等,學生閱讀后就收獲很大。
3.2.3 結合教材,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
要重視三維目標的整合和落實。新課改的亮點之一,就是教學目標的變化。初中化學教學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涵蓋了初中學生化學科學素養的基本要求,應落實于初中化學教學,并依據初中化學教學的具體內容,“三足鼎立”,力戒形式化、表面化,應有機地整合于化學教學中。不重視三維目標或三維目標在教學中被機械的割裂開來,將無法實現學生化學科學素養在日常的化學教學中潛意默化的養成。
要培養學生樹立“知識就是力量”的觀念,形成良好的科學道德。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科學價值的雙重性,它既可以造福人類,也可以危及人類。例如,在學習《空氣》這一課題時,除了讓學生認識“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廣泛應用于生產化肥、化工產品、煉鋼、石油加工、運輸、電光源等領域,是人類生產活動的重要資源;但是,隨著工業的發展,排放到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和煙塵對空氣造成了污染讓學生上網收集有關大氣污染的資料,什么是了解大氣污染?大氣污染造成的危害?身邊的大氣污染事件?如何減少大氣污染?建議寫成小論文進行交流。還可以介紹德國化學家哈伯首先研究合成氨對社會發展所起的作用,也是他第一個制備了氯氣,將之應用于納粹德國發動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等等通過這樣的介紹不但使學生認識到科學與現代文明的密切關系,還使學生認識到科學僅僅是一種工具,一種改造世界的手段,從而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
3.2.4 結合教學的各個環節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心理學來看,學生對某種事物的認識與實踐的傾向性就表現為興趣。它是學習和探索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部分,興趣不僅能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使他們獲得進行創新所需要的大量的知識,而且可以豐富他們的想象力。
在化學教學中,把握其“以實驗為基礎”,“密切聯系實際”等特點,去激發學生興趣,增強創新意識。例如,初中緒言課中,我做了這樣一個小實驗:“第一個燒杯中倒入一定量的稀堿液;第二個燒杯中加入幾滴酚酞;第三個燒杯中加入幾滴濃酸,將第一個燒杯的液體依次轉移到后面的燒杯中?!睂W生觀察到了有趣的顏色變化,進一步強調;“其中的道理將在化學課中找到答案?!敝皇峭ㄟ^一個“酸堿中和”的小實驗,不覺中卻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如,講述“分子”性質之前,先讓學生體會一下分子的存在。在一杯水中放入糖塊,一會兒糖塊溶解,而喝水會感到甜;打開香水的瓶塞會聞到香味。進而提問“你能解釋其中的道理嗎?”在提問中,不但激發了興趣,而且學生也會提出各種類似的實例,增強了創新意識。
教學中還可選擇化學史上著名的實驗或著名的發現事例,經教師簡化、設計、編制后,形成富有啟發性的材料,讓學生追蹤當年科學家發現的思路,模擬一遍科學家發現的過程體驗,給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提供有用的思維方式,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
3.3 通過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提高科學素養。
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而化學實驗是洞察化學世界的窗口。從這里學生才能真正懂得科學技術延長了人類的雙手,拓寬了人類的視野。通過化學實驗,激發求知欲,培養創造性思維,樹立學生熱愛科學的理想,對科學事業充滿熱情。教學實踐及許多調查表明,化學反應過程中的艷麗的色彩、奇特的氣味及其它奇特現象,能激發學生強烈的興趣和探求欲望,一旦保持下來,就會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進而達到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目的。因而,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高度重視。
在實驗教學中,通過將具體化學課題和解決此課題的科學認識過程和方法有機結合起來,可以使學生充分體會到學習化學的方法,領會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收集與問題有關的資料和數據――提出假說和驗證假說――發現規律性,得出結論――應用規律和結論)及上述過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具體方法。如觀察的方法(包括測量和記錄),實驗方法,資料和事實的處理方法,科學抽象方法,假說方法等等。從而培養學生科學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了搞好化學探究,可讓學生收集到一些常見的物品和用具以便開展家庭小實驗,如玻璃杯,小藥瓶、蠟燭、白醋、雞蛋、貝殼等。然后精心地設計、布置家庭小實驗,如制取無殼雞蛋,探究蠟燭的燃燒、自制凈水器、探究滅火的方法等。這樣通過制作出無殼雞蛋這樣的家庭小實驗方式,普及了化學知識,提高了學生化學素養。又如,在酸堿中和滴定的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首先要熟悉酸式滴定管、堿式滴定管的洗滌使用方法,觀察刻度的方法以及及時處理減少因操作不當引起誤差的方法等等;同時可以通過熟練操作、仔細觀察、認真記錄、準確計算、對比實驗、分析結果等等具體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判斷力。
此外通過實驗教學,可培養學生尊重實驗事實和觀察到的現象,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科學作風;克服困難、堅韌不拔的科學品質;勤學好問、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如:在實驗中,有時產生的氣體或沉淀量很少,現象不明顯,粗心就看不到,這就要求學生細致地觀察;有的實驗進行緩慢,性急不行,要有耐心;有的實驗一次不成功,需要幾次,這就要有毅力,不怕困難,實驗的每一步操作和觀察都要求有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
3.4 利用多媒體等豐富學生的科學素養。
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計算機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單一的刺激,而是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這對于知識的獲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多媒體技術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見,還能用手操作。這樣通過多種感官的刺激獲取的信息量,比單一地聽老師講課強得多,獲取的信息量就大得多。
通過錄像的播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也能使學生相信科學、應用科學,不會把科學看成課本以外的深奧的東西,從而形成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觀念。如在講解《燃燒和滅火》這一課題中,我給學生以兩類媒體。一種是以Flas,向學生介紹滅火的方法,以各種不同類型的燃燒,采用不同的滅火方法,在火場逃生的原理以及方法選擇。這是一種集音像和夸張、搞笑的方式,向學生展示出了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的同時,使學生樂于接受并在頭腦中保持很長的時間。另一種是以小電影的形式向學生介紹、展示火的產生和危害以及防治措施。使學生更加生動形象全面地了解到燃燒。如果只是動畫形式,有的學生認為這只是電腦制作的,有摻假的嫌疑,而真實的小電影使學生進入深層的思考,真正地相信科學、尊重科學、掌握科學、利用科學為人類服務。這樣,在各次的測試中有關燃燒的滅火的考試題,學生在解答時都感覺較容易,而且準確率都很高。
3.5 通過拓展學生視野提高科學素養。
化學是真實的、有用的和發展的?,F代化學的飛速發展需要社會的每一份子具有良好的化學科學素養與之適應。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通過調查;上網查資料;辦化學小報;組織辯論會和化學興趣小組活動等形式,發展其學習化學的意識和能力,為其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另外,還要介紹一些史實、某些理論在建立時,對科技的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但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它們就會顯現出一定的局限性,甚至被證明是錯誤的,就會被新的理論學說所取代。比如在講到氧氣的性質和實驗室制法時,可向學生介紹法國化學家拉瓦錫不畏權威,發現氧氣,盛行已久的燃素學說的艱難曲折歷史:做質量守恒定律實驗時,向學生介紹化學家羅蒙諾索夫發現質量守恒定律的過程,以激勵學生敢于懷疑,勇于探求真理、獻身科學的精神。這樣也可以教育學生,權威不是絕對的,不能對前人的所有結論都全盤接受,要敢于懷疑。這同樣可以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
同時還要重視課堂教學內容的時代性,適時引入與化學教學內容有關的最新化學成就,介紹學科新動向。讓學生接受更多的科學技術信息,增加有關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的信息,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十分有益,增強學生創新的使命感,也有利于學生建立一個發展變化的而不是孤立的客觀物質世界的基本觀點,引導他們去探索更新的知識、培養創新意識,使他們意識到創新永無止境。
另外,現代的中學生他們更關心諾貝爾獎、更關心我國科學技術在目前世界的位置。這就要求教師經常閱讀文獻,捕捉最新信息,掌握第一手資料,不失時機地進行科技宣傳。如介紹我國科學家合成結晶牛胰島素的卓越工作、在生物固氮方面的領先地位,以及唐敖慶教授的配位場理論,借此來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信心。現在學生中獨生子女多,缺乏團結合作精神,針對這一點,我們也不妨介紹一下維生素B12的合成,就是這么一種大家常常聽說的物質,它的合成竟凝聚著數百位化學學的心血。通過類似的事例,要使學生明白現代科學的任何重大突破,都不可能是單槍匹馬、個人奮爭的結果,現代科學技術更需要團結,更需要協作。
3.6 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科學素養。
要有效地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所以,開展廣泛的社會實踐活動是一條有效的途徑。
(1)舉辦各種講座。介紹科學家創造發明的經過,介紹科學家生平事跡,介紹當代新科技、新成果、新動向,從而深化對科學意義的認識,進一步激發科學興趣。
(2)帶領學生走出校門,了解化學知識和科學技術在工農業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加強對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三者之間的聯系的認識。
(3)廣泛開展小發明、小制作活動。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與生產和生活實際,自己設計,自找材料,自己動手進行小發明、小制作活動,如溶解時的熱效應自制熱盒,自制防毒面具,自制消毒裝置等,通過活動使學生感到化學知識是那樣的豐富多彩,使他們真正認識并自覺運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科學原則,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
(4)舉行科技作品展覽和評選科技作品,組織學生參加學科競賽,以增加學生的科技競爭意識和擴大學生知識視野,還可以組織寫小論文,總結知識,訓練學生的科學表達能力。
總之,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善于把化學教學與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與生產生活相結合,弘揚學生個體的創造性,注重培養學生個體的創新意識,發展學生個體的創新能力,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切實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中華全民族素質將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一、科學探究的含義和特征
1.科學探究的含義
科學探究是指從學科領域或現實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創設一種類似于科學研究的情景,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對可能的答案作出假設的猜想,并設計方案,通過實驗、操作、調查、搜集證據,對獲得的信息進行處理,得出初步結論。學生通過積極能動的科學探究活動來掌握科學知識,受到科學過程和方法的訓練,并在兩者的相互作用中,理解科學,從而形成和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
2.科學探究的特征
科學探究是一種多側面、多形式的活動,但無論何種形式,關鍵是體現科學探究的思想和基本特征。探究性學習具有以下特征:
(1)以問題為中心??茖W探究是從問題開始的,發現和提出問題是探究性學習的開端。在教學中,我針對學生的實際經驗,從學生熟悉的身邊現象入手,提出一些有意義的問題,引發學生的探究活動。如空氣中二氧化碳會越來越多嗎?燃燒的條件是什么?怎樣來滅火?你家的菜刀為什么會生銹?怎樣來防銹?等等??傊?,我在教學中盡可能為學生創設問題情景,通過調查、實驗、觀察、閱讀教材等途徑,引導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將新的知識置于問題情境中,使學生獲得新知識的過程成為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理解科學的本質和價值,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
(2)強調自主參與。
探究是一個多側面的活動,需要做觀察、提出問題、查閱資料、設計方案、實驗驗證、分析和解釋、合作和交流等。以上活動沒有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我在教學中非常重視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探究活動中來。例如,我在第一堂化學課上,就做了“魔棒點燈”、“清水變牛奶”、“燒不壞的手帕”等趣味實驗,來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學生積極的參與探究活動。 (3)重視合作交流。由于學生對同一個問題的認識角度和認識水平都存在著差異,不同的人可在共享集體思維成果上達到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正確理解。為此,我在教學中,經常組織學生討論和交流,這樣,既有利于培養學生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評價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終身發展所必需的科學素養。
二、在科學探究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1.科學探究有利于學生掌握科學知識
科學探究為學生提供親身體驗“做科學”的機會,幫助他們用各種方法去研究有關化學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感受探究新知識,在新情景中解決新問題。如在學習燃料時,我布置了如下的探究課題;你認為在氫氣、甲烷、煤氣、酒精、煤、汽油、柴油等燃料中,哪一種是最理想的燃料?學生在課后通過各種渠道,采用各種方法搜集到了很多資料,很多同學從資源、環境、經濟等方面考慮,分別對上述燃料進行了評價,寫出了具有較高質量的科普小論文。通過以上探究活動,學生不僅牢固地掌握了科學知識,同時還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產生了更強烈的科學探究欲望。
[關鍵詞]科研實踐;物理化學;教學
物理化學是一門借助物理的基本原理,揭示化學基本規律的學科,也是一門理論性、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具有理論公式多,推導復雜的學科特點。初學者往往感到抽象難懂,對數學知識要求高,容易產生畏難情緒,也往往認為理論知識學了沒有用途,導致失去學習的興趣。為了解決物理化學中抽象難懂的問題,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教師授課時列舉一些與生活實踐相關的現象,借助物理化學知識加以解決,但是這只是一些簡單的應用,并且借助于互聯網絡都能得到容易理解的結果,但是對于有一定知識水平的大學生似乎顯得過于簡單,并不能激發他們對物理化學學習興趣,解決他們對物理化學理論學習的困惑,展示理論知識與科學實踐和生產實踐的緊密聯系,從而體現物理化學作為基礎學科的價值。另外,物理化學中化學規律和數學公式都是從科學實踐總結出來的,能指導科學實踐活動。因而,在物理化學實際教學中,除了要結合生活實踐之外,教師應該適當闡述理論公式的實際科研來源以及這些理論知識在科學前沿研究和生產實踐的應用價值,才能引導學生逐漸認識到物理化學知識理論學習的重要性,同時也可以通過科研實例刺激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激發學生對物理化學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科研能促進物理化學理論教學,也能促進學生對當前科研前沿的了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1科研實踐對物理化學教學的促進作用
1.1物理化學理論在科研實踐中的應用
盡管物理化學科研實踐的實驗方法和手段比較復雜,但是常常使用了大學物理化學書本上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因而,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合適的科研實踐活動將其應用到物理化學教學中,以提高學生對物理化學基礎理論重要性的認識,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這些基礎知識,激發他們對物理化學學習的興趣。這里我們以原電池的基本原理在科研中的應用來闡述物理化學基礎理論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已有文獻報道具有缺陷的碳納米管浸入到一定濃度的氯鉑酸或者氯金酸溶液中,通過原子力顯微鏡能夠觀察到在碳納米管的邊壁缺陷上快速形成金屬鉑納米粒子或者金納米粒子[1]。這金屬離子自發還原沉積碳納米管上的現象歸因于金屬離子與碳納米管之間的原電池效應,電極反應分別是PtCl42-+2e-=Pt+4Cl-,AuCl4-+3e-=Au+4Cl-。根據電極電勢的數學公式計算出PtCl42-和AuCl4-的還原電勢以及碳納米管的氧化電勢,并比較它們的大小,從而能判斷出金屬鉑或者金粒子是否能沉積在碳納米管的邊壁上。更進一步地研究表明利用原電池效應可以在碳納米管的表面邊壁上沉積四氧化三鐵、氧化亞銅、二氧化釩等中間價態的金屬氧化物,計算這些金屬離子與碳納米管之間的電極電勢ΔE=φ(Fe3+/Fe2+)-φ(R-CNTs/O-CNTs)、ΔE=φ([Cu(NH3)4]2+/[Cu(NH3)2]+)-φ(R-CNTs/O-CNTs)和ΔE=φ(V5+/V4+)-φ(R-CNTs/O-CNTs),通過控制溶液的pH值和碳納米管的結構等反應條件實現中間價態的金屬氧化物沉積在碳納米管的表面,關鍵是通過原電池效應合成的碳納米管-金屬氧化物復合材料在催化加氫反應、苯酚羥基化反應等催化反應中展示了比其他方法合成的該種復合材料更加優異的性能,體現了合理的使用電化學方法合成材料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2-4]。盡管這些科研工作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考慮的因素復雜,但是在材料合成方面的基本原理仍然是物理化學中原電池電極電勢的相關基礎知識。實際上,物理化學中熱力學、溶液中的化學勢、物質的相圖、吸附脫附、動力學研究等基本知識在當前的科研都有廣泛的應用,利用這些基本知識來驗證過程的可行性或者借助它們推斷出物理化學及其相關學科中更深層次的機理或者原理[5-7]。因此,物理化學的基礎知識在當前的科學研究工作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價值,是學生為今后工作和學習所必須要掌握的。
1.2科研實踐對學生物理化學學習的促進作用
物理化學中的基礎知識都是比較抽象,數學公式比較多,這增大了學生學習的困難,但是這些基礎知識都是來自科學實踐,相應地能用來指導科學實踐活動,因而,學習物理化學基礎知識的時候借助于科研實踐來展示這些知識,能幫助學生更好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首先,科研實踐的學術論文為了更好地解釋相關原理往往都使用大量的圖表或者視頻,直觀地展示和支撐他們的實驗結果,幫助讀者理解論文的結論。教師可以根據物理化學相關章節的內容提煉這些學術論文,在教學中利用論文中直觀的圖片或者視頻給學生展示對應的知識點,使得抽象的知識圖像化、具體化,同時將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形象生動地呈現到學生的面前,加深學生對該知識點的印象,促進學生對該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其次,物理化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科研實踐論文生動地展示給學生,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這些知識點,更能讓學生意識到物理化學課程中基礎知識與生產實際有緊密的聯系,而不是為了學習抽象的知識而學習這些知識。它們能夠直接應用到實際科研和生產實踐中,并指導科學實踐和生產實踐活動,使得學生不再認為理論知識難學而沒有用途,更不會消極地學習和理解這些物理化學基礎理論知識。學生會更加積極主動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點,甚至通過網絡數據庫等相關工具,更進一步地詳細了解與物理化學書本上相關知識內容,從而間接地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培養他們積極主動學習的能力。最后,借助物理化學教學引入科研生產實踐的概念,讓學生接觸基礎知識應用到令人好奇的未知世界,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物理化學基礎知識的興趣。既使學生學習到必須掌握的物理化學基礎知識,同時又接觸到物理化學方向科研和生產實踐的前沿,掌握當前物理化學科研和生產實踐的動態。讓學生從一開始學習基礎知識灌輸科研實踐的相關知識,引導學生關注本學科發展前沿和科研動態,使學生浸潤在科研的氛圍下,產生濃烈的科研傾向[8]。從而使學生尋找自身喜歡的學習方向和學習興趣,建立嚴謹的科研和學習態度,刺激學生對未知世界的求知欲望,并潛移默化地培養他們的科學素養,為今后的工作學習提供基礎。因此,物理化學教學中引進科研實踐,不僅將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形象生動化,而且能讓學生認識到物理化學理論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培養他們的基本科學素養,激發他們對未知世界的求知欲望。
1.3教師科研實踐對物理化學教學的重要影響
對于普通本科院校來講,無論什么樣的教學改革都是圍繞教學方式和手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運用,無法代替教師的角色,無法改變教師授課主體的本質,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只有通過教師的教導和示范作用才能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鮮活,也對學生的學習和行為有直接地引導作用。因而,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決定了他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而科研實踐活動對教師有很大的鍛煉和啟發作用,增加了教師的業務知識水平,對課堂教學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因而,要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應該鼓勵教師積極參與科研實踐工作[9]。首先,本學科專業教師開展科研實踐工作之前必須不斷查閱大量新的文獻資料,了解當前科技發展的動態,及時跟蹤本學科領域的最新進展,更新和豐富本學科的理論和知識。這個過程有利于提高教師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不斷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能更好地將當前本學科科技發展動態傳授給學生,同時隨著知識水平的提高教師將以新的高度去思考學科發展趨勢,自然而然地應用到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的模式,進而思考未來人才的發展趨勢和人才培養的最佳方法。其次,教師從事科研工作對該學科未知領域的探索研究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能提高教師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能培養教師一絲不茍和勇于創新的嚴謹治學態度、頑強拼搏的精神以及良好的科研素質,激發教師的創新思想,迎合當前國家鼓勵創新創業的潮流。教師在科研中的鍛煉往往對學生起到表率作用,促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頑強拼搏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作風,對學生成才起到推動作用。此外,教師的科研成果能讓學生直接感受到科研并非遙不可及,對學生有很大的引導和促進作用,同時可以激發學生對科研的興趣和求知欲望,主動參與到教師的科研實踐,激起他們對物理化學基礎理論學習的熱情[9]。因此,教師要實現物理化學教學的改革創新,適應當前形式下物理化學教學的發展,僅憑教學經驗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從事科學研究去實踐、去探索、去創新,進一步提高本學科的知識結構,從而加快教育觀念的更替,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學方式,將新理論、新方法滲透到物理化學教學實踐中,才能改變多年從教的疲憊與困惑,同時也激發了自身潛在的創造力。
2結論
關鍵詞:化學史;高中化學教學;高中學生
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結構和組成、研究物質的性質和用途的自然學科,化學教育的內容是化學,作用的對象是學生,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展,化學史是關于化學產生和發展的科學,它包括化學社會史、化學思想史、化學發展史。一部科學發展史,蘊含著探索、應用而集聚在一起的科學思想以及科學認識、科學史實,它所積累的教育價值是很豐富的,讓學生了解它,比那些對現成的科學的結論以及技術的成果更有價值。同時科學教育史本身是現代科學發展的不竭源泉,結合化學學科的特點,在中學中對學生進行化學史教育有著及其重要的價值。
化學史中富含很多教育資源,高中化學以教材為載體,恰當地融入教育史教育內容,可以使化學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學科教學中融入其思想,培養高中學生的科學精神、愛國以及環保意識等有著積極的重要意義,也可以促進高中學生的科學素養的提高。
一、化學史具有激發高中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作用
現代課程理論主張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習的興趣,重視學生自覺積極的學習化學,學習興趣是學生對學習活動心理上的愛好和渴望科學文化知識、追求真理的認識傾向,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學生只有對化學有了學習興趣,才會在學習活動中變得積極主動,從而取得較好的效果。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應該給學生創造化學學習和發現的情景,感受追求真理的快樂,使學生體會到科學探究的樂趣,學生越是對學習的知識感興趣,越能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去,學習的效果越好,而化學書正是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最好的幫手。
二、化學史的教育可以提高高中學生的科學素養
在化學學科中,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把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作為宗旨?!镀胀ǜ咧谢瘜W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中有一條是“結合人類探索物質及其變化的歷史與化學科學發展的趨勢,引導學生進一步學習化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形成科學的世界觀?!边@表明,新一輪的科學基礎課程改革對化學史的重視程度?;瘜W史包括對化學知識的發現探索,對科學方法的學習,以及化學家為之奮斗的忘我精神,這些都與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有關系。化學史的學習對高中學生的學習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化學史的教育有助于增進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
作為一線教師都會清晰地意識到,若只是照本宣科,把現成的知識理論和定律直接講授給學生,學生學到的這些化學知識必將是靜止的、孤立的,這樣對學生的學習發展不會產生正遷移。正像有的教師指出:“一部分學生進入高中學習時,認為初中講過的某
些知識概念和觀點是錯的?!逼渲幸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初中化學教學沒有對概念和定律的來歷交代清楚,學生獲取的知識并沒有對知識有真正理解,在深入化學知識本質的方面,化學史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掌握了化學史,對于學生學習化學各種知識的理解能夠更深刻、更明白。
四、化學史的教育有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精神、科學方法和基本的科學探究能力
新的基礎化學課程改革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在高中
化學教學中滲透化學史的教育,通過介紹重要的化學史實,促進對知識的分析,了解學生對化學的探索的長期性,了解科學家們的創新精神,對知識不斷地追求。
五、化學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對學生持的進行愛國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高中化學課標中教師的一項基本任務,化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已經成為教師的非常重要的責任。
六、化學史的教育有助于高中生了解化學對社會的影響
化學史是研究化學產生和發展的歷史,化學還影響歷史。要正確認識化學對當今社會的種種影響,必須對化學史進行研究。社會的各個方面,均有化學技術的滲透,影響著社會的方方面面,如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甚至影響著人們的工作以及生活方式?;瘜W生產給人們帶來福祉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災難性的損害,如,生態系統被破壞、環境污染、土地被侵蝕、自然資源的枯竭??茖W史尤其是化學史使我們對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有更全面的認識,這有利于對社會對化學的使用進行有效的控制。
新的化學課程改革倡導從社會和學生的需要出發,發揮學科
優勢,將科學探究作為課程改革的一個重點突破,恰當地引入和穿插化學史的教學,從而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化學,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并且聯系社會生活的實際進行化學學習。高中化學是化學教學的過渡階段,實用性和過程化是十分重要的,在高中化學教科書中化學史的編排可增強教科
書的可讀性,通過化學史的教學來提高高中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參考文獻:
[1]李風艷.化學史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活動的主體,課堂教學應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課內滲透社會生活中的化學,并使其緊密結合教學內容和進度來進行,只有這樣才能鞏固課內知識,同時也能及時拓展課外知識,使課內、外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累贅感,反而覺得所學知識更豐富,實用性更強。例如,在“氮和磷”的教學中,以“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氮氣的包圍之中”的現實場景引入氮氣的物理性質,說明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進而引出氮氣的分子結構和化學性質。也可以講述在打雷閃電時氮分子與氧分子分裂為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一氧化氮分子的場景,介紹了后續幾個反應后,得出諺語——“雷雨發莊稼”的結論。在講到NO的毒性時,補充NO作為信使分子在生命過程中的重要功能,讓學生帶著驚訝的情緒對NO產生了新的認識。
通過緊密結合教材基礎知識或重點知識的應用性知識的補充、討論與交流,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從化學的角度逐步認識自然與環境的關系,分析有關的社會現象,培養學生聯系生活、社會中的化學問題的意識,另一方面可以提供給學生未來發展所需要的基礎的化學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和科學方法分析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二、進行熱點滲透教學
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與學習內容相關的各種情景素材如化學史料,日常生活中生動的自然現象和化學事實等,能夠強化學生對化學與生活有關、對生活有用的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如現行高中化學教材中“人類保護臭氧層的行動”,這既是一個自然科學問題,也是一個“人文意識”問題,圍繞“從電冰箱的普及與換代到臭氧層”開展探究,指導學生查閱文獻,訪問網站,獲得知識。在講授重金屬汞的性質時,可以結合生活實際討論其危害,講述汞蒸汽對人體的危害可以使學生們認識到用行動防止汞污染的重要性,例如怎樣清理破碎的水銀溫度計、如何處理含汞的廢舊電池、廢日光燈管等,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使化學教學更貼近于社會實踐,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會覺得所學知識富有時代感,具有實用價值,有助于培養學生對未來的人文關懷,將自然科學融入整個人類文化的背景中思考和分析。
三、進行生活與化學關系專題教學
高中化學專題教學能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可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具體教學形式可以將生活中的化學與書本中的化學的聯系以專題講座的形式介紹給學生,介紹化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介紹世界高新技術發展的動態與趨勢,介紹化學在高新科技領域中的作用,介紹化學與其它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介紹化學與社會的關系,如健康、保健、能源、資源、環境等社會問題。例如可以向學生講解當前化學合成材料的發展概況,人類已經可以制造出可以替代人體多個部位的化學材料。四、與生活中化學知識相關的實驗探究教學
化學實驗是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徑,在化學實驗的基礎上,學生從具體的形象思維轉入抽象的邏輯思維,從而提高理性認識。化學實驗還可以培養學生謹慎的科學態度,以貼近生活和發生在身邊的化學現象為素材,組織探究實驗活動,既培養學生學習化學興趣,又使學生感受到化學在國民經濟及生活中的實際運用。例如選取日常生活的素材可進行“鮮果中維生素C的還原性”、“自制肥皂與肥皂的洗滌作用”、“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簡易電池”、“溫度對加酶洗衣粉的洗滌效果的影響”等實驗。選取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為實驗內容可進行“用氧化還原滴定法或電化學分析法測定污水中的化學耗氧量”、“用淀粉自制吸水材料,并進行模擬保水試驗”等實驗。通過化學實驗來解釋和解決日常生活和社會實際問題,對于拓展化學實驗的功能,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五、進行與生活有關的論文寫作教學
布置學生撰寫小論文或課題報告,探討實驗中的問題或寫出自己的體會。教師向學生介紹撰寫小論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從學生實際出發,文字能力不做高要求,只要論據能說明論題,條理清楚,說得明白就達到了要求。例如,將“糖類”設計成主題為“糖類與生活”的拓展課,課前充分發動學生積極參與,提出他們感興趣的課題,引導他們提煉成“糖在生活中的分布”、“血液中的葡萄糖”、“糖與糖尿病”、“糖與減肥”、“糖與健康”等小課題。然后把全班學生組合成幾個組進行專題研究,同學們查找資料、走訪調查、統計數據、進行實驗,在組內充分交流討論的基礎上,形成課題報告。
此外,遵循自愿的原則,鼓勵學生將課外新聞記者材料用自己的語言加以組織,寫出科技小論文。在將閱讀材料整理成文章,并發表自己的見解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科學研究問題的學風,促進學生獨立思考,提高自學能力的組織語言的能力。
教材中的教學內容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直接依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對應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瘜W教學內容可分為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元素化合物知識、化學用語、化學計算以及化學實驗等,不同類型的教學內容具有不同的特點。并非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或者說都能很好地聯系社會和生活實際。本文就當前化學教學與學生生活不能緊密聯系的現狀提出將生活中的化學滲透在化學教學中的相關教學方法,將所學知識運用在社會生活中,這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這樣的教學方式也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要接受這樣一種適應學生發展的教學方式,并愿意在教學中付諸實現,同時還要加強自身的專業化學習,注意搜集各種新知識,注重引導學生認識各科知識的普遍聯系,只有這樣才可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真正的進入化學學科的殿堂。
參考文獻:
[1]張愛玲.化學與生活[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2,(11):58-59.
[2]李琴.將社會生活中的裕學滲透在化學教學中[D].華中師范大學,2008:3-27.
[3]張俊英.現代生活中的化學[J].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2002.
論文摘要:化學是一門實驗性的學科,化學教學中,實驗教學是最重要的一項內容?;瘜W學科的性質決定了探究式教學實施的必要性。我們應掌握在高中化學實驗中應用探究式教學的具體方法,努力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方法進行改進。
化學是一門實驗性的學科,化學教學中,實驗教學是最重要的一項內容,探究式教學是高中化學實驗中培養學生思考能力的一項重要內容。探究式教學是這樣一種教學模式: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對自己有疑惑、想驗證的問題進行探索和學習。和普通實驗教學不同,探究式教學以學生為主,由學生自行設計方案,學生在教師適當的指導下完成實驗。這一方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探究式教學是教師和學生都參與的實驗過程,其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更大體現,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智力發展的有效方法。本文就如何在高中化學實驗中貫徹探究式教學方法進行分析和探討。
一、鼓勵學生設計,鍛煉學生能力
學生設計實驗能力是探究式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為了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教師應在傳統實驗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并自行設計實驗,這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新世紀的學生一般都有非常獨立的個性,他們的創新意識也非常強烈。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并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如在學習氧氣實驗室制取方法以后,部分學生對教科書上出現的制取方法有興趣,此時就可以鼓勵學生自行設計實驗,在教師把關確認安全的情況下,可以引導學生自行設計實驗,制取氧氣。
具體來說學生設計化學實驗的步驟可以分如下幾步進行。第一步:在已經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學生自擬實驗方案,并對實驗過程進行詳細設計和說明;第二步:組織師生對實驗方案進行討論,對方案進行評價,對其中的難點和不足之處進行探討,并找出解決方案;第三步:由學生對方案進行改進;第四步: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完成實驗。
總之,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應當因材施教,結合學生動手、動腦、求新的特點,激發學生的探索創新意識。
二、結合生活生產,設計探究教學
教師在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中,應該充分發揮引導作用,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發現生活和生產中的化學問題,培養學生產生“學化學最終目的是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想法。通過教師的引導和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充分了解化學與生活生產的密切關系,使學生有機會體驗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從而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如在電化學教學過程中就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對原電池原理的理解,來自行設計原電池實驗,讓學生了解到化學實驗和生活的密切相關性。當學生看到自行設計的原電池能夠點亮小燈,或者能推動電流計轉動時,必定能給學生心靈造成沖擊,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然后讓學生理解科學探究的本質,達到優化學生思維品質,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和學習能力的目的。
三、注重實驗討論。培養思考能力
按照新課程教學目標,高中化學實驗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靈活運用探究實驗來接受和掌握知識,提高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科研精神和科學素養。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有一點要尤其重視,即注重對探究性實驗結束后的總結。由于學生水平所限,實施的探究式實驗不一定100%成功,即使有教師的把關,在實際操作中由于受學生動手能力的限制,也可能出現各種失誤。作為教師就應該在學生出現失誤時發揮良好的指導作用,讓學生能夠從實驗結果中總結經驗和教訓,對實驗現象進行討論。使學生懂得:即使實驗失敗了,也需要積極思考,對失敗的原因進行分析。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真正讓學生在探究性實驗教學中學有所得。如在原電池的探究性實驗教學中,有的小組的學生實驗失敗了,所制造的原電池未能順利“發電”,教師就需要帶領學生,從原理和操作上一步步分析失敗的原因,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思考能力,找出解決方法。
總之,高中化學實驗過程中的探究式教學是一項重要的內容。合理利用探究式教學不僅能夠鞏固教學知識點,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探索能力,這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非常有利,因此對于高中化學教師來說,通過積極思考,不斷改進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方法,并最大化其有利效應,是非常值得去做的一件事。
參考文獻
[1]劉欣欣,關于物理實驗探究教學實施策略的探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