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5:58: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邏輯結構分析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大學英語四級考試 完型填空 應試技巧
[中圖分類號]H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0)11-0031-01
一、完形填空題型綜述
四級完形填空是一種在語篇層面上對語言知識進行測試的題型。干擾項的設計體現了考試大綱評價目標的規定,考查學生能否正確應用所學的語言知識,是否有較好的語感,是一種注重應用的綜合題型。
二、大綱要求
四級完型填空測試學生各個層面的語言理解能力及運用能力。短文長度為220~250詞,內容為學生所熟悉的題材。這部分的分值比例為10%,考試時間為15分鐘。
完型填空部分的短文有20個空白,空白處所刪去的詞既有實詞也有虛詞,每個空白為一題,每題有四個選擇項。要求考生選擇一個最佳答案,使短文的意思和結構完整。
三、測試點剖析
知識面:社會生活常識、文化知識和科普知識。
語言基本功:詞匯知識、語法知識和閱讀能力。
綜合運用能力:分析能力、推斷能力和駕馭語篇能力。
四、完形填空要求考生有較高的語言知識和能力
(一)閱讀理解能力。完形填空作為語篇層次上的詞匯語法填空,必須以較高的閱讀理解能力為前提。
(二)整體語感和語篇分析能力。完形填空是語篇層次上的完句填空,短文在結構和意義上都是一個整體,它對考生的整體語感和語篇分析能力也有較高的要求。
(三)句法結構知識。四級考試中的完形填空雖大多為詞匯題,但句子和文章的理解,有時少不了一定的句法結構分析。
(四)詞匯知識。包括詞匯量、構詞知識,近義詞辨析、語義的內涵、外延、聯想和搭配等。
(五)句型搭配知識。包括動詞、名詞、形容詞的慣用句型,動詞、名詞、形容詞、副詞之間的搭配及其與介詞的習慣搭配等。
五、考生常犯錯誤分析
首先是基礎知識掌握方面的問題,例如詞匯量不足、語法知識薄弱、固定詞組和固定搭配不準確等。
其次是語言應用能力方面的不足。考生在閱讀詞匯題型中對于相同的知識點的處理比完型填空中要強得多。這說明很大一部分考生并不是語法或基礎詞匯知識薄弱,而是平時的學習過程中缺乏在功能語法方面的訓練,即應用語言的能力不足,從而在語篇層面上尚未形成較好的意義整合的能力,還只是停留在補全單句結構以及單句理解的層次上。
因此,在做完型填空時,考生一定要從上下文語境入手,重視對整篇文章的理解。
六、命題規律小結
(一)四級完型填空文章的體裁及趨向分析。四級完型填空所選文章的體裁多是觀點鮮明、條理清楚的說明文或議論文。題型改革后科普說明文數量增多。文章內容都涉及社會生活、科普知識方面。原四級題型多是議論文和記敘文,但新題型出現后,關于科學發現、新發明等科普知識的說明文占大多數,看來選擇科普題材應該是以后四級完型填空文章的基本趨勢,但仍然會有社會生活題材作為替換。
(二)四級完型填空考題范圍。從近十年的四級真題看,完型填空的考題范圍主要有三個方面:詞匯(包括詞義辨析和搭配)、語篇和語法。
各測試知識點的比例:在實詞中,動詞和名詞依舊占據高比例成為重點;而形容詞也是一個考點;副詞地位中等。在虛詞中,連詞依舊是每年都有一道;固定詞組比例大幅上升;代詞和語法的考查比例明顯下降,近兩次考試甚至沒有涉及。
實詞多考查近義詞、形近詞辨析,這表明實詞考點落在根據具體語境選擇合適詞匯方面,符合完型填空題型注重語言應用的特點。這要求考生在平時學習中要格外關注詞與詞之間的細微差別,注重應用。而比例調整后的虛詞只有連詞沒有削減,這正好符合完型填空側重語篇意義黏連的特點。因此,從根本上提高英語運用能力才是做好完型填空、決勝四級的關鍵。
七、步驟和方法
采用三步答題法,將時間分配為:15分鐘=通讀skimming(3分鐘)+答題(10分鐘,半分鐘一道)+回顧review(2分鐘)。
1.第一步,快速通覽全文,把握短文主題和要點;第二步,逐題解答,但碰到較難確定答案的個別試題先暫時不選;第三步,檢查并確定幾個較難空缺的答案。
2.立足本句,不忘全文。解答每一道試題時,在分析空缺所在句子時,一定要聯系上下文及全文的主題,這正是完形填空與單句填空不同的地方。
3.體會情景,順理成章。把握文章發展的基本線索。在解題過程中,設法把自己置身于短文所構造的情景或短文擴展的寫作思路之中。往往能順理成章,比較準確有把握地確定每一空缺該填的內容。
關鍵詞:科技文章;特點;翻譯技巧
由于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和科技交流的迅猛發展,科技類文章翻譯已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萍碱愇恼掳鯊V,要想準確掌握科技類文章的翻譯,首先要了解科技類文章所具備的以下主要特點,才能將文章翻譯的清晰、準確、精煉、嚴密。
1 科技類文章的主要特點
(1)科學性
科學性又稱真理性,是科技類文章的第一大特點??萍碱愇恼卤仨氉龅絻热菡鎸?,資料可靠。作者要秉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事實為依據,以科學思想為指導,客觀記錄科研數據,避免失誤,不憑個人的主觀臆斷隨意歪曲結論。另外,大家公認的常識類問題并不一定都是科學的,因此,作者首先要具有懷疑和批判的精神并運用科學原理對這些問題提出質疑,這同樣也是尊重科學性的表現。
(2)準確性
準確性也叫準確度,即指某一事件的準確程度。這一特性在科技類文章中極其重要,因為一個細小的失誤可能會導致大的差錯。因此,凡是應用在科技類文章中的資料和數據必須精準,這樣才能保證其科研結果的科學與準確。另外,在寫作時,要注意區分近義詞之間的差別,盡可能選用最恰當的詞語來表達。
(3)邏輯性
邏輯性是指發展過程符合邏輯體系、具有邏輯特點、恪守邏輯規則的情況。各類文章在寫作時都要求條理清晰、結構嚴謹、符合邏輯,科技類文章的寫作要求更是如此。因此,作者在選擇題目、提出假設、搜集素材、推斷結論以及論文寫作的全過程中,都必須遵守邏輯學規律。
(4)規范性
規范性對科技類文章的語言文字、學科術語和計量單位等都提出了較高要求。文字精煉、文理通順這些原則都是語言規范性的明確要求。而術語準確和計量單位精準則在科技類文章中顯得尤為重要。
通過以上論述,我們可以總結出科技類文章的基本特點是科學性、準確性、邏輯性、規范性。那么翻譯時我們就要做到語言精煉、科學準確、邏輯嚴謹、術語規范,正確表達客觀事實。下面我們來談談幾種常用的翻譯技巧。
2 科技類文章常用的翻譯技巧
(1)名詞化結構的翻譯
科技類文章大多描述客觀事實,因此,都盡量避免使用第一、二人稱;另外,名詞化結構使這些行為名詞頻繁出現于文章中。
(2)被動語態的使用
科技類文章本身具有科學性,側重敘事推理,因此通常不用第一或第二人稱,并且在翻譯中常用被動語態來表現事實的客觀準確。
例如:Water is widely used in our daily life.
水廣泛應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而很少說:We use the water widely in our daily life.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水。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被動語態的使用使句子更加科學嚴謹。此外,科技類文章常將主要信息前置,放在主語部份,因此翻譯時要特別注意。
(3)長難句的譯法
科技類文章為求更好的表現客觀事實,常采用結構復雜的長句子。因此,我們可以先將英語句子的主干結構分析出來,譯出句子大意,然后再分析各個修飾語同句子主干的關系,根據具體情況翻譯其他成分。
例如:But now it is realized that supplies of some of them are limited,and it is even possible to give a reasonable estimate of their "expectation of life",the time it will take to exhaust all known sources and reserves of these materials.
該句子可翻譯為:可是現在人們意識到,其中有些礦物質的蘊藏量是有限的,人們甚至還可以比較合理的估計出這些礦物質"可望存在多少年",也就是說,經過若干年后,這些礦物的全部已知礦源和儲量將消耗殆盡。
(4)復合詞與縮略詞
科技類文章的一大特點就是大量使用復合詞與縮略詞。復合詞是由兩個詞及以上的詞組合而成的;縮略詞大多由一個或多個詞隨意縮略而成。因此,了解科技類文章中常用的一些復合詞與縮略詞會大大提高翻譯效率。
3 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科技類文章的主要特點,并且學到了在科技類文章的翻譯過程中可能會運用到的四種技巧。因為科技類文章比較科學嚴謹,所以譯者必須秉持實事求是的態度,用批判的精神對待客觀事實。對于科技類文章的翻譯,一定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合理采用翻譯技巧,力求譯文語言簡練、合理準確。
參考文獻:
[1]王泉水.科技英語翻譯技巧[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
[2]丁樹德.英漢漢英翻譯教學綜合指導[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8.
[3]潘爾艷.論科技英語翻譯的若干特點[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2005.
關鍵詞: 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方法策略
如何進行初中語文的文言文教學呢?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一、誦讀法
即熟讀和背誦的方法。誦讀法是日漸被現代語文教育者注意的傳統教學法。大聲朗讀,口熟而成誦是文言文教學的特殊要求。通過朗讀,可以培養學生語感。而文言文比現代文講究韻律,帶有明顯的聲音美,學生也愿意讀。在朗讀中,教師要教給學生朗讀的方法,包括朗讀的節奏、語氣、語調、語速,能更好地朗讀課外作品,從而形成能力。需要指出的是誦讀需與會意密切結合,疏通文義;例如在背誦《出師表》時,要抓住諸葛亮由談論形勢到三條治國方針的提出,由敘述21年來的經歷到“出師”戰略目標的提出,由歸納各方面的責任到全篇主旨的點明這條行文線索,做到靈活記誦。
二、講解法
講解法的運用是靈活多變的,可以先有學生預習課文,參看注解,查工具書,同學之間互相討論,試著自行講解。也可以在預習之前,教師先把課文范讀一遍,并對難懂的詞語,句式作些解釋,然后再讓學生經過預習,逐句講解,如有錯誤,教師及時訂正。還可以先讓學生試著將課文譯出來,教師有重點地提問某些詞語的意義,對于難度較大,學生無法解答的,由教師講解。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又節約了時間。
三、講析法
即“用講述分析來加深對課文內容和寫法理解的教學方法。分析要從教學目的出發,抓住課文的特點和重點,緊棵扣課文的字詞句來進行??梢詡戎赜谡n文的某一方面,如人物分析,情節分析,結構分析,語言分析,邏輯分析,表現手法分析等,不必面面俱到?!崩绶治鑫难晕牡谋憩F手法,要因體裁的不同而重點不同。議論文著重在篇章結構,論點論據;人物傳記著重在選材,剪裁和人物描寫;寫景抒情的散文,著重于景物描寫和意境。對同一體裁的課文,重點也有所不同。
四、評點法
即對古詩文的譴詞造句,布局謀篇以及思想藝術等方面進行品評點示。評,主要用在層次段落間,對文章的內容和寫法作簡明扼要的評析;點,主要用在字詞句間,就其精妙與疑難之處作出啟發和提示。要評得中肯,點得準確。
例如,在講《登鸛雀樓》一詩時,對其中的“依”,“窮”二字要點,對整首詩所表現出來的雄渾開闊,激越昂揚的格調要評。以此幫助學生理解和領會全詩的意境。
五、自學練習法
(1)查注自讀。這種方法主要用于預習階段和較淺顯的課文的學習。
(2)試講回講。試講是學生在老師講解之前,嘗性地講解課文。
(3)文意猜讀。文意猜讀法是學生在文言文的自學過程中,運用已有的知識,根據上下文的關系,對新知識作出的合乎邏輯的推測從而明確文意的一種方法。例如從詞的結構去猜: “暮而果大亡其財”(《寓言三則智子疑鄰》)“果”,“大”,“財”的詞義與現代漢語一致,可運用猜讀法猜出:“果”――果然,“大”――極大,“財”――財物。
六、比較法
要比較古今字義異同、語法異同、詞性變化活用、一字多義、多字一義。如“箕畚運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句中“箕畚”要譯成“用箕畚”,要比較,使學生明用法。又如多字一義現象,“曩與吾祖居者”、“向吾不為斯役”(《捕蛇者說》)兩句中“曩”與“向”均是“從前”之意。還可比較思想感情和寫作特點。如《岳陽樓記》和《醉翁亭記》,兩位作者雖然都受貶,兩篇文體基本相同,但抒發的感情卻有區別,《岳陽樓記》表達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曠達胸襟,很難見到受貶后的抑郁之情;而《醉翁亭記》卻流露出作者受貶后娛情山水以排譴抑郁的復雜感情。
七、歸納法
即貫講時能上連下掛,歸納總結,使知識系統化。例如教《馬說》、《愛蓮說》、《捕蛇者說》之后,要歸納說明,“說”是古代文體名,跟現在的雜文大體近似,是議論文的一個分支。其內容大多是一事一議,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種現象來表述作者對某些事物或問題的見解,常具有由小見大的特點;形式上則表現為敘議結合,敘為議設,議由敘生,議是核心,大都是卒章見志。總之,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逐步做好文言知識的歸納整理工作,促使學生掌握的文言知識條理化和系統化,并由此產生領悟和聯想,內化和遷移,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提高自學能力。
一、論文寫作目的:
畢業論文是商務英語專業教學計劃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對學生2年半學期各門課程學習效果的檢查.其主要目的是:
1、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寫作能力及運用商務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2、檢查學生對所學專業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并將論文成績作為學生能否畢業的主要依據之一。
3、訓練學生搜集運用資料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增強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 論文寫作要求:
1、以英文/漢語完成論文寫作。
2、字數要求不低于3000個單詞或字, 統一采用A4(210x297mm)頁面復印紙單面打印.其中上邊距2.8cm,下面距2.5cm,左邊距2.5cm,右邊距2.5cm,頁眉1.6cm頁腳1.5cm裝訂線0.5cm.字間距為標準,行間距為1.25倍行距.頁眉內統一為:用5號宋體
3、論文的內容要與本專業所要求的知識和技能相結合,要求論述者閱讀一定量的英文和中文資料,能夠對所有的資料進行合理刪減、組織和編輯,掌握論文撰寫的結構與布局。要求語言流暢,層次清晰,論點明確,論據充分。具有以下特性:
1) 科學性:觀點正確,論據充分可靠,結構合理,能反映出學生對本學科知識系統掌握的程度及其某一問題有較深理解很認識
2) 實用性:選題應該具有現實意義和學術價值,應該體現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水平
3) 邏輯性:論證應該有力,層次應該分明,邏輯應該嚴密,結構應該完整合理
4) 技術性:應該具有收集整理運用材料的能力,語言表達應該清晰準確,格式應該規范
4、寫作時間安排:
1月14日:學生與導師見面選題和開題
1月15日-3月25日學生寫作,提交提綱,初稿,導師修改并將完成情況向系里匯報
3月31號前根據導師的修改意見完成第二稿交導師修改
4月7號前完成定稿并按照要求打印裝訂成冊.打印3份,交系里2份
4月8號-4月13號準備答辯,原則上采用英語答辯
2007年4月14號論文答辯,原則上采用英語答辯
5:論文成績評定:采用5級記分制,及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等.其中優秀沒,良好等次的人數分別按不高于15%,20%的比例評定.終結成績必須經指導老師學院畢業論文指導小組認定.
6:特別說明:
畢業論文寫作是嚴肅的事情.嚴禁抄襲剽竊他人論文.一經發現此次論文成績判為0分.
三、 論文選題方向:
1、商務英語教學改革的方向,途徑,課程設置等
2、商務英語教學在新形勢下的影響和意義;
3、我國貿易的現狀及其發展方向
4、商務英文翻譯技巧;
5、江西招商引資探討及其對策
6.WTO保護期過后對我國的影響;
四、 論文設計與擬定的程序:1、指導教師的幫助下,根據本指導書提供的選題范圍,從中選擇論文方向,確定題目。(注:選擇其他的題目,需與指導教師商議確定)
2、 搜尋與本人論文題目相關的資料,文獻,形成論文大綱,注意論文結構安排的合理性。
3、 論文結構:包括題目,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目錄和正文. 詳見后面附件
附件1:
外語系英語專業(高職)畢業論文選題(商英專業)
1. 《商務英語課程設置的探討》
2. 《跨文化因素對英漢翻譯的影響》
3. 《商務英語的特點及翻譯技巧》
4. 《商務英語函電在對外貿易中的作用》
5. 《單證員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
6. 《商務英語函電翻譯技巧》
7. 《商務談判中英語的重要性》
8. 《淺談出口結匯風險的防范》
9. 《中國退稅制度的改革及其影響》
10. 《商標名稱的翻譯與策略》
11. 《外貿企業信用風險管理與控制》
12. 《2007年外資銀行在我國本土注冊探討》
13. 《我國利用國際貸款/國際援助現狀分析》
14. 《WTO與我國反傾銷探討》
15. 《我國對外直接投資之現狀》
16. 《內陸地區對外貿易發展策略研究》
17. 《中印兩國兩國對外貿易戰略分析》
18.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
19. 《淺談商務英語寫作時避免修飾語錯位的方法》
20. 《商務函電翻譯的用詞技巧》
21. 《外商直接在華投資探討》
22. 《社會文化遷移對中國式英語的影響》
23. 《我國外貿出口品牌戰略的實施與研究》
24. 《商務英語專業口語課程教學探討》
25. 《入世對我國農產品貿易的影響與對策研究》
26. 《應對經濟全球化,加快我國企業跨國經營》
27. 《英語寫作中常見中式英語分析》
28. 《入世商務英語寫作的研究》
29. 《制單工作在國際結算中的地位》
30. 《關稅壁壘與非關稅壁壘探討》
31. 《淺談實質利益談判法》
32. 《國際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新問題》
33. 《商務英語寫作中的錯誤與商務英語寫作教學之間的關系》
34. 《清算所在期貨市場上的地位》
35. 《跨國公司在華擴張模式透析》
36. 《漢譯英中遇到新詞語的譯法問題》
37. 英漢互譯中詞義的不對應(文化意義、風格意義、修辭意義等)
38. 我國市場經濟國家地位與反傾銷
39. 如何防范信用證詐騙
40. 我國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之探討
41. "10+1"自由貿易區未來前景展望
42. 漢語中新詞匯的翻譯技巧
43. 商務英語的特征與翻譯
44. 珠江三角洲外貿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45. 南昌現利用外資縱談
46. 廣州/深圳等地區三資企業結構分析
47. 淺談廣州等地區外貿企業的困境與出路
48. 淺談廣州等地區出口產品結構的市場分布
49. 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崗位之探討
50. 單證員跟單員等資格證書現狀思考
51. 禮儀在商務談判中的作用
52. 跨國公司的本土化經營戰略及其實施
53. 中國在亞洲區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54. 延長我國加工貿易國內價值鏈問題探析
55. 中國貿易的現狀和前景
56. 我國西部地區引進外資問題研究
57. 人民幣業務對外開放之探討
58. 淺談涉外合同英語特色
59. 海外投資與出口貿易的相互關系
60. 文化和地理因素對外商在中國直接投資的影響
61. 綠色壁壘對關稅壁壘的替代效應研究
62. 新貿易保護主義的政策調整與我國貿易發展
63. 貿易磨檫及其解決機制研究
64. UCP600-信用證領域的新規則探討
65. 論的適用范圍及總則
66. 淺談下賣方的知識產權擔保義務
67. 我國紡織業出口競爭秩序現狀分析與對策探討
68. 淺談來料加工與進料加工的利弊
69. 經紀傭金商或場內經紀人在期貨交易中的地位
70. 淺談商檢證書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
附件2 開題報告格式
商務學院
高職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
題目名稱: 中國家庭企業管理創新研究
題目性質:
研究論文
學生姓名:
XXX
專
業:
工商管理
學
院:
XXXX
年
級:
04級
指導教師:
XXX
一、
選題背景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家族企業為主的民營企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和壯大,在國民經濟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與此同時,我國的家族企業也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如家長式的管理方法、企業基礎管理制度不健全和后續發展無力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制約著我國家族企業的發展壯大,而且嚴重影響到我國經濟的健康快速的發展,因此,研究我國現階段家族企業如何進行管理創新,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家族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從而實現家族企業生產要素優化配置,促進家族企業持續發展已顯得尤為緊迫。
二、研究的基本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研究步驟、方法
本文從我國家族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以管理創新的理論為指導,對我國家族企業如何進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創新進行深入地研究。首先評述了國內外學者對家族企業管管理創新含義的不同看法,提出了家族企業管理創新的含義、構成要素及內在機理,認為我國家族企業進行管理創新的有效性在于有利于更好地實現家族企業的經營目標,有利于充公調動企業員工尤其非家族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其次,分析了我國現階段家族企業管理創新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指出了我國家族企業管理模式存在諸多不足,如在管理創新過程中仍然存在家長式決策、缺乏戰略管理和基礎薄弱等諸多問題,所有這些在客觀上要求創建一種新的管理模式以促進家族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再次,要創建一種適合我國家族企業實情的管理模式,就必須全面準確地把握好我國家族企業所面臨的外部環境。因此,本文指出了我國家族企業開展管理創新面臨著外部環境的特殊性和復雜性。
三、研究工作進度
1、教師報題(2006.11.1----11.15)
2、網上公布畢業設計題目和指導教師(2006.11.20)
3、學生選題(2006.11.20---12. 15)
4、落實任務(學生與導師見面,交電子郵箱地址)(2006.12. 1---12. 25)
5、學生上交開題報告(紙字稿)(2006.12.25----2007.1.15)
6、中期論文檢查(交電子稿) (2007.4月1日前)
7、論文上交(紙字稿附電子稿)(2007.4.15----2007.5.1)
8、07屆畢業設計答辯(評定學生成績)(2007.6月初)
9、07屆優秀論文評定(2007.6.15)
10、07屆優秀論文匯報會(2007.6下旬)
四、主要參考文獻
[1]顧文靜,溫州民營企業實行委托---制的障礙分析,經濟管理。2002.2
[2]甘德安,中國家族企業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
[3]苒明杰,管理創新,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年版
【關鍵詞】建筑學專業結構能力開放探究
Abstract: Through the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of the course:"the selection of structure as a architect” which is one important portion of structure ability training system of the Architecture speciality educ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demand and training mode of structure capacity as architectural graduates. Based on this, the author integrated the course knowledge system and discussed how to construct the open knowledge platform of the structure knowledge for the architecture students by “Setting open course system” and “carrying out research-based teaching mode” in order to help them to complete the reserves of structure knowledge, as well as train them the literacy and ability of treat correctly use of structure technology, especially have the continuous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bility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Key words: Architecture speciality, Structure capacity, open, research-based
中圖分類號:TU-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現代建筑是凝結著人類科學技術與文化藝術非凡智慧的復雜綜合體。正確對待與運用結構技術,是執業建筑師出色完成其建筑設計的先決條件。中國建筑處于蓬勃發展的新時代,建筑教育正在經歷重大的革新與發展。這其中,建筑學專業的基本能力培養,如何與結構技術的巨大進步相適應,成為我們探索的新課題。從培養學生的結構素養,提高綜合運用結構知識完成其建筑創作的能力入手,改革我們的結構類課程體系的設置,相應改革教學的方式方法,已經勢在必行。
一、建筑學專業結構能力培養模式
1、建筑學專業學生結構能力培養需求分析
國家對建筑學專業教育確立的目標是:加強對學生知識、素質和能力的綜合培養,注重建筑師的執業化教育,加快與國際化的接軌。作為執業建筑師,特別是與國際建筑業接軌后的執業建筑師,對結構的透徹通曉,進而創造創新,是一項必備的能力要求。而注冊建筑師考試制度也因此對考生的結構能力與素養進行明確的專門的考核,以檢驗考生是否達到執業建筑師所必須具備的結構知識與能力。
2、建筑學專業學生結構能力培養模式建構
所指結構能力培養模式,涉及建筑學專業五年本科教學中,能夠培養和提升學生結構能力的一切教學環節和教學手段。根據建筑學專指委指導性意見,各高校建筑學專業開設結構類課程具有基本一致的體系構架,結合各自專業特色,在具體課程名稱、開設學期、考核方式上略有不同。以沈陽建筑大學為例,建筑學專業本科五年共開設《建筑力學》(64學時加4學時實驗)、《建筑結構》(48學時加1周課設)、《建筑結構選型》(30學時加2學時實驗)三門專門性的結構類課程。同時,學生將在其主干課程《建筑設計Ⅰ》、《建筑設計Ⅱ》、《建筑設計Ⅲ》、《建筑構造》,以及《設計院實習》和《畢業設計》的相應環節中,運用在結構課程中所學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加深認識并深入拓展學習,逐步其提高結構素養與能力。建筑學結構能力培養體系框圖如下:
更為重要的是,我們所培養的建筑師,應具備在其未來的執業生涯中,所需結構素養與能力能夠持續提升的潛力,以適應未來執業生涯中設計領域的不斷擴寬和結構技術的迅猛發展。在這樣的思路下,我們的結構能力培養體系中,就自然而然的呈現了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即我們的專業教育要能夠為學生構筑開放的結構知識體系平臺,培養學生在這個方面進行持續研究和創新的能力。
二、《建筑結構選型》課程的教學改革實踐
1、《建筑結構選型》課程在建筑學專業結構能力培養中的定位
《建筑結構選型》是建筑學專業一門的專業理論課,其任務是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建立清晰的結構形式概念,掌握結構選型與構思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在進行建筑構思與設計的過程中,能夠理解結構的邏輯與意圖,具備進行合理選型與構思的綜合能力。
《建筑結構選型》作為建筑學專業結構系列課程的終端,一方面要總結前面課程所形成的知識儲備,對結構體系進行整體上的綜合分析與把握,尊重結構邏輯的基礎上,尋求對結構形態的合理創作;另一方面,對于我們的培養體系中所尋求針對后續學習及執業所需的“構筑開放的(結構)知識平臺”和“培養持續研究(結構相關問題)的能力”,具有不可推卸的載體作用。
2、設置開放型教學體系,構筑結構能力培養平臺
(1)建構開放的知識結構體系
能力的培養建立在對完善的知識體系的總體把握基礎之上,學校的教育,如何在有限的學時中,幫助學生搭建后續學習以及未來執業所需的知識平臺至關重要。建筑結構選型與構思的基礎來自對各種結構形式的力學邏輯、空間特征、建筑形態的綜合把握。打破傳統的《建筑結構選型》課程體系,建構開放的知識平臺體系,是能力培養得以實現的前提。
課程首先由角色認同入手,思考建筑師進行結構選型與構思的意義,明確具備選型與構思能力所需進行的知識儲備,掌握結構選型的依據。鼓勵學生在尊重結構邏輯的基礎上,能夠進行正確的選型,進而獲得結構構思與形態創作的能力。
在此基礎上,將學生需要面對的基本結構形式按照建筑類型分為“高層建筑結構”和“大跨建筑結構”。在探討比較這兩類建筑鮮明的形態特征所帶來的結構邏輯特征的基礎上,提出各自的切入點。找到研究對象的關注重點,理解研究對象建筑邏輯與結構邏輯的向背,在這樣的理論基礎上開始探討各種基本的結構形式。在此基礎上,進行選型與構思方法的探討,進行經典案例的研究,進行相應的概念設計或優化設計。
基于以上思考,重新整合的知識體系如下:
該課程平臺的開放性體現在:首先,知識體系內部的相互開放。高層建筑體系與大跨建筑體系之間的知識與邏輯始終得以對比、組合、交融,這種相互間的開放,有助于學生獲得結構體系的總體概念,有助于與學生在思考中綜合把握知識體系;其次,面對相關課程的橫向開放。如通過“抗震對高層框架結構的特殊要求”的探討,引入抗震的基本理念,通過“膜結構建筑的材料載體”理解材料的邏輯與表現,通過“結構選型與優化設計”對本人以往的《建筑設計》課程中的設計作品進行反思與提升等;第三、面向應用、面向未來發展的縱深開放。課堂教學完成基本結構形式的結構邏輯、空間邏輯、形態邏輯的相關探討,在此基礎上,介紹前沿發展,提出后續思考的關注點,推薦專項書籍,為學生深入研究或在設計中應用某種結構形式提供指導,“超高層概念設計”、“大跨建筑發展趨勢下的新型結構”,以及方法論中的“組合與交融”等,都是開放的突破口,是學生進行拓展學習和創新思維的有力支撐。
(2)設置開放的課程教學與考核體系
教學實踐中,通過該課程考試改革,將理論課程與相應階段的設計課有機結合,更加行之有效地將結構理論運用到設計實踐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模式,逐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據此逐步改進和完善了該課程的考核內容與方式,具體內容如下:
教學目標 考核項目 成績比例(%) 作業模式 具體內容
興趣培養
知識點強化 平時作業 10 多題目選作,獨立完成 按照課程進程,結合教學內容設置,
根據個人興趣完成相應項目
重點理論知識的掌握與強化 階段測試1 10 開卷
隨堂測試 高層部分階段知識考核,20分鐘
階段測試2 10 大跨部分階段知識考核,20分鐘
實踐能力訓練 柱網訓練 10 團隊開放作業(2選1),案例自選 柱網布置訓練
紙構競賽 10張A4紙完成紙構塔樓搭建
概念模型 20 實驗學時,團隊開放作業,案例自選。 結合團隊所選開放作業題目完成
研究能力訓練 經典案例研究 40 團隊開放作業(3選1),研究題目自選,擇優進行開放匯報交流。 成果包括研究報告或分析圖,
以及過程研究模型
超高層概念設計
選型優化設計
開放性的任務選擇,以及自選的研究題目,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目前學習重點、正在進行的設計項目,選擇完成。實踐證明,因為考慮了學生的不同需求和層面,積極性和主動性相對較高,作業完成過程中,綜合運用知識和研究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
(3)采用開放的團隊作業模式
在實踐能力訓練、研究能力訓練、實驗環節三項內容中,均組成開放的三人研究團隊,合作完成項目。首先,團隊的成員組成是開放的,根據研究興趣組合在一起,探討交流。在可能的情況下,引入其他專業的同學加入進行合作研究,如同時也開設本課程的“城市規劃專業”、“景觀設計專業”,以及聘請前一學年進行了該題目研究的學生進行接續研究等。如“香港中銀大廈”、“臺北101大廈”、“世博會德國館 ”、“超高層概念設計”等都是深受學生關注的團隊選題。
團隊作業的開放性還體現為三種行之有效的交流,分別是學生與任課教師之間的交流、選擇同一題目的不同團隊之間的交流、以及成果匯報交流。這些交流在整個開放作業的持續時段中隨時進行,促進了研究氛圍的形成,研究能力的提高、合作意識的加強,以及研究成果作為學習資源的共享。
3、開展“探究型”教學模式,培養研究與創新能力
(1)聯系實際,引發困惑,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的探究熱情。
教學是一項技能,更是一門藝術。如何把學生引入“探究型”教學,是需要我們不斷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針對課程特點,聯系實際,通過預設的現實問題使學生對專業知識產生一定的困惑,進而使學生興致勃勃,充滿好奇與探究的渴望。例如講授 “桁架結構”時,提前一周給學生拋出問題:我校長廊二層陽光大街一段框架加為何設有斜撐,而其它位置則沒有?針對學生熟視無睹的專業現象提出問題,有助于培養學生自行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的習慣和能力,即使最終百思不解,也會對這門課程的后續教學充滿期待。
(2)在興致盎然的課堂互動中,培養和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探究能力。
為“探究型”教學尋找準確的切入點,要積極探討學生的專業基礎、專業需求、心理特點,有目的、有計劃的調整教學方法與重點,課堂互動才會“有的放矢”,才會“有起有發”?!疤骄啃汀苯虒W的課堂強調“啟發與互動”,對于大學課堂而言,這種“啟發與互動”重在實質,而非形式。當學生帶著困惑,或者是困惑后的頓悟來到課堂,授課過程中張弛有度,適時拋出啟發性問題,“有的放矢”地留給學生自主思考的空間,當他的思考有了延續,有了回饋,也就形成了興致盎然的課堂互動。學生在適度的啟發下、在不斷思考中,既獲取了知識,又培養和提高了“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探究能力。而這種“啟發”下的“思考”往往可以延續到課堂之外,引發進一步“探究”的興致。
(3)設計“探究型作業”,在實踐中提高學生 “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
現階段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我們的大學教育還在品嘗基礎教育的苦果,大量的學生進入大學之前的學習經歷,只是教會了他們如何“接受”知識。我們要做的,恰是教會學生“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建筑學專業的《建筑結構選型》課程中,因為該課程涉及的結構形式較多,教學大綱僅僅要求對每種結構形式有初步了解即可,考慮到授課對象為四年級學生,一方面具備相對較高的研究能力,另一方面興趣方向已經開始形成,所以在學跨部分時,要求學生在“拱結構”、“桁架結構”、“網架結構”、“薄殼結構”、“懸索結構”中,重點關注自己最感興趣的某種結構形式,進行深入學習和研究,并鼓勵學生與自己的設計課題目相結合,對以往進行的設計中的結構選型問題進行探究性思考。學生從實踐中發現問題,通過實地調研、資料研究、小組討論、師生交流等方式進行團隊研究,從而培養了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三、成果案例
1、題目設置
結合課程知識,進行2010年上海世博會場館結構選型與構思研究,形式及成果要求如下:
研究程序 形式與成果要求
興趣挖掘階段 個人研究,提交小論文(必做)
團隊組建 根據個人研究成果擇優,結合興趣,組建研究團隊,同時引進外專業同學(規劃、土木)參與交流合作
團隊研究階段 團隊自主進行,教師輔助指導
成果階段 PPT講稿;研究報告或圖紙;結構概念模型制作(結合課程實驗環節)
匯報交流 匯報交流及評分
2、成果展示
圖1-a:世博會德國館建筑分析圖1-b:世博會德國館結構分析
圖3:世博會西班牙館結構分析模型圖4:世博會丹麥館結構分析模型
圖5:世博會日本館結構選型與構思分析
3、總結與反思
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進行課后的“專項研究”,培養了學生拓展學習、深入鉆研的習慣和興趣,逐步提高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信心;開放性的任務選擇,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世博場館”這一頗具誘惑的選題下,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關注點相同的同學組成團隊進行合作研究,使整個過程興致盎然;部分團隊引入規劃、土木專業同學共同研究,而且設置了研究成果的交流環節,使教學資源擴大化,學生在該環節普遍感到收獲較大。
《建筑結構選型》課程教學的改革實踐,過程和效果令人興奮,但還有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探討提高。在科技創新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做到“構筑開放的知識平臺”和“培養持續研究的能力”,把飽嘗基礎教育應試苦果的學生,培養成為社會需求的“具有成為卓越工程師潛質”的人才,是需要持續探索的問題。
中國建設教育協會教研立項課題:“建筑學專業結構能力培養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2009-15)課題編號2009021
畢業論文是成人高等教育學生在校學習期間 需要完成的最后一個教學環節,是培養學生理論聯 系實際、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的有效手段, 也是達到培養目標的必要步驟。根據國家教育部以 及高等院校成人高等教育的相關規定和要求:“實踐 性教學環節如畢業論文不合格,可在彈性學習年限 內申請重修,直至合格方能畢業”“若在彈性學習 年限內畢業論文不合格,不予頒發畢業證”因此, 把握成人高等教育學生特點,搞好畢業論文寫作教 學與引導,提高畢業論文寫作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一、成人高等教育學生特點分析
(一)學生的來源與知識層次分析
隨著繼續教育的不斷深入和成高報考條件的放 寬,學生來源呈現多元化趨勢。根據西南林業大學 成人高等教育貴州分院的統計分析,成高學生由過 去單一的中專以上學歷、在職業務或管理骨干轉變 為在職業務骨干(具有助理工程師職稱以上)、管理 骨干(部門負責人)或普通職工;具有高中或相當 于高中文化程度的技術工人;社會青年;中?;蚣夹?畢業生;村社管理人員等共同組成的復雜體系,所 占比例分別為 28.5°%、47。%、10.5°%、4。% 和 10%。 成份的復雜導致學生知識層次參差不齊。其中,技 術工人中具有高中學歷層次僅占11.5%,相當于高中文化程度的技術工人占88.5%。在職業務或管理 骨干、在職職工參加工作時間較長,具備一定的文 化基礎和實踐經驗,吸收新知識的系統能力較強; 具有高中或相當于高中文化程度的技術工人,專業 實踐經驗豐富,但文化基礎薄弱,理論知識欠缺, 綜合學習能力較差;社會青年以及中?;蚣夹.厴I 生等知識面窄,缺乏專業實踐經驗,但學習能力高 于技術工人。
(二) 年齡結構分析
近年來,由于人事制度改革以及國家對生態環 境的重視,國營林場由差額或自負盈虧單位逐步轉 化為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加之大部分林業系統 單位就業門檻較高(大部分要求本科以上),西南林 業大學成人高等教育的涉林專業在貴州呈現年齡結 構偏大的現象。
(三) 學習動機分析
成人大學生,學習心理比較復雜。在職的是因 職稱、職務、工資等問題出現困難,甚至是為了避 免“下崗”而參加成人高等教育學習,學到足以維 持生計的知識和本領,以便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顯 示自己的實力,贏得社會、企業、家庭的認可。高 中畢業生和中職畢業生,由于經濟轉型和人才市場 變化的影響,專業思想比較濃厚,學習內容要求務 實,迫切希望學到行業急需、人才市場短缺的知識和技能,以便在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上找到工作, 獲得社會的認同。此外,由于近年來國家實行大學 生村官制度,以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推進,部 分在任的村社干部有了危機感,因而參加成人高等 教育學習。
二、成人高等教育學生畢業論文寫作存在的主要問題與成因
(一) 主觀認識不夠
學生對論文寫作的認識不夠,重視程度不高。 學生對畢業論文的重要意義和作用缺乏足夠的重識。 這種心態制約了論文質量的提升。加之長期以來, 成人高等教育的畢業論文工作基本是照搬全日制高 等教育的傳統標準和模式,針對性不強,導致部分 學生畏懼心理凸顯,難以激發寫作興趣,甚至出現 畢業論文抄襲、下載或請人寫作的現象。
(二) 知識結構系統性弱
成人學生經過實際工作,知識的運用和技術的 選擇上有了明確傾向性,也就是工作中常用的知識 和技術熟悉、熟練,不用的生疏甚至遺忘,知識呈 點式或間隔狀態分布。由于本身的基礎知識不扎實, 知識結構不合理,運用能力不強,導致論文寫作時 很難將系統性的問題表述清楚。根據多年的統計分 析,65%的學員論文存在結構混亂、邏輯不嚴謹、 條理不清楚等問題。
(三) 實踐性和技能性突出,理論水平不夠
成人學生在研究和撰寫論文中,表現出個體實
踐技能性突出的環節準確透徹、論證嚴密,而不熟 悉的環節顯得脆弱,論文忽深忽淺,知識運用不在 同一層面上,削弱了學術論文的特性。據統計分析, 有55°%左右的論文存在口語過多、專業性表述不 清、參考文獻引用欠缺等問題。
(四) 畢業論文教學與指導不力
由于學生本身文化基礎薄弱、專業理論水平不 高,加之畢業論文寫作的教學均安排在最后一個學 期,課時較少,以及教師在講解時往往只從自己的 專業角度進行分析和引導,難以與學生的工作實踐 及其專長有效對接,導致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靈 感,無法有效達到畢業論文寫作的教學目的。
(五) 畢業論文的過程管理不到位
畢業論文的管理工作主要是由教學管理部門聯 合指導教師來共同實施的,從選題到收集資料、做 實驗、做調查,到論文的開題、撰寫、修改、評閱 直至畢業答辯,每一個環節都要嚴格按照相應的流 程規范,不能馬虎從事。然而,由于種種原因,這 些環節和流程都沒有真正得到落實,教學管理部門 更多地關注最后的結果,卻忽視了對于決定論文成 敗關鍵的中間環節的管理。管理部門的過程管理不 到位,畢業論文的程序和環節就不可避免地或多或 少流于形式,自然影響其質量水平。
三、根據成人學生特點,提高論文寫作質量的 對策與建議
(一)提高認識
首先,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畢業論文是對其綜 合素質和能力的整體評估,是獲取畢業證的前提條 件之一,還是在工作實際中運用所學知識和所形成 的能力進行實踐的基礎。其次,指導教師必須提高 對論文指導工作的認識,應結合成人大學生的特點 和基本情況積極有效地進行論文指導,這是全面提 高畢業論文的關鍵。最后,教學管理部門的認識提 高是論文整體質量能否提高的保證。因此,需加強 對畢業論文工作的領導,把畢業論文工作提高到與 常規教學管理工作并重的地位,真正認識到畢業論 文在整個教學系統中的重要性。
(二) 創新論文評價模式
研究表明,成人學習者工作經驗和人生閱歷較 豐富,職業性特點突出,專業理解能力、分析能力、 動手能力較強,但工作、家庭壓力重。因此,必須 根據其學習特點,認真總結成人高等教育畢業論文 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以成人大學生工作實際為基 礎,以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相結合為主 要內容,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適應成人大 學生的學習特點。
(三) 改革畢業論文寫作的教學手段和方式
據統計,2008年以來,有85%左右來自于生 產一線的學生從未寫過專業論文,不知道論文的格 式、基本要求和標準等。針對這種情況,首先應改 革教學計劃安排,將畢業論文寫作課程由最后一個 學期提到第三學期進行,便于讓學生盡早掌握畢業論文的基本格式、標準和要求。第二,應加大畢業 論文寫作課程面授教學課時數。傳統的面授課時安 排僅為8學時,對于論文的基本格式都不掌握的學 生來說,明顯偏少。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合理的 課時數應為20— 24學時。第三,科學合理把握教 學重點。論文寫作的格式規范要求、論文結構、論 文選題、論文材料收集、論文撰寫等應作為面授教 學重點。第四,改革教學手段,采用參與式教學方 法。授課教師要認真總結和分析成人大學生畢業論 文容易出現的問題,利用典型的案例進行有針對性 的教學,做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實現教學目標。
(四)多管齊下,加強論文寫作引導
畢業論文寫作課程面授教學是作為引導、規范 學生進行畢業論文寫作的基礎,專業基礎課程、專 業課程是啟發學生寫好論文的保障。僅僅依靠課程 面授教學難以解決學生論文寫作的全部問題,無法 達到預期目標。因此,必須改變傳統的單一的畢 業論文寫作課程面授教學模式,各門課程的教學應 以基本知識點為基礎,以專題論文寫作為主線,課 外作業安排相關課程的專題調研以及實踐報告,并 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以論文寫作的基本格式和要求 進行撰寫,任課教師進行認真點評,共同分析存在 的不足和需要補充、完善的問題,達到提高學生選 題、收集資料、論文撰寫等水平。另外,面授教學 時,及時提供論文寫作指導教師名單和基本信息, 指導教師以課程面授教師為主,搭建師生相互交流 的平臺,增強學生論文寫作的信心。經不完全統計, 2008年以來,西南林業大學成人高等教育貴州分院 采用以上模式,有40余人在相關學術刊物公開發表 文章,畢業論文一次通過率達到70%以上。
(五)強化畢業論文全過程管理 加強對畢業論文工作的指導和管理,把畢業論 文的各個環節落實到位,是保證畢業論文質量的核 心。第一,要選配好指導教師,強化指導教師職責。 指導教師對畢業論文的有效指導是提高論文質量的 重要保證,指導活動貫穿于論文寫作的每一個具體 步驟。要求指導教師從學生選題、查資料、調查、 實驗,到論文開題、撰寫、修改、定稿等全過程進 行引導。第二,應規范論文評審意見。根據成人大 學生的特點,對于論文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 點評,盡量詳細地提出修改意見或建議。第三,充 分利用電子網絡,及時反饋論文評審意見。傳統的 論文評審是由學生打印好畢業論文郵寄到學校-學 校分發到論文評審指導教師-評審指導教師將論文 評審意見反饋到教學管理部門-教學管理部門將論 文評審意見郵寄到學生。不僅耗時,而且溝通不暢。 因此,應充分利用電子網絡,改革評審手段和方式。 另外,嚴格畢業論文答辯,不僅能為畢業生相互學 習提供寶貴機會和平臺,也能有效杜絕論文抄襲或 請人寫作現象的發生,有效保證論文的真實性和質 量。
音樂欣賞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因此培養小學生音樂欣賞的興趣,不僅可以開闊視野、陶冶情操,還可以喚起學生的美感共鳴,提高音樂素養。
關鍵詞:小學音樂欣賞;情感體驗;教學方法
音樂欣賞是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欣賞教學是教學大綱中規定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音樂欣賞課的學習,可以開發孩子智力、陶冶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培養他們良好氣質修養等;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于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感情,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音樂藝術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音樂是表現情感的藝術, 欣賞者必須用自己曾經歷過的生活知識、體驗所聽到的音樂感知。可是心理學研究表明, 小學生尚處于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階段,邏輯思維能力較差,這是上好音樂欣賞課的又一大難題。
做好音樂欣賞課的教學,不僅要豐富小學生音樂基礎知識,更要加強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和感受。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隨著時間流逝而流動,那么,在音樂欣賞課中,我們教師應該如何引導學生抓住這瞬息即逝去的音樂,激發起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呢?針對這一問題,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如何培養小學音樂欣賞興趣談一些淺顯的看法。
1 豐富的情感體驗
情感體驗是感知音樂的基礎。這對音樂美的感受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小學生由于年齡小、閱歷淺、缺乏生活經驗,因此初始階段的情感內容比較單薄。小學低年級學生只適宜演唱一些輕快活潑、悠揚優美的歌曲。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情感不斷豐富.可以逐步演唱雄壯的、優美的、抒情的歌曲。以后擴展到欣賞情感有變化、較復雜的樂曲。在音樂教學中,我們應讓學生把自身的生活體驗與情感表達結合起來,使他們能逐漸從現實生活的情感體驗中,儲存各種情感.豐富音樂心理的“內在圖式”。例如知道上行音調多表現興奮昂揚的情緒,而下行的音調則常與悲哀、痛苦相聯系等。這些音樂的表現形式的把握,必須依賴豐富的情感體驗。在教學中應該注意以下三點。
1.1 選擇學生喜歡的音樂
一些教師認為教材上的曲目都是精選的經典作品。學生沒有理由不喜歡。但事實上“100%的學生喜歡音樂,而80%的學生卻不喜歡上音樂課;絕大多數學生喜歡唱歌,但很少喜歡唱教材中的歌”。面對這種現象,我們要困勢利導,積極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擇他們喜歡的音樂。如果教師尊重學生的選擇。把一些學生喜愛的、優秀的通俗音樂引進課堂,并且進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引導,逐步豐富他們的欣賞知識。提高音樂鑒賞能力。就一定能幫助學生建立起良好的欣賞習慣。
1.2 選擇學生喜歡的教法
傳統的音樂欣賞大致分為以下四步:(1)介紹作者、寫作背景及思想內容;(2)初聽作品,有整體印象;(3)曲式結構分析.講解作品;(4)復聽作品。逐步欣賞音樂……教師在向學生講解作品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及進行德育滲透時.忽視了音樂的藝術性、審美性。雷默指出:“當藝術被看作是藝術,而不是社會或政治評說,不是一樁買賣。不是為任何非藝術的目的時。那么它就首先是作為一種審美特征的承受者而存在的,雖然藝術也為非藝術目的服務。但審美教育首先關心的應當是藝術的審美作用?!蔽覀兣c其向學生肢解示范歌曲,不如渲染情境。讓學生在不同的氛圍中自己詮釋作品。教師要以自身熾熱、強烈的感情點燃學生情感的火焰。
1.3 尊重學生的理解
閱讀一本科學著作、學習一個科學原理,人們絕對不能隨意加以發揮,但欣賞音樂恰恰相反.“欣賞者必須調動自己整個心靈通過審美再創作達到對藝術作品的超越.使藝術欣賞活動成為個人欣賞活動”。這也就是說欣賞音樂時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一部作品都有特定的歷史性。比如在欣賞《在希望的田野上》這首歌時。有的學生提出異議:歌詞沒有時代氣息。面對這樣的觀點.我們是顧及自己的面子一棒子打死,還是鼓勵他們繼續和自己“作對”呢?這值得我們深思。
2 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教唱。學生跟著一句句學唱,現在需要我們小學音樂教師和學生達成一片,共同的學習新的知識,體現一種綜合課型。在課堂上,學生以身體作為一種“樂器”,隨著音樂自由的運動。每個學生都會對所聽到的音樂做出不同的反應,這樣充分的發揮了學生感受音樂的能動性。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讓每個學生都有得“優”的機會,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體會成功的快樂!在欣賞《采茶舞曲擴時,通過學生的初步感受,引導學生用歌舞、晃身,點頭,拍手等各種形式參與進來。對于表現出色的學生,老師可以問一些較難的問題;對于平時不喜歡回答問題的同學可以問一些簡單的問題。一旦發現學生能夠正確表達樂曲的意思,老師要立刻送給學生一個激勵性的動作或肯定的語言。采用這種教學方法,既可以使學生系統的掌握所學的知識,又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總之,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音樂的美妙和神奇,體驗音樂的情緒,了解和熟悉音樂語言,領會和感悟音樂作品的內容,激發學生欣賞音樂的濃厚興趣,獲得美好的音樂享受是音樂欣賞的首要目標。
結語:
欣賞教學是學校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興趣、擴大音樂視野、陶冶情操、提高音樂鑒賞力的重要途徑與手段。欣賞就是為了懷著由衷的欣喜、熱愛之情自動追求從音樂中獲得自我滿足和自我發展的實踐過程?!眰鹘y的欣賞教學一般為先介紹作品基本情況、創作背景、作曲家情況,然后進行欣賞,而這種教學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往往造成的結果是教師在講臺上侃侃而談.學生在下面不知所云.使學生不喜歡音樂欣賞課.也喪失了學習音樂的興趣。
參考文獻:
[1] 祖萍萍 小學音樂欣賞課的視聽結合[期刊論文]-商情2009(29)
[2] 張瑞 論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期刊論文]-成功(教育版)下半月2011(2)
[3] 蔡淼 從"審美"著眼進行小學音樂教學[期刊論文]-科技咨詢導報2007(19)
[4] 李林.鄭文珍自制教具對落實科學新課標的價值分析[期刊論文]-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04,14(6)
[5] 朱志紅 淺談小學音樂的欣賞教學[期刊論文]-科技信息2010(19)
[6] 周媛 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之我見[期刊論文]-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1(4)
[7] 戴建芳 小學音樂課堂中培養學生傾聽能力的探索[期刊論文]-音樂天地2008(10)
8. 譚玉鳳 我校自制教具的實踐與探索[期刊論文]-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