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5:58:2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糖尿病醫生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5+1”新模式
多年來,糖尿病經典的防治策略是飲食治療、運動、合理用藥、自我監測及糖尿病教育為主要內容的“五駕馬車”模式,但是實踐發現,“五駕馬車”的要求較多地停留在理論上,而只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是遠遠不夠的,且難以落到實處。絕大多數患者手中缺少自我管理的實用技能和措施,難以做到合理的治療、監測、飲食和運動。在中國如此龐大的糖尿病人群中,僅有不到1/3的患者治療比較規范,總體血糖控制水平差,達標率
作為一種時時刻刻都存在的慢性代謝性疾病,糖尿病治療不可能是醫生始終守在患者身邊,很多事更需要患者自己來做。形象地說,在糖尿病治療中,醫生只是個引路人,發揮指導作用。但要控制好糖尿病,最關鍵的還在于患者自己。而這就必須要讓患者學會自我管理的技能,并在生活中體現出來。我們現在提出“五駕馬車+一個車夫”的糖尿病治療新模式,這個“車夫”就是指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通過自我管理這個“車夫”把飲食、運動、監測、藥物以及心理這“五駕馬車”運行好,保證“五匹馬”駛向正確軌道。這就特別強調患者本人在防治糖尿病中的關鍵作用,實現“以疾病為中心”到“以患者為中心”的新觀念的轉變。讓患者自己真正認識到糖尿病是一種什么樣的病,它有多大的危害,它應該怎么防,怎么治。
心理調整的自我管理
糖尿病的病程中,疾病本身往往直接影響患者的性格和精神狀態,影響患者的行為和治療合作程度。研究發現,當知道自己是糖尿病時,人們幾乎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或憂郁情緒,同時由于糖尿病患者需長期飲食控制、部分患者每天需注射胰島素,加上久病不愈以及可能出現各種并發癥,患者常出現煩惱、失望和沮喪,對工作、生活和婚姻失去信心。糖尿病心理調整的自我管理主要是使患者正確對待糖尿病,采取既來之、則安之,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的做法來對待糖尿病,既不要特別緊張、焦慮,又不要滿不在乎,不當回事,實現與“糖”共舞,戰勝“糖兇”。
飲食控制的自我管理
管好“嘴”是糖尿病治療中最關鍵的部分,也是目前誤區最大、最難作到、最容易被一些人利用行騙的治療措施。管好“嘴”的關鍵是學會如何“吃”,主要是吃多少(控制進食量)的問題。但患者往往只知道要控制飲食,卻不知道到底該吃多少、怎么吃、水果能不能吃、節假日又該怎么辦?……因為缺乏實用的飲食自我管理技能,暴飲暴食不加控制,或者飲食控制過度因噎廢食的極端現象并不少見。飲食控制的自我管理就是使患者學會如何攝入適當的食物熱量,如何平衡合理的安排膳食結構;了解到管好“嘴”不只是單純控制主食,同時也要注意肉、菜、烹調油和零食;了解二兩米飯是多少,一兩肉是多少,一塊豆腐是幾兩;學會堅持少食多餐、定時定量進餐以及外出就餐和赴宴時注意節食,最終管好“嘴”。
運動調節的自我管理
運動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能夠增加心肺功能,起到降脂、降壓、降糖以及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等作用。但是糖尿病患者運動中還存在很多誤區,很多人以為運動量越大越好,發著高燒還要運動等等,結果適得其反,反而加重病情發展。糖尿病運動調節的自我管理就是要教會糖尿病患者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及運動量;當糖尿病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等常見合并癥時又該如何運動;了解什么時候運動最好,什么時候又不宜運動;知道當身體處在以下狀況時就該暫停運動了:①當血糖>14毫摩爾/升時;②當空腹血糖低于4.4毫摩爾/升時,應適當加餐后再運動;③當尿中有酮體時;④當足部或下肢感覺異常時;⑤當心悸、氣促、惡心、眩暈時;⑥視物模糊時。同時學會運動中如何避免出現意外傷害,尤其是防止低血糖的出現;學會運動和飲食、藥物三者間的關系如何相對平衡,此消彼長,靈活調節。
藥物治療的自我管理
藥物治療聽起來好象都是醫生的事,實際應該是患者和醫生共同的事情?,F在很多患者到醫院看病,醫生問他吃什么藥,講不清楚,有的吃了一兩年藥了,只知道白片、,這種情況下醫生加藥和減藥都沒有辦法。再有一些所謂能夠根治糖尿病的藥品、祖傳秘方或者保健品的夸大治療,使得有些患者不加識別而胡亂吃藥,結果不僅對糖尿病病情控制不利,有的甚至還把肝臟、腎臟“吃”壞了。藥物治療的自我管理就是要讓糖尿病患者對基本的藥物有所了解,懂得藥物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的副作用,特別是懂得藥物的服用方法;打胰島素的患者學會胰島素怎么注射、注射的時間、部位,出現問題怎么解決;在醫生的指導下靈活掌握,學會在特殊情況下小范圍(劑量)的調整降糖藥量,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血糖監測的自我管理
治得好不好,最重要的是要定期監測。有些患者每月到醫院做一次血糖監測,這不能完全反映平時血糖控制水平,也不能作為調整降糖治療的準確依據。血糖監測的自我管理就是患者要學會如何在家里自己監測血糖;知道多長時間監測一次血壓,多長時間監測一次血脂、多長時間監測一次血糖;了解天氣驟然變化、精神緊張、生活不規律、飲食量增加或劇烈運動、合并感染以及頻繁發生低血糖等都會影響糖尿病的病情控制;知道定期到醫院檢查眼底、神經系統、腎功能、心電圖等。糖尿病監測的意義就在于能夠判定并掌握病情控制程度,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防治各種急慢性并發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并最終延長其壽命。
在德國糖尿病發病率高于我國,但是德國糖尿病患者對如何防治、自我管理十分重視,每逢周末,很多糖尿病患者便開始住進醫院,接受系統的教育和自我管理的專業培訓。中大醫院內分泌科在國內率先創辦了“中大醫院糖尿病自我管理培訓學校”,率先對糖尿病患者實行“5+1”糖尿病防治新模式。不少嚴重缺乏自我管理知識的糖尿病患者經培訓后開始重視日常飲食、運動、血糖監測及相關治療,病情控制越來越好,生活質量也大大提高,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
提起糖尿病,不少人聞之色變,這種“富貴病”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我們中間。許多人能吃、能喝,正直壯年,忽然覺得渾身棉軟無力,一查,莫名其妙地患上了糖尿病。生活條件越優越,患病的越多。經濟高速發展的上海,20歲以上成人糖尿病發病率由20世紀80年代的0.86%迅速上升到現在的10.17%!遠遠高于全國3%~5%的發病率平均水平。令人擔憂的是,這種病是終生疾病,一旦患上,就不可能通過藥物根治。那么,這種終生疾病可以預防嗎?可以避免患病嗎?筆者就此采訪了第二軍醫大學附屬上海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博士生導師劉志民教授。
據劉老師說,糖尿病是一種頑固性的終生疾病。在20世紀之前,糖尿病還是一種不治之癥。古羅馬醫生阿萊泰斯這樣恐怖地描寫:糖尿病“是一種非??膳碌牟“Y,患者溶化的肌肉和肢體流入尿中,患者不能停止小便,尿流不止,如同開了閘門的渡槽?;颊叩纳嵌虝憾纯嗟摹?/p>
那時,糖尿病就等于死亡,患者發病的生存年限僅僅是4.9年!1922年,加拿大醫生班遷從牛胰腺中提取出胰島素,徹底改變了糖尿病患者的命運。用胰島素等藥物,可以維持患者幾年至幾十年的生命。
談到預防,劉老師連連說:“可以,可以預防!以前還沒有人敢這么說,現在可以大張旗鼓地談了?!?/p>
據他介紹,糖尿病分為1型和2型兩類,1型一般是指先天遺傳糖尿病,一般生下來就有,占患病者的10%左右。大量存在的是后天患上的2型糖尿病。我國在2型糖尿病一級預防研究領域不僅起步早,而且成果卓著,處于國際領先地位。2004年2月10日,劉志民教授參加了在印度召開了世界糖尿病預防大會,世界上100多個國家上千名專家與會。大會首先宣讀的論文,就是北京中日友好醫院潘孝仁教授牽頭研究完成的《大慶糖尿病預防6年前瞻性研究》論文。
這項研究又簡稱為“大慶研究”。大慶地區是我國糖尿病高發區,20歲以上的成人中有將近20%糖尿病者。這項研究是國際上第一個對糖耐量異常者――就是血糖稍高、但還未達到臨床糖尿病診斷者的研究,這些人稱為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有1/3左右會轉變為糖尿病患者。潘孝仁教授將這些人進行隨機分組,以單純生活方式干預、預防糖尿病的臨床試驗,歷時6年。結果首次證明:簡單的以控制飲食和增加體力活動為主要內容的生活方式干預,可以在高危人群中降低30%~50%患糖尿病的危險。
這一研究成果被國外學者獲悉,幾年以后,芬蘭、美國分別組織了大型的糖尿病預防研究。這兩項大型研究進一步確認了中國大慶研究結論的科學性、實用性,大大提高了大慶研究的價值,充分體現了中國學者在這一領域的遠見卓識與成功。
那么,糖尿病應該怎樣預防呢?
首先,應該從思想意識上重視起來。國際糖尿病聯盟認為,現實狀況是:任何人、任何年齡、任何地方都有發生糖尿病的可能!但是,迄今為止,人們對糖尿病了解不多,大約有50%~80%的糠尿病患者對自己的病情還不太明白。因此,希望全球社會各個階層,包括政府官員、健康人群等等,都能對糖尿病充分警覺。
第二,要改變不健康、不科學的飲食生活習慣。劉老師表示,從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到引起這種“富貴病”,大致會經過這樣一個過程:不科學的飲食、運動太少導致體內出現氧化過激反應,產生大量的、有害的自由基,通過人體的內循環,自由基作用于人體的不同臟器組織――當然是相對薄弱的臟器,如發生在胰島細胞上,就導致糖尿??;如發生在血管內皮細胞上,就可能導致高血壓。而在發病前,人體會先出現代謝異常,一般經過10年左右的緩慢發展期,最后導致這種病癥的明顯出現。
由于發病的平均年齡在40歲左右,因此,代謝異常其實從30歲就開始了。但是,對30多歲年齡段的人進行早期預防和控制,是十分困難的,因為他們往往注意不到自己的危險,甚至拒絕采取什么措施。30多歲的人,要提高警惕??!
劉老師說,脂肪攝入過多是導致糖尿病的第一因素。隨著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喜歡大吃大喝的仍然大有人在。在這種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下,必然導致脂肪的攝入量過多,出現肥胖,極易發生2型糖尿病。
劉老師告誡,每餐油的攝入量最好不要超過10克,盡量少吃肥肉、動物內臟,尤其是盡量不要吃油炸食品,免得脂肪在體內堆積。為什么我們的父輩、或祖父輩――生活在五六十年代的中老年人患病尿病的比較少呢?過去糧油限量供應,一個月每人就250克肉、250克油,吃得不好,油水少,脂肪的攝入量很難超標。所以,現在需要重點控制的是油脂的攝入。即使父輩沒有糖尿病,也不等于沒有這方面的基因,因為,那很有可能是沒有機會表現,而到了我們這一代,機會來了……
控制脂肪的攝入是一方面,然后還要控制糖分的攝入,這主要是指主食。每天所吃主食的量最好不要超過半斤。另外,進食時最好慢慢吃,細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不要時常來一頓饕餮大餐。國外做過試驗,一碗飯10分鐘吃進去,血糖馬上就升得很快、很高,要是半個小時吃下去,血糖升得就比較慢。上海的泡飯、北方的油條,都讓人吃得很快,不利于血糖控制。
劉老師提醒,很多食品需要我們有節制地選用,高熱能零食也需要適當控制。適量飲酒對人體有益,超量飲酒對人體有害。在酒類中,100毫升葡萄酒等于250毫升啤酒、25克米飯的熱量。很多北方人為了顯示豪爽,大塊吃肉、大碗喝酒,這是最不健康、最不科學的飲食方式。北方人喜歡吃地瓜、土豆,這兩樣都是高淀粉,即高糖食物,喜歡吃也應該適當控制。100克地瓜或土豆的熱量,相當于25克米飯、粉條。還有山藥、百合等,它們的淀粉含量也和主食相當。
一項調查發現,咖啡對糖尿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每天飲4~7杯咖啡的人,患病尿病的幾率最小。
在控制飲食的同時,每天應該有40分鐘至1小時的戶外運動。生命在于運動?,F在很多人生活比較安逸,上樓坐電梯,出門就打的,整天看電視,不動好休息?;顒犹伲彩鞘怪径逊e的原因之一,也是患上各種慢性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時,生活和工作節奏不要太快、太緊張,研究發現,長期處于緊張焦慮狀態也能促使糖尿病的發生。要學會自己解放自己,學會尋找適當時機放松的本領,看戲、訪友、郊游、遠足、唱歌等等,調整一下繃得太緊的那根弦。
第三,使用藥物預防。經過幾年臨床醫療實踐,科學家發現許多治療糖尿病藥物也有預防作用,比如二甲雙胍、拜糖蘋等等。
糖尿病預防研究數據證實,服用拜糖蘋降低餐后血糖高峰值,可以阻止糖耐量低減,就是可以阻止葡萄糖耐量的減退,避免發展成為2型糖尿病。
拜糖蘋也是我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唯一批準的預防性用藥。
【關鍵詞】2型糖尿病 急性腦梗塞 胰島素 低血糖 原因分析及護理 職稱論文
急性腦梗塞是糖尿病的嚴重并發癥,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有資料統計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塞的發病率是非糖尿病的4-6倍[1]。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塞胰島素強化治療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2]。但是胰島素強化治療更容易發生低血糖,腦梗塞患者發生低血糖時有更大的危險性,我們護理人員應該認真仔細觀察病情,提高護理質量,采取具體的護理措施。我們對29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塞胰島素治療中發生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如下,并總結出護理體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7年12月-2008年12月收住我科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塞胰島素治療中發生低血糖的患者19例,男11例,女8例,年齡51-78歲,糖尿病病程0-11年,均符合1997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腦梗塞病程0-8年,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缺損癥狀,并經頭顱CT或MRI確診。
1.2 治療方法
19例患者均采用的胰島素治療,根據患者的耐受性和依從性以及患者的生活習慣,有13例采用了三餐前門冬胰島素加夜10點甘精胰島素皮下注射,6例采用了門冬胰島素30早晚餐前皮下注射。監測三餐前及夜10點血糖,根據血糖情況調整胰島素用量,觀察低血糖發生情況。
2 結果
19例患者發生輕度低血糖者11例,主要表現輕度心慌手抖饑餓感,測血糖小于3.5mmol/L,立即給予口服高糖食物或糖水,癥狀很快緩解。5例患者均為無癥狀性低血糖,是在常規測血糖時被發現,及時進餐后未出現不良后果,并通知醫生及時調整胰島素用量。2例在夜間巡視病房時被發現,患者大汗,呼叫不醒,急查血糖在2.8mmol/L以下,立即呼叫醫生,給予靜脈注射高滲葡萄糖后蘇醒。1例表現為TIA癥狀,陣發性右側肢體活動不靈,測血糖1.6mmol/L,及時糾正低血糖后癥狀消失。1例出現嚴重低血糖導致再次腦梗塞。 3 低血糖原因分析
3.1 病人因素
3.1.1 腦梗塞患者腦功能低下,反應遲鈍,對低血糖反應不敏感,有的患者語言障礙,不能表達低血糖引起的不適,需要我們頻繁監測及時發現。
3.1.2 飲食問題,腦梗塞患者常有吞咽功能不全,飲水嗆咳,進食不規律,常發生胰島素注射后患者不能按時按量進食,或者飲食結構不合理,而發生低血糖。
3.1.3 肢體活動障礙者,行動不便,發生低血糖時,自己不能及時進食。
3.1.4 由于腦梗塞患者有的生活不能自理,注射胰島素后家屬忘記喂飯。
3.1.5 活動量較大,或者空腹時鍛煉。
3.2 醫源性因素
3.2.1 醫生要求血糖控制太理想,胰島素用量偏大,沒有及時調整胰島素用量;
3.2.2 護士注射胰島素時沒有囑咐患者按時進餐,或者注射胰島素前沒有準備好飯;
3.2.3 注射預混胰島素時沒有充分混勻,或者注射部位不對,或者注射方式不正確,胰島素注入肌肉層;
3.2.4 護士測血糖時,血糖已在偏低水平,沒有及時囑咐患者加餐,或者沒及時通知醫生調整胰島素用量。
4 護理體會
針對糖尿病合并腦梗塞患者的臨床特點,仔細詢問病史,了解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生活飲食習慣,是否應用過胰島素治療,做好護患溝通,制定具體科學合理的護理措施,預防低血糖發生。
4.1告訴患者低血糖的臨床癥狀,如出汗、饑餓、心慌、手抖等,并告訴患者怎樣應急處理,床頭或者衣袋里備用水果糖或者蛋糕等高糖食物,如出現上述癥狀時立即進食,如進食后不能緩解要及時呼叫醫護人員。
4.2 加強患者飲食指導,告訴患者應用胰島素時如果不按時進餐容易發生低血糖,注射胰島素前準備好食物,注射后按時按量進食,科學合理進食,進食應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不能只喝牛奶吃雞蛋等高蛋白質食物,如果患者注射胰島素后不能進食,一定要通知醫生,采取相應措施。
4.3 注射胰島素時要觀察患者的精神狀態、飲食情況,如有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要及時報告給醫生,減少胰島素用量。
4.4 指導患者適當運動鍛煉,避免空腹做劇烈運動,飯后1小時鍛煉最合適,可根據腦梗塞患者的特點選擇不同的鍛煉方式,如床上運動、床旁運動、室內鍛煉,室外鍛煉等不同范圍內的活動方式,活動量大時要及時適當加餐。
4.5 注射胰島素時,劑量要準確,經常更換注射部位,注射時應將皮膚捏起,刺入皮下,禁止針頭刺入肌肉層,胰島素吸收加快,發生低血糖,注藥后應稍作停留再將針頭拔出,如拔出過快可將藥液帶出,胰島素注射劑量減少,血糖下降達不到預期效果,醫生根據血糖增加胰島素用量,就有可能發生低血糖。
4.6 做好護患溝通,取得患者配合,給予患者身體及心理的全方位護理。
5 小 結
低血糖反應給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特別是糖尿病合并腦梗塞患者,低血糖發生時,如果不能及時處理常??梢詫е禄颊吣X梗塞癥狀進一步加重,更加重此組患者的心理負擔。在糖尿病合并腦梗塞患者應用胰島素時,如何做到既能達到控制良好血糖,又不發生或者少發生低血糖,或者當低血糖發生時,如何能盡早發現并及時處理,護理工作十分重要。在臨床工作中要求我們護理人員認真仔細的觀察病情,詳細詢問病史,掌握低血糖發生的不同臨床表現,及時給予有效的處理,可明顯改善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量,同時也提高了護理質量和醫療安全水平。所以,有資料強調[3]護士在糖尿病教育管理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胡紹文,高瑞林.實用糖尿病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M] 1998.203
[關鍵詞]醫學期刊;隊列研究;統計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R181.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08(b)-0152-03
隊列研究又稱前瞻性研究、隨訪研究及縱向研究,是將一個范圍明確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暴露程度分為不同的亞組,追蹤其各自的結局,比較亞組之間結局的差異,從而判定暴露因子與結局之間有無因果關聯以及關聯大小的一種觀察性研究方法[1]。這里暴露是指研究對象接觸過某種待研究的物質(如重金屬等)、具備某種待研究的特征(如年齡、性別及遺傳因素等)或行為(如吸煙等)[2]。觀察的結局主要是與暴露因子可能有關的結局。隊列研究中先因后果的時間順序相對明確,受一些偏倚的影響小,是觀察性研究方法中驗證病因能力最強的研究方法[3],其證據等級僅次于嚴格設計的隨機對照試驗。盡管我國的前瞻性隊列研究起步較晚,但自20世紀八九十年代起也陸續開展了一些隊列研究[4]。如果這些研究未能正確使用該研究方法,不但不能有效驗證病因假設,還有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本文收集并分析了近年國內公開發表的隊列研究論文,發現其中存在的統計學問題并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旨在引起作者、編者和審稿專家的重視,提高期刊論文的質量。
1隊列研究文獻的檢索
以“隊列研究”“前瞻性研究”“隨訪研究”“縱向研究”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CNKI)和萬方數據庫中檢索2014~2015年公開發表的隊列研究文獻共1874篇,剔除重復文獻和非研究性文獻后,獲得研究性文獻929篇(表1)。
2 載文量及統計學方法應用情況
根據李康等[5]主編的《醫學統計學》和Cochrane推薦的Newcastle-Ottawa-Scale(NOS)工具[6]對檢索到的文獻進行統計學方法應用情況評判,評判結果在文獻評價表中登記并復核,采用Excel管理和分析數據。結果發現,絕大多數隊列研究采用χ2檢驗和Logistic回歸方法進行統計推斷,約占82.0%;而使用了生存分析及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的僅占13.0%(表2)。
3常見統計學問題
3.1研究對象描述不清楚或不確切
研究對象的選擇是隨訪研究的首要問題,因此文中關于研究對象的描述必須準確清楚,根據研究屬于總體研究或是抽樣研究,對研究對象的描述應加以區別[7]。目前我國隊列研究中關于研究對象的描述主要存在的問題為:描述中對總體研究或抽樣研究未加以明確說明;抽樣研究中的描寫模棱兩可,未說明具體抽樣方法。從統計學上講,總體研究的研究對象是根據研究目的所確定的同質觀察單位的全體,而抽樣研究的研究對象是總體中隨機抽取的部分觀察單位。
例如,就“某高校教師肥胖率及其對糖尿病發病影響的研究”而言,首先要制定相應的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研究的納入標準為“某高校在編、在職且未患糖尿病的教師”,排除標準為“妊娠期、哺乳期女教工”。如果研究為總體研究,其研究對象應是該高校的所有在編、在職且未患糖尿病的非孕(哺乳)教師;如果研究為抽樣研究,則其研究對象是該高校所有在編、在職且未患糖尿病的非孕(哺乳)教師的一個隨機樣本,研究對象描述中還應具體說明所使用的抽樣方法,如單純隨機抽樣、系統抽樣、整群抽樣或分層抽樣等,同時寫明隨機抽樣的具體實施方法。
3.2結局事件及其判斷標準描述不全面
隨訪研究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結局事件,其指隨訪觀察中將出現的預期結果事件,研究中既要記錄是否發生了結局事件,還應記錄是否存在失訪及失訪原因(失去聯系、因其他疾病死亡、研究終止)。分析我國2014~2015年已發表的隊列研究文章發現,大多數研究均未描述是否存在失訪,部分研究對結局事件的判斷標準描述不全面。按照隊列研究的設計要求,結局事件要有明確統一的判斷標準。例如,2型糖尿病結局的判斷標準[8-9]:確診糖尿病,即自我報告醫生診斷糖尿病和(或)正在使用胰島素和(或)口服降糖藥治療者;未確診糖尿病,即未診斷糖尿病但空腹血漿葡萄糖水平≥7.0 mmol/L者;對于隨訪期發生死亡者,如果其死亡原因中含有糖尿病也認為是隨訪期發生2型糖尿病。
3.3統計分析不充分或錯誤
3.3.1基線特征描述不全面 隊列研究中暴露組與非暴露組基線特征是否存在差異以及差異的方向直接影響研究結果的解釋,因此基線特征的描述是隊列研究資料分析必不可少的內容。而目前國內的隊列研究文獻中存在較嚴重的不按暴露有無分組描述基線特征的現象。此外,如隨訪過程中存在失訪,則失訪者與隨訪者基線特征的比較也直接影響研究結果的解釋。在查閱的929篇研究性隊列研究文獻中無失訪情況描述,無失訪者與隨訪者基線特征比較者達90%以上。
因此,隊列研究的資料分析應首先比較暴露組與非暴露組基線特征的一致性,以分析基線特征的差異對研究結果是否有影響以及影響方向,同時也可確定多因素分析中需要調整的混雜因素。如果研究中有失訪,還應比較失訪者與隨訪者的基線特征是否一致,以判斷失訪對研究結果是否有影響以及影響方向。
3.3.2統計推斷方法選擇不當 統計學方法的選擇一向是醫學科學研究中的難點問題。隊列研究中主要涉及的統計推斷方法包括χ2檢驗、Logistic回歸以及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此三種方法的誤用和混用在隊列研究文獻中較嚴重,包括誤用χ2檢驗代替Logistic回歸、誤用Logistic回歸代替Cox回歸等。由表2可知,929篇研究性隊列研究文獻中應用了Cox回歸的僅占13.0%,且2015年的比例與2014年基本相同(13.1% vs 13.0%),可見這一方法的正確應用近兩年內并未引起作者以及編輯足夠的重視。
隊列研究中統計學方法選擇的正確思路為[10]:若暴露組與非暴露組的基線特征一致,則可以直接應用χ2檢驗比較暴露組與非暴露組結局事件發生率的差異,以判斷暴露因素與結局事件是否有關聯,同時計算相對危險度(relative risk,RR)及其95%置信區間,進一步說明兩者的關聯強度。相反,若暴露組與非暴露組的基線特征存在差異,應采用多因素的回歸分析對混雜因素進行控制。如果數據資料中無時間變量,可采用Logistic回歸,并在模型中調整組間存在差異的基線特征變量;如果有時間變量,則應采用Cox回歸,并在模型中調整組間存在差異的基線特征。
3.4其他問題
國內公開發表的隊列研究文獻存在的其他問題:①應用Logistic回歸或Cox回歸時,分類變量或等級變量無賦值說明,造成結果解釋的混亂。例如,只有在明確“男性=1,女性=0”或者相反的情況下,才能正確解釋暴露因素與研究結局之間的關系。②誤用χ2檢驗公式:應該使用校正公式時,卻應用了非校正的通用公式或專用公式;不能應用χ2檢驗時,卻計算了χ2值。例如,兩組率比較時,只有滿足總例數n≥40且理論頻數T≥5的條件下,才能采用非校正的四格表χ2檢驗的通用公式或專用公式;如果n≥40且1≤T
4隊列研究醫學論文作者及編輯應注意的問題
分析結果表明,隊列研究醫學論文的統計學方法應用基本正確,編輯人員也比較重視統計學方法的使用情況,但是仍有部分論文在研究設計和統計分析方法的應用上存在一些問題,導致的研究結果缺乏科學性和可信性。為使作者、編輯和審稿者高度重視統計學的正確應用,進一步提高隊列研究醫學論文的質量,筆者認為還應做好以下工作。
4.1提高對統計學知識的認識,強化統計學意識
目前,國內醫學科研工作者未認識到醫學統計學的重要性,對醫學統計學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因此,要加大“醫學統計學在醫學科研中重要性”的宣傳力度,提高科研工作者對醫學統計學的認識;在醫學科研工作中普及醫學統計學知識,強化醫學統計學意識,促使其在科研設計、數據分析和論文撰寫中正確應用醫學統計學方法[11]。
4.2加強流行病學與醫學統計學專家審稿工作
醫學研究,包括隊列研究,其統計分析都是以科學研究設計為基礎的。研究設計不科學、有缺陷,即使應用了高級的統計學方法也于事無補。所以,審稿專家在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的同時,還應具備一定的醫學統計學和流行病學知識,能夠做到從研究設計到統計分析,系統地審核研究結果的科學性、可靠性,確保論文質量[12]。此外,如果條件允許,所有稿件應先通過流行病學與醫學統計學專家的審核,然后再由各專業學科專家審稿,以確保研究成果的真實可靠[13]。因此,醫學期刊編委會應增設流行病學與醫學統計學專業的專家委員,嚴格審核論文的研究設計和統計分析,不合格的論文堅決不發表,這樣才能不斷提高稿件質量和水平。
有計劃地定期聘請流行病學與醫學統計學專家對期刊編輯人員進行流行病學與醫學統計學知識培訓[14]。通過定期舉辦專業知識講座、選派編輯人員參加專題培訓班、定期組織考核、根據考核結果給予適當獎勵等措施,以提高編輯人員學習流行病學與醫學統計學知識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其相關知識水平,最終達到提高論文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嘯飛.前瞻性隊列研究及生存分析[A]//2014浙江省臨床流行病學與循證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浙江,2014: 15.
[2]李立明.流行病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58-59.
[3]李立明,呂筠.大型前瞻性人群隊列研究進展[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5,36(11):1187-1189.
[4]王慧,陳培戰,張作文,等.我國人群隊列研究的現狀、機遇與挑戰[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4,48(11):1016-1021.
[5]李康,賀佳.醫學統計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84-150.
[6]何瓊,黃淵秀,康文婧,等.2001-2010年我國傷害預防病例對照研究及隊列研究文獻質量評價[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4,18(10):913-916.
[7]王芳,戴國華,婁昊.循證中醫藥隊列研究的隨訪設計[J].山東中醫雜志,2016,(1):14-17.
[8]樊森,陳紀春,黃建鳳,等.中國成人看電視時間與2型糖尿病發病關系的前瞻性隊列研究[J].中國循環雜志,2014, 29(5):372-376.
[9]李衛東,傅坤發,連燕舒,等.成人非酒精性脂肪肝與2型糖尿病發病關系的前瞻性隊列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5, 18(28):3426-3429.
[10]韓梅,陳薇,曹卉娟,等.比較效果研究常用方法之二:隊列研究設計[J].現代中醫臨床,2015,22(3):20-23.
[11]沈洪兵.重視大型隊列研究的人才梯隊建設和技術儲備[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4,48(7):547-548.
[12]高永,張中文,石德文,等.基于Excel的統計分析系統在期刊編輯部審稿中的應用[J].編輯學報,2013,25(5):478.
[13]黃晨,袁平戈,張大志.醫學期刊來稿中有關統計學錯誤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3,29(15):2268.
陳存仁,原名陳承沅,著名的醫家。出生于上海,早年喪父。曾拜國學大師章太炎,名中醫丁甘仁、丁仲英父子為師。主編了《中國藥學大辭典》,整理出版了日本漢方醫籍叢書《皇漢醫學叢書》。20世紀30~40年代,他在香港《星島晚報》上開辟“津津有味譚”專欄,以小品文的形式,將中醫的食療與醫學知識的普及傳播開來,影響極大。后來陳存仁將這些醫學小品匯集成冊,名曰《津津有味譚》。這是一部關于“中國營養方法與食療的著作”。
陳存仁在書序中這樣記載:“中國人把食品作為養生與療病,這個歷史就更悠久,在周朝時已設有食療醫官?!薄爸袊酿B生食品,要點有三:第一要售價廉,第二要生產便,第三要功效驗,幾千年來,就在這廉、便、驗三個條件之下,維護了我們廣大民族的生命?!币彩潜局@種思想,陳存仁在書中以特稿的形式,分上下兩部分談了糖尿病的中醫療法。
上部分的內容為:“小敘”、“消渴癥是不是糖尿病”、“糖尿病的古書記載”、“中藥治愈糖尿病的故事”,下部內容為“消渴癥的證候”、“消渴癥的病源”、“消渴的治療實務”、“忌口標準和食養品一覽”、“治療消渴癥的要點”,此外還有附錄“西醫學說二節”??梢哉f,陳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向人們講述了有關糖尿病的預防、診治、食療等科學知識,從一個側面展示了當時社會對糖尿病的認識水平。
陳存仁認為:“糖尿病我國醫書舊時叫做消渴癥,……與西醫所謂糖尿病完全相同?!睘榱苏撟C糖尿病與中醫消渴癥完全相同,他引用了著名醫生余云岫的論文《十年搜求經籍病名的經歷》,余氏通過研究中醫經典著作中對消渴癥的記載,得出這樣的結論,“我于是乎方才敢認定古人之消渴病,就是現在的糖尿病”。此外,陳存仁還從司馬相如患消渴癥這一故事入手,對糖尿病的病因又作了深入的介紹。他梳理了從《內經》到近代有關消渴癥的中醫文獻,向讀者介紹“消渴”兩字最初見于《內經》,其病源曾被疑是風流之癥,張仲景訂立了金匱腎氣丸可以治療消渴癥,唐代孫思邈的《千金》最早發現了消渴癥“易生瘡癰”,并告誡人們“凡積久飲酒,未有不成消渴。其所慎有三:一、飲酒。二、。三、咸食及面。能慎此者,雖不服藥而無他”。王燾的《外臺秘要》是最早記錄消渴癥“尿有甜味”的典籍。對此陳存仁特加按語說:“這是世界醫學史上值得大書而特書的一章。我們比英國醫生認出糖尿癥,早了近一千年?!背苍降摹吨T病源侯論》指出消渴癥會生癰瘡的原因,陳存仁將巢氏提出的病因“血中不清,熱氣留阻經絡,血氣壅塞而致生癰”的觀點與西醫理論作對比,認為與西醫的原理相仿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當時許多社會名人提出反對中醫、廢除中醫的時候,陳存仁在“中藥治愈糖尿病的故事”中,通過引用兩個小短文“之與黃芪”、和作的《秋室驗經圖》,以的實證來證明中藥能夠治愈糖尿病,為中醫正名。
他說:“西醫已確認沒有根治糖尿病的方法,胰島素并不是治療本病的特效藥,只是血糖的調節劑。但是,之的糖尿病的確是服中國藥而愈,歷來傳說甚盛?!?/p>
(1891~1962),原名胡洪(馬辛)、嗣糜、字希疆,后參加留學考試時,改名適,字適之。安徽績溪人。著《文學改良芻議》,該文引發了一場聲勢浩大影響深遠的文學革命。參與《新青年》雜志的編輯,以倡導“五四”文學革命聞名于世。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校長、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
當時著名的報紙《晶報》發表了徐凌霄的名為《之與黃芪》的文章,文中記載:“之君,與余久不晤,頃于友人席上聞人談其近事,頗可供新舊潮中研究之資料。胡君以用功勤力過度,患消渴疾,就協和醫院醫治。西醫云是糖尿癥也,不可為矣。速預備后事!胡君歸,殊焦灼,西醫某,素有名,信其言之果確,知天數之難逃矣。一華友謂可請中醫一治。胡曰:‘中醫之學,不根據科學上之系統研究,不足憑也。’友謂西醫已束手矣,與其坐以待斃,何不一試耶?胡君勉強從之。華醫至,診畢曰:‘此易事耳!飲以黃芪湯,如不愈,惟我是問?!?,竟豁然愈?!?/p>
給看病的是哪位醫生呢?就是名醫陸仲安先生。陸仲安先生由于治愈了的病而名聲大噪,著名西醫俞鴻賓先生曾托人到那兒抄出全部藥方,并且知道了的病是糖尿病并發腎炎。陳存仁也將該醫方節錄在他的《中藥大辭典》的序文中。其方為“生芪四兩、云苓三錢、澤瀉三錢、木瓜三錢、西黨三兩、酒芩三錢、法夏三錢、杭芍四錢、炒于術六錢、山萸六錢、參三七三錢、甘草二錢、生姜二片”。為了感謝陸仲安,曾在林琴南送給陸仲安的一幅畫上題字,名曰《秋室研經圖》:“我自去年秋間得病,我的朋友學西醫的,或說是心臟病,或說是腎臟炎,他們用的藥,雖也有點功效,總不能完全治好。后來幸得馬幼漁先生介紹我給陸先生診看,陸先生有時也曾用過黃芪十兩、黨參六兩,許多人看了,搖頭吐舌,但我的病現在竟全好了?!铱戳肆窒壬@幅秋室研經圖,心里想像將來的無數試驗室研經圖,繪著許多醫藥學者在化學試驗室里,穿著漆布的圍裙,拿著玻璃的管子,在那里做化學的分析,鍋子里煮的中國藥,桌子上翻開著《本草》、《千金方》、《外臺秘要》一類的古醫書,我盼望陸先生和我都能看見這一日?!?/p>
之是的主將,受的影響,當時一般人的見解幾乎“中國醫藥”就是“不科學的代表”,而的病反用中國藥治愈,這個經歷使得對中醫中藥有了新的認識,不再完全抵觸中醫了,他期盼著能用更先進的技術手段來研究中醫。
[關鍵詞]妊娠; 糖尿??; 護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5-0515(2010)-11-176-01
The review of nursing methods on gestational diabetes
[Abstract]With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Especially residents eating habits changing,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pregnancy with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 serious threat to women and the health of the fetus. Due to the special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ternal diabetes, Do pregnancy with diabetes care to ensure that work,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Now will pregnancy with diabetes patients were pregnant nursing methods are as follows.
[Keywords] Pregnancy;Diabetes;Nursing methods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指妊娠前即患有糖尿病患者和妊娠后患病的糖尿病患者,在我國其發病率為1.0%~6.6%,呈一定的上升趨勢,是嚴重威脅母嬰健康的疾病之一[1]。糖尿病使妊娠、分娩變得復雜,給產婦和產嬰帶來一系列的并發癥,死亡率很高。臨床上對糖尿病產婦的妥善護理是一個重要手段[2]。妊娠合并糖尿病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妊娠前已診斷有糖尿病,孕期病情加重;二是妊娠糖尿?。╣ffetational diabets dilitUS,GDM),是指妊娠期間發作或首次識別的嚴重程度易變的對糖類不耐受[3]。做好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診治工作[4],對提高我過居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1 婚檢護理
婚檢時做好患者的護理工作,為即將結婚的新人提供必要的生殖健康咨詢和輔導,對排除不宜結婚生育的疾病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可通過婚檢護理,幫助患者進行健康體檢,及時發現糖尿病、原發性高血壓等,平時不容易引起注意的疾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降低生育風險。
2 妊娠期護理
高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病理特征,將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圍,可明顯減低糖尿病對母嬰的危害,確保母嬰安全。所以妊娠期護理應圍繞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確保母嬰安全進行。
2.1 用藥護理藥物治療是控制血糖的最關鍵措施,因此,一旦確診,必須進行規范的的藥物治療。但是由于孕婦和胎兒的特殊生理狀態的限制,盡量選用副作用小的藥物治療,我們一般采用胰島素進行治療,同事加強護理和監護,確保母嬰安全。
2.2 飲食指導和護理為了確保胎兒的正常發育,必須確保孕婦的營養均衡,同事要嚴格控制熱量攝入,以良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應有護理人員進行全程監控,監控原則為:熱量攝入適中,確保營養全面。由專門的護理人員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營養指導,給予高蛋白、豐富維生素、低脂肪的飲食;妊娠合并糖尿病者易發生胃腸疾病,應少量多餐,宜選用刺激性較弱的食物;鼓勵多吃苦瓜;多吃一些食物纖維,及時補充鈣及鐵、鉻、鋅、鎂、維生素B和維生素C;注意補充微量元素鎂,鎂參與糖代謝 。
2.3 運動干預運動治療在糖尿病的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5,6]。適量的運動不僅有助于血糖的控制,還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提高對兵力刺激的抵御能力。但是由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特殊生理特點決定,運動方案的制定要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和妊娠時間及時調整,避免因運動不當傷及胎兒,徐敏娟等[7,8]認為對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系統化管理,對提高母嬰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2.4 心理護理孕產婦由于受內分泌周期的影響,情緒波動普遍較大,再加上糖尿病病情的影響,患者多表現為敏感、多疑等心理特點。情緒波動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是一個嚴重挑戰,因此,必須為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輔導,曹素華[9]認為,制定個體化心理護理方案,可確?;颊咝睦砬榫w平穩,以利于病情控制,降低病例損傷程度。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孕期需加強心理護理,鼓勵其堅持飲食治療、適當的體育鍛煉和必要的胰島素治療等,以防止低血糖反應、高血糖及酮癥酸中毒的發生。完善的孕期護理,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對減少母嬰各種并發癥、確保母嬰健康具有重要意義[10]。
3 產時護理
3.1 產前護理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孕28周后每周檢查1次,每次除產前常規檢查外,均需作尿糖、尿酮體、尿蛋白、血壓及體重測定。一般孕34~36周住院,加強對孕婦及胎兒的監護。注意經常詢問患者有無頭痛、頭暈、眼花等癥狀,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糖尿病胎兒多因肺泡表面活性物質不足而宜導致死產,因此在終止妊娠前要給予地塞米松、沐舒坦、多力媽等治療[11],以減少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癥的發生,降低胎兒死亡率。
3.2 分娩時機的選擇因糖尿病胎兒肺成熟度比正常胎兒落后2周,過早分娩易發生新生兒呼吸困難綜合癥,足月分娩又易發生死胎,因此選擇在37周左右分娩。一出現下列情況,要立即結束妊娠:(1)胎兒宮內窘迫癥狀;(2)患者合并妊高癥或羊水過多;(3)縮宮素激惹試驗陽性;(4)血糖、尿糖不穩定;(5)孕婦體重突然增加;(6)孕婦血糖下降胰島素需求量減少[12-14]。
妊娠可使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易發生酮癥酸中毒、妊高癥、羊水過多等并發癥。妊娠的早期篩查顯得尤其重要。孕期、產后要加強監護與治療,改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母嬰結局。
4 妊娠糖尿病的藥物治療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GDM診斷標準尚未達成一致,目前基于HAPO(Hyperglycemia and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研究結果,國際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組(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and Pregnancy Study Groups,IADPSG)制定并推薦了新的GDM診斷標準,2010年ADA在糖尿病診治規范中也提到該標準并計劃將來和美國產科相關組織一起推行及采用該項標準.隨著GDM診斷標準的降低,更多的孕婦將被診斷為GDM患者.合理控制孕期高血糖對母、兒的近遠期影響十分重要.妊娠期高血糖對母、兒的影響程度取決于孕期母親血糖的控制水平,大多數GDM患者可以單純通過飲食控制即可達到滿意控制血糖的目的,其余患者需加用藥物治療[15-17]。
新生兒低血糖癥、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也增多,胎兒宮內病死率、圍生期病死率明顯增加.安全有效的血糖控制,可減少相關合并癥的發生.傳統的治療方法用胰島素控制血糖[18-20]。
參考文獻
[1]劉國雁.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危害及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0,8(11):121-122.
[2] 阮積棟, 周培恩. 糖尿病產婦及新生兒護理綜述(綜述)[J]. 國際護理學雜志, 1981.1.
[3] 阮江華, 李麗娜, 張紅梅,等.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護理. 首屆《中華護理雜志》論文寫作知識專題講座暨研討會論文匯編, 2001.
[4] Gattullo BA, Olubummo CA. Sizing up gestational diabetes[J].Nursing,2009, 39(12):54-56.
[5]于琴. 運用護理程序指導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孕婦進行自我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7):118-119.
[6] Stutzman SS, Brown CA, Hains SM, et al.The effects of exercise conditioning in normal and overweight pregnant women on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J].Biol Res Nurs,2010,12(2):137-48.
[7] 徐敏娟,王建中,鄒向洪,等. 系統化管理妊娠合并糖尿病對圍產結局的影響[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0,30(3):400-401.
[8]郝近榮. 妊娠合并糖尿病55例護理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2010,3(11):121.
[9] 曹素華. 個體化護理干預在妊娠合并糖尿病圍產期護理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醫學,2010,5(9):208-209.
[10] 賈云. 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孕期護理[J]. 護理學雜志:外科版. 2007, 22)(12).
[11] 孫珂,粟霞,黃寶琴. 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婦分娩的足月新生兒的觀察和護理[J].全科護理,2009,7(33):3027-3028.
[12]馬榮芹. 護理干預應用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分析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17):10-11.
[13] 仲秋芹,伊巧靈.2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圍產期護理[J].中華實用中西醫,2010,23(6):47-48,51.
[14] Mary A Turley ,李向東.新生兒監護室護士的培訓[J].國際護理學雜志,1987, 1.
[15] 楊慧霞.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藥物治療. 藥品評價,2010,7,(5).
[16] 鄭容華.口服降糖藥物在妊娠期糖尿病及哺乳期中的應用評價[J].廣西醫學,2009,31,(9).
[17]高彥彬. 口服降糖藥的應用. 第五次全國中醫藥防治糖尿病學術會議,1999.
[18] 許恒忠,李金英,韓恩祥. 口服降糖藥的臨床應用進展[J].醫藥導報,2007, (1).
【關鍵詞】2型糖尿?。唤〔阶?;血糖;血紅蛋白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疾病,隨著人民生活方式的改變及人口老齡化,我國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趨勢,多項研究證實控制血糖達標可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而通過運動干預來防治糖尿病,已成為醫學領域研究的熱點[1]。目前體育健身指導已廣泛運用到治療2型糖尿病中,但劇烈運動存在誘發炎癥反應,加劇低血糖的發生,而健步走作為一種典型的中等強度的運動,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改善血液循環、代謝、內分泌功能等作用[2]。采用健步走的運動方式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半年的運動干預,并與對照組比較,通過觀察患者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的變化情況,來判斷健步走對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質量的影響,為健步走防治2型糖尿病提供進一步的理論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健步走組為上海市嘉定區外岡新苑恒飛路小區的2 型糖尿病患者54名,其中男性28 例,女性 26 例,平均年齡 57.46歲;對照組為上海市嘉定區外岡新苑瞿門路小區的2型糖尿病患者55名,其中男性27例,女性28例,平均年齡58.89歲。二組患者的病程均為 1―12年,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3],二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上無明顯差異。
1.2 入選標準 ① 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不超過20.0mmol/L,②年齡限于50歲-70歲、性別不限,③無癌癥、冠心病、腦血管病等重大疾病。
1.3 排除標準 ①病情控制不佳,血糖很高或血糖波動明顯的患者,②嚴重高血壓患者( BP:180/110mmHg),③有急性并發癥的患者,④有精神疾患的患者,⑤合并有心腦血管、肝、腎等嚴重危及生命的原發性疾病[4]。
1.4 研究方法 ①干預前先進行醫學體質測試以排除運動禁忌,保證其身體健康狀況能夠完成干預的全過程。②全面掌握預者的生活習慣、飲食狀況、用藥情況、向干預對象說明干預全過程,并簽定知情同意書。③對照組則保持原有的生活習慣不變。④健步走訓練均在餐后1h進行,每周運動不少于3次。⑤每次鍛煉時均有站點醫生陪伴在場,觀察運動時的心率、運動中的自我感覺狀況,以便調整運動強度,并自帶白開水及點心,防止低血糖的發生。⑥嚴格遵照循序漸進、量力而行的原則進行,并根據個人平均身體活動量,制定相應的活動總量,作為干預期間的活動量。
1.5 檢測指標
①基礎資料指標: 個人基本信息、疾病狀況、日常身體活動量狀況、服藥狀況、飲食狀況。
② 生化指標: 空腹血糖( FBG) 、糖化血紅蛋白( HbA1c)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AS12軟件包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組內比較用配對t檢驗,兩組間比較用成組t檢驗,以 P
2 結果
2.1 109例患者中,男性55例,女性54例,平均年齡51-66周歲,病程1-12年,二組在性別、年齡、體格等方面無明顯差異。見表1。
2.2 經過半年的干預,健步走組空腹血糖由8.05 mmol/L下降為7.13 mmol/L(P
3 討論
健步走鍛煉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值下降顯著,表明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能改善患者的糖代謝及血糖控制水平,并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5]。健步走運動在社區范圍內開展,對2型糖尿病的預防及治療是安全、可靠、有效的、且易于推廣應用,并能成為糖尿病的治療提供最簡單、最經濟、最實效的非藥物療法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溫會堂,白薇,徐曉云等. 2型糖尿病患者社區強化干預效果評價[J]慢病管理2012,10(15):91―93.
[2] 湯曉芳.大眾健美操鍛煉對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紅蛋白A1c 和T 細胞的影響[J].科技風,2012,12:201-203.
[3]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2010年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Z].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