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5:58:2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家庭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第一,首先要提高巴彥淖爾市小學美術教師的專業素養
教育部門和學校要經常安排美術教師到全國有名的高校進修學習提高專業素養,這個專業素養不是只包括繪畫技能、技法,它應該包括美術教育的最前沿最新的教育教學方法的學習、教育理論的學習、兒童心理學的學習,以及在此基礎上的美術教育的專業技能的提高。大教育家先生提出“教育要由心開始”。如果一名小學美術教師對兒童心理學一知半解,不能將美術教育與兒童心理很好地結合,利用美術教育開啟孩子的心靈之窗,這樣的美術教育老師就是不合格的。
第二,學校要提供配套設施全備的美術實驗室
這里叫美術實驗室而不叫畫室,是因為小學美術教育的特性,以及小學生的心理特征決定了小學階段的美術教育應該大力提倡的是生動有趣的美術教育活動。通過美術教育活動,提高孩子們的藝術審美情趣,審美意識,審美能力以及藝術欣賞能力。同時教師應該讓學生多動手,從實踐中體會和感悟,間接提高他們的思考能力、觀察能力,以及積極樂觀的心態。
第三,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結合
學校進行學生教育的同時要注重家長素質的培養,大量的資料調查表明,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起到很關鍵的作用,如孩子的道德修養、習慣的養成、認識事物的方法和角度,對待人和物的態度都是從家庭教育而來的。所以家庭教育作為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美術教育這一領域是極為重要的,所以提高家長的審美意識和美術教育觀念顯得也極為迫切。曾經有個母親這樣評價孩子的美術作品:“這個畫得不像”,美術作品評價沒有對錯之分,更加沒有像不像之分。我們熟知的印象派畫家莫奈,他的作品有很高的造詣,而且他的很多作品中沒有具象的事物。父母的藝術欣賞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藝術水平的提高,說明學生家長的審美水平提高的重要性,所以學校也應該經常對學生家長進行培訓,這樣學校和家長才能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鏈,推動孩子的健康成長。
第四,教育要“隨年教法”
【摘要】本文旨在通過研討寄宿制學校當中生活區教育管理的工作中,探討生活教師的職業定位與實現策略,以廈門英才學校小學部生活區所實踐的"教師專業化成長"——"兒童發展指導專業教師"的定性過程為例,探索生活教育育人模式中施教者的角色,指出各自不同的工作區塊,通過綱領的梳理,案例的分析,信息的比對來探尋此種定位模式的存在性、合理性和推廣價值。
【關鍵詞】教育研究;生活教育;教師工作定位;廈門英才小學部生活區
【中圖分類號】G515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6-0116-03
自2001年,《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最早提倡興辦寄宿制學校開始,民辦學校有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尤其是《民辦教育促進法》及《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頒布以后,我國的民辦教育得到新的發展。根據教育部的《2011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我國民辦普通小學5186所,比上年減少165所;招生100.83萬人,比上年增加6.10萬人;在校生567.83 萬人,比上年增加30.20萬人。其中,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寄宿生3276.51萬人,占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總數的比例為21.85%。小學寄宿生數1080.78萬人,所占比例為10.89%;初中寄宿生數2195.73萬人,所占比例為43.34%。由于教育需求的多樣化發展以及城市間務工人流的教育轉化,寄宿制教育成為全國義務教育階段的有益補充。
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寄宿制學校學生的教育問題顯得尤為凸顯,因為我國在這一領域的探索研究比較滯后,特別是寄宿制學校當中生活區教師的職業定位、培養體系、評價標準尚未有明確規定,如何"摸著石頭過河"?如何盡速將這一特殊的職業規范起來?是直接關系到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受教育問題。
目前,在我國的寄宿制生活區管理中,大體存有這樣的幾種模式。一,粗放式管理。這樣的管理模式沒有統一的管理標準,生活區只是學生一個若有若無的寄住之地,生活區的老師只是管吃飽穿暖的保育角色;二,準軍事化管理。這樣的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孩童身心成長的不整齊性特點,更是束縛了孩童心靈成長自由,而這樣的模式下,雖然生活區的老師的角色內涵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教育的細膩性不夠,他們的身份定位于教官和教師之間含混不清;三,托管式管理。這種管理的模式就是生活區由教學職能部門統籌管理,生活區教師由教學區的老師輪班當值。這樣的管理模式看起來能夠最大效能地發揮老師的能動作用,但是弊端也顯而易見。老師在工作中,對學生的生活教育只能按照教學管理的規則來拿捏,這不僅使學生無法在生活與學習中實現孩童身份的回歸,更是使得教師的身份無法轉化,教育策略錯亂失當。
而目前世界最為先進的寄宿制學校管理經驗,來自于英國最為著名的伊頓公學的"舍監"管理制度,這所誕生了曾造就過20位英國首相,培養出詩人雪萊、經濟學家凱恩斯貴族學校。每年250名左右的畢業生,70余名進入牛津、劍橋,70%進入世界名校。(注1)
他的寄宿制管理及人員權責分工最為科學和有效。他們"舍監"地位相當之高,學校除了校長和教育總長之外就屬"舍監"權限最大,他們為學生的一切負責,既相當于學生在校期間的生活訓導員,又相當于學生的精神導師和全責監護人。(注2)這應該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先進科學高效的寄宿管理制度。
自2009年起,廈門英才學校承擔的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立項課題"寄宿制學校生活區社區化管理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對寄宿制學校生活區教師的職業范疇及培訓策略進行了有效的探索。在生活區教師的名稱定位上,他們提出"兒童發展指導專業教師"這一定義,并以自己辦學15年的寄宿管理經驗為基礎,進行科學有效的工作規范和扎實有效的培訓跟進。目前,在教師的職業定疇及培訓策略上有了較大的突破。本文將主要引用該學校所進行的課題研究階段形成成果來闡述寄宿制學校生活區教師的職業范疇和培訓策略。
一、"兒童發展指導專業教師"的工作范疇
這是一個解決日常工作中,小學生活區教師做什么的問題。他們的身份比較特殊,既要做好學生的生活護理,又要當好學生的人生導師。他們不但要照顧好孩子的飲食起居,更要面對寄宿兒童中比較普遍的情感撫慰、健康故障、個體發展指導等諸多問題。
(一)重點落實三個維度的生活培養目標。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中,他認為生活教育具有六大特點:生活的、行動的、大眾的、前進的、世界的、有歷史聯系的。而這一生活教育的目標如何來來指定?通過"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生活化解讀,應該對等出"生活習慣、生活技能和生活情趣"三個維度的生活培養目標——即如何更好地幫助兒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掌握常用的生活技能和培養高雅的生活情趣。
生活領域習慣、技能和情趣的培養與家庭教育的區別就在于,學校教育的科學性。"承替家庭,高于家庭"這是廈門英才學校提出生活教育的綱領性簡約解讀,承替了家長將學生送入寄宿學校中家長缺失的那一塊教育,而高出家庭教育中生活教育目標凌亂、重復機械、漠視兒童成長規律的特點,讓學生的習慣養成、技能培養和情緒熏陶得到科學性的、系統性的、人文性的教育。為此,生活區教師日常工作的重心,就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關注學生生活的作息規律,飲食習慣,運動愛好;教會學生掌握常用的生活技能——著裝穿戴、身體自護、家居常識、待人接物;通過活動的設計和有效落實,使得學生能在活動中獲得高雅生活情趣的熏陶。
在課題實踐中,廈門英才學校針對每個學年學生的年級特點,提出每個學段學生的生活目標,從生活常識、安全自護和交往禮儀等方面進行目標達成規范,這也成了每位生活區教師管理的具體抓手。
(二)關注兒童各成長周期的生理變化和保健指導。寄宿制學校的學生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學校里,在這一段時間里,絕大部分的小學生要走過兒童期和青春期這個過程,每個過程學生的生理都會發生顯著的變化,他們的性教育啟蒙也是在這個時期有了需要。作為生活區教師,應當關注兒童各個成長周期的生理變化,并且會根據學生的外顯表象和溝通了解,幫助學生做好生理保健指導。
筆者就曾接觸到這樣的一個案例:某個民辦學校的六年級女生謝某在校住宿期間來了初潮,但是孩子害羞不敢跟老師講,結果在初潮來的那個星期,生管老師沒能關注到,大冷天的讓孩子用冷水洗澡,導致謝某由此高燒不斷,以后每次經期來時都會引發肚痛頭暈。由于孩子的常識缺失和老師的疏忽大意,造成了難易彌補的傷害。
所以,掌握兒童發展各個周期的生理變化并且能有相應的保健指導很是關鍵,對于變聲期的如何做好喉部護理、聲音保健的教育?青春期如何應對身體出現的變化,男生如何看待性成熟及遺精現象,女生如何做好初潮的應對,經期的護理?面部出現的青春痘、痤瘡等問題的處理都應該從科學衛生的角度教給孩子們。
(三)掌握兒童心理健康通識。"孩童心理撫慰"是寄宿制學校生活區教師的又一項重點工作。寄宿制學校中,學生的心理問題是比較容易激化出來的,由于父母不在身邊造成的情感缺位,因為寄宿環境中與他人摩擦而產生的交往焦慮,由于負面情緒沒有及時得到排解而產生的消極負擔,以及獨立面對問題時所帶來的不確定感都容易讓寄宿制的學生陷入心理焦灼當中。那么,作為寄宿制學校生活區的一名教師,必須掌握更多地撫慰學生的方法,能夠根據學生焦慮類型的不同,能夠根據學生心理特點的不同,能夠根據學生先天接觸管道的不同來開展心理撫慰工作。比如父母缺位的心里撫慰就要充當孩子的精神寄托,更多地給孩子釋放善意和愛意;交往焦慮的孩子幫助他尋找更多的交際方法,協助他創造良好的交往氛圍;有了消極負擔的孩子對引導正向思考,引導孩子傾吐表達;容易產生不確定感或者是不安全感的孩子,對給她一些肢體的接觸,對進行語言溝通等。
廈門英才學校通過設立心理咨詢室,為特殊發展需要的孩子設立心理成長檔案等來為孩子的心理成長保駕護航。
(四)良好的家校溝通。
教育使命的實現,是需要整合家長的教育資源才能得以完成。學生在寄宿,并不意味著家長的教育功用不能得以發揮。學生來自于家庭,又要回歸于家庭。但這其間,由于寄宿時間所產生的家長孩童間的親情淡化、家長與孩童間的價值觀念不對等、家長對孩童成長的片段式了解都會成為家庭和諧的阻礙。寄宿學校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做好高效精準的家校溝通,高效地做好家校之間的溝通,并不是要把孩子在校期間的大事小情通通告訴家長,并希望家長能夠完完全全地解決。讓我們在下面這個案例中具體了解家校溝通的要點。
周五的下午,校車送返在即,學生黃某約劉某打架并將其打傷,生活區張老師一邊忙著張羅著孩子們搭車、家長接送,一邊處理著約架的孩子。由于學校報送校車實名制,黃某必須搭車回家,心火難按的張老師趁著學生隊伍沒排齊的當間兒,給黃某的母親打了個電話,言語倉促地說她家的孩子把人家給打了,可當黃某想問個清楚時,送車開始了,張老師含混地要求家長回家一定要狠狠教育孩子之后,掛掉了電話。
周一,黃某的媽媽來到學校,說張老師與其溝通時態度不好,而且對孩子的評價全都是負面的,作為家長她很難接受,希望得到老師的解釋。如此一來,張老師懵了,她只是如實反饋孩子的情況并要求家長協助教育,怎么會讓家長誤解呢?
我們來看著案例,張老師應該怎么做會更好呢?
首先,張老師不應該在心煩氣躁的時候給家長打電話,言由心生,心里的焦躁是會影響說話的口氣的,而且,在心神不寧,還有別的事忙活的時候顯然不是跟家長溝通的最佳時間。談孩子的問題,必須坐下來慢慢聊,有一個寬松的環境才能更好地溝通,面對面是如此 ,電話交流也是如此。
其次,對于孩子在校發生的問題,一定要一分為二地了解清楚,先判斷是否需要借助家長的力量來協助做好教育再進行對話選擇。像在這件打架的事情中,可能完全憑借老師的力量就可以解決的,所以并不需要家長的介入。寄宿制學校中,家長的教育形象出現的時機和策略必須是經過推敲的,盲目地借力的結果只能是家長失效,甚至有一些還會導致家長的誤解。
當然,這種事情可以在處理事后或處理過程告訴家長,因為作為寄宿制學校,孩子終將回到家庭,只有讓父母親的教育形象在他們成長過程中變得不可或缺,才不會讓他們與父母之間出現教育的裂縫。但對話的準備、時機的選擇以及對話的質量顯得尤為重要。
(五)專業的家庭教育指導。
越來越多的成長案例表明,一個人是否能夠感受到幸福跟其成長的氛圍環境有著很大的關系,絕大多數人的個性溯源都是來自于家庭。所以,必須讓家庭教育成為寄宿制管理中重要的一個部分,充分調動起家庭教育的積極效能,讓家庭成為學校教育理念的延伸地?,F階段,我國絕大多數家庭中的父母缺乏智慧的、寬容的、個性化的教育能量,導致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與學校的教育理論相悖駁,對待孩子的成長問題片面化、標簽化,解決家庭教育問題想當然或簡單粗暴對待等等現象。所以,作為兒童發展指導專業教師,需要調動起家庭參與教育的熱情,通過教育者專業細膩的教育觀察,對家庭教育癥狀提出恰如其分的建議。也可以通過融合了家庭參與的教育活動來達到實現教育追求的目的。
在廈門英才學校生活區的實踐探索中,他們觀察到家庭教育是教育構成的重要部分,孩子在校時間5天,回家時間2天,遠途的孩子半個月一個月才回到家。這就使得一個問題非常凸顯,就是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情交流顯得貧乏。父母認識孩子都是截片性的、斷層性的,所以當孩子在家庭中出現問題的時候,就特別需要我們全方位地對家庭進行教育指導,以利于家長全面了解孩子,幫助家長做好家庭教育。
(六)常見病防治與基本護理。
孩子寄宿在學校,身體的一些疾病表象反應就比較頻繁。孩子要在集體中獨自面對身體出現的各種問題,這就需要生活區的老師必須關注到孩子身體方面的細微變化,并且會判斷癥狀并對學生進行前期的基本護理(按照國家規定,寄宿制學校必須設有醫務室,診斷及治療由醫務部門負責。)這邊的常見病不僅僅指單個孩子的身體健康狀況,還指容易在群體生活中發生的傳染疫情。
在課題實踐中,廈門英才學校生活區編撰專門的工作指導手冊《副班主任工作手冊》,針對常見病等問題做了專項的知識普及。專門設定《學生就診用藥須知》、《學生宿舍及用品消毒制度》、《傳染病的分類》以及《兒童常見傳染病的檢疫及隔離時間》等相關內容。
(七)特色課程的設計與實施。
作為寄宿制學校的生活老師,是必須要學會設計一定形式的課程來輔以自己的教育策略的,針對自己樓層建設的需要進行團訓拓展等活動。在廈門英才學校,他們獨立摸索出《生活區主題文化課程》和《生活區活動類課程》兩套校本課程體系,兩套課程內容注重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資源的相融合,一個是以樓棟為單位的課程設置,以學期探究為一個時間段,兩年為周期。整套體系分為環境文化、晨練活動、主題活動、POI探究、周末活動、果蔬種植等;另一個則是以完整六個樓棟為同一系列,同樣的課程內容,逐級深化孩子的運動技能習得、防震防災自救自護知識的掌握、交際交往的技巧運用等內容。
二、"兒童發展指導專業教師"的培訓策略
我們所進行的生活區教師隊伍建設主要從個體、團隊和回歸等三個方面進行培訓的落實,并盡可能將培訓系統化,使之成為區塊可以循環使用、要求可以螺旋上升的教師專業成長課程。
從內容上來看,培訓分成三個部分,第一是激發個體。個體是實現成長最為根本的因素,只有個人得到釋放和提升,才能夠真正保證工作水準的提高;第二是砥礪團隊。團隊是工作推進的整體保障,充分開掘團隊的凝聚力和協同工作能力,團隊智慧共享,彼此相攜,共同成就;第三是本位回歸?;貧w是發展的階段性需求,任何工作的開展和生命的發展都必須在前進階段有所反顧,才能使得工作節奏明快和諧。
從時間上來看,培訓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以外部激發為主,實現隊伍建設的意識喚醒;第二階段,由內部培訓為主,實現隊伍建設的自生再造;第三階段,由個體成長為主,實現隊伍建設的個性創新。
(一)激發個體。如何能夠達到"兒童發展指導專業教師"的標準,個人的認知到位和水平的提升顯得尤為重要,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我們開發并實踐了以下幾種方式。
1、建立個人檔案,關注系統成長。以"兒童發展指導專業"為方向,從"規劃版塊、教學版塊、學習版塊、研究版塊、反思版塊、評價版塊、活動版塊、社區化建設版塊、管理版塊和指導版塊"等十個版塊來建立裝飾專業成長檔案。從近處看,將老師們的成長點滴一一收錄起來,讓每個人成長的腳步清晰可見。教師們每周的思考、每個月的案例故事、每次的讀書心得、每篇的教育論文都收錄其間,成為教師們成長的"知識倉庫"。從遠處看,老師們有了可以追尋的職業發展目標,為職業化發展鋪就遠行的"長軌"。
2、保證業務寫作,提升理論水平。充分的思考與寫作是提升一個年輕教師教育智慧的重要手段,在培訓中,從學習筆記的規范,到每周學習反思的撰寫,再到活動方案的推敲修訂,最后到學年主題論文的繳交,都形成一個思維的系列,從文字的雕琢上確保生活區教師教育理論水平的積累。
3、自尋草根課題,科研解決問題。小學部生活區全面推進"草根課題"的研討,研討定性為"微型校本課題研究",立足于各自所帶學生的綜合特點開展課題研究,重在使用科學的辦法進行研究,旨在查找工作中可以改善和突破的方面,強調問題的改善和解決。"草根課題"的開展不僅鍛煉了每位教師的教育實驗研究能力,而且從根本上解決了一些久而未決、小而不決的問題,全面推動了生活區的教師專業成長。
(二)砥礪團隊。個人的成長只有融入到團隊當中,才能汲取群體智慧的營養。課題研究實踐中,注重團隊的打造,開發團隊協作的潛能,統歸團隊的集體攻堅方向,在課題實踐前期,快速打造學習型團隊。
1、成立講師團隊,進行系列培訓。以教學區經驗豐富、工作成效顯著的班主任為班底,成立講師團隊,每周對教師進行3個晚上時長70分鐘的培訓。內容涉及"小干部培養、特殊生教育、學生管理常規、家校溝通、學生青春期教育"等專題,每個專題分低中高三個學段進行。
2、組成師徒對子,幫扶青年成長。為新晉的副班主任尋找搭班的師父,成為師徒對子,每一個"徒弟"利用晨會的時間段到班級參與管理,向有經驗的班主任學習學生管理的辦法。"徒弟"的"生活指導課"、活動方案、活動策劃都必須由老師指點方能實踐,"師徒結對"的方式從根本上解決了年輕老師的工作盲目感,更快地適應崗位要求。
3、發揮群體優勢,進行個案研討。針對工作當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研討,如學生個體案例分析(情緒、心理等問題)、工作技能研討、家校溝通等問題。樓長成為研討的組織者,提前制定內容,研討時間,研討地點,并對每次會議過程進行完整記錄。
(三)本位回歸。本位之一,是工作層面,生活區作為寄宿制學校的特色區域,其工作具有非常鮮明的特點,如何落實才能夠在研究當中不至于背離生活教育的范疇;本位之二,是人性層面,特殊的工作崗位和工作時間,必然導致"兒童發展指導專業教師"是一群特殊的工作群體,尊重人的本源性需求,培訓上多以引導關注,才能釋放工作壓力,觸發工作激情。
1、細化工作標準,提高教育智慧。對生活區工作的各個時段標準進行細化,并以副班主任一天的工作為例,明確具體工作的時段,解決"應該怎么做?為什么要這樣做?"的問題,并且從教育理論的角度和寄宿教育的特點來解讀每天的工作,以《副班主任一日工作常規》為細化進行培訓和工作要求。
2、特色技能培訓,開展跨行學習。生活區工作繽紛多彩,所以就需要教師一專多能。于是,在理論學習和技能引導的基礎上,開展特色學習。有"宣傳海報中美術字的撰寫"、有"Photoshop作圖知識講座"、有"以'你在為誰工作?'為題的勵志演講"、有釋放身心的"瑜伽課程"。多樣的培訓不僅提高了教師們工作的能力,而且提升了老師們的素養。
3、聽取名家講座,完善綜合素質。生活教師團隊工作的多維決定了教師必須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社會閱歷,為此,培訓特地為教師們準備了兩堂比較高端的課程,一是由外聘講師帶來了形象與禮儀課程——《你的形象價值百萬》,另一個是由國際金融理財師帶來的金融課程——《巧用理財實現完美人生》。課程為老師們的形象設計、交往禮儀、理財常識和人生規劃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好的指導作用。
4、戶外培訓拓展,釋放生命激情。開展了多樣的主題戶外拓展培訓,通過"拍手歌律動"、"抓手指游戲"、"星光大道"、"催眠放松"、"情感釋放"等一系列的活動互動,新穎的培訓方式幫助老師們釋放出了內心的真實情感,增加伙伴間的真誠、信任、合作。
5、外出考察交流,吸收外部營養。為生活區管理團隊和教師隊伍創設各式各樣的外出培訓學習的機會,圍繞"生活區師資隊伍的構建"進行專項多次的考察學習。
"個體、團隊和本位"的交叉作用,使得生活區教師隊伍的建設工作在承啟方面得益顯現,在課題實踐的一年多時間里,課題實驗區的教師迅速成長起來,整體的服務質量和團隊協同工作能力得以大幅度的提升,為寄宿制學校的生活區培養合格高質的"兒童發展指導專業教師"。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