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5:58:2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英語博士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醫學術語,讀音,規則
醫學術語大量來自于希臘語和拉丁語,而且派生詞眾多而冗長,給讀音和記憶帶來了困難。博士論文,規則。醫學英語術語有兩大讀音規則:一條是常規讀音規則,與公共英語大致相同,主要適用于Anglo-Saxon源的亞醫學術語;另一條是特殊發音規則,主要適用于希臘與拉丁源醫學術語。博士論文,規則。特殊發音規則包括輔音字母讀音、元音字母讀音以及音節種類判斷三個部分。輔音字母讀音主要受希臘語的影響;元音字母讀音主要受拉丁語的影響;音節種類判斷主要指含兩個以上構詞形的復合詞。[1]本文試圖從輔音、元音的讀音,重音的定位,派生詞的重讀規則,縮略詞的讀音等多個方面介紹英語醫學術語讀音的特點和規律,以便能正確地拼讀和易于記憶。
1.輔音的讀音
醫學術語中輔音的發音基本與英語單詞輔音的發音一樣。只有極少數字母及字母組合的發音有些特殊。
1.1單獨字母的讀音[5]
①c 在a,o,u前發音[k]:cardiac;在e,i,y前,發音[s]: placenta
②g 在a,o,u前發音[^]:gastral ;在e,i,y前,發音[dV]:emergency,在普通詞如gel發[j],get發[ɡ],
③x 在詞首發音[z]:xanthine[5zAnWin];其他發音[ks]:axilla[5Aksil[]
1.2輔音組合發音
ch,ph 和 rh 是常見的輔音組合,它們常常以一個整體出現在一個詞中,它們的發音也與單獨的輔音發音關系不大。
①ch [tF]:choke[t??uk],[k]:chronic[5kr?nik]
②ph [f]: phobia[5f??b??]
③rh [r]: rhinal[5rainl]
④sch [F]: schizont [5???z?nt] ,[sk]: schizoid [5sk?ts??d]
1.3雙輔音中的不發音字母
mn,cn,pn,ps,pt,gn等,在詞首時,前一個輔音不發音,在詞中時兩個輔音都發音。
①mn [n]:mnemonics[n?5m?n?ks]記憶術,[mn]:amnesia[am5ni:z??]遺忘癥
②cn [n]:cnemial[5ni:mi?l脛的,[kn]:gastrocnemius[7ɡæstr?k5ni:mi?s]腓腸肌
③pn [n]:pneumonia[nju:m[unj[]肺炎,[pn]:apnea[[5æpni:?]呼吸暫停
④ps [s]:psychology[sai5k?l?d?i]心理學 ,[ps]:capsule[5kæpsju:l]囊
⑤pt [t]:ptosis[9t[usis]下垂;[pt]:hemoptysis[hi5m?ptisis]咳血
⑥gn [n]:gnathitis[nei5Waitis]頜炎;[^n]:pregnancy[5preɡn?nsi]懷孕
其他不發音的雙輔音:rh:h不發音,它只是送氣音的拼寫特征,rhinal[5rin[l]鼻的;ph:ph后面緊跟th時,ph不發音 phthisis [5Waisis]癆病。
2.元音的讀音
英語中元音的發音是非常有規律的,有些醫學術語的發音完全符合英語中元音的基本讀音。與公共英語不同,醫學術語中元音字母發音一般不受重讀音節與非重讀音節的影響,絕大多數發字母本音,少數發強短元音。連接性元音字母“-o-”可發[[u]或[[],還受音節變化影響而改變。博士論文,規則。[3]
3.字母組合的多種發音[4]
1、論文封面
2、論文封面的英文翻譯
3、學位論文原創性聲明、授權使用聲明
4、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成員名單
5、論文摘要及關鍵詞
6、論文目錄
7、論文正文
8、附錄
9、參考文獻
10、后記
11、論文書脊
以上1到10項請按順序裝訂成論文。
二、論文各部分的要求
1、論文封面
封面包含的內容:
(1)“XXXX屆研究生碩(博)士學位論文”(同等學力申請學位者為:“XXXX年度同等學力申請碩(博)士學位論文”,專業學位者為:“XXXX年度專業碩士學位論文”;
(2)學號(同等學力無);
(3)學校代碼(10269);
(4)學校名稱(華東師范大學);
(5)院系名稱(正式);
(6)學位論文題目;
(6)專業(二級學科名稱)*;
(7)研究方向;
(8)研究生(同等學力為申請人)姓名;
(9)指導教師(姓名、職稱);
(10)完成年月
*注:應按國家公布的研究生專業目錄和我校經國務院學位辦同意自主設置的專業的規范名稱填寫。專業學位寫正式名稱:教育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工程碩士,并可以加括號注明方向,如:教育碩士(語文),工程碩士(軟件領域)。
論文封面用硬樹紋紙制作。博士論文封面的顏色為深色,碩士論文的顏色為淺色。
2、論文封面的英語翻譯
格式要求和封面要求相同。
3、學位論文原創性聲明、授權使用聲明
(1)學位論文原創性聲明
本聲明由論文作者親筆簽名。
聲明內容:
學位論文獨創性聲明
本人所呈交的學位論文是我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據我所知,除文中已經注明引用的內容外,本論文不包含其他個人已經發表或撰寫過的研究成果。對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貢獻的個人和集體,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確說明并表示謝意。
作者簽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2)授權使用聲明
本聲明由論文作者、導師親筆簽名。
聲明內容:
本人完全了解華東師范大學有關保留、使用學位論文的規定,學校有權保留學位論文并向國家主管部門或其指定機構送交論文的電子版和紙質版。有權將學位論文用于非贏利目的的少量復制并允許論文進入學校圖書館被查閱。有權將學位論文的內容編入有關數據庫進行檢索。有權將學位論文的標題和摘要匯編出版。保密的學位論文在解密后適用本規定。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學位論文作者簽名:___________________導師簽名:___________________
這兩個聲明放置于一頁上。
4、答辯委員會成員名單
以表格形式列出答辯委員會成員的姓名、單位、職稱,并注明答辯委員會主席。
5、論文摘要及關鍵詞
論文摘要分中文摘要和外文摘要。關鍵詞也分中外文,置于摘要下方。中外文摘要及關鍵詞分置兩頁。
6、論文目
論文目錄頁排版只排到二級標題,即章和節,必須標明頁碼。論文目錄含論文正文章節、附錄、參考文獻、后記等。
7、論文正文
論文統一按word格式A4紙(“頁面設置”按word默認值)編排、打印、制作。正文內容字體為宋體;字號為小4號;字符間距為標準;行距為20磅。
碩士學位論文一般采用篇末注,博士學位論文一般采用章末注。如所在學科有特殊需要,也可適當采用腳注。
引文要注明所引文字的頁碼。
論文正文部分必須有本論文課題的中外學術界的研究狀況、研究史和文獻綜述。
文科專業碩士論文一般不少于3萬字;博士論文一般不少于10萬字。理科、工科根據各專業實際情況確定。
8、附錄
附錄是正文主體的補充。下列內容可以作為附錄。
(1)由于篇幅過大,或取材于復制件不便編入正文的材料、數據。
(2)對本專業同行有參考價值,但對一般讀者不必閱讀的材料。
(3)論文中使用的符號意義、單位縮寫、程序全文及有關說明書。
(4)附件:計算機程序清單、軟磁盤、鑒定證書、獲獎獎狀或專利證書的復印件等。
(5)攻讀學位期間發表的(含已錄用,并有錄用通知書的)與學位論文相關的學術論文。
9、參考文獻
(1)作者在正文中引用的文獻要在此羅列出來,以一定的標準按序號排列。
(2)參考文獻要列出文獻編、著、撰、譯者等文獻責任者的姓名,出版地點,出版機構,出版時間,報刊還需列出年份、卷、期或版次。
(3)博士學位論文參考文獻不得少于50篇(本),碩士學位論文參考文獻不得少于30篇(本)。
(4)引用的文獻必須有外文文獻(不含中文譯本),外語專業必須有本專業語種以外的外文文獻。。
10、后記
后記主要敘述與學位論文寫作工作有關的其他內容。包括致謝等。字體應和論文正文有所區別,篇幅以一頁紙為限。后記可以不寫。
清華大學法學院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實行“申請―審核”制,符合《清華大學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中報考條件的申請人提交相關材料,依據考生申請材料的綜合評價結果確定綜合考核名單,經綜合考核后擇優推薦擬錄取人選。強軍計劃、少數民族骨干計劃、論文博士等采取相同的辦法同時進行。
一、申請人申請
(一)應屆本科生推薦免試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
申請人按照《清華大學2017年接收外校推薦免試攻讀博士(碩士)學位研究生的有關要求》和《清華大學關于2013級本科生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的若干規定》的要求提交申請。
(二)碩博連讀生
申請人按照《關于在校碩士生碩博連讀的招生辦法》的要求提交申請。
(三)公開招考博士生
1.申請條件
符合《清華大學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中的報考條件。
2.申請時間
申請人需于2016年9月1日-9月14日登錄yz.tsinghua.edu.cn按相關要求完成網上報名手續。
3.材料提交
申請人將以下材料在2016年9月14日17:00前寄(送)達: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大學法學院教學辦公室(郵編:100084,電話:010-62781334)。
信封左上方請標注“博士生招生”字樣,9月14日17:00為收取報名材料的截止時間,逾期不再收取。
1)清華大學2017年報考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登記表(網上報名后打?。?;
2)本科及碩士研究生期間學業成績單原件;
3)本科畢業證書、學士學位證書、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碩士學位證書的復印件;
4)兩封與報考專業相關且具備高級職稱的專家出具的推薦信;
5)外語成績證明復印件:考生須提供以下至少一種證明,各種成績證明的出具日期至紙質版報考材料截止接收之日不超過五年視為有效。
(1)英語
①國家英語六級考試520分以上;
②托福95分以上(IBT);
③雅思(A類)6.5分以上;
④國家英語專業四級考試合格證書;
⑤在母語為英語的國家或地區參加過英文授課學位項目并獲得經國家教育部認證的學位。
(2)小語種(只包括法語、德語、日語、俄語)
學生須提供語言考試(中國舉辦或該語言國舉辦)的通過證書或合格成績單。小語種語言考試成績需達到相當于我國英語水平考試中的六級水平。
注:獲得過外語專業學位的考生仍需提供上述合格的外語成績證明。
6)博士生學習期間的研究構想。研究構想包含擬研究問題(博士論文選題構想)、理論意義、研究方法、參考文獻、相關科研成果等;研究構想須由考生親筆簽名,字數不少于1萬字。
7)碩士學位論文(應屆畢業碩士生可提供論文初稿);已。
8)其他能夠證明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材料。
二、材料審查與綜合考核
法學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組織材料審查組對全部申請人的材料進行審閱,根據綜合評價結果擇優確定參加綜合考核的申請人名單,通知申請人參加綜合考核。
材料審查流程:
每份申請材料至少由3位專家逐一審核并獨立評分。評分采用百分制,并取全部參評專家的平均分作為該申請人的最終成績。研究生工作領導小組按照最終成績由高到低的順序(每位報考導師的申請人分別排序)以招生計劃為據按不大于1:3的比例遴選出參加綜合考核的申請人名單。
綜合考核形式及項目:
綜合考核為書面測試+綜合面試。
每位考生的考核包括不少于60分鐘的專業書面測試和不少于30分鐘的專業綜合面試。綜合考核滿分100分,專業書面測試和專業綜合面試各占50分。面試重點考查申請人在本學科攻讀博士學位的基本素養、學術能力、學術志趣等。
同一面試小組的全體考生同時參加專業書面測試,測試目的是核實考生的專業基礎以及研究和寫作能力。
綜合考核時間:2016年9月中下旬,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三、推薦擬錄取名單
法學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以申請人的綜合考核成績為主要依據,對每位導師名下的考生按綜合考核成績進行排序,綜合考慮具體招生情況和培養條件,并結合當年招生名額確定推薦名單,報學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核批準。
四、其他
未盡事宜參見《清華大學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五、信息查詢及聯系方式
學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址yz.tsinghua.edu.cn
>> 遂寧市及其周邊地區高中生公民意識調查報告 初中生公民意識調查分析 初中生活假想調查報告 初中生公民意識的現狀調查與培養策略 初中生英語學習興趣及其對英語學習的影響調查報告 武夷山市初中生作文反思能力培養調查報告 初中生化學課堂筆記調查報告 初中生佩戴紅領巾情況調查報告 農村初中生記敘文寫作現狀的問卷調查報告 初中生數學興趣激發和培養研究的調查報告 農村初中生英語學習現狀調查報告 關于初中生補課情況的調查報告 初中生學生學習興趣的調查報告及良好方法的總結 初中生社會責任感養成問卷調查報告結果分析 初中生軍事基礎和軍訓意向的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 關于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蒙授初中生漢語文近義詞學習現狀的調查報告 對大學生網絡公民責任意識狀況的調查報告 大學生創業意識調查報告 高中生擇業傾向調查報告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2012-04-13.
[3] 王文嵐.社會科課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蘭州:西北師范大學博士論文,2004.
[4] 韓慧.濟南市公民意識實證調查:現狀、成因與對策.山東青年政治學報,2011(1).
[關鍵詞]新聞傳播;博士生教育;目標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當代國際上公認的正規高等教育的最高層次。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和數量是衡量一個國家高等教育發達程度和文化科學發展水平及其潛力的一個重要標志;它不僅關涉一個國家人才培養的整體質量,而且影響到一個國家科學創新能力的儲備與民族文化的傳承,以及與之相關的學術聲譽與民族形象。
我國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該年,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開始招收第一批新聞學博士生。直到上個世紀末,我國先后有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武漢大學等四所高校和中國社科院擁有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共設置了新聞學博士學位授予點5個、傳播學博士學位授予點3個。在這15年間,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穩步發展,培養了一批活躍在新聞傳播學術界的出色人才,產生了一批優秀的學術成果,同時也積累了一定的新聞傳播頂尖人才的培養經驗。進入新世紀后,在全國高校新聞傳播教育快速發展、且重點建設研究型新聞傳播學教育體系的要求在許多高校日益高漲的形勢下,經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的兩次評審,又先后有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大學、四川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暨南大學、浙江大學、上海大學、廈門大學和政治學院等十所高校獲得了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新增設新聞學博士學位授予點6個,傳播學博士學位授予點7個。應該說,經過這兩次評審,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體規模的推進,打造了一個更寬廣的高層次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平臺,形成了競爭與合作的整體態勢;對于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來說,這可謂是一次大的“躍進”。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長、規模的擴大并不必然帶來新聞傳播博士生教育質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國高校新聞傳播教育整體規模迅速擴張的背景下,更應該冷靜地對其最高階段博士生教育進行審慎規劃、科學布局和系統建構,將其作為一個關系新聞傳播學長遠發展的大計,進行具有戰略性和基于科學發展觀的探討。
一、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20來年歷史與其他學科相比時間并不長,因此,一直是處于摸索和嘗試階段;加之近些年來,隨著教育環境的急劇變化以及教育目標及體系的不斷調整,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在發展的同時,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首先,對博士生教育的目標定位不夠明確。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規高校教育的最高層次。這一層次的教育是將一個學科的知識體系與學科方法進行綜合性地傳授和深入地積淀,并培養學生站在學科前沿和尖端,通過具有創新性和開拓性的研究以產生具有學術性和實踐性的成果的過程。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導原則,應用于不同學科,就需要針對本學科發展的要求和現狀,對自身的目標定位作出準確而清晰的界定。眾所周知,相對于其他人文社會科學,新聞傳播學科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類對新聞傳播業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學科的知識和理論,又與實踐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也正因為這一“獨特性”,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在開創時,還曾一度被認為沒有必要,也被質疑到底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這正說明了中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面臨的定位問題。傳統上認為,博士學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學位,是為從事學術工作或一些領域的應用研究工作做準備的。然而多年來,有為數不少的新聞傳播學博士實際上主要從事一般的教學工作和新聞傳播實務工作,而在自己的專業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別是近些年來,隨著眾多業界人士紛紛攻讀博士學位,博士學位的傳統目的(為研究進行訓練)和實際用途日漸分離,已是不爭的事實。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究竟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專業化究竟如何體現?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社會美譽度怎樣?如何將博士生教育與新聞傳播界的整體發展相聯系?對這些問題,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理應作出系統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夠清晰和穩定。與博士生培養目標定位的不確定相應的是,新聞傳播學的博士生的培養模式還缺乏科學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聞傳播院校的博士生培養方案基本上沿襲其他學科的模式,缺少對新聞傳播學科特點,以及學科需要掌握的知識及方法的全面探討,因此難以制定出針對自己學科特點的人才培養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學門檻應該如何設定,是重在考察其學識和科研能力,還是重在考察其一般專業知識和外語水準?博士生學習期間應該掌握什么樣的知識體系和方法論,應該開設哪些必需的課程?博士生的課程學習與學位論文怎樣銜接?博士生教育應該采取歐洲式的教授與學生一對一式的傳授方式,還是采取像美國博士生培養中的集體培養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學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實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模式時,對這些問題必須作出科學的回應。但遺憾的是,由于經驗的不足,認識上的錯位,加之我國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著比較嚴重的隨意性和不規范的現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養和潛質的考生,僅僅因為“英語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選人門外。再如,有的院校對博士生教育規定課程的學習重視不夠,課程如何設置、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都無“一定之規”,結果課程學習往往未能達到幫助學生獲得從事研究工作、準備學位論文所必需的寬廣深厚的學科知識基礎的效果。還有,博士學位論文開題之前的資格考試或綜合性考試應該如何“把好關”,有的院校也無明確的要求和規則,結果造成在培養過程中對博士生的學習效果和質量缺乏“剛性”的制約和監督機制,博士生只要進了“門”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學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風對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響。這一方面表現在近些年隨著招生規模急劇擴張,師生比例失調,師少生多,導師投入到每個學生身上的時間和精力減少,學術互動和交流受到影響,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呈現出下滑之趨。另一方面表現在培養目標上,不是注重鼓勵博士生具有扎實深厚的理論功底、寬廣的學術視野和熟練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數量等硬指標為指針,使得學生在學習期間將湊足文章的發表數當作主要學習內容。再一方面還表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把關上不嚴,由于每年畢業生數量增加,在開題、答辯等環節,對博士學位論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學風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虛作假,剽竊等現象在博士學位論文中也時有發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學術創新性和創造性。博士生教育的價值在于培養具有創造性的人才,產生具有創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檢驗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標準,應該體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水平上。學位論文是博士生教育計劃的核心要素,必須是進行創造性的研究,以對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有獨特的貢獻。然而,實事求是地說,目前有些高校對此還缺乏足夠的認識和高度的重視。其具體表現是:一些博士論文的選題或過于陳舊,或過于空泛,或流于瑣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當前學術前沿,參與學術對話;一些博士論文的前期資料積累不夠扎實,因此不能針對最具價值的切入點進行廣泛而深入地探討,論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對所需了解的相關領域的知識涉獵不廣,基礎不牢,因此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常常捉襟見肘,理論和方法運用不能做到嫻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創造性等方面的訓練不夠,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對相關問題的挖掘和解決不力。這些都造成了一些論文成為資料的簡單梳理,即使有的選題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無法創造出具有創新性和學術價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幾點建議
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問題,有的是由于新聞傳播學科發展歷史較短,對學科規律和博士生教育規律相結合的一些根本性問題缺乏系統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設計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會和教育所面臨的大環境的沖擊所導致。因此,筆者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要使得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續發展,為社會輸送真正優秀的高層次人才,新聞傳播學教育自身應積極借鑒國內外博士生教育的經驗,針對新聞傳播學的學科特點和中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的特殊規律,結合人才需求與社會實際,整合教育資源,走出一條真正合乎科學的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學界定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內涵。大學的“教育理念是人們對大學精神、性質、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認識,是對大學與外部世界諸元素之間關系的規定;它是大學內容管理及運轉的理性認識基礎”。[2]大學的新聞傳播教育作為一項專業性的教育,理應如臺灣著名新聞傳播教育家鄭貞銘所言,“在技術學習之外,更要探討理論、從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嚴謹的理論體系,才能在高等學術殿堂中樹立起應有的地位”。[3]為此,對于新聞傳播學科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既要注重對其學術視野寬廣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既要使其具有較深厚的學養造詣,又要讓其關注學科前沿和現實的新聞傳播實踐,注意研究解決理論與實踐問題,具有很強的科學研究能力。這種人才應是其他學科培養不出來的,在學術素養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專長。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目標與方向,理應瑣定在培養這樣的專業人才上,即著力為高校和科研機構造就優秀學者。
為了提高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學術素養與科研能力,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必須科學規劃博士生的課程學習,并加強對其在閱讀、讀書筆記、專題討論、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訓練和提高。近些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該院的博士生課程一般分為兩類,即知識類課程與研究類課程。前者以專業知識的系統掌握和融會貫通為目的,既有廣度,又有深度,并有相關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課上還提供詳細的閱讀書目,要求博士生寫讀書報告,培養其欣賞和批判專業學術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過邊學邊做(研究),以培養和訓練博士生從事研究和寫作的綜合能力;在課上,博士生們圍繞一個專題進行思考、討論、做研究。這樣,不僅訓練、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寫作能力,更重要的是營造了一個現實的專業研究者的工作環境,教會博士生如何進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學術規范,如何使用各種研究資源,如何設計研究題目,如何解讀原始資料,如何回應他人的批評和建議。這種訓練實際上是一個鑄造學術文化或學術習性的過程。
此外,為了提高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學術素養與科研能力,還應制定相應的培養模式,對思想道德教育、課程設置、綜合考試內容和方式、論文開題時間和形式、博士論文的學術規范等,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符合自身特點的方案,并嚴格實施。
第二,控制規模,嚴進嚴出,打造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應。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平臺隨著多家高校新聞傳播院系的加入而變得更加寬廣了,這同時也意味著博士生的數量和規模必將比以前有較大的增加。在這種情況下,更應該注重維護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共同為提高教育成效、培養頂尖人才而努力。針對目前社會上對新聞傳播學博士生還缺乏廣泛的認可和美譽,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整體效應發揮尚未達到理想的程度,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養、資格考核、學位論文答辯以及學位授予上,比較注意通過制度建設,嚴把質量關。一是控制招生規模。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現有博士生導師15人,每年報考博士生人數達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數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導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選人門檻。這主要是借助資格考核(綜合考試)和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兩個環節,實施篩選、淘汰,以保證德才兼備的合格人才進入到博士候選人行列。三是嚴格規范學位論文的答辯和學位授予。
這主要通過學位論文雙盲評審、校內外專家的集體評審以及學位公示等舉措,保證每個博士學位獲得者都是符合標準的優秀人才。近些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獲得博士學位,占當年招生人數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視博士生導師及指導團隊的綜合素質要求和能力考核,確保博士生教育師資隊伍的素質及其指導教育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博士生導師及其指導團隊在招生、培養學生及博士論文答辯等方面較其他層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權限,因此要重視博士生導師人選的遴選,重視其“人格”塑造和“師德垂范”;同時要引導、促進博士生導師在博士生課程教學、科學研究、論文把關等方面加大指導力度,鼓勵導師與學生經常交流、溝通。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對博士生導師所進行的遴選和考核,就包括著學術水平、道德素養、敬業態度、組織能力以及待人處事等方面的內容。與此同時,還十分注重將學生的成才與導師的責任感、信譽、綜合素養聯系起來,注重維護導師職責的神圣性和榮譽感。
第四,實行差異化競爭與合作,實現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備批判精神、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整體素質要求下,各院校新聞傳播學博士學位授權點應彰顯自己的特色,根據自己的學科優勢和特色側重培養博士生,使其成為該領域和方向的頂尖人才,從而促進人才與學科前沿接軌。這不僅要體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選題和創新性上,而且應系統地體現在博士生培養的各個環節上。目前與其他人文社會學科相比,新聞傳播學的整體發展水平并不高,高質量學術研究成果、學養深厚的優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應成為促進新聞傳播學科發展和高層次專業化人才輩出的舞臺。
第五,確保博士生教育的經費投入,開拓多元化經費籌措渠道。要發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經費投入,尤其是在學術研究上以及優秀人才與成果的獎勵上,更應有足夠的經費支撐。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實現,高等教育的資助渠道必將越來越多樣化,對此,我們要注意積極爭取,大力開拓、吸納。近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除了通過課題申報,爭取政府和學校撥款外,還十分注意與相關傳媒、產業合作,拓展經費來源。目前,全院博導的科研經費年均人平在8萬元以上。
總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會科學革命和大眾化高等教育的時代,為了使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發展成為一種培養有創造力的優秀學者的有效途徑,應著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結構,擴展其必需的學科知識,力求教學質量優秀和研究設施、成果先進,從而便于其在規模增加的基礎上盡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樣化、高質量的學術體系。
參考文獻:
[1]單波.反思新聞教育[J].新聞與傳播研究,1998(4).
關鍵詞:越南研究生教育;培養模式;問題
中圖分類號:G6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1580(2013)08—0126—03
研究生教育是學生本科畢業之后繼續進行深造和學習的一種教育形式,研究生教育的培養模式在培養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都與本科教育大不相同。在越南,研究生教育被稱為大學后教育,主要包括碩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進入21世紀以來,越南研究生教育發展迅速,到2003年,越南有研究生教育培養機構146個,其中碩士研究生培養機構95個,博士研究生培養機構116個。越南研究生教育覆蓋學科面廣,培養人才數量逐年上升,為越南各行各業輸送了高素質的人才。根據越南教育培訓部2002年號文件公布的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越南招收研究生(包括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學科主要涉及教育科學、藝術、人文、經管、法律、醫學等22個學科門類,其中招收碩士研究生的專業270個,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專業404個。
一、越南研究生培養模式
越南研究生培養目前主要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形式,根據招生對象的不同,培養形式不同,培養年限也不同。根據越南國家教育培訓部2000年頒布的《研究生教育規章制度》,對研究生教育的培養形式、課程設置及考核評價等方面做了相關的規定。
越南研究生教育是學生本科畢業之后繼續進行深造和學習的一種教育形式,旨在培養科學研究隊伍。研究生教育要求接受教育者政治立場堅定,具有一定的道德素養,具有服務人民的意識,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能滿足國家社會經濟、科學技術發展。越南研究生教育主要有碩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生進修班三種形式。碩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屬于學歷教育,研究生進修班屬于非學歷教育。根據不同形式的研究生教育,其培養目標亦不相同。由于本文涉及的研究生教育主要為學歷教育,因此以下文中出現的研究生教育指的是碩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
(一)培養形式及學制
在越南,研究生教育的培養形式根據受教育對象的不同而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全日制主要對象是從本科考入研究生的學生,非全日制主要對象為已參加工作需要繼續深造的人群。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要求學生學習期間全程參加學校的教學安排,而非全日制學生只要能完成教學計劃中規定的學時、課程和研究即可,其余時間可自由安排。但不論是全日制還是非全日制,在培養規格上都是一樣的,都要完成教學計劃規定的內容。
由此可見,在同一培養層次中,不同的培養形式所需培養年限不一致,要求也隨之不同,招生對象較為靈活,起點不同,學制也有不同要求。
(二)課程設置及學分
1.碩士研究生教育課程設置
越南碩士研究生教育采用學分制,根據專業教學計劃,完成相應學分(80~100個學分,具體學分要求根據具體專業而定)方可畢業,其中1學分對應的理論學時為15小時。除了理論學時,還有相應的實踐學時要求,通常為理論學時的2~3倍。
碩士研究生教育課程主要由三部分組成:
(1)公共課程。此部分課程包括哲學和外語兩門課程,占總學分的20%。根據教學計劃要求,所有研究生學員要完成哲學和外語課程的學習并考試合格后方可進入專業課程的學習。
(2)專業課程。此部分課程主要為提高專業素養和技能的課程,包括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在學分要求上,不同類型的研究生學分要求也不一樣。對于注重培養專業技能的技能型研究生來說,專業課程學分占總學分的65%~70%,對于注重科學研究的科研型研究生,專業課程學分占總學分的50%~55%。必修課程為專業所必需的科目,一般由教育培訓部根據各個專業委員會的意見統一規定,選修課程由學生根據個人情況而選擇修讀相應科目,只要所修課程達到學分要求即可。
(3)畢業論文。學生畢業論文選題工作在入學時即可進行,但要畢業論文的學分則必須在完成了公共課程和專業課程的學習并獲得相應學分、通過論文答辯之后方可獲取。畢業論文分為兩類,即技能型和科研型,技能型學分比重為10%~15%,科研型學分比重為25%~30%。
2.博士研究生教育課程設置
越南博士研究生教育相對碩士研究生教育來說在課程設置構成方面無太大區別,但要求卻比碩士研究生教育苛刻了許多。課程主要也是有三部分組成,碩士研究生教育中的公共課程和專業課程、博士專題和博士畢業論文。
(1)碩士研究生教育中所規定的公共課程和專業課程。如果學生選擇的同專業的博士研究生,那么碩士研究生階段所修讀的公共課程和專業課程即可直接帶入博士研究生階段,但如果不是同一專業只是碩士階段的相近專業,那么就要按照規定修讀相應的課程以補足。
(2)博士專題。博士研究生至少要修讀3個博士專業,專題修讀形式主要是專題集中學習,按照要求完成學習任務并進行專題答辯,專題答辯通過后視為獲得該專題成績。如果專題答辯未通過的,將進行第二次學習、答辯。
(3)博士論文。博士畢業論文答辯分校級答辯和國家級答辯兩個步驟。博士研究生完成了(1)、(2)兩項的學習并獲得學分,且達到其他附加條件(在正規刊物上公開發表至少2篇與論文內容相關的學術論文)要求時,方可申請校級畢業論文答辯。通過校級答辯,方可參加國家級答辯。在完成了國家級的論文答辯之后,博士研究生的學習過程即視為全部結束,可獲取畢業證書。
(三)課程考核及評價
越南對學生的考核評價根據0到10分不同的等級來進行評定,5分為合格,即5分達到考核要求,視為考核通過。
1.碩士研究生考核評價
碩士研究生考核評價主要涉及課程考核和論文考核。
越南碩士研究生教育課程考核形式多樣,總的看來,課程考核方式主要有寫課程論文和考試兩種,其中考試根據課程特點又分為筆試和口試兩種。每門課程的最終成績至少要由兩次成績組成,即每門課程至少要有期中和期末兩次考試。如果學生出勤率沒有達到理論學時的80%的則不能參加該門課程的考試,若未按要求參加討論、實踐活動,未獲得教學計劃規定的平時成績的,也將無法獲得此門課程的最終成績。
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考核主要是以答辯的實形式完成,當學生完成了教學計劃規定的課程學分,論文撰寫符合碩士畢業論文撰寫要求,經導師同意可參加畢業論文答辯。答辯由答辯委員會組織進行,答辯委員會成員根據論文寫作情況和答辯情況給出相應成績,取這些成績的平均值即為論文考核的最終成績。
學生只有在通過了公共課程考核、專業課程考核和畢業論文考核并均達到要求后才視為完成所有課程的學習,才能獲得畢業證書。
2.博士研究生考核評價
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考核評價更多注重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碩博同專業的情況下,碩士階段的公共課程和專業課程即可直接帶入博士研究生階段,無需單獨考核,但如果不是同一專業只是碩士階段的相近專業,那么就要按照規定修讀相應的課程以補足,考核方式主要采用課題組答辯的方式。
與碩士研究生專題考核方式相比,博士研究生專題考核方式較為單一,主要采取專題答辯形式,專題答辯通過后視為獲得該專題成績,才視為修讀完成該專題。
在越南的研究生教育中,博士畢業論文答辯可以說是最為艱難的一個環節,除了入學時的開題答辯外,還要進行兩次答辯:校級答辯和國家級答辯。答辯考核方式與碩士研究生考核方式一致。在通過了校級答辯和國家級答辯后,博士研究生方可獲得畢業論文學分。
與碩士研究生一樣,只有通過了各個部分的考核后才視為完成所有課程學分,才能獲得畢業證書。
二、越南研究生教育培養的特點
(一)重視英語和政治教育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發展,未來的信息交流勢必在全球范圍內展開,英語成為國際交流的重要工具。作為發展中國家,越南一直比較重視與世界各國的交流與合作,英語成為越南從小學直到大學、研究生的主要科目,體現了越南教育對英語的重視程度。在研究生教育階段,英語已被列為必修課程之一,作為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只有按要求順利通過英語課程的學習,才能開始進行后續課程的學習。由此,英語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作為社會主義國家,越南研究生教育也很重視政治教育,政治課程與英語課程并重。越南研究生階段的政治課程學習形式多樣,教師講解與學生討論相結合,課程考核也充分結合教學內容,采用筆試和口試兩種方法,兼顧對政治理論的理解及表達。
(二)重視科研能力的培養
根據越南國家教育培訓部2000年頒布的號文件關于《研究生教育規章制度》,越南研究生教育不論是在碩士研究生教育階段還是博士研究生教育階段,對課程教學、考核等主要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為主,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在學術上有個人的造詣。特別是博士研究生教育,從專題的答辯到畢業條件設置(發表學術論文方可畢業),都充分體現了對科學研究能力培養的重視。
三、越南研究生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學科分布不合理
根據越南2002年公布的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在22個學科門類中,招生專業數相對較多的學科為人文、社會行為科學、自然科學、工藝技術、醫學等5個學科,在這5個學科中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數為154個,占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總數(270個)的57%;博士研究生招生專業數為255個,占博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總數(404個)的63%。而其他部分學科如傳媒、計算機、藥學、體育、加工制造等招生專業數極少,如傳媒碩士和博士的招生專業數分別為7和4,與社會行為科學(26和31)、自然科學(37和49)、工藝技術(37和61)等相比,所占比重微乎其微。
越南教育部門應從全局考慮,對研究生招生專業做適當調整,在世界一體化的背景下,為了能盡快加入一體化的行列,應增加技能型、應用型專業的比重,在培養研究生的科學研究能力的同時,注重研究生應用能力的培養。
(二)教學資源分布不均
越南高等院校特別是培養研究生的高校在越南國內的分布極其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和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如河內市、胡志明市等。而在農村或是其他邊遠山區高校很少,如在越南北部山區只有一所太原大學,整個西南地區只有一所芹苴大學,而國土面積相對遼闊的西原也只有一所大學。教學資源分布的不均衡無法為經濟不發達地區提供充足的高素質的人力資源,從而不能促進對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
為了盡量均衡教學資源在越南全國的分布,國家應在高校分布較少的地區建立更多的大學,同時鼓勵研究生培養機構在這些地區實行研究生的聯合培養,促進經濟發展。
(三)教育投入少
越南在研究生教育培養上的經費投入少,人均培養費用低,因此對研究生的培養規格有所降低,一定程度上影響培養質量。同時,越南大學教師的工資收入不高,國家財政發放的工資約為150萬越盾左右,相當于人民幣500多元,這樣的收入對于越南不低的物價而言是遠遠不夠的,因此,越南的大學教師們經常下了班或是空閑時間都到其他學?;蚴且恍┡嘤枡C構做兼職,以維持正常生活開支。這樣,教師們對研究生的指導時間就變少,影響了對研究生的教育培養。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越南政府應加大對教育特別是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同時增加高校教師的薪酬,為教師專心教學提供有力的經濟保障。
四、結論
研究生教育作為高素質人才的教育,不論培養的類型、培養的目標及培養的規格,都要從長遠利益出發,培養既要注意深度也要追求廣度,不能只求數量而不求專業。越南目前的研究生教育還缺乏一定的物質保障,國家投入不夠,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存在這些問題的原因,既有政府各部門的主觀原因,也有一些其他的客觀因素。面對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形勢,越南應結合當前國際經濟一體化的形勢,改革研究生教育,提高培養質量,將人才培養目標的重心轉移到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而不僅僅是科研能力的培養。
中國歷來有“學而優則仕”的傳統,現在的流行趨勢則是“仕而優則學”,官員讀博已成常態。前段時間,清華大學“論文博士”事件引發網民熱議。議論的焦點,一是官員如此輕松地拿到博士學位是否應該?二是何謂“論文博士”?不需要上課,僅僅完成論文答辯就可以拿到博士學位是否合理?
我首先要說的是,論文博士本身并非子虛烏有。事實上,筆者的博士生導師就是論文博士。他在獲得博士學位之前已是教授職稱,學術上已經很成熟,沒有必要也沒有精力去讀一個完整的博士,以論文博士這個途徑拿學位,是最便當的辦法。不過便當不等于馬虎,他的博士論文不僅順利通過了答辯,還多次獲獎,是他學術生涯最重要的成果之一。為那些錯過了讀博的最好時機卻又具備博士水準的學者,提供一個獲得學位的渠道,正是論文博士制度設立的初衷。
不過,事情一旦涉及到官員,就變得復雜起來。官員要晉升,擁有博士學位是個優勢條件,所以官員也想讀博。但是大家心里明白,一個志在仕途的官員果真抽出三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回學校讀書,絕對是賠本買賣。如果他正常讀博,多半只能每年抽空來學校待上幾天,見見導師,辦辦手續,要么,就以論文博士的方式拿學位。我們當然可以質疑他們用功不夠,問題是,學術研究畢竟不是官員的正業,博士學位雖可為他增添光環,卻不能保證他仕途暢達,或者換種說法,他是否能夠做個好官,與博士學位并沒有直接關聯。所以官員讀博一定是希望多快好省,就像老百姓去考駕照,大部分人都是聞“過”則喜,只有那些打算以駕駛為業的人才會在技術上精益求精。一個每天在校苦讀的博士生,看到別人那么輕松地拿學位,自然心生憤懣,因為博士學位是對他多年求學生涯的最高肯定,他不愿意看到這種肯定像玩具似的送人。
然而站在讀博官員的立場上,也會覺得委屈:我們又沒來同你們搶學術飯碗,何必這么較真呢?的確,即便官員真的是博士的最大群體,也不會影響以學術為業者的生存,何況,官員讀博還給學校帶來了不少實惠,怎么說也該算作是雙贏的事。
但是我相信,以上這番道理不僅很難說服像清華大學王博士這樣的讀書人,也很難說服一般老百姓,因為它有兩個致命的漏洞:一則,它無法為沒有博士水準而拿到博士學位這件事情辯護;二則,它無法為學術機構與行政權力之間的交易辯護。
我們對官員學術研究水平的期待自然與對全日制博士生的期待不同,但是博士學位本身的標準是一致的,想要拿同樣的學位,就要達到同樣的水準,在這件事情上打折扣,不管有多少“理由”,都無法獲得真正有力的辯護。這是最簡單不過的正義。我們可以降低門檻,使大部分人都獲得博士學位,就像今天大部分人都能在短時間內拿到駕照一樣;但是如果希望維持高標準,就必須尊重這一標準,否則博士制度的合法性、學術研究的權威性都無從談起。也有很多全日制的博士生達不到博士學位的要求,但是導師念及學生就業困難,不愿苛責,讓他們蒙混過關,這種情況一樣影響到博士學位的權威性,但是它畢竟沒有從制度上默認標準應該因人而異。不管維護教育公正的難度有多大,也不能用某種含糊的制度使不公正合法化。尤其這里還有一個權力與學術的交易問題。以中國的國情,一旦政府放任官員去大學撈學位,基本上不會空手而歸。然而,送學位給官員絕非無傷大雅甚至雙贏之舉,于政府而言這是隱性的腐敗,于學校而言則是自甘墮落。
今天我們時時聽到大學“去行政化”的呼聲,但是“去行政化”不是簡單的事情,只要大學仍然熱衷于通過行政權力獲取教育資源,“去行政化”就不可能真正成功。大學行政化的最大惡果,是大學失去獨立于行政權力的精神立場。我這里并非要在官員和學者之間分出高下,兩者所需要的是對彼此的理解與尊重,而非一邊交易,一邊又相互鄙視,否則我們的政治文化和學術文化都將遭到破壞。
可能有人會問這樣的問題:為什么一定要讓官員有博士學位呢?有本科或者研究生學歷不就夠了嗎?與此相似的問題是,為什么有些大學招聘教師,不管應聘者是否已經博士畢業,第一學歷必須是“985”或者“211”學校,難道僅憑本科出身就能決定一個人的素質,這豈不是新的“血統論”?解釋這些做法的理由是有的,消極的理由是為選擇人才增加一些可操作的條款,積極的理由是希望通過這些機械的規定,最終實現整體素質的提升,后者我相信是很多政府部門鼓勵官員讀博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