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5:58: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文化節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法學專業 法律文化節 優質就業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3)012-0142-02
當前培養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法律人才已經成為我國提高法學教育質量、提升法學應屆畢業生就業能力的方向和重點。根據教育界對創新型人才培養文化環境作用的研究,重視大學校園文化的功能,對于培養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的法律人才至關重要。由于大學就業文化往往不是當代大學校園文化中的主流,所以就業文化往往不受高校重視。其實,加強校園就業文化建設,創新就業文化形式,是推動我國法學教育發展、提高法學教育質量、提升法科學生就業能力的重要途徑。
一、校園就業文化的內涵
校園就業文化是高校大學生在校園文化熏陶下形成的積極追尋自身價值、正確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校園就業理念總和。就業文化是大學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校園就業文化作為大學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溝通高校和社會的一座橋梁,對大學生就業和擇業有著潛移默化的導向作用。高品位的校園就業文化體現著一種尊重科學、追求真知的進取精神和創造精神,在這種精神的長期感染和熏陶下,校園就業文化能夠使大學應屆畢業生淡泊名利,響應國家“先就業、后擇業”的政策。高校校園文化還具有導向功能,可以引導大學生主動接受一定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使在校大學生向著社會所期望的方向發展,使之符合學校所確定的目標。因此,推動高校就業文化建設,是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有效途徑,是形成科學的職業價值觀,發揮就業導向作用的重要載體,是促進高校應屆畢業生與社會良性互動的有效形式。
二、“法律文化節”的功能分析
(一)“法律文化節”有利于法科學生提高綜合素質
法律職業從某種程度上說屬于“精英職業”。因此,需要高等院校法學院系培養出高素質的精英式法律人才。但是,在實際的教學和培養過程中,重智商、輕德育,重知識傳授、輕能力與素質培養的現象始終沒有得到改變。高等院校中法學院系淪為國家統一司法考試的“培訓班”,絕大多數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門將本科生的司法考試通過率作為判斷高校法學專業辦學質量的重要指標。在追求司法考試通過率的當代,法科學生的綜合素質被普遍忽視。事實上,法律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必須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只有全面提高法科學生的綜合素質,法學專業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率才會提升。
“法律文化節”作為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展示學生才華的重要校園文化活動,對法學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通過“法律文化節”等校園文化活動,不僅可以豐富法科學生的課余生活,而且還可以培養法科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和道德修養,使他們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努力成為具有過硬法律知識和技能背景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法律人才。
(二)“法律文化節”有利于法科學生形成職業價值觀
正確的職業價值觀是法學專業學生在大學期間就應當形成和確立的。因此,引導法學專業學生樹立符合時代要求的正確職業價值觀,就成為高校法學院系就業指導過程中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作為就業指導重要載體的“法律文化節”活動,在完成這一任務的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
從文化價值的導向來看,“法律文化節”是指通過舉辦一些帶有法律職業因素的節目和活動使高校法學院系的法科學生無形中在思想觀念、心理素質、行動方式、價值取向等各方面對自己將來從事法律職業產生一種認同,進而實現對法科學生的精神、心靈和性格全面塑造的目的。因此,構建良好的法律職業文化氛圍,對法科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可以使他們在大學期間就能理智地確立自己的職業價值觀。
(三)“法律文化節”有利于法科學生增強就業信心
法學專業本科應屆畢業生就業率低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充足的就業信心則是法科學生順利就業的重要前提。作為就業指導的重要載體,“法律文化節”可以在增強學生就業信心方面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校園文化具有滲透性強、影響持久、形象生動、直觀易懂等特點,能活化就業指導的內容,使就業指導的形式更加生動活潑,就業指導更有活力,更有吸引力,更易為人們所接受,使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從而收到更好的效果。
通過“法律文化節”這一校園文化活動,可以讓法科學生在踏上工作崗位之前就能提前體驗法律職業,讓學生感受到法官、檢察官和律師的魅力,從而使他們盡早做好從事法律職業的準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法律文化節”讓法科學生對未來的法律職業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同時還激發了他們為這一職業奮斗的熱情,從而增強了他們從事法律職業的信心。
三、“法律文化節”的內容構建
本文認為“法律文化節”的內容構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模擬法庭審判賽
通過模擬法庭審判活動,可以讓法科學生在未進入社會從事法律職業之前,就能用法律人的思維來解決社會問題,使法科學生能深刻體會到理論和實踐之間的關系所在。通過模擬法庭審判活動,法科學生可以較為清楚地認識到法官、檢察官和律師職業的職業性質。
具體而言,高校法學院系的模擬法庭審判賽可以選擇程序較為完善的刑事案件進行模擬審判。模擬法庭審判賽可以是某個法學院中幾個班級之間的模擬法庭審判比賽,也可以是多個法學院法科學生之間的模擬法庭審判比賽。
(二)法科學生演講賽
卓越的法科學生應當具有一流的口才,而演講比賽是培養法科學生口才能力的最佳途徑?!胺晌幕潯钡膬热葜?,應當包含法科學生的演講比賽。通過演講比賽,可以培養和鍛煉一批具有較高水平的演講能力的法科學生,通過演講比賽,可以為法科學生畢業以后從事律師工作打下扎實基礎。
法科學生演講賽的形式可以是采取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比賽形式,也可以是法學專業的學生與同一高校中其他院系學生之間的比賽。培養法科學生演講的才能,不僅應當鼓勵法科學生參加不同高校法學院系之間的演講比賽,而且應當鼓勵學生參與英語類演講比賽。因為,卓越的法律人才必須具備國際視野和熟練掌握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所以“法律文化節”演講比賽中可以設置法科學生的英語類演講比賽。
(三)法科學生辯論賽
2007年,麥可思研究院在《中國企事業對大學畢業生職業技能需求報告》中將“有效的口頭溝通”排在畢業生五大能力之首。因此,大學生口才能力的培養關系到他們對未來的把握和職業發展。善辯是優秀律師必須具備的能力。自古以來,律師就有“訟師”名號。在現代社會,律師行業也有“鐵嘴銅牙”的職業形象?!胺晌幕潯敝袘斢修q論賽這一活動內容。
一般而言,法科學生辯論賽應該以社會中的熱點法律問題為辯題。辯論賽可以采取法科學生對賽法科學生模式,也可以采取法科學生對賽非法科學生模式。為了促進地區高校之間法學院系學生之間的交流,也可以采取大學高教園區內法學院系之間的法科學生辯論賽模式。
(四)法學論文寫作賽
想要成為一名卓越的法律人才,除了具備演講和辯論能力之外,還應當具備較好的寫作能力。目前,很多法學應屆本科畢業生(甚至是研究生)的寫作水平不高,因此很多應屆畢業生在求職應聘時往往失去較好的工作機會。
為了培養法科學生的寫作能力,“法律文化節”的內容中應當包含法學論文寫作比賽。在文化節舉辦期間,可以由法學專業老師擔任評委,對學生提交的論文進行評獎。法科學生在校期間,通過文化節期間的論文比賽以及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和課程論文的訓練,在他們畢業時就掌握了較好的寫作能力。通過論文寫作經驗的積累,法科學生在參加各類企事業招聘時就能從容應對。
[ 參 考 文 獻 ]
[1] 鄭文堂,李諫,孫宗瑞.大學生就業文化探析[J].北方工業大學學報,2004,(6):75.
[2] 蔣毅.高校校園文化和大學生就業[J].理論月刊,2005,(12):180.
[3] 鄭純,凌輝劍.加強就業文化建設 提升就業競爭力[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2,(1):116.
文部科學省評選優秀教師注重“實踐活動”
為提高教師素質和教學熱情,日本文部科學省自2006年起設立優秀教職工獎項,由文部科學大臣直接進行表彰。值得注意的是,文部科學省進行審評時將“實踐活動”視為最重要的依據之一?!皩嵺`活動”主要包括指導學習、升學和就業咨詢、體育、保健、飲食、社團活動、國際交流和事務性工作等各個方面。
在日本,一個中小學教師的工作內容不僅僅是備課和講課,還包括在課外時間指導學生進行社團活動,以及與學生一對一談心等。秋田縣縣立高中教師須田說:“作為弓道部社團活動(注:弓道部是以練習射術為活動內容的學生社團)的指導老師,看著學生們每天拼命地練習,不斷挑戰極限,以及比賽結束后激動地相擁而泣,我也不斷地成長。作為班主任,我帶領學生積極籌辦文化節活動,連續兩年在學校文化節活動中獲得最優秀班級稱號。對于選擇高中畢業就工作的學生,我會直言不諱地提醒他們,到了社會上你將會面臨什么考驗?!?/p>
教育委員會從能力、態度和實績三個角度考核教師
各地方教育委員會每年一度對在校教職工進行考核,審評結果分S、A、B、C、D五個級別。教育委員會每年發放“教職工業績評價書”,其評價內容涵蓋學習指導、生活指導、學校運作和特別活動四大方面,每個方面又要從能力、態度和實際成績三個角度進行考察。副校長和教導主任根據教師一年內的工作表現進行初次考核,在此基礎上校長進行再次考核。市級和區級教育委員會也會根據學校考核內容對教師的工作進行評價。
三鄉市市立小學的教師山崎說:“除了進行小測試外,每天我會檢查每個學生的筆記,從另一個角度分析授課效果。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心理,我會通過書面點評學生日記的形式進行一對一互動。午飯時間一起吃飯,休息時間與學生一起做游戲。我覺得教師工作是十分有意義的?!逼橛袷惺辛⒅袑W教師山口則表示:“在學校,很多工作無法通過數字等可以量化的東西直接反映出來?!?/p>
論文并不是硬指標 邊遠地區教師人數呈增加趨勢
2018年工作回顧
一、文化優
學校陽光教育實施有了一定成效,武術特色教育和七彩德育有了一定影響力。完善了學校陽光課程實施方案;學校常規管理工作自發高效,完成了兩個衛生室創建工作和取得了兩個食堂污水排水許可證;完成了學校陽光讀書長廊吧建設和德勝校區操場塑膠工程。一年來,學校先后被評為杭州市教育系統工會先進集體、浙江省心理輔導室規范站、臨安市“平安學?!笨己藘炐銌挝坏?。歌唱節目獲得藝術節二等獎2個,三等獎1個?!镀呱掠帆@杭州市精品課程并作為臨安區唯一送評浙江省德育精品課程。武術特色教育在臨安電視臺進行四分鐘的專題報道,塞爾維亞國際教育訪問團在教育局包書記帶領下來我??疾鞂W習。武術比賽獲得浙江省“中華武術傳承貢獻獎”和“武術從娃娃抓起貢獻獎” 。應該說,學校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二、團隊優
學校特別重視教師的培養和團隊的建設,積極打造陽光教師團隊。開展了一系列的研討活動:1.開展虹小陽光教師評比活動,為教師成長搭建展示平臺,促動全體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地業務成長。2開展虹小教育教學論壇活動,邀請區專家來校指導,提升我校教師教育教學研究水平,促使教師專業化發展。3.制定教研組活動考核機制,通過抓教研組建設有針對性地為教師成長創設條件、有機會展示自己,提升自己。4.依托共同體優勢,開展與名師結對活動;加強與教研室交流與合作,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迅速提升。5.進一步加大教師培訓經費的投入,為教師專業發展服務。通過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一年來,教師積極參加各類教學評比和教育研究,共計臨安區級以上獲獎70余人次,有1人獲評臨安區教壇新秀,有1人獲得杭州市新銳教師稱號,杭州市名師農村工作室成功在我校落地。在“玲瓏三壇”教師比武中,我校獲得團體一等獎。一年中我校共舉行教研活動70余次,共有50篇論文送評,6篇論文獲得臨安區級以上獎項,11月份論文結果還未公布,有2篇已經推薦杭州市學會論文。“玲瓏三壇”教學比武團體一等獎。教師各類評比獲獎70余人次。這些都充分說明我校教師教學研究積極性高,業務水平進步明顯,學校措施有力有效,教師發展潛能巨大。
三、特色優
武術教育是我校陽光教育的一個有力補充,通過近幾年努力,已經在臨安形成了一定的口碑,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為了優化學校武術特色,開展了系列富有成效的武術教育活動:1.打磨陽光武術社團。2.推廣陽光武術操。3.開展陽光武術評級活動。4.營造陽光武術氛圍。每年隆重開展武術文化節活動。通過努力,武術特色教育在臨安電視臺進行四分鐘的專題報道,塞爾維亞國際教育訪問團在教育局包書記帶領下來我??疾鞂W習。武術比賽獲得浙江省“中華武術傳承貢獻獎”和“武術從娃娃抓起貢獻獎” 。
四、德育優
德育工作是我校對外宣傳的一張金名片。為做實做細學校德育工作,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1.舉行陽光活動。定期舉行了“陽光校園”主題系列活動,陽光體育節、陽光科技節、陽光武術文化節、陽光讀書節、陽光下的經典誦讀等活動,為學生搭建展示才藝的平臺;結合我校民工子弟學校的實際,挖深挖細隨遷子女陪伴項目周六“第二課堂”,做成了我校特有的活動特色, 2.開展陽光德育。“陽光德育”,充分利用杭州市“少先隊活動課程”示范學校的優勢,做細做實德育工作。3.實現陽光合作。學校通過家校合作實現合力育人,每學年做到至少開展一次不同形式的家長培訓活動,完善了各年級家委會,定期開展校級家委會活動。
一年來,學校德育工作趨于規范,全面完善了學校少先隊活動和雛鷹爭章活動。少先隊工作得到了教研室教研員和教育局領導的公開肯定,學校關愛“新高虹人”第二課堂陪伴項目碩果累累,學?!镀卟实掠沸1菊n程獲得杭州市精品課程并送評浙江省精品課程。
學生在各級各類比賽中百花齊放。一年來,學生在臨安區級以上共有170余人次獲獎,獲獎數量多,等級高,多位教師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獎,這都說明了我校教育效果明顯,發展勢頭良好。
工作亮點
一、武術教育顯特色。學校武術教育特色明顯,完成了有技能訓練向武術內涵發展的華麗轉變,學校特色在教育系統內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學生多次受邀參加臨安新年晚會的錄制和鄉鎮各類活動的展演。學校武術特色教育在臨安電視臺進行四分鐘的專題報道。塞爾維亞國際教育訪問團在教育局包書記帶領下慕名來我校考察學習。武術比賽獲得浙江省“中華武術傳承貢獻獎”和“武術從娃娃抓起貢獻獎” 。
二、學校七彩德育打響品牌。與團區委、農林大學合作的假期外來務工子女“第二課堂”陪伴項目再上臺階,既人民日報刊登報道后,專題論文獲得臨安市二等獎。學?!镀卟实掠沸1窘滩淖鳛榕R安區唯一送評浙江省精品課程。多所區外學校慕名前來考察學習。
2019年工作目標
一、抓環境
提升校園整體文化環境底蘊,要認真實施學校環境文化布置的實施方案,重點做好學??盏剞r耕實踐園和科技觀察園的建設,做到變廢為寶,拓寬學生拓展課程的實踐場所。同時要花大力氣開展學校廊道文化的布置,要讓學校的角角落落凸顯文化氣息,達到環境育人的目的,彰顯學校的良好文化形象。
二、抓隊伍
1.加大師培的資金支持力度。奉行“走出去,請進來”的原則,創造機會送教師外出聽課,參加培訓;開展“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名師”的爭創和評選活動。2.建立以校為本教研機制。落實“青藍工程”,使工作健康、有序、科學的展開。3.搭建各類教師研修平臺,完善考核機制。搭建教師交流和展示的平臺,讓教師在實踐中不斷地成長。
三、抓常規
[論文摘要]隨著高校辦學規模擴大,學生黨員人數增多,如何在新時期充分發揮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優勢,將大學生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大學生社會實踐有機融合,本文以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為例在融合的模式上做了具體的探索和嘗試。
一、社會實踐能有效促進學生黨建工作
(一)社會實踐能發揮學生黨建工作效能
高校黨建的根本目標是“以育人為本”,促進大學生全面成材,培養大學生的政治素質,是大學生黨員真正成為黨的事業可靠接班人的堅強保證。大學生黨員社會實踐活動在全面育人過程中能起到催化作用,強化了學生黨建工作必須融合“實踐育人”的新理念。大學生黨員在社會實踐中參與學生黨建工作,形成了學生集體中的核心力量,能將社會實踐活動與學生黨建工作的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學生黨建工作政治核心的效能。
(二)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學習的重要課堂
真知源于實踐,社會實踐能在學校與社會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它是學校第一課堂的延伸,具有直接性、現實性和及時性的特點,社會實踐所帶來的感性認識積累加速了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的吸收,而其平等滲透的教育形式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社會實踐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有助于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樹立社會主義理想和信念,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樹立艱苦奮斗的思想,正因如此,社會實踐成為大學生進行自我教育最為有利的手段,在個人成長的道路上打上更深的烙印。
在學校團委和學院黨委的重視和領導下,園藝學院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或“三下鄉”,隊伍和人數越來越多,學生黨員更成為其中的主要力量,通過實踐,大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增長才干、奉獻社會,增強了黨性修養和政策理論水平。
二、社會實踐為載體,探索學生黨建工作新機制
(一)增強大學生的社會實踐主體意識
所謂主體意識,是指作為認識和實踐活動主體的人對于自身的主體地位、主體能力和主體價值的一種自覺意識,是主體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觀念的表現。在社會實踐中,學?;驅W院為學生提供一定的機會、舞臺和方向,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主體性進行活動。
為了更好發揮學生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學生黨員的骨干作用,在學校及學院舉辦的重大活動中,我院組織學生黨支部協辦或主辦各類活動,要求學生黨員積極參加各種校園文化活動,學生黨員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先鋒模范作用得到極大體現。此外,在指導學生社會實踐的過程中,要努力促進社會實踐的活動主體多樣化,充分利用黨團組織、學生會、社團等學生團體的力量,創造一定的條件,營造良好的、積極的社會實踐活動的氛圍,支持學生自覺組隊、自主立項,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二)開展社會實踐的途徑和內容
大學校園作為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條件,應將校內社會實踐應作為大學生社會實踐的主渠道,尤其要發揮黨支部和學生黨員的作用,將黨建工作貫穿于學生的日常事務管理和校園文化建設之中。如:在日常管理中,安排下班黨員到各個班級中,深入了解各班具體情況,協助做好班級黨、團建設工作;安排學生黨員進行志愿服務;開展幫困助學;協助輔導員做好畢業生就業信息登記等工作;協助做好文明離校;率先帶頭到偏遠地方實習、就業等。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我院結合專業特色,承辦茶文化節、花藝文化節、果蔬文化節等具有園藝特色的活動。在校園文化節的各項活動中,都活躍著學生黨支部的身影,學生黨支部積極承辦或組織各大文化節的主要活動,正是由于他們的積極努力和參與,這些文化節已成為我院的品牌活動。如:茶文化節,由本科生第五黨支部(茶學專業黨員組成)主辦;花藝文化節由本科生第二黨支部(花卉與景觀設計方向黨員組成)協辦;果蔬文化節由本科生第一、三、四黨支部(園藝專業黨員組成)主辦;學院團委實踐部的“百花園”,也成為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的一個重要實踐基地。通過積極投身社會工作,鍛煉與提高了能力,用勞動與工作為同學們提供服務,最終促進自己的全面發展。
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加劇,大學生活早已遠離“圍墻”的模式,大學生與社會的接觸越來越多,校外社會實踐也成為大學生課余的重要生活內容。在學生黨建工作中,必須充分重視校外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在全面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生黨員應先走一步,在社會實踐中起骨干作用,學院黨委根據學生黨建工作的需要設立專項實踐調查,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方案的制定等,重視培育大學生黨員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先進性意識、學習意識和模范意識,激發他們勇于實踐、勇于創新、奮發向上的熱情。
學院黨委十分重視校外社會實踐和第二課堂的作用,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參與“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科技創新等活動。2006年暑假期間,園藝學院共有138人參與社會實踐或“三下鄉”活動,占學院總人數的15.42%。其中三四年級參與的人數占總人數的92.34%;2007年,學院共有197人,共11支隊伍參與社會實踐或“三下鄉”活動,占學校隊伍的近11%。參與人數占學院總人數的18.45%,其中三四年級所占比例為93.42%。實踐內容豐富多彩,有科技下鄉、支教、結合專業實習、社會主義新農村、志愿者服務、受災調查、掛職鍛煉、社會調研等等,貼近社會、貼近生活、貼近專業,涉及面廣。在這些社會實踐中,隊員們更多的收獲是走進了社區,走進了農民,深入生產過程,將專業理論運用于實際,即提高了專業技術水平,又服務了社會。同時,學院黨委也積極鼓勵同學們走進第二課堂,申報大學生科技創新課題,僅在2006年,就申報了34項科技創新課題,為全校之最。
(三)強化社會實踐的效果
珠珠: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各位老師,
翠翠:到場的所有同學們,
共:大家晚上好!~
珠珠:今天,我們將在這里隆重舉行第十屆大學校園主持人大賽的決賽,我是主持人珠珠.
翠翠:我是翠翠
珠珠:主持人大賽是我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歷年校園文化節的一個經典節目.為了活躍校園文化,豐富大學生的文化生活,也為了充分挖掘富有潛質的播音員、主持人的新苗,校學生會學習部的策劃下,我們舉辦了這次比賽.
翠翠:舉辦這次大賽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讓每一個同學都能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中來,充分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釋放自己的青春激情。舉辦這次大賽,也是學校應廣大學生的熱情相約,進一步豐富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舉措。
珠珠:下面由我來宣布一下今天到場的評委和嘉賓,他們分別是:
今天的評委老師都是我們學校的權威哦,他們不僅公正地為選手們評判、打分,還為每個選手進行了非常有針對性的精彩的點評。
翠翠:請問一下珠珠,參加這個大賽是不是要非常的厲害啊?我們很多大一的學生都有點不敢參加呢!~
珠珠:其實啊,參加我們的節目只有一個條件,那就是:普通話標準,具有一定的才藝特長;熱愛主持,勇于展現自我。
翠翠:我想今天的選手就是要為我們傳達這樣的積極向上的學習和挑戰的精神吧.
珠珠:是的,正是如此. 他們要表達的正是"青春的舞臺亮起來,自我的美麗炫出來.是公主還是王子,就要看你的精彩表現了!~
[關鍵詞]史學論文寫作 改革 創新 模式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4)04-0121-02
在高等教育中,歷史學科是基礎之一,必須堅持把培養高素質的人才作為教學活動的根本目標,同時,要緊密結合改革的步伐和社會的需求來培養人才。歷史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21世紀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基礎扎實、知識豐富、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中小學師資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和相關專門人才。根據這一目標,改革和創新史學論文寫作的理論教學和寫作實踐,必將對我們實現目標、培養人才起到突出的作用。
史學論文寫作課程教學和學年論文、畢業論文是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教學環節,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寫好論文是提高本科教學質量的關鍵,學生通過論文的寫作,將所學的專業基本知識運用于實踐,掌握論文撰寫的步驟、方法和技能,并且在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工作態度和創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為畢業后從事科研、教學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整體優化構建
(一)改革理論教學
改革以往史學論文寫作課程的傳統理論教學方式,增加研讀、探求兩個環節,來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時,有必要逐步改革中國通史和世界通史這兩門歷史專業核心課的內容和體例,使之更好地反映時代變化和學術的最新發展。三年級將較多地開設專業選修課(包括必選課和任選課),地方高校尤其要注重開設部分區域歷史文化課程,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增加有關生態、拓殖、人口、社會思潮、大眾心態、社會生活等國際學術界普遍關注的內容,將歷史學習與現代社會問題諸如區域穩定、邊疆經濟、生態變遷等緊密聯系起來,使學生更多地了解新的研究成果和學術趨勢,凸顯歷史學的社會功能。要增開反映本學科前沿成果,有助于提高學生基本功訓練和理論思維能力的選修課,特別是文化史、社會史、宗教史、外交史等領域的專門課程以及斷代史研究的專題,拓寬學生的認知面。
(二)創新實踐方式
要結合理論教學的改革,充分挖掘和利用歷史文化的豐富內涵,發揮歷史學教化與教養的功能,凸顯歷史學科功能和價值,培育經典名師,講傳經典文獻,開設精品課程,打造精彩講堂;培養學術人才,加強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提高校園文化品位和學生人文素質,建設文化名校;培養社會人才,滿足社會對具有一定史學功底的應用人才的多樣化需求。同時,結合高校教學團學一體化建設的實踐,創辦校園歷史文化節、“歷史與文化”學生論文大賽、學生學術論壇等學術實踐活動,以演講、辯論、沙龍、歷史劇、考古調查等形式,豐富校園文化、提高學生能力,在學校建設和發展過程中體現歷史專業獨特的魅力。
(三)增強教師指導
教育目標的實現,歸根結底是通過教師的具體教學活動來完成的。建立結構合理的學科梯隊,進一步完善師資隊伍的知識儲備,是保證改革順利進行的不可忽視的前提。必須把教師隊伍建設放在重要位置,要抓好中青年教師隊伍的穩定及其知識結構的完善,采取相應措施保證絕大多數教授、副教授都承擔本科教學第一線教學任務,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教學科研積極性。不僅對學生在知識結構、思辨能力、認知水平、學科體系、考研素質等方面著力進行培養,還要對學生在創新思維、實踐能力等方面進行全面打造。四年級學生除了繼續進行少量課程的學習外,在教師的指導下,要積極參與地方歷史文化研究和項目活動開展。尤其是結合論文寫作課程、畢業論文(設計)、歷史文化研究競賽等活動,提高能力。
二、積極開展課題研究
(一)具體分工與集體攻關相結合
課題的研究和實踐,需要課題組全體成員積極配合、協調統一來展開。在總項目之下,設置若干子項目,充分了解歷史學專業本科學生學術研究傾向;調查歷史學專業學生讀書情況;理清教學、團學工作一體化與創新改革的關系等等。對每一個子項目進行具體分工,展開工作,不定期進行集中討論。最終在子項目完成的基礎上,通過實踐檢驗和集體修訂,形成最終方案。
(二)理論研究與實踐活動相結合
要在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思想、教育教學新理念的指導之下,緊緊把握教育教學理論研究的前沿成果。結合國家、地方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法規、政策,認真學習,融會貫通,將核心內容滲透在課題的研究和實踐中。同時,教育教學改革成果的形成,必須通過實踐活動展開,如對相關現狀的調查,就必須通過大量的調查問卷來進行,而初步研究形成的方案,也必然通過教學實踐活動來進行檢驗和不斷完善。只有理論與實踐的相互結合,才能形成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
(三)微觀研究與宏觀研究相結合
課題的研究要立足于具體高校,但又不能僅局限在一所院校,必須與歷史學專業改革發展的趨勢目標相統一,與地方高等教育發展的目標和趨勢相統一,與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相統一。課題的研究主要針對史學論文寫作,但又不能僅局限在寫作上,要充分考慮應用型人才對各學科知識的需求,對各種能力的需求,以及教學團學一體化建設的思路。
(四)專業課程與知識拓展相結合
課題的研究還包括在歷史學專業傳統的課程設置以外,有效地對教師資源進行整合,以師資特色開設專門史、斷代史專題選修課來培養“學術型”人才;同時,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結合歷史過去性的特點,以多媒體輔助教學,集聲像、音響、圖片于一體,增強歷史教學的生動性,激發學生學史興趣。開展專業考察、地方遺址遺跡參觀了解等方式,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
三、主要特色和創新
經過長期的摸索和實踐,我們提出,創新史學論文寫作教學和實踐活動,具有特色的“123模式”是有效的途徑。
“123模式”具體來說包括兩個“123”,即教學中的“一堂課、兩論文、三環節”;實踐中的“一結合、兩展示、三監控”。
在史學論文寫作教學活動中,創新“一堂課、兩論文、三環節”。一堂理論課程,對歷史學本科學生繼續開設史學論文寫作理論課程,要通過調整使學年論文能夠和畢業論文更好地銜接,學年論文總結和畢業論文啟動同時進行,為畢業論文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兩論文,即兩個寫作實踐,包括歷史學本科學生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茖W合理地安排指導教師,加強對學生的鍛煉,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三環節指理論教學過程中的三個具體環節,包括研讀式環節、探求式環節、思辨式環節。改變以往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弊端。在理論學習中,首先結合理論學習,指導學生選擇感興趣的學術論文進行研讀;其次,結合理論學習進行對史料的搜集整理,以探求本質;第三,指導學生對具體選題進行思辨,然后再進行寫作實踐。
1.1物理教具暨趣味實驗創新設計制作大賽
為了培養學員的動手制作能力,展現物理與實驗之間的密切聯系,提倡創新設計趣味小實驗,用身邊的物品、資料動手制作物理課堂演示實驗教具,提高物理課堂的趣味性,增強物理教學的感染力,還原物理教學的生動本性。
1.2舉辦物理文化素養競賽
為了增強學員自主學習和自主管理的意識和能力,促進我院與軍地院校的學習和交流,樹立我院物理教學實踐活動的品牌,倡導開放辦學思想,提高我院的知名度,我們將舉辦第十屆物理文化素養競賽。此次競賽分為校內賽和校際聯賽兩個部分。
1.3科普讀書大放送,提交相關論文
針對軍校環境封閉、學員讀書缺乏的狀況,理化教研室聯合奧謨物理俱樂部為大家購買一批豐富的科普讀書面向全校對科學發展有熱情的學員發放,學員填寫領書單,要求領書的同學在20天之后,撰寫與物理、科技、科學等相關的論文或者讀書報告交給理化教研室,教研室組織大賽組委會評選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8名,優秀的作品將編入《物之理》期刊。
1.4外出參觀實踐
為了落實科教興國戰略,提高學員們的科學素養,為廣大學員提供接近科技前沿、感受科技創新的機會,擬組織廣大學員在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科技開放日到中科院進行參觀,培養學員對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的思考。
1.5“物之理”期刊
為了鍛煉學員們的寫作、表達能力,培養學員的科學探究精神,給學員提供良好的交流平臺,我們將在全院范圍內征文,征文結束后,將組織評審委員會組織評審并將選出優秀稿件編入《物之理》期刊。
2活動組織方式
以學員為主,教員指導的方式組織進行。物理文化素養競賽的組織方式:初賽由奧謨物理俱樂部各系負責人帶領各系俱樂部成員,廣泛發動本系學員積極參與,選出真正有能力的學員代表本系參賽;院內選拔賽題目由奧謨物理俱樂部成員項廣大學員征集,理化教研室審核優化。比賽分A、B兩場,每場5個代表隊,根據現場表現綜合評定獲獎情況。選拔賽宣傳、現場布置等由奧謨物理俱樂部完成。校際聯賽的參賽對象待定,由理化室和俱樂部共同聯系。選拔賽和校際聯賽分5個環節:概念原理“必答”、基本素養“選答”、個人反應“搶答”、集體合作“風險”、風采展示“主觀”(筆試和口頭表述)5個環節,既各自獨立,又環環相扣。在各環節之間穿插一些精彩的節目表演。注重營造一種集知識性、人文性、趣味性、風險性、刺激性和娛樂性于一體的競賽氛圍。物理文化節其它系列活動,由奧謨物理俱樂部實施完成,理化室指導。
3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