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5:58:1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生研究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關鍵詞:現代性現性主義個體主義
論文摘要:現代性是一個當今國內外學術界廣泛關注的概念,涉及到社會、政治、生活和文化的各個方面。現代性思潮研究的日益深入,必然會對當代大學生消費方式產生影響。
現代性這個多義的、具有極大理論穿透力的概念,無疑緣起于歐洲文化的歷史進程中,從11世紀拉丁語中到18世紀法語中的“modernite",其含義不斷發生變化。但到現在為止,何謂現代性仍然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
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對“現代”概念的看法有多少分歧,其核心的意涵是指一種新的時代意識,也無論其被看作是一個貶義詞還是褒義詞,所蘊含的價值意味是鮮明的?!艾F代概念的起源就是“現代性”這個術語的緣起?,F代性首先是對現代意識的覺悟,既包含著對歷史事實的陳述,又具有價值追求和規范意味,也就是說現代性就是一種新的意識。
一、現代性及其基本理念
一般認為,現代性概念描述的是現代社會與傳統社會的差異。這種差異是現代社會和現代人在經濟、政治、科學、技術、思想、文化諸方面與傳統社會和傳統人不同的各種特性的總和。誠如有的學者所言,“凡表征現代社會或現代人特征的屬性,如商品性、競爭性、民主性、科學性、世俗性、開放性,等等,都包含在現代性的涵義之中”。在這種意義上,現代性是衡量一個社會現代化程度的尺度,現代化是一種事實,現代性是一種對事實的反思。
現代性是一種啟蒙理性,即怎樣運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一切并運用理性對一切作出審查。從以上對現代性的解釋中可以看出,理性主義和個體主義是現代性的基本理念。
(一)理性主義
現代性的序曲階段,是以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為標志的,正是在這個階段,人們開始了自我發現,教會受到了置疑,社會的宗教色彩開始淡化,世俗生活逐步獲得了認同。在這個意義上,現代性的過程,用韋伯的說法就是除魔化的過程,也是一個理性化的過程,此時的“理性”就是人的代名詞?,F代性強調人的理性高于宗教神性,強調現代文明的一切是理性化思維的產物。以韋伯為代表的西方思想家概括了理性主義思維的要點,即明確意識到行為的目的,對所追求的具體目標進行價值大小的比較;根據預料的結果權衡行動的必要性;根據目的選擇手段,用最小代價獲得最大利益作為選擇標準;在行動中遵循嚴格的首尾一貫性,使一切行動合理而有序。
作為一種文化觀念,理性主義引起了西方社會各個領域的一系列變化,在認識領域,理性主義造就了現代科學的基本精神?!艾F代性”要求在知識領域應用一種科學理性的思維方式,這種理性化的思維方式產生了邏輯推理證明的數學和實驗證明的實證科學,科學成了理性主義的表征。在日常生活領域,理性主義恢復了人的尊嚴;在經濟生活領域,理性主義建立了科學的工業生產體系和創新的市場經濟體制;在社會關系領域,理性主義導致了以效率為中心的管理制度和合乎理性的現代法律制度??傊詣撔?、合理、績效、合作為核心的理性文化精神反映了社會普遍的價值取向的轉變。科學化、人性化、民主化、法制化等都是社會理性化過程中的產物和表現,而科學和民主則構成了理性主義精神的核心內容。
(二)個體主義
個體主義的興起被認為是現代性最大的成就。一方面,個體主義帶來了個人的解放,另一方面,個體主義憑借理性,通過自主、自律的觀念倡導一種理性的、更為自我負責的生活方式。理性使人成為一個有尊嚴,獨立的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理性主義和個體主義是相通的?!艾F代性”意味著對自我的理解上從群體主義向個體主義(individualism)的重大轉變。把個人放在了首位,強調個人獨立與他人的重要性。這種個體主義的實質是高揚主體性。哈貝馬斯指出,黑格爾將現代性的核心原則界定為主體性,并追溯了其在西方哲學史上的根源,認為笛卡爾是主體性話語的始作俑者??档掳l展了主體性話語的典型形態,但康德沒有看到現代性帶來的科學、道德、藝術的分裂的實質實際上是沖突與不和。西方意義上的個體主義是一個容易引起歧義的概念,本意是指一種人本位的理念,也就是上邊所說的,但是在中文中沒有準確的表述詞。這對于中國人而言是一個最容易被誤解,最需要澄清的概念。在中國,迄今為止存在過的意識形態中,它都是與“私”這個字聯系在一起的,一提到個體主義就將它與以自我為中心,講求個人利益,忽略乃至不顧集體利益、社會利益這類東西聯系在一起。不過對于西方文化而言,平時所誤解的“個體主義”的這些東西,是用另一個概念“egoism",即“自我主義”來表示的。在西方文化傳統中,個體主義是一種建設性的、積極的個人本位理念。
理性主義和個體主義是“現代性”的主要理念,但是除了理性與個體主義之外,進步的觀念也是現代性的意識形態,這些在西方社會進程中都具體地演繹了出來?!艾F代性”在現代社會中可以具體歸結為社會領域的世俗化,社會關系的制度化、法制化,經濟領域的工業化、市場化,政治領域的民主化,人類生存狀態的都市化,文化的個性化,等等。
二、現代性思潮對當代大學生消費方式的影響
消費方式是指人們為滿足生活需要而消費各類消費資料的方式和途徑,它可以通過消費者的消費觀念以及消費行為取向得到大致的說明,是消費觀念和行為的統一體。在現代社會理論中,消費方式大致分為傳統消費、現代消費和后現代消費三種。但是在本文中我主要講的是現代性思潮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也就是現代消費方式。作為現代社會青年精英的當代大學生,他們既是當前消費的主體之一,又是未來中國消費的主力軍和消費時尚的引導者,他們的消費方式將可能影響未來中國的整體消費方式。而現代性思潮對當代大學生消費方式的影響就是消費方式的科學性和他們個人選擇消費的理性。在此特別借助大連海事大學進行的問卷調查,具體分析如下。
(一)消費開支的合理計劃
關于大學生消費的計劃性,本文所采用的評價指標是每學期的費用是否有計劃消費。結果顯示:在自己的費用開支上,有7.5%的大學生有嚴格的計劃,50%的學生有計劃,23%的大學生是稍有計劃,只有19.2%的學生選擇沒有計劃,總體上來說,大學生在每一個學期的開始都會給自己一個大概的計劃,也說明他們在消費的時候也是在精打細算的,這種計劃也可稱作韋伯意義上的算計,是合理的重要特征,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闡述了大學生消費的現代性意蘊。匆忙地用消費的盲目性來定義這一切是不合理的,我們要看到他們的主流,看到他們消費的主要方向和方式,不要自以為強調個別現象,這就是現代性思潮的理性主義給我們當代大學生消費方式的第一個影響。
(二)消費過程中的理性購物
合理性的消費是一個全面的行動過程,它包括了解商品信息,最后才會實施購買這一手段。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了解商品的信息只是第一步,也是理性消費的開始。數據結果顯示:當代大學生在購買貴重商品前進行詳細了解的有45.6%,進行大致了解的有50.1%,這兩者之和就是95.7%,而選擇直接購買的只有4.3%。這就有力地證明了當代大學生是一個具有較高智力和自主能力的消費群體,在消費過程中他們能夠充分地發揮自己的主觀判斷力,對消費品做出合理的決策。消費者在購物時對于消費品的質量、價格、品牌和時尚等選擇體現了消費者的消費傾向。質量和價格,品牌和時尚是影響當代大學生選擇消費對象的主要因素。消費品的質量和價格反映的是消費品本身的使用價值,被看作是當代大學生合理消費的一個關鍵。而品牌和時尚影響著當代大學生的身份和形象,其魅力就在于象征意義,帶有較多的感性色彩,對于這兩個方面的選擇分別體現了理性和非理性的價值取向。但是當前的數據就表明了質量、用途、性價比是吸引他們消費的主要因素,講求實效、理性消費是當前大學生消費的主流。這種消費觀念在現行的條件下分析起來是合理的,大學生沒有自己的固定經濟收入,他們的主要生活來源是父母,通過自己兼職掙錢并不多,這就使他們每月可以支配的錢是固定的,而這筆錢的主要用在日常生活用品和伙食開銷。在長時間的大學生活中,他們逐漸形成了一種理性的消費觀念,在消費能力有限的情況下,盡量謹慎消費,他們在購買商品時會盡量選擇那些物美價廉的東西。
(三)消費資料注重個人發展
(1)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普遍采用的依然是填鴨式的灌輸教學方式,即強調教學過程以教師為中心,教學活動以課堂講解為中心,教師講解以教材為中心,講解教材以應付考試為中心。學生在學校被動地接受較抽象的、呆板的知識,從書本到書本,所學理論與旅游產業客觀實際發生較大的偏差,老師借助教材、黑板來“講旅游”,學生在筆記上“記旅游”,學生沒有真正的旅游體驗和實踐機會。
(2)旅游管理專業教師對于教學模式的認識和理解缺乏深度,更談不上深入研究了,很多老師在談到教學模式時,基本認識到的就是教學的基本程序,大部分教師對于教學基本程序的回答是“組織教學—回顧復習—導入新課—講授新課—鞏固小結—布置作業”的六段式教學,在這六段式教學中,都很難看到與學生的互動,更沒有實踐教學可言。
(3)從學生學習的角度來看,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主動性,知識面也比較狹窄,一味地學習課本知識,對其他課外知識知之甚少,而且缺乏動手能力,這樣的學生很難適應市場的需求。
二、旅游管理專業體驗式教學模式設計
旅游管理專業體驗式教學模式是一次大膽嘗試與創新,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變和顛覆。教學模式實質上是一整套的方法論體系。此體系由教學思想、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程序、具體的教學方式和技能、教學組織形式及教學評價手段等整合組成。從靜態上看,是一種教學的結構,它是由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組織、教學評價方式等基本要素構成。從動態上看,它是一種運行的流程。為此,針對教學模式的概念,我們在設計旅游專業體驗式教學模式時,可以從以下角度入手:
1、制定切實可行的人才培養方案,增加實踐教學環節以及校企合作模式,適應市場需求
從體驗式教學的角度分析,高校應對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重新審視,并制定旅游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目標及方案,在人才培養的制定上應細分培養層次,有針對性地對不同專業方向、不同學歷層次的進行科學培養,例如:為了使培養出來的學生能與社會需求相吻合,具有競爭力,很有必要對旅游人才市場進行細分。第一種是以整體旅游人才市場為目標,培養適合所有旅游企業的通才;二是將旅游管理專業總體人才市場細分為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餐飲管理、旅游規劃與開發等四個子市場再進行專業細分,分別培養出精于酒店管理、餐飲企業管理等四大需求的人才;三是在將旅游管理總體人才市場細分為上述四個子市場的前提下,僅選擇其中一個或兩個子市場作為自己的目標市場,創新旅游教學方法,改革旅游教學考評方式養人才,以滿足社會的需求。在確定了培養目標之后,根據目標市場的需求增加相應的實踐教學,并且進行校企合作,讓學生到企業中去實習、實踐,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中鍛煉自己,使學生能在畢業之后迅速上崗,只有這樣,我們培養出來的人才才能更好地適應旅游業的需求。
2、更新旅游教學內容和方法,營造開放的旅游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應該更新的是教材,應該選用在國內比較有影響力和權威的教科書、報刊等作為教學的主要資源,形成開放式的、更新、更合理的知識體系,改變教材選用的“本土化”,適當參照和引進行業標準。其次,要進行課程實踐性環節的創新。旅游管理專業中諸如《旅行社管理》、《導游業務》、《餐飲管理》、《前廳與客房管理》等應用性、實踐性強的課程,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理論,還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業務流程和具體操作。為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業務水平,可以采用現場教學、課堂模擬操練法、案例式教學、研討式教學等方法,以彌補傳統課堂講授和實際業務操作相脫節的缺陷。第三還要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選擇教學方法時,強調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必須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根據所授課程的特點與具體的教學內容,可以設計多種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法、知識競賽法、創業大賽法、角色扮演法等。
3、改善旅游教學設施,改革現有旅游教學組織形式
目前,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實施普遍投入不足,很多高校都是依然是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模式,甚至有些院校連多媒體教學設備都嚴重不足。這些旅游教學設施方面的不足,成為旅游管理專業體驗式教學模式設計的最大障礙。因此,必須加強對旅游教學設施的投入和建設,不斷擴建旅游專業的模擬實訓室,例如導游模擬實訓室、客房模擬實訓室、模擬餐廳、模擬酒吧、模擬前臺、模擬商務談判室、茶藝實訓室等,建立屬于自己的實訓基地,這對增強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與業務實操能力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真正為體驗式教學模式設計奠定良好的基礎。
4、轉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改革旅游管理專業的考評方法
旅游管理專業的實踐應用性,要求教師不但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靈活多變的教學組織能力,而且還必須具備豐富的旅游業閱歷和經驗、嫻熟的操作能力以及從事旅游實證研究的能力。在體驗式教學模式中,教師不能僅僅以知識傳授者的身份出現,而應向“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方向轉變,以體驗式教學的組織者、促進者、環境構建者與評價者作為角色定位。教師要根據每門專業課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評估手段、評估標準,改變“憑一張試卷評價學生”的不合理現象,積極采用筆試、情景模擬、實際操作等相結合的方式以及考評小組綜合打分的方式評估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實踐能力,并且改變在成績中的分數構成,提高實踐成績所占的比例,加大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實踐動手能力的評估。
三、旅游管理專業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實施
關鍵詞:大學生;口語能力;影響;因素;方案;對策
培養大學生駕馭語言的能力和發展其口語能力,已成為當今英語教學改革和實踐研究的主題。提高大學生口語能力也是當今大學英語教育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發現了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在阻礙著學生們口語的提高。
1影響學生口語能力的因素分析
1.1傳統的學習方法
相當一部分學生英語基本功不夠扎實,對口語學習不重視。長期以來部分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存在一種誤區,認為只要單詞記得多,口頭運用就可以靈活自如,但事實上并非如此。很多同學通過了大學英語六級的考試但是不具備基本的口語交際能力。在傳統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是對著詞典去背誦,以求會做考卷上的題目,而大多數的題目就只是在考察學生的閱讀和語法的能力,沒有考察或者很少考察學生的口語能力,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自己也就不注重或很少意識到口語學習的重要性。有的同學在學習口語的過程中方法也很不對,只是在心里背誦,達不到理想的效果。這些諸多的因素都影響了學生口語的學習和提高。
1.2教師的素質
由于大學英語是基礎學科,很多學校往往不太重視;教師的待遇一般,難以吸引優秀的人才;許多高校沒有賦予大學英語應有的學科地位,在課時安排,進修深造等諸多領域采取雙重甚至多重的標準。不少決策者認為大學英語備課簡單,工作輕松,教學者應該享受如此待遇。造成師資不夠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工作壓力大,工作環境差,學科發展相對滯后等。這些因素都使得大學英語教師的素質偏低。這些不足主要有以下表現:
一些教師往往偏重傳授課本知識,只滿足于灌輸和講解教材上的現成知識;把外語看作是一門知識課而忽視了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許多教師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只重視教法而不重視學法;此外,部分教師在讀書期間沒有受到系統的訓練,英語基本功不扎實,造成了高素質的英語教師匱乏。而組織好英語口語的教學,必須要一支高素質的英語教師隊伍。
1.3教材
教材的限制和影響。語用能力涉及說話人認知具體語境的能力,就目前來講,還沒有哪本教材能夠系統地描述話語規則,這是限制語用能力培養的客觀因素。但是,在教材編寫中貫徹語用原則并非不可能??疾旖陙淼目谡Z教材,可以看到編寫原則中已經注入了語用因素。如:教材編寫者在設計對話練習時,往往設計幾種語境讓學生就同一語言行為進行練習,旨在提高學生對語境的敏感度,這從設計思路上看是先進的,但在語用信度和深度上,現行口語教材還存在較大的問題。不同層次的英語口語學習者,需要與之相配套的教材。目前市場上的教材大多數都是一個類型的,而這種類型并不適合我們學生口語的訓練。有的教材甚至只偏重學生聽力的訓練,口語練習嚴重不足。很多學生聽得懂,卻說不出,不知道如何去表達應用。所以我們必須認識到這方面存在的問題,并予以解決。
1.4文化差異
語言與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載體和結晶;文化是語言的底蘊。人類通過語言溝通彼此的思想和感情,同時,語言也存儲了前人的勞動和生活經驗,記錄著民族的歷史,反映著民族的經濟生活,透視著民族的文化心態,蘊涵著民族的思維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脫離語言的文化,也不存在脫離特定文化背景和內涵的語言。在口語教學必須注重文化滲透,提高學生的文化參別能力。從文化人類學的觀點看,“文化”有兩個意思。(1)大寫字母“C”文化,即正式文化,包括文學、歷史、哲學、政治等。(2)小寫字母“c”文化,即普通的社會習慣。在某一個國家里,某一種社會里,正式文化當然對每個人都有影響,可是最有影響的是普通文化,最難從外部觀察了解的也是普通文化,對我們學習目的語影響最大的也是這種文化。傳統的外語教學十分強調文化素養,強調在學語言的同時也應學習語言國家的溫煦藝術歷史和哲學。然而,對于所學語言國家的習俗和管理卻不十分重視。由于缺乏這方面的知識,我們學生往往說話不得體。而這種不得體往往很難被英語本族人所接受,以至導致交際的失敗。
2提高學生口語能力的策略
網絡上,報刊上都教我們學習口語要模仿、背誦、復述練習,目的是訓練語音、語調,提高流利度,培養英語語感。同時,通過各種方式,如閱讀、做練習題,聽英語磁帶,看英語錄像和電影等,來擴大詞匯量。掌握英語的習慣表達方式,擴大知識面和訓練英語邏輯思維能力。準備會話前,要對常用的詞、短語等熟練掌握。“熟練”是與人會話的前提,只有“熟練”了,在會話時才能流利?!笆炀殹钡臉藴示褪且_到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這些都是比較實際的幫我們找到一些訓練口語,提高我們交際能力的方法。以下是總結一些從根本上解決口語問題的幾點建議。
2.1轉變觀念,大膽創新,發展學生英語聽說口語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對外交流的日益擴大與增多,對英語人才的要求也變得更高。我們培養的人才要滿足社會的需要,達到能夠交際的目的,所以學生必須要具備較強的語言應用能力。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要自覺轉變觀念,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訓練他們的語言技能,發展他們的聽說能力。
2.2樹立以學生為本教學觀,幫助學生培養更好的學習方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知識建構的責任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他們自主學習,探索出新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他們更快的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自覺建構知識,充實語料庫,掌握交流技巧,在教學中,我們要圍繞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來組織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人翁精神,積極組織各種口語練習活動,配合他們進行演練,并常為他們創設寬松和諧的口語交際環境。
2.3重視英語學習資源的配套建設
提高學生英語聽說交際能力,離不開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聽說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累積,潛移默化的過程,僅靠課堂上有限的教學時間是很難達到目的的。因此,為學生提供專門的聽力教室,聽音設施,聽力材料,營造口語練習的學習環境成了我們支持和幫助學生學習的必要條件。學生只有長期堅持聽各種新聞報道和日常對話材料并勤加練習,才能夯實語言基礎,提高聽說能力,而不是靠學生手中的教材。
2.4了解英美文化,增強跨文化交際能力
語言與文化唇齒相依,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而口語則是語言的表現形式。要使語言說的地道得體。學生必須對英美國家的文化有較好的理解,特別是英美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進行大量的閱讀是了解英美文化的有效途徑。英語閱讀材料應先易后難,涉及到英美社會的方方面面。教師應培養學生觀察和理解語言的社會語境的能力。應了解在什么場合下用什么樣的語體,了解說話人身份的高低。在語言教學時,應有意識的把語言環境和社會語境結合起來。擴大他們的知識面,提高他們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海量,于萬鎖.交際能力與口語教學[J].外語研究與外語教學,1989,(8).
[2]鄒紅英.大學英語四級后口語教學初探[J].外語界,1996,(3).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在重視文化素質教育的同時,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也日漸豐富起來。重慶市理工類高校在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積累了豐富的改革經驗。
1.開設心理素質教育課程
近年來,重慶市高校針對大學生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普遍開設了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大學生心理衛生、心理咨詢輔導以及情緒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等心理素質教育課程,不僅進一步完善了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課程體系,而且在提升學生心理素質、增進學生自我認識、加強學生情緒管理、改善學生人際交往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建立心理咨詢機構
為了能給大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校園適應環境,培養大學生適應能力,重慶高校普遍建立了心理健康咨詢類的組織機構,成為深入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
3.創辦心理熱線與廣播節目
高校通過創辦心理熱線與廣播節目,向全校師生宣傳心理健康知識,由專職心理學教師解答學生提出的具有普遍性意義的心理問題,使許多內向、自卑、不善于面對面表達的學生從中受益。
4.興辦心理素質教育網站
許多高校充分利用網絡便利、隱秘以及快捷的優勢,通過興辦符合大學生普遍性心理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站,開展師生網上咨詢和互動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大學生的心理壓力,有效促進了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
5.成立心理素質教育的社團組織
為了使心理素質教育得到全面推廣,許多高校成立了“大學生心理健康協會”等社團組織,通過心理沙龍、心理情景劇比賽、心語講座、放映心理學電影以及進行團體心理咨詢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有針對性的活動,向大學生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培養學生應對和解決心理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良性發展。
6.實現心理素質教育模式的轉化
為進一步了解和掌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素質教育以及服務工作,許多高校運用心理學專業軟件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建檔,并定期進行心理健康測評,以期系統了解學生心理狀況。新時期高校心理素質教育也從單一的課程教育模式轉化為具有“點、線、面”全面教育特點的“校—院—班”三級心理健康教育結構。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育主管部門及高校對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影響了高校心理素質教育的健康發展
我國高校的現代心理學教育發展比較晚,且過程曲折,改革開放以后,心理學在我國才開始進入初步發展時期。當前,許多教育主管部門及高校領導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還僅僅停留在學生心理疾病的咨詢與治療上,對學生心理素質提高以及學生心理問題預防不夠重視,存在深入研究不夠、投入經費不足、隊伍專業化程度不高等現象,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校心理素質教育的健康發展。
2.心理素質教育課程不規范,教學質量不高,難以滿足學生的需求
目前,高校心理素質教育已經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并得到了全面的普及,但是效果還是有限。一些高校只是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作為公共選修課,沒有統一科學的課程評估標準,任課教師缺少學科背景和專業能力,課程教學效果較差,課程建設和管理缺位,難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
3.心理咨詢機構建設不完善,心理咨詢老師專業化程度低
高校心理素質教育涉及心理學、教育學、醫學等知識,是一項專業性特別強的工作。盡管很多高校都成立了心理咨詢機構,但從事心理咨詢的人員絕大多數由輔導員兼任,專業化程度低,具有高級心理咨詢師資格證的人員少,這極大地影響了高校心理咨詢工作的順利進行。
4.應對學生的心理危機干預缺乏有效性,輕事前預防,重事后檢討
當前,我國高校心理素質教育中存在的最為緊迫的問題是大學生因為情感、升學、工作等壓力,自殺及心理犯罪事件頻發。目前多數高校僅僅以開展心理素質課程學習、開設心理咨詢中心等方式對大學生心理危機進行干預,但卻無法做出實效性檢驗、無法保證學生的主動參與、輕視學生心理危機預防,從而使高校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二)產生問題的原因
1.教育觀念落后
第一,社會教育。長期以來,社會發展在需要高知識、高技術人才的同時,忽視了人才的心理素質培養。社會在選擇人才的時候,重視重點院?;蛘咧攸c學科的畢業生,認為學習好的學生能對社會做出更大貢獻,導致很多學生重視社會需求,忽視自己的心理需求。第二,學校教育。學校教育大都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學生能力的重要標準,學校重視學生的文化教育,人力和財力都有重大投入,獎勵措施無不從學生的學習成績來考察,很少以學生的心理素質優劣為考察標準,“重文化,輕心理”的現象較普遍。第三,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從遵循“學而優則仕”到“考個好學校,找個好工作”,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以成功人士作為孩子的學習對象,特別是有些專制的家長除了讓孩子學習應有的文化知識外,摒棄了一切與學習無關的東西。在心理素質教育上,很多家庭教育無法起到有效的正面作用。第四,個人教育。用人單位大都以學生的知識能力來招聘人才,為了贏取學校和家庭的贊譽,為了畢業能找到好工作,大學生在校期間不得不十分重視專業知識的學習,忽視自己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健康發展,以至于部分大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由于壓力過大而導致心理問題頻發。
2.體制機制不健全
第一,教育管理體制。高校心理素質教育一般被納入學生工作管理體系,由學生工作處統一進行心理素質教育及管理。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這種教育管理體制以省時省力適應大學生的需要。但是,隨著社會發展帶來的學生心理狀況的巨大變化,這種突出管理職能的體制無法對學生心理素質教育進行整體有效推進,已經不能適應現在大學生的心理發展需要。第二,人才培養機制。高校的人才培養計劃中都會或多或少開設心理素質教育課程,但差異性明顯、實效性缺乏。文科類高校多,理工類院校少;本科教育多,研究生教育少;重課程開設,輕實踐培訓;重教學計劃完成,輕教育效果評估。第三,考核機制。高校在進行學生心理素質教育過程中,只重視課程教育以及課外咨詢,想通過課程學習等達到學校心理素質教育的目的,卻缺乏有效的后期考核,這里不僅指課程結束后的課程考試,而且還包括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考核。
3.保障條件缺乏
第一,專業支撐。與文科類高校特別是師范類高校利用心理學、教育學、思想政治教育等學科優勢相比,許多理工類院校缺乏與心理素質教育有關的學科條件支撐,僅僅以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建立心理咨詢中心等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教育,較文科類院校,氛圍明顯欠缺、成效不如人意。第二,相關培訓學習。理工類院校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缺乏相關實踐培訓,不僅受教育學生缺少實際的心理訓練,教師也沒有定期開展心理知識的學習和培訓,比專業課教師的培訓機會要少得多,在應對學生心理危機干預上往往失去了先機。第三,心理素質教育整體薄弱。目前高校心理素質教育與其他素質教育缺乏有機聯系和相互支持,難以發揮素質教育的整體效果。心理素質教育只是作為大學生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就業壓力不得不把文化知識教育放在重中之重,而把心理素質教育劃入邊緣教育范圍。缺乏對心理素質教育進行有系統、有意識、有針對性的研究,應對學生心理問題采取臨時補救方式,無法從根本上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最終影響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
三、對策建議
1.切實發揮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和指導作用,提高對心理素質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系。”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要深刻認識到開展心理素質教育對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必須緊扣素質教育目標,明晰心理素質培養內涵,切實把心理素質教育納入到學校整體教育規劃中來。必須重視體制機制建設,加大經費、人員、設施等基礎建設的投入,將心理素質教育滲透到教學、管理和服務中,推動高校心理素質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2.建立健全高校心理素質教育教學制度,加強教學基本條件和基本環節建設
首先,必須把心理素質教育課程列為大學生的必修課,加強高校心理素質教育課程體系建設,使大學生能系統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其次,要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心理咨詢必須是有相關學科背景和相關認證資格的教師來承擔,并定期進行專業化、系統化培訓,加大政策傾斜和經費投入。再次,要進一步促進高校心理素質教育的規范化并提高教學質量,建立和完善心理素質教育課程的考核評估機制。最后,要積極發揮心理咨詢的作用。加強對大學生在學習、生活、戀愛、職業發展等方面的心理問題的研究,加強對獨生子女、理工科、邊遠農村以及單親家庭的學生的心理干預,切實幫助廣大學子解決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心理困惑,促使他們認識自我和完善自我。
3.積極拓展高校心理素質教育的途徑,促進心理素質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高校心理素質教育不能單靠咨詢輔導,也不能單靠課程教學,應當積極探索、拓展心理素質教育的途徑,實現素質教育整體發展。特別要通過心理素質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實現人才的優化。思想政治教育是形成良好心理素質的前提,而心理素質教育是形成良好思想道德品質的基礎。
4.完善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體系,確保對大學生的心理危機的有效預防和指導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結合
據調查研究表明,我國大學生中有20%左右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而能主動到心理咨詢門診咨詢的學生卻只有l%~2%,與有20%左右的學生需要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幫助相比較,相差甚遠,因此說,心理健康教育尚未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筆者認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是把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起來。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教育結合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等學科的原理與方法,對大學生進行有關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性教育、咨詢性教育和良好行為的訓練。思想政治教育,是依據黨的教育方針,為實現培養和造就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政治目標,有的放矢地對大學生施加意識形態的影響,以期轉變其思想,進而指導其社會行為。兩者在人才培養的目標上是相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心理機制和情緒、意志、性格等方面良好的心理素質;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大學生正確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質。兩者都是為了塑造大學生完整、高尚的人格,使他們成為適應于社會、服務于社會的合格人才。事實上,大學生在思想認識上反映出來的許多問題,往往與其心理素質特點有關。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是非常必要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可行性
從我國高校的現狀來看,并不是所有高校都配備心理健康教育的專職教師,大多是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的老師以及各級學生工作干部與全校學生進溝通的。在工作中,培育大學生的心理素質與培育其政治、思想、道德素質也沒有截然分開。實踐也證明,將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可以變“等學生上門咨詢為“主動登門診療,既可以提高心理素質培育的效果,又可以提高政治、思想、道德素質培育的效果。所以說,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是可行的。
三、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關鍵是找準結合點,把握結合度
1、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不是兩者的簡單相加,而是有機結合。心理健康教育一般解決心理層面的問題,如心理負擔、心理障礙、心理疾患等。心理問題的解決,有助于思想政治問題的解決。但如果心理健康教育僅僅停留在解決心理問題的層面上,不能在更高層次上給大學生以引導,指明方向,其效果也只能是暫時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能對大學生的心理品質起著正確的導向作用,可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在幫助大學生解決心理問題的同時,必須進一步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責任感。
2、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關鍵是要把握好結合度。對心理、精神問題的研究,離不開社會的、政治的、思想認識方面的研究和指導。對因這兩方面因素交織而產生的問題,可以從心理方面切入。把心理問題的解決與思想認識問題的解決結合起來,使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共同發揮作用。同時。也必須看到,大學生中確實存在著非思想性、非政治性、非道德性的純心理的問題。對此,應從心理的特有規律出發去觀察、分析癥狀。對癥下藥。不宜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強調到不適當的程度,否則,只能是適得其反,甚至造成心態的進一步扭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對患有心理疾病的大學生,要給予熱情、細致的關心,了解他們致病的原因,主動與心理咨詢機構聯系,反映情況,配合心理治療,在灌輸正確思想的同時,有的放矢,幫助他們排除致病因素,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實現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教育有機結合的措施
1、統一思想認識。實現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結合。對此,存在不同認識,有的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有自身的獨立性和特殊性,與思想政治教育沒有必然的聯系:有的把火學生心理問題與思想認識問題等同起來。主張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或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事實上,大學生心理上存在的諸多問題,是與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形成發展中的問題密切相關的。對這一類問題。我們必須統一思想認識。明確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和要求,把兩者真正結合進行,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把握大學生的心理態勢,為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奠定基礎。大學生中常見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環境應變能力不強,自我認識失調,人際關系障礙,經濟上攀比引起心理失衡,性心理適應不良等。①環境應變問題主要在新生中表現突出。從中學到大學,環境發生了改變,離開了長期依賴的家長和老師,部分學生失去了在家獨住一間房和看電視、上廁所、洗澡等不用出家門的優越條件,面對新的集體、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學習特點,導致出現了適應困難,感到壓抑、焦慮,甚至出現種種神經衰弱癥狀。這類問題,在學生走上實習崗位時也會有所表現。②自我認識失調,主要是指一些大學生在中學時是學習尖子,老師表揚,家長、鄰居、親友夸獎,同學羨慕,常常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自我感覺良好,但到了大學,這種優越感消失了,面對眾多比自己強的同學,加上自身學習方法不適應,學習上一有波動就出現自信心下降,甚至產生自卑感、失落感。③人際關系障礙主要是指由于溝通不良、性格缺陷、缺乏社交基本態度與技能等導致人際關系不協調,甚至引發人際沖突的狀態,而陷入孤獨、逃避、自我防御的境地。④經濟上攀比引起的心理失衡主要在貧困生中表現突出。由于學生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家庭,在吃、穿、用等方面差異很大,需要用錢和家庭無支付能力的矛盾沖突導致一些貧困生心理失衡。⑤性心理適應不良主要指由于缺乏科學的性知識,性沖動與性壓抑的矛盾沖突導致性心理失常以及戀愛中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據此,應區別不同的問題類型與程度。采取相應措施。(3)分面、線、點施教。把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落到實處。面上教育,就是針對全校學生開展心理衛生宣傳普及活動,結合實際適量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讓所有學生了解心理衛生的基本知識、心理健康的標準,掌握維護和增進健康的一些基本方法和途徑;認清心理咨詢的性質、任務和服務范圍等。宣傳普及活動可采取多種形式,如通過廣播、校報、墻報等進行心理衛生知識的宣傳;舉辦心理衛生知識的專題講座;定期進行心理衛生方面的集體公開咨詢活動等。通過活動,使學生建立自我心理和精神保健的概念,當產生心理問題時有接受咨詢的要求,能自覺調節、保持心理健康,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線上教育,就是通過設立心理咨詢信箱、開辦熱線電話、組織心理測試等活動,在積累學生個性資料的基礎上分類處理,建立大學生心理檔案,跟蹤把握學生心理波動變化軌跡。建立動態的。思想心理模型,從而使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更為科學、扎實。點上教育,就是個別的心理咨詢活動。它要求心理咨詢員認真聽取前來咨詢學生的講述,準確地認同其內心體驗,積極響應其講述內容,推動其從不同角度審視自己成長過程中的障礙與挫折,并通過適時的自我披露相關經歷增進與前來咨詢學生的情感聯系,使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個別談心活動溶為一體。
4、實施家校溝通,使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得到學生家長的支持與配合.絕大多數家長雖然望子成龍、盼女成鳳心切,但往往偏重孩子的身體健康,忽視其政治、思想、道德、心理諸方面的健康。從而使得一些政治上無所追求、思想上不求進取、道德上大錯不犯小錯不斷、心理上有輕度障礙的大學生發生問題不能及時發現。更得不到及時教育與治療,給社會、學校、家庭都會留下一定的隱患。實施。家校溝通,就能達到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一致,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損失。使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更佳。
5、建設一支訓練有素、務實敬業的教師隊伍,確保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在學生工作的第一線,直接同學生接觸,對學生中各種問題最了解。給他們補充心理學、心理醫學及心理咨詢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然后以他們為主體,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實現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有機結合.同時,應適量從心理學,心理醫學方面轉調一些人員充實這支教師隊伍,對他們補充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這樣,逐步培養、建設一支既掌握大學生思想認識發展規律,又掌握心理咨詢基本知識技能。務實敬業的教師隊伍,進而確保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
6、擺正位置,使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形成良性循環.在醫治大學生心理精神疾病的同時,有責任向學生指出更高的目標,培養他們確立更寬廣的胸懷和遠大的抱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道德責任感對大學生的心理品質具有導向作用,能在更高的層次上引導學生,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不能忽視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削弱主陣地、主渠道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為主體,心理健康教育為輔助。兩者的位置不能顛倒。只有這樣,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形成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盧法規.當代大學生的危機[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1998
[2]杜文東.陳力.醫學心理學(修訂本)[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98
[3]周曉虹.大學教育與管理心理學[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
日本是一個非常重視教育的國家,他們的大學生不僅要做畢業論文,而且要花費大學四年級整整一年的時間來完成畢業論文。本人于2000~2004年,在日本的大學從事研究工作4年多,對于日本大學教育的實際情況耳濡目染,特別是在大學生畢業論文方面,切身體會到日本大學的許多做法值得我們借鑒。
1.時間安排及導師選擇
日本大學生的畢業論文一般是在大四進行的,整整安排一年的時間來完成。而導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選擇則是從大三的下學期開始,一般是由導師對自己研究室的情況做報告,特別是要對研究室所承擔的課題和成果情況進行詳細的說明,學生在聽報告后,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到相關的研究室參觀,與研究室的教授、研究生等進行交流,然后提交自己的畢業論文導師選擇申請。則由系里出面統一權衡,與學生選擇較多研究室的導師及學生商談,將部分學生調整到其他學生選擇較少的研究室。
2.課題選擇及課題指導
日本大學生畢業論文的課題一般都是由導師給定的。課題可能來自于導師當前所承擔科研課題,也可以是導師的“萌芽”課題,也就是具有一定探索性的課題。導師當前所承擔科研課題,一般已經有博士和碩士研究生承擔,本科畢業生則分擔研究生任務中的部分子課題。做這部分課題的學生一般由相關的研究生來具體指導,導師只負責把握大的課題方向。而導現的“萌芽”課題一般是導師最近新形成的課題思和構想,比較具有挑戰性,需要導師和學生之間密切溝通,及時發現和解決論文進行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所以導師在承擔這類課題的學生身上會花費更大的精力進行指導。
3.課題進行及課題完成
進入大四,學生馬上到相應的研究室做畢業論文,由導師指派研究生給學生介紹研究室的規章制度、基本的實驗操做方法及注意事項,以使學生盡快熟悉和適應研究室的工作。學生每天必須到研究室上班,一邊做實驗,一邊查閱資料,了解和學習有關課題的背景知識。一般在進入研究室后4~7周提交開題報告和實驗方案。學生在做畢業論文的一年中還要參加研究室每周一次的研討會(seminar),這種研討會是由研究室全員參加的,包括教授,博士和碩士研究生。每周有3~4名學生在研討會上介紹最新的英文論文或自己最近的研究結果,每人發言15~20分鐘,每一位參加者都可以向發言者提問質疑,大家充分發言后,教師再提出指導性的意見。通過研討會,導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實驗進展,并解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對課題指導性的意見。通過研討會,導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實驗進展,并解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在課題研究中遇到的問題。而學生則可以從其他學生的報告中學到很多與課題研究相關的知識。而且,學生通過自己做報告,一方面可以理清研究課題的思路,另一方面,也能鍛煉歸納總結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4.畢業答辯及論文提交
關鍵詞:地方高校;經管類專業;畢業論文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4-0297-02
地方本科院校定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為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在近年來多新辦有經管類專業。由于種種原因,當前這些院校經管類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質量并不盡如人意。
一、畢業論文寫作現狀
(一)過于強調畢業論文的學術性和研究性
當前,多數高校認為,畢業論文是屬于學術論文范疇,要求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然而,這種過于強調學術性的評價標準與地方本科院校的培養定位與學生整體理論水平是不太符合的,這導致了當前地方本科院校經管類專業畢業論文貌似學術論文實則學術垃圾。但與此同時,由于強調學術性,因而與實際聯系更為密切的調研報告、案例分析以及帶有策劃性質的項目報告都被排斥于論文選題之外。這使得論文的選題存在著大而空等問題,同時也使得畢業論文的實踐性少了一個重要途徑,而那些所謂的學術性論文也實在難以體現出其實踐性來。
(二)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弱
第一,對數據的搜集、處理、分析和解釋能力較弱。經管類論文通常需要有數據的分析支撐,才能有說服力。但學生不僅無法從合適的渠道獲取數據,而且處理、分析和解釋數據的能力也很欠缺。雖然在大三前后修學了統計學、計量經濟學等定量分析工具,但真正能夠在畢業論文中運用的學生是少之又少,多數論文都是文字的堆砌和字數的拼湊。
第二,運用專業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較弱。畢業論文要求能夠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去分析問題,盡管同學們已修學了本專業相關的基礎課和專業課,但真正在畢業論文中加以運用的同學卻并不多,多數是直接將教科書中的概念、原理、理論等內容直接堆砌在論文中,弄得論文好像是教案一樣,并未能體現出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來。
(三)指導教師隊伍力量不足
由于地方本科高校的經管類專業多為新建專業,其師資力量較為薄弱,而招生數卻較多,致使畢業論文指導教師力量捉襟見肘。這主要體現在兩方面:第一,指導教師數量嚴重不足,缺乏符合指導教師資格的教師。第二,指導教師質量存在問題。一部分教師本身并未受過碩士階段的論文撰寫訓練,自己也未曾有過完整的論文撰寫與發表經歷,因而難以很好地承擔指導工作;一部分教師與指導的學生專業關聯度不大,難以很好地承擔起指導責任。
(四)學生用于畢業論文寫作時間有限
一方面,就業壓力使學生尋找工作的時間普遍提前,一般在第七學期的下半學期就幾乎傾巢出動,沒有尋找工作的也在備戰各種考試、考證,而且是一個試接著一個試去考,至于畢業論文就完全成為副業了;另一方面,唯一有可能、有意愿去認真撰寫畢業論文的考研學子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為其考研工作一直要到五月份才能塵埃落定,而此時已快到論文答辯的時候了,最終只能應付了事。因此,由于這些因素的存在,雖然很多學校將畢業論文工作開始時間提前到第七學期,實際上學生用于畢業論文寫作的時間仍然十分有限。
二、畢業論文教學改革建議
(一)畢業論文分類寫作
根據突出應用性、實踐性,兼顧學術性要求,可根據學生的偏好和未來的發展規劃,將畢業論文的類型分為兩類。一類為學術研究型論文,其要求學生按嚴格的學術標準和規范去從事論文的寫作,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研究能力,該類論文主要針對那些有興趣將來進一步深造的學生;另一類為實踐應用型,主要針對那些計劃畢業后即參加工作的學生。
在地方高校中,經管類畢業論文的主體當為實踐應用型論文,這主要因為:第一,實踐應用型論文符合學校的人才培養定位,同時,由于實踐應用性論文對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較高,因此,其對學生的壓力并不低于學術研究型論文。第二,實踐應用型論文可在較大程度上避免論文抄襲的情況,因為實踐應用型論文要求學生從真實的參與工作著手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這就使其難以抄襲。第三,實踐應用型論文可迫使學生去作更多的觀察和思考。當前,大學生的實踐資源并未被充分利用,對大學生來說,學校組織的實踐活動是任務,在企事業里打工是為掙錢補貼生活,實習是為了工作。較少有學生在參加這些社會實踐活動的時候能夠多一點觀察和思考,而實踐應用型論文可迫使其為完成論文工作去觀察和思考,并以論文形式表述自己的見例。
實踐應用型論文可有實驗報告(如,對不同促銷手段的比較分析其對銷售效果的影響等)、調研報告(如,調查分析某消費品在大學生市場中的消費狀況等)、商業策劃(如,針對某企業的戰略發展策劃、營銷策劃、組織結構變革與發展的策劃等)和案例分析報告這幾種形式[1]。
(二)項目組合作模式
現在畢業論文的撰寫基本上都是一名學生一個題目,即使題目一樣,兩者的撰寫也是毫不相干的。但當對畢業論文實行分類時,項目組合作模式在一些情況下就變得有必要了。例如,某些調研工作、實驗工作或策劃工作往往依靠一個人的力量難以完成,如果由幾個人組成項目組的形式去合作完成這項工作,其工作效率將會大大提高。同時,以項目組形式開展畢業論文工作,還可以集多人智慧于一體,通過討論會產生不同思想的碰撞,從而激發成員的創新欲望,產生創新性的觀點。項目組合作模式也能培養成員們的團隊合作精神、鍛煉成員的組織協調能力。最后,以此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還可彌補指導教師數量的不足。
以項目組為單位開展大學生畢業論文工作是一種新的形式和方法,是以常規畢業論文工作為基礎的創新和發展[2]。它既要遵守學校畢業論文的各項規定和要求,同時又對選題、指導、答辯等許多環節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條件。因此,必須把握以項目組的內涵和要求,根據實際條件和教師、學生的能力水平,穩步推進,確保論文質量。項目組成員不宜過多,一般以2~4人為一組。
(三)以研究項目為依托
1.以教師的研究課題為依托。將學生引入到教師的科研活動中,通過參與教師的課題研究,使學生在團隊精神培養、獨立思考能力、主動學習精神等方面都有很好的鍛煉。在參與這種創造性實踐活動的同時,也為自己的畢業論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兩者的結合可以使大學生在較短的時間里取得較好的鍛煉,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
2.以“挑戰杯”競賽和大學生創新計劃為依托?!疤魬鸨备傎惡痛髮W生創新研究計劃可營造一個鼓勵標新立異、百家爭鳴的創新生態環境,使大學生樂于創新、敢于創新,是高校乃至社會都必須考慮的重要問題。那么,如何組織、指導經管類專業大學生參與“挑戰杯”競賽、如何制定和實施大學生創新研究計劃、如何使學生畢業論文與“挑戰杯”競賽及大學生創新研究計劃有機結合,也是一個亟待研究的重要方面。
結束語
對地方本科院校經管類專業畢業論文教學的改革一定要立足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定位。畢業論文應以實踐應用型論文為主,以學術研究型論文為輔,采取多種形式培養和訓練的方式,以滿足不同學生的能力培養需求。此外,對于學術研究型論文,要求側重于獨立撰寫;對于實踐應用型論文,根據實際情況可采用項目組合作方式完成,也可獨立完成;對依托教師課題、大學生創新計劃和“挑戰杯”項目完成的論文,要求側重于學術研究型論文的撰寫。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