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8 04:03:1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新媒體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各種設計軟件應運而生,使設計師設計字體時更富創意與表現力。新媒介的出現,使得字體設計不再局限于傳統媒介,而是應用到更大的空間環境、更寬廣的領域當中。其一,網絡媒體個性文字,電影《泰囧》之“囧”字,“囧”字本義是光明,而在網絡上卻常被賦予無奈、可憐等含義,可見網絡文化賦予漢字新的含義和形態;其二,賦予文字以空間進度、隔離、光效、變形、透明、點線面等手段。如,電影《風聲》整個片頭字體設計通過音調、光效渲染使得劇情、文字基調吻合。
二、新媒體設計中的字體互動化形態
“互動”原屬社會學術語,指“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分為感官互動、情緒互動、理智互動等,現指共同參與、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沃倫•韋弗認為傳播是“一個心靈影響另一個心靈的全部過程”。因此,設計師應該以互動性思維形態為導向,打破常規,關注受眾情感心理,在創作中融入多感官、多動態、多材質的互動,從而帶給受眾全新的藝術形象。
(1)多感官
人們在接受信息時可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心理感受與字體設計進行交流與互動,提高受眾的存在感與參與感。設計者可以通過字體的色彩、形態、肌理等刺激人類大腦做出反應與回饋。在多感官交互設計中,央視三套《水墨篇》是一個成功案例,它以中國傳統藝術水墨畫為主要元素,用或濃或淡的墨汁幻化成種種意象,從山水、游魚到雄偉峻拔的長城、鳥巢,串成了一幅意境高遠充滿動感的畫面,使人目不暇接卻又大氣磅礴,營造了多感官互動的情感氛圍。在屏幕觸感技術設計中,蘋果手機表現得尤為突出,它融合了多點觸摸技術、傳感器技術、虛擬體驗技術等互動式手段,是“以人為本”設計的典范。
(2)多動態
如今在許多領域中,絕大多數的設計師都在使用電子媒介這一工具。它打破以往二維媒介的局限性,將文字應用到三維的巨大空間中,且以其獨特的個性形式給空間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三維的形象、動態的影像、插圖和豐富的色彩會不斷通過鍵盤、光筆組合在一起,也給字體設計帶來了新鮮感和多樣性。以網站字體為例,網站頁面中的動態文字,主要以滾動、閃爍、漸變等方式強調文字的動態效果,對整體頁面起到了活躍、點綴、引導、突出重點的作用,強調編排設計與視覺效果。此外,影視片頭中字體扭曲、旋轉、融合分散、集聚,形成精彩而刺激的動態影像,這些手法為動態字體的創意提供了更大的自由。
(3)多材質
文字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傳承中,其藝術形式與材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如傳統書法具有各種表現形式,其主要區別在于刻石、碑刻、金石、紙本等載體的不同,可以說材料既是文字的載體,又是文字藝術本身。現代文字藝術設計的美感是在文字與材料兩者的融合中體現出來的,這種藝術美因其應用的領域不同而呈現不同的姿態。材料的視覺肌理就像色彩一樣,讓人產生情感,石頭、木頭、樹皮等傳統材料會使人聯想一些古典的事物,產生一種樸實、自然、典雅的感覺;玻璃、鋼鐵、塑料等材料體現出強烈的現代感。不同的材料會有不同的質感,給人不同的印象和美感。
三、總結
“新媒體”一詞最早見于1967年美國CBS(哥倫比亞廣播電視網)技術研究所所長、NTSC電視制式的發明者P.Goldmark發表的一份關于開發EVR(電子錄像)商品的計劃書。后來,1969年,美國傳播政策總統特別委員會主席E.Rostow在向尼克松總統提交的報告書中也多處提到“新媒體”這一概念。②由此“新媒體”一詞開始在美國社會上流行,并在不久以后影響了全世界。
隨著新媒體產業的迅猛發展,近幾年來國內越來越多的傳播與媒體研究人員開始關注新媒體的現狀與趨勢、發展與創新,整個學術界對于新媒體的探索與爭論也在持續升溫。然而縱觀這些年的研究成果,即使是在世界范圍內,有關新媒體的很多基本問題都尚未得到解決。比如“新媒體”的權威定義的提出、適用范圍的確定、具體研究對象的劃分以及未來發展方向的定位等等。一個準確權威的定義的提出不僅可以建立理論研究領域中系統性、全面性的基礎,也可以為該理論領域研究的深入與發展解除最基本的定義分歧。筆者認為,新媒體研究混亂局面的始作俑者就是懸而未決的新媒體定義紛爭,分眾樓宇電視稱自己“新媒體”;手機短信稱自己“新媒體”;早已出現的都市類、財經類、時尚類、IT類等紙質媒體也紛紛改頭換面,把自己扮成所謂的“新媒體”……鑒于這種混亂的持續和加劇,及時準確地定義出當今的新媒體,為新媒體的涵蓋范圍作以界定便成了當務之急,以為它直接影響著學術界今后對新媒體理論系統全面的研究和深入細致的探索。
美國著名傳播學者施拉姆(W.Schramm)曾經預言:“人類傳播的基本性質不會改變,但傳播本身的社會體系,很可能同我們已經知道的各個傳播時期大不相同。”③諸多新興媒體的產生對整個社會各個方面的影響已經逐步顯露出來。新媒體在占據大眾心智資源上自成一派,在政府管理監督與宣傳、社會經濟參與、企業公關營銷與品牌宣傳等方面都表現出無可復制的優勢,新媒體對社會的影響無孔不入,用戶數量也以驚人的速度飆升。據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鄔書林介紹,近幾年來中國讀者傳統圖書閱讀率呈下降趨勢,而電子書和網絡出版物的閱讀率卻大幅上升。調查數據表明,國民圖書閱讀率2005年比1999年下降了11.7%。然而網上閱讀率迅速增長,從1999年到2005年7年間增長了7.5倍,每年平均增長率為107%;④據2008年中國互聯網絡調查(CNNIC)顯示,我國已經有2.1億網民,成為世界上的互聯網使用大國;⑤手機用戶也已達5.75億之眾(2008年3月國家發改委的我國電話用戶發展情況統計)占全國人口的約44.2%。⑥這些數據足以說明,新媒體正在被大眾普遍認可并日益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人們的信息傳播方式和學習交流習慣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因此,“新媒體”定義的研究不僅是學術界對新興事物的好奇,也不僅是新媒體理論系統全面的研究的前提,更重要的是對于規范形勢模糊、規則紊亂的傳媒市場具有很必要的現實意義。
二、關于國內外新媒體定義的分析
目前,關于新媒體的定義可謂五花八門。但有一定影響而被普遍傳播的主要是以下觀點。
美國《連線》雜志對新媒體的定義是“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傳播。”⑦這一觀點一語道破新媒體的本質特征,見解獨到深刻,但嚴格地說,這不是一個概念的定義,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句口號。首先,該“定義”的核心概念“傳播”并不是“新媒體”的所屬類而更像是一個動詞,應解為“人類社會的信息流動過程和信息系統的運行”。形式邏輯學對定義的要求首先必須滿足被定義項與定義項之間的所指對等,本質定義提出的前提是被定義項的所屬類的確定,因此“傳播”一詞不具備定義“新媒體”這個名詞的資格;其次,“所有人對所有人”概念不夠清晰,過于籠統泛泛,不能準確界定新媒體本質特征,這只是其眾多特質中比較顯著的一面,不足以將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徹底分離出來。
在線媒體顧問、資深媒體分析師VinCrosbie定義的新媒體,“就是能對大眾同時提供個性化的內容的媒體,是傳播者和接受者融會成對等的交流者、而無數的交流者相互間可以同時進行個性化交流的媒體。”⑧他指明了新媒體的傳播模式——既包括人際媒體的“一對一”和大眾媒體的“一對多”的傳播模式,還包括特質層面上的“多對多”的模式。這與《連線》雜志“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傳播”的表述異曲同工,但顯然要具體明確得多。可以說,在此之前,沒有人對新媒體做出更加全面準確的定義。但仔細分析VinCrosbie的說法,在有關“個性化傳播”方面表述稍顯冗余,定義尚需提煉。而且對于新媒體的傳播渠道、信息表現形式、傳播范圍等區別于傳統媒體的重要特質還是沒有明確的涉及與界定。
對于“新媒體”的定義,國內學者也是各執己見、百家爭鳴。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局長岳頌東提出:“新媒體是采用當代最新科技手段,將信息傳播給受眾的載體,從而對受眾產生預期效應的介質。”⑨他的發言側重于為新媒體尋找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定義,希望該定義能夠經受住時間的考驗,不被新媒體的快速發展所淘汰,所以提出“采用當代最新科技手段”的說辭。然而筆者認為,這種嘗試沒有實際意義,正如很多學者討論過的那樣,“新媒體”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概念,任何人都無力掌控它今后的定義走向和效力范圍。況且,定義揭示的是事物的本質,其中不應出現帶有模糊時間概念的限定詞,諸如“當代”、“今天”、“未來”等。另外,“將信息傳播給受眾的載體,從而對受眾產生預期效應”,更像是“媒體”的定義,并沒有界定出新媒體有別于傳統媒體的特性。而且,“對受眾產生預期效應”說法過于籠統模糊,所有傳播活動都期望對受眾產生預期的效應。顯然僅用“采用當代最新科技手段”這一特征無法準確描述新媒體的概念。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教授在中國網絡媒體論壇上指出,“今天的新媒體主要是指在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基礎上產生和影響的媒體形態,包括在線的網絡媒體和離線的其他數字媒體形式。”⑩熊教授的定義基本上已經概括了“新媒體”概念的內容,觀點清晰明確,但不符合形式邏輯學思想里本質定義的呈現形式。定義中“在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基礎上”范圍過大,現在很多傳統媒體都利用了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但這種技術的應用并沒有使傳統媒體發生本質上的改變,從而不能被定義為新媒體,例如電子雜志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它只是通過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改變了紙質雜志上的信息的存儲形式,傳播內容、模式和目標受眾并未發生任何變化。“產生和影響的媒體形態”用詞晦澀難懂,不易理解;“包括在線的網絡媒體和離線的其他數字媒體形式”外延太廣,這將各種戶外音視頻播放設備(如LED廣告牌)也囊括在“新媒體”的范圍內,筆者認為此觀點尚需完善。
三、新媒體概念的定義方法與新媒體的定義
概念清楚明確是思想正確的先決條件,概念模糊浮泛則是探求真理的阻礙。現在,對新媒體概念之內涵與外延的說法稍顯混亂,但也不能僅因標準不同、觀點不一等問題,把傳統的類別和屬差輕易忽略,形式邏輯學中定義本身需要這種層層剝離的過程。換句話說,對新媒體定義的研究離不開縝密的思辨性,“以偏概全”只能讓我們在新媒體的研究道路上越走越迷遠。康德的“批判哲學”將世界分割為“感性界”、“知性界”和“理性界”,并提出了“感性——>知性——>理性”的事物認知過程。在已有的針對新媒體的學術研究基礎上,我們要使“新媒體”的概念明確全面,應該從大眾普遍的感性認知出發,培養自身在學術研究中理應具備的知性認識,進而將這種認識升華為對理性的深入探索和對真理的執著追求。
近些年新媒體的定義常是以推理論證的方式給出,在給出關于新媒體定義一般性要素以后,接著證明推斷出有關新媒體分類的種種假設,最后被分離出來的若干似是而非的類別成了新媒體確定性的劃分。這樣的定義方式在新媒體研究領域俯拾皆是。由于普遍的新媒體論是由從具體形態的根據中推論出來的一套并不完善的系統,根據的本身又是來源于假設,因而其總是處于不斷的爭論與分歧中失去了根基,這種利用形而上學的方法建立的體系在聚集了極端的可能性(不同的角度)后,已遠離了新媒體本身是什么的問題,而事實上新媒體本身的問題卻又是這些理論的進步所不可回避的問題,因此新媒體理論應該回到新媒體本身,只有確定了新媒體的本質定義后,才能在此基礎上完成擴建,新媒體今后的研究才具有根基和支柱。本文對新媒體的定義正是回歸本體的體現。
在紛亂的現代思維中,存在四種這樣的基本形態:形而上,邏輯實證,結構主義,存在歷史。而后三者都是對形而上的反判,三者又存在爭執,邏輯實證否定本質和原則,結構主義在否定本質時卻又堅持原則,存在歷史肯定本質反對技術邏輯,而我們要做的是在堅持某些必要的定義原則基礎上運用形式邏輯學原理探求“新媒體”的本質定義。“本質定義乃是用基本特征去解釋事物本身的句子。它只包含事物的本質要素,也就是說,嚴格的本質定義必須是類加上種差兩個要素合成的?!彼栽跒椤靶旅襟w”下定義之前,本文主要從類和種差兩個要素對新媒體進行界定。
“類是一個普遍概念,存在于多個不同種的對象上,表現出主體的和其他同類物體所共同具有的部分本質?!泵绹诰€媒體顧問、資深分析師VinCrosbie在他的文章《whatis“newmedia”?》提到,大眾媒體的特征為:完全相同的內容到達所有接受者;內容發送者對內容有絕對的控制權。筆者同意這一觀點,因此新媒體顯然不屬于大眾媒體。但從新媒體的傳播影響力出發,新媒體的傳播無疑是一種大眾傳播,由此,在類概念上只能將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視為兩個平等的研究對象,它們共屬“傳播介質類”。
對于本質定義中的另一要素——種差,它是一普遍概念,表現出主體的部分本質,此部分本質為主體和其他同類異種之差異者?!N差’加上‘類’就結合構成齊全本質的‘種’,這里的“種”也就是本質定義的定義產物。
首先,傳統的大眾媒體由于各種技術的限制,基本上都是區域性的傳播。而隨著新媒體傳播技術的發展,如果沒有人為管理因素的限制,在新媒體的平臺上,所的每個內容理論上都是面對全球所有的使用者的。就傳播者而言,所有的人都可以成為傳播的主體,這使得大眾傳播的領域得到了極大的延展。傳統媒體是傳播者和接受者之間的博弈場,無論如何受眾在其中都始終處于被動的位置。紙媒體的交互性還停留在讀者熱線、讀編往來階段,雖然以借助電子版本,但始終屬于輔助手段,電視媒體交互性只表現在專題節目中,也就是說,傳統媒體歸根到底是一種少數人對大眾的傳播載體。新媒體提供的一種可能是,任何使用者都可以在新媒體平臺上信息、言論等各種內容進行地位對等的交流,通過與其他參與者的互動發出更多的聲音,這種“全民DIY”式的信息與思想的傳播是對傳統媒體內容生產方式的徹底顛覆,使新媒體內容傳播模式呈現多根網狀,原創性日益增強。同時,這種交互是實時性的,參與各方都能夠立即得到反饋信息,徹底打破了大眾傳播時代文化與傳播精英對傳播主體的把控。由于實現了個人成為傳播主體的大眾夢想,新媒體傳播的內容所涉及的人類生活的廣度、對各類問題所討論的深度以及傳播形式的多樣性都是空前的。實際上,新媒體已經涉及和全面展現了人類現有的所有文化形態,并針對不同個體實施個性化的精確傳播,這種個性化的范圍完全可以縮小到單個個體,使得“個人化精準傳受”一詞在某種程度上成了分眾時代新媒體的代名詞。另外,傳播技術發展到今天,由于傳播載體發生了改變,信息的傳播形態也發生了本質的改變,依托于數字技術作為新媒體的共同特征,成為現代傳播方式與傳統傳播方式更合適的區分詞,“數字化”的字眼在新媒體定義中不可或缺。最后,新的傳播技術在傳播形態上產生的最大的變化就是能夠在新的媒體平臺上把傳統媒體的各種信息表現形式復合起來。在已有的大眾媒體中,按照傳播形態的不同可以劃分為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而網絡和數字技術所能提供的可能性是主要的傳播載體如網絡、數字電視、手機等都既能進行文字的傳播,同時又能進行視頻和聲音的傳播,并且還能把文字、視頻、聲音存儲下來,為受眾提供閑暇時的信息消費。新媒體是多種傳播形式復合的媒體,大眾媒體界限分明的媒體類型區分在新媒體階段將不再具有意義,“復合信息”將在新媒體研究領域備受關注。
綜合以上特質,筆者將新媒體定義為:新媒體是所有人向大眾實時交互地傳遞個性化數字復合信息的傳播介質。
事實上,由新媒體革命推動的不僅是傳媒產業的突飛猛進,更是整個社會各個方面的大發展。它是全球化浪潮推動下的產物,又是全球化浪潮強大的造勢引擎。在新媒體的平臺上,全球正逐漸成為一個真正的網狀傳播整體。新媒體的互動性和個性化精準傳播等特點更適合現代人的生活和消費觀念,“全民DIY”既是新媒體對傳統媒體內容生產方式的顛覆,同時也是新媒體不可復制的核心競爭力。自新媒體引起人們矚目至今,國內外對于“新媒體”定義的研究百花競放、爭奇斗妍,本文對其的定義也只是一家之言,筆者期待各位學術同道的評論和高見,并希望這篇文字能為學術界對新媒體的探討有所裨益。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在服務大眾的層面上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我們應該看到,在不久的將來,整個世界將因為新媒體的蓬勃發展和與傳統媒體的互利共贏而愈發豐富多彩。
注釋
鄔昆如:《哲學概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蔣宏、徐劍:《新媒體導論》,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年。
《后互聯網時代的大眾傳播事業》,/13171620/2054279/articledetail.htm
《中國人網上閱讀率年均增長107%》,/2007-04/12/content_9772578.htm
《我國網民人數達2.1億》,/news/2008-01-17/000003192711.html
《2008年1-3月我國電話用戶發展情況》,/showdt.asp?sid=336158
胡昱暉:《新媒體的泡沫經濟?》,《廣告人》,2007(12)
鄭治:《新媒體是什么?》,/s/blog_591eeecd0100085r.html
《岳頌東:新媒體產業的8個特點》./hy/20080519/17024884944.shtml
《認識新媒體》,/tvguide/tvcomment/wtjj/xzlz/7233_3.shtml
(一)創造多元花的文化形式新媒體對文化傳播力的影響及提升,在事實上,一種新的媒體,在社會中是以一種文化存在,在社會中得到傳播,這種新媒體進行文化傳播時,也必然存在對各種新的文化傳播,這樣的傳播在社會的宣傳中,就必然會建立起新的文化秩序,顯然,這種相應的媒介技術,在得到重新包裝之后,就需要對其進行重新地定義和理解。譬如說在云南省蒙自市就開始出現利用Wifi無線網絡攝像機建造監控工程的形式,展現了科技進步為人類生產生活帶來的便利。再比如說,在有些歌曲表演開始時,會去嘗試使用虛擬影像和其他的一些高科技技術,就能夠去創造一種新的形態,就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互交融的形態,這樣的文化形式,就能夠使新時代的文化傳播,在社會傳播中,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參與性。
(二)新媒體為多元文化對接帶來機遇新媒體要當代社會中實現文化傳播,它需要的前提條件,就是要在社會中存在共享性;同時,還要具有新媒體的交互性、界面友好性和操作便利性的特征,其能夠按照市場規律不斷變化,這樣才能使社會傳播得到更大的利用,才能達到對社會的高效率傳播,才能直接滿足人們的需求。尤其是對于云南省蒙自市來說,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蘊,但是要想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就必須要將傳統藝術與先進技術相結合,使得本土文化在發展中不斷更新,使當地民眾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得到提高,使他們能夠在社會發展的范圍達成共識。目前的社會發展,新媒體的發展,正以一個形象直觀的方式來解決文化的發展和提高。同時,我們也能夠注意到,新媒體逐漸形成了以圖像為主導的后現代文化景觀,視覺表達成為當今文化所表現出來的突出特征,從而使得消費特征變得更加碎片化、分眾化和速食化。
二、如何加大新媒體對文化產業的提升作用
(一)加大新媒體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在當前時代高速發展的背景之下,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審美要求有著深刻的變化,如果能夠有效地運用高科技,就能夠及時地創新文化,這樣,社會就能夠培育新的文化氛圍,就能夠從真正意義上做到使新媒體在時代高點進行文化創新,這樣就能夠有效增強文化發展的活力。要把運用高科技作為推動文化建設和傳播能力的新引擎。這顯然說明了在社會發展中,高新科技水平在文化傳播中的作用。
(二)科學合理地適配新媒體資源新媒體智能化運用,能夠有效幫助城市精神的改變,也就是可以將傳統文化變為職能文化。然后通過使用新媒體技術,使當代的旅游文化服務和文化保護行業得到發展,可以得到順利的更新換代,也可以通過新媒體適配,合理安排新媒體,使當代的新媒體發揮靈活的特點。尤其要注意的是,由于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能夠降低文化企業的創業成本,這樣就能夠確保文化產業的長遠發展。
(三)利用技術力量促進社會資源整合在文化事業發展過程當中,科技創新和體制改革是兩個極為重要的推動要素,對于我市來說,近些年來經濟發展較為可觀,但是與沿海城市相比依舊存在著差距,我市理應以創新精神為切入點,催生一批新興文化產業形態,從而有效延伸文化產業鏈。事實上,這樣做也能夠將產業發展的空間進行有效可靠地延伸,在國內外發達城市的實踐當中,也足以證明,推動文化生產方式、營銷方式、傳播方式的創新,已經成為推動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的途徑。
三、結束語
關鍵詞:傳統期刊;發展困境;比較優勢;突破方向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發展,新媒體呈現迅猛發展之勢,并對傳統期刊形成強烈沖擊。相比新媒體的蓬勃興起,傳統期刊如何突破其客觀局限性,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整合各類資源、突破發展瓶頸,在一個更加自由、開放、透明的環境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本文所指新媒體,是一個相對概念,是對處于傳統媒體之后的各類電子媒體和網絡媒體的總稱,指區別于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寬帶局域網、無限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等終端,向用戶提供新聞信息和娛樂服務,以數字化、網絡化、個性化為其主要特征,為媒介不斷變化發展歷程中呈現出來的一種最新形態。
一、傳統期刊發展的困境
從二十世紀末開始,新媒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蔓延開來,以新聞信息為主要內容、以互聯網絡和通訊網絡為數字化傳播手段,將信息生產、傳播與接收集中在一起,呈現出一種全新的新聞視野和傳播平臺。人們的閱讀習慣正逐漸發生變化,包括期刊在內的傳統紙質媒體,均面臨著發行量驟減,廣告業務日益萎縮的困境,越來越多的中青年人更傾向于從網絡等新媒體獲得信息,傳統期刊潛在讀者群正面臨大量流失。這是一次由技術進步引發的洗牌,一方面,新媒體借助現代科技的力量發展,其外延在不斷擴大,涵蓋了網絡、手機、數字電視、電子雜志等多種形式,時下流行的博客、播客、維客、微博等均在此列,互聯網發言的空間越來越廣闊,也越來越個性化;另一方面,越來越普及的網絡、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通過便捷迅速的技術手段把使用這個終端的主體——人鏈接起來,互聯網不僅是一種承載,更多變成一種群體性的全面參與。因而由此形成一種奇特的并存現象:信息提供的膨脹造成多余信息的泛濫;對內容的海量需求被激發出來但有效信息卻跟不上。
實際上,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在多重因素猛烈沖擊下,無論是歐美還是中國,傳統期刊雜志業均呈現出風雨飄搖之態勢,訂閱數的持續萎縮所導致的報界裁員、減薪、縮版、合并、倒閉的消息時常見諸新聞。從2009年美國《讀者文摘》雜志發行量劇減甚至申請破產,到2012年11月,在近代定期報紙發源地德國,有兩份報紙宣布關門大吉:一個是《法蘭克福論壇》,另一個是《金融時報》;同年12月,傳媒大亨默克多新聞集團旗下的首份iPad付費報紙《每日》(The Daily)宣告???,令一場“大手筆”紙媒向新媒介終端延伸的嘗試無疾而終;12月31日,全美第二大、僅次于《時代周刊》的新聞雜志《新聞周刊》在美國各個城市的報刊亭里顯得格外醒目,黑白封面上的“最后印刷版”字樣,標志著這份自1933年創刊以來、走過80年風云變幻的新聞雜志紙質版正式畫上句號。這些看似散亂的信息,其背后隱藏的都是傳統紙媒生存環境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國內傳統期刊同樣既面臨著細分市場的同質化競爭問題,也面臨著數字化閱讀的壓力。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5.38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39.9%,其中手機網民達到3.88億,臺式電腦網民為3.80億,手機首次超越臺式電腦成為第一大上網終端[1]。互聯網在我國以飛快的速度發展,正在對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活動甚至政治生態產生巨大影響。
傳統期刊獨領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轉型成為一種必然選擇。面對新技術、新媒體的挑戰,許多品牌期刊紛紛拓展新的門路,實施跨媒體戰略,在發行紙質媒體的同時,加快了新媒體建設步伐。如同步設立官方網站、提供電子報紙免費在線閱讀、與通信營運商合作開發手機等增值業務。盡管現在傳統期刊的廣告市場和讀者市場客觀上受到了分割,但很多固有的優勢還是存在的,而認清自身的優勢是繼續探索、前進的重要環節。
二、傳統期刊與新媒體的優劣勢比較
若將傳統期刊與新媒體當下發展呈現出來的特點進行梳理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新媒體作為信息與科技的產物,其競爭優主要表現在:
1.新媒體在新聞傳播方式上的便捷性。覆蓋全球的互聯網和漫游全球的通訊網能夠使新媒體實現新聞的即時和即時接收,且可以借助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組合形式來傳播最新發生事件,還可以讓讀者迅速鏈接閱讀過去已發生的類似新聞,因而在傳播方式上具有時空的無差別性。尤其是對現實社會生活中的突發事件和地震、疫病等自然災害的報道速度遠遠快于傳統期刊。
2.新媒體在新聞內容與生產機制上的創新性。新媒體除了能保留傳統期刊的文本格式和外觀特性外,還可加入逼真的圖像、動態的圖形以及真實聲音的模擬等元素,視覺表現形式更為豐富更趨多元化,這些都能極大豐富新聞信息的內容和形式。此外,互聯網上網友們在論壇信息、話題跟帖、網友博客、微博和QQ空間的個人訴求以及在手機用戶間傳遞的幽默短信,都可源源不斷地進入公共話語空間,構成新媒體甚至是傳統媒介潛在的新聞源頭。
3.新媒體的信息量豐富,內容包羅萬象,涵蓋現實社會生活各個層面。網絡信息的提供者眾多,信息傳播者和信息接受者均不像傳統期刊讀者那樣固化,而且信息傳播方式從原來的單向傳播變成互動式傳播,受眾不再局限于只是被動接受消息,他們不僅可以積極參與進來表達各自的立場,甚至可以積極參與媒體的生產過程。在這個信息場中,信息的制造者、傳播渠道、受眾之間的傳統界限被打破。
4.新媒體更容易實現資源的相對共享。依托谷歌、百度等引擎搜索,可以有針對性地及時提供給用戶更豐富的信息。而且網絡信息可以被多人同時使用,重復使用,不受時間空間的局限。如電子期刊即可通過P2P平臺進行下載訂閱,用戶只要下載一款客戶端軟件,電子期刊運營商就可以把用戶閱的雜志“送”到客戶面前,幾十本雜志幾分鐘就可以發送完畢。而P2P的特點是下載的人越多,速度越快,使得文件分發成本趨近于零。這是紙質媒體無法做到的。
相比之下,傳統期刊的自身優勢則主要集中在:
1.傳統期刊經過長期積累發展,已經形成一套固有的出版模式。如嚴格的審校制度、獨有的定位風格、相對穩定的出版周期和價格區間等。傳統期刊長期積累形成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在讀者中有很大影響并產生閱讀追隨,尤其是一些品牌期刊雜志,其權威性和影響力絕對不是新媒體短時間內可以輕易取代的。
2.傳統期刊資源豐富,歷史積淀豐厚。從市場競爭中一路拼殺過來的品牌傳統期刊,大多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傳統,擁有龐大的工作團隊、比較完善的運營系統以及規范的管理機制,這些豐富的辦刊資源也是新媒體暫時無法比擬的。
3.內容原創上的天然優勢,是傳統媒體的核心競爭力。傳統期刊的內容大多為作者原創,而網絡等新媒體的核心內容則是以轉載傳統媒體內容為主。從這個意義上說,傳統期刊依然是新的信息、知識和思想的者,依然具有強大的發展空間和生命力。特別是各學科的專業期刊雜志,仍將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4.紙質媒體時代長期養成的“一目十行”的閱讀習慣,不是容易很快改變的。即便是電子期刊,閱讀也需要借助計算機、通訊網絡等與之相匹配的硬、軟件,同時要求讀者素質上具備一定的自動化設備使用以及網絡搜索知識。盡管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習慣網上閱讀,但仍有為數不少的讀者無法從網絡閱讀中受益。即使是習慣于網上閱讀的用戶,在閱讀數學、理工科制圖等文獻時,仍覺不如閱讀紙媒讓人思維連貫。相比之下,傳統期刊更便于閱讀和收藏。
當前,新媒體憑借其自身優勢迅速擴張,大勢分割傳統媒體的市場,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也顯露出其客觀存在的局限性:
1.內容的原創性和真實性存在問題。大多數網絡信息都轉發自傳統媒體,“二手”內容是網絡媒體發展的一個“硬傷”。作為一個相對自由開放的信息平臺,新媒體不像傳統報紙和期刊那樣有專門的編輯人員進行信息核實審查,更容易導致虛假信息泛濫。同時繁多蕪雜的信息又讓它缺少側重及深度,并不利于用戶獲得高質量的有效信息。
2.知識產權和著作權保護問題。在互聯網上,人們打破傳統信息獲取方式,使知識產權保護問題變得更加復雜。譬如電子期刊論文在網絡中傳播發行就涉及知識產權的使用與管理問題。而對這一系列問題以現有法律法規作出適當規整,妥善解決尚需時日。
同樣,傳統期刊的自身建設也存在突出的問題:
1.傳統期刊在市場競爭中始終面臨巨大壓力。自上世紀計劃經濟體制下財政包干辦刊模式終結后,傳統期刊發展就不斷遭遇生存危機,刊物必須面對市場求得生存,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從“酒好不怕巷子深”、“皇帝女兒不愁嫁”到主動面向市場,從簡單的“內容為王”開始走向精心制作內容、拓展發行渠道、挖掘廣告客戶,像西西弗斯推石上山,只有積極主動地多方位突破,才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
2.傳統期刊的辦刊質量亟待提高。因為長期以來的信息單向傳播模式,傳統期刊刊發的文章無論質量高低、讀者是否認同,都不會對期刊的發行流通產生決定性影響。加上受期刊版面和出版周期限制,對重大事件、深度報道往往不夠及時全面,在優質稿源的爭奪中常處于不利地位。此外,在物化形態上,由于設計理念、紙品價格、印刷工業等不同,都會影響到期刊的品相和閱讀體驗。
3.較之新媒體內容端的低成本制作,傳統期刊利潤空間受到擠壓。新媒體不需印刷、不走傳統發行路線,省去了紙張和印刷費用、物流費用,加之出刊快、人力成本低,這種新媒體的優勢恰恰映襯出傳統媒體的劣勢。此外,傳統期刊還有發行量小,裝訂麻煩,發行成本高,檢索過程繁瑣等。
三、創新背景下的融合與堅守
傳統期刊在快速突破的新技術條件下,要守住自己的陣地,并且有所發展、有所建樹,無視網絡的巨大影響是不現實的。兩者在相對對立存在的同時,又必須吸取對方合理的因素來促進自身的發展。實際上,二者不是對立與割裂的,它們既是競爭關系,更是互補關系。目前數字出版儼然已經成為新世紀出版業發展的方向和潮流,傳統期刊與網絡媒體、移動互聯技術相互融合,調整發展模式、拓寬發展空間,成為走出發展困境的一種客觀選擇。
當下,學界對媒介融合當下并無完整定義,從歐美新聞界的實際做法看,它應該專指跨媒體運作,特別是多媒體采編工作的合并兼容,但近年似有泛化趨勢,將媒體兼并、重組、聯合等都歸入媒介融合定義中。美國西北大學梅迪爾新聞學院的李奇?戈登(Rich Gordon)在他的《數字新聞:顯現的媒體與變化的新聞視野》一書(2003年出版),將其分解為以下六大類:1.媒體科技融合;2.媒體組織融合;3.媒體所有權融合;4.媒體戰術融合;5.媒體結構融合;6.采訪技能融合;7.敘事形式融合。盡管翻譯有所不同,戈登上述定義還是被國內學界廣泛引用[2]。
從學術上探討上說,這個分類和定義是比較全面的,但業界需要的是邊際更加清晰、針對性更強的更具指導性的解讀。筆者以為,在創新背景下的融合不妨緊緊抓住以下幾個關鍵詞:
1.多媒體。單個的媒體技術改造或同類媒體的相互兼并還算不上媒介的融合,這種融合必然發生在兩種以上媒體之間。譬如期刊業務與網絡業務的融合,可以通過技術手段的結合,搭建更為優質高效的互動平臺。目前傳統期刊與新媒體的融合更多還處于初始階段,傳統期刊的網站上大多是照搬期刊的內容,沒有太多的原創、獨立、創新的東西,只是介質不同,將紙質換成了智能手機、電腦和顯示屏。而真正實現傳統期刊與新媒體的結合,應該是結合音頻、視頻技術,互動性更強,界面更豐富的綜合數字產品,其本身就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媒體,其核心就體現在這個流程“再造”上,也只有這樣,傳統期刊才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這方面,國內很多區域報業集團采取了更為積極主動的應對,也取得了不少值得借鑒的經驗。
2.資源共享。融合的目的之一,是為了實現資源共享。一方面,筆記本電腦、攝像機等現代先進技術手段,使得媒體從業者在新聞現場就能完成兩種以上媒體形式的稿件,這不僅帶來“敘述方式”變化,也為信息內容生產制作降低了人力成本。另一方面,信息才是新聞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新舊媒介賴以生存的基礎。傳統期刊在深度釋疑解惑、交代事件來龍去脈、分析負責社會想象方面都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提高期刊內容質量,確立其在內容方面的核心競爭力,是確保傳統期刊與新媒體融合發展中的重中之重。在當前媒介融合的潮流中,無疑是新媒體更有積極性也更具有資源優勢,國內無論是全國性還是地區性門戶網站,大都實現了文字、視頻和音頻內容的一體化。
3.組織整合。這不僅包括不同媒體的編輯機構可以歸并合攏,實現管理職能的革新,從而形成更為有效的協調工作統一體;也包括建立多元的閱讀形式,通過各種新媒體的渠道擁有海量用戶群,從而贏得更多的廣告客戶。但更為關鍵的是,不同期刊需要正確區分自己的讀者市場,如何揚長避短、以質取勝,堅守自身的個性和品質,才是新媒體風起云涌時代的生存根本。期刊受眾被新媒介不斷分流是一種客觀的事實,但一些傳統期刊和專業期刊仍然擁有幾百萬忠實讀者,其原因就在于獨家的無可匹敵的內容特色。新聞不僅僅是原創的,不同信息經過不同的排列組合之后,產生的效應是不一樣的,經過特殊排列組合的第二次傳播,其效應可能遠遠大于第一次傳播。結合背景、有更多分析、經過整合后的信息,才是具有能夠幫助讀者節省時間、使讀者對信息所反映的事件做出判斷的有效價值。傳統期刊在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
4.效益鏈條。無論是內容尋找平臺和渠道,還是平臺增加新的表現形式與傳播手段,傳統期刊與新媒體融合的過程必然充滿坎坷。傳統期刊要嘗試數字化轉型,找到適合的盈利模式是重要前提。如中國知網、龍源期刊網、讀覽天下、閱讀網等,試行付費閱讀方面,都作出了有益嘗試。但傳統媒體、新媒體、渠道運營商三者由于背景不同、利益有別、觀念差異而產生碰撞,以傳統媒體為母體孵化的全新媒體也有各種先天問題亟待解決。那種以擴大發行實現盈利的模式早已被打破,傳統期刊在經營理念上亟需取得創新突破。怎樣實現傳統期刊與新媒體的融合,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完成全新媒體的價值創造,最主要還是看市場的反應。
四、結語
[關鍵詞]視覺傳播;新媒體;創造性思維;知覺的尖銳化
Abstract:lateof20thcentury,theappearanceofdigitalmediahascontinuouslychallengedandfulfilledthetraditionalvisualcommunicationmodel.Thecompetitionofvisualcommunicationbecomesmoreandmoreseriously.Ithasbecomeacommonsenseanderatrendtosurvive,develop,andadvancewithinnovationinthedevelopmentofvisualculture.Thethesisanalyzedthetimebackgroundofvisualinnovationwhenitproducedasasocialphenomenon,andtalkedaboutitsexpressingform,essentialmeaningasvisualsignalandspecificwordmodelandgrammarregulation.Creativethinkingwhichisthemainbodyofvisualinnovationhasfounditspositioninthebigjointingenvironmentofthenationalandworldculture.
KeyWords:VisualCommunication,NewMedia,CreativeThinking,QuicknessofSense
引言
視覺傳播競爭日趨激烈,以變革創新求生存、求發展、求進步,已經成為當今視覺文化發展的一種普遍意識和時代潮流。從過去到現在,視覺在人類接受資訊及心智活動上的影響力,并沒有因時代推移而有任何減弱的跡象。尤其從目前多元化傳播手段不斷涌現,色彩化、大量化、數字化印刷及數碼圖像處理技術不斷發展的事實,可以預見未來將會是更趨視覺符號化和更有賴于視覺溝通的世界。
視覺傳播(VisualCommunication),就是以視覺可以認知的表現形式傳遞信息的過程[1]。不可否認,我們當今的時代已進入了一個視覺傳播的時代:以視覺為中心的視覺文化符號傳播系統正向傳統的語言文化符號傳播傳統提出挑戰,并使之日益成為我們生存環境的更為重要的部分。[2]視覺傳播是以人為起點,通過媒介把信息傳達給人為終點的過程。視覺傳播是運用視覺符號和符號系統來構成獨特的視覺語言,用來傳達有效的信息,其最大特點就是它的可視性。人們通過視覺的認知,在瞬間便可對信息做出解析。同時,視覺傳播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最普遍的信息傳遞方法。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就學會了用火、巖畫、象形文字等可視方式來傳遞信息、表達情感。在當今信息化日益發展的社會中,視覺傳播已經成為信息社會最重要的傳播方式,它以文字、色彩、形象、空間等作為視覺基礎元素來進行表現,它力圖將一切已經完成、存在的傳統文化藝術的語言文字代碼和印刷媒介重新熔煉整合,從而實現人類文化藝術全面視覺化的宏偉目標。視覺傳播帶有明確的目的性,其本質就是通過各種媒介,將特定的視覺信息最準確地、最快捷地傳遞給大眾。在現代社會,這種全新的視覺文化在各個領域發展并運用。
一、新興媒體造就視覺樣式的豐富性
隨著20世紀末期數字化媒體出現,社會環境也發生了質的變化,網絡技術、數碼藝術設計、數字電影電視、多媒體廣告短片等新興科技不斷地挑戰并充實著傳統的視覺傳播形式。與此同時,也使視覺傳播由以往形態上的平面化、靜態化,開始逐漸向動態化、綜合化方向轉變;從單一媒體跨越到多媒體;從二維平面延伸到三維立體和空間;從傳統的印刷設計產品更多轉化到虛擬信息形象的傳播。媒體語匯極大豐富。
2003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藝術與科學——國際數碼藝術交流展暨學術研討會”上,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的互動作品《吹皺一江春水》為觀眾營造了一個具有鮮明民族文化特色的互動情境:觀眾向輸入設備吹氣,懸掛在墻面上的一幅中國山水畫中的水塘便會隨氣流的長短、強弱泛起陣陣漣漪,觀眾在與作品的互動中得到了巨大的與自身密切相關的理解和創造的愉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在展廳門口打了一口“井”,這口“井”把數碼藝術展覽現場和上海城隍廟連接起來,兩邊的觀眾可以通過這口“井”進行面對面的實時對話。[3]新興媒體的應用不僅帶給人們全新的視覺感受,在視覺樣式的擴展和應用方面為人們提供了無止境的可能性,還導致了人們不同于以前的心理狀態、價值取向、審美意識以及時空觀念等。人們把建立在多媒體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基礎上的信息傳播媒介稱為新媒體,而將以數字多媒體及互聯網技術為支撐,在創作、承載與傳播等藝術行為方式上全面出新,進而在藝術審美的感覺、體驗和思維等方面產生深刻變革的新型藝術形態稱為新媒體藝術,例如三維動態圖像、多媒體、數字電影以及其他的視頻領域所進行的創作。正如右圖是數碼藝術家法亞茲·雅弗瑞的一幅作品,他用平面和3D電腦軟件為我們創作了一幅奇幻美妙的超現實主義情景。借助電腦強大的圖像制作功能,熟練掌握其技術,創造出人類的一種新型的虛擬性的審美體驗,帶給人們不同以往的視覺感受。
自從1995年皮克斯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部純三維動畫長片《玩具總動員》以來,幾乎每部三維動畫影片都是“票房炸彈”。從《玩具總動員》的1.92億美元,到《怪物史瑞克》的2.67億美元,再到《海底總動員》的3.39億美元——三維動畫影片的票房可謂節節攀升。《怪物史瑞克》中那濃密的森林、綠油油的草地和《海底總動員》中那奇幻的海底世界,三維動畫所帶來的驚人的視覺效果,是二維動畫無法比擬的。三維動畫依賴的CG(computer-generated)技術通過電腦強大的運算能力來模擬現實,需要完成建模、動作、渲染等步驟。除了視覺效果“逼真”之外,與傳統的二維動畫相比,三維動畫還具有許多突出優勢:它不受幀數的限制,在模擬動作燈光都設置妥當的前提下,渲染程序可以自動產生足量的畫面,使影片看起來如同現實一般流暢自然;在著色方面,三維動畫的渲染步驟是一次性的過程,不必再像二維動畫那樣逐幀著色,大大減少了重復勞動。
矢量繪畫在廣告中的運用使得設計師們不再依賴圖庫或者是攝影技術,并且它可以任意倍數的放大或縮小畫面且不影響畫面品質。同時夸張的色彩組合,恰當營造了時尚、前衛的氛圍,很能夠吸引目標受眾的眼球,既體現出了原創性又有很強的表現力。下方左圖是carven2004最新產品的時尚插畫設計,這樣的設計作品在色彩構成細節處理以及信息的傳遞方面都給人以時尚的氣息;右圖是人物插圖,憑借數位板加上Photoshop圖像處理軟件,可以制作出有質感和深度的人物圖像。
國際著名的設計公司Tomato對于當前的視覺表現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創造一些人們從未見過的東西,并使它獨具審美?!彼麄兿M淖儌鹘y觀念中,例如將品牌這樣的一種形態視為靜態展示形象的做法,希望通過尖端技術來呈現設計概念,并創作出動態的、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與時代及世界相對應的新形象,他們認為靜態的媒體時代已經不能完全滿足新世紀的需求了。而其為Nike、Sony公司設計的推廣短片更進一步證明了視覺傳播的新走向。
上圖是兩幅有關Sony的音像產品的平面廣告。廣告中以卡通式的音符陪著廣告人物跑步、林間休息這些非常常見的生活片段來顯示Sony的音像產品使隨時隨地的感受到音樂的韻律,突出了其產品攜帶方便的優點以及Sony公司注重消費者感受,“消費者第一”的企業經營理念。無處不在的廣告為了獲得特定的功利而孜孜以求于所謂的“即時結論”,即讓人們立即明白刺激的意圖,所以須用釋放信息的形式來追求視覺刺激的即時效果。
再來看看“大地藝術”的興起。雖然國內有許多批評家對于張藝謀的電影往往抱有懷疑的態度。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張藝謀在運用各種手段對藝術的表現上有著獨特的天賦。從電影色彩的追求到《圖蘭朵》現場表演的現場環境運用,他無時無刻不在動用各種元素刺激著人們的視覺神經。屏幕有限、舞臺有限,而天地無窮。自從張藝謀找到大地這個巨大的畫布后,他一定會對于可調動元素的豐富而沾沾自喜。江水、遠山、樹林、漁船……都可以作為道具供組合出不同的畫面。加之強大的燈光輔助,一切色彩的運用都是那么有條不紊,激動人心。當我們把視線從漓江拉開,我們不難發現目前在國內眾多的現場活動中開始運用更多的視覺效果塑造獨特的大地形態。比如上海APC會議水幕電影開幕,2004雅典奧運會開幕式等,其背后都是各種高科技手段的支撐。
二、對視覺傳播的的本質特征及規律的再思考
科技的進步,人類審美情趣的多樣化,孕育著各種新的視覺樣式的形成,視覺表現方式也將更加生動和更具有參與性。怎樣造出完美而又不同與以往的視覺樣式呢?怎樣重構新鮮、實在的視覺閱讀方式?怎樣應用新手段和新技術條件創造新的符合人們新審美精神的新圖像?怎樣制造“知覺的尖銳化”,來最終引導人們的行為?這都需要對視覺本身及其傳播規律有深刻的認識和把握。
視覺是人類認知客觀世界最主要的途徑。
人類之于世界的直觀面對式的生存方式,決定了人類與世界的感官聯系的必然性,決定了感覺經驗在人類實踐活動中的基礎地位和重要作用。而人的不同的感覺器官在獲取感覺經驗方面的作用地位又存在著巨大差異。黑格爾早就指出,在人的所有感官中,惟有視覺和聽覺是認識性的感官。也許正是這個原因,我們把握世界的方式不是視覺就是聽覺,抑或視聽同時動用。科學實驗表明:視覺獲取的信息量占人類獲取信息總量的70%,聽覺占20%左右,其他感覺器官的獲取量僅占10%,視覺在整個感覺器官中顯然居于主導和基礎地位。這不僅因為“看”的感受和方式是人衡量現有生存環境,尋找新的生存環境的主要標準和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徑,而且人類一切有目的而非盲目的觸覺、聽覺、嗅覺、味覺等感覺經驗的獲得都必須有視覺的指引。
人的任何一個行為都是從認知開始的,沒有認知就沒有一切。因而認知是決定視覺傳播的第一關,也就是說成功的視覺傳播必須是首先易于認知的。日本慶應大學認知心理學教授小谷津孝明指出:人根據感知處理信息的種類和程度,進而左右記憶。也就是說感知決定人接受什么樣的信息和接受到什么程度。[4]不同的視覺傳播可以得到截然不同的傳播效果,它可以強化或減弱對事物的認知度。成功的視覺傳播可以使信息快速、準確、完美地被受眾接受,取得事半功倍的傳播效果。
任何視覺傳播必須以接受者的注意為前提。高信息量的視覺符號會比低信息量的符號更容易引起接受者的注意。低概率的視覺形象比高概率的視覺形象更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在視覺傳播中,如果要獲得目標受眾的關注,就需要以與外部認知環境相對而言的低概率外觀形態來實現這一意圖。通常說來,新奇性是信息量大小的標志,它往往與接受者的關注程度成正比。以報紙為例,與文字傳播相比,圖片在傳播中的最大特點是瞬間性和直接性。因為圖片可以在一瞬間讓讀者直接地接受到相對完整的信息。美國韋伯州立大學的希樂·約瑟夫博士,所做的一項關于讀者瀏覽圖片時眼球運動軌跡的實驗表明,讀者在看一個報紙版面時,首先看的是圖片,然后是標題,最后才是大塊的文章。而且讀者瀏覽一張圖片所用的平均時間只有0.71秒。根據圖像在傳播中的視覺、感覺、知覺三個認知階段:1.視覺階段。讀者對圖片的感受是從眼球開始的。按人的生理規律來說,大的、鮮艷的色彩、線條有縱橫感的照片,顯然更容易抓住人的眼球。這就是我們選照片時所強調的視覺沖擊力。2.感覺階段。讀者的注意力從圖片的形式轉向內涵,圖片的信息量越是豐富,圖片中蘊含的具有情緒感染力的人性因素越多,吸引人閱讀的時間也就越長,傳播效果越好。3.知覺階段。這也是讀圖的最高級階段。在獲知圖片的內容之后,讀者結合自己的文化與生活經驗,通過聯想對圖片展開深度理解。而能夠讓人過目難忘、再三回味的照片,總是在傳遞信息的同時,還含有某種象征的意味,擁有一些可以跨越文化差異的、屬于人類共性的因素。隨著報紙越來越厚,事實上,0.71秒的讀圖時間也許還將進一步被縮減,這也意味著,我們的報紙在發表圖片時,就要盡可能地選擇那些能夠在0.71秒內抓住人眼球的圖片,否則就是無效的。因此,注意是信息與人腦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視覺信息的信息量與注意程度成正比。
時代的發展,人們對于傳統的視覺形式日益顯得麻木,而對于具有高度視覺刺激的表現形式則表現得更為靈敏和易于接受。視覺藝術不再是特權階層的精神盛宴,也不是傳統美學價值觀的再現。視覺創新已成為聯接理性與非理性、己知與未知的形質各異的橋梁,成為了一種邊界更模糊、材料更新穎、手段更綜合,在視覺經驗上直接挑戰極限的實驗性生活方式。
三創造性思維主導視覺創新手段的運用
視覺傳播在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所賦予的特殊的思想空間,但有一條思想脈絡似乎是自古至今一直延續著的,這就是創造性。它在不斷變化和滲透交融。形式---反形式;目的---游戲;有意---無意偶然;等級秩序---無序狀態;整體化---解構;距離感---參與;選擇---組合;形而上學---反諷;確定性---不確定性。每一種都有存在的可能,而其間的正是視覺創新手段的無限空間。好的視覺形象永遠不是對于感性材料的機械復制,而是對現實的一種創造性把握,它把握到的形象是含有豐富的想象性、創造性、敏銳性的美的形象。[5]
創新,體現著創造能力,超越意志和追求變化的愿望。所謂“新”,有著相對于歷史的、傳統的、過去的不同的和變異的涵義。創新,具體而言是對所要傳遞信息的主題內容、表達形式所進行的創造性構思,它并非嘩眾取寵和故弄玄虛,而是將美與實高度凝煉,達到利于視覺傳播的目的。因此,創新將顯示出不同國家、民族文化自我更新的活力和視覺傳播者個體的智慧才能。在這個意義上說:視覺傳播多樣化的體現,除了其價值觀念、審美取向打上現代工業文明、信息網絡文化烙印的豐富性之外,不同地域文化的豐富性,不同民族文化的豐富性和藝術形式自身在當代的豐富性,三者是重合的。
視覺創新需要整合傳統資源,融入當代觀念,并把時尚文化貫穿其中。當前,傳統文化在視覺表現中運用漸漸成為一種新的趨勢。特別是書法應用在視覺傳播中,從而使整個視覺作品調古樸典雅、含蓄深邃,既具現代感又有濃重的傳統文化內涵。與此相應,中國式吉祥圖案的運用也獲得了大家的視覺好感。傳統紋樣蘊含的吉祥意味同樣適用于現代社會,適用于傳播現代人的美好愿望。最著名的是北京2008年奧運的標志,運用了中國藝術特有的“似與不似之間”的寫意手法,恰到好處地傳遞出“中國結”和“運動員”兩個意象,標志形象不僅體現了中國特有的風采,同時也得到了世界的認同。中國傳統文化精粹,以現代化全新的視覺形象來表達,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得到傳承和發揚,也使當代視覺傳播更具文化性與社會性。
視覺創新,不在于與眾不同,因為雜亂無章的與眾不同實在沒有意義,也不會有好的正面效果,可取的創新意識在于一種能承受某種主題的與眾不同。不依常規,沿著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從多方面尋求問題的各個可能性,在大量的可能面前,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可能,提煉、挖掘、深入、完善,找到回答問題的最好答案。高質量的視覺傳播形態應該是扎根于社會背景的基礎上的適當創新,或者是激發受眾的潛意識,提升其審美能力。在廣告傳播中,當商品具有獨到的特點時,更需要依托好的表現形式,由于商品本身已具有競爭上的優勢,若創意表現杰出,便能一舉成功。例如微軟公司的一系列的平面廣告,用卡通式的筆觸在原來的畫面上添加幾筆,從而使原來的畫面展現出不一樣的意境。不僅凸顯了微軟在電腦上的優勢,還表現出微軟讓你隨時隨地展開自己豐富的想象力,讓你的能力得到最為充分的發揮。視覺創新以創造性思維為先導,尋求獨特、新穎的意念表達方式和表現形式,以獨特的闡述方式說明信息內容,引起人們關注、產生興趣,從而對該視覺形象留下深刻的印象。創新,能使我們的視覺形象避免平庸,或與別人類似而不能有效達到傳播信息的目的。同時,視覺傳播過程是一個開放的系統,不斷地受到新的技術與意識觀念的沖擊而更新拓展。視覺創新不僅指觀念上有所創新,并且在使用媒介和材料上也有所創新。
在視覺形象的創造過程中,對貫用材料的表現運用上進行思維與觀察方法的轉換,從而達到對以往熟悉的材料轉化到一個陌生新異的視覺理念上來。許多視覺形態開始運用聲、光、色、人體等媒介來重新構置自己的創作,以表達目前人類業已存在的焦慮和不安。美籍韓裔藝術家白南準在1993年完成的《電子高速公路:比爾·克林頓偷了我的想法》一共用了313臺電視機,使之排成一面墻壁,充分調用的閃爍不定的霓虹燈和管線,充分展示“當代生活圖形的數據庫,從政客到街景、流水線、時裝展示、明星作秀、交通堵塞、環境污染甚至原子彈爆炸時的蘑菇云……將電視媒介文化的各種碎片無序地編織在一起,似乎作者敘說的不是媒介泛濫的社會現實,而是面臨生存的危機和社會災難”[6]。新媒體的運用所帶來的視覺奇觀至此已經非常清楚地展露無遺。2003年12月13日、14日兩天,臺灣著名影舞表演印象團在北京大學百年紀念堂上演了一部新媒體藝術作品《非愛情故事@夢》,它以時空穿插的方式安排劇情,描述人生追夢的過程與必須面對的現實,整場演出以舞蹈和電腦動畫影像為主體,并在真實的舞蹈與虛擬的影像飛馳共舞的那虛實相加的超現實背景之下,讓舞臺下的觀眾猶如身處夢境;無論是形象的塑造,還是情節的串聯都充分凸顯了新媒介的作用和角色。再來回顧2004年雅典奧運會開幕式的盛況,激光投射的DNA影像和美侖美渙的場景。上述事例雖然遠遠不能概括新媒體使用所帶來視覺感官上的不同,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新媒體藝術審美趣味的特征。它往往將眾多媒體的藝術元素有機整合,產生每一獨立媒體單獨所不具有的新的意義。其次,新媒體將不同媒體及其造型及傳播機制的應用功能有機整合,產生更為強大的綜合藝術功能,例如,將多媒體的虛擬現實功能與互聯網的遠程傳播、實時互動功能有機整合,如遠程現場演奏會、互動式展覽會、全球化的網絡舞蹈等等。再次,新媒體改變了藝術存在的環境模式,并將導致人們審美意識的深刻變革。
此外,越來越多的人們現階段在關注“城市的視覺創新”這個新話題。而城市視覺的改變也是城市策劃的主導因素。從現在城市視覺創新的發展階段來講,整體而言,中國現在城市的視覺創新我覺得正是處于一個發展階段,也算是一個初級階段。單純從綠化的角度來衡量城市的視覺并不是一個萬全之策,視覺創新的內涵是多樣的,視覺的概念也是寬廣的。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視覺的范圍將更廣,更遼闊。
注釋:
[1]何潔等著:《廣告與視覺傳達》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3,第120頁
[2]引自孟健著:《視覺文化傳播:對一種文化形態和傳播理念的詮釋》一文
[3]參見《美術觀察》,2004年第2期,第28頁
[4]何潔等著:《廣告與視覺傳達》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3年,第9頁
從煤礦企業角度看,新媒體技術能滿足員工隨時隨處學習的需要,避免了集中脫產學習影響日常生產;同時,目前安全培訓多流于形式,培訓考試違紀頻發,違規辦理培訓合格證現象嚴重,致使培訓效果堪憂。通過新媒體技術組織的培訓課堂,企業監管人員也可以遠程參與其中,對培訓機構和員工進行監督和檢驗,真正達到培訓目的。從培訓員工角度看,當前我國煤礦員工整體文化素質有了大幅提升,完全具備運用新媒體技術進行學習的能力,同時新媒體技術大多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沉浸感,容易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培訓教師的角度看,相對于傳統教學手段,新媒體技術具有的多元化優勢便于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育媒介來組織教學,同時通過便捷的師生互動,教師能夠及時了解教學效果進而改進教學方式。由此可見,將新媒體技術應用到煤礦安全培訓中是完全可行的。
2新媒體技術的學習特征與應用場景
2.1虛擬現實技術
虛擬現實技術可以模擬顯現那些抽象的或者傳統教學環境無法實現的事物,在這樣的仿真環境中,學習者可以讓時間暫停,以便仔細觀察煤礦火災從隱患出現到釀成災難的發展軌跡隨時間的變化過程;也可以反復演練事故救援等高危險性技能和生產過程中的低概率事件,既能得到最佳處理方案,也可以在虛擬環境中獲取實際操作經驗;還可以通過交互式數據手套、頭戴式虛擬現實眼鏡開展煤礦生產實驗,體驗實時的物理反饋,加深感官印象,檢驗相關技能的可操作性。目前,這種低成本、高效率的培訓方式已經得到煤礦行業的高度重視和廣泛應用。
2.2網絡教育游戲
相關研究發現,角色扮演法更易于贏得成人學習者的青睞。教育網絡游戲“寓教于樂”,將網絡游戲的內在機制融入到教育培訓領域,利用虛擬現實技術來構建支持合作學習的可視化、多用戶虛擬學習環境,并通過真實情景、角色機制和任務驅動機制來吸引學習者參與[2]。安全事故救援是開發煤礦教育游戲的最佳藍本,在這個游戲中,學習者可以分別扮演救援指揮人員、技術專家、施救人員、被困礦工等角色,而解救被困人員、最大程度減少損失是游戲的最終任務。學習者進入游戲,實際上就是進入了煤礦安全事故救援的現場,通過學習游戲規則,學習者可以獲得各個游戲角色應該具備的安全知識和技能。在這個特定的虛擬游戲環境中,學習者獨立思考、相互合作、加強溝通,從而獲得煤礦事故救援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同時通過角色互換,既增強了學習者對救援知識的整體性把握,也有助于學習創造性、團隊協作和換位思考能力的培養。
2.3微博和微信
微博和微信作為目前最流行的信息分享和個人交流平臺,以文字、圖片、音頻以及視頻等媒介為載體,實現了信息的即時傳播、交流和分享[3]。微博和微信在煤礦安全培訓領域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鼓勵互動,促進師生間點對點、點對面的指導和溝通。通常,煤礦員工的口頭表達能力有所欠缺,微博和微信等新媒體平臺避免了面對面交流的壓力,學習者可以暢所欲言,分享學習和生產過程中的心得和體會;開展泛在學習,擴展課堂學習。通過微博和微信,學習者可以對煤礦安全領域的專家學者、技術能手“加關注”,跟蹤技術前沿,向他們學習最先進的安全生產知識和技能;構建虛擬課堂,推動團隊協作學習。通過微博和微信建立虛擬學習課堂,其信息精確傳播的特點確保了課堂成員之間共享信息的可靠性,大家群策群力,在交流、討論、爭辯中獲取知識和技能、完成學習任務,增強了學習者協作學習的能力。
2.4微視頻
煤礦企業生產任務繁重,學習時間很難得到保證,造成了員工學習方式的碎片化和微型化。微視頻課程的出現,正好迎合了煤礦員工微型學習的需求[4]。微視頻課程是指具有完整意義的教學知識單元或知識點,通常以2~20min的時間呈現,由多個“知識原子”構成的供學習者自控步調、自主學習的微型教學視頻資源,具有“短、快、精”的特點。目前,現成的煤礦安全生產微視頻課程資源較少,但可以通過以下2種渠道獲取:企業外部資源。我國高校建設的諸多精品課程,如中國礦業大學的《采礦學》、《礦井通風與安全》等課程,提供了大量免費的教學錄像,同時網絡公開課等網絡平臺也提供了為數不少的教學視頻資源,通過技術手段,可以將其改造成適于微型學習的微視頻資源,實現課程資源的重復再利用;企業內部資源。煤礦企業不乏技術標兵和資深專家,他們在日常工作中積累了大量安全生產的技能和經驗,可以將他們最拿手的技能和知識錄制成微視頻,既能供員工學習和借鑒,同時對專家本人來說也是一種精神上的激勵。
2.5手機二維碼
手機二維碼開啟了煤礦安全培訓微型學習的新視角,其學習的流程大致如下:將加載有相應信息的手機二維碼印刷在教材或其他培訓資料上,也可以印刷于生產設備或相關生產場所,學習者用帶有攝像頭的智能手機掃描二維碼圖形,通過手機上安裝的二維碼識別軟件解讀出二維碼信息,這里的信息可能是培訓資源本身,也可能是培訓資源的鏈接網址,學習者只需點擊該鏈接就可獲得相關的擴展知識[5]。可以看出,手機二維碼在學習過程中充當了連接學習者和培訓資源的紐帶角色,這樣的培訓方式特別適合于整體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的煤礦員工,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不善于通過網絡獲取知識,或者從來就沒接觸過網絡,手機二維碼正好將所需的知識點推送到學習者面前,使學習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極大地拓展了學習者的知識獲取渠道。另外,手機二維碼精確的定位功能,使學習者能在魚龍混雜的海量網絡信息中有效地定位到自己所需的知識,能有效提高學習者的依賴性。
3新媒體技術培訓的效果與展望
3.1新媒體技術培訓的效果對比
為了對比以上幾種新媒體技術在煤礦安全培訓中的應用效果,借助層次分析法來進行定量分析。首先,構造層次結構模型,將整個決策體系分為3層:最高層為目標層,即前文提到的5種新媒體技術的培訓效果對比排序;中間層為準則層,包括教育媒介的融合性、信息感知渠道的豐富性、教學組織的開放性、教育形式的多樣性和教育互動的即時性等衡量指標。鑒于每種教育技術的存在,其最終出發點都在于提高學員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因此將知識積累與技能提升也作為衡量指標之一;最底層為方案層,即可供選擇的5種新媒體技術。根據層次結構模型中各要素間的隸屬關系,對同一層次各要素關于上一層次中相關聯準則的重要性進行兩兩比較,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構建判斷矩陣。邀請專家學者對問卷統計得到的判斷矩陣進行評價和調整,以滿足一致性檢驗要求,最終得到7個判斷矩陣(數據略)。最后,計算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及所對應的特征向量,歸一化后作為新媒體技術培訓效果的權值,最終得到5種新媒體技術的權重排序。
3.2新媒體技術培訓的應用展望
通過上一節的對比分析,可以得到新媒體技術的權重排序依次為:虛擬現實技術(0.4249)、教育網絡游戲(0.2604)、微博和微信(0.1879)、微視頻(0.0835)、手機二維碼(0.0432),由此說明虛擬現實技術是煤礦安全培訓領域最佳的新媒體培訓技術,該評價結果與新媒體技術在該領域的實際應用也基本吻合,表明獲得的評價結果是合理可信的[6-8]。同時,教育網絡游戲與微博和微信的權重值也較高,前者見長于多感官沉浸的角色扮演式教學,后者則有助于學員的即時互動和協作學習,并且它們在其他教育領域也都顯示出了令人矚目的教學效果。另外,微視頻課程和手機二維碼技術雖然權重值較低,但在學員開展移動學習時擁有優勢,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這些新媒體技術必將在煤礦安全培訓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4結語
目前依據節目生產模式的不同,可以將現存的定制廣播歸為兩類,第一類為專業生產內容廣播(PGC),主要包括考拉FM、懶人聽書、蜻蜓FM等。這類廣播的節目獲取方式一般包括與電臺授權合作、版權購買、評論人士和歌手等專業人員自行錄制等。第二類是用戶生產內容(PGC+UGC),以荔枝FM、喜馬拉雅、新浪窄播為主。這類廣播除了邀請專業團隊制作節目外,主要靠用戶自制節目上傳,例如中國最大音頻平臺喜馬拉雅上,用戶自制節目占所有內容的60%。本文將重點分析用戶生產內容定制廣播。
一、定制廣播的特點
(一)內容多元化
定制廣播為受眾提供了大量精細分類的音頻點播節目并且24小時連續播出,讓具有不同需求的受眾都能得到滿足。例如,喜馬拉雅電臺擁有新聞、音樂、脫口秀、綜藝娛樂、社會人文、有聲小說、財經證券、教育培訓、兒童、健康養生、情感生活等12類節目。荔枝FM擁有讀物、電影、讀詩、游戲、英語、科技、新聞、90后、懸疑、懷舊、廣播劇等26種類型的節目。相對于傳統廣播,定制廣播內容更加多元化,收聽更具靈活性。
(二)聽眾分眾化
信息爆炸時代,人們每天要面對的信息遠遠超過他們的接受能力、分析能力,定制廣播的節目分類精細,直接將各類節目劃在固定的板塊,這讓有特定需求的受眾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隨意調整電臺的節目內容和收聽次數。自動推送功能可以直接將節目傳遞給受眾,讓節目精準到達對位人群。因而,在定制廣播里,喜歡音樂的聽眾不用聽新聞,喜歡脫口秀的聽眾可以輕易找到喜歡的節目,不同口味的受眾都能在定制廣播中輕松找到自己需要的節目,不需要在多余的信息中浪費時間。
(三)主播平民化
自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成為獨立的信息者。傳統廣播的主持人都是具有一定學術知識背景的專業主持人,而定制廣播的主持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喜歡廣播有創新意識的普通聽眾,借助于網絡及手機APP平臺,他們可以將自己的聲音節目傳遞到更廣的范圍,讓更多的人關注收聽自己的節目。例如,荔枝FM和喜馬拉雅除了邀請專業主持人團隊制作節目外,還允許聽眾自建頻道自制節目,荔枝FM開發者的理想是在手機上重新發明電臺,讓人人都能做電臺主播。在荔枝FM手機輕電臺應用上,可以輕松創建自己的電臺并錄制、上傳節目,此外,喜馬拉雅、新浪窄播都可以由普通用戶自己錄制、上傳,通過專業審核后出供其他用戶收聽下載。
(四)傳播碎片化
荔枝FM上眾多音頻節目最長的六十分鐘,最短的一分鐘,大量的碎片化節目,制作難度小,更新速度快,可以讓受眾隨時聽到新的節目。由于目標受眾在地域、職業、階層、口味等各方面都具有不穩定性,因而定制廣播的內容生產必須以“碎片化”的包裝方式呈現出來。品種海量全面且時間短小精悍,有利于受眾有效地利用閑暇時間接受和消化,最好得做到了受眾利用“碎片時間”收聽“碎片節目”。此外,受眾還可以將喜歡的節目一鍵分享到微博微信QQ空間等社交賬號,分享給自己的好友和粉絲,從而促進節目的“病毒式傳播”。
(五)操作人性化
網絡的發展為傳統廣播的傳播拓寬了道路,而更多收聽更自如、集成度更高、操作更方便的電臺類手機APP的問世讓定制廣播大放異彩。保羅·萊文森的媒介演化“人性化趨勢”理論認為人類技術開發的歷史說明,技術發展的趨勢越來越像人,技術在模仿、復制人體的感知模式和認知模式。換言之,人類的技術越來越完美,越來越“人性化”。對于荔枝FM,喜馬拉雅這類PGC+UGC定制電臺,只要一臺智能手機就能輕松自如地收聽和錄制節目。荔枝FM為每一個用戶都設有一個專屬的波段號,別人可以根據波段號找到你,點擊“錄制”按鈕便可以隨時隨地錄制節目,還可以添加背景音樂,實現混合錄制,同時調節背景音樂的大小,避免背景音樂太嘈雜影響效果,此外,還可以為節目添加封面和說明,突出節目重點。①節目制作全程無需分工,采編播徹底一體化。
(六)互動性強化
定制廣播相對于傳統廣播具有更強的互動性,聽眾可以直接在節目下留言。喜馬拉雅在個人電臺頁面中設有可以留言、加油、點贊的板塊,還可以選擇成為某個私人電臺的粉絲,喜馬拉雅通過粉絲數量、熱門程度、收聽量對私人電臺進行自動排行。雖然是錄播節目,但在留言版上和主播的互動以及對節目的反饋大大提高了錄播節目的交互性。
二、定制廣播的局限性及其發展前景
(一)用戶面窄
雖然在各大手機應用下載市場,喜馬拉雅和荔枝FM都顯示被下載過“1000000+”,但作為一個傳播信息的媒體,用戶量需要更大的空間。而且根據喜馬拉雅“用戶內容發現及分類興趣調研”的數據來看,喜馬拉雅的用戶年齡絕大部分都集中在18到35歲,他們大部分都是對廣播和聲音感興趣、擁有主播夢的年輕白領和校園人群。并且有很大一部分用戶只是想嘗試做主播的新鮮感,并沒有持續更新,而其他對廣播興趣不大、平時不接觸電腦或智能手機的人群以及年長者對此類定制廣播并不熟悉或從未聽聞。
(二)收聽條件有限
和其他網絡廣播一樣,由于定制廣播的收聽依托于互聯網,不論是電腦還是手機,收聽都需要穩定的隨身網絡,離線收聽也需要提前將節目下載好,這大大阻礙了用戶長時間不間斷收聽。所以在日后的發展中,依然需要不斷加強對硬件條件的完善,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定制電臺要形成自己的獨立載體,擺脫互聯網的束縛,像傳統廣播的無線電媒介一樣,實現隨時隨地收聽。
(三)節目質量有待提升
“人人都是主播”的理念放低了節目制作的門檻,讓更多的普通人過了一把“做主播”的癮,然而,出現在定制廣播私人電臺中的成品節目呈現出魚龍混雜的態勢,質量參差不齊。大部分私人電臺主持人都是沒有受過專業播音主持教育的網民,因此大部分私人電臺主持人的業務素養、道德水平、個人素質都亟待提升,節目的可聽性、原創性、持續性也都沒有保證。
(四)管理亟待加強
個性不代表隨意性,雖然目前自制節目需要通過官方審核才能出現在傳播平臺,但是打開荔枝FM的首頁還是可以聽到很多內容低俗、嘩眾取寵甚至無病的節目。在荔枝FM“宅腐基”這個分類下,“黃段子小分隊”“搞基門診”“節操碎一地”這樣命名的電臺正是收聽的熱門。對于媒體產品而言,積極健康才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正確引導受眾的價值觀是媒體義不容辭的責任。因而在日后的發展中,定制廣播需要加強對節目內容的管理,保證節目積極健康的發展方向。此外,還應該及時清理收回那些沒有持續更新、長時間“荒廢”的私人電臺,避免資源浪費。
作為傳統廣播的衍生物,年輕的定制廣播在逐步發展和被受眾接受的過程中也呈現出不少自身發展的問題。但正如“后麥克盧漢主義”者保羅·萊文森的“補救性媒介”認為的,任何一種后繼的媒介都是一種補救措施,都是對過去某一種媒介功能的補救和補償。②總之,作為新媒介的定制廣播的發展前景依然是可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