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5:58:0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計算機專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是研究計算機的設計、制造和利用計算機進行信息獲取、表示、存儲、處理、控制等的理論、原則、方法和技術的學科。它包括科學與技術兩個方面??茖W與技術相輔相成、相互作用。同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具有較強的工程性,應用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發展的動力、源泉和歸宿,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又不斷為應用提供日益先進的方法、設備與環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人才培養必須重視實踐教學環節。
本文的主要工作就是探討如何將先進的國際計算機實踐教學模式引入到我們的計算機實踐教學體系,完善我們的計算機實踐教學體系,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我們介紹國際先進的計算機實踐教學模式,然后介紹東南大學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接著介紹東南大學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引入國際化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最后給出我們的建議。
1國際先進的計算機實踐教學模式分析
國際先進的計算機實踐教學模式的基本特征是:
(1) 強調做中學,通過實踐悟出“道理”、發展理論;
(2) 強調實踐與社會應用需求相結合;
(3) 強調實踐與個人研究興趣相結合;
(4) 強調實踐綜合與探索相結合;
(5) 強調實踐與論文相結合。
國際先進的計算機實踐教學基本模式是:“理論―實踐―新理論―再實踐”和“強化實踐”。
英國和德國采用“理論―實踐―新理論―再實踐”模式。英國普遍實行“學習―企業實習―學習”三段制教育體制 ,即學生一段時間在校學習 ,一段時間到信息類企業實習,工讀交替進行教學計劃,使學生能在所選擇的典型信息類企業環境中學習。它不僅給學生提供書本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而且使學生在做好就業準備的同時,具有較高的技能和創造力。德國大學十分注重實踐教學,實踐教學環節在教學組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習題課、討論課、實踐課占較大比例;學生要到企業實習 6個月,畢業設計必須在企業完成;畢業論文題目都是來自企業的真實課題。除了強調在企業的實習和見習外,采用注重實際問題分析的實踐教學方法,以及練習實踐教學方法――學生單獨或以小組形式解決復雜問題;考察方法――參觀企業,了解實際工作的程序和方法;案例方法。實踐教學特色是“政府支持、企業主導、注重實踐過程管理”,企業是評價、考核實踐教學成果的主體。
美國采用“強化實踐”模式。美國許多大學將計算機課程實驗單獨設課,甚至列為核心課程。對于軟件類實踐課程,重視通過項目訓練培養學生的程序分析、設計和開發能力,而且關注項目訓練環節的輔導工作;開課形式是項目驅動,助教指導;實踐教學特點是助教人員配備充分,教師指導有成效。對于硬件類實踐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強化實驗教學,并注意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實驗方法;開課形式是保證基礎,興趣驅動;教學特點是實驗教學為主。另外,鼓勵開設個性化的實踐課程,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實踐內容由學生自己與老師商定;教學特點是教師指導為主。
2東南大學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堅持實踐育人是東南大學的優良辦學傳統和寶貴的精神財富,堅持實踐教學不斷線,將實踐育人通過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落實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是東南大學教育特色。
東南大學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是結合國際IEEE/ACM CC2005和東南大學計算機專業學科特色及優勢形成了具有三個層次、三條線的開放式創新性實踐教學體系。
三個層次分別是:
(1) 課內基礎與驗證型實驗,該類實驗主要涉及課程的相關知識點。實驗目的是使學生驗證、理解、鞏固并掌握課內所要求的基本教學內容;
(2) 綜合實驗實踐與課程設計,主要是設計與開發型實驗實踐,該類實驗實踐以“任務”或“課題”形式提出實驗要求和具體的實驗成果,要求學生通過有關課程或自學方式,掌握實驗所涉及到的知識,通過綜合利用這些知識來設計、開發并最終完成實驗項目;該類實驗旨在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計算機知識與技術的能力,培養學生帶著問題自主學習的能力,實驗涉及計算機基礎與應用開發等多方面的知識,例如,可涉及軟件工具與環境的使用、高級語言編程、編譯程序及操作系統、數據庫及網絡等方面的內容;
(3) 課外研究與創新型實驗,該類實驗重在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與創新意識;實驗室可設定研究題目,也可由學生自選題目;該類實驗可以沒有最終結果,但要求學生能提供實驗分析與研究報告,寫出有見解的心得體會。
三條線分別是:
(1) 軟件,從程序設計基礎到操作系統及數據庫、軟件工程課程設計、軟件類科研實踐、軟件類課題畢業設計;
(2) 硬件,從電子實踐初步到硬件與接口實驗、硬件類科研實踐、硬件類課題畢業設計;
(3) 軟硬綜合,從計算機系統綜合課程設計到軟硬綜合類科研實踐、軟硬綜合類課題畢業設計;計算機系統綜合課程設計以編譯系統課程設計、操作系統課程設計、硬件實驗和微型機與接口技術實驗為基礎;通過軟硬綜合實踐環節增強學生的編程能力、計算機系統認識能力、充分利用計算機系統進行實際計算機應用問題求解的能力。
東南大學計算機專業軟件系列實踐教學環節如圖1所示。
圖1 軟件系列實踐教學環節示意圖
東南大學計算機專業硬件系列實踐教學環節的示意圖如圖2所示。
圖2 硬件系列實踐教學環節示意圖
對于科研實踐,主要是由四層次的大學生科研訓練體系支撐,具有國家級、省級、校級、院系級四個級別、以學生自主研究項目和學科競賽活動為主體。共有六種實現途徑:
(1) 學生自主立項進行科研項目研究;
(2) 參加學科競賽(如,電子設計競賽、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足球機器人大賽等);
(3) 提交研學作品(設計、論文、報告、軟件等)及相關資料;
(4) (含參加國際、國內各級學術活動提交論文并收入論文集或被邀請作報告);
(5) 聽科技、學術報告并撰寫與報告相關的研學材料,如文獻綜述、評論等;
(6) 其他研學活動。校級、院系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是計劃的基礎支撐和主體,國家級、省級和部分校級重點項目是優秀學生進一步發展創新能力的延伸舞臺。
經過努力,東南大學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日趨完善,在對學生的培養上取得良好的效果,學生對計算機系統的認識能力和綜合素質明顯增強。
3東南大學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引入國際化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
東南大學主要在引入國際化實踐教學思路與內容、實踐過程模式和實踐環節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了探索。
(1) 引入國際化實踐教學思路和內容
根據 “強化基礎、軟硬結合、立足系統、面向應用、加強實踐”的教學理念,東南大學計算機專業引入國際著名大學的課外研學實踐模式和面向計算機系統的課程設計模式。對于課外研學模式,主要有:“軟件環境自學實踐”和“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對于面向計算機系統的課程設計模式,主要有:“以Lex和YACC為核心的編譯程序構造課程設計”、“以構建小型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為核心的數據庫系統課程設計”、“以操作系統內核設計為核心的操作系統課程設計”、“以CPU設計和BIOS設計為核心的計算機系統綜合課程設計”。
(2) 引入國際化實踐過程模式
根據“構建研究型實踐教學體系”目標,東南大學計算機專業引入“開放和自主”實踐過程模式。對于“開放”,主要是采用“開放的實踐環境、開放的設計方式、開放的目標要求和開放的評價體系”,以使學生敢于探索。對于“自主”,主要是強調“以老師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不限定學生設計的系統總體結構、不限定學生具體實施設計的步驟、不限定最終的目標和驗證方式、不限定學生實施設計自己設計的時間和地點,以能充分體現“個性化”。
(3) 引入國際化實踐環節綜合考核模式
對于以小組為單位實施的實踐項目,采用組間考核和組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教師全程跟蹤、加強驗收管理,不僅要提交實際可運行或可演示的系統、而且要撰寫相關論文。對于組間考核,主要依據是小組答辯、其他小組對該小組的評價以及教師對該小組的評價。組間考核得分作為小組成員最高得分。對于組內考核,主要依據是小組成員相互評價、教師抽查面試。
(4) 加強與信息類企業的合作
主要包括:邀請企業工程師擔任部分課程案例內容講解、安排實訓和企業實習、畢業設計結合企業課題。
對于“計算機系統綜合課程設計”,我們主要是參照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思路。該課程目標是: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系統綜合認識能力、培養學生基于系統優化應用的思維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課程思路和方法是:從系統設計的角度,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計算機軟硬件課程所學到的知識的能力;鼓勵自主創新,經過團隊合作,設計一個小型的片上系統(System on chip),其中包括硬件系統和系統軟件的設計與實現;采用研究型教學方法。該課程的前期實踐基礎是:以微程序控制和復雜的模型計算機設計為主要內容的“硬件實驗”、以Lex和YACC設計為主要內容的“編譯程序構造課程設計”、以微內核設計為主要內容的“操作系統課程設計” 。該課程的硬件設計內容有:一個可運行31條MIPS指令、采用哈佛結構的RISC型MPIS32微處理器,串口、鍵盤和LED顯示控制器,看門狗(可選)等。該課程的軟件設計內容有:含有編輯功能的MIPS32匯編程序、基本輸入輸出系統(BIOS)、硬件各部件測試程序、MiniC編譯器(可選)、應用程序范例(可選)等。通過“計算機系統綜合課程設計”,學生的感受是“讓我們對計算機系統有了更直觀深刻的認識,而且也鍛煉了我們的能力”。引入國際化的實踐教學模式,對我們學生的創新能力起到了明顯的作用。
4思考與建議
(1) 必須加強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
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具有豐富理論和實踐經驗的教師隊伍是實踐教學質量的有力保證。若實踐教學采用全程跟蹤、強化交互式實踐考核方式,更需要投入更多的師資力量。
(2) 貫徹“講一、練二、訓三”的基本思想和“少而精”的原則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著重啟發學生的思維,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更多地采用引而不發和舉一反三的啟發式教學方法教給學生一些關鍵技術,把主動給學生。多指定一些參考書,讓學生逐步形成自己選擇資料和獲取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講課時間縮短,實際訓練加長。
(3) 超脫實踐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引導學生從具體實踐課題完成過程,學會總結與歸納,使學生得到的不僅是知識,而是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不僅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學會思索、對比、概括、提高,從怕出問題到主動找問題,從被動完成任務到主動尋找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使知識得到升華、提高。從而,掌握作研究的一般方法和過程,可自主研究一些新的問題。
(4) 通過國際計算機工程認證制度推進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國際化
將國際計算機工程實踐規范引入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5結束語
創新源于實踐、實踐出真知。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永恒主題。我國高等教育要適應社會發展、符合國際潮流,滿足社會對人才素質的多元化要求,必須重視實踐性教學環節在專業教育中的作用。
我們相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需要借鑒計算機專業國際化實踐教學模式,特別是國際知名大學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模式,以形成能夠適應中國教育環境的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提升學生的專業競爭力。當然,探索具有中國特色、能與國際接軌的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 清華人才培養走向國際化[N].科學時報,2004,(8).
[2]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7)2號.
[3] 陳寶泉,楊晨光. 如何培養好“未來的工程師”[N].中國教育報,2007,(10).
[4] 甘嵐,曾輝.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 華東交通大學學報, Vol23. No.12, 2006,(12).
關鍵詞:應用導向;新工科;計算機課程
引言
“互聯網+教育”建設背景下,新工科大學建設應運而生,這一人才培養的新模式,主動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其超智能學科專業建設,日漸當前工程教育領域的熱點話題[1]。計算機課程建設是超智能學科專業建設的基礎,而具有高素質的“新工科”計算機人才,應具備較強的應用能力,才能勝任企業的實際工作需求。新工科大學計算機課程建設中越來越重視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因此,研究基于應用導向下的新工科大學計算機課程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鑒于此,本文進行了初步探討。
2應用導向的新工科計算機課程中存在的問題
“應用導向”在新工科大學建設中尚未充分發揮作用,計算機課程建設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如實踐性明顯不足、考核方式較為單一、校企合作缺乏深度、就業指導理論為主等,使得新工科大學計算機課程建設陷入困境:(1)新工科大學計算機課程的實踐性不足。實踐性明顯不足是基于應用導向的新工科大學計算機課程建設普遍存在的問題?,F如今,在新工科大學計算機課程建設中,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方面還難以滿足學生的應用需求,實踐性明顯不足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2]。新工科大學的理論教學課時比重較大,軟件技術、網絡技術、嵌入式技術等教學內容,在日常教學中實踐部分的課時較少,“實踐性教學”停留在形式上,計算機課程建設忽視了對實驗和課程設計,目前計算機核心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關鍵問題是不能讓學生很好地建立計算機系統的完整概念,缺乏系統觀,學生對于計算機系統的核心內容掌握不夠,沒有很好地建立課程之間內容的關聯,使得學生綜合分析、設計、應用能力以及實踐動手能力較差。(2)新工科大學計算機課程考核方式較為單一??己朔绞捷^為單一制約著基于應用導向的新工科大學計算機課程建設。近年來,雖然很多學校提出要考核形式多樣化,也在積極采取計算機課程考核方式的轉型發展,新增寫報告、無紙化考試、撰寫論文等考核方式,但目前來說,以試卷考試的方式仍然占據主導地位,實際操作中,絕大多數的教師都采用試卷考試的方式考察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能力,這一考核方式較為單一,尤其是無法全面考查學生對計算機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具有較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削弱了學生應用型能力的培養。(3)新工科大學計算機課程校企合作缺乏深度。校企合作缺乏深度是基于應用導向的新工科大學計算機課程建設的發展,這一問題在本科類的高校十分普遍。校企缺乏長期深度合作,就目前而言,新工科大學計算機課程建設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層次不高、亮點不夠、形式不夠豐富,以教師評價為主體,缺乏企業參與,又或者是企業參與動力不足等問題較為突出,學生與崗位不適應,教學與崗位不接軌,校企組織目標分歧,導致的最直接問題是很難培養出符合企業要求的人才。(4)新工科大學計算機課程就業指導理論為主。就業指導理論為主致使基于應用導向的新工科大學計算機課程建設缺乏實踐性的指導。目前,很多學校的普遍做法是開設就業指導課,在指導學生就業的過程中以理論講述為主,有些教師自身缺乏計算機課程就業的相關經驗,往往不能結合時代和技術的發展調整教學內容,使得理論指導課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特別是在“萬眾創新,大眾創業”的背景下,學生在就業指導課中學不到實質性的東西,不足以解決實際的就業問題,就業難的問題依然存在。因此,探索基于應用導向的新工科大學計算機課程建設的策略勢在必行。
3教學策略
為進一步發揮應用導向的作用,在了解新工科大學計算機課程建設的問題的基礎上,優化新工科大學計算機課程建設的策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下文將逐一進行分析:(1)突出新工科大學計算機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突出新工科大學計算機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是基于應用導向的新工科大學計算機課程建設的關鍵。將“實踐教學”擺在突出位置,充分發揮應用導向作用,從課程體系建設上做好對計算機課程的統籌規劃,增強計算機課程教學的綜合分析、設計、應用能力以及實踐動手能力內容,增加實踐課程課時。在具體做法上,應建立歷屆學生的成績基礎數據庫,利用關聯性分析技術,分析課程之間的關聯關系,然后利用關聯性分析的結果,預測學生學習某門課程的能力,從而制定適合學生的學習計劃。需要注意的是,計算機課程建設在實踐環節減少驗證型題目,讓學生掌握實際所需的知識,增加設計型題目,同時教師要突出引導,并根據學生的差異和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輔導,引導學生進行研發、制作和測試,不是直接給出答案。(2)側重新工科大學計算機課程的應用能力考核。應用導向下的新工科計算機課程建設,應采取形式多樣的考核方式,側重新工科大學計算機課程的應用能力考核,力求突出學生應用型能力的檢測,在考核過程中考察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便于后期學生的學以致用。在一門課程剛開始的時候就讓學生選好題目和團隊,鼓勵學生網絡教學資料對教學內容進行自學,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自主探究計算機課程的學習內容,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幫助學生理解和深化所學知識,完成課程學習。后期課程考核的過程中,多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考察,可以讓學生自己講解并展示系統,在考評方式上細化考核目標,綜合考察學生的應用能力,考核人員可根據作品的創意、完成度、學生的表現等因素綜合給出他的評分。這種評價模式主要突出實際效果,對應用型課程的教學特別適用,如《單片機原理》《物聯網應用》《創業培訓》等。同時,對《科技論文寫作》這類課程,我們主要采用論文寫作與講解相結合的方式來考核。(3)加強新工科大學計算機課程的校企合作深度。加強新工科大學計算機課程的校企合作深度,是于應用導向的新工科大學計算機課程建設的重要環節。校企合作由淺入深地發展,加強新工科大學計算機課程建設與企業之間的聯系和溝通,使校企合作有機融合,走向深層次的發展,在具體做法上,可以采用集科學研究、項目研發、項目實施為一體的綜合實踐教學環境,進一步加強與校外實訓機構的合作,加快校內實驗室、實訓室和校外實踐基地建設。如對應用型課程的考核,要提高企業的參與度,可以采取以業界為主體的考評方式,接受企業的考核,由任課教師和3~4名企業人員組成考評組,學生講解并展示項目,考評人員獨立打分,然后綜合評出成績。(4)提升新工科大學計算機課程的就業教育實效。就業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就業或創業,以應用為基礎的就業教育可以提升新工科大學計算機課程的就業教育實效。在就業教育過程中,新工科大學應引進“雙師型”專任教師和穩定的企業兼職教師,積極開展“以實踐為主體,校企合作為輔”的就業教育。一方面,對新工科大學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師而言,應考慮到在就業教育中增加學生與企業崗位的匹配度,采用以剖析真實實例為基礎的課堂教學,用實實在在的教學案例,有針對性地進行剖析和講解適應學生今后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學校和企業合作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學校提供創業孵化園,并發揮“以賽促學”的作用,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創青春”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互聯網+比賽等為學生提供免費的辦公環境,也讓學生了解到以后就業的具體情況,了解企業對計算機人才的技能和方向需求,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升學生的實際創業能力。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課程;藝術類專業;教學
中圖分類號:TP391
文獻標識碼:A
DOI: 10.3969/j.issn.1003-6970.2015.07.014
本文著錄格式:余欣,藝術類專業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探討[J],軟件,2015,36 (7): 68-70
0 引言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從開設至今,已經從傳統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教育轉向以計算思維和信息素養為主的范計算機式教育。并且隨著計算機的廣泛普及,計算機基礎教育已經普及到中小學課程中,如何在新形勢下進行大學計算機基礎教育,成為目前大學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的一個難點。本文從各專業后續課程中出發,研究開設與專業相結合的計算機基礎課程,增強學生工作后的適應性。
1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現狀
我校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與很多高校類似,分為兩類,一類是面向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學習完計算機基礎課程后再學習計算機專業課程,其整個大學期間都會不間斷的學習計算機知識;另一類是面向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這類學生占學生總數的95%以上,他們在學習完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后,將學習本專業相關的課程,很少有機會再學習計算機知識,而各個專業課程中對計算機技能要求也不盡相同。我校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分為理工類、文史藝術體育類,兩類學生對計算機相關概念的要求不太一樣,這就需要計算機任課老師與各專業課程老師進行有效溝通,了解各專業的需求,進而修改教學內容。
2 各專業后續與計算機相關的專業課程
根據我?!侗究迫瞬排囵B分案》中各專業后續課程的安排,并與相關專業任課教師進行充分交流,充分了解相關專業對計算機知識的依賴程度,我校各專業后續與計算機相關課程安排如下:
2.1 體育類專業
我校體育類專業有體育教育和社會體育兩個專業,在計算機方面要求學生掌握計算機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體在后期涉及的計算機相關課程有第四學年開設的體育繪圖,即利用簡圖來表現各種體育動作。
2.2 音樂類專業
我校音樂類專業有音樂學、舞蹈和音樂表演三個專業,后期開設的與計算機相關課程有計算機音樂、音樂文獻檢索與論文寫作、音樂教學課件制作。
對于音樂專業可以在教學時適當增加音樂制作和視頻編輯軟件的介紹,例如對所錄音頻進行編輯處理,指導學生制作多媒體音樂課件。
2.3 美術類專業
我校美術類專業有美術學、環境藝術設計和平面藝術設計三個專業,開設的與計算機相關的專業課程有影視剪輯基礎、設計軟件應用(包括photoshop、coreldRAW、3DMAX、flash、AutoCAD、Dreameaver、Adobe indesign等)、網頁設計、設計制圖、flas設計、網站布局設計、網絡動畫廣告設計、影視后期技術、網絡營銷和網站優化、多媒體網站綜合設計、CMS網站設計基礎、影視包裝與后期合成。
2.4 傳媒類專業
我校傳媒類專業有播音與主持技術、廣播與電視編導、戲劇與影視文學和動畫四個專業,后期開設的與計算機相關的專業課程有:影視錄音技術、數字多媒體制作技術、網頁設計與制作、多媒體課件制作、非線性編輯、數字影視制作技術、網頁技術與網頁設計、影視錄音基礎、影視動畫設計、多媒體技術及應用。
3 如何進行教學改革
那么如何進行課程改革,使大學計算機這么課程更好的為各專業服務呢?目前我校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分兩個學期進行,第一個學期講解計算機文化基礎,包含office辦公軟件基本應用,第二個學期藝術體育類專業學生統一學習access數據庫,對于藝術體育類專業學生來說,難度很大,學生學習興趣也不高,逃課現象比較嚴重。結合我校各專業后續的課程設置和其它相關專業院校計算機課程設置情況,制訂符合學校特色和專業特色的計算機課程教學體系。
3.1 開設與專業應用相結合的計算機相關課程
要進行教學改革,首先要根據各專業的需求,進行教學內容的改革,即開設與專業應用相結合的計算機相關課程。
通過對體育類專業和音樂類專業后期開設的與計算機相關的課程比較可以看出,兩類專業除了要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技能以外,還需要掌握專業軟件的簡單使用。對于這兩類專業在進行課程設置時可以采用同一種課程教學體系,即注重講解計算機文化基礎、office辦公自動化高級應用、圖像處理技術、音頻處理技術,對于圖像處理和音頻處理則可以以常用軟件的使用方法講解為主。
通過對美術類專業后續開設的與計算機相關的課程分析,美術類專業對于設計軟件應用、網站相關技術、網絡動畫等方面要求較高。對于美術類專業可以在第一學期講解計算機文化基礎、office辦公自動化高級應用,第二學期開設網站相關技術課程,如網站設計技術、網絡動畫技術、網站常用數據庫技術等。
通過對傳媒類專業后續開設的與計算機相關的課程分析,傳媒類專業對于設計數字多媒體技術方面要求較高,同時對于網站技術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對于傳媒類專業可以在第一學期講解計算機文化基礎、office辦公自動化高級應用,第二學期講解多媒體技術相關課程,如音頻視頻編輯、動畫設計等。
3.2 完善教學模式
在如今這個以學生為教育主題的社會,教師的角色已經不只是簡單的灌輸知識,教師不僅要傳授專業知識,更要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選擇相關的學習方式和方法。目前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計算機前講解,學生通過投影觀看教學課件,遇到需要記下的重點知識,很多學生會拿出手機拍照。這種教學模式不僅不能活躍課堂氣氛,也降低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由于藝術類專業學生都比較活潑,這種教學模式根本不能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這也就出現了逃課的現象。
在教學模式上,可以先由教師根據各個專業的應用,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先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學生在經過了自我探索后仍然不能解決,教師再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法。即使學生不能自我解決問題,但是也讓學生從以前的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了,當然,根據不同學生的操作水平,應該分別設置不同的問題,這也是目前提的比較多的分層次教學。
當然目前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不可能安全適應各種層次的學生,任課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以最適合的方式讓學生學習到最需要的知識。
3.3 開放網絡輔助教學平臺
我校自主開發建立的網絡輔助教學平臺在2009年就已經在大一學生中投入使用,截至目前累計訪問近240萬人次,該平臺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學習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由于硬件設施影響,目前該平臺只針對大一的學生開放,學生學習完計算機課程后就無法進入系統,也就無法繼續學習相關的計算機知識了。這也就導致了學生在后續的大學時間里就很少去鞏固和提高自己的計算機操作能力了,也就導致操作能力下降。有的學生甚至連自己的畢業論文和個人簡歷都無法自己獨立完成。有必要將網絡輔助教學平臺面向全校學生開放,并將所開設的所有的課程的內容融人進平臺,以方便學生進行自我學習。
在開放網絡輔助教學平臺的同時,任課教師可以采用現代化的網絡手段來更好的和學生進行溝通,以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例如對每個班級建立一個QQ群,找幾個熱心的同學當管理員,同學們有什么問題和意見可以在群里交流,當某個同學提出問題后即使教師離線,其余的同學也可以幫助解答,這樣既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增強了師生關系。
3.4 轉變考核方式
目前,關于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考核,我校采用的是機試的方式,即所有的學生在學習完課程后通過網絡考試系統統一參加期末考試。這種方式不能將所有學生所掌握的技能一次展示出來,也無法體現出專業特色。因此,我們可以轉變考核方式,將網絡考試系統開放,即學生隨時都可以利用這個考試系統進行自我測試;對個別課程也可以采用進行課程設計的模式來考核,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來選擇內容進行課程設計,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利用自己所學的計算機知識為本專業課程服務;對已經很好掌握計算機操作能力的同學可以開展免修,即利用網絡考試系統對有需要的學生進行計算機能力測試,成績達到一定標準的可以免修第一個學期的《大學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對這樣的學生可以根據需要開設一些選修課程。
摘 要:隨著云計算時代的到來,教育領域面臨著一次革新,將教育和云計算技術相融合是新時代下必然的結果。為此,主要闡述了基于百會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設計。
關鍵詞:云計算;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 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4)17012801
1 云計算
云計算是一個新興的術語,很多技術還處在起步階段,目前還沒有確切的定義,它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云計算的程序和數據不再運行和存放在個人臺式計算機上,可以托管到“云”中,利用個人電腦或便攜設備,經由互聯網連接到“云”中,能夠讓你從世界上的任何地方訪問你所有的應用程序和信息服務,不再受到桌面的限制,這是一個由云計算啟動的全新的協同計算的世界。
2 大學計算機基礎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熟練掌握計算機應用能力已經成為人們勝任本職工作以及適應社會發展的必備條件之一。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必須掌握計算機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大學計算機基礎是高等學校必開的公共基礎課,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滲透到幾乎所有的學科和專業,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不僅應該掌握計算機的操作使用,而且還要了解計算機信息處理的知識、原理與方法,才能更好地促進自己的專業學習與工作。
目前,高等院校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教育分三個層次教學:第一層學習計算機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側重于計算機操作能力的培養;第二層是計算機技術基礎,包括程序設計、網絡應用等,側重于利用計算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第三層是計算機應用,結合自己的專業進一步深化學習。本文探討的是針對第一層教學,以培養計算機操作使用能力為主要目標,培養大學生的信息素養。
3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設計
大學計算機基礎整個授課過程主要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大部分內容,其中理論教學又分為三部分,包括計算機硬件的教學內容、計算機軟件的教學內容和互聯網絡技術的教學內容。實踐教學主要是指讓學生在上機過程中掌握教學大綱中要求掌握的軟件操作。
3.1 理論教學
計算機硬件是計算機系統中所有實物裝置的總稱。從硬件體系結構來看,計算機硬件系統采用的基本上還是經典的馮?諾依曼結構,即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5大部分組成。計算機軟件主要包括Windows操作系統和辦公軟件OFFICE的使用?;ヂ摼W技術主要包括計算機網絡硬件、計算機網絡軟件以及信息安全。
利用百會維基呈現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了解教學大綱以及各種與課程相關的信息。有了云計算技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利用各種上網設備登陸百會網利用百會維基查看需要了解的相關信息。隨著信息技術地不斷發展,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了主流。利用智能手機便可方便地查看自己需要的信息,使用起來很方便。
利用百會文檔免費在線建立、撰寫、存儲和分享文檔。運用百會文檔的這個功能可以實現網上提交作業,打破了傳統的作業上交模式,而且還節約了紙張,為節約國家資源貢獻了一份力量。與此同時,教師批改作業的模式也發生相應的轉變,不再是拿著紅筆進行批改,轉變為網上批改,批改完后能夠及時通過百會文檔反饋給學生,提高了工作效率。
百會聊聊可以實現師生間的及時交流互動。學生在學學計算機基礎的過程中碰到問題的話,可以通過百度或谷歌等網站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在整個過程中缺少互動或者互動所需要的時間太長。利用百會聊聊,就能在學生之間或者學生與教師之間形成及時對話,從而縮短了解決問題的時間。
3.2 實踐教學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由原來的要求掌握Windows XP和Office 2003轉變為Windows 7和Office 2010。要求學生熟練地掌握Windows 7操作系統平臺,重點是文件系統管理以及控制面板中硬件、軟件的管理。學習Office2010的強大功能,熟練掌握字處理軟件Word2010、電子表格處理Excel 2010和演示文稿Powerpoint 2010的使用方法。Word2010要求掌握文稿編輯和圖文混排,Excel 2010要求掌握數據輸入與編輯和數據管理與圖表化,Powerpoint 2010要求掌握編輯演示文稿和演示文稿的美化與放映。如果單純的按照教科書上的操作步驟進行講解,難免會讓學生產生一種枯燥無味的感覺,從而降低了學習興趣。在實踐教學中,應該采用案例教學,打破傳統的就知識講知識的教學方式,將各知識點與操作技能恰當地融入到各任務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Word2010的操作講解與每個畢業生要寫的畢業論文的撰寫相結合,讓學生既掌握了Word2010的操作又與實際的應用聯系起來,當然會讓學生覺得有用。Excel 2010的講解可以與單位的工資表的統計以及相關操作相結合,讓學生切實感受到Excel 2010的用途。Powerpoint 2010的講解可以以設計一個寢室PPT大賽為案例進行相關操作的講解,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掌握Powerpoint 2010的主要操作。
把Windows 7和Office 2010的實踐教學和云計算相結合,能讓學生的學習變的更為得心應手。大學計算機基礎這門課程除了要求學生掌握應有的計算機基礎操作外,還要求學生參加大學計算機等級考試??梢岳冒贂S基給學生提供相關的大學計算機等級考試大綱以及教學大綱等。利用百會文檔分享教師上課所用的演示文稿,便于課堂上未來得及掌握的學生在課外進行進一步的深入學習。學生上交大學計算機基礎的作業也是通過百會文檔進行。很多大的作業無法在課堂上及時完成,需要學生利用課外的時間進行,一旦完成便利用百會文檔進行提交,操作方便。利用百會聊聊能夠實現學生之間或者師生之間的及時交流。利用百會論壇可以將每個學生覺得有用的知識上去,便于大家共同提高。
4 結束語
將大學計算機基礎和云計算機技術相結合中,是信息化時代下科技不斷發展的必然結果。在教學中運用云計算技術能夠有效地整合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率,是對教學方法的創新。不久的將來,云計算技術將被廣泛地應用到教育領域當中,在未來的幾年將迎來更大的高峰,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楊寧,柴利萍.“云計算"形勢下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探討[J].技術與市場,2012,19(9):153154.
[2]林瑜華.云計算環境下高校實驗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8):271274.
[3]黎加厚.云計算輔助教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關鍵詞:高職教育;計算機基礎;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8)24-1232-02
Vocational College Computer 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YUAN Liang-feng
(Guangxi Hydraulic and Electric Polytechnic, Nanning 530023,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mput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necessary basic computer knowledge and computer capacity to handl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knowledge and ability to structur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essential, in particular, the employing units to measure Vocational The overall quality of graduates from institutions of the important conditions. In this paper, the Vocational College of computer-based teaching professional computer existing problems, from the status and role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er training operations, such as the building of the contingent, made a more comprehensive reform initiatives,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for basic computer education Reform and provide the direction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basic computer;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reform
1 引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計算機基礎教學方法及工作必將需要不斷地把計算機的新技術、新思想引入到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針對學科特定地考核手段,不斷改革教學方式、提高課程組成員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使其更加符合社會對人才信息技術素質的要求。
2 大學計算機教學的地位和作用
大學計算機基礎作為所有高校的非計算機專業都普遍開設了相關課程,與本科教育中與數學、外語一樣,具有基礎性、普及性,同時還有實用性、不可替代性;它在培養學生信息素養方面具有比其它課程更為直接、更為深遠的作用;該課程主要講述計算機基礎知識及理論,為非計算機專業學生提供的計算機知識、能力與素質方面的教育,旨在使學生掌握計算機、多媒體、網絡及其它相關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素質,為將來應用計算機知識與技術解決自己專業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3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方法研究
計算機學科教學工作的主要思路是:要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手段與方法;在高職教學中主要是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能力和創造能力,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3.1 不斷更新教學內容
及時更新教學內容,針對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發展日新月異的特點,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勢在必行。更新教學內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考慮:
1) 針對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特點,從計算機硬件、軟件及實際應用三方面著手,對基礎性和操作行的知識進行合理配置。
2) 針對目前計算機發展的特點,不同專業不僅對計算機的需求程度是不同的,而且因為專業的不同對應用軟件的需求也會不一樣,如水建專業、機械制造專業、園林設計專業,對繪圖軟件要求較高;管理類專業,尤其是財會專業對Excel有較高的要求。對一些特殊專業的學生,他們都需要結合自己的專業,利用計算機作為工具來開展工作。因此,計算機的教學應該進行跨學科內容的交叉安排,要求有相應專業知識且計算機應用能力強的復合型教師按專業實施差異教學。
3) 跟蹤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不斷增減課程內容,組織編寫使用面向21世紀的新教材。
4) 針對英語專業的學生,計算機教學也可采用雙語教學。
3.2 不斷更新教學方法
1) 作為新時代的高等教育,計算機基礎教學一定要改革“粉筆加黑板”的教學模式,學校應該提供設備讓整個課程都能采用CAI、多媒體、遠程教學技術。比如利用校園網,改善學院的計算機網絡環境,實現教案上網,網上在線答疑輔導和批改作業等。
2) 加強實踐環節,注重學生自學、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用好用活課堂上學到的知識。
3) 教學計劃中除規定的理論課程外,需為每個知識點安排計算機上機操作時間,實驗實習外,最好根據不同專業的需要,逐步實施與幾門課程相關的實踐性銜接實習。同時為了提高學習的趣味性和積極性,學院應該鼓勵教師多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各樣的競賽,如學院性的“打字比賽”、“裝機比賽”,或全國性的如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挑戰杯”科技競賽等活動。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需求,利用發達的網絡環境進行課堂教學外的自學,豐富書本知識,增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力度,對部分優秀的學生,可以允許和鼓勵他們加入到教師的科研活動中來,讓他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受到實際的鍛煉。這些措施無疑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與實踐動手能力。
4) 以現代教育思想為指導,根據現代計算機學科的發展,結合國內外科研和教學成果,及時調整教學計劃、課程設置等。
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教學手段,使學生在掌握本學科專業必備的計算機基本理論和知識的基礎上,具有分析一般的計算機故障、排除常見的計算機故障等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較熟練的軟件應用能力及創新能力。
3.3 針對學科特定地考核手段,不斷改革教學方式
針對國家相關規定,高職院校的學生必須過計算機一級。這也是很多用人單位對所招聘人員計算機應用水平的一種硬性規定。因此,在高職院校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另一目的便是如何想辦法提高學生的計算機一級過級率。我院的做法是:“筆試機試一起抓”。
1) 從課程一開始便強調一節課理論課和一節上機課交叉配套教學。這樣不僅可以把課程內容按時講完,也能及時將理論性較強的知識在每次課的上機操作中給予實用化,進一步加深學生的理解力和認知力。
2) 靈活安排考前實訓周,我院的計算機一級過級率在廣西是名列前茅的。這其中除了學院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和一線教師們認真科學的安排教學外,具有特色的是給每個班在臨考前都安排了一周的時間專門用來上機實習操作和筆試訓練。實踐證明,通過一周的考前強化訓練,絕大部分學生的筆試和機試成績都有了很到的提高。
3.4 提高課程組成員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大學計算機基礎是一門基礎性學科,既有獨立性,又必須與其他課程相結合,這才能體現計算機基礎課程的頑強生命力。作為計算機基礎類教學的每一名教師,需要更深入的投入實踐中去,在做好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同時,迫切地需要努力探索計算機技術與其他專業類課程的整合,充分發揮計算機信息資源的功用,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1) 為了更好地、持續地提高整個課程組成員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必須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形成一支相對穩定、結構合理、治學嚴謹、教書育人的高素質教學隊伍。
2) 積極開展學術研究活動,如實現課程上網、在線考試、在線輔導、師生互動、建設精品課程等不斷提高課程組成員的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
3) 根據計算機學科的發展,結合國內外科研和教學成果,書寫論文,研究和編著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相關教材,不斷更新和補充教學內容,進一步完善教材和教學課件。
4) 進一步改革實踐教學,設計具有綜合性、研究性和創新性的實習內容,并配套和完善實習指導書和實習教學課件,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判斷、分析研究與創新能力。
4 結束語
我國的計算機基礎教學始于20世紀80年代,從無到有、由點到面,計算機基礎教育步入了一個規范的、快速發展的時期。盡管大多數高校的計算機基礎教育已經有了良好基礎。但目前各高校對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教學方式方法、教學內容不盡相同,實驗教學和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的發展仍然層次不齊,值得廣大教育工作者探究和思考。
參考文獻:
[1] 章瑾.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探討[J]. 科技創業月刊,2006,19(7):176-177.
關鍵字:研究性學習 大學 計算機基礎教育 教學模式
研究性學習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們國家教育領域提出的全新概念。教育部教基[2000]3號文件明確指出:“研究性學習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從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要以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通過親身實踐獲取直接經驗,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掌握基本科學方法,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研究性學習中,教師是組織者、參與者和指導者?!苯逃康倪@個文件雖然針對基礎教育,但文件提出的研究性學習的內涵,與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根本任務的高等教育完全相符。因此,研究性學習應該成為高等教育中重要的學習和教學形式。
一、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是高等院校各非計算機專業的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程。其課程目標是使學生了解計算機的基本原理,能夠利用計算機更新學習與工作的方法與手段,學會應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專業問題的能力。因此,培養計算機的應用能力是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重要任務之一。以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為平臺,開展研究性學習,有其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必要性
首先,對于面向非計算機專業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以注重應用、發展技能為其主要目標取向。高級語言、數據庫的運用,操作系統、常用軟件的操作等實踐性的課程,占課程的主體內容。而“在做中學”又是學習和應用計算機知識的基本途徑。而根據知識特點和學生的基礎,選擇與學生專業內容、生活實際相關聯,或是學生感興趣的課題,開展研究性學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可以有效地將所學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合,讓學生在對課題的探究過程中通過親身實踐來獲取知識。這樣,學生既通過直接經驗獲取了知識,也能切身體會到計算機知識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與價值,同時還能有效地培養創新精神、合作意識、科學的精神和態度。這與就書本內容泛泛學習、脫離實際地完成既定的實驗相比,有著更好的學習效果和教育意義。
其次,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設計計算機專業分支很多,內容龐雜。如果只按規定課時學習,那么學生的學習效果只能是博而不精;如果想深入學習,那又會受到課時的嚴重制約。研究性學習可以在課外進行,同時,學生可以選擇感興趣的課題進行較為深入的探究。這樣的學習不僅可以看作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能夠有效緩解課時有限的矛盾,而且可以給學生較大的選擇空間,使學生在掌握課程內容的基礎上,能夠在某個方向上深入研究,培養特長,從而形成“多能一?!钡哪芰Y構,使“因材施教”得到更好地落實。
第三,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實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經歷一定的科研體驗,為日后的工作打下基礎。這種科研能力的培養,決不僅僅局限在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這些實踐環節中,包括大學計算機基礎在內的,學生在校學習的每一門課程,都在承擔著這種培養責任。研究性學習就是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來獲取知識,其學習過程也是一個培養科研能力的過程。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有責任為研究性學習提供平臺。
2.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可行性
首先,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開展研究性學習的課程資源豐富。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內容涉及計算機領域各大主要分支,如,計算機原理、高級語言、數據庫、操作系統、常用軟件、網絡程序開發等。這些領域為研究性學習的開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同時,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還可以和學生的專業課程相結合,能夠將計算機知識應用于專業領域。因此,研究性學習的課題來源途徑豐富,可以給學生充分的選擇。
其次,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物質條件充分。目前各高校都配備了計算機,并且大多可與互聯網相連,加之學生自身的計算機持有量,以及社會有償提供的機器數量,使得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研究性學習,在硬件條件上不存在大的障礙。
第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相對其他實踐方式而言,大學生對計算機的操作興趣更加濃厚。雖然有不少學生喜歡計算機的網絡游戲等娛樂功能,但絕大多數人仍希望能夠利用計算機自主開發一些成果,在運用和駕馭計算機方面體會成功。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無疑為學生提供了這方面的平臺,勢必得到廣大學生的積極響應。
二、研究性學習的課程設置
目前,就國內外各級各類學校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狀況來看,研究性學習的課程設置大體上有兩種。一種是各學科單獨開設課程,這樣的課程與課堂教學的課程相對獨立,有著自己的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課程體現更多的綜合性和開放性。研究性學習的開展,主要是在課外進行,而在學年教學計劃中,會留出一定課時作為結題時間。歐美很多國家以及日、澳等國的研究性學習的課程設置都采用這種形式。另外一種是對原有教材的再開發,即,在原有課程中選擇適當的內容設置課題,將原有內容拓展或深化,研究性學習的開展是課內、課外相結合的形式。目前我們國家中學階段各科的研究性學習多采用這樣的課程設置?;谶@樣的課程設置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可以看成是教學的一種方法和模式。
就目前的各方面條件而言,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研究性學習的課程設置不適合采用第一種課程設置。而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內容對計算機各領域的涉及面較寬,內容豐富,同時,應用性也較強,但都不夠深入。這恰恰為研究性學習的課程開發提供了較大的空間,為課程設置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因此,研究性學習的課程設置更適合采用第二種課程設置形式。課題可以選擇教學內容中各知識模塊的深入發掘或在實際問題中的綜合運用。如,在語言學習中,可以以“質數檢驗”為課題,進行應用程序開發;在數據庫的學習中,可以以“班級成績管理系統”為課題,進行數據庫軟件開發;在網頁制作的學習中,可以以個人、班級和學生社團等網頁的開發為課題等。以教材知識為背景,以這些課題為研究目標,從而形成研究性學習的課程。
三、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模式
如前所述,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研究性學習的開展應以課內課外相結合的形式為主。教學的實施過程一般為以下步驟:
1.確定知識背景
選定某個知識模塊作為研究性學習的知識目標,通過研究性學習來獲取或應用此類知識,親身實踐獲取直接經驗,以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
2.明確課題
研究課題可以由教師提出,也可以由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興趣、愛好等自由提出。但最好是通過師生合作,對課題的內涵和研究的可能性進行分析論證,共同確立研究課題。
3.成立課題小組
采用自愿結合、適當調節的建組原則和優勢互補、分工合作的活動原則,來成立課題小組。課題小組成員人數根據課題需要而定,過多和過少都不合適。
4.制定研究方案
課題小組確定后,要根據本小組的課題制定研究方案,小組成員要分工明確,各負其責,既保證研究活動的連續性和明確化,同時也要保證每個人都能積極參與,有所收獲。
5.開展研究
將確定的研究方案具體落實。學生分工合作,教師要適時指導甚至要參與其中。教師的工作應側重組織和引導,測重研究方法的指導和科學態度與精神的滲透和示范,而不是對課題結果直接地幫助。
6.形成結論
課題小組將各自的結果進行匯總,并整理、歸納、概括,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得出結論,提出自己的建議。
7.提交成果,交流總結
將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小論文、多媒體演示、實驗報告等不同的形式提交或展示出來。通過交流研討分享成果,進行思維碰撞,使認識和情感得到提升。并對整個研究過程,包括研究方法的科學性和正確性、研究成果的質量和研究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合作意識、體驗感受及其他方面的得失,進行全方位的總結反思,以獲得更深一步的理性認識,完善認知結構。
四、研究性學習的評價
研究性學習的評價與傳統學習評價有很大的不同。
1.評價目的
研究性學習評價是一種發展性評價,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掌握科研方法,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創新精神的培養和實踐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單純針對研究結果評價。
2.評價原則
應堅持指導性原則和激勵性原則,通過評價來指導、激勵學生的積極參與,主動探究。
3.評價指標
要對課題、過程、方法和結論整體評價,突出過程評價。
4.評價標準
標準要靈活,不能一刀切。要突出個性化,對不同的課題、不同專業的學生,甚至對每個學生自身特點都要有一定的針對性。注重個體的縱向比較,淡化整體的橫向比較。
5.評價方法
采取過程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以過程性評價為主;對集體的評價與對個人的評價相結合,以對小組集體的評價為主;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相結合,以自我評價為主。
論文摘要:全國各高等院校對所有專業的學生都開設了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文章針對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從及時性、合理性、針對性這三個方面進行了探討;與此同時基于該課程的特點及已有的授課經驗,在教學方法上給出了提升教學效果的幾點建議。
伴隨著計算機技術與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及普及,計算機及網絡已經完完全全融入了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與此同時,憑借其巨大的魅力,計算機與網絡已經在不經意間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思維方式、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且這種潤物細無聲式的改變仍在繼續。作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高等學府,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對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掌握和運用能力,這是一個值得廣大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旨在探討關于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的幾點思考,特指計算機文化基礎這一層次,以下將主要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這兩方面進一步展開闡述。
一、關于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的思考
關于針對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的思考,主要將從教學內容的及時性、合理性、針對性這三個方面進行探討。
1.教學內容要提高及時性,做到與時俱進。計算機技術是目前發展最為迅速的領域之一,其快速的變化必然會引起教學內容的及時更新。但目前的現狀卻并不樂觀,鑒于書刊發行等因素的影響,現行的大部分教材中都存在滯后的教學內容。為解決這一問題,除了需要編寫者及時更新教材外,更需要廣大的教師在制作課件、講義時靈活、及時地跟進,以消除對教學效果的負面影響。
2.教學內容要增強合理性,做到實事求是。我國著名的計算機教育家譚浩強教授曾說:“在非計算機專業的教學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準確定位,合理取舍教學內容。我們必須分清楚:哪些內容是需要的,哪些內容是不需要的;哪些內容是目前暫時可以不學而留待以后學的,哪些內容是目前不必學而以后也不必學的;哪些內容是主要的,哪些內容是次要的。絕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加分析,使學生感到難以入門。”這是對計算機教學內容非常通俗、精辟的闡述,也是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安排的指導方針。目前絕大部分計算機基礎教材都安排了進制轉換、二進制編碼、信息編碼等內容,且將這塊內容作為重點講授對象和考核重點,可實際是這部分的內容對絕大部分學生是無用的,且學習起來感覺吃力,即便是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今后的計算機組成原理這門課中仍將再次系統學習,完全可以視作“目前暫時可以不學而留待以后學的”內容,因此本文建議可以屏蔽這部分的內容,只需告知學生計算機最底層的運行數據都是二進制即可。與此同時,對操作系統和軟件的安裝,對計算機硬件的安裝和維護等這些很實用的技能,絕大部分教材并未提及且在教學計劃中也并未安排,本文建議應當適當增加。
3.教學內容要注重針對性,做到因材施教。目前,一所高校內計算機基礎教材往往只分為文科版本和理科版本,這種粗獷式的分類,嚴重影響了不同專業間的差異性,降低了教學的針對性。例如現行的教材往往都安排了數據庫技術的相關內容,可是對于藝術類的學生,如果講授photoshop相關內容可能會更有價值;對機械類、建筑類的學生,如果講授CAD可能更實用。以此為例只是建議計算機基礎教學要注重針對性,從真正意義上做到因材施教。
二、關于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方法的思考
計算機基礎課程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計算機軟、硬知識;熟練使用Windows操作系統,Office辦公軟件;熟練掌握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并進行網絡配置及應用等。該課程具有理論難度較低,但實踐操作要求高的特點;同時,該課程的授課對象亦存在基礎參差不齊的特點。鑒于此,本文結合這門課的特點及已有的授課經驗,在教學方法上進行了以下幾點總結,以供探討。
1.充分注重直觀演示法的運用。演示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進行示范性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在講解Windos操作系統,Office辦公軟件的使用等知識時,借助于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直觀的演示操作是一種自然而然、天衣無縫的選擇,此時再配合恰當的講解將會獲得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在演示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演示時機、演示操作順序、演示內容詳略等相關問題的把握。
2.合理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探索及合作精神。筆者近期在word排版實驗課上將學生根據操作基礎進行分組,每個組內都包含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然后要求每個組都依據組內的主流審美觀念,充分發揮自己的技能,在規定時間內將準備好的材料進行排版,完成之后,由筆者在每個組內隨機選取代表,借助多媒體設備對所有的同學進行講解及操作演示,筆者同時對每個組講解完畢后進行相應的小結及評審。實踐證明這樣做既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性,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同時亦解決了學生基礎層次不同的問題,因為基礎好的同學在合作完成時,成為了組內的核心,他們很愿意指導幫助其他同學,同時在講解交流時,他們也會很認真的聽取其他組的技術經驗,獲得了進步,對于基礎中等和較低的同學,由于筆者事先講明會隨機選取講解人,因此他們在合作完成任務時會認真學習,在講解交流時,也會認真、謙虛地聽取他人的技術經驗,最終進步很大。
3.充分注重實踐操作。實踐操作是練習教學法的一種,旨在形成操作技能,在技術性學科中占重要地位。前面已提及計算機基礎課程具有理論難度較低,實踐操作要求高的特點,因此重點強調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也是完全順應該課程的特點。在該課程的實踐中,由于大部分學生都已經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基礎,因此學生往往會覺得很簡單,產生不重視的態度,對此需要教師充分強調重要性,同時在實驗設計時增加難度、調動學生的求知欲。例如在進行PPT的制作時,教師可以事先將已搜集到的精美的PPT進行演示,促使學生找到差距,找到認真實踐的動力;在網絡實驗課時,學生往往會漫無目的地瀏覽頁面,如果此時教師引導學生對google等搜索引擎的高級搜索功能進行研究,則學生也會被激發出強大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而這樣的實踐必將在學生今后的學習、工作中產生重要的作用。
大學計算機基礎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公共基礎課程,其主要目的是使學生能夠掌握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技術及方法,讓學生能更好地利用計算機解決學習、工作和日常的事務處理問題。本文對目前大學計算機基礎教育中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給出了幾點思考,進行探討交流,以便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胡忠望,諶新年.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改革[J].機械工業高教研究,2002,(2):65-67.
[2]覃思乾,肖志軍.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與教學改革的探索[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高教研究專輯),2006,(27):75-77.
[3]姚怡余,余益,莫鋒.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分級教討[J].高教論壇,2005,(1):85-87.
[4]張永華.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研究[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28):398-400.